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工作的调研报告范文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现已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工作,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是时代赋予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新课题。为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进一步发挥他们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今年8月,我带领县政府经研室有关人员,采取个别走访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县具有代表性的300余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进行了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状况
(一)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主要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邵东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因势利导,以发展民营经济为突破口,先后确立了“兴商建县”、“以工转商、工商联动”、“兴工强县”、“兴工旺商”等战略,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完成产值55.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5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3%、30.2%。6月份,其综合效益指数比1月份提高了44个百分点。主要成效表现在:
一是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全县形成了年产值过亿元的支柱产业11个,打火机、小五金、机械配件、铝制品、中药材等5个传统产业年产值均超过10亿元,注塑打火机年销售量50多亿只,居全国之最;小五金加工企业达1500家,年纳税3000余万元,扳手系列产品占全国三分之一;皮具、服装、鞋类、注塑等10个新兴产业正在向优势产业转变,年产值均已过亿元,皮具加工企业1300多家,销售总量居全国第二;牛仔服加工厂900多家,年产量占全省四分之一。上半年,非公有制经济提供的税收达1.83亿元,占全县税收总额的70%以上,主体地位日益突出。
二是外向度逐步增强。我县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敢为人先”的邵东人通过各专业市场把全国各地的产品转销到俄罗斯、东南亚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邵东商人的足迹踏遍了世界各地。打火机、小五金、皮具自营出口企业分别达26家、11家、3家,海关在我县设立了12个免税监管库,今年1-8月,加工贸易出口总额3600多万美元,同比增加1040万美元,居全省第二。
三是园区结构逐步形成。全县已形成形成了以县城工业园为龙头、六个乡镇工业基地为主体的“一园六基地”工业布局。园区和基地内集聚了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100多个,占全县规模企业的80%。其中投资在1亿元以上的有廉桥造纸、明珠集团,投资5000万—1亿元的有伟特家具、东海五金、金丹集团等。
四是品牌质量不断提高。全县注册商标总数达875件,现有创新型产品67项,拥有自主专利技术企业12家,省高新技术企业2家,分别是精华农产品有限公司和金土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拥有曾氏铝业、伟特家具、邵东齿轮等9个省名牌产品(全市42个),东海五金的“海王”、星月颜料的“星月”等8个省著名商标(全市22个),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均居全市首位。
五是民营领域不断拓宽。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和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提高、实力的增强,非公有制经济进入的领域不断拓宽,除少数国家明令禁止进入的产业和行业外,非公有制经济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各条战线上大显身手。我县民营资本参与的产业主要有房地产、建材、医药、机械、化工、石油、交通运输等。近几年,民营资本更是向教育、卫生、邮电、通讯、交通等基础产业和公益性事业进军,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县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我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点
截止底,全县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达30多万人,其中个体工商户为60200户,投资人113206人,注册资金12.4亿元;私营企业达3000余家,投资人2730人,注册资本17亿元;行业性中介组织、公证性中介组织以及服务性中介组织114个,从业人员1968人。
随着其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个人财富的积累和思想素质的成熟提高,较之民营企业发展初期,当前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思想倾向、道德取向、价值观念有了新的明显的变化,其基本特点是:
一是成员构成的多样性。主要以农民、城镇居民和下岗失业人员为主,其中以农民居多,约占50%以上。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且向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从年龄阶段划分,30—50岁的约占60%,50岁以上的约占30%,30岁以下的约占10%;从文化结构上讲,大专以上学历的约占20%,高中(含中专)的约占60%,初中以下的约占20%。
二是思想观念的开放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主要表现为思想观念普遍较新,敢闯、敢冒、敢试,更加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动态和各项政策信息的变化,自觉地把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产业政策结合起来,依法经营、照章纳税意识,环保意识、品牌意识、创新意识以及诚信度等均有较大提高,不再象企业发展初期那样急功近利,不择手段,普遍认为只有认真遵守市场经济规律,才能真正将企业做大做强。
三是经营管理的先进性。表现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正在摆脱家族型、经验型、粗放型的落后管理模式,逐步向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转变。如: 在县打火机行业协会组织下,全行业建立起质量监管委员会,统一质量价格标准,集中申报了一批商标和条形码,促进行业走上良性发展轨道。10家骨干企业整合资源,组建了一个打火机集团公司,并投资500万元建立研发中心,主攻中高档市场,产品从原来4个系列20多个品种增加到6个系列50多个品种,大大提高了国际市场竞争力。五金行业引进了全自动热处理生产线和大型先进数控摩擦压力机,开展热处理和加热装置的技术改造,节约了能源,也提升了产品质量。
