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汇报书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范文 > 政务报告 > 调研报告

有关教育的调研报告(15篇)

发布时间:2023-12-21 16:12:05 查看人数:64

有关教育的调研报告

第1篇 有关教育的调研报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国家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因此,我国的教育飞跃发展,突飞猛进。教育改革的步伐在蓬勃发展阶段。农民的素质有较大的提高。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70%,只有农民村人口素质有了提高,才能从根本上适应我国富国强国的战略。

一、独生子女爱宠,家庭教育溺爱

1、由于农村的家长自身的素质还普遍偏低,大多数农民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年龄偏大,加上独生子女过度的溺爱,使得部分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性格孤僻,行为习惯不良,有的整天沉迷上网,结果荒废了学业,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小偷小摸)。

2、新的“读书无用”的思想在许多家长、学生中占严重的地位,从目前的大学生就业率低的现状来看,大部分学生家长认为“读书没有前途”,不如趁早上班,免得读书花费钱,所以,学生成绩好坏,无所畏。所以学生也就采取混日子的态度,给学校教育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农村教育质量得不到提高。

二、联村办学有得有弊

由于生源的减少,一村一校的办学方法从九十年代末已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联村办学。这样,国家可以集中财力物力改善办学条件,集中师资力量解决师资不足的困境,然而,给就读学生造成了很多不便。就我校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上学的路程达到五公里开外,交通不方便,小学生自己上学不安全,学校又没有校车,家长接送又不方便,也根本没有时间,尤其留守学生,小学生住校生活不能自理,还加重了学生家庭负担。

三、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

上世纪举国办教育,集中财力办了一批学校,而是城镇学校而农村学校都靠农民集资修建的,由于资金不足,做的质量差,而且简陋,经过一、二十年的时间,校舍已坏,学校无力维修。目前国家拨的公用经费只能维持学校一般正常开支,没有资金维修校舍,加之农村教师大多年龄偏大,政府又不补充年轻教师,由于这些因素,造成了农村学生择校,不惜代价转到城市就读。

第2篇 网络条件下党员教育调研情况总结报告

白石桥社区在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上,由书记负责,完善党内班子建设,通过选举产生书记、副书记和委员,多数在党内担任职务的人员都是社区工作人员,有利于日常组织开展当内工作,研究和讨论实际问题,这样的选举结果,更有利于社区党务工作有人办事,高效办事,能办好事。

一、网络发展趋势

现有的电信网络,主要是在任意两个用户之问提供一对一的、双向的、实时的连接。现有的广播电视网,是一个单向的信息分配网络,近年来广播电视行业也开始利用一些新的数字调制技术,发展网络数字电视。因特网的连接方式和它所能提供的业务,则是综合了上述两种极端的情况。今后网络发展有三网合一的趋势。

二、网络化对社区党员教育工作的现实影响

在党员教育上,白石桥社区以执行党员管理“三会一课”制度为主,定期组织召开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同时每月15日定为党员集中学习日,组织开展一次党员集中学习活动。

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党员集中学习报到率偏低。社区退休党员多,对于退休的这部分党员,由于年龄身体健康状况等因素,党员们主观上认为参与建设和社会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对继续学习积极性不足,真正能严格做到参加党内生活和支持党内工作的,寥寥无几,多数只能根据身体状况,视情况参加活动,白石桥社区党总支组织的集中学习,离退休党员实际平均参与率不足70%。这部分党员因为年龄偏大,接触网络信息和网络技术很少,信息网络化趋势对他们影响不大。

对于在各类社会单位和外地工作的党员,又存在另一类问题,由于工作关系和党组织关系脱离,组织党内活动经常遭遇工作单位要求和党组织要求冲突的尴尬,由于目前社会压力大,党员大多在单位担任要职,一旦冲突严重,大多数时候党员会选择工作单位的安排,而放弃党组织的安排,社区党总支出于对党员的体谅,大多数时候也只能谅解。以白石桥社区党总支的情况为例,此类党员参加每月学习日参与率不足50%。

社区每周开展远程教育,对党员和居民全部开放,目前信息网络化技术的发展,党员接受各类网络信息非常便利,因此社区远程教育工作站优势不明显,党员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这一类党员接触网络信息多,有些党内学习教育活动可以通过网络实现。

三、网络化对党员思想状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

网络的自由度特别高,更难于控制和监管;它的共享性特别强,谁也不可能完全垄断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它的交互性特别突出,“一言堂”在互联网条件下不会有市场。与前述互联网的技术特点和社会文化特点相伴生,信息宝藏与信息垃圾共存于一“网”,给党员思想状况带来了冲击。

四、网络化对党员教育带来的挑战

(一)党员思想控制面临挑战

由于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打破了信息传播的空间限制,使各种合法的不合法的、健康的不健康的信息快捷方便进人党员的眼界,一旦出现热点问题,与此相关的信息寻访及讨论数量都会直线上升,范围之广、速度之快都是无法想象的。这种完全开放的、互动式的传播,使社会对个人思想行为和制约机制发生了变化,不再能够进行有效的监督。

(二)党员教育载体面临挑战

网络使得党员教育的渠道和阵地迅速扩大,如果我们不注意利用互联网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就不能限度地减少互联网所带来的负效应。

(三)党组织工作者素质面临挑战

网络是由人来创造和管理的,而党组织工作者对互联网的掌握、熟悉和运用及其创造力和想象力决定了网上网络化条件下党员教育的成效。在传统的党员教育过程中,党组织工作人员处于一种信息优势的地位。通过这种信息优势,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容易树立威信,得到受教育者的尊重和认可。然而,在网络时代,这种优势部分丧失了。部分党务教育工作者由于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特别是网络知识和技能知之较少,面对飞速发展的计算机和网络科技往往不知所措,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提高素质是他们迎接网络时代挑战的一个重要课题。

五、网络化对党员教育带来的机遇

(一)教育阵地和教育内容扩大化

网络的发展使网络传播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传播手段。教育方式不在局限于传统教育的书本和课堂,受众更加广泛。

(二)教育便利化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网上快速传播、同步交流、网络教育不在受空间和距离的影响,党员同志可以在不同的地方通过网络实现同时教育,有利于组织外地工作党员参加学习教育,通过网络教育,组织教育活动时间和费用上也更经济。

六、意见和建议

针对社区单位党员和外地工作党员,可以收集网络邮箱和qq号等,形成网络教育模式,形成党支部或党小组网络教育群,对阶段性不具备现场参加学习教育活动的党员,可以通过网络手段,组织学习教育,参加组织生活。

第3篇 教育基建现状调研报告

一、省“两基”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普及程度。年,全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 99.58%;初中阶段入学率为103.62%;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82.82%;小学、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分别为 0.11%、0.74%;16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为99.75%,18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96.78%。

(二)教师队伍。全省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9.64%;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8.94%;年以来新补充的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小学、初中校长岗位培训合格率为100%;全省教职工工资足额、按时发放,未出现拖欠现象。

(三)办学条件。全省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5.27 平方米,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6.82 平方米。d级危房全部拆除。小学、初中生均图书分别为 12.36 、15.79册。小学、初中教学仪器设备正在积极配备,计划国检前达到省定标准。

(四)教育经费。—年,全省财政经常性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3.19%、 16.72%、21.05%、17.8%,预算内教育拨款分别比上年增长 21.55%、36.03%、32.56%、34.49%,分别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8.36、19.31、11.51、16.69个百分点;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分别为2733.17元、3395.54元、4126.95元、5011.76元,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分别为2999.36元、4052.02元、5366.32元、7423.16元;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为436.96元、777.46元、1235.14、1850.49元,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为554.62元、1001.05元、1630.56元、3447.57元。省本级做到了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

(五)教育质量。—学年,全省小学毕业班学生毕业率为99.98%,初中毕业班学生毕业率为99.96%。?

(六)扫盲工作。15至50周岁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 97 %,近三年脱盲人员巩固率达到97.8%。

省经过实施“两基”攻坚,基础教育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省的“两基”指标,除仪器设备配备外,其他主要指标均已达到国检的要求,有些指标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省小学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为86.4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19个百分点,在西部排名第一;小学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65.2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13个百分点,在西部排名第二。初中阶段中学一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65.5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79个百分点,在西部排名第一。初中阶段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8.48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7台,在西部排名第二。普通初中超大班额比例5.1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59个百分点,在西部排名第三。

与此同时,一些反映办学条件和教育发展水平的指标与其他省区及全国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如(1)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5.64%,比全国低3.03个百分点。(2)小学代课教师占岗位教师比例12.23%,比全国高出8.73个百分点。(3)小学寄宿生生均宿舍面积1.6平方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7平方米。(4)小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学校比例19.42%,比全国低35.2个百分点。(5)初中代课人员占岗位教师比例7.98%,比全国高出6.17个百分点。(6)初中阶段理科实验仪器达标学校比例34.60%,比全国低39.92个百分点。

“两基”工作是在自然条件艰苦、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育基础薄弱、“两基”工作难度很大的情况下,在国家和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努力下,特别是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幸勤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全省“两基”工作得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

二、主要经验和亮点

自年实施“两基”攻坚以来,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倾全省之力,集全民之智,全面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年全省实现了“两基”目标,在工作中创造并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一)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两基”工作。省政府成立了由省长任组长,常务副省长、分管副省长任副组长,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两基”攻坚领导小组;各州(地、市)、(市、区)建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健全“两基”攻坚组织机构,建立“两基”攻坚目标责任制。省委、省政府把“两基”攻坚作为全省重点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省委书记强卫多次在全省性大会上强调要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进教育改革和对外开放,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教育事业,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并通过调研、督查和牵线搭桥,为基层学校解决许多突出问题。省长骆惠宁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多次听取教育工作汇报,调研教育工作,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并亲自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两基”迎国检工作,要求各级政府主要领导负责,亲自部署,亲自抓好迎国检工作,确保顺利通过“两基”国检。分管教育的高云龙副省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两基”迎国检汇报,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强调务必做好迎国检的各项工作。从1994开始到年,全省从省到乡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层层签订双线教育事业发展目标责任书,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乡政府,做到了一年一初评,两年一总评,根据考核结果兑现奖惩,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从年起,省委、省政府将“两基”攻坚列入各州(地、市)党政领导班子经济社会发展考核目标,进一步加大了省对州(地、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力度。各级人大、政协监督检查“两基”工作,促进解决“两基”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省“两基”迎国检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认真履行本部门工作职能,相互协调,通力合作,全力推进“两基”攻坚,形成了党委政府负责,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全社会齐心协力攻坚的良好局面。

(二)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一是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有关政策,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从年起,省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了中央、省、州(地、市)、县(市、区)分项目按比例承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并不断扩大保障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年全省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达到小学每生每年400元,初中每生每年600元。年以来,省累计投入义务教育保障经费22.07亿元,其中年投入资金6.51亿元,比年净增4.77亿元,增幅达到274%。州自年以来自筹资金3100万元资金设立了州民族教育发展资金。州在全面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政策的基础上,率先在全省实施十二年免费教育,加大教育投入,投入资金4500万元,用于学校体育场地建设。使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基础。市从年起实施“学生营养工程”,市、(区)两级政府投资近500万元,为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生每天早餐提供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年预算内教育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分别为39.2%、36.49%、36.96%、37.01%,在全省级政府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中名列第一。二是加快校舍建设工程,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实施“两基”工作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省先后实施二期义教、寄宿制学校建设等项目工程,累计投入资金25.06亿元,改扩建学校2096所,累计完成校舍建设面积206.38万平方米。年,在国家大力支持下,省政府在国家支持省3.28亿元寄宿制学校建设资金的基础上,又筹措3.28亿元,用于9个攻坚寄宿制学校建设,确保了9个如期实现了“两基”目标。三是配置所缺的教学仪器。—年省级财政投入教学仪器、图书、体音美器材、电教设备等资金1.71亿元,有力地改善了办学条件。

(三)积极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省委、省政府把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校安工程作为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的重要措施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校舍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到xx年全省基本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基本消除校舍安全隐患,基本实现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为确保目标任务实现,省政府决定用三年时间筹措76亿元,其中省级补助35亿元,地方筹措41亿元,用于全省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校安工程建设。“xx”以来,市学校布局调整总投资14.8亿元,其中市、区()投资达9.4亿元,与“十五”相比提高了64%。州州、两级政府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着力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三年内投资5.75亿元,完成建筑面积26.9万平方米。又筹措资金1.4亿元,用于新建学校的供水、供热、供电、操场、浴室、洗衣房等附属设施建设及校园绿化,配置食堂设备、学生用床、课桌凳及信息技术教育的设备,极大地改善了全州中小学办学条件。州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计划投入资金11.5亿元,由193所学校调减为39所,到底已筹措资金7.01亿元。州年落实资金15027.8万元,完成了包括州特殊教育学校等6个项目,有力改善了全州的办学条件。

(四)狠抓控辍保学工作。省在实施“两基”工作中狠抓控辍保学工作,采取教育、行政、经济、法律、资助等有效措施,控制在校学生流失,取得了明显效果。一是坚持依法治教。海东地区出实招、动真格,严防学生流失。各结合实际采取了“学生入学、索要回执与整村推进、种子补贴、扶贫贷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直接挂钩”的工作措施,为防止外出学生“假转出、真流失”现象的发生,做到“转出有回执,转入有证明”;互助为防止学生流失,全力把好入学通知、学生入学、学生正常流动、双向劝学、及时上报、督促复学、行政处罚、法院强制执行等八道关;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过错责任追究制、建立在校学生一日跟踪制、实行班主任包干制、实行双线承包责任制、学生正常流动校长负责制等五项责任制度。平安石灰窑回族乡在全乡实行“控辍三步走”方针:即学校派教师进村入户对辍学学生进行摸底调查;乡政府对非贫困生家长收取义务教育保证金,促使学生家长依法送女子入学;对经济困难的学生予以资助,确保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互助、平安两同时运用市里开发的电子档案系统,加强了控辍保学工作。州通过采取执行适龄儿童少年入学通知制度、毕业生交接制度、流失生报告制度、流失生返校承包制度及领导干部联乡包村制度,层层签订责任书,逐户排查辍学生,初中阶段入学率由年的86.5%提高到年的99.74%,初中在校学生辍学率控制在1%内。二是认真落实国家关于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规定。年,省落实义务教育奖励资金2900万元,重点改善进城务工子女相对集中的市、格尔木市办学条件,接受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农民和外来人口子女就学,其中市解决3.5万人就学,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15%。三是提高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标准。全省落实了国家提高标准的政策,州在全省标准的基础上每生增加到200元,同德在州标准的基础上又增加了300元,同时免除了全所有中小学生的作业本费。

