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地质实工作报告格式的范文
引言
金秋十月,我们08级地理班踏上了实习的路程。此次实习对我们来说算是第一次真正的野外考察活动,一路上同学们都是十分的激动,似乎有着使不完的劲儿,在大巴车上左望望右瞅瞅。班里的同学有许多像我一样是这么近的、清晰地接触到山地和丘陵的胜景,个个喜不自胜。而一些从山区走出来的同学也是一个个想回到了家乡一样高兴,为一些同学诉说着各种美景,而同时,我们的老师也在让我们认识各种岩石、矿物等。
林州市地处太行山东麓,西依太行山连接黄土高原,东连华北平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上,林州地区各种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现象典型多样,并且出露良好,区内交通便利具有较好的实习条件,因此,从10月31日——11 月4日进行了为期5天的实习,主要的实习对象是林州野外地质地貌以及本区的土壤、植被、气候等。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在于:
一、通过实习来印证、丰富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
二、通过实习,初步学会观测和分析实习地区的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现象,并掌握地质野外工作的一般方法,掌握地貌、土壤等野外考察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为将来教学和进行乡土地理调查打下基础。
三、通过实习,了解实习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一、林州简介
我们这次实习的地点是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林州,林州市区处于林州盆地之内,北纬36°线大致横穿林州盆地中央。盆地西界为太行山,东部为低山丘陵,北止于太行山与东部丘陵相接的姚村,难道东部丘陵与太行上相连接的合涧镇。盆地略呈南北延伸的长方形,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约 5-10公里。盆地形态很完整,构成一个独立的自然单元。林州市位于盆地东缘,恰在盆地纵长方向上的中央。盆地海拔450米,盆地内为第四系黄土覆盖,土层深厚,地表平坦。盆地走向为北北东—南南西向,西侧的太行山受林州断层制约并为断层仰测,平均海拔高出盆地400—500米,东侧为东部丘陵,高出盆地 100—200米,为林州断层的下降盘。
对于此次实习地林州,根据一路所见及一些书本知识,我把林州的概况分为以下几大方面。
1. 地质基础
林州地区出露的地层最古老的是太古界片麻岩,最新的是近代冲积层。其中发育较为完善的是太古界、远古界和下古生界地层,上古生界和中古生界地层本区缺失或为新生界地层所覆盖。本区地质现象丰富多样。三大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都有分布,其中变质岩和沉积岩分布最为广泛;地层多样,太古界、元古界、中生界、新生界地层均有分布,太古界地层主要分布着各类片麻岩,元古界地层以石英岩为主,古生界的寒武纪地层分布有竹叶状灰岩和鲕状灰岩,奥陶纪地层主要为灰岩,新生界未胶结的沉积物,各种规模的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典型。
2. 褶皱和断层构造
林州盆地地处太行山南段山前过渡带(指太行山主要山体与华北平原之间的倾斜地带),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山西台背斜东部边缘的太行山隆起,中生代的构造变动是太行山南段的前中生代地层形成宽缓的背斜隆起,并伴随着大量的断裂发育和岩浆侵入活动。林州盆地的西侧为林州断层,在地形上为陡峭的悬崖,断层线走向为nne。断层在盆地西部延长35公里,断层的上升盘位于断层西部,平均高出林州盆地400—500米,基部出露的是太古界片麻岩,上覆远古界震旦系石英岩和古生界页岩、鲕状灰岩。林州盆地是伴随着林州断层生成的,又形成了盆地内许多强度不等的褶皱构造,在盆地边缘常形成小型褶皱出现。在盆地西侧山体,断层的接触关系是太古界片麻岩与中奥陶纪灰岩相接触。
3. 地表形态
林州地区大致可分为三部分:西部是陡峻的太行中山,浑圆的中部丘陵和黄土覆盖的林州盆地。
4. 气候状况
林州盆地位于华北大平原的西南部和山西高原的交界地带,东部距海不远属于北温带东亚季风气候区的范畴。按行星风讲,一年中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很重。气团方面则是基地气团和热带海洋气团的交替又严重地支配了这里的气候规律。
5. 水文概况
本区河流皆发源于太行山东坡,与太行山构造方向近于垂直,盆地北部为漳河,中部为洹河,南部是淅河,各和均由西向流经盆地,在盆地东部的平原地区先后与卫河上源各河交汇。各河谷水文均具有干燥气候区域、山地和平原的河谷特征。河流在山中时,比降大,下蚀力强,到盆地中心河流干涸成砾石浅滩。
6. 土壤概况
本区土壤磷、钾肥充足,透水、蓄水性适中,肥力较高,但植被稀疏,坡陡土薄,冲蚀作用严重。若能按坡度的急缓,划分宜农、宜林、易牧的范围,开展水土保持,增施氮肥,则土壤的肥沃程度必能更高。
7. 植被概况
林州地区的天然树木,早被砍伐破坏,现有树木基本上是近几十年植树造林的结果。植被中主要的树种有槲、栎、槐、杨、板栗、山楂、山皂荚等,草本有蓑草、苦草及木本科草类等为优势种。
8. 交通状况
林州市交通、通信便利,境内铁路连接京广线;国家干线公路胶(东)长(治)线横穿东西,新(乡)河(口)线纵贯南北,地方干线公路直通境外;行政村道路硬化率达到85%以上,全市通信建设已达到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
9. 物产状况
本区物产资源丰富。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铁、铅、锌、铜、煤、石灰石、白云石、石英岩、大理石、花岗岩等20多种农业方面,盛产小麦、玉米、谷子、红薯、大豆、花生、棉花、油菜等。传统的土特产品享誉海内外,新的名优特产品不断涌现,柿子、核桃、山楂、板栗、花椒、蚕茧等土特产品和花岗岩、大理石等优质工艺品,带着林州人民的勤劳、纯朴和红旗渠故乡的深情厚意,走出国门,奔向世界,架起了一座座友谊的金桥。
10. 经济概况
本区经济发展迅速。创造了红旗渠奇迹,并培育了“红旗渠精神”的林州人民,在经济建设中再显身手。10万建筑大军以“红旗渠传人”的姿态。遍布全国22 个省、市、自治区的500多个县、市,建立了北京、天津、上海、太原、长治、郑州、西安、新疆等12个建筑基地,并已打入南也门、科威物、俄罗斯、等国际市场。近几年来,林州旅游业发展迅速,有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拉动当地各项产业的发展。
第2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务公开工作自查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3年校务公开工作自查报告
在学校推行校务公开是学校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坚持走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充分发扬民主,发挥教职工主人翁地位和作用的重要形式。校务公开具有化解矛盾,凝聚民心、民力和民智,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等多方面的显著作用。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我校领导对校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早就有所认识,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就针对校务公开这方面的工作进行了一些初步尝试。特别是2002年在教育系统全面推行校务公开以来,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部门的部署和要求,加强领导、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推动了学校依法治校、民主政治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步伐,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我校近年来的校务公开工作做以下总结,并研究、制定今后的工作设想。
一、几年来校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校务公开工作,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学校行政主持,纪检、监察、工会(教代会)协调监督,业务部门各负其责,教职工群众积极参与、有关部门全力协助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做到了职责清楚,分工明确,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保证了我校校务公开工作有效、稳步地开展。特别是近年来学校在每年的工作要点中,都将校务公开有关内容纳入其中,作为一年的工作任务安排下去。2002年学校工作中明确提出了:“健全组织,完善制度,推进校务公开”的任务,2002年底对成立校务公开领导小组进行了充分酝酿,2003年正式成立了由原校党委书记张锦高(现任学校校长)牵头,原校党委副书记李玉和(现任校工会主席)分管的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分管领导还多次在学校工作会议和党委会上,强调校务公开的重要性,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2003年学校在全年工作目标中又明确提出:“ 加大决策执行的监督力度。继续推进校务公开,切实发挥工会及各个监督委员会、民主党派、老干部等在民主办学中的监督作用。”今年四月正式成立校务公开办公室,办公室挂靠在校工会,工会常务副主席杨景明兼任校务公开办公室主任,并配有专职的校务公开干部。
(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促进和规范校务公开。学校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酝酿的基础上,于2002年起草制订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务公开实施细则》。后经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这一《实施细则》。2003年学校正式行文签发了《中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委员会关于印发校务公开实施细则的通知》。本《实施细则》结合我校实际,全面具体地规定和明确了我校校务公开工作的各项内容、公开的形式、组织领导与公开的程序,对各单位、各部门进一步推行校务公开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是我校关于校务公开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按照《实施细则》的要求,有的单位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措施,使校务公开更进一步深化,从而规范和促进院务公开、系务公开。与此同时,各单位积极制订完善业务规章,强化制度建设,学校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处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细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办公室关于2004年报考及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通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人才引进工作办法(试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学名师计划实施与管理办法》、《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关于调整岗位津贴标准的实施办法》、《房改领导小组关于职工住房货币化分配实施中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等等,规范了各项管理事宜,使学校的重大事项及涉及教职工和学生切身利益的事项得到公开,做到了校务公开有章可循。
(三)突出重点项目,分步实施校务公开。 在逐步推行校务公开的过程中,首先要求将与学校教育管理、改革密切相关和涉及教职工、学生切身利益的事项,全部予以公开。把群众最为关心,反映最为强烈,社会最为敏感,容易引发矛盾和滋生腐败的内容作为公开的重点。近年来学校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务公开专栏,向教职工公开了学校财政预算和年终收支结算的情况报告、学校大、中基建工程项目的审计报告、科技开发产业营销管理情况、职工住房分配名单和住房货币化补贴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在组织、人事方面,对干部选拔、职务竞聘、人才招聘方面的工作做得较好,即公开岗位、公开条件、公开答辩、公开考核人选、公示拟聘人员。形成公开、公平的竞争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四)注重工作实效,采取切实措施推进校务公开。我校的校务公开注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公开形式,确保公开的效果。主要采取了会议形式、公文形式、视听传播媒体及其他形式。学校坚持党政联席会议和情况通报会制度,把通过教代会公开、征求意见,作为公开的重要形式,学校每学年都召开有处级干部、高级职称人员、民主党派、侨联、离退休人员和教代会有关人员参加的干部大会,主要由校领导总结通报并安排部署学校工作,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如2001年我校在仙桃召开的会议,2002年在黄岗的会议,广开言路,畅所欲言,充分发扬了民主调动了大家办学的积极性。每年分别召开1-2次统战人士、离退休人员情况通报会或座谈会,由校主要领导通报学校改革发展建设等情况或听取意见和建议。我校注重开发网络建设,在九十年代就提出了实施“数字地大”工程,网络建设发展很快,全部院、系及相关部门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网页。许多信息、有关的制度、条例、措施、职责等公众服务须知项目都通过网络予以公开。校刊、校内电视广播等传播媒体,也是教职工了解校务的一种形式。以公开栏方式张贴信息,予以公示,是最直接向群众公开情况的方式,很受教职工欢迎。为了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今年张锦高书记特批款在教职员工活动较多的地方建了一个较大的宣传橱窗,专门用来发布校务公开信息,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指导意见;原党委副书记李玉和与校工会常务副主席杨景明亲自选定橱窗的位置和橱窗的规格及样式,以及审定一些公开的内容。以今年为例,截止到上半年在学校校务公开栏内公开的信息有50 多项。学校的院系和各职能部门在住房、人事、招生、管理等问题上也经常采用这种公开方式。我校校务公开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根本目的是通过各种渠道使广大教职工的知情权、民主监督、参与管理得到保障,从而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促进学校的发展建设。
