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汇报书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范文 > 综合报告 > 考察报告

地区考察报告10篇

发布时间:2023-01-03 17:40:02 查看人数:80

地区考察报告

【第1篇】参加西部地区千名乡(镇)干部赴外地学习考察报告

参加西部地区千名乡(镇)干部赴外地学习考察报告

今年我参加了由国家外国专家局举办的西部地区千名乡(镇)干部赴深圳、珠江三角洲、香港培训班。此次培训主要采取专题讲授与现场考察相结合的方式,使我经历了一次难忘的学习之旅。

一、基本情况

这次学习培训分别赴深圳、香港、顺德、中山、珠海五个城市,对其

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和经验进行了初步了解和实地考察。了解深圳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深圳改革发展和自主创新的有关情况和经验、考察全国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南岭村社区居民委员会,听取村领导介绍经验。参观香港市政建设设施、太平山顶、金紫荆广场及香港标志性建筑——香港青马大桥等。

二、主要收获与启示

(一)对照科学发展观,感悟经济特区的发展

深圳是我国最早开放的特区,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可以说,深圳是我国发展最快的城市,是一种现象。“深圳速度”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的标志。从根本上讲,深圳的改革发展和自主创新则是深圳快速崛起的真正动力。

一是发展为纲、紧抓不松。深圳的开放开发一开始就建立在现代市场经济的理念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的基础之上。大力引进香港的资金、技术、机器,充分发挥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优势,围绕发展是硬道理,紧抓硬指标、用硬手段、抓硬任务不放松,不断探寻适合深圳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是改革探路、带动发展。深圳人能够始终发扬“敢闯、敢冒、敢试”的“三敢”精神,在总结经验中不断深化改革,提出准、快、深、细、大、坚“六字”方针。探寻深圳的经济发展,结合理论实践,深圳的经济发展源泉主要来自于五大发展动力,即: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科技进步、教育和制度创新。

三是坚持开放、勇于实践。在坚持开放中,深圳人始终实践“433”发展模式。坚持开放,扩大开放,贯彻政策。

深圳作为一个经济特区城市,28年(1980年—2008年)的成功经验缔造了深圳独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现象,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深圳逐步从农业经济时代到工业经济时代,走向知识经济时代。

【第2篇】华东地区考察学习报告范文

一、学习考察概况

根据区委中心组全年学习安排,第二季度中心组的学习以“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加快大发展”为主题,结合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市委二届三次全委会精神和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的贯彻落实,以区委书记xxx为团长的学习考察团一行27人,于7月13日至19日到温州、杭州、苏州、上海等地进行了考察学习。在重庆驻上海办事处的积极联络安排下,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热情接待下,学习考察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后期开始,在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核心的战略抉择下,华东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势地区,“黄金地带”迅速凸现出具有现代经济意义的“黄金效益”。2002年,华东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5.9%的人口,创造出占全国17.1%的gdp。现在,华东四市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城市建设和开发的投资力度以千亿元计;构筑了城市及辐射周边的高速交通网络;打造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形成了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链和产业群。在短短的6天时间里,考察团先后考察了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参观了康奈集团、大虎打火机厂、乔顿服饰集团,对促进温州经济发展的“温州模式”和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有了进一步了解;参观了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高教园区和娃哈哈集团,学习了娃哈哈的品牌多元化经营模式和理念;与苏州工业园和昆山市领导座谈交流,向他们请教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等方面的问题;参观了上海浦东新区,听取了浦东新区领导关于浦东新区在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政府职能调整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参观了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和德隆公司,学习了资本运作、战略投资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实地考察了新天地旧城改造项目。

学习考察中,我们既学习了华东四市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标准的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民营经济和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又学习了当地政府积极营造发展环境、提高服务意识和工作效率的新举措。通过实地考察与交流讨论,进一步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转变了我们的观念,丰富了我们的知识,也使我们看到了我区在观念上的差距,在发展思路和发展环境上的差距,切实感受到发展的压力,同时在考察比较中也坚定了加快发展的信心。

二、华东四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

㈠强化发展观念,一心一意谋发展。各地都紧紧抓住解放思想这个“牛鼻子”,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强化“项目是生命线,投资者是上帝,引资是功臣”,破除陈腐思想的束缚,树立以发展凝聚人心,以发展论英雄的观念,始终坚持以发展说话,发展以数字说话,数字以事实说话。温州树立和宏扬 “四千精神”、“四自精神”,“四千”就是指“历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出千方百计”发展商品经济;“四自”就是指“自主改革、自担风险、自强不息、自求发展”搞市场经济。各地都坚持围绕发展抓合力,形成合力促发展,四大班子之间、各级各部门、广大干部群众都围绕发展这个中心,转变观念、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坚持“亲商、安商、富商、扶商”理念,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了“一心一意抓发展、万众一心求发展、千军万马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㈡依托自身优势,不断优化发展方略。杭州市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以“两港三区”为重点的“天堂硅谷”成为杭州建设绿色生态工业城市的主攻方向,取得明显成效。苏州在“依托古城,开发新区”的思路下,借助紧邻上海的区位优势,在与上海的错位竞争中把自己变成上海大企业产品加工的“大车间”。温州以民营经济为主导,发展“走出去”经济、区域块状经济、轻工业为主的特色经济。昆山由一个60万人口的农业县,80年代大力开展横向经济联合,发展乡镇工业,实现“农转工”;90年代发挥基础设施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内转外”,形成以开放型经济为主导,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三个文明同步推进的良好局面。浦东新区以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现代工业基地为目标,以“三港”(深水港、航空港、信息港)、“三网”(轨道交通网、市区道路网、越江交通网)、“三能”(电力、燃气、集中供热)基础建设为核心,注重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

㈢坚持外向带动战略,增强发展动力。华东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强大的经济活力与其坚定不移实施外向带动战略,积极扩大招商引资,牢牢把握对外开放不同阶段的重要机遇,不断巩固发展外向型经济有密切关系。以招商引资为龙头,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扩大开放,华东四市在招商引资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政策招商,制定优惠政策,对有实力商家,适当牺牲一定的眼前、局部利益;二是网络招商,在网上发布信息,宣传自己,捕捉信息,寻觅商机;三是会展招商,派人参加各类会展,收集信息,结识朋友;四是以外引外招商,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亲商、安商、富商、扶商,让外来商家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以此吸引外商的合作伙伴、朋友来当地兴业;五是产业招商,集中优势资源,把某一个产业做大做强;六是中介招商,凡对招商引资作出过实质性贡献的中介人,不论身份,形成“大招商大报酬,小招商小报酬,不招商零报酬”激励机制;七是运用行政手段推动招商,主要是加大领导干部招商引资的压力,大力推行末位淘汰制、绩效工资制,将招商引资成绩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直接与干部的升迁挂钩。截止2002年底,来自82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企业在浦东设立了8397个项目,投资总额超过420亿美元。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有170多家在浦东投资了328个项目,投资总额达112亿美元,具有投资金额大、技术层次高、产业链延伸广的特点。 18平方公里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吸引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有17家在开发区投资项目26个,还引进内资75.3亿元人民币,经济总量年均增幅30%以上。

㈣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增强经济总体素质。杭州以加工工业为主,逐步形成了以娃哈哈、养生堂等企业为龙头的食品加工行业;以汽轮动力、万向等企业为龙头的机械制造行业;以东方通信、ut斯达康等企业为龙头的电子通讯行业;数量众多、以非公有制为主体的纺织服装行业这四大支柱产业,并全力打造it产业和新药产业等新兴支柱产业,成为全国软件产业四大基地之一。温州打响“温州制造”品牌,建立14个国字号轻工业基地,创建世界轻工产品生产基地、集散基地、创新基地。浦东立足区域优势,以金融贸易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高科技园区为基础,建设功能完备的产业园区。