(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采取多种措施缓解教师数量不足。年省政府为九个攻坚一次性新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900名,缓解了教师紧缺问题。从年起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岗计划,向40个(市)补充特岗教师4671人,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教师不足的矛盾。年省教育厅会同省财政厅实施了师范生顶岗实习计划,先后组织3087名省内应届师范生到农牧区中小学校顶岗支教。年实施了教师见习岗计划,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聘了700名见习岗教师。严格实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年以来共面向社会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6.54万人,扩大了后备师资来源渠道。近几年来,州通过公开招聘教师、实施特岗计划和重点师范高校免费师范生等多种渠道累计新增教师800余名。二是加强教师培训。实施“两基”攻坚以来,省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农牧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年争取国家项目资金800万元,省级下达培训资金1000万,培训经费、培训人数超过前四年总和。三是努力提高教师待遇。省在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的同时,同步调整教师工资,做到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所查州、地、市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奖励长期在农村边远学校工作的教师。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一是大力加强德育工作。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年,省委、省政府下发了《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编印了《省情教育读本》,人手一册,建成 43 个级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制定了《关于“法律七进”活动、落实“法律进学校”的指导意见》。二是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省财政投入220万元专项资金,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课程改革师资培训工作,着重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式,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市城西区行知小学办学理念先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弘扬行知精神,形成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良好育人环境。作为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三是积极探索招生与评价制度改革。全省坚持小学、初中按片区免试就近入学,实行中等职业学校免试入学,不断提高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指标配置给初中的比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七)加强扫盲教育,全面推进“两基”工作。一是加强扫盲工作的领导,落实目标责任。二是加大经费投入,确保扫盲工作顺利进行。年以来,投入扫盲资金来源1140万元,向每位扫盲学员免费发放扫盲教材等学习用品,将农村生产实用技术光盘免费发放到乡镇成人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三是采取多种形式巩固扫盲成果。坚持把扫文盲与扫科盲、脱盲与脱贫紧密结合起来,有计划、分批组织扫盲对象和脱盲学员参加各种扫盲班和实用技术培训班,加强对农牧民群众牛羊育肥、家庭种养殖业、水果栽培、妇女卫生健康教育等实用技术培训,农牧民群众不仅学到了文化科学知识,而且增长了致富本领。州年至年共开办实用技术培训班300期,培训人数达39727人次。年,全省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3%以内。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全世界28个国家和地区扫盲机构的评选中,省扫盲领导小组被授予国际扫盲奖中的“世宗王扫盲奖”,为中国赢得了荣誉。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育经费投入仍存在缺口。《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生均教育事业费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三个增长”是各级政府教育投入的法定责任,也是“两基”国检中必查的核心指标。在这次检查中我们发现有的州(地、市)、“三个增长”没有达到国家的要求,有的对“三个增长”计算不规范。教育费附加是国家为弥补教育经费不足而开设的专门税种,要求足额征收并全部拨付用于教育。检查中发现有的州、教育费附加没有足额征收;有的州、虽已足额征收但没有完全用于教育。有的州、提供的教育经费数据与相关材料不吻合。

(二)教师编制问题比较突出。省自年对中小学教师核编后,虽对部分“普九”进行了增编,但此间由于学生数增加、课程改革、学生寄宿及人口流动等原因,客观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缺编尤其是结构性缺编严重,部分地方学校反映比较强烈。一是部分州、缺编问题突出,据了解某xx年中小学在校生将达到1xx名左右,经测算将缺少教师编制120名左右(指同德。省教育厅注);某校年学生数为700名时核定教师编制为44个,现在学生发展到1200名,教师编制仍未增加(指茫崖中学)。二是结构性缺编。多数地区体音美、计算机、英语、综合实践课教师极为缺乏。教师所学专业和所教专业不对口问题也较为普遍。三是代课人员比例偏大。某州现有代课人员679名(指州),个别代课人员占在校教师数的25%(指同仁)。四是特岗教师不能按时入编。特岗教师是中央为解决西部农牧区教师短缺问题实施的一项特殊政策,但在检查中发现有的州、特岗教师3年服务期已满,考核合格,因为没有编制不能按国家要求按时入编,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影响特岗教师队伍的稳定。

(三)办学条件仍存在差距。近些年省学校办学条件已得到很大改善,但从预检中情况来看,一些地区与“两基”验收的要求还存在差距。校舍不足、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大班额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年,市中心城区部分热点小学、初中大班额现象突出;某级市初中大班额占31.25%(指德令哈市)。预检中还发现有的地区寄宿制学校学生厕所、食堂、卫生室设施不完善,缺少医疗保健人员;部分学校住宿紧张,几十个学生住一间大宿舍;有些学校不能为学生提供饮用水。尤其是农牧区学校教学仪器配备不足,教学点的体音美器材几乎是空白,严重制约了体音美教学工作正常开展。

(四)一些区域性中心市、学校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人口的发展。如市现有学校数量难以适应城市发展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需求,现有学校班额过大,部分学校班额达70多名。

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责任,依法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尚未达到 “三个增长”的州、,尽快将所欠的教育经费查清补齐。同时要保证教育费附加足额征收,足额用于义务教育。

(二)按国家要求,切实落实动态核编机制,尽快做好中小学教师编制的核定工作。

(三)尽快解决办学条件存在的不足。按省文件要求配齐教学仪器、图书、体音美器材。解决好学校建设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

(四)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机构和队伍建设,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第4篇 民办教育问题调研报告

民办教育问题调研报告第:

民办教育已成为我市教育发展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了解情况,总结发展经验,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近日,我们对此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 总体情况与主要做法

我市民办教育从1989年9月_____县_____中学诞生起,大致走过了三个时期:即低门槛准入,滚动发展期(1989年-2002年);优化政策环境,快速发展期(2002年-2023年);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办学质量期(2023年-现在)。截至2023年底,我市各级各类民办学校达409所,固定资产近15亿元,占地面积2937亩,建筑面积91万平方米,在校生数约11万人。民办学校在校生数与全市在校学生数相比,小学达8.4%,高于全省的2.8%和全国的4.99%;初中达27.57%,高于全省的11.3%和全国的7.97%;高中(含职高)达17.75%,高于全省的16.2%和全国的11.9%;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全市的59.2%(无证园未统计)。有8所民办学校被评为市级优秀民办学校,一所职业学校通过省级示范中职学校评估,5所民办幼儿园达到市级示范幼儿园标准。一些民办学校的办学特色逐渐显现:如_____县励志中学实行校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行柔性与制度相结合的校本管理,成效显著,成为社会广泛认可的优质教育资源;_____市_____实验学校的数字化校务管理平台和教育资源库,被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评为全国中小学优秀网站,学校被评为首批_____省数字化校园建设示范学校_____市_____职业技术学校引进省内外先进管理模式,积极开展各种社会培训,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2023年通过省级示范中职学校评估;_____市_____幼儿园成为我市首批达到市一类园标准的民办幼儿园。

我市民办教育无论是办学规模、办学水平、办学质量,还是涵盖领域,均居全省领先地位。在增加教育供给,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推动教育创新,提高教育效率,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教育需求,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得到了有关专家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如北京《中小学管理》杂志社社长、北京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柴纯清在多家媒体上发表了《地方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经验以浙江宁波、_____*、湖南常德三地为例》。《_____青年报》2023年12月24日用一个整版的篇幅,以《_____山作证》为题专题报道了我市民办教育发展情况。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我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思想上重视

我市是一个欠发达地区,由于财力的限制,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很难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迫切需要社会力量来改善,历届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此都保有清醒认识,高度重视。一是确立开放办学观念,鼓励发展民办教育。市委、市政府较早地要求各县市区党委、政府重视民办教育,破除非政府办学不正规的旧观念,并于2001年5月组织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教育局长赴_____考察民办教育,从领导层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提高对发展民办教育的认识。为鼓励其发展,2023年11月,市教体局简化审批程序,下放民办初级中学及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审批、管理权,委托各县市区教体局受理民办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及其他民办中等教育机构的办学申请并行使属地管理权。二是建全组织机构,服务民办教育。2023年我市专门设立民办教育管理办公室,成为全省最早设立的几个市之一,2023年4月又成立全省第一个民办教育协会,使民办教育遇到困难和问题能够及时得到帮助。如《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民办教育进入一个全新发展阶段,为让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和管理者能够准确把握这一精神实质,依托民办教育协会这个平台,先后举办多项专题培训,为其解疑释惑。为及时了解民办教育发展新动向,指导我市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2023年11月,我市代表_____省组团赴京参加改革开放30年之中国民办教育纪念论坛,和同行们共同研讨民办教育的责任与使命2023年12月,与宁波、上海等城市共同发起成立全国民办教育城市联盟,并于2023年在我市举办第二届年会,与来自14个省21个城市的代表共同探讨民办教育发展问题;从2023年起,连续三年组织民办学校举办者、管理者赴浙江大学民办教育研究中心培训,就民办学校的教育管理与发展听取专家解读等等。三是大力进行表彰,提振办学信心。除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民办教育表彰大会(2003年2月)和民办教育发展现场会(2023年9月_____县)外,教育主管部门每年都对民办学校进行评比表彰,极大地增强了民办教育工作者的办学信心,也吸引了市内外、省内外投资者来我市投资办学的热情。

2、政策上扶持

2002年1月市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的意见》,提出将民办教育纳入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规划,确立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地位,民办学校的校园和建设用地、规费征收方面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教师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定方面与公办学校同等待遇;民办学校的学生在升学、就业与公办学校的学生享受同等待遇,建立公民办学校教师流动机制等多项扶持政策,并将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列入县市区政府年终教育目标考核内容之一。2003年9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小学教育六项工程的意见》,在全省率先将民办教育促进工程列入其中。市教育局同年底出台了《关于民办教育促进工程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优惠政策。各县市区也相应出台了奖补、支教等一系列鼓励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如_____出台《关于公办教师到民办学校支教的暂行规定》,每年按不少于在职教师2的比例选派优秀公办教师到民办学校支教,工资由财政发放。每年设立20万元奖励基金,对办园规范和质量较高的民办幼儿园进行奖励等等,促进了全市民办教育快速发展。

3、管理上规范

2023年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民办学校管理工作的通知》,确定2023年为民办教育管理规范年,同年,召开了规范办学行为汇报会,尽力使每一所民办学校都能够依法办学、规范管理,持续、健康地发展。一是严格审批。对申报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严格执行有关设置标准;对申报短期培训等非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按《_____市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设置标准及申办审批的暂行规定》执行。审批时,既审定学校章程、办学宗旨、培养目标、招生办法、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发展规划;又核查校舍条件、设备设施、启动资金和师资构成;又认定办学形式、学校领导体制和法人代表资格,经公示后才依法颁发办学许可证。二是严格督查。重点督查办学方向、育人环节和安全卫生等,引导学校处理好全面发展与特长培养的关系,提高质量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关系。通过评估,达到示范学校标准的给予挂牌,以资鼓励。如发现未经备案发布虚假招生简章、广告,不按有关部门批准的项目、标准收费,年度未作财务会计报告等问题,责令纠正。对非法办学进行清理整顿,一些经过整改仍达不到设置要求的,坚决予以关闭或取缔,使我市民办教育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二、 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

(一)主要问题

我市民办教育的发展,总体上处于全省领先地位,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方面,民办教育举办者未能真正将自己从事的事业完全置身于整个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中,对其公益性认识不足,对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理解,只注重给予的权益、支持和扶持方面,而忽视赋予的义务、责任和行为的规范;另一方面,地方法规政策不够健全配套,对民办教育统筹规划、监督管理、协调发展、指导评价等不够到位,这些给民办教育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政策法规意识比较淡薄,办学行为不够规范

一些民办学校举办者不按教育规律办事,办学思想不端正,不重视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而是急于收回投资,片面追求赢利。一些民办学校产权关系错综复杂,法人财产权与出资人财产权尚未明晰。尽管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是民办学校批准设立的必要条件,但实际上有些董事会制度流于形式,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没有真正分离,学校资产与财务管理混乱。一些学校利用政策法规的空缺而不规范地融资和资本运作,存在较大风险隐患。还有一些学校超越原定办学层次和招生范围,以大量花费发布虚假招生广告、高额招生回扣、压低收费标准抢夺生源,导致办学投入不足,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产生不良社会影响,损害了民办教育的整体形象。

2、政策配套不完备,发展不均衡

《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所规定的包括设立专项资金、经费资助、税收优惠、信贷支持、拨付承担义务教育任务经费及用地和建设优惠等扶持、奖励政策,我市尚未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有关部门及一些县市区至今未能完全贯彻执行,或未拿出可操作的办法。再如在教师合理流动方面,有的地方出台了公办学校教师对民办学校的支教政策,有的地方却出台了限制教师流动的规定。在教师待遇方面,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教师的身份差异,造成所享受的养老、医疗保险等待遇不同等,导致不少民办教师心理失衡,期望通过各种途径跳出民办教师队伍寻求更好的发展,除少数优质民办学校,大多数民办学校面临着教师队伍不稳定的问题,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的发放方面,一些地方已经或部分执行,一些地方基本没有执行。在均衡发展方面,一些地方民办学校设置过于集中,如_____、_____城区,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占有量超过公办教育,凸显了社会公共教育资源的不足,而在绩溪等地,民办教育几乎为零。

(二)对策思考

我市民办教育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实属不易,它凝聚着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广大民办教育工作者的心血,劲可鼓不可泄,当前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发力。

1、充分认识民办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加强对民办教育的领导民办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尽管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问题,但其在弥补公共教育资源不足,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教育需求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22-2022)》强调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的工作职责,致力于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因此,市县两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统筹公办、民办教育发展,把民办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整个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根据不同教育层次和区域特点,合理布局,纠正偏差,使民办学校的数量、规模、质量既能满足社会需求,又不影响整个教育的公益性。

2、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

认真梳理我市有关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对不适应现实需要、存在歧视或冲突的政策进行认真清理,该配套的尽快配套,该纠正的尽力纠正,该落实的全力落实,进一步完善民办教育政策体系。当前,要尽快制定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具体实施细则,对其给予民办教育的各项优惠政策要尽力落实到位。逐步建立公民办教师合理流动机制,给予民办学校教师在职称评定、专业培训、社会保障和住房公积金等方面,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解决民办学校留人难问题。义务教育是国家强制性教育,属于公共产品,每一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理应享受同等生均教育经费。各地都应加大力度,逐步提高对符合政策条件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生均教育经费的补助比例,直至全额补助。

3、规范和引导并举,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一要严格实行办学许可证制度。按程序审批,既要注重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经费投入等硬件审核,又要注重办学方向、办学思想、校长素质等软件考核。针对当前突出的学前教育无证办学现象,该整改的整改,该取缔的取缔。同时把好民办学校法人登记关,探索对不要求合理回报、要求合理回报和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民办学校进行分类管理。切实落实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加强对民办学校财务和资产情况监管。二要积极引导民办学校在普及教育的基础上,向提供优质教育资源转变。探索政府和民办学校合作办学,构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共享办学资源,充分发挥两种机制优势,使群众得实惠,民办教育上台阶。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学校、企业、个人按照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办学,鼓励和引导出资人加强对民办学校持续投入,在特色上做文章,做大做强民办学校,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使民办教育真正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

民办教育问题调研报告第:

为进一步了解我市民办教育发展情况,研究探讨我市发展民办教育工作,2023年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对我市民办教育发展情况进行调研。调研采取收集资料、实地调研、召开汇报座谈会等方式,分准备、调研、汇报座谈三个阶段进行。期间,组织学习了《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到陈埭霞村外来工子弟学校、华泰汉唐双语幼儿园、季延初级中学、安海子江中学等民办学校进行了实地调研,组织听取了市政府关于我市发展民办教育总体情况的汇报,组织部分民办学校负责人和教育、经济发展、财政、规划建设、国土资源等职能部门相关人员进行了座谈。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民办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市比较重视民办教育工作,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较好地推动了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全市现有中等教育学校56所(普通中学54所,独立职校2所),其中民办5所(职业中专1所、完中2所、高中1所、初中1所),占8.93%;小学294所,其中民办小学8所(外来工子弟小学5所),占2.72%;幼儿园(点)330个,其中民办幼儿园13所,占3.94%。全市民办学校在校生15932人,占全市学生数的6.11%。其中,职专生397人,占同类别学生数的5.36%;高中生1757人,占同类别学生数的7.75%;初中生5574人,占同类别学生数的8.27%;小学生6072人,占同类别学生数的4.55%;幼儿园幼儿2529人,占在园幼儿总数的6.91%。另有民办培训机构25所,生数2167人,专业以英语、写作、数学奥赛、音乐、美术、电脑、服装、汽车驾驶等为主,累计招生71186人,已结业67341人。民办学校教职工857人,占全市教职工总数的7.40%。

