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汇报书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范文 > 政务报告 > 调研报告

价格调研报告(5篇)

发布时间:2023-09-01 21:42:09 查看人数:53

价格调研报告

第1篇 楼盘市场价格调研报告

楼盘指由具备开发资质的开发商承担设计、建设并聚集在某一处进入市场上销售的房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楼盘市场价格的调研报告,欢迎大家的阅读。

楼盘市场价格调研报告一

一、xx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

优越的地理环境,浓厚的商业氛围,旧城历史景观和独特滨江景观特色是xx房地产业的发展的主要特质。从2000年起至今,xx商品房价格一直呈现稳步上涨的态势,xx已成为武汉高档房产的主要聚集区域,同时,也成为优势地产竟相博弈之地。总体而言,xx房地产无论从产品定位还是创新程度,都趋向于中高端。

xx年以后,随着大量外埠资本注资xx,该区域房地产格局呈现出新变化。一方面,房产的整合概念不断增强,如永清片区的新天地项目,集合住宅、酒店、写字楼、商铺等不同商业业态于一体。房地产开发不再以某类物业为主,而是深化为产业概念,地产对城市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另一方面,顶级项目拉动了高端消费力量。长期以来,武汉的房产高端消费都受到了产品的极大制约,项目品质的均等性使xx的房地产业不能满足细分市场的要求。这一局面被打破,xx滨江地产及商业地产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xx房地产进入了历年来最火爆的一年。

目前,xx房地产呈现出住宅、商业并进的格局,物业形态上以高层为主,投资型物业不断涌现。在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影响之下,房地产项目的消化速度虽然有所放缓,但价格仍然稳步上升。

二、xx商品住宅发展特征

产品特征:xx中心区域住宅以高层住房、高档公寓为主;城郊结合部以多层、小高层、连排别墅为主。

价格特征:xx城区商品住宅总体价格水平在6500元/平方米左右,均价在 6500元/平方米以下的物业主要集中于后湖、金银湖,、二七片及古田区域。

供求特征:全市商品房销售项目中,xx区域占据了39.54%,xx区域楼盘供求基本平衡。

消费者特征:包括公务员、商人、公司职员、企业老总、外来人员等。

产品定位:中高端产品为主,中低档楼盘放量偏少(多集中在后湖、金银湖)。

文化诉求特征:浓厚的商业、娱乐等都市文化特征。

三、xx商品住宅供给和销售基本分析

(1) 商品住宅价格与销量分析

xx区域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土地资源以及优美的自然环境等优势在过去的时间内,房地产开发量居武汉市前列,同其它区域相比,其价格一直呈现出上升状态,xx住宅均价达到5894.43元/平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增长了39.57%。另一方面,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在进入xx年以后,商品住宅的销量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xx住宅销量为8950套,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51.32%。

从上表可以看出,xx区的住宅物业平均价格同整个武汉市的总体住宅物业平均价格的涨落步调还是相一致的,而且上涨的幅度十分平稳。从整个区域市场来看,高档楼盘主要集中在xx中心城区,中档楼盘主要聚集在东西湖、后湖和古田区域。

xx中心区作为武汉市的一个开发热点,住宅开发力度较大,目前区域可售楼盘套数在45000套左右。从市场接受情况来看也是比较理想的,相信随着该区经济不断的纵身发展,房地产业会在其中充当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同时,该区域交通日益通畅,市政配套逐步成熟,东西湖、后湖、古田区域的绿化、美化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积极成果,这些都将为这一带的房价带来一定的升值空间。

(2) xx商品住宅市场供求关系

1、(1—6月份)xx商品住房市场总容量约为45000套,1—6月总供给13299套,市场总销量为8950套,总体供销比为1.49:1。

2、拆迁购房与投资性购房比例的降低导致住宅销量减少

为避免因房屋拆迁量过大而导致被动需求的过度增长和市场价格波动,武汉市在xx年以来对拆迁规模进行了压缩。全市旧城改造拆迁面积为1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8.94%。

同时,国家出台的政策促使投资购房的成本和风险不断加大,也直接导致了购房需求的减少。据亿房网今年(1-6月份)的网络调查数据和对90多个楼盘的调研数据显示,已拥有一套住房,进行第二次或多次购买行为的家庭占到47.52%,其中,包含了改善居住条件和投资购房等动因。由于这种动因并不属于迫切性需求,因而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成为住房市场中可伸缩性的需求。

xx作为房产投资的主要区域,投资类楼盘销售的放缓使其住宅整体销量有所减少。

3、购房者对xx中心城区的住宅偏好度高

亿房研究中心的xx年最新调研数据显示,潜在消费者对购买住房的区域偏好主要集中于xx中心城区。但受到该区域高房价的影响,使得一部分在该区域工作及希望在该区域置业的人群不得不在别的片区寻求替代品。

4、主要销售的住房产品价格集中在5000-7000元/平方米

如下图所示:5000—7000元/平方米价格层次的商品住房销量占到总销量的 65%以上,7000元/平方米以上产品的销量逐步上升。

5、今年1-6月份主要销售的住房产品户型集中在90-120 平方米

xx的户型供销比例统计结果显示,90平方米以下户型供小于销,140平方米以上户型供大于销,90-140平方米户型供销比较平衡。其中,90平方米以下户型的上市量占到xx总上市量的20.52%,90平方米以下户型的销售量占到xx总销量的27.83%。90平方米以下户型的上市和销售情况受政策的影响程度日益显现,从今年1-6月份的情况来说,xx90平方米以下户型的上市量较大,占到全市同等户型上市量的40.17%,90平方米以下户型的销量则占到全市同等户型销量的45.43%。

四、xx各区域住宅市场发展概况

xx区目前由xx中心区、xx片区、二七、xx片区和xx区四个区域组成,根据其房地产发展特点,下文将按不同片区对其住宅发展特征进行分析:

(一)xx中心区

上半年xx中心区成交均价为6875.42元/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上涨2152.88元/平方米,涨幅为45.59%。其中商品住宅共成交3235套,较去年减少4630套,降幅为58.87%。

从上半年xx中心区成交价格来看,1至5月呈递增趋势,5月达到价格高峰,为7286.34元/平方米,随后6月价格出现小幅回落,但每平方米价格仍稳定7200元以上。相比价格来说,成交方面较去年严重萎缩,总体成交量还未达到去年同期水平的一半。

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由两方面因素造成,首先xx中心区商品房供应量趋于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新房供应量减少3成之多,制约了购房者消费;当然,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上半年武汉楼市的整体低迷和观望。尤其在中心城区,房价涨幅过快,甚至超过中高收入购房者的支付能力,楼市显得愈发不景气。在这样的市场面前,大多数开发商选择坚挺,仅有少部分尾盘项目打起价格战,这也就造成了6月该片区的价格出现小幅回落。

xx的发展总是伴随商业的脚步前进的。随着武汉天地的问世,集住宅、甲级办公楼、零售、餐饮、娱乐、精品酒店等多种功能的140万平方米大体量项目对永清文化进行传承与再造,势必带领整个永清板块的崛起;时代豪苑、外滩棕榈泉也让整个风景如画的沿江板块活力四射;融科天城的推出,加上位于解放大道循礼门综合项目的即将兴建,位于xx内环解放大道中心地段的老循礼门板块焕发出新魅力,而之前,新世界中心的落成以及武汉国际广场的兴建也让武广板块如虎添翼。

预计不久的将来,xx内环将呈现汉正街、武广、永清、循礼门、沿江等多板块综合发展态势,各大板块功能定位不同又相互促进,将由点及面,以板块崛起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从而促进整个xx中心区的加快建设。

(二)xx片区

上半年古田片区成交均价为5217.82元/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上涨1516.4元/平方米,涨幅为40.97%。其中商品房住宅共成交1195套,较去年减少2609套,降幅为68.59%。

从成交价格情况来看,尽管古田片区今年1至6月一直都是稳中有升,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在全市各区中价格涨幅居末位,仅仅高于青山片区。另外,成交方面,古田仅成交1195套,跌幅居全市之首。

从该区域楼盘地理位置的分布来看,活跃楼盘全部集中在解放大道古田四路至古田二路沿线,该地段离中心城区较近,周边配套也相对完善,所以构成了古田片区目前的供应主体。正因为如此,随着轻轨建设的降温和解放大道沿线开发的逐步完成,该片区供应量减少,市场关注度有所下降,再加上经济适用房对商品房价格体系的冲击,以至今年古田片区楼市较为沉寂。

政府对古田区域的整体规划,为古田板块的楼市发展改善了外部环境,区域房地产市场后期发展看好。随着硚口政府对古田区域的闲置工业用地进行处理,使得古田区域项目可以成片,整体开发,同时,未来轻轨通车,西汉正街商圈形成,都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古田区域的城市环境,为古田楼市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xx片区

上半年二七、后湖片区成交均价为5186.25元/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上涨1694.93元/平方米,涨幅为48.55%。其中商品房住宅共成交2364套,较去年下降42.06%。

从成交价格来看,该片区价格涨幅基本趋于平稳,1至5月稳中有升,6月价格略为回调。受供应量的影响,后湖地区商品房关注度下降,百步亭现代城、香利国庭等项目撑起了该区域成交的主体。二七地区则依然是航天·双城和东立国际独揽商品房住宅市场。由于新上市楼盘数量较前两年大幅减少,二七、后湖片区的楼市整体呈现温和向上的走势,部分楼盘因而加大了打折力度,高端商品房价格回落明显。

令人振奋的是,轻轨二期的正在加速建设,堤角至丹水池路段基本竣工,黄浦路段则已建设过半,交通方面的瓶颈有望在近两年内打破。商业方面,二七的东部购物公园正在紧锣密鼓的招商之中,家乐福等商业巨头已经确定落户,未来她将辐射后湖、二七等地区,弥补商业配套不足的现实问题。

(四)xx片区

上半年东西湖片区成交均价为4708.77元/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上涨1431.83元/平方米,涨幅为43.69%。其中商品房住宅共成交2364套,较去年增长了14.07%。

从成交价格及成交套数来看,东西湖片区今年实现价量双增,特别是销量,尽管只增长14个百分点,但纵观今年全市其他的销售情况,该片区的表现还是令人刮目相看的。

虽然整个市场气氛的一直处于观望情绪,但从该片区个别项目的调查显示,客户平均接待量并没减少多少。而来看房的客户,很多也是因为价格相对较低,所以将买房目标选定在郊区,面对高房价,有迫切购房需求的中低购房者不得不把目光集中在郊区盘,从目前情况来看,东西湖尽管存在交通不便,但价格低、环境好弥补了部分缺失。

多层作为郊区最易消化的普通住宅产品类型,一直是本区域开发的主力产品。近4 年来其供应量的递减趋势说明,市场环境的影响下,开发商开始注重产品结构的调整,产品重心逐渐由多层向高层和小高层转换。

和其他区域市场多层——小高层——高层的转换阶段不同,本区域由于其自身条件限制,小高层的过渡时间不长、过渡量较少,迅速迈入了高层物业开发阶段。因此高层物业还需一定时间的市场磨合,才能逐步为区域市场接受。从楼市发展的总趋势看,高层物业是未来市场的主流产品。

东西湖被誉为武汉的“北大门”,而金银湖更是占据空港经济之利,未来还将在这里修建保税物流中心,发展物流经济。这将大为加强东西湖于城市圈的联系,加快异地置业的脚步,为下一步楼市的繁荣奠定基础。

楼盘市场价格调研报告二

“两港一城”建设热潮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促进了我区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目前房地产业在我区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房地产业直接税收占到总税收的15%左右,相关税收占到总税收的30%;如果加上契税收入,则占到36%。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房地产业对税收的支柱作用会更加明显。

近期,中央和市陆续出台了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对于受外部环境影响较敏感的房地产业来说,政策的调整无疑会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认清我区房地产市场现状,客观分析政策对房地产走势的影响,从而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保持我区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区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

今年1-6月,我区房地产业实现税收5亿元,同比增长85%;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7.3亿元,其中住宅投资完成23亿元;商品房施工面积489.9万平方米,销售100万平方米。今年以来,我区房地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房产投资保持较高增速

我区近年的大开发大建设态势和房地产市场的走热使得房产开发商对我区房地产市场前景纷纷看好。今年上半年我区房地产开发仍延续了去年以来的较快增长势头,1-6月,房地产开发平均增速为42.2%,具体走势见图一。其中,住宅建设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中的地位突出,占到房地产开发全部投资的62%;商业营业用房今年开发增速也持续走高,2-6月累计增速分别为:2.6%、15.2%、84.5%、79.1%、1.9倍;办公楼开发投资也保持了10倍以上的增速。

2、房产销售势头回落明显

今年我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的同比增速均呈逐月下降趋势,2-6月的增速走势见图二:

从商品房预售情况来看,回落趋势明显。1-6月全区预售3940套,总面积50.6万平方米;预售套数和面积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降低了15.5%和15.4%。出于对宏观政策的观望心态,3月份我区商品房预售出现了一次明显下降,4月份仅售出474套,总面积6.5万平方米,与3月份相比均下降了44.3%。5月、6月继续维持了较低的预售水平,每月预售385套,总面积5万平方米左右。