四是政治参与的迫切性。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参政意识逐步增强。调查中发现,95%以上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希望得到组织关心,提高自己的政治社会地位,赢得更多的政治话语权。希望进入人大、政协、工商联等组织的约占82%以上,有加入共产党愿望的约占63%。
五是价值取向的公益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能够“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积极参与扶贫济困、扶助社会弱势群体以及社会公益事业等活动,特别是去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灾害后,更是牵动着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心,他们慷慨解囊、奉献爱心,共计捐款捐物800多万元,其中捐款5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16家。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社会影响和作用正变得越来越大。
(三)我县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是开展学习培训。我们充分发挥统战部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作用,采取自办、联办、选送学习、知识讲座、党校培训等形式,努力提高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理论素养和经营管理水平。同时,我们多次组织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学习取经。据统计,从年以来,全县共组织16次余人次到江、浙、广东等地参观考察,其中财政出资的就有6次,非公有
制经济人士通过学习借鉴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和办法,认真寻找了自己的差距与不足,进一步增强了激励创业的信心和热情。
二是加强党建工作。出台了《邵东县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建立了以统战部为主的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系会议制度,按照“成熟一个组建一个,组建一个巩固一个”和“重点突破、示范带动、构筑合力”的总体工作思路,全县39个具备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有21个建立了党组织,党组织的组建率超过50%,同时,加强工商联分会创建工作,全县26个乡镇有21个建立了乡镇工商联分会,组建率达到80%,有效地扩大和增强了党的影响力、凝聚力,影响和带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三是典型引导带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舆论传媒力量,通过开辟“邵东人在天涯”电视专栏、主办“光彩事业之星”评选活动等形式,对典型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进行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宣传和造势。,县政府对刘珍如等4名“光彩之星”进行了表彰。
四是解决政治待遇。我们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出突出贡献和政治上比较成熟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不仅给予物质上的重奖,更重要的是在政治上信任,不断扩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有序的政治参与。在县人大、县政协换届时,有5人当选市人大代表;有人担任市政协委员;19人当选县人大代表,22人当选县政协委员。有效增强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上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五是强化服务意识。统战部把为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服务中引导,在服务中管理。经常深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集中的单位和部门进行调研,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反映的问题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如实汇报,并提出建议和意见,为县委、县政府制订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提供重要依据,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创业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同时,坚持“立足发展抓服务,抓好服务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创业创造条件。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经营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协商、化解,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政治上做他们的向导,经营中做他们的帮手,生活中做他们的参谋。
二、存在问题
(一)工作机制不够完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多个相关部门、多个领域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我县在这方面尚有不足,各部门各行其是、各搞一套,缺乏一个完整的组织体系。同时,非公有制经济的党建和群团组织建设工作尚有薄弱之处,全县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基本上已建立了党和群团组织,但工会等群团组织的组建在中小型企业仍有一定阻力,部分企业主对此持抵触情绪。
(二)思想工作缺乏深度。由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众多,工商联往往对上规模的企业以及担任工商联常委、执委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联系较多,思想政治工作做得较为深入,而对其它小企业主及个体工商户等思想政治工作相对就比较薄弱,力不从心,工作还不够深入。
(三)思想素质参差不一。由于非公有制经济人员这个群体的成员来源于不同社会阶层,政治思想素质参差不一,心态可以概括为“三有两不”。“三有”即有为国家富强、和谐社会建设作贡献的良好愿望,有把企业做大做强做久的信心,在政治地位上有所要求。
第2篇 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工作的调研报告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现已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工作,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是时代赋予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新课题。为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进一步发挥他们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今年8月,我带领县政府经研室有关人员,采取个别走访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县具有代表性的300余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进行了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状况
