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党建工作特色亮点总结报告
党建工作特色亮点总结报告
一、组织建设方面
一是大力推行基层组织“网格化”管理。按照“七横六纵”要求,即乡镇村、街道社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教育、卫生等七大系统类别,市、县、乡、村、网格、党员等六个层级,以落实“五项制度”、搭建“五个平台”为重点,构建基层组织管理网络,形成“县、乡(镇)村(居)网格”四级管理服务体系,实现党员管理、党员服务群众全覆盖。目前,xx已在xx县试点并召开现场会,在全市推广“网格化”管理模式,市委组织部成立基层组织“网格化”管理办公室,抓紧开发“xx市基层组织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软件,此项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二是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举措。出台《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决定》及《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实施办法》,完善了人才工作政策体系。落实人才资源开发资金500万元并制定了资金管理办法,确保人才引进工作顺利进行。组织申报xx省“百人计划”专家一人,实现“零的突破”。公开招录73名选调生,并对全市选调生公务员登记情况进行清理。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认真落实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补贴和各项待遇,支持部分县(市、区)从任职期满的大学生村官中择优选拔7人到乡镇任职。进一步推动科技特派员工作,全市选派科技特派员1100余名,尤其加大了医卫类科技特派员选派力度,创新选派了3名工业类科技特派员,并在全国率先铺开科技特派员乡镇服务站建设。
二、思想文化建设方面
一是着力加强文化强市建设。市委xx届四次全会制定了《关于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意见》,为文化强市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文化精品力作不断涌现,音乐作品《侗乡儿女心向党》、《党旗颂歌》和电影《转兵》成功入选xx省第xx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名列全省第二。同时,我市在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和以生产性保护推动“非遗”活态传承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工作经验被中宣部舆情信息局《舆情摘报》推广。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我市文艺院团转企改制经验被中宣部《舆情信息清样》刊发,并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市。积极组织群众文化活动,xx首届“五城同创舞比幸福”广场舞电视大赛吸引了全市400万人次参加和观看比赛,中国xx(第xx届)“三古”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暨演唱会为市民群众奉献了精美的文化大餐和视觉盛宴。
二是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我市道德建设经验被中宣部《宣传工作》和人民日报推广,并配发评论,得到xx等中央领导的批示。着力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经验被中央《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简报》刊发推广,得到中宣部、省委宣传部充分肯定。着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经验被中央文明办《精神文明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简报》刊发推广。
三、党风廉政建设方面
一是规范交易行为,维护社会公平。今年以来,xx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市场机制和监管体制建设,把它作为解决公共资源交易的突出问题、构建惩防体系的关键领域和推进全市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先后召开四次市长办公会议,创建了硬件设施和整体规模在周边地市乃至全省范围都处于地位的xx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截止今年11月,完成进场交易332笔,实现交易总额58.61亿元,收取交易服务费969.89万元。今年上半年,全国在江西召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推进会上将xx强力度、高起点、全履盖的创新做法进行了推介,在全省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工作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二是精心打造廉政文化品牌“清源五溪”。为使廉政文化充分发挥其为反腐倡廉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的强大功效,xx另辟蹊径,打破以往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局限和问题,将xx本土的廉政文化元素进行深度挖掘和整体推进,打造独具xx地方特色的廉政文化品牌“清源五溪”。以“清源五溪”廉政文化建设体系为特色的xx廉政文化品牌创建以来,得到广大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的欢迎和认同。该品牌围绕“xx元素”打造廉政文化精品,采取虚实结合、正反结合、干群结合等模式,运用轻松的载体和丰富的形式,寓教于乐、化教育于无形,有效筑牢了全市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形成了廉政文化建设的“xx特色”。