㈤注重载体建设,拓展发展空间。在二十年的市场磨砺与整合中,规模化的园区建设为华东经济拓展发展空间,接轨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把园区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对内辐射的基地、经济发展的龙头,园区建设强化了发展主体经济的拉动效应,使园区内形成了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和完整的产业链。苏州工业园九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00多亿元,其中16平方公里建成区达到“九通一平”(道路、供电、供水、燃气、供热、排水、排污、邮电、有线电视和土地填高平整)的国际标准,并在项目审批、财政税收、海关物流等方面获得相应管理权限和优惠政策,创造了“不特有特,比特更特”的良好条件。浦东新区在建好大载体的同时注重功能特色园区互补联动的发展格局,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形成聚合国际现代化金融贸易功能,拥有中外金融机构145家;张江高科技园区形成以现代生物与医药、微电子为主的高科技产业;金桥出口加工区形成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群,拥有中外加工企业520家;外高桥保税区实现区港合一,形成自由贸易、保税仓储、出口加工等功能,有效促进了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类资源的集聚和优化配置,使得浦东新区成为上海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象征。

㈥优化发展环境,构筑社会经济发展的软硬平台。在倾力投入建设硬环境的同时规范政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优化和改善发展软环境。“你办项目,我办手续”,立项、征地、登记等都由政府代办,全程服务,创造“四个环境”:一是创造上下同心,开明开放的舆论环境。二是创造主动热情、廉洁高效的服务环境。确立服务是第一投资环境的理念,着力建立长效服务体系,推行服务全程代理制,从各个环节降低客商投资成本。确保政策不在自己手中截留,差错不在自己身上产生,企业不在自己这里受冷遇。三是创造公正严明,安全稳定的法治环境。四是创造优惠宽松、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

创新管理体制,实行“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式,科学地构筑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惯例接轨、区别于一般行政区的管理机制,强化服务功能,寓管理于服务中,使政府的管理行为具有法制性、规范性、国际性。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2.92平方公里的“浙江杭州出口加工区”,实施“境内关外”的一系优质政策,由海关实行时间式管理,运行按电子报关,口岸直达方式进行,外向型经济特点明显,开发区已成为杭州市对外开放的创业基地、人才基地,以及享受国家特定政策,实现科技创新和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基地。

㈦构建人才高地,以人才开发形成知识经济聚集点。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千秋大业在用人。经济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华东地区经济的飞速崛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一批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高水平、高层次、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他们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全民学习,终身教育的良好氛围,还通过多种措施,引进、培养了一大批思维创新、锐意进取、层次较高的复合型人才,为发展蓄积了后劲,满足了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智力需求。苏州坚持“政策引人、事业留人、环境育人”方针,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化运作,引进了国内外一流名校、名师,建立健全中等职业教育和智力支撑。杭州建设了占地10.12平方公里的高教园区,规划容纳15所高等院校及13万在校学生,为发展提供宽裕的人才资源和技术创新成果。浦东新区2002年投入26亿元发展社会事业,拥有上海科技馆、浦东图书馆、少年宫等,投资2亿元迁建华师大附中,目前浦东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卫生事业完全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吸引1/2—2/3的留学人员自愿回到浦东工作,50000多外籍人士入住浦东,人才的大量聚集,提高了整个社会效率。

三、加快九龙坡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

如何应对新挑战,加快大发展,确保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通过考察学习,我们认为应加快推进观念、战略、结构、科技、载体、环境六大创新,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积极融入市场竞争体系,推动区域经济超常规、跨跃式发展。

㈠实施观念创新,进—步解放思想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是变革的前奏。我们感到,与江苏、浙江、上海等先进地区比,我们最大的差距就在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和发展环境上的差距。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引导干部群众自觉强化“四种观念”:一要强化辩证思维抓机遇的观念。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在辩证把握大局的基础上,结合区情,冷静分析找寻面临的新机遇,在扩展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方面,在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结构调整方面,在利用强大外力克服计划经济体制惰性,彻底深化改革方面,在吸引资本和先进的技术、管理、人才方面,以“拼、抢、赶、超”的精神状态,抢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二要强化竞争才能进步的观念。不主动同高手“过招”,就难以超越自我。唯有竞争才有生机活力,才有发展进步。我们要正视可能带来的压力和挑战,采取积极措施超前谋划、参与竞争,在竞争中不断前进。三要强化不发展就是后退的观念。切实克服“步子不大年年走,贡献不大年年有”,“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好”的陈规陋习,敢于想大事,谋大业,确立新的发展目标,拿出超常规的发展举措,迈出跨跃式发展的步伐和步频,实现以快补晚。四要强化适应变革的开放观念。积极清理废止过时的政策、法规,在经济全球化和世贸规则法律框架下,从游戏规则、组织形式、产品定位、科技素质方面迅速接轨,主动把经济联系的触角更多地伸向国内外各个角落,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为加快自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㈡突出战略创新,不断完善发展思路

战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灵魂和核心。必须正确审视区情,讲究战略战术,科学制定规划,理清思路,推动发展。在区域战略制订上,一要做到胸有全局。敏锐观察、正确把握国内国际形势,研究了解制约经济发展关键因素,以战略的眼光、开阔的眼界,站在明天看九龙,跳出九龙看九龙。洞悉竞争对手变化,长远规划竞争方略,前瞻性科学把握未来。二要正视自身劣势。定位区情是制定战略规划的关键,必须正确把握劣势,取长补短,随机应变。三要注重发挥优势。要善于立足自身优势,充分学习借鉴东部先进地区多年的发展经验,趋利避害,扬长避短。积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抓住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机遇、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做大做强,加快发展,实现经济总量的低成本扩张。四要优化发展方略。按照“动态调整,长短结合,粗细有度”的原则,结合不断发展的实践,拟定完善发展战略。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区第九次党代会确立新世纪前20年发展的目标,按照实施高新技术、城市化、都市农业“三大战略”,打牢结构、环境、人才“三大基础”,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新型工业发展区、以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商务发展区、以休闲观光旅游为方向的都市农业发展区这“三大经济发展区”的总体思路,从战略的层面上科学合理地指导推动发展,同时要伴随着新的实践,搞好信息研究,针对重庆市的宏观战略部署,不断细化、充实和完善这一战略构想,走出一条具有九龙坡区特色的发展之路。

㈢强化结构创新,提升内在运行素质

充分利用入世带来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重组的历史机遇,围绕市场需求,调整经济结构,提升经济运行素质。一是抓好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调整优化第一产业的总体思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进一步做大做强汽车、摩托车、铝业、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努力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优势传统产业为支撑,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重要补充的工业经济发展新格局。二是调整所有制结构,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按照“全面、彻底、规范、配套”的要求,努力在民营化改造、开放式重组、企业破产、转换职工身份上取得突破,切实提高企业竞争活力。三是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按照“建立基地,培植龙头,拓展领域,创新体制”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服务型都市农业,加快建设重庆都市后花园,大力发展都市旅游、工业旅游和以都市农业为载体的乡村旅游,使旅游业成为我区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

㈣深化科技创新,增强经济综合竞争能力

实施技术创新,是挖掘区域经济潜力,增强整体发展后劲的核心所在。因此必须大力实施高新技术战略,具体要狠下“四个功夫”:一是在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上下功夫。要重点抓好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的高效节能技术和新设备、新工艺、新管理方式的推广和应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与改造传统农业的结合,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商品率,推动农副产品的加工、转化和增值。二是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下功夫。充分发挥九龙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幅射带动作用,坚持把发展高新技术作为提升产业素质和经济质量的关键,尽快走出先手棋,抢占制高点。着力推进重点新技术项目与区域经济相融合,吸引国内外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内研外引开发高市场容量、高附加值产品。三是在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上下功夫。大力普及生物灾害防治、规模养殖、新型栽培等先进适用技术,扶持和帮助民营企业提高自我科技创新能力,促其上规模、增效益。四是在健全科技服务上下功夫。加快 “数字九龙坡” 和“软件大厦”建设,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科技专业协会等中介服务体系,帮助引导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健全利益机制,敢于让科技人员先富起来,鼓励各级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企业、农村,领办或创办科技企业、示范基地、农业科技园,调动全区上下“科技兴区’的积极性。

