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汇报书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范文 > 政务报告 > 调研报告

城市调研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3-11 07:01:14 查看人数:91

城市调研报告

第一篇 城市调研报告19800字

贯彻落实中共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大势大局。本人通过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情况的初步调研,撰写此调研报告,报告分为四个部分:

一、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突出提高执行力主题

市以旅游业为龙头,促进了本市服务业的长足发展,目前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城市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环城高速公路、新庄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重要基础设施相继建成;生态环境持续的改善,“两湖一库”水质得到提升,环城林带得到有效保护;人民生活水平明显得到提高,“六有”民生行动计划全面推进,群众普遍关注的一批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推动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的完善,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出台了《生态功能区规划》,制定了《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等一系列法规,搭建了11个投融资平台;生态文明观念逐步强化,开办生态文明城市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加强,通过公推竞岗、公开选拔、实施“双百”工程等方式选拔干部,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实践证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完全符合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完全符合的实际,顺应了世界城市发展的潮流,是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

学习贯彻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我们对本市增强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与思考:市的最大的比较优势是生态优势。市的环境比较好。有两条环城林带,是世界上喀斯特地区植被最好的中心城市,空气良好。气候凉爽。夏季,市的平均气温在24℃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6.9%左右,不湿不燥,而且平均风速每秒2.1米,风和凉爽,非常舒适。纬度适宜。专家认为人类最佳的居住纬度为20-30度,市恰好处于北纬26度,处在最佳居住纬度上。海拔适中。市海拔在1000米左右,使人体处在大气压感觉的最佳地域上,非常适合人居住。自然灾害比别的城市少。从来未有地震和沿海地区的台风灾害,生活居住安全。资源丰富。市有丰富的磷、铝等矿产资源,有尚欠开发的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资源,这是别的很多城市也没有的。这些优势构成了市发展的比较优势,进而构成向纵深发展的后发优势。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尚处于发展初期,进一步的向纵深发展,还存在许多不足,突出表现在: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生态产业发展仍较缓慢;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仍较粗放,城市品位亟待提高;发动基层和群众广泛参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不够深入,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不够丰富;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还比较突出;有的干部素质和作风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执行力不强。因此,强化责任,切实提高各级干部执行力应是目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是要明确责任主体。对全市性重要工作、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实行项目负责制。按照分工负责与项目负责相结合的原则,统筹市领导工作安排,整合相关部门资源,建立市领导牵头的专项工作推进机制,把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完成时限,逐一分解落实到具体的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二是加大督查力度,建立督查专员制度,强化督查督办机构职责职能。改进和创新督查方式,对全市重点工作实行专项督查、全程督查。建立健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参与的大督查机制。健全重要工作责任报告制度和通报制度,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定期或不定期报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凡向社会公开承诺的重大工作进展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要通过电视、报纸、政府公众信息网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三是严格干部考核。严格执行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办法,完善考核方式,增强考核工作透明度,加大群众满意度在考核评价中的分量。把执行力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重点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重点工程、重要工作、重大突发事件和关键时刻履行职责、完成任务情况。考核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公示,并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监督管理和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

二、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服务于“三创一办”

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八届八次全会会议精神,把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卫生保护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协办__年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简称“三创一办”)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从调查情况反馈来看,市党员干部对“三创一办”活动知晓率达100%,卫生状况满意率≥90%,健康知识知晓率≥70%。。认为全市大环境的卫生状况明显好转,生活环境整洁,创建工作很有必要,支持创建活动,但要加强群众对创建工作的再教育和再认识,以引导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培养卫生的长效保洁意识,同时要加强卫生死角的保洁力度。使“三创一办”领导小组了解了群众的心理,为下一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假日旅游带动休闲娱乐业的发展。假日旅游的启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城镇居民的消费模式逐渐向休闲娱乐转变。休闲娱乐不仅让游客参与各种游乐设施和娱乐活动,体验其中的知识与乐趣,而且以休闲娱乐为载体,将休闲文化、体育运动等形式与游乐主题融为一体,使娱乐变得丰富多彩,满足了游客休闲、娱乐、健身的愿望。调查显示,节假日50%的人考虑外出旅游,在外出旅游的人群中,64.8%参与人休闲娱乐。为了适应这一新的需求,各地兴起了许多休闲娱乐行业,如茶馆、陶吧、酒吧、迪吧、氧吧、健身房、射击、水上运动、网球、高尔夫和跳舞机等,到了节日这些地方都是处处爆满。另外,假日旅游还带动金融业、网络电信业、农牧业和建筑制造业的发展。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协办__年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我们三创一办的具体内容。“三创一办”是城市发展的大势所趋,是事关全市乃至全国人民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的大事实事,对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塑造城市文明形象,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三创一办”涉及到各行各业,涉及到千家万户,是一项“人人有责、家家受益”的社会工程,需要每一位市民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

三、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办好职业教育

近年来,市通过整合资源、增加经费、加强师资队伍力量、完善学生资助体系等多项实招为职业教育发展“护航”。同时依托国家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好政策,市职业教育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办学水平明显提高。截至__年底,全市共有职业院校50所,其中高职院校2所,在校生4200人,年招生近3000人,专任教师442人。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市属中等职业学校40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5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3所,在校生52598人,年招生2万人,专任教师2393人。__年初比__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数增加了13所,在校学生数同比增加33800余人,是__年的2.8倍。这标志着我市职业教育驶入“快车道”。根据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到__年,新建和扩建一批中等职业学校、县级职教中心;争创6所国家级、省级示范性职业院校;重点建设10个以上重点优势特色专业。全市高等职业学院在校生规模达到1.5万人以上,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7万人以上。到2023年,形成以高等职业教育为龙头、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职前职后教育相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四、把生态文明市建设作为富民强市的“总抓手”

生态文明作为一个新概念、新思维,不仅进一步完善了科学发展的理论,而且是促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抓生态文明建设,才是真正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涵,根据调研工作我们了解到,__年市加快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编制完了成铝、磷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专项规划,优化了矿产资源配置。强力推进了铝、磷、煤等资源型企业技术改造,加强了磷渣、粉煤灰、赤泥等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和处置。同时加大了工业污染防治力度。坚持绿色招商,严禁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严重的项目落户。推广清洁生产,逐步实行了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完善企业污染源档案。加大整治违法排污力度,对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企业限期治理或关停。加强以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为重点的工业大气污染治理,加快了清镇发电厂、钢厂、贵州水泥厂等重点污染源的异地改造项目建设,强化了生态植被恢复治理。采取了科学、有序、合理的开采方式,提高矿产资源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督促矿山企业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大力实施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水土流失、石漠化和沙石采掘场综合治理、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等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加大了交通干线绿化力度。因此,市要把握好、利用好生态文明市建设这个总抓手,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努力优化生态环境,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全面构建生态社会,并以此去推动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去规划发展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整合生产要素、增强发展潜力;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政治文明、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真正把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文化繁荣、生态社会和谐的强市名城。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

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而推进革命老区的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带着思考,__年5月11日至17日,我们__年春季班一支部一行7位同志,按照中央党校中直分校的教学部署和安排,来到福建省龙岩市,在这个被誉为“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里,开展了为期7天的实地调研。短短的七天六夜,我们走村入户、上山进棚,行程近1500公里,先后在新罗、上杭、长汀、连城、永定、漳平的13个乡镇和22个企业、村庄和生产基地,参观典型样板,查阅文件资料、座谈经验做法,访谈干部群众。调研中,我们结合中央的战略部署和党校所学的理论和知识,重点对闽西山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做法和经验,以及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途径和方式进行了学习考察和分析研究。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制度安排和全面部署,明确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这一任务,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龙岩市位于福建省西南部,通称闽西,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1997年5月撤地建市,辖新罗区、漳平市和永定、上杭、武平、长汀、连城一区一市五县,总人口3万人(略少于北京市海淀区328万人),总面积1.9万平方公里(略大于北京市1.68万平方公里)。__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0亿元、增长11.2%;公共财政总收入249亿元、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81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0578元。龙岩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是当年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龙岩是___思想的重要发祥地,1929年12月在上杭古田召开的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通过的《古田会议决议》,是我们党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纲领性文件。龙岩人民为中国革命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重大贡献,全市在册烈士2.36万人,占全省烈士半数以上。龙岩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山清水秀、人杰地灵,雨量充沛、水系发达,矿产丰富、林木茂盛,森林覆盖率高达76.23%,并因客家祖地和著名侨区而蜚声海内外。但是,由于龙岩山区面积大、贫困区域多等特点,在生态文明建设上面临着较为特殊的困难。从自然层面上看,因闽西山大坡陡、土质疏松,雨水侵蚀造成的水土流失、崩岗红壤等危害严重;从社会层面上看,因战争破坏、乱砍滥伐、稀土采挖、“四料”(木料、燃料、饲料、肥料)消耗、生活垃圾等,森林植被曾经遭受严重的人为破坏;从现实层面上看,经济总量不高,发展相对落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三产业发展较为滞后,工业排放治理难度加大,环境保护自身能力较弱,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双重压力突出。面对困难和挑战,龙岩人民从未躺在功劳簿上等待观望,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建设美丽家乡的锐意追求,从始于20世纪40年代土壤保肥试验做出的有益探索,到建国以后在当地党委和政府领导下,龙岩人民开展的植树育苗、封山育林、恢复植被的绿化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积极实施多项水土保持和生态治理的科学举措,经过几代人不懈的坚守和努力,终于探索出一条治理开发并举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调研中,我们深刻感到龙岩市委、市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他们思路清晰,举措有力,重点突出,生态农业、水土保持、水系整治、节能减排、人居改善等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展现了闽西特色,取得了显著成效。龙岩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立足实际进行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是龙岩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市委、市政府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按照“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要求,积极探索走“绿色经济生态家园”科学发展之路。全市相继制定实施了《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全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方案》《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的意见》《龙岩市生态市建设实施纲要》等文件,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之中,统一部署,统筹安排;确定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为主线,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立足点,以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市为载体,全面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全面推进节能减排,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增创龙岩生态发展新优势的指导思想;确立了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绿色低碳产业结构基本建立,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优美舒适人居环境基本形成,生态安全保障体系日趋完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成效显著,生态文明水平显著提升的总体目标;提出了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进步等3大类18项生态市考核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中短期规划和区域性目标。同时,把生态创建工作列入党政目标管理考评和政府绩效管理考评,引导各级党政组织把生态资源作为最宝贵的资源,把生态优势作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必须花最大力气抓的中心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__年龙岩市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8.8万亩,完成省里下达任务的120%,两年累计实施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7.4万亩;龙津河流域投入补偿资金5亿元,关闭拆迁域内猪舍面积180万平方米,河水水质自__年以来首次提升到四类标准;关闭落后产能企业42家,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5.7%,中心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以上指数达到99.7%。

二、因势利导实施环境治理和资源开发,是龙岩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

建设生态城市是环境意识的觉醒,是发展观念的变革,是建设理念的升华,是生活方式的转变。跳出传统发展模式和路径的制约,努力实现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经济。这样的观念在闽西人心中已经形成了共识,并成为龙岩发展的坚定抉择。近年来,龙岩通过抓龙头、筑链条、建集群,对传统资源型产业的改造提升,着力发展以商贸物流、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集约发展机械、电子等新型工业和新兴产业,走出了一条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与此同时,坚持民生优先,让百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享成果、得实惠,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种植和养殖良性互动,餐饮旅游和农业生产互为补充,环境保护和农民增收同步实现。特别是在乡村重点发展的“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引导农民发展大田经济、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经济。目前,园艺种植、花卉苗木等一批设施农业加快推进,规模经营快速发展,家庭农场已达1084个,全年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20%。按照支部强、产业兴、乡村美、民风好、农民富的要求,在全县134个乡镇每年培育一个以上“美丽乡村”,以点带面,建设各具特色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家园。正是在这样的价值观和政绩观影响下,龙岩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的有机统一。实践证明,这条路子符合闽西实际,契合群众期待,更符合生态文明的时代发展潮流。

