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创建放心粮店调研报告
“放心粮店”创建工作是粮食行业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这项活动在全行业已经普遍展开。但对于我们xx而言,如何针对粮食销区“吃的不种、种的不吃”的实际,在粮食经销上把好关,让群众安全、放心、健康消费;如何在我市粮食经营企业普遍转制的情况下,使“放心粮店”真正惠及百万xx人民,这样的探索我们从xx年才开始。通过近两年来的实践,我市已经高标准建成“放心粮店”30家,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的放心粮油销售网络,体现了“诚信服务大众,情系百姓健康”的创建宗旨。省粮食局局长王元慧9月20日调研考察了xx的“放心粮店”,对我市的“放心粮店”创建工作给予高度评价:xx“放心粮店”创建工作起点高、发展态势好,在全省属一流。通过 “放心粮店”创建活动,展现了粮食系统“和谐粮管”的崭新形象,显现了粮食系统在“和谐xx”建设中的作为。
一、深化认识,精心组织,增强“放心粮店”上下知晓度
开展“放心粮店”创建需要上下支持、左右协调、群众参与。必须让大家知晓创建“放心粮店”的目的、作用、要求和步骤,统一思想认识,才能确保创建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应当说,在创建之初,面对粮食市场放开后全市近千家游兵散勇的粮食经营户,将其纳入“放心粮店”创建范畴,自觉接受政府监管,在粮食系统内部干部职工在认识上就有疑虑。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一方面组织大家到创建工作先走一步的镇江、苏州等地参观学习,了解他们的创建工作的情况,吸收他们的创建经验;另一面开展创建专题调研。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已不满足于吃饱,要求吃得卫生、安全、营养,对粮食的消费需求已从量的保证转向质的提高,出现了优质、多样、绿色的趋势,创建“放心粮店”正好顺应了广大群众的需要。同时,我们也听到粮食经营业主的心理话:经商都想通过竞争取得最大利益,但粮食经销户之间的竞争往往是低价竞销、以次充好的恶性竞争,结果是两败俱伤、得不偿失,希望政府能提供一个公平的、社会认可的粮食经营平台,通过优质优价、诚信经营、公平竞争获得更多的利益。开展创建“放心粮店”活动正是他们需求的平台。通过学习考察调研,使我们认识到,只要建成名副其实的“放心粮店”,群众就会支持、拥有和参与,从而坚定了我们创建“放心粮店”的信心。
1、领导高度重视,把创建“放心粮店”放在执政为民的重要位置。创建“放心粮店”工作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领导重视、牵头、指导、协调。我们在研究制订了创建方案后,立即向市四套班子有关领导作了详细汇报,得到了市领导的肯定和支持。市主要领导指出: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以安为本,让xx百万人民在吃饭问题上“安全、放心、健康”消费,不是粮食系统一家的小事,而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是执政为民宗旨的体现,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配合,各方面要积极支持。于是,“放心粮店”创建列入了市政府的十件实事,纳入了市委、市政府“十大惠民行动计划”。市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由市粮食局、财政局、工商局、质监局、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督局、物价局等职能部门组成的“放心粮店”创建领导组,统筹协调“放心粮店”创建工作。
2、凝聚全局力量,把创建“放心粮店”作为重塑形象的展示平台。随着粮食经营的放开、粮食系统企业的全面转制、粮食管理职能的转变,粮食系统集管理和经营一身的“粮老大”位置被颠覆了,这种新旧体制的交替,让粮食系统干部职工管理上有迷茫、不知所措;心理上有又落差、怅然若失。为此我们提出:创建“放心粮店”活动是让全社会了解粮食系统工作的一个窗口,有作为才会有地位,我们只有倾力打造“放心粮店”诚信品牌,努力展现“和谐粮管”的崭新形象,全方位展示我们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和奉献精神,才能重塑xx“粮食人”的形象。从而激发了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压抑已久的热情。在创建的每一项具体工作中,大家都积极思考,千方百计认真落实,尽可能把工作做得精致完美,落实得扎实有效。创建的关键时期正是今年7、8月份的连续高温炎热时段,为使“放心粮店”的具体要求落实到位,切实帮助创建经营业主解决实际问题,从局机关领导班子到粮管所的每位职工都按照分工扎实推进创建工作。特别是各粮管所所长和相关责任人员,用摩托车和电瓶车穿梭在有关粮店之间,每天要赶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路,尽管高温酷暑,尽管没有额外的补贴,但每个同志都毫无怨言,兢兢业业做好工作。这种“重塑形象,再创辉煌”的理念让全系统干部职工在创建工作上始终做到思想认识高度统一,上下联动高度务实。
3、广泛宣传发动,把创建“放心粮店”融进百万人民日常生活。开展“放心粮店”创建活动,目的就是“政府办实事,群众得实惠”。反过来,“放心粮店”也只有得到群众的支持、认可、参与,才能体现其价值。因此,我们广泛发动,宣传造势,更多地让群众参与到“放心粮店”创建活动中来。去年我们借我市成功申报获批两家全国“放心粮店”的契机,利用市二台一报等宣传媒体,就“放心粮店”创建目的、要求、标准进行了宣传。这次宣传,使两家粮店真正“火”了起来,两家粮店成为附近市民购粮的首选,而且一些的学校、餐饮企业要求两家粮店给予供应粮油。到年底,这两家粮店米面的销售量超千吨,食油销售超200吨。我们利用这一效果,再次组织宣传推介。俗话说“好事传千里”,两家粮食的销售业绩让许多粮店经营业主神往。今年初,我们扩大试点范围的消息一经传出,申报创建“放心粮店”粮食经销业主电话询问、上门咨询的络绎不绝,甚至有人托关系要求创建“放心粮店”。尽管我们对试点的“放心粮店”要求很高,规定也很细,他们都认为是应当的,表示绝对服从、绝对支持、绝对配合,让我们绝对放心。由于充分发动群众参与,使创建工作群众知晓率更高,社会反响更大,“放心粮店”品牌在我市一举成名。由此,南通市创建现场会也放在我市召开。我们利用南通现场会的机会,再“借梯上楼”,组织了宣传报道,在接下来的建立覆盖全市的“放心粮店”网络时,显现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更有许多业主积极申报参加创建。有经营业主为达到创建要求,重建了经营门面。目前,我们全市已高标准建成30家“放心粮店”,基本实现了每个乡镇一个“放心粮店”的阶段性目标,放心粮油能够便捷地进入大多数百姓的日常生活。
二、拉高标杆,精心筹划,增强“放心粮店”社会美誉度
高标准创建“放心粮店”是我们创建工作始终坚持的原则。“放心粮店”是粮食经营市场的标杆。只有拉高了标杆,才能让大家易看见、易学习、易比较、易选择,才能让群众真正放心、认可、满意,才能取得政府的社会效益、业主的经济效益、群众的实际利益最大化,取得参与各方“多赢”的局面,取得“共建共享”的创建实效。
1、创建高标准“放心粮店”在业主选择上必须有的放矢。“放心粮店”创建我们是作为一个整体品牌打造的,必须让使人放心的业主经营。因此,能否选好“放心粮店”经营业主是创建工作成败的基础工作。面对众多的申报创建业主,我们在选择上十分慎重,有许多具体的要求。一是选址。无论是试点还是整体网络的建设,“放心粮店”仅仅是少数,它必须承担粮食经营的示范作用、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而且能够方便更多的群众购买粮油。我们尽可能选择店址设在较大规模农副产品集散地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粮油经营店。二是选店。参与创建的粮油经营店要有一定的店面规模(农村至少两间门面房)、经营规模和经济实力,能够担负起服务一方的责任。同时尽量考虑店面用房为自有房和粮管所产权房,有利于“放心粮店”的长期经营。三是选人。“放心粮店”经营业主首要的条件是诚实守信,有良好信誉,无不良经营的记录,群众口碑好;其次至少有从事粮油经营两年以上的从业经验;再次,服从性好,能够遵章守纪、服从管理。根据上述条件,我们请各粮管所进行广泛的调查摸底,按照1:3的比例提供合适候选店。确定参与创建放心粮油店,我们首先让局相关业务人员对候选店现场察看,按选择标准进行打分;其次通过媒体进行公示,征求各方面意见;最后由局领导班子集体决定。正是由于严格把好“放心粮店”业主选择关,我们所选择的“放心粮店”业主都是粮店周边多数群众理想的人选,使“放心粮店”的品牌一开始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赞同。
2、创建高标准“放心粮店”在店面装修上必须赏心悦目。“放心粮店”既是商业经营单位,又是政府实事项目的承担单位,更是各店统一风格、统一色调、统一陈设的连锁经营单位。因此,在店面形象设计上我们精心策划,邀请专业设计人员共同参与研究讨论,拿出多个设计方案,反复比较选择,从而使我市的“放心粮店”的店面形象设计看上去醒目、大方、洁净,体现“放心粮店”绿色、卫生、安全、放心的特色。为使店面形象达到设计标准,我们对“放心粮店”装修装璜提出了统一的要求,甚至瓷砖的颜色、质地等细节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在各店装修过程中,我们还责任到人,请各粮管所派出专人现场督查装修过程,确保各项要求落实到位。为使各店的陈设统一,我们还统一为各店配置了店牌、货架、售油器、电子称、工作台、工作服、相关台账等经营必备物品,提供饮水机、打气筒、日常药品、便民服务箱等“帮备”物品,帮他们布置店牌、规章制度、意见箱等,使全市“放心粮店”做到店牌标牌一致、装修装璜一致、设施摆放一致、管理制度一致、台账资料一致、服务承诺一致,初步形成有特色连锁品牌。许多群众称赞:“这样的粮店看上去就让人放心”。
3、创建高标准“放心粮店”在经营管理上必须诚信规范。“放心粮店”只有按照创建标准诚信规范经营,才能确保名副其实。我们精心制订了一套管理规范,促使经营业主在经营管理上诚实守信、规范经营。拟订了“放心粮店”商品质量责任书和服务承诺,请业主签字,从诚信自律上规范。制订了商品入库、商品销售、计量器具使用、营业员岗位职责、检验员岗位职责、消费者走访等六项制度,从经营制度上规范。印制了粮油商品入库、商品质量检验、商品销售、走访消费者、消费者投诉、工作人员培训等六本台账,在行业指导上规范。还请卫生、技监、工商、物价等部门对业主进行法律和业务知识培训,促使“放心粮店”经营业主更加诚实经营、守法经营,确保“放心粮店”真正让群众放心,维护好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好广大群众积极支持“放心粮店”创建的热情。拿群众的话说:我家的口粮就放心落实到“放心粮店”里了。
三、强化监管,精心维护,增强“放心粮店”群众认可度
建成覆盖全市的“放心粮店”网络不是一劳永逸,30家“放心粮店”也不是一成不变,必须加强动态的监管,不断完善,提高“放心粮店”的运行质量,让群众始终认可,使“放心粮店”牌子越做越响。否则,不仅砸了“放心粮店”的牌子,而且有损政府形象,辜负百姓期盼。因此,做精做响“放心粮店”牌子是我们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在监管的任何环节、任何时候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在创建过程中,我们利用各种渠道经常听取群众意见,不断改进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精心维护好“放心粮店”在群众心中的美好形象。
1、开展经常性的内部监督。在业内开展经常性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处理在造成影响之前,这是做精做响“放心粮店”品牌的首选之策。我们在“放心粮店”创建实施方案中就对“放心粮店”的监督做出规定。规定明确“放心粮店”称号有效期两年,到期重新申请复查,复查合格,“放心粮店”称号予以保留。在“放心粮店”有效期内,创建领导组对“放心粮店”开展不定期的督查。检查内容主要是各“放心粮店”商品质量是否合格,卫生是否符合要求,消费者对粮店的反映,经营台账和执行制度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有销售伪劣粮油和其它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通过督查,促使业主严格把好质量、计量、价格、卫生、服务五个关。对于在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中发现不符合有关规定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限期整改和取消“放心粮店”称号等处分。
2、开展针对性的专项治理。针对性的专项治理是解决粮食经营中突出问题有效措施。我们将根据经营过程发现的突出问题,分别联合工商局、卫生局、物价局、食品药品监督局和质监局等职能部门适时开展专项治理。一方面,针对“放心粮店”开展专项检查,既检查突出问题,及时发现处理,又起到督促告诫作用,让其经常性地保持质量、计量、价格、卫生、服务“五个放心”。另一方面,对粮食市场的其它业主开展专项治理。通过增加检查频率和处理力度,迫使他们向“放心粮店”看齐,确保粮食经营市场健康运行。对于其它业主采用虚假让利、以次充好、低价围堵等恶劣手段,损害“放心粮店”正常经营,我们在专项治理中予以从重打击,切实让“放心粮店”能够放心发展。
3、开展广泛性的社会监督。创建“放心粮店”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群众满意不满意,认可不认可是“放心粮店”能否存在的关键。经常性地听取群众意见,不断完善“放心粮店”的标准要求,才能永葆“放心粮店”的生存活力。在“放心粮店”层面,我们建立了消费者走访制度,设立走访消费者和投诉处理两本台账,设置了意见箱,用制度和规定促使“放心粮店”业主经常性听取群众意见,处理好群众投诉,让他们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不断改善经营管理的方法,真正让群众放心满意。在我们粮食局和创建领导组办公室层面,我们将利用宣传媒体,继续宣传“放心粮店”的标准,宣传优秀的“放心粮店”经营业主,让广大群众有比较标准,有效实施好监督。同时,公布创建办的监督电话,方便群众投诉。我们也通过对投诉的调查处理及举一反三,及时解决“放心粮店”经营中出现的问题。
第2篇 法院创建学习型法院调研报告
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当今时代,是要求人们必须终身学习的时代,创建学习型法院,建立科学有效的学习制度,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出一大批专家型、复合型的优秀法官,对于提升法院形象和提高法官素质,确保司法公正和提高司法效率,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为了推动学习型法院的创建,促进学习型法院建设取得实效
和成功,按照两级法院创建学习型法院的部署要求,我院成立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制定了创建学习型法院推进计划,明确学习方向、学习内容,从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方面,在干警中营造浓厚的学习风气,树立终身学习、全员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院党组在物资投入上,在时间保证上,在开发利用现代学习手段上,积极创造便利条件,鼓励和支持参加司法统一考试和在职高学历教育培训,对已通过司法考试的3名同志给予了物质奖励。通过开展一系列学习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全院人员学历情况分析
1、各类学历人员总数:
硕士研究生:xx名;研究生:xx名;本科:xx名;大专:xx名;中专以下:xx名。
2、大专以上法律专科毕业xx人,占全院人数比例xx%。
3、全院干警当前学历教育培训基本情况
(1)培训人数:xx人
(2)培训内容:法律本科学历教育
(3)培训效果:有17人学历得到提高。其中:xx人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xx人获得研究生学历结业证书;xx人获得本科证书;xx人获得最高院本科学历教育证书。
二、采取有效学习形式,搭建学习平台
各庭室结合工作特点和人员状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定期组织审判人员开展政治学习、业务培训和专题研讨。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自学为主,集中为辅,学以致用。
一是以评促学。进一步健全案件评析制度,业务庭根据审判实际,对新型、疑难案件,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研讨分析会,剖析争议焦点,分析证据效力,研究法律适用,促进了审判人员相互间的学习交流。
二是以考促学。根据不同岗位特点,强化业务知识学习,政治处每季度组织一次业务知识和技能考试。
三是以赛促学,通过组织演讲、知识竞赛等活动,调动全院干警的学习积极性。
四是以训促学。积极组织审判人员参加上级法院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学习,定期组织本院业务骨干进行审判实务专题讲座,切实解决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五是以研促学。把调研与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审判工作中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调研,通过召开调研成果发布会,评选优秀调研成果。上半年,向中院《**审判研究》推荐了1高质量案例评析和理论研讨文章。提升了审判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了法院整体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六是选树典型,推广学习经验。我们注重培养、发现和选拔学习典型,积累、总结和推广典型学习经验,以先进标杆的示范作用,带动大家争学、抢学,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形势下审判工作需要,切实推动全院干警执法水平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明显提高。上半年,我们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涌现的先进个人和先进群体,选拔出3名个人、2个群体学习典型,并编发了事迹材料,号召全院干警以学习典型为榜样,开展学身边人,做先进事活动。切实提高法官职业素养,树立良好执法形象。
第3篇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调研报告
学习型党组织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开放的中国迫切要求。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总体要求和“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的具体目标,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在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中,解决不愿学、不会学、没有时间学和学而不全、学而不精、学而不专的问题,探索党组织学习全程化、全程学习全员化,全员学习终身化的路子,培养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领导干部和学习型党员,建设学习型单位、学习型社会。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需要着眼于提高基层党员整体素质,把党员培养成经济社会建设的主心骨。同时,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也鲜明提出,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并提出了四句话的基本要求。这是党中央从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出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重要保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战略任务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探索。
一、充分认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大意义
1、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的客观需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各级基层组织要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的精神,首先必须加强党组织自身的能力建设,而加强党组织自身的能力建设,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须加强学习。学习是基层党组织适应新形势、增强新本领、打开新局面的必然选择,是基层党组织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由之路,是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对于每个党员来讲,学习同样是党员在工作实践中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养德、明智、增才的重要途径。学以确立理想信念,学以巩固宗旨信仰,学以提高综合素质,学以增强识别能力,学以升华人品人格。因此,我们必须把深入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作为我们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战略构想,坚定不移地抓下去。
