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工业考察报告
一、工业园区考察情况:
山西**工业园区是1992年经山西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工业开发区,XX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开发区,XX年2月,经国家发改委审核认定,更名为山西**工业园区。园区位于**市城区南端,现有规划面积为7.29平方公里,扩区20.73平方公里已得到省发改委批复。园区坚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产业布局,重点发展冶金及机械装备制造产业。今年已被列为省“1525”工程百亿重点扶持园区。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园区已开发利用土地4.58平方公里,土地开发利用面积达67%。累计签约项目424个,建成项目305个,累计完成各类投资74.57亿元,辖区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33亿元,累计上交税收8.6亿元。园区已逐步形成了以冶金、机械、新材料、食品为特色的产业集群。
园区内主要基础设施按照高标准规划建设,已建成“九通一平”标准,形成了完备的道路、供水、供电、供气、通讯、邮政、国际互联网以及闭路电视系统,为入驻企业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
二、机械产业园考察情况
机械产业园是促进**机械加工和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核心区。为做大做强冶金、机械加工、装备制造业,减少投资者的前期投入,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及进一步强化园区的投资环境与引资功能,于XX年7月启动了机械产业园建设,重点发展机械加工和装备制造业。产业园位于**工业园区东区占地1500余亩,分三期建设,目前一期5.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已经建成,并所有厂房已经完成企业入驻。机械产业园为进区企业提供厂房资源、办公场所、员工宿舍以及水、电、气、电话、通讯、互联网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三、园区考察的几点感受
通过此次考察,让大家感受到,工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其发展速度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的总体实力,也是一个地区经济繁荣与否的重要标志。但目前**工业园区的基本还处于发展的初期,产业链短,集聚效应不强。
根据此次考察,结合市情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1、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始终坚持发展先于一切,发展重于一切,发展高于一切,以宽广的视野、超前的意识、超常的措施,加快发展步伐。在具体工作中,应坚持在实践中解放思想,从文山会海和琐碎事务中解脱出来,腾出精力抓大事,谋大局,不唯书,不唯上,做到只要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事,看准了就要坚决地干,大胆地干,真正做到在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中去解放思想,用市场经济的新观念、新思维去谋划更大的发展。
2、千方百计地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建设工业园区可以优化城区周边区域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迅速膨胀主导产业规模,促进工业经济迅速聚集。在注重工业园区建设的同时,还应把握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工业园区建设应与加快城市化进程相结合,把工业园区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特别是按照创建生态工业示范区的标准和要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立足实际,着眼长远,一步规划到位,分步组织实施,把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成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新型城区;二是园区建设应与加快工业化进程相结合。工业园区是我市工业强市的重要载体,是经济腾飞的战略高地。 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应牢固树立工业兴区的思想,明确工业园区的职能就是抓工业、抓招商引资。坚定走“依靠工业办园,引进企业扩园,发展实业兴园”的路子,致力于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逐步形成以主导产业为框架、支柱企业为支撑、拳头产品为重心的工业体系,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新型工业化的园区建设之路。三是园区建设应与加快主导产业规模化进程相结合。产业是工业园区的生命,也是园区得以迅速发展的关键所在。园区应结合已经初步形成冶金、机械加工的产业优势,要把培育强有力的冶金、机械产业作为支撑,促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建立起富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作为园区建设的主题。真正做到以主导产业兴园区,以产业膨胀增实力,不断提升工业园区的档次和品位。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新形势下,园区要深入了解产业转移的特点,认真遵循产业转移的规律,切实发挥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彻底消除阻碍产业转移的瓶颈性制约因素。抓住承接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选准产业转移的承接点,建设产业转移承接高地,促进园区经济迅速发展。主要表现:一是转变领导方式,集中精力抓招商。各级领导干部应拿出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研究招商引资工作,带头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落实招商引资项目。实行全体动员、全民动手,把招商引资工作推向全民化轨道。二是加大奖励政策。除对引进项目的有功人员由政府给予奖励外,还应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评价党员、考核干部的一条重要依据,并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三是研究市场,始终抢抓招商机遇,紧紧把握承接产业转移的大好时机,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使工业园区真正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四是讲究方法,科学招商。园区要紧跟形势 发展的客观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特别要学会和利用现代网络、中介机构进行招商,积极开展以商招商、以会招商、组团招商。加强对现代招商手段的研究,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制定严格的招商项目运作程序,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
4、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是生产力,也是经济建设的根本保障。 “硬环境不硬,软环境不软”,是**工业园区与其他先进工业园区最大的差距。园区在继续加大硬环境建设力度,以高档次的基础设施、优美的城市环境,使我们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变成环境优势、开发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同时,也要努力提高服务档次和管理水平,真正把工业园区构建成“服务高地”、“政策洼地”,为入驻企业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
为深入实施工业兴县战略,加快外经贸企业转型步伐,做大进出口加工业,县委副书记 ## 带领经济计划局和 ## 公司负责人先后赴辽宁省沈阳市、大石桥市、本溪市,吉林省梅河口市,河北省安新县就有色金属冶炼业、松籽加工业、木材加工业进行招商考察,时间虽短,但取得了较好的招商效果,并对更好地加快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招商考察情况及启示 此次招商考察,虽是以招商为主,但在与企业接触过程中,也从他们的成功实践中,对如何加快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得到了一些非常有益的启示。 启示一:必须按照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培育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是经济发展的综合载体,牵动力强、辐射面广、关联度高。所考察各地都是以骨干加工企业为龙头,上联原材料基地,中联各类吃配项目,下联终端产品市场,整体做大做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生产加工体系,推动了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沈阳 ## 公司从去年以来先后投资近 1.5 亿元,在沈阳市完成了浸渍纸厂、复合地板厂扩建,在我县 ## 镇完成了人造板厂建设,实现了从采购原材料加工中高密度板-加工生产浸渍纸-合成加工复合地板-终端产品销售的完整链合,生产能力和潜力不断提高,今年准备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和能力,争取几年内年加工能力达到 20 - 30 万立方米。梅河口市以 82 户松籽加工企业为核心,上下连接着 200 多户松籽收购和出口销售企业,原材料收购遍布全国各松籽主产区,并通过我县和珲春等口岸收购俄罗斯、朝鲜等国松籽,年加工松籽 12 万吨,松籽仁、美人松饮料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香港等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果仁加工销售集散地。 启示二:必须以加工业为支撑,推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次考察所接触的企业发展速度都非常快,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无一不是从贸易起家,完成一定积累后迅速转型,依靠创办实体兴办加工业实现快速发展的。保定市建昌铜业有限公司最初只是收购销售杂铜, 1992 年正式创办加工企业,利用废铜加工电解铜、铜杆等产品,短短 12 年时间,由创业初期的 100 万元发展到拥有固定资产 5000 多万元、总资产 2.2 亿元的河北省最大的炼铜企业,年产值 11.5 亿元,利税 4000 多万元,而且企业没有一分钱贷款。目前,安新县整个有色金属行业正在由以原材料生产为主向加工终端产品发展,发展潜力和效益不继提高,有色金属冶炼所创造的税收占安新县的半壁江山以上。梅河口市个体屠宰户王小黑,以 26 万元入道开始从事松籽经销加工,几年内迅速发展成为拥有固定资产 500 多万元、年加工松籽 5000 多吨的企业,产品全部出口日本。本溪冶炼一厂、二厂、通用金属公司以 ## 进口铝锭为主原料,生产加工硅铝钡锶钙锰铁合金、铝锰钛铁合金、铝钛铁合金、硅钡锶钙铁合金、硅钡镁铁合金、铝锰铁合金、铝镁钛锰铁合金线等炼钢用新型复合合金脱氧剂、脱硫剂、变形剂,产品供应东北地区 12 家大型炼钢企业,成为本溪市最大的财源。 启示三:必须立足自身比较优势,集中力量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将自身优势与历史机遇有机地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发展强势产业,构筑区域特色,是三省五地经济发展的成功实践。梅河口市虽不是我国的松籽主产区,但其充分发挥公路铁路四通八达、历史上已形成的吉林省重要的松籽集散地优势,立足东三省和俄罗斯的松籽资源,全力发展以红松籽为主的干果类食品业,成为梅河口市区域经济的特色和支柱产业。河北省安新县充分发挥地处京、津、石金三角地带、有色金属冶炼历史悠久、技术成熟的优势,历经 30 余年的发展,培育有色金属冶炼、销售企业 213 家,各类有色金属产品年成交额达 30 多亿元,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有色金属材料购销、加工集散地。大石桥市充分发挥菱镁石矿富集的优势,大力发展以镁砂、镁碳砖为主的镁制品冶金行业,年产镁砂 30 万吨,被誉为中国镁都。 启示四: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企业、社会和环境全面发展。这次所考察的企业有相当一部分所从事的是污染比较严重的行业,但这些企业在发展中充分考虑了环境污染问题,严格按照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建设管理,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的许可和扶持,同时也得到了当地居民的认可,得以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成为当地重要的税源和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在厂址选择上,这些企业均以效区或附近山区为主,尽量远离居住区和农业主产区;在厂房建设上坚持高标准,以砖瓦结构或钢架结构为主,储料场、仓库、蓄水池、办公楼等配套设施齐全;在设备安装上采取污染较严重的矿热炉和污染较轻的公频炉同时使用,有条件的企业安装了除尘设备,既尽可能地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又保证了企业生产规模;在厂区管理上,强化环保意识,严格管理,多数企业进行了美化、绿化,院内干净利落,整洁美观,如同花园,彻底改变了同类企业脏、乱、差的形象。 二、我县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不足及优势、商机 与考察各地相比,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和不足。一是企业单体或群体规模小。所考察的五市县,集中力量培育优势企业、主导产业,有的是以几个大型企业构筑了区域之最,有的是以小群体大规模形成了中国之最、世界之最。而我县,无论是独立的加工企业,还是整个产业,都没有形成较大的规模,主导产业不突出,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足三分之一。二是原号产品多。我县进口的有色金属、木材、松籽、矽钢片、废旧机床等大宗骨干品种多数以原号销往全国各地,产品附加值低,对地方经济拉动作用很小。而所考察的这些地区,却恰恰是利用我县丰富的进口原材料加工销售半成品、终端产品,壮大了支柱产业,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梅河口市经营加工的松籽 60 - 70 %是从 ## 购进的,本溪冶炼业所需的重要原材料铝定基本上由 ## 供应。三是贸易流通企业转型慢。这次所考察的企业多数是从购销原材料起步,迅速转型创办加工业,发展成为当地的支柱财源企业。近年来我县依托口岸培育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以外经贸为主的贸易流通企业,但由于宏观上引导扶持不够、微观上企业缺乏工业技术和管理人才,这些企业在创办实体发展加工业上严重滞后,企业发展速度明显低于所考察地区的企业。四是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我县除 ## 两家公司在
