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乡镇财政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乡镇财政作为我国财政体系中是最基层的一级财政,是乡镇政府履行各项社会政治经济职能的财力基础。我镇财政建立于1987年,随着乡镇人民政府的建立,乡镇财政也应运而生。乡镇财政建立之初,由于乡镇财政干部匮乏,经政府批准,由财政和乡镇协调从其他部门抽调一批大中专毕 业生或其他部门的业务骨干来担当,共计4人。本科学历2人,中专1人,高中1人,全部为非专业。后来经过岗位培训,都具有了岗位资格证书。
由于财政干部队伍的整体水平决定着财政部门的管理水平和职能的发挥。财政干部队伍的现状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适不适应,也对基层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剖析我镇财政过去由于人员构成比较复杂,造成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继而在工作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主要问题是:
专业人员不够多、整体素质不够高、业务技能不够精通、服务不够周到、创新能力不强、工作效率偏低;队伍建设的各项制度和机制不够健全,干部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必须大力加强财政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财政队伍的整体素质。
在新形势下,为了更好的加快乡镇财政发展,深化财政改革,造就一支素质更高、能力更强的乡镇财政队伍,势在必行。必须一如既往地重视财政队伍建设,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抓好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唯才是举,才尽其用,营造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我镇相继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进行了一次调整,增加了财政专科毕业有专业能力的2名年轻干部,剔除了一名年龄偏大,学历较低人员;本世纪xx年又进行了一次大的调整,增加了更高学历的专业人才充盈财政队伍。从而演变成现在这支高学历,高水平的财政5人队伍。我镇财政用人的标准是: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建立人才辈出的选拔机制;用人不疑,大胆放手,不求全责备,创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从严要求,规范约束,放手不撒手,不断完善干部管理机制。一句话,就是要选准、用好、严管,让财政干部在干事创业中加快成长。从而在工作中确实发挥好财政干部十种能力;即政治鉴别能力、抵御腐朽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科学决策能力、依法行政能力、行政管理能力、统揽全局能力、服务社会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创新学习能力。
一级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近年来由于各种农补政策的相继出台,把乡镇财政工作推到了老百姓面前。因此,财政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事关民心向背,事关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让人民满意是我们财政干部永恒的追求。这也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增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牢固树立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观念,遵守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转变工作作风,树立良好形象。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思考、研究和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上,放在为基层、为群众办实事上。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服务职能。确实从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知识素质、法律法规素质上全面提高。
另外我镇财政队伍人才结构不够合理。一般专业人才多,高层次的人才少,特别是复合型、有一定研究政策能力的人才更少;专业技术人才职称普遍较低,专业涵盖范围不宽,部分人才奇缺,没有按合理比例搭配。是人才队伍业务素质良莠不齐。业务尖子比较少,多数人仅仅是适应职位,部分人的业务素质还不能达到工作要求。
改善现状就应建立品德、知识、能力、业绩、廉政五要素组成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在人才培养机制上,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抓好政治培训,确保地区财政系统的人才队伍有良好的政治素养;抓好业务培训,提高地区财政干部的业务素质;抓好财政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做好后备干部的筛选、培养和管理工作。根据培养目标和个人情况,按照什么不足补什么的原则,逐人逐项落实培养措施。对后备干部实做到“五看五结合”,即看品行要内外结合,看能力要纵横结合,看特点要长短结合,看为人要上下结合,看政绩要“两手”结合。并将人才评价指标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和干部选拔机制。
总之,新时期形势下建设一支素质强、形象好的财政所干部队伍就应以制度为依据,从严抓起,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理顺各种管理关系,改革不合时宜的管理体制,充分调动乡镇财政所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努力创建一支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新型财政干部队伍。
第2篇 乡镇财政建设调研报告
乡镇财政是乡镇履行职能的财力基础,在巩固基层政权,促进乡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完善财务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乡镇财政作为连接国家与农民、城市与乡村的重要桥梁,在建立公共财政,提供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任务越来越艰臣。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不断深化,乡镇财政理财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取消农业税征管的同时,落实民生政策、发放涉农补贴、服务“三农”发展的职责逐步增强,乡镇财政面临着新的形势与任务,乡镇财政是我国整个财政体系的最基础层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国家政策落实的成效如下,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基层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上,在新形势下,乡镇财政如何更好发挥职能作用,特别是进一步加强对涉农资金的监管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的经验和做法
近年来,土桥镇不断深化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大力开辟乡级财源,加强收支管理,使乡镇财政建设和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乡镇财政收入逐步增长。
1、提高思想认识,全面推进乡镇财政工作,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向乡直部门和村级组织延伸牢固树立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是财政管理基石的观念,充分认识加强“双基”工作的重要性,深入调查研究,梳理相关工作,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基层财政工作的指导考核,培训提高基层人员业务能力,帮助解决工作生活实际困难,有力地推动了乡镇财政各项工作的开展。乡镇财政所充分发挥政策熟、业务精、力量强等优势,成立了“村账乡(镇)代管”办公室,帮助村级组织建立村民理财小组,制定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审核村级财务收支的执行情况,做好村账务、财务“双代管”和村级债权债务的化解工作,促进了村级财务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2、强化对涉农专项资金监管,乡镇财政由资金管理向资产、债务管理延伸,乡镇财政监督向用款单位、具体项目等全程监督延伸, 进一步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以查促管,规范管理。建立完善乡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规范财务收支行为,做到支出有据可依,财务核算规范透明,审批制度约束有力。乡镇财政不仅对财政资金进行管理,而且建章立制,及时制止新债,定期盘活资产,清收债权,定期上报,实现了乡村债权债务实时信息化监控。 针对每年都有大量资金投向农村、监督难以到位的情况,通过改革,乡镇财政实行了全方位监督。一是乡镇财政从项目的论证、立项、申报,再到工程的验收、资金的拨付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管,确保了专项资金的安全、规范和有效使用,提高了项目资金的效益。二是对各类涉农专项资金、财政扶贫资金及其他项目资金,设立专账和专户,实行专人管理和负责,保障专款专用。
3、规范预算管理 进一步完善乡镇预决算制度,改进预算编制方法,增强预算约束力,解决预算编制随意、执行不严肃问题。加强乡镇非税收入监管,实施以预算内外资金统管为主要内容的乡镇财政综合预算,管好用好乡镇政府性资金。积极组织财政收入,不断强化税源管理,定期协调部门收入征管工作,搞好协税护税,努力做大蛋糕。
4、做好民生服务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向保运转、保民生、保农业农村发展延伸 根据服务三农、改善民生对财政工作的新要求,合理界定和充实乡镇财政职能,充分利用乡镇财政贴近农村、直接服务农村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基层财政的公共服务水平,实行“一折通”、“一站式”服务等方式,将各项补贴资金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把国家的涉农补贴、家电下乡等各项惠农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加强对乡镇财政预算指标的控制和财务核算的监管,规范乡镇收支行为,优化乡镇支出结构,保证民生等重点支出。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重点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步增长的长效机制。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努力解决农村税费改革后出现的土地流转等问题,理顺农村经济关系,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二、加强涉农资金监管的经验和做法
近年来,土桥镇财政所严把涉农资金监督管理“五个关口”,确保涉农专项资金安全有效运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1、严把涉农专项资金“公开关” 在涉农专项资金安排后,将涉农项目的名称、资金来源、资金数量、项目安排等情况,采取会议宣传、政务公开栏、广播等多种形式进行公开,让人民群众知晓,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2、严把涉农专项资金“备案关” 涉及涉农专项资金,财政部门及时报同级纪检监察机关备案,特别是将涉农专项资金的名称、来源、数量(包括本级匹配)、项目安排去向、实施单位等情况在项目安排后报同级纪检监察机关备案,让纪检监察部门了解财政部门涉农专项资金落实情况。
3、严把涉农专项资金“拨付关” 严格按照不同涉农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要求,严格把好涉农资金的拨付工作,按时、足额拨付财政涉农专项资金,切实杜绝因财政部门原因导致涉农项目工作不到位的情形发生。
4、严把涉农专项资金“管理关” 加强对资金的跟踪管理,做到财政“支农”资金支付到哪个环节,财政监督就跟踪到哪个环节;财政“支农”资金支付到哪里,财政监督就延伸到哪里,促进涉农项目的实施。
5、严把涉农专项资金“检查关” 除支持和配合纪检机关、专项资金主管部门做好涉农专项资金检查外,每年财政所都自行组织对涉农专项资金落实情况的自查和检查工作,严格查处和纠正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套取、贪污和私分涉农专项资金的行为,保障农村群众的利益。
三、当前乡镇财政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工作量加大,工作难度增加 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三农”政策越来越多,管理要求越来越高,绝大多数都要落实到户到人,农户一般要得到多项补贴,这些最终都要靠财政所来落实,加上“村财乡代理”,乡镇财政所的工作量成倍甚至几倍、十几倍地增加。由于乡镇财政处于财政管理体系的末端,直接面对千家万户,工作面广,服务项目多,补贴兑付工作程序和标准要求较高,致使任务十分繁重,工作量比税改前增加两倍。由于涉农补贴涉及到农民个人的直接利益,发放工作做不好,影响较大。同时,会计核算业务也大量增加。 2、经费短缺,随着财政所工作量的大幅度增长,需要的办公经费开支也相应增长,例如下乡所需的交通工具开支,需要印刷大量的分户补贴清册,需要大量增加计算机的纸张、墨粉消耗等,而这些都是乡财政正常经费预算难以保证的。乡镇财政所自身没有经费预算,支出靠上级补助和镇政府支持,随着业务量的增加,经费短缺问题突出。
四、对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管理和资金监管工作的政策意见和建议
基于实际调查和分析,结合乡镇财政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强化乡镇财政职能。
1、加强乡镇财政体制建设 要充分认识乡镇财政的重要性,将县乡财政建设纳入国家财政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根据当前乡镇财政的特点,转变职能,科学定位乡镇财政职能,由原来的抓收入转变为加强对支出的监管和跟踪,完善区乡财政体制。在合理划分区乡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乡镇经济发展水平、税源基础、财政困难程度等因素,对不同类型的乡镇实行不同的财政体制。
2、加强乡镇财政制度建设 要通过乡镇财政职能的合理定位,明确收入、支出、管理、监督等各项职责,达到“职责明确、制度健全、操作规范、运转高效”的目的,使乡镇财政工作有章可循。整合资金性质相同的项目,形成大类项目,如新农村建设、道路建设、农村义务教育等。按大类项目分配资金,形成支农的合力,降低管理成本。逐步清理并减少配套资金要求,控制乡村债务增长。各类建设要求地方配套和群众自筹的项目多、配套比例大,建议上级减少对建设项目的资金配套要求,减轻乡村支出压力,给乡镇财政控制债务留出空间。
3、加大公示力度,健全公开机制 公开是保证一切工作“阳光操作”的必要前提。通过政府门户网站、部门网页等,实现从中央到乡、到村的自上而下的全节点公开,把乡镇涉农财政资金的资金流程,分配过程和发放过程全面公开,把资金的安排、项目规划审批、政策规定等内容向社会公布,使乡镇涉农财政资金更加透明阳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建议减少资金下拨的环节、程序,缩短资金到位的时间,提高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资金的下拨与资金信息公开结合起来,减少政策落实到位的时间差,最大限度地消除群众对党对政府的误解。
第3篇 关于消化乡镇财政赤字的工作调研报告
乡镇政权是国家政权的基石,乡镇财政状况直接关系到乡镇政权的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我县乡镇财政赤字的严峻现实,为了推进全县乡镇财政消赤保平工作,20xx年7月20日县六届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作出《关于加强乡镇财政消赤保平工作的决议》。最近,根据县委的部署,县七届人大常委会又组成专门调研组,采取召开不同类型乡镇的乡镇长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查阅有关消赤保平资料,多次召开碰头会等形式,摸清实情,掌握根源,商讨对策。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乡镇财政赤字和“消赤保平”工作现状
乡镇财政赤字,是指乡镇本年度内财政收入不够支出的亏空部分,其中包括挂账和负债。两年半来,虽然县政府认真贯彻县六届人大常委会的《决议》,投入满腔热忱和大量精力,采取多种措施,但消赤保平工作收效并不明显。从总体上看,乡镇财政赤字进一步加剧。经县审计局、财政局调查核实,20xx年底全县乡镇帐面赤字为16209万元(不包括中小学校负债9255万元,下同),隐形赤字5953万元,两项合计实际赤字为22162万元。有35个乡镇出现赤字,占乡镇总数的97.2%。其中:赤字在100万元以下的有12个乡镇(共601万元,占2.7%),100万元到500万元的有16个乡镇(共3467万元,占15.6%),500万元到1000万元的有3个乡镇(共2223万元,占10%),1000万元以上的有4个乡镇(共15871万元,占71.7%)。20xx年全县乡镇赤字总额为26511万元,比上年增长100%,20xx年赤字总额比上年下降16.4%。20xx年赤字比20xx年增加200万元以上的有…….等乡镇,增加金额合计9183万元,20xx年比20xx年赤字增长两倍以上的有……..等乡镇,增加金额为8381万元。赤字资金有金融机构借款9834万元,其他机构借款3220万元,个人借款1904万元,占用专项资金478万元,应付未付5264万元,其他渠道1462万元。
鉴于乡镇财政赤字的严峻形势,县委、县政府一直把乡镇消赤保平工作提高到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高度来对待。20xx年县委、县政府分别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工作的通知》(×委发[2000]95号)、《关于加强乡镇财政预算管理,限期消化乡镇财政负债的通知》(×政发[20xx]81号)等文件,要求乡镇加强财政管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逐步消化乡镇财政赤字。同年,县政府成立了“××县乡镇财政消赤保平工作领导小组”,县财政局成立了乡镇财政消赤保平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乡镇财政消赤保平工作。2001年3月县财政局制定乡镇财政收入上台阶、消赤保平的奖励政策,决定对抓收入有成效、消赤明显的乡镇,分别给予收入上台阶、消赤保平和当年综合财政收支平衡等奖励,对赤字加剧的乡镇给予通报批评。三年来共兑现奖励资金314万元,下达困难补助资金351万元,并对消赤保平工作落后的乡镇予以通报批评。县财政部门组织业务培训,提高了乡镇长和乡镇财政所(组)有关人员的业务水平,树立了依法理财的观念,增强了消赤保平的责任感。