2、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提高基层党员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学习力、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效手段。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党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组织的形象、关系到党的形象和党的威信。当前,党员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是有战斗力的。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党员队伍还存在一些不足。提高党员队伍文化层次、改善党员队伍素质结构的任务已经迫在眉睫,而其根本途径之一就在于强化对党员的学习、教育和管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对于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增强党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本领,增强党组织的学习力、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应对复杂国际形势,把握战略机遇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形势正在发生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我国也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使党的建设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推动事业发展进步的任务异常艰巨。这对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修养、领导能力和知识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种新知识、新事物需要我们去学习、去认识,各种新情况、新任务需要我们去把握、去完成,各种新问题、新矛盾需要我们去研究、去解决。不学习、不坚持学习、不刻苦学习,势必会落伍,势必难以胜任我们所肩负的重大职责。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应当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存在的问题
1、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常以工作忙作为借口,没有充分认识到学习、工作、生活三位一体的辩证关系,把学习与工作割裂开来;一些党组织和党员总觉得学习尤其是理论学习是空的,缺乏学习的紧迫感、压力感;还有一些党员参加工作的时间较长,认为凭以往的老经验,完全可以解决新问题,存在着凭老经验老办法做事的情况。
2、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相关制度落实不到位。各级党组织基本上已建立了配套的学习制度,但在具体的执行中,仍存在“以会代学”、学习走过场的现象,难以做到时间、场地、精力“三保障”。
3、学习的广泛性和针对性不能有机结合。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偏重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深造,追求业务知识的精和深,不能及时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扎实深入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影响了综合素质的提高,导致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不强,工作能力、工作质量得不到 有效提高。
4、学以致用、学用结合还不够紧密。部分党员干部认为理论学习与指导开展实际工作基本上是脱节的,学了用不上。同时,一些党员干部学习存在实用主义倾向,用什么才去学什么,与工作联系密切的才学,与工作关系不大的少学或干脆不学,不善于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工作,存在学用脱节的现象。
5、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整体工作推进不够平衡。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党组织相对于企业党组织要好一些,规模大的企业党组织相对于规模小的企业党组织要好一些,县城党组织相对于农村党组织要好一些,特别是一些非公有制企业、新社会组织、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认识不到位,不能扎实开展学习活动。
三、切实保障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的整体质量
1、落实领导责任。要迅速成立相应工作机构,明确职责;建立健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各级党组织负责人要切实履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对所在单位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全面负责、全程负责,特别是要对学习的实际效果负责。要结合实际制定适合于本系统本单位的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具体考评办法,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制度约束和体制引导,创造规范化的建设环境。与此同时,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还要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点,多学一些,努力以学以致用的良好学风、只争朝夕的惜时意识、兼容并蓄的开放气度、坚忍不拔的学习意志,为基层党员做出表率。
2、周密规划部署。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工作,是一项目标任务明确、工作重点突出、价值取向鲜明的工作,是一种全新的组织行为。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就必须积极地进行规划和部署。不能用个人的学习代替组织的学习、不能用无序的行为代替集体的规范。各级党组织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尽快对本级党组织的建设工作提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制定出本单位本系统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规划和年度创建计划,形成共同愿景,并指导各学习小组制订学习计划和愿景目标,这是保障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
3、加强组织协调。要切实解决问题。由于行业、专业、地域、基础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各级党组织的建设工作可能面临着不同的困难和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都要积极关注基层党组织的实际困难,通过加大经费支持、加大人才支持、加大政策支持等措施,切实为基层解决问题,确保各基层党组织都有学习场所、有丰富的党建书籍与业务类书籍、有现代化的学习设备,能满足电化教育的要求,以此保护和进一步激发基层党组织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对策
1、突出抓好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这个重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必须抓好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各级党政领导机关要率先垂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推动下属部门和下级党组织的学习。党员领导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切实减少应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带头倡导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在全面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上走在前面,在学习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上走在前面,在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上走在前面。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要坚持以个人自学、学原著为主,认真研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著作,自觉把学习党的理论与学习各种新知识结合起来,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强化表率作用,以领导班子学习的明显成效,带动广大党员的学习。
2、突出抓好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这个基础。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战斗堡垒,要切实发挥堡垒作用,就必须在不断加强学习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和战斗力。企业、农村、机关、社区等基层党组织,要紧密结合各自实际,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形成各具特色的学习品牌。企业要围绕建设高素质经营管理者队伍、人才队伍、党员队伍、职工队伍和增强经济活力的要求,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党组织活动。农村要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的要求,开展创建学习型农村党组织活动。机关要围绕转变作风、提升能力、服务中心、服务基层的要求,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党组织活动。街道社区要围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的要求,开展创建学习型社区党组织活动。各级基层党组织要善于随着形势任务的变化进行学习,主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思维方式,开创基层工作的新局面。基层党组织要坚持实践标准和群众满意标准,善于把广大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总结出来,推广出去,真正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
3、突出抓好全体党员这个主体。全体党员是各级各类党组织最为广泛的主体,只有全体党员成为学习积极分子,才能有效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引导广大党员增强“本领恐慌”意识,时刻对自己学识方面的不适应保持警醒,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要按照“缺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科学选择学习内容,突出对党的基本理论、业务知识、实用技能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切实提高学习效果。要注意抓好离退休人员、偏远地区农村党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党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口中党员的学习,努力使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任务覆盖到每个基层党组织、每个党员。
4、突出抓好学习载体建设这个关键。改进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要认真研究时代条件、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党组织及党员状况的新变化,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学习的特点和规律,从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载体阵地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努力使各种学习活动更加喜闻乐见、更加生动活泼、更加易于接受。要改变那种教条式、填鸭式、味同嚼蜡式的学习方法,多采用互动交流、案例教学、现场观摩、拓展体验、自主选学等现代培训教育方式,增强学习的吸引力。要创新学习载体,打造学习平台,通过品牌项目的打造,吸引广大党员干部投身学习。要积极利用新兴传媒,开展网络培训、远程教育和电化教育,建立起形式活泼、寓学于乐的学习模式。要紧密联系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社会实际、工作实际,开展宣讲,把道理说清楚,把难点讲透彻,做到生动活泼,富有活力,使广大党员干部听得懂、听得进。
5、突出抓好活动倡导这个途径。各级党组织要深入开展各种主题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积极开展全民学习活动,广泛开展各类学习竞赛活动,认真组织学习调研成果评选活动,大力开展创意创新活动,扎实开展“双争”活动,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方案设计大赛活动,广泛征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好思路好做法。利用专题调研、知识竞赛、技能比赛、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构建多方位的网络学习平台。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更加重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努力扩大学习的覆盖面,全力推动全社会的学习创新。
6、突出抓好健全机制这个保障。一是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摆在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整体工作规划,作出专门部署,精心组织,大力推进。要制定出台创建各类学习型党组织的评价指导和考核办法,把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的考核纳入到对领导班子考核、精神文明创建考核和年底综合考评中。二是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机制。要按照系统化、分众化、分层化的要求,研究制定党员干部定期培训制度、定期交流制度和定期调研制度,以保证培训的时间、人员、内容和效果。三是建立健全投入保障机制。要建立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专项资金,为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改善学习条件提供经费保障。四是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进一步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各级党组织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建立健全述学、考学、评学、督学和奖惩制度,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纳入党建评先、文明单位评比的重要内容,形成激励约束长效机制。
7、突出抓好营造氛围这个要求。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主要新闻网站、局域网要开辟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专题、专栏,大力宣传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意义、基本要求、重要举措,宣传各级党组织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新思路、新做法、新成效,宣传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体会、创新做法。各学习型党组织要经常向媒体通报有关情况,使示范单位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得到宣传,以促进面上工作,在全社会营造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浓厚氛围。
8、突出抓好学以致用这个根本。学习是为了指导工作、推动实践,推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不仅向书本学习,更要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不断学习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新办法,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要坚持学习与思考相结合、与运用相结合、与创新相结合,深入思考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深入思考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思考党的建设中的重点问题,不断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改进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要求,以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载体,在全市积极营造学理论、学技术、学文化、学法律,提升学习力、创新力、发展力、公信力的良好氛围,取得明显成效。但是党的建设任重道远,我们要认清形势,明确任务,突出重点,与时俱进,探索创新,狠抓落实,从基层做起,从实际出发,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切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确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生机与活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努力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进新的党的伟大工程,促进新的党的伟大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4篇 公路收费站文明创建调研报告
_____所成立于xx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隶属于_____公路_____管理处,于_____年*月*日*时正式开始收费,收费所设三进五出,实行一进二出收费方式。全所现有员工*名,其中党员*名,团员*名,*周岁以下青年员工*名,是一支充满朝气和活力的青年队伍。
_____公路_____所自开始收费以来,就以邓小平理论、xx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安全畅通、依法征费、文明服务、应征不漏”的十六字方针来开展收费工作,以争创“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文明服务窗口”、“星级收费所”和“文明样板路”等活动为载体,坚持以收费工作为中心、以“畅、洁、绿、美”和优质服务为目标,弘扬“团结拼搏、求真务实、争创一流”的精神,全面建设具有特色的_____公路_____所为己任,树起_____所文明窗口形象,使_____所成为高速公路收费所的先进典范。
在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示范窗口”、“青年文明号”和“文明样板路”等活动过程中,为提高创建工作水平,建立良好的机制,成立创建工作小组,制订相关争创计划,并实行卫生包干责任制,分配到各班组,认真做好考勤、工作纪律、宣传等日常事务管理及创建工作。通过广大干职人员共同努力下,不断完善建设,各项工作成绩提高显著。xx年度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卫生先进单位”。xx年继续开展深层次的文明创建活动,年初所召开了所务会议,对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进行讨论,总结了过去的一年创建成果和不足,并在过去一年的文明创建基础上,继续申报市级“文明单位”、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和争创“文明示范窗口”、“星级收费所”等文明活动,并专人负责创建活动,开展分阶段实施。
一、加强教育学习,促进自身队伍建设
我所自成立以来,就加强队伍建设,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组织员工军训、业务知识培训、岗位技能训练等,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全面打造学习型、务实型、服务型的队伍。
(一)、为了增强“爱国、爱岗、敬业、奉献”意识,提高全所员工的政治素养,一方面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定期组织全所人员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引导广大员工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对员工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革命精神、道德风范教育,立足本职,求真务实,发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争创一流业绩的队伍。xx年4月,所团支部组织团员青年职工参加悼念革命先烈,缅怀英雄活动,参观英雄纪念馆,聆听英雄光辉事迹,通过这些活动,大家受到了很大鼓舞,催人奋进增强了战斗力,大大提高了职工的敬业精神。
第5篇 特色小镇创建情况调研报告
建议以特色小镇建设为抓手,配合以下措施,进一步加快我市乡镇特色发展和优化提升。如下是给大家整理的特色小镇创建情况调研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特色小镇创建情况调研报告篇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特色小镇创建的要求,加快我镇特色小镇建设步伐,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统筹发展,根据县委办、县政府办《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创建工作调研的通知》要求,我镇组织专门力量对创建特色小镇的工作基础、特色亮点、意见建议等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_____镇特色小镇创建的总体情况