木材加工上从进口原材料、部分加工初级产品、极少部分加工终端产品上市,初步实现了产业的完整链接组合以外,大部分企业仅仅是经销原材料或加工初级产品,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和完整的产业链,我县在外界的影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原材料供应基地。五是工业项目前期工作严重滞后。缺少专业人才队伍,前期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对煤炭、硅石、风力等亟需开发的资源勘探不到位,一些好项目、大项目缺乏科学的可研论证和决策依据,不能得到及时开发建设,影响了工业经济的发展。六是企业建设管理低标准低档次。 通过考察对比,我们既看到了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同时也进一步认清了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所拥有的比较优势和面临的潜在商机。一是富集的原材料资源优势。我县拥有国内、国外两种丰富的自然资源。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县已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进口有色金属、木材、松籽、废旧机床等原材料供应地,县内拥有丰富的煤炭、矿石、山产品等自然资源,如果尽快将这些资源加工转化,会加速建成冶炼、食品加工、木制品加工和能源等工业基地。二是独特的口岸区位资源优势。 ## 是国家一类陆路口岸,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在沿边开放带中拥有自己独特的地位,对外吸引力明显增强。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可以吸引大批的外地客商到 ## 投资办企业,发展对俄进出口加工贸易,尽快形成对俄出口商品加工集散地。三是较为雄厚的资本资源优势。经过多年精心培育,我县已发展起一批完成原始积累的外经贸企业和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均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正在积极扩张转型,正确加以引导扶持,将迅速形成一批新的立县工业企业。四是良好的基础条件优势。正在建设的 ## 加工园区,为我县加快发展以前店后厂为主要模式的加工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建设平台和物流通道。我县的木材加工历史悠久,并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餐具系列、板材系列都具有一定水平和规模,但没有自己的品牌,深加工不够,进一步提升发展空间非常大。五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家正式启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特别是在能源项目开发上,加大投资开放力度,国内大型能源开发企业纷纷抢占可利用资源和市场,对我县良好的煤炭、风力等资源表现出了强烈的开发愿望,并已经采取实际措施正在做前期项目准备。国家正在全国范围内清理整顿冶炼行业, XX 年全部取缔 3000kva 以下矿热炉, XX 年取缔 5000kva 以下矿热炉,国内大部分冶炼业设备为低生产能力设备,经过治理整顿,全国冶炼业生产能力将下降近一半。我县如能抓住机遇,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标准,通过引进和扩建,迅速发展一批 6300kva 以上设备的冶炼企业,将迅速填补国家治理整顿所清理出的市场空间,形成新的立县支柱产业。所考察地区的冶炼、松籽、木材加工企业已经成长壮大,为降低生产成本,扩张企业发展规模,都急于向外发展,特别是在原材料基地寻求合作。这些都为我们加大招商引资,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三、几点建议 通过考察对比,借鉴外地经验,综合分析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对今后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 、明析工业战略定位,奠定 ## 经济腾飞基础。自 ## 口岸开通以来,我县的经济发展战略由最初的“贸打头、工当家、农为基础”逐步发展确定为“坚持口岸经济发展方向,深入实施工业兴县、外向带动、招商引资战略”, ## 的工业体系由以国有企业为主体逐步转变为国有改制的股份制或民营企业、完成原始积累的外经贸公司创办的企业、壮大起来的个体工商业户和小工业创办的企业、外来投资者创办的企业各占一定比例的多层次工业群体,外贸、内贸、农业等各经济领域与工业的关系日益紧密,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 ## 要实现跨跃式发展,必须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将工业做为发展经济的战略之举,走内涵式、集约式发展道路,以大气魄、大手笔、大动作,扶强做大骨干加工企业,带动工贸农结合,形成功能完善的支柱型主导产业链条,推进我县工业由手工作坊向现代化工业发展,由家族式管理向集团化发展,由原材料基地向加工集散基地转变,努力构造具有 ## 特色的口岸型生产加工体系,实现由“工业兴县”向“工业立县”战略的转变,从根本上为 ## 经济的腾飞奠定基础。 2 、立足自身比较优势,加快培育优势主导产业。产业优势决定经济发展的优势。 ## 必须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区位资源、市场资源和资本资源等比较优势,选定一批优势产业,下大力气优先开发培育,取得规模经济聚集效应,推动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我县实际情况,今后应重点抓好木材加工、能源、食品、医药保健品、轻工产品、有色金属冶炼六大主导产业。一是利用资源优势培育主导产业。以 ## 为龙头,加快生产刨光材、指接板、餐具、木质装饰材料、高档地板和高档家具等产品,促进木材加工基地的形成。以 #### 公司为龙头,加快坑口电站、风力发电、水利发电、煤炼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能源工业。依托俄罗斯丰富的海产品、山产品资源和我县丰富的自然资源,以 ## 加工厂为龙头,积极开展海产品、果仁、农副产品、山产品精深加工,提高食品加工业生产水平和出口规模。以 ## 加工厂为龙头,大发展医药保健口加工业。二是立足区位优势构筑区域特色。引导外经贸企业加强与浙江宁波、温州等地服装、鞋帽、皮革制品、灯具等轻工产品生产企业合作,开展出口加工,形成轻工产品加工出口基地。三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强势经济。以 ## 公司为龙头,加强与辽宁本稀、河北安新等冶炼企业合作,建设有色金属冶炼基地。 3 、强化政府扶持引导,加快培育立县骨干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围绕主导产业加快培育一批核心企业,使其成为旺盛的经济增长点和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带动产业链的上下游发展,实现产业集群,形成规模经济。一是加强对民营经济转型的政策引导和扶持。迅速成长起来的以外经贸企业和个体私营业户为主体的民营经济队伍,是我县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要把引导扶持民营经济加快转型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加快建立和完善政策、管理、融资等服务体系,鼓励引导更多的民营企业和自由经济人到国内同行业领先的地
区开眼界、找不足、寻商机、求合作,特别是加强与其上、下游客户的联系,找准结合点,围绕六大主导产业放手、放胆、放量创办实体,发展加工业,大力开发终端产品,尽快形成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实现迅速扩张。二是培育壮大已完成改制的原国有企业。目前,我县的国有工业企业已基本改制成股份制或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拥有成熟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是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要进一步帮助这些企业尽快找准发展定位,加大技术改造和新上项目建设力度,促其不断提档次、上水平、增效益,尽快发展壮大。三是加大招商引资上项目力度。围绕园区、产业扩张和资源开发,主攻浙、闽、港等发达地区和国内大型企业,全方位推进定向、定位、定点、定人招商,特别是加强县内企业与外来投资者的合作,发挥双方优势,尽快建起一批龙头骨干加工企业。四是加强对工业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培养。有计划地开展对民营企业经营者的培训,提升其决策和管理水平,尽快走出“家族式”的封闭管理,做到科学决策、现代管理、合法经营、依法纳税;加强工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养,吸纳创业人才,集聚发展能量,为民营经济加快转型创造条件。 4 、打造载体服务平台,借助外力加快工业发展。一是加快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簇群经济。辟建工业园区是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加快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后劲所在。加快 ## 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的吸引力和集聚力;进一步扶持 ## 工业园区建设,发挥企业招商、投资的主体作用,争取引进建成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加速兴建跨国连锁工业城,做大 ## 境外鞋业及木材加工,推进内外互动兴产业、上项目。二是举全县之力推进商品中心建设,确保 XX 年全部建成投入运营。争取尽快启动以服装鞋帽、建筑装修、电子软件、日用小商品工艺品、五金家电五个功能区为主体的投资区建设;鼓励外经贸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发展对俄出口商品跨国加工贸易,全力承接东南沿海的产业转移,争取建成中国出口俄罗斯轻工商品最大的加工基地和物流输出通道。三是创建优良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者独资或与 ## 企业合作建厂。企业发展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为鼓励发展进出口加工业,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必须在土地、税费等政策上制定出台比外地和其它行业更加优惠、具体、有效的扶持政策,营造宽松、优惠、快捷、高效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者落户 ## 发展加工业。四是成立各类专业协会,实行行业管理。尽快组建木材、冶炼、松籽、黑木耳、煤炭等优势产业专业协会,共同研究从初级产品到终端产品的系列开发,统一品牌,统一价格,统一管理,统一开发,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完整产业链条,有效避免恶性竞争,提高整体规模效益,做强做大产业。
[1]
基本情况
为了深入贯彻州委五届五次全委会和全州工业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7月23日至26日,以县委书记茶忠旺为团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张郭宏为副团长,部分县处领导以及全县11个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县级经济综合部门主要负责人共45人组成的##县党政考察团,赴祥云、鹤庆、剑川、洱源四县和大理市就工业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发展方面进行考察学习。
出发前考察团深入到漾洱电站工地、大理大钢有限责任公司##轧钢厂、跃进化工厂进行考察,了解了全县的工业经济发展状况。
在历时4天的学习考察过程中,考察团实地考察了祥云县财富工业园区、鹤庆县
“新华村”、剑川县上兰工业小区、洱源县新希望云南邓川蝶泉乳业有限公司、大理市嘉士伯集团(大理)啤酒集团有限公司等18个考察点,并分别与考察县市的主要领导、县市级综合经济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了经验,探讨了工业经济发展思路和方法措施。
通过考察交流学习,与考察县市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实现了工业项目对接、产业项目对接、优势互补意向,达成了合作意识,铺就了工业经济发展互助快车道。
通过考察学习大家受到了鞭策、拓宽了思路,使大家得以在对比中深刻反思、增强了迎头赶上的信心和决心;使大家得以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强化了立足地方优势,创新求发展的意识。
考察结束,大家一致认为,这次学习考察活动,触动很大,收获不小,体会深刻,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学到了经验,都感到前所未有的强烈震撼和压力,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信心、决心。大家纷纷表示要学先进、找差距、转观念、树雄心、争突破,立足县域资源优势,强力推进##工业经济大发展。
一、祥云等四县一市的工业发展基本情况及特点
在考察学习活动中,大家充分感受到祥云、鹤庆、剑川、洱源、大理等地的工业经济发展,都能立足自身实际,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表现出了空前的大手笔、大气魄、大力度、大举措。
一是工业园区起点高。这些县市在工业经济发展中,都立足当地的资源优势,以园区为载体,引导企业集约发展,实施一县一品、一乡(镇)一品战略,在辖区范围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
二是培植支柱抓龙头。这些县市都紧紧依托地方优势,培植壮大矿冶、建材、煤炭、农产品加工、橡塑等五大产业,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切实加强技术创新,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工业体系的建设,取得了好效果。
三是投资环境引力强。强化软、硬件环境建设,制定优惠政策,提高服务水平,进行改造路面、改造城市公园、改造文化体育活动中心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营造优良环境。
四是文化底蕴显实力。凸现文化底蕴是加速发展和提升综合实力的基础,进入鹤庆等县市的城区见到的都是错落有致的传统民居建筑群,别具特色的民族服饰,使参观者切身感受到处处是文化、乡乡有商机、人人在促经济发展。
五是信念胆略闯出路。这些县市都紧紧抓住土地广阔利于招商引资、矿藏丰富利于矿业冶炼开发、传统产业利于促地方经济发展、民俗文化利于旅游业开发等优势,突出加快发展这个主题,抓住招商引资和非公有经济发展两个重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了经济总量、农民收入、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四大突破,充分体现了
“处处都有宝,行行出状元”,密切联系实际,善于识宝、能于掘宝,敢想敢干。
六是转变职能促发展。这些县市在工业经济发展中,切实把政府的职能转变到公共协调服务上来,兑现相应承诺,努力营造透明高效的服务环境,强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的意识,加速区域的发展。
二、祥云等四县一市在发展工业中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祥云、鹤庆、剑川、洱源、大理四县一市的工业经济发展,措施有力,成效显著,经验可贵,考察团成员边看边议,深感受益匪浅,体会良多。
(一)这些地区的干部群众都牢固树立了“工业强县”“无工不富”的思想意识。这些地区在加快发展中都把加速工业经济发展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把发展和培植工业支柱产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使“新型工业化强县、农业产业化富民、城镇特色化活商”深入人心,为发展工业经济奠定了基础。