㈤推动载体创新,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以推进城镇化和园区建设为载体,加大城乡建设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一是以全市推进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加大城乡建设力度。不断强化经营城市理念,坚持管理、规划与建设同步推进,把城市作为最大的国有资本来经营,积极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加快现有城市基础设施出让、转让经营权运作步伐,采取多种形式吸引社会资本、私人资本、境外资本投资城乡建设,努力实现城镇建设投入的良性发展。西部九镇要把握加快城镇化步伐的现实机遇。要以产业的集聚、园区的整合,促进城镇人口、空间布局调整;着眼于富民安民,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实现推进城镇化和实施富民工程的有机统一。二是抓好以园区为重点的载体建设。以产业为纽带,从优化资源配置出发,大力推进园区整合,形成“数镇一区”、“数镇一带”的新格局,重点推进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东部九龙园区、华岩工业区和以西彭为中心的西部工业园区建设,按照规划布局、功能分区,滚动策划、包装一批重大项目,引大引强。坚持亲缘招商、信息招商,捕捉投资动向,加大各级领导干部招商引资的责任,奖优罚劣,激励干部群众想招商、招到商。

㈥加快环境创新,增强聚集效应

投资与经济发展环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已成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实践表明,资金、技术、项目总是趋向统一、开放、有序的地域流动。因而,要实现九龙跨跃式发展最根本的是要靠优良的投资环境。一要优化服务环境。理顺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在政企关系上,下决心砍掉旧体制形成的不应有的既得权益,放权于市场、企业和中介组织,坚持要宏观不要微观,要规划不要计划,要服务不要事务,要政策不要决策,形成政策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格局。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环节,按照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建立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行政审批管理制度。切实转变作风,积极推行首接责任制、文明办公制、服务承诺制、引导办理制和限时办结制,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二要优化硬件环境。用新思路、新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实施以交通、物流、信息三大网络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三要优化执法环境。进一步结合部门执法责任制,深化政务公开,规范执法和管理行为,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破坏投资环境等违法行为。积极探索和建立保护体系,切实维护投资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四要优化人文环境。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按照“三个代表”要求,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加快“学习型城区”和“人才高地”建设,要把吸收、引进和留住优秀人才工作提高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大力培训,引进各类专业人才。加大干部的交流力度,创新领导工作方式和方法,做到守规不守旧、放开不放任、求优不求全,重引不重压,推动经济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和协调发展。

【第3篇】赴南非、奥地利等国家和地区商务考察报告

赴南非、奥地利等国家和地区商务考察报告

赴南非、奥地利等国家和地区商务考察报告

11月日——12月日,以芝副市长为团长的商务考察团一行5人,赴南非、奥地利、圣马力诺、意大利、梵蒂岗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商务考察活动。在考察期间,我们参观访问了所到国家和地区的地方政府及企业,宾主双方进行了友好座谈,并对所到国家和地区的畜牧业、农业、旅游业、流通业、市政建设管理等领域进行了考察。此次考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得到了很多启示。

一、考察的主要成果和体会

(一)发展旅游业要选好项目,培育市场,梯度开发,形成规模。

这次考察了解到的国外旅游业的一些情况,对我们策划、发展自己的旅游产业不无启发。

高度重视保护环境。我们所到之处,都能看到良好的环境。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小镇,都是整洁无比。特别是奥地利、圣马力诺、南非等国,整个国家就象是一个大花园,绿草、白云、蓝天,一尘不染。各种鸟类若无其事地围绕在人们的周围,向游人觅食,与人们嬉戏,悠闲自在,毫无怯意,真的是“过尽行人都不起”。良好的环境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我们要发展自己的旅游产业,在环境上一定要有高的标准。

适度开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和谐。在奥地利、意大利、梵蒂岗等国考察中我们发现,那里的建筑物、城市广场以及一些参观景点的设计建设,都显得自然、和谐,没有过分做作和强加于自然的痕迹。

主题明显,配套完善。这些国家的一些旅游设施均有鲜明的主题和完善的配套。这些各有特色的主题景观吸引了游客,而完善配套的服务则满足了游客的各种需要,也增加了经营者的收入。把每一个旅游项目都当作一个以游客为中心的完善的服务系统来做,这是做好一个旅游项目的共性。

人性化管理,专业化经营。很多城市的文化、休闲设施象博物馆、艺术馆、公园、甚至很好的景点,一般都设有免费的介绍资料、免费的明信片,还会有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讲解,且服务周全,会给你物超所值的感觉。相对于国内很多旅游景点高价门票和层层购票的情况,我们感到反差很大。

【第4篇】华东地区考察学习报告

华东地区考察学习报告

华东地区学习考察报告

一、学习考察概况根据区委中心组全年学习安排,第二季度中心组的学习以“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加快大发展”为主题,结合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市委二届三次全委会精神和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的贯彻落实,以区委书记xxx为团长的学习考察团一行27人,于7月13日至19日到温州、杭州、苏州、上海等地进行了考察学习。在重庆驻上海办事处的积极联络安排下,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热情接待下,学习考察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后期开始,在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核心的战略抉择下,华东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势地区,“黄金地带”迅速凸现出具有现代经济意义的“黄金效益”。20xx年,华东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5.9的人口,创造出占全国17.1的gdp。

现在,华东四市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城市建设和开发的投资力度以千亿元计;构筑了城市及辐射周边的高速交通网络;打造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形成了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链和产业群。在短短的6天时间里,考察团先后考察了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参观了康奈集团、大虎打火机厂、乔顿服饰集团,对促进温州经济发展的“温州模式”和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有了进一步了解;参观了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高教园区和娃哈哈集团,学习了娃哈哈的品牌多元化经营模式和理念;与苏州工业园和昆山市领导座谈交流,向他们请教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等方面的问题;参观了上海浦东新区,听取了浦东新区领导关于浦东新区在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政府职能调整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参观了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和德隆公司,学习了资本运作、战略投资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实地考察了新天地旧城改造项目。

学习考察中,我们既学习了华东四市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标准的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民营经济和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又学习了当地政府积极营造发展环境、提高服务意识和工作效率的新举措。通过实地考察与交流讨论,进一步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转变了我们的观念,丰富了我们的知识,也使我们看到了我区在观念上的差距,在发展思路和发展环境上的差距,切实感受到发展的压力,同时在考察比较中也坚定了加快发展的信心。

二、华东四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㈠强化发展观念,一心一意谋发展。各地都紧紧抓住解放思想这个“牛鼻子”,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强化“项目是生命线,投资者是上帝,引资是功臣”,破除陈腐思想的束缚,树立以发展凝聚人心,以发展论英雄的观念,始终坚持以发展说话,发展以数字说话,数字以事实说话。

温州树立和宏扬“四千精神”、“四自精神”,“四千”就是指“历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出千方百计”发展商品经济;“四自”就是指“自主改革、自担风险、自强不息、自求发展”搞市场经济。各地都坚持围绕发展抓合力,形成合力促发展,四大班子之间、各级各部门、广大干部群众都围绕发展这个中心,转变观念、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坚持“亲商、安商、富商、扶商”理念,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了“一心一意抓发展、万众一心求发展、千军万马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㈡依托自身优势,不断优化发展方略。杭州市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以“两港三区”为重点的“天堂硅谷”成为杭州建设绿色生态工业城市的主攻方向,取得明显成效。苏州在“依托古城,开发新区”的思路下,借助紧邻上海的区位优势,在与上海的错位竞争中把自己变成上海大企业产品加工的“大车间”。

温州以民营经济为主导,发展“走出去”经济、区域块状经济、轻工业为主的特色经济。昆山由一个60万人口的农业县,80年代大力开展横向经济联合,发展乡镇工业,实现“农转工”;90年代发挥基础设施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内转外”,形成以开放型经济为主导,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三个文明同步推进的良好局面。