20xx年县财政在我县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和上年度多次增加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的大背景下,对县乡财政体制进行了重大调整,大幅调高乡镇人员经费支出标准。其中:行政人员和教职员工提高到20000元/年人,其他事业人员提高到16000元/年人;乡镇财政支出基数从20xx年的12722万元提高到20xx年的23924万元。20xx年又进一步提高人员经费支出标准,乡镇支出基数又比上年增加了1500多万元,同时提高各项事业发展资金的补助标准。由于连续两年的重大调整,大大增强了乡镇财政可支配能力。为确保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20xx年3月县政府发出了《关于批转××县中小学教师工资财政统一发放实施细则的通知》,从20xx年5月1日起,对农村中小学校所有财政供养的在编在职正式教职工工资实行统一发放。为加强对乡镇财政资金运转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和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实行了以财政电子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灵溪、龙港、金乡、钱库、宜山和巴曹等镇分别建立了镇预算会计核算中心,对所属预算单位实行财政集中统一核算。
20xx,县委、县政府狠下决心,解决了历年来一直未能解决的临时工清退问题,共清退乡镇临时工349名,为进一步消化乡镇财政赤字奠定了基础。
二、乡镇财政赤字加剧的原因
既然县政府和财政部门认真贯彻了县六届人大常委会的《决议》,采取了各项有效措施,加大了乡镇财政消赤保平工作力度,为什么乡镇财政赤字状况依然加剧呢?我们通过调研,认为有以下几方面主要原因:
(一)多数乡镇财源萎缩,增收难度大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进行税费改革的通知》(浙委[20xx]4号)精神,我县从20xx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实行“减调改稳、全理负担、转移支付、配套进行”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乡统筹费;少数企业在竞争中没能适时抓住机遇,经营困难,效益下滑;一些企业向龙港、灵溪等中心城镇集聚,多数乡镇税源流失;前几年,我县房地产市场滑坡,土地价格回落,乡镇土地出让金分成大幅下降。加上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的落实,乡镇预算外资金收入大大减少。这些就使得一般乡镇财政收入受到很大影响,财政功能日益弱化,政权运行和各项社会发展项目所需经费基本上完全依赖于县财政。
第4篇 乡镇财政建设问题调研报告
建立和完善乡镇财政发挥职能的保障制度和体系,为乡镇财政发挥职能形成强有力的组织基础和制度保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关于乡镇财政建设问题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
为了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乡镇财政建设的发展方向、构建乡镇财政工作新模式、充分发挥乡镇财政职能,呼和浩特市积极开展全市乡镇财政建设工作专题调研。调研结果显示,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重视下、在各级财政的支持和指导下,呼市乡镇财政的基础建设和软件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依法理财和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职能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但同时也存在着乡镇财政建设发展不平衡、工作机制不完善、队伍建设不稳定、职能发挥受制约等问题。
一、调研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工作部署,制定调研提纲,主要内容包括乡镇财政建设情况、乡镇财政工作开展情况、乡镇财政职能发挥情况、存在问题以及对今后乡镇财政建设发展方向的思考等;深入到各旗县区,组织开展了由旗县区财政局领导、乡镇财政管理科室人员、乡镇政府分管领导以及乡镇财政所所长等人员参加的调研会,就调研提纲有关内容以及乡镇财政实际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和交流;同时实地调研了乡财所的基础建设、制度建设、工作开展等情况,与乡镇财政第一线工作人员进行座谈交流,掌握了较为全面和详细的乡财所建设调研情况。
二、基本情况
(一)乡镇财政机构组织情况
机构和编制情况: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要求,呼和浩特市各旗县区全部建立了乡镇(街道)财政机构,呼和浩特市共辖9个旗县区、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共设立52个乡镇(街道)财政所,其中45各乡镇财政所,7个街道办事处财政所。其中,新城区2个,回民区1个,玉泉区3个,赛罕区6个,土左旗9个,托县6个,和林县8个,清水河县8个,武川县9个。乡镇财政所原有编制数277个,20**年自治区增批68个,共计345个 。
机构组织管理模式:乡镇财政所组织机构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乡财所机构和人员的编制完全隶属于乡镇政府,即人员工资经费、所长任命以及日常工作管理全部归乡镇政府,只有财政业务的监督和指导隶属于旗县区财政局。第二种是机构和人员的编制完全隶属于旗县区财政局,乡镇财政所是旗县区财政局派出机构,人员工资及经费来源、所长任命以及日常工作管理全部归旗县区财政局。
除去土左旗以外,其他8个旗县区的43个乡镇财所均属于第一种模式。大开发区的沙尔沁镇财政所行政区划在新划归大开发区,但是财政所的机构编制未办理划转手续,人员编制、工资经费仍然隶属土左旗,因此大开发区和土左旗目前共计有9个乡镇财政所属于第二种模式。
(二)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情况
目前全市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均比照预算单位管理模式实行,即乡镇政府不设金库,不承担收入任务,乡镇属地的收入直接缴入旗县区国库,旗县区按照一定的标准比照旗县级预算单位的管理模式核定乡镇级政府及其组成部门的经费;有的旗县考虑到乡镇政府的工作性质和职能,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除了人员工资及公务费以外,另外核定一定的乡镇工作经费,用于乡镇履行地方事权的职能,核定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按项目核定补助,一种是定额补助。例如清水河县,实行按项目对乡镇进行补助,除了人员工资、人员经费等一般预算单位的公用经费以外,还安排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费、计划生育事业费、农业人口管辖公务费(按照底管辖农业人口数2元/人,每个乡镇根据人数能核定2万到5万)、自然村管辖公务费(200元/村,每个乡镇根据村庄数能核定1万到3万)、乡财政工作经费(1.5万元/乡镇)、乡镇文化事业(2万/乡镇)及合作医疗费(2万/乡镇)、维修费(1.5万元/乡镇)等内容;按照定额补助的比如玉泉区,在比照部门预算编制年度预算经费的基础上,每个乡镇及涉农街道办事处定额核定经费50万元。
(三)乡镇财政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办公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全市乡镇财政所都有固定的办公场所,除玉泉区小黑河镇、昭君路办事处,土左旗所辖9个乡镇,清水河县北堡乡、五良太乡、单台子乡之外,其他乡镇(街道)财政所办公条件较好。各乡镇(街道 )财政所均配备了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卷柜等办公设施,新城区保和少镇、武川县可镇和哈乐镇还配备了led电子显示屏、触摸式查询机、监控装置、公示栏、便民休息座椅等设施。办公设施齐备,有26个乡镇财政设置了服务大厅。
2、信息化建设情况
网络连通方面,各旗县区财政局依托金财工程建设,建立了四级财政网络,实现了自治区、市、县及乡镇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实时监控,除个别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乡镇之外,财政纵向网络贯通基本完成,并有专人负责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
财政应用支撑平台建设方面,截至目前为止,全市财政平台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全部在各旗县区财政综合信息平台上运行,旗县运行的软件主要包括: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指标管理系统、会计总账、工资统发、资产管理系统、政府采购管理系统、非税收入管理系统、部门预算管理系统、预算执行监控系统(市级已经运用,旗县区尚未完全运用)、公务卡系统、地方金融债务管理系统以及“一卡通”和“一事一议”等,乡镇运行的软件系统主要包括,财政指标管理系统、集中支付系统、工资统发、账务系统、资产管理系统、“一卡通”和“一事一议”软件系统等。
3、制度建设情况
根据乡镇财政预算管理、资金监管、财务核算、服务基层等职能,各乡镇(街道)财政所进一步明确了乡镇财政在收入、支出、管理、监督等方面的职责,制定了涉及财政资金审批拨付、“一卡通”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等方面的内部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并制匾上墙,汇编成册,基本达到了职责明确、制度健全、操作规范的目的。
三、乡镇财政职能发挥情况
1、县乡财政体制方面
全市各乡镇财政均取消了金库,乡镇各项税收及非税收入等直接缴入旗县区金库,乡镇不承担组织财政收入的任务,全市所有乡镇经费的来源,均由旗县区按照一定的预算标准,比照旗县区预算单位管理模式,予以核定和拨付。
2、预算资金管理和核算
旗县级对乡镇资金的管理是由各乡镇财政按本旗县区预算编制标准、办法和程序编制乡镇年度财政收支预算,由旗县区财政局批复下达后执行。预算执行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除土左旗之外的其他旗县区财政局,对乡镇预算资金的管理方式等同于当地的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即乡镇年度预算资金统一由旗县级财政支付中心拨付到乡镇财政所后执行。另外一种是只有土左旗,单独设有乡财旗管收付中心,专门核算和管理各乡镇中心的工资、收支及各类专项支出,以报账方式管理乡镇资金支出业务。
拨付到乡镇的预算资金的管理和核算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乡镇财政所负责乡镇所有财政资金的账户管理、资金拨付和财务核算,例如托县、清水河等。一种是乡镇政府另外设立专门的乡镇政府财务核算账户,由乡财所将预算资金由乡财所账户拨付到乡镇政府外专设的账户上,由乡镇政府专职的、不隶属于乡财所的财务人员进行核算。
3、国有资产管理
各乡镇财政对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的发挥不完全一致。有的旗县区乡财所开展了本乡镇政府的资产登记、购置、处置等管理工作,并通过国有资产管理软件系统实现了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的发挥。有的旗县区乡财所,资产管理职能发挥较弱,没有有效的利用国有资产管理软件系统,也没有有效地管理本地区的国有资产,最多停留在上报资产年度统计报表的工作状态。
4、政府采购
各旗县区均设立了政府采购监管部门,新城区、土左旗还设立了政府采购中心,实现管采分离,但乡镇政府采购工作总体薄弱,财政所均未设置政府采购岗位和人员,由于乡镇级政府采购预算业务相对量少,一般为临时性采购事项,大多未执行规范的采购程序,大额政府采购由旗县区财政统一办理。
5、项目专项资金监督
上级部门确定的项目专项资金大多由旗县区财政局直接拨付业务主管部门执行,乡镇财政不知晓项目资金的安排和拨付情况,也不参与项目专项资金的监管工作,因此对项目专项资金基本无法进行监管。
6、民生资金兑现
拨付到乡镇的民生资金的发放,是在职能部门依据有关政策确定了执行标准、执行范围等内容之后,由乡镇财政所依据职能部门的审核结果和报告,由乡镇财政所“一卡通”专职工作人员,通过“一卡通”软件系统,拨付和发放各类民生资金,目前,大部分民生资金(部门有专门规定的除外)已经基本基纳入 “一卡通”发放范围,为各项落实惠民政策的落实提供了有效地保障。
四、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财政工作人员队伍不稳定
一是乡镇财政所基层工作的特点和环境相对落后,不易留住人才。二是乡财所人员的编制包含在乡镇政府总体编制范围内,编制既有公务员编制,也有事业编制,人员使用和调配权也在乡镇政府,因此当其他工作岗位为公务员编制时,具备条件的乡镇财政所工作人员会优先选择公务员编制的其他岗位,而放弃乡财所事业编的工作岗位。三是随着预算法的有效落实,对于乡财所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及从业资格的要求不断提高,导致一些在乡财所工作多年但是从未取得过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老财政所工作人员,放弃了乡财所的工作而选择了乡镇政府其他工作。四是由于乡镇政府人员编制不足及高素质人员缺乏等原因,许多乡镇财政所人员兼职镇政府其他工作,当镇政府有专门的工作需求时,极易调整乡财所工作人员。以上几个因素导致乡镇财政队伍无法实现稳定的定编、定岗、定员的用人机制,使得乡财政建设缺乏强有力的队伍保障。
(二)乡镇财政职能弱化
1、培植财源、协税护税职能弱化
由于乡镇财政体制等同于预算单位管理的模式,乡镇的支出均由旗县区财政予以保障,不再与乡镇收入挂钩。客观上乡镇没有了组织收入的压力,虽然乡镇政府具有协税护税的职能,但是经济形势下滑、乡镇经济基础弱,加之乡镇税务所按片设置,税收实行垂直管理,乡镇协调税源难度大,使得各乡镇培植财源、协税护税的积极性较低,乡镇财政组织收入的职能趋于弱化。
2、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能力弱化
乡镇财政的资金监管能力普遍偏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民生资金监管缺乏合理分工合作机制。自治区统一要求通过“一卡通”发放涉农财政补贴资金,根据规定,乡镇财政部门是财政补贴资金 “一卡通” 发放通道的建立和维护部门,业务主管部门是给谁发、怎么发、发多少的政策执行者和监管者。随着近年来惠民财政补贴资金量的增加,工作量越来越大,有些乡镇由于人员少、部门间的分工合作机制不明确等原因,导致乡镇对资金监管职能的弱化,出现了部门推诿、监管缺位、资金发放效率受影响、个别补贴资金游离于“一卡通”之外进行发放、虚报冒领等问题。二是项目资金监管存在盲区。目前乡镇财政监管的资金基本上除去乡镇级预算资金外,只有极少的财政项目资金(例如一事一议资金)经过乡镇进行支出,其余项目资金均在旗县级通过业务部门执行,乡镇财政“不知道”、“摸不着”、“看不见”,更是无从监管,使得基层财政监管职能与有效促进基层经济建设不能够很好地相结合。”取三是对村级财务监管与农业、审计等部门缺乏有效的分工协作和工作机制,不能够很好地体现财政监督职能。四是乡镇财政对国有资产监管职能普遍较弱。有的乡镇没有进行过资产清理登记工作,即使登记了,有帐无物的资产也没有及时进行资产处置和账务处理。乡镇政府及各部门的资产购置、处置和处理业务,除了部分大宗政府采购业务经过乡镇财政上报县级财政进行采购之外,其余基本不通过乡镇财政进行。乡镇财政资产监管职能的弱化,导致乡镇资产不明晰、资产虚帐、资产闲置、资产流失等问题的出现。
(三)依法理财有待加强
目前乡镇财政在开展预算资金的管理和执行工作时,主要以服从乡镇政府领导和乡镇工作需求为主,当工作需求与财政政策规定以及业务规范发生冲突时,容易出现轻规范重需求的现象,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另外乡镇人大监督力度也相对较弱,比如有些乡镇出现需要经过乡镇人大批准的预算变更事项时,往往是先执行变更,然后再补办预算变更手续,有的甚至不不办预算变更手续。
(四)工作经费不足
基层财政的工作性质是面对广大农民,有相当大的工作量是要求深入到农村第一线的,加之信息化工程建设要求越来越高,网络运行费用和计算机所需耗材等开支都比较大,办公经费的需求也相应增加,目前各旗县区乡镇财政所工作经费普遍存在经费不足的现象,有的除了人员工资外基本没有专门的工作经费预算,经费不足问题逐步显现。
五、乡镇财政下一步改善的方向建议
一是明确乡镇机构编制隶属关系,建立乡财政职能发挥的机构保障机制。在新常态下,应明确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形势的的乡镇财政的职能定位,确定乡镇财政作为乡镇级的财政管家角色,并根据职能定位要求,明确批复乡镇财政机构编制和职能范围,确定乡镇财政所在新形势下的位置和角色,同时建立和完善乡镇财政发挥职能的保障制度和体系,为乡镇财政发挥职能形成强有力的组织基础和制度保障。
二是要明确乡镇财政的职能定位。要结合乡镇工作的新形势和新特点,根据新《预算法》的发布,调整充实乡镇财政职能,确保基层财政发挥效用。根据目前财政工作的新要求,要重点加强乡镇财政八项职能,即:协调组织收入职能、预决算编制和执行职能、财政资金的监督和管理职能、财经和惠民政策执行职能、农村综合改革职能、国有资产管理职能、乡村财政财务监管职能、资产与债权债务管理职能等。
三是通过试点的方法,探索恢复乡镇财政金库。预算法规定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之前之所以撤销乡镇金库,是考虑到在以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乡镇收入任务与当地支出完全挂钩,同时将收入任务作为考核指标下达,与乡镇领导的考核和任用挂钩,容易造成不正当渠道组织收入、非法组织税源等问题的产生。新形势下,中央提出新常态的经济发展理念,乡镇财政收入将不再成为压力指标,可以以试点的方式,在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乡镇,恢复乡镇金库,探索建立与收入相关联的激励机制,提升乡镇培植财源、组织财政收入、促进乡镇经济法发展积极性。
四是要加强乡镇财政所队伍建设。建设乡镇财政所高素质的队伍,是做好财政业务、发挥财政职能的前提和保障,因此,要重视乡镇财政所人员队伍的建设,从理顺机构编制的隶属关系、提高乡镇财政工作人员的地位、加强乡镇财政人员的培养和任用等方面来促进乡镇财政队伍的稳定和加强,从而保障乡镇财政职能的有效发挥。
五是要构建法制乡镇财政。在全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大环境下,建立法制财政既是党和国家的要求,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各级党委、政府及财政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乡镇财政法制化、制度化重要性的认识,强化乡镇财政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意识,建立完善乡镇财政的法制体系,形成乡镇财政依法理财的工作机制,在法治的轨道上充分发挥乡镇财政应有的职能。
六是要构建乡镇财政资金监督工作机制。按照财政部关于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和加强财政基础管理和基层建设工作的要求,要求乡镇财政充分发挥就地、就近监管优势,对财政性资金实施全面监管。对于乡镇属地项目,首先应该在项目的申报、建设以及项目资产的形成等方面,予以乡镇财政发挥资金监管职能的位置,其次在财政资金的拨付和管理方面,要以金财工程为支撑,全面建立财政信息联通和监管模式,下达资金的信息实现县乡共享,或者建立部门管理项目、资金由乡镇财政支付的模式,以便于乡镇财政能够及时对资金进行有效监管。