(一)工作基础
今年8月,在中共_____镇第十六次党员代表大会上提出,要更加注重产业发展,推动镇域经济新跨越,并提出了用五年的时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做全县农业转型的示范园;因地制宜主攻工业,做全县主攻工业的创业园;因势利导做大服务业,做全县服务业发展的后花园的创建特色小镇总体思路。明确要求全镇上下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重点支持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启动镇电商服务站、村(社区)电商服务点建设,培育一批农特产品销售电子商务交易企业,重点打造_____村电商产业点。加大旅游项目宣传推介力度,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重点开发_____*、_____等农家乐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做旺旅游经济。力争到,全镇特色产业增加值达到2.8亿元。目前,_____镇特色小镇按照3年近期5年远期的规划正在稳步推进,其中约五分之一的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已基本成型。如_____村沟域经济示范带集乡村旅游与民宿体验、传统产业及新兴产业、运动休闲产业于一体,成为全县最大的生态旅游农庄和柑橘苗木繁育基地之一。
(二)产业基础
根据_____镇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特色小镇将聚焦沟域经济、现代农业、绿色环保、生态休闲旅游等支撑未来发展的三大产业,并坚持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目前,_____休闲农庄、_____休闲农庄已成为全县休闲生态游的品牌,特别是_____休闲农庄,被评为全市三星级农家旅游地;_____村柑橘苗木繁育、假植基地已完成土地流转,正在搭建育苗大棚,预计今年12月可以进行育苗,是目前全亚洲最大的柑橘苗木繁育基地之一;_____村千亩猕猴桃种植基地,有集中种植和分散种植两种方式,通过集中种植来带动分散种植,目前已建成种植基地一个,面积300余亩,正在筹建一个采用现代化管理方式的种植基地一个,拟种植面积200亩,总投资1000余万元;_____村中华蜜蜂谷,以绿色、创新、共享为理念,通过三养模式带动养蜂业发展,目前已养蜂1600余桶,后期将陆续开发绿色生态产品,并将采取现代销售模式,将实现产供销的产业一体化。
(三)资源基础
我镇位于_____县西南部,与_____县、_____县和_____县接壤,纵座_____粤边陲,是_____、_____两县与_____省_____县交界处,是_____西大门。镇政府驻地_____村,距县城15公里。全镇国土面积237.5平方公里,耕地420.73公顷。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6个行政村和_____、_____2个居委会,共125个村民小组和6个居民小组,总人口3669 户1.25万人,其中畲族人口210人。全镇共有林业面积32万亩(其中毛竹林基地面积6.5万亩),林木茂盛,植被保护完好,毛竹林区已列入世行发展规划,并已编入珠江防护林区规划。境内有60余种野生中草药材和丰富的动物物种。矿产资源有铁、铀、石灰石、大理石、水晶石、石英、铅锌矿等。境内有45条河溪,河流汇入东江,属东江河系脉源之地,兴建_____、_____一级及二级、铁水坑等电站11座。
(四)土地基础
在土地资源保障方面,对纳入创建范围单的项目,新增的建设用地将由各村(社区)先行进行土地流转并办理农用地转用及供地手续。如目前的休闲农庄、苗木基地、养兔基地、猕猴桃种植基地等土地流转,大部分由所在地村委会与农户订立土地流转合同,再由建设方与村委会订立总合同,这样既减少了中间环节,又体现了对建设方的服务,减轻了项目建设方的负担。目前,仅_____村一个村,用于特色小镇创建的土地流转面积,便达1200余亩。
二、_____镇推进特色小镇创建的特色亮点
目前,_____镇通过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有效带动了镇域经济发展变化,有力推动了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统筹发展,特色小镇的创建工作已走在全县前列。我镇特色小镇的主要做法和特色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展一个产业(一个特色)。我镇提出,特色小镇创建要与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打造沟域经济示范点相结合,相促进,必须是产业特色明显、自然资源丰富的区域,在全县要有较高的代表性,并将其打造成为产业集中、专业化强、富有特色的地方特色产业集群。为此,我镇立足生态做文章,发展生态休闲游、生态种(养)植,开发生态绿色产品,注重引进资本、加强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档次与竞争力。
二是明确一个主体(一个投资主体)。我镇在创建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政府只提供规划、土地流转,由企业自主筹融资,不但减轻了政府负债压力,也厘清了政府与企业的责任与分工。目前共引进资金3500万元,这种以企业为投资主体的运作方式,有效解决了特色小镇创建融资难的问题。
三是划定一个区域(一个发展思路)。我镇创建特色小镇工作,在区域方面采取与沟域经济相结合的形式,在思路方面采取一带一路的方式有序推进,区域面积不超过3平方公里,体现了小而精的理念。
四是实行一个运作方式(市场化运作)。我镇明确以市场化运作为主,借助企业招引企业,通过产业集聚产业,政府主要做好规划编制、完善政策、设施配套等,不直接干预企业的市场行为。
三、对推进我县特色小镇发展的建议
当前我县乡镇经济实力总体较弱,xxxx年全县乡镇财政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乡镇仅2个,大部分乡镇财政收入在600万左右,因此,急需要通过特色小镇发展,做优做特进而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强化产业就业支撑能力,实现转型升级。
下一阶段,建议以特色小镇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加快我县特色小镇发展和优化提升。
一是出台特色小镇创建工作意见。围绕培育特色小镇,出台培育相关工作意见,针对我县产业优势和特色,按照自主申报、专家评审、县领导小组批准等程序,培育一批工业主导型、现代农业型、生态休闲型、文化旅游型、商贸物流型特色小镇,打破行政区划,在中心区域、城郊的周围或部分乡镇,探索设立一批特色小镇进行培育。
二是完善工作协调推进机制。成立全县特色小镇创建领导小组,整合成员单位资源力量,制订完善加快特色小镇发展和优化提升的政策意见,研究制订特色小镇创建标准、考核办法、奖补标准。
三是完善配套扶持政策。对特色小镇范围内的建设项目整体打包列入县级及以上重大项目,并享受重大项目优惠政策。设立特色小镇项目建设用地专用指导数,对需新增建设用地的,适当给予指标倾斜。设立专项扶持资金,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特色产业项目建设,优先考虑特色小镇需要。
特色小镇创建情况调研报告篇,尽在酷猫写作范文网。
第6篇 法治城市创建中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和国家既定的发展战略。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和传承文化的载体,在法治建设中无疑承担着首要的责任。xx年4月,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的意见》,在国家层面正式提出了创建法治城市的号召。本文拟针对当前法治城市创建中存在的问题,谈一下个人浅显的看法。
一、当前法治城市创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法的最初产生,即与城市、商品交换有着不解之缘,可以说,法在城市之中孕育产生。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法已经渗透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市民社会自发的演变进化,法治社会或许也会自然生成;而通过有意识的开展创建活动,法治城市的形成则会更加快捷。当前,各地创建活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一)创建活动开展不平衡。随着区域竞争的日趋激烈,各地都非常注重城市形象的塑造和宣传,注重通过创建活动,获取国家卫生城市、文明城市、森林城市、环保城市等各种荣誉称号,以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相形之下,法治城市这一颇具含金量的称号并没有得到城市执政者的广泛关注。除了江苏、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之外,在全国其他地方,法治城市创建活动往往悄无声息,相关职能部门也无所作为。在一个地区内部,由于执政者法律意识的不同,对法治城市创建活动的重视程度也存在差别。创建活动没能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展开,也尚没有形成各地相互竞争加压的态势。
(二)创建活动考评机制不健全。法治建设更多的属于软件建设,属于城市竞争力中的软实力,本身在考评方面就面临着量化的难题。加上法治城市创建涉及面广,涉及部门多,由此很难形成真正系统完善的考评细则。国家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等其他创建活动,相关主管机构都已经出台了明确的考评标准和细则,各地在创建过程中操作起来比较方便。法治城市创建,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除江苏、深圳等地出台了地方性的法治县标准、法治政府标准外,尚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出台,全国普法办的文件也只是提供了原则性的指导意见。这种状况,客观上亦给创建活动的开展制造了难题。
(三)创建活动协调联动力度不够。法治城市创建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需要强有力的协调机关。政法、司法、公安、检察、法院、法制,以及政府众多执法机关在创建活动中都要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些机关隶属不同、性质不同、业务不同,如何整合资源,形成创建合力,对协调联动机制提出了很高要求。目前各地协调联动模式不同,较多的是由县、市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协调职能。这种模式面临着缺少权威、缺少制约手段等弊端,难以发挥有效作用,造成众多相关职能部门没有把创建活动当做一项必需的任务来抓,创建往往流于口号和形式。
(四)创建活动群众参与度不够。法治城市创建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创建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这是全国普法办提出的创建工作原则。各地在创建过程中,往往强调行政主导,本也无可厚非。正如马怀德教授所言,“在中国这样一个主要依靠行政主导的发展中国家,推行法治与发展经济一样,需要来自政府方面的强大动力”。但是,法治创建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只有群众的法律意识得到提高、法律信仰得以建立、法律权利得以保障、法律诉求得到满足,才能说城市实现了法治化。在当前的创建活动中,往往忽视了市民社会的培育、忽视了民间组织的参与,创建活动缺少了“源头活水”。
二、对创建法治城市的几点建议
法治城市创建意义重大。研究发现,法治指数每上升一点,低收入国家平均每人财富总值可以增加100美元以上,中收入国家平均每人财富总值可提高到400美元,高收入国家平均每人财富总值可以提升近3000美元。(见《瞭望东方周刊》xx年40期)。因此,专家提出论点:法治创造gdp。开展法治城市创建活动,就如同发展城市经济一样,应当成为城市管理者的自觉行动。针对存在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抓好创建工作:
(一)确立创建活动的具体目标。城市间的竞争对城市品牌塑造提出了要求,城市执政者自身有通过创建为城市获得各种“城市名片”的内在动力。比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等在经过考察认定合格后,国家相关机构往往要授予该城市荣誉称号和奖牌,一些省级政府对取得荣誉称号的城市还要给予物质奖励。作为一种创建活动,法治城市创建因此也需要有明确的看得见的荣誉作为目标。当前,江苏等地采取了授予“法治县(市区)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的方式。在国家层面,尚没有关于“国家法治城市”如何申报、由何种机构负责评审等规定,这一定程度上将法治城市创建活动限定在了省级区域之内。法治城市创建活动国家级目标的缺位,导致创建活力未能得到激发。笔者建议,可以在设立“省级法治城市”的基础上,尽快确立“国家法治城市”这一荣誉称号和制度,使二者能够有效衔接。
(二)制定法治城市的具体标准。法治作为人类共有的政治文明,即便不同法系,也有某种程度的共性。作为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拟定法治城市的共同标准,完全可行。作为法治创建活动先行者的江苏省,xx年即推出了相关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内容涵盖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学法守法、依法管理、组织保障六方面。其他地方,更多的是针对建设法治政府提出了指标体系,比如深圳市制定了《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试行)》,内容翔实,共12个大项44个子项225个细项。创建法治城市,当然要求达到法治政府的目标。但是,法治城市创建是个更广泛的概念,不但涵盖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司法等机关系统,律师、协会、社区等中介组织和自治组织也应包含在内,作为城市主体的企业、市民更是不可或缺。因此,应以全国普法办《意见》中列举的十大任务为指导,构筑众多的子门类标准,对十大方面原则任务进行细化和补缺,构筑起完整的系统的法治城市标准。
(三)建立创建活动的权威机构。创建活动需要多方参与,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协调职能的模式难以满足需要。考虑到中国目前的政治体制,建议设立专门的“创建法治城市领导小组”,由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司法等系统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副组长,具体涉法部门的领导为成员,定期举行例会,讨论创建活动中的重大问题。在领导小组下,设立“创建法治城市办公室”,直接隶属于所在市市委市政府领导,由具有专业法律知识和经验的专职人员组成,具体负责法治城市创建标准的拟定、日常的督察、年终的考核等职能。当然,机构方面的问题没必要整齐划一,可以由各个地方结合自身城市特色创造性的设置,重要的是机构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在具体创建过程中,为保障机构的权威性,增强其协调联动能力,可以赋予其相应的权力,比如对日常法治工作的检查权、对不服从协调的建议处分权等,该机构亦可以通过对创建工作的考评奖惩确立自己的权威。
(四)把握创建活动的重点领域。法制城市创建涉及面广,但城市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在创建活动中应抓住几个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法治政府建设最为关键。普通市民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要经常和政府机关打交道,建设服务、责任、信用、公开政府是市民的普遍诉求,这些诉求归结于一点就是建设法治政府。公正司法也是创建活动的重点。市民社会中纠纷不可避免,纠纷能否得到公正解决,直接影响市民的法治信仰。正如一句著名的法谚所说:“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判决比多次不公正的其他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公正的举动不过弄脏水流,而不公正的司法判决则把水源弄坏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和规范的市场秩序也是法治城市的必然要求。市民生活在城市中,首先需要生活的安全感、交易的公平感,法治城市应当是一个犯罪和治安案件低发的地区,一个市场发育成熟,市场资源自由流通合理配置,各种交易诚信公平的地区。
(五)畅通群众参与创建的渠道。法治城市创建的成果将由市民共享,法治城市创建的过程离不开市民的广泛参与。要发挥办事处、社区等基层单位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宣传活动,调动群众参与法治城市创建的积极性。在立法过程中,可以通过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由市民参与其中,做到民主立法。在司法审判活动中,推行人民陪审员制度,让群众参与司法活动。可以将一些典型案件的法庭开到群众中间,使市民近距离的受到法治教育。可以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传媒,向市民宣传普及法治知识。特别是对于群众的诉求,要及时有效地解决反馈。要扩大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的范围,提高法律服务从业人员的素质,使市民能够得到及时的法律帮助。在制定法治城市考评标准时,群众应该广泛参与;在出台的考评体系中,市民的法治满意度、法治参与度,应当成为主要测评指标。
创建法治城市,推进城市各项事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是城市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城市的执政者、管理者,应当清醒的看到法治城市创建的价值所在。法治城市创建的考评标准和机制需进一步探索完善,对创建活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也有一个深化的过程,法治城市创建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我们常抓不懈的研究和努力。
第7篇 关于民族团结示范县创建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
根据《xx县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计划》,经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决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和相关单位人员成立调研组,开展xx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专题调研活动。调研组于11月14日至12月1日,深入江西坡、龙吟等7个乡镇(街道办),细寨、红寨等4个村(社区),民宗局、创建办等11个党政机关,高棉中学等4所学校和青山清真寺开展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情况
xx县位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国土面积1453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街道)90个村(社区),总人口34万人,其中汉族24万人,占71%,少数民族10万人,占29%。人口超过7000人的少数民族有:布依族3.28万人;苗族3.29万人;回族7800人;黎族1.90万人;彝族1.14万人等。
中国共产党x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根据州委办字(2022)165号文件,及时研究制定印发《xx县2022—20xx年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活动实施方案》,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xx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创建工作总体上与州委、州政府安排同步,坚持“一年强基础,两年创示范,三年巩固提高”。
,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启动后,全县各级各部门迅速开展集中宣传学习教育活动。12月30日,县委、县政府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县政府与各乡镇(街道)、县直各部门签订了“xx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责任状》,全面安排部署创建工作。
2月16日,县人民政府召开了“全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专题会议”,再安排、再部署创建工作。7月7日,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创建工作促进会”,掀起了创建工作高潮。一是利用“民族团结宣传月”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二是向广大群众发放宣传手册5000余份,发放宣传围裙5000余条,发放宣传手袋5000余个;三是开辟民族团结宣传栏58个,安置灯箱广告宣传200个,制作大型宣传拱门1个,悬挂大型宣传横幅95幅;四是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制作宣传片在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放;五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进机关、进乡镇(街道)、进村(社区)、进企事业单位、进学校、进军警、进宗教场所“七进”示范活动;六是开展创建工作的督查督导。抽调县委、政府督查室和民建办人员组成三个督查组对全县104个签订责任状的创建单位开展督查督导,对创建工作现场评分,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通过督查推进了创建工作。