浦东新区以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现代工业基地为目标,以“三港”(深水港、航空港、信息港)、“三网”(轨道交通网、市区道路网、越江交通网)、“三能”(电力、燃气、集中供热)基础建设为核心,注重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㈢坚持外向带动战略,增强发展动力。

华东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强大的经济活力与其坚定不移实施外向带动战略,积极扩大招商引资,牢牢把握对外开放不同阶段的重要机遇,不断巩固发展外向型经济有密切关系。以招商引资为龙头,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扩大开放,华东四市在招商引资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政策招商,制定优惠政策,对有实力商家,适当牺牲一定的眼前、局部利益;二是网络招商,在网上发布信息,宣传自己,捕捉信息,寻觅商机;三是会展招商,派人参加各类会展,收集信息,结识朋友;四是以外引外招商,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亲商、安商、富商、扶商,让外来商家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以此吸引外商的合 作伙伴、朋友来当地兴业;五是产业招商,集中优势资源,把某一个产业做大做强;六是中介招商,凡对招商引资作出过实质性贡献的中介人,不论身份,形成“大招商大报酬,小招商小报酬,不招商零报酬”激励机制;七是运用行政手段推动招商,主要是加大领导干部招商引资的压力,大力推行末位淘汰制、绩效工资制,将招商引资成绩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直接与干部的升迁挂钩。

截止20xx年底,来自82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企业在浦东设立了8397个项目,投资总额超过420亿美元。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有170多家在浦东投资了328个项目,投资总额达112亿美元,具有投资金额大、技术层次高、产业链延伸广的特点。

18平方公里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吸引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有17家在开发区投资项目26个,还引进内资75.3亿元人民币,经济总量年均增幅30以上。[3][4][5][6][7][8]下一页

【第5篇】赴东南发达地区招商引资和学习考察报告

赴东南发达地区招商引资和学习考察报告

学习先进经验 加快甘南发展

——赴东南发达地区招商引资和学习考察报告

甘南州党政赴外招商考察团

(6月11日)

?为了全面贯彻省委“两高举一加强”的战略方针和“两抓两放”的重大举措以及省党政代 表团赴江苏学习考察报告会精神,认真落实州委九届七次全会和全州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各 项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招商引资,加快发展,我州组成以州委书记陈建华为 团长,州人大常委会主任梁明远、州政府州长沙拜次力、州政协主席范志斌、州委副书记王 冰、州政府副州长冯文戈为副团长,各县市和州直(省属)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甘南 州赴外招商考察团,于5月8日至29日,先后赴上海、南京、温州(乐清、瑞安)、厦门、深 圳、长沙(辰州)、武汉等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招商引资、推介项目、考察学习。现将有关情 况报告如下:

?

一、考察的主要收获

?这次招商考察活动阵容大、规格高、时间长、内容实、成效好,达到了解放思想、增长 见识、宣传甘南、广交朋友、推介项目、招商引资的预期目的。

? 1.宣传了甘南。代表团行程9200多公里,考察了7省市的9市1镇、32个企业、4个经济开 发区,携带投资总额达33.2449亿元的6大类45个项目资料(旅游7个、水电9个、矿产开发7 个、绿色食品开发13个、中藏药与生化制品3个、其它6个),先后在南京、温州、乐清、瑞 安、厦门、深圳、长沙(辰州)、武汉、兰州等地举办了9场项目推介暨签约活动,播放州 情资料片《香巴拉之约》、《世纪欢歌》、《香巴拉并不遥远》等,介绍投资环境和优惠政 策、推介各类项目;发放展示甘南自然风光、民族文化、优势资源、重点项目情况的投资指 南和画册2000多册、光盘300多个;各县市分别与参会客商就双方感兴趣的项目进行座谈交 流。并先后到上海明天科技控股集团(爱使股份有限公司)和温州正泰、康奈、夏蒙、长城 等公司以及湖南辰州矿业有限公司、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等召开座谈会,宣传甘南丰富的 自然人文资源。同时,还通过朋友引荐、人际交往等多种方式,推介项目,宣传甘南。

? 2?开阔了视野。招商考察中,大家感受到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大手笔抓经济、大气魄求 发展的浓厚气息和“先人一步、快人一拍、高人一筹、敢为人先”的市场经济意识和创业精 神,深深震撼着考察团的每一个成员。如厦门市突出打造“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和现代化国 际性港口的海湾型风景城市。城市建设起点高,风格定位准,充分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特征 和人文地理特点。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规模与布局和国际接轨,定位于南京高科 技花园新城和江苏知识创新基地,吸引了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个项目进区落户,累 计引资超过40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有16家进区,gdp和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 40%以上。考察团所经之地,处处呈现出一派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局面,工业经济、非公 有制经济发展之快出乎我们的预料之外。如温州鞋业拥有1000多条生产线,年产鞋6亿多双 ,总产值283亿元;温州柳市镇专门生产工业电器的企业达到了1000多家,产值200多亿元, 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可以说,东南沿海地区到处是工业,处处是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不 仅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而且也为全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学习考察使大家看到 了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取得的巨大成就,看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也看到了我们发展的巨大差距,从心灵深处感到震撼。大家既有沉 重的压力,也深受教育,同时也增强了忧患意识和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

? 3?签约了一批项目。考察活动紧紧围绕项目推介、招商引资展开,代表团分别在南京 等9市1镇举行项目推介暨签约活动,有410多名企业家和客商参加,共签约项目12个,签约 资金总额达7.72亿元,其中:合同项目8个,签约资金总额达6.2亿元;协议项目4个,签约 资金总额达1.525亿元。许多投资商纷纷表明要到甘南实地考察,有的还表示要进一步加大 投资力度。湖南辰州矿业公司杨开榜董事长说:“在几年内要把甘肃辰州矿业公司办成上亿 元的企业。”

? 4?结识了一批朋友。在招商考察活动中,每到一处我们都明确表示是来交朋友的,先 交朋友,再谈项目。因此,代表团成员无论是在项目推介会上,还是在企业座谈、考察期间 ,处处以饱满的热情推销甘南,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客商,以积极主动的精神洽谈项目,共散 发4000多张名片。通过结识新朋友,使招商工作一次比一次成功,宣传效果一次比一次好。

如乐清市企业协会黄先生,极力宣传甘南,推介项目,并提供联系方式;湖北金杉实业有限 公司李董事长不仅做了大量的宣传接待工作,而且积极为我们在武汉开好项目推介会广泛联 系客商、联系当地有关部门领导和新闻记者,提高了项目推介会的规格、档次和成效,使许 多并不了解甘南的客商增强了投资甘南的信心。在招商洽谈活动现场,当时就有70多位客商 表示看好我州的14个项目,最近,已有10多名客商到夏河、舟曲等地前来考察。

? 5?锻炼培训了干部。这次招商引资和学习考察,本身就是一次如何围绕项目组织招商 引资活动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现场培训,代表团成员既是招商引资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实 践者,大家在实践中探索了走出去招商引资的途径和办法,学习摸索出了如何联系客商,如 何开好项目推介会,如何进一步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如何更好地推销自己的一些具体思路, 切实积累了经验,增长了才干。在武汉总结会上大家纷纷表示,回去后要从本县市本部门实 际出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后发优势,着力推动思想解放,进一步完善对外开 放的政策措施,强化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率,努力营造“三个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和项 目建设力度,切实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