(一)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主要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邵东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因势利导,以发展民营经济为突破口,先后确立了“兴商建县”、“以工转商、工商联动”、“兴工强县”、“兴工旺商”等战略,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完成产值55.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5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3%、30.2%。6月份,其综合效益指数比1月份提高了44个百分点。主要成效表现在:
一是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全县形成了年产值过亿元的支柱产业11个,打火机、小五金、机械配件、铝制品、中药材等5个传统产业年产值均超过10亿元,注塑打火机年销售量50多亿只,居全国之最;小五金加工企业达1500家,年纳税3000余万元,扳手系列产品占全国三分之一;皮具、服装、鞋类、注塑等10个新兴产业正在向优势产业转变,年产值均已过亿元,皮具加工企业1300多家,销售总量居全国第二;牛仔服加工厂900多家,年产量占全省四分之一。上半年,非公有制经济提供的税收达1.83亿元,占全县税收总额的70%以上,主体地位日益突出。
二是外向度逐步增强。我县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敢为人先”的邵东人通过各专业市场把全国各地的产品转销到俄罗斯、东南亚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邵东商人的足迹踏遍了世界各地。打火机、小五金、皮具自营出口企业分别达26家、11家、3家,海关在我县设立了12个免税监管库,今年1-8月,加工贸易出口总额3600多万美元,同比增加1040万美元,居全省第二。
三是园区结构逐步形成。全县已形成形成了以县城工业园为龙头、六个乡镇工业基地为主体的“一园六基地”工业布局。园区和基地内集聚了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100多个,占全县规模企业的80%。其中投资在1亿元以上的有廉桥造纸、明珠集团,投资5000万—1亿元的有伟特家具、东海五金、金丹集团等。
四是品牌质量不断提高。全县注册商标总数达875件,现有创新型产品67项,拥有自主专利技术企业12家,省高新技术企业2家,分别是精华农产品有限公司和金土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拥有曾氏铝业、伟特家具、邵东齿轮等9个省名牌产品(全市42个),东海五金的“海王”、星月颜料的“星月”等8个省著名商标(全市22个),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均居全市首位。
五是民营领域不断拓宽。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和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提高、实力的增强,非公有制经济进入的领域不断拓宽,除少数国家明令禁止进入的产业和行业外,非公有制经济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各条战线上大显身手。我县民营资本参与的产业主要有房地产、建材、医药、机械、化工、石油、交通运输等。近几年,民营资本更是向教育、卫生、邮电、通讯、交通等基础产业和公益性事业进军,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县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我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点
截止底,全县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达30多万人,其中个体工商户为60200户,投资人113206人,注册资金12.4亿元;私营企业达3000余家,投资人2730人,注册资本17亿元;行业性中介组织、公证性中介组织以及服务性中介组织114个,从业人员1968人。
随着其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个人财富的积累和思想素质的成熟提高,较之民营企业发展初期,当前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思想倾向、道德取向、价值观念有了新的明显的变化,其基本特点是:
一是成员构成的多样性。主要以农民、城镇居民和下岗失业人员为主,其中以农民居多,约占50%以上。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且向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从年龄阶段划分,30—50岁的约占60%,50岁以上的约占30%,30岁以下的约占10%;从文化结构上讲,大专以上学历的约占20%,高中(含中专)的约占60%,初中以下的约占20%。
二是思想观念的开放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主要表现为思想观念普遍较新,敢闯、敢冒、敢试,更加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动态和各项政策信息的变化,自觉地把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产业政策结合起来,依法经营、照章纳税意识,环保意识、品牌意识、创新意识以及诚信度等均有较大提高,不再象企业发展初期那样急功近利,不择手段,普遍认为只有认真遵守市场经济规律,才能真正将企业做大做强。
三是经营管理的先进性。表现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正在摆脱家族型、经验型、粗放型的落后管理模式,逐步向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转变。如: 在县打火机行业协会组织下,全行业建立起质量监管委员会,统一质量价格标准,集中申报了一批商标和条形码,促进行业走上良性发展轨道。10家骨干企业整合资源,组建了一个打火机集团公司,并投资500万元建立研发中心,主攻中高档市场,产品从原来4个系列20多个品种增加到6个系列50多个品种,大大提高了国际市场竞争力。五金行业引进了全自动热处理生产线和大型先进数控摩擦压力机,开展热处理和加热装置的技术改造,节约了能源,也提升了产品质量。
四是政治参与的迫切性。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参政意识逐步增强。调查中发现,95%以上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希望得到组织关心,提高自己的政治社会地位,赢得更多的政治话语权。希望进入人大、政协、工商联等组织的约占82%以上,有加入共产党愿望的约占63%。
五是价值取向的公益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能够“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积极参与扶贫济困、扶助社会弱势群体以及社会公益事业等活动,特别是去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灾害后,更是牵动着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心,他们慷慨解囊、奉献爱心,共计捐款捐物800多万元,其中捐款5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16家。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社会影响和作用正变得越来越大。