三、持之以恒开展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是龙岩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龙岩是福建省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之一,据1985年遥感普查,全市水土流失面积为374.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3.13%。其中,长汀县水土流失面积达146.2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近三分之一,其水土流失历史之长、面积之广、程度之重、危害之大,居全省之首。“山光、水浊、田瘦、人穷”、“柳村无柳,河比田高”、 “晴三天,闹旱灾;雨三天,闹洪灾”是当时以河田为中心的水土流失区生态恶化、生活贫困的真实写照。在长汀县,我们看到了当年对水土流失景象的描述:“四周山岭尽是一片红色,在那里不闻虫声,不见鼠迹,不投栖息的飞鸟,只有凄惨静寂,永伴着被毁灭的山灵。”龙岩的生态文明建设始于水土流失治理,可以追溯到1940年3月,福建省研究院在长汀县河田筹建“土壤保肥试验区”,当时主要进行了一些水土保持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和初步治理的探索。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对水土流失的治理极为重视,组织广大群众大力开展培育苗木、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虽然期间历经“大跃进”的破坏和___十年的干扰,但对水土流失的治理积累了大量正反两方面的经验。1983年开始,时任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同志到河田视察水土保持工作时总结出水土保持“三经”,在他的推动下,省委、省政府把治理水土流失作为全省的一项重要工作,拉开了龙岩大规模的水土流失治理的大幕。曾在福建工作17年的__同志,对生态建设历来重视。早在1999年在长汀考察水土保持工作时,就希望干部群众要锲而不舍、统筹规划,用10到__年时间完成国土整治、造福百姓。经过10多年努力,长汀将“火焰山”变为“花果山”,昔日不毛之地,如今白鹭翩翩,百姓安居乐业,经济林木硕果累累,村民收入逐年增长。经过各级领导接力式的强力推动,中央、地方持续有力的政策扶持,干部群众坚持不懈的艰辛努力,龙岩就在年复一年的坚定抉择和不懈努力中发生着质的改变,在将一座座荒山变成一片片绿洲的基础上,今天的龙岩市正在向更高目标迈进,把一片片绿洲变成一个个生态家园,实现从荒山到绿洲再到生态家园的历史性转变,走出一条“绿色经济生态家园”的科学发展之路,老区人民期盼已久的绿色梦想一步一步变成现实。

四、稳中求进破解生态难题和环保瓶颈,是龙岩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

__年底和__年初,__同志两次对福建省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作出批示,特别强调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节点上,进则全胜,不进则退,应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__同志的重要批示体现了___国务院对闽西老区发展的关心、重视,也极大鼓舞了全市人民进一步治理好水土流失、进一步建设好生态文明的决心和干劲,龙岩再次掀起了水土保持治理和建设生态家园的热潮。“进则全胜”既是对长汀经验和闽西成就的概括和总结,更是龙岩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和要求,市委、市政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动员全社会继续发扬“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精神,围绕让地更绿、让水更净、让天更蓝的目标,突出打好“治山、治水、治大气”三场硬仗:一是以长汀为重点的新一轮的水土流失治理。以__年底卫星遥感图为基础,深入实施“六大工程”,标本兼治,多管齐下,确保治理一片、巩固一片、见效一片。力争再用4年时间,对长汀剩下的36.7万亩以及全市剩下的164.1万亩水土流失区实施全面治理。二是以龙津河为重点的新一轮水环境的综合整治,统筹推进汀江、九龙江、闽江流域水环境整治,加大江河源头和水源地保护力度。着力在养殖业、采矿业污染治理、城镇生产生活污水处理上下功夫,确保“三年初见成效,八年全面完成”,把龙津河建设成一条生态之河、人文之河、宜居宜业之河。三是大气污染的综合治理,通过关停并转、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努力实现循环发展的路径,要把全市143家小煤矿企业通过两三年的努力控制在50家以内,确保空气质量明显、持续提升。

五、全民参与营造生态文化和绿色生活,是龙岩生态文明建设的保证。

首先,龙岩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思想先导作用,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进一步敞开胸襟、打开视野,跳出传统发展思维、发展模式、发展路径的制约,摆脱对粗放型增长的依赖,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更加注重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气魄来破解难题、应对挑战、推动崛起。二是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大力倡导生态伦理道德。要求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把生态文明有关知识和课程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结合“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世界住房日”、“世界湿地日”、“全国土地日”、“保护母亲河日”等时间节点,积极开展群众性生态科普专题教育活动,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把生态文明创建内容纳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大力开展环境友好型机关、学校、企业、社区、村庄、家庭等群众性创建活动;积极开展环保志愿服务,努力形成生态文明社会新风尚。三是加快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文化阵地,弘扬和传播生态文化。加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遗址公园以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建设和管理,使其成为承载生态文化的重要平台。大力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工程,整修一批历史文化街区和村镇、古民居、文物等,加快推进国家级闽西客家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的申报和建设,保护和开发红色文化、客家文化、闽南文化等生态文化资源,维护生态文化多样化。结合生态城市、生态村镇建设,加快建设并形成一批以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生态村为主体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四是大力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提倡健康节约的饮食文化,抵制高能耗、高排放产品和过度包装商品,限制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大力开展节能减排进家庭社区活动,积极引导城乡居民广泛使用节能型电器、节水型设备,选择公共交通、非机动车交通工具出行,着手开展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合理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均衡良性发展。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推进全民健身,加强疾病防控,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努力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共同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舆论氛围,使生态文化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和文化支撑。让广大群众真正感受到生态文明带来的收益与安康,进而更加自觉、主动地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者、守护者、宣传者和建设者。

调研中,我们所到之处无不深切感受到“绿色”已经成为闽西的又一张特色名片,“生态”正在成为龙岩持续发展的核心优势。今天,龙岩人民在闽西红土地上的绿色崛起,给我们对革命老区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以深刻的体会和启示:

一是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未来。人类文明脱胎于原始文明,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在正处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演进的转型期。人类上下约万年的文明发展历程告诫我们,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不可超越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正如十八大报告指出的,我们“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我国目前许多乡村仍然保留着“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随”的农耕文明精髓,仍然保留着天人合一的生存模式,还有着建立从民居到养生到乡土文化产业、到乡村社会自治的生态系统的可能。在老少边穷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传统农业文明的宝贵遗产和农业的生态功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珍惜、保护土地,优化农业发展格局,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二是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制度创新、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科学而严肃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性、战略性、持续性进程,必须以科学规划为指导,认真执行国土空间和资源环境生态规划。严格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根据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功能定位及配套政策,优化区域功能配置和定位,区域差异化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大制度创新力度,特别是在以促进资源节约、提升环境质量、优化国土空间、增强生态服务为核心目标的制度创新,以保障市场经济体制下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有序、健康、有效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面对的问题、挑战、压力和风险复杂多样,决不能好大喜功、轻举盲动,更不能缩手缩脚、迟滞不前,必须坚定信心,科学、规范、扎实、有序推进。

三是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就是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当前,绿色发展正在全球兴起,发展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创新绿色科技、生产绿色产品、开发绿色能源、倡导绿色消费,不仅有助于减缓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而且可以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当前,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尤为急迫。循环发展,就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尽快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十分关键。低碳发展,就是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能否成功,生态文明建设能否成功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非常重要。

四是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思想先导、法制保障、全民参与。要在思想上正确认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努力在全社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要充分挖掘司法资源,用足法律手段。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更多地通过司法途径追究污染环境者和破坏生态者的法律责任,索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维护公民环境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生态系统永续发展。要合理利用司法资源,借助法律手段深化改革、优化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和谐。要建立健全社会动员和参与机制,加强生态文明理念教育,提高公众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度、认同感、参与度,创新公众参与方式和渠道,使广大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高度重视和发挥非政府组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难忘的龙岩之行,不仅让我们在红色热土上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史和党性教育,而且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方针政策的领会和理解,更让我们在老区、在乡村、在基层,增进了对农业生产、农村工作和农民兄弟的了解和感情,收获很大,感触至深。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当我们站在才溪乡___同志当年调查研究的旧址,伟人身上那种坚持真理、敢于斗争的勇气,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精神,调查研究、科学决策的作风,依靠群众、关心群众的思想,无不感召着我们每一个人。七天的调研充实、紧张,却又短暂、匆忙,这仅仅是我们思考的开始,调研远远没有结束,我们永远在路上……

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市政协“发展现代服务业”第四调研组在倪建华副主席带领下,于今年五、六月份就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采取听取情况通报、召开座谈会、实地察看本地文化企业及赴芜湖市学习考察等多种形式,初步了解了我市文化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随着加快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我市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逐年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文化产业初具规模

我市现拥有安美文化艺术中心、合肥国家动漫产业基地等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2个,省级文化产业基地4个,1个市级文化娱乐试点街区,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产业分布行业广泛,新闻传媒、出版物流、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和体育产业等初具规模,多种所有制文化产业竞相发展。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显著增强,据统计,__年我市文化产业拥有固定资产92.5亿元,比上年净增10.15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2%,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省、全国1.9个和1.7个百分点,分别高于郑州、南京0.1个和0.9个百分点,增速达29%,快于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11.5个百分点,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7%。__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55.23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4.34%。

2、产业结构逐步改善

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三个层次看,我市文化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分量明显突出。据__年普查,合肥市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增加值之比为60.5:9.0:30.5,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业占绝对主导地位(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各行业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30.99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近七成,为69.5%,比上年增长26%;提供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相关文化服务”业(文化产业的相关层)增长明显较快,各行业实现增加值13.64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0.5%,比上年增长38%。合肥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中了一批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的核心层文化产业,在全省文化产业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提高,引领优势明显。

3、文化企业实力增强

国有文化企业发展迅速,广电系统近3年来经营创收平均增幅达15%以上,__年经营创收总额达2亿元,比__年净增4000万元,增幅达25%,在安徽省地市广电行业中稳居第一;文化系统截至__年底,国有资产达3亿元;合肥晚报__年经营总收入1.47亿元,广告收入9900万元,发行收入3440万元,总资产已达2.2亿元。

民营文化企业充满活力,新的文化业态不断出现,涌现出“琴港演艺”、“璀璨明珠”、“阿里巴巴”、“安美文博”、“杏花印务”、“中设会展”、“儒林书业”等一批龙头文化企业。截至__年12月,我市网吧、音像、歌舞娱乐等社会文化经营户近3000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印刷、打复印、出版物批零等经营户1100多家,从业人员2.2万余人,年产值38.8亿元;各类体育经营场所700多家,从业人员5000多人,固定资产投入8.5亿元。

4、文化事业持续发展

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社区和乡镇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布局初步完善。一批文化体育场馆和重点文化设施兴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__年~__年,合肥市市级财政投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超30亿元。文艺创作精品迭出,一批作品在全国、全省获奖。文化活动惠泽民众,形成了“广玉兰”艺术节、文化新春庙会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成功举办了第16届世界美术大会、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选活动、“两博会”、“文博会”等文化会展、文化活动。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规模逐步扩大,获得了__年全国体育大会举办权。

5、体制改革不断推进

近年来,我市文化体制改革相继推出一系列举措:一是成立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进一步理顺了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实现了政企、政事分开,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得到切实转变;二是完成了宣传文化系统5家经营性事业单位的“事转企”改革和四家电影放映单位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启动了文博图等公益性事业单位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专业艺术院团目前正按照“出人、出戏、出效益”的思路积极推进改革。这些举措进一步激发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形成了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快速崛起的良好局面。

二、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还处于起步、探索、培育阶段,相对于《合肥文化产业发展规划(__—)》中提出的到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8%以上的目标,相对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任重道远,一些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

1、管理机构有待加强和理顺

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涉及多个行业和部门。目前我市尚未成立专门的、统抓统管的文化产业管理机构,致使一些政策和项目的落实乏力推进。从政府管理部门来说,__年市政府机构改革,经有关部门批准,市文化局作为全市文化块面的管理机关,单独设立了文化产业处,指导、协调全市文化产业工作,有独立的人员编制和财政经费,__年文化和广电合并后,取消了独立的文化产业处及相应的编制和财政经费,相关工作纳入局科技处(文化产业处),在处室工作职能中,百分之九十是原广电局科技处工作职责,涉及到文化产业的职能大大削弱,和现在各级领导对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及市场的迅猛发展势头极不相称。

2、文化产业总量和比重偏低

我市文化产业虽然门类较齐全,但主体“小、弱、散”,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比较薄弱。与长沙和昆明两城市相比,__年长沙、昆明文化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171.56亿元和84.4亿元,占gdp的比重分别是9.5%和6.1%。而我市实现增加值为44.63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2%,明显低于长沙和昆明。因此,不论是从产业规模还是从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来看,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尚显滞后。

3、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不均衡

虽然我市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迅猛,但是总体实力弱小。以公有资本为主体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艺术等传统文化服务业增加值(核心层)占据了大半壁江山,而在已经处于一般竞争性和完全竞争性、国家已经向非公有资本完全放开的文化创意、网络游戏、广告会展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以及文化旅游、文化休闲娱乐、文化经纪等高成长性新兴文化服务业(外围层)方面,我市与文化产业发达城市长沙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从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增加值的比例看,__年我市为60.5:9.0:30.5,长沙为35.6:39.1:25.3,全国平均为42:18:40,合肥的三层次结构与长沙乃至全国有明显的差异。相比之下,以新兴文化服务业为代表的外围层,占有比重低于长沙30.1个百分点,增加值比长沙少63.04亿元,我市新兴文化产业仍处于弱小的产业发展阶段,透视出我市文化产业结构不均衡,新兴产业发展空间亟待开拓。

4、文化产业和产品存在特色危机

合肥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科教人才资源丰富,三国名城、包公故里、科教基地、滨湖新城已成为“合肥名片”。同时,作为省会城市,合肥还有着融汇安徽各地文化的优势地位。但是,合肥的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整理挖掘和开发利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业态尚未形成。现有的文化产品多处于粗放型经营,缺乏文化产品的宣传推广和后续的配套经营。大多数文化产品缺乏创意和创新,缺少能够体现合肥地域特色和人文风情的文化精品。