通过一年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民生保障特别是扶贫工作有了新进展,社会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得到全面发展。
(一)不断夯实基础,助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跨越发展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作启动以来,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项目建设,切实做好国家省、州扶持少数民族地区项目,加大项目资金配套力度,不断夯实基础,两年来,仅民宗口共争取到上级民族事务部门项目资金462万元,县级财政配套195万元,整合县级部门其它资金500万元,截止11月底,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43.5万元,具体实施了 34个建设项目,同时整合一批与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项目,极大地改善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基础设施条件,夯实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跨越发展的基础。
(二)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加快增收致富步伐
两年来,xx县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出台“五大”特色产业扶持政策,持之以恒培育特色产业,成立各种以产业分类的专业合作社、协会等服务组织,引进龙头企业,推动烤烟、茶叶、生态畜牧养殖、核桃、芭蕉芋等五大产业以及中药材、果蔬、乡村旅游等产业朝着规模化、生态化、产业化发展,产业培育取得新突破,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一批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如:宏鑫茶业、现代生态养猪、欣欣生物白及产业、新大德信兔业、布依茶叶合作社等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促进了产业发展,而且加快了民族地区群众增收脱贫的步伐。
(三)全面落实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
县委、县政府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牢记“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政策。一是重视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少数民族干部在培养和使用方面力度不断加大,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骨干作用,少数民族学生在升学就业中得到政策优惠,各族群众充分享受了民族政策带来的红利;二是重视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教育事业不断优先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得到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加快,整个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在教育、医疗、出行、社会养老等更宽更广的领域为各族群众谋到更多福祉,缩小了差距;三是各族群众宗教信仰自由得到保障,全县宗教和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共建民族精神家园
我县享有“中国古茶树之乡”、“中国苗族第一镇”、“中国茶文化之乡”的美誉,优秀民族文化积淀深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滋养着xx一方水土、一方人民,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投入、着力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为开展各族群众文化提供了舞台。世界茶源文化广场、南山步道、国际自行车赛道、清真寺、乡镇文化站、村(社区)书屋、布依小打音乐队、苗族多声部合唱团、芦笙舞、彝族阿妹戚托、海马舞、火把舞等发挥了重要的文化宣传阵地作用,着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工作,积极申报国家、省、州级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截止底,我县有1项国家级非遗项目8项省、州级非遗项目,培养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州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重点打造苗族、布依族、彝族、回族文化和茶文化。重点支持“八月八”、“三月三”、“同心节”、“开斋节”等节庆活动。加快崧岿寺、九峰寺等文物申报和抢救性修缮保护工作。注重语言文化、民间传统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我县集地理风情和民族风情相融会的多元文化在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民族团结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步进“七进”活动,营造民族团结氛围
在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工作中,我县按照“全覆盖、常态化、抓规范、出典型”的目标,细化创建指标,以“制定一个创建工作方案、成立一个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一年至少召开一次研究民族工作会议、一年至少开展一次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制作一块民族团结宣传栏和标语、健全一套民族工作档案和民族团结与单位职能相结合、与单位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六个一、两结合”为创建载体,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在全州率先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活动全覆盖工作。在创建活动中,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县委、政府督查室和县创建办强化督查和指导,各创建单位认真落实创建主体责任,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促进了部门工作创新发展。涌现出了文体广电旅游局、高棉中学、南湖民族小学、龙吟镇政府、江西坡镇政府、才华手袋厂、青山清真寺、细寨村、联盟村、公安局等一大批创建示范典型,达到了以政策宣传教育人、以创建活动凝聚人、以模范典型带动人的目标,巩固和发展了我县各族群众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
二、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仍然繁重,创建工作力度仍需加强。我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建设任务较重的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地处与外县结合的山区、半山区,自然条件较差、自身底子薄、基础设施滞后,建设的任务依然较为繁重,原来实施过的一些项目投资小、投资散、建设时间跨度大、上级配套资金不到位、项目整合难度大,项目实施后发展环境虽然得到了一些改善,但离群众加快脱贫步伐的实际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二)部分单位和领导干部对民族团结示范区创建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多数干部忽视了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县份、是一个民族自治州的大背景,在主观上都认为我们不是民族工作重点县、自己单位不是民族工作部门,自己的工作与民族工作联系少、交叉少,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对创建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主动参与创建意识不强,再加上没有专门的创建工作经费,要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还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三)壮大特色产业任重道远。我县现有的一些特色产业基地小、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产量小、产值低、产业弱、企业少,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下,不可估计的市场风险较大,我县这些小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不足,要走出一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之路任重道远。
(四)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民族的精神家园,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保护好优秀民族文化,充分利用优秀民族文化来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民风民俗、文物建筑等一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亟待深度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
三、创建工作的建议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重要性的再认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引导全县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认真贯彻落实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各级要加大对民族政策、民族理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作要求的宣传力度,在全县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的大格局、大环境,进一步增强各级干部做好民族工作的信心和能力,充分发挥好各族干部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主人翁精神,进一步增强“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信念,建立创建活动的长效机制,持续有力的推进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
(二)要把精准扶贫工作与示范区建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共同推进、共同落实。当前正在实施的脱贫攻坚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建设目标要求一脉相承,在脱贫攻坚总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所涉及民族团结示范建设内容的区域要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思想、创建目标要求整合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国共产党同谋划、共同落实,让各族群众成为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和脱贫攻坚的主力军,趁势而上,加快步伐,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任务。
(三)要继续依托项目,增强发展后劲。民族团结示范县建设主阵地总体基础设施条件依然较差,发展后劲依然不足,要继续以项目为抓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项目强基础,加大整合精准扶贫、美丽乡村、整乡整村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民族文化抢救保护、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村(社区)、特色村寨建设、路网、水网、电网、信息网等项目,在顶层设计上做好项目组合文章,扎实抓好项目建设,切实增强发展后劲。
(四)要依托金融扶贫,突破产业发展瓶劲。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借助外力,激发内生动力,依托金融扶贫,重点在特色种养殖业、土地流转、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业等方面扶持发展一批发展后劲强、带动致富效果明显的特色产业。同时各级政府要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好发展中的困难,在融资过程中、信贷扶贫支持中公正公平的调节金融方与企业方的关系,不仅在大政策层面上给予支持,而且在落细落小方面做实做细,不断壮大产业基地,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建议设立小微企业帮扶基金,并筹融资500万元——1000万元,对区域内具有市场前景好、能带动群众增收的小微企业进行点对点的帮扶,促进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五)要继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七进”创建活动全覆盖工作。继续动员全社会各方力量不断探索和拓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深入持久的开展好“七进”创建活动,让“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等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深入人心,不断强化全县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意识,继续巩固发展我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各项工作成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第8篇 创建医疗机构规范药房用药安全调研报告
创建医疗机构规范药房用药安全调研报告
三分局辖区共有医疗机构4家,医疗机构在人民群众防病治病方面发挥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医疗机构药房是否规范、药品质量能否得到保证,直接关系到医疗效果和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目前大部分医疗机构药房存在“小、乱、差”的问题,使群众买放心药难的问题日趋突出。因此,医疗机构药房的改造和规范工作,就成为药监部门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任务。?
一、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硬件设施不完备。硬件设施是一个医疗机构药房的基础性工程,直接影响着药品的管理、使用等各个方面。然而,4家医疗机构,大部分均不同程度地缺乏硬件设 施。一是药房、药库面积过于狭窄,有的药房面积不足15平方米,药库面积不足40平方米;二是没有相应的管理设施,如药架、药柜、干湿温度计、隔地垫、冷藏设备及通风、避光、防鼠、防虫等措施;三是调配使用工具不全,部分医疗机构调配药品都没有使用专用工具,而是用手直接调配,并且包装药品没有专用药袋,这些都不符合药品的包装要求,直接污染了药品。
(二)软件资料不健全。软件资料最能反映一个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管理的全过程。但是,在常用的10余种软件资料中,医疗机构最多只能查到药品购进记录等
三、四种资料,与 药品零售 企业50余种软件资料相比,还不足10%。这主要体现在,一是各类相应的规章制度不健全,如药品的储存、养护、出库、调配、事故处理等制度;二是本单位没有建立起人员培训及健康检查档案;三是购进、验收记录不完整、不写药品剂型规格、不注明验收结论、购进验收人员不签名等现象大量存在;四是没有收集药品质量信息及无近效期药品催销表等问题很为普遍。
(三)购货手续不完善。在药品采购方面,一些医疗机构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首先,虽然大部分医疗机构在采购药品时都能做到查看一证一照(《药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但没有按要求将其加盖公章的复印件留存下来;其次,对于进口药品及一些特殊药品,没有索取《进口药品注册证》、《口岸检验报告书》、《生物制品批签发合格证》等相关证明文件的复印件;此外,个别法律意识较弱的医疗机构,在购货时没有与供货方签订《药品质量保证协议》,没有索要正式税票及交货清单,一旦发生纠纷,缺少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有效证据。?
(四)管理措施不得力。药品的储存、养护、陈列等工作,是药品管理的关键环节。但是,由于绝大部分医疗机构缺少必要的设施设备,加之思想不能引起足够重视,所以在管理上存在着不少漏洞。一是药品堆垛不符要求,没有与地面墙壁保持一定距离,药品受潮现象时有发生;二是药品储存未实行合格药品与不合格药品的分区管理,在执法人员检查中发现假劣药品时,总是以“已经报废”为由推脱责任,难以辩清;三是药品陈列比较混乱,导致许多药品因使用时寻找不到而过期失效;四是库房与药房的温湿度没有定时监控,造成了许多药品霉烂变质或被虫蛀;五是不能定期对药品检查养护,例如药品被阳光曝晒现象已是司空见惯,由于这 些问题的存在,医疗机构药品质量已令人十分堪忧。
(五)调配使用不规范。药品的调配使用,是直接作用于患者的终端环节,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调剂人员的调配使用行为极不规范,大多数调剂人员在药品调配时不使用调配工具;调剂人员不经处方医师而随意更改处方或代用药品;部分调剂人员不在处方上签名等;这些不良习惯和违法行为不仅严重危胁着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有效,而且严重地阻碍了药品使用规范化程度的提高。?
(六)服务质量不满意。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高低,不仅是其行医用药技能的一个外在体现,更是一条能否保证患者心理治疗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服务态度与服务质量上,大部分医疗机构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一些药剂人员在工作时间内,不能坚持在职在岗,不能按要求着工作服;二是个别药剂人员态度恶劣,没有体现患者至上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三是未设立服务公约、监督电话和患者意见簿等便民条件,不能正确倾听群众呼声;四是对药品使用后的不良反应等情况没有及时监测,对患者反映的药品质量问题,不能详细记录并及时处理。
二、产生的原因?
(一)认识有偏差,旧有管理体制存在弊端,缺乏竞争机制。长期以来,由于医疗机构一直处于被保护地位 ,认为只要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就如同获得使用药品的“通行证”,没有危机感;其次,“以药养医”的现象仍然还严重存在;最后,医疗保险定点单位被医疗机构独揽,也是造成缺乏竞争机制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思想不重视,药学专业人才严重匮乏。一方面,一些医疗机构负责人对药房管理工作很不重视,总认为药房只是为了卖药,传统的思想观念和药房管理方法还根深蒂固,直接影响了药品使用制度改革工作的推进;另一方面,各医疗机构药学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曾对医疗机构调剂人员进行过调查,问其调剂职责有哪些,大多数 回答不上来,由于这些人未经过正规药学知识培训,只对药品有粗浅的认识,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三)制度不健全,医疗机构药房无章可循。虽然以前卫生管理部门给医疗机构药房制定过一些工作制度,且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药制度的逐步改革,这些制度已远远不能适应药房工作的需要。另外,随着我国加入wto,gmp、gsp等规范相继修改出台,但是由于考虑到“医药分家”的发展趋势,我国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规范成为了药品质量管理方面的一个合理缺陷。因此,在医疗机构的药房规划、人员结构、药品购进、验收、储存、养护、出库、使用及服务等环节上,没有严格的标准和统一的尺度予以要求和衡量,从而造成药房工作无章可循的问题及药房现状参差不齐的现状。?
(四)举报案件少,群众法律意识比较淡薄。一方面,一些群众在发现甚至自己用上假劣药品的时候,总认为吃一点小亏而已,不能及时向药监部门举报,延误了作战时机。另一方面,大部分医疗机构负责人,在发生违法行为后,还不能正确认识错误,法律观念极为淡薄。?
三、几点建议与对策?
(一)强化教育培训,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一是要实行药品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药品从业人员上岗必须先通过岗前培训并考试合格,凭药监部门核发的《上岗证》方可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工作;二是要加强继续教育工作,从药品基本知识、药事法律法规、药品职业道德等方面不断提高药品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三是要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药学专业技术职称和资格的评审及考试,从根本上解决医疗机构药品从业人员的素质问题。?