从发展现状看,我市民办教育稳步发展,整合运用了一些优质教育资源,大多数民办学校办学情况良好,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但是,我市民办教育在思想观念、政策扶持、办学规模、办学效益等方面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相当差距,特别是民营经济活跃的特点在发展民办教育方面没有得到相应的体现。综合调研情况,调研组分析了四方面问题:

1、对发展民办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扶持力度不大。多年来,我市的侨乡优势在扶持教育发展方面得到充分体现,大量的华侨、港澳台同胞、社会各界捐资助学减轻了政府的投入压力。由于财政压力相对较小,加之在发展民办教育方面经验不足,对确保民办教育的公益性、保证教育质量等方面没有足够的把握,导致我市对发展民办教育重视程度相对不足、认识不够到位,政府包办教育的观念未根本上得到转变,民办教育发展步伐不快,以被动式发展居多。如实地调研点中的霞村外来工子弟小学、子江中学、季延初级中学,都是在特定的环境和背景下产生的。同时,全市对发展民办教育缺乏整体、连贯的思路和统筹规划,在将民办教育机构纳入全市教育布局方面,也没有一个很成熟的规划和充分的考虑。《民办教育促进法》中规定的设立扶持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制定促进民办教育发展扶持奖励措施等没有得到很好落实。

2、对《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学习宣传不够。《民办教育促进法》解决了多年困扰民办教育的允许合理回报、谁投资谁受益、赋予民办学校公平的法律地位等核心问题。但由于宣传《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做得不够,个别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对民办教育仍存在模糊认识,民间资金对民办教育的投资回报、产权归属等问题也缺乏足够的了解,对投入资金举办民办教育较多地处于观望状态。

3、现有民办教育资源与社会需求有相当差距。首先,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市在园幼儿中,外来生占34.1%;在校小学生中,外来生占39.7%;在校初中生中,外来生占7.2%。从我市产业发展现状看,中年产业工人的稳定度会逐步提高,全市学龄人口仍可能呈增长态势,如果外来人员能充分享受到九年义务教育的市民待遇,初中富余资源的提法将有无法实现的可能,现有教育资源更显捉襟见肘;其次,我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规划已经明确提出要在2023年高水平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单靠政府投入,单靠现有的教育资源显然无法满足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特别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专业化的职业培训机构已迫在眉睫,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和专业培训将是必然选择;第三,随着部分群体经济能力的增强和对子女成才的渴望,要求享受到标准更高、更多元化的教育的愿望日益强烈,吸纳这部分人的资金建设更多标准更高的民办教育机构,相应缓解公办教育资金不足的问题,使公办教育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满足普通群体教育需求上来,将会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因此,必须通过加快发展民办教育来整合和拓展教育资源,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4、部分民办教育机构办学条件急待改善。主要是几所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普遍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不高、班生数严重超标、生员流动频繁、办学设备不足、场所局限等问题。子弟学校的建立在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生活条件,确保其子女受教育权方面是发挥了积极作用的。但做好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义务教育本身就是政府的应尽职责,如何整合教育资源,做好对这部分群体的义务教育工作,必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此外,调研中发现个别民办学校没有与公办学校分离的校园和基本教育教学设施,不符合《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有关规定。

二、意见与建议

1、加大宣传《民办》

教育促进法》力度,正确认识民办教育的地位和在推进教育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民办教育促进法》鼓励符合法定条件的社会组织或者公民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各级各类教育,旨在打破公办学校人财物全部由政府包办的格局。同时,民办教育作为一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教育制度创新,对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广泛宣传,将《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内容和当前形势结合起来,通过宣传,转变政府包办教育的观念,营造加快发展民办教育的良好氛围,大力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教育,推进我市教育现代化建设。

2、加大对民办教育机构的扶持力度,打破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建议市政府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制定扶持发展民办教育的具体措施,旗帜鲜明、大张旗鼓地支持和促进民办教育发展。要依法保障民办教育机构的合法权益和法律地位,全面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各项扶持政策,扩大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为民办教育创造一个鼓励创新、公平竞争、一视同仁的宽松发展环境,保护民办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对投资者的权益、民办学校的用地建设、投融资以及教师的人事档案、职称、聘任、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和优秀教师的编制问题等方面,要研究出台解决措施和具体规定,切实保证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在政策和待遇上同等,激发民办教育的活力和创造力;针对调研中民办学校反映较多的一些优秀教师无法办理调动手续的问题,建议教育、人事部门认真研究,探讨实行重新建档挂靠人才中心等做法的可行性;要加大对现有民办外来工子弟学校的扶持力度。现有民办外来工子弟学校承担了部分义务教育任务,解决了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建议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精神,拔付相应的教育经费,加强指导和服务。

3、统筹规划,创新体制,有重点地发展民办教育。对民办教育发展的整体规划、地区布局、层次、类型导向等方面都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切合实际、注重特色、保证质量。经发、教育、规划、国土等部门要加强工作协调,在城市规划和新区建设中,充分考虑民办教育机构的规划设点问题,并纳入全市教育布局。建议我市要重点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教育则应把握适度、有重点地发展的原则,缓解财政压力,把节约起来的财政资金投入到提高公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质量上来。可以探讨打破民办教育单一的法人投资模式,尝试采取股份合作等形式,采用土地作价入股、闲置国有资产入股、民间战略投资基金联合入股等方式,充分用足、用好资源,拓宽融资渠道和创新办学体制。要充分运用民办教育的体制优势,形成对公办学校持久的竞争压力,最终实现公办与民办双赢。

4、加强对民办教育机构的监督管理和指导服务,防范市场风险,确保教育质量。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严把准入资格、加强教学督导、倡导诚信办学、严格监督管理、认真指导服务。在市场准入、收费规定、广告发布、年检年审、信息披露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严把审批关、财务关、评估关。要推进依法治校,规范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加强民办教育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导入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质量评估体系,切实保证教育质量,全力防范办学风险,逐步建立起自动调节、规范运作、科学发展、健康有序的民办教育市场规则。

5、想方设法,大力扶持发展民办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发展民办高、中等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必须作为城市软环境建设和提高劳动力素质、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建议今后对发展民办高、中等职业教育要进一步重视,要大胆放手、大力推进,出台和采取一些比扶持规模企业更有力的措施,加大项目引进和招商引资力度,力求通过个体的突破和发挥效益,带动全市民办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借助发展职业教育,推动发展上档次、上规模的教育培训机构,使我市从业人员能享受到便利、优质的再教育、再提高机会,更好地留住人才,努力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提升科教竞争力。

第5篇 关于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调研报告

党员教育培训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开展党内活动最为直观、最为有效的载体。加强基层党建,特别是抓好农村党员政治思想和素质能力建设,能够更好地促进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加快奔小康步伐。为进一步总结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中的得失,明确今后教育培训的重点,近期,我镇对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期间,共召开由镇党委会、村党组织书记、部分农村党员、机关党员等参加的座谈会6场。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党员队伍的现状和特点

**镇位于**县东北部,地处**、**、**三县交界,是个典型的农业大镇。全镇总人口6.4万,党员1128名,其中农村党员752名,占党员总数的66.7%;镇机关事业单位党员355名,占党员总数的31.5%;两新组织党员21名,占党员总数的1.8%。从年龄结构来看,35岁以下的青年党员有267人,占全镇党员总数的23.6%,45岁以上的党员有619人,占全镇党员总数的54.8%;从性别结构来看,男党员989人,女党员139人,分别占87.7%、12.3%;从文化程度来看,高中及以上的党员有422人,占37.4%,高中和中专以下的党员有703人,占62.6%。整体来看,我镇党员队伍在结构的主要特点有:一是老党员多,年轻党员少;二是男性党员多,女性党员少;三是文化水平低的多,文化水平高的少。

二、党员教育培训的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全镇共组织开展各类党员教育培训62场次,共教育培训党员2000余人次,其中参加政策法规、实用技术培训的有1100余人次,参加主题教育培训的有900余人次。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完善机制,促使教育培训工作规范化。一是建立三级干部教育培训机制。镇党委培训到村两委干部,村党组织培训到农村党员、建党积极分子,并组织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参加市县组织的各类培训班。村党员干部培训每季度组织一次,每次不少于一天(4个课时);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每半年一次,每次半天(2个课时)。二是建立目标管理制度。镇党委把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工程考核,确保使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建立教育培训督查制度。镇党委对各基层党组织教育培训工作进行跟踪管理,定期检查督促,并将督查检查情况作为“**党支部”的重要依据。

(二)统筹兼顾,扩大教育培训的覆盖面。一是加强村级阵地建设。三年来,我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115万元,实施了新建、代元等8个村村的村室改扩建项目,扩建后的党员活动室面积均达到100平方米以上,配备远程教育培训收看站点14个。二是扩大教育培训的覆盖面。采取党员帮学、助学、送学等方式创新开展教育培训,解决了流动党员、卧床不起的老年党员的教育培训的难题。如代元村党总支创新党员教育形式,利用飞信发送务工指南、党建信息,加强党员教育;施桥村党支部针对卧床不起的老党员,村支部委员包到人,采取送学上门,切实做到党员教育全覆盖。

(三)创新形式,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经过调查,我镇开展的教育培训方式主要有:一是集中培训。村两委换届结束后,我镇对村两委干部进行了集中培训,镇党委书记武子江同志上了《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村干部》专题党课,并集中观看了警示教育片,切实增强了村干部的党性修养、履职能力和廉洁意识。二是分片培训。结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镇13个村划分3个片,分别由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组织委员带队开展党员教育培训,采取上党课、举办农业技术讲座与收看远教节目相结合,重点学习了《党章》、***系列讲话精神、农村实用技术等知识,教育广大党员增强党性意识,在执行党的政策、发展经济、维护稳定等方面切实发挥党员模范作用。三是党员自学。利用组织部门下拨的4000元党员教育经费,印制党员学习材料200本、党员教育宣传画1000份,发放到每个党员手中,方便农村党员在家学习,很受党员欢迎。

三、当前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党员召集难。村级党组织很难召集齐党员按时参加“三会一课”或者党员学习,有些党员更愿意在家休息或者干活挣钱。个别村为了提高参会率,违规给党员发烟、发钱,造成了不良影响,也留下一些后遗症。

(二)培训覆盖面窄。多数党组织都把教育培训精力集中于党员干部、在家党员上,而对老党员、流动党员等教育培训不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不够全面。

(三)培训效果不理想。普遍存在着方式过于单调、内容过于单一等问题,多数都局限于传统的教育培训模式,教育培训缺乏吸引力。教育培训存还在重理论轻党性、重次数轻实效的现象,一些农民党员的党员意识明显弱化。

四、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教育培训的效果不理想,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部分党组织重视不够。部分基层党组织书记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到位,特别是镇、村党组织书记认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是可抓可不抓的软任务,存在着“重发展、轻党建”的倾向,一些乡镇党委把工作重心放在计划生育、农洁工程、信访维稳等工作上,而疏于抓好党员教育这一“主业”,造成对党员教育工作重视不够,领导不力,成效不大。

(二)个别党员认识不到位。有的认为,学习党章党纪、政策理论是领导干部的事,作为一名普通党员,不用投入太多精力,了解一些就行了。因而对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不重视、不主动,浅尝辄止,应付了事。有的借口“工作太忙”、“农活太紧”,坐不下来,学不进去。有的认为年龄大、文化低,干脆放弃不学。

(三)教育培训形式单一。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方法老套,手段单一,要么是“你讲我听,你说我记”的满堂灌,要么是读读报纸、学学文件、看看远教的简单学。讲理论,空洞说教的多,生动引导的少;讲技术,复杂且难应用的多,符合实际易于实践的少。

(四)工作机制不健全。一是培训经费投入不足。乡镇对党员培训经费投入甚少,严重制约了村级党员教育培训活动的开展。二是党员教育管理不严。村级党组织不能严格执行党员管理制度,对不能按规定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约束不够,影响了党员教育培训的开展。三是责任机制落实不力。多数基层党委特别是乡镇党委都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认为党员教育是虚功,做做资料、留点图片就可以了,对村级党组织疏于督查、考核,造成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抓党员教育培训存在侥幸、懈怠心理。

五、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认识,增强党建责任意识。对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是近年来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党的建设虚化、党组织地位和作用弱化的主要原因。要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形成分级负责的责任落实体系,切实增强各级党组织书记的党建责任意识,把抓好党员教育工作与经济工作放到同等重要位置,持续用力,长期坚持,防止因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见效慢而放弃抓这项工作,坚决杜绝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两张皮”现象。

(二)建好阵地,搭建教育培训平台。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优化班子配置,教育党组织班子要真正重视起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注重发挥农村党员在推动发展、维护稳定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继续实施村室改扩建项目,已完成改扩建的村,要加大投入,提升标准。确保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做到有领导组织、有教学计划、有固定场所、有教学设备、有活动内容。特别是要抓好农村远教设备的更新工作,确保尽快投入使用,切实发挥远程教育系统在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基层组织、服务农民群众、推进农村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突出重点,丰富教育培训内容。要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适当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丰富学习内容。一是抓好党性教育。以支部“三会一课”为载体,对他们深入开展宗旨、政策教育和党风、党纪教育,用党章和“三严三实”讲话精神武装他们的头脑,帮助他们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抓好法治教育。围绕十八大四中全会精神,集中开展一次《宪法》等法律法规学习,切实提升农村党员的法制意识和法制水平,争做学法、知法、守法的带头人。三是抓好技术教育。以提高带富能力和以科技知识教育为目标,组织他们学习创业本领、农村实用技术等,使农村党员干部掌握1-2门实用技术,提高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

(四)创新形式,拓宽教育培训载体。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创新教育培训手段,不断丰富教育形式。一是运用电化教育手段。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播放党建、反腐、农业、科技、红色电影等电教片,让党员群众学的方便、学得踏实。二是运用网络通讯手段。发动年轻党员积极关注***员微信、易信,及时浏览党建信息,主动学习党的政策知识。并利用飞信平台,向农村党员尤其是流动党员定期发送党建短信,用这种方便快捷的手段加强党员的沟通教育。三是传统教育手段。结合“三会一课”的召开,以会代训,同时通过宣传标语、公示栏、广播等形式张贴播放学习内容,让党员随时学、随处学。同时,继续抓好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制等六大载体建设,让农村党员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学习、提升。

(五)完善制度,激发教育培训活力。要抓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必须有机制保障,才能确保党员教育培训抓出实效。一是经费保障机制。要把党员教育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党员教育培训经费要向农村、社区、非公企业和有困难的基层党组织倾斜,年初及时下拨到乡镇,从严监管,确保经费发挥作用。二是党员管理制度。巩固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以处置不合格党员为抓手,出台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细则,把党员教育培训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内容之一,健全党员退出机制,真正把从严治党落到实处、落到基层。三是考核奖惩制度。各级组织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督查考核力度,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抓得紧,抓得实,并且取得实效的党组织给予激励;对不重视、不落实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党组织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

第6篇 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法制教育的调研报告

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法制教育的调研报告

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法制教育的调研报告

根据省、市人大代表反映的加强普法工作力度,重点加强对中小学学生的普法教育的意见,该市司法、教育行政部门经深入调研后,实事求是地反映该市当前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状况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此类人员法制教育的对策和做法,仅供参考.