5、配套扶持政策有待完善

近年来,政府支持和鼓励文化产业的决策受到文化企业的普遍认同和欢迎,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如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合发〔__〕22号)、市政府《关于印发合肥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试行)的通知》(合政〔__〕89号),特别是《合肥文化产业发展规划(__—)》等,对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未出台具体的、专门的文化产业发展配套政策;文化产业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没有建立,许多统计数都是__年的普查数据;政府扶持、政策倾斜、税收及土地优惠的力度还远远不够;文化市场、行业规范和投融资等体系还不健全;在为文化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信息咨询、市场拓展、人才培训等方面还没形成完整、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平台,特别是民营文化企业的待遇尚待提高。

6、文化产业精英人才缺乏

一是缺乏文化创意人才。文化创意人才是文化产业最核心的生产要素,是夺取文化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决胜因素。文化产业需要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尤其需要既通晓文化产业内容、又具有自主创作能力的本土人才,既懂产品研发又懂艺术创作的实用专业人才,以及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高层次文化领军人才,而现有的人才储备远远不够;二是缺乏文化经营人才。文化经营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军人物,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和质量。我市的文化经营人才屈指可数。

三、发展我市文化产业的建议

党的__大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这为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可以说,没有文化的发展繁荣,就难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因此,针对存在的问题,就进一步促进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确立文化产业的支柱地位

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表明: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即进入到文化消费的快速启动阶段;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即进入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阶段。__年,合肥人均gdp达到3853美元;__年,合肥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这预示着合肥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阶段已经到来,文化产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战略期。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用大的气魄,把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性、战略性产业加以推动,确立文化产业在全市的支柱产业地位,力争到__年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增加值占全市gdp8%以上的支柱产业,成为经济结构优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2、设立专门机构,推动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的发展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现有的工作机构已经适应不了产业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协调不了各种关系,必须建立健全新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议成立合肥市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或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宣传、文广、财政、规划、国土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可参照芜湖的经验,定期召开协调会和企业家座谈会,协调重点项目的推进落实,听取意见,改善投资及政策环境。在政府职能部门设立文化产业办公室,具有独立的人员编制和财政专项经费,具体实施和落实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行使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日常协调推进和统一调控、监管职能。

3、修订完善规划,扎实有力推进

我市的文化产业规划目前还停留在行业规划和部门规划层面,缺乏权威性、持久性和可操作性,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建议在__规划制定中,将文化产业真正放到支柱产业的战略地位,作为全市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总体规划,统筹考虑、合理布局,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层次。同时,强化规划的贯彻力度,由市委、市政府来推动落实,用规委会、土委会的工作力度来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4、培育龙头骨干,做大做强文化企业

文化产业要成为支柱产业,既要有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又要有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建议政府对我市各类文化企业有重点、有阶段、有针对的扶持。一是对特色鲜明、实力较强、成长性较好的文化企业如“樱艺缘”动漫、综艺、“音谷”(与中科院声学所合作)等科技含量高,有较长产业链,能够形成企业集群的好项目,通过出台土地、税收、规划、金融等相关优惠政策,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将其打造为上市公司,按现代企业制度及股份制方式运作,形成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文化企业;二是对一些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体制不顺、竞争乏力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行必要的经营体制改革。例如三个专业演出团体,如果还在“国”号概念上兜圈是走不出困境的,必须转变思想和机制,通过产权交易、共同投资、公司化运作等形式,挂大靠强,实施重组,实现新生,及至做活做强。

5、实施大项目战略,发挥项目带动作用

强化项目带动,发挥大项目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一是借助外力,积极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特别要吸引具有雄厚资金、经营策略和营销人才优势的外来文化投资企业落户合肥,有重点地打造象芜湖方特这样的产业航空母舰;二是确定重大项目,实施定向招商。结合老城区改造,将桐城路打造成文化戏曲休闲一条街;将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的类似于“合钢”这样的老企业,其所闲置的部分厂房,可以作为合肥早期工业文明遗址保留下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文化产业开发,改造成为具有文化、艺术特色的创意产业集聚区,等等。可采取政府先投入,做大做强后,再退出方式,如无锡尚德公司那样,政府投入的资金可以逐步退出。这部分资金可以循环使用,支持新的企业发展。通过大项目的实施,既能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也能带动周边传统餐饮业、商业、旅游业的繁荣,形成文化搭台,多方唱戏,各方共赢局面。我市应抓住__年举办全国体育大会的契机,有力带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6、设立专项基金,成立文化产业投资公司

设立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使其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参与骨干文化企业的组建和发展。尽快组建文化产业投资公司,像城建投资公司那样对基金进行管理和运作。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可多渠道筹措,一是帮助骨干企业尽快上市融资;二是大项目、大工程可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融资;三是可以广泛动员社会资本投资于文化产业;四是可以通过财政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项目补贴、贷款贴息、奖励、融资担保等方式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同时,加大对文化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引导各类风险投资机构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成立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公司、小额贷款担保公司以及风险担保公司,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采取政府引导、资本运作、扶优扶强的模式,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投资结构,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

7、建立和完善扶持政策体系

目前我市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还不完善,没有出台专门的、具体的文化产业政策。而外地许多城市已走在我市的前面,例如,芜湖市从__年起,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动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对动漫产业的奖励。建议市政府吸纳各地经验并结合我市实际,尽快研究制定较为系统、操作性强、细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例如比照高新企业进行税费减免;享受比工业用地更优惠的土地使用政策;在信贷融资、资产处置方面按股份制和上市公司进行资本运作;在人才问题上构建合理的引进、培养、使用和奖励机制;建立我市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在知识产权保护和文化产品审批权限等方面参照先发地区做法等。

调研组认为,合肥的文化产业发展已进入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的机遇期,我市应像抓工业立市那样抓文化产业,像合肥大建设那样,狠抓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一定会有力助推我市经济发展,也必将有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中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调研报告

究竟我们喝到口中的水,是否干净安全,符合什么样的标准,从自然界到水龙头这个过程中究竟经历了什么,是否受到污染,各个环节对最终水质的影响有多大,通过哪些途径可以提高饮用水水质,怎样建立法制框架保护饮用水水质等等,这些问题在“净泽计划”撰写的调研报告《“一滴水的历程”-- 中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调研》白皮书中都能找到答案。该报告将于3月22日提前发布节选精华电子版,并于4月22在北京正式对外发布,呼吁全社会关注饮用水安全。

历时一年走访调研权威发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饮用水安全。近几年来,中国城市供水水源、净水厂、供水管网的建设和改造取得较大进展,污染源治理和饮用水监督管理力度不断加大。但是饮用水安全问题仍然存在。更为严峻的是,公众对水环境及饮水安全的知识不足,对于自来水是否健康安全、矿泉水是否可以安全饮用等一系列安全饮水问题,尚存疑惑。

__年3月,针对我国饮用水安全问题的状况,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浩泽净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的学术支持下,启动水质公益调研项目“净泽计划”,以“一滴水的历程”为线性考察逻辑,即水源地、自来水厂、市政管网、建筑物管网及二次供水、污水处理,并结合监管、行业标准规范,对全国范围内20个重点城市的饮用水水质情况开展系统调研,并携手水利、环保等多方权威专家和学者,共同探讨并推动公众对饮水安全的关注。

历时一年,“净泽计划”走访了包括政府监管者、企业负责人、行业专家、高校学者、环保组织等在内的专业人士和机构,针对城市饮用水水源的基本情况、水源地水质和水污染情况、保护和水污染治理情况、安全用水指导、未来水环境的治理建议等问题实施调研,并最终撰写出对公众安全饮水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的报告《“一滴水的历程”-- 中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调研》白皮书。浩泽净水品牌中心总监表示,《中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调研》将于4月22在北京正式发布,但在此之前,“净泽计划”将于3月22日在浩泽净水官网提前发布节选精华电子版。

关系民生饮用水安全亟需重视

在今年两会上,环境保护话题备受关注。作为与水环境和饮用水安全息息相关的企业、机构,甚至是日常使用者,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参与到水环境保护活动前,则必须要对水环境现状充分了解。

“一般来说,影响城市自来水水安全有三个环节,第一是水源地水质,也就是原水的品质;二是从自来水厂的出水水质,水源地到自来水厂净化工艺处理后的水质;三是从自来水厂到供水管网水龙头出水水质。在这三个环节中,水源地的污染是影响饮用水安全的最大挑战。”《中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调研》报告选取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哈尔滨、长春、沈阳、呼和浩特、西安、三江源、重庆、成都、长沙、武汉、郑州、合肥、苏州、杭州、济南、天津等在内的中国十余个重点城市(地区)作为考察对象,调研发现“一些城市水源地水质不合格、水源地污染和水量不足问题比较突出,有的供水管网建设落后,导致二次污染,有的水质监测和检测能力不足,应急供水能力较低。”但报告同时也指出,目前从水源地到自来水厂,再到供水管网,各环节的水处理状况正呈改善趋势。

“让百姓喝上干净水”任重而道远

__年底,总理在视察水利部时表示,“让百姓喝上干净水是最基本的民生保障,事关政府公信力,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关于一滴水的调查,由权威媒体和具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牵头,联合了环保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环境科学院、香港理工大学、清华大学、达尔文环境研究所、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两江环保中心等机构、学校和 ngo 组织的专家学者们共同参与,为的就是让每一个中国人的每一口水都能够放心饮用。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博士生导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排水分会给水委员会副主任、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理事长王占生教授表示,“解决饮用水安全任重而道远,需要呼吁更多的人关注饮用水安全的问题。而《“一滴水的历程”-- 中国重点城市饮用水水质调研》恰是一个及时且真诚的呼吁,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水源地保护和自来水厂净水工艺的升级改造、供水管网的建设及改造当中去,群策群力,提供更让老百姓放心的饮用水。”

作为净水行业的领导企业,除了担任此次报告的技术支持单位以外,浩泽也担负起了改善饮用水水质的重任。__年,浩泽还将进行一系列的公益活动,如“智能水探头”公益派发,用时时知晓水质情况的互联网思维改变人们的饮水生活方式。同时,浩泽也将与绿色江河一起,在三江源进行志愿者活动。

第二篇 城市河道治理工作调研报告4000字

目前,城市水环境治理工作已经得到了社会各届人士广泛的关注,并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众所周知,水环境是人类文明、生态文明的一面镜子,自古以来人们就有着浓厚的水情结,喜欢逐水而居,滨水而栖,特别是对于常年生活在水泥森林的都市居民来讲,拥有一个优美和谐的水环境更是一种强烈的渴望。在城市中蜿蜒流淌的条条河道,不但是防洪排涝的重要通道,也是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要素和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平衡,关系着广大市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品质。建设人水和谐的河道生态系统,打造水生态良好、水景观优美、水文化丰富的亲水型宜居城市已成为许多城市的发展目标。

水环境的治理和水边环境建设包括了截污、清淤、护岸、绿化等内容。人们对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污水截流、清淤、底泥处理、两岸绿化等方面的内容做了不少研究。对新建河道的护岸结构在生态方面的研究也有了起步。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比国内起步要早,日本XX年前就开始提出“新水”的概念,并且在生态护坡结构方面做了实践;荷兰也正在规划和建设21世纪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水环境。本文拟对原有城市河道的护坡结构进行分析,在充分吸收国外在河道整治方面和其他领域生态护坡的经验基础上,探讨河道生态护坡结构新方法,从而为城市水利向环境水利和生态水利转化提供参考。

一、原河道护坡结构形式对环境与生态的影响分析

(一)原河道坡面结构形式

长期以来,人们比较注重河道本身的功能,如行洪、排涝等,因此河道断面形式单一,走向笔直,河道护坡结构也比较坚硬,其主要考虑的是河道的行洪速度、河道冲刷、水土保持等。因此,河道的护坡结构主要采用浆砌或干砌块石护坡,现浇混凝土护坡,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坡,或现在比较流行的土工模袋混凝土护坡等结构。

(二)原结构形式对环境与生态的影响

原有的河道护坡和护岸结构形式是在一定历史条件形成的,它在约束水的行为,防止水土流失方面作出了较大成绩,为广大人民创造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生活和发展空间。但是,其在对保护水的自然清洁和维持人与水环境的和谐方面影响较大。

1、对景观环境的影响整齐划一的河道断面、笔直的河道走向,固然是一种景观,但是它与现代人们追求的回归自然的景观需求不相一致。昔日的碧水漪漪、青草幽幽、白帆点点的景象被坚硬的护坡和挡墙破坏得无影无踪,人们只能越过灰白高耸的混凝土挡墙才能看到有几条混凝土驳船在污浊黑臭的河里发出噪人的嘟嘟声。这与现代城市河道周边无论现代或古典的建筑艺术都极不相称,与周围环境也极不相协调。而且一旦这些结构遭到破坏以后,环境景观就更差了