(二)加大经济投入,实现医疗机构的可持续性发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使医疗机构药房进行有效改造,从而保障药品质量和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就需要社会多方面给予经济支持和投入。首先,医疗机构负责人要从思想上予以足够重视,要加大对药房改造的投资力度,下决心完善各项设施设备;其次,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对医疗机构药房改造工作进行适当的政策倾斜,帮助其度过难关。
(三)出台相应规范,促进药品使用科学化程度提高。目前,国家对医疗机构药品使用没有相应质量管理规范,这虽然是一个合理缺陷,但是面对医疗机构药房的现状,我们应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一整套既能适应地域特点,又能切实解决药品使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的规范和制度。对医疗机构的药品使用行为进行全面管理和规范,市局出台的《_____市创建“规范药房”实施方案》及《_____市医疗机构“规范药房”验收标准》就是一个很好的先例。?
(四)利用多种手段,严厉打击药品违法犯罪行为。“以监督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工作方针中,监督是中心。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监管,就须多管齐下。一是充实执法力量,改善执法条件,狠抓队伍自身建设,充分调动监管环节的内在因素;二是加强与公安、工商、卫生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开展联合执法活动,形成强大的执法合力,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三是以建立“药品监督网络”为重点,聘请有一定社会影响且责任心强的人士担任药品协管员,从而确保药品监管无盲区;四是积极鼓励群众对药品违法案件进行举报。总之,我们要采取多种方法,建立起以药监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群众积极参与的药品打假机制,着力提高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的整体水平。?
(五)坚持法制宣传,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医疗机构药品治理是一项漫长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社会各界尤其药监部门的不断宣传,不能仅仅停留在?“
3、15”?、“
9、15 ”等活动开展的层面上,而是要在日常工作之中,以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对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负责的满腔热情,不断普及药学基本知识,宣传药事法律法规。在对医疗机构执法过程中,要将宣传和教育摆在突出位置,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到“标本兼治”;此外,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药品基本知识,指导百姓合理用药,并要加大药品法律法规的宣传,鼓励他们在自己用药受到侵害时,善于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改善医疗机构用药环境,确保药品安全有效,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医疗机构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繁荣和稳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我们药监部门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目前医疗机构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狠抓工作落实,真正解决好人民群众“用药难、用放心药难”的问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9篇 2022最新的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调研报告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因此,创造和谐家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表现。作为党的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xxxxx镇妇联一直以来把文明家庭创建工作作为参与社会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把家庭美德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以家庭的和谐促社会和谐。但当前社会经济体制、社会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巨大变化,必然带来人们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意识的转变,这就给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带来新的挑战,如何进一步增强文明家庭创建的时代性,有力推动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探入持续开展,上半年,xxxxx镇妇联通过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走访群众等多种形式,对xxxxx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xxxxx镇共11个村,12533户,自xxxxx0年“文明家庭”创评工作开展以来,全镇“文明家庭”挂牌的共有10141户,占全镇总户数的81%。“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在全镇已经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通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开展,使群众的思想觉悟有所提高,精神面貌也得到了较大的改观,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也明显加快,农民群众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氛围日渐浓厚,社会日趋稳定和谐,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活化载体,强化宣传,为“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开展奠定基础
利用宣传栏、标语、发放宣传单等各种宣传载体,采取讲座、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积极营造“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社会氛围,使家庭成员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自觉认同“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努力使更多的家庭成为“十星级文明家庭”。
(二)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扎实推进“文明家庭”创建活动
1、将“文明家庭”创建工作同思想教育活动相结合
(1)强化阵地建设,为“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提供条件。从“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开展以来,镇党委、政府把村级文化活动阵地建设纳入日程。全镇11个村,村村都建立一个较规范的文化活动室、科技文化大院和妇女之家。还定期、不定期组织农民群众开展“学科技、学法律、学政治”等学习活动,阵地的建设为活动的开展、农民群众整体素质的提高提供了较好的场所。
(2)选树典型,加强示范引导,有效推动了“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每年都评出一批“好婆婆、好儿媳、好丈夫”等优秀家庭角色进行表彰。自xxxxx0年以来,共表彰优秀家庭角色1800多人次,并利用座谈会、联欢会等形式对典型进行广泛宣传,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典型的辐射作用,是镇“文明家庭”的典范。
2、把“文明家庭”创建工作同科技相结合
为了发展庭院经济,妇联部门每家每户入户调查摸底,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与农业部门联合搞“科普之春、科普之冬、科普大集”等培训活动。不断引进新品种、新项目,帮贷款等,帮农民科技致富,目前有15000多人掌握两门以上技术,有800多人获得农民技术职称。
3、把“文明家庭”创建工作同法律教育相结合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团结和睦是社会稳定的基础,镇妇联通过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法律宣传来提高广大农民法律意识,全镇11个村,村村都达到治安模范村的标准,其中潘屯村还被评为“大连市平安村”称号。4月份,结合文明家庭,在潘屯村进行的“家家创平安,户户促和谐”为主题的活动,进一步深化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
(三)成立组织,加强领导,为“文明家庭”创建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保证
为了更好地开展“文明家庭”创建工作,镇党委成立了“文明家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将“文明家庭”创建工作纳入日程,统一研究、统一部署,制定“文明家庭”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各村目标考核中,与村干部工资直接挂钩,为“文明家庭”创建工作更好地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 存在的问题
(一)创建机制不够完善。
还存在“评”轻“创”的现象,程式化套路化开展活动,在上级下文,下级上报的行政形式中,尽管有公示,但作为组织者和评审者却显有下去细看之举,即使去看,也是走马观花,有些文明家庭名不实归也是可能存在的。而且,文明家庭一旦创建成功,就是永远上墙,没有监督,没有复评,更极少有摘牌,这时的文明家庭创建缺乏必要的机制保障,在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上还存在差距。
(二)内容和形式有待进一步创新。
传统的载体在历经“十年之痒”或者更久以后,很难吸引群众的视线,兼之宣传不够广泛,活动缺乏感召力和凝聚力。
(三)创建活动缺乏有效的激励。
活动经费的严重缺乏,极大地制约了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表现在对文明家庭的激励上,显得软弱无力。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仅是一个牌子是很难引起家庭的共鸣的。如何在物质精神的层面予以不同形式的激励,并让这个激励机制促生更强大的创建动力,是值得我们思考并探索的。
(四)宣传不够,对创建文明家庭的重要性和紧迫感认识不深,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创建文明家庭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对于期间涌现出来的典型,缺乏全方位多形式的宣传,典型引导相对滞后,很难引起人们的共鸣。
三、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激活创建活动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要注重“点”“面”结合,既要抓住三个层面:向领导宣传,向社会宣传,向妇女宣传,切实发挥各种舆论阵地的宣传和引导作用,做到领导知晓百姓熟了,为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更要抓好“点”:选树群众身边平民典型,让平常百姓上得了镜头,走得进更多家庭,以点带面,发挥示范推动作用;还要发挥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即巾帼文化志愿者,这是一支很有宣传潜力和活动空间的队伍,可以通过自编、自演大家身边的人和事,使群众在自娱自乐之中,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
(二)支持创新发展,提高创建活动的覆盖面和实效性
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载体,其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广大群众和家庭的积极参与,如何实现要群众参与到群众要参与的转变,可以从以下着手:一是机制创新。改变较为单一的评选项目,除文明家庭、绿色家庭、学习型家庭外,设立多种更符合时代性和个性化的单项文明家庭的评选内容,百花齐放,以此吸引带动了更多的家庭走向文明和谐,打破传统的评选手段,实行“村民直选”文明家庭的做法,使评选过程由封闭式变为开放式,由上级单位评定变为群众参与评选,提高群众民主参与意识,而文明家庭的创建在百姓中也会有口皆碑,心服口服,创建活动的实效性也得到真正体现;健全激励机制,在加大宣传的同时,要给予精神和物质多层面的鼓励,特别是紧扣时下热点,和求职、就业、创业、贷款、养老等群众关心的利益紧密结合,予以相关优惠政策,以此激发他们创建“文明家庭”的积极性,感染更多家庭树立家庭美德,共同参与和谐社会建设。二是载体创新。近年来妇联开展的“弘扬孝道”、“学礼仪”等到主题活动,在群众中影响颇大,成效明显。可见,富有时代感,贴近群众的活动载体至关重要,惟有从实际出发,从群众需求出发,增强活动的针对性,才能使创建活动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能使家庭对创建活动的参与成为一种自觉的意愿。立足社区和村,尝试从打造新型社区或者特色村的角度去促进文明家庭的创建;同时利用当前群众文体健身活动潮涌,大力打造家庭文化艺术节品牌,以广场赛事、家庭攻擂、社区间家庭文艺交流展演、文化赶集会、楼栋对歌会等形式,让家庭成员广泛参与,真正做到创建活动进家入户,深入人心。
(三)注重调查研究,加强创建活动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群众在想什么,家庭需要什么,是我们活动开展中所必需要了解的。这就需要我们立足实际、深入调研,加强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研究,特别是针对新形势下在创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针对新居民家庭、留守家庭、空巢家庭、单亲家庭等这部分特殊的群体,我们更要加强调研,通过座谈会、实地察看、问卷调研等方法,加强对这些难点、热点的跟踪把握,梳理思路,寻找对策,为文明家庭创建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确保创建活动能立足家庭更具参与性,面向社会更具广泛性,服务大局具实际性,构建和谐更具时代性。
第10篇 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员工的思考调研报告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企业间的竞争便日趋激烈。企业只有不断提高竞争力,才不会在群雄逐鹿中被淘汰。而“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企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开展活动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开展活动,贵在坚持。学贵有恒。“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只有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让员工把学习变成自觉行为,才能不断提高素质,对企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应当说,在企业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很少有像此项活动更具有长效性和深远性。企业要围绕此项活动建立各种制度、机制,使活动更规范,更有后劲。
二、开展活动,贵在广泛。“众人拾柴火焰高”,员工是企业的细胞,让每个细胞发挥应有的作用,企业的肌体才会更加富有活力。员工的广泛参与是活动最有力的支持和支撑。企业要将活动的广泛性与突出重点相结合,既树立学习典型单位和个人,打造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标杆,又要培养广大员工的普遍参与意识,形成员工向模范学习,模范带动广大员工的良好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参与积极性,努力学理论、学技术,为企业奉献聪明才智。
三、开展活动,贵在营造浓厚氛围。浓厚的学习氛围,对开展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企业应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板报、橱窗、会议等大力宣传“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员工”的重要意义,宣传典型和好的经验做法,激发广大员工的学习热情,提供借鉴和指导。要通过理论研讨,拓展更广泛的空间,为活动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四、开展活动,贵在结合岗位实际。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知识只有应用于实践才会发挥出巨大的能量。企业广大员工要把所学知识与岗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务实进取,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努力提高自身技术素质,为企业技术进步、经济效益增长贡献更大力量。
五、开展活动,贵在设立目标。创建活动要有规划、有目标、有措施,防止没有目标,陷入盲目性,缺乏针对性。没有规划和措施,就无法保证活动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长远性。企业开展争创活动要将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有效结合,把活动与车间小改小革活动以及各种短期培训结合起来,在量变中,实现质的飞跃。
六、开展活动,贵在树立危机意识。要在确定工作目标的基础上,让干部职工既看到企业优势,又勇敢面对挑战,树立与企业荣辱与共的意识和岗位竞争意识。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给员工提供更广阔的施展才华的舞台。
七、开展活动,贵在不断总结提高。没有总结提高,活动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和基础。当活动在企业生产经营、项目建设、改革发展中发挥出显著作用的时候,要适时总结,巩固成果。如果不善于积累经验、总结成绩、查找不足,活动之弓就会失去弹性,员工学习之箭就会失去锐气,达不到效果。
八、开展活动,贵在创新。创新是发展的基础,没有创新就会失去发展的动力。“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是一项长效活动,企业要不断丰富内容,创新方式方法,使活动更新颖、更富有吸引力。要在创新中使员工产生浓厚的参与兴趣,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员工的观念更新、知识更新,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在创新中,体现员工全新的价值追求,塑造全新的员工形象。
第11篇 关于创建法治城市,推动依法治国过程的调研报告
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和国家既定的发展战略。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和传承文化的载体,在法治建设中无疑承担着首要的责任。4月,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的意见》,在国家层面正式提出了创建法治城市的号召。本文拟针对当前法治城市创建中存在的问题,谈一下个人浅显的看法。
一、当前法治城市创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法的最初产生,即与城市、商品交换有着不解之缘,可以说,法在城市之中孕育产生。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法已经渗透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市民社会自发的演变进化,法治社会或许也会自然生成;而通过有意识的开展创建活动,法治城市的形成则会更加快捷。当前,各地创建活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一)创建活动开展不平衡。随着区域竞争的日趋激烈,各地都非常注重城市形象的塑造和宣传,注重通过创建活动,获取国家卫生城市、文明城市、森林城市、环保城市等各种荣誉称号,以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相形之下,法治城市这一颇具含金量的称号并没有得到城市执政者的广泛关注。除了江苏、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之外,在全国其他地方,法治城市创建活动往往悄无声息,相关职能部门也无所作为。在一个地区内部,由于执政者法律意识的不同,对法治城市创建活动的重视程度也存在差别。创建活动没能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展开,也尚没有形成各地相互竞争加压的态势。
(二)创建活动考评机制不健全。法治建设更多的属于软件建设,属于城市竞争力中的软实力,本身在考评方面就面临着量化的难题。加上法治城市创建涉及面广,涉及部门多,由此很难形成真正系统完善的考评细则。国家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等其他创建活动,相关主管机构都已经出台了明确的考评标准和细则,各地在创建过程中操作起来比较方便。法治城市创建,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除江苏、深圳等地出台了地方性的法治县标准、法治政府标准外,尚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出台,全国普法办的文件也只是提供了原则性的指导意见。这种状况,客观上亦给创建活动的开展制造了难题。
(三)创建活动协调联动力度不够。法治城市创建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需要强有力的协调机关。政法、司法、公安、检察、法院、法制,以及政府众多执法机关在创建活动中都要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些机关隶属不同、性质不同、业务不同,如何整合资源,形成创建合力,对协调联动机制提出了很高要求。目前各地协调联动模式不同,较多的是由县、市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协调职能。这种模式面临着缺少权威、缺少制约手段等弊端,难以发挥有效作用,造成众多相关职能部门没有把创建活动当做一项必需的任务来抓,创建往往流于口号和形式。
(四)创建活动群众参与度不够。法治城市创建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创建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这是全国普法办提出的创建工作原则。各地在创建过程中,往往强调行政主导,本也无可厚非。正如马怀德教授所言,“在中国这样一个主要依靠行政主导的发展中国家,推行法治与发展经济一样,需要来自政府方面的强大动力”。但是,法治创建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只有群众的法律意识得到提高、法律信仰得以建立、法律权利得以保障、法律诉求得到满足,才能说城市实现了法治化。在当前的创建活动中,往往忽视了市民社会的培育、忽视了民间组织的参与,创建活动缺少了“源头活水”。
二、对创建法治城市的几点建议
(一)确立创建活动的具体目标。城市间的竞争对城市品牌塑造提出了要求,城市执政者自身有通过创建为城市获得各种“城市名片”的内在动力。比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等在经过考察认定合格后,国家相关机构往往要授予该城市荣誉称号和奖牌,一些省级政府对取得荣誉称号的城市还要给予物质奖励。作为一种创建活动,法治城市创建因此也需要有明确的看得见的荣誉作为目标。当前,江苏等地采取了授予“法治县(市区)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的方式。在国家层面,尚没有关于“国家法治城市”如何申报、由何种机构负责评审等规定,这一定程度上将法治城市创建活动限定在了省级区域之内。法治城市创建活动国家级目标的缺位,导致创建活力未能得到激发。笔者建议,可以在设立“省级法治城市”的基础上,尽快确立“国家法治城市”这一荣誉称号和制度,使二者能够有效衔接。
(三)建立创建活动的权威机构。创建活动需要多方参与,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协调职能的模式难以满足需要。考虑到中国目前的政治体制,建议设立专门的“创建法治城市领导小组”,由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司法等系统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副组长,具体涉法部门的领导为成员,定期举行例会,讨论创建活动中的重大问题。在领导小组下,设立“创建法治城市办公室”,直接隶属于所在市市委市政府领导,由具有专业法律知识和经验的专职人员组成,具体负责法治城市创建标准的拟定、日常的督察、年终的考核等职能。当然,机构方面的问题没必要整齐划一,可以由各个地方结合自身城市特色创造性的设置,重要的是机构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在具体创建过程中,为保障机构的权威性,增强其协调联动能力,可以赋予其相应的权力,比如对日常法治工作的检查权、对不服从协调的建议处分权等,该机构亦可以通过对创建工作的考评奖惩确立自己的权威。
(四)把握创建活动的重点领域。法制城市创建涉及面广,但城市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在创建活动中应抓住几个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法治政府建设最为关键。普通市民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要经常和政府机关打交道,建设服务、责任、信用、公开政府是市民的普遍诉求,这些诉求归结于一点就是建设法治政府。公正司法也是创建活动的重点。市民社会中纠纷不可避免,纠纷能否得到公正解决,直接影响市民的法治信仰。正如一句著名的法谚所说:“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判决比多次不公正的其他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公正的举动不过弄脏水流,而不公正的司法判决则把水源弄坏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和规范的市场秩序也是法治城市的必然要求。市民生活在城市中,首先需要生活的安全感、交易的公平感,法治城市应当是一个犯罪和治安案件低发的地区,一个市场发育成熟,市场资源自由流通合理配置,各种交易诚信公平的地区。