我市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对策

一直以来,我市的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在司法、教育行政部门的努力下,在第四个五年普法教育中,开展了各种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当前我市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

(一)取得的成绩

1、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网络初步形成.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我市已初步形成了由党委、政府领导,人大监督,职能部门组织实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的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法制教育网络.各级党委、政府、人大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了监督检查力度.司法行政部门把中小学学生作为普法教育重点对象,加强指导和协调.教育行政部门把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作为依法治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保证了法制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各中小学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发挥中小学校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和法制课教师的作用,进一步健全学校法制教育工作制度,使中小学生的法律素质普遍提高.目前,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紧密联系,互相配合,共同做好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全市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的新格局.

2、全市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大多数镇和学校都能按照鹤教基第58号《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将法制教育作为依法治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全市各镇普遍成立了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法制教育目标管理制度,从组织领导、健全制度、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等方面对青少年法制教育进行部署,同时将这项工作纳入学校校长的任期责任制和工作考核评估之中.各中小学校也相继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依法治校领导小组和学校法制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了法制副校长的管理办法,对依法治校、依法育人予以规范.首先是建立了对教师考核管理制度,将法制教育工作纳入班主任、学科教师工作业绩考评之中;其次是建立了对学生的考核管理制度,与学生的操行评定、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评选紧密挂钩.各校基本上做到了计划、教材、课时、师资、法制副校长五落实,我市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几年来,市普法办与教育部门组织政法各单位干警担任全市116间中小学校法制副校长,并发挥了积极作用,共为各中小学校上法制课465场次,使21万多人次受到教育.

3、全市中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明显提高.

几年来,我市围绕中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全市中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明显提高.各学校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生理、兴趣和接受能力等特点,设定相应的学习内容、目标要求和方式方法,通过一系列学生易于接受的社会法制实践活动,将法律知识深入浅出地融入学生们熟悉的社会生活中,使法制教育变成一种生动直观的生活体验.继市普法办与教育局联合有关部门组织全市中小学校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知识演讲比赛和举办现身说法活动以后,每年组织学校开展一个重点法制教育课题;此外,在5月和12月期间,邀请江西省法制艺术团和江门市司法行政法制文艺演出队在全市中学、部分小学和市剧院、市体育馆进行法制文艺演出共25场,全市受教育师生达6万多人次;,组织全市中小学校开展禁毒法律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活动;9月,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开展法伴我成长的演讲比赛和手抄报竞赛;上半年,市普法办进一步创新普法形式,与教育局联合有关部门分别在纪元、桃源两中学开展模拟法庭活动,使学生们受到了最直接、最生动的法制教育,表演情况还录制成vcd56套发到全市各中小学校供师生们观摩、学习.

4、以重点镇作为普法教育,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十个一系列的法制教育.

在第四个五年普法教育中,市普法办与教育局以共和镇为普法试点,在该镇中小学生中开展上一堂法制课,开展一次现身说法教育,看一场法制电影,开展一次法律知识竞赛、一次演讲比赛、一次手抄报竞赛,一次测验有奖活动,参加一次禁毒和交通图片展览,刊出一次法制宣传栏,参加一次学法作文竞赛的十个一系列法制教育活动.取得成效后,先后在宅梧、双合、沙坪、桃源、古劳、云乡、鹤城等开展了十个一系列普法活动,收到了明显成效.

几年来,市普法办和各级普法机构共为学生上法制课527场次;组织学生参观法制图片展览250场次,观看禁毒vcd影片87场次,法制文艺表演25场次;举行现身说 法66场次,法律知识竞赛16场次,演讲比赛32场次;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电影22场次,撰写学法作文3900篇.

总的看来,我市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中小学生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明显增强,许多中小学生懂得了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维护国家、集体及自己的合法权益,遵纪守法,履行法定的义务和责任.特别是四五普法以来,我市切实从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实施依法治国的高度,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初步形成了领导重视、部门齐抓共管、形式多样、措施得力、日趋规范的态势.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个别领导及学校负责人对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这一工作的有效领导、组织和规划.受升学率的影响,一些学校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往往偏重考试学科知识的传授,忽视法制教育;有些则停留在形式上,没有实施针对性的教育.

二是法制教育专题课的内容设置上,还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有些学校在法制教育专题课的内容安排上,随意性很强,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有些学校只在小学高年级、初中二年级进行法制课的教育;有些学校将思想品德课替代了法制教育专题课,没有形成渐进、科学、合理的法制教育体系.法制教育仅仅局限在校园之中和课堂之内,由于经费的不足、交通安全等多种因素、很少有学校能把学生带出去参观学习,法制教育多数是局限在课堂内.在学校里举行法制演讲、手抄报等比赛就是形式多样了,但演讲比赛也好,手抄报比赛也好,都只是部分较出色学生参加,而广大的中小学生面对的是信息万变的社会,社会上各种各样的现象、诱惑无不影响着他们,学校的法制教育只局限于学校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脱节,这是不利于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三是任课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的设置还有很多局限性.目前各学校进行的法制教育课主要由政治科教师、班主任或学校领导兼任,由于专业的局限性,难以对学生提出的有关法律问题作出正确、全面的阐述,导致很多教师只能照本宣科,进行填鸭式教学.虽然各学校都按要求聘请了法制副校长,但由于法制副校长到学校上法制教育课也基本上是每一学期一次,所以学校的法制教育普遍存在着法制教育课程不足、教育力度不够、收效不是十分理想的问题.而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由于自身工作十分忙碌,不可能每天在学校,少有时间接触学生,而且他们平时的法律工作重点并不一定是与未成年人有关,因而在指导教师和学生学法时,也感到力不从心.

四是在校学生受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网吧和游戏机室等营业性服务场所的诱惑,部分学生家长的不良行为等,给学校开展法制教育增加了很大的困难.

二、今后加强中小学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几点对策

我们认为,不论是从中小学生的人群数量、教育特点,还是从提高全体公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治市建设的实际出发,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工作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此,我们对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领导.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今天的青少年学生,就是明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法律素质的提高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关键,更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关系到每个青少年的一生.因此必须把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质的教育与培养,放在事关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基础地位,放到我们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要从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出发,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把法制教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加强法制教育工作的力度.各级党政领导、司法、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采取一把手负责制,提高对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领导,支持开展法制教育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适当增加学校法制教育的投入,在人、财、物上予以支持.进一步完善学校法制教育制度,制定检查的具体标准,定期考核,开展法制教育示范学校和依法治校示范校的创建活动.积极培育和发现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及时加以推广和表彰.

(二)逐步把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教育主管部门,要把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作为教育法制建设的重点.争取逐步建立起与国家和省颁布的教育法律法规相配套的,层次有序、完整统

一、具有特色的教育规章.依法规范部门责任、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要求等,把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加强政法、综治等部门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和配合,积极探索新时期开展普法教育的新路子,避免法制教育局限于学校,探索家庭、学校、社会一体的工作格局.

(三)中小学法制教育要在计划、课时、教材、师资等方面狠抓落实.

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市教育局、司法局、综治办、团市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真正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使我市中小学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真正把法制教育专题课作为必修课,进入教学大纲,配齐法制教育专用课本,合理安排适量的课时,对中小学学生进行正规化、系统化、持续化的法制教育,努力构建从小学到中学的渐进、科学、合理的法制教育体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普法教育主管部门,要组织力量对中小学法制教育专题课的任课教师、班主任、法制副校长进行法律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并逐步配备专职法制教育专题课教师.有条件的学校,应该录用一些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做法制教育专题课的任课教师,他们的法律意识比较强,理论功底深厚,能够更好的理解和诠释法律,并且也能在教学中运用自己的法律知识给学生多一些案例教学和形象教学,以案说法,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能很好地避免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法制副校长的工作职责和目标管理,定期对法制副校长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和评比.

(四)坚持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创建优质、高效、文明的法制教育大环境

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创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单位要各负其责,紧密配合,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大力实施综合治理,全面优化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大环境.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动员和依靠社会力量,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加强对电子游戏、网吧和音像产品的市场管理,依法查禁和收缴淫秽物品、黄色书刊和音像制品,取缔色情服务和赌博、吸毒场所,努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五)继续推进重点镇普法,开展中小学生的十个一系列法制教育.

市普法办与教育行政部门沟通,开展全市中小学重点专题法制教育和正常法制教育外,在一些镇开展中小学生十个一系列教育,使该活动在全市十一个镇中小学生中都得到普及.希望学校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适当的安排一些课外活动,比如组织法制专题讲座、请司法部门的同志以案讲法,组织法律知识竞赛,或者组织学生参观少管所等活动,在各种活动中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并内化为守法、护法的意识.

(六)有重点地选择学校开展法制教育.

市普法办与个别重点中学在新生入学时用半个月时间,开展新生法制教育系列活动,使新生开学读书、生活有一个浓厚法制氛围,从而自觉接受法制教育.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坚信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有各行各业采取的综合治理,我市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一定能够得到进一步优化.

市普法办

第7篇 教育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以下1566范文网范文网小编整理了教育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仅供参考。

教育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为落实黄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全市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大调研的通知》精神,我们按照《通知》要求,迅速组成1+4调研专班,深入全市7个贫困镇26个贫困村,走访294个贫困户,通过访谈、座谈、约谈等形式,进一步掌握了全市贫困镇、贫困村、贫困户以及失地农民中存在的主要致贫原因、社会保障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宗教信仰问题方面的目前状况,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武穴市域基本情况

武穴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北岸,南与江西省瑞昌市、湖北阳新县隔江为邻,东与黄梅县、西与蕲春县接壤。全市国土面积1246平方公里,辖12个镇处、341个村(社区),常住人口80.52万人;其中贫困镇7个,贫困村46个,至2023年末,全市贫困人口由2023年的63467人减至 57596人,减少5871人。

二、专项调查发现的突出问题及建议

(一)围绕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2023年武穴市出台的《武穴市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武政发[2022]26号)文件规定被征地农民退养时每月领取养老金标准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费标准的120元,经过先后5次调整由最初的196元/月,调到了现在的372元/月,保障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而根据 2023年湖北省出台新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鄂政发[2022]53号)政策,其退养待遇与养老政策相比降低了接近50个百分点,养老金调整也相对放缓。

建议:

市政府在出台新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时,应当结合实际,确保我市被征地农民养老待遇只提高不降低,使之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二)围绕因病致贫人员医疗保障问题 我们在本市石佛寺镇胡垅村、胡福泗村走访调查贫困户对象20户,其中健康4户,仅占20%;残疾6户,占30%;体弱多病3户,占15%;患大病的5户,占25%;智障和其它2户,占10%。同时调查10个特困户,其中8户是家庭成员长期患病,占80%。虽然我市已实现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但因病返贫致贫情况仍然十分严重。

建议:

适当提高救助标准,增加大病、重病医疗报销比例,甚至免除医疗费用。

(三)围绕农村低、五保人口生活保障问题 我们调查了本市大金镇上周煜村、大法寺镇大屋雷村、李贞村、余川镇凤凰村计65户低保对象和32户五保对象。发现存在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农村低保对象界定难、管理难。二是人户分离享受低保情况增多。三是人员不足,工作手段滞后。四是五保对象待遇偏低,基本生活难以得到保障。五是五保户生病入院难,需要个人先垫付医疗费,再到合作医疗报销,无钱垫付就住不了医疗。

建议:

1、加大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提高农村低保对象的准确性。针对目前取消低保指标限制后,大量因病、因残临时发生困难的对象蜂涌而至申请低保的现象,应严把100%入户调查和民主评议、公开公示关,并适时加大临时救助力度,杜绝造成该保的没保,不该保的保了的现象发生。

2、推行第三方监管制度。每村聘请一些正直的低保对象作为低保信息员,可以随时了解低保对象动态,保证家庭信息完整、准确为审核、审批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3、严格控制低保待遇背后的隐性福利政策。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低收入家庭、边缘户申报低保的目的是享受大病医疗救助政策,有的是为了享受教育减免政策而挤占低保资源;有的是为了享受廉租房即住房问题而申报低保。申报贫困户存在同样问题。在这方面要与卫生、教育、房管等部门沟通衔接,出台相关政策,防止一些人瞄着低保待遇背后的隐性福利政策。

4、大幅度提高农村五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待遇。建议统一集中与分散供养对象的财政补助标准,每人每年供养标准不低于5400元,即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费标准450元。市合管办要对五保生产住院报销政策进一步放宽,程序要简便,结算要即时,对特殊群体要有人性化的特殊政策措施。

(四)围绕残疾人生活保障问题 据统计,2023年底武穴全市残疾人口有5.02万人,占总人口6.28%。在市残疾办理残疾证的有13408人,其中一级残疾2354人;二级残疾 2695人;多重194人;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不能自理的占持证总数的31%。市残联此次深入梅川镇绿林村、四望镇铺尔垴村和龙坪镇向文村对145户贫困残疾人进行入户调查发现,80%以上的残疾人人均收入低于贫困标准(2300元)。普遍存在三低两差即受教育程度低、医疗水平低、家庭收入低、居住环境差、就业能力差。

建议:

1、加大政府投入。提高低保、社会救助标准,残疾人家庭收入低,有的甚至没有收入,低保救助资金不能满足他们基本生活需求;扩大低保、社会救助覆盖率,对于残疾程度低而生活困难的残疾人也应纳入低保社会救助范围。

2、住建部门加大残疾人危房改造力度。

3、加大对残疾人的医疗康复救助,提高合作医疗、大病救助的报销比例;村、社区建立康复训练室、免费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服务。把残疾人康复、医疗、训练费用纳入医疗报销范围,残疾儿童(如孤独症儿童、脑瘫儿童)康复纳入救助范围。

4、积极扶持残疾人就业,人社、残联等部门应积极开展残疾人劳动技能培训,鼓励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扶持发展残疾人福利事业,安排残疾人就业,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安排残疾人就业。工商、税务、金融等社会相关部门要为残疾人就业、创业提供优惠的政策及相关扶助。

5、积极开展社会托养服务。着力建设社会托机构,对丧失劳动能力,家庭无力抚养的重度残疾人实行社会集中托养。

(五)围绕贫困人口信教问题的原因及社会影响问题 经调查余川镇砌石村和王宪村发现,两村共计有贫困人户1881人,除少年儿童外,50%以上的群众信仰佛教、道教。个别人信奉三赎基督教(邪教),甚至有党员带头信教。产生信教原因有如下几种:一是迷信菩萨救苦救难,保护平安,消灾降福。二是家庭传播或盲从。三是地处宗教文化影响,年龄结构主要在40岁以上。

建议:

1、加强对宗教事务的宣传和规范管理。

2、加大农村社会主义文化阵地建设。

3、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

4、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切实履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职责。