2、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我们暂且不说护坡及挡墙内材料(包括碱化骨料)的水化反应、炭化反应及各种添加剂(如早强剂、抗冻剂、膨胀剂等)在水中发生反应对水质和水环境的影响,就是让人们长期生活在上述这种灰色、生硬、没有活性的混凝土墙体中,人们的身心健康也会遭到侵害。在这种结构保护下的河道失去了河道原有的水边环境和水环境的功能,人们失去了娱乐、休闲和亲水的好去处,城市也因之失去了灵气和精神。由于黑臭的河水、干燥的空气及生活环境色调的影响,人们的心情等遭到严重破坏,身体感觉缺少了活力,工作也失去了动力。所以说,原有的护坡及护岸结构形式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3、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原有的护坡和护岸结构对河道坡面采取了封闭的形式,河道中的生物和微生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很难生存下去,因此河道的自净能力遭到了破坏。同时各种水生植物也难以在坚硬的结构坡面上生长,各种水生物也因失去了生存环境而无法生存。整个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就因一层坚硬的护坡结构而断开,生态环境因此而破坏,生态就失去了平衡。更有甚者,有的河道护坡和护岸结构还采用了全断面护砌的结构,后果就更加严重,趋向就更加恶劣。

二、生态护坡结构方法探讨

上述情况可以看出,硬性材料的护坡和护岸结构对城市的许多方面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城市河道的护坡和护岸结构改造有必要推行一种生态型的护岸结构形式。在现在各大城市大型河道整治的同时提出对原有河道护坡和护岸结构改革非常必要,下面就国内外一些经验和笔者的一些初步设想作一介绍。

(一)采用新型材料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型材料和新技术必将作为我们河道护坡和护岸结构改革的主要源泉。在国内和国外相继出现了一批用于生态方面的材料和技术,如水力喷草技术、土工材料绿化网、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水泥生态种植基、土壤固化剂等等。虽然它们起源时不一定用于河道护坡和护岸结构方面,但在河道护坡结构使用上可以借鉴和参考。

(二)生态护坡方法探讨

1、发达根系固土植物发达根系固土植物在水土保持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国内外对此研究也较多。采用发达根系植物进行护坡固土,即可以达到固土保沙,防止水土流失,又可以满足生态环境的需要,还可进行景观造景,在城市河道护坡方面可借鉴。固土植物可以选择的主要有沙棘林、刺槐林、墨穗醋栗、黄檀、胡枝子、池杉、龙须草、金银花、紫穗槐、油松、黄花、常青藤、蔓草等等,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还可以选择芦苇、野茭白等,可以根据该地区的气候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

2、土工材料复合种植基

(1)铁丝网与碎石复合种植基。铁丝网与碎石复合种植基主要由镀锌或喷塑铁丝网笼装碎石、肥料及种植土组成。镀锌铁丝网笼容易锈蚀,在河道护坡方面一般不宜选用,而应选用耐锈蚀的喷塑铁丝网笼。铁丝网与碎石复合种植基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它比较适合于流速大的河道,抗冲刷能力强、整本性好、适应地基变形能力强,避免了预制的混凝土块体护坡的整体性差和现浇混凝土护坡与模袋混凝土护坡适应地基变形能力差的弱点,同时又能满足生态型护坡的要求,即使进行全断面护砌,生物与微生物都能照样生存。国外在这方面已有较多工程实例。铁丝网笼可以做成不同形状,既可以用作护坡,又可以做成砌体挡土墙。

(2)土工材料固土种植基。土工材料固土种植基可分为土工网垫固土种植基、土工格栅土种植基、土工单元固土种植基等多种形式。

土工网垫固土种植基主要由聚乙烯、聚丙烯等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网垫和种植土、草籽等组成。固土网垫是由多层非拉伸网和双向拉伸平面网组成,在多层网的交接点经热熔后粘接,形成稳定的空间网垫。该网垫质地疏松、柔韧,有合适的高度和空间,可充填并存储土壤和沙粒。植物的根系可以穿过网孔均衡生长,长成后的草皮可使网垫、草皮、泥土表层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固土网垫一般可由人工铺设,植物种植一般采用草籽加水力喷草技术完成。这种护坡结构现在运用较广,如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围海大堤工程、上海化学工业区围海造地工程的护坡均采用了此形式。

(3)土工格栅固土种植基主要是土工格栅进行土体加固,并在边坡上植草固土。土工格栅是以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为原料,经挤压、拉伸而成,有单向、双向土工格栅之分。设置土工格栅,增加了土体摩阻力,同时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力也迅速消散,所以增加了土体整体稳定和承载力。而且,由于格栅的锚固作用,抗滑力矩增加,草皮生根后草、土、格栅形成一体,更加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

另外,现在又出现一种土工单元固土种植基,即利用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等片状材料经热熔粘接成蜂窝状的网片整体,在蜂窝状单元中填土植草,达到固土护坡的作用。

3、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是日本近年在河道护坡方面作出的研究,主要由多孔混凝土、保水材料、难溶性肥料和表层土组成,多孔混凝土由粗骨料、混有高炉炉渣和硅灰的水泥、适量的细料组成,是植被型生态混凝土的骨架。保水材料常用无机人工土壤、吸水性高分子材料、苔泥炭及其混合物。表层土铺设有多孔混凝土表面,形成植被发芽空间,同时提供植被发芽初期的养分。在城市河道护坡或护岸结构中可以利用生态混凝土预制块体做成砌体结构挡土墙,或直接作用为护坡结构。

4、水泥生态种植基水泥生态种植基在国内国外均有研究。它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组成的具有一定强度的多孔性材料。固体物质主要包括适合于植被生长的土壤、肥料、有机质及由低碱性的水泥、河砂组成的胶结材料等。在种植基固体物质间,由稻草秸秆等成孔材料形成孔隙,以便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和空气。在种植基内还可填充保水剂,保持植物在常日照坡面能很好生长。

5、土壤固化剂高性能土壤固化剂在国外日本等国家应用于工程领域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广泛应用于道路工程、土木建筑工程、环境保护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固化处理各种污泥。但固化剂做为我国90年代引进的高新技术产品,在北京地区乃至全国大面积用于河(湖)底固化尚属首次。固化剂是以水泥主体掺入特殊的激发元素后制成的,其作用机理主要是固化剂中的水分子调节剂与土壤中的水分子形成化学键,对水分子有很强的吸咐作用,利用土壤稳定固化,其中含有微晶核,通过晶核配位,在土颗粒孔隙中生成针状晶体,填弃土体孔隙,形成骨架结构,固化剂中的固化分子通过交联形成三维网状结构,从而提高土壤的抗压、抗渗、抗折等性能指标。

在城市河道治理中遇到了防止水土流失需要硬质河底与水生物繁衍需要软质河底的矛盾,因此要求最好采用两者能同时兼顾的材料。解决上述矛盾,土壤固化剂就是其中较好方法之一。固化剂既具有硬化土壤表面与混凝土近似的性能又有松软的下层近似于土壤的性能,所以使用固化剂的结果能够使河底土层表面结壳,从而达到既固土保沙作用,又使底层利于水生物繁衍生殖,满足生态需要。

在城市河道治理中,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已被许多人所需求和采纳,并在大力推广之中,本文是吸取国内外有关城市河道整治和其他领域生态护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城市河道整治坡面采用生态护坡结构的一点初步设想,以便为城市水利向环境水利和生态水利转化提供参考。探讨河道生态护坡结构方法可以借鉴其他领域生态护坡的经验,同时需要广大技术人员研究新的合适于河道护坡特点的新技术、新方法,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第三篇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思考的调研报告3800字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思考的调研报告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加大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力度,把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放在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位置。在计划经济和短缺经济时代,我国资源型城市蓬勃兴起,组成了工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主力军,为祖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单纯或高度依赖不可再生又必然枯竭的矿产资源而产生的先天不足和致命缺陷,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暴露,资源型城市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特别是,矿产资源日益枯竭带来的发展依托缺位,价格剪刀差导致的双重利益损失,过剩经济、买方市场产生的内在约束,全球化、知识化、生态化浪潮的接踵而至,都使资源型城市原有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必须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プ魑煤炭城市,同样面临着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长期以来,由于的经济发展单纯建立在煤炭的采选基础之上,致使经济结构单一、超重,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城市建设欠账较多,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在资源萎缩的今天,大力发展接续和替代产业,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加速实现城市转型,尽快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市最为现实和紧迫的重任。对此,市近几年来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努力。在实践中,我们感到,要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认清一个前提,突出两个重点,抓住一个关键。ァ ∪锨逡桓銮疤幔就是重新进行城市定位。资源型城市特别是煤炭工业城市,必须本着尊重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原则,对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城市性质进行重新定位,在此基础上确定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经济转型的目标。更为重要的是,资源型城市要对主体资源所处的生命周期进行科学判断,针对资源的衰退、枯竭程度确定未来发展的步骤和重点。

突出两个重点,就是壮大接续产业、发展替代产业。对于煤炭城市而言,煤炭工业作为主体工业,在城市经济中举足轻重,单纯依赖和完全放弃既不现实又不可能,必须要拓宽开发领域、延长产业链条,实现主体工业的稳步发展,为结构调整和城市转型提供时间和资本积累,与此同时,立足自身特色,发掘比较优势,加速培育替代产业。

抓住一个关键,就是强化招商引资。由于计划经济体制,资源型城市缺乏资本的原始积累,经济发展的资金制约矛盾十分突出,但资源型城市一般具有丰富的资源储备,充足的动力供应,大量的闲置资产及廉价的劳动力,因而必须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按照有利于增加地方税收、有利于资源深度开发、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安排劳动就业且符合城市空间布局、符合环保要求的原则,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发展接续和替代产业。

从的实际情况看,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将按照十六大精神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紧紧抓住国家扶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历史性机遇,坚持政策推动、市场拉动、科技带动、项目牵动,大力实施“一体两翼”战略,力争用较短的时间构建起资源合理利用、比较优势明显、主导产业崛起、持续健康发展的经济格局,使由以煤炭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为多元发展的产业结构,由单纯的煤炭城市转变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化工基地和绿色食品基地,由封闭的边疆城市转变为联结中国内地、面向俄罗斯和东北亚的开放前沿,由矿山城市转变为以绿色农业、山产品开发、特色旅游为重点的生态城市,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健康、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所谓“一体”,就是以资源开发利用为主体。应该说,国民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的发展首先要依托矿产资源而推进,丰富的资源是资源型城市最基本的经济优势,完全抛开现有的经济基础,重新构筑全新的经济优势是不现实的,因而必须要立足于资源的开发利用。

要以同种资源为基础,发展接续产业。即搞好煤炭资源的接续、发展和转化加工。煤炭资源是煤城最基本的资源,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资源,同时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素有“化工之母”的美称,因而深度开发潜力巨大。为此,一是搞好煤接续。鉴于目前正处于资源萎缩期,年后生产能力将由目前的万吨降至万吨,为了维持煤炭工业的发展,为经济转型争取充足的时间,我市谋划开发储量达亿吨的鸟山项目,这对于保证矿区资源持续、稳定地方经济、缓解东北地区焦煤供应紧张状况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二是推进煤转化。对于煤炭城市而言,依托煤炭发展高耗能产业有助于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因而建设坑口电站成为首选的发展重点。为此,历经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建成了年发电能力为万千瓦的发电公司,并依据黑龙江省对电力的需求及发电公司良好的扩建基础,我市成功争取了发电公司二期工程,该项目可使地区煤电转换比例达到,年增加税金亿元,工业增加值亿元,拉动整体经济发展个百分点。进入世纪,环境保护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洁净能源安全稳定的供应成为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这为煤化工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此,准备先行一步,根据我市煤炭低硫、低磷的实际,拟实施年产万吨低碳混合醇等煤化工项目,这些项目对于改善能源结构、降低能源风险、加强资源储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三是加强煤利用。作为资源型城市,其主体资源的形成由于地质构造的原因,加之开发利用的因素,往往会产生伴共生资源及废弃物,如果能够加以综合利用,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开发效益,减少环境污染。对于而言,随着主体资源的开发利用,煤炭资源伴生共生的高岭土已成为未来的利用重点;煤层气资源的前期勘测、试验正在进行,工业化生产即将全面实施;矸石、粉煤灰、尾矿等废弃物正在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对于煤炭城市而言,具有借鉴意义。

