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汇报书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范文 > 政务报告 > 调研报告

干部调研报告(11篇)

发布时间:2023-08-30 07:01:31 查看人数:89

干部调研报告

第1篇 2022大学生村干部调研报告范文

时光飞逝。我已经在这片淳朴的土地上工作快半年了。作为一个大学生村官,在洋河,心里有好多感慨。

我叫李遥,xx年7月份,刚从郑州大学毕业。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满心的热情,我来到了信阳市平桥区洋河镇,开始我的村官之旅。大学里我所学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我比较喜欢这个专业,因为能较强地锻炼我的思维能力。大学里我也做过家教,感觉很充实。第一次挣到钱的时候,感觉到挣钱的不容易,同时也让我学会了珍惜。在工作之前,我对农村并不熟悉。为了响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我报名了大学生村干部的考试。但是随着工作的进度,我对农村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首先,我先介绍一下洋河镇的概况。

洋河乡是信阳市平桥区的一个农业大乡,该乡位于信阳市平桥区东北城乡结合部,东与肖王、九店两乡接壤,南与平桥工业城、羊山新区为邻,西与彭家湾乡毗连,北与胡店、龙井两乡相依,是东大岗的中心乡。乡域总面积13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255亩。辖15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民委员会,299个村民组,8500户,总人口3.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35人,集镇常住人口8000人。洋河区位优势明显。乡政府距市中心15公里,建设中的羊山新区、平桥工业城与其接壤,并且通过近年来的建设,洋河镇区已初具规模,为东大岗的农副产品集散地,是省建设厅命名的“中州名镇”,系大市重点规划建设的64个试点乡镇之一,区位优势明显。

洋河劳力资源丰富。在乡属二级企业—市二建公司的龙头带动下,年输出劳务人员8000人,创收近5000万元。

洋河基础设施齐全。全乡现有高中1所,初中2所,小学16所,成人学校1所,被市定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示范乡”。乡卫生院被省定为中心卫生医院。最开始的时候,我在洋河政府办公室工作了一段时间。政府办公室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人来办理各种不同的事情。我的视野开阔了很多。通过参照同事们工作的章程。我了解了很多工作的流程,通过一些体验,我也了解了工作的意义。有一段时间我分到劳动保障所,帮助输入城镇居民的表格。这次工作需要仔细和用心,不能出一点差错。正好我是学计算机的,所以很开心地做了这份工作。

后来,我来到了洋河镇周畈村村委。在后来的日子里,我不断在理论和实践上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在平时的工作之余,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尤其是在xx大会议召开后,借助每周一次的党员学习会议,与党员们一起学习xx大会议精神,并及时撰写个人心得体会。在今年,村里给我订了一份《信阳日报》,每天的下午六点多成了固定的读报时间。了解和掌握一些政治理论。同时,在日常工作中也虚心向村干部们学习。由于我们村是集体办公,村委支委都在一间办公室里,客观上给我提供了与村干部们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后来的日子里,通过与他们的深入交流,让我大概了解了如何在村里开展工作,如何处理各种关系等等,受益匪浅。这几个月来,我不断在学习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巩固自己、提高自己。

做了半年的大学生村干部,我也有了以下的体会和认识:最开始,让我们做到“有备”。“有备”,就是让大学生村官进村前做到两个“基本有数”,一是对所到村庄的实际情况做到心理有数,即便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刚从校园里出来直接到农村一线工作,由于对农村实际情况了解太少,常会感到无从下手。所以在大学生进入村庄前,最好由乡镇牵头,对村里的基本情况、村族姓氏、主要产业、薄弱环节、发展方向以及对大学生的工作角色期待等做一详实的整理与建议,使大学生对村里状况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另外还要做到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政策做到心里有数。我们应该自己主动接受一些培训。以农村工作为主题,注重以新农村建设、文明生态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等课题为重点,并紧密联系上级发展农村的思路和经验。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觉得,这样的准备,对以后的工作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而我们在工作中,应该积极地动脑筋,有什么新点子,新提议,只要是对农村发展有利的,都可以向上级提出来。比如,文明生态村建设、农村治安稳定、农田科技指导推广、致富信息传递、法律知识推广等,我们大学生村官都可以有很大的作用空间。我们也应该谦虚谨慎,充分尊重村干部,村民的意见。积极吸收其中的精华,来扩展我们的知识面和见识度。

农村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我会好好努力加油,为了尊重党和政府,也为了尊重我自己的选择,我会不遗余力地走下去,为建设农村贡献出自己真实的力量。

第2篇 驻村干部调研报告范文

市人民银行驻xx村第十六批帮扶工作组自4月1日进驻以来,牢记市委提出的“强班子、找路子、办实事、帮民富,做示范,带周边”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党建统领,区域统筹,兴业富民,和谐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总体目标,以创建村美、民富、风正的“小康文明村”作为总抓手。怀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帮扶工作组成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工作,迅速进入角色,在市委组织部下派办及市直三队的坚强领导下,有镇委镇府和村 “两委”的大力协助,有人民银行行党委的坚强后盾,借助上批工作组打下的良好基础,首先开展了民情百分之百活动,在充分了解了镇情、村情、民情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村民、村两委意见,结合xx村的实际情况,本着“统筹兼顾、先急后缓、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了促进新xx村经济发展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帮扶工作计划。具体情况介绍汇报如下:

一、调研情况(xx村基本情况)

xx村位于东营区龙居镇镇政府驻地西南2公里处,与滨州市管庄接壤,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良好。目前,全村共有446户,常住人口1512人,区域总面积2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2800亩,其中棉田1850亩,桑园300亩。人均土地1.8亩,主要种植棉花桑园。人均收入3000元。该村近年建文化大院一处,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党员活动室,现代教育设备,小康书屋,人口学校。新修村内道路1500米,现村内已户户通自来水,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全村现有党员55名,老龄化较为严重,50岁以上党员36名,现在村中特困户6户,现在村中外出打工的主要为18-22岁的年轻人,共60多人,主要从事纺织工作,村两委班子有5人组成,幼儿入托率达100%,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奎年来,村两委领导班子齐心协力,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推进,村里的整体情况有了很大改善,该村治安情况较好,近几年,群众的经济收入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由于村民小农意识严重,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市农村的总体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经济结构单一,由于土地资源较少,种植棉花的收入上不去,这种情况下,使得部分村民的收入没有保障,经济情况较差。村里没有集体企业,没有经济来源,属于空壳村,发展的后劲不足。

二、帮扶工作计划及措施

人民银行帮扶工作组进驻xx村以后,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强班子、找路子、办实事、帮民富”的总体思路,在上一批包村组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制定和实施帮扶工作计划。

(一)、区域统筹;人民银行驻xx村帮扶工作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积极帮助帮扶村筹建肉鸡养殖小区,已有养殖户21入住,建一个综合性的养鸡大棚大约需要资金20万元左右,一般的养殖户建完大棚基本上没有周转资金,资金缺口达450万。为解决周转资金困难,工作组及时向行党委汇报,行党委极为重视,主管及分管领导多次来帮扶村调研,要求当地金融机构给于帮扶村以最大限度信贷支持,尽快解决影响养殖户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只要周转资金解决了,效益上去了,就可以影响周边的养殖户借鉴经验,起到以点带面的目的,从而达到区域帮扶。

(二)、强基固本;工作组进驻xx村后,多次与村“两委”座谈,了解村两委班子的现状,以及就如何在群众中提高威信,以及班子的凝聚力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为提高村委班子在群众的威信,“六一”期间工作组与村两委班子一起走村串户了解特困户孩子上学问题,发放一千余元的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使他们度过了一个温馨、愉快的儿童节。为迎接建党90周年,工作组和村“两委”班子与50多名新、老党员一起召开茶话会,共聚一堂,回想过去、畅谈未来。就如何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各自发表了意见,会后给特困老党员发放2022余元慰问品。提高了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队伍的带头作用,建立完善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在加强村“两委”领导班子建设及党员队伍建设上主要采用定期学习的方式,组织他们学政策、学科技、学法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着眼于全面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思想信念,提高他们组织管理能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一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干部队伍,再就是选拔一批思想素质高、作风硬、能够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年轻同志充实到党组织中来,为实现xx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培养一支善于为农民群众服务的基层干部队伍,形成干群同心的良好局面,本着凡是群众关心的,凡是群众想知道的,凡是群众有疑虑的,都要进行公开的原则。

要根据形势发展和群众的要求,及时调整和充实公开内容,保证村务的公开透明,使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党群关系更加和谐,村经济快速发展,村民收入明显提高,

(三)、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创建活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总抓手,以建设小康文明村作为具体的实施内容,以清理“三堆”(柴草堆、垃圾堆、粪堆)作为具体操作路径,改变村容村貌。重点治理垃圾乱倒、脏水乱泼、柴草乱堆、粪土乱放、禽畜乱跑等不文明现象,以贫困弱势群体作为帮扶的重点,广泛开展扶贫献爱心活动。加强普法教育,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杜绝违法乱纪事件的发生。加强村内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文化大院的作用,定期不定期的向农民群众传授各种致富知识,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丰富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积极引导发展农村合作医疗,逐步建立农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减轻农民群众的医疗负担,减少因病致贫现象的发生。

下一步我们将更加努力,充分发挥部门优势的作用,争取年内对养殖小区的水库清淤、改建工作立项。解决养殖户用水难问题。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寻找致富门路,增强农民发家致富的能力,争取让xx村在各个方面都取得明显的进步。

驻村干部调研报告范文

第3篇 包村干部调研报告范文

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对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乡镇驻村干部这支党委政府在农村最前沿的干部队伍,身负着团结群众、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使命,在密切党群关系,执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履行党委政府职能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乡镇驻村干部在农村工作中的特殊作用,使工作作风在一线得到转变,干部能力在一线得到提高,工作责任在一线得到落实,具体问题在一线得到解决,以此来巩固和加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是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

一、驻村干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现代农业步伐加快,农民持续增收的今天,大部分驻村干部兢兢业业,主动进村入户,为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真正地融入了群众,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在肯定乡镇驻村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同时,也要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从质到量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乡镇驻村干部队伍在适应这一变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苗头和问题。

(一)驻村干部整体力量薄弱。由于行政村数量与干部配备的不平衡,致使驻村干部在力量安排上形成较大的反差。据统计,龙山镇共有干部106人,共有驻村干部31人,其中一人驻1个村的9人,占总人数的29%;由两个人共同包一个村的有22人,占总人数的71%。不驻村的乡镇干部75人,与联村干部的比例为75:31,其中党政班子成员3人,党政办工作人员10人(包括离退休人员),镇农财所2人,在外深造学习2人,其他为计生服务所、市容市貌监察中队和畜牧站工作人员。

(二)驻村干部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现有的驻村干部31中,45岁到60岁的达25.8%,驻村干部高龄化的问题较明显。在文化结构上,大学本科学历的仅占12.9%,专科学历的占81.4%,中专学历的占3.2%,高中及以下的占3.2 %。,且大多数学历为函授所得,知识面层次不齐。驻村干部的专业结构不合理,真正懂专业尤其是懂农业科技、经济管理的干部偏少,有其他专业特长的干部也很少。

(三)一些驻村干部工作作风不实。主要表现在:1、工作不深入,下村时间少。随着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的改善,村干部以及村民普遍反映现在的驻村干部下村次数少了,时间短了。一部分驻村干部把本应下村工作为主变成坐镇指挥,平时多数时间待在单位,无法掌握村级实际情况,在村民中缺乏威信,导致开展工作过于依赖村干部,有些甚至由村干部牵着鼻子走,驻村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村里有要求时也等村干部找上门来,很多时候是镇里布置了工作任务,或是村里出了事,才到所驻的村去一下,即使下村了,也只是向村书记或村主任作个交代,很少接触群众。2、服务意识不强,为民办事不够。少数干部缺乏事业心和责任心,下村往往是身下心不下,深入基层真正倾听群众呼声较少,关心群众疾苦不够,作用仅仅停留在传传话、送送信、填填表上,充其量只是个通信员、联络员。 3、发展意识淡薄,促进农民增收缺办法。一些驻村干部驻村工作仅停留在一些事务性工作上,对如何促进村民增收,如何推动村级经济发展等考虑不多,缺少办法。4、组织建设不重视,制度执行不到位。少数驻村干部对村班子的要求往往停留在能完成布置的任务、不出大事上,而对书记主任不团结、党员不发展、后备干部不培养、村务财务不公开、村民代表不开会等问题不闻不问、听之任之。5、综治信访未尽责,矛盾纠纷调处不及时。驻村干部处在农村第一线,本应在化解矛盾、促进农村稳定工作中起到急先锋作用和缓冲作用,使一些矛盾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但是,由于驻村干部主客观上的原因,要么信息掌握不灵、汇报不及时,要么回避矛盾、一推了之,而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造成矛盾不断激化升级。

二、原因分析

引发上述问题的原因,从客观上看,由于受机构改革、编制控制、市场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但从总体上看,主要有两个大的方面:

第一方面是驻村干部队伍自身存在的原因。部分干部自我要求不够高,工作缺乏激情和责任心,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淡忘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有部分同志存在满足现状,不思进取,无所作为,贪图安逸的思想,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从现有的乡镇驻村干部构成分析,主要有四类人员:第一类是参加工作时间不久的高校毕业生。今年,龙山镇共有驻村干部31名,其中参加工作时间不久的高校毕业生有2名,占驻村干部总人数的6.4%。这一群体工作积极性很高,并有着做好农村工作的良好愿望,但由于缺乏农村工作经验,往往工作成绩平平,难以赢得村民的好评。第二类是50岁上下的老干部。龙山镇现有驻村干部中,45岁以上的达8人,占驻村干部总人数的25.8%。这一群体农村工作经验丰富,但是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思想滞后,创新精神缺乏,工作积极性不高,方式、方法单一,对农村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识不清,对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层次思考。第三类是事业干部。龙山镇现有驻村干部中事业编制的共有16名,占驻村干部总人数的51.6%。这一群体接受双重领导,一部分因为主管单位分派事务较重,工作往往无暇兼顾,力不从心;另一部分因为编制问题,个人发展机会不大,往往会导致其工作积极性不高,消极应对。第四类是大学生志愿者、村官、一村一大。龙山镇现有大学生村官1名,占驻村干部总人数的3.2%。这一群体往往工作变动性大,缺乏稳定性。一方面被乡镇机关常常借用或要应对复杂的工作事务,另一方面又要为自己的前途奔波,二者相比自然是不能耽误前程,工作只能放在第二位。

第二方面是驻村干部管理制度上的原因。一是激励机制不完善,缺乏动力。一些埋头苦干的干部受冷落,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严重影响了驻村的工作积极性。二是交流机制不完善,缺乏活力。由于驻村干部大都是乡镇一般干部,异地交流较少,在同一乡镇、同一岗位工作时间长了,一些干部就滋长了惰性,不注重创新,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减退;形成了惯性,工作方法固定僵化,习惯于按照老办法解决问题;产生了弹性,或碍于面子或亲疏有别,导致在群众中的威信降低,干部队伍缺乏生机活力。三是评价机制不完善,缺乏压力。乡镇考核工作缺乏必要的刚性,往往定性多、定量少,以干部之间民主测评为依据,而不是以实绩论英雄。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主测评的人为因素不断增强,人际关系的作用日益明显,往往是只要人际关系好,年终照样得高分,测评结果的群众公认度越来越低,最终导致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有的借口各村大小不同、工作基础不同、驻村干部工作量不同,驻村工作难考核为由,没有认真进行考核。而我们现在的考核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仅仅只为评出优秀,而在年度考核中定为基本称职或者不称职的少之又少,缺乏压力。四是职责设定不明确,缺乏方向。乡镇对驻村干部下村后到底做什么怎么做不够明确,驻村干部有哪些职权,该承担哪些职责没有设定,造成驻村干部认为只要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就算做好了驻村工作。一些乡镇就没有把村级组织建设、村务财务公开、矛盾纠纷排查等工作,落实到驻村干部工作职责中去。

三、对策及建议

针对新形势下驻村工作存在的问题,要做好驻村工作,必须要提高驻村干部综合素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提高其工作作风。

(一)创新驻村干部教育培训。

在目前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领导干部受培训的机会多,一般干部受培训的机会少,而专门面向驻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几乎没有。完善、创新驻村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培养锻炼其学习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依法办事、驾驭经济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协调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开拓创新、抓工作落实、拒腐防变的能力,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1、营造驻村干部教育培训氛围。针对驻村干部综合素质不高的现状,营造良好的教育培训氛围至关重要。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不学习就会停滞不前,农村在改变,村干部在改变,农村工作也在改变,用一成不变的工作态度,一成不变的工作方法去应对变化发展的农村工作是行不通的。因此,参加适当适量科学的教育培训对于驻村干部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工作能力,更好地进行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2、创新驻村干部教育培训机制。一是创新培训方式。驻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应该要从实际出发,一方面可以组织驻村干部参加集中教育培训,邀请各级领导、专家授课,加强学习政治理论、业务知识、电脑、法律、经济以及实用技术、技能等等,另一方面乡镇机关可以组织村级干部来讲讲村干部所期望的驻村干部所需要具备的各项素质,也可以邀请工作出色的驻村干部来谈谈驻村心得,交流农村工作方法。二是更新培训内容。培训内容要充分体现按需施教原则,即驻村干部最想学什么,最缺什么,如新农村建设相关信息,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现代科技知识、乡镇工作法律基础知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理论知识、领导科学知识等等,然后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调研选题进行充分细致的论证,使课程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可以增加驻村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形式的自主选择,根据自身的不同需要,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文化层次,由干部自己来选择修哪些课程,以怎样的形式来修,最大限度地激发干部培训学习的积极性,

(二)健全驻村工作机制。

有收无收在于种,收多收少在于管。乡镇驻村干部队伍建设要想有成效、获长效,必须要实行科学的管理,尤其要找准工作的突破口,在工作机制制度上推陈出新、切中要害。

1、强化激励机制。驻村干部多层次的结构构成及不平衡的工作能力,必然要求应该要根据其不同的特点来安排工作,人尽其才,扬长避短,以激励其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对于工作出色的驻村干部进行适当的表扬及物质奖励,如开展十佳驻村干部评选活动,而对工作相对落后的干部进行谈心交流,更好地形成能上能下、干好干坏不一样的良好氛围。

2、完善交流机制。驻村不等于下放,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乡镇一般干部的流转机制,对长期在同一乡镇、地域工作的驻村干部实行异地交流或岗位交流。通过建立干部交流制度,分化小团体,消除排外思想,激发工作活力,形成奋发向上,克难进取的良好工作氛围。另一方面,也可以探索乡镇干部与县级机关干部进行交流,激活驻村干部队伍活力。

3、健全考核制度。考核要确保公正、公平,这一点在基层工作中至关重要。要制定出硬性的考核内容,可以采用村民考乡官的方式,从村民代表、镇干部和镇领导三个层面加强对驻村干部的考核,并从新农村建设、村务财务党务公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村级组织建设等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捆绑式考核,以提高驻村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也可以采取集中考核的方式进行,由各村将考核材料统一上交乡镇党委集中考核,避免因各考核组标准不一或个人感情等因素造成的不公平现象发生。

4、明确驻村干部职责。把责任分到每个驻村干部身上,使其切实挑起重担,愿抓、敢抓、会抓农村工作。驻村干部从职责上来讲,要求做到引导、监督、协调、帮扶。 一是引导。及时宣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涉及三农的法律法规,传达上级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和重要会议精神,引导农民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二是监督,监督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项民主制度的执行等等。三是协调,了解和掌握农民生产生活状况和农村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向上级党委、政府反映农民群众的思想动态和社情民意。协调好村级组织之间的关系,增强村级班子的合力,摸清村里的不稳定因素,协调好村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关系。四是帮扶。帮助村两委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培育农民收入的增长点,促进农民增收和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5、建立驻村干部监督制度。乡镇建立有效的驻村干部督查制度,设立驻村干部监督考核记录,安排专人对驻村干部下村情况进行督查。要推行驻村干部佩证上岗和去向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要在各村设立驻村干部办公室,公开驻村干部的工作职责、去向安排及联系电话、照片等,便于群众进行监督。

