【第1篇】医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优秀范文
题目:病人倒地呼救智能开关设计
(一)选题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对于身体健康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当病人突出心脏病、脑溢血、低血糖、癫痫病等突发性疾病时,病人的生命安危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病人能否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救助。由此自然促进了急救业务的发展和常用急救知识的普及。但是在国内,整个急救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的很多隐患可能在病人突发症病后影响急救效率。例如,如果一个心脏病人在路边散步时突然发病倒在路过该怎么办?打电话?如果附近没有公共电话呢?找人帮忙?一旦被非专业人员错误处理,导致延误治疗很可能弄巧成拙。打车送医院?资料表明,当病人心跳停止后 5-10min脑细胞就开始死亡。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让专业急敌人员尽快到场才能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从这个角度进行思考,我提出了这么一个设想:能不能设计一种装置使得病人因突然发病而跌倒到医生赶到救治的过程得到尽快的简化呢?
我在专利局查阅有关资料之后,发现国内目前尚没有此类产品的设计。一个类似创意的设计是:在一个瓶子内设置两个金属接点,瓶子内部灌一些水银。当人站立时,水银集中在一个接点处,电路断开。当人倒地时,瓶子的倾斜使水银同时接触到2个接点,电路被触发,瓶子内置的警报器发出警报,示意求助。这个设计显然是很粗糙的。
(1)它只是通过身体倾斜的角度来决定是否报警,而不是按照真正的生理状况,必然会出现很高的误报率。
(2)它无非是在最短时间内引起了别人注意,却并没有使整个过程简化,所以对于提高救护效率不会起到实质影响。
结合我自己的设想和现有设施的缺陷,我希望做出一套倒地后急救体系:当病人倒地之后,用一个监测装置感知病人诸如血压、脉搏等生理状况并进行数值分析。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一旦确定病人已经发病,就发出无线电信号给最近的急救站,急救站通过gps定位病人的位置并以最快的速度调度急救人员。
但是,经过两个多月的探讨,几乎没有任何进展,我几乎到了要放弃的地步。但是,在老师不断的鼓励和启发下,有一天,灵感幸运地光顾了我的大脑声光求助,有线、无线电话报警都是成熟的技术,关键在于没有一个能判断病人因其他原因跌倒与突然发病而跌倒的智能开关装置。
一旦这个设计能够实现,将会具有重大的实际价值和社会价值。首先它使病人在急救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上得到了最大的保障,很大程度降低了突发性疾病的危险性;其次,它会使急救行业出现新的概念、新的运营模式,也会促进相关产品(如gps)的普及和推广;另外,它可以使众多患有突发性疾病的中老年人以轻松、乐观的情绪面对生活,参与更多的社会活动,由此产生的社会效应将非常可观。
(二)研究方案
1.纵观整个设计思路,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阶段:到医院进一步收集有关病人(尤其是老年人)发病摔倒时候的具体生理反应的资料,比如倒地姿势,血压、脉搏的变化状况等。这一阶段的关键任务就是要通过资料分析抓住普通状况下摔倒和因病倒地的不同。而资料估计将以心电图和血压数值的收集为重点。
第二阶段:选择适当的方式接收所需的生理信号。这一阶段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传感器以接收相对微弱的生理信号。估计这一阶段要考虑的问题是选择什么性能的传感器和如何分布传感器,以达到最理想的试验效果。
第三阶段:设计分析电路。这一阶段的任务就是要通过逻辑电路对传感器接收的电信号进行分析以判断使用者身体状况是否正常。主要难点就在于如何找到一个适当的数学模型匹配实验数据和如何把模型通过电路实现。目前主要有两大实施方案:一是通过逻辑电路进行信号运算、识别;二是使用单片机编程识别。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第一种方案的好处是处理问题直接,但当需要处理的信号相当复杂时,依靠单片机编程就显得比较合适。选取哪种方案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第四阶段:把以上各阶段结果整合到一起,完成成品。
整个工程将主要由周庆林老师和周伟老师指导完成。大体时间安排如下:
xx年12月15日-xx年1月15日 资料积累
xx年1月15日-6月1日 模型完成
xx年6月1日-8月 整个系统检测、完善
预期研究成果
(1)得到具体的数学模型用来根据血压、脉搏等生理参数判断使用者身体状况。
(2)完成倒地后急救体系中病人状况监测/报警系统的具体设计和其他两部分(gps和急救站的示意性设计),并能在演示中实现三大系统的协调工作。
【第2篇】医学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写作技巧
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的一个总体规划和设计,是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监督和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先决条件。它既是研究生进行科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前瞻性分析,也是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一个有益的实践。对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在科研选题、研究方法等方面与一般的科研型研究生还是存在很大的不同,开题报告内容与临床资料和统计学方法关系十分密切,更加注重应用性。本文结合自己的管理工作体会,就撰写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应注意的问题和质量保障作一探讨。