第2篇 民政工作特色自查报告
民政工作特色自查报告
xx年,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具体指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乡民政办紧紧围绕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以民为本、为民服务、为民解困”的工作理念,全面落实民政政策,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上办实事,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上求实效,在社会事务管理上创实绩,认真做好各项民政工作,按时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
一、社会救助工作逐步完善。
1、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进一步落实。
规范了低保申报程序,强化了民主评议,创新民政专干评议模式,实施分类施保、三榜公示制度,进一步贯彻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办法(试行)》;完善管理措施,建立健全低保信息网络化管理机制,加强动态管理,健全(半)年审核机制,加强督查。应保尽保,应退尽退,阳光施保,低保政策全面落实。
20xx年,全乡新增城市低保22户33人、停止33户62人、动态调整5户4人;截至12月底,享受城市低保人数454户819人;全年发放低保金(含补助金)共计10020人次3639104元。
进一步加大了对城市“三无”人员供养工作的投入。乡敬老院现集中供养人员达13人;着力加强乡敬老院的日常管理,做好“三节”慰问,着力强化防暑降温措施,改善供养条件,提高在院老人的生活水平,争取民生工程资金8万元对院内养老设施进行修缮;加快敬老院移址重建项目报批建设进度。特事特办,用心应对解决历史遗留徐世田问题。
2、城乡医疗救助服务进一步优化。
严格贯彻落实城乡医疗救助政策,“一站式”医疗救助宣传广泛,“一站式”救助系统平台维护及时、准确;重特大病医疗手工救助工作深入开展,切实解决对象户生活困难;各类医疗救助信息档案规范、完整。用心做好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临时救助等政策的衔接。
xx年,全乡有26人次手工申报大病医疗救助,救助金额61976.39元;开展临时救助11人次,救助金额17000元。
3、灾害救济工作进一步深入。
用心开展5月12日全国防灾减灾日等宣传活动,加强灾害天气值班,及时有效报灾核灾、开展救灾工作。社会化发放冬春荒等救灾资金6万元;开展危房改造2户。红旗社区20xx年3月荣获“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荣誉。
4、生活无着人员救助服务进一步展开。
建立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龙狮桥乡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点建设,强化救助工作信息员制度,加强信息员的培训和工作督查。透过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宣传站、宣传车、宣传墙报等方式,进一步加大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宣传,用心开展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送清凉”、“送食品”等救助活动,救助资金6815元。
进一步贯彻落实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做好全乡孤儿的摸底、救助,全乡4名孤儿生活稳定。
5、殡葬改革进一步推进。
深入宣传殡葬改革政策,推行遗体火化、改革土葬、整治乱埋乱葬,建立殡葬惠民制度、树立殡葬礼貌新风,坚定不移地推动殡葬改革,树立殡葬改革新风。殡葬改革平稳顺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自实施殡葬改革以来,处置棺木548口,死亡人员58人,全部火化,火化率达100%。
二、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逐步加强。
1、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
规范社区居委会建设。用心完善居民议事会等相关配套制度,提高群众对本社区重大事务的知晓率,深化了基层民主自治程度;全面开展居委会规范化建设工作,用心提高居委会工作效率和业务水平,更好地为社区群众服务。加强新成立社居委的培训工作,雨润社区居民委员会成立后,一方面加强学习培训,一方面用心开展社会事务管理各项社区工作。创新思路,用心配合区民政局筹建碧桂园大社区。
2、社区建设工作取得进展。
在区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乡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得了规范发展,逐步完善。社区全部成立了社区党(总)支部,加强了党在社区建设工作中的领导。完善新建小区命名,落实命名协议相关事项。为加强新建小区的社会事务管理,更好地为居民做好服务工作,结合实际状况,我乡出台新的代管机制,即在新的社区未成立之前,新建小区过渡期按“属地管理,就近划片”的原则,将社区原行政区划范围内的新建开发小区及小规模居民区、居民楼,分别纳入红旗、前进、长青、机场、任店社区代为管理。
三、双拥优抚和维稳体系建设进一步巩固。
1、落实重点优抚对象优待政策。
全乡共有重点优抚对象50人。及时发放在乡老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病故军人遗属等优抚对象定期补助资金、现役军人优待金和60周岁农村退役士兵生活补助资金等,建立人员沟通平台制度,认真落实优抚政策。
2、开展优抚安置宣传、慰问工作。