6、建立驻村工作例会制度。以乡镇为单位,定期(每周或每月)召开汇报会,由驻村干部汇报所联系村的各项工作及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执行情况,由乡镇领导进行点评,并根据汇报进行督查。

(三)加强驻村干部作风建设。

要使驻村干部真正与所驻村同呼吸、共命运,体现党委、政府的民本意图,必须要重时间、重方法、重实效,从而改变以往存在的驻村不联户,驻村不联心的状况,转变工作作风。

一要注重时间。在驻村时间上,除乡镇中心工作需要和县上重要工作安排外,其余工作日原则上都要驻村。应区别平原乡镇与山区乡镇,行政村多的乡镇和行政村少的乡镇,近郊乡镇和边远乡镇的实际,确定切合实际的驻村时间。对一人或多人驻一个行政村的,要每周不少于5天时间开展驻村工作;对一人联系多个行政村或县上工作任务比较重的,要统筹安排驻村时间,确保每月不少于15天的驻村时间。驻村干部在规定时间驻村的同时,还要做到五必到:即村召开两委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等重要会议必到,村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必到,乡镇安排重要工作必到,村举行重要活动必到,村干部要求解决重要问题必到,确保特殊情况得到及时处理。

二要注重方法。一是坐诊。实行驻村工作日现场办公,以村两委会为主体,协助村两委为村民解疑释难,宣传政策,接待群众,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并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二是出诊。村干部每周要基本保证走访农户的户数,每年要基本走遍联系村的所有农户。通过走访农户,广泛听取村民反映的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制定解决方案提供依据。三是会诊。用晚上等容易召集的时间,召开村两委会,共同商议,研究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要注重实效。要通过建立帮扶联户制度和深化民情日记制度,力所能及为村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不断增强驻村工作的实际效果。在帮扶联户方面,一是要明确帮扶对象,把农村党员干部户、致富户和特困户作为走访的重点对象;二是要明确帮扶职责,把为群众服务的相关职责具体化,并建立联系户、重点户帮扶台帐,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在深化民情日记方面,要加强督查和指导,真正体现一个实字,使其成为驻村干部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帮百家富、聚百家心、办百家事有效载体,确保民情日记制度不流于形式。

包村干部调研报告范文

第4篇 干部调研报告

近年来,某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正确用人,依靠科学管理,创造良好环境,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推进了我局事业的全面、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一、主要作法

(一)加强思想政治和作风建设,坚持政治建设队伍

我局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在开展业务教育的同时,通过全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作风建设,提高干部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化党性观念、公仆意识、敬业精神,进一步凝聚人心,使广大干部职工保持思想统一,团结一心,系统内形成了团结拼搏、争先进位的良好氛围。

一是开展整风肃纪。我局以落实上级主管局“五条禁令”为出发点,用三个月的时间,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整风肃纪活动,解决了干部职工作风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了雷厉风行、真抓实干、求真务实、高效热情的工作作风,严肃了工作纪律,振奋了干部职工的精神,调动了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开展思想作风纪律整顿。我局开展了一个月的思想作风纪律整顿,通过围绕工作抓“整顿”,通过“整顿”促工作,勤政意识明显增强,行政执法明显规范,工作纪律明显加强,服务质量明显提高,违规行为明显遏制,队伍形象明显提升,通过检查看落实,听汇报找问题,座谈定措施,形成了比学习、比形象、比作风、比工作的良好竞争氛围。 三是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我局开展了为期xxxx多月的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率先垂范,广大干部职工同心同德,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增强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激发了积极性和创造性,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促进了工作的持续发展。

四是典型示范。利用各种先进个人的先进事迹,激发干部职工锐意进取的工作热情,提高奋发有为的工作积极性。一方面,充分利用张思德、郑培民、周国知等共产党员楷模的先进事迹激发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利用省局模范的先进事迹激发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另外,利用系统内身边的先进个人的先进事迹激励干部职工积极进取、奋发向上,达到典型示范的目的,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工作氛围。

(二)改革人事制度,坚持正确用人

我局出台了《局人事制度监察管理暂行办法》,全面推行了机关逢进必考、轮岗交流、引咎辞职、提任干部试用期、领导干部半年考核、副职组阁、职务聘任和上挂下派等制度,进行了一系列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正确用人。用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公平公正,努力引导干部积极向上;用人“重绩”,凭政绩、凭能力上岗位,积极鼓励干部争创佳绩;用人“适时”,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适时起用、适时交流、适时调整,充分发挥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使基层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显著提高。

一是实行机关逢进必考。为了建设学习型机关,我局实行机关逢进必考制度,采取统一考试考核的办法,择优选拔了xxxx有一技之长、工作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到机关,形成了公开选拔、考试考核的机关进人良性竞争机制。

二是实行轮岗交流。我局根据人员分布的实际,实行机关、城区与边远地区单位的轮岗交流。规定,在同一地方工作满三年以上的干部,实行轮岗交流,解决了城区人员相对多、边远单位人员相对少的问题,充实了基层的执法力量,实现了人员的合理分布,保持了基层工作的活力,建立健全了机关、城区和基层间人员交流的机制。

三是实行领导干部聘任制。我局实行干部聘任制,规定所有的干部实行聘任制,聘任期两年,对出现不能完成责任目标任务、干部考核不称职等情况的,予以解聘。此举进一步深化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了干部选拔作用的优胜劣汰的竞争激励机制。

四是实行上挂下派制。为进一步推进系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中青年干部的培养,我局实行机关干部与基层干部上下交流挂职锻炼制度,每年安排xxxx左右、年龄在40岁以下的副股级以上基层干部上挂机关,年龄在40岁以下、基层工作时间较短的机关干部下派基层锻炼,进一步增强干部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能力,锻炼中青年干部,为全市工商事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五是积极选拔后备干部。党组热心发现人才,悉心培养人才,按照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组织考察、党组认定的程序,对基层政治、业务素质优秀的2xxxx副职干部和业务骨干进行教育培训,作为后备人才培养运用,使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激发了干部职工的进取心。

(三)健全激励机制,加强科学管理

近年来,我局根据当前形势和任务的要求,拓宽干部管理思路,创新管理方法,坚持使用与教育并举,健全激励机制,加强科学管理。

一是开展各类专业知识培训。我局加强培训力度,先后开展了法规、计算机、财务等专业知识培训1xxxx次,确保人员轮训,使干部在不断提高素质中保持积极性。

二是开展“五项能手”等评比活动。开展十佳中层干部、公文写作能手、行政许可能手、财务管理能手、微机操作能手、办案先进单位和办案能手、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和个人等争创评比活动,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把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使干部在人生价值认可和取得相应的利益回报中增添积极性。

三是全面推行干部绩效挂钩百分考评制度。将干部政治思想作风、工作态度、廉洁自律和依法行政情况进行百分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与干部工资补助、提拔运用、轮岗交流、评先表优挂钩,增强干部队伍的岗位责任意识,激发了工作的进取心、事业心和责任心,改变了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分配方式,把奖勤与罚懒结合起来,使工作认真、实绩突出的干部在精神与物质上双收益,使他们才有所展,劳有所得,功有所奖,使工作松懈、政绩平庸的干部得到应有的处罚,从而使干部在争创佳绩中发挥出巨大的积极性。

四是实施了分管领导责任科室包保问责制度。实行分管领导、机关科室管线管片责任包保,与包保单位各项工作捆绑考核,做到奖罚分明、荣辱与共,从而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互动、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五是完善了机关基层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考评办法。在结合《条例》的基础上,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考评办法,制定出不同层次、不同职务、不同岗位干部量化考核指标,健全考核机制。制定中,注重定性考察与定量考核、平时考察与年度考核有机结合,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干部履岗能力和工作实绩。并根据考核实行升降奖惩,使干部在得到公正评价和提拔任用中激发积极性。

(四)创造良好环境,调动干部积极性。

第一、改革人事制度,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政治环境。我局通过全面实行中层干部职务聘任制、提任部岗制、末等退让制、引咎辞职制和一般干部末位待岗制,建立健全了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干部选拔任用竞争机制,为那些思想好、作风硬、业务精、能力强、群众拥护的干部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提高广大干部职工政治待遇,焕发了干部职工的政治热情。

第二、全面实施“五改五化”,创造催人奋进的执法工作环境。我局全面实施“五改五化”,改革公文传输方式,实行机关办公无纸化,提高办事效率;改革经费核销制度,实行职务消费货币化,加大源头治腐力度;改革工资分配方式和上岗执法模式,实现工资分配职级化和执法资格等级化,多劳多得,奖勤罚懒;改革监管方式,实现职能工作专业化,强化职能到位,实现业务新突破。通过全面改革内部机制,创造积极进取的执法工作环境,达到保护先进,奖勤罚懒的目的,用政策的影响力促使干部奋发努力。

第三、加强基层建设,创造和衷共济的办公生活环境。我们按照“钱往基层投,物往基层流”的宗旨,大力实施“拴心留人工程”,创造一个工作安心、生活舒心的办公生活环境。一是加强办公场所建设。在省、市局的大力支持下,投资购买并改建了xxxx基层单位的办公大楼;改建了xxxx基层单位的办公大楼。投资近2百万元,新建xxxx基层单位的办公大楼;改建xxxx基层单位的办公大楼;购买并改建xxxx基层单位的办公大楼。在基层分局普遍建成了办事大厅,各项制度上墙,配套了座椅、沙发等便民接待设施,实现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办事的服务平台。同时,投资购置执法车8辆。

二是加快自动化办公网络建设。投资购置了微机、票据打印机18台套,购置了两屏一栏,开通了宽带网和局域网,配齐了基层单位自动化办公设施。为网络化管理和无纸化办公打下牢固基础。

三是改善基层生活环境。为了实施基层拴心留人工程,我们采取市局投资一点,基层自筹一点的办法,累计投入1xxxx元,开展基层小菜园、小花园、小食堂、小图书室、小活动室、小洗澡堂建设,全市系统基层单位的所容所貌焕然一新,基本实现了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的目标。

四是改善机关办公环境。为了提升机关窗口形象,我局挤出资金,舍得花钱,将钱用在刀刃上,为每个科室单位配备了空调机,改善了机关办公条件,营造了一个舒适的机关环境,提升了机关窗口形象,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工作积极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局在调动干部积极性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些效果,但由于工商体制和执法环境等原因,我局有些方面还做得不够,与上级要求、与新形势下的干部管理工作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做得不够系统、经常,教育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是激励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需要加大奖励力度。

三是执法设备、办公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

三、几点建议

一是改革定额补贴、以收定支的经费体制。积极向上呼吁纳入全省财政体系,保证工资经费充足,使工商部门从真正意义上吃上“皇粮”,从体制上根本解决问题;二是建立相关保障制度。如实施机关单位养老保险等,为基层减负,解决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三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建设,改善执法设备和办公环境;四是建立健全绩效评定综合体系。干部的实绩考核评价标准要与其岗位职责紧密衔接,使岗位职责制定、分解得科学合理,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最大限度地保证实绩考核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准确性。具体来说,就是要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建立相互联系、各有侧重的考核评价标准;五是建立待遇激励机制。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的认识,根据工商实际情况研究并制定一套合理的分配政策,改革分配方式,通过设置重奖、津贴等办法,较大幅度地提高有实绩突出干部职工的待遇,并依此为突破口,适当拉开收入差距,促进人才价值机制的形成。等等。

干部调研报告(2)

坚持科学发展、发挥财政职能、构建和谐财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富庶魅力和谐新徽县建设步伐,对财政干部队伍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日益繁重的财政任务,如何以发展的观点、创新的思维、务实的举措,破解财政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难题,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增强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干部队伍的创新力和执行力,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财政干部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当前徽县财政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财政局党支部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推进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管理的同时,把全面提升财政人员素质作为财政事业科学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全方位、分层次、多举措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财政干部队伍,为圆满完成各项财政任务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通过深入调研,我认为主要呈现出三个亮点:

一是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明显加强。全县财政系统始终坚持把加强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通过开展团结干事、党内两个《条例》、两个“务必”、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解放思想大讨论以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各项教育活动,坚持“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使“为公理财、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扎根于每个财政干部的头脑,广大财政干部职工普遍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利益观、荣辱观。主要体现在日常财政管理服务之中,良好的思想意识基础,引导财政干部为社会各界提供了优良的服务,使财政干部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感更加强烈。

二是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学历水平明显提升。近年来,全县财政系统重点组织开展了“争先创优”、“五讲五个一”和“五型机关”创建等各项活动,有效地提高了财政干部队伍的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推动了学习型财政机关建设,为我们应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挑战打下了坚实基础。从县局到局属各部门及乡镇财政所,高度重视财政干部学历教育的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加大了财政干部的学历教育力度,取得了较好效果。目前,全县财政系统大专以上学历的干部占干部总数76%,与XX年的48.7%相比,增加了27.3个百分点。主要体现在财政干部的依法理财水平更高,执行财政政策刚性更强,各项财政财务管理更加精细化。

三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明显推进。从XX年以来,在基层财政所和县局各股室推行双向选择和异地交流制度。通过开展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工作,进一步整合了人力资源,逐步优化了中层管理干部队伍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论资排辈、能上不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增强了财政干部职工的危机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虽然我县财政系统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形势喜人,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财政干部交流难、职务晋升难,人才流动和激励机制有待加强。近年来,由于财政部门注重业务工作的因素较重,党委、政府选拔使用干部时,很少考虑财政干部,加之财政系统领导职数有限,部分所长和股长长期担任同一职务,据统计,当前财政系统股所级干部的平均年龄45岁,科级干部的平均年龄47岁,中层以上干部年龄偏大,许多懂经济、善管理、有经验的优秀年轻干部不能得到选拔任用。随着干部任用年轻化和时间的推移,这一矛盾越来越明显,相当一部分任职时间较长的干部由于职数限制职务得不到晋升。财政内部干部轮岗交流少,有的干部长期在一个岗位上工作没有动过,容易出现工作上没有新动力、按老经验办事、坐等提拔、不思进取的现象;部分财政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忙闲不均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现象仍然存在。主要原因是:受人事体制的制约,人才流动在客观上受到较大限制,在观念上也存在不愿意到事业单位的想法;对轮岗工作的作用认识不够,轮岗没有形成制度化,还存在轮岗多了影响工作的担心;人才激励和奖惩机制还不够有效,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不够完善,干部“下”与“出”的通道还不够通畅。

(二)高素质人才总量不足,复合型人才紧缺。近年来,随着财政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财政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对财政干部的业务水平和计算机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尽管财政部门都有针对性地加大了干部教育培训力度,确保了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但仍有部分干部特别是年龄偏大的干部感到工作很吃力、压力很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仍需加强。从全系统看,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干部仅有1人,占干部总数的0.08%,还没有一个博士生;仅有助理会计师或同等职称36人,占干部总数的25.7%;仅有会计师3人,占干部总数的2.1%;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高学历人员总量偏少。财政部门缺少既精通财政业务知识,又具备宏观经济研究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缺乏策划能力强、能深入研究、提出好思路,善于把领导意图转化成实施方案的谋划人才;缺乏有管理专长,综合能力强,素质全面的综合人才,高层次、专业化、复合型人才需要加快培养。

(三)财政队伍新生力量较为缺乏。机构改革以来,虽然财政系统对财经、计算机等各类人才的需求量较大,但由于编制和经费等问题,每年从应届大学毕业生或社会上录用的专业人才很少,人才队伍缺乏新生力量补充。特别是全县财政系统公务员队伍中新生力量更为缺乏,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财政系统将面临公务员队伍老化、产生断层的问题。主要原因是:2000年机构改革以来,省、地、县、乡四级财政的编制都有不同程度精简,特别是在市、县一级财政部门由于供养人员多,为减轻财政负担,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实行“零增长”。

(四)少数财政干部的创新意识不强,工作缺乏主动性。无论从形势发展的要求,还是从财政改革的需要,尤其是从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看,财政系统作风建设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有的干部宗旨观念淡漠,为领导、为部门、为基层、为群众服务的意识还不够强,水平还不够高,“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有的思想还不够解放,仍被一些保守的意识、陈旧的观念束缚着手脚,没有根据市场经济要求和财政职能转变的需要及时调整工作方式和方法,还习惯于分资金、管项目、搞审批,忙于应付;有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和敢闯敢试意识;有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作风飘浮,忙于应酬多,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少;有的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动性不够,对业务缺乏钻劲,对宏观经济和社会情况了解掌握不多,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的提高及财政职能作用的发挥。主要原因是:执行制度时紧时松,教育管理严宽失当。在干部队伍的管理教育上,我们缺的不是制度,而是缺乏执行制度持之以恒的韧劲。对干部的教育管理失之于软、失之于宽的现象普遍存在,往往是上级强调了就站出来说一说、管一管,风平浪静的时候就放松了要求。部门领导在抓干部教育管理中有“老好人”思想,不敢也不愿意较真碰硬,面对错误的思想行为缺乏正气,即使有了问题,往往也宽容有加,甚至听之任之。还有的执行条例、规章制度不严格,雷声大雨点小,说到做不到,喜欢搞“下不为例”,不敢搞“以此为例”。

(五)财政干部压力过大,培养机制有待更新和完善。最近,我们对部分财政干部的学习、工作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从中发现大多数干部自主支配的时间少,工作任务重、节奏快、负荷满,导致干部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较大,加之责任上的压力、职业上的敏感,使许多干部长期处于紧张、快干、戒备的工作态势之下。而我们的干部又缺乏自主调控适应能力,在心理疏导教育方面还比较滞后,没有寻求出帮助干部解压、泄压的更好更有效的办法,往往以“堵”代“疏”,习惯于通过定规章、定制度、定规范、定奖惩来约束干部的言行,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缺乏真挚的沟通、细心的疏导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以“高压”促“稳定”产生短期效应,从而不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干部职工的心理疏导教育问题。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工学矛盾突出。片面上强调人手少、工作任务重,难以安排本人员进行脱产学习和培训,特别是难以安排领导和业务骨干参加脱产学习和培训。二是干部参加在职学历教育的个人负担较重。根据目前在职学历教育的收费标准,干部参加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学费大约在3万元至7万元之间,按照单位报销不超过1万元的标准,个人大约要负担2万元至6万元,这对参加学历教育的干部而言是一个较大的开支。三是对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培训时只注重业务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提高,忽视了对干部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与财政工作对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三、财政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

(一)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对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才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结构调整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倚重于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的人才问题更加突出,发达国家和地区利用各种手段吸引我国人才,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党中央十分重视人事人才工作,xx指出,要“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健全公务员制度,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xx总理也多次强调,做好未来五年的政府工作,最重要的是把握好两条:一是抓住和用好机遇,积极推进改革和发展;二是培养和用好人才,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指出要把大力加

干部调研报告(3)

时光飞逝。我已经在这片淳朴的土地上工作快半年了。作为一个大学生村官,在洋河,心里有好多感慨。

我叫李遥,XX年7月份,刚从郑州大学毕业。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满心的热情,我来到了信阳市平桥区洋河镇,开始我的村官之旅。大学里我所学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我比较喜欢这个专业,因为能较强地锻炼我的思维能力。大学里我也做过家教,感觉很充实。第一次挣到钱的时候,感觉到挣钱的不容易,同时也让我学会了珍惜。在工作之前,我对农村并不熟悉。为了响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我报名了大学生村干部的考试。但是随着工作的进度,我对农村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首先,我先介绍一下洋河镇的概况。

洋河乡是信阳市平桥区的一个农业大乡,该乡位于信阳市平桥区东北城乡结合部,东与肖王、九店两乡接壤,南与平桥工业城、羊山新区为邻,西与彭家湾乡毗连,北与胡店、龙井两乡相依,是东大岗的中心乡。乡域总面积13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255亩。辖15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民委员会,299个村民组,8500户,总人口3.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35人,集镇常住人口8000人。洋河区位优势明显。乡政府距市中心15公里,建设中的羊山新区、平桥工业城与其接壤,并且通过近年来的建设,洋河镇区已初具规模,为东大岗的农副产品集散地,是省建设厅命名的“中州名镇”,系大市重点规划建设的64个试点乡镇之一,区位优势明显。