3、房产平均价格持续走高

虽然今年年初开始,中央及市频频出台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有关政策,但年后,房地产市场已进入快速上涨的新一轮行情,由于土地的稀缺性、百姓改善住房的实际需求支撑以及“跟涨不跟跌”的投资心理等因素影响,我区房价也呈持续走高的态势。

自年开始,我区房地产价格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快速提升,房价在xx年分别同比上涨20.5%、30%和42%。目前,我区新建商品房均价已达5590元每平方米,同比上升20%;存量房均价已达5000元每平方米,同比上升47%。

二、近期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对我区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影响

由于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房地产市场投机成份严重,中央将防范房地产风险作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重点,市也出台了多项有关政策,加强对房地产业的调控。中央和市的政策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调控房市:

中央:

——土地供应结构调整。建设部等七部委出台《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规定各地要根据房地产市场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土地供应结构、供应方式及供应时间;对房价上涨过快的地方,适当提高居住用地在土地供应中的比例,着重增加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供应量;严控高档住房用地供应。

——房贷利率调整。3月16日,央行出台了调整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信贷政策,规定对房价上涨过快城市或地区,可将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由20%提高到30%,并实行住房贷款下限管理,将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水平由5.31%提高到6.12%。

——房地产财税政策调整。国税总局、财政部、建设部联合发文,规定xx年6月1日后,个人将购买不足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营业税,同时规定凡在xx年6月1日以后购买非普通住房的,按3%全额征收契税。

——房地产发展目标调整。xx年市《工作报告》确立了“以居住为主、以市民消费为主、以普通商品住宅为主”的“三个为主”楼市调控原则。

——房地产销售登记方式调整。市加强新建楼盘网上备案工作,于2月18日推出“网上二手房”试运转,增强房地产信息的透明度,并出重拳打击违规炒作房产的企业。

——房地产供应结构调整。大力调整供应结构,加大配套商品房为主的中低价普通商品房供应。xx年市计划开工建设配套商品房和中低价商品房各1000万平方米。

从短期看,宏观政策的调整将对我区的房地产投资建设带来直接影响,从而关系到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目标的完成;同时,平抑房价政策的出台导致市场观望气氛浓重,房地产市场尤其是二手房市场交易量将有较大程度的萎缩,我区房地产业发展将出现一定程度的“缓刹车”效应。

但从长期看,宏观政策调整必将有效剔除我区房地产市场中的投机因素,达到抑制投机行为、规范投资行为、鼓励居住消费的目的,有利于我区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主要将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合理控制房地产投资开发量。通过调整房贷利率、税收政策,减少房地产市场中的投机成分,显露市场真实需求量,合理引导房地产投资开发量。同时,通过严格土地供应,有效防止过度开发的情况发生。

——缓解房地产业供求矛盾。通过加大配套商品房和中低价商品房的建设量,调整房地产供应结构,满足普通老百姓的住房需求,有效缓解房地产业的供求矛盾。

——适度平稳房地产价格。考虑到“两港一城”建设效应初显、浦东板块效应显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带来的房产升值效应,我区房地产价格仍将继续走高,但期房限转、税收调整、商品房网上登记等政策办法将有效稳定过快上涨的房价,使其涨幅趋于稳定。

三、积极应对,保持我区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由于我区房地产市场发展基数相对较低,近期又迎来“两港一城”开发建设的历史性机遇,从长远来看,我区房地产市场仍将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近期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将使我区正在发展中的房地产市场进入一个调整-巩固-提高的阶段,走向日趋成熟。为保持我区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当前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房地产价格监测工作

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房价监测和预警体系,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维护房地产市场价格秩序,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重点监测土地出让价格,新建商品房、存量房的交易价格;当前特别要重视加强对住宅类商品房价格的监测工作。加强房价的季度、年度分析预测工作,将出让土地面积、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新建商品房的开工面积、竣工面积、销售面积、空置房面积及空置率,市场平均价格及变动情况和原因等列入分析内容。一旦发现价格异常波动,及时提出预警建议。

2、加强房地产项目的跟踪管理工作

建立房地产项目的跟踪联系网络,及时反馈项目的进展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协调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房地产企业根据政府年度土地供应计划经营房地产开发项目,并按照统一招标、拍卖和挂牌的方式来取得土地使用权,同时,严格对房地产企业有关用地、立项、规划、建设和销售手续的办理。把好房地产项目的市场准入关,严格审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条件,对抽逃注册资本金、项目资本金,无证或超范围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的行为,要依法严厉打击。

3、有计划有步骤的规划房地产开发

结合我区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来开发房地产,根据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来编制房地产开发计划,合理预留开发空间,以达到通过城市规划来引导房地产开发,带动经济发展的良好效果。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控,通过房地产市场的信息透明化,培育和发挥房地产行业协会的作用,引导房地产企业掌握市场状况,根据市场运行状况合理安排开发计划。

4、合理引导住房主体需求

中低收入职工、新增的城镇职工、城市化推进的人群、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城镇中的困难家庭是社会上的住房主体需求。为满足这部分需求,市政府今年大力推进配套商品房和中低价商品房两类住房建设,同时加大廉租房的建设力度。我区要以此为契机,积极引导商品房开发向普通住宅建设倾斜,改善住宅供应,完善住宅功能,提高住宅质量。同时,结合我区开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实际,引导居民对住房的理性消费,推动主体需求的合理化。

第2篇 价格调研报告范文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于保障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我县农村饮水价格情况,规范供水价格秩序, 近日,我们深入**等7个乡镇,对农村饮水价格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位于鄂西,属**江汉平原过渡的低山丘陵地带。全县行政区划分为六镇一乡,***个行政村(**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人,其中农村人口**人。据水利部门数据显示,“***”期间,我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共解决**人(含农村学校****人),建设集中式饮水安全工程**处,**人,总供水能力1.1894万吨/日,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达到**%。实际完成投资**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万元,省级配套**万元,县级配套**万元,群众自筹**万元。**年,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工程建设饮水安全工程**处,建成集中式供水工程**处,解决了*个乡镇**个村**所中小学****户**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完成投资***万元。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部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集中供水的供水能力、实际供水数量、供水人口、投资主体、上级补贴、管理模式等;运行费用和价格情况,包括电费、人员工资、维修费、水质检测费等各项运行维护费用以及缴纳的各种税费;农村饮水工程水价收取方式、收取标准等;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电价情况,包括农村饮水工程电价执行类别和具体水平等;管理情况,包括管理模式、管理人员数量和工资水平、管网漏损率等。因供水模式的差异,其情况也各有不同,但农村用水户用水量低,管网长且损坏严重,漏损率大,运行维护费用较高,管理人员少、工资低,水费标准偏低,收取难,经营管理举步为坚是普遍反映的问题。

二、目前农村饮水价格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研发现,在农村饮水价格监管方面,我们价格部门虽做了一定的工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1、价格部门监管农村饮水价格的范围有限。目前只监管了县城自来水公司直供到村、乡镇自来水厂直供到村和民营公司管理的水价,故我县的农村饮水价格管理有些混乱,存在政府定价、协商定价、村民自制定价三种定价方式。而且自**年我县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以来,从未对农饮水价格进行过检查,供水企业或村集体大多自己管自己。

2、农村饮水价格偏低。据调查,全县农村饮水价格无论是那种定价方式,基本水价均在1元/吨至2.5元/吨之间,且绝大多数村民自制定价都在1元-1.5元/吨,收支难平衡。

3、除县城自来水公司直供到村的水价公示基本规范外,其它几种供水模式(乡镇自来水厂直供到村、村民自建自管、民营公司管理、村集体管理)基本没有价格公示。

4、时有价格举报投诉。主要是供水管网改造过程中发生的矛盾、不能直抄到户而由用户平摊水费等引起的举报较多。

三、农饮水价格问题存在的原因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农村饮用水价格偏低,多数村集体处于保本或亏本状态,特别是提水供水工程基本都要村级进行补助才有人进行管理。深入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供水成本过高。调查发现,一是工程年供水总量小,供水范围小,用户较少,单位供水成本相对较高。二是电价偏高。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用电执行居民生活用电价格,绝大多数农村集中供水工程采取自灌模式,不需要发动机抽水,不存在电费负担,但部分抽水、提水工程耗电量大,抽一方水通常需要耗电4-5千瓦时,电费占供水成本的比重较大,电费相对较高。三是群众用水量少。由于用水花钱,农村群众实际用水量较少,每户每月平均5吨,个别村组不足3吨,致使供水单位成本偏大。

二是群众认识偏差。我县农村居民长期以手压井、小筒井和小口径砖井为饮用水源,甚至还有少部分居民取用河塘、渠等地表水。部分偏远地区的农民,特别是老年人,认为花钱买水饮用很不必要,他们大多选择不用或少用商品饮用水。

三是部门监督缺乏。农饮水工程加压站、入户主管网等工程都是政府投资,由于缺乏对管材、设备及施工质量的有效监管,农饮工程建设质量低,“跑、冒、滴、漏”现象较多,致使供水成本增加。据调查,我县村组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网平均漏损率在**%以上。管网老化、损坏严重,供水设备和设施年久失修,用户滴水现象较为普遍,缺乏规范化管理。

四是优惠政策难落实。由于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单位性质缺乏明确定性,相关政策、规章制度仅简单指出要实施优惠政策,而对用电价格、税费优惠的规定比较模糊,没有明确执行方式,可操作性不强,从而使相应的电价、税费等优惠政策在实际执行中难以落实到位,实际效果不理想。

四、加强农村饮用水价格监管的对策建议

农村饮用水和其他商品一样,价格过高过低必然会影响到购买力。因此,加强农村饮用水价格监管,形成合理的水价机制,实现供需双方利益均衡,是促进农村饮用水供应良性运转,保证农饮安全工程惠民政策得到落实的途径。笔者认为从以下方面入手,加强农村饮用水价格监管:

1、合理确定水价,补偿经营成本。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自****年实施以来,由于一直没有统一的管理办法,造成各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价格管理混乱,直接影响到供水工程的运营效益和用水户的利益。要因地制宜探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优质优价等原则,由物价部门合理确定水价标准,形成群众能够接受、供水工程能够持续运营的水价机制,最大限度的让群众得到实惠。

2、出台优惠政策,降低用水负担。考虑到农村用户经济承受能力,在目前农村饮水价格偏低、运行困难的情况下,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出台优惠政策,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用电、用地、税收等实行优惠政策。

3、加强部门联动,实现有效监管。农村饮用水价格的高低,不仅关系农民切身,而且也影响到供水企业(村集体)的经营利益,水利、物价、财政、卫生等部门应当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一方面在统筹考虑、合理分摊的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水价;另一方面更要加强对供水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的调研和监管。

县商务局关于生活必需品价格运行趋势情况调研报告

受国际、国内市场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扬和其他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今年7月,xx县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压力较上月有所缓解。xx县列入国家商务部监测目录的主要生活必需品共13种(鸡、鸡蛋、牛奶、调和油、菜籽油、花生油、精瘦肉、五花肉、大米、面粉、食盐、食糖、豆油),7月环比:4种商品价格上涨,占 30.77%,涨幅控制在10%以内;0种商品价格下跌;9种商品价格持平,占69.23%。

一、市场供应情况

(一)生猪(猪肉)

今年前1--7月生猪收购价格持续走高。3月份在6.90元/斤至7.20元/斤区间波动后,到5月中旬逐步走高,6月份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8.80元/斤,7月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10元/斤,与去年同期4.50元/斤相比,上涨222.22%。猪源主要来自重庆、广安、武胜及本地。

随着生猪收购价格的一路走高,猪肉价格涨幅较大,7月底,精瘦肉、五花肉全县平均价格分别为15.75元/斤、13.03元/斤,环比分别上涨2.61%、0.89%;与去年12月相比分别上涨18.87%、18.87%。

(二)粮油

今年在受国家再次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市场供求等诸多因素影响下,xx县粮食价格涨势较快。7月与上月相比粮食价格起伏较小,大米(小包装)、面粉(小包装)价格分别为2.45元/斤、2.15元/斤,大米(小包装)环比上涨0.62%,面粉(小包装)环比下降1.15%;与去年 12月相比,大米(小包装)价格持平,面粉(小包装)回落5.7%。

食用油价格小幅上涨,7月底,调和油、菜籽油、花生油价格分别为6.765元/斤、6.155元/斤、11.2元/斤,调和油环比回落0.88%,菜籽油、花生油环比分别上涨2.84%、0.58%;与去年12月相比分别上涨7.47%、6.67%、2.75%。

(三)禽蛋

7月底,鸡(白条)零售价格为6.625元/斤,鸡蛋价格由于季节产蛋量减少等多种因素影响上涨,零售价格为5.35元/斤,环比分别上涨1.92%、5.21%,与去年12月相比分别上涨2.32%、17.2%。