要以替代资源为载体,培育替代产业。作为资源型城市,由于自然禀赋和地质构造的原因,其资源储备除了主体资源以外,往往伴生其他资源,这些伴生资源应成为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又一基础。为此,我市立足这一实际,在培育壮大替代产业上,一是依托生态优势,发展绿色食品加工。我市地处高纬度,开发历史晚,工业污染小,黑龙江为国内少数未被污染的河流,农产品多为绿色无公害,发展绿色食品的条件得天独厚。为此,我们将依托宝泉岭农管局年加工万吨大豆、日处理吨乳制品和年屠宰万头生猪等大项目,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种植,大力发展畜牧业,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发展壮大食品工业,基本建立起“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市场”的产业化格局,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形成工农业的产业互促发展。二是发掘口岸优势,拓展对俄合作。与俄罗斯拥有公里的边境线,拥有萝北、绥滨两个国家一类口岸,黑龙江“黄金水道”可运行吨的船舶,能以较近的距离到达日本和韩国;经过努力,赴俄旅游护照制照权的拥有,为扩大对俄开放打开了方便之门,至比罗比詹、哈巴客货直达运输的开通,打开了对俄合作的黄金通道,与俄犹太州、哈巴、莫斯科南东区友好关系的建立,为对俄开放注入了动力。为此,我们将拓展原有的基础,进一步加大粮食、蔬菜、建材等大宗产品的出口,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以俄罗斯市场为导向,吸引大集团、大企业来我市投资办厂,发展对俄出口的轻工业;加快完善口岸设施,实施江海联运,创建互市贸易区,建设黑龙江大桥,努力把建成对俄开放的黄金通道和出口商品集散地,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三是立足原始生态,培育旅游产业。我市拥有世界公认的大江峡、大森林、大冰雪三大特色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的前景非常广阔,为此我们将加大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力度,不断完善道路等基础设施,发展服务业等旅游相关产业,力争到年实现旅游业收入亿元,确立旅游业的支柱地位。四是围绕林木资源,推进林木深加工。依托黑龙江两岸丰厚的森林资源,我市发展林木深加工具有独特优势。区域内国家大型森工企业鹤北林业局产量虽逐年下降,但已与俄罗斯签订了年的森林采伐合同,年采伐量可达万立方米,加上其它企业的赴俄森林采伐,年采伐量可达—万立方米,为发展造纸、家俱、装饰材料等林木深加工业提供优良、充足的原料保证。我们将依靠自己的力量和吸引域外企业共同发展林木深加工,使林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林木深加工成为我市的又一主导产业。五是开发伴生矿产资源,壮大非金属矿产加工业。区域内拥有大量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其中石墨储量达亿吨,居亚洲前列;陶砾页岩品味较高,储量丰厚;石灰石、云母等其他余种非金属矿产资源都为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城市转型创造了先天条件,目前的石墨开发、陶粒制品等非金属加工业粗具规模,正向大规模、深层次、高水平开发迈进。ピ谖炔椒⒄怪魈骞ひ岛吞娲产业的同时,我们还将作好“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瞄准高新技术”上项目这两篇文章,力争两翼齐飞。经过多年的发展,的工业经济已具备一定的基础,我们将对现有基础进行调整和改造,特别是根据我市已成为黑龙江省农药化工基地的实际,依托“北药开发”战略。年实现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已形成〓〓系列〓〓个产品,其中〓〓个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因此发展化工,我市得天独厚。目前,知识经济正在崛起,信息社会即将来临,为此,我市将瞄准高新技术发展动态,加强与大集团、大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智力成果,一方面高新点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另一方面积极改造传统产业,提高整体产业结构的发展层次和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プ苤,如果资源型城市能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必定大大加快;如果占全国城市总数四分之一的资源型全部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也必定加速腾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定指日可待。

第四篇 城市教育发展调研报告3550字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和愿望愈来愈强烈。____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城区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通过加大城区学校布局调整,改善城区学校办学条件,整合优化城区教育资源,推进城区学校素质教育和新课堂改革,在提升城区教育对县域教育的引领作用方面作出了极大努力。目前,我们对我县城区教育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县城学校现有规模和布局

我县人口73万,有各级各类公办学校80余所,教师近5000人,在校学生80000余人。目前,我县城区有普通高完中3所(其中省级重点中学一所,市级重点中学一所,由原师范改制高完中一所),普高在校生12000余人;有初中校2所,在校生5800余人;小学6所,在校生10000余人;公办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1500余人;民办学校1所,在校生500余人;民办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1300余人。在城区就读学生占全县学生的40%,同时每年进城就读学生增长达5%以上。

(二)县城教育发展举措和成效

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后,我县作出了进一步推进课堂改革,努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决定;全市城市教育工作会后,我县将调整城区学校布局,加大城区学校硬件投入,化解城区学校大班额等作为突破口,制订《城区教育五年发展规划》,就我县加快推进城区教育发展作出了一些努力和探索。

1.扩大规模,调整布局。为适应需要,我县在城东新区规划新建一批学校,解决新城区家庭子女就近读书的需求。一是实验中学迁建。该校按标准化学校的要求建设,建成后可招收100个教学班,预计____年秋季开始招生,这将大大缓解我县城区学生和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就读初中的入学压力。二是桑梓小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两所学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合校办学。目前土石方开挖即将完成,预计11月主体工程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新增一所上档次的小学,同时告别我县无特殊教育学校的历史。三是城东幼儿园建设。该园按省级示范幼儿园标准建设,建成后可招收12个幼儿班。同时,城区其余学校也在原来规模上,尽可能扩容,提升档次和办学质量。

2.集中优势,整合资源。我县每年都为城区学校考调50名以上的农村学校优秀教师,考聘近100名的优秀大学毕业生。近几年,已为城区中小学配备优质师资500余人。同时,我县还将重大项目和上级拨付的专项经费向城区学校倾斜。____中学澳门灾后援建项目3000万元,新建的学校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大楼已全部投入使用。实验小学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也已经开始实施。通过加大投入,城区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3.实施课改,提升质量。近年来,通过不懈努力,我县教育面貌呈现出良性发展势头,但现实教学质量与愿望仍有较大差距。通过调研分析和论证认为,教师的惰性、僵化的观念、单调的课堂、被动的学习是制约我县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于是,我县把变革教育、提升质量的突破口瞄准了课堂。

____年,县教育局从全国课改名校引进高效课堂教学,经过三年多的试点试验、本土培育和提炼成长,目前,全县已建成课改基地学校20所,其余各校也有一定数量的班级和师生积极参与试验。在实践探索中,采取“四主推动”策略推进课改: 一是行政主推。我县先后派出了千余名教师外出取经,邀请十几位课改专家 “授课”,掀起了课堂改革风暴。二是校长主管。通过县教育局与校长签订课改目标责任书,举办教学管理人员课改理论考试和校长竞教,促使校长在课改中担当起了“课改思想的引领者、课改决策的执行者、后勤服务的保障者”角色。三是教师主导。通过践行“234”(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两种能力;实现“解放学校,解放教师,解放学生”三大目标;遵循课堂“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展示点评、检测反馈”四个环节)高效课堂模式,推行“看课堂氛围、看师生状态、看学生能力、看教学成绩”的评课标准,强力促使教师从“教”到“导”的转变。四是学生主动。为实现让每一位学生快乐成长的课改终极目标,县教育局以导学案为载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要求各学校成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学校和班级事务。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里,各学校力求让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人,展示出了不一样的精气神,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与其享受快乐成长的幸福得到了有机统一。

去年4月,我县三名课改教师走进“全国课博会”献课,受到一致好评;12月,南充市高效课堂推进会在我县成功召开;今年5月,《中国教师报》区域课改样本观摩会及第二届全国教育局长峰会在郑州召开,我县被评为“2023年全国十大最具发展潜力区域”,县教育局局长姚勇同志荣获“2023年全国十大课改推动人物”称号。课堂教学改革,关系重大,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今秋开学后,立即组织人大代表对课改进行视察,广泛听取老师、学生、家长等各方意见,提出了注重内涵,注重效果,坚持示范,分批推进的课改原则,务求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

4.强化管理,树立形象。一是完善体制机制,促进常规管理精细化。我县城区各校建立了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并发挥作用;推门听课、随机暗访得到落实,教学常规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以改换黑板和课桌,修建城区学校教师周转房为主要内容的“师生幸福工程”启动并逐步推进实施。二是提升“三园”水平,促进校园文化内涵化。围绕“洁净校园、秩序校园、优美校园”的目标,深入治理城区学校校园内外环境,巩固和继续加强“文明寝室、示范食堂、卫生厕所”创建活动,争创县级“绿色学校”举措被纳入各校的日常工作。围绕高效课堂建设,打造育人功能较强的校园文化,凸显文化的内涵。三是深化特色兴校,促进特色建设品牌化。城区各校加大特色建设力度,纷纷做精做强特色项目。城东路小学的童声合唱、相如一小的读写文化、锦屏小学的师生版《相如长歌》、实验小学的象棋文化等得到提升并成长为学校对外宣传的名片。四是狠抓安全稳定,促进教育环境和谐化。在做好城区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同时,____年度重点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县委、县人大、县政府组织召开了“____县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大会”,集中一个月时间,对城区学校校园周边的网吧、经营摊点、社会治安等进行了彻查和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剧,我县城区学校在规划和建设上逐渐暴露出与之不相适应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是城区学校布局不够合理,无一所职业教育学校;二是学校数量相对不足,大班额难以彻底化解;三是学校校园面积较小,功能区严重不足;四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随意性使得学校周边环境较差;五是农村留守儿童大量进入城区学校,家校共育的社会合力尚未形成。

调研中,我们还收集到了城区学校反映的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有:急需落实新的教育投入政策,依法实现“三个增长”;急需实施教育“五年”规划,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急需启动职教中心建设,缩小我县职教差距;急需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投入,完成“三年行动计划”目标;急需配套工程项目资金,确保工程顺利实施;急需恢复县财政教育专项资金,保障教育工作正常运转;急需实施内涵提升战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急需保障教师基本待遇,切实稳定师资队伍;急需成立会计核算中心,规范教育经费管理。

(一)统筹城区教育规划,优化学校布局。根据我县城市发展趋势及人口分布状况,完善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统筹协调好城区建设与城区教育的关系,制订近期、中期、远期实施方案。强化城区规划学校建设用地保障,城区现代化建设应该为教育预留发展的空间,学校周边建设要充分考虑协调因素,切实保障学校周边环境的育人性、秩序性和发展性。

(二)促进教育均衡,激发竞争活力。城区内,要通过政府引导、合理配备和机制规范,让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职业教育各阶段都拥有实力相当的学校,从而让各类教育在良性竞争中得到发展。

(三)实施名校战略,打造品牌教育。名校是优质教育的代名词,而优质教育又是家长和社会的热切期盼。在促进教育均衡的同时,在各类学校中确定1-2所重点学校,打造成在市内有一定影响的名校,留住县内优质师资和生源,把城市教育做成品牌。

(四)坚持开放办学,提升教育质量。开放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方法。城市教育要实现新的突破,一方面要克服盲目自大的因素,即城市教育长期以来在县域乃至更广的范围内都名列前茅的自满态度。另一方面,无论是师资还是管理方式方法,都要不断地通过“走出去、引进来”,从而更新观念,弥补不足。建立和完善教师服务期制度和定期交流轮换制度。建立城区教师定期交流制度,鼓励吸引优秀毕业生和外地优秀教师到我县城区学校任教。推进教师人事制度管理科学化。

(五)兴办民办教育,扩充教育资源。要解决城区教育资源不足问题,必须大力促进民办教育发展。一是加强民办学前教育,建设一批规模较大,办学条件较好,教育质量较高的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民办学前教育总量要达60%以上。二是进一步招商引资,新办一批优质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建设一批规模较大的基础教育学校,打造民办基础教育优质品牌,以满足未来城市扩容需求。推进城市教育快速发展。

第五篇 有关城市管理及其卫生环境的调研分析报告2050字

根据局党委关于“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要结合各自主管工作进行一次认真、深入调查研究,并形成调研报告”的要求,最近,我和局政策法规股(局城管办公室)的同志一道,先后深入到城管监察大队、环境卫生管理所、园林绿化管理所、城市客运管理所、城市燃气管理所进行了认真、细致、广泛的调查研究,并且结合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了初步的思考、探讨。下面,我就城市管理及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分基本情况、主要工作、主要问题、打算建议四个部份,作个简要报告:

一、基本情况

目前担负城市管理工作的主要有城管大队、环卫所、园林所、客运所、燃气所五家单位。其中差额补助事业单位2家(城管大队、环卫所),其它3家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五家单位基本情况如下:

1、城管大队:定编60人,现有干部职工82人(含退休3人、外借5人、停薪留职3人),前勤64人、后勤8人,主要职责是依据国务院《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城建监察条例》,按照建设局授权对城市市政工程、公用事业和市容环境卫生秩序依法实施监督、检查和管理。

2、县环卫所:定编 110 人,现有干部职工 227 人(含退休 27 人、正式工 135 人、临时工65 人)。主要担负城区 131.6万平方米面积的清扫清运任务,并依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和《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依法实施环卫监督和检查。

3、县园林所:定编 20 人,现有干部职工 37 人(含退休 3人、精神病患者 1 人、绿化管理维护 16 人、绿化监察 7 人、收费 5 人、行政后勤 5 人)。主要职责是依据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和《湖北省城市绿化实施办法》,负责城市规划区内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对损坏绿化设施及花草树木的行为进行查处,以及城区绿化费、绿化延误费、绿地临时占用费、绿化补偿费的收取;绿化维护面积28万平方米。

4、县客运所:定编5人,现有干部职工 11 人,主要负责全县城市公共客运市场日常监管,从事城市公共客运经营企业和从业人员资质及市场准入、运营和退出事项的审批,配合县政府组织实施城市公交线路特许经营权和出租汽车经营权有偿出让工作。

5、县燃气所:定编3人,现有干部职工2人,主要职能是依据《湖北省燃气管理条例》负责燃气的规划、工程建设、设施保护、经营、使用和燃气器具的销售、安装、维修及其相关的管理活动。