(二)这些地区的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发展,县、乡主要领导带头抓工业形成了制度。在工业经济加速发展中,这些地区都建立完善领导负责项目制度,落实好领导挂钩联系企业制度,建立领导干部抓工业经济激励机制,创新领导干部抓工业的方法和措施,把领导干部抓企业、招商引资等作为考核领导干部业绩的主要内容,致使在当地形成了想工业、议工业、抓工业,大办工业、加快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立足优势抓特色,立足创新抓效益”成为这些地区发展工业经济的理念。积极创新工业经济增长方式,不断营造新优势的同时,把优势发挥到极致,使优势变资源,资源变资本,实现招大商引巨资的突破成了他们发展工业经济的特色。如祥云等县,他们在招商引资活动中利用区位优势招大商、发挥城建优势招大商、打造信用招大商、强强联手招大商等方式实现了“你投资我发展”的双赢目的;又如鹤庆、大理等县市,他们在加快发展中始终紧紧围绕农业产业来发展工业、提升传统产业来发展工业、围绕旅游产业来发展工业、围绕市场商机来发展工业,达到了依托资源优势招大引强的突破。
(四)这些地区在加快发展中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努力营造环境抓优化成为典型。这些地区在快速发展工业经济过程中,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真正成为工业经济运行过程的调节者,工业经济活动秩序的制定者和维护者,以及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者,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公共协调服务等职能上来,全力做好优质服务工作,全面兑现相应的承诺,真正为企业妥善解决好用地、信贷、技术和人才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落实重点企业挂牌保护措施,成立了企业合法权益委员会,强化软、硬件环境建设,着力营造优良环境。比如努力建设法制政府,规范市场秩序,放手放胆让自然人发展为个体私户,继而发展成企业、又让企业自由发展成股份制企业集团;在招商引资、工业经济建设活动中,强力落实引进最优惠政策、营造最宽松环境、提供最优良服务,努力做到服务零障碍、感情零距离、管理零投诉,实现招商引资大突破。
(五)这些地区都高度注重培植支柱抓龙头来发展壮大工业经济。龙头兴则产业兴,在培植支柱产业的过程中,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切实加强科技和技术创新,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工业体系的建设,达到工业经济大发展的目的;联系实际,用工业化手段抓农业产业化,通过农业产业化促进工业化,实现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县域经济大发展的目标。
三、这次考察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看祥云、鹤庆、剑川、洱源、大理四县一市的工业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比自己,我们虽然有的方面存在差距,可大家明显感到,在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中##有着诸多的发展优势、有潜在的加快发展动力。
(一)符合县情的发展思路是加快发展的前提条件。仔细分析其他县的发展思路,回首我们几年的发展实践,县委政府所制定的以核桃为主的农业产业化、水电推动式的工业化、以城镇和交通为突破的基础设施建设的“三篇文章”为突破口的发展思路,符合##的实际、科学、切实可行,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力地拉动了县域经济的大发展。目前,以核桃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在不断推进、以水电推动式工业化进程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
“漾江工业经济走廊”已见雏形,全县上下加快发展的思想高度统一,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形成了全力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广阔的地域和优良的区位成为加快发展的便利条件。我们有1957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为以核桃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了先机,为建设工业经济园区、工业经济走廊提供了空间。##地处博南古道的要冲,大保高速公路和320国道穿境而过,与大理、巍山、洱源、云龙、永平、保山等县市连接的公路四通八达,县城距大理州府仅有29公里,与大理火车站相距仅30公里,与大理飞机场仅距35公里,是州内离州府最近的“卫星城”,是大理的后花园,是滇西的交通要道和物资集散地,是云南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通道的区位优越都利于招商引资和加快发展。
(三)丰富的水能等资源成为推动全县工业经济大发展的最优势资源。##境内千峰竞秀,百溪激荡,具有山高水高等特点,水能资源得天独厚,仅##江等8条主要河流能蕴藏量就达45.21万kw,为开发水电产业、加速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目前,全县已建成电站总装机达22.794万kw,电能资源成为我县加速工业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尤其是在能源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今天,电能对##发展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也是其他县不可比的。我县矿藏资源丰富,有大理石、金、锑、锌、铜、硅等30余种。此外,全县的森林植被覆盖率达67.2%,被誉为是“绿色宝地”,生态环境优越,有利于招商引资。
看祥云、鹤庆、剑川、洱源、大理四县一市的工业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比自己,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全县加快工业经济发展还面临着一些不足和困难。
一是创业先天性不足。我县虽然地广辽阔,但山多平地少,创建大规模的工业园区难度相对比较大,背靠大山,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不利于大都市的直接辐射,工业经济发展的外界推力不足。
二是服务环境质量不高。近年,虽然我们加大了机关效能建设力度,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宣传教育活动,但机关整体服务水平不高,个别干部服务至上的意识不强,顾全大局的观念淡薄,梗阻现象时有发生,软环境建设任重道远,政府转变职能力度需加大,这些与有的县市自觉强烈的亲商观念和服务意识相距颇远。我们有些干部的思想观念、市场意识、开拓精神、发展魄力等与先进县市比,差距明显。
看祥云、鹤庆、剑川、洱源、大理四县一市的工业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重要启示:
(一)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大理、祥云、鹤庆、剑川等地发展工业经济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他们每抓住一次机遇,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前提,在解放思想中快速发展,在快速发展中解放思想。联系##的实际,要认真做好中央精神与县情密切结合的文章,坚定“三篇文章”的发展思路不动摇,在加快发展中不断完善和丰富“三篇文章”的内容,细化发展目标,紧紧抓住发展不放松,在更高层次上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工作、破解难题,化压力为动力,变考验为机遇,强力推进彝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要以结合实际为着力点,通过加大“走出去,请进来”的力度,推动思想解放,促进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二)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经济发展的差距主要是开放型经济的差距,大理、祥云、鹤庆、剑川等地的工业经济发展,就是得益于开放型经济抓得早、抓得快、抓得实。联系##的实际,扩大对外开放就要全力做好公共协调服务,真正为企业妥善解决好用地、信贷、技术和人才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要落实重点企业挂牌保护措施,成立企业合法权益委员会,强化软、硬件环境建设,着力营造优良环境;要强力落实引进最优惠政策、营造最宽松环境、提供最优质服务,努力做到服务零障碍、感情零距离、管理零投诉,做好“筑好金丝巢,引来金凤凰”,实现招商引资大突破。
(三)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大理、祥云、鹤
庆、剑川等地的工业经济发展,关键是他们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真正成为工业经济运行过程的调节者,工业经济活动秩序的制定者和维护者。联系##的实际,切实把政府的职能转变到公共协调服务上来。一是要转变政府职能,要在服务中体现和实现管理。该市场调节的就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该中介组织办的让中介组织去办,该下级办、办得好的让下级去办。切实管精、管少、管好、管大,把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抓好、协调好。二是推进依法行政进程。深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实行“一个窗口”办理行政许可事项,公布行政许可项目,公示行政许可办事人员。三是大力推行政务公开,严格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责任过错追究制。四是要不断创新领导方式和管理方法,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直接管理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间接管理,变指令性计划为指导性计划,变行政手段为市场调节手段,着力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四)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必须狠抓作风建设。要重点整治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大兴勤俭节约和求真务实之风,切实提高行政效率,破除自满情绪,确立忧患意识;破除平稳思想,确立快速意识;破除封闭思维,确立开放意识;破除自卑心理,确立进取意识;破除拖沓作风,确立效率意识;破除议论风气,确立务实意识。
(五)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必须创新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要进一步解决好不同程度存在的“越位”、“错位”、“缺位”问题,“越位”的要“退位”,“错位”的要“正位”,“缺位”的要“补位”。要建立各级各部门首问首办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要在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方面下功夫,对产生严重后果、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从严处理。要进一步创新落实机制,在继续坚持项目责任制的同时,进一步实施领导挂钩项目责任制和县委常委、人大主任、政协主席挂钩联系乡镇等制度,实行领导干部挂钩定数量、定质量、定进度、定费用、定效果、严格奖惩的“五定一奖惩”制度,不断整合领导力量,优化行政行为,切实提高领导水平和工作效率。对已部署的重要工作,要定期开展问职责、问进度、问质量、问困难工作,实行全过程协调督查制,使各级领导内有动力,外有压力,充满朝气和活力,集中精力抓落实,团结干事促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政协二届会议以来,广大政协委员就“如何振兴我市传统轻纺工业”等相关议题提出了许多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并以提案的形式提交有关部门。对此,市政协提案委、财农委组织部分委员在乔万荣副主席的带领下先后到二毛纺厂、皮革厂等企业进行了带案视察,并和有关部门、部分企业代表进行座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轻纺工业基本状况
轻纺工业是我市历史悠久的传统支柱产业,曾是全市利税贡献最大、从业人数最多的行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轻纺工业一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过非凡贡献的产业,占工业总产值65%,利税70%左右,财政收入33%以上,就业人数达12万多,在我市经济发展史上书写了辉煌篇章。上世纪末,由于受政策、体制、管理、设备、人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轻纺工业全面滑坡,国有、集体企业逐步停产、破产。
到本世纪初,衰落到谷底,仅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0.6%左右。近年来,稍有所回长,xx年,总产值占全市工业的0.9%,xx年1—6月份完成总产值7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3%。
我市轻纺工业的基本特点是产业分布较广,各县区都有,有食品加工、服装、纺织、皮革、皮毛、医药及工艺美术等十多个种类;有食盐、食品、饮料、白酒、啤酒、西服、防寒服、地毯、毛毯、花炮等几百种产品。这些产业的发展壮大,将对我市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稳定社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与我市毗邻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其地理位置、资源状况与我市基本相同。近年来,鄂尔多斯市紧紧抓住国家能源战略西移的机遇,依托资源优势,开展科技创新,在重点发展能化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同时,大力发展轻纺工业,带动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990年全市轻纺工业总总产值7.56亿元,占全市工业总值的56.97%。xx年全市轻工业总产值70.16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8.45%。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鄂尔多斯市通过国有企业改革,将优势轻纺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激活了企业经营机制。
同时,政府对鄂尔多斯集团等强势企业进行重点扶持,采取拨款支持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协调金融机构解决企业资金困难、鼓励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协调金融机构解决企业资金困难、鼓励企业打造名优品牌、建立轻纺工业园区等一系列措施,培育出鄂尔多斯集团等龙头企业,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壮大,也创造了鄂尔多斯品牌形象。xx年,全市轻工业总产值达到114.34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是我市的7.7倍以上。轻工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工业经济多元发展,也有效地缓解了就业压力。鄂尔多斯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主要问题有:
一是我市轻纺工业总体上技术含量低,生产规模小、市场份额少、竞争力弱,处于自由发展、自我生存状况;
二是国有集体企业纷纷破产关闭,民营企业各自为战,影响做大做强;
三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在轻纺工业上没有存续的知名品牌,毛纺、地毯、制革及制鞋等传统优势产业已退出市场;
四是在农产品加工上,处于小、零、散状态,加工简单,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
五是以工业产品为原料进行深加工,如进行日用化工等终极产品生产、拉长能源化工产业链的项目几乎是空白;
六是当地城乡居民就业率底,就业结构不合理。
影响我市轻纺工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受能源化工产业“挤出”效应影响,能源化工大项目与地方产业发展联系不够紧密,带动不了轻纺工业的发展。
二是能源化工产业巨大投资回报,影响了投资者的创业心态,也扭曲了一些地方、部门领导者的政绩观,影响了持续发展理念。
三是对轻纺工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宏观政策措施不强。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扶持轻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四是行业管理缺失,政策引导困难,协调服务滞后。过去轻工业由政府一个职能部门管理,现在,轻工业主管部门撤销,其职能分解,造成行政资源分散,难以发挥应有的引导调控作用。
五是扶持资金分散、总量少,企业自筹资金困难,技术改造、产业升级无法实现。目前,市上还没有扶持轻工业专项资金,对轻工业的发展不能从整体上宏观调控、形成合力。
六是观念落后,政策滞后,错失了国有向民营和股份整体转制,利用原国有企业的技术、市场优势,趁势做大做强的时机,在改革上往往是关门走人,流失了大量的生产要素。
七是民营企业的一些经营者眼界不宽,存有抱残守缺,“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思想,不思进取、不想联合重组、影响做大做强,致使目前产业仍是小、散、低、弱的局面,形不成产业龙头,发挥不了规模优势。
三、振兴和发展轻工业的对策建议程、增加农民收入、优化产业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社会就业、促进城镇化等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认识到重工业是强国工业,轻工业是富民工业。要吸取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验教训,未雨绸缪,要学习毗邻地区如鄂尔多斯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要认识到我们有充裕的土地资源、原料资源、劳动力资源的发展优势。
【第2篇】关于城区来料加工业发展现状考察报告
来料加工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就业门槛低、技术要求不高等特点,常被称为“无围墙的工厂”。它是促进闲散劳动力转移,低收入农户增收最直接最现实的门路,也是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创业创新,实现“富民强区”的重要举措。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如何推动来料加工业更好发展,是一个非常现实而紧迫的课题。区妇联在前期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发展经验,分析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对策建议,仅供参考。
一、xx区来料加工业现状
我区来料加工业起步于xx年左右,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特色。截至今年9月底,全区已有来料加工经纪人xx名,加工人员xx人。1-9月共发放加工费1.97亿元。全区各乡镇(街道)都培育了经纪人和加工人员队伍,加工产品种类繁多,也形成了一定的地域特色,如白龙桥、乾西以缝纫箱包加工为主;雅畈、琅琊、城东街道以服装加工为主;蒋堂以饰品加工和圣诞礼品加工为主;沙畈、塔石以仿真塑料花加工为主。总体来看,我区来料加工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接单渠道不断拓展,从原来较单一的从义乌接单逐渐发展到现在的以义乌为主,网上、外贸接单,以及自主品牌产销结合的小微企业为辅。二是加工形式灵活多样,加工形式从原来单一的农户零散加工向现在的固定场所加工、农户领料加工、乡村专业加工转变,并逐渐向专业化、工厂化、块状化方向发展。三是人员队伍有新变化。从事纯手工加工的人员逐渐减少,机械辅助掌握一定技能的加工队伍稳中略增。四是收入稳定增长。加工人员工资从月收入不到xx元增至xx元每月,掌握熟练技能的车工月加工收入可达上万元。五是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在人人有活干、有收入的同时,社会效益明显,邻里纠纷减少,家庭和睦。
二、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是竞争激烈,劳动力成本上升快。从周边看,面临着江西、安徽等地区劳动力价格更为低廉的竞争压力,资源外流现象日趋严重,纯手工业加工队伍日益萎缩。从成本看,受近几年花卉苗木业快速发展、用工面增大且工资高等因素的影响和冲击,加工队伍明显不稳定,手工业加工人员相对年轻体力好的都转移到苗木种植移栽作业。
二是场所受限,制约来料加工业发展。原来的城西街道、城北街道、城东街道都是来料加工业发展重点区域。但因城中村改造征迁,加工队伍被分散各地,经纪人及加工点也搬迁流失,部分经纪人因加工厂房被拆除,一时无法租到合适场所而被迫转行。
三是政策缺乏,激励扶持力度不够。虽然出台了一些鼓励来料加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对于来料加工业的促进带动作用还不够明显。部分扶持政策只适用于5个山区乡镇和部分的山区移民村,整体激励效果不够。另外,对来料加工个转企,发展成小微企业的经纪人加工厂缺少扶持和奖补政策,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加工业的发展。
四是条件简陋,抗灾能力较为薄弱。我区来料加工业租用场地大多为旧仓库,旧校舍,以及农户三合一房子。存在抗灾能力差、消防隐患多等问题,虽然各级妇联都十分重视安全生产的检查和督促整改,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原因,面上情况改观还是较难。
三、建议与对策
一是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发挥政策激励作用。区乡各部门要立足自身实际和职能要求,制定相应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努力为经纪人、加工企业及加工人员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在资金方面,可携手成泰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信誉好的经纪人或加工企业给予小额信用贷款等优惠政策。在运管方面,可以开辟来料加工的“绿色通道”,对收运成品和原料的任务运输车辆,在加工货物营运车运管费上给与适当优惠。在培训方面,继续实施对来料加工从业人员免费培训,开展技能大比武,提高加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同时,对于吸收残疾人、贫困妇女、移民妇女、特困群众等特殊群体参与来料加工的,给与提供就业机会的加工点和经纪人一定的补贴。
二是进一步提升加工水平,培育特色示范基地。随着近年来劳动力成本的提高,需加强引导更多来料加工点由“代加工”向“来料加工”再向“来单加工”或更高层次的“自主品牌”生产加工经营转变。加工品种、类别向高层次、关联度高的产品发展;加工形式向专业化、规模化、工厂化、基地化发展。鼓励更多条件成熟的经纪人以来料加工为载体,发展中小型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实现产业升级,走产供销一条龙之路,进一步提高来料加工业的规模和效益。同时鼓励经纪人逐步扩大加工规模,提高加工技能,重点培育箱包、帽子、饰品、干花、圣诞礼品、假发等特色基地,努力打造特色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美誉度。
三是进一步强化组织保障,提升规范管理水平。来料加工是一项民生工程、增收工程、富民工程,要作为全面改善民生,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抓好抓实。政府部门要履行好宣传、组织、协调和服务职能,做好业务指导和信息收集等工作。各单位要切实履行好各自职能,全力提供优质服务;各乡镇(街道)要整合资源,完善加工组织网络。同时要进一步强化考核、规范管理,完善来料加工业优惠扶持政策及经纪人管理办法,做好相关政策的督促落实工作,加强经纪人、专业村和乡镇(街道)的台账管理,继续做好来料加工先进乡镇、先进村及优秀来料加工经纪人的考核评比工作。
【第3篇】最新县党政代表团外出考察工业经济发展的考察报告
工业经济大发展。一、祥云等四县一市的工业发展基本情况及特点
在考察学习活动中,大家充分感受到祥云、鹤庆、剑川、洱源、大理等地的工业经济发展,都能立足自身实际,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表现出了空前的大手笔、大气魄、大力度、大举措。
一是工业园区起点高。这些县市在工业经济发展中,都立足当地的资源优势,以园区为载体,引导企业集约发展,实施一县一品、一乡(镇)一品战略,在辖区范围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
二是培植支柱抓龙头。这些县市都紧紧依托地方优势,培植壮大矿冶、建材、煤炭、农产品加工、橡塑等五大产业,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切实加强技术创新,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工业体系的建设,取得了好效果。
三是投资环境引力强。强化软、硬件环境建设,制定优惠政策,提高服务水平,进行改造路面、改造城市公园、改造文化体育活动中心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营造优良环境。
四是文化底蕴显实力。凸现文化底蕴是加速发展和提升综合实力的基础,进入鹤庆等县市的城区见到的都是错落有致的传统民居建筑群,别具特色的民族服饰,使参观者切身感受到处处是文化、乡乡有商机、人人在促经济发展。
五是信念胆略闯出路。这些县市都紧紧抓住土地广阔利于招商引资、矿藏丰富利于矿业冶炼开发、传统产业利于促地方经济发展、民俗文化利于旅游业开发等优势,突出加快发展这个主题,抓住招商引资和非公有经济发展两个重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了经济总量、农民收入、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四大突破,充分体现了 “处处都有宝,行行出状元”,密切联系实际,善于识宝、能于掘宝,敢想敢干。
六是转变职能促发展。这些县市在工业经济发展中,切实把政府的职能转变到公共协调服务上来,兑现相应,努力营造透明高效的服务环境,强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的意识,加速区域的发展。
二、祥云等四县一市在发展工业中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祥云、鹤庆、剑川、洱源、大理四县一市的工业经济发展,措施有力,成效显著,经验可贵,考察团成员边看边议,深感受益匪浅,体会良多。
(一)这些地区的干部群众都牢固树立了“工业强县”“无工不富”的思想意识。这些地区在加快发展中都把加速工业经济发展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把发展和培植工业支柱产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使“新型工业化强县、农业产业化富民、城镇特色化活商”深入人心,为发展工业经济奠定了基础。
(二)这些地区的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发展,县、乡主要领导带头抓工业形成了制度。在工业经济加速发展中,这些地区都建立完善领导负责项目制度,落实好领导挂钩联系企业制度,建立领导干部抓工业经济激励机制,创新领导干部抓工业的方法和措施,把领导干部抓企业、招商引资等作为考核领导干部业绩的主要内容,致使在当地形成了想工业、议工业、抓工业,大办工业、加快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立足优势抓特色,立足创新抓效益”成为这些地区发展工业经济的理念。积极创新工业经济增长方式,不断营造新优势的同时,把优势发挥到极致,使优势变资源,资源变资本,实现招大商引巨资的突破成了他们发展工业经济的特色。如祥云等县,他们在招商引资活动中利用区位优势招大商、发挥城建优势招大商、打造信用招大商、强强联手招大商等方式实现了“你投资我发展”的双赢目的;又如鹤庆、大理等县市,他们在加快发展中始终紧紧围绕农业产业来发展工业、提升传统产业来发展工业、围绕旅游产业来发展工业、围绕市场商机来发展工业,达到了依托资源优势招大引强的突破。
(四)这些地区在加快发展中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努力营造环境抓优化成为典型。这些地区在快速发展工业经济过程中,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真正成为工业经济运行过程的调节者,工业经济活动秩序的制定者和维护者,以及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者,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公共协调服务等职能上来,全力做好优质服务工作,全面兑现相应的,真正为企业妥善解决好用地、信贷、技术和人才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落实重点企业挂牌保护措施,成立了企业合法权益委员会,强化软、硬件环境建设,着力营造优良环境。比如努力建设法制政府,规范市场秩序,放手放胆让自然人发展为个体私户,继而发展成企业、又让企业自由发展成股份制企业集团;在招商引资、工业经济建设活动中,强力落实引进惠政策、营造最宽松环境、提供良服务,努力做到服务零障碍、感情零距离、管理零投诉,实现招商引资大突破。
(五)这些地区都高度注重培植支柱抓龙头来发展壮大工业经济。龙头兴则产业兴,在培植支柱产业的过程中,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切实加强科技和技术创新,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工业体系的建设,达到工业经济大发展的目的;联系实际,用工业化手段抓农业产业化,通过农业产业化促进工业化,实现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县域经济大发展的目标。
三、这次考察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看祥云、鹤庆、剑川、洱源、大理四县一市的工业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比自己,我们虽然有的方面存在差距,可大家明显感到,在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中##有着诸多的发展优势、有潜在的加快发展动力。
(一)符合县情的发展思路是加快发展的前提条件。仔细分析其他县的发展思路,回首我们几年的发展实践,县委政府所制定的以核桃为主的农业产业化、水电推动式的工业化、以城镇和交通为突破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文章”为突破口的发展思路,符合##的实际、科学、切实可行,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力地拉动了县域经济的大发展。目前,以核桃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在不断推进、以水电推动式工业化进程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