(五)畅通群众参与创建的渠道。法治城市创建的成果将由市民共享,法治城市创建的过程离不开市民的广泛参与。要发挥办事处、社区等基层单位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宣传活动,调动群众参与法治城市创建的积极性。在立法过程中,可以通过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由市民参与其中,做到民主立法。在司法审判活动中,推行人民陪审员制度,让群众参与司法活动。可以将一些典型案件的法庭开到群众中间,使市民近距离的受到法治教育。可以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传媒,向市民宣传普及法治知识。特别是对于群众的诉求,要及时有效地解决反馈。要扩大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的范围,提高法律服务从业人员的素质,使市民能够得到及时的法律帮助。在制定法治城市考评标准时,群众应该广泛参与;在出台的考评体系中,市民的法治满意度、法治参与度,应当成为主要测评指标。
创建法治城市,推进城市各项事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是城市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城市的执政者、管理者,应当清醒的看到法治城市创建的价值所在。法治城市创建的考评标准和机制需进一步探索完善,对创建活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也有一个深化的过程,法治城市创建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我们常抓不懈的研究和努力。
第12篇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调研报告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调研报告
学习型党组织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开放的中国迫切要求。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总体要求和“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的具体目标,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在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中,解决不愿学、不会学、没有时间学和学而不全、学而不精、学而不专的问题,探索党组织学习全程化、全程学习全员化,全员学习终身化的路子,培养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领导干部和学习型党员,建设学习型单位、学习型社会。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需要着眼于提高基层党员整体素质,把党员培养成经济社会建设的主心骨。同时,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也鲜明提出,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并提出了四句话的基本要求。这是党中央从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出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重要保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战略任务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探索。
一、充分认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大意义
1、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的客观需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各级基层组织要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的精神,首先必须加强党组织自身的能力建设,而加强党组织自身的能力建设,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须加强学习。学习是基层党组织适应新形势、增强新本领、打开新局面的必然选择,是基层党组织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由之路,是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对于每个党员来讲,学习同样是党员在工作实践中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养德、明智、增才的重要途径。学以确立理想信念,学以巩固宗旨信仰,学以提高综合素质,学以增强识别能力,学以升华人品人格。因此,我们必须把深入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作为我们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战略构想,坚定不移地抓下去。
2、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提高基层党员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学习力、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效手段。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党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组织的形象、关系到党的形象和党的威信。当前,党员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是有战斗力的。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党员队伍还存在一些不足。提高党员队伍文化层次、改善党员队伍素质结构的任务已经迫在眉睫,而其根本途径之一就在于强化对党员的学习、教育和管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对于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增强党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本领,增强党组织的学习力、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应对复杂国际形势,把握战略机遇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形势正在发生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我国也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使党的建设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推动事业发展进步的任务异常艰巨。这对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修养、领导能力和知识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种新知识、新事物需要我们去学习、去认识,各种新情况、新任务需要我们去把握、去完成,各种新问题、新矛盾需要我们去研究、去解决。不学习、不坚持学习、不刻苦学习,势必会落伍,势必难以胜任我们所肩负的重大职责。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应当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存在的问题
1、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常以工作忙作为借口,没有充分认识到学习、工作、生活三位一体的辩证关系,把学习与工作割裂开来;一些党组织和党员总觉得学习尤其是理论学习是空的,缺乏学习的紧迫感、压力感;还有一些党员参加工作的时间较长,认为凭以往的老经验,完全可以解决新问题,存在着凭老经验老办法做事的情况。
2、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相关制度落实不到位。各级党组织基本上已建立了配套的学习制度,但在具体的执行中,仍存在“以会代学”、学习走过场的现象,难以做到时间、场地、精力“三保障”。
3、学习的广泛性和针对性不能有机结合。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偏重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深造,追求业务知识的精和深,不能及时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扎实深入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影响了综合素质的提高,导致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不强,工作能力、工作质量得不到 有效提高。
4、学以致用、学用结合还不够紧密。部分党员干部认为理论学习与指导开展实际工作基本上是脱节的,学了用不上。同时,一些党员干部学习存在实用主义倾向,用什么才去学什么,与工作联系密切的才学,与工作关系不大的少学或干脆不学,不善于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工作,存在学用脱节的现象。
5、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整体工作推进不够平衡。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党组织相对于企业党组织要好一些,规模大的企业党组织相对于规模小的企业党组织要好一些,县城党组织相对于农村党组织要好一些,特别是一些非公有制企业、新社会组织、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认识不到位,不能扎实开展学习活动。
三、切实保障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的整体质量
1、落实领导责任。要迅速成立相应工作机构,明确职责;建立健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各级党组织负责人要切实履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对所在单位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全面负责、全程负责,特别是要对学习的实际效果负责。要结合实际制定适合于本系统本单位的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具体考评办法,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制度约束和体制引导,创造规范化的建设环境。与此同时,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还要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点,多学一些,努力以学以致用的良好学风、只争朝夕的惜时意识、兼容并蓄的开放气度、坚忍不拔的学习意志,为基层党员做出表率。
2、周密规划部署。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工作,是一项目标任务明确、工作重点突出、价值取向鲜明的工作,是一种全新的组织行为。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就必须积极地进行规划和部署。不能用个人的学习代替组织的学习、不能用无序的行为代替集体的规范。各级党组织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尽快对本级党组织的建设工作提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制定出本单位本系统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规划和年度创建计划,形成共同愿景,并指导各学习小组制订学习计划和愿景目标,这是保障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
3、加强组织协调。要切实解决问题。由于行业、专业、地域、基础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各级党组织的建设工作可能面临着不同的困难和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都要积极关注基层党组织的实际困难,通过加大经费支持、加大人才支持、加大政策支持等措施,切实为基层解决问题,确保各基层党组织都有学习场所、有丰富的党建书籍与业务类书籍、有现代化的学习设备,能满足电化教育的要求,以此保护和进一步激发基层党组织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对策
1、突出抓好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这个重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必须抓好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各级党政领导机关要率先垂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推动下属部门和下级党组织的学习。党员领导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切实减少应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带头倡导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在全面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上走在前面,在学习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上走在前面,在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上走在前面。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要坚持以个人自学、学原著为主,认真研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著作,自觉把学习党的理论与学习各种新知识结合起来,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强化表率作用,以领导班子学习的明显成效,带动广大党员的学习。
2、突出抓好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这个基础。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战斗堡垒,要切实发挥堡垒作用,就必须在不断加强学习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和战斗力。企业、农村、机关、社区等基层党组织,要紧密结合各自实际,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形成各具特色的学习品牌。企业要围绕建设高素质经营管理者队伍、人才队伍、党员队伍、职工队伍和增强经济活力的要求,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党组织活动。农村要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的要求,开展创建学习型农村党组织活动。机关要围绕转变作风、提升能力、服务中心、服务基层的要求,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党组织活动。街道社区要围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的要求,开展创建学习型社区党组织活动。各级基层党组织要善于随着形势任务的变化进行学习,主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思维方式,开创基层工作的新局面。基层党组织要坚持实践标准和群众满意标准,善于把广大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总结出来,推广出去,真正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
3、突出抓好全体党员这个主体。全体党员是各级各类党组织最为广泛的主体,只有全体党员成为学习积极分子,才能有效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引导广大党员增强“本领恐慌”意识,时刻对自己学识方面的不适应保持警醒,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要按照“缺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科学选择学习内容,突出对党的基本理论、业务知识、实用技能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切实提高学习效果。要注意抓好离退休人员、偏远地区农村党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党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口中党员的学习,努力使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任务覆盖到每个基层党组织、每个党员。
4、突出抓好学习载体建设这个关键。改进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要认真研究时代条件、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党组织及党员状况的新变化,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学习的特点和规律,从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载体阵地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努力使各种学习活动更加喜闻乐见、更加生动活泼、更加易于接受。要改变那种教条式、填鸭式、味同嚼蜡式的学习方法,多采用互动交流、案例教学、现场观摩、拓展体验、自主选学等现代培训教育方式,增强学习的吸引力。要创新学习载体,打造学习平台,通过品牌项目的打造,吸引广大党员干部投身学习。要积极利用新兴传媒,开展网络培训、远程教育和电化教育,建立起形式活泼、寓学于乐的学习模式。要紧密联系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社会实际、工作实际,开展宣讲,把道理说清楚,把难点讲透彻,做到生动活泼,富有活力,使广大党员干部听得懂、听得进。
5、突出抓好活动倡导这个途径。各级党组织要深入开展各种主题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积极开展全民学习活动,广泛开展各类学习竞赛活动,认真组织学习调研成果评选活动,大力开展创意创新活动,扎实开展“双争”活动,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方案设计大赛活动,广泛征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好思路好做法。利用专题调研、知识竞赛、技能比赛、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构建多方位的网络学习平台。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更加重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努力扩大学习的覆盖面,全力推动全社会的学习创新。
6、突出抓好健全机制这个保障。一是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摆在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整体工作规划,作出专门部署,精心组织,大力推进。要制定出台创建各类学习型党组织的评价指导和考核办法,把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的考核纳入到对领导班子考核、精神文明创建考核和年底综合考评中。二是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机制。要按照系统化、分众化、分层化的要求,研究制定党员干部定期培训制度、定期交流制度和定期调研制度,以保证培训的时间、人员、内容和效果。三是建立健全投入保障机制。要建立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专项资金,为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改善学习条件提供经费保障。四是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进一步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各级党组织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建立健全述学、考学、评学、督学和奖惩制度,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纳入党建评先、文明单位评比的重要内容,形成激励约束长效机制。
7、突出抓好营造氛围这个要求。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主要新闻网站、局域网要开辟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专题、专栏,大力宣传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意义、基本要求、重要举措,宣传各级党组织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新思路、新做法、新成效,宣传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体会、创新做法。各学习型党组织要经常向媒体通报有关情况,使示范单位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得到宣传,以促进面上工作,在全社会营造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浓厚氛围。
8、突出抓好学以致用这个根本。学习是为了指导工作、推动实践,推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不仅向书本学习,更要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不断学习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新办法,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要坚持学习与思考相结合、与运用相结合、与创新相结合,深入思考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深入思考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思考党的建设中的重点问题,不断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改进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要求,以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载体,在全市积极营造学理论、学技术、学文化、学法律,提升学习力、创新力、发展力、公信力的良好氛围,取得明显成效。但是党的建设任重道远,我们要认清形势,明确任务,突出重点,与时俱进,探索创新,狠抓落实,从基层做起,从实际出发,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切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确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生机与活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努力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进新的党的伟大工程,促进新的党的伟大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13篇 创建星级农业特色乡镇调研报告
创建星级农业特色乡镇调研报告
_____镇位于诸暨市西南部,自然、人文环境独特,享有水果之乡”的美誉。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按照市委市府的工作要求,提出了创建水果星级特色镇乡工作目标,利用资源优势,因地制宜,20xx被诸暨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南方精品水果特色乡镇”,20xx年被评为“三星级水果特色乡镇”,使我镇以樱桃、枇杷为主的水果产业得以规范、健康、快速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地促进了我镇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一、发展现状与成效
(一) 水果基地版图日趋扩大.通过镇党委、政府的引导和扶持,我镇观光农业基地快速发展,品种增多、品质提高,到目前为止,我镇现有百亩以上水果基地三十多个,富润科技生态园、“金竹山庄” 、“”龙虎原野山庄”、“月亮湾山庄”等综合性休闲基地四处。20xx年新建水果基20多处。现共有果林面积120xx余亩,各种水果十余种,既有传统水果枇杷、樱桃、红心李、柿子,也有近几年从外地引进的新品种优质黑珍珠(樱桃)、黄花梨、杨梅、葡萄、提子、冬枣等,形成了品种全,季节长的水果产业特色。镇党委政府积极鼓励果农在外投资,在义务上溪镇等地开发桃子、桔子、葡萄等水果基地8个,面积4000余亩。
(二) 休闲旅游产业不断升级.随着经济的增长,闲暇时间增多、出行能力提高,旅游市场不断兴旺,人们不再满足于普通的游山玩水,旅游模式从单纯的旅游观光与休闲相结合的模式转变.我镇的生态旅游农业依托各大水果基地,以其便捷的交通和较强的参与性等特点,得到了城乡居民的亲睐.集采摘、休闲、娱乐、餐饮、住宿于一体的农庄经济发展迅速,旅游业,效益农业和农庄经济三者结合程度不断提升,“尝农家土菜、喝高粱美酒、品绿剑名茶、摘时鲜水果”已成为游客对同山的向往。一年来,仅金竹山庄就接待市内外游客五万多人次,并受到了游客的广泛好评.