洋河劳力资源丰富。在乡属二级企业—市二建公司的龙头带动下,年输出劳务人员8000人,创收近5000万元。

洋河基础设施齐全。全乡现有高中1所,初中2所,小学16所,成人学校1所,被市定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示范乡”。乡卫生院被省定为中心卫生医院。最开始的时候,我在洋河政府办公室工作了一段时间。政府办公室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人来办理各种不同的事情。我的视野开阔了很多。通过参照同事们工作的章程。我了解了很多工作的流程,通过一些体验,我也了解了工作的意义。有一段时间我分到劳动保障所,帮助输入城镇居民的表格。这次工作需要仔细和用心,不能出一点差错。正好我是学计算机的,所以很开心地做了这份工作。

后来,我来到了洋河镇周畈村村委。在后来的日子里,我不断在理论和实践上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在平时的工作之余,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尤其是在xx大会议召开后,借助每周一次的党员学习会议,与党员们一起学习xx大会议精神,并及时撰写个人心得体会。在今年,村里给我订了一份《信阳日报》,每天的下午六点多成了固定的读报时间。了解和掌握一些政治理论。同时,在日常工作中也虚心向村干部们学习。由于我们村是集体办公,村委支委都在一间办公室里,客观上给我提供了与村干部们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后来的日子里,通过与他们的深入交流,让我大概了解了如何在村里开展工作,如何处理各种关系等等,受益匪浅。这几个月来,我不断在学习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巩固自己、提高自己。

做了半年的大学生村干部,我也有了以下的体会和认识:最开始,让我们做到“有备”。“有备”,就是让大学生村官进村前做到两个“基本有数”,一是对所到村庄的实际情况做到心理有数,即便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刚从校园里出来直接到农村一线工作,由于对农村实际情况了解太少,常会感到无从下手。所以在大学生进入村庄前,最好由乡镇牵头,对村里的基本情况、村族姓氏、主要产业、薄弱环节、发展方向以及对大学生的工作角色期待等做一详实的整理与建议,使大学生对村里状况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另外还要做到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政策做到心里有数。我们应该自己主动接受一些培训。以农村工作为主题,注重以新农村建设、文明生态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等课题为重点,并紧密联系上级发展农村的思路和经验。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觉得,这样的准备,对以后的工作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而我们在工作中,应该积极地动脑筋,有什么新点子,新提议,只要是对农村发展有利的,都可以向上级提出来。比如,文明生态村建设、农村治安稳定、农田科技指导推广、致富信息传递、法律知识推广等,我们大学生村官都可以有很大的作用空间。我们也应该谦虚谨慎,充分尊重村干部,村民的意见。积极吸收其中的精华,来扩展我们的知识面和见识度。

农村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我会好好努力加油,为了尊重党和政府,也为了尊重我自己的选择,我会不遗余力地走下去,为建设农村贡献出自己真实的力量。

干部调研报告(4)

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对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乡镇驻村干部这支党委政府在农村最前沿的干部队伍,身负着团结群众、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使命,在密切党群关系,执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履行党委政府职能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乡镇驻村干部在农村工作中的特殊作用,使工作作风在一线得到转变,干部能力在一线得到提高,工作责任在一线得到落实,具体问题在一线得到解决,以此来巩固和加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是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

一、驻村干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现代农业步伐加快,农民持续增收的今天,大部分驻村干部兢兢业业,主动进村入户,为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真正地融入了群众,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在肯定乡镇驻村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同时,也要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从质到量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乡镇驻村干部队伍在适应这一变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苗头和问题。

(一)驻村干部整体力量薄弱。由于行政村数量与干部配备的不平衡,致使驻村干部在力量安排上形成较大的反差。据统计,龙山镇共有干部106人,共有驻村干部31人,其中一人驻1个村的9人,占总人数的29%;由两个人共同包一个村的有22人,占总人数的71%。不驻村的乡镇干部75人,与联村干部的比例为75:31,其中党政班子成员3人,党政办工作人员10人(包括离退休人员),镇农财所2人,在外深造学习2人,其他为计生服务所、市容市貌监察中队和畜牧站工作人员。

(二)驻村干部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现有的驻村干部31中,45岁到60岁的达25.8%,驻村干部高龄化的问题较明显。在文化结构上,大学本科学历的仅占12.9%,专科学历的占81.4%,中专学历的占3.2%,高中及以下的占3.2 %。,且大多数学历为函授所得,知识面层次不齐。驻村干部的专业结构不合理,真正懂专业尤其是懂农业科技、经济管理的干部偏少,有其他专业特长的干部也很少。

(三)一些驻村干部工作作风不实。主要表现在:1、工作不深入,下村时间少。随着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的改善,村干部以及村民普遍反映现在的驻村干部下村次数少了,时间短了。一部分驻村干部把本应下村工作为主变成“坐镇指挥”,平时多数时间待在单位,无法掌握村级实际情况,在村民中缺乏威信,导致开展工作过于依赖村干部,有些甚至由村干部“牵着鼻子走”,驻村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村里有要求时也等村干部找上门来,很多时候是镇里布置了工作任务,或是村里出了事,才到所驻的村去一下,即使下村了,也只是向村书记或村主任作个交代,很少接触群众。2、服务意识不强,为民办事不够。少数干部缺乏事业心和责任心,下村往往是“身下心不下”,深入基层真正倾听群众呼声较少,关心群众疾苦不够,作用仅仅停留在传传话、送送信、填填表上,充其量只是个“通信员”、“联络员”。 3、发展意识淡薄,促进农民增收缺办法。一些驻村干部驻村工作仅停留在一些事务性工作上,对如何促进村民增收,如何推动村级经济发展等考虑不多,缺少办法。4、组织建设不重视,制度执行不到位。少数驻村干部对村班子的要求往往停留在“能完成布置的任务、不出大事”上,而对书记主任不团结、党员不发展、后备干部不培养、村务财务不公开、村民代表不开会等问题不闻不问、听之任之。5、综治信访未尽责,矛盾纠纷调处不及时。驻村干部处在农村第一线,本应在化解矛盾、促进农村稳定工作中起到“急先锋作用”和“缓冲作用”,使一些矛盾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但是,由于驻村干部主客观上的原因,要么信息掌握不灵、汇报不及时,要么回避矛盾、一推了之,而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造成矛盾不断激化升级。

二、原因分析

引发上述问题的原因,从客观上看,由于受机构改革、编制控制、市场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但从总体上看,主要有两个大的方面:

第一方面是驻村干部队伍自身存在的原因。部分干部自我要求不够高,工作缺乏激情和责任心,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淡忘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有部分同志存在满足现状,不思进取,无所作为,贪图安逸的思想,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从现有的乡镇驻村干部构成分析,主要有四类人员:第一类是参加工作时间不久的高校毕业生。今年,龙山镇共有驻村干部31名,其中参加工作时间不久的高校毕业生有2名,占驻村干部总人数的6.4%。这一群体工作积极性很高,并有着做好农村工作的良好愿望,但由于缺乏农村工作经验,往往工作成绩平平,难以赢得村民的好评。第二类是50岁上下的老干部。龙山镇现有驻村干部中,45岁以上的达8人,占驻村干部总人数的25.8%。这一群体农村工作经验丰富,但是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思想滞后,创新精神缺乏,工作积极性不高,方式、方法单一,对农村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识不清,对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层次思考。第三类是事业干部。龙山镇现有驻村干部中事业编制的共有16名,占驻村干部总人数的51.6%。这一群体接受双重领导,一部分因为主管单位分派事务较重,工作往往无暇兼顾,力不从心;另一部分因为编制问题,个人发展机会不大,往往会导致其工作积极性不高,消极应对。第四类是大学生志愿者、村官、“一村一大”。龙山镇现有大学生村官1名,占驻村干部总人数的3.2%。这一群体往往工作变动性大,缺乏稳定性。一方面被乡镇机关常常借用或要应对复杂的工作事务,另一方面又要为自己的前途奔波,二者相比自然是不能耽误前程,工作只能放在第二位。

第二方面是驻村干部管理制度上的原因。一是激励机制不完善,缺乏动力。一些埋头苦干的干部受冷落,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严重影响了驻村的工作积极性。二是交流机制不完善,缺乏活力。由于驻村干部大都是乡镇一般干部,异地交流较少,在同一乡镇、同一岗位工作时间长了,一些干部就滋长了惰性,不注重创新,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减退;形成了惯性,工作方法固定僵化,习惯于按照老办法解决问题;产生了弹性,或碍于面子或亲疏有别,导致在群众中的威信降低,干部队伍缺乏生机活力。三是评价机制不完善,缺乏压力。乡镇考核工作缺乏必要的“刚性”,往往定性多、定量少,以干部之间民主测评为依据,而不是以实绩论英雄。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主测评的人为因素不断增强,人际关系的作用日益明显,往往是“只要人际关系好,年终照样得高分”,测评结果的“群众公认度”越来越低,最终导致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有的借口各村大小不同、工作基础不同、驻村干部工作量不同,驻村工作难考核为由,没有认真进行考核。而我们现在的考核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仅仅只为评出优秀,而在年度考核中定为“基本称职”或者“不称职”的少之又少,缺乏压力。四是职责设定不明确,缺乏方向。乡镇对驻村干部下村后到底“做什么”“怎么做”不够明确,驻村干部有哪些职权,该承担哪些职责没有设定,造成驻村干部认为只要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就算做好了驻村工作。一些乡镇就没有把村级组织建设、村务财务公开、矛盾纠纷排查等工作,落实到驻村干部工作职责中去。

三、对策及建议

针对新形势下驻村工作存在的问题,要做好驻村工作,必须要提高驻村干部综合素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提高其工作作风。

(一)创新驻村干部教育培训。

在目前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领导干部受培训的机会多,一般干部受培训的机会少,而专门面向驻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几乎没有。完善、创新驻村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培养锻炼其学习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依法办事、驾驭经济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协调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开拓创新、抓工作落实、拒腐防变的能力,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1、营造驻村干部教育培训氛围。针对驻村干部综合素质不高的现状,营造良好的教育培训氛围至关重要。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不学习就会停滞不前,农村在改变,村干部在改变,农村工作也在改变,用一成不变的工作态度,一成不变的工作方法去应对变化发展的农村工作是行不通的。因此,参加适当适量科学的教育培训对于驻村干部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工作能力,更好地进行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2、创新驻村干部教育培训机制。一是创新培训方式。驻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应该要从实际出发,一方面可以组织驻村干部参加集中教育培训,邀请各级领导、专家授课,加强学习政治理论、业务知识、电脑、法律、经济以及实用技术、技能等等,另一方面乡镇机关可以组织村级干部来讲讲村干部所期望的驻村干部所需要具备的各项素质,也可以邀请工作出色的驻村干部来谈谈驻村心得,交流农村工作方法。二是更新培训内容。培训内容要充分体现“按需施教”原则,即驻村干部最想学什么,最缺什么,如新农村建设相关信息,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现代科技知识、乡镇工作法律基础知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理论知识、领导科学知识等等,然后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调研选题进行充分细致的论证,使课程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可以增加驻村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形式的自主选择,根据自身的不同需要,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文化层次,由干部自己来选择修哪些课程,以怎样的形式来修,最大限度地激发干部培训学习的积极性,

(二)健全驻村工作机制。

“有收无收在于种,收多收少在于管”。乡镇驻村干部队伍建设要想有成效、获长效,必须要实行科学的管理,尤其要找准工作的突破口,在工作机制制度上推陈出新、切中要害。

1、强化激励机制。驻村干部多层次的结构构成及不平衡的工作能力,必然要求应该要根据其不同的特点来安排工作,人尽其才,扬长避短,以激励其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对于工作出色的驻村干部进行适当的表扬及物质奖励,如开展“十佳驻村干部”评选活动,而对工作相对落后的干部进行谈心交流,更好地形成“能上能下”、“干好干坏”不一样的良好氛围。

2、完善交流机制。驻村不等于“下放”,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乡镇一般干部的流转机制,对长期在同一乡镇、地域工作的驻村干部实行异地交流或岗位交流。通过建立干部交流制度,分化“小团体”,消除排外思想,激发工作活力,形成奋发向上,克难进取的良好工作氛围。另一方面,也可以探索乡镇干部与县级机关干部进行交流,激活驻村干部队伍活力。

3、健全考核制度。考核要确保公正、公平,这一点在基层工作中至关重要。要制定出硬性的考核内容,可以采用“村民考乡官”的方式,从村民代表、镇干部和镇领导三个层面加强对驻村干部的考核,并从新农村建设、村务财务党务公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村级组织建设等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捆绑式考核,以提高驻村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也可以采取集中考核的方式进行,由各村将考核材料统一上交乡镇党委集中考核,避免因各考核组标准不一或个人感情等因素造成的不公平现象发生。

4、明确驻村干部职责。把责任分到每个驻村干部身上,使其切实挑起重担,“愿抓、敢抓、会抓”农村工作。驻村干部从职责上来讲,要求做到“引导、监督、协调、帮扶”。 一是引导。及时宣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涉及“三农”的法律法规,传达上级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和重要会议精神,引导农民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二是监督,监督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项民主制度的执行等等。三是协调,了解和掌握农民生产生活状况和农村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向上级党委、政府反映农民群众的思想动态和社情民意。协调好村级组织之间的关系,增强村级班子的合力,摸清村里的不稳定因素,协调好村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关系。四是帮扶。帮助村两委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培育农民收入的增长点,促进农民增收和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5、建立驻村干部监督制度。乡镇建立有效的驻村干部督查制度,设立驻村干部监督考核记录,安排专人对驻村干部下村情况进行督查。要推行驻村干部佩证上岗和去向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要在各村设立驻村干部办公室,公开驻村干部的工作职责、去向安排及联系电话、照片等,便于群众进行监督。

6、建立驻村工作例会制度。以乡镇为单位,定期(每周或每月)召开汇报会,由驻村干部汇报所联系村的各项工作及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执行情况,由乡镇领导进行点评,并根据汇报进行督查。

(三)加强驻村干部作风建设。

要使驻村干部真正与所驻村“同呼吸、共命运”,体现党委、政府的“民本”意图,必须要重时间、重方法、重实效,从而改变以往存在的“驻村不联户,驻村不联心”的状况,转变工作作风。

一要注重时间。在驻村时间上,除乡镇中心工作需要和县上重要工作安排外,其余工作日原则上都要驻村。应区别平原乡镇与山区乡镇,行政村多的乡镇和行政村少的乡镇,近郊乡镇和边远乡镇的实际,确定切合实际的驻村时间。对一人或多人驻一个行政村的,要每周不少于5天时间开展驻村工作;对一人联系多个行政村或县上工作任务比较重的,要统筹安排驻村时间,确保每月不少于15天的驻村时间。驻村干部在规定时间驻村的同时,还要做到“五必到”:即村召开两委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等重要会议必到,村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必到,乡镇安排重要工作必到,村举行重要活动必到,村干部要求解决重要问题必到,确保特殊情况得到及时处理。

二要注重方法。一是“坐诊”。实行驻村工作日现场办公,以村两委会为主体,协助村两委为村民解疑释难,宣传政策,接待群众,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并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二是“出诊”。村干部每周要基本保证走访农户的户数,每年要基本走遍联系村的所有农户。通过走访农户,广泛听取村民反映的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制定解决方案提供依据。三是“会诊”。用晚上等容易召集的时间,召开村两委会,共同商议,研究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要注重实效。要通过建立帮扶联户制度和深化民情日记制度,力所能及为村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不断增强驻村工作的实际效果。在帮扶联户方面,一是要明确帮扶对象,把农村党员干部户、致富户和特困户作为走访的重点对象;二是要明确帮扶职责,把为群众服务的相关职责具体化,并建立联系户、重点户帮扶台帐,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在深化民情日记方面,要加强督查和指导,真正体现一个“实”,使其成为驻村干部“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帮百家富、聚百家心、办百家事”有效载体,确保民情日记制度不流于形式。

第5篇 关心关爱基层干部调研报告

关心关爱党的干部,充分发挥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应从完善制度着手,建立健全关怀机制,真正关心基层干部、真心爱护基层干部、真情关怀基层干部。既要从政治上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又要从生活上给予物质关心。只有把千千万万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激发出来,我们的事业才会出现“万马奔腾”的局面。调研中发现:不少县乡基层干部都会反映“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如今在基层一线工作压力大,心理负担重。这种情况提示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一定要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干部的要求,进一步保护和支持基层和在条件艰苦地区工作的干部,莫让他们辛苦又“心苦”。

一、景东县关心关爱基层干部主要做法

近年来,景东县着眼于干部队伍的长远发展,按照“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干部的要求,切实关心爱护基层干部,积极探索在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政治坚定、作风过硬、能力突出的基层干部队伍,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一)更新用人观念,为基层干部成长创造良好氛围。坚持从大局出发,从长远出发,把培养选拔基层一线干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组织部门结合景东实际,先后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培养、选拔、使用和管理基层干部的相关政策和具体措施,在公务员考试录用和党政领导干部选任等工作中适当向基层一线干部倾斜,注重选拔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担任各级领导职务,逐步形成了机关补充人员必须到基层去选拔,逐步使基层一线真正成为培养干部的主阵地。在xx年乡镇党委换届中,新提拔正科级干部11人,其中,乡镇基层工作的有9人,占81%;新提拔副科级干部10人,其中,乡镇基层工作的有8人,占80%。新提拔的5名乡镇长中,有4名是乡镇基层一线干部。

(二)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以提高基层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不断加大理论教育培训的工作力度,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基层干部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牢固树立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的精神。在培养上适度给予倾斜和优先,即组织调训优先安排、参观考察优先安排、工作交流优先安排。xx年乡镇党委换届结束后,县委选派4名乡镇副职到上海跟班学习,通过优先安排培训和考察等措施,不断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综合能力。

(三)强化实践锻炼,提高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坚持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干部、考察识别干部,通过采取“挂职、交流”等多种形式,有计划、多层次地实践锻炼。通过上挂下派,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提高政策水平和宏观思维能力,并在重要岗位上经风雨、见世面,接受考验、砥砺品格,锤炼党性、创造业绩,在实践中逐步成熟。xx年以来,全县共有62名优秀基层干部经过县乡“上派下挂”和部门交流锻炼后被提拔使用。

(四)坚持竞争择优,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注重竞争机制创新。健全完善竞争上岗、公开选拔等一系列制度,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xx年,印发了《景东县股所级干部竞争上岗暂行办法》,要求各单位、各部门中层干部出现空缺的,原则上要实行竞争上岗,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二是注重考评机制创新。建立健全考核的标准和方法,科学、合理、全面地评价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实绩。注重任用机制创新。在坚持干部标准的前提下,敢于打破常规,采取优先使用、敞开出口、腾出位置等办法,为基层干部脱颖而出创造条件。xx年,通过公开选拔,有6名优秀年轻干部走上副科级岗位,其中,有两名“80”后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实现了年轻干部“小步快跑”;有1名优秀村支书走上乡镇副职岗位,对解决村干部的“出路”问题作了有益探索。

(五)坚持人文关怀,着力解决实际困难。加强基层办公硬件设施建设,帮助解决办公、生活困难;保证在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的干部在工作一定年限后尊重本人意见合理的流动;帮助解决家庭困难,解决子女入学问题和照顾老人问题。

二、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几年,我县对广大干部的关心关爱工作认识不断提高,相继出台和采取了一系列关爱措施,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好评,也取得了一定实效,但这些措施与广大干部的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通过调查和了解,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部分领导干部没有真正从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开展关心关爱工作的重要性,对建立健全激励、关怀机制的思想重视不够,责任意识不强,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不高,“讲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思想上的认识偏差导致实际工作不到位、实效性差。同时,也有不少人认为国家干部是强势群体,不是关爱对象,国家干部是人民公仆,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应强调个人利益。

(二)制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对干部的关心爱护应该包括政治上关心、思想上连心、生活上贴心、待遇上暖心等内容。据有关资料统计,县乡两级公务员占全国公务员的58%,但因为机构规格和设置比例的限制,其中大部分为科员身份。对干部的关心方法和方式逐渐只停留在生活上、思想上的人文关怀,缺少实实在在物质上、政治待遇上的关心关爱。xx年后,我县停止了按权限可进行的非领导职务中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的晋升工作。当然,我县也在关心关爱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但目前的关心关爱机制还不完善,没有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制度体系;有的制度本身缺乏强制性和指导性,难以真正落实到位;有的制度建立起来时期望值较高,但时间一长,便会流于形式。