“漾江工业经济走廊”已见雏形,全县上下加快发展的思想高度统一,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形成了全力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广阔的地域和优良的区位成为加快发展的便利条件。我们有1957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为以核桃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了先机,为建设工业经济园区、工业经济走廊提供了空间。##地处博南古道的要冲,大保高速公路和320国道穿境而过,与大理、巍山、洱源、云龙、永平、保山等县市连接的公路四通八达,县城距大理州府仅有29公里,与大理火车站相距仅30公里,与大理飞机场仅距35公里,是州内离州府最近的“卫星城”,是大理的后花园,是滇西的交通要道和物资集散地,是云南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通道的区位优越都利于招商引资和加快发展。
(三)丰富的水能等资源成为推动全县工业经济大发展的势资源。##境内千峰竞秀,百溪激荡,具有山高水高等特点,水能资源得天独厚,仅##江等8条主要河流能蕴藏量就达45.21万kw,为开发水电产业、加速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目前,全县已建成电站总装机达22.794万kw,电能资源成为我县加速工业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尤其是在能源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今天,电能对##发展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也是其他县不可比的。我县矿藏资源丰富,有大理石、金、锑、锌、铜、硅等30余种。此外,全县的森林植被覆盖率达67.2%,被誉为是“绿色宝地”,生态环境优越,有利于招商引资。
看祥云、鹤庆、剑川、洱源、大理四县一市的工业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比自己,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全县加快工业经济发展还面临着一些不足和困难。
一是创业先天性不足。我县虽然地广辽阔,但山多平地少,创建大规模的工业园区难度相对比较大,背靠大山,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不利于大都市的直接辐射,工业经济发展的外界推力不足。
二是服务环境质量不高。近年,虽然我们加大了机关效能建设力度,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宣传教育活动,但机关整体服务水平不高,个别干部服务至上的意识不强,顾全大局的观念淡薄,梗阻现象时有发生,软环境建设任重道远,政府转变职能力度需加大,这些与有的县市自觉强烈的亲商观念和服务意识相距颇远。我们有些干部的思想观念、市场意识、开拓精神、发展魄力等与先进县市比,差距明显。
看祥云、鹤庆、剑川、洱源、大理四县一市的工业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重要启示:(一)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大理、祥云、鹤庆、剑川等地发展工业经济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他们每抓住一次机遇,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前提,在解放思想中快速发展,在快速发展中解放思想。联系##的实际,要认真做好中央精神与县情密切结合的文章,坚定“文章”的发展思路不动摇,在加快发展中不断完善和丰富“文章”的内容,细化发展目标,紧紧抓住发展不放松,在更高层次上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工作、破解难题,化压力为动力,变考验为机遇,强力推进彝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要以结合实际为着力点,通过加大“走出去,请进来”的力度,推动思想解放,促进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二)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经济发展的差距主要是开放型经济的差距,大理、祥云、鹤庆、剑川等地的工业经济发展,就是得益于开放型经济抓得早、抓得快、抓得实。联系##的实际,扩大对外开放就要全力做好公共协调服务,真正为企业妥善解决好用地、信贷、技术和人才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要落实重点企业挂牌保护措施,成立企业合法权益委员会,强化软、硬件环境建设,着力营造优良环境;要强力落实引进惠政策、营造最宽松环境、提供质服务,努力做到服务零障碍、感情零距离、管理零投诉,做好“筑好金丝巢,引来金凤凰”,实现招商引资大突破。
(三)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大理、祥云、鹤
庆、剑川等地的工业经济发展,关键是他们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真正成为工业经济运行过程的调节者,工业经济活动秩序的制定者和维护者。联系##的实际,切实把政府的职能转变到公共协调服务上来。一是要转变政府职能,要在服务中体现和实现管理。该市场调节的就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该中介组织办的让中介组织去办,该下级办、办得好的让下级去办。切实管精、管少、管好、管大,把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抓好、协调好。二是推进依法行政进程。深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实行“一个窗口”办理行政许可事项,公布行政许可项目,公示行政许可办事人员。三是大力推行政务公开,严格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责任过错追究制。四是要不断创新领导方式和管理方法,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直接管理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间接管理,变指令性计划为指导性计划,变行政手段为市场调节手段,着力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四)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必须狠抓作风建设。要重点整治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大兴勤俭节约和求真务实之风,切实提高行政效率,破除自满情绪,确立忧患意识;破除平稳思想,确立快速意识;破除封闭思维,确立开放意识;破除自卑心理,确立进取意识;破除拖沓作风,确立效率意识;破除议论风气,确立务实意识。
【第4篇】县党政代表团外出考察工业经济发展的考察报告
基本情况
为了深入贯彻州委五届五次全委会和全州工业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7月23日至26日,以县委书记茶忠旺为团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张郭宏为副团长,部分县处领导以及全县11个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县级经济综合部门主要负责人共45人组成的##县党政考察团,赴祥云、鹤庆、剑川、洱源四县和大理市就工业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发展方面进行考察学习。
出发前考察团深入到漾洱电站工地、大理大钢有限责任公司##轧钢厂、跃进化工厂进行考察,了解了全县的工业经济发展状况。
在历时4天的学习考察过程中,考察团实地考察了祥云县财富工业园区、鹤庆县
“新华村”、剑川县上兰工业小区、洱源县新希望云南邓川蝶泉乳业有限公司、大理市嘉士伯集团(大理)啤酒集团有限公司等18个考察点,并分别与考察县市的主要领导、县市级综合经济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了经验,探讨了工业经济发展思路和方法措施。
通过考察交流学习,与考察县市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实现了工业项目对接、产业项目对接、优势互补意向,达成了合作意识,铺就了工业经济发展互助快车道。
通过考察学习大家受到了鞭策、拓宽了思路,使大家得以在对比中深刻反思、增强了迎头赶上的信心和决心;使大家得以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强化了立足地方优势,创新求发展的意识。
考察结束,大家一致认为,这次学习考察活动,触动很大,收获不小,体会深刻,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学到了经验,都感到前所未有的强烈震撼和压力,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信心、决心。大家纷纷表示要学先进、找差距、转观念、树雄心、争突破,立足县域资源优势,强力推进##工业经济大发展。
一、祥云等四县一市的工业发展基本情况及特点
在考察学习活动中,大家充分感受到祥云、鹤庆、剑川、洱源、大理等地的工业经济发展,都能立足自身实际,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表现出了空前的大手笔、大气魄、大力度、大举措。
一是工业园区起点高。这些县市在工业经济发展中,都立足当地的资源优势,以园区为载体,引导企业集约发展,实施一县一品、一乡(镇)一品战略,在辖区范围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
二是培植支柱抓龙头。这些县市都紧紧依托地方优势,培植壮大矿冶、建材、煤炭、农产品加工、橡塑等五大产业,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切实加强技术创新,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工业体系的建设,取得了好效果。
三是投资环境引力强。强化软、硬件环境建设,制定优惠政策,提高服务水平,进行改造路面、改造城市公园、改造文化体育活动中心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营造优良环境。
四是文化底蕴显实力。凸现文化底蕴是加速发展和提升综合实力的基础,进入鹤庆等县市的城区见到的都是错落有致的传统民居建筑群,别具特色的民族服饰,使参观者切身感受到处处是文化、乡乡有商机、人人在促经济发展。
五是信念胆略闯出路。这些县市都紧紧抓住土地广阔利于招商引资、矿藏丰富利于矿业冶炼开发、传统产业利于促地方经济发展、民俗文化利于旅游业开发等优势,突出加快发展这个主题,抓住招商引资和非公有经济发展两个重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了经济总量、农民收入、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四大突破,充分体现了
“处处都有宝,行行出状元”,密切联系实际,善于识宝、能于掘宝,敢想敢干。
六是转变职能促发展。这些县市在工业经济发展中,切实把政府的职能转变到公共协调服务上来,兑现相应承诺,努力营造透明高效的服务环境,强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的意识,加速区域的发展。
二、祥云等四县一市在发展工业中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祥云、鹤庆、剑川、洱源、大理四县一市的工业经济发展,措施有力,成效显著,经验可贵,考察团成员边看边议,深感受益匪浅,体会良多。
(一)这些地区的干部群众都牢固树立了“工业强县”“无工不富”的思想意识。这些地区在加快发展中都把加速工业经济发展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把发展和培植工业支柱产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使“新型工业化强县、农业产业化富民、城镇特色化活商”深入人心,为发展工业经济奠定了基础。
(二)这些地区的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发展,县、乡主要领导带头抓工业形成了制度。在工业经济加速发展中,这些地区都建立完善领导负责项目制度,落实好领导挂钩联系企业制度,建立领导干部抓工业经济激励机制,创新领导干部抓工业的方法和措施,把领导干部抓企业、招商引资等作为考核领导干部业绩的主要内容,致使在当地形成了想工业、议工业、抓工业,大办工业、加快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立足优势抓特色,立足创新抓效益”成为这些地区发展工业经济的理念。积极创新工业经济增长方式,不断营造新优势的同时,把优势发挥到极致,使优势变资源,资源变资本,实现招大商引巨资的突破成了他们发展工业经济的特色。如祥云等县,他们在招商引资活动中利用区位优势招大商、发挥城建优势招大商、打造信用招大商、强强联手招大商等方式实现了“你投资我发展”的双赢目的;又如鹤庆、大理等县市,他们在加快发展中始终紧紧围绕农业产业来发展工业、提升传统产业来发展工业、围绕旅游产业来发展工业、围绕市场商机来发展工业,达到了依托资源优势招大引强的突破。
(四)这些地区在加快发展中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努力营造环境抓优化成为典型。这些地区在快速发展工业经济过程中,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真正成为工业经济运行过程的调节者,工业经济活动秩序的制定者和维护者,以及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者,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公共协调服务等职能上来,全力做好优质服务工作,全面兑现相应的承诺,真正为企业妥善解决好用地、信贷、技术和人才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落实重点企业挂牌保护措施,成立了企业合法权益委员会,强化软、硬件环境建设,着力营造优良环境。比如努力建设法制政府,规范市场秩序,放手放胆让自然人发展为个体私户,继而发展成企业、又让企业自由发展成股份制企业集团;在招商引资、工业经济建设活动中,强力落实引进最优惠政策、营造最宽松环境、提供最优良服务,努力做到服务零障碍、感情零距离、管理零投诉,实现招商引资大突破。
(五)这些地区都高度注重培植支柱抓龙头来发展壮大工业经济。龙头兴则产业兴,在培植支柱产业的过程中,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切实加强科技和技术创新,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工业体系的建设,达到工业经济大发展的目的;联系实际,用工业化手段抓农业产业化,通过农业产业化促进工业化,实现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县域经济大发展的目标。
三、这次考察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看祥云、鹤庆、剑川、洱源、大理四县一市的工业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比自己,我们虽然有的方面存在差距,可大家明显感到,在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中##有着诸多的发展优势、有潜在的加快发展动力。
(一)符合县情的发展思路是加快发展的前提条件。仔细分析其他县的发展思路,回首我们几年的发展实践,县委政府所制定的以核桃为主的农业产业化、水电推动式的工业化、以城镇和交通为突破的基础设施建设的“三篇文章”为突破口的发展思路,符合##的实际、科学、切实可行,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力地拉动了县域经济的大发展。目前,以核桃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在不断推进、以水电推动式工业化进程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