七是要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各乡镇财政所要积极整合办公资源,建立乡镇财政综合服务大厅,实行“一厅式办公,级次式审核,柜组式作业,一条龙服务,规范化管理”的运作模式,对惠民政策咨询、财政补贴农民资金发放等服务事项实行“一个窗口管理、一站式办结”,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
第5篇 乡镇财政调研报告
一、我县乡镇财政职能基本状况
目前,我县各乡镇财政所承担的工作大致相同,主要是承担乡镇一般预算资金的收支管理,部门综合预算管理,非税收入的征管,国有(集体)资产管理,财政补贴资金发放与信息化管理,执行财政监督,参与农村综合改革,协助税收征管等。
(一)做好财政收支预算,保障党委政府工作正常运转。编制财政预算,保障乡镇政府运转是乡镇财政所的基本职能。我县乡镇财政所根据上级财政“要健全乡镇财政预算制度,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力求科学合理地编制乡镇年度财政收支预算,切实保障乡镇党政机构行政和社会管理等基本运转的支出需要,努力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严格按照财政预算制度和编制程序按时编制年度财政收支预算,预算方案通过后,镇基本支出定员定额管理,严格控制预算追加,切实增强预算的约束力。
(二)做好涉农补贴工作,认真落实惠农政策。各乡镇财所通过涉农财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对各自辖区内的农户建立了详细的信息库,内容包括:每户人口数,主要劳动力,种植土地面积等情况以及收入状况等。与镇多办、畜牧站、农机站等部门对涉农补贴对象的小麦种植面积补贴、良种补贴、养殖母猪补贴和购买大型农用机械补贴申报的情况,认真做好认定、审核和公示等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补贴对象全部纳入政策保障范围内,最后通过“一卡通”把补贴款发放到补贴对象本人手中。
(三)参与专项资金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各乡镇财政所积极参与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对于列入乡镇财政预算的专项资金,建立了全项目库管理制度,加强项目论证、立项、申报、实施等各环节的监督;对未列入乡镇财政预算的专项资金,包括农林水专项、农业综合开发、环境保护、土地开发整理等也加强监根据专项资金项目申报进度情况,经过核实后,给专项资金项目拨付资金,既严防截留、挪用、挤占专项资金的行为发生,又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管理,确保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加强财务监督,健全乡村理财机制。各乡镇财政所严格执行党委政府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实行统一财务开支范围和标准,严格规范财务收支行为,并按月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对镇直各部门使用的房屋认真做好建造日期及使用年限的登记建档,对购买的车辆、空调和办公用品的购买日期、品牌、金额、使用年限分别一一登记造册,制定台帐,做到资产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统一,防止资产流失。联合镇“双代管”办公室对村级重大事项进行审批,限定报刊费,禁止招待费,以便更好地保障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使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五)搞好队伍建设,提高乡镇财政管理水平。各乡镇财政人员除积极参加县财政部门组织的培训外,还参加各镇党委定期组织的学习国家方针政策的活动,除此之外各乡镇财所人员每周再抽出2-4小时集中或分散学习法规政策或业务知识,以增强财所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使每个人员的财政管理水平都有突飞猛进的提高。
二、我县乡镇财政所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混乱的现象依然存在。农业税取消后,乡镇财政所的主要职能是什么?乡镇机构改革后财政所到底会不会撤消?如不撤,乡镇财所的工作在哪里?该如何工作?这种认识上存在的盲点和误区,对乡镇财政干部队伍的稳定和工作开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部分财政所存在管理松散、人心不稳,工作消极等现象。
2、工作纪律不够严格。在日常工作中,纪律意识较差,不能严格遵守按时上下班制度,迟到早退现象严重,部分干部职工平时挂着上班的牌,做的却是自已的生意,有的长期旷工在外做生意,工作散漫。
3、个别领导敷衍了事。个别乡镇财政所领导在工作上不抓紧,不督促所内干部职工按期完成工作,听之任之;对纪律检查隐瞒、包庇不上班干部职工:检查到缺勤人员时,以外出办事为由搪塞检查组。汇报工作时总是客观原因多于主观原因,没有深入分析主观因素。
三、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的保障措施
(一)明确乡镇财政指导管理机构。要在财政部门内部明确一个处室具体负责对乡镇财政的归口管理和指导。据我们了解,目前全国已有19个省(区、市)财政厅(局)组建了专门的基层财政管理处(局)负责乡镇财政管理工作,其中黑龙江、浙江、广西、重庆、贵州、甘肃、青海、宁夏等10个省份在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加挂农村基层财政管理局的牌子。我省铜川市从XX年起将原县(区)农业税收管理局改为农村财务管理局,同时将原农村税费改革办公室更名为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负责乡镇财政的管理工作。大荔、太白、彬县、旬邑、蓝田等县已经明确把对乡镇财政的管理和指导工作交由县综改办负责。我们认为,要贯彻落实谢旭人部长关于“乡镇财政机构建设、职能定位、资金监管、工作指导由国务院农村综改办负责;乡镇财政预算、体制问题由预算司负责”的批示精神,对乡镇财政管理的有关问题尽快予以明确。
(二)加大投入力度,改善乡镇财政所履职条件。要加大投入力度,重点解决乡镇财政所办公用房不足、交通工具缺乏、办公设备老化等问题,为乡镇财政干部创造必需的工作环境。从铜川、商洛等市情况看,标准化乡镇财政所建设要达到:宿办分离、三室一厅、柜台式办公。所长办公室、档案室、会议室面积为20平方米左右,综合服务大厅面积在30平方米以上。从建设投入来看,新建一个财政所需40万元,扩建一个财政所需30万元,更新修缮一个财政所需10万元。另外,乡镇财政所需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和公务用车。建议将乡镇财政所的建设投入纳入财政预算,实行“中省财政补助、市县加大投入”的办法,逐步实施,分三年完成财政所规范化建设改造任务。同时,要将乡镇财政所的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局的部门预算,实行集中支付、集中核算。
第6篇 乡镇财政调研报告范文
一、我县乡镇财政职能基本状况
目前,我县各乡镇财政所承担的工作大致相同,主要是承担乡镇一般预算资金的收支管理,部门综合预算管理,非税收入的征管,国有(集体)资产管理,财政补贴资金发放与信息化管理,执行财政监督,参与农村综合改革,协助税收征管等。
(一)做好财政收支预算,保障党委政府工作正常运转。编制财政预算,保障乡镇政府运转是乡镇财政所的基本职能。我县乡镇财政所根据上级财政“要健全乡镇财政预算制度,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力求科学合理地编制乡镇年度财政收支预算,切实保障乡镇党政机构行政和社会管理等基本运转的支出需要,努力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严格按照财政预算制度和编制程序按时编制年度财政收支预算,预算方案通过后,镇基本支出定员定额管理,严格控制预算追加,切实增强预算的约束力。
(二)做好涉农补贴工作,认真落实惠农政策。各乡镇财所通过涉农财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对各自辖区内的农户建立了详细的信息库,内容包括:每户人口数,主要劳动力,种植土地面积等情况以及收入状况等。与镇多办、畜牧站、农机站等部门对涉农补贴对象的小麦种植面积补贴、良种补贴、养殖母猪补贴和购买大型农用机械补贴申报的情况,认真做好认定、审核和公示等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补贴对象全部纳入政策保障范围内,最后通过“一卡通”把补贴款发放到补贴对象本人手中。
(三)参与专项资金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各乡镇财政所积极参与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对于列入乡镇财政预算的专项资金,建立了全项目库管理制度,加强项目论证、立项、申报、实施等各环节的监督;对未列入乡镇财政预算的专项资金,包括农林水专项、农业综合开发、环境保护、土地开发整理等也加强监根据专项资金项目申报进度情况,经过核实后,给专项资金项目拨付资金,既严防截留、挪用、挤占专项资金的行为发生,又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管理,确保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加强财务监督,健全乡村理财机制。各乡镇财政所严格执行党委政府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实行统一财务开支范围和标准,严格规范财务收支行为,并按月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对镇直各部门使用的房屋认真做好建造日期及使用年限的登记建档,对购买的车辆、空调和办公用品的购买日期、品牌、金额、使用年限分别一一登记造册,制定台帐,做到资产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统一,防止资产流失。联合镇“双代管”办公室对村级重大事项进行审批,限定报刊费,禁止招待费,以便更好地保障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使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五)搞好队伍建设,提高乡镇财政管理水平。各乡镇财政人员除积极参加县财政部门组织的培训外,还参加各镇党委定期组织的学习国家方针政策的活动,除此之外各乡镇财所人员每周再抽出2-4小时集中或分散学习法规政策或业务知识,以增强财所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使每个人员的财政管理水平都有突飞猛进的提高。
二、我县乡镇财政所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混乱的现象依然存在。农业税取消后,乡镇财政所的主要职能是什么?乡镇机构改革后财政所到底会不会撤消?如不撤,乡镇财所的工作在哪里?该如何工作?这种认识上存在的盲点和误区,对乡镇财政干部队伍的稳定和工作开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部分财政所存在管理松散、人心不稳,工作消极等现象。
2、工作纪律不够严格。在日常工作中,纪律意识较差,不能严格遵守按时上下班制度,迟到早退现象严重,部分干部职工平时挂着上班的牌,做的却是自已的生意,有的长期旷工在外做生意,工作散漫。
3、个别领导敷衍了事。个别乡镇财政所领导在工作上不抓紧,不督促所内干部职工按期完成工作,听之任之;对纪律检查隐瞒、包庇不上班干部职工:检查到缺勤人员时,以外出办事为由搪塞检查组。汇报工作时总是客观原因多于主观原因,没有深入分析主观因素。
三、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的保障措施
(一)明确乡镇财政指导管理机构。要在财政部门内部明确一个处室具体负责对乡镇财政的归口管理和指导。据我们了解,目前全国已有19个省(区、市)财政厅(局)组建了专门的基层财政管理处(局)负责乡镇财政管理工作,其中黑龙江、浙江、广西、重庆、贵州、甘肃、青海、宁夏等10个省份在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加挂农村基层财政管理局的牌子。我省铜川市从xx年起将原县(区)农业税收管理局改为农村财务管理局,同时将原农村税费改革办公室更名为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负责乡镇财政的管理工作。大荔、太白、彬县、旬邑、蓝田等县已经明确把对乡镇财政的管理和指导工作交由县综改办负责。我们认为,要贯彻落实谢旭人部长关于“乡镇财政机构建设、职能定位、资金监管、工作指导由国务院农村综改办负责;乡镇财政预算、体制问题由预算司负责”的批示精神,对乡镇财政管理的有关问题尽快予以明确。
(二)加大投入力度,改善乡镇财政所履职条件。要加大投入力度,重点解决乡镇财政所办公用房不足、交通工具缺乏、办公设备老化等问题,为乡镇财政干部创造必需的工作环境。从铜川、商洛等市情况看,标准化乡镇财政所建设要达到:宿办分离、三室一厅、柜台式办公。所长办公室、档案室、会议室面积为20平方米左右,综合服务大厅面积在30平方米以上。从建设投入来看,新建一个财政所需40万元,扩建一个财政所需30万元,更新修缮一个财政所需10万元。另外,乡镇财政所需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和公务用车。建议将乡镇财政所的建设投入纳入财政预算,实行“中省财政补助、市县加大投入”的办法,逐步实施,分三年完成财政所规范化建设改造任务。同时,要将乡镇财政所的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局的部门预算,实行集中支付、集中核算。
第7篇 乡镇财政管理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为了解乡镇财政管理现状,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我们采取书面调查、典型分析、分片座谈的方式,对我县乡镇财政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行乡镇财政体制运行情况
我县乡镇财政改革按区域设置一乡一所,人员每所1-3人,实行当地政府与县级财政部门双重管理,每乡镇都有办公住房。实施“划分税种,核定基数,全额解缴,超收分成,自求平衡”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以来,乡镇财政运行管理总体上是好的。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划分了乡镇财政收入范围。烟叶特产税按政府文件实行超任务奖,农村税费改革缺口由县财政转移支付解决。
(二)界定了乡镇财政支出范围。支出范围包括行政事业人员工资、公用经费、公费医疗支出、民政优抚支出、抢险救灾支出、支农支出及生产经济建设等支出。
(三)保证了乡镇机构正常运转。我县财政供给人员达18000多人,属全省最多的县,近几年实行省直管以来,人员工资已经能保证按时发放。
(四)消化了部分乡镇赤字。我县是一个以烤烟产业为主的税种单一县,近几年,煤碳产业发展迅速,有矿乡镇收入增长快,超收奖励政策提高了乡镇抓收入的积极性,赤字得到很大的消化。
(五)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乡镇通过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和自身结余资金,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招商引资,加大了经济社会发展项目的投入,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现行乡镇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财政所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双重管理的机制使得有的财政所人员上推下滑、长期不干实事,有的则以乡镇的中心工作为主,缺少业务能力,形成两个极端。当然,管理制度也需完善。
(二)现行管理体制致使乡镇财力悬殊。由于交通、乡镇区位环境及经济发展变化等诸多因素,造成乡镇之间财力悬殊较大。
(三)现行管理体制造成县乡两级财政收支结余差距过大。
(四)现行管理体制不利有效化解乡镇债务。由于乡镇财政管理不够规范,财政支出随意性较大,有的乡镇未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于保障正常运转、消赤减债,甚至不顾财力状况大兴土木、购买小汽车等。
(五)财政制度执行不力,监管不够到位。乡镇财政所的管理权限主要在乡镇,财政所只能作为乡镇政府的会计出纳,监管上缺乏激励机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有开展有组织的经常性财政、财务大检查,财经纪律执行力度弱。
三、强化乡镇财政管理的建议
(一)合理界定乡镇事权范围。按照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合理确定乡镇政府的支出范围。乡镇事权包括行政事业人员(含离退休人员)工资(含津补贴)、公用经费、场镇管理运行经费、医疗经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村(居委)干部补贴、村(居委)办公经费、乡村道路维修费、低保配套费、优抚经费、五保户供养费等。
(二)合理划分县乡财政收入。一是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执行增值税、所得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土地增值税等税种的分成比例,并把能征收的税种尽量留给乡镇。二是根据乡镇事权范围每年确定乡镇支出基数。按当年预算超收确定一定比例进行县乡分成,乡镇留足刚性支出基数和超收分成的部分后,余下的上缴县财政;属收不抵支的乡镇,由县级财政转移支付定额补助。三是烤烟税、社会抚养费分成比例按现行规定执行。四是工业园区企业实现的税收收入列入县级财政收入,乡镇招商引资进入园区企业税收按一定比例分成。园区坐落地乡镇,可适当给予工作经费补助。
(三)加强财政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财政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以适应新时期财政工作。健全乡镇财政职能,完善机构人员管理,选择作风正派、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干部充实到乡镇财政队伍中来。加强乡镇财政人员培训工作,制定培训规划,建立健全分级培训机制。保障乡镇财政实施监管工作的必要经费,改善工作条件。
(四)坚决控制乡镇新增债务。在对乡镇进行考核时要牢固树立“增收是政绩,偿债也是政绩”的新观念,把促进发展、消化债务纳入考核的重要内容。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乡镇新增债务。乡镇一律不准为经济活动提供贷款担保,不得以任何名义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和抵押,凡违反规定担保形成的新债,实行“谁签字、谁负责”,由签字人和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偿还。要逐步偿清历史债务。对已形成的债务,进一步明晰债务构成,明确债务主体,分年度逐步消化历史欠账。
(五)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一是严格票据管理。乡镇财政收入票据实行“存量控制、缴旧领新、规范填开、及时入库、对号核销、票款同步”的管理办法,各乡镇财政所应建立专用票据台账,县财政局实行专人管理、分乡设簿、收发登记,并采取双月结算检查制度。二是严格财经纪律。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财经纪律,严格收支两条线,严禁坐收坐支;财政部门要及时划拨权属乡镇的资金,必须当年划拨兑现。三是严格财务监管。建立税收信息共享机制,严禁转引税收;要健全完善制度,加大财政、财务检查和审计监督力度。四是严格责任追究。凡违反国家财经纪律规定,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六、明确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目标