(三)关心关爱办法不多。各级组织对干部关心关爱的措施办法不多,对干部内心世界了解更少,对他们的利益诉求特别是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要求把握不准,也缺少有效的解决办法。即便在做的一些常规性关爱措施还比较单一,随意性比较大,缺少长效的关爱措施。除了少量的资金补助和定期不定期的评先评优外,具体措施不多。

(四)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关心关爱,经济是基础。受地方政府的财力影响,涉及资金的关心关爱制度,很难配套跟进,从而制约了关心关爱措施的落实。

三、进一步做好干部关心关爱工作的建议

加强干部关心关爱工作,是进一步激发干部活力的客观要求。通过加强关心关爱机制建设,增强各级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更好地为建设党领导下的伟大工程服务,是摆在各级组织面前一个非常现实和紧迫的课题,需要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去实践、去探索。

(一)营造关怀氛围。开展好关心关爱工作,关键在领导重视,上下联动,形成共识。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提高对做好关心关爱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把建立健全关心关爱机制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党内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实负起领导责任,精心组织实施。

(二)建立健全关怀机制。深化关心关爱工程,必须着眼于广大干部的政治、精神、经济、文化需求,从建立网络、完善制度入手,不断建立健全激励干部、关心关爱干部的关怀机制。具体应做到政治上关怀,让干部有奔头;工作上激励,让干部有劲头;精神上关爱、生活上关心,让干部有想头。

(三)严格工作落实。建立关怀机制,落实是关键,各级组织要在关心关爱工作上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责任,抓好落实。要把关心关爱工作纳入各级组织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对在开展关怀工作中成效显著的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对成效差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有效地调动各级组织开展关怀活动的积极性。要健全组织机构,层层成立关心关爱领导小组,负责整个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督查工作。

(四)加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一是要在干部“上”的渠道上有突破,要加快推进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探索实行差额票决。要加大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公推直选等竞争性选拔任用干部力度。让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人有机遇有舞台。二是要在干部“下”的渠道上有突破,要健全干部考核评价办法,要综合应用降职、辞职、撤职等组织手段,使之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让作风上过得硬,工作上有本事,群众信得过的干部有奔头,让平庸、懒散干部腾位置。三是非领导职务设置比例应适当向县乡倾斜,以我县目前非领导职务设置为例,因受机构规格和领导职数限制,1996年以后参加工作的本科毕业生,1994年以后参加工作的专科毕业生,1990年以后参加工作的中专(高中)毕业生,到目前为止,除现任领导职务或从领导职务“改非”的少部分人员外,全部为科员或办事员,也就是说:以上三类人员多数人在十几年的工作中只有从办事员到科员能按规定正常晋级。然而同类人员如果参加工作就在市直机关甚至省直机关,因所属部门的机构规格较高,可能早已经享受副主任科员或主任科员待遇。

第6篇 干部调研报告范文

一、当前乡镇干部队伍教育管理现状

(一)文化程度全面提高。

从200*年开始,***县分配***余名大学、中专毕业生到乡镇工作,200*年以后我县又多批次在毕业大学生中招录人员,安置转业、退伍军人400余人,进入乡镇干部队伍。目前,全县1341名在职乡镇干部中,大专学历1104人,占总人数的82%。由于大量高学历人才的注入,有效改变了乡镇干部文化素质低的现状。乡镇干部也由过去的干得多,想得少,逐渐转化为“理论思考多,付诸实践少”,这也给基层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年龄结构更加合理

当前,我县乡镇领导有***人,其中45岁以下的领导***人,占乡镇领导总数的***%。45岁以下的乡镇干部(含乡镇领导)***人,占乡镇干部总数的90%,绝大多数乡镇干部年富力强,处于青壮年时期。由于年龄结构和成长环境等原因影响,当前较多的乡镇干部没有农村生活经历,或在农村生活的时间较短,往往表现出“岸上指挥多、俯下身子干事少,眼光向上多,心系群众少”,与农民和村社干部在思想沟通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工作上的认真程度不够

一些干部在乡镇工作时间较长后,往往认为自己劳苦功高,年龄偏大后,总想有朝一日换个岗位,到县级部门去轻闲一下;一些年青干部认为自己具有年龄优势,文化程度较高,在乡镇工作有点“曲才”的感觉。因此,总会导致部分乡镇干部不能正确估价自己,不能处理好工作关系,抱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昏昏沉沉混日子的态度,对待工作不热心、不尽心、不细心、不用心、不安心。乡镇干部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较少,工作方法简单,对干部群众反映的问题避重就轻,思考不够,采取的对策措施少,不能及时处置;有的干部虽然身在基层,却心在机关,到村社开展工作总是走马观花,根本不深入农户,不向农民了解实情,指导工作点子不多,汇报工作长篇大论,推进工作力度不大。

二、乡镇干部精细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乡镇干部队伍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年龄结构更加合理,待遇不断上涨的格局下,乡镇干部的教育,乡镇的管理工作却出现了更加复杂的格局。细细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观上,与某些乡镇干部学习不够、服务意识淡化、创新能力不强有关;客观上,与乡镇工作转型、乡镇干部管理弱化,乡镇领导的素质和能力不强等息息相关。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乡镇工作转型,让部分干部不会干事

一些干部普遍认为乡镇工作就是跟群众打交道,主要靠“和稀泥”,“搓汤圆”,工作没有技术含量,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根本没有认识到乡镇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因此,乡镇干部从主观和客观上放松了学习和技能提高。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乡镇主要工作内容也从七十年代指导生产;八十年代催粮催款,刮宫引产;九十年代引企业,谋发展;到如今构建和谐,讲科学发展。工作已经从管理向服务转变,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从微观向宏观转变,从“取”到“予”转变,从“硬”向“软”转变。巨大的转型让一部分乡镇干部感到“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用不成”,以致工作上找不到方向,无处下手,无从使劲。

(二)激励机制缺少,让部分干部不愿干事。

由于受领导职数及干部选用体制的限制,乡镇干部发展空间极为有限。我县在乡镇建制调整时,将27个乡镇并为13个,乡镇干部领导职数大大减少,去年乡镇干部换届选举,全县仅有10多名乡镇一般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基本上是百里挑一;同时,由于“洋博士领导”和“空降兵领导”的不断增加,让一些自身素质优良的乡镇干部,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后,又时常面临年龄、学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而走上县管领导岗位的更是凤毛麟角,导致了乡镇干部政治前景变得短暂而且脆弱。政治前途的渺茫,运用经济手段推动工作的办法被取消,在“名、利”两大“利空”因素的影响下,部分乡镇年青干部干事创业热情骤减。同时由于大部分乡镇领导与一般干部之间交流少,谈心少,导致领导与一般干部之间貌合神离,根本无法做到用感情激励人、用事业吸引人、用表率感染人,让更多干部对工作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甚至放任自流的消极态度。一部分组织纪律较强,自觉性较高的同志也进入了“凭良心办事”、“凭兴趣办事”,随波逐流的状态。

干部调研报告范文(2)

按照省纪委《关于开展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xx县纪委成立了专题调研小组,采取深入实际调查、统计分析数据、座谈讨论等方式,对当前全县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认真总结、剖析,并进一步理清了下步工作思路。

一、xx县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

xx县隶属于xx市,全县总人口24万,其中农业人口10.7万,属于农业县份。全县共有党员7653人,其中农村党员4104人。下辖8个乡(镇)82个行政村,土地面积5678平方公里。XX年县域生产总值25.1亿元,财政收入1.1亿元,为省级贫困县。全县共设有30个党委,其中农村乡(镇)党委8个。全县共设有纪检监察机关25个,其中,县级纪检监察机关1个,县纪委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4个,基层党委纪委15个,党组监察室2个,直属总支纪检组3个。全县共有专职纪检监察干部59人,其中县纪委23人,派驻机构16人,基层纪委、监察室、纪检组20人。

1、县纪委监察局机关机构编制和人员配备情况。xx县纪委、监察局内设机构九室一办。有办公室、调研室(含法规)、宣教室、党风室、信访室、审理室、执法监察室、检查监察一室(含案管)、检查监察二室、纠风办(含改善)。县纪委、监察局机关额定编制28人,其中公务员编制26人,事业和工勤人员编制2人。现有工作人员23人,其中,公务员身份21人,干部身份2人。县纪委机关共有离退休老干部11人,其中离休4人,退休7人。县纪委常委会有领导指数7人,现实配6人,副处级1人,正科级2人,副科级3人。县纪委各室除宣教室由正科级检查员兼任外,其他都是副科级配备。

2、所属纪工委监察分局机构编制和人员配备情况。去年,xx县按照市纪委的要求和部署,实施了“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改革”,共成立了4个纪工委监察分局,其中乡镇纪工委2个,县直纪工委2个。纪工委监察分局编制属于县纪委,每个纪工委都按4个编制配置,共有编制16个。各纪工委都设有正科级领导指数1人,副科级委员3人。全部人员均为公务员。

3、基层党委、纪委、监察室、纪检组纪检监察干部配备情况。在去年纪检监察机构改革中撤销纪委的15个党委,均按要求配备了1名专职纪检委员,职级都是股级,其中有10人担任党委委员。20个未撤销纪委的各党委、党组和直属总支都配备了专职书记、主任和组长,行政级别为副科级。

4、全县纪检监察干部自身素质情况。全县59名纪检监察专职干部中,有女干部8人,少数民族1人。30岁以下3人,30—40岁38人,40岁以上13人。中专学历5人,大专学历31人,大学学历22人,研究生学历1人。全部59人均是党员。从事纪检监察工作5年以下的有34人,5—XX年的有20人,XX年以上的有5人。

5、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履行职责情况。在全县纪检监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XX年全县纪检监察工作取得了体制改革、廉政教育、制度建设、监督检查、执纪办案、纠风治乱、对外宣传等多个方面的新突破。全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座谈会在xx举行,xx县纪委、监察局被评为全市纪检监察宣教工作和信息工作先进集体;在全省“双创一争”活动中,xx县纪委监察局被评为全省先进集体;在全市“双创一争”活动中,xx县乡镇和县直部门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工作被评为创新工作,有2名干部被评为先进个人。全县纪检监察干部撰写的信息共被市级以上采用25条,其中《xx县对县直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实行派驻管理》信息被中纪委采用。派驻机构纪检监察干部在纪工委成立以后,坚持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很快进入了工作角色。他们围绕“三重一大”强化了对基层党委决策内容、决策程序和决策效能的监督;围绕党性、党风教育,开展了多次反腐倡廉教育活动;针对辖区内党风廉政建设实际问题,完善制定了相关制度;针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了纠风治乱和执法监察工作。去年,4个纪工委共查办案件13起,占全委案件总数的44.8%。

二、加强纪检监察队伍自身建设工作主要做法

近年来,xx县始终把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保障来抓,通过提升干部队伍建设水平,促进了整体工作发展。

1、强化思想教育,增强理想信念。先后在全县纪检监察机关中开展了两风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四个意识”教育、“双创一争”主题实践和学习纪检监察战线先进典型活动,坚持对纪检监察干部进行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廉洁自律教育,深化党规党纪教育,使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切实做到了忠实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坚决维护党章和党的纪律,坚决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

2、强化业务学习,提升工作能力。要求班子成员及每名纪委干部都要做学习的表率,紧紧围绕提高纪检监察工作能力的要求,切实加强学习提升业务能力和素质。制定了《周五学习日制度》、《纪委监察局机关学习考核制度》、《xx县纪委监察局调查研究工作制度》,使全县纪检监察机关政治理论和纪检监察业务知识学习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的轨道。近年来,先后举办纪检监察干部业务理论培训班5期,每次都把纪检监察业务知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作为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让纪检监察干部掌握必要的金融、财经、法律和现代科学知识,改善知识结构,有力的提高了纪检监察干部做好新形势下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能力。

3、强化监督制约,树立良好形象。实行了《责任追究制度》,健全了各类办案工作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事务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了信访举报、案件检查、案件审理、纠风和执法监察等方面的工作程序,建立科学严密的业务流程,严格规范执纪办案行为,有效防止了用执纪权谋私问题的发生。近年来,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办案200余起,无错案、无投诉。

4、强化轮岗交流,促进干部成长。建立了《纪检监察干部岗位交流制度》,对不适合在纪检监察机关工作的,坚决调离;对系统外能力出色、品德优秀的干部建议县委调入。XX年以来,在县纪委机关内部轮岗2次,轮岗中层干部6人;在系统外交换干部2次,交流干部42人次,其中从系统外提拔干部16人进入纪检监察系统,从系统内提职、调出干部26人;在系统内交换干部1次,系统内提拔干部2人。为纪检监察机关增添了新鲜血液和活力,调动了纪检监察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抓好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5、强化工作创新,狠抓工作落实。要求全县纪检监察干部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以深入开展“创新创优、争做党的忠诚卫士和群众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按照“超越自我、争创一流”的xx精神要求,创新工作思路、狠抓工作落实,用优异的的工作成果检验队伍建设实效。年初以来,针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思想教育难、干部监督难、三资管理难、农民权利保障难的问题,创新思路、整合资源,构建宣传教育、干部监督、民主管理和四个网络,建立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针对群众上访问题中,可能存在干部违法、违纪问题的实际,建立了“信访违纪责任倒查机制”,组织全委干部轮流到信访局接访,现已发现案源2起,按照《信访违纪责任倒查制度》,初核1起,结案1起,处分党员干部1人。

6、强化两个实践,推进自身建设。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双创一争”主题实践活动中,坚持突出实践特色,对委内各项工作实行了目标管理,对办案指标、信息工作指标、重点工作指标、收缴违纪指标等各室、各纪工委都要在年初作出承诺,县纪委常委会分别在年中和年末对完成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情况作为调整干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极大调动了干部做好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去年,全委工作在全县目标考核中,被评为优秀。

三、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1、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纪检监察干部还很缺乏。当前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尤其是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懂经济管理,善于沟通左右协调各方,提起笔来能写,部署安排工作能说,抓工作落实能干的干部还很缺乏。致使出现办案中遇到财务问题就畏难,协调工作遇到阻力就打触。比如,在我县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中,懂财务、会计工作的只有一人,查办案件工作中明显感觉缺乏专业人才。

2、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作用还不够突出。根据我县现状分析,4个纪工委覆盖基层党委15个,另外还有20个党委、直属总支、党组的纪检监察机构未实行派驻管理。4个纪工委辖区内的党委都能够积极履行纪检监察工作职责,作用发挥较好。未实行派驻管理的纪委、纪检组、监察室作用发挥较差。从去年办案情况看,全县共办案29起,其中纪委和纪工委办案27件,基层纪委办案2件,在查办案件工作中作用不大。从日常工作上看,个别基层纪委只是在上级检查时临时装档、补充材料,应付上级纪委,极个别的还存在压案、瞒案现象。从开展大型活动情况看,纪工委辖区内党委都能够积极组织开展集中性教育活动,像卫生、教育等部门,都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了行风教育活动。未实行派驻管理的党委,往往重业务、轻教育,几乎没有开展有影响、效果好的集中教育活动。

3、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创新意识还不够强。目前,在我们纪检监察系统内部还没有形成竞争上岗的氛围和环境,少数干部满足现状,开拓进取精神不足,缺乏内在的动力和活力。有的干部在纪检监察战线工作时间长,缺少活力,思想保守,不思进取,缺乏开拓和进取精神,影响了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一些干部习惯认为纪委工作规范性强,满足于完成“规定动作”的工作方法,不敢大胆地试和闯,不善于将上级要求与本地实际相结合。有的基层纪委不注意总结新的实践,因而思路无新意,工作无特色。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教训,不思考、不总结。个别基层纪委连信息上报都不能做到及时、准确。极少数干部责任心不强,工作中存在“三怕”,怕得罪人,怕激起众怒,怕影响今后的仕途,未办案先想退路,工作不敢碰硬,严重影响了纪工委职能的发挥和工作的开展。

4、极少数纪检监察干部纪律意识淡漠。个别纪检监察干部私心杂念较重,置三令五申的纪律于不顾,在接到和获得案件线索后,向当事人透露案情、跑风漏气,给办案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有的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摆不正位置,重视部门利益、忽视履行职责,“协助”变“包办”,“主抓”变“全干”,“查案”变“销案”,

四、关于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建议

抓好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是纪检监察机关正确履行职能的前提和基础。对此,必须按照“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要求,不断强化纪检监察干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努力为做好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1、针对干部发挥作用不突出的问题,明确职级、待遇等干部关心的问题。解决干部职级待遇问题,是保障纪检监察干部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这项工作政策性很强,没有省里的统一研究、安排和部署,县里很难办,市里也难办。如,县纪委常委多数是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多年的老同志,但由于职级限制,只能作为副科级干部安排,相关待遇一直跟不上,不同程度的挫伤了工作积极性。我们建议在对基层纪委实行派驻管理,由省市纪委与组织部门搞好协调沟通,出台相关政策,统一研究派驻机构的指数、职级、职能,县纪委常委职级提为正科等问题,切实改善纪检监察干部的职级、待遇等问题,调动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热情。

2、针对纪检监察干部素质不高的问题,开展多层次的业务理论培训工作。围绕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要求,不断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和业务培训,努力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建议省、市纪检监察部门经常性地开展纪检监察干部专题业务培训,在培训范围上尽可能地扩大,分别举办县级、乡镇级监察干部培训班;在培训内容上尽可能地丰富,尤其要加强文综合和组织协调能力、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工作的特点以及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的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培训;在培训方式上尽可能地多样,要采取集中辅导、知识测试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升纪检纪监察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更好的适应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需要。

3、针对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强化干部的管理和教育。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双创一争”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学习王瑛等纪检监察战线典型,强化纪检监察干部学习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纪律意识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在全社会树立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形象。要严格执行错案追究制度和工作失误追查制度,切实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不断提升纪检监察干部依纪依法查办案件的能力。积极探索并不断完善督办工作的责任落实机制、齐抓共管机制,监督约束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工作督办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情况通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始有终,高效有序运转。要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切实把优秀的纪检监察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努力营造庸者下、平者让、能者上的选人用人氛围,把纪检监察机关建设成一个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干得成事的“有本事、靠得住”的集体。

4、针对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薄弱的问题,加强基层反腐倡廉能力建设。实施纪检监察派驻制度以后,个别党委领导以为撤消了基层纪委就是取消了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对基层党纪检监察工作不重视、不过问,严重影响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纪检监察工作重点在基层,对此,要加强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能力建设,明确党委主管领导,配齐配强基层纪检监察委员,改变上重下轻的工作格局,实现工作重心下移。要加强基层纪委的人员队伍建设,理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职级、待遇等问题,提高纪检监察干部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加强作风教育,经常性的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增强纪检监察干部做好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要改善基层纪委的办公条件,在经费、设备上倾斜基层纪委,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履行职责创造必要条件。

干部调研报告范文(3)

如何通过干部考察考核工作正确识别干部,为选拔任用干部提供真实依据,是组织部门所肩负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也是组织部门近距离考察和鉴别干部德能勤绩廉的一条重要渠道。近年来,我市在干部考察考核工作中,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领导干部经常性考察考核的方式方法,为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干部,提高选人用人水平,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提供了重要保证。现就我市领导干部经常性考察考核工作的基本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在干部考核的广度、深度、准确度上下功夫,坚持把“创新性、操作性、坚韧性、实效性”要求作为衡量领导干部是否有政绩、是否有贡献的标准,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思路和决策的落实以及本部门规划的实施,进行全程跟踪考核。把日常考核和管理作为推进班子建设,解决领导干部队伍中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建立党政领导干部实绩考核档案,不仅重过程,了解班子和干部存在的问题,更重实绩、重结果,考察工作绩效、考察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健全制度,严考核、硬约束,突出对领导干部的动态管理