“漾江工业经济走廊”已见雏形,全县上下加快发展的思想高度统一,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形成了全力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广阔的地域和优良的区位成为加快发展的便利条件。我们有1957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为以核桃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了先机,为建设工业经济园区、工业经济走廊提供了空间。##地处博南古道的要冲,大保高速公路和320国道穿境而过,与大理、巍山、洱源、云龙、永平、保山等县市连接的公路四通八达,县城距大理州府仅有29公里,与大理火车站相距仅30公里,与大理飞机场仅距35公里,是州内离州府最近的“卫星城”,是大理的后花园,是滇西的交通要道和物资集散地,是云南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通道的区位优越都利于招商引资和加快发展。
(三)丰富的水能等资源成为推动全县工业经济大发展的最优势资源。##境内千峰竞秀,百溪激荡,具有山高水高等特点,水能资源得天独厚,仅##江等8条主要河流能蕴藏量就达45.21万kw,为开发水电产业、加速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目前,全县已建成电站总装机达22.794万kw,电能资源成为我县加速工业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尤其是在能源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今天,电能对##发展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也是其他县不可比的。我县矿藏资源丰富,有大理石、金、锑、锌、铜、硅等30余种。此外,全县的森林植被覆盖率达67.2%,被誉为是“绿色宝地”,生态环境优越,有利于招商引资。
看祥云、鹤庆、剑川、洱源、大理四县一市的工业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比自己,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全县加快工业经济发展还面临着一些不足和困难。
一是创业先天性不足。我县虽然地广辽阔,但山多平地少,创建大规模的工业园区难度相对比较大,背靠大山,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不利于大都市的直接辐射,工业经济发展的外界推力不足。
二是服务环境质量不高。近年,虽然我们加大了机关效能建设力度,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宣传教育活动,但机关整体服务水平不高,个别干部服务至上的意识不强,顾全大局的观念淡薄,梗阻现象时有发生,软环境建设任重道远,政府转变职能力度需加大,这些与有的县市自觉强烈的亲商观念和服务意识相距颇远。我们有些干部的思想观念、市场意识、开拓精神、发展魄力等与先进县市比,差距明显。
看祥云、鹤庆、剑川、洱源、大理四县一市的工业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重要启示:
(一)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大理、祥云、鹤庆、剑川等地发展工业经济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他们每抓住一次机遇,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前提,在解放思想中快速发展,在快速发展中解放思想。联系##的实际,要认真做好中央精神与县情密切结合的文章,坚定“三篇文章”的发展思路不动摇,在加快发展中不断完善和丰富“三篇文章”的内容,细化发展目标,紧紧抓住发展不放松,在更高层次上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工作、破解难题,化压力为动力,变考验为机遇,强力推进彝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要以结合实际为着力点,通过加大“走出去,请进来”的力度,推动思想解放,促进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二)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经济发展的差距主要是开放型经济的差距,大理、祥云、鹤庆、剑川等地的工业经济发展,就是得益于开放型经济抓得早、抓得快、抓得实。联系##的实际,扩大对外开放就要全力做好公共协调服务,真正为企业妥善解决好用地、信贷、技术和人才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要落实重点企业挂牌保护措施,成立企业合法权益委员会,强化软、硬件环境建设,着力营造优良环境;要强力落实引进最优惠政策、营造最宽松环境、提供最优质服务,努力做到服务零障碍、感情零距离、管理零投诉,做好“筑好金丝巢,引来金凤凰”,实现招商引资大突破。
(三)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大理、祥云、鹤
庆、剑川等地的工业经济发展,关键是他们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真正成为工业经济运行过程的调节者,工业经济活动秩序的制定者和维护者。联系##的实际,切实把政府的职能转变到公共协调服务上来。一是要转变政府职能,要在服务中体现和实现管理。该市场调节的就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该中介组织办的让中介组织去办,该下级办、办得好的让下级去办。切实管精、管少、管好、管大,把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抓好、协调好。二是推进依法行政进程。深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实行“一个窗口”办理行政许可事项,公布行政许可项目,公示行政许可办事人员。三是大力推行政务公开,严格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责任过错追究制。四是要不断创新领导方式和管理方法,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直接管理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间接管理,变指令性计划为指导性计划,变行政手段为市场调节手段,着力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四)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必须狠抓作风建设。要重点整治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大兴勤俭节约和求真务实之风,切实提高行政效率,破除自满情绪,确立忧患意识;破除平稳思想,确立快速意识;破除封闭思维,确立开放意识;破除自卑心理,确立进取意识;破除拖沓作风,确立效率意识;破除议论风气,确立务实意识。
(五)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必须创新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要进一步解决好不同程度存在的“越位”、“错位”、“缺位”问题,“越位”的要“退位”,“错位”的要“正位”,“缺位”的要“补位”。要建立各级各部门首问首办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要在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方面下功夫,对产生严重后果、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从严处理。要进一步创新落实机制,在继续坚持项目责任制的同时,进一步实施领导挂钩项目责任制和县委常委、人大主任、政协主席挂钩联系乡镇等制度,实行领导干部挂钩定数量、定质量、定进度、定费用、定效果、严格奖惩的“五定一奖惩”制度,不断整合领导力量,优化行政行为,切实提高领导水平和工作效率。对已部署的重要工作,要定期开展问职责、问进度、问质量、问困难工作,实行全过程协调督查制,使各级领导内有动力,外有压力,充满朝气和活力,集中精力抓落实,团结干事促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第5篇】##县党政代表团外出考察工业经济发展的考察报告
##县党政代表团外出考察工业经济发展的考察报 告 基本情况 为了深入贯彻州委五届五次全委会和全州工业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7月23日至26日,以县委书记茶忠旺为团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张郭宏为副团长,部分县处领导以及全县11个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县级经济综合部门主要负责人共45人组成的##县党政考察团,赴祥云、鹤庆、剑川、洱源四县和大理市就工业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发展方面进行考察学习。 出发前考察团深入到漾洱电站工地、大理大钢有限责任公司##轧钢厂、跃进化工厂进行考察,了解了全县的工业经济发展状况。
在历时4天的学习考察过程中,考察团实地考察了祥云县财富工业园区、鹤庆县 “新华村”、剑川县上兰工业小区、洱源县新希望云南邓川蝶泉乳业有限公司、大理市嘉士伯集团(大理)啤酒集团有限公司等18个考察点,并分别与考察县市的主要领导、县市级综合经济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了经验,探讨了工业经济发展思路和方法措施。 通过考察交流学习,与考察县市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实现了工业项目对接、产业项目对接、优势互补意向,达成了合作意识,铺就了工业经济发展互助快车道。
通过考察学习大家受到了鞭策、拓宽了思路,使大家得以在对比中深刻反思、增强了迎头赶上的信心和决心;使大家得以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强化了立足地方优势,创新求发展的意识。 考察结束,大家一致认为,这次学习考察活动,触动很大,收获不小,体会深刻,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学到了经验,都感到前所未有的强烈震撼和压力,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信心、决心。
大家纷纷表示要学先进、找差距、转观念、树雄心、争突破,立足县域资源优势,强力推进##工业经济大发展。
一、祥云等四县一市的工业发展基本情况及特点 在考察学习活动中,大家充分感受到祥云、鹤庆、剑川、洱源、大理等地的工业经济发展,都能立足自身实际,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表现出了空前的大手笔、大气魄、大力度、大举措。 一是工业园区起点高。
这些县市在工业经济发展中,都立足当地的资源优势,以园区为载体,引导企业集约发展,实施一县一品、一乡(镇)一品战略,在辖区范围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 二是培植支柱抓龙头。
这些县市都紧紧依托地方优势,培植壮大矿冶、建材、煤炭、农产品加工、橡塑等五大产业,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切实加强技术创新,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工业体系的建设,取得了好效果。 三是投资环境引力强。
强化软、硬件环境建设,制定优惠政策,提高服务水平,进行改造路面、改造城市公园、改造文化体育活动中心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营造优良环境。 四是文化底蕴显实力。
凸现文化底蕴是加速发展和提升综合实力的基础,进入鹤庆等县市的城区见到的都是错落有致的传统民居建筑群,别具特色的民族服饰,使参观者切身感受到处处是文化、乡乡有商机、人人在促经济发展。 五是信念胆略闯出路。
这些县市都紧紧抓住土地广阔利于招商引资、矿藏丰富利于矿业冶炼开发、传统产业利于促地方经济发展、民俗文化利于旅游业开发等优势,突出加快发展这个主题,抓住招商引资和非公有经济发展两个重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了经济总量、农民收入、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四大突破,充分体现了 “处处都有宝,行行出状元”,密切联系实际,善于识宝、能于掘宝,敢想敢干。
六是转变职能促发展。这些县市在工业经济发展中,切实把政府的职能转变到公共协调服务上来,兑现相应承诺,努力营造透明高效的服务环境,强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的意识,加速区域的发展。
二、祥云等四县一市在发展工业中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祥云、鹤庆、剑川、洱源、大理四县一市的工业经济发展,措施有力,成效显著,经验可贵,考察团成员边看边议,深感受益匪浅,体会良多。
(一)这些地区的干部群众都牢固树立了“工业强县”“无工不富”的思想意识。这些地区在加快发展中都把加速工业经济发展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把发展和培植工业支柱产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使“新型工业化强县、农业产业化富民、城镇特色化活商”深入人心,为发展工业经济奠定了基础。
【第6篇】辽、冀、吉五市县工业经济发展考察报告
辽、冀、吉五市县工业经济发展考察报告
为深入实施工业兴县战略,加快外经贸企业转型步伐,做大进出口加工业,县委副书记##带领经济计划局和##公司负责人先后赴辽宁省沈阳市、大石桥市、本溪市,吉林省梅河口市,河北省安新县就有色金属冶炼业、松籽加工业、木材加工业进行招商考察,时间虽短,但取得了较好的招商效果,并对更好地加快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招商考察情况及启示此次招商考察,虽是以招商为主,但在与企业接触过程中,也从他们的成功实践中,对如何加快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得到了一些非常有益的启示。启示一:必须按照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培育完整的工业体系。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综合载体,牵动力强、辐射面广、关联度高。所考察各地都是以骨干加工企业为龙头,上联原材料基地,中联各类吃配项目,下联终端产品市场,整体做大做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生产加工体系,推动了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
沈阳##公司从去年以来先后投资近1.5亿元,在沈阳市完成了浸渍纸厂、复合地板厂扩建,在我县##镇完成了人造板厂建设,实现了从采购原材料加工中高密度板-加工生产浸渍纸-合成加工复合地板-终端产品销售的完整链合,生产能力和潜力不断提高,今年准备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和能力,争取几年内年加工能力达到20-30万立方米。梅河口市以82户松籽加工企业为核心,上下连接着200多户松籽收购和出口销售企业,原材料收购遍布全国各松籽主产区,并通过我县和珲春等口岸收购俄罗斯、朝鲜等国松籽,年加工松籽12万吨,松籽仁、美人松饮料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果仁加工销售集散地。
启示二:必须以加工业为支撑,推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次考察所接触的企业发展速度都非常快,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无一不是从贸易起家,完成一定积累后迅速转型,依靠创办实体兴办加工业实现快速发展的。