(三)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增加。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现代农业与旅游发展相结合的发展路子,紧紧围绕旅游业“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依托汤江岩野外拓展基地,边村宗祠等原有景点,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共接待游客12万多人次,总收入600余万元,创利润180余万元,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近百人,农产品附加值得以提高,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如今年的同山特色水果短柄樱桃供不应求,每公斤卖到了60元的高价,沈宅的同华牌樱桃打入了杭州、上海等地的大型超市,台湾客商也通过网站了解到同华牌樱桃,纷纷订购.有效地促进了产业升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主要工作
(一)制订规划、出台政策、加强引导和宣传.创建水果水乡的目标确立后,镇党委政府迅速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配备精干力量,加强对该项工作的协调和领导,为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1、制订规划,进一步扩大水果版图。年初就确定了在同源村、三新村一带扩种樱桃,使连片面积达到1200亩,在仙日、边村、西源发展枇杷基地650亩,在中源、高城头、临江村发展提子基地200亩,改造唐仁、丽坞底等村山地1000亩,进一步扩大水果基地的版图,为创建水果特色乡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出台政策,重点培育水果块状农业。对连片种植樱桃、枇杷、杨梅、提子等水果达一定面积以上的,给予不同程度有金额补助;对促进我镇产业化经营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和扶持;对发展观光旅游基地的行政村及农户给予每亩20元的资金补助;开展优质水果评选活动,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评比,对获奖人员给予500-1000元的奖励.
3、政府搭台,对_____水果进行整体宣传推介。在对全镇范围内的水果种植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镇域范围内的农业龙头企业、农家乐山庄和旅游观光景点,编印《同山镇观光休闲手册》,广泛发放,并把休闲手册上传到网上,在诸暨日报上进行专版宣传。注册成立同联水果专业合作社,吸纳会员100人,为广大水果种植户统一了包装。在樱桃时节着力做好休闲观光农业推介活动,通过短信平台广泛发送短信,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到_____采摘樱桃,并与汤江岩风景区联合在杭州参加“旅游进社区”推介会,把_____“尝农家土菜、喝高粱美酒、品绿剑名茶、摘时鲜水果”这一休闲特色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同时, 5月28日 成功举办“同山镇20xx南方精品水果节”,邀请市四套班子领导、涉农部门和各大旅行社负责人参加,组织与会人员参观基地,举办培训班和图版展示会,进一步扩大了同山观光休闲农业和同山水果的知名度。 11月1日 举办了“秋满同山环湖游”活动,邀请市领导、市登山协会和各界人士徒步安华湖,市美协、作协和摄影协会采风同山,采风文章在相关媒体刊登,为编制《图说同山》做好准备,以全面 反映同山的观光休闲特色。
(二)利用良好生态环境,引进高档生态建设项目。今年,我镇在原有30个农业观光基地的基础上,利用荒坡山地约200公顷,开发高档生态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达2亿元。菲达集团在王沙溪村投资3000万元开发菲达森林公园,绿剑茶业有限公司在绿剑村投资3000万元创建绿剑科技园,两只项目均在实施当中。浙江伊厦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的环安华湖休闲农庄和上海中凯企业集团投资的里杭休闲山庄,预计投资均在5000万元以上,另有投资超过200万元的1家(龙虎原野山庄),投资100万以上的2家,投资50万元1家。随着这些山庄及观光基地的开发利用,将有效地带动我镇休闲观光业的发展,扩大同山产品销售渠道,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格局,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三)实施品牌战略,促进示范特色基地发展.为提升水果品质,我镇不断加大对水果新品种的开发和休闲项目引进工作,结合乡土特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开发新特产品,创各级名牌,进一步提高同山传统农产品的品质.短柄樱桃新品种开发成功,同华樱桃基地被科技局评为科技示范基地;金竹山庄在原有水果基地的基础上,开办了农家饭店,生意兴隆;创造优惠条件,引进综合性休闲项目”富润科技生态园”;山头河100亩1号红李引进,今年喜获丰收.为鼓励业主的积极性,我镇还提高了对他们的奖励力度,有效地促进了产业发展。
(四)加强在技术、资金、发展思路、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引导和支持.结合实际进行农民素质培训,开办休闲旅游农业讲座、水果种植和养护、休闲旅游就业人员上岗就业等培训班,从政策引导、基地建设、服务质量等几方面进行教育培训,听课人数超过400人次,通过讲座,引导他们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规范经营行为,提高经营效益,增加同山休闲观光农业的吸引力;引导果农建立相关协会,巩固原有各类基地,发展新的水果基地,扩大规模,形成集团优势,有组织地引导游客前来观光,使原有基地低、小、散的经营格局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五)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生态环境.采砂一直是安华湖环湖各村支柱产业,是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但该产业严重影响了安华湖的生态环境.为改变这一现状,我镇联合有关部门,对安华湖区实施了禁砂,并落实专门人员资金进行清淤,经过一年多来的努力,极大地发送了安华湖的生态环境.同时,我镇还结合“平安_____”的创建,经常性地做好当地村民的思想工作,解决开发单位与村民之间的矛盾,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近200万元的边村、南源等村的矿山复垦项目通过有关部门验收;大力推进康庄工程和新农村建设,到目前为止,我镇已实现村村通水泥道路,中源、丽坞底、仙日、同源、布谷、唐仁等村的新农村建设已经完成.这些项目的建设,为进一步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合作,有序开发.进一步加强与旅游局、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合作,以<<诸暨市汤江岩景区休闲度假区详细规划>;>;和<<诸暨市汤江岩景区安华湖休闲带概念性规划>;>;为发展方向,使我镇水果基地作为休闲观光业的配套产业.充分利用浣江—五泄风景区的旅游优势,镇党委政府确定在环安华湖区域发展几个上档次的休闲观光水果基础,并继续加大基地建设的领导和支持力度培植典型的种养植大户,开发立体式休闲观光山庄,形成大型休闲旅游农业基地,以点带面,使樱桃,枇杷等水果生产基地与旅游业完美结合,并开发家鸡、野菜和同山烧等特色农家餐饮业务,为游客提供一条龙服务.通过举办“樱桃节”等有效举措,进一步扩大同山水果的知名度.
(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园区建设力度.明年,我镇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在建项目的进度,争取今年年底完成唐仁、仙日等村的土地开发项目,投资150万元千亩水果基地改造等工程,规划发展樱桃、枇杷基地1500亩,其中同源村、三新村一带1000亩,中源、高城头村500亩,逐步形成村村有水果基地的格局.这些项目的建设,将促进农业基地向规模化发展,提升基地的档次,使我镇以休闲观光为特色的水果产业跃升一个台阶.
(三)营造良好的氛围,扩大招商力度.
1、完善政策,使浙江伊厦房地产公司和上海中凯企业集团等企业在同山开发的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两大旅游休闲项目尽快开工建设,配套大型水果基地。做好服务,促使菲达森林公园和绿剑科技园建设项目尽快完工。
2、继续有针对性地开办农民素质培训班,通过水果种植、护理技术培训和营销、礼仪接待培训,提高经营户的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和水果质量。
3、不断完善专业合作社建设,充分利用合作社作用进一步改进原有观光农业基地分散、档次低、规模小的格局,使其相互联系,形成规模优势。
4、扩大科技含量,以“绿剑”品牌和“同华牌”、“同山牌”短柄樱桃为品牌龙头,力争今年注册同山枇杷商标,申报绿色无公害农产品。
5、结合“平安_____”的创建,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同山的休闲旅游业的发展,从而推动水果基地建设上规模、上档次.
第14篇 创建文明卫生城市调研报告范本
全国文明城市,简称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坚持科学发展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举止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下面是小编为您推荐的创建文明卫生城市的调研报告,供您参考。
创建文明卫生城市调研报告
近两年来,xxxx县的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xxxx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城区道路里程、交通流量和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道路交通管理压力越来越大。自xxxx年以来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xxxx城区东拓北进,改造舜水河沿河风光带,打造科技化工业园,扩建新建城市道路5条,从硬件上提高xxxx县的城市品位。在此基础之上,xxxx大队积极履行职能,以压事故,保畅通、创卫城为目标,确保城区道路交通安全有序。但是,对照县委、县政府创建文明卫生城市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城区道路交通管理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特别是城区高峰时段交通拥堵还比较突出,交通秩序还不尽如人意,本文结合交管工作实际浅谈一下对解决我县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困难及对策,确保创建文明卫生城市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xxxx城区道路交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xxxx城区道路交通管理问题的存在不是一朝一夕一方面形成的,而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造成的,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xxxx城区交通设施功能布局失衡。由于xxxx县主城区是由原商业街道改造而来,商业、医疗、教育等城市功能区过于集中,加之农村郊区群众进城活动习惯,造成城区部分区域交通流量集中,交通拥阻现象时有发生。如塔峰中路、湘粤路北、环城路、城东路,道路通行能力与实际交通流量很不匹配。
(二)交通安全基础设施滞后。一是交通安全科技设施严重欠缺。随着机动车辆的增加,科技管理设施明显滞后。一些主要路段和街口没有安装xxxx绿灯,街道两旁未安置人行隔离栅栏,导致人车混行,极易造成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是城区停车资源不足且利用不充分。虽然近年来在塔峰西路、湘粤路规划了一些停车位,但没有一所大型停车场,对照实际停车需求仍显得捉襟见肘。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大型商业、居民小区必须配建停车场并向社会开放,但目前我县的主要商业场所供销超市及仰东超市及其他单位并无停车场,造成塔峰路、城东路高峰期经常性拥堵,交通秩序混乱。
(三)市民、群众的文明交通意识普遍不强。一些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文明意识淡薄,骑自行车逆向行驶、随意横穿道路、驾驶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较为突出。特别是闯xxxx灯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交通秩序,危及交通安全。同时,部分群众对交通民警的依法管理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甚至阻碍、对抗交通民警依法执行公务。
(四)基层交警部门勤务管理模式不完善与城区交通动态管理要求不适应。很久以来,虽然交警大队在城区采取高峰站点、平峰巡线的勤务方式,但由于工作时间长、管理任务重,少数岗位的执勤民警重定点指挥疏导、轻动态巡逻管理,没有实现城区交通管理全覆盖,导致一些路段交通违法得不到及时查处,特别是在城郊结合部、部分新建的、交通流量不大的路段,巡逻管理不到位。
(五)管理手段不丰富与依法严格管理的要求不适应。对一些即逝性交通违法,取证、查处工作不力。如对压黄线行驶、随意变更车道等交通违法,由于交通违法行为时间短,一线民警及路面尚未配备足够的监控设备,不能及时取证,使一些违法行为得不到有力查处,导致一些路段、路口交通秩序较乱。又如对出租车违反临时停车规定上下客或停车滞留带客的问题,由于法律规定对此没有处罚措施,交警部门也未及时研究、采取相应的管理手段,导致管理力度不足,一些出租车随意停车现象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区的道路交通秩序。
(六)城区警力不足与城区管理任务加重的形势不适应。拿城区中队来说,城区中队现有正式警力4人,协管员18人,但随着xxxx城区面积和道路里程的倍数增加,管理任务明显加重,但中队警力基本没变,虽然通过安装道路监控设施、电子警察等措施提高了xxxx城区交通管控能力,但在高峰时段一些路口、路段难以安排足够力量进行现场疏导,少数路段的交通状况还不够理想。
二、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
(一)交通秩序管理难度大,事故难处理。我县交通管理现状很不理想,道路秩序混乱,县城街道交通拥挤,无牌无证车辆、报废车辆上路行驶、农用三轮拖拉机、三轮摩托车等非客运车辆载人载客等违法行为仍然十分突出,整治难度较大。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道路交通事故高发不断。交通事故处理难,宗族势力介入造成非法扣车、扣人、堵路、堵政府大门的现象时有发生,事故索赔漫天要价,甚至殴打办案民警和冲击政府机关,执法环境极差,执法民警工作劳动强度极大。
(二)警力严重不足,工作管理难度大。我大队现有民警、职工60多人,协管员48人,管辖着全县1000多公里道路,管理机动车辆3.5万多辆,机动车驾驶人2.5万人。每年接处警2500多起,开展道路集中整治100余起,非警务任务保卫50余起,工作强度非常大。
(三)工作压力过大,导致民警心理失衡,敬业精神减退。一是警力不足,年龄老化,民警常年超负荷运转,身心疲惫。特别是少数一线民警感觉政治上没盼头,经济上没想头,工作上没尽头,精神不在状态,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消极怠工。二是执法环境越来越差,执法阻力加大,民警常年处于受气挨骂、忍辱负重,群众不谅解、领导不理解、家庭不宽解的心理压力之下,厌倦职业,心理失衡,进而工作作风漂浮,畏难情绪大,整天盼轻松事,油水岗位,追求舒适安逸。三是公务员工资套改后,民警工作实绩与工资收入考核脱钩,上班不上班,拿一样多,少数民警心态转变,工作不求上进,追求个人实惠,一心想着捞外快,搞第二职业。