坚持年度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日常考核是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表现的主要途径,是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动态考察。市委组织部与市纪委联合抽调人员参加领导班子的民主生活会、党政联席会议以及其它重要活动等,同领导班子成员以及有关人员个别谈话,查阅有关文件、工作资料和会议记录,考核工作人员把了解到的情况及时形成考察材料,并填写日常考核记录,发现重大问题及时报告。日常考核记录存入干部考核档案,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年度考核是指在日常考核的基础上,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一年内的政治表现及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进行的阶段性考核。市委、市政府每年年末组成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察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工作。市直有关综合部门在年末、年初把市直各单位评比情况和指标完成情况报市委组织部,以便组织部门准确了解各部门过去一年的政绩情况,并对其新的一年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跟踪考察。与纪检、监察、审计、信访、人大、政协等有关部门建立经常联系,沟通情况,交流信息,了解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服务意识、办事效率和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情况。年度考核采取领导干部述职、~测验、民主评议、个别谈话、调查核实、征求意见等方法,最后,由考察组综合分析考察情况,评定考核结果,提出考核评定意见。

规范考察制度,严把领导干部入口关。为防止考察的失真失实,市委完善了干部考察机制,制定了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和用人失察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把关,好中选优。实行考察预告制度,由组织部门将考察时间、内容、对象、程序和要求等在一定范围内提前1—5天,以公告、会议的形式告知干部群众。实行差额考察制度,以往在干部考察时由于过早地确定了拟提拔人选,时常出现考察服从于安排的情况。在今年公开选拔经济开发区和农高园内设副局级干部过程中,我市尝试了差额考察,按1:3的比例,各职位确定了3名差额考察对象,考察组负责对差额考察对象进行全程考察、分析排队,市委组织部部长办公会根据考察情况,按1:2比例研究提出了拟任用人选初步意见,最后,由市委常委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票决出正式任用人眩

(二)科学界定考察内容,在对比比较中考察识别干部

在干部的考察考核工作中,我们结合我市干部工作实际,科学地界定考察考核的主要内容。领导班子的重点考察内容:践行“xxxx”重要思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议的情况;贯彻执行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的情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情况;精神状态、工作干劲、争一流、站排头的争先创优意识;工作实绩,领导经济工作的业绩与实际效果及主要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班子团结协调,凝聚力、战斗力状况;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办事、廉洁自律、加强干部队伍教育管理、依法行政和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方面的情况。

领导干部的重点考察内容:①是否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尝大局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②是否具有求知精神、宽广的思想文化视野、战略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③是否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突出的工作实绩。④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和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危时能否挺身而出。⑤“八小时以外”、“生活圈”、“社交圈”中的行为是否体现了良好的品德修养,生活作风、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家教家风是否严格规范。⑥是否具有良好的人格风范。

考察“一把手”或“一把手”人选,要着重考察是否具有较高的思想认识,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宏观决策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和良好的民主工作作风;在年度班子考察中,把考察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列为一个主要内容,对照岗位责任,着重考察年轻干部工作实绩,对照培养目标,着重考察年轻干部理论学习情况,考察是否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是否具有踏实的工作作风,在名、权、利方面是否经得起考验。

(三)建立实绩档案,实事求是地评价领导干部的工作实绩

干部的工作实绩,是干部在履行岗位职责的实践中取得的实际成果,是干部德才的集中体现,是他们的思想、品德、知识、才干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反映。建立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实绩档案,目的是进一步强化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宗旨观念,倡导真抓实干、争创业绩的良好风气,也是选准用好干部的重要依据。实绩考核主要是对市委、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及镇(办)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服务中心及工作创新等三个方面情况进行考核,侧重了解其在取得实绩过程中所发挥的具体作用,针对不同部门的岗位职责,量化指标,分别考核。具体做法是:

一是制定目标。每年年初,各部门党政“一把手”依据实绩考核指标要求,制定本年度所要达到的目标,确定重大任务

和重点项目,填写《领导干部实绩档案》“年度工作目标”栏目。

二是自我总结。年终,市直部门主要领导和镇、街道党政“一把手”对年度履行岗位职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作创特色等三个方面的情况进行总结回顾,在此基础上形成个人书述职报告,填写《领导干部实绩档案》“年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及自我评价”栏目。

三是群众测评。组织机关全体工作人员、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等有关人员,听取党政主要领导同志对其年度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述职,并组织进行民主测评。

四是个别访谈。考察组分别接触班子全体成员、机关中层干部、部分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党政主要领导的工作实绩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了解。

五是征求意见。将实绩档案有关情况以《征求意见表》的形式,发政法、信访、财政、税务、审计、统计、计生等职能部门进行认定审核,并根据工作任务实际完成情况量化评分。

六是审核排序。考核组综合分析考核情况提出考核建议意见,根据群众测评和征求意见反馈情况,综合汇总得分进行政绩排序,分别确定考核等次。能够较好地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各项工作评比中名列前茅,部门工作贡献突出,在全市乃至全省范围内有位置,履行岗位职责尽心尽力,胜任本职工作,分管工作实绩突出,民主测评和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称职以上得票率在90%以上的评定为优秀;能够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各项工作评比中处于中间以上位次,部门工作在省市有一定的影响,能够履行岗位职责,分管工作实绩明显,民主测评和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称职以上得票率在60%以上的评定为称职;不能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主要目标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各项工作评比中处于下游水平,部门工作在全市范围内位置靠后,履行岗位职责较差,民主测评和征求有关部门意见不称职票超过三分之一以上的评定为不称职。

七是结果运用。市委将把实绩考核结果直接运用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以优劣论奖惩,以作为求地位,以考核定位次,选拔担任上一级领导职务的人选,从实绩考核中被定为优秀的干部中产生,连续两年评定评定为称职的,建议调整使用,确定为不称职的领导干部,按干部管理权限和法定程序决定和提议免去领导职务,安排适当工作。

为防止搞虚假政绩、做表面文章现象的发生,实行实绩确认追究制。对搞虚假政绩的领导干部及有关人员,一经查实,不仅不能提拔重用,还要严肃批评教育,造成重大损失的,视情况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四)实行重大事件跟踪考察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

建立重大事件跟踪考察制度,跟踪考察领导干部在重大事件中的表现,尤其在今年的防治“非典”工作中,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防“非典”工作督查组,对市直部门、镇办防治“非典”工作进行了督查,对在防非工作不力的干部进行了查处。在跟踪考察的同时,由审计部门负责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同步进行,双线并进。组织部门对考察中获得的资料和审计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把单纯的经济责任审计转化为对干部经济工作实绩进行综合评价的组成部分。从XX年7月开始,为更好的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干部监督中的作用,解决好先离后审、委托滞后、审用脱节等问题,我们把审计的关口前移,对领导干部实行了年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对市直部门和镇街有经济责任的领导干部实行年度经济责任审计,每年审计三分之一,三年审计一遍,使经济责任审计与干部任前考察、届中考评、年度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加强了对他们的监督,增强了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

(五)严肃考察考核工作纪律,确保考察结果的真实有效

考察工作人员要忠于职守,严格实行“七不准”:不准封官许愿,讨好干部;不准借考察之机收受钱物,谋取私利;不准参加与考察工作相关的应酬吃请;不准通风报信,泄露考察内容;不准凭个人好恶了解干部,评价干部,故意夸大、缩孝隐瞒、歪曲事实;不准偏听偏信;不准在考察中懈怠懒散、知难而退、回避矛盾。

考察对象和有关单位领导人员要正确对待组织考察,不准搞非组织活动;不准敷衍了事或搞形式主义;不准向考察组提供不真实情况;不准干扰或妨碍考察组的工作;不准打击报复反映其问题的人;不准随意扩散与考察组谈话的内容。

(六)实行领导干部诫勉谈话与诫勉考察相结合,积极做好诫勉对象的转化工作

领导干部谈话、诫勉工作是组织部门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又是新形势下加强干部管理的一项复杂性工作。近年来,市委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实施办法》,切实抓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工作,通过信访、年度考察、民主评议、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等渠道,发现领导干部有苗头性问题就及时谈话,进行诫勉。XX年以来,全市共对12名科级干部实行了诫勉谈话,诫勉期半年。在诫勉期内,我们认真做好诫勉对象的教育转化工作,针对诫勉对象存在的不同问题,帮助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实行跟踪管理,进行定期考察,促使他们彻底改正错误,按期解除诫勉。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开展交心谈心,卸去诫勉对象的思想包袱。诫勉对象一般来说社会压力很大,思想包袱很重,往往抬不起头,甚至怨天尤人。为此,我们在工作中积极开展“三谈话”活动,帮助卸掉包袱,轻装上阵。一是开展批评式谈话。市委作出诫勉决定并下达《诫勉通知书》后,由市委分管领导或市委组织部的领导及时找诫勉对象谈话,郑重指出问题,严肃进行批评。教育他们不要去怨天尤人,怪这怪那,而要面对现实,正视问题,深刻反思,认真查摆自己在思想政治、工作作风、工作方法、联系群众、勤政廉政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限期改正缺点错误。二是开展促膝式谈话。要求单位一把手切实负起对诫勉干部教育转化的主要责任,对诫勉

干部不冷落、不歧视、不撒手,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与其他领导同等对待,并规定每两个月必须找诫勉对象促膝谈心一次,帮助他们深挖思想根源,查找诫勉原因,督促他们落实整改措施,明确工作目标,校准人生方向,甩掉思想包袱,化压力为动力,鼓励他们从哪跌倒从哪爬起,轻装上阵,扎实工作,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和出色的工作成绩赢得干部群众的好评。三是开展同志式谈话。各级党组织把诫勉对象的教育转化工作纳入民主生活会或行政生活会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促使他们认清错误,提高认识。在生活会上,同志们对诫勉干部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评价,有一点小进步及时鼓励,有一点小滑波及时提醒。与人为善,真诚待人,向他们伸出热情之手,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大集体春天般的温暖,党组织同志式的关心,从而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坚定起干好工作的信心和勇气,结成同志式的关系和友谊。

2、注意交流换岗、激发诫勉对象的工作热情。从某种意义上说,诫勉对象诫勉,与环境、岗位有一定的联系。市委根据诫勉对象的不同情况,特别是对那些属于环境不优、岗位不适等原因而给予诫勉的,则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进行调整交流,为他们改正错误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对被诫勉的领导干部,市委则分门别类,因人而宜,及时对他们进行岗位交流或职务调整。一是降职交流。对工作能力差,方法简单,不善于处理群众关系,不能很好地胜任现职,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工作绩效和社会口碑差的诫勉干部,坚决改任为非领导干部职务,并且调离本单位。全市有3名诫勉干部诫勉后调离了本单位,给予了降职安排。二是适才交流。对原则性较强,有一定专业特长,但又用非所长,不能打开工作局面的诫勉干部,安排到专业对口的单位工作。三是回避交流。对于因亲戚多,“房份大”,实行家族式管理,群众意见纷纷,单位矛盾重重而诫勉的,给予回避交流。

3、加强跟踪管理,防止诫勉对象的问题反弹。诫勉对象在取得一点小进步,特别是解除“紧箍咒”后,很容易旧病复发,出现反弹。针对这种情况,市委对他们不是一“诫”了之,而是建立健全一系列跟踪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对他们的经常性教育管理,使他们诫勉后能按期解除诫勉,解除诫勉后不再受到诫勉。一是建立汇报制度。市委要求诫勉对象在组织谈话之后,针对存在问题写出深刻的反思材料,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诫勉期间,要求他们每个季度以书面形式向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诫勉期满,要求他们写好工作总结,肯定成绩,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以优异成绩迎接诫勉考察。解除诫勉后,要求他们半年内向组织汇报一次自己的工作,直至年度考核顺利过关为止。二是建立考察制度。我们对诫勉干部重点抓好三次考察。首先是抓好平时考察。对诫勉干部我们建立了花名册和管理卡片,并通过多种渠道,随时把握他们的思想动向,掌握他们的德才表现,把这些情况及时登记入卡,并适时进行反溃其次是抓好诫勉考察。诫勉期满,由组织部对诫勉对象进行全面考察,看其是否改正了错误,是否干出了新的成绩,并进行民主评议,看其在群众中的威信是否提高,然后根据考察情况,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向市委汇报,由市委决定是否解除诫勉。第三是抓好年度考核。在年度考核时,考察组还要对被解除诫勉的对象进行重点了解,广泛听取意见,看其是否又产生了新的问题,以防止问题反弹或新问题滋生。

二、存在的问题

(一)干部考察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给干部考察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有专门的干部考察工作队伍,考察工作人员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较强的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目前我市还没有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干部考察工作队伍,考察工作人员的能力参差不齐,考察工作经验缺乏,考核方法也相对简单,考察材料千人一面,有时不能如实、全面反映领导干部的工作业绩和优缺点。这些都给我们的干部考察工作提出了新课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改进、完善、提高。

(二)新形势下,社会开放程度日益提高,人们闲暇时间增多,人际交往方式多样化,干部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领导方式由静态变为动态,对有些情况本单位的干部群众不一定完全了解,单凭在一个单位测评、推荐、谈话的方式,很难准确地识别干部,只有全面了解被考察对象的工作、社交和生活圈中的情况,才能提高识人选任的准确度。长期以来,干部工作尤其是干部考察工作一直沿袭传统的静态考察工作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干部考察工作发展形势的需要。

(三)传统的干部考察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当前主要有个别谈话、直观鉴别、民主测评等,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个别谈话是以定性为主,量化内容少,缺乏量的可比性;直观鉴别法简便、直接,不足是很难排除考察者的感情因素的干扰;民主测评法是近几年刚刚实行的考察方法,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四)随着干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等额考察干部制度改革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确定考察人选的程序与公开、公平的要求不相适应,往往是考察组直接进驻到被考察单位,被考察单位只有领导班子成员等少数人知道,考察工作透明度较低,群众知情难、参与难、监督难,影响了干部考察工作的质量。二是等额考察干部的方法与竞争、择优的要求不相适应,缺少相应的竞争对手做参照,没有充分的比较、鉴别和选择的余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干部考察结论的可信度和真实性。三是等额研究干部任免的方式与民主、科学的要求不相适应,使干部任用上选择余地不大,不利于充分发扬民主。

(五)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考察谈话中主动如实反映被考察者不足,尤其是深层次问题的人普遍较少,考察失真失实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干部群众对考察工作认识不足,认为考察是程序化的东西,是搞形式、走过场,故而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对考察工作不关心、信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敷衍了事;有的干部群众有顾虑,害怕得罪人,不愿或不敢真实评价领导干部的缺点不足,特别是廉政建设方面问题的实际情况;有的干部对考察工作不配合,甚至在考察前就做工作、定调子、统一口径,使谈话者心有顾忌,不敢说真话。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干部考察工作的正常进行,增加了考察工作的难度。

三、下步的意见和建议

(一)实施考察资格认证制度,稳定干部考察队伍,提高考察工作质量

一是建立干部考察专业队伍。从组织、宣传、纪委、等部门抽调综合素质高、事业心责任感强、严守工作纪律的同志组成一支专业队伍,实行严格的干部考察资格认证制度,对没有取得资格的不能参加干部考察。在考察中实行亮证考察,坚决杜绝了无证考察。同时推出干部考察责任追究制。

二是加强考察人员的业务培训。根据考察资格的要求,制定详细的干部考察人员培训计划。如编印学习资料、请专家和业务骨干讲课、讲评考察材料、模拟考察、课题研讨、考试等。

(二)认真研究探索新形势下的干部考察机制,在考实考准上下功夫

干部考察是选拔任用干部的准入口,是选准用好干部的关键。在干部考察工作中,我们要严格按照《干部任用工作条例》的要求,在综合运用民主测评、民主评议、个别座谈、查阅资料、审计、实地考察、综合分析等方法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干部考察工作机制,大胆探索,积极创新,提升干部考察工作的科学性,提高选任干部的准确度,防止考察失真。

一是拓展干部考察渠道。坚持群众推荐、领导推荐、单位推荐“三重并举”,完善民主推荐、~测验、民主评议制度,充分调动群众参与考察的投入度,尽可能地延长考察线、扩大谈话面,扩大群众参与的范围,深入到被了解者原来的工作单位以及所在的社区、家庭和社交场所听取包括社交生活圈中的特殊知情者如秘书、驾驶员和配偶等的意见,采用发放调查表、畅通群众来信来访来电渠道和实地走访察看等手段,最大限度地掌握被了解者的真实情况。

二是健全完善干部考察制度。坚持干部任前考察、定向考察、跟踪考察、年度考察、届中考察、届末考察相结合的干部考察制度,推行信函考察制度、回访考察制度、“暗访”考察制度,完善干部考察预告制度、差额考察制度,尤其是要在今年试行差额考察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进一步扩大差额考察范围。完善与计划、统计、纪检、计生等部门走访联系制度,着力研究防假造假的有效措施,在目标设置上防假,在运行监控上堵假,在考核评价上辩假。同时广开监督渠道,扩大群众参与程度,通过建立健全考核预告、考核结果反馈和举报制度,切实将干部的工作实绩考实考准。

──考察预告制度。考察前,将考察组成员、考察时间、对象、方式、内容、联系电话、受理来电来访的时限和地点等情况,以张贴公告的形式进行预告,为群众反映情况创造条件。

──差额考察制度。对拟调整的职位或拟提拔人选根据民主推荐情况,按1:2或更大的比例确定考察对象。

──跟踪考察制度。考察干部是各级党组织的一件经常性的工作。干部任职后,在新岗位上表现出的水平、能力、政绩等各方面的情况,特别是变化趋势,需要跟踪考察。必要时,应将考察情况反馈给本人,以利于帮助干部健康成长,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信函考察制度。由考察组对知情人发放《考察对象情况调查表》,然后进行综合。

──回访考察制度。领导干部转换工作单位后,原单位的群众没有了思想顾虑,往往敢于直言,发表的意见也比较真实。这种方法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评价领导干部的成长过程。有下列情况的一般要到考察对象原来工作过的地方进行考察:①信访反映考察对象在其原工作单位问题的。②需要分析了解考察对象发展潜力的。③座谈中反映问题的情况需要印证的。④需要了解干部离任后的政声和群众反映的。⑤其他需要进行回访考察的。

──“暗访”考察制度。通过隐蔽考察人员的身份,采取微服私访、家访、个别走访、调查研究、参与一些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动等方式,深入到干部的家庭、邻里、工作服务圈、工作现尝公共娱乐场所进行“暗访”,侧面了解干部8小时以外的情况。

三是创新干部考评办法。结合今年1月份干部考察,对各单位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正职的考评,实行公开述职测评制度,做到规范述职报告内容,公开展示述职报告,除在本单位述职测评外,还要在全市市直部门和镇办考评会议上述职测评。全面改进考核奖惩办法,对领导班子实行100分制考核,按照综合得分多少评定档次,并将民主测评、领导评价、座谈情况及获市以上表彰奖励、通报批评情况作为增减分项。

四是规范干部考察工作监督机制。落实好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每次干部考察之前,都要签订《干部考察责任状》,考察结束后,对考察情况要及时进行登记。对用人失察、失准负有责任,有意隐瞒和歪曲事实~的,要给予批评教育和纪律处分。对考察人员工作情况进行追踪了解。每次考察结束后,都要对被考察单位采用回访、函询等方式,征求对考察组和考察人员的意见、社会评价等,注重走访基层单位的政工和普通干部群众,准确了解考察人员的表现。鼓励和支持群众监督,聘请一批公道正派、敢讲真话的同志为干部考察工作监督员,定期组织他们对干部考察工作进行评议。对反映干部考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认真调查,及时进行处理。

(三)创新干部考察工作方法,寻找干部考察与经济责任审计的最佳结合点

传统的考察工作以定性为主,量化内容较少,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干部的真实情况。近年来,我们在对市直部门及镇办党政主要负责人的考察工作中,积极引入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收到了积极效果,但在两者的结合上做的还不够,还处在摸索阶段,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大胆实践、敢

于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力求寻找干部考察与经济责任审计的最佳结合点,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

一是考察与审计工作共同部署。具体工作中做到“三个统一”,统一抽调力量,组成考察审计工作组,统一进行培训,统一确定考察与审计的重点内容,。

二是考察与审计工作同步进行。由于考察工作与审计工作具有相对独立性,考察审计工作组到被考察单位后,按职责分成考察和审计两个小组,分头按各自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运作。两个小组要及时召开碰头会,互通情况,审计组要随时提供审计情况,以便于考察组在考察过程中掌握或重点了解,增强考察和审计工作的针对性。