三、综合调查发现的突出问题及成因

(一)当前开展精准扶贫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凝集全社会力量,充分挖掘多方潜能,全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一是落实政策,推进专项扶贫。将国家扶贫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发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推进产业化扶贫,高标准抓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专项扶贫,2023年以来,我市共投入扶贫开发专项资金600余万元,确定扶贫开发项目63个。完成雨露计划460人次。二是整合资源,推进行业扶贫。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职能作用,全力支持贫困镇、村、组发展,把着力点放在集中解决贫困地区交通难、水电难、种田难、读书难、就医难等问题上,加强农村土地整理、水利、交通、通讯、电力、文化、教育、卫生和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3年底全市包括46个贫困村在内的341个村(社区)全部实现了水泥路面村村通,电力、通讯组组通,低保、医保和失地农民保险全覆盖。三是广泛动员,推进社会扶贫。动员、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扶贫。目前,全市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农副产品加工联合社、农业机械合作社、畜牧业生产合作社、水产业生产合作社等社会团体68家。这一大批社会团体活跃在广大农村地区,互相协调,合作发展,直接间接地为贫困人口的生产技术、产品销售,增加收入,生活质量提供了帮助。此外,武穴市区还涌现了一批如广济帮帮团、湖北爱心社、女子读书会、楚天公益群等专门帮助失学儿童、留守老人,特贫困户的民间组织。据不完全统计,这些民间组织仅2023年一年,就为360多名失学儿童提供了衣食和学习用具帮助;为156名贫困家庭子女圆了大学梦;为97个大病致贫特困户资助现金20多万元。

(二)现有贫困对象的成因分析

目前,在我们武穴市7个贫困镇46个贫困村的57596贫困人口这个群体中,有农村低保对象10342户,19336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 5413人,有失地农民贫困户15016人,持有残疾证的残疾人13498人,其他贫困户5400余人。通过此次专项调查我们发现贫困成因有如下几种:

有待改变的致贫返贫成因

一是贫困村主要是由于一无集体积累,二无村级企业,三无资源优势,四无资金开发,缺 乏产业支撑,单一农业致使村民收入偏低。

二是贫困户主要由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丧失劳动力,无子女赡养、子女读书支出大等失血大于输血。

三是贫困主要是自身条件缺失、先天性智障、后天性致残、半路得病,身无技艺,文化水平低等。

有待解决的贫困人口素质

一是依赖型 等、靠、要思想严重,抱着政府不会让人饿死的思想,过一天算一天。

二是观望型 一些失地农民守株待兔观念固执,只盼社会援救,集体分红,国家提高救济标准。

三是盲动型 缺技术、少资金,又好盲动,养猪发病,养鸡发瘟,负债经营,因债返贫。

有待改善的精准帮扶方法

一是贫困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 有些镇、村一味强调自身的贫困,重视向上级定点帮扶单位争取帮助支持,帮扶的单位也重视扶贫济困,积极为贫困群众捐资捐物办实事,轻视引导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被动等待帮扶的现象比较突出。

二是扶贫资源整合不够 一些镇、村只重视争取了多少项目,接受了多少帮扶资金和物资,忽视了对帮扶项目和捐赠资金和物资的使用管理,在项目设置上没有从贫困村、贫困户的角度去考量该发展什么项目、如何实施管理好项目,没有把资金与项目的质量完成情况挂钩。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不够,整村推进效果不明显。特别是种植业扶贫项目实施后的后续管理严重滞后,影响了扶贫项目综合效益的发挥。

三是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不够健全 扶贫工作一般体现在帮扶主体的自觉行动上,没有刚性的目标任务,一些部门帮扶方式单一,给钱给物忙于应付,没有从建立长效的帮扶机制上下功夫。在贫困村建设中,虽然各部门的项目与扶贫开发有所结合,但没有一套长期向贫困村倾斜项目以达到整村推进建设新农村的投入机制。特别是帮扶方对贫困问题的调研,贫困村发展规划的编制,信息的反馈,资金的管理等方面做得不够完善,造成社会扶贫的盲目性。

(三)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存在的困难

武穴属插花贫困县市,全市12个镇处中,有7个镇被评定为贫困镇,46个贫困村,贫困人口57596人,是一个大的群体。近年来,我们采取的扶贫方式一方面是每年由35位副市级以上领导,驻点帮助35个贫困村。另一方面是每年整村推进7个村,以及不定期的连片开发,尽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要想实现三年脱贫目标,将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实际困难。必须在三个加强上下功夫。

一是必须加强扶贫队伍建设 我市扶贫办有7名在编工作人员,其中包括一名司机。全市12个镇处均未设专职扶贫机构,更无专职扶贫干部。人手紧缺是制约更好开展工作的瓶颈。充实扶贫力量已刻不容缓。

二是必须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 领导重视是扶贫工作做得好与不好的关键,党委政府应当把扶贫攻坚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作为重中之重,像抓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服务企业三大行动一样抓扶贫开发。同时要关心扶贫干部的工作学习和素质培养,让扶贫干部有为、有位。

三是必须加强扶贫开发资金项目的支持 由于我市属插花贫困县市。上级每年拨付的专项资金仅300万元左右,不及麻城、红安等重点贫困县市的一个零头。重点项目如彩票公积金项目、脱贫奔小康项目等,与我市无缘。因此,地方财政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各级政府必须有的放矢地大抓扶贫项目建设,构建大扶贫格局,以倒计时的紧迫感落实三年脱贫任务。

四、精准扶贫的努力方向与建议

通过认真分析此次专题调研对象产生贫困的原因,比对当前的工作,我们认为,应当认真学习黄冈市扶贫办主任方荣同志撰写的《精准发力 扶贫攻坚》文章,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一)精准规划发展目标

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为载体,狠抓落实,强力推进。一是高标准编制总体规划 结合我市实际,与大别山试验区规划、十三五规划以及行业部门规划相衔接。二是积极完善村级规划 按照规划到村、项目到户、增收到人原则,结合村级发展实际,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等重点,大力发展产业增收项目。三是实现规划帮扶到户按照贫困户个性需求和共同特征,因户施策,了解贫困户需求,制定帮扶方案,相互配合,落实具体帮扶措施,确定每个贫困户扶持发展内容,实现规划帮扶到户。

(二)精准帮扶到村到户

针对不同贫困环境的村和不同贫困状况的农户,应当有针对性地根据其贫困情况确定帮扶责任人、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实施帮扶政策,确保帮扶措施和效果的有效落实。一是单位帮扶到村 将三万工作队、扶贫工作队、脱贫奔小康工作队、新农村建设工作队等资源进行整合,分期分批帮扶全市4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工作队帮扶。二是干部帮扶到户 建立干部驻村帮扶机制一直是我市优良传统。根据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将全市行政以及企事业单位干部派驻到贫困村帮扶贫困户,确保每一户贫困户有帮扶责任人。三是动员社会帮扶 积极创新社会参与扶贫机制。建立帮扶信息共享平台,完善社会扶贫帮扶形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鼓励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个体工商企业和个人等主体参与社会扶贫,通过结对帮扶、捐资捐物支持贫困农户发展生产,加快脱贫步伐。

(三)精准管理扶贫资源

经过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应当进一步加强精准扶贫监测,跟踪贫困村、贫困户帮扶情况,确保贫困村、贫困户得到有效扶持,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重点要从三个方面抓好管理。一是项目品牌化管理 应当充分发挥和利用现有的优惠政策,培育和打造扶贫品牌,为精准扶贫构建平台,多种措施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脱贫增收,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培育一批特色优势产业,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做好小额信贷、扶贫搬迁、雨露计划三大品牌建设。二是资金精细化管理 要严格执行《湖北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突出扶贫资金使用重点加强扶贫项目主管部门对扶贫项目实施和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三是信息系统化管理。在驻村工作队及帮扶责任人的指导和帮助下,实行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及时将贫困村、贫困户的帮扶情况、帮扶效果等登记并录入扶贫信息系统,并根据贫困对象的扶持和增收变动情况,及时对已脱贫对象进行调整,对新出现的贫困人口及时纳入扶贫对象予以帮扶。

(四)精准考核扶贫质量

精准考核是衡量扶贫工作成效的有效手段,重点是建立和完善三大机制。一是建立分类考核机制。对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地区、非重点地区实行分类考核,重点考核党政领导班子和党政领导干部将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完成减贫增收任务情况,增设精准扶贫考核的内容、指标,并合理确定分值权重。健全重点镇退出的正向激励机制,建立重点镇准入机制,把有限的扶贫资源用在真正的贫困点上,杜绝戴贫困帽子、过富裕日子的现象。二是完善党政扶贫责任制考核机制 进一步落实扶贫开发工作党政一把手责任制,切实增强地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完善地方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扶贫工作责任制考核办法,重点考核地方财政扶贫责任落实以及扶贫成效。三是健全激励和问责机制 研究出台黄冈市驻村工作队扶贫工作考核细则,健全各级干部进村入户帮扶到人的激励机制。同时,进一步完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党政领导干部以扶贫开发考核结果为导向的激励和问责机制,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使用、财政扶贫资金分配挂钩。

教育精准扶贫调研报告,尽在1566范文网范文网。

第8篇 农村小学教育调研报告

我在农村进行了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调研。本次调研以小学和初中的农村教师、学生、家长为主要对象,调研的四个部分分别是:教学问题、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家长问题。其中以教师问题和学生问题为重点。

一、调研的目的、意义以及调研方法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普遍推行,农村中小学的教育问题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了。对此老师抱怨、学生抱怨、家长抱怨。为了找到问题的实质,把握问题的关键,从而向有关部门、有关人士发出呼吁,我进行了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调研。本次调研以走访调研及问卷座谈的形式为主,走访了八个中小学,调研了小学生25人,初中生34人,老师及校长19人。通过调研,了解了农村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看法及其总体教育状况,并对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模式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二、调研的基本情况

1.教学问题

在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已无法满足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要求,他们要求上高中、上大学。有62.5%的家长希望孩子拿到大学以上学历。在回答升高中的原因时,64.18%的学生选择是因为他们自己喜欢读书,而选择是家长要求的仅为3.49%。看来,事实上相当多的学生和家长已经认识到了受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们是渴望知识的,农村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但是从调研情况看,农村中小学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公共教育经费短缺,导致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差。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对素质教育不够重视,教学设施简陋,教师队伍教法相对陈旧严重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

(2)师资队伍不稳定,总体素质不高。

(3)思想观念落后,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调研中没有一个孩子表示将来会回到自己的家乡。

(4)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脱离农村实际,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2.教师问题

调研发现,相当大数量的教师对生活表示不满意(51.8%)和比较不满意(7.8%),感到压力很大。我总结了一下,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不合理的农村教育编制导致农村教师的工作量很大。(二)尽管近些年来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实施着新课程改革,但谁都清楚高考制度不改革,老百姓认可的还是能真正改变孩子命运的考试分数,升学率也就关乎学校生存。面对动辄下岗走人的内部管理体制,老师们为了保住饭碗,感觉压力很大。(三)最近几年教育部门出于维护学生权益考虑,对老师限制很多,比如不准打骂学生,不准开除学生等。然而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个性越来越强,纪律越来越差,暴力倾向突出,打架斗殴时有发生,谈恋爱的越来越多,教师对学生的组织与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同时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校和社会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诸如被敲诈、勒索、恐吓等人身、精神方面被伤害的问题,这使得老师们经常提心吊胆如履薄冰。

另外我发现,还有几个关于教师较为集中的问题是:(一)农村教师水平远远低于城区教师水平。虽说教师整体学历在提高,但大部分的学历是通过函授和自考取得的,正规的全日制本科大学生回来的还是比较少。反而外调城镇的几乎全是骨干教师,以致走访的几所中学几乎都没有高级教师。(二)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入,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已由原来的公办、民办、代课教师变成了全部是公办教师,但是音乐、美术,微机等教师严重不足。

3.学生问题

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与思考

在调研学生的学习态度或学习主动性方面,大部分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但学生的学习目标大部分是家长、老师压出来的,成绩认可高,重视分数的达80%。在所学课程中,选择英语最薄弱的学生比例最高,占了47.67%。然而对于你想如何提高这一问,我原先设计了自己复习巩固,请家教,参加培训班和其他四个选项,结果有56.3%的同学选了其他,询问后发现学生们想到的更多方式包括家长指导,向同学、老师请教等等。调研表明,46.1%的农村学生在平时能努力学习,并持之以恒,但也有34.5%的农村学生平时学习没有规律,主要靠在考前加班学习来应付考试。

通过和学生们接触,结合自己的经历,我觉得制约农村学生学习进步的主要因素是农村中小学生学习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需要不断督促才能认真学习。学生们将学习效果不理想主要归因于学习方法有待改进,但由于59.3%的农村学生一般都要承担部分家务劳动,难以保证他们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此外,农村基础教育条件较差、学习资源匮乏、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落后等问题也严重制约着农村学生的学习。

4.家长问题

在回答你觉得所在地区教育状况如何的问题时,75.36%的家长选择一般,5.8%的家长认为较差。可以看出,很多家长对当地教育状况并不满意。如栾卸村,拥有生产康必得的集团公司,当地农民收入较高,但由于很多家长不满足于当地教育,就将孩子送往城里上学。

当问及您对孩子在校表现情况了解程度时,只有17.5%的家长表示很了解,而选择基本不知道的占20%。然而在回答对孩子学习上关心程度时,却有58.75%的家长表示很关心。这其中似乎存在着矛盾,即对孩子在校表现基本不知道又何以说对孩子学习很关心呢?对此我询问了部分家长,原来很多家长认为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心即是对孩子学习关心的全部表现。

对家长问题的一些思考:

(1)家长没有家教意识。绝大多数家长认为教育就是在学校读书,学生有问题就是学校教育的问题,把自身置之于外。

(2)家长没有教育能力。绝大部分家长最多只是初中水平,而且又不是从事教育职业,就是他们重视家庭教育,其能力也是相当有限的。

(3)家庭影响大于学校。家长们希望孩子们能考出去将来出息会大一点,将来不再去忙土地。但也许是条件、思想上的多种因素,调研却发现没有一个家长有超前教育的想法。

三、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结合调研情况以及自己的思考,我认为,要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应主要抓以下几点:

1.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习方法简单和学习内容贫乏是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和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的,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兴趣,也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的农村初中教育基本上就属于这种情况。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习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2.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初中进行初中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是从调研情况看,在我们当地,学生家长及教师对此却不以为然。原因还是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不紧密,就业渠道不畅。调研中一位校长说到,他曾经去青岛考察过,青岛的职业教育培养培训的都是紧缺人才,毕业后都能找到工作,职业教育很受欢迎。因此实行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符合农村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

3.解构封闭传统体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机构

私立学校应该是一种补充、激活农村教育的最好形式。然而,在我们当地农村,私立学校几乎没有。最终使我们的教育成为独家经营,始终处于老大地位,传统、封闭、死守教条,以致病入膏肓,不可救药。因此应大力支持和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以切实扩大高中的办学规模,解决农村初中升高中的瓶颈问题,缓解升学的巨大压力。

中国7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含县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高达1.6亿。然而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并不理想,反而面临着诸多问题与困难。在沙河农村,虽然绝大多数家庭通过各种途径尚能承受孩子接受教育的支出,但仍然有少数孩子因家庭贫困,未圆上高中、考大学的梦想。现代社会倡导人们关注弱势群体,这些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孩子们应该得到社会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助他们圆自己的读书梦想!我呼吁各级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都应意识到发展农村教育的迫切性,给予农村教育更多的支持,把更多优秀的教师吸引到农村中小学去,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质量,促进农村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农村小学教育调研报告范文

第9篇 关于县的两学一做教育调研报告

继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两学一做是深化党内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实践,也是面向全体党员从集中性教育活动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本文将为你提供关于县的两学一做教育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参考。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今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xx县超前谋划、精心组织,积极开展相关前期准备工作,为学习教育的扎实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就学习准备情况作如下报告:

抓贯彻,明确重大意义。随着2023年中央和省市组织部长会议暨市县乡换届工作会议的相继召开,县委常委会和县委组织部分别采取集中传达会议精神、收看专题报道、浏览相关网页等方式,先后分层分批组织集中学习6次,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主要内容、总体要求、方式方法等在县委领导干部和全县组工干部中得到及时学习贯彻,有效提高了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深化党内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实践,也是推动学习教育从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活动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大举措,对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大意义,必须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尽好责、抓到位、见实效。

抓排摸,明确参学对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党员,针对参学对象人员多、范围广的具体特征,县委组织牵头,成立三个专题工作组,以理顺组织关系、摸清分布现状为目标,对全县38个党(工)委党员现状进行了为期1月的集中排查。通过党支部自查、党(工)核查、工作组抽查复核等方式,进一步摸清了全县党员基本信息、流动党员的总体去向等情况,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党员19000多名,以农民党员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为主,能够在所属支部就地参加学习教育的占到96.8%;600多名流动党员基本上全是外出务工农民工,流出地以x疆、兰州等地为主,均有联系方式,可通过短信、微信、书信等方式进行送学。排查中督促县教体局党委理顺了277个农村中小学校党组织隶属关系,并及时接转相关党员党组织关系,做到了党的建设和教育事业归口并轨、同步抓实,为全县教育系统党员归口参加学习教育奠定了基础。

抓谋划,明确学习方式。结合全县党员分布现状,借鉴近几年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经验做法,初步提出了集中学习、讨论交流、个人自学、组织送学、领导辅导、结对帮学等学习方式。对农村党员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组织开展集中学习,由乡镇包片领导组织开展讨论交流并讲授专题党课;对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党员,由所在单位经常性组织开展集中学习、讨论交流,由单位领导讲授专题党课,并制定学习计划,督促个人自学;对两新组织党员,可因企制宜、因岗制宜,灵活安排,努力开展集中学习和组织送学,指导党员积极自学;对流动外出党员,利用各类通讯方式,积极开展组织送学,指导就近就便参加学习教育;对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年老体弱党员、文化程度偏低的农村党员,既要体现从严要求,又要考虑实际情况,以组织送学、结对帮学等适当方式组织他们参加学习教育。

抓动员,明确规定要求。采取在xx新闻网和xx党建网多次转载刊发两学一做相关报道、编印会议传达提纲及组织召开全县领导干部大会等多种方式,及时传达开展学习教育的各项要求,尤其近日中央《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出台后,由县委常委会带头,坚持以上率下,在全县各级党组织进行学习传达,进一步明确了规定要求。如: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围绕专题开展学习讨论,党支部每季度召开一次全体党员会议,每次围绕一个专题组织讨论;要创新方式讲党课,七一前后,党支部要结合开展纪念建党95周年,集中安排一次党课;年底前,党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进行党性分析,开展民主评议党员;领导干部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的组织生活,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以上率下,带动广大党员积极投身学习教育,等等,在全县党员领导干部乃至全体党员中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做到了发动充分、认识到位。

第10篇 2023学前教育调研报告

根据国家及省市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有关文件精神和市政协主席会议安排,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联合民盟市委、农工市委,在今年四月中旬分三个组, 深入到市区公办幼儿园(省委机关等)、民办幼儿园(城东商业幼儿园、城中小神龙幼儿园、城西小花朵双语艺术幼儿园)走访调查。6月28日至30日,调研组在听取了市教育局关于全市学前教育工作情况的汇报后,先后到xx区保育院,xx区嘉荣华阳光幼儿园,xx县共和镇维新幼儿园、xx县鲁沙尔幼儿园、xx县多巴镇小福星幼儿园,大通县东峡镇多隆幼儿园等进行了集中实地调研。同时,调研组成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时进行了座谈,提出了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我市学前教育基本情况

xx期间,在市委、市政府关心重视下,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xx市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以示范幼儿园为骨干,民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民办相结合的发展格局。

xx市现有各级各类幼儿园278所,其中公办幼儿园29所,占比重为10﹪,民办幼儿园249所,占比重为90﹪。开办学前班的学校120所。在园幼儿61880人,教职工4922人,公办教师481人,幼儿教师专业合格率达55﹪,全市有29所示范性幼儿园,23所一类幼儿园。园舍总建筑面积 279424平方米,固定资产17042万元,专用设备投入5780.4万元。

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67.3﹪以上,学前一年教育入班率92.1﹪以上。各地毛入园率因经济发展水平而异,经济水平较高的xx区达到94.48﹪,而经济状况较差的xx县为60.8﹪。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总体普及率不高。

二 、我市学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前教育资源短缺,经费投入明显不足。目前xx市在园(班)幼儿数、学前教育入园率等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加之近几年外来人口的剧增,xx市学前教育资源十分短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一是全市公办幼儿园数量不足,只占现有幼儿园的10﹪,难以发挥骨干引领作用。目前xx市区教育部门办的公办幼儿园只有3所(其中市保育院20xx 年在城市改造中决定置换迁建至今还未建成),且始建于80年代前,园舍设施简陋,内部结构不合理,活动场地小,环境差,教学楼年久失修,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近30年来xx市未新建一所幼儿园。

二是民办幼儿园数量不少,占现有幼儿园90﹪,但大部分幼儿园办园条件差,规模小,层次低,没有完整的校舍,多为租凭商业用房或庭院,更谈不上配备教学设备、教具。没有固定的师资,管理水平低,有些幼儿园甚至无证办园,在教学管理、交通、食品卫生、疾病防治等方面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三是经费投入不足,由于受经费的限制,教学设施设备多年得不到添置和更新,基础设施严重老化,教学设备严重不足,尤其是农村和民办幼儿园不能享受国家的教育经费,自收自支靠收取保育费运营。有些幼儿园为了降低成本,低薪聘用教师,压缩管理人员,克扣幼儿伙食,扩大班容量,校车超载幼儿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保教的质量,由此导致社会、家长对民办幼儿园的不信任,从而加剧了“入园难”、“入公办幼儿园更难”的矛盾。

(二)缺乏鼓励和支持民办幼儿园发展的相应政策和措施。民办幼儿园工资福利待遇低,师资力量薄弱。民办幼儿园占全市幼儿园90%以上,但缺少支持民办幼儿园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总体上看,民办学前教育在经费和师资两个方面都没有保障,既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也没有稳定的师资队伍。幼儿教师的工资平均每月在800元左右,三险一金没有办理,既无医疗保险,也无养老保险,福利无从谈起,民办幼儿园老师一般是一人包班,没有寒暑假,师幼比重严重超标,远远低于国家标准(国标为1:7),幼儿教师劳动强度大,很难保证“2师1 保”。正是由于这种情况,民办幼儿园的老师遇到待遇更好的幼儿园就会立刻跳槽,老师流动性极大,人员不稳定,不利于幼儿园的发展。

民办幼儿教师身份不明确,社会地位低。目前对其身份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培训机会少,没有评职晋级机会,专业发展困难,这种被严重边缘化的尴尬地位,极大地影响了幼儿教师的积极性和热情。

(三)幼儿园收费偏低,难以维持正常的运转。由于办园主体不同,经费来源形式有三种:教育部门举办的幼儿园靠财政拨款;部门办幼儿园多为差额拨款 70﹪,以收抵支30﹪的办法运转;民办幼儿园靠收取保育费运营。20xx年全市学前教育财政性拨款支出1400万元,占全市学前教育经费总支出8600 万元的16.28﹪。收费情况根据类别,公办幼儿园每月每生最高400元,最低100元;民办幼儿园每月每生最高100元,最低70元(例如:xx区林家崖幼儿园伙食每人每天1元;大通县东峡乡幼儿园每天每人2元,还包括加餐)。

(四)区域、城乡间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布点不合理。城市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工作滞后。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使用问题突出,存在应建未建、缓建、不建和建后挪作他用的现象。城市住宅小区建设中没有统筹规划配套幼儿园建设,城区建设没有预留用地,城区幼儿园新建、改建、扩建几乎无法解决。造成一定程度的入园困难。

(五)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突出。不同程度存在以课堂教学为学前教育的主要方式。为了争取更多的生源,不顾孩子的接受能力,一味迎合家长“望子成龙”心理,用所谓“琴棋书画”等加重幼儿身心负担,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幼儿的后续发展极为不利。

学前教育调研报告范文

第11篇 2023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按照《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长组明电〔xx〕38号)要求,我县对照调研提纲,采取个别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就我县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方面的情况和如何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了深入细致的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方面的情况

群众观点是我们党最基本的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最根本的工作路线。我县牢牢把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群众路线贯穿于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全过程,坚持做决策以群众意见为依据、谋发展以群众需求为根本、评政绩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尺,实现了群众意愿基本满足、群众利益基本维护、群众评价基本满意。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报告范文节选!

一是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县始终秉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原则,始终站在群众立场,做决策、定政策时征求群众意愿,廉洁从政、务实为民上接受群众监督,让人民群众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如xx年,我县就如何开展“北方水城、中国沁州”建设开展了“聚民意、集民智”的征求群众意见活动,面向基层、面向社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宝贵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了“以水为魂,打造北方水城;以土为根,建设生态园区;以工为重,创建新型工业;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四以”发展战略。

沁县近年来水城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充分证明,这个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基础上制定出的发展战略,切实把握住了沁县当时经济社会发展命脉,是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又如,沁县近年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主动将党的工作、各项活动和所取成效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推行党务政务公开,权力运行公开,坚决阳光施政。在县委开展了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在乡镇推广了文建明工作法,在党支部推行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让人民群众全面了解、正确评判、积极参与党和政府的工作,提高了党政工作的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二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发展为了群众,为了群众发展”。我县将“为人民谋利益”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同时切实关心群众生活,不断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近年来,为了实现“xx”农民收入翻番目标,我县在广泛调查、深入研究的前提下,在农村大力推广实施以“设施蔬菜、沁州黄、核桃经济林”三大产业为主的特色农业种植,帮助农民改善生产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同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年、项目建设年等活动,全力引进、大力实施促农增收项目建设,形成了以松村农业园区为典型的农业园区经济发展模式。

尤其是从xx年以来开展了领导干部下乡住村包村增收活动,动员全县县直单位党员领导干部转变作风、深入基层,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帮贫助困、扶持产业、推进基础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活动,为基层群众办了大量实事好事,有效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维护了群众利益,提升了党政工作与群众意愿的契合度。为了切实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贴身利益,我县在各级党政机关推广实施了人民群众来访接待制度,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更是坚持每周二接访,畅通了人民群众的来访渠道,明白了群众所需所盼所忧,了解了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评价、意见和建议。

三是提高党员服务群众本领。群众对党的工作满意不满意,能否贯彻执行好党在群众工作方面的部署举措是关键,因而提高党员服务群众本领是重要环节。近年来,我县采取多项措施来提升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

一是重视学习培训。多次组织党员领导干部“一把手”通过集中学习、外出参观的方式提升能力素质。xx年冬季,县委组织全县乡镇县直单位“一把手”在省委党校集体封闭学习一周;xx年春,组织全县涉农单位部门、农业龙头企业、农民致富带头人赴山东青岛、寿光等地参观学习;xx年冬,农村两委换届后,对全县农村两委主干分期分批进行了集中培训;xx年冬又组织讲师团深入全县各党委进行了党的十八大精神专题培训,这些教育培训工程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本领和工作效率。

二是重视民主评议带动。以党支部为单位,每半年召开一次党员、干部述职报告会,对自身半年来在联系群众、深入群众、服务群众方面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效、积累的经验在大会上作出报告,接受上级领导、同级党员和基层群众的点评、评议,听取宝贵意见,学习先进经验,改进自身不足。

三是重视一线锻炼。注重对党员在面对面做群众工作,实打实解决群众难题方面的能力锻炼,在这方面,我县坚决加大对干部下乡住村活动的督查力度,督促党员干部常下基层、常访民情、常解民忧,让干部在真刀真枪地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中提高服务群众工作的本领。

我县贯彻执行群众路线方面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急需改进的问题:

一是部分群众不理解。存在部分群众观念陈旧、信访不信法,抱有“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侥幸心理,容易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蛊惑,采取过激行为反映利益诉求,导致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发生,造成党的方针政策难以及时、全面地贯彻执行,带来发展滞后、缓慢、不科学等后果。

二是一些干部不优秀。部分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宗旨意识不高、工作作风不实,不愿做群众工作,或者思想理论水平不高、能力欠缺、本领不大,做不好群众工作,导致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与群众联系不密切,不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进而导致组织和干部公信力的下降。

三是整体制度不健全。虽然在联系群众制度、信访接待制度方面作出了探索,取得了实效,但衔接合理、配套齐全的制度体系还未形成,主要缺乏对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激励考核机制和在处理群众问题方面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导致全县整体推进群众工作的合力还未完全形成。

二、党员干部群众调研中提出的意见建议

调研中,党员群众提出了不少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合理意见和宝贵建议,经梳理总结,有以下几条:

(一)关于活动的目标、原则

1.以活动的开展为契机,解决各方面突出问题,促进中心任务落实。多数人认为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还是要见到实效,让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要达到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推动中心任务完成,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弘扬求真务实作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好群众贴身利益的目标。活动要坚持与工作实际、与群众利益、与转变干部工作作风结合紧密,不达目标、不见实效不罢休的原则。

2.强化教育,重视实践,推进活动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教育内容重点围绕提高党员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进行,要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作为重要教育内容,采取理论教育与实践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将实践载体设置与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相结合,让党员干部在为民排忧解难办实事中锤炼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理论教育就是要让干部在思想上树立起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理念,树立起“服务群众、联系群众、帮助群众即政绩”的正确观念。

(二)关于如何既体现从严要求,又确保不出偏差

1.提高干部自我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能力。真正利用好“开好民主生活会”这个党的优良传统和制胜法宝,利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把利器,要求党员以“吾日三醒吾己”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对照党章要求,对比典型人物,及时发现和更正自身存在的不足及经常会犯的小错;以“不怕惹人”、“不耻下问”的心态来督促自己,主动找人谈心交流,既指出他人不足,又请教自身缺点,实现真诚交心、共同进步。

2.综合推进,强化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在思想上教育,在行动上引导,在措施上激励。一是抓好廉政警示教育,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方式开展,让党员干部思想得到触动。二是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如开展领导干部集体走基层、搞调研等活动,外出学习不去发达地区、而去穷乡僻壤,不走康庄大道、专走羊肠小道,让领导干部体验基层、感受基层,增强基层阅历。三是加强考核评议。注重听取单位同事、服务对象、基层群众的评价意见。

(三)关于活动的组织方式

1.选好载体。将中心工作的热点、难点、关键点作为活动载体,以党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效来衡量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成效,同时将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列入党员干部年度考核细则中。

2.抓好调研。在活动开展前,要组成专门调研组对不同部门、不同层次领导干部和党员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方面主要做法、基本情况分类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找出存在问题和不足之处,了解不同类型党员对群众路线教育的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作出部署。活动不一定非要同时启动,要在做好摸底调研、全盘考虑、统筹部署的基础上展开,没有合理的实施方案,就坚决不进行,要做就做到最好,绝不打无准备之仗。

3.搞好互动。一是制定活动载体时征求群众意见,了解群众心中的干部形象、群众最需要干部如何为人民服务、在哪些方面服务。二是党员干部向联系点或本单位群众代表会议作述职报告,尤其是在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方面的工作情况,主动接受群众评议,听取群众意见。三是适当增加现场办公和公开处理事件次数,将处理过程向干部和群众公开,增强群众大局观念和发展意识,避免出现无理上访、影响发展的现象发生。

三、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建议

综合调研中征求到的意见建议,结合我县以往开展各项主题实践活动的经验做法,现就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如下几点建议:

一是指导思想要明确。指导思想关系根本,指导思想正确,就能有力地推进活动见实效,要在指导思想上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让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认清形势,明确中心,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真正将活动开展摆上重要位置。

二是目标制定要合理。要结合实际,将活动目标制定与促进中心任务、解决实际问题、转变干部作风相结合,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基层党组织可根据各自实际,加入自己的活动目标,让活动真正融入自身工作实际,将活动效应发挥到关键处。

三是阶段设置要科学。做到各阶段主题突出、任务明确、时间合理,让活动开展扎实、稳步、深入、有成效。建议“巩固成果、总结工作、完善制度”的“回头看”阶段放长时限,让基层党组织切实建立起务实管用的制度。

四是推进方法要有效。坚持实行分类指导,让活动更灵活、更有效益;坚持典型引路,让各党组织开展活动有目标,少走弯路;坚持督查促进,让各级党组织始终紧绷神经、高度重视。建议督查指导组加入群众代表,确保活动符合群众需求和期望。

五是载体设定要准确。载体是活动取得实际成效的媒介,其作用是将教育活动与工作实际有机结合,让教育活动发挥其促进中心任务落实、解决突出问题的作用,因而可以将中心任务落实过程中的关键点、热点、难点问题作为载体来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报告范文节选!