(一)将所有财政资金纳入监管范围。乡镇财政要将各级政府安排和分配用于乡镇以下的各种财政资金,以及部分乡镇组织的集体经济收入等,全部纳入乡镇财政监管范围。包括:对人员和家庭的补助性资金,支农惠农的项目建设资金;乡镇财政本级安排资金,上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下达到乡镇的资金。
(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做好预算执行工作,加快预算支出进度,促进资金及时足额拨付。提高资金项目的安全性,防止数据不实、虚假立项、骗取套取、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等行为。推进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工作,不断提高农民受益程度。
(三)明确补助性资金监管工作的重点。财政补助性资金,是指以人口、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牲畜头(只)数、购买行为等为分配依据,直接或间接补助到农民的财政资金。包括鼓励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和支持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运转方面的财政补助资金。及时公开、公示补助政策和补助对象。乡镇财政要联系或配合有关站所、单位,及时公开各种补助政策,要把有关《公开信》和“一折通”(或一卡通)等及时发放到农户,确保农民群众的知情权。要联系或配合有关站所、单位,将村委会上报的补贴对象、补贴依据、补贴标准、补贴金额、联系电话等信息通过“村务公开栏”或“财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加强社会监督。认真核实补助信息。乡镇财政对公示中有举报、有反映的案例,要派人及时到当地核实真伪。对比较容易发生变化的在校学生人数、寄宿生生活补助人数、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补助人数、五保户供养人数、优抚对象人数、低保救助人数、农业保险补贴面积等,在向县级财政或主管部门汇总上报补贴名册前,乡镇财政要有重点地派人到现场进行清点抽查,并将抽查结果及时向上级财政和主管部门报告。切实将补助资金落实到户。要按照各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采取国库集中支付与“一折通”(或“一卡通”)相结合等有效的资金发放制度,保证补助资金及时、安全、便捷地落实到户,避免多卡发放,不得以任何理由克扣农民补贴资金。扎实做好补助信息的基础管理工作。乡镇财政要与有关站所一起,认真做好本乡镇范围内补助资金相关基础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分类、报告和建档等台账工作,适时对有关信息进行补充和更新,确保基础信息完整、真实、准确。
(四)协调做好上级安排补助性资金的监管。对于由上级财政或主管部门发放的补助性资金,上级财政部门应协调同级主管部门,及时向乡镇财政提供相关补助政策文件,并提出监管要求。乡镇财政根据上级财政的委托,做好监管工作。
(五)抽查审核单位经费预算。对于教育、卫生等按照生均、人均标准安排公用经费等支出的单位,乡镇财政要积极配合县级财政落实有关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对补助对象实有人数等情况的抽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并报告上级财政和主管部门。
(六)把握项目资金监管的关键环节。项目资金是指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自然生态环境、教育、医疗、文化条件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财政补助资金。严把项目申报关。乡镇财政要对项目申报的真实性、可行性进行实地察看,并向县级财政提出意见建议。做好项目公示。乡镇财政要对项目的实施范围、责任人和受益人等情况进行公示,鼓励农民参与,加强群众监督。跟踪项目实施。实地检查项目的开工建设和进展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向县级财政报告,按照县级财政委托,做好项目支出审核和资金拨付工作。及时评估验收。做好项目评估验收和档案管理工作,提出项目运转和维护管理建议等。
(七)细化纳入乡镇财政预算管理的项目资金监管。细化预算编制。乡镇财政要按照部门预算编制要求,进一步细化项目预算编报,严格审核有关申报项目的真实性、可行性,对符合要求的项目纳入年度预算。加强预算执行管理。项目预算执行过程中,要确保资金及时拨付到位,并对项目实施进度进行跟踪管理。项目完成后要组织评审验收和绩效考核。完善“乡财县管”制度。县级财政部门要负责对乡镇纳入预算管理的项目进行审核把关,组织好资金拨付和跟踪监控工作。
(八)协作监管项目建设资金。对于上级财政与主管部门共同支持或上级主管部门直接下达到本乡镇的资金,乡镇财政要建立与各专业站所、村委会的日常信息联络制度,及时掌握上级主管部门下达到各站所、村、组、农场、企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的项目资金信息,建立项目档案,及时纳入监管范围。要主动收集县级财政各业务股室下发的项目资金文件,了解下达到本乡镇范围内的项目资金,及时实施监管。要实地察看或抽查项目开工建设情况,检查资金使用情况,评估项目运行效果,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九)夯实项目建设资金的基础管理工作。乡镇财政要按照本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搞好本乡镇范围内的农林水利、乡村道路、学校医院、集镇村庄、环境保护等项目库建设。对项目申报和项目安排提出合理化建议,避免随意申报和重复申报项目。对建设项目要进行公示,避免虚假立项、套取项目资金现象。对已完工项目要进行档案管理,跟踪项目效益。
(十)加强乡镇财政预算管理。要将税收收入、非税收入、上年结余资金等所有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实行综合预算。要积极清理预算外收入,严格基金收入管理。要加强收入征管工作,对乡镇负责征收的财政收入,按照规定及时、足额缴入国库,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不得截留、坐支、挪用和私设“小金库”。要逐步完善乡镇基本支出定员定额管理,建立项目库管理制度。要及时报送预算,按规定程序报送人大批复,并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完善有关制度措施,严格乡镇财政支出和会计核算管理,加强县级财政对乡镇的监督检查。
(十一)健全乡村财务管理。要逐步建立乡村债务动态监控制度,及时、全面地掌握乡村债务变化情况,建立健全债务控制和化债工作规章制度。乡镇财政既要尊重村级组织资金安排使用的自主权,也要加强对村级组织财务的管理,积极探索村账乡代管等管理方式。要对上级部门补助村级组织的专项工作经费进行专账核算。要加强对乡村资产的管理,建立健全乡村资产购建、验收、保管、使用、处置等管理制度,做到资产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相统一。
第8篇 加强乡镇财政建设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
建立和完善乡镇财政发挥职能的保障制度和体系,为乡镇财政发挥职能形成强有力的组织基础和制度保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关于乡镇财政建设问题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
为了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乡镇财政建设的发展方向、构建乡镇财政工作新模式、充分发挥乡镇财政职能,呼和浩特市积极开展全市乡镇财政建设工作专题调研。调研结果显示,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重视下、在各级财政的支持和指导下,呼市乡镇财政的基础建设和软件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依法理财和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职能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但同时也存在着乡镇财政建设发展不平衡、工作机制不完善、队伍建设不稳定、职能发挥受制约等问题。
一、调研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工作部署,制定调研提纲,主要内容包括乡镇财政建设情况、乡镇财政工作开展情况、乡镇财政职能发挥情况、存在问题以及对今后乡镇财政建设发展方向的思考等;深入到各旗县区,组织开展了由旗县区财政局领导、乡镇财政管理科室人员、乡镇政府分管领导以及乡镇财政所所长等人员参加的调研会,就调研提纲有关内容以及乡镇财政实际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和交流;同时实地调研了乡财所的基础建设、制度建设、工作开展等情况,与乡镇财政第一线工作人员进行座谈交流,掌握了较为全面和详细的乡财所建设调研情况。
二、基本情况
(一)乡镇财政机构组织情况
机构和编制情况: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要求,呼和浩特市各旗县区全部建立了乡镇(街道)财政机构,呼和浩特市共辖9个旗县区、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共设立52个乡镇(街道)财政所,其中45各乡镇财政所,7个街道办事处财政所。其中,新城区2个,回民区1个,玉泉区3个,赛罕区6个,土左旗9个,托县6个,和林县8个,清水河县8个,武川县9个。乡镇财政所原有编制数277个,20_____年自治区增批68个,共计345个 。
机构组织管理模式:乡镇财政所组织机构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乡财所机构和人员的编制完全隶属于乡镇政府,即人员工资经费、所长任命以及日常工作管理全部归乡镇政府,只有财政业务的监督和指导隶属于旗县区财政局。第二种是机构和人员的编制完全隶属于旗县区财政局,乡镇财政所是旗县区财政局派出机构,人员工资及经费来源、所长任命以及日常工作管理全部归旗县区财政局。
除去土左旗以外,其他8个旗县区的43个乡镇财所均属于第一种模式。大开发区的沙尔沁镇财政所行政区划在新划归大开发区,但是财政所的机构编制未办理划转手续,人员编制、工资经费仍然隶属土左旗,因此大开发区和土左旗目前共计有9个乡镇财政所属于第二种模式。
(二)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情况
目前全市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均比照预算单位管理模式实行,即乡镇政府不设金库,不承担收入任务,乡镇属地的收入直接缴入旗县区国库,旗县区按照一定的标准比照旗县级预算单位的管理模式核定乡镇级政府及其组成部门的经费;有的旗县考虑到乡镇政府的工作性质和职能,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除了人员工资及公务费以外,另外核定一定的乡镇工作经费,用于乡镇履行地方事权的职能,核定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按项目核定补助,一种是定额补助。例如清水河县,实行按项目对乡镇进行补助,除了人员工资、人员经费等一般预算单位的公用经费以外,还安排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费、计划生育事业费、农业人口管辖公务费(按照20xx年底管辖农业人口数2元/人,每个乡镇根据人数能核定2万到5万)、自然村管辖公务费(200元/村,每个乡镇根据村庄数能核定1万到3万)、乡财政工作经费(1.5万元/乡镇)、乡镇文化事业(2万/乡镇)及合作医疗费(2万/乡镇)、维修费(1.5万元/乡镇)等内容;按照定额补助的比如玉泉区,在比照部门预算编制年度预算经费的基础上,每个乡镇及涉农街道办事处定额核定经费50万元。
(三)乡镇财政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办公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全市乡镇财政所都有固定的办公场所,除玉泉区小黑河镇、昭君路办事处,土左旗所辖9个乡镇,清水河县北堡乡、五良太乡、单台子乡之外,其他乡镇(街道)财政所办公条件较好。各乡镇(街道 )财政所均配备了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卷柜等办公设施,新城区保和少镇、武川县可镇和哈乐镇还配备了led电子显示屏、触摸式查询机、监控装置、公示栏、便民休息座椅等设施。办公设施齐备,有26个乡镇财政设置了服务大厅。
2、信息化建设情况
网络连通方面,各旗县区财政局依托金财工程建设,建立了四级财政网络,实现了自治区、市、县及乡镇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实时监控,除个别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乡镇之外,财政纵向网络贯通基本完成,并有专人负责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
财政应用支撑平台建设方面,截至目前为止,全市财政平台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全部在各旗县区财政综合信息平台上运行,旗县运行的软件主要包括: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指标管理系统、会计总账、工资统发、资产管理系统、政府采购管理系统、非税收入管理系统、部门预算管理系统、预算执行监控系统(市级已经运用,旗县区尚未完全运用)、公务卡系统、地方金融债务管理系统以及“一卡通”和“一事一议”等,乡镇运行的软件系统主要包括,财政指标管理系统、集中支付系统、工资统发、账务系统、资产管理系统、“一卡通”和“一事一议”软件系统等。
3、制度建设情况
根据乡镇财政预算管理、资金监管、财务核算、服务基层等职能,各乡镇(街道)财政所进一步明确了乡镇财政在收入、支出、管理、监督等方面的职责,制定了涉及财政资金审批拨付、“一卡通”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等方面的内部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并制匾上墙,汇编成册,基本达到了职责明确、制度健全、操作规范的目的。
三、乡镇财政职能发挥情况
1、县乡财政体制方面
全市各乡镇财政均取消了金库,乡镇各项税收及非税收入等直接缴入旗县区金库,乡镇不承担组织财政收入的任务,全市所有乡镇经费的来源,均由旗县区按照一定的预算标准,比照旗县区预算单位管理模式,予以核定和拨付。
2、预算资金管理和核算
旗县级对乡镇资金的管理是由各乡镇财政按本旗县区预算编制标准、办法和程序编制乡镇年度财政收支预算,由旗县区财政局批复下达后执行。预算执行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除土左旗之外的其他旗县区财政局,对乡镇预算资金的管理方式等同于当地的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即乡镇年度预算资金统一由旗县级财政支付中心拨付到乡镇财政所后执行。另外一种是只有土左旗,单独设有乡财旗管收付中心,专门核算和管理各乡镇中心的工资、收支及各类专项支出,以报账方式管理乡镇资金支出业务。
拨付到乡镇的预算资金的管理和核算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乡镇财政所负责乡镇所有财政资金的账户管理、资金拨付和财务核算,例如托县、清水河等。一种是乡镇政府另外设立专门的乡镇政府财务核算账户,由乡财所将预算资金由乡财所账户拨付到乡镇政府外专设的账户上,由乡镇政府专职的、不隶属于乡财所的财务人员进行核算。
3、国有资产管理
各乡镇财政对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的发挥不完全一致。有的旗县区乡财所开展了本乡镇政府的资产登记、购置、处置等管理工作,并通过国有资产管理软件系统实现了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的发挥。有的旗县区乡财所,资产管理职能发挥较弱,没有有效的利用国有资产管理软件系统,也没有有效地管理本地区的国有资产,最多停留在上报资产年度统计报表的工作状态。
4、政府采购
各旗县区均设立了政府采购监管部门,新城区、土左旗还设立了政府采购中心,实现管采分离,但乡镇政府采购工作总体薄弱,财政所均未设置政府采购岗位和人员,由于乡镇级政府采购预算业务相对量少,一般为临时性采购事项,大多未执行规范的采购程序,大额政府采购由旗县区财政统一办理。
5、项目专项资金监督
上级部门确定的项目专项资金大多由旗县区财政局直接拨付业务主管部门执行,乡镇财政不知晓项目资金的安排和拨付情况,也不参与项目专项资金的监管工作,因此对项目专项资金基本无法进行监管。
6、民生资金兑现
拨付到乡镇的民生资金的发放,是在职能部门依据有关政策确定了执行标准、执行范围等内容之后,由乡镇财政所依据职能部门的审核结果和报告,由乡镇财政所“一卡通”专职工作人员,通过“一卡通”软件系统,拨付和发放各类民生资金,目前,大部分民生资金(部门有专门规定的除外)已经基本基纳入 “一卡通”发放范围,为各项落实惠民政策的落实提供了有效地保障。
四、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财政工作人员队伍不稳定
一是乡镇财政所基层工作的特点和环境相对落后,不易留住人才。二是乡财所人员的编制包含在乡镇政府总体编制范围内,编制既有公务员编制,也有事业编制,人员使用和调配权也在乡镇政府,因此当其他工作岗位为公务员编制时,具备条件的乡镇财政所工作人员会优先选择公务员编制的其他岗位,而放弃乡财所事业编的工作岗位。三是随着预算法的有效落实,对于乡财所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及从业资格的要求不断提高,导致一些在乡财所工作多年但是从未取得过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老财政所工作人员,放弃了乡财所的工作而选择了乡镇政府其他工作。四是由于乡镇政府人员编制不足及高素质人员缺乏等原因,许多乡镇财政所人员兼职镇政府其他工作,当镇政府有专门的工作需求时,极易调整乡财所工作人员。以上几个因素导致乡镇财政队伍无法实现稳定的定编、定岗、定员的用人机制,使得乡财政建设缺乏强有力的队伍保障。
(二)乡镇财政职能弱化
1、培植财源、协税护税职能弱化
由于乡镇财政体制等同于预算单位管理的模式,乡镇的支出均由旗县区财政予以保障,不再与乡镇收入挂钩。客观上乡镇没有了组织收入的压力,虽然乡镇政府具有协税护税的职能,但是经济形势下滑、乡镇经济基础弱,加之乡镇税务所按片设置,税收实行垂直管理,乡镇协调税源难度大,使得各乡镇培植财源、协税护税的积极性较低,乡镇财政组织收入的职能趋于弱化。
2、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能力弱化
乡镇财政的资金监管能力普遍偏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民生资金监管缺乏合理分工合作机制。自治区统一要求通过“一卡通”发放涉农财政补贴资金,根据规定,乡镇财政部门是财政补贴资金 “一卡通” 发放通道的建立和维护部门,业务主管部门是给谁发、怎么发、发多少的政策执行者和监管者。随着近年来惠民财政补贴资金量的增加,工作量越来越大,有些乡镇由于人员少、部门间的分工合作机制不明确等原因,导致乡镇对资金监管职能的弱化,出现了部门推诿、监管缺位、资金发放效率受影响、个别补贴资金游离于“一卡通”之外进行发放、虚报冒领等问题。二是项目资金监管存在盲区。目前乡镇财政监管的资金基本上除去乡镇级预算资金外,只有极少的财政项目资金(例如一事一议资金)经过乡镇进行支出,其余项目资金均在旗县级通过业务部门执行,乡镇财政“不知道”、“摸不着”、“看不见”,更是无从监管,使得基层财政监管职能与有效促进基层经济建设不能够很好地相结合。”取三是对村级财务监管与农业、审计等部门缺乏有效的分工协作和工作机制,不能够很好地体现财政监督职能。四是乡镇财政对国有资产监管职能普遍较弱。有的乡镇没有进行过资产清理登记工作,即使登记了,有帐无物的资产也没有及时进行资产处置和账务处理。乡镇政府及各部门的资产购置、处置和处理业务,除了部分大宗政府采购业务经过乡镇财政上报县级财政进行采购之外,其余基本不通过乡镇财政进行。乡镇财政资产监管职能的弱化,导致乡镇资产不明晰、资产虚帐、资产闲置、资产流失等问题的出现。