三是科~用考察与审计结果。考察工作结束后,审计小组起草审计报告,在征求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意见后,由审计部门进行审定,作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书,连同审计结果报告一并提交组织部门。考察小组依据审计意见书、审计结果报告和考察情况,经过综合分析,形成班子、班子成员及后备干部的考察材料,归入干部实绩考察档案,作为领导班子干部选拔任用的参考和依据。对政治素质好、政绩突出、廉政勤政的干部予以提拔使用;对审计中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干部及时找其谈话诫勉。

(四)广泛收集干部监督信息,规范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组织部门要通过调查研究、参加民主生活会、干部考核、受理来信来访等掌握的反映领导干部和干部工作问题的信息,充分发挥干部监督信息在干部工作中的作用。拟聘请一定数量的干部监督信息员,建立组织部信箱,通过多种渠道及时了解领导干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工作实绩、工作作风及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情况。建立和完善组织部门与人大、政协及纪检监察、审计等有关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每半年召开一次,就干部群众反映和组织上调查处理的有关领导干部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等方面的问题,互通情况,交流信息,研究对策。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注意运用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成果。

干部调研报告范文(4)

关于学校实行“奖绩工资”后,教育基层工会干部和委

员工作量认定情况的调研报告

黄山区教育党委、区教育局:

XX年10月23日,我们召开了区教育工会常委扩大会议,对新时期依法落实好工会干部待遇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全区各校基层工会干部和委员为维护和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学校工会工作也得到了学校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多数学校工会干部的政治待遇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但各校对他们的经济待遇及工作量的认定存在着不平衡,甚至没有很好的落实。工会干部待遇的高低,关系到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在学校,工会的工作任务很繁重,工会干部非常辛苦,但待遇却比较低。相关部门对工会干部的待遇有明确规定,但一些学校执行不力,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会干部工作的积极性。所以,要调动学校工会干部做好工作的积极性,切实推动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在教育系统的落实,充分发挥教育工会组织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作用,学校应当认真执行相关部门的有关规定,依法落实工会干部待遇。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教人〔XX〕15号)、《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职工绩效考核工作实施意见》(教人〔XX〕10号)文件精神和《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XX年1月7日安徽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第二章第十一条规定:“事业单位工会主席、副主席按照其所在单位副职和中层正职配备,享受相应的政治、经济待遇。”中共黄山市教育局委员会、黄山市教育局XX年8月10日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教育工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依照中发[1989]12号《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好改善党对工青妇工作的领导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和《安徽省实施<工会法>办法》文件的要求,落实好工会干部政治、经济待遇。学校工会主席按同级党政副职级要求配备,享受同级同等待遇。工会副主席、女工委主任享受同级中层正职待遇。工会委员的工作补贴由各校自定”。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教育工会教工(85)2号文《关于全省各级教育工会领导体制和人员编制等问题的通知》规定:“完全中学(镇、学区)可配一名主要抓工会工作的兼职干部。一般中学和城镇小学的工会正副主席,每周可减少二至四节课的工作量;其他工会委员亦可根据需要减少一定课时的工作量。所以减少的课时,均应计算入他们本职工作的工作量。”的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建议依法落实好工会干部待遇。现结合本区学校实际情况和《黄山区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绩效考核工作实施意见(试行)》中第五条“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第4点“管理及相关岗位工作量折算及计分办法”,提出以下建议:

1、依据学校规模即教职工编制数确定规模系数,教职工编制数100人以上的为1、100--50人的为0.8、50人以下的为0.6。

2、根据工会干部和委员岗位职责,确定工作量系数,区直学校、乡镇中心学校工会主席为0.8;副主席、女工委主任为0.5,工会委员岗位工作量由学校根据本校实际确定。

3、工会干部和委员工作量=校平均课时数×工作量系数×规模系数。

黄山区教育工会(执笔:石磊)

XX年10月28日

第7篇 领导干部调研报告

导读:xx年7月24日,xx在武汉召开了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在会议他指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

会上,习总书记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深入调查研究的重大问题:

1、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必须形成; 2、经济发展活力必须增强;

3、宏观调控水平必须提高; 4、社会发展活力应得到增强;

5、社会公平正义应当更广泛实现; 6、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必须得到提高。

不少领导干部对于如何写相关调研报告存在一定的难题,对此,小编就跟您一起来学习,到底该如何来写调研报告。

★ 调研报告与调查报告:

调研报告具有目的明确、注重事实、论理性和语言简洁的特点。广义的调研报告包括调查报告,但狭义的则与调查报告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调查报告或多或少带有研究性质,但强调的是调查过程;而调研报告则是以调查为前提,以研究为过程与目的。调查是基础,研究是关键,调研报告的写作是把调查获得的材料所形成的观点,通过布局安排、语言调遣组织成文章。

★ 调研报告格式:

包括标题、正文两部分。

▲ 标题:

1、提问式标题,如《“人情债”何时了》。

2、公文式标题。如《知识分子情况的调查》、《关于知识分子经济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

3、正副题结合式标题。如《深化厂务公开机制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关于武汉分局江岸车辆段深化厂务公开制度的调查》。

4、一般文章式标题。如《本市老年人各有所好》。

▲ 正文:

1、前言。

前言写什么呢?主要是写你为什么要调查这个对象(问题、人物、事件、工作);调查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在哪里调查的,调查了哪些人群,有何经过,是采用何种方法来进行调查的。同时,还要将调查对象的一些基本情况、历史背景和调查后你所作的结论写下来。这些内容自行安排其详略。

2、主体。

这是整个报告的核心,也是标题的引申,是结论的依据。在这个部分,你所要做的很简单——就是把你对调查的真相、收获、经验、教训写清楚,如你调查了什么,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发现和结论呢?

要把这部分写得详实具体,就要准备大量的材料,如事件、人物、问题、具体方法、是否有困难障碍等。

主体的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可分为三个形式,如:

(1)纵式结构。

一是按调查事件的起因,发展和先后次序进行叙述和议论——适合情况调研报告和揭露问题的调研报告;

一是按成绩、原因、结论层层递进的方式安排结构——适合综合性质的调研报告。

(2)横式结构。

典型经验性质调研报告适合该结构。这种结构主要是对调查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但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别将其分为几个小问题来写,而每个小问题还可以附带有其他更小的问题。

(3)综合式结构。

兼有纵式和横式两种特点,通常我们在议论和叙述发展过程时用纵式,而在写认识、收获和经验教训时则多使用横式。

3、结尾。

毫无疑问,这部分是你调查研究的一个结果。一般来说,不同类型调研报告,结尾的典型格式也不一样,如:

(1)提出你的建议,供领导或其他同事、同行参考;

(2)进行归纳说明,总结观点,深化主题,提高人们对该调研报告及其结果的认识;

(3)对正文尚未涉及但又应当予以重视的情况或者问题进行补充交代;

(4)展望事物发展的未来,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激励、启发人们思考、探索;

(5)将今后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或不足写出来。

领导干部公务用车改革情况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我市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的现状,有针对性地解决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听取情况汇报、召开座谈会、个别征求意见、查阅资料、账册等方式对9个县(市、区)27个乡镇(办事处)领导干部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工作进行了调研,并在全市97个乡镇(办事处)发放《领导干部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问卷调查表》1000份,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公务用车改革的基本情况

我们按照先易后难、由点到面、循序渐进、积极稳妥的原则,xxx市领导干部公务用车货币化的改革探索分两个阶段四个层次,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一是试点探索和记帐式消费阶段,时间为xx年至xx年xx月。二是全面推行货币化改革阶段。时间是xxx年xx月至今。四个层次为乡镇(办事处)、县(市、区)直属部门、县(市、区)'四大家'领导、襄樊市直部门。公车消费货币化改革成效显著,消费成本大幅度降低,全市102个乡镇(办事处)交通费核定支出为525.21万元,比改革前的1311.79万元减少786.58万元,下降59.96%。

(一)乡镇(办事处)公务用车改革情况

乡镇(办事处)领导干部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在xx年试点基础上,于xx年3月纳入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同年9月在全市102个乡镇(办事处)全面推行。除6个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山区乡镇(办事处)各保留一部公车外,其他96个乡镇(办事处)全部取消公务用车,共拍卖公车295辆。取消公车的乡镇,领导干部的交通费实行总额控制,限额补贴,核算到岗,分解到人,超支自负。乡镇(办事处)交通费总额,每年分别控制在45万元-6万元不等,党政正职交通费补贴每人每月600元-800元,其他班子成员每人每月100元-400元。同时,考虑到一些特殊公务活动和重大紧急任务的需要,老河口、谷城、宜城等县(市)设立了应急公务交通费,限定额度(一般为每年1-2万元),严格管理,报批使用。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取消公车的乡镇(办事处)交通费使用和发放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按月随工资货币化发放。采取这种形式的主要是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办事处),共53个,占52%。二是不发放交通费给个人,实行记账式管理。采取这种方式的乡镇共49个,占48%。乡镇根据交通状况和本地出租车业发展情况,在租用车辆时,又主要分为统一固定租用车辆和不固定租用车辆。保留公车的6个乡镇,交通费用扣除车修、保险等公共开支外,剩余交通费定额包干到领导干部个人,包干费用有的以货币化形式发放给领导干部个人,有的采取记账核销方式。

(二)县(市、区)直属部门公务用车改革情况

县(市、区)直属部门公务用车的改革试点实行点面结合的办法。先行改革的老河口市直属部门实行整体改革,其它县(市区)选择3-4个直属部门进行改革,运行模式基本一致。老河口市于xx年8月完成市直单位领导干部公务用车货币化整体改革任务,其改革的办法标准与乡镇基本一致。该市除公检法机关及防汛、医疗救护保留公务用车外,其他部门一律取消公务用车,按标准发放交通补贴。

(三)县(市区)'四大家'领导干部公务用车改革情况

我们选择了老河口市作为市'四大家'领导干部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试点单位,根据领导干部前三年平均用车情况核定每年交通里程,再换算成用车费用,实行限额包干,每人建立单独账户,记账式消费。'四大家'正职年交通费用3.5万元-4.1万元之间,副书记(含常务副市长)3万元左右,其他班子成员2.5-3万元左右(均不含司机工资)。

(四)市直试点单位情况

市物价局作为首批市直试点单位于xx年12月进行了公务用车改革,该局原有5台公务用车,改革后,除保留一辆应急公务用车外,其它车辆全部封存,领导干部和其他机关干部一律按月随工资发放交通费补贴,市旅游局公车改革也于xx年元月开始运行,其模式与物价局一致。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从xx年以来,按照中央纪委、省纪委的部署,我们以老河口市为试点,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市推行领导干部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这项工作从一开始就受到中央纪委、省纪委的高度重视。在公务用车消费货币化改革过程中,我们始终注意突出'两个重点',抓住'三个关键环节',坚持'四个原则',保证这项改革的顺利进行。

'两个重点':一是改革对象以领导干部为重点。二是在操作环节上以核定标准为重点。

'三个关键环节':一是组织发动和制定方案。各地、各单位都成立了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和相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专班,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公务用车消费货币化改革实施方案》,并召开了动员会,进行了认真地安排部署,做好宣传发动和思想教育工作,保证了货币化改革的顺利进行。二是摸底定标。领导干部个人交通费补贴标准,根据前三年消费基数及领导干部的职务、分工和实际工作量等因素综合确定,划分若干档次,定额到人,以文件形式下发执行。三是运行管理。各地、各部门严格操作程序和管理办法,实行'货币化控制、市场化消费、社会化管理'。

'四个原则':一是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各地在改革进程中,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运行过程中,定期公布账目,接受群众监督。二是节约支出,减少浪费原则。各地在改革过程中,以改革前三年的平均数为基数,并适当下调一定比例,确定交通费总额。三是简化程序,便于操作原则。交通费每月随工资发给个人,由个人根据工作需要自由支配,节约归己、超支不补。四是有利工作和调动积极性原则。在核定领导干部交通费补贴时,坚持做到既能满足正常公务消费需要,还能在勤俭节约的情况下略有节余,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

从我市改革运行的情况来看,改革的主要成效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降低了行政成本,从源头上防治了腐败。公务用车实行货币化改革后,交通费补贴随工资发放,单位不再养车,不再报销任何有关车辆的费用,从源头堵塞了漏洞。

二是转变了工作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实行公车改革之后,乡镇领导安心基层坚守岗位,下乡骑摩托车、自行车成为新风气,'走读'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乡镇干部联系农户、下田间地头的多了,和老百姓的距离拉近了。

三是增强了改革信心,营造了车改的良好氛围。绝大多数干部认为公车改革是大方向、大趋势,对改革是支持和拥护的。乡镇机构改革即将全面完成,乡镇职能定位进一步明确,领导干部的消费观念进一步更新,有利于车改的深入进行。

四是增进了班子团结,调动了班子成员的积极性。改革后,领导干部特别是副职领导干部拥有了消费支配的主动权,方便了工作开展,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在市纪委组织的问卷调查中,97.1%的副职领导干部对改革持支持拥护的态度。

三、当前公务用车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上下改革不联动。上级机关及领导沿用传统工作方式方法,给改革单位带来诸多不便。如:乡镇取消公车后,上级领导经常让乡镇干部到县城开会、汇报工作、处理信访等,乡镇主要负责人甚至平均每1.3天接到一次会议通知,有的领导下基层检查、调研,仍然热衷于让基层干部迎来送往、全程陪同,基层难以招架。

(二)开展工作不方便,降低了工作效率。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遇有突发性事件、紧急公务时,一时难以找到交通工具,易误事。二是迎接上级领导干部检查指导工作时,交通工具不合拍,跟不上。三是正常工作受影响。在经济欠发达、财政困难的地方,由于交通费补贴标准低,一些领导干部在外出时首先考虑的是经费开支问题,影响了一些干部向外跑项目、争资金、洽谈协商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

(三)标准核定不够科学,与工作需要不相适应。乡镇普遍反映,交通费补贴在考虑社会平均消费水平、可承受能力基础上基本按职级确定标准。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同职级干部之间的平衡,但并没有与分管工作的工作量大小、实际职务开支的多少挂钩,极少数作风漂浮、工作消极应付的干部往往能够出现节余,而那些真正承担任务重、工作扎实的干部,消费补贴不够用,xx年乡镇机构改革后,实行书记、镇长一肩挑,领导班子职数也由15人精减为9人,工作量大大增加。加之,汽油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租车费用也相应增加了。

(四)因财力紧张或未纳入财政预算,交通费补贴难以兑现,使公车改革难以为继。乡镇虽然是一级财政,交通费补贴也纳入财政预算,但农村税费改革以后,乡镇收入来源减少,公务用车消费的费用难以保证。各地直属部门公车改革没有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其交通补贴费用靠各单位自筹,补贴经费难以保证。

(五)配套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力。公务交通费发给个人后,由于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以至于有些地方单位出现了转嫁消费、行政不作为或工作消极应付等问题,

(六)退休干部公车改革难以确定。为退休干部发放公车消费补贴的做法,在一些地方基层有不断蔓延之势,人为地使违规消费行为'合理合法化'。既违背了领导干部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的初衷,也给当地公车整体化改革带来了政策性的困难。

四、进一步完善公务用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一)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大力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改革的目的意义,通过给干部群众算大账,算细账,让干部群众明白改革的必要性。要向各级干部讲明职务消费的含义,彻底消除把公务用车补贴当成福利待遇、身份象征的错误观念。要注意总结、宣传改革成功的典型事例,让干部群众看到希望,增强信心,同时,要加强对改革单位的引导和指导,确保改革不走弯路,健康发展。

(二)因地制宜,适时修改调整改革办法和交通费补贴标准。对于改革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要因地因时科学解决,并赋予县(市、区)、乡镇一定的自主权。对于已形成的基本经验做法要扩大领域进行推广,对于不切合实际的措施要及时纠正,不断完善。

(三)健全完善与公车改革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各地各单位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工作要在上级党委统一领导下,由政府主管,财政部门主抓,纪委监督。同时设立管理办公室和监督办公室。管理办公室设在财政部门,主要职责是制定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的相关政策,负责全市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经验总结、推广工作、组织协调、督办落实等工作。监督办公室设在纪委,主要职责是:负责对各地落实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方案、相关政策情况监督、检查,查处改革中违纪违规问题,建立和完善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相关监督制度等。二是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在巩固乡镇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县(市、区)直机关改革进程。可在县(市、区)选择试点探索组建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将公务用车相对集中,模拟市场租车计价方式,向部门、单位和个人提供有偿用车服务。

(四)要逐步将公车改革的补贴费用纳入财政预算,保证改革工作持续健康发展。财政状况好的地方,公务用车消费费用可全额纳入财政预算,财政状况相对较差的地方,公务用车消费费用要逐步纳入预算,并随着经济发展财政状况好转尽快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保证改革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五)加强监督检查,完善配套制度。一是建立和完善配套制度。针对公务用车消费中的特殊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如处理应急公务、重大突发事件的交通费问题,可以制定相应应急公共交通费用处理办法。为便于监督,可制定公开公示制度、财务单列制度、定期审计制度、禁止性规定、违规违纪问题处理办法等。二是探索新的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办法。建立干部岗位绩效评价、工作绩效考核等配套制度。三是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改革纪律。对弄虚作假、转嫁消费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处理,严重违规违纪的要追究党政纪责任,触犯刑律的要追究刑事责任,保证领导干部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深入健康发展。

提高领导干部科学素养调研报告

加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建设,是贯彻xx大精神的重要保障。提高领导干部科学素养,是这项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能力的保障,领导干部科学素养是能力的基础支撑,提高领导干部科学素养是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其意义后,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加强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

一、提高领导干部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保障。领导干部需要具有把握全局的能力,以宽广的眼界和胸怀分析全局,统筹兼顾地谋划全局、自觉地服从全局;需要科学决策能力。领导干部的科学决策的能力,要求其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按照规范程序进行决策,确保决策的科学性;需要创新、求是的能力。领导干部在面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时,能够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在思想认识上和工作实践中不断开拓进取,用新的思想和方法分析问题,以新的目标和新的措施解决问题,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二、领导干部科学素养是能力的基础支撑

第一,科学知识是辨识能力的基础支撑。首先,科学知识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基础。领导干部只有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才能识别国家政策方针和大众传媒中出现的各种相关信息,才能具有正确认识和判断环境与形势的基本能力。

第二,科学思维是系统能力的基础支撑。系统能力必须依靠科学思维方法特别是系统思维方法的指导。领导干部只有具备系统思维的能力,才能运用系统思维原理,探究工作中整体与局部、整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将自己的局部工作与全局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将各个方面的关系与利益统筹、协调起来,有效处理好当今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按照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全面发展”和“统筹兼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全面共同发展。

第三,科学方法是科学决策能力的基础支撑。科学方法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先进的手段与措施。领导干部在决策中有效地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一方面能够使决策具有更加全面和精准的依据;另一方面能够使主观决策更贴近客观事物变化的规律。从而充分地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确保决策的科学性。

第四,科学精神是创新、求是能力的基础支撑。。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创新精神,才能面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在思想认识上和工作实践中不断开拓进取,用新的思想和方法去分析问题,以新的目标和新的措施来解决问题,自觉地排除掉主观唯心的东西,以科学的态度处理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使各项事业科学、系统、有序、稳健地发展。

三、提高领导干部科学素养是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能力的支撑,而领导干部科学素养是能力的基础支撑,因此,提高领导干部科学素养是加强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一,目前领导干部科学素养的状况,距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第二,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了部分领导干部科学素养的欠缺。主观原因是领导干部缺乏对科学技术知识的自觉学习和捕获。大部分领导干部获取科技知识的主要渠道,来自于媒体。主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获取科技信息。而通过干部培训、科技讲座、考察调研等渠道,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很小。这说明干部培训机构在提高领导干部科学素养方面还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第三,加强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力的建设,提高领导干部科学素养的基本途径。针对目前领导干部科学素养的现状,提高领导干部科学素养可采取如下措施,要注意结合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任务与目标,对领导干部科学素养进行预备性培训。要注意在进行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培训的同时,注重对领导干部科学精神的培养,让领导干部在调查研究的实践中亲身体验、认识、把握和磨砺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加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建设,是贯彻xx大精神的重要保障。提高领导干部科学素养,是这项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能力的保障,领导干部科学素养是能力的基础支撑,提高领导干部科学素养是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明确其意义后,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加强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