(三)我县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是开展学习培训。我们充分发挥统战部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作用,采取自办、联办、选送学习、知识讲座、党校培训等形式,努力提高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理论素养和经营管理水平。同时,我们多次组织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学习取经。据统计,从xx年以来,全县共组织16次xx余人次到江、浙、广东等地参观考察,其中财政出资的就有6次,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通过学习借鉴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和办法,认真寻找了自己的差距与不足,进一步增强了激励创业的信心和热情。
二是加强党建工作。出台了《邵东县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建立了以统战部为主的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系会议制度,按照“成熟一个组建一个,组建一个巩固一个”和“重点突破、示范带动、构筑合力”的总体工作思路,全县39个具备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有21个建立了党组织,党组织的组建率超过50%,同时,加强工商联分会创建工作,全县26个乡镇有21个建立了乡镇工商联分会,组建率达到80%,有效地扩大和增强了党的影响力、凝聚力,影响和带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三是典型引导带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舆论传媒力量,通过开辟“邵东人在天涯”电视专栏、主办“光彩事业之星”评选活动等形式,对典型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进行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宣传和造势。,县政府对刘珍如等4名“光彩之星”进行了表彰。
四是解决政治待遇。我们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出突出贡献和政治上比较成熟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不仅给予物质上的重奖,更重要的是在政治上信任,不断扩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有序的政治参与。在县人大、县政协换届时,有5人当选市人大代表;有8人担任市政协委员;19人当选县人大代表,22人当选县政协委员。有效增强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上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五是强化服务意识。统战部把为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服务中引导,在服务中管理。经常深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集中的单位和部门进行调研,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反映的问题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如实汇报,并提出建议和意见,为县委、县政府制订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提供重要依据,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创业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同时,坚持“立足发展抓服务,抓好服务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创业创造条件。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经营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协商、化解,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政治上做他们的向导,经营中做他们的帮手,生活中做他们的参谋。
二、存在问题
(一)工作机制不够完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多个相关部门、多个领域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我县在这方面尚有不足,各部门各行其是、各搞一套,缺乏一个完整的组织体系。同时,非公有制经济的党建和群团组织建设工作尚有薄弱之处,全县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基本上已建立了党和群团组织,但工会等群团组织的组建在中小型企业仍有一定阻力,部分企业主对此持抵触情绪。
第3篇 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一、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我区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大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经济总量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全区财政收入的_____%以上来自非公有制经济。截止今年2月份,全区已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_____个,其中外商投资企业_____家,私营企业_____家,个体工商户_____家。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得到加强。目前在_____家非公有制企业中共有党员_____名,建立党组织_____个,去年新发展党员_____名。各级党组织适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特点,把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积极开展党的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初步形成。区委和各镇街局党委逐步提高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得力措施,狠抓落实和提高。区委于_____年*月组建了_____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委,代区委履行对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领导职能。区委主要领导多次指示要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还多次带队到_____集团等几十户非公有制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并亲自签发区编办《关于成立_____非公有制企业工作委员会的通知》的文件,为各镇街局党委全力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团组织党建工作创造条件。