(三)依法理财有待加强
目前乡镇财政在开展预算资金的管理和执行工作时,主要以服从乡镇政府领导和乡镇工作需求为主,当工作需求与财政政策规定以及业务规范发生冲突时,容易出现轻规范重需求的现象,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另外乡镇人大监督力度也相对较弱,比如有些乡镇出现需要经过乡镇人大批准的预算变更事项时,往往是先执行变更,然后再补办预算变更手续,有的甚至不不办预算变更手续。
(四)工作经费不足
基层财政的工作性质是面对广大农民,有相当大的工作量是要求深入到农村第一线的,加之信息化工程建设要求越来越高,网络运行费用和计算机所需耗材等开支都比较大,办公经费的需求也相应增加,目前各旗县区乡镇财政所工作经费普遍存在经费不足的现象,有的除了人员工资外基本没有专门的工作经费预算,经费不足问题逐步显现。
五、乡镇财政下一步改善的方向建议
一是明确乡镇机构编制隶属关系,建立乡财政职能发挥的机构保障机制。在新常态下,应明确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形势的的乡镇财政的职能定位,确定乡镇财政作为乡镇级的财政管家角色,并根据职能定位要求,明确批复乡镇财政机构编制和职能范围,确定乡镇财政所在新形势下的位置和角色,同时建立和完善乡镇财政发挥职能的保障制度和体系,为乡镇财政发挥职能形成强有力的组织基础和制度保障。
二是要明确乡镇财政的职能定位。要结合乡镇工作的新形势和新特点,根据新《预算法》的发布,调整充实乡镇财政职能,确保基层财政发挥效用。根据目前财政工作的新要求,要重点加强乡镇财政八项职能,即:协调组织收入职能、预决算编制和执行职能、财政资金的监督和管理职能、财经和惠民政策执行职能、农村综合改革职能、国有资产管理职能、乡村财政财务监管职能、资产与债权债务管理职能等。
三是通过试点的方法,探索恢复乡镇财政金库。预算法规定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之前之所以撤销乡镇金库,是考虑到在以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乡镇收入任务与当地支出完全挂钩,同时将收入任务作为考核指标下达,与乡镇领导的考核和任用挂钩,容易造成不正当渠道组织收入、非法组织税源等问题的产生。新形势下,中央提出新常态的经济发展理念,乡镇财政收入将不再成为压力指标,可以以试点的方式,在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乡镇,恢复乡镇金库,探索建立与收入相关联的激励机制,提升乡镇培植财源、组织财政收入、促进乡镇经济法发展积极性。
四是要加强乡镇财政所队伍建设。建设乡镇财政所高素质的队伍,是做好财政业务、发挥财政职能的前提和保障,因此,要重视乡镇财政所人员队伍的建设,从理顺机构编制的隶属关系、提高乡镇财政工作人员的地位、加强乡镇财政人员的培养和任用等方面来促进乡镇财政队伍的稳定和加强,从而保障乡镇财政职能的有效发挥。
五是要构建法制乡镇财政。在全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大环境下,建立法制财政既是党和国家的要求,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各级党委、政府及财政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乡镇财政法制化、制度化重要性的认识,强化乡镇财政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意识,建立完善乡镇财政的法制体系,形成乡镇财政依法理财的工作机制,在法治的轨道上充分发挥乡镇财政应有的职能。
六是要构建乡镇财政资金监督工作机制。按照财政部关于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和加强财政基础管理和基层建设工作的要求,要求乡镇财政充分发挥就地、就近监管优势,对财政性资金实施全面监管。对于乡镇属地项目,首先应该在项目的申报、建设以及项目资产的形成等方面,予以乡镇财政发挥资金监管职能的位置,其次在财政资金的拨付和管理方面,要以金财工程为支撑,全面建立财政信息联通和监管模式,下达资金的信息实现县乡共享,或者建立部门管理项目、资金由乡镇财政支付的模式,以便于乡镇财政能够及时对资金进行有效监管。
七是要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各乡镇财政所要积极整合办公资源,建立乡镇财政综合服务大厅,实行“一厅式办公,级次式审核,柜组式作业,一条龙服务,规范化管理”的运作模式,对惠民政策咨询、财政补贴农民资金发放等服务事项实行“一个窗口管理、一站式办结”,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
第9篇 关于消化乡镇财政赤字的调研报告
乡镇政权是国家政权的基石,乡镇财政状况直接关系到乡镇政权的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我县乡镇财政赤字的严峻现实,为了推进全县乡镇财政消赤保平工作,2001年7月20日县六届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作出《关于加强乡镇财政消赤保平工作的决议》。最近,根据县委的部署,县七届人大常委会又组成专门调研组,采取召开不同类型乡镇的乡镇长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查阅有关消赤保平资料,多次召开碰头会等形式,摸清实情,掌握根源,商讨对策。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乡镇财政赤字和“消赤保平”工作现状
乡镇财政赤字,是指乡镇本年度内财政收入不够支出的亏空部分,其中包括挂账和负债。两年半来,虽然县政府认真贯彻县六届人大常委会的《决议》,投入满腔热忱和大量精力,采取多种措施,但消赤保平工作收效并不明显。从总体上看,乡镇财政赤字进一步加剧。经县审计局、财政局调查核实,2002年底全县乡镇帐面赤字为16209万元(不包括中小学校负债9255万元,下同),隐形赤字5953万元,两项合计实际赤字为22162万元。有35个乡镇出现赤字,占乡镇总数的97.2%。其中:赤字在100万元以下的有12个乡镇(共601万元,占2.7%),100万元到500万元的有16个乡镇(共3467万元,占15.6%),500万元到1000万元的有3个乡镇(共2223万元,占10%),1000万元以上的有4个乡镇(共15871万元,占71.7%)。2001年全县乡镇赤字总额为26511万元,比上年增长100%,2002年赤字总额比上年下降16.4%。2002年赤字比2000年增加200万元以上的有…….等乡镇,增加金额合计9183万元,2002年比2000年赤字增长两倍以上的有……..等乡镇,增加金额为8381万元。赤字资金来源:有金融机构借款9834万元,其他机构借款3220万元,个人借款1904万元,占用专项资金478万元,应付未付5264万元,其他渠道1462万元。
鉴于乡镇财政赤字的严峻形势,县委、县政府一直把乡镇消赤保平工作提高到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高度来对待。2000年县委、县政府分别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工作的通知》(×委发[2000]95号)、《关于加强乡镇财政预算管理,限期消化乡镇财政负债的通知》(×政发[2000]81号)等文件,要求乡镇加强财政管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逐步消化乡镇财政赤字。同年,县政府成立了“××县乡镇财政消赤保平工作领导小组”,县财政局成立了乡镇财政消赤保平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乡镇财政消赤保平工作。2001年3月县财政局制定乡镇财政收入上台阶、消赤保平的奖励政策,决定对抓收入有成效、消赤明显的乡镇,分别给予收入上台阶、消赤保平和当年综合财政收支平衡等奖励,对赤字加剧的乡镇给予通报批评。三年来共兑现奖励资金314万元,下达困难补助资金351万元,并对消赤保平工作落后的乡镇予以通报批评。县财政部门组织业务培训,提高了乡镇长和乡镇财政所(组)有关人员的业务水平,树立了依法理财的观念,增强了消赤保平的责任感。
2002年县财政在我县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和上年度多次增加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的大背景下,对县乡财政体制进行了重大调整,大幅调高乡镇人员经费支出标准。其中:行政人员和教职员工提高到20000元/年人,其他事业人员提高到16000元/年人;乡镇财政支出基数从2001年的12722万元提高到2002年的23924万元。2003年又进一步提高人员经费支出标准,乡镇支出基数又比上年增加了1500多万元,同时提高各项事业发展资金的补助标准。由于连续两年的重大调整,大大增强了乡镇财政可支配能力。为确保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2002年3月县政府发出了《关于批转××县中小学教师工资财政统一发放实施细则的通知》,从2002年5月1日起,对农村中小学校所有财政供养的在编在职正式教职工工资实行统一发放。为加强对乡镇财政资金运转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和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实行了以财政电子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灵溪、龙港、金乡、钱库、宜山和巴曹等镇分别建立了镇预算会计核算中心,对所属预算单位实行财政集中统一核算。
2003,县委、县政府狠下决心,解决了历年来一直未能解决的临时工清退问题,共清退乡镇临时工349名,为进一步消化乡镇财政赤字奠定了基础。
二、乡镇财政赤字加剧的原因
既然县政府和财政部门认真贯彻了县六届人大常委会的《决议》,采取了各项有效措施,加大了乡镇财政消赤保平工作力度,为什么乡镇财政赤字状况依然加剧呢?我们通过调研,认为有以下几方面主要原因:
(一)多数乡镇财源萎缩,增收难度大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进行税费改革的通知》(浙委[2002]4号)精神,我县从2002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实行“减调改稳、全理负担、转移支付、配套进行”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乡统筹费;少数企业在竞争中没能适时抓住机遇,经营困难,效益下滑;一些企业向龙港、灵溪等中心城镇集聚,多数乡镇税源流失;前几年,我县房地产市场滑坡,土地价格回落,乡镇土地出让金分成大幅下降。加上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的落实,乡镇预算外资金收入大大减少。这些就使得一般乡镇财政收入受到很大影响,财政功能日益弱化,政权运行和各项社会发展项目所需经费基本上完全依赖于县财政。
第10篇 乡镇财政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为了解乡镇财政管理现状,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我们采取书面调查、典型分析、分片座谈的方式,对我县乡镇财政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行乡镇财政体制运行情况
我县乡镇财政改革按区域设置一乡一所,人员每所1-3人,实行当地政府与县级财政部门双重管理,每乡镇都有办公住房。实施'划分税种,核定基数,全额解缴,超收分成,自求平衡'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以来,乡镇财政运行管理总体上是好的。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划分了乡镇财政收入范围。烟叶特产税按政府文件实行超任务奖,农村税费改革缺口由县财政转移支付解决。
(二)界定了乡镇财政支出范围。支出范围包括行政事业人员工资、公用经费、公费医疗支出、民政优抚支出、抢险救灾支出、支农支出及生产经济建设等支出。
(三)保证了乡镇机构正常运转。我县财政供给人员达18000多人,属全省最多的县,近几年实行省直管以来,人员工资已经能保证按时发放。
(四)消化了部分乡镇赤字。我县是一个以烤烟产业为主的税种单一县,近几年,煤碳产业发展迅速,有矿乡镇收入增长快,超收奖励政策提高了乡镇抓收入的积极性,赤字得到很大的消化。
(五)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乡镇通过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和自身结余资金,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招商引资,加大了经济社会发展项目的投入,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现行乡镇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财政所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双重管理的机制使得有的财政所人员上推下滑、长期不干实事,有的则以乡镇的中心工作为主,缺少业务能力,形成两个极端。当然,管理制度也需完善。
(二)现行管理体制致使乡镇财力悬殊。由于交通、乡镇区位环境及经济发展变化等诸多因素,造成乡镇之间财力悬殊较大。
(三)现行管理体制造成县乡两级财政收支结余差距过大。
(四)现行管理体制不利有效化解乡镇债务。由于乡镇财政管理不够规范,财政支出随意性较大,有的乡镇未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于保障正常运转、消赤减债,甚至不顾财力状况大兴土木、购买小汽车等。
(五)财政制度执行不力,监管不够到位。乡镇财政所的管理权限主要在乡镇,财政所只能作为乡镇政府的会计出纳,监管上缺乏激励机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有开展有组织的经常性财政、财务大检查,财经纪律执行力度弱。
三、强化乡镇财政管理的建议
(一)合理界定乡镇事权范围。按照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合理确定乡镇政府的支出范围。乡镇事权包括行政事业人员(含离退休人员)工资(含津补贴)、公用经费、场镇管理运行经费、医疗经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村(居委)干部补贴、村(居委)办公经费、乡村道路维修费、低保配套费、优抚经费、五保户供养费等。
第11篇 乡镇财政工作调研报告
一、乡镇财政监督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一)现行乡镇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就***县目前乡镇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开展情况来看,乡镇财政监督检查主要依赖于县级财政监督部门,乡镇财政所主要是配合上级财政监督部门工作,没有或者很少主动开展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由于体制或者其他方面原因,乡镇财政部门自主开展财政监督检查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主动监督意识不强,存在等靠望思想。大部分乡镇财政所认为财政监督是县监督局的事情,主观认识不足。
2、管理体制不顺,开展监督检查阻力大。由于***县财政所“人、才、物”归地方政府政府管理,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主要是遵从地方政府的旨意,在开展监督检查的同时不同程度上会受到各方面的阻力和压力,不能展开手脚开展监督检查。
3、执法主体不明,处理落实力度薄弱。由于财政所是乡镇的一家事业单位,不属于一级执法主体,没有执法权力,往往查出问题,也得不到很好的处理和落实,大多数只能是不了了之。
4、检查程序不规范,监督检查缺乏有序性和科学性。由于缺乏一整套完整的乡镇财政监督操作程序和工作规范,再加上乡镇财政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在执行财政监督过程中往往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缺乏有力的执法依据,实行财政监督工作往往也只能了于形式,停留在表面上,不能有实质性的进展。
(二)乡镇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违纪违规的主要表现形式,检查的重点及难点1、乡镇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乡镇财政体制已由原来的一级财政改为“乡财县管乡用”模式,每年的收支纳入部门预算管理,不再核算税收收入,除镇政府和财政所,其他部门全部垂直上划。乡镇财政收入主要是上级补助收入和非税收入,而乡镇政府及财政部门都没有收费及罚没等政府非税收入科目所赋予的职能,大部分是地方企业上交及上级专项补助等自筹收入,从严格上讲,只能属于自筹收入,而且收入来源复杂,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给监督检查也增加了难度。
2、乡镇财政收入违纪违规的主要表现形式:主要是部分收入具有不合理性或不合法性:如部分乡镇政府和村组织存截留、挪用专项资金,少数部门存在乱收费现象等。
3、乡镇财政收入财政监督检查的重点是:如何规范乡镇收入形式,严禁乱收费行为,如何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全过程的的监督,保证专项资金的使用安全和使用效益。难点是:村级收入管理不规范,没有真正全额纳入预算管理,存在坐收坐支现象;对乡镇政府和村组织截留、挪用专项资金的行为督促整改及处理处罚力度不够。
(三)乡镇财政支出的主要管理模式,存在问题1、乡镇财政支出的主要管理模式:就***县而言,乡镇财政支出的主要管理模式是实行“乡财县管”和“国库授权支付”模式。对乡镇政府和财政所编制部门预算,对村级转移支付支出编制公共支出预算。
2、乡镇财政支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乡镇项目资金存在不确定性,一般很难纳入部门预算编制范畴。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缺乏严肃性,部门预算也仅仅是规范了财政预算内支出,而预算外支出预算在编制和执行上都不严格,部门预算改革普遍是了于形式,缺乏严密性。
(四)乡镇财政支出的主要方向与类别,违纪违规的主要表现形式,检查的重点及难点1、***县乡镇财政支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部门预算支出:是指乡镇政府和财政所的部门预算支出,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2)村级补助支出:是指村级转移支付和取消农业税后农业税附加。
(3)专项资金支出:包括各类惠农补贴资金、民政优抚资金及项目资金等。
(4)“以钱养事”支出:指对以钱养事单位的补助支出。
2、违纪违规的主要形式是:串用资金科目,不严格按照科目支出类型使用财政资金,存在挤占、挪用部分项目资金现象,有的地方还存在用下年度资金弥补上年度资金缺口现象,形成寅吃卯粮状况。
(五)乡镇财政如何开展财务、会计、资产和绩效监督,重点是什么1、转变观念,强化监管意识。乡镇财政部门要增强大财政监督意识,要把加强财政监督纳入日常工作的重要范畴,要争取财政监督的主动性、经常性,有计划、有步骤地深入开展重点检查工作。
2、发挥优势,探索监管思路。一是要规范乡镇财政监督工作程序和操作规范;二是要完善乡镇财政监督队伍建设;三是要明确乡镇财政监督职能和完善监督机构设置;四是要增强乡镇财政监督检查执法权力;四是要理顺乡镇财政监督管理体制;五是要保障乡镇财政财政监督工作经费。