第12篇 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现状调研报告

我们党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也是一个走过xx年悠久历史有着xxxx多万党员的大党。党在各个历史时期聚集了大量的一代又一代久经考验、出生入死、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党员,为国家的解放、建设、繁荣美好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许许多多的党员同志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年龄增长离退了下来。但他们始终对党怀着最真挚、最深厚、最朴素的感情。多少人发自肺腑的感慨“我把党来比母亲”。

党员教育与管理工作是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快,离退休党员逐渐增多。离退休党员作为党员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关心好、照顾好离退休老党员,充分发挥他们的“夕阳”作用,已成为当前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项课题。曾批示:“老同志作为干部虽然离退休了,但作为党员永不退休,还应从政治上关心老同志”。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如何妥善有序地管理教育好离退休老党员,是我们应该肩负的重要职责,也是一项当务之急的工作。

一、离退休党员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人员数量增大。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行,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离退休老党员队伍不断壮大。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离退休老党员占党员总数的比例已达xx%。以xx县为例,离退休党员xxxx人,占全县党员总数xx%。党员基数大,所以离退休老党员数量多,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队伍。

2.思想放松,党性观念淡漠。总的看,绝大部分离退休老党员仍能以一个***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继续维护、关心、支持改革开放和国家建设,发挥作用,奉献余热。但是,也有少数离退休老党员不再追求进步,不再自觉主动学习和参加组织生活。“工作退休、思想滑坡”的现象严重;有的离退休老党员不爱学习,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建设妄加评论,对党内的一些违纪违法的人和事道听途说,夸大其词,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严重影响了党的威信和形象。

3.自我要求降低,纪律约束松弛。前不久,我们组织的老党员现状及愿望xxxx份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个别离退休党员不参加党组织的组织生活,包括党课教育、支部活动等(约占xx%);一些老党员把交党费看作是一种纯粹的经济负担,为了少交党费,要求把组织关系转往街道社区或农村(约占xx%);有的甚至半年不交党费,个别的还有退党的想法。

二、离退休党员存在问题的原因

1.个人方面。一些离退休老党员有松懈思想,认为自己为革命、为工作兢兢业业,奉献了大半辈子,到了离退休下来的时候,认为自己什么都退了,因而不愿接受思想政治再教育,对党的活动和地方建设不关心、不热情、不参与。这些现象虽然发生在少数离退休党员身上,但影响不可低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2.组织方面。一些基层党组织对离退休老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认为离退休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可有可无,与离退休老党员联系少,沟通少,存在着“一重一轻”的倾向,即重视对在职党员的管理、监督、教育,而轻视忽略对离退休老党员的管理、教育、服务。究其原因是基层党组织工作存在“四难”。一难是对离退休党员不好提要求。老党员都是老同志,赋闲在家,年事已高,不承担具体工作,对老党员个人不好提要求;二难是对离退休支部布置什么任务不好掌握,因此工作要求普遍较低,基本上能管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三难是组织学习活动难,由于大多数老党员居住分散,老弱病残,信息联系沟通不畅,很难组织集中学习和集体活动;四难是经费欠缺、保障无力。由于经费特别困难,基层党组织往往是“有心无力”手长衣袖短,无法解决离退休老党员的具体困难和活动经费。

3.制度方面。主要是党员分类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强化和健全。针对离退休党员数量大、分布广、流动性强的特点,对一些离退休党员长期不过组织生活的处理制度,对离退休党员属地化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规范和落实,对离退休党员的激励和表彰制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加强离退休党员教育与管理的对策

一千多年前,文滔武略的一代英雄人物曹操曾写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激情诗句。xxx烈士也曾有“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的豪言壮语。廉颇、赵云、黄忠更是家喻户晓的横刀立马、拼杀沙场的老英雄模范。离退休老党员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他们也曾朝气蓬勃,雄姿英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经过风雨的洗涤和岁月的沉淀,他们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如何安排好他们的生活,发挥好他们的作用,是我们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一)提高认识,真切关爱,动之以情

1.要真正重视。各级党组织要提高认识,加以重视,真正认识到做好离退休老党员的工作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突出环节。要根据离退休老党员居住分散、部分党员高龄多病、行动不便等特点,创新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和活动方式,制定相应的制度,加强对离退休老党员的教育管理,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由于离退休老党员曾经在国家和党的建设事业上发挥过重要作用,而且其结识面广,有的原来还是领导干部,他们往往在人民群众中和社会各届有较大的影响力。如何调动和发挥老党员的积极性和榜样作用,进而带动其他老同志发挥“夕阳增辉”作用,这将对于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建立激励机制,在“七一”建党节、“十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活动时,要扩大离退休老党员的参与面、表彰面,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党组织的重视和肯定。

2.要真情关怀。党中央和中央领导提出要切实关心爱护党员和基层干部,特别是要帮助老党员解决实际困难。要在政治上多关心,思想上多沟通,生活上多照顾。目前,正在实施和逐步完善的党内关怀制度正是一个真情关怀老党员的重要举措。在节庆日去看一看离退休老党员,离退休老党员在生病住院时去慰问一下,离退休老党员有困难时去帮扶一下,这些都是离退休老党员所盼的,也是我们应该做的举手之劳的事情。要建立慰问机制,逐步建立健全节假日慰问老党员制度。成立专门的机构和组织专门的工作人员,定期、定人去探视慰问老党员同志,特别是老党员病逝身故时,能以组织的名义送一个花圈,对家属表示慰问,这对逝者是一个莫大的缅怀和肯定,对生者更是一种激励和感动。

3.要真心爱护。各级党组织要真心爱护,倍加体贴离退休老党员。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式,创新载体,让他们发挥余热有舞台,弘扬党的光荣传统有继承,做出成绩有肯定。要建立帮扶机制,要逐步建立老党员之间、在职党员干部与贫困老党员之间的对接帮扶制度。对生活困难、身体有病的老党员要特别提供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帮助。

(二)加强教育,严格管理,晓之以理,不断提高离退休老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

加强新时期新形势下离退休老党员的政治思想教育,是一项重要任务和不可放松的工作。各基层党组织要注重改革创新,使老党员的组织生活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寓教于乐,并在活动中达到教育和提高的目的。

1.改进方法。变过去的读读报纸、摆摆龙门阵为政治思想引导式,国家大事、地方建设讨论式,单位工作、社区活动参与式,以成功的事业去鼓舞人,以先进的典型去激励人。特别是要在老党员中开展寻找光荣感的思想教育,讲理想、讲荣誉、讲奉献,不断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xx人杰地灵,又有着光荣革命传统,这里走出过有着光辉历程的一代伟人尚昆主席;走出过被敌人残酷地挖去双眼,割下舌头,斩断双臂,临死不屈,英勇就义的闇公烈士。伟人的精神感动着我们的心灵;xx年代xx近xx万人勒紧裤腰带肩挑背磨,挖掘“三块石”运河修电站的壮举。这些人文精神定会激起他们当年的“壮怀激烈”的自豪感,让他们想起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要通过建立开展“忆峥嵘岁月、看改革成果”季末交流活动,“奉献宝贵经验、帮助年轻干部”双月回岗活动等制度,让老党员再出激情、再展魅力、再立新功。

2.强化管理。要使老党员继续严格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退休不退党”,进一步加强组织观念和党性锻炼,政治思想上不能放松,坚决不能放弃。对拒不交纳党费、思想消极、不思进取,经多方多次做工作仍不改进的,则应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不合格党员,畅通出口,确保离退休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3.加强建设。按照“就地、就近”和有利于退休党员管理的原则,组建离退休党支部。党支部委员应选派能力强、作风正、身体好、威望高的离退休党员。同时,要形成单位、社区、基层党委的合力,来强化退休支部建设。我们xxx剧团退休支部的老党员在退休待遇本来就不好的情况下,xx年如一日,不计报酬,不辞辛劳,利用他们的文艺特长,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地方建设,为全县老党员发挥余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三)创造条件,注意引导,积极鼓励老党员发挥余热作用

1.多联系。为避免出现离退休党员既退岗也退党现象,让离退休党员在生活、思想等方面均有所依,每个支部应明确专人负责离退休党员的联系服务和协调工作,通过定期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情况,加大走访力度,重点进行帮扶教育,照顾慰问。

2.多接触。为使离退休党员紧跟时代步伐,时刻保持先进性,对文化层次较高的离退休党员,突出政治理论、方针政策的教育;对文盲或半文盲离退休党员,突出身边典型的耳熏目染、言传身教;对年老体弱离退休党员,坚持上门送学、结对助学。

3.多服务。为丰富离退休党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各基层组织可成立离退休党员门球队、象棋协会、秧歌队等团体,修建绿色广场、老干部活动中心等学习健身娱乐场所,配置棋牌、vcd播放机、电视机等设备及体育用品,订阅《参考消息》、《干部之友》、《党员文摘》、《当代党员》和《党风廉政文摘》等报刊杂志,为离退休老党员有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创造条件。

4.多关心。为激励离退休党员发挥余热的积极性,基层党组织应在离退休老党员中开展各种有纪念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的健康竞赛活动,营造 “老有所为” 的良好氛围。对一些觉悟高、能力强的离退休党员,让他们走进校园担起课外辅导员,或加入社区治安巡逻队参与日常治安巡逻,或主动加入招商引资队伍,为老党员有事做,有地方干事,搭建更多更好的平台。

(四)加强领导,保障经费,为党的事业添砖加瓦

加强离退休党支部建设,是做好老党员工作的重要环节。已经成立了离退休老党员的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对离退休党支部的领导,经常研究、关心、支持离退休党支部的工作,努力把支部建设成为老党员之家,成为带领老党员发挥“夕阳”作用的坚强核心,协助有关部门落实好离退休老党员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稳定离退休老党员队伍,使他们更好地支持在职干部职工的工作,要积极创造条件,保证离退休党支部有必要的活动经费,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和有丰富的学习资料,确保离退休党支部能正常开展组织活动,真正使离退休老党员“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坚持做到“政治上送营养,生活上送温暖,思想上送理解”。

忠诚奉献不是青春的专利,晚霞也是人生辉煌的光彩。在加强和改善离退休老党员工作中只要坚持贯彻“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和党的任务”这一要求,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方法,不断总结经验,我们坚信,以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百折不挠的恒心去做好老党员工作。离退休老党员“夕阳光辉”一定会晚霞满天,辉煌壮丽。

山区税源管理现状调研报告

第13篇 环保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情况调研报告

在市直环保系统形成了践行“三严三实”的良好氛围,以优良的作风凝聚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快推进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正能量。按照市委巡回督查组的要求,现将我局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专”字抓推进,确保工作落实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是持续深入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抓手。市环保局首先在“专”字上抓落实。一是开好专题会议。市委“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座谈会后,市环保局党组及时召开了党组扩大会议,专题学习了市委书记王君正同志的专题辅导报告和成佳刚部长对我市“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深化了对专题教育的认识。5月14日,召开了市直环保系统专题教育动员部署会,学习传达了中央、省、市关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有关精神,局党组书记、局长在会上明确了专题教育的任务、目标、要求,凝聚了践行“三严三实”的思想共识。二是讲好专题党课。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印发<全市“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具体安排>的通知》要求,我局将结合开展纪念建党94周年活动,在“七一”前后,由局党组书记围绕“三严三实”要求,紧密联系市直环保系统党员干部思想工作和作风实际,讲一次专题党课,其他党组成员也将按要求讲党课。三是开展专题研学。把专题教育与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结合起来,重点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章和党的纪律规定。注重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从先进典型中学习经验,从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训,进一步增强系统党员干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二、坚持抓活动开展,注重工作实效

开展活动是专题教育的重要举措,是践行“三严三实”的具体行动,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具体体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市环保局严格按市委要求,扎实开展各项活动,在抓活动开展中见实效。

㈠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局党组成员按照工作部署,结合工作实际,深入联系点开展了不少于3天的蹲点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黄斌同志带头参加全省环保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和全市秸秆禁烧工作调研,并撰写了《“抓早抓小”适应新常态 “严管厚爱”汇聚正能量》的调研文章。李爱国同志在调研的基础上撰写了《加大环保投入加强环境监管 确保汉江水环境始终保持较高水平的建议》文章。为了搞好襄阳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环评业务脱钩和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李俊和付睿同志多次到环保科研所调研了解情况,并带领相关人员,到其他地市学习取经,形成了关于市环保科研所环评业务剥离改革工作的专题调研报告,为环保科研所改革方案的形成提供了很好的依据。朱华伟同志参与全市秸秆禁烧工作专题调研,撰写的《围绕中心抓关键 突出重点抓落实》文章,作为市委领导参阅件,湖北日报作为新闻稿件进行了报道。何爱群同志组织市环境监察支队深入基层企业开展环境执法调研,撰写了《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的调研文章。

㈡积极开展“爱心进社区,圆梦微心愿”行动。5月初,局分管领导多次带队到所在社区走访座谈,了解民情,收集民意,找准最需要抚慰的困难党员、困难群众,认领了14个“微心愿”,并于5月底兑现完成了“微心愿”。在活动过程中,老百姓的话语很是感动,说的最多就是感谢***、感谢组织关心。局机关党员干部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普遍认为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接受了一次党性教育,纷纷表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的工作,没有理由不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

㈢学习先进典型,争当“群众满意”好干部。坚持以先进典型为镜,向先进典型看齐,把“三严三实”要求转化为可感知、可学习的生动鲜活样本,激发系统党员干部争当群众满意好干部的工作热情。组织系统党员干部认真观看焦裕禄、杨善洲等先进人物影片,阅读他们先进事迹的文字材料,学习先进典型的公仆情怀、务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到心有标杆、学有榜样,把思想上的升华转化为行动上的自觉。