用心宣传落实优抚对象抚恤补助相关政策。完善重点优抚对象信息系统录入工作,着力解决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解决了他们看病难、医疗难的问题;集中组织参试人员进行体检。继续完善优抚政务公开制度,确保优抚各项资金发放状况的透明度,有利于优抚工作的更好开展。双拥建立活动扎实开展,重点优抚对象群体稳定。继续做好春节、八一节期间退役军人、现役军人家属等各类优抚群体的慰问工作,发放新年年画,密切加深了军民关系。
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
1、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加快龙狮敬老院移址重建项目建设进度,创新余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管理机制,用心筹建雨润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
2、落实政策,用心开展高龄津贴发放、老年证办理、购买服务、银龄安康保险等为老帮扶、慰问工作。
3、大力开展敬老宣传活动。深入组织开展敬老月、节日慰问等活动,营造全社会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围。
五、残联工作扎实开展。
1、宣传残疾人政策,做好残疾人服务。
用心参加市残联第五次代表大会,认真宣传落实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残联民生工程等各项残疾人政策的宣传,认真开展残疾人就业、残疾人危房改造、残疾人医保、残疾证办理等各项残疾人服务工作。
2、落实残疾人民生工程。
贫困残疾人生活个性救助。对贴合政策规定的一、二级残疾人和三级残疾人,每人每年分别补助800元、400元。20xx年全乡贴合条件残疾人共216人,发放救助资金xx9600元,资金于6月底全部打卡发放到救助对象。
贫困残疾人康复工程。完成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对象摸底,全乡共32人;经市立医院体检筛选、审核,5名对象户贴合免费进行手术治疗条件,其中2名对象户实施免费手术。对贫困精神残疾每人每年带给1000元基本精神药物治疗费用补助,经申报、审核、审批,全乡贫困精神病残疾人药物补助对象17人;补助资金17000元于7月底透过“一卡通”足额打卡发放到户。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项目各社区深入开展宣传,前进社区一残疾儿童到沐阳之家康复中心进行免费康复训练、余桥社区一名残疾对象安装了助听辅助器,为全乡7名低视力残疾人发放xx件低视力辅助器。
六、其他工作。
1、住房保障工作深入开展。加强政策宣传,用心为贴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办理廉租房补助、实物配租和经济适用房申报,对象户资格审查工作扎实开展,着力推进保障住房工作。
2、用心开展婚姻登记协助工作,做好婚姻档案查证;用心办理贫困大学生核实工作,为贫困大学生出具证明。
3、用心办理来信来访工作,20xx年妥善处理来访12件次。
4、用心参加重点工程工作,全力投入到南风地块棚户区改造项目、新河整治项目、顺安路还建点等征迁工作中。严格按照党委政府、上级民政部门要求,开展各项临时性工作。
七、民政队伍自身建设进一步扩大。
1、民政信息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乡、居民政部门用心组织计算机专业知识培训,民政干部计算机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2、工作作风建设不断改善,民政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用心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民政系统行风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服务质量明显提高,行业风气明显好转,业务建设明显加快。各社区进一步充实了民政工作者队伍。
八、民政工作xx年工作思路。
1、进一步规范城市低保工作,“应保尽保”、“动态调整”,确保低保工作“公开、公正、公平”。
2、落实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推进“一站式”救助服务工作,切实解决大病患者生活困难。
3、加强敬老院的管理,加快项目移址重建进度。
4、推进惠残民生工程落实,做好残疾人服务工作,切实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5、加强灾害应急处置,及时开展救灾救济工作。妥善安排好冬春荒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做好危房户的上报重建工作;加大因病因灾家庭的摸排梳理,做好大病(灾)贫困家庭临时救济(助)工作。
6、加强新建小区的命名、办公用房移交管理,探索建立完善城市社区新机制,创新社区管理新模式,完善社区办公基础设施,着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全面完成社居委换届工作。
7、开展拥军慰问活动,规范优待金发放程序,加大优抚对象的帮扶,推进优抚安置工作。
8、着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社区居家养老基础实施,创新为老服务新思路,努力做好老龄证办理、高龄老人津贴等各项为老服务工作。
9、深入开展生活无着人员救助工作,关注辖区流浪乞讨人员、孤儿的动态,及时开展救助活动。加强孤儿申报和管理。
10、加强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住房保障的政策、法规,加强申报、审核工作,着力推进住房保障工作。
11、强化自身,加强作风和民政队伍建设。
第3篇 民政工作特色亮点工作报告
民政工作特色亮点工作报告