3、上下联动,形成监管合力。上级财政监督部门要加强乡镇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指导和管理,要建立日常监督检查的考核检查和绩效评价及激励机制,要建立财政监督情况上报和重点违纪违规情况预警防空防控机制,要形成上下联动的监管合力。
4、齐抓共管,开创监管局面。财政监督离不开上级部门的正确指导和各级政府部门及全社会的大力支持,要积极营造大财政监督氛围,形成全社会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
(六)实行“乡财县管”、“村财乡管”新情况、新问题,违纪违规的新表现形式是什么1、“乡财县管”和“村财乡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乡财县管”主要是管预算内,预算外资金管理难到位,对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和资产管理缺乏力度;“村财乡管”主要是管帐,对资金和资产管理难到位,综合预算编制和执行力度不够。
(2)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会计基础工作不够规范,财务会计制度执行缺乏力度,白纸条入帐、现金余额过大现象普遍。
(3)会计执法环境不优,农村的公共支出往往都无法提供规范的原始发票,支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大。
2、违纪违规的新表现形式主要有:
(1)编制和申报虚假或重复申报项目套取项目资金弥补公用经费不足;(2)挤占、截留或挪用专项资金用于公用经费支出;(3)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部分“两委”存在人人手里有钱、人人用钱现象;(4)以钱养事项目不清,明是养事,实是养人。
二、意见和建议
(一)建立乡镇财政监督专员制度:由县财政监督机构派出财政监督专员驻乡镇或区域负责辖区财政监督日常工作,履行财政监督职责,执行上级重点财政监督检查工作任务。
(二)规范乡镇财政监督工作程序:规范和完善乡镇财政监督检查和执法程序。
(三)明确乡镇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职责和内容。
(四)建立乡镇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效能考核和评价机制,注重绩效评价。
(五)强化乡镇财政监督检查执法力度,赋予必要的执法权力。
(六)加强乡镇财政监督检查队伍自身建设,建立乡镇财政监督专员考核考评和异地交流机制,实行再监督。
(七)理顺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建立规范统一的乡镇财政垂直管理体系,有利于加强乡镇财政队伍的管理和工作指导,便于乡镇财政干部的异地交流,有利于充分调动乡镇财政干部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乡镇财政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第12篇 2022关于新时期乡镇财政管理问题调研报告范文
2022关于新时期乡镇财政管理问题调研报告范文
我们眼下的社会,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新时期乡镇财政管理问题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了解乡镇财政管理现状,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我们采取书面调查、典型分析、分片座谈的方式,对我县乡镇财政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行乡镇财政体制运行情况
我县乡镇财政改革按区域设置一乡一所,人员每所1—3人,实行当地政府与县级财政部门双重管理,每乡镇都有办公住房。实施“划分税种,核定基数,全额解缴,超收分成,自求平衡”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以来,乡镇财政运行管理总体上是好的。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划分了乡镇财政收入范围。烟叶特产税按政府文件实行超任务奖,农村税费改革缺口由县财政转移支付解决。
(二)界定了乡镇财政支出范围。支出范围包括行政事业人员工资、公用经费、公费医疗支出、民政优抚支出、抢险救灾支出、支农支出及生产经济建设等支出。
(三)保证了乡镇机构正常运转。我县财政供给人员达18000多人,属全省最多的县,近几年实行省直管以来,人员工资已经能保证按时发放。
(四)消化了部分乡镇赤字。我县是一个以烤烟产业为主的税种单一县,近几年,煤碳产业发展迅速,有矿乡镇收入增长快,超收奖励政策提高了乡镇抓收入的积极性,赤字得到很大的消化。
(五)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乡镇通过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和自身结余资金,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招商引资,加大了经济社会发展项目的投入,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现行乡镇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财政所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双重管理的机制使得有的财政所人员上推下滑、长期不干实事,有的则以乡镇的中心工作为主,缺少业务能力,形成两个极端。当然,管理制度也需完善。
(二)现行管理体制致使乡镇财力悬殊。由于交通、乡镇区位环境及经济发展变化等诸多因素,造成乡镇之间财力悬殊较大。
(三)现行管理体制造成县乡两级财政收支结余差距过大。
(四)现行管理体制不利有效化解乡镇债务。由于乡镇财政管理不够规范,财政支出随意性较大,有的乡镇未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于保障正常运转、消赤减债,甚至不顾财力状况大兴土木、购买小汽车等。
(五)财政制度执行不力,监管不够到位。乡镇财政所的管理权限主要在乡镇,财政所只能作为乡镇政府的会计出纳,监管上缺乏激励机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有开展有组织的经常性财政、财务大检查,财经纪律执行力度弱。
三、强化乡镇财政管理的建议
(一)合理界定乡镇事权范围。按照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合理确定乡镇政府的支出范围。乡镇事权包括行政事业人员(含离退休人员)工资(含津补贴)、公用经费、场镇管理运行经费、医疗经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村(居委)干部补贴、村(居委)办公经费、乡村道路维修费、低保配套费、优抚经费、五保户供养费等。
(二)合理划分县乡财政收入。
一是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执行增值税、所得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土地增值税等税种的分成比例,并把能征收的税种尽量留给乡镇。
二是根据乡镇事权范围每年确定乡镇支出基数。按当年预算超收确定一定比例进行县乡分成,乡镇留足刚性支出基数和超收分成的部分后,余下的上缴县财政;属收不抵支的乡镇,由县级财政转移支付定额补助。
三是烤烟税、社会抚养费分成比例按现行规定执行。
四是工业园区企业实现的税收收入列入县级财政收入,乡镇招商引资进入园区企业税收按一定比例分成。园区坐落地乡镇,可适当给予工作经费补助。
(三)加强财政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财政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以适应新时期财政工作。健全乡镇财政职能,完善机构人员管理,选择作风正派、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干部充实到乡镇财政队伍中来。加强乡镇财政人员培训工作,制定培训规划,建立健全分级培训机制。保障乡镇财政实施监管工作的必要经费,改善工作条件。
(四)坚决控制乡镇新增债务。在对乡镇进行考核时要牢固树立“增收是政绩,偿债也是政绩”的新观念,把促进发展、消化债务纳入考核的重要内容。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乡镇新增债务。乡镇一律不准为经济活动提供贷款担保,不得以任何名义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和抵押,凡违反规定担保形成的新债,实行“谁签字、谁负责”,由签字人和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偿还。要逐步偿清历史债务。对已形成的债务,进一步明晰债务构成,明确债务主体,分年度逐步消化历史欠账。
(五)严格执行财经纪律。
一是严格票据管理。乡镇财政收入票据实行“存量控制、缴旧领新、规范填开、及时入库、对号核销、票款同步”的管理办法,各乡镇财政所应建立专用票据台账,县财政局实行专人管理、分乡设簿、收发登记,并采取双月结算检查制度。
二是严格财经纪律。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财经纪律,严格收支两条线,严禁坐收坐支;财政部门要及时划拨权属乡镇的资金,必须当年划拨兑现。
三是严格财务监管。建立税收信息共享机制,严禁转引税收;要健全完善制度,加大财政、财务检查和审计监督力度。
四是严格责任追究。凡违反国家财经纪律规定,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四、明确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目标
(一)将所有财政资金纳入监管范围。乡镇财政要将各级政府安排和分配用于乡镇以下的各种财政资金,以及部分乡镇组织的集体经济收入等,全部纳入乡镇财政监管范围。包括:对人员和家庭的补助性资金,支农惠农的项目建设资金;乡镇财政本级安排资金,上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下达到乡镇的资金。
(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做好预算执行工作,加快预算支出进度,促进资金及时足额拨付。提高资金项目的安全性,防止数据不实、虚假立项、骗取套取、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等行为。推进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工作,不断提高农民受益程度。
(三)明确补助性资金监管工作的重点。财政补助性资金,是指以人口、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牲畜头(只)数、购买行为等为分配依据,直接或间接补助到农民的财政资金。包括鼓励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和支持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运转方面的财政补助资金。及时公开、公示补助政策和补助对象。乡镇财政要联系或配合有关站所、单位,及时公开各种补助政策,要把有关《公开信》和“一折通”(或一卡通)等及时发放到农户,确保农民群众的知情权。要联系或配合有关站所、单位,将村委会上报的补贴对象、补贴依据、补贴标准、补贴金额、联系电话等信息通过“村务公开栏”或“财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加强社会监督。认真核实补助信息。乡镇财政对公示中有举报、有反映的案例,要派人及时到当地核实真伪。对比较容易发生变化的在校学生人数、寄宿生生活补助人数、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补助人数、五保户供养人数、优抚对象人数、低保救助人数、农业保险补贴面积等,在向县级财政或主管部门汇总上报补贴名册前,乡镇财政要有重点地派人到现场进行清点抽查,并将抽查结果及时向上级财政和主管部门报告。切实将补助资金落实到户。要按照各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采取国库集中支付与“一折通”(或“一卡通”)相结合等有效的资金发放制度,保证补助资金及时、安全、便捷地落实到户,避免多卡发放,不得以任何理由克扣农民补贴资金。扎实做好补助信息的基础管理工作。乡镇财政要与有关站所一起,认真做好本乡镇范围内补助资金相关基础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分类、报告和建档等台账工作,适时对有关信息进行补充和更新,确保基础信息完整、真实、准确。
(四)协调做好上级安排补助性资金的监管。对于由上级财政或主管部门发放的补助性资金,上级财政部门应协调同级主管部门,及时向乡镇财政提供相关补助政策文件,并提出监管要求。乡镇财政根据上级财政的委托,做好监管工作。
(五)抽查审核单位经费预算。对于教育、卫生等按照生均、人均标准安排公用经费等支出的单位,乡镇财政要积极配合县级财政落实有关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对补助对象实有人数等情况的抽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并报告上级财政和主管部门。
(六)把握项目资金监管的关键环节。项目资金是指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自然生态环境、教育、医疗、文化条件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财政补助资金。严把项目申报关。乡镇财政要对项目申报的真实性、可行性进行实地察看,并向县级财政提出意见建议。做好项目公示。乡镇财政要对项目的实施范围、责任人和受益人等情况进行公示,鼓励农民参与,加强群众监督。跟踪项目实施。实地检查项目的开工建设和进展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向县级财政报告,按照县级财政委托,做好项目支出审核和资金拨付工作。及时评估验收。做好项目评估验收和档案管理工作,提出项目运转和维护管理建议等。
(七)细化纳入乡镇财政预算管理的项目资金监管。细化预算编制。乡镇财政要按照部门预算编制要求,进一步细化项目预算编报,严格审核有关申报项目的真实性、可行性,对符合要求的项目纳入年度预算。加强预算执行管理。项目预算执行过程中,要确保资金及时拨付到位,并对项目实施进度进行跟踪管理。项目完成后要组织评审验收和绩效考核。完善“乡财县管”制度。县级财政部门要负责对乡镇纳入预算管理的项目进行审核把关,组织好资金拨付和跟踪监控工作。
(八)协作监管项目建设资金。对于上级财政与主管部门共同支持或上级主管部门直接下达到本乡镇的资金,乡镇财政要建立与各专业站所、村委会的日常信息联络制度,及时掌握上级主管部门下达到各站所、村、组、农场、企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的项目资金信息,建立项目档案,及时纳入监管范围。要主动收集县级财政各业务股室下发的项目资金文件,了解下达到本乡镇范围内的项目资金,及时实施监管。要实地察看或抽查项目开工建设情况,检查资金使用情况,评估项目运行效果,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九)夯实项目建设资金的基础管理工作。乡镇财政要按照本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搞好本乡镇范围内的农林水利、乡村道路、学校医院、集镇村庄、环境保护等项目库建设。对项目申报和项目安排提出合理化建议,避免随意申报和重复申报项目。对建设项目要进行公示,避免虚假立项、套取项目资金现象。对已完工项目要进行档案管理,跟踪项目效益。
(十)加强乡镇财政预算管理。要将税收收入、非税收入、上年结余资金等所有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实行综合预算。要积极清理预算外收入,严格基金收入管理。要加强收入征管工作,对乡镇负责征收的财政收入,按照规定及时、足额缴入国库,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不得截留、坐支、挪用和私设“小金库”。要逐步完善乡镇基本支出定员定额管理,建立项目库管理制度。要及时报送预算,按规定程序报送人大批复,并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完善有关制度措施,严格乡镇财政支出和会计核算管理,加强县级财政对乡镇的监督检查。
(十一)健全乡村财务管理。要逐步建立乡村债务动态监控制度,及时、全面地掌握乡村债务变化情况,建立健全债务控制和化债工作规章制度。乡镇财政既要尊重村级组织资金安排使用的自主权,也要加强对村级组织财务的管理,积极探索村账乡代管等管理方式。要对上级部门补助村级组织的专项工作经费进行专账核算。要加强对乡村资产的管理,建立健全乡村资产购建、验收、保管、使用、处置等管理制度,做到资产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相统一。
第13篇 加强乡镇财政建设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
建立和完善乡镇财政发挥职能的保障制度和体系,为乡镇财政发挥职能形成强有力的组织基础和制度保障,下面是范文大全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关于乡镇财政建设问题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
为了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乡镇财政建设的发展方向、构建乡镇财政工作新模式、充分发挥乡镇财政职能,呼和浩特市积极开展全市乡镇财政建设工作专题调研。调研结果显示,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重视下、在各级财政的支持和指导下,呼市乡镇财政的基础建设和软件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依法理财和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职能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但同时也存在着乡镇财政建设发展不平衡、工作机制不完善、队伍建设不稳定、职能发挥受制约等问题。
一、调研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工作部署,制定调研提纲,主要内容包括乡镇财政建设情况、乡镇财政工作开展情况、乡镇财政职能发挥情况、存在问题以及对今后乡镇财政建设发展方向的思考等;深入到各旗县区,组织开展了由旗县区财政局领导、乡镇财政管理科室人员、乡镇政府分管领导以及乡镇财政所所长等人员参加的调研会,就调研提纲有关内容以及乡镇财政实际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和交流;同时实地调研了乡财所的基础建设、制度建设、工作开展等情况,与乡镇财政第一线工作人员进行座谈交流,掌握了较为全面和详细的乡财所建设调研情况。
二、基本情况
(一)乡镇财政机构组织情况
机构和编制情况: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要求,呼和浩特市各旗县区全部建立了乡镇(街道)财政机构,呼和浩特市共辖9个旗县区、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共设立52个乡镇(街道)财政所,其中45各乡镇财政所,7个街道办事处财政所。其中,新城区2个,回民区1个,玉泉区3个,赛罕区6个,土左旗9个,托县6个,和林县8个,清水河县8个,武川县9个。乡镇财政所原有编制数277个,20**年自治区增批68个,共计345个 。
机构组织管理模式:乡镇财政所组织机构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乡财所机构和人员的编制完全隶属于乡镇政府,即人员工资经费、所长任命以及日常工作管理全部归乡镇政府,只有财政业务的监督和指导隶属于旗县区财政局。第二种是机构和人员的编制完全隶属于旗县区财政局,乡镇财政所是旗县区财政局派出机构,人员工资及经费来源、所长任命以及日常工作管理全部归旗县区财政局。