(四)蔬菜

受露地蔬菜种植面积减少和对外地调入蔬菜的依赖程度因素影响,以监测的圆白菜、西红柿、青椒、土豆、窝笋、白萝卜、四季豆、茄子、南瓜、芹菜等10种主要蔬菜价格与6月份相比,8涨2降,下降的品种主要为叶类地方菜;与去年同期相比,9升1降,土豆上涨幅度最大,涨幅66.67%,圆白菜下降幅度为3.65%。

二、原因分析

就xx县来讲,本轮物价上涨来自多方面的因素,国际市场上农产品等价格上涨也带来了输入性通胀压力。xx县是面粉、小杂粮、蔬菜等农副产品的输入城市,大部分靠外采供应,价格的变动会随产区的价格变动而波动。因此,影响xx县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际上的影响。货币发行过量,国外货币的流动性和国际农副产品价格上涨性进一步推升了价格。另外历史以来xx县城消费价格水平一直高于比邻县市的长期积累,自给份额不足,消费需求旺盛,难免xx县价格总水平仍在较高价位运行。

二是xx县是一个主要食品输入型城市。粮油等主要农副产品大部分依靠外地调入。xx县虽是粮食主产区,但也是粮食的主销区,受收购价格上涨的影响,推动xx县农副产品价格逐步走高。农资价格上涨,种植成本明显增加,生产加工和运输成本的上升,都导致粮食等农副产品的价格上涨。食用油受国内大豆减产和国际市场大豆价格波动的影响。xx县肉、禽、蛋等自给能力不足。食用油价格目前完全由供应商主导价格,这对xx县价格总水平调控形成有一定压力。

三是成本推动价格总水平上升,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我国在现代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劳动力、资本、土地资源快速向城市流动,农村的生产资源相对减少,农村劳动力成本上升,受国内大环境的影响xx县也不例外。实行节能减排,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也相应增加生产成本。这些因素表明农副产品价格是一个较为长期上涨的过程。

四是xx县蔬菜种植面积不足,能储备运输的蔬菜基本上靠外采供应。县城周边蔬菜生产出现萎缩。随着xx县域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县城骨架不断扩大,县城周边的蔬菜生产基地也被用于城市建设,菜地越来越少,菜农也日见减少,城郊还没有更多的形成新的较大规模的蔬菜基地,只有朝阳、九龙、花园镇的村民采摘自家菜园所种蔬菜,提篮卖菜,无法满足城镇市场所需,县城所需蔬菜大部分时节依赖长途贩运。

五是流通环节多、成本高。目前,蔬菜分散生产与分散销售的矛盾仍很突出,产销规模小,衔接不畅,不确定因素多,供应与价格波动大,居民 “买菜贵”与农民“卖菜难”矛盾并存。农资、土地承包费、人工费、柴油等涨价增加蔬菜生产流通成本,销售费用增加。从外地调入xx县的蔬菜,有运输费、批发市场交易费、零售商有摊位费等。日前,xx县商务局与发改局等相关部门到xx县乔家等乡镇xx县城农贸市场调研蔬菜生产和价格情况,了解到菜农地里销售价格并不高,中间商在菜农手上收到蔬菜后运到城区卖给零售商,加价一般在0.30—0.50元/市斤之间 ,零售商再卖给消费者,加价一般在0.60—1.00元/市斤之间,经中间商和零售商层层加价,最终消费者在零售市场上购买的菜价与菜农售出的菜价之间已经翻番。

三、价格走向趋势分析

随着国家稳定物价的各项政策措施逐步发挥作用,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将高位回落,全年价格总水平将在可控区间运行。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和省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将为稳定物价发挥积极作用。

一是国内市场保障供应始终保持很高水平。下半年粮食价格仍将保持温和小幅上升的态势。由于猪肉价格涨幅大幅度低于生猪价格涨幅,近期价格连续走高的猪肉价格后期可能还会有一定程度的上涨。对于粮食走势,由于农业人工成本上升较多,化肥、农药、柴油等物质投入成本的上涨,粮食价格保持温和小幅上升的态势有利于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调动粮食生产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客观需要。xx县粮油等农副产品在供应充足和生猪、禽、蛋供应量增加的情况下,价格会保持稳定。

二是稳定“菜篮子”价格是稳定市场运行的基础。为更好地完成稳定市场运行这一重要任务,重点抓好保障市场供应、保证群众生活、稳定通胀预期这“两保一稳”工作,以稳定“菜篮子”商品的供应和价格为抓手,切实规范市场价格秩序,降低群众生活成本,稳定社会通胀预期。后期蔬菜价格将有小幅回落。

三是日用工业消费品价格稳中有降。我国绝大部分工业消费品产能充足,市场竞争充分,尤其是耐用消费品价格呈下降态势,是市场价格总体稳定的有力支撑。

四是国家和省一系列促进生产,保障市场有效供应的政策措施逐步落实,xx县有关部门组织和增加农副产品的有效供应,会直接促使价格总水平回稳。

五是xx县虽然市场供应充足,供销两旺,市场平稳,但价格总水平的调控任务仍很艰巨,预计今年xx县价格总水平有可能突破4%的预期目标。随着国家和省调控措施的逐步落实,预计后期农产品价格会有所回落,但也可能反弹,应引起高度重视。

四、意见和建议

(一)建立市场价格调控联系会议制度。建议由县政府办牵头,县发改局、商务局、工商局、粮食局、民政局、财政局、农业局、交通局等部门参加的市场价格调控联系会议制度,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各负其责,确保物价基本稳定,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二)抓好蔬菜惠卖保民生。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开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一要落实本地蔬菜基地货源直供超市,或由超市直接采购,压缩流通环节,实行特价惠卖。组织超市、生鲜门店设立惠民蔬菜价格销售专区,实行零利润销售或进价直销蔬菜。二要鼓励“产销对接”,减少蔬菜生产供应的中间环节。服务基地蔬菜直销社区,引导蔬菜龙头企业进社区开直销店,组建合作联社进社区销售,增加菜农直销摊位。三要引导特价促销,在菜价较高的特殊时期,引导超市每天选择一部分蔬菜品种,推出“一元菜”等特价惠民促销活动,在降低菜价的同时,吸引聚集人气,增加其它商品销售。四要发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大型连锁商业企业直接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长期购销关系。引导平价菜进校园,扩大学校蔬菜副食品集中采购渠道和范围。使学校食堂普通饭菜价格保持基本稳定。

(三)加强运行监测和预测分析。一是加强对农副产品市场价格变动情况的监测分析,在政府稳定和调控物价的时段内,重点监测粮、油、肉、禽、蛋、奶、菜等与居民生活紧密相关的商品价格,发现主要商品价格重大异常波动的第一时间向上级主管部门及县委、县政府报告。二是加强市场供应量的监测,把握好粮油肉等农副产品的投放节奏和力度,千方百计保障市场供应。三是关注和及时对市场粮油农副产品和蔬菜价格的走势进行预测分析。

(四)妥善安排好低收入人群的生活。价格管理部门要配合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切实减少因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给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生活造成的影响,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发放适当价格临时补贴。

(五)着力完善价格调控手段。xx县应根据《价格法》尽快建立全县统一的价格调节基金制度,以充分发挥其调节利益分配关系、平抑市场物价的作用。建立起低收入居民生活补贴与价格总水平联动机制,进一步提高对低收入居民进行价格补贴的科学性,确保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不因价格上涨而降低。

(六)加强价格自律。各大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对农副产品价格要倡导让利于民、诚信经营,有关部门要及时开展农副产品市场巡查和检查。要加大执法力度,及时纠正各种不正当的价格行为、要采取召开价格提醒告诫会,提供价格服务等多种形式,宣传价格政策法规,引导经营者加强价格自律,自觉规范价格行为,严力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串通涨价,捏造散步涨价信息等价格违法行为。

农资价格管理调研报告

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特别是今年春耕生产后,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价格的迅速攀升,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长。根据区物价局的检查工作部署,我县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对全县农资生产供应现状及价格变化情况进行调研,并组织人员开展专项检查。按区物价局《关于加强农资价格监管的通知》要求,对我区部分化肥和农药实行价格干预措施,随着农资价格监督检查工作力度的加大和价格行政干预措施的逐步落实,目前,我县农资市场供应趋缓,市场价格稳中有略升。

一、基本情况

(一)产、供、销情况。由于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权放开多年,在价格管理上,国家只是对大型化肥、农药、农膜生产企业的化肥出厂价格和部分进口化肥的口岸交货价格实行指导价管理,流通环节的批发价格、零售价格已放开,实行市场调节价,因此,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的产、供、销已发生根本变化。就我县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省化肥、农药、农膜批发成为我县农资经营的主要方式。我县主要经营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分布到县、乡、村,基本上有一个良好的供销环境。

2、本县内主要化肥生产企业有镇骏威复合肥、镇复合肥和镇复合肥等,主要用途是用于甘蔗、果蔗、和山林生产等方面。但我县生产企业规模小、产量低,质量难于保证。这些厂家投资规模小,生产设备差,技术落后,没有一家采用喷浆技术生产复合肥的厂家,均是搅拌式作坊生产,产品质量难于保证,且生产分散,难于管理。由于投资规模小,产量、销量有限,多数厂家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二)化肥、农药、农膜价格情况。xx年12月开始,我区化肥等农资市场价格,无论是国产肥还是进口肥,也无论是单质肥还是复合肥,整个市场价格均出现明显的涨价现象。特别是进入xx年春耕生产后,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幅度明显加大,群众反映意见强烈。以农民长期喜欢施用的化肥、农药比较,国产含氮肥46%尿素同期比升9.1%;国产含氮肥17%碳酸氢铵同期比升7.1%;国产含p.n.k.ktk各18%复合肥同期比升7.7%;。化肥等农资价格的过快上涨,抑制甚至抵消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二、化肥价格上涨的原因分析

据调查县内化肥生产厂家人士的分析解释,今年化肥价格全面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化肥的各种原料价格上涨,如氯化钾从2200元/吨涨到2400元/吨,碳酸氢铵从去年的550元/吨涨到600元/吨,尿素已涨到2200元/吨,编织袋材料也从去年1.20元/只涨到现在的1.5元/只,由于原材料涨价,作为终端产品的化肥,自然会随着成本的推动全面涨价,这是化肥市场价格大幅度涨价的主要原因之一。

原因二,国务院出台系列措施支持农业发展,农民和农业企业积极性增强,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投入,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增加。在市场供应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发生较大变化必然引起市场价格的波动。

原因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化肥市场供求关系被彻底打破,化肥出口急剧增量,而进口减少,市场供应趋紧,呈现卖方市场。

原因四,公路、铁路价格上涨,带动进口化肥到运输成本提高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扬,拉动国内化肥成本提高,价格上升。

三、值得我们思考的几个问题

针对当前化肥价格持续上涨的态势,以及对上述化肥涨价原因的分析,尽管我县对农资价格进行监测,但今后农资价格的整体走势如何,目前尚难预料。从目前掌握的情况分析,化肥价格仍有上涨的可能空间和推动压力。一是各级政府重视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粮食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二是粮食价格仍处稳中有升态势,农民对种植粮食增产增收有较高的心理预期;三是资源性产品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和运输紧张的状况短时间内难于缓解,成本的推动因素依然存在。农资价格。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减免农业税和落实粮食直补后,种粮收益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但是,居高不下的农资市场价格却使农民在喜悦之余有了些许忧虑。xx年以来,种子、农药、农膜等农资价格涨幅较大,农民群众的生产性费用支出明显增加。据统计部门资料显示,xx年我县早籼米价格为1.2元/斤,按平均亩产600斤计算,每亩收入720元,种植每亩地投入的农资成本在150元左右,扣除成本纯收入570元/亩。xx年早籼米价格为1.5元/斤,每亩收入900元,农资成本在200元左右,扣除成本纯收入700元/亩。这说明,国家政策带给农民的实惠,一部分已经被农资涨价所抵消,随着现在重要商品的不断上升,相比之下种粮户农民得不到政策实际好处。

四、规范涉农价格和收费的对策

通过这次调研使我们认识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社会结构的基层,农民是工农联盟的基石,只有把“三农”问题真正解决好了,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目标。我们认为,对于物价部门来说,规范涉农价格和收费,服务新农村建设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对农资价格的成本监测和价格监管。完善农资价格成本监测体系,加大价格监管力度,防止价格过快上涨,避免本应由农民得到的实惠,由涨价的“黑手”掏了去。在化肥等农资价格的管理方面,对经营环节(含批发、零售)有必要采取综合费率管理办法,建立长效价格管理机制。

2、从严审批涉农收费项目和标准。慎重审批涉农收费,不符合收费条件的,坚决取消收费项目;不是收费主体的,坚决取消收费资格,把中央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加大检查和处罚力度,对农资零售价格的监督检查,对不按规定实行明码标价、推迟执行最高零售限价等价格违法行为实行提醒、告诫或罚款处理,取得一定成效。

3、深入推行涉农收费公示制度。乡(镇)、村两级要向农民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使涉农收费政策做到家喻户晓。同时,要加强对公示内容的审查,根据收费政策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公示内容,确保收费公示的时效性。