各镇街局党委每位党政主要领导干部都确定至少一个非公有制企业作为党建工作联系点,指导和帮助企业党组织开展工作。总之,各镇街局党委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认识逐步深化、工作举措不断创新、责任体系不断强化,为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坚持制度创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探索中逐步规范。在抓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委注意抓住制度建设这一根本,先后制定了《_____—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规划》、《_____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工作若干规定(试行)》、《中共_____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_____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手册》等指导性文件,明确了各级党组织的职责和任务,还在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中统一建立健全了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联系困难职工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等,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得到规范,强化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员的职责和义务,增强了党员开展活动和参与生产经营决策的能力,提高党员干部和经营决策者的思想境界,确保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规范中推进。各镇街局党委也纷纷出台相关制度为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三)加大组建力度,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工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结构复杂、流动性大、分布面广的特点,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委因地制宜,采取抓大户、抓重点、抓典型、抓示范的办法,通过重点突破,典型引路,推动在具备条件的企业加大党组织组建工作的力度,并为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创造建立党组织的条件。探索创造出“单独建、联合建、依托建、区域统建”等多种组建形式和方法,提高了非公有制企业中党组织的组建率,有效地扩大了党的工作的覆盖面。采取向没有党组织、没有党员的非公有制企业选派党建工作联络员或政治指导员的办法,深入企业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做好组建工会、共青团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党员工作,积极为企业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截至今年2月末,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已建立党组织_____个,非公有制企业应建党支部组建率达_____%。其中党总支_____个,党支部_____个,联合党支部_____个。区非公党工委成立以来新建党组织_____个,理顺党组织关系_____人。
(四)注重组织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力量进一步充实和壮大。发展壮大党的队伍,是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力量薄弱,增强党在这一领域影响力的重要措施。通过送党刊、送党课、送政策等措施,努力做好在优秀员工特别是优秀经营管理人员和青年技术骨干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工作,还通过党校统一举办非公有制企业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等方式,不断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入党积极分子素质,确保发展党员质量。营口玻璃钢厂专门成立了企业党校,统一组织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以来,全区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近_____人,发展党员_____多名。此外,各级组织通过大力开展“扶助下岗职工党员再就业”活动,千方百计把经过培训、符合企业需要、具备上岗技能的下岗职工党员向非公有制企业推荐,先后有几十名党员被充实到非公有制企业,这些党员大多已成为企业骨干,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思想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党建工作难摆上位置。
一是一些党组织和领导同志缺乏对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性质特殊,党员人数少,建不建党组织关系不大,党员教育管理可有可无;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情况复杂,党员教育管理难开展,存在畏难情绪;农村、机关和社区党的建设任务繁重,顾不上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等。
二是对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未形成全社会的共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企业主对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认识不一,心态比较复杂。有相当数量的企业主对在企业建立党组织心存疑虑,有的认为企业资产属个人所有,建立党组织没有必要;有的怕党组织活动多,加重负担,影响生产;有的担心党组织干预企业生产经营。
三是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的党员对开展党的建设缺乏认同,积极性不高。这些党员思想上的模糊认识,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教育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第4篇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一、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我区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大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经济总量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全区财政收入的**%以上来自非