除去土左旗以外,其他8个旗县区的43个乡镇财所均属于第一种模式。大开发区的沙尔沁镇财政所行政区划在2013年新划归大开发区,但是财政所的机构编制未办理划转手续,人员编制、工资经费仍然隶属土左旗,因此大开发区和土左旗目前共计有9个乡镇财政所属于第二种模式。
(二)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情况
目前全市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均比照预算单位管理模式实行,即乡镇政府不设金库,不承担收入任务,乡镇属地的收入直接缴入旗县区国库,旗县区按照一定的标准比照旗县级预算单位的管理模式核定乡镇级政府及其组成部门的经费;有的旗县考虑到乡镇政府的工作性质和职能,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除了人员工资及公务费以外,另外核定一定的乡镇工作经费,用于乡镇履行地方事权的职能,核定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按项目核定补助,一种是定额补助。例如清水河县,实行按项目对乡镇进行补助,除了人员工资、人员经费等一般预算单位的公用经费以外,还安排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费、计划生育事业费、农业人口管辖公务费(按照20xx年底管辖农业人口数2元/人,每个乡镇根据人数能核定2万到5万)、自然村管辖公务费(200元/村,每个乡镇根据村庄数能核定1万到3万)、乡财政工作经费(1.5万元/乡镇)、乡镇文化事业(2万/乡镇)及合作医疗费(2万/乡镇)、维修费(1.5万元/乡镇)等内容;按照定额补助的比如玉泉区,在比照部门预算编制年度预算经费的基础上,每个乡镇及涉农街道办事处定额核定经费50万元。
(三)乡镇财政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办公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全市乡镇财政所都有固定的办公场所,除玉泉区小黑河镇、昭君路办事处,土左旗所辖9个乡镇,清水河县北堡乡、五良太乡、单台子乡之外,其他乡镇(街道)财政所办公条件较好。各乡镇(街道 )财政所均配备了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卷柜等办公设施,新城区保和少镇、武川县可镇和哈乐镇还配备了led电子显示屏、触摸式查询机、监控装置、公示栏、便民休息座椅等设施。办公设施齐备,有26个乡镇财政设置了服务大厅。
2、信息化建设情况
网络连通方面,各旗县区财政局依托金财工程建设,建立了四级财政网络,实现了自治区、市、县及乡镇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实时监控,除个别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乡镇之外,财政纵向网络贯通基本完成,并有专人负责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
财政应用支撑平台建设方面,截至目前为止,全市财政平台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全部在各旗县区财政综合信息平台上运行,旗县运行的软件主要包括: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指标管理系统、会计总账、工资统发、资产管理系统、政府采购管理系统、非税收入管理系统、部门预算管理系统、预算执行监控系统(市级已经运用,旗县区尚未完全运用)、公务卡系统、地方金融债务管理系统以及“一卡通”和“一事一议”等,乡镇运行的软件系统主要包括,财政指标管理系统、集中支付系统、工资统发、账务系统、资产管理系统、“一卡通”和“一事一议”软件系统等。
3、制度建设情况
根据乡镇财政预算管理、资金监管、财务核算、服务基层等职能,各乡镇(街道)财政所进一步明确了乡镇财政在收入、支出、管理、监督等方面的职责,制定了涉及财政资金审批拨付、“一卡通”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等方面的内部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并制匾上墙,汇编成册,基本达到了职责明确、制度健全、操作规范的目的。
三、乡镇财政职能发挥情况
1、县乡财政体制方面
全市各乡镇财政均取消了金库,乡镇各项税收及非税收入等直接缴入旗县区金库,乡镇不承担组织财政收入的任务,全市所有乡镇经费的来源,均由旗县区按照一定的预算标准,比照旗县区预算单位管理模式,予以核定和拨付。
2、预算资金管理和核算
旗县级对乡镇资金的管理是由各乡镇财政按本旗县区预算编制标准、办法和程序编制乡镇年度财政收支预算,由旗县区财政局批复下达后执行。预算执行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除土左旗之外的其他旗县区财政局,对乡镇预算资金的管理方式等同于当地的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即乡镇年度预算资金统一由旗县级财政支付中心拨付到乡镇财政所后执行。另外一种是只有土左旗,单独设有乡财旗管收付中心,专门核算和管理各乡镇中心的工资、收支及各类专项支出,以报账方式管理乡镇资金支出业务。
拨付到乡镇的预算资金的管理和核算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乡镇财政所负责乡镇所有财政资金的账户管理、资金拨付和财务核算,例如托县、清水河等。一种是乡镇政府另外设立专门的乡镇政府财务核算账户,由乡财所将预算资金由乡财所账户拨付到乡镇政府外专设的账户上,由乡镇政府专职的、不隶属于乡财所的财务人员进行核算。
3、国有资产管理
各乡镇财政对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的发挥不完全一致。有的旗县区乡财所开展了本乡镇政府的资产登记、购置、处置等管理工作,并通过国有资产管理软件系统实现了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的发挥。有的旗县区乡财所,资产管理职能发挥较弱,没有有效的利用国有资产管理软件系统,也没有有效地管理本地区的国有资产,最多停留在上报资产年度统计报表的工作状态。
4、政府采购
各旗县区均设立了政府采购监管部门,新城区、土左旗还设立了政府采购中心,实现管采分离,但乡镇政府采购工作总体薄弱,财政所均未设置政府采购岗位和人员,由于乡镇级政府采购预算业务相对量少,一般为临时性采购事项,大多未执行规范的采购程序,大额政府采购由旗县区财政统一办理。
5、项目专项资金监督
上级部门确定的项目专项资金大多由旗县区财政局直接拨付业务主管部门执行,乡镇财政不知晓项目资金的安排和拨付情况,也不参与项目专项资金的监管工作,因此对项目专项资金基本无法进行监管。
6、民生资金兑现
拨付到乡镇的民生资金的发放,是在职能部门依据有关政策确定了执行标准、执行范围等内容之后,由乡镇财政所依据职能部门的审核结果和报告,由乡镇财政所“一卡通”专职工作人员,通过“一卡通”软件系统,拨付和发放各类民生资金,目前,大部分民生资金(部门有专门规定的除外)已经基本基纳入 “一卡通”发放范围,为各项落实惠民政策的落实提供了有效地保障。
四、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财政工作人员队伍不稳定
一是乡镇财政所基层工作的特点和环境相对落后,不易留住人才。二是乡财所人员的编制包含在乡镇政府总体编制范围内,编制既有公务员编制,也有事业编制,人员使用和调配权也在乡镇政府,因此当其他工作岗位为公务员编制时,具备条件的乡镇财政所工作人员会优先选择公务员编制的其他岗位,而放弃乡财所事业编的工作岗位。三是随着预算法的有效落实,对于乡财所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及从业资格的要求不断提高,导致一些在乡财所工作多年但是从未取得过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老财政所工作人员,放弃了乡财所的工作而选择了乡镇政府其他工作。四是由于乡镇政府人员编制不足及高素质人员缺乏等原因,许多乡镇财政所人员兼职镇政府其他工作,当镇政府有专门的工作需求时,极易调整乡财所工作人员。以上几个因素导致乡镇财政队伍无法实现稳定的定编、定岗、定员的用人机制,使得乡财政建设缺乏强有力的队伍保障。
(二)乡镇财政职能弱化
1、培植财源、协税护税职能弱化
由于乡镇财政体制等同于预算单位管理的模式,乡镇的支出均由旗县区财政予以保障,不再与乡镇收入挂钩。客观上乡镇没有了组织收入的压力,虽然乡镇政府具有协税护税的职能,但是经济形势下滑、乡镇经济基础弱,加之乡镇税务所按片设置,税收实行垂直管理,乡镇协调税源难度大,使得各乡镇培植财源、协税护税的积极性较低,乡镇财政组织收入的职能趋于弱化。
2、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能力弱化
乡镇财政的资金监管能力普遍偏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民生资金监管缺乏合理分工合作机制。2010年自治区统一要求通过“一卡通”发放涉农财政补贴资金,根据规定,乡镇财政部门是财政补贴资金 “一卡通” 发放通道的建立和维护部门,业务主管部门是给谁发、怎么发、发多少的政策执行者和监管者。随着近年来惠民财政补贴资金量的增加,工作量越来越大,有些乡镇由于人员少、部门间的分工合作机制不明确等原因,导致乡镇对资金监管职能的弱化,出现了部门推诿、监管缺位、资金发放效率受影响、个别补贴资金游离于“一卡通”之外进行发放、虚报冒领等问题。二是项目资金监管存在盲区。目前乡镇财政监管的资金基本上除去乡镇级预算资金外,只有极少的财政项目资金(例如一事一议资金)经过乡镇进行支出,其余项目资金均在旗县级通过业务部门执行,乡镇财政“不知道”、“摸不着”、“看不见”,更是无从监管,使得基层财政监管职能与有效促进基层经济建设不能够很好地相结合。”取三是对村级财务监管与农业、审计等部门缺乏有效的分工协作和工作机制,不能够很好地体现财政监督职能。四是乡镇财政对国有资产监管职能普遍较弱。有的乡镇没有进行过资产清理登记工作,即使登记了,有帐无物的资产也没有及时进行资产处置和账务处理。乡镇政府及各部门的资产购置、处置和处理业务,除了部分大宗政府采购业务经过乡镇财政上报县级财政进行采购之外,其余基本不通过乡镇财政进行。乡镇财政资产监管职能的弱化,导致乡镇资产不明晰、资产虚帐、资产闲置、资产流失等问题的出现。
(三)依法理财有待加强
目前乡镇财政在开展预算资金的管理和执行工作时,主要以服从乡镇政府领导和乡镇工作需求为主,当工作需求与财政政策规定以及业务规范发生冲突时,容易出现轻规范重需求的现象,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另外乡镇人大监督力度也相对较弱,比如有些乡镇出现需要经过乡镇人大批准的预算变更事项时,往往是先执行变更,然后再补办预算变更手续,有的甚至不不办预算变更手续。
(四)工作经费不足
基层财政的工作性质是面对广大农民,有相当大的工作量是要求深入到农村第一线的,加之信息化工程建设要求越来越高,网络运行费用和计算机所需耗材等开支都比较大,办公经费的需求也相应增加,目前各旗县区乡镇财政所工作经费普遍存在经费不足的现象,有的除了人员工资外基本没有专门的工作经费预算,经费不足问题逐步显现。
五、乡镇财政下一步改善的方向建议
一是明确乡镇机构编制隶属关系,建立乡财政职能发挥的机构保障机制。在新常态下,应明确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形势的的乡镇财政的职能定位,确定乡镇财政作为乡镇级的财政管家角色,并根据职能定位要求,明确批复乡镇财政机构编制和职能范围,确定乡镇财政所在新形势下的位置和角色,同时建立和完善乡镇财政发挥职能的保障制度和体系,为乡镇财政发挥职能形成强有力的组织基础和制度保障。
二是要明确乡镇财政的职能定位。要结合乡镇工作的新形势和新特点,根据新《预算法》的发布,调整充实乡镇财政职能,确保基层财政发挥效用。根据目前财政工作的新要求,要重点加强乡镇财政八项职能,即:协调组织收入职能、预决算编制和执行职能、财政资金的监督和管理职能、财经和惠民政策执行职能、农村综合改革职能、国有资产管理职能、乡村财政财务监管职能、资产与债权债务管理职能等。
三是通过试点的方法,探索恢复乡镇财政金库。预算法规定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之前之所以撤销乡镇金库,是考虑到在以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乡镇收入任务与当地支出完全挂钩,同时将收入任务作为考核指标下达,与乡镇领导的考核和任用挂钩,容易造成不正当渠道组织收入、非法组织税源等问题的产生。新形势下,中央提出新常态的经济发展理念,乡镇财政收入将不再成为压力指标,可以以试点的方式,在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乡镇,恢复乡镇金库,探索建立与收入相关联的激励机制,提升乡镇培植财源、组织财政收入、促进乡镇经济法发展积极性。
四是要加强乡镇财政所队伍建设。建设乡镇财政所高素质的队伍,是做好财政业务、发挥财政职能的前提和保障,因此,要重视乡镇财政所人员队伍的建设,从理顺机构编制的隶属关系、提高乡镇财政工作人员的地位、加强乡镇财政人员的培养和任用等方面来促进乡镇财政队伍的稳定和加强,从而保障乡镇财政职能的有效发挥。
五是要构建法制乡镇财政。在全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大环境下,建立法制财政既是党和国家的要求,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各级党委、政府及财政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乡镇财政法制化、制度化重要性的认识,强化乡镇财政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意识,建立完善乡镇财政的法制体系,形成乡镇财政依法理财的工作机制,在法治的轨道上充分发挥乡镇财政应有的职能。
六是要构建乡镇财政资金监督工作机制。按照财政部关于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和加强财政基础管理和基层建设工作的要求,要求乡镇财政充分发挥就地、就近监管优势,对财政性资金实施全面监管。对于乡镇属地项目,首先应该在项目的申报、建设以及项目资产的形成等方面,予以乡镇财政发挥资金监管职能的位置,其次在财政资金的拨付和管理方面,要以金财工程为支撑,全面建立财政信息联通和监管模式,下达资金的信息实现县乡共享,或者建立部门管理项目、资金由乡镇财政支付的模式,以便于乡镇财政能够及时对资金进行有效监管。
七是要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各乡镇财政所要积极整合办公资源,建立乡镇财政综合服务大厅,实行“一厅式办公,级次式审核,柜组式作业,一条龙服务,规范化管理”的运作模式,对惠民政策咨询、财政补贴农民资金发放等服务事项实行“一个窗口管理、一站式办结”,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
第14篇 关于消化乡镇财政赤字的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乡镇政权是国家政权的基石,乡镇财政状况直接关系到乡镇政权的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我县乡镇财政赤字的严峻现实,为了推进全县乡镇财政消赤保平工作,20xx年7月20日县六届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作出《关于加强乡镇财政消赤保平工作的决议》。最近,根据县委的部署,县七届人大常委会又组成专门调研组,采取召开不同类型乡镇的乡镇长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查阅有关消赤保平资料,多次召开碰头会等形式,摸清实情,掌握根源,商讨对策。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乡镇财政赤字和“消赤保平”工作现状
乡镇财政赤字,是指乡镇本年度内财政收入不够支出的亏空部分,其中包括挂账和负债。两年半来,虽然县政府认真贯彻县六届人大常委会的《决议》,投入满腔热忱和大量精力,采取多种措施,但消赤保平工作收效并不明显。从总体上看,乡镇财政赤字进一步加剧。经县审计局、财政局调查核实,20xx年底全县乡镇帐面赤字为16209万元(不包括中小学校负债9255万元,下同),隐形赤字5953万元,两项合计实际赤字为22162万元。有35个乡镇出现赤字,占乡镇总数的97.2%。其中:赤字在100万元以下的有12个乡镇(共601万元,占2.7%),100万元到500万元的有16个乡镇(共3467万元,占15.6%),500万元到1000万元的有3个乡镇(共2223万元,占10%),1000万元以上的有4个乡镇(共15871万元,占71.7%)。20xx年全县乡镇赤字总额为26511万元,比上年增长100%,20xx年赤字总额比上年下降16.4%。20xx年赤字比20xx年增加200万元以上的有…….等乡镇,增加金额合计9183万元,20xx年比20xx年赤字增长两倍以上的有……..等乡镇,增加金额为8381万元。赤字资金有金融机构借款9834万元,其他机构借款3220万元,个人借款1904万元,占用专项资金478万元,应付未付5264万元,其他渠道1462万元。
鉴于乡镇财政赤字的严峻形势,县委、县政府一直把乡镇消赤保平工作提高到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高度来对待。20xx年县委、县政府分别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工作的通知》(×委发[2000]95号)、《关于加强乡镇财政预算管理,限期消化乡镇财政负债的通知》(×政发[20xx]81号)等文件,要求乡镇加强财政管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逐步消化乡镇财政赤字。同年,县政府成立了“××县乡镇财政消赤保平工作领导小组”,县财政局成立了乡镇财政消赤保平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乡镇财政消赤保平工作。2001年3月县财政局制定乡镇财政收入上台阶、消赤保平的奖励政策,决定对抓收入有成效、消赤明显的乡镇,分别给予收入上台阶、消赤保平和当年综合财政收支平衡等奖励,对赤字加剧的乡镇给予通报批评。三年来共兑现奖励资金314万元,下达困难补助资金351万元,并对消赤保平工作落后的乡镇予以通报批评。县财政部门组织业务培训,提高了乡镇长和乡镇财政所(组)有关人员的业务水平,树立了依法理财的观念,增强了消赤保平的责任感。
20xx年县财政在我县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和上年度多次增加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的大背景下,对县乡财政体制进行了重大调整,大幅调高乡镇人员经费支出标准。其中:行政人员和教职员工提高到20000元/年人,其他事业人员提高到16000元/年人;乡镇财政支出基数从20xx年的12722万元提高到20xx年的23924万元。20xx年又进一步提高人员经费支出标准,乡镇支出基数又比上年增加了1500多万元,同时提高各项事业发展资金的补助标准。由于连续两年的重大调整,大大增强了乡镇财政可支配能力。为确保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20xx年3月县政府发出了《关于批转××县中小学教师工资财政统一发放实施细则的通知》,从20xx年5月1日起,对农村中小学校所有财政供养的在编在职正式教职工工资实行统一发放。为加强对乡镇财政资金运转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和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实行了以财政电子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灵溪、龙港、金乡、钱库、宜山和巴曹等镇分别建立了镇预算会计核算中心,对所属预算单位实行财政集中统一核算。
20xx,县委、县政府狠下决心,解决了历年来一直未能解决的临时工清退问题,共清退乡镇临时工349名,为进一步消化乡镇财政赤字奠定了基础。
二、乡镇财政赤字加剧的原因
既然县政府和财政部门认真贯彻了县六届人大常委会的《决议》,采取了各项有效措施,加大了乡镇财政消赤保平工作力度,为什么乡镇财政赤字状况依然加剧呢?我们通过调研,认为有以下几方面主要原因:
(一)多数乡镇财源萎缩,增收难度大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进行税费改革的通知》(浙委[20xx]4号)精神,我县从20xx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实行“减调改稳、全理负担、转移支付、配套进行”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乡统筹费;少数企业在竞争中没能适时抓住机遇,经营困难,效益下滑;一些企业向龙港、灵溪等中心城镇集聚,多数乡镇税源流失;前几年,我县房地产市场滑坡,土地价格回落,乡镇土地出让金分成大幅下降。加上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的落实,乡镇预算外资金收入大大减少。这些就使得一般乡镇财政收入受到很大影响,财政功能日益弱化,政权运行和各项社会发展项目所需经费基本上完全依赖于县财政。
(二)乡镇财政财务管理不规范,预算约束力不强,领导使用经费与政绩考核相脱节
不少乡镇还未制定切实可行的财政财务管理办法,有些乡镇虽然订立了管理办法,但形同虚设,因此,资金使用随意性较大,乱支滥用现象时有发生。具体表现为:制度执行不严,超标准发放各种奖金、补贴;相互攀比,滥发钱物现象较为严重;专项资金的使用不够规范,经常移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擅自提高非生产性开支标准,扩大开支范围,某镇订阅报刊,一年支出18万元,某乡一般预算收入几乎为零,但20xx年招待费支出近23万元,20xx年全县36个乡镇招待费支出986万元,报刊费支出175万元,向非预算单位支出各种补贴103万元。乡镇财政作为政府的一级财政,本应规范、严肃,但年初预算流于形式。不少乡镇在安排日常支出时把预算放在一边,年度决算的实际支出与年初预算严重脱节。还有些乡镇的财政预算没有按时向乡镇人大报告并通过乡镇人代会审议,更无批复,失去了应有的监督。问题在下面,根子在上面。有些乡镇政府领导在经费使用上,法制意识不强,认为只要不中饱私囊,便可随意使用。他们只注重目前的所谓“政绩”,却忽视长期规划和今后乡镇可持续发展。上级组织没有把乡镇主要领导的经费使用成效列为考核干部政绩、升迁和追究的内容,不能不认为是导致乡镇财政赤字难以控制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乡镇办学压力巨大
20xx年以前县财政不是按教职工编制,而是按学校正式教职工实际人数下拨人头经费,故代课教师的工资性经费80%以上须由乡镇财政负担,越是经济落后的乡镇,代课教师越多,财政负担反而越重。20xx年教育系统缺编760人,按人均6000元计算,需支出460万元。20xx年我县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县乡财政体制进行重大调整,教育支出基数也相应得到大幅度提高,但县财政也只是保证教育人员正常的工资和福利所需资金,代缺经费只按人均7200元计算,乡镇财政还要承担着停征农村教育费附加而造成的教育建设投入巨大资金缺口的压力。现体制下县财政对农村中小学危房拆建补助标准为:一类乡镇500元/平米,二类乡镇400元/平米,按该补助标准测算的资金只够支付土建部分,项目的前期费用和配套资金仍无着落。
(四)县乡两级财政管理体制不尽完善
“保平”是“消赤”的重要前提,做不到当年的财政收支综合平衡,消赤无从谈起。现行的县乡财政体制虽然较大幅度地提高了乡镇财政支出基数,但由于责、权、利不统一,造成事权与财权的不匹配,乡镇财政不但正常的公用经费得不到保障,而且必须的人员经费还是得不到满足(如考勤奖、年度目标考核奖等)。此外,历史遗留的赤字需要每年支出利息680多万元,乡镇政府还承办着很多县政府委托但又没有资金保障(或没有足够资金保障)的事务,即例如农村低保、民兵训练、部门各项达标评比、报刊摊派等,都是造成乡镇财政赤字增加的重要原因。
三、下一步解决乡镇财政赤字的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对消赤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乡镇财政赤字不但影响乡镇政府正常的办公秩序,而且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信。我县乡镇财政赤字进一步恶化问题,必须再一次引起县、乡镇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把做好消赤保平工作提高到完成政治任务的高度来对待,从源头上加以解决。要加强领导,成立全县性财政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县政府要把乡镇财政消赤保平工作作为县本级财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总结几年来的经验教训,积极探索消化乡镇财政赤字的新方法、新举措。只要树立起消赤保平必胜信心,经过今后几年的努力,我县乡镇财政赤字问题将会得到较好的解决。
(二)加快经济发展,培植乡镇财源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乡镇财政赤字问题的根本出
路。各乡镇要认真贯彻实施县委、县政府“跨越式发展”战略,努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立足实际,积极开拓市场,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特色经济,以培植财源,增加财政收入。欠发达乡镇要因地制宜发展有特色的农、牧、渔业和旅游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各乡镇要积极进行土地整理,共同为我县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用地指标。县政府应从经济强镇的土地出让金中统筹部分资金,用于对欠发达乡镇的转移支付,使他们也能参与分享我县经济发展的成果。
(三)加快乡镇行政体制的改革,撤并乡镇及其机构,加大人员分流力度
“生之者寡,食之者众”这个现象不改变,乡镇财政赤字就很难彻底解决。要努力改变乡镇规模差异偏大,部分乡镇规模过小和乡镇政府“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状况,减少政府运行成本。要合理调整乡镇布局,扩大乡镇规模,减少乡镇数量。
农村税费改革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也为乡镇事业人员分流创造了最佳时机。部分乡镇已经摸索出许多切实可行的事业人员分流措施,但由于缺乏全县统一的分流政策,乡镇在事业人员分流和降低经费支出方面困难重重。县政府要利用农村税费改革的契机,推广好的经验,制定全县统一的事业人员分流政策,加快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和乡镇事业单位的改革,将事业人员进行分流和归位。
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按照“规模、效益”的原则,加快乡镇校网布局调整,适当合并,集中办学,并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中小学师生比例,对教职工中的富余人员予以分流或者辞退,集中乡镇财政有限的教育经费,逐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四)进一步完善县乡财政体制,加强财政、财务管理,积极推行乡镇财政“代理报帐制”改革
继续完善县乡财政体制,提高行政事业人员补助标准,全额保障各专项资金,不留缺口。按责、权、利统一的原则,凡属县政府承担的财政支出,县财政应积极筹措资金予以保障,不要换个形式转嫁给乡镇财政。县政府委托乡镇政府承办的事务,要足额安排对乡镇财政的专项拨款,不要要求乡镇财政安排配套资金。对现行不合理的达标升级活动和最低支出规定,应坚决予以取消。
无资金保证的建设项目是造成乡镇财政赤字最重要的原因。今后,乡镇政府要量入为出,考虑本乡镇的财力可能搞建设。县财政部门要严格把好资金审核关,县计划部门要严格把好项目审批关,对没有足够资金保障的乡镇建设项目坚决不予批准。
推行“零户统管”是规范乡镇财政财务管理,提高乡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杜绝部门摊派,摆脱乡镇财政困境的一项重大改革。财政收支规模较大、财政管理制度比较完善的乡镇要尽快建立乡镇预算会计核算中心,对所属预算单位进行集中核算。在综合考虑乡镇经济发展水平、税源基础、财政收支规模等因素的基础上,保持乡镇财政的预算管理权、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财务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针对财力不能保证其基本支出的乡镇,根据“先试点后扩大”的原则选择四、五、六类中典型乡镇实行乡镇财政“代理报帐制”。继续保留乡镇财政机构,全部取消乡镇所属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取消原体制中一般预算收入超收分成。本着“基本满足工作正常开展”的原则,核定经常性经费,确定财政支出基数,具体项目资金另行追加。乡镇所属单位财务由县预算会计核算中心在经济片区中心镇设立分中心代理。改变原有国库库款流经环节,库款由县财政直接拨入预算会计核算中心。
(五)区别对待,逐步消化历年积淀的乡镇财政赤字
乡镇财政赤字日益扩大的事实证明,乡镇财政收入上台阶、消赤保平等奖励政策已经没有继续执行的必要,应予取消。对历年积淀的乡镇财政赤字,进行一次认真清理,然后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办法,予以消化。对四、五、六类乡镇(共28个)现有赤字(共5590万元)经清理确认后暂时挂帐,由县政府向银行贷款解决,县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付利息和部分本金,5年内消化完毕。从现在起乡镇不得再向社会借款。违者,除坚持谁借谁还原则外,还要视情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一、二、三类乡镇的财政赤字,通过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加强管理、控制支出和加大转移支付等途径,由乡镇自行消化。
(六)健全预算管理体系,完善财务公开制度,强化监督,严格考核
根据《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等有关法律法规,乡镇政府应建立综合财政预算,把乡镇预算内、预算外和各类基金全部纳入乡镇财政预算,实行统一管理。要全面了解和掌握本级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加强对乡镇财政预算各项支出的管理。要健全财务核算体制,公开财务管理制度,公开财务执行结果,实行民主理财,提高收支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乡镇财政资金的检查和监督,保障乡镇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乡镇人大要高度重视对乡镇政府的财政运行情况的依法监督。部分乡镇财政目前没有正规的收支预算,特别是财政支出,虽然在每年召开的人代会上都有一个乡镇财政预决算的报告,但往往是程序性的,谈不上认真审议和执行中严格的监督。此种状况必须改进。乡镇财政年初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预决算报告,提交人代会上审议,通过后由乡镇政府据以严格执行。乡镇人大代表必须认真履行宪法赋予的权利,防止走过场。根据我县乡镇赤字原因分析,县委、县政府应针对实际、突出重点,完善乡镇干部年度考核机制,把消赤保平工作情况作为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第15篇 关于乡镇财政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多年以来,乡镇财政在管理基层财政、组织地方税收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乡镇财政的职能作用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乡镇财政职能的发挥,直接影响着上级财政政策的落实。为进一步规范乡镇财政职能,加强乡镇财政队伍建设,提高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我县财政部门对乡镇财政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乡镇财政职能基本状况
目前,我县各乡镇财政所承担的工作大致相同,主要是承担乡镇一般预算资金的收支管理,部门综合预算管理,非税收入的征管,国有(集体)资产管理,财政补贴资金发放与信息化管理,执行财政监督,参与农村综合改革,协助税收征管等。
(一)做好财政收支预算,保障党委政府工作正常运转。编制财政预算,保障乡镇政府运转是乡镇财政所的基本职能。我县乡镇财政所根据上级财政“要健全乡镇财政预算制度,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力求科学合理地编制乡镇年度财政收支预算,切实保障乡镇党政机构行政和社会管理等基本运转的支出需要,努力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严格按照财政预算制度和编制程序按时编制年度财政收支预算,预算方案通过后,镇基本支出定员定额管理,严格控制预算追加,切实增强预算的约束力。
(二)做好涉农补贴工作,认真落实惠农政策。各乡镇财所通过涉农财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对各自辖区内的农户建立了详细的信息库,内容包括:每户人口数,主要劳动力,种植土地面积等情况以及收入状况等。与镇多办、畜牧站、农机站等部门对涉农补贴对象的小麦种植面积补贴、良种补贴、养殖母猪补贴和购买大型农用机械补贴申报的情况,认真做好认定、审核和公示等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补贴对象全部纳入政策保障范围内,最后通过“一卡通”把补贴款发放到补贴对象本人手中。
(三)参与专项资金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各乡镇财政所积极参与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对于列入乡镇财政预算的专项资金,建立了全项目库管理制度,加强项目论证、立项、申报、实施等各环节的监督;对未列入乡镇财政预算的专项资金,包括农林水专项、农业综合开发、环境保护、土地开发整理等也加强监督管理。根据专项资金项目申报进度情况,经过核实后,给专项资金项目拨付资金,既严防截留、挪用、挤占专项资金的行为发生,又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管理,确保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加强财务监督,健全乡村理财机制。各乡镇财政所严格执行党委政府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实行统一财务开支范围和标准,严格规范财务收支行为,并按月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对镇直各部门使用的房屋认真做好建造日期及使用年限的登记建档,对购买的车辆、空调和办公用品的购买日期、品牌、金额、使用年限分别一一登记造册,制定台帐,做到资产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统一,防止资产流失。联合镇“双代管”办公室对村级重大事项进行审批,限定报刊费,禁止招待费,以便更好地保障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使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五)搞好队伍建设,提高乡镇财政管理水平。各乡镇财政人员除积极参加县财政部门组织的培训外,还参加各镇党委定期组织的学习国家方针政策的活动,除此之外各乡镇财所人员每周再抽出2-4小时集中或分散学习法规政策或业务知识,以增强财所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使每个人员的财政管理水平都有突飞猛进的提高。
二、我县乡镇财政所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混乱的现象依然存在。农业税取消后,乡镇财政所的主要职能是什么?乡镇机构改革后财政所到底会不会撤消?如不撤,乡镇财所的工作在哪里?该如何工作?这种认识上存在的盲点和误区,对乡镇财政干部队伍的稳定和工作开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部分财政所存在管理松散、人心不稳,工作消极等现象。
2、工作纪律不够严格。在日常工作中,纪律意识较差,不能严格遵守按时上下班制度,迟到早退现象严重,部分干部职工平时挂着上班的牌,做的却是自已的生意,有的长期旷工在外做生意,工作散漫。
3、个别领导敷衍了事。个别乡镇财政所领导在工作上不抓紧,不督促所内干部职工按期完成工作,听之任之;对纪律检查隐瞒、包庇不上班干部职工:检查到缺勤人员时,以外出办事为由搪塞检查组。汇报工作时总是客观原因多于主观原因,没有深入分析主观因素。
4、干部队伍素质较低。全县的12个乡镇财政所本科学历的仅有4人,占乡镇干部职工总人数的5%;有大专以上学历的30人占31%;中专学历的36人,占38%;高中以上21人,占22%;初中的6人,占7%。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乡镇财政队伍总体文化水平还很低,业务水平不高。
5、年龄结构上不够合理。全县财政所年龄在35岁以下的年青干部职工为42%,不到总数的一半,35岁至45岁的为19%,45岁以上的占41%。老龄化不断发展的趋势,干部队伍难以在新的环境下打开新的局面。
6、双重管理模式对乡镇财所形成制约。目前,我县乡镇财政所管理隶属乡镇政府,业务由县财局指导,这种双重领导模式让乡镇财政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改善乡镇财所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1、统一思想,稳定人心。采取多种形式,向广大干部职工阐明乡镇财政所在新时期中的任务、职能和作用,务必保证乡镇财政所有足够的人员编制,加大对乡镇财政的宣传力度,使社会各方面了解乡镇财政所的作用和地位,为乡镇财政所干部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制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纪律的考勤工作。针对目前乡镇财政所工作的主要特点,制订好外勤和内勤两种便于考勤的制度,落实好考勤人员,严格考勤制度,明确人员去向,严肃请假和病假的审批程序,将考勤与津贴、评优、年度奖励等直接挂钩,县财政要加强对乡镇财政所的指导抽查力度。
3、制订奖励约束机制,切实推行首问任责任制和行政效能机制。要认真研究新时期下乡镇财政所干部职工工作的奖励机制,对完成好任务和完不成任务的在奖励、评优上要适当拉开距离,不搞平均主义。要细化考核的各项要求,要在财政所内建立起适用的首问责任制和行政效能机制,提高财政所的工作效率,完善工作程序,规范工作管理,强化监督,进一步明确每一位干部职工的工作职责,以便用的统一的标准来考核每一位职工的工作业绩,奖罚分明、平等相待干部职工。
4、调整充实领导班子。对乡镇财政所领导进行民主评议,按德、能、勤、绩进行考核,凡考核合格者继续留用,不合格者及时更换。在考核中,要尽量提拨年轻且有潜力的年轻干部。
5、建立学习的制度化。首先鼓励干部职工接受学历再教育,其次对非财经专业毕业的年轻干部职工进行1至2年的脱产学习,再次是加强对乡镇财政所干部的培训工作。培训要分批,分层次,分年龄段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轮训,要建立起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考核制度,用制度督促人,用考试检查人、用成绩评价人来作为提拨人才和年度考核的依据。奖励专业职称考试通过者等。
6、加强对乡镇财政所的领导。县财政部门领导要分别挂点乡镇财政所,除对财政所业务指导外,还要对干部职工的纪律、生活等负责,将财政所干部职工的一荣一损与直接与挂点领导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