㈣认真组织开展征文交流活动。局直属机关党委印发了《关于在市直环保系统开展“践行三严三实,争做忠诚、责任、干净好干部”主题演讲和征文活动的通知》,要求每名党员干部认真撰写演讲稿和心得体会,积极参与征文活动,向市委活动办投稿。局属各单位按要求组织了演讲比赛初赛,并推荐优秀选手参加局组织的演讲比赛,市局也推荐了1名优秀选手参加了市直机关工委组织的片区演讲比赛。通过开展征文交流活动,使党员干部进一步领会了“三严三实”的内涵,进一步激发了干事创业的激情。

㈤立足岗位践行“三严三实”,为我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做贡献。践行“三严三实”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工作,更好地为民服务,更好地树牢宗旨。局党组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环境权益和改善全市环境质量当成第一要务,在环境保护工作上出实招、见实效。一是以宣传贯彻新《环境保护法》为重点,强力推进环保执法专项行动。新《环境保护法》既是“最严”的环保法典,更是加强环境保护的“杀手锏”,今年以来,我们以贯彻落实新《环境保护法》为契机,强力推动环境保护执法监管。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依法严惩违法排污行为,深入推进向污染宣战环保“三大行动”,强化环境执法监管,对环境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一手抓完善区域联防联控和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探索开展跨区域联合执法和交叉执法,实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对重大、疑难、复杂或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违法案件,主动提请政法机关介入调查,严厉打击环境污染刑事犯罪,保障群众合法环境权益。二是坚持不懈抓好汉江保护工作,努力让全市人民喝上干净放心的水。汉江是我们的母亲河,保护好汉江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我们深知责任重大。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汉江流域襄阳段水污染防治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特别是崔家营航电枢纽蓄水发电后,汉江襄阳段水流情势发生变化,水环境容量降低,水质安全形势变得更加严峻。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按照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要求,以服务经济发展、改善群众生活环境为立足点,与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全力以赴抓好汉江保护工作。目前汉江水质保持稳定,汉江干流(襄阳段)6个监测断面水质保持二类,白家湾、付家寨断面水质符合功能区划标准,钱营、余家湖、仙人渡、郭安断面水质优于功能区划标准;除蛮河外,汉江其他各支流水质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三是全力以赴抓好秸秆禁烧工作,成效明显。今年是全省实行全面禁止露天焚烧秸秆有史以来最严厉的一年。市环保局作为牵头单位,任务十分艰巨,既是对我们执行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的严峻考验,也是对我们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现实检验,市环保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局班子成员全部下到一线,靠前督办,传导压力,确保了“三夏”禁烧工作全面完成。在禁烧期间,全市5月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中有升,与去年同期相比,优良天数从23天增至29天。

三、坚持深查细照抓整改,确保整改到位。

局党组对查找“不严不实”突出问题非常重视,专门召开了党组扩大会议,统一思想认识,要求领导干部带头对照“三严三实”要求,要像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查找“四风”突出问题一样严肃认真,要深入联系思想武装、履职尽责和转变作风等方面,采取群众提、自己找、互相帮、集体议、问卷调查等方式,扎实开展“查修身严不严、查用权严不严、查律己严不严,查谋事实不实、查创业实不实、查做人实不实”活动。共梳理出班子集体和班子成员“不严不实”问题21个。对梳理出的“不严不实”问题和现实表现,局班子成员都主动把自己摆进去,深刻剖析问题根源,逐项建立了任务清单和整改措施,明确了整改时限。其他党员干部也积极查找“不严不实”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着手制定整改路线图和整改措施,做到严改、快改、全改。

四、坚持“三个从严”要求,认真做好干部教育管理工作

“三严三实”教育是党员干部形成清正廉洁作风的重要保证,是党员干部队伍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市环保局党组坚持把从严教育、从严考评、从严监督干部贯穿于干部队伍建设的始终,让“混干部”尽早醒悟,亡羊补牢,犹未为晚,让“好干部”尽快成长,有为有位,有位有为。

㈠从严教育干部。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能力提升相结合,强化党性锻炼,突出政治理论、纪律规矩、担当意识和党员意识教育,让党员干部自觉做到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以身作则、真抓实干,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局先后有4名科级干部参加了党校培训,6名党支部书记参加市统一组织的培训,市局自行组织培训环境骨干执法人员80余人次。

㈡从严考评选任干部。不断加强和完善干部考核标准和体系建设,结合岗位职责制定个人年度工作目标,实行量化考核管理。加强电子日志管理,形成实时监控、过程管理、动态评定的考核办法,督促机关干部电子日志做到“日记周评月结”(每日记录工作要点,每周一考评,每月一总结)。今年我局公开选拔了2名干部担任局属单位一把手,调整了4名科级干部的任职岗位,通过量化考评、实绩考核、公开透明,进一步激发了市直环保系统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㈢从严管理监督干部。为了让党员干部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局党组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制定了一系列从严管理干部的相关规定,同时,加强日常监督检查,认真抓好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清理规范党员干部在企业社团任职兼职、干部档案专审、干部因私出国(境)证件管理等专项治理工作,切实把从严管理干部工作抓在明处、落到实处。

五、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意见建议

㈠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市直环保系统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总体是好的,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要进一步树立长期受教育的思想,保持活动的深入推进,但是,目前仍有个别党员干部,对专题教育的认识不够到位,思想准备不够充分,有应付的苗头。二是少数干部缺乏担当精神。有的党员干部遇事绕道走,怕担责,怕负责,怕出错,有少做担小责、不做不担责的思想。三是工作热情不够高。个别干部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干事没有激情,提不起精神,得过且过,占位不为。

㈡意见建议

建议多立标杆,更加注重培养任用“三严三实”干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挖掘身边的典型活动,强化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把“三严三实”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标准,让“三严三实”的干部有舞台、有位子、有成就,形成想干事、干成事,崇严尚实的良好局面。

六、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专题教育工作的落实力度。严格按照市委活动办、市委巡回督查组的要求,提前筹划,结合工作实际狠抓落实。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严字当头,做到以上率下。党员领导干部继续带头深入查找“不严不实”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反思在思想、工作、作风方面的差距,做到在整改中受到教育、转变认识、改进作风。

第14篇 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题调研报告

根据市电化教育馆《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摸底调查的通知》精神和市电教馆的要求,对我校电化教育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统计,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发展现状

我校现有22个教学班(含三个学前班),在校学生1521人,学生网络环境下可用计算机45台,在校学生与学生网络环境下可用计算机的比(生机比)为33.8。我校共有教职工69人,教师在网络环境下可用计算机17台。我校有网络多媒体教室2个,使用统一规定的教材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建立了学校办公平台和学校网站,具有了本校的教学资源库。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的录像带、录音带、电子图书、vcd、dvd、cai课件等多种媒体教学资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地方政府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重视不够,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缺乏组织领导,教育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专人负责、专人领导,教育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

(二)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保证,造成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

(三)信息教育资源应用不足。课程整合不足,对现有的教学资源应用不足。例如,现在要求统一纸质备课,导致大量的网络资源,学校信息教育资源不能很好的应用。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投入。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参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大力度,增加投入是搞好教育信息化的物质保证。

第15篇 县教育状况调研报告

依据学习实践活动的安排,我们对全县的教育现状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学校基本情况

全县共有公办学校325所(高中3所、职业学校1所、聋哑学校1所、初中26所、小学286所、幼儿园8所),在校学生125 109人(普通高中学生11 905人、职业类学生4461人、聋哑学校学生39人、初中学生40 375人、小学生68 329人、在园幼儿3 035人),在职教职工6 738人(高中538人、职业类295人、聋哑学校47人、初中2 219人、小学3 458人、幼教178人)。另有民办学校53所(高中2所、初中5所、小学4所、幼儿园42所),共有在校学生10 805人,在职教职工828人。

二、近年取得的主要成绩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县教体局带领全县广大教职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社会使命感,充分发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规范管理为抓手,以提升质量为目标,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牢牢把握“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提升质量,稳步发展”的工作思路,全力以赴抓落实,聚精会神谋发展,各项工作成绩显著。一是“两基”迎检进展顺利。在历次的督导检查中,我县的软硬件建设情况,受到省、市督导组的充分肯定。二是素质教育硕果累累。以新课程全面推广为契机,先后深入开展了中小学写字比赛、作文竞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数十项素质教育活动,参与学生人数达10万多人次,其中1866名学生获奖。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促进了教育质量的快速提高。特别是今年,高中招成绩喜人,中招550分以上人数达1550人,500分以上人数达3276人,在全市兄弟县(市)中遥遥领先;高招本科上线人数达到2554人,比去年净增551人,本科上线人数居全市六个县(市)之首,我县考生徐鑫鑫以621分的优异成绩摘取平顶山市文科状元桂冠。三是危房改造扎实推进。XX年年,我县落实校舍维修改造资金700万元,改造危房39792平方米;2023年争取危改资金800万元,已到位497.6万元,计划维修改造项目60个。实现了发现一处,改造一处的目标,确保了师生的安全。四是圆满完成课桌凳更新工程,彻底解决了全县义务教育阶段课桌凳不足和残破的问题。五是“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2023年共落实“两免一补”资金3034.6万元,其中春季落实1876.4万元,免费提供教科书资金827.8万元,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213.7万元,全县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困辍学,义务教育普及率稳步提升。六是建章立制取得新成效。《 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全县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出台后,县教体局依据《意见》精神,先后印发了《县教育系统教职工考勤制度》、《 县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县教育系统重大事项报告审批制度》等18项规章制度,与此同时,各中心校、中小学校也依据工作实际,建立健全了本单位的规章制度。目前,教育系统各项工作已基本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遵。七是教师无序流动得到有效遏制。依据教育系统工作实际,县教体局印发了《 教育系统教职工考勤制度》,理顺了教师工资和教育经费拨付渠道。建立了教师人事调配联席会议制度,使教师的流动按照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体现教师资源均衡合理配置的原则有序进行。八是稳妥地完成了中小学校长、副校长的考核和重新聘任工作,为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九是教育系统思想作风整顿成效显著,教育一盘棋思想已深入人心,并落实到了具体工作中。十是完成了三高与职教中心的分离,高中阶段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质量不断提升,职教强县创建成果得到巩固。十一是教育资源整合速度进一步加快。以中心校为单位,全县中小学定点布局工作步伐加快,以更加科学的态度,更加长远的眼光,更加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十二是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县教体局把2023年确定为“教师培训年”,印发了《教师培训年活动实施方案》,截止目前已开展了全县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教师学历提高培训、高中一年级新课程培训、暑期班主任培训、小学三四年级数学、英语教师新教材培训、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远程教育培训等数十项培训,参与教师近4000人次。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艺术水平。十三是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开展。成功举办了 县十一届运动会和十二届全民健身节,充分展示了昆阳儿女建设和谐盐都的蓬勃朝气和昂扬锐气。十四是安全稳定工作成效显著,全县教育大局稳定。在稳定的敏感期未发生一起赴市以上集体上访事件。目前可以说是政通人和。去年以来,我县教育教学工作在省市评比中屡登榜首。教育体育工作获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 省职业教育强县、 省教育宣传先进单位、 市高中教学质量先进单位、 市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单位、市远程教育管理与应用工作先进单位、 市电教教材建设先进单位、 市捐资助学先进单位、 市第七届运动会优秀组织奖、市第十一届全民健身节组织奖、 市教育局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市基础教育先进集体、县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等数十项荣誉称号。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们的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群众对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看,教育工作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基础设施底子薄,办学规模与教育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突出表现为广大农村学校布局分散,设施落后,教学资源匮乏,严重制约教学、教研的有效开展,制约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二是教育经费依然紧张。虽然政府投入逐年增加,但对基础异常薄弱的我县教育来说,仍然捉襟见肘。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仍需大量的经费支持。三是教师结构不合理。一是学科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农村学校英语、音、体、美、计算机学科教师短缺;二是年龄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90%以上都是六十七年代的民师转正来的。自XX年教师上划以来,6年间我县没有按正规渠道成批次招录过教师,致使教师队伍已出现结构性断层。

四、下步打算及措施

(一)继续解放思想,学习先进,找出差距,采取强有力措施,促进我县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积极应对经费紧张问题。县教体局将想尽千方百计改善办学条件。把学校布局调整与危房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打造教育“绿色通道”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公用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薄弱学校倾斜。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公平。同时,也建议县委、县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对教育支持力度再大些。

(三)针对教师结构不合理问题。一是打算加强教师培训,培养多能一专的教师,以解燃眉之需;二是敞开教师进出口,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适时招录合格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将不合格教师清除出教师队伍,建立起人才能进能出的长效机制,保持我县教育事业持久、协调发展。

(四)狠抓工作落实。制度的意义在于落实。一是实行班子成员和股室负责人包乡、包校制度,每项工作都责任到人,专职专责,盯死抓实,局长办公会定期听取工作进展汇报,推动工作落实;二是精简会议,精简文件,减少应酬和事务性活动,真正做到少发文、少开会,把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用到抓工作、抓落实上;三是加强对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跟踪问效,一把手对重要工作亲历亲为,亲自督查,保证每项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有成效;四是对局党组定下来的工作说了算,定了干,做到雷厉风行,快速高效,令行禁止。

特此报告。

有关教育的调研报告(15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国家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因此,我国的教育飞跃发展,突飞猛进。教育改革的步伐在蓬勃发展阶段。农民的素质有较大的提高。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70%,只有农民村人口素质有了提高,才能从根本上适应我国富国强国的战略。一、独生子女爱宠,家庭教育溺爱1、由于农村的家长自身的素质还普遍偏低,大多数农民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年龄偏大,加上独生子女过度的溺爱,使得部分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性格孤僻,行为习惯不良,有的整天沉迷上网,结果荒废了学业,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小偷小摸)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教育范文

  • 路线教育调研报告(15篇)
  • 路线教育调研报告(15篇)117人关注

    依照中心、省组织部长会议部署,今年将展开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我们深进安福县钱山、寮塘、甘洛、彭坊等乡镇,通过采取个别访谈、座谈交换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 ...[更多]

  • 干部教育培训调研报告(6篇)
  • 干部教育培训调研报告(6篇)111人关注

    做好党员干部培训工作,是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重要手段,是目前党员干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措施,是党员干部服务经济建设、争作贡献 ...[更多]

  • 民办教育发展调研报告(3篇)
  • 民办教育发展调研报告(3篇)105人关注

    民办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是由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的统称,它是由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 ...[更多]

  • 教育工作调研报告(15篇)
  • 教育工作调研报告(15篇)105人关注

    菏泽能化公司赵楼煤矿井下地质条件复杂,职工大部分由本部矿井划转职工组成,新入矿的青年职工又占全矿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二,工作环境的恶劣和人员结构的多样性、复杂性 ...[更多]

  • 农村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3篇)
  • 农村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3篇)101人关注

    摘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今年来我国大力发展科教兴国战略。教育人数及教学质量都有了空前的增长和提高。但是由于各地经济条件等各种原因,教育逐渐形成了城村差异,城市 ...[更多]

  • 教育调研报告(15篇)
  • 教育调研报告(15篇)100人关注

    民办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是由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的统称,它是由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 ...[更多]

  • 教育发展调研报告(15篇)
  • 教育发展调研报告(15篇)100人关注

    县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创新教育发展理念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教育发展调研的统一部署,最近我们组织县教育、人事、财政、编办等部门的有关人 ...[更多]

  • 中学教育调研报告(3篇)
  • 中学教育调研报告(3篇)100人关注

    针对下学期我们将涉及的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达到培养我们实践活动能力的目的,并让我们学会如何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学校让我们在暑 ...[更多]

调研报告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