二、主要工作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建设局的正确领导下,上述管理单位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开展工作,特别是去年周 勇书记、吴 烨县长先后视察城市管理、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后,我们建设局更是创新举措、增加投入,着重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探索管理机制,实施“综合管理、集中执法”。为解决当前城市管理、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城市客运、燃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职责不够明晰、力量不够整合、步调不够协调、管理不够严格、审批不够规范、执法不够到位等问题,我们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浠水实际,探索城市综合管理、集中执法新模式,力争最大限度地整合现有城市公共事业管理力量,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自去年9月5日起,制定了《浠水县城市综合管理集中执法工作方案》和《责任区综合管理工作制度》,划定了责任区,成立了工作专班。从实施的情况来看,效果比较明显。

2、加强客运市场管理,“禁麻”任务全面完成。为解决“麻木”载客扰乱交通秩序、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前年县委、县政府拿出资金700万元,对城区1168台“麻木”进行集中收购处置,使经营了近6年的“麻木”车全面退出了城市客运市场。“禁麻”后,我们采取调整公汽营运时间、新开第9路公交线路、新增公交运营车辆15台(公汽共计95台)、新增出租车36(出租车共计250台)、督促出租车提高运行率等措施,有效地缓解了“禁麻”后市民出行难题。去年5月份以来,为解决“摩的”非法载客问题,县政府成立了以建设局力量为主的“禁摩”专班,共查处非法载客摩的783台,行政拘留2人,公安留置1人;同时进一步规范城区公交客运市场,对非法载客黑车进行了严厉打击。还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重视和支持,对城区公交枢纽站组织了站址初选;对公汽候车站(亭)建设进行了规划、设计、建设,共规划建设公交候车亭167个,其中站亭59个、站点108个,今年五月已经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

3、加强户外广告管理,广告市场初步规范。为搞好户外广告清理整顿工作,我们成立了清理整顿专班,对那些在设置地点、规格、工艺水平及发布内容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的户外广告,在向每户广告业主宣传法律法规的同时,逐一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意见,进行限期整改。整个活动期间,我们共发出整改通知书 939 份,并对逸林居、雅仙居等广告招牌按要求整改到位,还有几处布面破损陈旧的广告,按要求进行了更新。对那些违反有关户外广告管理规定、没有合法审批手续、或经合法批准设置但期限届满、影响市容、存在安全隐患的户外广告,责成设置单位在规定时间内自行拆除。自去年7月8日组织第一次户外广告强制拆除行动以来,累计组织行动21天(次),城区拆除或强制拆除各种违规广告牌共723块。

第六篇 当下城市低保工作调研建议的调研报告1850字

当下城市低保工作调研建议的调研报告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防护网,它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心和照顾。我区自20__年全面推行低保政策以来,为保障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减轻政府压力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具体操作中还存在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当前城市低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问题

1、对象收入的难以确定。

进入城市低保,一个最硬性的指标就是申请对象的家庭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作为审核部门的街道居委会和民政部门,只要申请对象提供了相关的收入证明,就可以此作为进入低保的依据。而事实上,由于目前城市居民就业的多样性和隐蔽性,对象的实际情况是很难掌握到的,如果他们通过隐报、瞒报等手段掩盖自己的实际家庭收入,审核部门无法鉴别,特别是一些用人单位缺乏社会责任感,他们为给申请对象大开方便之门,可以毫无顾忌地随意开出一张与实际收入不相符的收入证明,不受任何约束,审核部门也奈何不得。所以,我认为,申请对象收入的难以确定,势必给低保工作带来“错位”,即不该进来的进了,该进的有可能还在门外。

2、有“进”无“出”的现象严重。

低保工作是一项动态管理,理应随着低保家庭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经济条件未好转的,尚在低保范围的,应继续享受低保,经济条件好转的,超过低保标准的,理应退出低保。这才能让低保金真正起到对困难群体的救剂作用,而不是演变成一种带有“工资性”、“福利性”的收入。我区自推行低保政策6年以来,进入低保的人源源不断,每个月都有一定数量的新增低保户,但退出低保的人,除个别退休及死亡的,几乎没有其他退出人员,出现了有“进”无“出”的现象。

而正是这一现象,给正在享受和还没有享受到低保的人造成一个事实:低保是一个“保险箱”,一旦进入低保,就可以终身享受。于是,人人都想吃低保,人人都争着吃低保,低保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零花钱”、“水果钱”,低保队伍也随之一天天地壮大,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现有低保工作程序中,缺少一个事后跟踪再审核制度。

3、人员不足难以提高低保工作质量。

低保工作的程序是:本人申请、社区居委会入户调查、社区评议、街道入户调查并评议、民政部门审核,经三审核三公示,从这些程序来看,大多数工作都落在街道社区,工作量最多、难度最大的是入户调查,由于社区居委会承担着大量的行政事务工作,工作人员只有4—5名,街道也只有2名民政助理员,很难抽出充足的时间对申请对象进行入户调查,他们往往是走马观花似的到对象家中了解些诸如家庭人口、家庭摆设、住房等表面情况,至于家庭收入、健康状况等进一步的取证,一般是听之任之,无暇深究,严重影响了低保工作质量。另外,人员的不足,对于开展事后再审核工作几乎成为不可能。

4、部门的不配合使低保工作时时断路。

低保工作是一项全社会的工作,是民生工程。虽说目前低保工作由社区街道民政负责,但低保工作的性质决定了离不开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文秘站-中国最强免费!如工商、房管、劳动、医院等部门。我们曾接到举报,某某低保户几年前就买了贫困房的柴火间,我们到房管部门调查,却遭到该部门领导的拒绝,理由是:侵犯隐私权。无奈,此事也就这样不了了之,因为我们取不到证!

二、建议

1、建立事后跟踪再审核制度。

事后跟踪再审核制度就是对已进入低保人员,按其进入时间先后,定期随访,反复进行,发现超标,立即清理,做到有进有出,实行动态管理。实施再审核制度:

一可以避免有进无出的现象;

二可以减轻政府筹资压力;

三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公正公开;

四可以使有限的低保金真正起到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作用。

难度是工作量大,仅凭现有的民政助理员很难做到,必须要由一个专门机构来完成。

2、设立低保工作站。

目前我区低保户有几万人,要对这几万人实行动态管理,推行跟踪再审核制度,仅靠现有的几个兼职人员是远远不够的,更何况低保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某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此项工作开展得好,不仅可以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使之最终走出困境,更重要的是可以起到减压阀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倘若做得不好,好事有可能变坏事,会引起新的矛盾。因此,我认为,在街道设立低保工作站,是规范低保工作所需。

3、整合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我认为低保既是一项全社会的工作,那么应当由全社会共同来监督,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低保部门对申请对象的调查取证,更不能为申请对象提供伪证。

低保工作只有得到全社会的支持,才能真正规范起来,才能真正做到应保尽保。

第七篇 关于城市供水压力不足的调研报告2850字

关于城市供水压力不足的调研报告

随着_____市城市框架的不断拉大,_____市城市系统供水压力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针对这一情况_____圣泉水务有限公司结合_____现状和地域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一、_____市城市供水压力现状

_____供水设施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到目前已形成生产能力6万m3/d,输配水管网总长118km(dn≥80mm),用水普及率98%,基本上满足了城市用水需要。但按“城市给水系统应满足城市的水量、水质、水压及城市消防、安全给水的要求”(《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282-98)来衡量,还有较大差距。当前市民反映最普遍也是制约_____供水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给水管网水压不足,产生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1、现有供水系统起点低,城市扩展后显得先天不足。

主要制水厂江北水厂是建市前按原县城总规选址、征用地和确定最终规模的,至今未能突破单水源、小水厂、以树枝状为主的供水管网,供水水压为低压制的格局。供水范围原来主是要巴河两岸较平坦的低洼区(高位山坡地带尚未开发),且在上世纪80-90年代,城区多层建筑大部分都设有屋顶水箱和加压设备,对昼夜用水量和水压不均匀情况自行调节,所以江北水厂建成初期,供大于求,市民满意,政府高兴,很多潜在问题尚未显现。

撤县建市后,_____总规几经修编,城市地位升级,供水范围迅速向下游及高位区扩展,且建筑层数普遍增加,小高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原有低压制的供水系统,就显得起点太低,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向中等城市的供水和安全性提高上的转变。表现在:

1、应有多水源、多水厂及应急水源;

2、低压制管网的中远端也应增设补压设施;

3、城市呈梯级开发后,地形起伏变大,应采用分区、分压供水方式;

4、重新合理布局生产、生活与消防合一的大的环状管网建设;

5、小高层、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竖向分区等等诸多问题日显突出,原有供水系统先天不足的缺陷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扩展后新出现的供用水矛盾。

2、管网建设滞后,供水系统未能全面配套。

江北水厂生产能力经扩建改造后虽已达到5万m3/d,但管网建设未能同步进行。由于原管网建设缺乏统

一、科学、严密规划,现有118km的管网多是逐年小步走“见效快”形成的小口径管网,且大部分呈树枝状分布。近年供水量一增大,瓶颈问题就显现出来。尽管出厂水压力为0.45mpa,但至管网末端已锐减至0.15-0.2mpa,甚至更低。这主要表现在管网末端的南坝片区、后河桥片区、高位区龙泉片区和回风片区。

3、高位调节水池损坏,直接影响压力调控。

_____供水区域多分布在离水厂较远的中下游地段,为使出厂水输水干管较均匀地向城内输水,在靠近江北水厂的白云台建有砖砌结构的高位调节水池两个,总容积3500 m3,除调蓄水量外,主要功能是起稳压作用。由于北二环开发建设,水池周围山体截脚和放炮施工作业等影响,致使1号水池(20__ m3,)已开裂无法修复,仅剩2号水池在低水位状态下维持工作,使之调蓄和稳压作用大大减弱。管网水压波动的幅度和频率增加,高峰供水时压力波动尤为突出。目前城区不仅出现高地段、高区位、高楼层欠压缺水,甚至出现了低区供水压力不够现象,如南坝片区、北门片区和后河小区。

4、新建住宅小区供水后遗症层出不穷。

近几年来,_____旧城改造,新区开发,_____各处如雨后春笋般建成一片片居民小区商品住宅群,大多数是7-12层的小高层建筑。但供水水压问题从未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从设计、施工到建成交付使用,均无楼院供水加压设施。靠城市供水管网压力是否能直供到顶,开发商似乎从未怀疑过。而实际上,小区室内室外给水系统不完善,供水设施不配套,交房后供水问题层出不穷,高层位住户反映热水器打不开,厕所排便冲不走的欠压问题严重存在,物业管理跟不上,水一通,供用水双方矛盾加剧。

5、一户一表供水方式改变后,所需服务水头增大。

实行一户一表、水表出户以后,多采用首层集中分户,各户分设单根小口径(dn

20)主管入户的供水方式,较之以往每户有多根大口径(dn40或dn50 )主管分别进入厨、厕、卫的供水方式,管径变小,管线增长,阀门和附件增多,使管道阻力损失成倍增加,对配水管网上的用户接管点处的服务水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中所提到的满足用户接管点处服务水头28m的要求,相当于将水送至6层建筑物所需的最小水头,而实际上六层住宅“一户一表”所需水头往往要大得多,因此,分户表后,不少用户反映水压不足。

二、_____供水压力不足解决的对策和措施

1、近远结合,科学规划。

为实现中等城市供水目标,按照_____新的总规修编要求,20__年,_____圣泉水务有限公司委托成都市供水设计院完成了2023年城市供水专业规划。拟建成多水源、大环网、分区分压城 市供水系统。

2、加大投入,加快管网配套建设和高压区位供水加压站建设,从根本上改善管网水压。

现已完成城市给水管网改造规划、可研及一期工程的初设评审。一期管网改造(低压)工程已进入第一标段的施工阶段,计划用三年时间,投资6610万元完成一期管网改造项目,使_____供水管网现状得到根本改善,同时为二期建设、近远结合打好基础。二期工程主要解决城市高区位加压供水问题。目前正积极筹备加压站选址、完善用地手续等供水加压站建设前期工作。

3、增加变频恒压装置和修缮白云台高位调节水池。

为弥补白云台高位调节水池功能不足,江北水厂在送水泵房增设了变频恒压装置,对稳定出厂水压力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对远端管网压力调节作用不大。为此,积极组织修缮白云台高位调节水池。高位调节水池功能恢复后与变频恒压相结合,实现近、远端水压综合调控。