五年来,区民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行业主管部门的亲切关怀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扣“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线,拓宽为民服务渠道,完善服务体系,提升工作效能,有效推动了民政(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在统筹抓好各项工作的同时,突出抓好了几项特色亮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构建四个平台,积极推进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逐步向全覆盖、规范化转变。为了让重特大疾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助,切实破解重特大疾病患者医治困惑状况,我区以构建四个平台(即:部门协同一体化平台、医疗费用筹措平台、救助政策倾斜平台、“一站式”同步结算平台)为载体,扎实推进了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近几年,共有城乡困难家庭患者45002人次获得救助。其中16名先心病、4名白血病儿童患者、102名尿毒症患者血透获得了免费救治,216名重特大疾病患者获得了重点救助。共发放了医疗救助资金3725万元,其中,重大疾病患者救助资金1125万元。实现了城乡所有儿童先心病、白血病、尿毒症患者血透免费救治和其它重特大疾病患者重点救助全覆盖。此外,全面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广泛开展社会帮扶,及时做好救灾救济工作,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向全覆盖、规范化转变。
(二)落实四个着力,全面提升五保供养保障水平,社会福利体系不断健全,逐步向较高层次、适度普惠转变。我区现有农村敬老院10所,五保供养对象2588人,其中:集中供养对象1628人,分散供养对象960人。近几年来,我区认真落实《五保供养条例》,突出“点、线、面”结合,并在落实“四个”着力上(即:以设施完善为抓手,着力提升保障能力;以规范管理为载体,着力提升服务水平;以发展庭院经济为支撑,着力提升“造血”功能;以机构建设为平台,着力提升队伍素质)下功夫,全区五保供养工作呈现喜人的发展态势。先后有两所敬老院(镇敬老院、下埠镇敬老院)达到了“五星”标准并被评定为全省五敬老院,三所敬老院达到了“四星”标准并被评定为全市四敬老院。镇敬老院还荣获了全市一所“全国模范敬老院”称号。
(三)注重四个加强,切实做好双拥工作,双拥优抚安置体系不断巩固,逐步向体制完善、机制创新转变。近几年,我区按照“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基本要求,致力于军民团结共建,全区双拥优抚工作扎实开展,连续xx届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区”称号。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夯实双拥工作基础。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将双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的总体规划统一安排,纳入一把手工程和对乡(镇、街)和各部门单位目标管理考核范畴,纳入重点工作督办范围统一督查,机构和人员纳入正式编制序列统一设置,双拥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统一划拨。二是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营造双拥工作氛围。做到有组织有计划,国防教育有阵地有活动,典型带动有榜样有示范。三是加强政策落实,进一步强化优抚对象生活保障。认真落实好义务兵优待、伤残军人退役安置、城镇士兵退伍安置和重点优抚对象等各项政策,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医疗、住房得到保障。四是加强军地共建,进一步促进军民关系融洽和谐。
(四)抓好三个环节,有效开展创建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和抗灾救灾工作,“三社”建设不断加强,逐步向长效运行、持续发展转变。为提高群众风险意识,增强居民防范能力,我区从夯基础、抓提高、创特色入手,积极开展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工作。每年利用“5、12”防灾减灾宣传日组织开展宣传咨询活动,每年定期举办两期防灾减灾知识培训班,每年定期举办一次消防演练活动,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防灾减灾检查评比活动。在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全区居民的共同参与、积极配合下,我区峡山口街新建社区的综合减灾工作才能有所成就。3月16日,全省防灾救灾现场观摩会在我区峡山口街新建社区进行了现场观摩。同时,4月份,峡山口街新建社区被评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此外,基层政权建设纵深推进,社会组织建设不断强化,社会工作探索创新,“三社”建设逐步向长效运行、持续发展转变。
(五)强化三项操作,有序做好乡镇勘界工作,民政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逐步向惠民利民、服务群众转变。一是强化资源整合,构筑工作合力。从相关部门抽调了精干业务人员组建勘界队伍,并从国土、林业等部门采集了二次土地调查、林权发放证以及边界争议调处结果等相关工作依据和重要资料,从资源整合上打造勘界工作平台,构筑工作合力。二是强化工作流程,突出点面互动。按照“先试点、后铺开”的工作思路,选定试点乡(镇),以试点乡(镇)为载体,探索做法,总结经验,提炼样版,并在试点乡(镇)召开全区“点面互动”现场会,以点带面,扎实推动全区勘界工作开展。三是强化实施进度,把握时间节点。以抢抓实施进度、把握时间节点、强化工作调度、注重操作效率的时效要求,在全市率先完成了11个乡(镇、街)级20条边界线勘定,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全部工作任务,勘界工作获得了省、市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