保定市建昌铜业有限公司最初只是收购销售杂铜,1992年正式创办加工企业,利用废铜加工电解铜、铜杆等产品,短短12年时间,由创业初期的100万元发展到拥有固定资产5000多万元、总资产2.2亿元的河北省最大的炼铜企业,年产值11.5亿元,利税4000多万元,而且企业没有一分钱贷款。目前,安新县整个有色金属行业正在由以原材料生产为主向加工终端产品发展,发展潜力和效益不继提高,有色金属冶炼所创造的税收占安新县的半壁江山以上。
梅河口市个体屠宰户王小黑,以26万元入道开始从事松籽经销加工,几年内迅速发展成为拥有固定资产500多万元、年加工松籽5000多吨的企业,产品全部出口日本。本溪冶炼一厂、二厂、通用金属公司以##进口铝锭为主原料,生产加工硅铝钡锶钙锰铁合金、铝锰钛铁合金、铝钛铁合金、硅钡锶钙铁合金、硅钡镁铁合金、铝锰铁合金、铝镁钛锰铁合金线等炼钢用新型复合合金脱氧剂、脱硫剂、变形剂,产品供应东北地区12家大型炼钢企业,成为本溪市最大的财源。
启示三:必须立足自身比较优势,集中力量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将自身优势与历史机遇有机地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发展强势产业,构筑区域特色,是三省五地经济发展的成功实践。
梅河口市虽不是我国的松籽主产区,但其充分发挥公路铁路四通八达、历史上已形成的吉林省重要的松籽集散地优势,立足东三省和俄罗斯的松籽资源,全力发展以红松籽为主的干果类食品业,成为梅河口市区域经济的特色和支柱产业。河北省安新县充分发挥地处京、津、石金三角地带、有色金属冶炼历史悠久、技术成熟的优势,历经30余年的发展,培育有色金属冶炼、销售企业213家,各类有色金属产品年成交额达30多亿元,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有色金属材料购销、加工集散地。
大石桥市充分发挥菱镁石矿富集的优势,大力发展以镁砂、镁碳砖为主的镁制品冶金行业,年产镁砂30万吨,被誉为中国镁都。启示四: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企业、社会和环境全面发展。
这次所考察的企业有相当一部分所从事的是污染比较严重的行业,但这些企业在发展中充分考虑了环境污染问题,严格按照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建设管理,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的许可和扶持,同时也得到了当地居民的认可,得以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成为当地重要的税源和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在厂址选择上,这些企业均以效区或附近山区为主,尽量远离居住区和农业主产区;在厂房建设上坚持高标准,以砖瓦结构或钢架结构为主,储料场、仓库、蓄水池、办公楼等配套设施齐全;在设备安装上采取污染较严重的矿热炉和污染较轻的公频炉同时使用,有条件的企业安装了除尘设备,既尽可能地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又保证了企业生产规模;在厂区管理上,强化环保意识,严格管理,多数企业进行了美化、绿化,院内干净利落,整洁美观,如同花园,彻底改变了同类企业脏、乱、差的形象。
二、我县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不足及优势、商机与考察各地相比,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和不足。一是企业单体或群体规模小。
所考察的 五市县,集中力量培育优势企业、主导产业,有的是以几个大型企业构筑了区域之最,有的是以小群体大规模形成了中国之最、世界之最。而我县,无论是独立的加工企业,还是整个产业,都没有形成较大的规模,主导产业不突出,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足三分之一。
二是原字号产品多。我县进口的有色金属、木材、松籽、矽钢片、废旧机床等大宗骨干品种多数以原字号销往全国各地,产品附加值低,对地方经济拉动作用很小。
而所考察的这些地区,却恰恰是利用我县丰富的进口原材料加工销售半成品、终端产品,壮大了支柱产业,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梅河口市经营加工的松籽60-70%是从##购进的,本溪冶炼业所需的重要原材料铝定基本上由##供应。
三是贸易流通企业转型慢。这次所考察的企业多数是从购销原材料起步,迅速转型创办加工业,发展成为当地的支柱财源企业。
近年来我县依托口岸培育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以外经贸为主的贸易流通企业,但由于宏观上引导扶持不够、微观上企业缺乏工业技术和管理人才,这些企业在创办实体发展加工业上严重滞后,企业发展速度明显低于所考察地区的企业。四是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我县除##两家公司在木材加工上从进口原材料、部分加工初级产品、极少部分加工终端产品上市,初步实现了产业的完整链接组合以外,大部分企业仅仅是经销原材料或加工初级产品,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和完整的产业链,我县在外界的影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原材料供应基地。五是工业项目前期工作严重滞后。
缺少专业人才队伍,前期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对煤炭、硅石、风力等亟需开发的资源勘探不到位,一些好项目、大项目缺乏科学的可研论证和决策依据,不能得到及时开发建设,影响了工业经济的发展。六是企业建设管理低标准低档次。
通过考察对比,我们既看到了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同时也进一步认清了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所拥有的比较优势和面临的潜在商机。一是富集的原材料资源优势。
我县拥有国内、国外两种丰富的自然资源。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县已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进口有色金属、木材、松籽、废旧机床等原材料供应地,县内拥有丰富的煤炭、矿石、山产品等自然资源,如果尽快将这些资源加工转化,会加速建成冶炼、食品加工、木制品加工和能源等工业基地。
二是独特的口岸区位资源优势。##是国家一类陆路口岸,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在沿边开放带中拥有自己独特的地位,对外吸引力明显增强。
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可以吸引大批的外地客商到##投资办企业,发展对俄进出口加工贸易,尽快形成对俄出口商品加工集散地。三是较为雄厚的资本资源优势。
经过多年精心培育,我县已发展起一批完成原始积累的外经贸企业和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均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正在积极扩张转型,正确加以引导扶持,将迅速形成一批新的立县工业企业。四是良好的基础条件优势。
正在建设的##加工园区,为我县加快发展以前店后厂为主要模式的加工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建设平台和物流通道。我县的木材加工历史悠久,并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餐具系列、板材系列都具有一定水平和规模,但没有自己的品牌,深加工不够,进一步提升发展空间非常大。
五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家正式启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特别是在能源项目开发上,加大投资开放力度,国内大型能源开发企业纷纷抢占可利用资源和市场,对我县良好的煤炭、风力等资源表现出了强烈的开发愿望,并已经采取实际措施正在做前期项目准备。
国家正在全国范围内清理整顿冶炼行业,20xx年全部取缔3000kva以下矿热炉,20xx年取缔5000kva以下矿热炉,国内大部分冶炼业设备为低生产能力设备,经过治理整顿,全国冶炼业生产能力将下降近一半。我县如能抓住机遇,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标准,通过引进和扩建,迅速发展一批6300kva以上设备的冶炼企业,将迅速填补国家治理整顿所清理出的市场空间,形成新的立县支柱产业。
所考察地区的冶炼、松籽、木材加工企业已经成长壮大,为降低生产成本,扩张企业发展规模,都急于向外发展,特别是在原材料基地寻求合作。这些都为我们加大招商引资,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三、几点建议通过考察对比,借鉴外地经验,综合分析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对今后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明析工业战略定位,奠定##经济腾飞基础。自##口岸开通以来,我县的经济发展战略由最初的“贸打头、工当家、农为基础”逐步发展确定为“坚持口岸经济发展方向,深入实施工业兴县、外向带动、招商引资战略”,##的工业体系由以国有企业为主体逐步转变为国有改制的股份制或民营企业、完成原始积累的外经贸公司创办的企业、壮大起来的个体工商业户和小工业创办的企业、外来投资者创办的企业各占一定比例的多层次工业群体,外贸、内贸、农业等各经济领域与工业的关系日益紧密,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
##要实现跨跃式发展,必须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将工业做为发展经济的战略之举,走内涵式、集约式发展道路,以大气魄、大手笔、大动作,扶强做大骨干加工企业,带动工贸农结合,形成功能完善的支柱型主导产业链条,推进我县工业由手工作坊向现代化工业发展,由家族式管理向集团化发展,由原材料基地向加工集散基地转变,努力构造具有##特色的口岸型生产加工体系,实现由“工业兴县”向“工业立县”战略的转变,从根本上为##经济的腾飞奠定基础。
2、立足自身比较优势,加快培育优势主导产业。产业优势决定经济发展的优势。
##必须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区位资源、市场资源和资本资源等比较优势,选定一批优势产业,下大力气优先开发培育,取得规模经济聚集效应,推动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我县实际情况,今后应重点抓好木材加工、能源、食品、医药保健品、轻工产品、有色金属冶炼六大主导产业。
一是利用资源优势培育主导产业。以##为龙头,加快生产刨光材、指接板、餐具、木质装饰材料、高档地板和高档家具等产品,促进木材加工基地的形成。
以####公司为龙头,加快坑口电站、风力发电、水利发电、煤炼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能源工业。依托俄罗斯丰富的海产品、山产品资源和我县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加工厂为龙头,积极开展海产品、果仁、农副产品、山产品精深加工,提高食品加工业生产水平和出口规模。
以##加工厂为龙头,大发展医药保健口加工业。二是立足区位优势构筑区域特色。
引导外经贸企业加强与浙江宁波、温州等地服装、鞋帽、皮革制品、灯具等轻工产品生产企业合作,开展出口加工,形成轻工产品加工出口基地。三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强势经济。
以##公司为龙头,加强与辽宁本稀、河北安新等冶炼企业合作,建设有色金属冶炼基地。
3、强化政府扶持引导,加快培育立县骨干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围绕主导产业加快培育一批核心企业,使其成为旺盛的经济增长点和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带动产业链的上下游发展,实现产业集群,形成规模经济。
一是加强对民营经济转型的政策引导和扶持。迅速成长起来的以外经贸企业和个体私营业户为主体的民营经济队伍,是我县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
要把引导扶持民营经济加快转型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加快建立和完善政策、管理、融资等服务体系,鼓励引导更多的民营企业和自由经济人到国内同行业领先的地区开眼界、找不足、寻商机、求合作,特别是加强与其上、下游客户的联系,找准结合点,围绕六大主导产业放手、放胆、放量创办实体,发展加工业,大力开发终端产品,尽快形成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实现迅速扩张。二是培育壮大已完成改制的原国有企业。
目前,我县的国有工业企业已基本改制成股份制或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拥有成熟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是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要进一步帮助这些企业尽快找准发展定位,加大技术改造和新上项目建设力度,促其不断提档次、上水平、增效益,尽快发展壮大。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上项目力度。围绕园区、产业扩张和资源开发,主攻浙、闽、港等发达地区和国内大型企业,全方位推进定向、定位、定点、定人招商,特别是加强县内企业与外来投资者的合作,发挥双方优势,尽快建起一批龙头骨干加工企业。
四是加强对工业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培养。有计划地开展对民营企业经营者的培训,提升其决策和管理水平,尽快走出“家族式”的封闭管理,做到科学决策、现代管理、合法经营、依法纳税;加强工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养,吸纳创业人才,集聚发展能量,为民营经济加快转型创造条件。
4、打造载体服务平台,借助外力加快工业发展。一是加快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簇群经济。
辟建工业园区是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加快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后劲所在。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的吸引力和集聚力;进一步扶持##工业园区建设,发挥企业招商、投资的主体作用,争取引进建成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加速兴建跨国连锁工业城,做大##境外鞋业及木材加工,推进内外互动兴产业、上项目。二是举全县之力推进商品中心建设,确保20xx年全部建成投入运营。
争取尽快启动以服装鞋帽、建筑装修、电子软件、日用小商品工艺品、五金家电五个功能区为主体的投资区建设;鼓励外经贸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发展对俄出口商品跨国加工贸易,全力承接东南沿海的产业转移,争取建成中国出口俄罗斯轻工商品最大的加工基地和物流输出通道。三是创建优良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者独资或与##企业合作建厂。
企业发展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为鼓励发展进出口加工业,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必须在土地、税费等政策上制定出台比外地和其它行业更加优惠、具体、有效的扶持政策,营造宽松、优惠、快捷、高效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者落户##发展加工业。