4、积极协助用户,在搞好“一表一户”工程的同时,大力推行楼院二次加压设施建设。

城市供水是一个从水源取水头到用户水龙头的庞大系统工程,要供好水,仅靠供水公司一家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支持。要解决高楼水压不足问题,就更离不开开发商、业主和用户的配合与支持。我们认为,从现状看,推行楼院和小区二次加压供水是解决高楼水压不足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从长远看,也是最可靠最根本的办法。因为二十多年供水事业走过来的历程随时提醒我们,供需平衡是暂时的、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供需矛盾是存在的,只是迟来与早来的问题。如果不下决心解决好楼院的住宅小区的加压供水设施,供用双方始终会受到水压问题的困扰,尤其是夏季和供水高峰时期。在推行二次加压工作中,为做到有章可循,明确供用双方的义务与责任,应严格遵循和依照国家有关城市供水和建筑给水的法规、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即国家和四川省供水条例,国家标准《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四川省工程建设标准《住宅供水“一户一表”设计、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等要求“城市公共管网供水水头必须达到28米,多层住宅6楼以下采用市政管网水压直接供水,高层7-12楼实行加压供水”。这些均是协调供用水双方关系,确保加压工程质量的可靠依据。为此,建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从城市发展出发,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动员和督促有关规划、设计、开发、施工及物业管理等单位严格遵照相关规定,共同推动二次加压措施顺利实施,使之落到实处,从而解决好当前全城人民用水的迫切需要。

第八篇 2023关于城市民族工作的调研报告最新3100字

海陵区全区面积203.5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23.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1万人,常住少数民族584人,分回、满、蒙古等29族别;随着我区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高速发展,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增加,我区外来经商人员日益增多,流动少数民族人口日渐增多,主要来源于新疆、青海、甘肃等地区,年流动人口近1000人,族别构成复杂,其中以回、维吾尔族少数民族为主。全区现有清真网点30多处。

近几年来,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及有关部门积极支持下,区民宗局把做好散居少数民族工作作为整个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在认真贯彻落实民族政策和法律的同时,结合本地实际,切实加大对少数民族扶持力度,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一、城市民族工作基本情况

1、建立健全组织和信息网络,为城市民族工作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为推进我区民族团结发展,区委、区政府成立了民宗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并解决了涉及民族宗教工作的一些疑难、重大问题。区民宗局围绕工作重点,健全信息网络,建立协调城市民族关系新体制,加强街道民宗助理、社区民宗信息员建设,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及时与信访、公安、国保等部门联系,互通情况,化解矛盾。为了进一步强化对少数民族的管理,根据我区务工的少数民族人员构成情况,按照不同省份、地区明确少数民族召集人,组织他们学习有关文件及相关法律法规,第一时间了解少数民族情况,遇到突发事件,通过他们做好各自老乡们的工作。

2、发挥社区和基层群众组织的作用,为城市民族工作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城市民族工作的基础在社区,在基层。社区和基层群众组织在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维护民族团结、化解民族矛盾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难以替代的作用。一是加大推进民族工作进社区力度。__年,区民宗局开展了民族工作进社区工作,在少数民族群众较多的社区多次举办汉民与少数民族群众、学生一起的联谊活动,促进民族团结,密切邻里关系,营造和谐社区的生活氛围。城东街道春晖社区、试采社区民族工作被省民委表彰为民族工作示范社区。二是对少数民族困难家庭、流动少数民族经营生活中遇到困难开展帮扶。区民宗局每年都要拿出一定经费用于少数民族困难户的帮扶,针对生活困难且因病、灾等加重经济负担的少数民族家庭,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政策扶持,帮助少数民族困难家庭落实最低生活保障。

3、加大《城市民族工作条例》贯彻力度,为城市民族工作开展提供根本保证。一是加大《条例》的宣传力度,每年我们都举办少数民族法制培训班,请少数民族群众来听法律讲座,宣传《江苏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江苏省清真食品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引导他们依法开展活动。二是支持伊斯兰信教群众开展宗教活动。我局拨出专项资金支持少数民族群众过开斋节等宗教节日费用,保证他们在泰能过上正常的宗教生活。为尊重少数民族特殊丧葬习俗,我区提供专门的回民公墓。三是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做好事。针对少数民族在我区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我们认真办理恢复和更改民族成份、为少数民族考生办理加分审核等手续,少数民族经商人员子女上学遇到的种种问题与教育局以及相关学校联系对接,均得到圆满解决。在对清真网点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清真餐饮店经营证照不全,管理中时有矛盾发生,在加强对清真餐饮业主宣传教育的同时,主动与卫生、工商等部门协调,优惠为他们办好相关手续,使清真店做到了合法经营、放心经营。四是培育民族经济健康成长。在泰州市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过程中,对泰州市主城区唯一一家清真馆的易地扩大规模重新营业争取了5万元三产扶持引导资金,解决了清真食品供应点建设问题。

4、努力维护民族团结,为城市民族工作开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一是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活动。区民宗局将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印成传单,到市中心进行发放,向广大市民宣传民族政策。区各街道、社区精心组织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召开民族工作座谈会,举办元宵联谊会,近期举办了端午包粽子比赛等;通过全区上下不懈努力,党的民族政策更加深入人心,遵守民族政策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在全区形成维护民族团结、关注民族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及时妥善处理民族问题突发事件。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涉及民族方面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民宗部门及时介入,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少数民族人士积极发挥作用,确保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去年,我区先后妥善处理6起涉及民族方面的矛盾纠纷,促进了民族团结,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主要特点

我区城市少数民族有以下特点:

1、小聚居,大分散。城区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城东地区,社区内少数民族群众和学生较多,其他各个街道也都有少数民族群众分布;

2、民族成分较多,其中回族占绝大部分,其他民族较少;

3、少数民族干部、知识分子占少数民族人口比重较小;

4、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较强,对涉及本民族的荣辱、利益等方面的问题较敏感。

三、存在问题

我区的城市民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清真食品需要规范化、科学化的经营管理。虽然在城市民族管理中我们对清真餐饮店政策扶持,主动与卫生、工商等部门协调,减免相关费用为他们办好各类证照,但仍有不少清真餐饮店未领取营业证照,处于非法经营状态;一些个体工商户乱打“清真”招牌,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清真不清”的现象,回族群众对此反映比较强烈;我区唯一一家清真食品供应点虽然经过政府资金扶持,但由于经营理念陈旧,生产经营处于亏损状态,需要对企业发展各方面加大支持。

2、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加大。由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居住分散,流动性大,加上一些人员主动接受管理的意识不强,使得户籍管理等有关部门对其情况难以掌握,在管理和服务上难度加大;随着外来经商的少数民族人员的逐年增多,其风俗习惯得不到本地汉族群众的尊重和理解,一些侵害少数民族群众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导致突发事件增多;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外来经商少数民族人员违反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的行为也成日益增多的趋势;不同省别、族别的少数民族人员在经营范围等方面矛盾也时有发生。

3、民族经济发展水平滞后。清真食品行业是城市民族经济的主导行业,虽然近年来得到一些发展,但规模小、基础条件差、生产形式单一、增收渠道狭窄等问题仍是制约民族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四、对策及建议

1、通过多种方式加大民族政策的宣传力度,普及民族知识,增进汉族对少数民族生活风俗、宗教信仰、饮食习惯等方面的了解和尊重,增强相关部门对少数民族服务的意思。

2、全面推广民族工作进社区活动,在少数民族聚居的社区广泛调动少数民族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热情。

3、进一步加大少数民族干部、优秀人才的培养、使用力度,充分发挥他们在发展民族经济社会、巩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4、设立城市民族工作“110”。一是经营“110”,对清真网点科学引导,培育他们健康成长;加强清真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的教育培训,推广清真标志挂牌工作,遏制乱打“清真”牌现象;加大对重点清真企业的扶持力度,针对清真企业的亏损状态,对企业负责人进行专业培训,经营理念更新,着力培养少数民族优秀管理人才。二是帮扶“110”,对少数民族困难家庭、流动少数民族经营生活中遇到种种困难开展帮扶。三是突发事件“110”,在做好排查民族领域不稳定因素的基础上,以民族召集人为工作抓手,大力开展民族领域维护稳定工作。一有突发事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与有关部门沟通,将事件处理在萌芽状态,保证民族关系的和谐稳定。

第九篇 城市化进程中社区工作调研报告3000字

关键词:城市化、新形势、社区、调研

本文将结合在社区工作经历及走访调研情况,就社区党建工作思路、社区工作内涵转变、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小区治理三位一体、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社区工作面临困境等6个方面进行展开,并提出自己不太成熟的想法。

一、社区党建工作思路

______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明确强调,'抓好党建就是最大的政绩',指出了党建的重要核心地位。2023年作为党建年,必将进一步突出党建在各项工作中的带动和引领作用。

社区党建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紧密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党政中心任务服务。社区党建要建立起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居民区党支部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内各类基层组织共同参与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区域性党建工作格局。我认为社区党建工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党员服务、开展党员活动、发挥党建引领。

3. 社区党建其他问题。①党员队伍自身建设比较薄弱。部分党员同志疏于理论学习,活动积极性不强、开会可来可不来、参加活动讲条件、共产主义信仰不坚定、群众威望不高等。②基础性工作不扎实。社区党员成分复杂,包括在职在岗党员、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下岗失业党员、待业的大中专学生党员等,党员居住分散、流动性大、难于联系、不便教育管理,有些社区党组织各类党员信息不完整,'三会一课'不能有效开展。③社区共建工作缺少有效的机制保证。守党组织与社区党建联席会成员单位之间的联系主要靠人际关系来维系,覆盖面不全,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尚未形成全面意义上的'事情共商、资源共享、难题共解、文明共创、活动共办'的共建氛围.

二、社区工作内涵转变

部分基层干部反映,现在的工作越来越难做,有些出发点很好的事情却得不到居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部分常规工作也远不如以前'得心应手'.究其原因,总结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2方面:

三、社区集体经济发展

社区集体经济的发展是关乎提升服务居民质量,解决居民难题的重要环节,是摆在各社区的重点工作之一,同时也是困扰社区两委的难点问题。

发展现状。客观地说,现在大部分社区居仍然依赖土地财政维持发展,依靠土地转让、房屋拆迁获得收益。但是对于城市社区而言,没有土地,发展所需资源相对匮乏。就以豫新街道现有的6个新社区而言,每年可支配集体经济收入不足10万元,维持正常工作开展尚且捉襟见肘,更遑论其他发展。

问题分析。制约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存在主客观两方面原因,应该说对于大部分社区而言,客观条件限制是主要原因。

1.发展集体经济动机不足

目前大部分城市社区人员配备不足,社区两委绝大部分时间精力都在应对上级各条线部分的考核、检查,发展集体经济意识不强。客观条件的制约,以及工作内容的转变,让部分同志对发展集体经济心存顾虑,存在畏难情绪。

2.发展集体经济条件不足

新社区的各项支出基本由街道财政兜底,如办公经费支出、人员工资发放等,社区所掌握的资产仅是'两房'(办公用房、活动用房),而两房是不能用于经营性用途,这就使城市社区干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豫新街道的雨露社区和顺河社区为老牌社区,辖区内尚有部分待拆迁居民,且社区经营性门面房出租,每年都有客观财政收入,各项工作开展也相对从容。

四、小区服务三位一体

小区作为社区工作的延伸和最前沿,是做好社区服务的重要一环,有些小区在人数上已达到或超过部分行政村人数,如我所工作的安泰佳园小区和名河雅居小区住户都在1000多户,居住人口都接近4000人。所以,如何统筹各方资源,做好小区管理服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2. 一些思考:①循序渐进三步走。由村居变社区,由农房变楼房,由村民变市民,这都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同样地,在'农转非'的过渡期,小区管理也应循序渐进。杜利强书记提出的'三步走'思路很有借鉴性:第一步由乡镇(街道)配备人员进行垂直管理;第二步由社区抓管理,乡镇(街道)抓考核督促;第三步由社区全面接管,并自行考核。②文体活动大加小。小区中经常性开展文体活动是极有必要的,相对于农村生活,小区人际关系偏于冷漠,甚至居住对面互不识的情况不在少数,经常性开展文体活动,居民们走出家门欢聚一堂,对于营造文明和谐氛围是很有必要的。但动辄搞一台文艺晚会,经费开支巨大,而且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可以结合小区实际现有条件,开展有特色的常规性活动,如豫苑社区开展的老年人歌舞排练、庐山社区开展的青少年'梦想满屋'都能取得不错效果。③房屋维修须及时。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涉及到居民的切身利益,而且也是居民反映问题的重头戏。房屋维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楼盘交付起5年内,由开发商负责房屋维修事宜;第二阶段为5年期满后,由涉及维修楼栋居民委托物业公司向住建局申请动用维修基金。各开发商维修的及时性不一,在此不谈,第二阶段启动维修基金程序太过繁琐,按照规定程序走下来起码需2-3个月,而居民是等不得的,因此引发的矛盾纠纷不胜其多。我认为,在合理合法的基础上,有必要对申请审批程序进行简化。

五、弱势群体生存现状

生活环境的改变、生活习俗的改变、青壮劳力进城务工,这些都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也让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的生存现状更加严峻。

2. 空巢老人陪护。我刚到基层的时候走访了一位老人,她说'活着住车库,死了躺马路',听着很是心酸。像这样住在车库里的老人很多,我原来所在的安泰佳园小区有100余户,现在的名河雅居小区有90余户,走进他们的住处,普遍的感受是:凌乱、狭仄、昏暗。居住在车库里的大多是年老体弱或身有残疾之人。生活环境的恶化,人际关系的淡漠,生活方式的不适,这些都让老人们无所适从,让他们怀念曾经的农村生活。在与老人们交流的时候可以明显感觉出,他们更迫切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陪护。深入这个群体,就能够明白为什么有代表呼吁立法让子女常回家看看。