二、借鉴的基本经验?学习考察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是为了进一步探索加快我州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借 他山之石,以攻甘南之玉;主动出击,赴外招商引资,更是为了扩大投资规模,拉动项目建 设,尽快把甘南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方 面的经验很多,而给我们印象最为深刻、值得我们借鉴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一)人人具有强烈的致富欲望和创业精神,上上下下形成了大干快上的浓厚氛围。在 招商考察活动中,代表团凡是接触的企业家,凡是考察的开发区和地市,都被他们快速发展 的态势、艰苦创业的精神、扎实认真的作风所感动,可以说,每一个地区都有他们独特的发 展路子,每一个民营企业的发展史都是一部艰辛的创业史和奋斗史。如温州市,在短短的几 十年里,从家庭作坊、摆摊叫卖、沿街推销、设店办厂发展到股份合作、企业集团、资产经 营、网络贸易,靠的就是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苦干精神 ;不等不靠、依靠自己的自主精神;闯荡天下、四海为家的开拓精神;敢为人先、善于创新 的创造精神;争创一流、实业报国的敬业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各行各业 勇争第一的成功者和企业家。如大虎打火机厂创始人周大虎,为了给爱人解决下岗后的吃饭 问题,用买断工龄的5000元钱招收3名工人,腾出一间卧室,办起专配打火机的家庭作坊, 后又卖掉刚装修的房子购买设备,一家三口搬进不足17平方米,没有窗户、没有卫生间的小 阁楼里,一住就是5年,艰辛努力终获成功,现在大虎牌金属外壳打火机占全球打火机市场9 0%的份额,以质量击垮了日本、台湾、香港三大打火机生产基地。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 ,从一个小补鞋匠成长为中国低压电器行业最大的企业家,企业在短短19年里,保持每年30 %到50%的高速增长,形成81亿元的年产值。还有康奈集团、夏蒙集团等均为国内同行业的 领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

【第6篇】苏南地区企业参观考察报告

苏南地区企业参观考察报告

信息系和管理系放假后于2003年12月28日-12月31日组织系部领导、全体教研室主任一行12人去苏南一些企业进行社会调查、参观学习。对一些企业进行了实际考察。分别走访和参观了张家港的金港物流中心、张家港保税区、张家港现代化集装箱运输港口,江阴港口物流综合园区,参观了江阴沿江经济开发地带和现代化港口,拜访了苏州交通局,参观了昆山高新经济开发区、上海同济联合建设技术有限公司等地。

次参观学习,每到一处都得到了所访部门和企业领导的重视。张家港交通局指派一名副局长和金港物流中心的正副总经理接待了我们,并详细介绍了张家港市近几年来的发展情况和人才需求情况。对我们培养学生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江阴和张家港一样都是港口城市,都非常重视现代化港口建设,其发展速度非常快,他们每年都要从南京航运学校、淮阴工学院引进一些毕业学生,在接触前他们并不知道我们学院有哪些专业,有什么特色,说明我们学院的宣传力度还不够。苏州交通局专门指派人事处长接待了我们,他们具体介绍了苏州交通近几年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苏州市城市交通建设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重点建设投资大,人才需求也较多,更多需要的是本科以上的专业人才,全国各地的高层次人才到苏州找工作应聘的较多。对专科及以下人才主要有本市的一些学校提供,外市来的多数以打工的形式出现。

昆山市负责接待我们的是高新经济开发区城市建设局有关部门,他们介绍了整个昆山市以及高新经济开发区近几年的发展概况及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目前高新开发区主要以台胞投资的it和电子技术为骨干,其中最大的台商投资企业为石化加工企业,总投资高达27亿美元。一个日本商人投资企业正在兴建之中。昆山经济开发区人才需求量很大,特别是it和电子方面的人才,他们每周六都要组织一次人才需求活动,那位为我们介绍的同志说:“在昆山只要你想工作,都可以找到工作,关键是要摆正自己的位子,昆山的一些镇办企业也很好,不比经济开发区别的差”。在他们派员的陪同下,我们乘车沿着整个经济开发区参观了一圈,并给我们作了详细发展介绍,整个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一座新型的环保工业城市,到处都是绿地,宽敞的马路干干净净,周边空气新鲜,投资环境和人文居住环境优美,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昆山市这几年改革开放带来的丰硕成果和现代化气息。

最后我们参观了上海同济联合建设技术有限公司,得到了公司总经理束教授的热情接待,他向我们详细介绍了他们公司的发展、成长过程,从依托系部人才优势办产业发展到今天的联合建设技术有限公司,一方面是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学校有很多高水平的专业人才的支撑,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良好的创业环境,该公司主要是以高科技和新成果转化为主,涉及到建筑、装饰、电子、网络、通讯、动画设计制作等多个领域,具有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学生培养方面提出了“学生要能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欢迎,首先要培养他们的城信意识、其次是勤奋,再就是要有一定的能力”,对系部建设提出了“系部必须要办实体,系主任要有自己的公司或产业。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师的培养”。他认为我们这次组织教研室主任参观本身就有积极的意义,“能让这么多的教研室主任走出来很了不起,没有哪个学校带这么多教研室主任走这么多地方,起码能更新室主任们的观念,看到学校培养学生与企业用人的差距,看到学校系部办企业对他们的触动是有好处的,他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就会想办法、动脑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会主动地接触企业”。

通过这次的参观学习,使我们的教研室主任们大开了眼界,学到了一些在学校、在课堂教学中学不到的东西,更使我们迫切地感受到学校再不能封闭性办学,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必须要多与企业沟通,多沟通能及时掌握第一手市场信息,可以及时调整专业课程结构,以使培养的学生能够很快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适销对路。与企业沟通也能增强学校与企业的友好关系,可以互通信息,增加相互信任感,企业在运作过程中也需要必要的理论指导,如果学院能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或管理咨询服务,企业从中得到了甜头。学院对企业了解多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从而实现双赢。

另外,通过这次社会调查,也使我们深切感受到校友的友情和校友在学院发展中是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他们对母校来的老师特别热情,也很关注学院的发展,他们经过十几年的自身努力和勤奋工作,一些校友已走上重要的领导岗位和一些核心技术岗位,如何进一步调动他们对学院建设和发展的积极性,关心学院的发展,需要学院领导的精心组织和精心策划,也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加强与校友的沟通,及时向他们传递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动态、人才培养的方向等,听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可以培养出比较适销对路的人才,可以进一步拓宽人才输送的渠道,也为校企合作创造条件。

信息系:陈锁庆、张金凤

-2-1

【第7篇】西北地区生态培训考察报告

西北地区生态培训考察报告

为了解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现状和发展,促进交流与合作,由贵州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组织,以全省环境保护职能部门及各环保企业主管部门的相关领导,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企业,iso14000认证企业主管领导,“绿色学校”负责人及可持续发展的各类大中型企业领导为成员的访问考察团一行19人,于2003年9月16日至25日对西北地区的新疆、甘肃等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环境保护宣教工作和“绿色学校”创建工作进行了为期十天的考察学习,本人有幸参与了此次考察活动。考察团所到之处,受到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的热情接待,听取了有关领导、专家的讲座和情况介绍,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实地考察了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如何解决能源的状况、风力发电站和防沙治沙情况。通过考察学习,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受到了启发,学到了有用的经验,顺利完成了培训考察任务。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赴西北培训考察团留影

一、西北两省、区自然环境概况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欧亚大陆中部,我国西北边陲,国土面积16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东北与蒙古,西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接壤,西南和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相邻,边界线长达5600公里,是我国边界线最长的省区。到2000年底,全区人口约1700多万。气候环境是大气干旱和水资源不足。由于新疆远离海洋,地形为三山夹两盆,高山环绕,所以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气候干旱。

新疆现已发现122种矿产。其中居全国首位的有:铍、白云母、钠硝石、陶土、蛇纹岩等。全疆地表水年径流量约884亿立方米,地下水可采量252亿立方米,冰川面积2.4万平方公里,储水量25800多亿立方米。日照时间长,年均2600 ~ 3400小时。

2、甘肃省地处中国西部内陆,黄河上游,东接陕西,东北与宁夏毗邻,西连青海,新疆,北邻内蒙古,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海拔:1000-3000米,土地总面积45.5万平方公里,现有耕地353万公顷,人均2.17亩,草原1664万公顷,森林426万公顷,木材积蓄量2亿立方米。另外还有宜农荒地100万公顷,宜林荒地666万公顷,宜牧草山草坡467万公顷。