(五)以校务公开为动力,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几年来,在推行校务公开的过程中,我校坚持加强领导、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力争通过校务公开推动学校各项工作,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通过校务公开,充分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加强了我校的民主与法制建设;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广大教职工、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学校各级领导和部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广大师生员工更加了解了各级领导班子的工作、作风,学校各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学校各项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有了提高,群众对学校的各项管理措施、规章制度、政策法规做到了心中有数。但是,在“公开”这一问题上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不足,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如:各级领导仍需进一步提高对开展校务公开重要意义的认识,仍需对校务公开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有些单位和部门,未能严格按照《实施细则》要求实行公开,目前全校校务公开工作开展水平不平衡,工作力度有差异;有些单位和部门只重视了结果的公开而忽略了政策和过程的公开,在决策过程中难以收集群众的意见,致使一些需要事前监督的事项变为事后监督,尽管有的以不同形式进行了校务公开,但在时间上不够及时,不够快难以满足群众的要求,形式上不够规范,范围不够广泛;甚至有的职能部门认为校务公开是学校的事,是校务公开办公室的事,与自己本单位无关;有的部门在有些事情处理上还存在着暗箱操做之嫌;专职校务公开干部没有明确级别和职务,学校各种会议也不能参加,开展工作有一定难度等等。 今后还应在收费、招生、学生管理和就业、财务管理、水电管理、工程招标、大宗物资采购、职称评定、干部人事工作以及关系教职工切身利益事项等方面更进一步增大透明度,与此同时一些职能部门也应结合本单位实际,制订本单位的公开内容和细则,使各项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使广大群众更加满意。
二、今后的工作思路
1、进一步提高对校务公开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各级领导要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校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意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把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当成学校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
2、全面加强对校务公开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学校将校务公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校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力度, 与学校的行政工作、党风廉政建设一起布置、一起检查、一起考核,把校务公开工作不断引向深入。各院系也应逐步推行院系务公开工作,成立领导小组,研究、部署本学院系的院系务公开工作。院系公开工作要有计划,有总结,有考核。
3、继续完善校务公开工作的规章制度。各单位、部门要加强制度建设,结合本单位实际制订实施细则,促进校务公开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财务、人事、教务、科技、学工、后勤、研究生院等部门和单位要制订各自业务领域的校务公开实施细则。制订的方案、细则要全面具体,要确定各自公开的重点内容与形式,要抓住六个关键环节:一是办事权限公开,二是办事依据公开,三是办事纪律公开, 四是办事程序公开,五是办事标准公开,六是办事结果公开。
4、校务公开应遵守以下原则:一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抓住涉及学校改革发展和关系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以及教职工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计划分层次按步骤地组织实施;二要坚持依法办事,严格以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为依据,保证公开的合法性;三要坚持民主与集中的统一,每项公开都须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然后由有关部门和领导研究决定;四要坚持长期性与阶段性相统一,不断完善公开的内容和形式。同时,校务公开要求真求实,做到实事求是,真实具体,不单纯追求公开项目的数量,不做表面文章,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点,这样就会产生积极的“综合效应”。
5、不断改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措施。学校和各单位、各部门要根据情况制作专门公开栏,及时公布和更新有关信息。但要防止形式主义,走过场;要进一步研究利用好校园网络等现代化手段开展校务公开工作。
6、根据校务公开工作的性质和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具体实际情况以及其他院校的做法,有的部门提出:校务公开办公室设在工会,这种做法不便于和不利于这项工作的开展;建议:校务公开设在学校纪检委为宜。
总之,做好校务公开工作是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凝聚人心的'阳光工程',是关系到教职工切身利益和学校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希望全校各级组织和各级领导,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团结一致、狠抓落实,常抓不懈,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加强和改进我校校务公开工作,为开创学校各项事业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2003年10月7日
第3篇 关于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今年的工作安排,6月初,农经工委组织部分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区人大代表,在常委会副主任葛久通的带领下,对我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实地察看了上垟乡沈岙岭道路边坡加固工程、平田乡天灯洋地灾点搬迁工程和北洋镇前蒋村地灾点加固工程,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相关单位的工作汇报,征询了部分区人大代表的建议和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区地处浙中沿海,经常遭受台风暴雨侵袭,西部为丘陵山地,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全区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达到724.5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73%,目前,经地质专家调查确认的、位于山区村民居住区的山体滑坡等隐患点33处(其中xx年新增4处),分布于9个乡镇、街道的29个村,直接威胁170户567人的生命和285间民房的安全。近年来,区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健全组织建设
经过多年完善,全区上下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成立了区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府办副主任和黄岩国土资源分局局长任副组长、其他相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国土部门成立了由局长任总指挥的临灾应急指挥中心,下设技术指导抢险组和后勤保障组,基层国土所相应建立汛期应急救援中队;相关乡镇、街道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相关村建立了监测体系,确定监测责任人和常年监测员。
(二)加强宣传培训
宣传方面:利用全国土地日、防灾减灾日、走村入企等活动宣传地灾防治的重要性;制作“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发放到乡镇、村民手中,让老百姓更加直观地了解如何防灾避灾;在地灾点的醒目位置设立地灾警示牌,标注地灾点的具体位置、影响区域及逃生路线等。培训方面:今年4月份,组织全区130多名监测员和其他相关部门人员参加培训会,邀请专家来上课,并部署防治任务。
(三)强化防范措施
加强监测系统、预警机制建设。气象部门根据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中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区划,在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置自动站,加密观测点上降水、风力等情况,在富山和上郑两个站增加了土壤水分观测。气象部门根据上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预报以及未来降水预报,结合本地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会同国土部门对比地质灾害防御区划图,对黄岩本地的地质灾害等级进行预报。同时,配合省气象局工作,确定地质灾害临界面雨量,完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
建立汛期防治制度。每年的防汛期,我区地质灾害防治相关部门建立了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检查、汛期值班、应急处置等各项制度,确保安全度汛。
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防治区的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部门均要求规划对象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四)加大治理力度
区财政今年安排地质灾害点工程前期经费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80万元,地质灾害点治理工程项目100万元。区国土部门本着宜搬则搬、宜治则治的原则, xx年以来,通过和地质灾害易发区乡镇(街道)、村(居)的共同努力,累计搬治群众1015户3564人,完成地质灾害工程治理12处,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32处。同时,国土部门每年积极向省国土厅争取地质灾害搬迁专项用地指标,用于地灾点的安置用地报批,去年争取到39亩指标,基本解决了地灾点的搬迁安置用地指标。xx年,我区成功申报省第一批《农村山区野外调查与评价》试点,区财政安排配套资金50万元。
二、存在问题
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调研组通过此次调研中的所见所闻进行认真梳理,现将存在的问题概括如下:
(一)部分群众思想上还不够重视
部分群众防灾意识淡薄,对地质灾害存在侥幸、麻痹心理,认为几十年居住的地方一直没发生过地质灾害,必定安全,对地质灾害的突发性、危害性及防患工作的紧迫性认识不足。调研中,有人大代表反映在地灾点人员转移过程中,群众不配合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西部山区有些农村建房、景区建设等,事前没有将地质灾害评估纳入审批的程序,从而产生一些人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
(二)地质灾害隐患点较多
由于我区地貌的原因,西部山区防治区域较大,遭遇强降雨很容易引发地质灾害,经地质专家调查确认,位于山区村民居住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33处,在非村民居住区,富山至决要、头陀至宁溪、北洋至上垟、北洋至平田、屿头至白石公路以及山区其他低等级公路,浙东十八潭、富山大裂谷、划岩山等旅游景区,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极易发生崩塌、滑坡现象,威胁车辆、行人、游客的安全。此外,建于山边坡脚的个别校舍、厂房、教堂、寺庙,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
(三)抗灾救灾能力不足
一是限于政府财力,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缺口仍较大,一些防治项目经费一时无法落实或仅部分落实。如此次实地察看的上垟乡沈岙岭道路边坡加固工程,预算为200万元,还未得到全部落实。另外,地灾点群众搬迁补偿标准参照高山移民的政策,由于地灾点的村民大多经济比较困难,建新房的困难很大,导致搬迁工作开展缓慢。二是专业技术人员、监测管理人员不足,且人员变动大,业务水平难以持续提高。三是监测设备不足,难以做到全面监测。
三、几点建议
我区地质灾害量多面广、稳定性差,山区新的建房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可能引发新的地质灾害,给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带来严峻的形势和繁重的任务,调研组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群众防灾意识
我区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培训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增强防灾抗灾意识,提高避险自救能力,让受灾群众做到处灾不慌,防灾有数,避灾有路。要积极争取群众支持和配合应急避险、地质治理、搬迁避让等工作,引导群众尽快搬离重点地质灾害威胁区。要提高群众防灾避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政府强制救灾转变为群众自觉主动避灾。
(二)加大排查力度,力求隐患点无遗漏
我区被列入省第一批农村山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野外调查试点,国土部门要以此次调查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山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广度和深度,力求做到排查无死角、隐患点无遗漏。要分析地质灾害成因机理,进行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区划和风险评价;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图册,深化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充实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为全区上下积极主动做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群测群防、应急处置和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三)加大治理力度,提高防灾救灾成效
一是要在加强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工作的同时,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防患应对、水土保持、河流整治、山塘水库加固除险等工作。结合我区实际,提前做好汛前防台抗灾各项准备工作。二是要加快推进重点地灾隐患点的治理工作,上垟乡沈岙岭道路边坡加固工程亟待开展,此条道路是三个村的出口,一旦发生险情,将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国土部门确定的地质灾害重点隐患点有8个,富山乡6个、头陀镇1个、北城街道1个,区政府相关部门争取在一年内完成对重点隐患点的治理任务,为我区社会的长治久安做出贡献。明年将组织一次跟踪督查,检查治理效果。
(四)加大投入力度,增强防灾救灾能力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区财政要加大投入,对于年初制定的治理工程预算不足部分和年内新增的治理工程所需经费,及时追加预算,并拨付到位。对于西部山区地灾隐患点需要搬迁的群众,适当提高补偿标准,以促进搬迁安置工作的开展。国土部门要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添置必要的监测设备,在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安装使用,并及时检查、维修,做到全面覆盖、全面监测,使群测群防机制真正落到实处。
第4篇 地质勘探队行政工作报告推荐
各位代表、同志们:
下面我向大会作xx年度行政工作报告,请予审议,范文之工作报告:地质勘探队行政工作报告。
一、xx年工作回顾