3. 残疾人救助。现代人越来越能够以平等和包容的心态对待残

疾人,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对于精神障碍者(智力残疾),却始终戴着有色眼镜。残疾人生存现状堪忧,部分人等靠要思想严重。我原来所在的安泰佳园小区有持证残疾人,其中肢体残疾36人,智力残疾3人,现在所在的名河雅居小区有残疾人20余人,很多家庭往往因残致贫。部分人致残后丧失劳动力,也没有工厂或单位愿意接收他们,只能依靠国家或当地政府救助。目前国家对残疾人的救助局限于二级以上残疾,每月发放重残补贴80元(若未享受低保则按照低保标准发放救助)。残疾人也是一个较为庞大的群体,而且他们往往承受更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如何在经济上予以救助、在精神上予以抚慰,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我在两个小区工作期间,曾曾针对残疾人举行过几次义诊,并联合残联免费发放康复器材,到残疾人的关注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六、社区工作面临困境

在社区工作中有两个矛盾困扰社区发展,即:任务繁重、人丁单薄。

结论:限于工作经历和能力,本文仅从社区工作内涵转变、社区党建工作思路、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小区治理三位一体、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社区工作面临困境等6个方面进行论述,所谈观点较为泛泛,未能深入进行剖析,同时这6个方面也远不能覆盖社区工作全部,缺乏一定系统性。

矛盾始终伴随着事物的发展演变,上述6个方面的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既需要各社区在工作中逐步摸索,也需要上级部门做好顶层设计。只有上下形成合力,人民群众才能在城市化进程中真正受益。

第十篇 城市建设管理调研报告3600字

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7月3日—4日,我和县委常委__同志、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__同志带领县委办、政府办、城建局、国土局、环卫处、市场办、城关镇、街道办等相关单位负责同志,赴__县、__县、__县就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形成如下报告。

一、__等地的主要做法和特点

(一)领导重视责任实。近年来,__、__、__三县都将城市建设和管理作为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投资环境的重要抓手,坚持经济与环境、建设与管理同步推进的思路,统一安排部署,科学制定规划,严格建设管理。如__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齐心协力抓城市建设和管理,实行县级领导、部门分段包抓城区环境卫生责任区。__县在城市建设上,由县委统一领导,统筹调度县级几大班子和全县领导干部,一个项目由一名县级领导专管,抽调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脱离单位抓项目建设,保证了每个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城市规划科学品位高。__县、__县在城市规划上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编制思路,为城市建设提供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设依据。特别是__县严格按照“先规划、后实施,富规划、穷实施,钢规划、铁实施”的要求,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注重质量”的原则,编制县城总体规划,利用一年多时间对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目前已上报市上审批,规划区控制面积由原来5.4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16.4平方公里,拉大了城市框架。__县对县城12个小区进行了建设性规划修编,坚持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一张蓝图绘到底”,有效地杜绝了乱修乱建现象。__县在城市规划中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一并进行修编,积极争取上级的审批,保证了建设用地所需。在科学规划的同时,各县都注重城市品位的提升和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__县在城南城北广场设置电视幕墙,在广场建设喷泉和景观灯,加大城市绿化面积,建设适宜人居的生活环境。__县大禹广场和文化广场突出绿化和民间艺术特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场所。__县充分应用当地石雕艺术,在湟河大道、神龙大道等县城主要地段雕刻了栩栩如生的石雕,提升了城市品位。

(三)经营城市理念新。__县在地方财政收入只有2800万元的情况下,能够立足县情,运用市场机制,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通过村上出地、工队垫资、竣工后变卖土地的办法,实施了河堤大道建设;采取政府搞商住楼开发,筹集资金用于安置拆迁户和支付工程费的形式,进行了旧城改造等。近年来,__县采取一事一策的办法,城市建设投资达5.8亿元,其中80%以上资金来自社会融资,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出了一条穷县财政不拿钱搞建设的新路子,使我们倍受启发。__县通过治理河滩地搞建设,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__县在城市巷道建设上实行政府、沿线单位、居民各出三分之一资金进行改造,许多巷道改造工程得以顺利实施,改变了政府大包大揽搞建设的局面。

(四)城市建管机制全。在城市管理上,所考察各县都成立了专门的城市管理局,实行了建管分离,保证了城市管理有人抓。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办法,特别是__县以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和省级文明县城为契机,以彻底根治脏乱差为突破口,制定了《__县城区市容管理办法》、《__县城区环境卫生管理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文件,采取县级领导包抓环境卫生整治,“四自一包两禁止”责任全部得到落实,部门、单位、保洁员夯实了工作责任,街道办、保安镇、城管局卫生责任区明确。切实加强执法检查,实行严管重罚,城市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先后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卫生县城和省级文明县城,现正在争创全国卫生县城和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县。

(五)城市建设经费投入力度大。__县委、县政府以“敢于打破一个旧城,善于建设一个新城”的坚定决心,按照“依托项目搞建设,集中财力办大事”的思路,分阶段、分步骤实施了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和市政工程项目,近几年累计投入资金达45亿元,先后实施了城镇建设重点项目97个,一座崭新的__县城拔地而起。__县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采取多种措施筹资,实施了旧城改造,开发了新区,城市建设投资达5.8亿元,城市面貌得到有效改变。

(六)城管队伍素质高。搞好城市管理,关键是要有一支好队伍。__县在城管队伍建设上,进一步强化了城市管理局的职能,设立了街道办事处,明确了保安镇保洁职责,长期从城建、监察、工商、水利、土地、公安等部门抽调工作人员,充实到城市管理队伍里面,加强督查考核,落实了管理责任。全县有283名保洁员,实行24小时保洁制,配齐了保洁设备,为做好城市管理工作提供了保障。坚持定期对城管执法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对考核不合格的不让执法检查,直到合格为止,有效地提高了执法人员整体素质。

二、工作差距

经过两天的实地学习考察,我们感觉到兄弟县区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上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同时,回过头来看我县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与我们所考察的县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一是城市规划滞后,品位不高。我县县城总体规划是1998年修编的,XX年起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__县城市小区控制性详规达到85%以上,我县只有35%,导致城市建设审批难度大,乱修乱建现象时有发生。城市建设品位不高,建筑风格不突出,千篇一律,没有标志性建筑,为广大群众提供的休闲娱乐场所不足。

二是经营城市的理念陈旧,建设资金筹措方法单一,不能通过产权置换、盘活城市国有资产的方式来筹集建设资金,城市建设过分依赖县财政,没有真正引入(!)社会资金来搞城市建设,融资渠道不宽。

三是机构设置不够合理,建设管理责任落得不实。没有专门的城市管理机构,城建监察大队除负责查处城区违规违章修建外,还负责城区市容环境整治,工作人员严重不足,管理工作无法到位。加之街道办、城关镇管理对象交叉,卫生区责任不清,造成居民区环境卫生的责任落得不实,脏乱差现象得不到根本治理。

四是城市管理经费投入不足,人头经费过大,保洁设备残缺。XX年共预算城市管理费用190万元,其中清洁工工资达100万元,电费达50万元,只有40万元的城市日常管理维护费用。垃圾清运车严重不足,__县城区垃圾清运车辆达18辆,而我县只有1辆,且已到报废期,垃圾桶、垃圾箱酸损严重,新的不能及时配备,已不能满足清运需要。公用设施维护不及时,路灯修理没有专用设备。

五是全民城市建管意识没有形成,爱护城市、保洁城市卫生的思想意识太差,我行我素,乱摆乱放、乱贴乱画、随地吐痰、乱扔杂物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几点建议

(一)严格执行《规划法》,真正确立规划的龙头地位。要严格按照“科学规划、准确定位,拉大框架、详规区域,整合旧城、开发新区,完善功能、突显效益”的原则,明确县城主要功能区的规划设计和布局,确定城市建设主导风格和城市主色调,10月底要完成《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要扎实做好旧城改造规划和新区开发规划,尽快完成瓦窑沟、西台区、姚店、太皇山、县屯、关家沟等小区的建设性规划,今后每年要根据建设情况,加快建设性规划编制进度。县城主街道、各小区个人修建要限批,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要本着“品位高、特色明”的思路,在县城南北入城处建设富有甘泉地域风格的标志性建筑,建设电视幕墙、音乐喷泉等,提升城市品位,充分展示甘泉良好的城市形象。

(二)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切实提升城市品位。要按照“经营市场化、资源资本化、投资多元化”的经营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建设。要严格控制主街道单位自行改、修建办公楼,要几个单位联合修建,进一步整合资源,合理利用,搞好项目开发,努力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益。要加大北关桥头和县屯、西门坪河堤治理力度,走征购、拍卖、开发的路子进行建设。要加快进度,积极协调建设美水酒业大厦、下寺湾采油厂石油基地、美水大厦、纪丰实业大厦、建筑建材市场等,提升城市整体形象。要统筹安排,扎实做好城市绿化、休闲娱乐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城市品位。

(三)合理设置工作机构,全面落实工作责任。我们所参观的县,均成立了城市管理局,在城市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建议按照建管分离的原则,对城乡建设管理局分设,成立城市管理局,隶属县城建局,合并园林处、环卫处,经济发展局下属的市场办归县城市管理局管理,新成立机构下设:环卫园林处、市容监察大队、市场管理办3个单位,负责城市绿化、保洁、市容市貌执法检查、公用设施维护和市场管理等工作,这样既与上级部门理顺了工作衔接,又有了专门的城市管理队伍。要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城建、卫生、土地、工商、交警、环卫、街道办、城关镇等部门单位的工作职责,加强综合执法,努力形成制度健全、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四)逐步增加经费投入,配备必要的管理设施。随着城市框架的进一步拉大,城市保洁范围、管理区域和难度逐步加大,管理费用也呈上升趋势。为保证工作正常开展,建议在原财政预算190万元的基础上,每年城市管理经费增长20%,用于更新设备、设施维护、环卫工人工资等日常开支,为做好城市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城市调研报告十篇

贯彻落实中共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大势大局。本人通过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情况的初步调研,撰写此调研报告,报告分为四个部分:一、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突出提高执行力主题市以旅游业为龙头,促进了本市服务业的长足发展,目前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城市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环城高速公路、新庄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重要基础设施相继建成;生态环境持续的改善,两湖一库水质得到提升,环城林带得到有效保护;人民生活水平明显得到提高,六有民生行动计划全面推进,群众普遍关注的一批热点难点问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城市范文

  • 城市建设调研报告(15篇)
  • 城市建设调研报告(15篇)98人关注

    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7月3日—4日,我和县委常委**同志、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同志带领县委办、政府办、城建局、国土局、环卫处、市场办、城关镇、街道办等相关单 ...[更多]

  • 城市化调研报告(4篇)
  • 城市化调研报告(4篇)94人关注

    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本人在**路拆迁改造的工作实践,谈几点关于对城市改造与城市化的粗浅认识。积极实施城镇化战略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扩大消费市场,加快 ...[更多]

  • 城市调研报告十篇
  • 城市调研报告十篇91人关注

    贯彻落实中共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大势大局。本人通过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情况的初步调研,撰写此调研报告,报告分为四个部 ...[更多]

  • 城市管理工作情况调研报告(10篇)
  • 城市管理工作情况调研报告(10篇)88人关注

    城市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事关民生和社会和谐,且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任务十分艰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城市管理工作调研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 ...[更多]

  • 特色城市建设调研报告(6篇)
  • 特色城市建设调研报告(6篇)86人关注

    特色城市建设调研报告根据工作计划安排,最近,我们在分管主任带领下,对我市城市建设管理工作进行了调查。调查组先后听取了建设、城管、市政、公安、交通、规划、城改 ...[更多]

  • 城市规划调研报告(4篇)
  • 城市规划调研报告(4篇)84人关注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我局针对近年来县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情况,研究确定了以“提升我县城市规划建设品位”为调研课题,并开展了深入调查 ...[更多]

  • 城市公交调研报告(3篇)
  • 城市公交调研报告(3篇)84人关注

    一、城市公交基本情况我市城市公交开通于**年5月,**年11月移交交通部门管理。目前,全市现有公交经营企业2家,公交车保有量为148辆,城市公交线路14条,设有公交站台117座 ...[更多]

  • 2023年城市管理调研报告十篇
  • 2023年城市管理调研报告十篇80人关注

    为配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全省城市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我委在听取省住建部门汇报的基础上,组织部分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于5月份和8月份 ...[更多]

  • 城市建设调研报告(14篇)
  • 城市建设调研报告(14篇)79人关注

    一、基本情况***县属***市管辖,地处***、***、***三州、市交界处,与***市的***县、***州的***县等接壤。全县国土总面积5312平方公里,地形山高坡陡,其中山区面积占99. ...[更多]

  • 城市调研报告(15篇)
  • 城市调研报告(15篇)79人关注

    贯彻落实中共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大势大局。本人通过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情况的初步调研,撰写此调研报告,报告分为四个部 ...[更多]

调研报告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