1 选题的原则。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一般遵循以下原则:①在本学科范围内,涉及的内容是与本专业相一致的,避免在以后的论文答辩中出现问题。②创新性,开题报告选题内容一定要新颖,一般是前人没有做过的,或者是尚未得出明确结论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也可以是已经得出结论,但不同种族,不同地域之间存在差异,在医学上,很多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人群的发病率、患病率以及治疗等存在很大的差异。此外创新性还表现在对待问题自己独特的见解,以及技术方法学上的创新。③可行性,课题题目应适中,结合本科室的科研实力量力而行。三年制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承担大量的临床工作,基本上没有单独的科研实践,论文选题范围太大,实践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很难按时完成。因此在选题时不要大题小做应小题大做.④实用性,临床医学研究生最终还是要面对患者,选题时多选择应用性课题,因此更要注重课题的实用价值,切忌一味追求偏、难、怪,应着力于服务于医学、服务于患者。选题是研究工作实践的第一步,需要研究者积极思考,查阅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互相比较、多方论证的努力,从事学术研究的各种能力在其中都可以得到锻炼提高。
2 文献综述的撰写。
一般选题范围确定后,就进入收集资料阶段。研究生只有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才能充分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新动态、新进展,新技术和新发现,从而确定自己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并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文献综述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0,而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归纳整理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进行综合叙述后写成的文章,属于二次文献范畴。医学硕士研究生阅读文献量应该在5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至少占50%,近三年的文献至少占70%,遇到非常有价值的外文文章,最好将其全文翻译出来,对于阅读以及专业英语水平的提高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书籍宜先看序言和目录,论著宜先看摘要和结果。医学文献综述一般分为四个内容: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动态、研究方法,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以及提出自己的意见等。整篇综述力求全面、准确、客观,尽量用自己的语言,避免大段引用原文,要在原文的基础上做出总结。文献综述的广度和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开题报告的质量,也是医学研究生科研实践的基本训练内容。
3 开题报告书内容。
首都医科大学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题报告书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研究课题中英文摘要、课题立项依据、课题研究内容、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课题前期研究基础或预实验结果及可行性分析、课题中关键问题及解决的措施、课题研究计划进度。
中英文摘要(约200字)应具有独立性,充分显示本文的创新之处,一般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个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多采用第三人称撰写,尽量避免/本文0、/我们0等语。英文摘要尽量用被动语态,医学研究中难免会出现很多的专业术语,摘要中的缩略语、缩称,首次出现时要用全称;摘要的句子应力求简单,主谓语搭配得当,不要出现图表和引文。课题立题依据主要包括课题研究背景、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课题研究背景也叫问题的提出,多从现实出发去论述,指出需要去研究去解决的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主要就是文献综述部分,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是阐述为什么要研究,课题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课题的研究内容,一般涉及研究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方法三个部分,相对于研究目的而言,研究内容是研究课题所需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的具体化。医学科研的研究对象往往是动物、人或由人组成的群体,必须说明标本来源、样本数量及选择标准。医学研究问题的针对性强,常常还包含需要检测的相关指标,这些指标应与课题密切相关,具有较好的敏感性、特异性,使结果更为真实可信。医学课题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流行病学方法,在选择统计学方法时,尤其要认真推敲,选择合适的统计学方法是提高课题结果说服力和可信度的关键环节,一个严谨规范的科学研究,必须以严谨规范的方法为支撑。
【第3篇】医学硕士开题报告
医学硕士开题报告范文
导语:在当今社会中,于人们而言最重要的医学事业也渐渐在与物理学碰撞,交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学硕士开题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一)选题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对于身体健康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当病人突出心脏病、脑溢血、低血糖、癫痫病等突发性疾病时,病人的生命安危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病人能否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救助。由此自然促进了急救业务的发展和常用急救知识的普及。但是在国内,整个急救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的很多隐患可能在病人突发症病后影响急救效率。例如,如果一个心脏病人在路边散步时突然发病倒在路过该怎么办?打电话?如果附近没有公共电话呢?找人帮忙?一旦被非专业人员错误处理,导致延误治疗很可能弄巧成拙。打车送医院?资料表明,当病人心跳停止后 5-10min脑细胞就开始死亡。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让专业急敌人员尽快到场才能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从这个角度进行思考,我提出了这么一个设想:能不能设计一种装置使得病人因突然发病而跌倒到医生赶到救治的过程得到尽快的简化呢?