甘肃省生态环境恶劣,水资源严重缺乏,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这里每年黄河泥沙超过5亿吨,占黄河流域年输沙量的三分之一。

与新疆环境宣教中心合影

二、西北两省、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㈠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成绩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绿洲面积由解放初的1.3万平方公里增加到7.07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由当初的1800多万亩扩大到5700万亩。全区已有4个地(州)、60个县(市)、农垦128个团场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其中25个县(市)实现了平原绿化,使85%的农田得到了林网的有效保护;和田县因治沙业绩突出,被联合国评为“全球环境保护500佳”。新疆的森林覆盖率已从1998年的1.68%提高到目前的2.1%,绿洲森林覆盖率由10.75%提高到了14.95%。全区已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20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保护区总面积为1025。23万公顷,约占自治区总面积的6。17%。

2、甘肃省生态环境建设进展良好,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工程、长防长治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风沙生态环境整治工程、生态县建设综合治理工程、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二期工程和兰州市南北两山绿化工程九大工程。甘肃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4.4 万平方公里,其中草原 1600 万公顷,人工造林 3.8 万公顷,人工种草 2 万公顷,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促进了农林牧业的全面发展。干旱少雨是甘肃生态环境恶化、农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经过多年努力,甘肃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 294 座,水库总容量 21 亿立方米;建成大中小型机电提灌工程 7460 多处,使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 120 万公顷。甘肃中部的干旱山区,成功实施了雨水集流工程,基本解决了中部 113 万人、119 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甘肃省已完成退耕还林还草 87.95 万亩,占国家下达试点任务的 97.7%,完成造林 177.12 万亩,占年计划的 90.9%。

㈡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1、新疆生态环境质量不高,生态系统脆弱,系统抗逆性较差,抵御生态环境灾害的能力十分低下,主要表现在:

⑴ 新疆绿洲面积不断拓展的同时,沙漠化面积仍以每年 168.8 平方公里的但局部地区植被仍在减少,速度扩展,绿洲内耕地次生盐渍化面积以每年 0.7 万公顷的速度增加。

⑵ 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发使绿洲内大气降尘居高不下,灾害性天气对绿洲的侵蚀和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1997 年,新疆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50.5 亿元,1998 年为 59.18 亿元,1999 年为 64.44 亿元,分别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 3.7%、4.35% 和 5%。

⑶ 矿产开发对土地植被的破坏和对水环境的污染使开发后地貌无法恢复,恢复面积只占破坏面积的 4.5%,而治理面积仅占恢复面积的 12.6%。自 20 世纪 70 年代末新疆推广农膜技术以来,农膜覆盖面积 1999 年达到 133.3 万公顷,用膜量达到 8.4 万吨,残留率按 24% 计算,一年残留 2.02 万吨。

⑷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使许多河流下游水量锐减,甚至断流,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河道已达 320 公里,其它小河流都有不同程度的缩短。

⑸ 植物资源中甘草面积目前正以每年 2.4 万公顷的速度被破坏,雪莲、贝母、肉苁蓉等药用植物资源的储量迅速减少,特有的野生动物数量和种类也在锐减,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⑹ 新疆森林覆盖率虽逐年增加,但局部地区植被仍在减少,塔里木盆地的胡杨林面积减少到 54%,准噶尔盆地的荒漠梭梭林面积减少了 69%。

2、甘肃省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类型复杂多样,但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作用的影响,所面临的诸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旱灾、沙尘暴等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峻。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仍然是环境保护部门和环境保护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⑴ 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37.9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83.49 %,每年输入江河的泥沙量6.44亿吨。

⑵ 沙漠化仍在发展,土地盐渍化蔓延,沙尘暴威胁进一步加大。全省沙漠化面积约14.2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1.47%。全省5000万亩耕地中,有1000万亩面临沙漠化威胁,盐碱地面积已达10.7万公顷,成为灌区农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⑶ 天然林保护任务艰巨,植被覆盖率增长缓慢。由于过度开发,人为破坏,以及自然退化,天然植被覆盖率低下,森林覆盖率9.37%,比全国平均森林覆盖率16.55 %低7个百分点。

⑷ 草原超载过牧,大部分草场趋于退化。全省草原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36.62 %,为全国5大牧区之一,目前受到严重退化、沙化和盐碱化这“三化”的威胁,90 % 以上出现了不同程度退化,中度以上退化的达到33%。

⑸ 生物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由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使野生物种的栖息地面积不断缩小和遭受破坏,加上一些地方滥捕、滥猎、滥采屡禁不止,导致野生动植物数量不断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

⑹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由于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失调,导致资源浪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乡镇企业“三废”污染防治进展缓慢,化肥、农药、地膜及畜禽养殖等面源污染范围扩大,危害严重。

与甘肃环保局交流经验

三、两省、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㈠ 新疆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1、强化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围绕开发建设的各项工作,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充分运用新闻媒体等多种手段,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深入进行、环境区情教育,不断提高各级决策者和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2、加强领导,建立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按照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的要求,把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落到实处。层层推进各级政府任期和年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自然保护区等特殊生态功能区的建设和管理、资源开发项目的管理等生态环境保护内容纳入责任状。

3、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自治区及各级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都负有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责任。在自治区实施大开发的过程中,各有关部门都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4、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在开发建设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各级法律法规,坚决禁止和取缔各种破坏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非法开发建设活动,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

5、分类指导,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分区推进。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紧紧围绕重点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制定保护规划,实行分类指导,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分区推进,以此带动和推进全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6、加大科研支持能力,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持能力。

7、增加生态保护投入,完善环境经济政策。要遵循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同步发展的方针,切实增加生态环境保护投入,逐步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投入的比重。

8、积极开展国际环境合作与交流。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坚持经济与技术合作并重,积极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生态环境管理经验,推动我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全面发展。

㈡甘肃省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⑴大力实施节约、保护和有效利用水资源的各项措施。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坚持地表水、地下水和天然降水三水齐抓,大中小工程并举,广泛动员农民群众兴修小型水利,鼓励农民以多种方式建设和经营小型水利设施,实行多种经济成份办水利。大力推广节水和工业、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提高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⑵ 抓好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按照“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方针,在保护好现有林草植被资源的基础上,积极恢复扩大面积,把生态建设同调整农业结构、扶贫开发、发展地方经济结合起来,通过政策激励、机制创新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建设,实现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要抓好天保工程和治沙止漠工程。

⑶ 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充分利用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更多地采用高新技术发展环保产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防治污染的能力。

⑷ 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依法对水、基本农田、矿产、森林、草地等重点自然资源进行强制性保护。

⑸ 生态建设和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以顺应自然规律和量力而行为原则,做到了适地适树适草,有水有树,树随水走,先易后难,先近后远。

⑹ 在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精神的同时,修订并完成《甘肃省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开展了黑河上中游和黄河玛曲两个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设试点工作,加强了对乡镇企业和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对自然保护区贯彻《甘肃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执行情况和秸杆禁烧、严禁采集销售发菜、制止滥挖甘草麻黄草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有效地遏制了违法行为的发生。

嘉峪关

四、环境保护宣教和“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情况

1、新疆自治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一是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六·五”世界环境日和与环保相关的纪念日开展形式各异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注重与新闻单位和外界的合作,开展警示教育和法规宣传,努力扩大宣传范围;加强环保宣传教育网站建设,充分利用网页进行宣传;结合地方特点,深入开展中小学生环境教育活动,确定了乌鲁木齐市实验中学为参加全球开展中小学环境学习与观察计划的备选学校;二是做好环保技术人员再教育和环保干部岗位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环保人员素质。近年来,共承办各类环境管理培训班20期,受教育及培训人数过千人;三是充分发挥《中国环境报》新疆记者站的龙头作用,努力拓宽宣传渠道;四是认真做好环保产业协会工作,推动自治区环保产业的持续发展。