4、对涉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收费进行清理,该降低的降低,该取消的取消,有浮动幅度的执行最低标准,并对清理后的各项收费项目标准向社会公布出去,增加收费政策透明度,象保护重点企业一样保护新农村示范点建设。

5、建立一个快捷有效的县乡村三级价格监督网络。以县级价格主管部门为依托,在乡级建立物价管理所或物价监督站,在村级聘请物价监督员,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物价监督管理的积极性,发挥“12358”举报电话的作用,鼓励农民群众监督举报涉农乱收费行为。

今后,应继续保持对化肥等农资市场价格监督检查的高压势态,加大查处力度,依法对不执行规定的政府指导价或价格行政干预措施,或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价格欺诈、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价格违法行为的查处,并予以曝光,同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打击假冒伪劣化肥、掺杂使假等各种坑农、害农的行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维护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市场价格秩序。

县级价格监测现状调研报告

价格监测是《价格法》赋予物价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是政府把握经济运行情况、了解市场变化、增强宏观调控和价格监管决策科学性、有效性、预见性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配合实现决策目标、监控经济运行和价格变化的重要手段,还是事关经济发展、群众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价格监测活动对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县的价格监测工作现状

价格监测是指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对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动情况进行跟踪、采集、分析、预测、公布的活动,是价格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县价格主管部门严格按照《价格法》、《价格监测规定》、《省价格监测预警办法》、《省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监测报表制度》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认真、及时做好市场价格监测、分析、预测预警、公布等各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政府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价格政策及宏观调控措施提供了准确的价格信息和科学的意见建议。

(一)领导重视,责任明确。“物价”是涉及千家万户敏感神经的问题,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对此,我局领导高度重视,积极主动地落实各项措施,做好价格监测工作。在xx年局工作要点中专门将价格监测工作列为“力求四大突破”之一来抓,并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县发改局市场价格与粮食监管领导小组,下设了市场巡查组、调备审查组、粮食价格监管组三个专业小组。时时监控市场价格变动情况,积极有效地预防控制我县价格异常波动,维护正常的价格秩序。

(二)及时采价,认真上报。一是按照省价格监测中心和市发改委的统一部署,根据《省重要消费品和服务价格监测报告制度》、《省重要生产资料价格监测报告制度》以及《市主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报告制度》的要求,对我县粮油、副食品、农资、能源、建材、特色农产品、农村居民服务等88种(成品粮类8种、食用油类2种、肉禽蛋类8种、水产品类3种、蔬菜类11种、副食品类6种、能源类2种、建材类5种、农资类28种、特色农产品类4种、农村居民服务价格类11种)价格监测品种实行定期监测,真实、准确、及时上报监测数据。二是认真贯彻落实临时价格干预措施,认真做好对重要商品的定期监测和调价备案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58号令”和《省物价局关于贯彻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通知》的要求认真做好部分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的监测工作,并于每星期的星期二和星期五准确、及时地向市发改委上报监测数据,做好调价备案工作,xx年共接收备案4件。三是对我县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情况以及农民收入和消费意向开展实地调查。贯彻中央扩内需、保增长的方针,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我局认真按照《省价格监测中心关于开展当前农村生产和消费情况调查的通知》要求,走访了部分乡镇,就当前农民的种植意向和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情况以及农民收入和消费意向等情况开展实地调查。县价格监测工作在全省县级价格监测考核中一直名列前茅,被省物价局评为“xx年度全省价格监测工作先进单位”。

(三)深入了解,分析透彻。一是在完成定期上报监测数据的同时,价格监测工作人员认真做好价格巡视制度,不惜牺牲休息时间,在节假日前后以及市场价格波动过于频繁期间时时开展价格巡查工作,对一些群众比较关心的商品价格、变动较为频繁的商品价格、重要商品及服务价格进行实地查看,讯问原因,开展调查。二是在加强市场监测的同时,加大对价格变动幅度、原因以及变化趋势的分析力度,及时推出半月一期的《县价格监测分析》简报,对可能引起市场价格波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进行预警、预报,为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期间政府宏观调控和价格监管、价格决策提供信息资源和预测意见。xx年共上报动态价格信息1、分析材料2、专题调查、调研文章,其中《油价上涨对县农村班车、县内专线、出租车营运成本的影响及建议》荣获xx年度全省优秀价格监测报告二等奖。

(四)完善机制,应急处置。一是制定《县市场价格异常上涨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价格预警预报制度,制定应对价格异常上涨应急程序,建立市场价格异常上涨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二是制定《县物价部门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防控应急预案》。在今年国际上多个国家发生甲型h1n1流感,并呈蔓延趋势的情况下,为确保我县在疫病发生时能及时、高效、有序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我局及时制定了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防控应急预案,在做好日常监测的同时加强应急监测,密切关注市场价格运行情况,为政府提高调控和监管提供重要保障。

二、价格监测工作存在的困难

(一)价格监测机构和人员有待完善。目前,我县的价格监测工作设在县发改局的价格科内,并无专门的价格监测机构和人员配置。而价格科的工作除开展市场价格监测工作外,还有商品价格和经营性服务价格的管理、成本调查、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协调商品和服务价格及收纳的争议等,其科室人员一般为2至3人,每人在分配工作任务时都是身兼数职。由于价格监测只能一人兼职工作,再加上价格监测又是一项烦杂的工作,内容上量多面广,时间上不可有一点怠慢,因此往往因为繁忙的工作任务而顾此失彼,从而造成精力方面投入有限,效率方面难以提高,工作方式、方法难以创新,与宏观调控的要求和面广量大的市场价格信息难以相适应。

(二)监测点的规范化建设有待强化。因价格监测点的报价人员多为兼职,由于各自忙于事务,部分价格监测点只起到了报价的作用,使价格监测人员对市场价格变动的原因无法了解,不能有效地发挥出价格监测点的信息窗口作用。

(三)网络资源共享有待加强。在分析预测时往往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料,因条件限制部分商品的价格信息无法从本地了解,有时就得借助网络信息,如查询部分商品或材料的市场销售价格或是期货价格,而能提供此类价格的网站大多是要求通过注册才能查询的,对掌握各地的市场价格变动情况、预测本县的价格变动趋势带来不便。

三、加强价格监测工作的建议

(一)要切实增强对价格监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价格监测工作繁琐、枯燥乏味、要求严格、工作量大、且多为求人办事,因而要提高自身对价格监测重要性的认识,还要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首先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价格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应将价格监测和预警工作视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业的一部分,怀着对国家忠诚、对社会和老百姓尽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开展工作。其次要加强责任心,增强使命感,要把心放在事上,把事放在心,做到时时用心、处处用心、事事用心,事事认真,时时尽责。要按照价格监测工作的职责和任务,认认真真把事干实干好,干出特色干出实效。再次要干一行爱一行,热爱本职工作,感受工作带来的快乐,并为这份事业而快乐工作着。积极的心态能够调动一个人的心灵力量,而且可以不断挖掘潜在的心灵力量,使其工作水平的发挥达到一种好的状态,甚至是完美的境界。

(二)要努力提高价格监测人员的监测工作水平。价格监测工作即是一项政策性很强、政治敏感度很高的工作,又是一项需要运用综合经济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对市场异常波动的价格信息、数据进行采集、传输、汇总、动态分析、预测的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此,价格监测工作人员应努力加强政治敏锐性和对政策的认识,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同时,还应不断学习掌握多种经济、科技等知识,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和工作能力。首先要做到勤学。从事价格监测工作要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要有“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学习心态。要向书本学习,多读书、读好书,丰富学识;还要向实践学习,不断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增长才干;要向群众学习,努力把群众的聪明才智凝聚起来,形成推动监测工作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其次要做到勤思。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成,将所学的知识和所了解的价格信息有机地结合一起在,把有价值的信息用活用好。再次要做到勤练。要多到市场看看,多与其它县市及相关部门沟通,多了解一些市场行情,多掌握些一手材料,善于分析,勤于钻研,把原因分析地深入分析地透彻,把措施考虑地周到考虑地详实,适时向领导提供高质量的分析材料,不断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在监测工作中扬长避短,发扬县级价格监测工作更贴近于基层、更贴近于群众的优势,克服县级监测工作人员紧、任务繁、没有专门的机构和编制的劣势,创新工作理念,更好地为政府宏观调控和价格决策提供信息资源和预测意见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出谋划策。

(三)要加快建立健全基层市场价格监测体系和价格信息网络。完善本县范围内的价格监测网点和监测内容管理,按照有代表性、可行性、稳定性的要求,结合生产、经营、消费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在监测范围上建立起覆盖县、乡、村三级科学的、完善的价格监测网,在监测内容上要以与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为基础,以本地特色产品价格为补充,以其它商品和服务价格为辅助,可以在现行的监测内容上增加如商品房价格、原材料价格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价格,使之能够更加全面地、系统地、准确地、及时地了解、掌握本地区范围内的价格变动情况和价格发展趋势。建立起覆盖县、乡、村的纵向价格监测网络,可以起到三级联动、互相衔接、反映灵敏的作用,可以更系统地了解全县的价格变动情况和变动趋势,可以进一步加强市场价格预测、预警工作,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影响价格异常波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利于避免市场价格出现大起大落,降低经济运行风险,提升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价格安全的能力,预见市场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上传下达价格监测信息,充分发挥情报员的作用。

(四)要努力加强对监测点报价人员系统性和前瞻性的培训。价格监测采价点是价格监测工作的“根本”和“泉源”,是整个价格监测工作的基础,因此要加强价格监测采价点管理,价格监测采价点的报价人员就某种商品来说与市场联系较为密切,容易得到前沿信息和一手资料,应加强报价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强报价人员的敏锐性和洞察力,做到早发现、是上报。才能对价格异常波动起到“见之于未萌,防止于未发”的原旨作用,才能得出分析透彻的高质量分析文件,提高预警预测能力。

(五)要整合资源加强监测队伍建设。为克服价格监测人员紧缺的问题,可以集社会力量为我所用,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向部门、向乡镇、向社会聘任价格监测人员,或是参照奥运会招聘自愿者的方法,向社会招募一些义务价格监测员,并实行持证上岗,定期培训,有组织、有系统、有计划地对全县各级市场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进行定期和不定期价格监测。

总之,只要我们紧紧围绕中心大局,突出重点,求真务实,创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技术和工作能力,把握好价格监测工作的时效性、动态性、综合性、预见性,就一定能够搞好县级价格监测工作,从而为保持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3篇 农机产品价格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准确掌握我县农机补贴产品实际市场销售价格,维护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严肃性、公平性,保护广大购机者的利益,根据省农机局《关于开展补贴农机产品市场价格调研的通知》要求,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选派人员,深入农村走访农户98户,电话调查237户,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问题

此次共调查了29个厂家农机产品、10经销商和335户农民。从调查情况来看,享受补贴的农机产品的市场实际销售价格均未超过厂家销售指导价格,实际补贴率约在11.69%—83.2%之间,大部分补贴农机产品的实际补贴率在30%左右。全喂入自走履带式的联合收割机实际补贴率均在22%以下,有的实际补贴率才达11.69%,比如久保田688;大部分轮式拖拉机、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手扶插秧机的实际补贴率超过了30%,有的达到40%、50%,比如中机南方半喂入收割机达到58.82%,部分轮式拖拉机超过35%。

二、调研原因分析

对于部分实际补贴率达30-50%左右的轮式拖拉机、半喂入联合收割机,超过国家规定的补贴率30%的原因是:(1)生产厂家做活动,主要是提高市占有率对补贴以外的农机具采取降价促销。

(2)由于补贴机具产品价格虚高,厂家有很大的价格调整空间。

(3)经销商为完成厂家销售任务,放弃经营利润,进行降价促销。

根据目前补贴农机具的价格现现状,归根结底厂家的销售指导价是虚高的,但是这些机具的实际销售价格基本符合政策规定;对于上述个别实际补贴率超50%的农机产品,初步调查的原因是:生产企业为了顺应当前政府大力推广插秧机械而大幅让利给购机农户所致,并非通过降低配置、减少功能等手段降低价格,同时经调查购机户,该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没发现大的质量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抽查,若存在故意虚报产品市场销售价格或者通过降低配置、减少功能等手段降低价格,导致补贴农机产品价格混乱等问题的,我们将按有关规定报请上级有关部门予以处理。

三、建议

1、省局督促生产企业如实申报并承诺产品市场价格。关键确保生产企业要诚信申报,如故意虚报,实际市场销售价格与申报承诺的价格波动过大(如幅度超过20%),则严肃查处,取消补贴资格。

2、企业对其生产和销售的农机产品要明码标价,同时价格要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建议上级农机部门对其申报的价格以及确定的产品补贴额全部向社会公开,接受农民、各级农机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

第4篇 价格调研报告

据我局市场监测,近期以来,受“猪流感”影响,生猪及猪肉价格持续下跌。为此,我局针对这一现象对全县部分乡镇屠宰场、生猪活体储备点、县内部分农户、县城农贸市场和部分超市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具体的调查摸底,对生猪及猪肉价格下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对下一步市场趋势作了一个初步预测,现将有关情况简要如下:

一、价格情况

目前我县生猪收购价格:良种瘦肉型生猪为480-490元/100斤、土杂猪为460-470元/100斤;较上个月的同种类生猪收购价格540-550元/100斤和520-530元/100斤平均分别下跌11%和11.3%;较去年同期同类生猪收购价格800-900元/100斤和600-700元/100斤平均分别下跌35%和28%。

目前我县猪肉价格:县城及大部分乡镇屠宰场的鲜肉批发价格为13-15元/公斤。市场零售价格为18-20元/公斤,较上周22-24元/公斤平均下跌17%,较去年同期28-30元/公斤下跌35.6%。

二、主要原因

一是受“猪流感”影响,虽然世界卫生组织已确认美国和墨西哥发生人感染猪流感疫情,但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仍存在较大影响。二是广东等地因我省生猪注射瘦肉精过多等原因一直在减少甚至拒绝收购我省的生猪,导致猪源外购受阻,内销渠道呈饱和状态从而压低了生猪收购价格。三是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xx年全国生猪养殖业进入低谷,xx 年开始国家采取有力措施刺激养猪业发展,进行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保险、疫病防疫补助、规模场补助、养殖大县补贴等一系列资金扶持政策相继出台,刺激了养猪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导致生猪产量较往年增加但销售渠道狭窄。

三、下一步走势

目前生猪及猪肉市场价格已在下跌空间徘徊,但实际情况是如此种现象继续下去的话,我县屠宰场及大部分农户特别是大中型规模化养猪场已基本无利可图,小养猪场和散养户已进入亏损状态。待等到“猪流感”冷却后,价格有可能回落。但据省商务厅从省级储备基地调查,xx 年上半年猪肉价格达到高峰,导致母猪大量补栏,按生猪生产周期12 月左右计算,大规模商品猪上市恰好集中在 xx年上半年,因此xx 年生猪价格仍将保持较大下降压力,这期间虽然不排除一些波动,但总体价格回转需要等到今年年底。另据全国其他各地储备基地反映,一般亏损3-5 个月后,小养殖场因资金问题将被动退出,开始淘汰母猪,在淘汰母猪3-4 个月后,生猪供应就可转为良性循环,这样推算,价格回转也在年底左右。

ww当前我局作为商务主管部门,要做好的工作主要是生猪屠宰市场监管工作,确保肉品质量和高度关注猪肉市场波动对农民增收带来的负面影响。

同时加强生猪市场动态和常态预测预警,主要监测生猪价格、存栏出栏情况、饲料价格情况等,定期发布市场变化相关信息,分析供求关系,预测市场走势,为县内大型养殖户生产经营提供便捷、准确、客观的信息,促进生猪养殖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县价格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今年以来,我县价格管理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价格管理职能,大力规范价费秩序,从严查处各类价格违法行为,突出价格服务优势,为我县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打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建设做出了贡献。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县物价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中心,强力推进规范化管理,深化价格改革,强化价格执法,拓展价格服务领域,充分发挥价格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助推城乡一体化进程,使我县的价格管理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价格秩序得到规范:xx年共立案查处各类价格违法案件20件,比上一年减少6件,下降23%;价格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全年完成涉案物品价格鉴定和价格认证300件,比上年增加78件,评估标的金额达2200余万元,比xx年增加1600余万元。

(一)教育、医疗收费仍是焦点。虽然近年来价格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花大力气重点整治了教育、医疗等价格收费,实施了教育“一费制”和医疗服务收费公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目前城乡教育收费、医疗收费和药品价格仍然是群众反映的焦点,“看病贵”、“教育收费贵”的现象仍然存在。从xx年我局接到的价格举报投诉案件来看,教育收费、医疗收费价格投诉案件占整个价格投诉案件的比例达35%,人民群众包括部分县政协委员都反映教育收费和医疗服务收费透明度不高,收费行为缺乏有效监管。

(二)农村价格监管缺乏有效监管。城乡差距和价格监管力量的缺位导致了目前我县农民在购买农资、就医、子女入学、外出务工等方面的价格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保护,农村价格违法行为不能得到及时查处,制约了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减负增收。

(三)价格欺诈行为扰乱市场秩序。部分经营者受利益最大化的驱使,常常借“换季处理”、“全城最低价”等虚假信息和更隐蔽的手段诱骗消费者购买,侵害消费者合法价格权益,扰乱正常市场价格秩序。

(四)群众缺乏价格维权意识。面对价格违法行为,部分群众一方面因为自身切身利益受制于人,发现价格违法行忍气吞声,片面地认为损失不大,犯不着费力向价格主管部门举报,依法维权意识不强,助长了经营者的价格违法乱纪行为。

二、存在问题原因浅析

(一)开拓创新意识不够。价格管理队伍执政能力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对价格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价格管理工作缺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意识,未能随着形势的变化而积极地转变工作方法和思想观念,面对经济生活中不断出现的新的价格矛盾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行政措施严重滞后。

(二)基层价格监管力度不够。一是由于县级基层价格管理队伍在机构改革时或撤或并,执法主体没有得到明确,影响了价格管理队伍建设;二是市场经济日益繁荣和经济交往的日趋频繁,价格违法手段更加隐蔽、涉及金额更大、性质更严重、社会影响更恶劣,现有的价格监管力量明显不足。

(三)价格宣传力度不够。如“12358”价格举报电话开通已经五周年了,但是社会的认知度还不高,部分群众遇到价格违法行为时仍采用写信、上门投诉等传统方式。群众缺少了解价格政策法规知识的有效途径,导致价格政策法律法规水平不高,抵制价格违法行为的能力不强。

(四)经营者价格法制观念淡薄。部分经营者价格法制观念淡薄,诚信经营意识不强,为了追求一点利润,不惜违法乱纪,扰乱市场正常的价格秩序。

三、对价格管理工作的思考

(一)抓好价格调控,促进经济发展。一是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利用价格杠杆,适时、适度地对水、电、气、公交客运、出租运价等公用公益性价格(收费)进行调控;二是要主动参与到城市经营中来,同国土、城建等部门制定经济适用房价格,各类用地性质的土地基准地价,定期向社会公布,为土地招标拍卖,盘活土地资产,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价格依据;三是要搞好价格监测服务工作。充分借鉴“非典”、“禽流感”等价格异常波动事件的经验和教训,制定应对价格异常波动的预案,加强重要商品价格和服务收费的监测,及时发现和捕捉各种带苗头性、倾向性的不稳定价格因素,采取积极措施,稳定市场价格秩序。

(二)抓好价格宣传,增强全民价格法制意识。一是要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5.8”价格举报宣传日、“12.4”法制宣传日等为契机,以“送法进村”、“送法进万家”等活动为载体,向群众广泛宣传价格法律知识;二是要通过网络、报刊、电视等现代传媒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向群众大张旗鼓地宣传价格法律法规知识;三是创新价格宣传方式,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他们宣传价格法律法规知识,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增强全民的价格法制意识。

(三)抓好价格监管,维护市场正常价格秩序。一是严格执行现行的教育“一费制”,药品最高零售限价和农村药品配送政策,理顺收费秩序,规范收费行为;二是继续完善教育收费公示制、医疗服务收费公示制,提高收费行为的透明度,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三是结合工作实际,集中力量加大对教育、医疗等价格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的调研,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探索新的符合实际的监管办法和措施。

(四)抓好价费公示,营造良好的价费环境。一是要通过对社区收费公示、公布“12358”价格举报电话、聘请义务价格监督员等形式,切实将社区收费公示工作开展起来,严格规范社区收费行为,保护居民的合法价格权益。同时继续加强和完善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涉企收费公示制、教育收费公示制和医疗收费公示制度;二是要扩大收费公示面。在上述收费公示制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办法,在全县所有有收费行为的单位和部门,在城市和农村全面实施收费公示制度;三是要提升公示手段,以电子显示屏、网络等现代技术进行收费公示,提升公示质量和水平,方便群众查询;四是要加大对重点行业和企业价格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强化事前监督和防范。组织力量将现行的涉及民营企业的收费项目、标准、依据等汇编成《民营企业交费明白卡》,把国家的收费政策交给企业,提高企业抵制乱收费行为的能力,尽可能减少乱收费等影响投资软环境建设的价格违法行为,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价费软环境,助推我县城乡一体化进程。

农资价格管理调研报告

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特别是今年春耕生产后,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价格的迅速攀升,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长。根据区物价局的检查工作部署,我县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对全县农资生产供应现状及价格变化情况进行调研,并组织人员开展专项检查。按区物价局《关于加强农资价格监管的通知》要求,对我区部分化肥和农药实行价格干预措施,随着农资价格监督检查工作力度的加大和价格行政干预措施的逐步落实,目前,我县农资市场供应趋缓,市场价格稳中有略升。

一、基本情况

(一)产、供、销情况。由于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权放开多年,在价格管理上,国家只是对大型化肥、农药、农膜生产企业的化肥出厂价格和部分进口化肥的口岸交货价格实行指导价管理,流通环节的批发价格、零售价格已放开,实行市场调节价,因此,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的产、供、销已发生根本变化。就我县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省化肥、农药、农膜批发成为我县农资经营的主要方式。我县主要经营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分布到县、乡、村,基本上有一个良好的供销环境。

2、本县内主要化肥生产企业有镇骏威复合肥、镇复合肥和镇复合肥等,主要用途是用于甘蔗、果蔗、和山林生产等方面。但我县生产企业规模小、产量低,质量难于保证。这些厂家投资规模小,生产设备差,技术落后,没有一家采用喷浆技术生产复合肥的厂家,均是搅拌式作坊生产,产品质量难于保证,且生产分散,难于管理。由于投资规模小,产量、销量有限,多数厂家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二)化肥、农药、农膜价格情况。xx年12月开始,我区化肥等农资市场价格,无论是国产肥还是进口肥,也无论是单质肥还是复合肥,整个市场价格均出现明显的涨价现象。特别是进入xx年春耕生产后,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幅度明显加大,群众反映意见强烈。以农民长期喜欢施用的化肥、农药比较,国产含氮肥46%尿素同期比升9.1%;国产含氮肥17%碳酸氢铵同期比升7.1%;国产含p.n.k.ktk各18%复合肥同期比升7.7%;。化肥等农资价格的过快上涨,抑制甚至抵消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二、化肥价格上涨的原因分析

据调查县内化肥生产厂家人士的分析解释,今年化肥价格全面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化肥的各种原料价格上涨,如氯化钾从2200元/吨涨到2400元/吨,碳酸氢铵从去年的550元/吨涨到600元/吨,尿素已涨到2200元/吨,编织袋材料也从去年1.20元/只涨到现在的1.5元/只,由于原材料涨价,作为终端产品的化肥,自然会随着成本的推动全面涨价,这是化肥市场价格大幅度涨价的主要原因之一。

原因二,国务院出台系列措施支持农业发展,农民和农业企业积极性增强,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投入,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增加。在市场供应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发生较大变化必然引起市场价格的波动。

原因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化肥市场供求关系被彻底打破,化肥出口急剧增量,而进口减少,市场供应趋紧,呈现卖方市场。

原因四,公路、铁路价格上涨,带动进口化肥到运输成本提高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扬,拉动国内化肥成本提高,价格上升。

三、值得我们思考的几个问题

针对当前化肥价格持续上涨的态势,以及对上述化肥涨价原因的分析,尽管我县对农资价格进行监测,但今后农资价格的整体走势如何,目前尚难预料。从目前掌握的情况分析,化肥价格仍有上涨的可能空间和推动压力。一是各级政府重视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粮食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二是粮食价格仍处稳中有升态势,农民对种植粮食增产增收有较高的心理预期;三是资源性产品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和运输紧张的状况短时间内难于缓解,成本的推动因素依然存在。农资价格。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减免农业税和落实粮食直补后,种粮收益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但是,居高不下的农资市场价格却使农民在喜悦之余有了些许忧虑。xx年以来,种子、农药、农膜等农资价格涨幅较大,农民群众的生产性费用支出明显增加。据统计部门资料显示,xx年我县早籼米价格为1.2元/斤,按平均亩产600斤计算,每亩收入720元,种植每亩地投入的农资成本在150元左右,扣除成本纯收入570元/亩。xx年早籼米价格为1.5元/斤,每亩收入900元,农资成本在200元左右,扣除成本纯收入700元/亩。这说明,国家政策带给农民的实惠,一部分已经被农资涨价所抵消,随着现在重要商品的不断上升,相比之下种粮户农民得不到政策实际好处。

四、规范涉农价格和收费的对策

通过这次调研使我们认识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社会结构的基层,农民是工农联盟的基石,只有把“三农”问题真正解决好了,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目标。我们认为,对于物价部门来说,规范涉农价格和收费,服务新农村建设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对农资价格的成本监测和价格监管。完善农资价格成本监测体系,加大价格监管力度,防止价格过快上涨,避免本应由农民得到的实惠,由涨价的“黑手”掏了去。在化肥等农资价格的管理方面,对经营环节(含批发、零售)有必要采取综合费率管理办法,建立长效价格管理机制。