一、提高领导干部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保障。领导干部需要具有把握全局的能力,以宽广的眼界和胸怀分析全局,统筹兼顾地谋划全局、自觉地服从全局;需要科学决策能力。领导干部的科学决策的能力,要求其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按照规范程序进行决策,确保决策的科学性;需要创新、求是的能力。领导干部在面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时,能够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在思想认识上和工作实践中不断开拓进取,用新的思想和方法分析问题,以新的目标和新的措施解决问题,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二、领导干部科学素养是能力的基础支撑

第一,科学知识是辨识能力的基础支撑。首先,科学知识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基础。领导干部只有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才能识别国家政策方针和大众传媒中出现的各种相关信息,才能具有正确认识和判断环境与形势的基本能力。

第二,科学思维是系统能力的基础支撑。系统能力必须依靠科学思维方法特别是系统思维方法的指导。领导干部只有具备系统思维的能力,才能运用系统思维原理,探究工作中整体与局部、整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将自己的局部工作与全局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将各个方面的关系与利益统筹、协调起来,有效处理好当今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按照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全面发展”和“统筹兼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全面共同发展。

第三,科学方法是科学决策能力的基础支撑。科学方法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先进的手段与措施。领导干部在决策中有效地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一方面能够使决策具有更加全面和精准的依据;另一方面能够使主观决策更贴近客观事物变化的规律。从而充分地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确保决策的科学性。

第四,科学精神是创新、求是能力的基础支撑。。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创新精神,才能面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在思想认识上和工作实践中不断开拓进取,用新的思想和方法去分析问题,以新的目标和新的措施来解决问题,自觉地排除掉主观唯心的东西,以科学的态度处理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使各项事业科学、系统、有序、稳健地发展。

三、提高领导干部科学素养是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能力的支撑,而领导干部科学素养是能力的基础支撑,因此,提高领导干部科学素养是加强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一,目前领导干部科学素养的状况,距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第二,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了部分领导干部科学素养的欠缺。主观原因是领导干部缺乏对科学技术知识的自觉学习和捕获。大部分领导干部获取科技知识的主要渠道,来自于媒体。主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获取科技信息。而通过干部培训、科技讲座、考察调研等渠道,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很小。这说明干部培训机构在提高领导干部科学素养方面还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第三,加强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力的建设,提高领导干部科学素养的基本途径。针对目前领导干部科学素养的现状,提高领导干部科学素养可采取如下措施,要注意结合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任务与目标,对领导干部科学素养进行预备性培训。要注意在进行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培训的同时,注重对领导干部科学精神的培养,让领导干部在调查研究的实践中亲身体验、认识、把握和磨砺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第8篇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调研报告

一、主要做法

1、加强交流,为年轻干部积累经验提供舞台。我们一方面实行年轻干部定期交流制度。针对一些年轻领导干部长期在一地任职,作用发挥受到一定限制的情况,制定干部在一地任职的期限和重点热点岗位交流的规定,让那些较有潜力的年轻干部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全面的培养锻炼。近两年,我们利用县乡班子换届的契机,共交流年轻干部184人。另一方面采用各种交流形式培养锻炼干部。选派优秀中青年干部参加企业“两个置换”、“三个代表”教育学教活动、农村建整、农业结构调整等中心工作,让年轻干部在多个岗位上得到锻炼和充实。

2、强化培训,为年轻干部提高素质铺路搭桥。年轻领导干部有激情、有干劲、有文化,接受新事物快,创新意识强,但也存在着实践经验不足、领导方法简单、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我们针对这些情况,一是重点办好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培训班以基础理论、领导科学、政治与经济形势、科技现代化知识、党的建设为教学主要内容,突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组织培训班学员进行述学、评学、考学,不断增强年轻干部的理论功底,推动理论学习的深入。二是注重抓好中青年干部的实践锻炼,结合“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社区党建活动把中青年干部放到条件艰苦的村居中开展工作,通过实践,年轻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得到了一定锻炼提高。三是抓好年轻干部的经常性培训。在大专院校、沿海地区开设培训基地,分期分批组织年轻干部进行培训。通过高层次的学习培训,使年轻干部不断丰富现代科技知识和市场经济理论,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层次。

3、深化改革,为选拔年轻领导干部创造条件。一是建立干部辞职制度。把由于个人能力不够,自身行为不当,未能很好履行领导干部的职责,身体状况欠佳,不适应现任职务,或因工作失误造成一定损失和影响的领导干部,通过自愿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等办法调整下来。二是实行干部任期制。对领导干部任职最高年龄和在同一职位的任职年限作出规定,为年轻干部“腾位子”。对超过任职年龄的干部在班子换届时,一般不安排进班子,而改任非领导职务。对在同一职位上工作超过规定年限的,在班子调整时,原则上规定必须调离原工作单位。三是实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在机构改革过程中,拿出部分领导职位进行公开选拔,在机关部门积极推进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为年轻干部上岗创造更多机遇。四是规定班子年轻干部的配备比例。抓住党委、政府、人大等班子换届时机,明确班子配备的年轻化目标,提高年轻干部在班子配备中的比例。

4、加强管理,建好管好后备干部人才库。一是推行后备干部公示制。把后备干部队伍的基本情况向基层、向群众、向社会公开,充分听取基层干群意见,接受群众监督。二是推行工作评议制。有计划地组织后备干部每月向所在部门、每季向班子成员、每年向人大、党委进行工作汇报和述职,开展**讲评和评议,强化后备干部进取意识,增强自我培养的压力和动力。三是推行跟踪考察制。通过日常观察、专项测评和定期访谈、年终考评等方法,考察他们的政治态度、思想倾向、能力素质等,并把考察范围向生活圈和社交圈延伸,及时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使他们保持持之以恒的工作热情和干劲,向更高层次健康发展。四是推行谈话提醒制。在建立后备干部培养责任人的基础上,增强管理的主动性,经常性地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进行宣传教育,帮助他们克服自身不足,防患与未然,培养他们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五是推行动态管理制。根据人才成长的动态过程,实施后备干部队伍优胜劣汰的动态调整补充,把经不住考验、没有培养前途的及时调整出去,对基本素质好、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及时充实进来。

第9篇 乡镇干部调研报告

一、当前乡镇干部队伍教育管理现状

(一)文化程度全面提高。

从200*年开始,***县分配***余名大学、中专毕业生到乡镇工作,200*年以后我县又多批次在毕业大学生中招录人员,安置转业、退伍军人400余人,进入乡镇干部队伍。目前,全县1341名在职乡镇干部中,大专学历1104人,占总人数的82%。由于大量高学历人才的注入,有效改变了乡镇干部文化素质低的现状。乡镇干部也由过去的干得多,想得少,逐渐转化为“理论思考多,付诸实践少”,这也给基层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年龄结构更加合理

当前,我县乡镇领导有***人,其中45岁以下的领导***人,占乡镇领导总数的***%。45岁以下的乡镇干部(含乡镇领导)***人,占乡镇干部总数的90%,绝大多数乡镇干部年富力强,处于青壮年时期。由于年龄结构和成长环境等原因影响,当前较多的乡镇干部没有农村生活经历,或在农村生活的时间较短,往往表现出“岸上指挥多、俯下身子干事少,眼光向上多,心系群众少”,与农民和村社干部在思想沟通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工作上的认真程度不够

一些干部在乡镇工作时间较长后,往往认为自己劳苦功高,年龄偏大后,总想有朝一日换个岗位,到县级部门去轻闲一下;一些年青干部认为自己具有年龄优势,文化程度较高,在乡镇工作有点“曲才”的感觉。因此,总会导致部分乡镇干部不能正确估价自己,不能处理好工作关系,抱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昏昏沉沉混日子的态度,对待工作不热心、不尽心、不细心、不用心、不安心。乡镇干部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较少,工作方法简单,对干部群众反映的问题避重就轻,思考不够,采取的对策措施少,不能及时处置;有的干部虽然身在基层,却心在机关,到村社开展工作总是走马观花,根本不深入农户,不向农民了解实情,指导工作点子不多,汇报工作长篇大论,推进工作力度不大。

二、乡镇干部精细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乡镇干部队伍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年龄结构更加合理,待遇不断上涨的格局下,乡镇干部的教育,乡镇的管理工作却出现了更加复杂的格局。细细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观上,与某些乡镇干部学习不够、服务意识淡化、创新能力不强有关;客观上,与乡镇工作转型、乡镇干部管理弱化,乡镇领导的素质和能力不强等息息相关。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乡镇工作转型,让部分干部不会干事

一些干部普遍认为乡镇工作就是跟群众打交道,主要靠“和稀泥”,“搓汤圆”,工作没有技术含量,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根本没有认识到乡镇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因此,乡镇干部从主观和客观上放松了学习和技能提高。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乡镇主要工作内容也从七十年代指导生产;八十年代催粮催款,刮宫引产;九十年代引企业,谋发展;到如今构建和谐,讲科学发展。工作已经从管理向服务转变,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从微观向宏观转变,从“取”到“予”转变,从“硬”向“软”转变。巨大的转型让一部分乡镇干部感到“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用不成”,以致工作上找不到方向,无处下手,无从使劲。

(二)激励机制缺少,让部分干部不愿干事。

由于受领导职数及干部选用体制的限制,乡镇干部发展空间极为有限。我县在乡镇建制调整时,将27个乡镇并为13个,乡镇干部领导职数大大减少,去年乡镇干部换届选举,全县仅有10多名乡镇一般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基本上是百里挑一;同时,由于“洋博士领导”和“空降兵领导”的不断增加,让一些自身素质优良的乡镇干部,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后,又时常面临年龄、学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而走上县管领导岗位的更是凤毛麟角,导致了乡镇干部政治前景变得短暂而且脆弱。政治前途的渺茫,运用经济手段推动工作的办法被取消,在“名、利”两大“利空”因素的影响下,部分乡镇年青干部干事创业热情骤减。同时由于大部分乡镇领导与一般干部之间交流少,谈心少,导致领导与一般干部之间貌合神离,根本无法做到用感情激励人、用事业吸引人、用表率感染人,让更多干部对工作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甚至放任自流的消极态度。一部分组织纪律较强,自觉性较高的同志也进入了“凭良心办事”、“凭兴趣办事”,随波逐流的状态。

第10篇 2022大学生村干部调研报告

时光飞逝。我已经在这片淳朴的土地上工作快半年了。作为一个大学生村官,在洋河,心里有好多感慨。

我叫李遥,XX年7月份,刚从郑州大学毕业。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满心的热情,我来到了信阳市平桥区洋河镇,开始我的村官之旅。大学里我所学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我比较喜欢这个专业,因为能较强地锻炼我的思维能力。大学里我也做过家教,感觉很充实。第一次挣到钱的时候,感觉到挣钱的不容易,同时也让我学会了珍惜。在工作之前,我对农村并不熟悉。为了响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我报名了大学生村干部的考试。但是随着工作的进度,我对农村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首先,我先介绍一下洋河镇的概况。

洋河乡是信阳市平桥区的一个农业大乡,该乡位于信阳市平桥区东北城乡结合部,东与肖王、九店两乡接壤,南与平桥工业城、羊山新区为邻,西与彭家湾乡毗连,北与胡店、龙井两乡相依,是东大岗的中心乡。乡域总面积13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255亩。辖15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民委员会,299个村民组,8500户,总人口3.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35人,集镇常住人口8000人。洋河区位优势明显。乡政府距市中心15公里,建设中的羊山新区、平桥工业城与其接壤,并且通过近年来的建设,洋河镇区已初具规模,为东大岗的农副产品集散地,是省建设厅命名的“中州名镇”,系大市重点规划建设的64个试点乡镇之一,区位优势明显。

洋河劳力资源丰富。在乡属二级企业—市二建公司的龙头带动下,年输出劳务人员8000人,创收近5000万元。

洋河基础设施齐全。全乡现有高中1所,初中2所,小学16所,成人学校1所,被市定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示范乡”。乡卫生院被省定为中心卫生医院。最开始的时候,我在洋河政府办公室工作了一段时间。政府办公室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人来办理各种不同的事情。我的视野开阔了很多。通过参照同事们工作的章程。我了解了很多工作的流程,通过一些体验,我也了解了工作的意义。有一段时间我分到劳动保障所,帮助输入城镇居民的表格。这次工作需要仔细和用心,不能出一点差错。正好我是学计算机的,所以很开心地做了这份工作。

后来,我来到了洋河镇周畈村村委。在后来的日子里,我不断在理论和实践上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在平时的工作之余,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尤其是在xx大会议召开后,借助每周一次的党员学习会议,与党员们一起学习xx大会议精神,并及时撰写个人心得体会。在今年,村里给我订了一份《信阳日报》,每天的下午六点多成了固定的读报时间。了解和掌握一些政治理论。同时,在日常工作中也虚心向村干部们学习。由于我们村是集体办公,村委支委都在一间办公室里,客观上给我提供了与村干部们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后来的日子里,通过与他们的深入交流,让我大概了解了如何在村里开展工作,如何处理各种关系等等,受益匪浅。这几个月来,我不断在学习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巩固自己、提高自己。

做了半年的大学生村干部,我也有了以下的体会和认识:最开始,让我们做到“有备”。“有备”,就是让大学生村官进村前做到两个“基本有数”,一是对所到村庄的实际情况做到心理有数,即便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刚从校园里出来直接到农村一线工作,由于对农村实际情况了解太少,常会感到无从下手。所以在大学生进入村庄前,最好由乡镇牵头,对村里的基本情况、村族姓氏、主要产业、薄弱环节、发展方向以及对大学生的工作角色期待等做一详实的整理与建议,使大学生对村里状况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另外还要做到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政策做到心里有数。我们应该自己主动接受一些培训。以农村工作为主题,注重以新农村建设、文明生态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等课题为重点,并紧密联系上级发展农村的思路和经验。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觉得,这样的准备,对以后的工作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而我们在工作中,应该积极地动脑筋,有什么新点子,新提议,只要是对农村发展有利的,都可以向上级提出来。比如,文明生态村建设、农村治安稳定、农田科技指导推广、致富信息传递、法律知识推广等,我们大学生村官都可以有很大的作用空间。我们也应该谦虚谨慎,充分尊重村干部,村民的意见。积极吸收其中的精华,来扩展我们的知识面和见识度。

农村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我会好好努力加油,为了尊重党和政府,也为了尊重我自己的选择,我会不遗余力地走下去,为建设农村贡献出自己真实的力量。

第11篇 2022退休干部调研报告

妥善安置退休干部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将介绍2022退休干部调研报告。

2022退休干部调研报告(1)

退休干部是党的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是加强党管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与任务,它不但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更能促进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发展。带着如何做好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这一问题,我们在面上了解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乡镇和县直单位,采取召开座谈会和上门走访的形式,了解单位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具体做法,听取退休干部的心声和对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全县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现状

截止今年5月,我县共有退休干部3678人。其中:乡镇390人,县直单位1202人,教育系统1618人,卫生系统468人。机关干部851人,事业(含机关工勤人员)2827人。机关干部中,正县级9人,副县级34人,正科级244人,副科级301人,科员263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财政统筹和社会统筹的推进,全县退休干部的退休费都能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医药费报销与在职干部一样,但在退休干部政治待遇落实、退休干部作用发挥、为退休干部丰富晚年生活提供服务等方面差别很大。做的好的单位,成立了退休干部党支部,定期组织学习;重阳节或其他重要节日组织退休干部开展参观考察等活动;春节及退休干部生病住院时能上门慰问和看望;定期安排退休干部检查身体;对特殊困难的退休干部能给于特殊照顾和关怀。个别做的差的单位,退休时通知一声,退休后各不相干,甚至多少年都不闻不问。总的来看,在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上,我们离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对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还须加强。

二、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退休干部政治待遇难以落实到位。对一切退(离)休的老干部,他们的政治待遇,包括阅读文件、参加某些重要会议和重要政治活动等等,应当一律不变。实际情况是,除近几年退休的县级领导能参加某些重要会议和重要政治活动外,其余都落实不了,大多数的退休干部只能偶尔参加党支部学习活动。即使活动开展正常的退休干部支部,也没有落实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可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收缴的党费按50%的比例留成定期拨给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作为支部开展活动的费用,专款专用的政策。

(二)退休干部经济待遇普遍偏低。没有建立退休费的正常增长机制,尤其是参加工作较早的行政干部,退休费只有二千多一点,不但落后于在职干部工资调整幅度,也远低于拿职称工资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与差不多同时参加工作的离休人员更是天差地远。而且xxxx县与市直及其他县区还存在着一定的地区差异,部分退休干部生活相当拮据。

(三)活动场地建设满足不了基本需求。少数乡镇和县直单位虽然设立了老干部活动室,但一是面积不大,条件简陋;二是设施不全,只提供报刊阅读;三是与办公区相互影响,基本发挥不了什么作用。更多的单位则是连简易的活动室都没有。xxxx县城内没有公园等其他公共活动场所,仅靠县委老干部局老干部活动中心的简陋条件远远满足不了老干部活动需求。

(四)数量庞大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更是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

三、做好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建议

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之所以出现目前这种窘况,归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还没有引起各级党委及相关部门的重视。譬如,有的单位设立退休干部党支部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加强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而是为了将退休干部和在职干部分开,好使自己眼不见心不烦。

二是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缺乏政策依据。目前,专门针对退休干部服务管理的具体政策、办法等没有明确规定,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去管,领导之间、部门之间的意见很难统一,工作落实上,存在挂空档和责任化真空。

三是管理机构不健全,措施不得力。机关事业单位多数都没有设立退休干部服务管理科室或明确工作职能,没有配备专门工作人员。有的部门虽有兼职工作人员,一般也只是联系退休干部支部而已。

四是退休干部数量逐年增多,服务管理难度大。干部退休制度已建立三十多年,退休干部的年龄差也已超过三十岁。由于他们的工作经历、身体状况、家居环境的巨大差异,会使他们对物质文化需求日趋多元化,服务管理既要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又要不断地找出他们的共同点,难度很大。

要做好新形势下的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我们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进一步提高对加强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退休干部与离休干部一样,都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要像对待离休干部一样,尊重、维护和实现他们的正当利益诉求,悉心照顾他们,全心全意为退休干部服务。

2、明确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责任主体。党委老干部工作部门履行宏观指导、督促检查的职能,日常服务管理工作由供养关系所在单位负责,并落实好退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为他们参加活动、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3、完善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政策制度。一要制定和落实涉及退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的相关制度和规范工作人员职责的相关制度;二要按照参加工作时间的先后,有步骤地让退休干部进入老干部行列,比照老干部标准提高他们的政治、生活待遇。

4、加强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退休干部党支部是退休干部党员与组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加强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是做好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政治保障和有效途径。退休干部党支部开展活动,内容要少而精,形式要多样化,要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组织观念为重点,以了解时事政治、保持身心健康为主线,围绕服务管理工作而展开。

5、加强退休干部活动阵地建设。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是加强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满足退休干部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载体,也是党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重要阵地。党委、政府应加大对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的资金投入力度,按照示范校的学习、活动标准,将阵地建设成为集学习、活动、休闲于一体的文化艺术乐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满足退休干部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的需求。

2022退休干部调研报告(2)

全面掌握当前退休干部工作的基本情况,认真分析退休干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退休干部工作的思路对策,是摆在我们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和广大老干部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而严肃的课题,迫切需要我们做出科学的回答。为此,甘肃省委老干部局把退休干部服务管理问题研究作为一项重点课题,组织力量、集中时间,扎实调研、联合攻关。采取理论思考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省内调研和省外学习考察相结合、书面调研了解和实地座谈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先后深入省内6个市州、6个县区和15个省直单位实地调研,对4户省属大型企业进行书面调研,外赴江苏、江西、陕西、宁夏、河北、内蒙古等6省区进行学习考察。调研中,既听取老干部工作部门的意见建议,又听取涉老部门的意见建议,还听取离退休干部的意见建议,力求全面掌握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情况和现状,找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退休干部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一、全省退休干部队伍的基本情况和特征