2、2002年,甘肃环境保护局会同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制定下发了《甘肃省2001年—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召开首次全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会议, “六·五”世界环境日期间,开展了以“两会”(首次全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会议,首届西部绿色环保成果、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两周”(省城环境监护周,全省百万中小学生警示教育环境监护周)“四绿”(兰州市绿色文明商场创建活动,绿色文明在雄关,绿色旅游在天水,绿色文化在庆阳)活动为重点的系列宣传活动。全省各级环保部门开展环保法律法规咨询宣传和知识普及活动700余次,各种宣传媒体专题栏目播发环保类新闻稿件1200余篇(条),500万人直接受到环境教育。甘肃省环境保护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成立挂牌,有300余人参加培训。学校环境教育得到加强,有两所中学被评为全国创建绿色学校先进单位。

天山

五、几点体会

为期十天的培训考察给本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较深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1、本省与西北地区同属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地区,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上有共同和不同的方面,但应进一步加强交流和合作,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双方的发展和进步。

2、对于西北地区而言,本省的生态环境状况相对较好,但不应满足现状,要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搞好规划,增加投入,扎扎实实搞好工作。

3、生态建设是永恒的主题。目前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植被稀少、水土流失、荒漠化、河流断流、湖泊枯竭趋势日益加重。因此,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实施西部开发的根本所在,我们要站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的高度,实施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坚持治理和保护并重。

4、生态建设、退耕还林还草,一定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要根据当地的水土气候条件,当退则退,宜林则林,宜草则草,要有长远考虑,要有统筹规划,切不可一阵风,搞形式主义。同时,要有科学的态度,不蛮干、不盲从,要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通过科技进步来推动生态建设,包括育种、选苗、节水、治沙等等,各个环节、各个领域都离不开科技的进步,离不开讲求科学的精神。

5、水是制约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变化的关键因素,节约与高效化利用水资源和合理规划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坚持“资源节约型”发展方向,是解决西北干旱区流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在水资源开发中,也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应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为优先的原则,以求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应按照“以水定地,以水定人口,以水定发展规模”的原则,进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按照流域是一个完善的地表和地下水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的观点,统筹协调上、中、下游用水关系,农、林、牧、生态与工矿、城市用水关系,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开发的关系,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

2003年10月10日

【第8篇】赴江浙地区考察报告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根据市委安排,长沙市 考察团一行46人,于XX年9月18日至24日,考察了上海市、江苏省的无锡市和苏州市、浙江省的宁波市和温州市等地。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的基本情况

这次学习考察,虽时间不长,但内容丰富,收获很大:一是既愉悦了身心,又陶冶了情操。考察五个城市,参观一些名胜景点,品味了厚重的历史文化,领略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感受了浓郁的现代发展气息。同志们欢声笑语,吟诗作赋,兴致勃勃,情趣盎然。二是既拓展了视野,又学习了经验。黄浦江岸、太湖之畔、东海之滨,跃入我们眼帘的是宽阔有序的道路交通、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洁净优美的市容市貌、繁荣兴旺的商业贸易、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景象,使我们深切感受到这些城市着力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大手笔和大气魄,为长沙建设“创业之都、宜居城市、幸福家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三是既加深了情谊,又推介了长沙。同志们充分利用这次宝贵的考察机会,积极与5个城市的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交流,在增进感情的同时,又介绍了长沙这座历史古城、文化名城、革命圣城、山水洲城、发展新城、和谐之城的新变化、新风采。四是既接受了教育,又增强了责任。参观了党的一大会址,重温党的历史,强化了党性教育;进工厂、入农村,考察了城乡发展情况,进一步认识到了走科学发展、开放发展、合作发展之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推动长沙新一轮跨越发展,是每一个长沙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老同志应继续发挥余热,作好参谋,当好表率,不遗余力地支持市委、市政府工作。

这次考察,取得了圆满成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领导重视。 、 、 、 、 等省市领导非常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并亲自安排部署。大家一致认为,这次考察,是市委、市政府政治上尊重老干部、生活上关心老干部的一次生动体现,是老同志充分共享长沙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的一个典型缩影,我们从心底里感谢党和政府。二是组织精心。 、 、 组织得力,每个工作环节都细致入微、优质高效,为老同志提供了“一对一”、“一对二”的服务,“真心、热心、细心、耐心”的尊老情感和工作作风贯穿活动始终,深受我们老同志赞誉。三是配合密切。参与考察的各部门既分工明确,又配合密切。老同志克服了考察时间紧、乘车路程远、身体条件限制等困难,发挥优良作风,确保了考察任务圆满完成。同时通过 耐心细致的工作,留在家里的老同志也很理解和安心。四是接待热情。考察的每个城市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和热情周到的服务,使我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二、江浙地区发展的基本经验

近年来,江浙地区大力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风险和挑战,坚定发展信心,创新发展举措,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强劲,成为了长三角经济圈又好又快发展的“引擎”。

1、始终把科学规划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准则。规划是一个城市发展的行动指南。江浙地区坚持规划先行,以大思路、大气魄、大手笔来推动城市发展,主动与国际接轨,提升了城市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一是拓宽视野找位置。考察的这几个城市,在城市规划、生态规划、产业规划等方面,都着眼于经济全球化、社会城镇化、环境生态化的发展趋势,准确定位,高起点、高标准地制定规划。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我们看到了她未来20年的发展宏图。上海市围绕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空、航运等中心,加快了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基础设施建设。苏州工业园定位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创新型、生态型新城区。二是立足市情求突破。无锡市根据自身地理位置、产业特点、发展基础等因素,提出了建设“五个中心”、打造“五个名城”的发展目标(国际先进制造技术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区域性创意设计中心、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区域性旅游度假中心,最适宜投资创业的工商名城、最适宜创新创造的设计名城、最适宜生活居住的山水名城、最适宜旅游度假的休闲名城、最富有人文特质的文化名城),初步构筑了由主城、副城、卫星城组成的多中心、开敞型、组团式城市布局结构。三是突出重点抓提升。港口是宁波最大的资源,也是宁波发展的不竭动力。宁波突出临港工业这一重点,提出“以港兴市、以市促港”战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在北仑港区后方,一条绵延20多公里的临港大工业带已经崛起,形成了石化、能源、钢铁、造纸、修造船等五大临港工业支柱产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已超过1/4。XX年,宁波港年货物吞吐量已居中国大陆港口第二位、世界第四位。

2、始终把创新创业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源泉。城市的快速发展,取决于它的内生力和持续力是否强劲。考察发现,这几个城市的主要做法是为:一是推动产业升级。近两年,上海先后出台了《产业发展重点支持目录》、《关于加快推进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施意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等,把发展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等12个大类列入了重点扶持的先进制造业行业,把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8个大类列入重点扶持的现代服务业,并“量身定制”了一系列政策,涵盖财政、税收、金融、公共采购、产业基地、国际化扶持、知识产权和人才支持等方面,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二是推进自主创新。考察的这些城市都十分重视自主创新,如苏州市XX年底就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若干政策意见的实施细则》,从税收、金融、政府采购、风险投资、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创新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进行引导与扶持。去年,苏州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8%,引进国外智力项目25个、海外留学回国人员659名,获省资助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数量位居江苏第一,新成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9个。三是推崇全民创业。温州从降低创业门槛、保护创业者合法权益、加强创业能力培训等方面入手,推动全民创业不断发展:750万人口的温州有近220万人在全国全球经商创业;有遍布城乡的家庭作坊、商店;有数量庞大的一村一品和一乡(镇)一业的专业化生产和市场。全市有个体工商户24万户,民营企业13万家,200万农业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300多万外来人员在温州就业。人人想当老板、个个争当老板,千家万户搞经营、千军万马闯市场、千山万水寻商机,是温州全民创业的生动写照。