xx年是我队改革发展任务重、困难大的一年:按照局年初的工作部署,我队要完成事企分体运行试点工作;适应局新考核办法,调整分配与积累的关系;应对 “非典”疫情,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维持队伍稳定与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在多种不利的情况下,全队员工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一手抓“非典”预防,一手抓改革发展,不仅取得了抗“非典”的阶段性胜利,维护了职工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而且较圆满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改革有新突破。按照省局的统一部署,我队进行了事企分体运行改革的试点工作:打破了原有管理体系与机制,建立了事业部、企业部,初步划分了职能,重点突出了企业的经营职能;打破职工身份界限,原事业身份全部存入档案,现实岗位工作中,管理职务不贯行政级别,收入高低重在实际能力和劳动绩效,不唯技术职称和技术等级,打破了干部、工人身份差别;打破了事业单位工资体系,全面实行岗位工资制度和项目工资制度,压缩了保障工资比例,扩大绩效工资份额,同级别人员不搞一刀切,根据综合贡献率适当拉开差距,体现效率优先原则。通过实施事企分体运行,我队各级后勤管理人员减少1/4,中层干部职数也有大幅度减少。企业的经营职能得到进一步强化,新的人事、用工、分配和财务核算机制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的需要,为我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矗
(二)经济上新台阶。xx年,全队完成多种经营产值2400余万元,比上年增长21%,在职人员人均产值9.6万元,全成本核算盈利11万元,职工人均年收入达到1.3万元。房地产公司通过与民营资本合作、向银行贷款等渠道筹集开发资金,初步突破了制约公司发展的瓶颈,当年完成开发量1xx平方米,实现销售收入303.6万元,改变了公司难以为继的困境,发展呈现良好态势。金龙大酒店采取股份合作模式,筹集了装修改造资金,引进了客源,搞活了经营机制,去年在抵御“非典”侵害,消化上半年亏损的基础上,联合体内部考核结余13.9万元,使改造投入资金回报率达19.3%,成效已经初步显现。年末队又对酒店股份合作制形式进行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并成为酒店经营的第一大股东,首次尝试了以股权主导经营权的管理办法。
地勘及延伸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除了原有的桩基施工、资源勘探、岩土勘察之外,在矿产储量核查、地质灾害治理、高边坡勘察与治理、矿山环评与矿山地质勘察等方面有新突破。地勘处成立物资设备股份租赁站,利用股金增添了3台套6型钻机,2300米绳索钻具以及测量等设备,满足了资源勘察市场的需要,去年实施了一口660m磷矿勘探孔,初步恢复了深孔资源勘探的信心与能力。试验室实行买断生产资料经营,自己筹资增加水、煤质化验设施,还彻底改造了原破旧、脏乱的环境,为自我发展打好了基矗检测中心高密度电法勘察在地质灾害中应用成功。新突破的领域与新增加的专业内容或手段既是市场竞争力提升的表现,也是新的重要的创收获利途径。
(三)管理有新举措。强化了全员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在职职工每人每月安全风险抵押金由5元增加到10元。加大了对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奖罚力度,各主要生产施工单位安全第一责任人、队分管领导、安全主管每月奖罚100元,其余经营单位第一责任人每月奖罚数为50元。开展了安全生产月活动,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普及安全知识,查处安全隐患,保障了安全生产,实现了全年安全生产无等级事故的目标。
继续深入贯彻isoxx管理标准,强化程序操作,在确保外供产品合格率100%的基础上,奖励创优单位及个人,增强品牌意识与创优责任感。去年集中为施工单位职工配备各类地质勘察施工规范200多套。地勘处提交的《兴山县建设环保局办公楼、住宅楼勘察报告》获宜昌市勘察设计“四优”评选三等奖、湖北省勘察设计“四优”评选三等奖(均为宜昌地区勘察唯一最高奖)。
事业部在探索新机制运行的同时,要在管理效能与效益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利用管理资源直接创效的途径,努力降低管理成本,尽快适用事业管理社会(行业)价格标准,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好的管理效益。
二、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要贯彻落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抓好发展这个兴队富民的第一要务,促进全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在全队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关健是要求全队干部员工不断求我队历史包袱重、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地勘单位事转企之真,务企业化经营管理之实;求市场经济规律、企业发展规律之真,务一心一意谋发展之实;求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之实;求人的思想认识规律之真,务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之实。
坚持求真务实,要正确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切合实际搞改革,有的放矢谋发展;坚持求真务实,要切实抓好工作落实,做到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取得实效;坚持求真务实,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把工作着力点真正放到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上;坚持求真务实,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把事实作为检验工作成败、衡量利益得失、决定干部升降的唯一标准。
同志们,xx年的任务光荣而艰巨,xx年开局良好但也面临诸多危机与挑战,我们要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扎实工作;我们要倍加珍惜团结,倍加维护稳定,倍加发奋图强,用我们的勤劳与智慧书写一二五队更辉煌的历史,创造更美好的新生活!
第5篇 地质勘探队行政工作报告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实现我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各位代表、同志们:
下面我向大会作200*年度行政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200*年工作回顾
200*年是我队改革发展任务重、困难大的一年:按照局年初的工作部署,我队要完成事企分体运行试点工作;适应局新考核办法,调整分配与积累的关系;应对“非典”疫情,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维持队伍稳定与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在多种不利的情况下,全队员工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一手抓“非典”预防,一手抓改革发展,不仅取得了抗“非典”的阶段性胜利,维护了职工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而且较圆满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改革有新突破。按照省局的统一部署,我队进行了事企分体运行改革的试点工作:打破了原有管理体系与机制,建立了事业部、企业部,初步划分了职能,重点突出了企业的经营职能;打破职工身份界限,原事业身份全部存入档案,现实岗位工作中,管理职务不贯行政级别,收入高低重在实际能力和劳动绩效,不唯技术职称和技术等级,打破了干部、工人身份差别;打破了事业单位工资体系,全面实行岗位工资制度和项目工资制度,压缩了保障工资比例,扩大绩效工资份额,同级别人员不搞一刀切,根据综合贡献率适当拉开差距,体现效率优先原则。通过实施事企分体运行,我队各级后勤管理人员减少1/4,中层干部职数也有大幅度减少。企业的经营职能得到进一步强化,新的人事、用工、分配和财务核算机制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的需要,为我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矗
(二)经济上新台阶。200*年,全队完成多种经营产值2400余万元,比上年增长21%,在职人员人均产值9.6万元,全成本核算盈利11万元,职工人均年收入达到1.3万元。房地产公司通过与民营资本合作、向银行贷款等渠道筹集开发资金,初步突破了制约公司发展的瓶颈,当年完成开发量12000平方米,实现销售收入303.6万元,改变了公司难以为继的困境,发展呈现良好态势。金龙大酒店采取股份合作模式,筹集了装修改造资金,引进了客源,搞活了经营机制,去年在抵御“非典”侵害,消化上半年亏损的基础上,联合体内部考核结余13.9万元,使改造投入资金回报率达19.3%,成效已经初步显现。年末队又对酒店股份合作制形式进行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并成为酒店经营的第一大股东,首次尝试了以股权主导经营权的管理办法。
地勘及延伸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除了原有的桩基施工、资源勘探、岩土勘察之外,在矿产储量核查、地质灾害治理、高边坡勘察与治理、矿山环评与矿山地质勘察等方面有新突破。地勘处成立物资设备股份租赁站,利用股金增添了3台套6型钻机,2300米绳索钻具以及测量等设备,满足了资源勘察市场的需要,去年实施了一口660m磷矿勘探孔,初步恢复了深孔资源勘探的信心与能力。试验室实行买断生产资料经营,自己筹资增加水、煤质化验设施,还彻底改造了原破旧、脏乱的环境,为自我发展打好了基矗检测中心高密度电法勘察在地质灾害中应用成功。新突破的领域与新增加的专业内容或手段既是市场竞争力提升的表现,也是新的重要的创收获利途径。
(三)管理有新举措。强化了全员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在职职工每人每月安全风险抵押金由5元增加到10元。加大了对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奖罚力度,各主要生产施工单位安全第一责任人、队分管领导、安全主管每月奖罚100元,其余经营单位第一责任人每月奖罚数为50元。开展了安全生产月活动,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普及安全知识,查处安全隐患,保障了安全生产,实现了全年安全生产无等级事故的目标。
继续深入贯彻iso2000管理标准,强化程序操作,在确保外供产品合格率100%的基础上,奖励创优单位及个人,增强品牌意识与创优责任感。去年集中为施工单位职工配备各类地质勘察施工规范200多套。地勘处提交的《兴山县建设环保局办公楼、住宅楼勘察报告》获宜昌市勘察设计“四优”评选三等奖、湖北省勘察设计“四优”评选三等奖(均为宜昌地区勘察唯一最高奖)。
为规避现金流动风险,在继续坚持会计分理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财务管理,各财务分理处只设会计,依法归并银行帐号,统一管理银行资金,集中出纳,掌握全队现金流量。
为规范个体及外协单位以本队和公司名义从事地质勘察和工程施工的行为,制定了《个体及外协单位勘察施工管理规定》。加强了对经营信息人员的监管,如发现私自将信息外泄或转移,队将取消其岗位聘任资格直至解除劳动合同,并追赔相应损失。
为了进一步落实依法治队思想,提高全队管理水平,队在广泛吸收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对全队所有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清理、修改和完善,出台了《一二五队制度汇编》(200*),分发到每一个职工手中,人手一册,并组织全队干部职工开展了《制度汇编》答题竞赛活动。
(四)社会化管理与社区建设有新进展。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在省局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队于200*年12月正式参加宜昌市基本医疗保险,工伤、生育、失业三项保险同时进入宜昌市统筹。参加地方医疗保险符合地勘单位改革的发展趋势,可以适当降低单位医疗费用负担,可以提高职工的医疗保障水平,可以规范公费医疗管理中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减轻单位管理负担。
与焦作焦煤集团达成联合开发协议,由其出资改造我队焦作留守处先锋南街家属院,既理顺了该处离退休人员的住房管理,改善其住房条件,消除了不安全隐患,又盘活闲置资产,获取了适当经济利益。
200*年,完成了十五号b栋住宅楼的建设任务,完成了旧房的垃圾道改造,完成了院内水路改造的调查论证工作;投入3万多元将公共室外健身器材引入院内安装;参与了伍家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选举工作,刘宗领、李召俊同志分别当选为伍家区第五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了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先后探望患病老职工28人次,慰问外地退休职工35户;组织老同志参加门球赛、象棋赛,组织参观三峡白帝庙;重视做好来信来访工作,保持了全队员工与离退休人员的安定祥和。
这些突出的工作中,包含了全队员工的心血、劳力、智慧与汗水,是全体员工奋力拼搏、战胜艰难困苦所取得的,是大家克己奉公、真抓实干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队党、政、工组织向全体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目前的经营现状
过去三年,我队经济持续增长,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屡创新高,200*年经营创收总额达到2400万元,在提足折旧、消化以往欠帐的基础上还略有节余,职工人均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职工就业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可以说,200*年在我队多种经营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队发展中还存在诸多的困难与不足:从发展水平上看,同其它煤炭(田)地质单位相比,我们的发展速度慢了,与发达地区兄弟单位相比差距更为悬殊;从市场竞争力上看,主业不强,辅业不精,市场领域窄,技术手段单一,经营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弱,在市场竞争中,与个体户相比优势不明显;从综合实力上看,有效资产严重不足,流动资金奇缺,设备陈旧老化,人力资源匮乏,历史包袱沉重,严重制约着单位的发展;从经营管理机制上看,项目经理制推行不力,人员的流动渠道不畅,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单一,集体资本、个人资本参与队有项目的生产经营和维持以队有经济为主体的经营模式存在体制上的不协调,在现有条件下要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还有一定困难;从管理效能上看,安全隐患依然存在,质量事故时有发生,效率低,管理不善,经营成本居高不下;资质、证照管理与自身需要和市场管理的新矛盾时有发生;财务管理忙于事务,与动态的经营活动需要不尽适应;日常管理中,制度有漏洞、有制度不执行或违反制度不处理的现象屡见不鲜;传统的分配观念根深蒂固,阻碍员工们选择新的市场价值取向。这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虽然有各种客观原因,非一朝一夕所能解决,但主观的懈怠是最根本的原因,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工作中逐步加以克服和解决。
三、今后的主要任务
200*年,随着国资委管理办法的实施,我们行业的管理方法乃至性质已发生巨大变化,预计这个变化的方向是更加企业化,更加市场化,更加规范化或法制化。为了应对或适应新的形势,结合我队实际,我队今年及以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是:
--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努力实现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管理转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高转变,重点考核经营单位经营利润、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率和职工收入水平。
--适度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地勘业,做精地产旅游业,做强基础施工业,放开搞活配套附属业。
--转变经营机制。继续完善事企分体运行机制,提高企业化经营管理水平;在强化资质、证照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引导集体资本、职工个人资本及外来资本参与经营,完善治理结构,增强经济活力;在仍然提倡各经营单位发展原有专业的前提下,取消内部专业分工的原则限制;大力推行和继续完善项目经理制、单机核算以及全风险承包等经营管理模式。
--盘活存量资产。通过清产核资,最大限度核销不良资产,提高良性资产比重;通过联营、开发、变现、抵押、偿债等多种可能的途径盘活存量资产,使其发挥最大效用。千方百计清偿内外欠帐,特别是员工原工程的含量工资。
--提高人员素质。要通过教育培训、政策引导、积极引进等手段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能力素质;努力为内外人力资源创建平等劳动、平等创收、平等受益的平台;要强化和完善对管理人员、技术骨干、熟练技工的管理,放开放活一般施工劳务管理;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为员工个人事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
四、二oo四年的奋斗目标、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一)奋斗目标:实现创收2800万元,盈利30万元,上岗职工人均年收入达到14000元,职工待岗率不超过5%(不含内退人员),完成折旧指标40万元,国有资产增值率达到2%,完成供水(或供电)社会化管理,争取启动
6、17号住宅楼的开发与建设工作。
(二)指导思想:以发展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培育“企业化”意识、法制意识和效率效益意识,树立品牌形象,增强核心竞争力,聚精会神创实效,一心一意图自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推动我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基本方针:改革、创新、突破。即:继续深化事企分体运行改革,提高企业化经营管理水平;大力实施“体制、机制、管理、营销、理念、服务”六项创新工程,增强经济活力;力争在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上有新突破,在完成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上有新突破,在提高员工收入、改善基地环境上有新突破。
五、创新管理机制,增强经济活力
事企分体运行是地质队企业化的必经之路,今年要在二00三年试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事企分体运行的机制,通过进一步明确职责,明确目标,明确费用限额,降低事企分体运行的成本,提高事企分体运行的质量,提高新机制的管理效能。今年对事业部与物业管理的费用将采取单价限额的投放办法。
要完善和调整考核机制。根据国资委对国有企业考核标准的调整,队对下属单位的考核指标也要作相应变化,重点突出劳动效率、人均利润、人均收入与资产保值增值率,注重经济增长质量,强调最终经营成果。要调整绩效工资考核的参数比例,提高利润指标占有比重。
要完善和规范分配机制。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结合的原则,谁劳动谁受益,谁投资谁受益。要将分配数额与目标贡献率、目标责任大小挂钩;与投入的资本及承担风险的比重挂钩;与劳动的数量、质量、安全、成本量挂钩,充分调动劳动力、资本与其它要素的创效积极性。要进一步明确技术工作的报酬额度,保护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价值导向和科教兴队的战略思想。
要完善和改进用人机制。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创造性的劳动,能为我队的改革发展作贡献者,就是人才。要完善选人机制,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要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标准。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以职业培训、短期轮训为重点,着力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要完善人才的激励机制,建立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短期激励与中长期激励相结合、责任风险与利益报酬相结合的分配激励机制。
六、创新经营理念,拓展市场领域
地勘单位要走企业化经营的道路,改制是最后的唯一选择,因此,我们有必要未雨绸缪,早作准备。去年,我们尝试了买断经营、股份合作制、股份制设备租赁站等多种形式,实践证明是切实可行的。今年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进产权的多元化改革,但改制必须遵循职工自愿的原则、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原则和公共利益不受侵害的原则。
国内基建投资、矿业开发、地灾治理等重大基础性工作给我们创造了更广阔的市场与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组织资源勘探力量,开拓外埠勘探市场,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增强创收增效能力。要树立“大地质”、“大市潮与社会资源共享的观念,由生产型经济向经营管理型经济转变。今年拟取消内部各单位的专业分工限制,在实行严格的项目登记制度的前提下,允许各经营单位公开、公平竞争。要克服现有经营单位综合能力的局限性,通过增强自身的组织力与协调力,提高对社会资源的支配力与利用率,从而壮大我队经营实力,实现我队经济跨越式发展。
基础施工沿用总包总揽的管理办法已是步履艰难。因此,队拟定压缩工程公司人员编制,减少固定人力成本,优化组织结构,减少管理层次,全面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凡是基础施工项目,必须有人对项目从始到终负责,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不允许走马换将,确保施工项目有利可图。鼓励职工个人承包队有工程钻机,参加队内和社会基础施工活动,只要能保证设备保值即可。在服从队有序管理的前提下,允许各种性质的资本(设备)参与队有项目的施工,允许各实体量力使用已有资证参与基础工程市场经营活动,不断壮大基础工程产业实力,提高市场占有份额,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七、创新管理方式,强化基础管理
随着单位经济环境的变化,管理的方式方法要作相应的调整。首先是创新管理思想:大力倡导积极推进人性化管理,把管理从对人的行为束缚转变到对人的能动性和创造力的激励方面来,从单纯追求单位的利益转变到追求单位与个人共同利益方面来。其次是创新管理方式:少一些简单粗暴,多一点思想疏通;少一些强迫命令,多一点经济杠杆引导;少一些独断专行,多一点民主意识。其三是创新管理制度,制度是管理者与员工意识的综合结晶,是全员的行为准则。制度不仅要体现时代特色、企业个性、能为员工所接受,而且要把每一项制度都贯彻好、落实好、执行好,把员工的劳动积极性与投资热情引导好、发挥好、保护好。新组建的经营单位必须采取新的公有制组织形式。力争建一个单位,增一份利润,开一方市场,稳一群员工。
要继续强化安全质量管理,在坚持、扩大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实施范围和力度的基础上,推行质量风险抵押金制度,以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要从员工教育、现场管理、设备维护、规范落实、隐患整改等各个方面加强安全综合整治,而不是一说了之,一查了之。今年,在加强对资质、证照统一管理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放开资质的使用,特别是基础施工方面,要做到内外一致,统一信息登记,统一接受管理,提高资质的利用率。
要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要按照湖北局会计电算化实施要求,11月底完成电算化实施工作。要通过电算化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同时要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确保财会信息安全。要按照资金投入产出比最大化要求,加强财务监督和资金控制,在明确划分经营责任的前提下,改善现有财务管理模式和方法。要积极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对年度经营活动进行目标规划,对实施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对经营绩效进行科学客观评价。要认真做好清产核资工作,摸清家底,规范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要加强统计、审计和效能监察工作,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保
八、创新思想观念,建设企业文化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地勘单位事转企、我队的事企分体运行也进入实施阶段,经济活动的各种所有制形式、各种运行机制都应运而生,这一切都要求我们迅速转变观念,构建新的企业文化,以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并形成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要牢固树立“企业化”的观念。地勘单位已经没有国家计划任务,几乎没有财政拨款,也没有享受事业单位的多少优惠政策,有的只是事业单位留给我们的落伍的管理模式和根深蒂固的陈旧观念。因此,我们时时刻刻要把一二五队当成一个企业,并且是一个经济基础差、历史包袱重、改革起步晚的国有企业,我们不仅要挣钱养活我们自己,还要按企业的标准承担各种税费。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生存的危机感和加快发展的紧迫感。
要逐步树立“属地化”的观念。我们虽是中省管理的单位,但我们的住所在地方,户口在地方,党群组织关系在地方,经营活动在地方,随着形势的发展,我们的各项社会保险、物业基地也要逐步纳入地方管理,因此,我们要尽快打破自我封闭的圈子,融入到地方经济中去。
要彻底打破职工身份有别的观念。干部和工人、正式工和合同工、固定工和临时工、内部职工和外聘职工,一律统称为一二五队员工,要做到同工同效同酬,做到互相尊重,为各类人力资源提供宽松、公平的工作平台。相对稳定的聘用员工,也应具有接受培训、参加评先、接受奖励的权力。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取消所有制界限,国有资本、集体资本、个人资本以及不同形式的混合所有制资本,只要是有利于增强单位的整体竞争力,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有利于职工收入水平的提高,都要大胆引进,为我所用。
九、创新工作思路,加强和改进党群组织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
首先要注重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政府工作报告、新宪法、新党章等时事政治是大方向,不学就会迷失方向,既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只有加强学习,才能明白事理,才能适应形势。系统的工作部署、队的工作设想以及各种文件资料、会议精神等,也要认真学习领会,传达贯彻,不允许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要加强职工培训工作,地勘院今年开了好头,基础工程公司也组织了培训,虽然时间仓促,内容不全,但总比不培训好,不集中学,不集中讲,很难统一思想。话不说不明,锣不敲不响,管理者不把想法讲出来,员工怎么能知道呢?
全队干部职工要注意培养好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由于近几年我队经济的发展,开始在一些职工中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开始滋生大手大脚的习惯,开始产生蛮横不讲理的霸气,这是十分危险的。要严格要求自己,而不是放纵自己,时刻警惕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以及无政府主义。要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个人除了政策规定所得之外,不能多占,多占了就是违法、违纪、违规!
事业部是我队党建、工会、共青团、女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要适应事企分体运行的新形势,注意发现新动向,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方法。要加强宣传报道工作,及时发现并宣传职工群众中的亮点,宣传大政方针政策,报道生产经营动态,交流信息,统一认识,鼓舞士气。要加强队务公开工作,公开政策,公开过程,公开结果,队一级要公开,各经营单位也要公开,这是各级管理人员一项最基本的义务。物业管理涉及到家家户户的切身利益与社区的文明建设,今年要围绕争创市级文明单位加强和改善物业管理工作,完成供水(或供电)社会化管理,争取2年内实现水电管理社会化。要加强和改善离退休人员的服务与管理工作,提倡除陋习、树新风、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离退休人员在健康时尚的消费方式中感受晚年幸福。
事业部在探索新机制运行的同时,要在管理效能与效益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利用管理资源直接创效的途径,努力降低管理成本,尽快适用事业管理社会(行业)价格标准,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好的管理效益。
十、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要贯彻落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抓好发展这个兴队富民的第一要务,促进全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在全队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关健是要求全队干部员工不断求我队历史包袱重、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地勘单位事转企之真,务企业化经营管理之实;求市场经济规律、企业发展规律之真,务一心一意谋发展之实;求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之实;求人的思想认识规律之真,务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之实。
坚持求真务实,要正确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切合实际搞改革,有的放矢谋发展;坚持求真务实,要切实抓好工作落实,做到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取得实效;坚持求真务实,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把工作着力点真正放到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上;坚持求真务实,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把事实作为检验工作成败、衡量利益得失、决定干部升降的唯一标准。
同志们,200*年的任务光荣而艰巨,200*年开局良好但也面临诸多危机与挑战,我们要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扎实工作;我们要倍加珍惜团结,倍加维护稳定,倍加发奋图强,用我们的勤劳与智慧书写一二五队更辉煌的历史,创造更美好的新生活!