我在专利局查阅有关资料之后,发现国内目前尚没有此类产品的设计。一个类似创意的设计是:在一个瓶子内设置两个金属接点,瓶子内部灌一些水银。当人站立时,水银集中在一个接点处,电路断开。当人倒地时,瓶子的倾斜使水银同时接触到2个接点,电路被触发,瓶子内置的警报器发出警报,示意求助。这个设计显然是很粗糙的。
(1)它只是通过身体倾斜的角度来决定是否报警,而不是按照真正的生理状况,必然会出现很高的误报率。
(2)它无非是在最短时间内引起了别人注意,却并没有使整个过程简化,所以对于提高救护效率不会起到实质影响。
结合我自己的设想和现有设施的缺陷,我希望做出一套“倒地后急救体系”:当病人倒地之后,用一个监测装置感知病人诸如血压、脉搏等生理状况并进行数值分析。一旦确定病人已经发病,就发出无线电信号给最近的急救站,急救站通过gps定位病人的位置并以最快的速度调度急救人员。
但是,经过两个多月的探讨,几乎没有任何进展,我几乎到了要放弃的地步。但是,在老师不断的鼓励和启发下,有一天,灵感幸运地光顾了我的大脑——声光求助,有线、无线电话报警都是成熟的技术,关键在于没有一个能判断病人因其他原因跌倒与突然发病而跌倒的智能开关装置。
一旦这个设计能够实现,将会具有重大的实际价值和社会价值。首先它使病人在急救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上得到了最大的保障,很大程度降低了突发性疾病的危险性;其次,它会使急救行业出现新的概念、新的运营模式,也会促进相关产品(如gps)的普及和推广;另外,它可以使众多患有突发性疾病的中老年人以轻松、乐观的情绪面对生活,参与更多的社会活动,由此产生的社会效应将非常可观。
(二)研究方案
1.纵观整个设计思路,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阶段:到医院进一步收集有关病人(尤其是老年人)发病摔倒时候的具体生理反应的资料,比如倒地姿势,血压、脉搏的变化状况等。这一阶段的关键任务就是要通过资料分析抓住普通状况下摔倒和因病倒地的不同。而资料估计将以心电图和血压数值的收集为重点。
第二阶段:选择适当的方式接收所需的生理信号。这一阶段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传感器以接收相对微弱的生理信号。估计这一阶段要考虑的问题是选择什么性能的传感器和如何分布传感器,以达到最理想的试验效果。
第三阶段:设计分析电路。这一阶段的任务就是要通过逻辑电路对传感器接收的电信号进行分析以判断使用者身体状况是否正常。主要难点就在于如何找到一个适当的数学模型匹配实验数据和如何把模型通过电路实现。目前主要有两大实施方案:一是通过逻辑电路进行信号运算、识别;二是使用单片机编程识别。第一种方案的好处是处理问题直接,但当需要处理的信号相当复杂时,依靠单片机编程就显得比较合适。选取哪种方案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第四阶段:把以上各阶段结果整合到一起,完成成品。
整个工程将主要由周庆林老师和周伟老师指导完成。大体时间安排如下: 20xx年1月15日-6月1日
2.预期研究成果
(1)得到具体的数学模型用来根据血压、脉搏等生理参数判断使用者身体状况。
(2)完成“倒地后急救体系”中病人状况监测/报警系统的具体设计和其他两部分(gps和急救站的示意性设计),并能在演示中实现三大系统的协调工作。
预计主要困难将是经验不足导致的工作前期的盲目和没有头绪。另外由于整个设计中涉及很多专业性很强的环节,我必须有很大的耐心和决心去一步步把所需的知识积累扎实。
(三)研究的可行性
(1)该课题研究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准备,通过我的努力应该可以达到。
(2)该课题研究所需要的指导老师和有关专家咨询的途径已经具备。
(3)该课题研究所需要的物质、环境条件不高,比较容易解决。
【第4篇】安徽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开题报告
一、题目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医生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二、研究专业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三、研究对象
查阅国内外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及人才培养的相关文献、政策文件及着作,深入分析《中国高等医药教育课程指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 年),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中的收录 66 所医学院校五年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对比研究相应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分析模式的现状和不足,探索教育观念、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改革的可行途径,为构建卓越医生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四、研究内容
(1)我国部分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及存在的主要问题;(2)构建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医生培养模式的理论模型。
(3)制定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医生培养方案,在人文教育体系、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科研创新体系和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多方面的具体改革措施。
(4)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医生人才保障体系建设。
五、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
查阅相关资料、咨询专家、文献复习、网上调研,了解国内外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研究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找出制约我国五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2)调研访谈阶段
调研部分院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计划,对各校教学计划和实践成果进行比较,通过专家访谈征求专家意见,借鉴优秀教学经验和做法,明确改革的重点和方向。