公有制经济。全区已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个,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家,私营企业**家,个体工商户**家。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得到加强。目前在**家非公有制企业中共有党员***名,建立党组织**个,去年新发展党员**名。各级党组织适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特点,把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积极开展党的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一)强化组织领导,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初步形成。区委和各镇街局党委逐步提高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得力措施,狠抓落实和提高。区委于**年*月组建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委,代区委履行对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领导职能。区委主要领导多次指示要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还多次带队到***集团等几十户非公有制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并亲自签发区编办《关于成立***非公有制企业工作委员会的通知》的文件,为各镇街局党委全力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团组织党建工作创造条件。各镇街局党委每位党政主要领导干部都确定至少一个非公有制企业作为党建工作联系点,指导和帮助企业党组织开展工作。总之,各镇街局党委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认识逐步深化、工作举措不断创新、责任体系不断强化,为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坚持制度创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探索中逐步规范。在抓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委注意抓住制度建设这一根本,先后制定了《***xx年—xx年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规划》、《***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工作若干规定(试行)》、《中共***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手册》等指导性文件,明确了各级党组织的职责和任务,还在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中统一建立健全了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联系困难职工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等,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得到规范,强化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员的职责和义务,增强了党员开展活动和参与生产经营决策的能力,提高党员干部和经营决策者的思想境界,确保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规范中推进。各镇街局党委也纷纷出台相关制度为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三)加大组建力度,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工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结构复杂、流动性大、分布面广的特点,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委因地制宜,采取抓大户、抓重点、抓典型、抓示范的办法,通过重点突破,典型引路,推动在具备条件的企业加大党组织组建工作的力度,并为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创造建立党组织的条件。探索创造出“单独建、联合建、依托建、区域统建”等多种组建形式和方法,提高了非公有制企业中党组织的组建率,有效地扩大了党的工作的覆盖面。采取向没有党组织、没有党员的非公有制企业选派党建工作联络员或政治指导员的办法,深入企业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做好组建工会、共青团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党员工作,积极为企业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截至今年2月末,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已建立党组织**个,非公有制企业应建党支部组建率达**。其中党总支**个,党支部**个,联合党支部**个。区非公党工委成立以来新建党组织**个,理顺党组织关系**人。
(四)注重组织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力量进一步充实和壮大。发展壮大党的队伍,是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力量薄弱,增强党在这一领域影响力的重要措施。通过送党刊、送党课、送政策等措施,努力做好在优秀员工特别是优秀经营管理人员和青年技术骨干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工作,还通过党校统一举办非公有制企业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等方式,不断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入党积极分子素质,确保发展党员质量。营口玻璃钢厂专门成立了企业党校,统一组织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xx年以来,全区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近**人,发展党员**多名。此外,各级组织通过大力开展“扶助下岗职工党员再就业”活动,千方百计把经过培训、符合企业需要、具备上岗技能的下岗职工党员向非公有制企业推荐,先后有几十名党员被充实到非公有制企业,这些党员大多已成为企业骨干,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思想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党建工作难摆上位置。
一是一些党组织和领导同志缺乏对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性质特殊,党员人数少,建不建党组织关系不大,党员教育管理可有可无;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情况复杂,党员教育管理难开展,存在畏难情绪;农村、机关和社区党的建设任务繁重,顾不上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等。
二是对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未形成全社会的共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企业主对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认识不一,心态比较复杂。有相当数量的企业主对在企业建立党组织心存疑虑,有的认为企业资产属个人所有,建立党组织没有必要;有的怕党组织活动多,加重负担,影响生产;有的担心党组织干预企业生产经营。