第6篇 关于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检查的情况报告
区人民政府:
按照市防汛指挥部《关于转发国家防总落实回良玉副总理重要批示精神切实做好当前防汛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5月4—17日,由区国土资源局牵头,区级相关部门组成的防汛检查组对全区6个乡镇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了大检查,检查组按照市防汛指挥部防汛检查内容及区政府领导的要求,对各乡镇的地质灾害点进行了实地查看,并通
过查资料、听情况介绍等方式对各乡镇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了拉网式排查,现将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检查情况
㈠各乡(镇)党委、政府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各乡(镇)党委能站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能充分认识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成立了以乡(镇)党委、政府一把手为责任人的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做到了周密部署,精心组织。
㈡全面落实预案,充分做好应抢险准备
1、科学的预案是搞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前提,为贯彻落实好国务院、省、市、区地质灾害工作精神和要求,确保全区地质灾害预案周密、细致、科学,各乡(镇)结合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制定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预案。对各地质灾害隐患点作了精心部署,落实责任,加强巡查。同时,加大了对地质灾害防治预案的宣传力度,坚持将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宣传到矿山企业及村、组、户,让每户农户都能明白报警方式和撤离路线,一旦出现险情,能有序撤离。
2、为做到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各乡(镇)成立了以乡(镇)为组长,分管副乡长为副组长,乡(镇)相关人员为成员的突发性灾害应急领导小组,根据抢险救灾工作需要,对成员进行了分工,明确了职责和应筹备的抢险物资,做到有备无患,各矿山企业、村、组也相应成立了抢险救灾应急分队,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招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即胜,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损失。
㈢强化责任,群测群防
1、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明确了乡(镇)长是本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副乡(镇)长是直接责任人的工作机制,乡(镇)政府与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签订了监测工作责任书。
2、强化各级责任,实行包干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明确包干行政人员和技术人责任人,切实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㈣、确保信息畅通,预报准确
1、畅通信息,坚持将天气、领导要求传达到每一个点,通过省市气象部门,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坚持科学预测,加强对阶段性雨情预测和灾害性天气的预告,确保在灾害来临之前,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严格执行汛期值班制。乡(镇)政府、各矿山、企业、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防汛值班电话24小时有人值守,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值班责任人手机24小时开机,确保信息畅通。
通过检查,区境内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工作全面落实,目前尚未发现隐患。
二、检查组工作要求
检查组对乡(镇)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
㈠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乡(镇)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
㈡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工作的监管,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排除和解决。
㈢进一步落实防治预案,坚持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为根本任务,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做到早部署、争主动,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和人员伤亡。
第7篇 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1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今年的工作安排,6月初,农经工委组织部分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区人大代表,在常委会副主任葛久通的带领下,对我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实地察看了上垟乡沈岙岭道路边坡加固工程、平田乡天灯洋地灾点搬迁工程和北洋镇前蒋村地灾点加固工程,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相关单位的工作汇报,征询了部分区人大代表的建议和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区地处浙中沿海,经常遭受台风暴雨侵袭,西部为丘陵山地,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全区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达到724.5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73%,目前,经地质专家调查确认的、位于山区村民居住区的山体滑坡等隐患点33处(其中xx年新增4处),分布于9个乡镇、街道的29个村,直接威胁170户567人的生命和285间民房的安全。近年来,区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健全组织建设
经过多年完善,全区上下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成立了区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府办副主任和黄岩国土资源分局局长任副组长、其他相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国土部门成立了由局长任总指挥的临灾应急指挥中心,下设技术指导抢险组和后勤保障组,基层国土所相应建立汛期应急救援中队;相关乡镇、街道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相关村建立了监测体系,确定监测责任人和常年监测员。
(二)加强宣传培训
宣传方面:利用全国土地日、防灾减灾日、走村入企等活动宣传地灾防治的重要性;制作“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发放到乡镇、村民手中,让老百姓更加直观地了解如何防灾避灾;在地灾点的醒目位置设立地灾警示牌,标注地灾点的具体位置、影响区域及逃生路线等。培训方面:今年4月份,组织全区30多名监测员和其他相关部门人员参加培训会,邀请专家来上课,并部署防治任务。
(三)强化防范措施
加强监测系统、预警机制建设。气象部门根据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中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区划,在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置自动站,加密观测点上降水、风力等情况,在富山和上郑两个站增加了土壤水分观测。气象部门根据上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预报以及未来降水预报,结合本地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会同国土部门对比地质灾害防御区划图,对黄岩本地的地质灾害等级进行预报。同时,配合省气象局工作,确定地质灾害临界面雨量,完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
建立汛期防治制度。每年的防汛期,我区地质灾害防治相关部门建立了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检查、汛期值班、应急处置等各项制度,确保安全度汛。
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防治区的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部门均要求规划对象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四)加大治理力度
区财政今年安排地质灾害点工程前期经费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80万元,地质灾害点治理工程项目100万元。区国土部门本着宜搬则搬、宜治则治的原则,xx年以来,通过和地质灾害易发区乡镇(街道)、村(居)的共同努力,累计搬治群众05户3564人,完成地质灾害工程治理2处,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32处。同时,国土部门每年积极向省国土厅争取地质灾害搬迁专项用地指标,用于地灾点的安置用地报批,去年争取到39亩指标,基本解决了地灾点的搬迁安置用地指标。xx年,我区成功申报省第一批《农村山区野外调查与评价》试点,区财政安排配套资金50万元。
二、存在问题
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调研组通过此次调研中的所见所闻进行认真梳理,现将存在的问题概括如下:
(一)部分群众思想上还不够重视
部分群众防灾意识淡薄,对地质灾害存在侥幸、麻痹心理,认为几十年居住的地方一直没发生过地质灾害,必定安全,对地质灾害的突发性、危害性及防患工作的紧迫性认识不足。调研中,有人大代表反映在地灾点人员转移过程中,群众不配合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西部山区有些农村建房、景区建设等,事前没有将地质灾害评估纳入审批的程序,从而产生一些人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
(二)地质灾害隐患点较多
由于我区地貌的原因,西部山区防治区域较大,遭遇强降雨很容易引发地质灾害,经地质专家调查确认,位于山区村民居住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33处,在非村民居住区,富山至决要、头陀至宁溪、北洋至上垟、北洋至平田、屿头至白石公路以及山区其他低等级公路,浙东十八潭、富山大裂谷、划岩山等旅游景区,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极易发生崩塌、滑坡现象,威胁车辆、行人、游客的安全。此外,建于山边坡脚的个别校舍、厂房、教堂、寺庙,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
(三)抗灾救灾能力不足
一是限于政府财力,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缺口仍较大,一些防治项目经费一时无法落实或仅部分落实。如此次实地察看的上垟乡沈岙岭道路边坡加固工程,预算为xx年内完成对重点隐患点的治理任务,为我区社会的长治久安做出贡献。明年将组织一次跟踪督查,检查治理效果。
(四)加大投入力度,增强防灾救灾能力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区财政要加大投入,对于年初制定的治理工程预算不足部分和年内新增的治理工程所需经费,及时追加预算,并拨付到位。对于西部山区地灾隐患点需要搬迁的群众,适当提高补偿标准,以促进搬迁安置工作的开展。国土部门要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添置必要的监测设备,在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安装使用,并及时检查、维修,做到全面覆盖、全面监测,使群测群防机制真正落到实处。
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2
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检查的通知》(国土资函〔20xx〕504号),市国土资源局《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检查的通知〉的通知》(市国土资函〔20xx〕94号)和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切实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相关工作的通知》(市国土资发〔20xx〕29号)文件要求,区国土资源分局迅速组建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党组成员、副局长,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党组成员、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为副组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大排查领导组,领导组下设七个大排查工作小组,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现将排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问题
(一)部分镇对于该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一是有的还没有组织召开20xx年地灾防治专项工作会,对20xx年地灾防治工作还没有进行部署;二是有的还没有组织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工作;三是有的还没有编制20xx年度地质灾害防御预案和应急预案;四是有的对专(兼)职监测员管理不到位,部分监测人员电话不畅通,素质较差,责任心不强。
(二)部分防灾措施落实不到位。一是部分较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没有编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二是有的《预案》公示上墙制度没有落实;三是有的监测人员的监测装备没有落实到位;四是部分隐患点没有设立监测点;五是监测记录不规范。
(三)个别隐患点需作应急处置。一是新乐镇铜鼓村木姜岩危岩隐患点。该隐患点上几个巨石已悬空,随时有下滑的可能,危岩下的6户16人和房屋42间随时会有生命财产安全,对巨石应作应急处理;二是白节镇青风村新瓦房滑坡隐患点。该滑坡体上排水沟堵塞严重,严重影响水沟的截排水功能,同时该滑坡体上罗玉生户房屋后侧有巨石悬空,随时有下滑的可能,对排水沟和巨石应作应急处理。
二、整改情况
(一)区国土资源分局排查工作小组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给当地政府作了汇报,部分镇政府已及时组织召开了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项会议,并对参会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
(二)对于预案公示上墙制度还没落实到位的,区国土资源局正积极对每个点的撤离路线等基础资料进行收集汇总,统一制作公示牌;监测人员装备问题,区国土资源局已落实资金进行统一购买下发;隐患点没有设置监测点的在国土资源所的指导下已逐一进行设置;监测记录不规范问题,区国土资源局已向市国土资源局汇报,市国土资源局已统一印发了监测记录本下发到各监测点,规范监测记录。
三、工作建议
(一)在6月底前都还没有召开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项安排布置会和突发地质灾害演练的镇,建议区政府进行通报,并责令其进行整改。
(二)对于存在监测人员素质低,电话不畅通的点建议镇政府加强管理,对于责任心不强的监测人员及时进行更换,保证监测人员履职到位。
(三)镇村木姜岩危岩,建议区政府督促镇落实资金并及时请专业队伍对危岩进行排危,确保危岩下6户16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镇村新瓦房滑坡,建议区政府督促镇落实资金及时对截排水沟进行清理,保持畅通。同时,对户及时落实避让搬迁。
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3
按照《xx县国土资源局关于转发近期地质灾害防治监督检查工作通报的通知》及要求,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安排相关人员对我乡7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排查工作,现将自查报告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4.20xx特大地震后,目前,我乡共7个点,2个市县级:南村坝村十组:牌楼岗;烟溪沟村十六组:小河子。5个乡镇级:南罗坝村团结组:后山滑坡;南罗坝村六组:堰坎上;烟溪沟村十二组:方家平;烟溪沟村十三组:石灰窑;烟溪沟村十五组烂地头。其灾害类型主要是不稳定斜坡和滑坡两种。
二、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坚持预防为主、切实加强领导。地震之后,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将每一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包到每一位乡、村、组干部,并与监测人员签订了地质灾害监测工作目标责任书发放应急预案,明确职责,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认真履行职责,切实落实好监测、预防预报预警、群测群防、应急调查等防治措施。