全省辖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总人口近2600万。截止底,全省有离退休干部252670人,其中离休干部10750人,占4.25%;退休干部241920人,占95.75%。有离退休干部党员150044人,其中离休干部党员8658人,占5.8%;退休干部党员141386人,占94.2%。退休干部按机构性质分,机关68586人、事业112771人、企业60563人;按区域分,省直69515人、市州172405人。机关退休干部中,副省级以上33人、地厅级1984人、县处级14699人、科级及以下51870人。调查分析显示,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省退休干部队伍总体上呈现出六个基本特征。

一是人数快速增加,队伍日益壮大。近年来,离休干部人数每年以6%左右的速度递减,退休干部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预计十二五末,全省退休干部人数将由目前的24万人达到29万人,退休干部占离退休干部总数的比例越来越高。退休干部的数量逐年增加,且呈现出群体规模越来越大、增长速度较快、增长幅度较大等特点,服务管理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

二是年龄落差较大,整体年龄较轻。最早的退休干部于建国初期参加工作,20世纪七、八十年代退休,现在已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而最迟的退休干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参加工作,近几年才退休,仅60岁左右,退休干部的年龄落差较大。但退休干部与离休干部相比较,离休干部平均年龄达83.3岁,退休干部年龄相对较轻,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58岁,平均年龄68.5岁。

三是分布地域广阔,居住比较分散。退休干部广泛分布于全省各市州、县区、乡镇、村社,且其单位归属遍布于全省各级各部门各行业,结构成分复杂。相比离休干部,退休干部居住更加分散,广大退休干部通过社保、银行领取退休金,通过医保看病,原单位和老干部部门与退休干部的联系相对弱化,尤其是部分企业退休干部完全从单位人过渡到社会人,服务管理难度较大。

四是参与社会活跃,发挥作用积极。大部分退休干部年龄相对偏低,身体健康、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很高,继续发挥作用的愿望较为强烈,是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显示出较强的社会影响力。

五是整体素质较高,人才优势明显。退休干部中党员比例高、职务层次高、专业技术人员比例高的特征明显。普遍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政策水平和文化素养,在老年人群体中属于高素质队伍,是一个人才优势十分明显的群体。

六是构成复杂多样,内部差异较大。退休干部构成复杂多样,全省退休干部分为机关、事业、企业三大部分,由于行业性质、工作特点、养老待遇等方面的不同,退休干部内部存在着较大差异,尤其是养老待遇方面的差距,成为影响退休干部和谐稳定的主要因素。

二、全省退休干部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全省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紧密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创新,逐步将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纳入老干部工作的整体布局,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初步形成了分级服务管理退休干部的工作格局,有力地推进了退休干部工作的全面发展。

一是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格局和体制逐步建立。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10号文件精神,在管理体制上逐步将退休干部服务管理纳入老干部工作范围。12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全省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对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提出指导性要求。《意见》对各级组织、老干部工作部门和编制、人社部门在退休干部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做出了规定,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市州借鉴离休干部服务管理模式,加强对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基本形成了组织部门宏观指导、老干部工作部门督促落实、原单位具体管理、所在社区配合管理为辅助、老年性社会组织与自我管理为补充的工作格局。xx市委老干部局设置了退休干部管理科。省直各部门各单位大部分制订出台了细则办法,有的进行了全面摸底调研,为进一步做好退休干部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退休干部政治待遇得到全面部署落实。各地各单位按照《甘肃省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工作细则》,在组织离休干部报告会、通报会、政治理论学习、走访慰问、参观考察等活动时,将退休干部与离休干部一起统筹安排,使退休干部政治上受到尊重、精神上得到关怀、思想上受到教育。省上每年召开2至3次情况通报会,由省委领导向离退休老同志传达中央文件精神,通报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工作部署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认真听取老同志的意见和建议。各地各单位通过举办培训班、理论辅导班、座谈会、组织考察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退休干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使退休干部做到了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

三是退休干部生活待遇得到切实保障。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和完善,退休干部社会化管理的步伐明显加快。退休干部的养老、医疗问题等主要通过社会统筹予以保障。同时,各地各单位从实际出发,尽可能地对退休干部生活上给予照顾。省上连续出台政策规定,对省级老同志的车辆配备进行了改革,对省级老同志(含遗孀)异地购房制定了补助政策,并提高了省级老同志护理费标准;提高了退休干部丧葬费、抚恤费标准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干部死亡后遗属困难补助标准;规范了退休干部生活补贴和福利待遇等,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广大退休干部生活上的优待和照顾。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建立生活困难帮扶机制,着力解决退休干部生活中的特殊困难。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每年申请90万元,专门补助退休干部及遗属的特殊困难。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退休干部的实际,适时提高有关退休干部生活待遇标准,让退休干部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10月,我省退休干部活动经费调整为每人每年200元,较好保障了退休干部正常活动的开展。

四是退休干部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得到加强。中组部12号文件下发后,各级党委及组织、老干部工作部门高度重视,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切实把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规划,统筹安排、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特别是结合老干部队伍实际,更加注重发挥退休干部在老干部党建工作中的作用,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全省现建有老干部党总支80个、党支部2311个,其中80%以上都是离退休干部合建的。在组织建设上,各地各单位不断改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设置方式,使每一个离退休干部党员都有组织归属,都能参加组织生活。并选配一些年龄相对较轻、政治素质好、党性强、熟悉党务工作、热心为老同志服务的退休干部充实支部班子。在思想建设上,每年都举办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学习班,进行专题辅导和业务培训,有效提升了党支部工作水平。省地矿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教育和引导离退休干部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坚定理想信念、珍惜光荣历史、发扬优良传统、保持革命本色,涌现出一批政治素质好、锻炼身体好、遵纪守法好、教育子女好、发挥作用好的优秀老党员,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是退休干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得到发挥。近年来,省委老干部局先后三次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离退休干部建言献策活动,广大退休干部结合实际、认真思考,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有价值、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各地各单位十分重视发挥退休干部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搭建各种平台,支持和引导退休干部继续发挥作用、贡献力量。有的在重大问题决策、重点项目论证、干部选拔任用时,邀请老同志参加或上门征求老同志的意见和建议;有的引导老同志为党的建设、关心教育下一代建言献策,发挥作用;有的老同志关注和参与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有的讲授党课、弘扬革命传统,有的著书立说、激励后人,有的关注生态环境建设,有的开展法律咨询,有的从事社会慈善事业,等等。xx市积极发挥退休干部作用,组织退休干部开展民生工作的督导联络,为市委、市政府与普通百姓之间搭起一座双向立交桥,促进了全市行政效能建设和重点民生工作。xx县注重发挥退休干部群众威望高、社会交际广的优势,成立关心下一代助学会,募集各类资金93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40名。

六是退休干部活动学习场所建设得到不断加强。随着退休干部人数逐年增多,如何把他们组织起来开展活动,已成为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的主要任务。近年来,我省多方筹措资金,对省老干部活动中心进行了改扩建,新建了甘肃省级老同志海口、三亚疗养点。各地各单位也不断加大投入,加强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基础设施建设。截止目前,全省已建成老干部活动中心1100个,总建筑面积19万m2,可容纳5万人。其中有32个老干部活动中心被评为全省示范性老干部活动中心。建有老年大学49所,在读学员12407人。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的规模不断扩大,条件明显改善,功能逐步增强,为广大退休干部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提供了较好条件。各级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结合实际,组织老同志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和满足了老同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全省退休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省在退休干部服务管理中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创新,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面临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思想认识存在偏差。由于国家层面上尚未出台服务管理退休干部的政策和规定,加之退休干部量大、面宽、情况复杂,一些地方和单位在管理归属上存在认识偏差。有的认为干部退休后由单位人变为社会人,应该采取社会化的管理模式,依托社区等群众自治组织的力量去组织和管理;有的认为老干部工作部门主要是管离休干部,退休干部没有必要由老干部工作部门管理;有的认为离休干部归老干部部门管,退休干部应归人事部门管。等等。由于对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主体、方式、职能在认识上的片面和偏差,导致退休干部工作进展参差不齐,发展不够平衡。

二是退休干部身份界定模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公务员制度的探索改革,企业领导管理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任制公务员退休后,他们是否属于退休干部,缺乏明确清晰的界定。另外,事业单位去行政化的探索,领导级别怎样确定,退休干部和级别的界定标准不统一等等问题,阻滞了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是退休干部生活待遇差距较大。由于实行双轨制养老保险制度,导致同职务、同级别的退休干部,从企业退休和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养老金相差2千元左右。同时,同行业、同职级的退休干部,由于退休时间不同,退休金也相差近千元。特别是50年代参加工作的退休干部,他们参加工作时间早,退休金比较低,加之这部分人已进入双高期,医疗待遇与其他干部无差别,每月医疗费用支出较大,导致生活水平较低。近年来,国家和省上适当调整了企业退休干部养老金,但企业退休干部的收入差距问题却依然突出,影响了退休干部队伍的和谐稳定。

四是活动学习场所建设不能满足需要。一些地方和单位的领导、老干部工作人员思想认识上还停留在原来的概念上,认为老干部就是指离休干部,老干部工作就是指离休干部工作。因而在老干部学习场所、活动阵地建设方面,往往只考虑离休干部和少数退休领导干部,使数量众多的退休干部缺少必要的学习场所和活动阵地。按国家每个离退休干部最少拥有0.5平方米活动场地的规定,我省还有较大差距。如xx市现有退休干部33220人,应有16000平方米的学习活动场地,但目前只有2551平方米,市老年大学只有212平方米教学场地,缺口巨大。不少地方和单位的活动场所狭小、活动器材破损陈旧,难以满足退休干部开展活动学习的需要。

五是经费人员保障不够配套。退休干部各项经费大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制定的,很多政策一直没有调整,有的虽有调整,但还是很难满足实际需要。我省退休干部活动经费每人每年200元。在目前经济社会条件下,这样的标准明显偏低。而且,企业特别是改制破产企业退休干部活动经费落实困难大,有的基本落空。老干部工作部门人员力量按照离休干部工作任务配备,面对日益繁重的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缺乏相应机构,人员明显偏少。

四、加强和改进退休干部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随着形势的发展,加强和改进退休干部工作逐步提上了议事日程。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初步形成了做好退休干部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做好退休干部工作的良好氛围。一是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来看,加强退休干部工作是党管干部原则的重要体现和延伸。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西方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噪音杂音不时地干扰和影响退休干部的思想意识。因此,重视和加强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引导他们始终与党中央保持思想统一、步调统一,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方面。二是从人口老龄化的国情来看,加强退休干部工作是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重要举措。退休干部是我国老年群体中具有独特地位和作用的一个群体,积极探索做好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可以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老龄事业发展道路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做好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对于我国老龄事业长远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职责所在。三是从社会需求和退休干部自身来看,发挥好退休干部的作用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内在要求。退休干部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我国人才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力资源总量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把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好、发挥好,对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高度,切实增强做好这一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有效措施,利用各种媒体,积极宣传引导,大力营造全社会尊重、关心退休干部和重视、支持退休干部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顶层设计,明确职能定位,形成做好退休干部工作的强大合力。一要制定指导意见。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按照中组部10号和省委办125号文件精神,在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由于没有一个全面系统、具体规范的指导意见和实施办法,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退休干部工作的健康开展。因此,做好新时期的退休干部工作,亟需我们按照中组部即将出台的意见精神,紧密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一个指导性、操作性强的意见,为有序开展退休干部工作提供基本依据。二要构建工作格局。必须拓宽渠道、搭建网络,通过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制,把退休干部工作摆上议事日程,纳入领导班子考核内容,着力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社会有关方面共同参与的齐抓共管退休干部工作的良好格局。三要明确职能定位。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重点解决退休干部工作体制机制、机构人员、经费保障等难点问题。老干部工作部门要充分发挥宏观管理的职能作用,研究制定或参与制定退休干部工作有关政策规定,并组织开展督促落实和检查考核。人社部门在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管理工作、制定工资、养老和医疗等方面政策时,要充分考虑退休干部的实际情况,切实保障退休干部的合法权益和实际利益。机构编制部门要根据工作需要,重新核定老干部工作部门人员编制及内设机构数量,使之与担负的任务相适应。财政部门要将退休干部养老待遇所需资金特别是退休干部服务管理经费、老干部工作经费重新制定标准并列入部门预算,并建立退休干部服务管理经费增长机制,适时调整退休干部服务管理经费水平。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服务和医疗机构的管理,在推进相关改革时保障好退休干部的医疗待遇,为退休干部提供方便的医疗服务。民政部门在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时,要统筹考虑退休干部的实际需要。四要坚持分级管理。对退休干部实施服务管理,应按照中组部10号文件老干部工作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抓好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原领导班子成员和干部管理权限范围内退休领导干部的政治待遇落实等工作的精神,坚持统一指导、分级负责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关系、明确责任,建立健全退休干部工作机制。同时,对退休干部的具体服务管理工作,要区别不同情况而定,人事档案关系在原单位的由原单位负责,原单位撤销或合并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或合并后的单位负责,移交社区的由所在社区负责。

(三)明确工作重点,改进服务方式,推进退休干部工作有效开展。一是落实政治待遇。应制定完善退休干部阅读文件、听报告、参加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政治学习、参观考察、通报情况、征求意见、走访慰问等各项制度,并保证落实到位。二是加强两项建设。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把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考核。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要把加强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配合党委组织部门抓好抓实。结合退休干部党员居住状况、身体和活动特点,进一步优化组织设置,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对因单位改制、移交管理的企事业单位退休干部党员,要及时接转关系、明确组织归属。对退休干部中的流动党员,原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党组织要从实际出发,落实好他们的组织关系。积极探索按照地域、行业、兴趣设立退休干部党支部的办法,建立社区、单位、协会相结合的退休干部党组织工作机制。加强退休干部党支部班子建设,尤其要选配党性较强、威信较高、身体较好、乐意奉献的同志担任党支部书记,积极为党支部班子开展工作创造条件,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强化理论武装,加强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和精神慰藉,推进新时期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三是加强阵地建设。逐渐扩大和增加退休干部在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活动、学习的范围。把建设老干部活动学习阵地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力争建成具有一定规模、功能比较齐全的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组织离退休干部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不断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四是组织发挥作用。根据退休干部的身体状况和各自特长,按照自觉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充分发挥退休干部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科技进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促进作用,在协助党委和政府做好社会管理工作、调解邻里纠纷、化解社会矛盾、联系和服务群众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建设文明社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积极作用,在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教育培训、培养联系入党积极分子、推进党内民主、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等方面的传帮带作用,在关心教育下一代中的示范作用,支持和引导退休干部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贡献智慧和力量。

(四)健全制度机制,出台政策措施,着力解决退休干部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一要建立保障机制。通过制定政策,保障退休干部退休费按时足额发放。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在就诊服务、用药目录、转诊转院、费用结算等方面对退休干部给予适当照顾,对身患重大疾病的退休干部,优先纳入医疗保健范围,经费由财政拨付或单位承担。二要建立共享机制。按照适当平衡的原则,尽快解决机关、事业、企业单位之间,退休早与退休迟的干部退休费悬殊过大问题,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建立退休费和医疗待遇正常增长机制。对退休干部反映强烈的公积金及其他补贴问题,应本着合情合理的原则加以研究解决。同时,提高退休干部公用经费、活动经费等各项费用,并确保经费能够足额按时划拨到位。三要建立帮扶机制。在做好面上工作的同时,针对困难企业、困难地区、困难单位的退休干部,尤其是年龄较大、长期身患重病、生活不能自理、家庭经济困难的退休干部,建立健全特殊困难退休干部帮扶机制,通过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方式,多形式、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帮助退休干部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五)加强规范指导,夯实基层基础,推进退休干部工作健康有序发展。一是界定退休干部范围。随着企业改制,企业干部队伍已经变成经营管理队伍,干部身份已退出历史舞台。事业单位的改革也正在逐步去行政化,干部身份也在淡化直至消失。明确退休干部概念,规范退休干部范畴,是开展退休干部工作亟需解决的基本问题。二是建立信息管理系统。采取分级录入、分级汇总的方式,对退休干部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登记,逐步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为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搭建信息平台,满足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需要,为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奠定坚实基础。三是推进社会化服务管理。对退休干部实施社会化服务管理,是大势所趋。继续探索利用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方式方法,为退休干部社会化服务管理创造条件。在推进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实现社会化的过程中,按照分期分批的原则,可先行将企业退休人员纳入社会化服务管理体系。随着时机和条件的不断成熟,逐步实现全面社会化。最终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单位为主体、养老机构为补充、各有关部门相互配合的新型养老体系。

(六)适应转型发展,加强队伍建设,为做好退休干部工作提供组织保证。一是实现职能转变。积极适应当前老干部工作以离休干部为主向以退休干部为主转变的突出特征,积极应对、主动作为,逐步实现老干部工作的战略转型和职能转型,切实把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政策明晰、分工具体、措施到位。二是完善工作机构。根据离退休干部人数,对老干部工作机构、编制、人员适时做出调整。参照中央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凡退休干部达到50人以上的都要设置退休干部专职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退休干部达不到50人的,由单位组织(人事)部门管理,明确专人主抓。根据工作任务需要,相应增加工作经费,确保退休干部工作有机构管事、有人员做事、有经费干事。三是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抓好学习型机关建设,强化教育培训、岗位练兵、实践锻炼等措施,健全考核、评价、激励等机制,不断提高老干部工作者的政策运用能力、服务管理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深怀感情、主动服务作为基本政治素质要求,把熟悉政策、精通业务作为基本工作能力要求,把求实创新、无私奉献作为基本工作作风要求,努力打造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作风过得硬、老同志信得过的老干部工作队伍,树立老干部工作部门的良好形象。

干部调研报告(11篇)

导读:xx年7月24日,xx在武汉召开了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在会议他指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干部调研范文

  • 老干部调研报告(6篇)
  • 老干部调研报告(6篇)108人关注

    以人为本共建和谐不断提升老干部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近年来,xx市粮食局的老干部工作在xx市老干部局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xx大精神,以“xxxx ...[更多]

  • 乡镇干部调研报告(7篇)
  • 乡镇干部调研报告(7篇)97人关注

    一、当前乡镇干部队伍教育管理现状(一)文化程度全面提高。从200*年开始,***县分配***余名大学、中专毕业生到乡镇工作,200*年以后我县又多批次在毕业大学生中招录人 ...[更多]

  • 女干部调研报告(6篇)
  • 女干部调研报告(6篇)97人关注

    女干部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组织中处于领导岗位,担任领导职务的女性人才。在今天,妇女参政状况,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越来越受 ...[更多]

  • 干部调研报告(11篇)
  • 干部调研报告(11篇)89人关注

    导读:xx年7月24日,xx在武汉召开了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在会议他指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 ...[更多]

  • 后备干部调研报告(4篇)
  • 后备干部调研报告(4篇)86人关注

    根据市委统战部XX年调研课题安排,我们组织了《参政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研究》_____民盟课题调研组,于XX年4-7月,在_____民盟的各级组织中,开展关于参政党后备干部队伍 ...[更多]

  • 村干部调研分析报告(15篇)
  • 村干部调研分析报告(15篇)86人关注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大学生村干部实际,按照市委组织部门有关要求,我镇以座谈会的形式对大学生村干部做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大学生村干部通过两年多的实践,从 ...[更多]

  • 驻村干部调研报告(5篇)
  • 驻村干部调研报告(5篇)79人关注

    市人民银行驻xx村第十六批帮扶工作组自2023年4月1日进驻以来,牢记市委提出的“强班子、找路子、办实事、帮民富,做示范,带周边”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党建统领,区域统 ...[更多]

  • 领导干部调研报告(15篇)
  • 领导干部调研报告(15篇)74人关注

    导读:xx年7月24日,xx在武汉召开了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在会议他指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helli;helli;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 ...[更多]

  • 干部调研报告(15篇)
  • 干部调研报告(15篇)73人关注

    设置非领导职务,是我国干部制度改革的产物,它对推动我国干部队伍年轻化进程,改善和优化干部队伍结构,调动干部积极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实际情况表明,目前非领导 ...[更多]

  • 大学生村干部调研报告(5篇)
  • 大学生村干部调研报告(5篇)62人关注

    一、××村基本社会经济情况××村坐落在××市××镇西南部,贯通××、××、××三地的省×号公路将本村一分为二,村民出行极为便利。本村由七个村民小组组成。全 ...[更多]

调研报告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