四是成立各类专业协会,实行行业管理。尽快组建木材、冶炼、松籽、黑木耳、煤炭等优势产业专业协会,共同研究从初级产品到终端产品的系列开发,统一品牌,统一价格,统一管理,统一开发,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完整产业链条,有效避免恶性竞争,提高整体规模效益,做强做大产业。
在百度搜索:辽、冀、吉五市县工业经济发展考察报告
【第7篇】赴苏州工业园的考察报告
县委组织第十二期青干班学员赴江苏考察了苏州工业园。期间,我们了解了苏州工业园的有关情况,参观了工业园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感觉收获很大。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苏州工业园区的基本情况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的重要合作项目,开创了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新形式。1994年2月11日,国务院下达《关于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2月26日,中新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同年5月12日,苏州工业园区破土启动。
苏州工业园区地处苏州城东金鸡湖畔,行政区域面积288平方公里,下辖三个镇,户籍人口25万,其中,中新合作开发区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我们的目标是:把苏州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的新城区。
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一直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十年来,在中新合作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园区开发建设快速推进,发展效益不断提高,群众生活大幅改善,主要经济指标以年均45%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累计新增就业岗位超过20万个。XX年,园区以中央领导多次视察园区和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七次会议、成立十周年庆典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为动力,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服从和主动适应宏观经济调控,在加快开发建设步伐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全区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3亿元,比上年增长38%;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9亿元,增长42%;进出口总额达281亿美元,其中出口119亿美元,分别增长96%和99%;固定资产投资282亿元,增长39%;新增合同外资4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分别增长96%和50%;新增注册内资174亿元,成为了国内开发速度较快、协调发展较好、竞争力较强的开发区之一。
二、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
1、形成了完整科学的规划体系。根据区域发展总体目标,中新双方专家融合国际上城市发展的先进经验,联合编制完成了具有前瞻性的区域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科学合理布局工业与各项城市功能,先后制定和完善了300多项专业规划,并确立了“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科学开发程序,形成了“执法从严”的规划管理制度。
2、建立了新的开发和管理体制。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cssd)是园区的开发主体,由中新双方财团组成:中方财团由中粮、中远、中化、华能等14家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出资组建;新方财团由新加坡政府控股公司、有实力的私人公司和一些著名跨国公司联合组成。管委会是园区的管理主体,下设15个职能局(办),工作人员面向全国招聘,并通过树立“亲商亲民”理念、增强一站式服务功能、实行社会服务承诺制等途径,初步形成了“精简、统一、效能”的服务型政府,“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务体系、“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秩序和“科学、规范、透明”的法制化环境。
3、建设了高水准的基础设施。累计投入300多亿元,基本完成70平方公里合作区主要基础设施开发,其中30平方公里建成区达到“九通一平”(道路、供电、供水、燃气、供热、排水、排污、邮电、有线电视和土地填高平整)的国际水准,建设了首期60万千瓦发电厂、日供15万吨自来水厂、日供15万立方米燃气厂、日处理10万吨污水处理厂和每小时供气40吨集中供热厂等基础设施源厂,其中日供20万吨的水厂二期和日处理10万吨的污水厂二期将分别于XX年9月和12月完工。在开发过程中,园区十分注重资源的集约利用,努力在引进项目质量、盘活土地存量、提高单位投资强度上下工夫,开创了“清淤、治水、取土、扩地”相结合的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新模式,避免挖废耕地1.5万多亩;通过取消农村宅基地审批,将原先20平方公里的农村宅基地和村庄用地规划为6平方公里的集镇社区和居住新村,节约用地14平方公里。
4、引进了高质量的投资项目。园区坚持走经济国际化和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累计吸引合同外资19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6亿美元,投资上亿美元项目55个,其中10亿美元以上项目6个,区内项目平均投资额超3100万美元,每平方公里工业用地投资强度达14.8亿美元,英飞凌、三星、日立等50余家跨国公司设立了研发机构,形成了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同时累计注册内资512亿元,其中私营企业注册资本158亿元,初步构筑了国资、民资、外资齐头并进的混合型经济发展新格局。
5、促进了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合作区累计开发各类商住房800万平方米,新建绿地1200多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超过45%,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示范区和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试点认证,空气、水体、土壤等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具有综合社区服务功能的邻里中心和一批学校、银行、宾馆、商店、公园、医疗诊所、体育设施相继建成投用,园区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在高起点上发展、方兴未艾。目前,随着苏州国际博览中心等50多项地面实事工程启动,环金鸡湖地区将建设成为苏州市最重要的现代商业商务文化中心。
6、提高了社会和谐文明程度。按照区域总体规划,统筹布局社会功能,加快区镇基础设施对接,基本实现了乡镇“两水两气”管网到企入户。目前,90%农户已迁入现代化居住小区,5万名农村富余劳动力正在转换为具有就业创业技能的新型市民。园区所辖四镇综合实力均居全市前列,娄葑被评为全国千强镇第四名。同时,不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起覆盖全区的保养安置、社保救助、就业创业三道保障防线,确保群众生活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
七、强化了借鉴创新工作。按照国务院的批复精神,园区结合国情,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济发展和公共行政管理等方面,积极借鉴新加坡经验,累计派出1460多人次赴新学习,编制实施了68项新的管理规章和实施细则,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社区服务、一站式服务、职业培训等方面,建立了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和全新的运行体制机制。
三、苏州工业园区的几点启示
与苏州工业园区相比,从表层上看是数字、指标的差距,实质上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江宁人整齐划一的团队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观念、一着不让的机遇意识、高屋建瓴的发展思路等等,给我们很多有益启示:
启示之一:我们必须坚定加强工业园区建设的信心和决心。苏州工业园区的实践说明,工业园区是开放的窗口、城市化的主载体、招商的主战场、经济的增长点、发展的新希望。苏州工业园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是地区经济振兴的重要途径,是加速城市化进程的重要载体,也是跨跃式发展的前提。与苏州工业园区相比,我们面临的困难更多,发展的难度更大,必须站在更高层次上统一认识,以更加宽广的眼光,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坚定的信念,重视和加强我县的开发区建设。
启示之二:我们必须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工业园区。就是要学习苏州工业园区“不干则已、干则一流”的精神,加快我县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我们工业园区起步晚,就必须高起点、高标准,形成后发优势。要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对照先进,重新审视、谋划、优化园区的软、硬环境,创造一流的开发环境。
启示之三: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建设思路和办法。一是要在发展观念上有所突破。工业园区是“特区”,必须做解决思想的先行者和改革开放的试验者。随着园区政策优势的减弱,下一步的发展要更多地取决于园区自身的创新能力。建设工业园区要打破惯式,突破框框,尤其要在开发思路、经营体制、招商机制、社区改革等方面先行一步,大胆探索。二是要在市场化运作上有所突破。可以借鉴苏州工业园区的“公司化运作机制”,坚持用经营城市的理念、综合开发的手段、改革开放的办法、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加快开发区的各项经营和建设,做大做强开发区自身实力,拉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三是要在经营重点上有所突破。突出抓好土地经营、产业经营和资本经营。
启示之四:我们必须倍加珍视不可多得、稍纵即逝的争先机遇。
当前,尽管宏观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我国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大背景没有变,上级对**加快发展的
要求没有变,干部群众对我们加快发展的期望没有变。机遇弥足珍贵、稍纵即逝,机遇是金、抓住就赢。视机不见,就必将坐失良机。余杭之所以发展迅猛,主要得益于苏州工业园区抓住了中国和新加坡加强经贸合作的机遇。我们必须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善于认清机遇,珍视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力争在发展中赢得主动。
【第8篇】工业园区考察报告
一、工业园区考察情况: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园区已开发利用土地4.58平方公里,土地开发利用面积达67%。累计签约项目424个,建成项目305个,累计完成各类投资74.57亿元,辖区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33亿元,累计上交税收8.6亿元。园区已逐步形成了以冶金、机械、新材料、食品为特色的产业集群。
园区内主要基础设施按照高标准规划建设,已建成“九通一平”标准,形成了完备的道路、供水、供电、供气、通讯、邮政、国际互联网以及闭路电视系统,为入驻企业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
二、机械产业园考察情况
三、园区考察的几点感受
通过此次考察,让大家感受到,工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其发展速度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的总体实力,也是一个地区经济繁荣与否的重要标志。但目前_____工业园区的基本还处于发展的初期,产业链短,集聚效应不强。
根据此次考察,结合市情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1、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始终坚持发展先于一切,发展重于一切,发展高于一切,以宽广的视野、超前的意识、超常的措施,加快发展步伐。在具体工作中,应坚持在实践中解放思想,从文山会海和琐碎事务中解脱出来,腾出精力抓大事,谋大局,不唯书,不唯上,做到只要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事,看准了就要坚决地干,大胆地干,真正做到在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中去解放思想,用市场经济的新观念、新思维去谋划更大的发展。
2、千方百计地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建设工业园区可以优化城区周边区域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迅速膨胀主导产业规模,促进工业经济迅速聚集。在注重工业园区建设的同时,还应把握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工业园区建设应与加快城市化进程相结合,把工业园区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特别是按照创建生态工业示范区的标准和要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
工业考察报告(8篇范文)
相关工业范文
- ##县党政代表团外出考察工业经济发展的考察报告(3篇范文)49人关注
##县党政代表团外出考察工业经济发展的考察报告基本情况为了深入贯彻州委五届五次全委会和全州工业经济工作会议精神,7月23日至26日,以县委书记茶忠旺为团长,县委副 ...[更多]
- 工业经济考察报告4篇20人关注
基本情况为了深入贯彻州委五届五次全委会和全州工业经济工作会议精神,7月23日至26日,以县委书记茶忠旺为团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张郭宏为副团长,部分县处领导以及全县1 ...[更多]
- 县党政代表团外出考察工业经济发展的考察报告(3篇范文)15人关注
基本情况为了深入贯彻州委五届五次全委会和全州工业经济工作会议精神,7月23日至26日,以县委书记茶忠旺为团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张郭宏为副团长,部分县处领导以及全县1 ...[更多]
- 工业考察报告(8篇范文)11人关注
一、工业园区考察情况:山西**工业园区是1992年经山西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工业开发区,XX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开发区,XX年2月,经国家发改委审核认定,更名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