二是制定防治方案、明确地质灾害防治目标。逐步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监测体系和群测群防网络,及时制定全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防治方案及每一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治预案,逐一落实防灾责任人及监测人员,向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发放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并设立警示牌,将防灾措施落实到位。切实做好地质灾害应急处理工作,成立了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民兵应急抢险队伍。完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机制,建立预报预警应急指挥系统,做到地质灾害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三是加大宣传、增强干部群众防灾减灾意识。通过张贴宣传画、办培训班、地质灾害逃生避险演练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普及地质灾害监测、预防、避险、抢险、治理等基本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实现自觉防灾、全民减灾、确保一方平安。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广大干部群众防御地质灾害意识还不够强。部分干部群众防灾意识淡薄,对地质灾害存在侥幸心理。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人员的指导,对地质灾害发生规律等知识不深,预报预警能力不强,监测工作全靠土办法。
二是群测群防基础薄弱。我乡牌楼岗、方家平道路条件都很差,抗灾能力弱。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和专业知识的缺乏,一些监测员的监测工作不够规范,影响了监测结果。
三是标示标牌有残损。有一些避险路线牌被损毁或遗失,避险明白卡已经风化,一些已经被老百姓遗失。
四是地质灾害搬迁安置问题。一些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众因经济和土地等原因不原搬迁。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加大对如何监测、如何防灾、救灾等知识的宣传,把宣传重点放在村组,提高群众知晓率,增强群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把政府强制的被动抗灾转化为群众自觉的主动避灾。
二是健全群测群防网络,全民参与防灾、抗灾。进一步完善乡、村、组三级群测群防体系,充分发动组织各单位(部门)和群众共同参与开展群众性的监测和预防。实行分片包点、群众自测,加大监测力度,全面实现对灾害及时发现、快速预警和有效避让。
三是积极探索防御地质灾害的治本之策,将搬迁避让工作进行到底。搬迁避灾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从“治标”转向“治本”的重要措举,已成为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一种新趋向。针对我乡部分地区受灾害威胁的农村散户,搞工程治理得不偿失,在考虑群众意愿和经济承受能力基础上,鼓励和动员灾害易发区群众搬迁,做到主动避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根本上解决山洪地质灾害威胁问题。
第8篇 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报告
省国土资源厅各位领导:
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检查20xx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我县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县地灾防治工作基本情况
**县地处高山峡谷地带,地质结构脆弱,地质灾害隐患点多、线长、面广,历来地质灾害易发、多发、频发。20xx年我县经过汛前的巡排查,现有灾害隐患点220个(不包含磨西、新兴),“4.20”**地震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42个,遍布全县各乡镇,地理环境复杂,涉及群众众多。地质灾害类型多样,泥石流111处,滑坡45处,崩塌24处,不稳定斜坡39处,地面塌陷1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二、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扎实安排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县人民政府编制印发了《20xx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御预案》,成立了**县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乡镇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组成,设立了综合协调、事故调查、现场抢救、治安防范、医疗救治、交通管理、善后处理和办公室等抢险救援工作组。形成政府主导,国土部门组织协调抓落实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公众参与的齐抓共管的地质灾害防治体制和机制,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20xx年5月27日,县政府召开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专题安排部署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同时,县政府落实了专项经费,保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宣传,普及知识,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的防灾意识
提高全民防灾意识是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此,县国土资源局把加强防灾宣传、普及防灾知识作为重点,20xx年3月19日,县国土资源局组织了全县各乡镇分管地灾防治工作乡镇长和国土员开展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培训;4月3日,县国土资源局在德威乡组织召开了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汛前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会。县国土资源局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在**桥广场开展了宣传日活动,通过对国土员、监测人员及广大群众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培训,大力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政策法规以及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等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切实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思和自我防护意识,提高了全社会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创造了人人关心地质灾害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坚持制度,落实措施,强力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1.完善地质灾害隐患群测群防体系建设。20xx年3月县国土资源局启动了地质灾害防灾责任卡和防灾避险明白卡的填制,并对各乡镇应急避险场所及撤离路线进行进一步落实,发放两卡一表2万余份,安装制作地质灾害隐患点标识标牌100个。
2.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汛前,县国土资源局同各乡镇人民政府、全县在建工程项目、矿山企业签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做到任务明确,责任落实,措施细化。要求各乡镇人民政府坚持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动态巡查和灾情(险情)速报制度,发现地质灾害隐患要及时上报、及时处置;一旦发生险情或灾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领导亲临现场、靠前指挥,避免地质灾害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
3.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拉网式排查。根据省、州工作安排,县国土资源局会同驻泸汛期督导员,在汛前对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同时各乡镇发动驻村干部、群众及专职监测员随时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逐一落实监测责任人和具体监测人,对原有的监测人员进行核对排查和必要的调整,做到“点点有人管、处处有人抓”。
4.严格落实汛期各项制度。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险情巡查和灾情速报等制度。
三、灾后重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情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
我县灾后重建地质灾害项目共分为九大类,建设资金共计2.0255亿元。分别为**州**县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项目、**州**县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国土资源应急能力建设、**州**县地质灾害勘查项目、**州**县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州**县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管理维护项目、**州**县地质灾害排危除险项目、**州**县2处重点小流域地质灾害综合整治项目、**州**县2个重点城镇地质灾害综合整治项目。
(二)工作推进情况
1.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截止目前,已全面完成全县242处隐患点“两卡一表”更新工作、监测责任人及监测人员复核及培训工作,该项目已完成。
2.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共160户(**114户、***46户)。截止目前,已完成132户(**114户、***18户),其余28搬迁对象已承诺在主汛期来临之前采取投亲靠友等方式主动搬迁。
3.国土资源应急能力建设。根据县政府统一安排,整合资金,在田坝新区与县政务中心打捆建设。
4.应急排危项目。应急排危共计5处,包括泸桥**子村二组滑坡、泸桥镇押卓庄子村斗地沟泥石流、冷碛镇和平村小藏避不稳定斜坡、兴隆镇和平村瓦板崖滑坡与田坝乡木角村木角小沟泥石流共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截止目前,已全部完工。
5.**州**县地质灾害勘查项目。已全面完成3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勘察工作(该项目由州国土资源局实施)。
6.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根据评审情况,专家同意取消了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工程治理。将对其余30处地质灾害治理点(**县24处、含海螺沟6处)进行工程治理。我局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将30个点分为六个标段开展工作。4月26日完成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抽签工作。截止目前,已有13个点进场开工(不含海螺沟分局6个点),其余各点正抓紧开展实物指标调查工作,待完成调查后进场施工。
7.**州**县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管理维护项目。该项工作将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完成后启动。
8.小流域综合整治项目、重点城镇综合治理项目。小流域综合整治项目包括兴隆沟小流域、潘沟小流域。重点城镇综合治理包括泸桥镇重点城镇、田坝乡重点城镇。6月8日在州政务中心完成招标代理机构代理机构比选工作,确定四川兴诚信工程造价事务所有限公司为招标代理机构,力争7月20日进场施工。
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基层地质灾害防治人员防灾技能有待加强;全县没有从事地质工作的专业人员,地质灾害防治的经济基础薄弱,经费投入不足,技术水平偏低。监测预警监控手段单一落后,缺乏有效技术支撑,严重影响防治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有待加强。部分群众缺乏地质灾害防治知识,避险知识和技能不足,自我保护和主动避让意识较差,仍有部分房屋建在地质灾害隐患点上,给国土部门防灾监测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
(三)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推进困难。一是项目征地、协调工作难度大;二是部分项目设计与现场实际不符,导致无法施工,影响工程进度。
(四)基础设施防灾抗灾能力弱,特别是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难以抵御地质灾害。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精心组织,继续抓好排查巡查。按照省、州汛期地灾防治工作和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安排部署,继续依托专业力量加强汛期地巡排查工作。
(二)进一步加快推进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实施。严格按照省、州的要求,加快推进地灾治理项目的实施,确保工程质量。
(三)加强值守,建立地灾快速应急机制。切实抓好地灾防治值班工作机制的建立和落实,加强地灾预测预报,确保上下信息畅通。
各位领导,在省、州国土资源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克服了“4.20”**地震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带来的严重影响,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加强监测巡查、隐患治理,做到了“点点有人管、处处有人查、事事有人抓”,实现了“平稳度汛、人员零伤亡”目标。今年我县的地质灾害防治形势更为严峻,加之**新城、雅康高速公路、s211复建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的不断推进,防治工作任务将更加艰巨,困难挑战客观存在。我们将站在“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重于泰山”的高度,科学研判形势,充分估计困难,周密制定措施,强力抓好落实,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从被动应付转向主动防控,从单兵作战转向群防群治,从事后排危转向源头治理,牢牢把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动权,努力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平。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生命工程”,加强地质灾害动态调查,狠抓防范工作,落实部门联动防灾责任、坚持果断预防避让机制,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长效防治,深入扎实地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地质灾害治理
第9篇 地质实习相关工作报告
引言
金秋十月,我们08级地理班踏上了实习的路程。此次实习对我们来说算是第一次真正的野外考察活动,一路上同学们都是十分的激动,似乎有着使不完的劲儿,在大巴车上左望望右瞅瞅。班里的同学有许多像我一样是这么近的、清晰地接触到山地和丘陵的胜景,个个喜不自胜。而一些从山区走出来的同学也是一个个想回到了家乡一样高兴,为一些同学诉说着各种美景,而同时,我们的老师也在让我们认识各种岩石、矿物等。
林州市地处太行山东麓,西依太行山连接黄土高原,东连华北平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上,林州地区各种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现象典型多样,并且出露良好,区内交通便利具有较好的实习条件,因此,从10月31日——11月4日进行了为期5天的实习,主要的实习对象是林州野外地质地貌以及本区的土壤、植被、气候等。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在于:
一、通过实习来印证、丰富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
二、通过实习,初步学会观测和分析实习地区的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现象,并掌握地质野外工作的一般方法,掌握地貌、土壤等野外考察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为将来教学和进行乡土地理调查打下基础。
三、通过实习,了解实习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一、林州简介