三、进一步提升xxxx县品位,打造良好交通环境,为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交警部门作为交通管理的职能部门,要认真研究探索加强城区交通管理的新举措,改造管理手段,加大管理力度,强化综合治理,努力优化城区交通秩序,为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突出政府职能,加强各部门协作。县委、县政府要统一协调城市管理各部门,成立专门的城市管理机构,统一负责组织协调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具体职能不仅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科学预测和规划城市交通,保证决策的前瞻性、连续性、实效性,还要强化检查督办功能,明确各部门在城市交通管理的职权、任务和联动运作方式,推进道路交通突出问题治理措施的落实,并实施责任倒查,从而确保交通管理的决策、实施、责任追究都在有序、规范的轨道上运行。
(二)严格城区交通秩序管理,进一步提升道路通行能力。以基层交警部门为主力军,扎实开展城区道路交通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交通秩序,缓解交通拥阻。一是优化城市交通管理勤务机制。组织机关警力上路执勤,最大限度地推动警力上路上线,优化勤务机制,落实勤务责任,强化绩效考核。加强早、晚高峰时段城区交通管理,切实提高见警率和管控能力。二是强化交通秩序整治。加大对重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坚持见违必究,对公交车、出租车、施工车实行重点管理,始终保持严管严处的高压态势,充分发挥动态巡逻检查和电子监控设备的作用,采取动静结合的方法,强化对交通违法突出路段、时段的监管,规范交通秩序,净化交通环境。
(三)科学研判城市交通,实施科学管理。一是加强城市交通组织研究,根据流量、流向特点规律,科学渠化交叉路口,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调整信号配时;在塔峰西路口、仰东超市、招商转盘设立xxxx绿灯,对农行路口xxxx绿灯增加一组直行通道,更加高效地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二是强化交通安全设施巡查,及时调整更新不科学、不规范、不齐全、不实用的交通设施。同时,进一步推进轻微交通事故自行协商处理,实现事故现场快速撤除,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拥堵。
(四)强化综合治理。会同城市规划部门进一步挖掘xxxx城区城市停车资源,在湘粤南路、南平路合理增加停车泊位,规范停车秩序管理,切实解决城区停车秩序乱的问题。并会同规划、建设部门加强大型项目审批把关,严格落实 三同时制度,努力从根本上、源头上解决新建道路交通组织不科学、交通设施不完善的问题。不间断地开展联合执法,联手整治占道设摊、堆物、停车等违法违规行为,真正还道路于交通。
(五)加强协作配合,科学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和交通设施建设。结合城市建设发展,将城市配套设施向新城区倾斜,增强副中心城市功能,重点解决商业、医疗、教育等优质资源过度集中于中心城区的问题,均衡交通流,缓解城区中心交通压力。根据城市发展趋势,重新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综合规划,合理降低老城区开发强度,使土地开发强度与交通承载能力相协调、道路规划建设与交通实际需求相适应,从而解决当前存在的城市交通吸引点过于集中、人口密度过大的问题。
(六)规范新建道路设施建设。在新建、改建道路时,要将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监控系统、电子警察等交通管理设施从方案的规划设计开始就纳入道路建设总规划,资金纳入建设总预算,保证与工程建设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改变目前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道路建设的局面,防止交通安全设施滞后建设给道路带来的新破坏,杜绝一边建道路、一边留隐患的现象。
(七)采取合理、规范的交通限制措施,优化城区交通结构,缓解交通压力,促进道路畅通。一是严格控制城区通行车辆种类。重点限制城区工程车、渣土车通行时间、线路。鉴于高峰时段执勤民警难以现场查处的实际,在不放松路面管理的同时,要更多地倚重与主管部门的协作源头监管和用车单位的自律管理。二是依法规范电动车管理。目前,xxxx县电动车无序发展并有越演越烈之势,已经成为影响城区交通的毒瘤。对此,建议由县政府牵头,组织工商、公安、等部门进行专题调研,借鉴其他城市先进经验,从电动车销售、领证上牌、路面通行等方面实施综合治理,迅速改变当前电动车失管失控的现状。三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进一步加大公交发展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逐步实现票价优惠、线路优化、车辆优质的目标,并结合城市建设改造,合理建设公交换乘枢纽,科学规划公交线网和站点布局,超前规划建设公交专用车道和港湾式站台,适时应用公交专用车位,保障公交优先通行,提高公交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群众选择公交出行,最大限度地提高公交分担率。
(八)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倡导文明交通行为。宣传部门要在进一步加大文明交通宣传的同时,增加对现代城市交通理念的解读,引导群众正确认识车辆、交通流井喷态势下的交通现状和发展趋势,培育平和理性的驾驶心态,养成和谐礼让的驾驶习惯,造足造浓文明交通社会氛围。教育部门要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学生日常德育教育内容,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效果。各职能部门协作配合,严格落实上下学高峰时段教师值日制度,指挥引导学生有序通行,并协助开展接送车辆交通秩序管理,共同维护学校周边道路交通顺畅,有效改变高峰时段学校周边交通拥阻现状。
(九)、突出打击交通违法行为。下一步,我们将把货车重点违法行为、无牌无证车辆上路行驶,三轮车、农用车载客,非校车接送学生车辆以及因交通事故群体性堵桥堵路堵政府等违法行为作为重点打击整治对象,通过对重点区域、重点路段,重点人物和事件的打击整治,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十)、增加警力,加大县城行车秩序管控力度。目前,县交警大队只有正式民警、职工和协警118人,管理着数万机动车和驾驶人,工作劳动强度大,管理不到位。建议政府给予增加20名协警编制,以解决燃眉之急。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市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按照市爱国卫生委员会的具体要求,受市xx局委托,我处迅速组织力量,文秘部落 于8月24日至26日对城区范围内的26个商品市场进行了为期3天的调查,总的来看,环境卫生工作有喜有忧,但形势不容乐观,
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市调研报告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 城区商品市场环境卫生现状
据调查,我市目前共有各类商品市场26个,总营业面积 130762㎡。其中大中型商品市场4个(xx大市场、xx大市场、xx大市场、xx大市场)、农贸市场11个。城区商品市场共有管理人员200余人,其中,专职清洁员120人。从性质上看,事业性管理的商品市场有8家,占30.8%;民营型商品市场16家,占61.5%;股份制商品市场1家,占3.8%。空壳市场1家,占3.8%。4个商品市场配有垃圾站,5个商品市场配有垃圾桶,9个商品市场对厕所每天进行冲洗,9个商品市场有污水管并与市政污水管连接,13个商品市场有公厕,3个商品市场建立了绿化带,15个商品市场聘有保洁员,9个商品市场由环卫部门代运垃圾,11个商品市场每天进行卫生清扫,6个农贸市场有家禽宰杀场地,并每天进行冲洗,1个商品市场对生鲜经营场地每天冲洗,1个商品市场有肉食类保鲜设施,1个商品市场熟食饮食经营人员办有健康证,5个商品市场有专门的物业管理机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贸西街(区xx局南侧)马路市场(未计入全市26个商品市场内),该马路市场既无专门的管理机构,也无固定的管理人员,但见有人收费,却无人进行管理和清扫,致使市场内臭气熏天,污水横流,垃圾成堆。环境卫生令人堪忧。
近年来,城区各商品市场管理机构,围绕经济发展需要,把环境卫生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为经营者和消费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如xx市场、xx市场、xx市场等,在环境卫生整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相应的卫生设施配备齐全,每年从收取的门面、摊位和卫生费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环境卫生的整治。聘请了专门的保洁员,并做到每天对场地、厕所、排水沟、家禽屠宰场地等卫生角落进行清理,确保了垃圾及时得到清运。xx区市场服务中心为改变市场环境卫生,先后对xxx市场、xxx市场进行大规模的改造,使市场环境卫生工作得到全面升级。但也有少量商品市场由于没有人员管理,也没有相应的环卫硬件设施,业主自发组织请人打扫卫生。如xxx农贸市场,该市场已整体拍卖,正在改建,原来业主自发组织对市场内环境进行清扫。还有xxx建材市场,该市场原属区农委管辖,由于建筑商离开,致使物业无人管理,业主也是自发组织请人对场地卫生进行打扫。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少数商品市场对卫生工作重视不够;二是卫生投入不足,卫生死角多;三是商品市场周边发展不平衡,易受影响;四是周边环境有待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五是绿化率普遍低下,大多数商品市场没有绿化带;六是个别商品市场环境卫生服务工作走过场、标准低、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七是环境卫生监督力度不够;八是熟食饮食经营人员办理健康证的不多;九是多个商品市场防尘防蝇设施为零;十是治安问题比较严重,经常有被盗现象。
三、对策及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商品市场环境卫生好坏,关系到我市省级卫生文明城市的创建,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把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落到实处。
(二)、积极服务,建立绿色通道。环境卫生管理有关部门要对商品市场熟食、饮食经营人员进行督查,对没有办理健康证的经营人员,采取上门办证服务,不符合条件的坚决取缔。
(三)、继续完善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对商品市场的环境卫生保持24小时清洁,积极加大环境卫生的投入,建立健全环境卫生各项规章制度。
(四)、建立绿化带。对有条件的商品市场要逐步进行改造或创建绿化带和公共绿地,提高商品市场的绿化覆盖率。
(五)、切实加强市场内的治安管理。建立群防群治、联防联动机制,为经营者和消费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
(六)、建议有关部门对南贸西街马路市场坚决予于取缔。彻底清除城区内的卫生死角,同时就近规划兴建一个农贸市场,以方便这一带的居民生活。
(七)、建议市政府从每年的城市建设配套费中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城区商品市场环境卫生的改造和建设。使我市商品市场环境卫生真正有一个彻底的改观。
第15篇 煤矿创建安全诚信企业调研报告
煤矿创建安全诚信企业调研报告
煤矿创建安全诚信企业若干问题的思考
“诚,信也;信,诚也”。从其本意上说就是诚实、诚恳、有信、守信。诚信讲究的是一言九鼎,是“言必信,行必果”。诚信由个人扩大到一个经营实体则称作为诚信企业,扩大到整个行业则被称为诚信行业。于企业而言,诚信的内容很宽泛,按期交货是诚信,质价相符是诚信,不弄虚作假也是诚信。而安全诚信则是专指对安全问题诚实守信。为更加深入有效地推进安全诚信企业的创建工作,笔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思考,简述如下:
一、安全诚信企业的涵义及标准要求
关于安全诚信企业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得到广泛认可的明晰定义。笔者从其功能角度认为:安全诚信企业就是指主动全面履行相关安全法律法规,具有明确的、定位较高的安全目标,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全面落实,具备持续安全控制能力和良好安全形象的企业。也可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企业关于安全的承诺和责任得到有效落实和全面履行,其安全能力和安全形象得到社会和员工的信任及肯定。
安全诚信企业至少应该达到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具有较高定位的安全目标。比如“零伤亡”、“四无两零”等等;二是具备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措施。如本质安全矿井的创建;三是具备落实相应措施的能力,比如相应地保障手段救援能力等;四是取得显著的安全效果。这和衡量一个人是不是值得信任有许多相通之处。诚信的前提基础是有信,其次是有履约的能力,三是依诺而成。这里要说明的是能力问题,一个人是不让他人让社会信任,除了主观上有全面按照严守诺言的主观意愿,客观上还必须具有相应的能力,否则就难以树立起诚信的形象。比如品行习练的“信任背摔”项目中,测试者敢于朝后倒下,把后背于人,重要的基础.是伙伴们声音一致的承诺。也就是说是诚信的力量给了测试者信心和勇气。但若后面接他的人是一群幼儿园的孩子,声音或许更加宏亮整齐,甚至也不乏真诚,但肯定赢不来测试者的信任。其原因就在于那些孩子虽然有真诚的承诺但却没有兑现承诺的能力。所以一定要强调履约能力。对安全诚信企业来说,就是不仅要有安全的诺言和信心,还必须有兑现诺言的能力。综而述之,安全诚信企业的标准集中概括为:一想二诺三做四兑现。想,就是要有成为安全企业的主观意愿;诺,就是要有实实在在的目标内容;做,就是要有做的措施和能力;兑现,就是必须真正实现预定的安全目标。
二、煤矿企业创建安全诚信企业的特殊意义
物以稀为贵。当诚信被赋于更高的地位加以强调之时,也往往是诚信缺失严重之日。市场经济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毋容讳言也出现了隐瞒欺诈、假冒伪劣、弄虚作假等伴生物,造成了诚信的缺失。煤矿企业则在矿难频发、矿主无良等一些“血色”现象的反复皴染中安全形象严重受损。这既与党和国家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相悖,事实上也影响制约了煤炭企业自身的发展。因此可以说,创建安全诚信企业既是社会(公众)对煤矿企业的期盼,也是企业进步过程中的一种理性追求。
诚信,一般来说属于道德的范畴,应该是一种品质的自我锤练,它最动人的光辉来自于道德的约束力和文化的影响力。但在现代社会,诚信的许多内容也已被纳入法律和制度调控之中。比如,我国《合同法》第42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中有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和侵犯相对人商业秘密的行为,应当向对方承担赔偿责任。即体现了法律对诚信的刚性约束。
安全诚信是关于以安全为要义的诚信,既有相应的道德涵义,也有明显的法律特征。据此可以证明,安全诚信的创建,既包括对相应法律制度的遵守,是法律制度建设的重要部分,又展示了其道德文化的影响力,是对制度建设的补充和提升。它更加强调主动意识乃至自动意识的作用,是更高层次的安全文化,相较于单一的制度的制订、遵守和考核是一种进步,是制度到文化的进步,也是被动到自动的进步。据此,可以更加科学地界定出创建安全诚信企业和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关系。
三、创建安全诚信企业的内容
创建安全诚信企业的主体在于企业。企业的安全诚信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相对于社会的安全诚信,二是相对于职工的安全诚信。顺序结构上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诺,二是践诺。企业对社会的安全诚信内容大致应包括遵纪守法、消弭隐患、保证投入、健全制度、措施到位、救援有效等等。企业对职工的安全诚信内容大致应包括生命至上、安全为天、施教在前、规范告知、系统可靠、保障有力等等。我们知道企业中人是最具活力最具主动性的因素,所以安全诚信企业的创建需要更加积极地调动起人的积极性。涉及到两个关键面的人的安全诚信。一是管理者的安全诚信,包括其对企业和员工两个方面的关系;二是员工的安全诚信,包括对企业和家庭的安全诚信。深层次还包括所有人员(管理者和一般员工)自我安全的诚信。
创建安全诚信企业,虽然有了较为坚实的实践支撑,但若求进一步深化,使之健康持续地推进,还需要加强理论上的研究和思考。一家之言,管孔之见,供大家在创建之中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