三是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的党员对开展党的建设缺乏认同,积极性不高。这些党员思想上的模糊认识,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教育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二)党员数量较少,流动较快,党组织组建难度较大。
一是产权上的私有性,弱化了与党组织的内在联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大多无上级主管单位,诞生之初普遍未设置党组织,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党务工作者与国有企业相比,都被“边缘化”了。
二是党员数量难统计。从目前的统计渠道中无法得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的确切数字。
三是党组织难建立。与国有、集体企业相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力量薄弱,缺少建立党组织的基本条件。
(三)活动缺少保障,受到制约,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难开展。
一是个私企业点多面广,从业多样,经营活动节奏快,有的跨地经营,有的经营地与注册地分离,使党组织的设置、管理遇到许多新的情况。
二是私营企业中党组织开展工作很大程度上受企业主的制约,客观上使得党员管理教育、党员发展等工作难以有效地开展。
三、对策及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工作思路,增强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自觉性
首先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四破四立”,切实消除思想障碍。即破除少数党政领导的“无所谓”心理,树立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事关全局的观念;破除少数基层党组织的畏难情绪,树立理直气壮抓党建的观念;破除少数企业主的戒备心理,树立非公经济组织要健康长寿、离不开党的政治优势的观念;破除一些党员的雇佣心理,树立在非公经济组织同样可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观念。一方面要按照“七一”讲话提出的新任务、新标准、新政策,进一步突破思想禁区、破除组织发展上的关门主义,拓宽工作思路;另一方面,要坚持从非公有制经济及其党建工作的基础和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总结提炼、不断积累管用的党建理念,逐步掌握工作规律,进而掌握实践创新的主动权。要进一步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的主要任务,树立“服务、促进、引导”的党组织功能理念。
(二)加大组建力度,规范隶属关系,抓紧消除空白点
一是对已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有合适支部书记人选、生产经营比较稳定的经济组织,无论规模大小,都应明确刚性要求,及早组建党组织。
二是要坚持“抓大带小”。对资产规模较大、员工人数较多、在当地利税贡献突出、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以及在当地具有较强辐射力的中心市场,要列为重点对象盯住不放,帮助其尽快创造条件建立党组织。 三是要大力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打破计划经济时期按单位体制“一对一”设置党组织的思维方式,广泛尝试联合组建、区域组建、行业组建、挂靠组建、委托组建、嫁接组建等多种方式,一幢居住楼、一个专业市场、一个工业区,只要有利于党员管理,有利于开展活动,都可以成立组建党组织的依托。
四是要建立长效、统一的管理体制,切实理顺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实行“分类管理、以块为主”的办法,将个体工商户、外资企业中的党组织分别划归对其企业生产经营有规范约束力的工商、外经贸等行政监管部门党组织主管,将数量较多的私营企业确定由乡镇、街道办事处党组织主管。
(三)创新渗透途径,不断扩大党的建设的覆盖面
要坚持党建、工建、团建一起抓,特别是在打工族比较集中的私营企业,应优先建立群团组织,促进党组织的建立。要进一步扩大党建工作联系员的覆盖面。党建工作联系员的人选可以是党员领导干部,也可以是一般党员;可以从党政群机关选派,也可以从企业或其他基层单位物色。联系员可以实行定点联系,也可以划片负责。各级领导要结合办联系点,带头当党建工作联系员。对上述两条途径仍然覆盖不到的,要纳入社区管理或指定有关主管单位党组织负责,通过社区党建联席会、社区服务站、社会治安网络等多种组织载体全面纳入,不能放弃联系、失去控制。
(四)创新工作机制,着力化解制约因素
一是要把住市场准入关口,建立源头管理机制。工商部门在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办理注册登记和年检手续时,应要求其填报负责人及员工的政治面貌和党的工作的有关情况,并坚持定期向同级党委组织部门反映,从源头上督促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时建立党的组织。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时,国资、体改等部门也可参照这一做法办理。
二是要建立业主教育、引导机制,降低党建工作的“进入”难度。引导业主把单纯的谋利动机逐步上升到社会责任感,把单纯重视资本逐步上升到资本、人本并重,把单纯的经济行为逐步上升到追求民族精神、创业精神,从而形成对党建工作的自觉认识,主动接纳党建工作。
三是要建立人才推荐和党务干部输送机制,切实解决工作力量薄弱的问题。地方和部门党组织一方面舍得派干部担任或兼任非公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另一方面要拓宽视野,有计划地物色、培训,逐步培养起一支结构合理、工作精明、在群众和业主中都有威望的党务工作者队伍。
四是要注重载体建设,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实效。首先要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其次要强化党员的监督管理;再次要创新党员的活动方式;最后,还要抓好典型,树立样板。
(五)创新领导方式,确保工作落实。
要逐级明确责任,完善工作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领导格局。要明确各镇街局和有关部门党委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方面所负的主要责任和直接责任,在党委领导下,建立和落实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联席会制度、党建工作责任制度、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台帐制度、定期通报和年终考核、奖惩制度,督促工作落实,要切实加大人才、感情、经费等方方面面的投入。将党性观念强、素质较高的人才放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事党务工作;切实关心和爱护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工作的党员,对因坚持原则而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党员和群团组织负责人,要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在鼓励企业立足自身解决党组织的活动经费、活动阵地的同时,要制定倾斜政策,帮助党组织改善工作条件,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