我们这次实习的地点是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林州,林州市区处于林州盆地之内,北纬36°线大致横穿林州盆地中央。盆地西界为太行山,东部为低山丘陵,北止于太行山与东部丘陵相接的姚村,难道东部丘陵与太行上相连接的合涧镇。盆地略呈南北延伸的长方形,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约 5-10公里。盆地形态很完整,构成一个独立的自然单元。林州市位于盆地东缘,恰在盆地纵长方向上的中央。盆地海拔450米,盆地内为第四系黄土覆盖,土层深厚,地表平坦。盆地走向为北北东—南南西向,西侧的太行山受林州断层制约并为断层仰测,平均海拔高出盆地400—500米,东侧为东部丘陵,高出盆地 100—200米,为林州断层的下降盘。
对于此次实习地林州,根据一路所见及一些书本知识,我把林州的概况分为以下几大方面。
1. 地质基础
林州地区出露的地层最古老的是太古界片麻岩,最新的是近代冲积层。其中发育较为完善的是太古界、远古界和下古生界地层,上古生界和中古生界地层本区缺失或为新生界地层所覆盖。本区地质现象丰富多样。三大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都有分布,其中变质岩和沉积岩分布最为广泛;地层多样,太古界、元古界、中生界、新生界地层均有分布,太古界地层主要分布着各类片麻岩,元古界地层以石英岩为主,古生界的寒武纪地层分布有竹叶状灰岩和鲕状灰岩,奥陶纪地层主要为灰岩,新生界未胶结的沉积物,各种规模的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典型。
2. 褶皱和断层构造
林州盆地地处太行山南段山前过渡带(指太行山主要山体与华北平原之间的倾斜地带),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山西台背斜东部边缘的太行山隆起,中生代的构造变动是太行山南段的前中生代地层形成宽缓的背斜隆起,并伴随着大量的断裂发育和岩浆侵入活动。林州盆地的西侧为林州断层,在地形上为陡峭的悬崖,断层线走向为nne。断层在盆地西部延长35公里,断层的上升盘位于断层西部,平均高出林州盆地400—500米,基部出露的是太古界片麻岩,上覆远古界震旦系石英岩和古生界页岩、鲕状灰岩。林州盆地是伴随着林州断层生成的,又形成了盆地内许多强度不等的褶皱构造,在盆地边缘常形成小型褶皱出现。在盆地西侧山体,断层的接触关系是太古界片麻岩与中奥陶纪灰岩相接触。
3. 地表形态
林州地区大致可分为三部分:西部是陡峻的太行中山,浑圆的中部丘陵和黄土覆盖的林州盆地。
4. 气候状况
林州盆地位于华北大平原的西南部和山西高原的交界地带,东部距海不远属于北温带东亚季风气候区的范畴。按行星风讲,一年中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很重。气团方面则是基地气团和热带海洋气团的交替又严重地支配了这里的气候规律。
5. 水文概况
本区河流皆发源于太行山东坡,与太行山构造方向近于垂直,盆地北部为漳河,中部为洹河,南部是淅河,各和均由西向流经盆地,在盆地东部的平原地区先后与卫河上源各河交汇。各河谷水文均具有干燥气候区域、山地和平原的河谷特征。河流在山中时,比降大,下蚀力强,到盆地中心河流干涸成砾石浅滩。
6. 土壤概况
本区土壤磷、钾肥充足,透水、蓄水性适中,肥力较高,但植被稀疏,坡陡土薄,冲蚀作用严重。若能按坡度的急缓,划分宜农、宜林、易牧的范围,开展水土保持,增施氮肥,则土壤的肥沃程度必能更高。
7. 植被概况
林州地区的天然树木,早被砍伐破坏,现有树木基本上是近几十年植树造林的结果。植被中主要的树种有槲、栎、槐、杨、板栗、山楂、山皂荚等,草本有蓑草、苦草及木本科草类等为优势种。
8. 交通状况
林州市交通、通信便利,境内铁路连接京广线;国家干线公路胶(东)长(治)线横穿东西,新(乡)河(口)线纵贯南北,地方干线公路直通境外;行政村道路硬化率达到85%以上,全市通信建设已达到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
9. 物产状况
本区物产资源丰富。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铁、铅、锌、铜、煤、石灰石、白云石、石英岩、大理石、花岗岩等20多种农业方面,盛产小麦、玉米、谷子、红薯、大豆、花生、棉花、油菜等。传统的土特产品享誉海内外,新的名优特产品不断涌现,柿子、核桃、山楂、板栗、花椒、蚕茧等土特产品和花岗岩、大理石等优质工艺品,带着林州人民的勤劳、纯朴和红旗渠故乡的深情厚意,走出国门,奔向世界,架起了一座座友谊的金桥。
10. 经济概况
本区经济发展迅速。创造了红旗渠奇迹,并培育了“红旗渠精神”的林州人民,在经济建设中再显身手。10万建筑大军以“红旗渠传人”的姿态。遍布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500多个县、市,建立了北京、天津、上海、太原、长治、郑州、西安、新疆等12个建筑基地,并已打入南也门、科威物、俄罗斯、等国际市场。近几年来,林州旅游业发展迅速,有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拉动当地各项产业的发展。
11. 旅游业发展情况
林州市自然风光秀丽多姿,名胜古迹闻名遐迩,素有“太行天然公园”之称的林滤山风景名胜区、龙头山风景名胜区和“人工天河”——红旗渠、森林公园——五龙洞,以其独特的雄、险、奇、秀、幽令中外游客留连忘返。王相岩、惠明寺等文物古迹更引发华夏子孙的悠悠情思。“亚洲第一|世界一流”的林滤山国际滑翔基地,吸引中外滑翔运动健儿来此大展风姿。
二、区域地层与岩性
林州地区的地质现象比较典型,出露良好,最古老的是太古界的片麻岩,最新的是近代冲积层。其中,发育较完善的为太古界、元古界和下古生界地层。上古生界和中生界地层本区缺失或为新生界地层所覆盖。太古界时期,以片麻岩、片岩为主的变质岩类居多,元古界中石英岩广泛分布,其波痕、泥裂构造清晰可见,古生界中的灰岩较多,尤其是寒武系的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和早奥陶的白云质灰岩,在林州地区分布较广。新生界的砾岩在该区也很具有代表性。
第10篇 野外地质工作实习报告
对于这次野外地质实习,总体上还是非常成功的,因为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同时也是人生的一次重要经历。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有喜又悲,酸甜苦辣皆有体会。最真实的是那一份真正的地质工作者的情怀。那一份对地质工作者对于地质事业的无比热爱之情。
经过这次实习,我们真正的体会到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的艰辛,这份艰辛并不是我们坐在教室便能体会的,这份艰辛是用我们的汗水去把它浇灌出来的鲜艳之花。这花的明艳是我们现在所能体会到的的慰藉。慰藉来自于那一份对于地质工作者应该收获的喜悦与丰收。但这份喜悦来得并不易,因为这许多的成果来自于我们的双脚,每天长途的跋涉换来的也许只有那几页纸的微小成果。但是我们却倍加珍惜这几页小小的纸,因为它承载着地质工作者的一个伟大蓝图目标。是的,一切的成果皆是这许许多多的野外记录一次次的拼接起来,从而在一张看似不大的地形图上将其逐一呈现,使其变成一张地质图。在地质图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说是留下了地质工作者的脚印。也许我们能在地质图上看到每一座汕头的具体出露情况,但是我们却看不到登山之路上满路荆棘;也许我们能在地质图上看到每一个地层分界线的具体位置,但却看不到寻找地质界线路上的满地汗水;也许我们能在地质图上看到每一条山脉的清晰走向,但是我们却看不到在山脚小路上的满目杂草。。。地质工作者一直在路上。
是的,地质工作者一直在路上,新老交替,不变的是对地质事业的热爱,每一个地区都是在一代代的地质工作者的开垦下一步步走出了它的神秘,并将它的胸怀敞开去拥抱它自身的价值。我们在巢湖实习的过程中,首先学习工作的第一部分便是对前人工作的学习与认知,这个过程便是地质工作者的思想与精神的传承。这条路虽然漫长,但是每一代地质工作者都没有对其厌倦与抛弃,而是一如既往的奉献着自己的热情与青春,也许某一天,你的成绩也能指引新一代的地质工作者继续向前,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啊。
谈了这么多关于地质工作者的精神的话题,也该说说这次巢湖实习的具体收获了。这便是我们以后为地质工作发光发热的必备工具吧。首先,此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区域地质调查的的基本流程与方法,首先学习的便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兵家经典。这个过程是我们大体了解工作区域的各方面情况,有助于以后工作的良好发展。其次便是到达工作区后的工作了。在工作区的基本流程分为踏勘、实测剖面、地质填图。每一流程的先后顺序基本不颠倒,在此我便不再赘述原因。其中最艰苦的要算地质投图了,因为基本脱离指导老师的帮助,完全自己把握,这便给了大家很大的心理压力,但是不管如何,大家也坚持了下来,把工作完成了,虽然质量与精度都有待提高,但是那种拼搏精神是值得大家集体吼吼的。因为满路荆棘与悬崖陡坡也无法阻挡即将成为地质工作者的预备队员们的脚步了。
第11篇 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整改报告
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整改报告
省国土资源厅各位领导:
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检查20xx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我县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县地灾防治工作基本情况
**县地处高山峡谷地带,地质结构脆弱,地质灾害隐患点多、线长、面广,历来地质灾害易发、多发、频发。20xx年我县经过汛前的巡排查,现有灾害隐患点220个(不包含磨西、新兴),“4.20”**地震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42个,遍布全县各乡镇,地理环境复杂,涉及群众众多。地质灾害类型多样,泥石流111处,滑坡45处,崩塌24处,不稳定斜坡39处,地面塌陷1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二、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扎实安排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县人民政府编制印发了《20xx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御预案》,成立了**县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乡镇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组成,设立了综合协调、事故调查、现场抢救、治安防范、医疗救治、交通管理、善后处理和办公室等抢险救援工作组。形成政府主导,国土部门组织协调抓落实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公众参与的齐抓共管的地质灾害防治体制和机制,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20xx年5月27日,县政府召开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专题安排部署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同时,县政府落实了专项经费,保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宣传,普及知识,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的防灾意识
提高全民防灾意识是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此,县国土资源局把加强防灾宣传、普及防灾知识作为重点,20xx年3月19日,县国土资源局组织了全县各乡镇分管地灾防治工作乡镇长和国土员开展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培训;4月3日,县国土资源局在德威乡组织召开了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汛前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会。县国土资源局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在**桥广场开展了宣传日活动,通过对国土员、监测人员及广大群众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培训,大力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政策法规以及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等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切实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思和自我防护意识,提高了全社会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创造了人人关心地质灾害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坚持制度,落实措施,强力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1.完善地质灾害隐患群测群防体系建设。20xx年3月县国土资源局启动了地质灾害防灾责任卡和防灾避险明白卡的填制,并对各乡镇应急避险场所及撤离路线进行进一步落实,发放两卡一表2万余份,安装制作地质灾害隐患点标识标牌100个。
2.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汛前,县国土资源局同各乡镇人民政府、全县在建工程项目、矿山企业签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做到任务明确,责任落实,措施细化。要求各乡镇人民政府坚持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动态巡查和灾情(险情)速报制度,发现地质灾害隐患要及时上报、及时处置;一旦发生险情或灾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领导亲临现场、靠前指挥,避免地质灾害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
3.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拉网式排查。根据省、州工作安排,县国土资源局会同驻泸汛期督导员,在汛前对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同时各乡镇发动驻村干部、群众及专职监测员随时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逐一落实监测责任人和具体监测人,对原有的监测人员进行核对排查和必要的调整,做到“点点有人管、处处有人抓”。
4.严格落实汛期各项制度。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险情巡查和灾情速报等制度。
三、灾后重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情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
我县灾后重建地质灾害项目共分为九大类,建设资金共计2.0255亿元。分别为**州**县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项目、**州**县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国土资源应急能力建设、**州**县地质灾害勘查项目、**州**县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州**县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管理维护项目、**州**县地质灾害排危除险项目、**州**县2处重点小流域地质灾害综合整治项目、**州**县2个重点城镇地质灾害综合整治项目。
(二)工作推进情况
1.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截止目前,已全面完成全县242处隐患点“两卡一表”更新工作、监测责任人及监测人员复核及培训工作,该项目已完成。
2.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共160户(**114户、***46户)。截止目前,已完成132户(**114户、***18户),其余28搬迁对象已在主汛期来临之前采取投亲靠友等方式主动搬迁。
3.国土资源应急能力建设。根据县政府统一安排,整合资金,在田坝新区与县政务中心打捆建设。
4.应急排危项目。应急排危共计5处,包括泸桥**子村二组滑坡、泸桥镇押卓庄子村斗地沟泥石流、冷碛镇和平村小藏避不稳定斜坡、兴隆镇和平村瓦板崖滑坡与田坝乡木角村木角小沟泥石流共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截止目前,已全部完工。
5.**州**县地质灾害勘查项目。已全面完成3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勘察工作(该项目由州国土资源局实施)。
6.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根据评审情况,专家同意取消了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工程治理。将对其余30处地质灾害治理点(**县24处、含海螺沟6处)进行工程治理。我局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将30个点分为六个标段开展工作。4月26日完成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抽签工作。截止目前,已有13个点进场开工(不含海螺沟分局6个点),其余各点正抓紧开展实物指标调查工作,待完成调查后进场施工。
7.**州**县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管理维护项目。该项工作将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完成后启动。
8.小流域综合整治项目、重点城镇综合治理项目。小流域综合整治项目包括兴隆沟小流域、潘沟小流域。重点城镇综合治理包括泸桥镇重点城镇、田坝乡重点城镇。6月8日在州政务中心完成招标代理机构代理机构比选工作,确定四川兴诚信工程造价事务所有限公司为招标代理机构,力争7月20日进场施工。
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基层地质灾害防治人员防灾技能有待加强;全县没有从事地质工作的专业人员,地质灾害防治的经济基础薄弱,经费投入不足,技术水平偏低。监测预警监控手段单一落后,缺乏有效技术支撑,严重影响防治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有待加强。部分群众缺乏地质灾害防治知识,避险知识和技能不足,自我保护和主动避让意识较差,仍有部分房屋建在地质灾害隐患点上,给国土部门防灾监测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
(三)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推进困难。一是项目征地、协调工作难度大;二是部分项目设计与现场实际不符,导致无法施工,影响工程进度。