2、从严审批涉农收费项目和标准。慎重审批涉农收费,不符合收费条件的,坚决取消收费项目;不是收费主体的,坚决取消收费资格,把中央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加大检查和处罚力度,对农资零售价格的监督检查,对不按规定实行明码标价、推迟执行最高零售限价等价格违法行为实行提醒、告诫或罚款处理,取得一定成效。

3、深入推行涉农收费公示制度。乡(镇)、村两级要向农民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使涉农收费政策做到家喻户晓。同时,要加强对公示内容的审查,根据收费政策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公示内容,确保收费公示的时效性。

4、对涉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收费进行清理,该降低的降低,该取消的取消,有浮动幅度的执行最低标准,并对清理后的各项收费项目标准向社会公布出去,增加收费政策透明度,象保护重点企业一样保护新农村示范点建设。

5、建立一个快捷有效的县乡村三级价格监督网络。以县级价格主管部门为依托,在乡级建立物价管理所或物价监督站,在村级聘请物价监督员,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物价监督管理的积极性,发挥“12358”举报电话的作用,鼓励农民群众监督举报涉农乱收费行为。

今后,应继续保持对化肥等农资市场价格监督检查的高压势态,加大查处力度,依法对不执行规定的政府指导价或价格行政干预措施,或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价格欺诈、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价格违法行为的查处,并予以曝光,同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打击假冒伪劣化肥、掺杂使假等各种坑农、害农的行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维护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市场价格秩序。

物价局对液化气市场价格监测的调研报告

针对液化气价格波动幅度过大且一直居高不下的问题,根据国家、省发改委、市物价局《关于立即开展液化气价格检查切实稳定液化气价格文件的通知》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瓶装石油液化气市场管理的通知》吉府办(xx)231号文件要求,去年年底以来,**市**区物价部门为稳定市场价格,开展了一系列加强对瓶装液化气市场价格监督检查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一、采取有力措施,切实维护瓶装液化气市场价格稳定。

1、加强液化气价格监测,引导市场价格合理回落。定时、定点、专人对液化气等重点商品出厂价格、销售价格监测工作,根据监测情况分析异动成因,判断价格趋势,采取相关措施。

2、密切配合,联合监管。开展对瓶装液化气供应及价格情况的专项检查,重点检查经营者是否存在哄抬价格、短斤缺两、变相提高价格、明码标价不规范等价格违法行为。在发现企业在明码标价等问题上存在不规范行为后,立即责令其限期整改,统一了瓶装液化气经销明码标价公示牌内容。经过整顿,各瓶装液化气供应点均已做好明码标价和收费公示工作。

3、将检查与宣传、教育相结合,检查与帮助整改相结合,加大对价格市场秩序的整顿和规范力度。针对违规经营者,区物价局采取提醒、告诫、限期整改、规劝警示等方式方法,督促和引导其加强价格自律,加强内部管理,降低经营成本。

4、切实做好宣传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及时发布、公示价格动态、信息、政策,提供市场走势预测,让群众了解能源市场供求变化,及时消除部分消费者恐慌心理,稳定群众消费心理,确保人民生活安定和价格稳定。

5、通过市、区物价部门多方努力,中心城区瓶装液化气价格(13.5公斤/瓶),从最高价的118元/瓶装降至78元/瓶。春节前后中心城区液化气销售价格处全省设区市中下水平,并低于新余、宜春、赣州,监管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二、存在问题

1、目前,**市中心城区瓶装液化气价格居全省设区市最高。联合体吉丰站、长岗路经销点自提价为78元/瓶,新深港河东自提为70元/瓶,滨江配气公司送到家82元/瓶。因此又引起市民不满,领导关注。当前,国际原油价由147元/桶迭至40多元一桶,欧佩克3月19日价为44.71元/桶,液化气作为副产品也由去年最高7000多元/吨跌至3000多元/吨。3月19日全省设区市中心城区液化气平均价格为69.28元/瓶(13.5公斤),最低为55元/瓶。以九江炼油厂3月13日液化气出厂价为例,出厂每吨3480元,加充装费28元吨,运费450-500元/吨,按每瓶135.公斤充装可装74瓶,每瓶成本54元,若按全省平均价格销售(69.28元瓶),应有可观的利润空间。

2、中心城区瓶装液化气经销形成垄断经营态势。城区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注册经营液化气的公司,气站有8家,实际经营的只有2家,一是新深港,二是以吉丰气站为首(俗称联合体)的7家气站。城区最好时期每天充装400余瓶,新深入港100多瓶,联合体200-300多瓶。个体经营气站没有正规的进货渠道,大都是二道三道贩子手中进货,进行现金交易,没有进货发票,更没有建立进销货台帐,内部管理混乱。

3、城区液化气经销点,大多数没有经过有关部门审批,送气员的注册培训,基本上处于混乱状态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在不同程度上给有关部门监管带来困难。

4、经销商普遍反映税负过重,质监部门收取的检测费过高,经营企业难以承担。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1、打破垄断,引入市场竞争。必须严格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瓶装石油液化气市场管理的通知》的精神,,坚持“政府引导、合理设置、市场调节、服务便民”的原则,积极引导具备条件的液化气经营企业,使中心城区液化气经销商不少于3家,允许其跨区经销经营,合理在城区设立规范的经销网点,形成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局面,打破垄断,把城区液化气价格降至在合理空间,以保持价格稳定。

2、降低收费标准,减少企业经营成本。石油液化气属于特殊商品,又牵涉国际民生,其价格的波动,群众关心、领导关注。因此,相关部门应以大局为重,站在“三保一弘扬”的高度,履行各自职责,着力加强对经营瓶装液化气行业的管理,另一方面帮助企业加强管理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特别是有收费项目的单位,能减的减一点,能免的免一点,尽可能减轻企业负担,对不能正常经营的气站,允许企业报停。

3、建章立制,规范经销行为。为准确了解经销商场流通领域的价格情况,城区液化气各个经销网点必须建立价格报告制定,除了设立进货及销售台帐外,还必须设立物价员2-3名,每月定期向物价部门报告价格情况。

4、通力合作,加大对瓶装石油液化气市场的监管力度。一营造高压政策态势为目标,建议政府牵头,在近期组织建设、工商、物价、质监、城管等部门对城区经销充装销售的液化气进行一次全面大检查,对无证照经营或超范围经营,违反瓶装液化气质量、重量、价格管理规定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予以查处。对基本条件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经营企业,要实行限期整改,整改后仍然不达要求的,一律取消其经营资格,依法予以关闭;对向无证经营者提供经营性气源、使用过期钢瓶、减量充装、违规存储等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对屡教不改的,由工商部门吊销其有关证照,取消其经营资格;对未经许可,擅自从事液化气充装、经营、存储的,一律依法取缔。

5、着力规范液化气经营企业的市场行为。各瓶装液化气经营企业所供应的液化气必须做到保质保量,严禁短斤少两和掺杂使假,不得变相涨价和提价。必须建立财务台帐,规范经营行为。着力加强价格自律建设,自觉做好明码标价工作,着力承担起社会责任,并在调整液化气价格时,要自觉及时地做好液化气价格变动等方面的宣传解释工作,共同维护城区液化气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

第5篇 价格调研报告

今年端午节(6月19日)当天,我县猪肉价格首次出现异常波动,猪肉市场价格由原来的12元/斤(精瘦肉,下同)上涨到15元/斤,涨幅25%,而且上涨后的价格一直维持至今。为了了解和掌握全县生猪和猪肉价格的动态,我们进行了市场调查。

一、我县生猪养殖、存出栏及价格变化情况

我县生猪供应来源主要是农村散养户和少量小规模养殖户,约各占85%和15%,全县没有大型生猪养殖场,xx年全县生猪社会存栏量约20万头。今年以来,全县生猪社会存栏量以13%比例逐月下降,6月份全县生猪存栏量约6.2万头,比去年同期约16万头下降158%,从6月30日以来,县食品公司已累计从、等地组织调入生猪860头(当地收购价5.5—6元/斤),有效缓解生猪短缺现象,目前县屠宰厂屠宰的生猪本地猪仅占35%。由于生猪存栏下降,市场供应严重减少,全县生猪屠宰也急剧减少,6月份全县生猪屠宰量2742头,比去年同期6080头下降122%,其中县城日屠宰量20—25头,比正常日屠宰量55—65头下降约168%。自从去年上半年以来,我县猪肉价格维持在12元/斤水平,一直处于高价位状态,生猪收购价格是4.00—4.50元/斤左右,到今年端午节(6月19日)当天,县城农贸市场的猪肉价格由原来的12元/斤猛涨到15元/斤,增幅25%,生猪收购价格也由原来4.00—4.50元/斤涨到6.50—7.00元/斤,增幅约60%,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涨幅及价位。

二、我县生猪和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1、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情的发生,致使生猪存栏量下降,市场供应货源短缺。今年来,全国一些省市相继出现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情,我县从5月份一些乡镇也出现了疫情,而且传染比较强,一量发生疫情相邻的村庄都受到影响,生猪死亡率达40%,有的甚至出现全庄生猪毁灭性死亡。这样,造成全县生猪存栏量急剧下降,市场供应出现短缺,收购价格快速上涨,生猪价格由原来的4.00—4.50元/斤涨到6.50—7.00元/斤,增幅约60%。

2、生猪外运加剧我县货源奇缺,生猪价格高位坚挺。由于县外生猪价格上涨时间比本县早,商贩通过收购贩运生猪获取利润,本来货源就少,加上贩运加剧了本县货源奇缺,市场供应紧张。

3、生猪饲养成本增加,群众饲养生猪的积极性受到影响,造成饲养量和存栏量少。由于饲养生猪的各种原料价格提价,如稻谷、玉米涨价,加上疫苗、兽药价格也有上浮,原来饲养生猪出栏每头可获利100元左右,现在每头仅获利40—50元,由于利润太低影响了农村散养户饲养生猪的积极性。

4、经济结构调整,农村生猪饲养量减少。我县每年外出务工的农民约有8.6万人,约占全县农村劳动力人数的55%,有的家庭夫妻两人都一起外出务工,家里只有老人和小孩留守,同时,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出现了一些专业队,专业村(庄),如:专业建筑队、装修队,专业养蚕村、种蔗村等。外出务工的家庭没有人手和能力饲养生猪,搞建筑的早出晚归,没有时间喂养,同时,由于种蔗种桑的不断扩大,农村几乎再没有土地用于种植猪饲料了,因此,全县部分乡镇出现无猪、无牛现象。

三、猪肉价格上涨对其他副食品价格的影响

1、猪肉价格上涨引起其他肉类价格的上涨。由于猪肉价格的上涨,引起牛肉、鱼禽蛋等其他肉类价格不同程度的上涨,如:牛肉从13元/斤升到14元/斤,生鸡从6元/斤升到8元/斤,生鸭从5元/斤升到6.5元/斤,草鱼从5.5元/斤升到7元/斤,莲鱼从2.5元/斤升到3元/斤,鸡蛋从4.3元/斤升到4.5元/斤。

2、猪肉价格上涨带动饮食食品价格的上涨。由于猪肉价格上涨,带动了以其为原料、辅料的食品价格上涨,如:煮粉从2.5元/碗升到3元/碗,面包从0.4元/个升到0.5元/个,米粉从1元/斤升到1.2元/斤。

四、近期我县生猪市场供求走势

根据我县当前生猪饲养、存栏现状和生猪生产的特点,预计我县生猪货源仍将偏紧,猪肉现行价格将继续维持到年底前,到新花生油上市后,猪肉价格可能会出现小幅下降,但由于目前我县生猪市场在一定程度依靠外地调入才能缓解短缺的状况,加上生猪饲养期较长,因此,猪肉价格仍将维持一段较长的时间。

五、解决生猪和猪肉价格上涨的建议

1、加大生猪饲养规模。一方面利用生猪收购价格上涨时机,做好农村散养户的市场信息宣传,调动群众养猪积极性,另一方面,国家对规模较大的生猪养殖场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

2、认真组织市场供应。针对当前生猪存栏少、货源少,相关政府部门要肩负责任,想方设法调入生猪,保证市场供应,平抑市场价格。

3、加强市场监管。经贸、畜牧兽医、农业、工商、质监、食品药品、卫生监督、物价等相关政府部门要联合执法,各负其责,加强对生猪生产、经营、销售等各环节的监管。物价部门要做好猪肉等副食品价格的监测工作,完善价格波动应急预案,加强对市场价格趋势性、对策性分析,加强对集贸市场副食品价格的巡查,及时准确掌握市场价格动态。

4、强化生猪免疫。由于生猪各种疫情比较多,对生猪生产影响大,要降低生猪饲养的风险,必须强化对生猪的各种免疫。

农资价格管理调研报告

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特别是今年春耕生产后,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价格的迅速攀升,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长。根据区物价局的检查工作部署,我县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对全县农资生产供应现状及价格变化情况进行调研,并组织人员开展专项检查。按区物价局《关于加强农资价格监管的通知》要求,对我区部分化肥和农药实行价格干预措施,随着农资价格监督检查工作力度的加大和价格行政干预措施的逐步落实,目前,我县农资市场供应趋缓,市场价格稳中有略升。