(3)分析总结阶段
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总结,针对查找出的问题,从现代医学教育世界性趋势着眼,吸取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遵循医学教育特殊规律,立足实际需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寻找基础教学、临床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合理组合,拟定整合课程教学模块和具体实施方案。
六、研究方法
(1)文献复习和网络调研
通过浏览期刊网、硕博论文集等,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广泛调研收集所需资料,回顾我国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改革历史,分析总结现阶段的培养模式发展特点和存在问题。通过国内外医学教育模式特点的对比,为我国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医生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提供借鉴。
(2)专家咨询和专题研讨
为保证模式改革创新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本研究利用召开的多次会议,开展专家咨询和课题组专题研讨。邀请专家包括学校医学教育研究所、基础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国内有关高校等,参加国内和海峡两岸医学教育学术研讨会等,借鉴其他高校的改革思路与措施,明确研究重点和方向,确定培养体系理论模型构成要素,从指导思想、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运行方式、保障机制等方面研究构建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医生培养模式的框架雏形。
(3)资料分析法
整理调研、访谈的记录材料和收集到的国内部分医学院校的教学计划,结合学校原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分析制定出符合医学教育要求、具有一定特色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医生培养模式的理论模型。
七、研究结果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医学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了显着成绩。 年教育部明确提出我国医学教育学制“以五年制为主体”,五年制医学教育为高等医学本科教育,培养能够解决大多数常见医疗问题的合格医疗专门人才。 年我国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从建国初期的 0.67 上升到 1.82,已超出 who 提出的每千人口医师数为 1 的目标。目前我国医学教育的主要矛盾不再是人才数量不足,随着医改的逐渐深入,医学教育培养规格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对《中国高等医药教育课程指南》( 版)中的 66 所医学院校五年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计划研究分析可以看出医学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日显突出,迫切需要研究解决。
在传统学科不断发展、新兴学科层出不穷的情况下,通过对《中国高等医药教育课程指南》( 版)中的 66 所医学院校五年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计划部分课程进行了统计。课程设置上,85%以上的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大多为老三段式(基础、临床、实习)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以 20 世纪初的课程体系为主体框架,以学科为中心;课程门类多,必修课程最多可达 60 门,最少 34 门,平均 45 门;必修课总学时最多为 4013 学时,平均 3312 学时;各门课程缺乏有机联系,重复部分反复教学,未形成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部分医学院校的周学时已排到 32—36 学时。
80%以上学校均开设了大学英语,体育、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用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等传统学科,但对于反映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代表性课程如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沟通学、社会医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对反映现代医学科技新进展的代表性课程如临床免疫学、急救医学、临床神经解剖学、临床生化学、神经精神病学、神经生物学、肿瘤学,反映现代方法论工具性课程如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文献检索、临床流行病学、预防医学、医学专业英语、数据库应用、医学信息学、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等设置比例不高。
八、论文提纲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步骤
2.4 研究方法
2.5 技术路线
2.6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现状和不足
3.2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医生培养模式的构建
3.3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医生培养方案
3.4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医生培养模式保障体系建设
4 讨论
4.1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医生培养模式构建的具体要求
4.2 研究的创新点
4.3 研究的不足之处
4.4 工作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