(四)基础设施防灾抗灾能力弱,特别是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难以抵御地质灾害。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精心组织,继续抓好排查巡查。按照省、州汛期地灾防治工作和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安排部署,继续依托专业力量加强汛期地巡排查工作。
(二)进一步加快推进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实施。严格按照省、州的要求,加快推进地灾治理项目的实施,确保工程质量。
(三)加强值守,建立地灾快速应急机制。切实抓好地灾防治值班工作机制的建立和落实,加强地灾预测预报,确保上下信息畅通。
各位领导,在省、州国土资源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克服了“4.20”**地震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带来的严重影响,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加强监测巡查、隐患治理,做到了“点点有人管、处处有人查、事事有人抓”,实现了“平稳度汛、人员零伤亡”目标。今年我县的地质灾害防治形势更为严峻,加之**新城、雅康高速公路、s211复建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的不断推进,防治工作任务将更加艰巨,困难挑战客观存在。我们将站在“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重于泰山”的高度,科学研判形势,充分估计困难,周密制定措施,强力抓好落实,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从被动应付转向主动防控,从单兵作战转向群防群治,从事后排危转向源头治理,牢牢把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动权,努力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平。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生命工程”,加强地质灾害动态调查,狠抓防范工作,落实部门联动防灾责任、坚持果断预防避让机制,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长效防治,深入扎实地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第12篇 地质灾害治理工作自查报告
地质灾害治理工作自查报告
省国土资源厅各位领导:
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检查20xx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我县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县地灾防治工作基本情况
**县地处高山峡谷地带,地质结构脆弱,地质灾害隐患点多、线长、面广,历来地质灾害易发、多发、频发。20xx年我县经过汛前的巡排查,现有灾害隐患点220个(不包含磨西、新兴),“4.20”**地震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42个,遍布全县各乡镇,地理环境复杂,涉及群众众多。地质灾害类型多样,泥石流111处,滑坡45处,崩塌24处,不稳定斜坡39处,地面塌陷1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二、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扎实安排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县人民政府编制印发了《20xx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御预案》,成立了**县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乡镇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组成,设立了综合协调、事故调查、现场抢救、治安防范、医疗救治、交通管理、善后处理和办公室等抢险救援工作组。形成政府主导,国土部门组织协调抓落实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公众参与的齐抓共管的地质灾害防治体制和机制,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20xx年5月27日,县政府召开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专题安排部署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同时,县政府落实了专项经费,保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宣传,普及知识,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的防灾意识
提高全民防灾意识是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此,县国土资源局把加强防灾宣传、普及防灾知识作为重点,20xx年3月19日,县国土资源局组织了全县各乡镇分管地灾防治工作乡镇长和国土员开展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培训;4月3日,县国土资源局在德威乡组织召开了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汛前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会。县国土资源局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在**桥广场开展了宣传日活动,通过对国土员、监测人员及广大群众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培训,大力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政策法规以及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等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切实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思和自我防护意识,提高了全社会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创造了人人关心地质灾害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坚持制度,落实措施,强力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1.完善地质灾害隐患群测群防体系建设。20xx年3月县国土资源局启动了地质灾害防灾责任卡和防灾避险明白卡的填制,并对各乡镇应急避险场所及撤离路线进行进一步落实,发放两卡一表2万余份,安装制作地质灾害隐患点标识标牌100个。
2.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汛前,县国土资源局同各乡镇人民政府、全县在建工程项目、矿山企业签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做到任务明确,责任落实,措施细化。要求各乡镇人民政府坚持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动态巡查和灾情(险情)速报制度,发现地质灾害隐患要及时上报、及时处置;一旦发生险情或灾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领导亲临现场、靠前指挥,避免地质灾害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
3.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拉网式排查。根据省、州工作安排,县国土资源局会同驻泸汛期督导员,在汛前对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同时各乡镇发动驻村干部、群众及专职监测员随时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逐一落实监测责任人和具体监测人,对原有的监测人员进行核对排查和必要的调整,做到“点点有人管、处处有人抓”。
4.严格落实汛期各项制度。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险情巡查和灾情速报等制度。
三、灾后重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情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
我县灾后重建地质灾害项目共分为九大类,建设资金共计2.0255亿元。分别为**州**县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项目、**州**县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国土资源应急能力建设、**州**县地质灾害勘查项目、**州**县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州**县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管理维护项目、**州**县地质灾害排危除险项目、**州**县2处重点小流域地质灾害综合整治项目、**州**县2个重点城镇地质灾害综合整治项目。
(二)工作推进情况
1.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截止目前,已全面完成全县242处隐患点“两卡一表”更新工作、监测责任人及监测人员复核及培训工作,该项目已完成。
2.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共160户(**114户、***46户)。截止目前,已完成132户(**114户、***18户),其余28搬迁对象已在主汛期来临之前采取投亲靠友等方式主动搬迁。
3.国土资源应急能力建设。根据县政府统一安排,整合资金,在田坝新区与县政务中心打捆建设。
4.应急排危项目。应急排危共计5处,包括泸桥**子村二组滑坡、泸桥镇押卓庄子村斗地沟泥石流、冷碛镇和平村小藏避不稳定斜坡、兴隆镇和平村瓦板崖滑坡与田坝乡木角村木角小沟泥石流共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截止目前,已全部完工。
5.**州**县地质灾害勘查项目。已全面完成3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勘察工作(该项目由州国土资源局实施)。
6.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根据评审情况,专家同意取消了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工程治理。将对其余30处地质灾害治理点(**县24处、含海螺沟6处)进行工程治理。我局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将30个点分为六个标段开展工作。4月26日完成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抽签工作。截止目前,已有13个点进场开工(不含海螺沟分局6个点),其余各点正抓紧开展实物指标调查工作,待完成调查后进场施工。
7.**州**县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管理维护项目。该项工作将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完成后启动。
8.小流域综合整治项目、重点城镇综合治理项目。小流域综合整治项目包括兴隆沟小流域、潘沟小流域。重点城镇综合治理包括泸桥镇重点城镇、田坝乡重点城镇。6月8日在州政务中心完成招标代理机构代理机构比选工作,确定四川兴诚信工程造价事务所有限公司为招标代理机构,力争7月20日进场施工。
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基层地质灾害防治人员防灾技能有待加强;全县没有从事地质工作的专业人员,地质灾害防治的经济基础薄弱,经费投入不足,技术水平偏低。监测预警监控手段单一落后,缺乏有效技术支撑,严重影响防治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有待加强。部分群众缺乏地质灾害防治知识,避险知识和技能不足,自我保护和主动避让意识较差,仍有部分房屋建在地质灾害隐患点上,给国土部门防灾监测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
(三)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推进困难。一是项目征地、协调工作难度大;二是部分项目设计与现场实际不符,导致无法施工,影响工程进度。
(四)基础设施防灾抗灾能力弱,特别是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难以抵御地质灾害。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精心组织,继续抓好排查巡查。按照省、州汛期地灾防治工作和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安排部署,继续依托专业力量加强汛期地巡排查工作。
(二)进一步加快推进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实施。严格按照省、州的要求,加快推进地灾治理项目的实施,确保工程质量。
(三)加强值守,建立地灾快速应急机制。切实抓好地灾防治值班工作机制的建立和落实,加强地灾预测预报,确保上下信息畅通。
各位领导,在省、州国土资源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克服了“4.20”**地震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带来的严重影响,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加强监测巡查、隐患治理,做到了“点点有人管、处处有人查、事事有人抓”,实现了“平稳度汛、人员零伤亡”目标。今年我县的地质灾害防治形势更为严峻,加之**新城、雅康高速公路、s211复建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的不断推进,防治工作任务将更加艰巨,困难挑战客观存在。我们将站在“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重于泰山”的高度,科学研判形势,充分估计困难,周密制定措施,强力抓好落实,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从被动应付转向主动防控,从单兵作战转向群防群治,从事后排危转向源头治理,牢牢把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动权,努力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平。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生命工程”,加强地质灾害动态调查,狠抓防范工作,落实部门联动防灾责任、坚持果断预防避让机制,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长效防治,深入扎实地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第13篇 地质工作实习报告
对于这次野外地质实习 ,总体上还是非常成功的,因为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同时也是人生的一次重要经历。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有喜又悲,酸甜苦辣皆有体会。最真实的是那一份真正的地质工作者的情怀。那一份对地质工作者对于地质事业的无比热爱之情。
经过这次实习,我们真正的体会到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的艰辛,这份艰辛并不是我们坐在教室便能体会的,这份艰辛是用我们的汗水去把它浇灌出来的鲜艳之花。这花的明艳是我们现在所能体会到的的慰藉。慰藉来自于那一份对于地质工作者应该收获的喜悦与丰收。但这份喜悦来得并不易,因为这许多的成果来自于我们的双脚,每天长途的跋涉换来的也许只有那几页纸的微小成果。但是我们却倍加珍惜这几页小小的纸,因为它承载着地质工作者的一个伟大蓝图目标。是的,一切的成果皆是这许许多多的野外记录一次次的拼接起来,从而在一张看似不大的地形图上将其逐一呈现,使其变成一张地质图。在地质图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说是留下了地质工作者的脚印。也许我们能在地质图上看到每一座汕头的具体出露情况,但是我们却看不到登山之路上满路荆棘;也许我们能在地质图上看到每一个地层分界线的具体位置,但却看不到寻找地质界线路上的满地汗水;也许我们能在地质图上看到每一条山脉的清晰走向,但是我们却看不到在山脚小路上的满目杂草。。。地质工作者一直在路上。
是的,地质工作者一直在路上,新老交替,不变的是对地质事业的热爱,每一个地区都是在一代代的地质工作者的开垦下一步步走出了它的神秘,并将它的胸怀敞开去拥抱它自身的价值。我们在巢湖实习的过程中,首先学习工作的第一部分便是对前人工作的学习与认知,这个过程便是地质工作者的思想与精神的传承。这条路虽然漫长,但是每一代地质工作者都没有对其厌倦与抛弃,而是一如既往的奉献着自己的热情与青春,也许某一天,你的成绩也能指引新一代的地质工作者继续向前,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啊。
谈了这么多关于地质工作者的精神的话题,也该说说这次巢湖实习的具体收获了。这便是我们以后为地质工作发光发热的必备工具吧。首先,此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区域地质调查的的基本流程与方法,首先学习的便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兵家经典。这个过程是我们大体了解工作区域的各方面情况,有助于以后工作的良好发展。其次便是到达工作区后的工作了。在工作区的基本流程分为踏勘、实测剖面、地质填图。每一流程的先后顺序基本不颠倒,在此我便不再赘述原因。其中最艰苦的要算地质投图了,因为基本脱离指导老师的帮助,完全自己把握,这便给了大家很大的心理压力,但是不管如何,大家也坚持了下来,把工作完成了,虽然质量与精度都有待提高,但是那种拼搏精神是值得大家集体吼吼的。因为满路荆棘与悬崖陡坡也无法阻挡即将成为地质工作者的预备队员们的脚步了。
这便是那一朵明艳之花的真正内涵吧。一种属于地质工作者的强大的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