一、基本情况

(一)产、供、销情况。由于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权放开多年,在价格管理上,国家只是对大型化肥、农药、农膜生产企业的化肥出厂价格和部分进口化肥的口岸交货价格实行指导价管理,流通环节的批发价格、零售价格已放开,实行市场调节价,因此,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的产、供、销已发生根本变化。就我县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省化肥、农药、农膜批发成为我县农资经营的主要方式。我县主要经营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分布到县、乡、村,基本上有一个良好的供销环境。

2、本县内主要化肥生产企业有镇骏威复合肥、镇复合肥和镇复合肥等,主要用途是用于甘蔗、果蔗、和山林生产等方面。但我县生产企业规模小、产量低,质量难于保证。这些厂家投资规模小,生产设备差,技术落后,没有一家采用喷浆技术生产复合肥的厂家,均是搅拌式作坊生产,产品质量难于保证,且生产分散,难于管理。由于投资规模小,产量、销量有限,多数厂家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二)化肥、农药、农膜价格情况。xx年12月开始,我区化肥等农资市场价格,无论是国产肥还是进口肥,也无论是单质肥还是复合肥,整个市场价格均出现明显的涨价现象。特别是进入xx年春耕生产后,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幅度明显加大,群众反映意见强烈。以农民长期喜欢施用的化肥、农药比较,国产含氮肥46%尿素同期比升9.1%;国产含氮肥17%碳酸氢铵同期比升7.1%;国产含p.n.k.ktk各18%复合肥同期比升7.7%;。化肥等农资价格的过快上涨,抑制甚至抵消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二、化肥价格上涨的原因分析

据调查县内化肥生产厂家人士的分析解释,今年化肥价格全面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化肥的各种原料价格上涨,如氯化钾从2200元/吨涨到2400元/吨,碳酸氢铵从去年的550元/吨涨到600元/吨,尿素已涨到2200元/吨,编织袋材料也从去年1.20元/只涨到现在的1.5元/只,由于原材料涨价,作为终端产品的化肥,自然会随着成本的推动全面涨价,这是化肥市场价格大幅度涨价的主要原因之一。

原因二,国务院出台系列措施支持农业发展,农民和农业企业积极性增强,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投入,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增加。在市场供应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发生较大变化必然引起市场价格的波动。

原因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化肥市场供求关系被彻底打破,化肥出口急剧增量,而进口减少,市场供应趋紧,呈现卖方市场。

原因四,公路、铁路价格上涨,带动进口化肥到运输成本提高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扬,拉动国内化肥成本提高,价格上升。

三、值得我们思考的几个问题

针对当前化肥价格持续上涨的态势,以及对上述化肥涨价原因的分析,尽管我县对农资价格进行监测,但今后农资价格的整体走势如何,目前尚难预料。从目前掌握的情况分析,化肥价格仍有上涨的可能空间和推动压力。一是各级政府重视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粮食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二是粮食价格仍处稳中有升态势,农民对种植粮食增产增收有较高的心理预期;三是资源性产品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和运输紧张的状况短时间内难于缓解,成本的推动因素依然存在。农资价格。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减免农业税和落实粮食直补后,种粮收益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但是,居高不下的农资市场价格却使农民在喜悦之余有了些许忧虑。xx年以来,种子、农药、农膜等农资价格涨幅较大,农民群众的生产性费用支出明显增加。据统计部门资料显示,xx年我县早籼米价格为1.2元/斤,按平均亩产600斤计算,每亩收入720元,种植每亩地投入的农资成本在150元左右,扣除成本纯收入570元/亩。xx年早籼米价格为1.5元/斤,每亩收入900元,农资成本在200元左右,扣除成本纯收入700元/亩。这说明,国家政策带给农民的实惠,一部分已经被农资涨价所抵消,随着现在重要商品的不断上升,相比之下种粮户农民得不到政策实际好处。

四、规范涉农价格和收费的对策

通过这次调研使我们认识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社会结构的基层,农民是工农联盟的基石,只有把“三农”问题真正解决好了,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目标。我们认为,对于物价部门来说,规范涉农价格和收费,服务新农村建设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对农资价格的成本监测和价格监管。完善农资价格成本监测体系,加大价格监管力度,防止价格过快上涨,避免本应由农民得到的实惠,由涨价的“黑手”掏了去。在化肥等农资价格的管理方面,对经营环节(含批发、零售)有必要采取综合费率管理办法,建立长效价格管理机制。

2、从严审批涉农收费项目和标准。慎重审批涉农收费,不符合收费条件的,坚决取消收费项目;不是收费主体的,坚决取消收费资格,把中央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加大检查和处罚力度,对农资零售价格的监督检查,对不按规定实行明码标价、推迟执行最高零售限价等价格违法行为实行提醒、告诫或罚款处理,取得一定成效。

3、深入推行涉农收费公示制度。乡(镇)、村两级要向农民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使涉农收费政策做到家喻户晓。同时,要加强对公示内容的审查,根据收费政策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公示内容,确保收费公示的时效性。

4、对涉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收费进行清理,该降低的降低,该取消的取消,有浮动幅度的执行最低标准,并对清理后的各项收费项目标准向社会公布出去,增加收费政策透明度,象保护重点企业一样保护新农村示范点建设。

5、建立一个快捷有效的县乡村三级价格监督网络。以县级价格主管部门为依托,在乡级建立物价管理所或物价监督站,在村级聘请物价监督员,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物价监督管理的积极性,发挥“12358”举报电话的作用,鼓励农民群众监督举报涉农乱收费行为。

今后,应继续保持对化肥等农资市场价格监督检查的高压势态,加大查处力度,依法对不执行规定的政府指导价或价格行政干预措施,或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价格欺诈、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价格违法行为的查处,并予以曝光,同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打击假冒伪劣化肥、掺杂使假等各种坑农、害农的行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维护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市场价格秩序。

香蕉种植及价格调研报告

香蕉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主要水果,分布在东、西、南半球南北纬度30°以内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也是世界上四大水果之一,在国际鲜果市场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国是世界上栽培香蕉的古老国家之一。在我区,市香蕉栽培面积仅次于钦州,居第二位,是较大的香蕉生产基地,产量位居前列。市发展香蕉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多年来经过政府产业化政策的扶持和蕉农的不懈努力,我市香蕉生产水平在全区及至全国名列前茅。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掌握我市香蕉生产销售及价格的情况,客观地反映我市香蕉生产的水平,准确地定位香蕉生产在我市水果业中的地位,我们深入市农业局、坛洛镇政府、坛洛镇圩中村委及及种植专业户马彰元户进行了调查。

一、市香蕉种植及价格概况

市香蕉种植历史悠久,各县(区)均有种植,主产区主要分布在西乡塘区、江南区、隆安县、武鸣县等县(区),是香蕉三大主产区之一。xx年市香蕉面积30.81万亩,占全市水果栽培总面积的20.7%;产量32.43万吨,占全市水果总产量的43.9%;产值6.09亿元,占水果总产值的37.2%。可见,香蕉在水果产业中占有很大比重,全市超过三分之一的水果收入依赖于香蕉。目前,市香蕉生产集约化的程度越来越大,企业化经营发展迅猛,出现了许多大面积连片规模种植的香蕉生产基地,占全市香蕉面积约40%。市xx年至xx年香蕉种植情况如下表:

近几年来,市香蕉在年年丰收的情况下,价格却一再走高,为蕉农带来了可喜收入。在前两年国内别的香蕉产地减产及不利谣言传播的情况下,市香蕉价格依然保持坚挺。

香蕉价格曲线图

②图表来源:市价格监测中心

二、市香蕉产业组织类型及特点

(一)散户型

一些蕉农并未加入任何规范的农民合作组织,通常是以家庭为单位独立种植运作,在生产与技术之间多与同村(乡)之间的沟通、协作、互相帮助为主。通过同村(乡)之间的联系,相互提供一些技术上的帮助,或者联合起来共同购买生产资料,这样可以与生产资料销售商进行谈判,以便买到货真价实的生产资料。这种类型大多建立在口头协约的基础上,没有规范的《章程》和相关的管理制度,生产经营规模狭小,经营分散,经济实力较弱,科技水平滞后。如果农户以分散和独立的方式进入市场可能遇到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因此,大量分散农户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香蕉产业的发展。

(二)合作社组织

为了弥补散户型种植香蕉的不足,各县(区)、乡相继成立了香蕉合作社或协会。合作社(协会)多以村为单位,把以往零散的、各自为营的小农户集中起来,对提高香蕉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应对国内外市场竞争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合作社还可以发挥开发、推广香蕉优良品种的生产新技术,提高香蕉生产技术水平,搞好服务,实现香蕉的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作用。

合作社(协会)是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组建的社团性合作经济组织。目的是实行产业的集优化管理,把分散的小农户集中起来,降低成本,降低市场风险,提高香蕉质量,增加蕉农收益,着重为会员提供技术和运销服务。凡是从事专业生产并达到一定规模的农民都可以加入合作社,合作社对会员进行无偿和低偿服务,入会农民需根据协会的要求进行生产销售。合作社(协会)这种组织形式将有助于香蕉产业化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

具体做法是:第一,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做到统一贷款、统一定苗、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消除农民种植香蕉的后顾之忧;第二,为村民争取农村信用社的支持,建立信用村,设立信用卡,为农民提供小额信用贷款;第三,多次邀请技术员到本村举办培训班,讲解栽培技术,提高了香蕉生产的科技含量,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三)企业带动型

企业带动型组织形式是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以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式与农民开展有限的合作。企业通过支持农户参与前期的生产或加工环节,以便取得产量稳定、质量达标的成批量原材料或初级产品。

企业带动型合作经济组织有由全体成员共同制定并严格遵守的规章制度。组织的活动过程不改变现行的农民土地承包关系,不改变农民对土地的自主经营权力。企业盈利后,对会员的利益分配必须高度透明。可以看出,这种组织形式有利于推动香蕉产业化的发展。它以企业为龙头,联结基地农户,以企业发展带基地,基地壮大保企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它是生产、加工中心,又是信息、服务及科研中心,可以对蕉农实施全方位的带动,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其中以金穗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为首的龙头企业,直接生产经营1万多亩的香蕉基地,成为了目前国内最大的香蕉生产企业。该公司采用农业部无公害香蕉生产技术规程,选育优质香蕉组培苗,综合平衡施肥及节水灌溉,对香蕉进行严格的品质生产管理。是市名牌产品和国家最佳品牌香蕉之一,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

三、市香蕉产业组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户组织化程度低

由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户分散经营所占的比重大,组织化程度低,导致种植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新技术推广难度大,产业科技含量提高不快,市场开拓困难。再加上服务于农户与市场之间的中介组织发育不良,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经营主体,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在根本上影响了市香蕉业的竞争实力。

(二)政府管理体制滞后

一方面是管得过宽,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政府行为替代了合作经济组织的职能,管了一些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情,同时,使农民在心理上产生了一切由政府安排的依赖感,缺乏生产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另一方面,绝大部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组建、运作不规范,许多合作经济组织连章程也没有,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按口头协议执行,农民的权利得不到保障,严重影响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运行和稳定发展。

(三)思想认识不足

第一,各级各部门对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必要性认识不足,没有真正认识到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对于应对入世挑战、深化农业产业化、实施标准化、实现国际化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没有及时根据广大农民发展联合与合作的愿望及要求进行必要的组织、示范、引导和扶持,各类经济合作组织仍处在自发阶段,发展不快。第二,由于不少农民素质较低,市场经济知识欠缺,法制观念淡薄,以及受传统观念影响,一些农民尤其是各类专业户虽有联合与合作的愿望,却难以付诸实施。第三,由于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以造成了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组织主体缺乏。作为农民自身利益的真正代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理应成为提升农业市场竞争力的最重要的组织力量。但是,在我国由于流通体制不健全和信用功能薄弱等原因,使农民在农产品产销环节缺乏能够代表自身利益的组织。

(四)技术引导不到位

虽然近几年来,市有关部门对香蕉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引导和支持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还是在技术引导上有所欠缺,蕉农对于先进的种植技术了解不多。特别是在采后商品化处理环节薄弱、加工、保鲜、贮运等“硬件”设施不足,处理技术普及慢、包装粗糙、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低,影响产品商品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如果不及时解决上述问题,势必造成香蕉在进口产品的冲击下价格起伏不定或长期在低价位徘徊,损害蕉农利益。

四、市香蕉产业组织化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发挥政府作用

一是抓好政策扶持。要制定必要的优惠扶持政策,为农民经济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重点是在财政、税收、信贷和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流通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要在财政支农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支持农民经济组织的发展。二是抓好产业扶持。产业的发展是农民经济组织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关键是要夯实产业基础。三是积极引导。各级政府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的过程中,应切实转变工作方法,多引导,少包办;多服务,少干预。四是加强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宏观管理和整体协调。

(二)抓好龙头企业建设

龙头企业以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为主业,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产品相联系,带动农户进人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者、带动者、市场开拓者和技术创新主体,是全系统的营运中心、信息中心和服务中心,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带动作用,必将成为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大力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加大其信息传递、技术推广、深度加工、贮运销售等能力,提高科技含量,积极开拓市场,增强其牵引力和服务功能,可带动推进香蕉产业组织化发展。

(三)在产品的品牌及深加工上下功夫

农产品品牌化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重要标签。在农产品市场国际化、高端化、品牌化快速推进的新形势下,全面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发展品牌农业,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手段,是推进农产品消费结构换代升级的重要力量,是优化调整农业结构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迫切要求,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各部门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出发,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推动农产品品牌战略全面实施,努力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动、市场拉动”的良性互动格局。

农产品的深加工是一个高附加值的过程,低价的农产品在经过深加工这一环节上,价值就有了很大程度的突进。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冬瓜与香蕉的套种使得农民的收入大大提高,但由于我们的深加工技术还停留在极为原始的状态,收获的冬瓜大多在地头上以较低的价格出售,少部分有头脑的蕉农把冬瓜榨成汁送到广东做冬瓜茶。虽然这样一来,收入有了极大的提高,但与冬瓜茶相比,却是费时费力而收益极低。因此,大力加强农产品的深加工是我们提高农民收益,同时也促进就业的一大途径。

(四)规范发展中介组织

市场中介组织是介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第三组织”。发展中介组织有利于分化社会管理,延伸政府服务,增强社会自律,完善市场体制。市场中介组织近几年来发展比较迅速,成为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农民普遍缺乏对中介组织的了解和认知,并存在着一定的抵触情绪。政府应对农民进行广泛的中介组织宣传,以增加农民的对中介组织的了解和认同。同时也要在制度上对中介组织加以规范和约束,促进中介组织的行业自律。

市应充分利用业已形成的资源基础和市场优势,进一步把握和顺应产业发展的趋向,形成一个科学先进的香蕉产业体系和良好运转机制,尤其是利用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这一独特的机遇和条件,推进产业向东盟国家开拓,有效利用东盟的资源和市场,使的香蕉产业得到更大空间的扩展和更高层次的提升。

县级价格监测现状调研报告

价格监测是《价格法》赋予物价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是政府把握经济运行情况、了解市场变化、增强宏观调控和价格监管决策科学性、有效性、预见性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配合实现决策目标、监控经济运行和价格变化的重要手段,还是事关经济发展、群众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价格监测活动对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县的价格监测工作现状

价格监测是指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对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动情况进行跟踪、采集、分析、预测、公布的活动,是价格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县价格主管部门严格按照《价格法》、《价格监测规定》、《省价格监测预警办法》、《省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监测报表制度》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认真、及时做好市场价格监测、分析、预测预警、公布等各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政府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价格政策及宏观调控措施提供了准确的价格信息和科学的意见建议。

(一)领导重视,责任明确。“物价”是涉及千家万户敏感神经的问题,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对此,我局领导高度重视,积极主动地落实各项措施,做好价格监测工作。在xx年局工作要点中专门将价格监测工作列为“力求四大突破”之一来抓,并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县发改局市场价格与粮食监管领导小组,下设了市场巡查组、调备审查组、粮食价格监管组三个专业小组。时时监控市场价格变动情况,积极有效地预防控制我县价格异常波动,维护正常的价格秩序。

(二)及时采价,认真上报。一是按照省价格监测中心和市发改委的统一部署,根据《省重要消费品和服务价格监测报告制度》、《省重要生产资料价格监测报告制度》以及《市主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报告制度》的要求,对我县粮油、副食品、农资、能源、建材、特色农产品、农村居民服务等88种(成品粮类8种、食用油类2种、肉禽蛋类8种、水产品类3种、蔬菜类11种、副食品类6种、能源类2种、建材类5种、农资类28种、特色农产品类4种、农村居民服务价格类11种)价格监测品种实行定期监测,真实、准确、及时上报监测数据。二是认真贯彻落实临时价格干预措施,认真做好对重要商品的定期监测和调价备案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58号令”和《省物价局关于贯彻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通知》的要求认真做好部分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的监测工作,并于每星期的星期二和星期五准确、及时地向市发改委上报监测数据,做好调价备案工作,xx年共接收备案4件。三是对我县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情况以及农民收入和消费意向开展实地调查。贯彻中央扩内需、保增长的方针,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我局认真按照《省价格监测中心关于开展当前农村生产和消费情况调查的通知》要求,走访了部分乡镇,就当前农民的种植意向和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情况以及农民收入和消费意向等情况开展实地调查。县价格监测工作在全省县级价格监测考核中一直名列前茅,被省物价局评为“xx年度全省价格监测工作先进单位”。

(三)深入了解,分析透彻。一是在完成定期上报监测数据的同时,价格监测工作人员认真做好价格巡视制度,不惜牺牲休息时间,在节假日前后以及市场价格波动过于频繁期间时时开展价格巡查工作,对一些群众比较关心的商品价格、变动较为频繁的商品价格、重要商品及服务价格进行实地查看,讯问原因,开展调查。二是在加强市场监测的同时,加大对价格变动幅度、原因以及变化趋势的分析力度,及时推出半月一期的《县价格监测分析》简报,对可能引起市场价格波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进行预警、预报,为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期间政府宏观调控和价格监管、价格决策提供信息资源和预测意见。xx年共上报动态价格信息1、分析材料2、专题调查、调研文章,其中《油价上涨对县农村班车、县内专线、出租车营运成本的影响及建议》荣获xx年度全省优秀价格监测报告二等奖。

(四)完善机制,应急处置。一是制定《县市场价格异常上涨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价格预警预报制度,制定应对价格异常上涨应急程序,建立市场价格异常上涨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二是制定《县物价部门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防控应急预案》。在今年国际上多个国家发生甲型h1n1流感,并呈蔓延趋势的情况下,为确保我县在疫病发生时能及时、高效、有序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我局及时制定了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防控应急预案,在做好日常监测的同时加强应急监测,密切关注市场价格运行情况,为政府提高调控和监管提供重要保障。

二、价格监测工作存在的困难

(一)价格监测机构和人员有待完善。目前,我县的价格监测工作设在县发改局的价格科内,并无专门的价格监测机构和人员配置。而价格科的工作除开展市场价格监测工作外,还有商品价格和经营性服务价格的管理、成本调查、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协调商品和服务价格及收纳的争议等,其科室人员一般为2至3人,每人在分配工作任务时都是身兼数职。由于价格监测只能一人兼职工作,再加上价格监测又是一项烦杂的工作,内容上量多面广,时间上不可有一点怠慢,因此往往因为繁忙的工作任务而顾此失彼,从而造成精力方面投入有限,效率方面难以提高,工作方式、方法难以创新,与宏观调控的要求和面广量大的市场价格信息难以相适应。

(二)监测点的规范化建设有待强化。因价格监测点的报价人员多为兼职,由于各自忙于事务,部分价格监测点只起到了报价的作用,使价格监测人员对市场价格变动的原因无法了解,不能有效地发挥出价格监测点的信息窗口作用。

(三)网络资源共享有待加强。在分析预测时往往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料,因条件限制部分商品的价格信息无法从本地了解,有时就得借助网络信息,如查询部分商品或材料的市场销售价格或是期货价格,而能提供此类价格的网站大多是要求通过注册才能查询的,对掌握各地的市场价格变动情况、预测本县的价格变动趋势带来不便。

三、加强价格监测工作的建议

(一)要切实增强对价格监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价格监测工作繁琐、枯燥乏味、要求严格、工作量大、且多为求人办事,因而要提高自身对价格监测重要性的认识,还要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首先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价格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应将价格监测和预警工作视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业的一部分,怀着对国家忠诚、对社会和老百姓尽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开展工作。其次要加强责任心,增强使命感,要把心放在事上,把事放在心,做到时时用心、处处用心、事事用心,事事认真,时时尽责。要按照价格监测工作的职责和任务,认认真真把事干实干好,干出特色干出实效。再次要干一行爱一行,热爱本职工作,感受工作带来的快乐,并为这份事业而快乐工作着。积极的心态能够调动一个人的心灵力量,而且可以不断挖掘潜在的心灵力量,使其工作水平的发挥达到一种好的状态,甚至是完美的境界。

(二)要努力提高价格监测人员的监测工作水平。价格监测工作即是一项政策性很强、政治敏感度很高的工作,又是一项需要运用综合经济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对市场异常波动的价格信息、数据进行采集、传输、汇总、动态分析、预测的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此,价格监测工作人员应努力加强政治敏锐性和对政策的认识,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同时,还应不断学习掌握多种经济、科技等知识,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和工作能力。首先要做到勤学。从事价格监测工作要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要有“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学习心态。要向书本学习,多读书、读好书,丰富学识;还要向实践学习,不断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增长才干;要向群众学习,努力把群众的聪明才智凝聚起来,形成推动监测工作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其次要做到勤思。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成,将所学的知识和所了解的价格信息有机地结合一起在,把有价值的信息用活用好。再次要做到勤练。要多到市场看看,多与其它县市及相关部门沟通,多了解一些市场行情,多掌握些一手材料,善于分析,勤于钻研,把原因分析地深入分析地透彻,把措施考虑地周到考虑地详实,适时向领导提供高质量的分析材料,不断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在监测工作中扬长避短,发扬县级价格监测工作更贴近于基层、更贴近于群众的优势,克服县级监测工作人员紧、任务繁、没有专门的机构和编制的劣势,创新工作理念,更好地为政府宏观调控和价格决策提供信息资源和预测意见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出谋划策。

(三)要加快建立健全基层市场价格监测体系和价格信息网络。完善本县范围内的价格监测网点和监测内容管理,按照有代表性、可行性、稳定性的要求,结合生产、经营、消费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在监测范围上建立起覆盖县、乡、村三级科学的、完善的价格监测网,在监测内容上要以与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为基础,以本地特色产品价格为补充,以其它商品和服务价格为辅助,可以在现行的监测内容上增加如商品房价格、原材料价格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价格,使之能够更加全面地、系统地、准确地、及时地了解、掌握本地区范围内的价格变动情况和价格发展趋势。建立起覆盖县、乡、村的纵向价格监测网络,可以起到三级联动、互相衔接、反映灵敏的作用,可以更系统地了解全县的价格变动情况和变动趋势,可以进一步加强市场价格预测、预警工作,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影响价格异常波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利于避免市场价格出现大起大落,降低经济运行风险,提升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价格安全的能力,预见市场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上传下达价格监测信息,充分发挥情报员的作用。

(四)要努力加强对监测点报价人员系统性和前瞻性的培训。价格监测采价点是价格监测工作的“根本”和“泉源”,是整个价格监测工作的基础,因此要加强价格监测采价点管理,价格监测采价点的报价人员就某种商品来说与市场联系较为密切,容易得到前沿信息和一手资料,应加强报价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强报价人员的敏锐性和洞察力,做到早发现、是上报。才能对价格异常波动起到“见之于未萌,防止于未发”的原旨作用,才能得出分析透彻的高质量分析文件,提高预警预测能力。

(五)要整合资源加强监测队伍建设。为克服价格监测人员紧缺的问题,可以集社会力量为我所用,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向部门、向乡镇、向社会聘任价格监测人员,或是参照奥运会招聘自愿者的方法,向社会招募一些义务价格监测员,并实行持证上岗,定期培训,有组织、有系统、有计划地对全县各级市场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进行定期和不定期价格监测。

总之,只要我们紧紧围绕中心大局,突出重点,求真务实,创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技术和工作能力,把握好价格监测工作的时效性、动态性、综合性、预见性,就一定能够搞好县级价格监测工作,从而为保持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价格调研报告(5篇)

今年端午节(6月19日)当天,我县猪肉价格首次出现异常波动,猪肉市场价格由原来的12元/斤(精瘦肉,下同)上涨到15元/斤,涨幅25%,而且上涨后的价格一直维持至今。为了了解和掌握全县生猪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价格调研范文

  • 价格调研报告(15篇)
  • 价格调研报告(15篇)97人关注

    乡村医疗服务与药品价格管理调研报告根据安徽省物价局《关于开展乡村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调查的通知》(皖价医函(20xx)21号)要求,结合当前深入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更多]

  • 猪肉价格调研报告(3篇)
  • 猪肉价格调研报告(3篇)81人关注

    一、我县生猪养殖、存出栏及价格变化情况二、我县生猪和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1、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情的发生,致使生猪存栏量下降,市场供应货源短缺。今年来,全 ...[更多]

  • 价格调研报告(5篇)
  • 价格调研报告(5篇)53人关注

    今年端午节(6月19日)当天,我县猪肉价格首次出现异常波动,猪肉市场价格由原来的12元/斤(精瘦肉,下同)上涨到15元/斤,涨幅25%,而且上涨后的价格一直维持至今。为了了解和掌握 ...[更多]

  • 价格调研报告(15篇)
  • 价格调研报告(15篇)52人关注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于保障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 ...[更多]

调研报告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