3、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载体。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江浙地区以大项目构筑大平台,以大投入带动大发展。一是壮大产业集群。考察的这几个城市,虽发展模式各不相同,有“上海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但共同点在于都善于培育并形成了产业集群。宁波的服装、文具、家电、模具等许多产业在全国很有名气。温州拥有“中国锁都”、“中国鞋都”等数十个国家级生产基地的荣誉称号。今年,苏州开始实施“四大跨越发展工程”,即新能源(风能、太阳能)产业跨越发展工程、苏州市医药及生物技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苏州市新型平板显示产业跨越发展工程和苏州市智能电网产业跨越发展工程,以形成一批具有核心技术、成长性强、发展前景好的地标式企业,引导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二是加大基础投入。江浙城市围绕服务生产发展、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都十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体现在项目多、投入大。温州实施了“六大百亿”工程,加快推进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性项目建设,今明两年将累计完成重点建设投资450亿元以上,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00亿元以上。苏州科技城5年累计投入80亿元资金,基本完成区域25平方公里高标准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扩大对接领域。江浙这些城市立足国家战略,善于挖掘自身优势,主动对接,争取中央项目支持。大型飞机、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核高基”等国家重大专项任务落户上海,宁波港的建设、杭州湾大桥的建设等,这些都是国家级的重大项目,必将对一个地区的长远发展产生深远、重大的影响。

4、始终把深化改革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动力。[莲 山课件]一是明确改革重点。去年底,无锡出台了《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行动纲要(XX-XX年)》,围绕行政管理体制、财税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社会事业领域等8个方面的33项重点工作进行改革,以建成公共服务型政府,形成权责一致、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二是突出惠及民生。苏州市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市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实施意见》,为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困难的被征地农民就业,全额补贴社会保险费,对吸纳年龄较大的农民,还给予每人200元/月的岗位用工补贴。宁波实施了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一揽子政策,包括完善就业服务、加强教育培训、逐步改善居住条件、推进社会保险工作、加大依法维权力度等23条颇具“含金量”的举措。比如优秀外来务工人员落户宁波制度、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可在宁波市内跨统筹区域转移、按规划集中建设外来务工人员公寓等。三是服务跨越发展。去年底,温州市出台了《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全面推进制度创新、要素供给、市场准入、和谐创业、发展环境5个方面的改革,如开展工业用地出让年限分阶段实施、出让金分批缴付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农村宅基地等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积极开展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地方性投融资公司试点,探索建立民间资金与建设项目对接平台,开展中小企业集合发债试点等。

三、几点建议

近年来,长沙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又好又快、率先发展,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显著成就,可圈可点,可歌可颂。为了更好地推进长沙发展,我们通过这次考察,结合实际调研,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与建议,供市委政府参考。

1、努力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宜居长沙。一是抓好城乡结合部规划。现在我们对做好城市规划工作已经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并且做得比较好了。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市城郊结合部的规划工作却暴露了一些不足,如:热火朝天地搞起来的楼盘,杂乱无序,周边配套跟不上;一些沿骨干道路正在兴建的农民安置用房,建得十分随意,有的五六层高,有的三四层高,外墙有的为红色、有的为白色、有的为灰色,窗户大的大,小的小;建起来的工厂,处于群楼环抱之中,生产区不象生产区,工厂区不象工厂区;同处一条道路的一座山,属区的部分用水泥护坡,属县的部分则没有护坡。建议根据未来几十年城市发展需要,前瞻性地做好城乡结合部的规划,以尽量避免大开发带来的大拆迁与社会财富的大浪费。二是改善城市交通。在分属不同区县(市)的同一道路的拓宽工作中,建议由市里统一立项,统一组织实施,否则,一头通了,一头却才开工,既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率,又给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更长时间的不方便。在交通管理上,建议根据各时间段的流量情况,选择一些路段进行“潮汐式行车”。同时,在没有地下通道的路口,可建立精致美观的人行天桥。三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文化是城市之魂。长沙的城市建设,要体现个性,展现湖湘文化魅力。围绕湘江航电枢纽工程的效应发挥,根据全市城市化发展需要,结合望城县的地势、地理特点,可考虑在湘江西侧望城县境内建设长沙的“威尼斯城”。做美城市雕塑,在城市中心广场和沿江风光带创作几个能够体现“湖湘文化之魂”的雕塑,实现纪念性、主题性、观赏性和装饰性的完美结合。进一步加大对岳麓书院等古代建筑、化龙池等特色民居、贾宜等名人故居、历代碑刻保护力度。建议设立湘绣、雕刻、根雕、菊花石等湖南民间工艺一条街。市歌、市徽、标志性建筑也应着手研究,广泛征集资料,待意见统一后便可推行。四是增强群众安全感。江浙城市的防护窗是很少见的。长沙应围绕增强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社区物业治安管理水平,加强治安自愿者队伍建设,提高群防群治的能力,逐步拆销窗户铁栏。同时,更加重视城市细节,抓好骨干道路的隔音处理工作,开展城市建筑屋面废弃物清理整治工作。

2、大力培育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工业。产业的实力既是城市实力的展现,又是招商引资的强大“磁场”。经过这些年的精心培育,长沙产业已经有了较好的发展基础,但仍大有空间可以提升。一是要延伸产业链条。延伸产业链条,既是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的需要,又是增强产业竞争力的要求。建议重点围绕工程机械、汽车产业、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基础较好的产业和光伏产业等先导性产业,抓紧出台产业扶持规划,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项目包装策划,做好上下游产业招商引资文章,着力引进一批创新型项目、基地型项目、补链型项目、终端型项目,以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二是要鼓励自主创新。长沙作为国内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基地,“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在国内享誉盛名,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但在高端传动件、液压件、发动机等关键部位的开发生产没有形成优势。建议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科研协调力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要搭建对接平台。产业的发展,取决于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优化。建议围绕现有产业和企业,积极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多围绕园区产业定位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多鼓励以商招商,提升招商工作的实效性,对于不符合园区产业特色的项目,市里可根据全市产业布局进行适当调度,以把产业做大,园区做特;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力争一批国家级重大项目来长落户;拓宽融资渠道,创新担保方式,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继续赴名城名校组织大型人才招聘活动,以优惠的政策、优美的环境、优良的平台,吸引一批专业对口、创新能力强的人才来长兴业。

3、加快新农村建设,繁荣农村经济。一是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建议推行路面结构多样化。据了解,全世界每年生产的70%的水泥是用在中国,这是对资源巨大消耗,也对环境造成巨大影响。公路建设节能环保刻不容缓,应尽早引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理念。从投入上来看,目前建设一公里5米宽水泥路约需消耗水泥384.5吨,级配砂石1316立方米,钢材3.83吨,三项基本投入约需20万元,不包括人力、水等其他能耗。而采用砂石或矿渣路面,成本可降至10万元,可节约50%的资金投入。一般村级公路机动车日车流量都不大,完全可以满足通行需求。二是抓紧做好农村小型水利建设。长沙县去年调查发现,全县山塘平均蓄水面积约2亩,平均淤积深度约0.5米,平均淤积量约670立方米,山塘总库容下降到0.94亿立方米,淤塞率已达到22.3%,约减少蓄水2700万立方米,相当于减少两个中型水库的蓄水量,且淤积速度呈加快趋势。经长沙县测算,采用水力挖塘清淤机组清理山塘,成本低(平均每亩山塘清淤全额费用约为2100元,每清挖1立方米淤泥,仅需成本7.08元,是人工清淤成本的17.7%,是挖掘机施工成本的42.8%)、天气影响小、施工条件要求低。建议采取政府补助为主、农民适当出资为辅的办法,做好农村山塘治理工作。三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对那些发展潜力大、经营效益高、带动能力强的种养大户和龙头企业,在政策、服务等方面予以进一步重点倾斜,如在农资、农技、基础建设、资金借贷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进一步有效整合国家、省、市下拨的农补资金、农发资金、农业综合项目开发和土地整理项目资金等各类支农资金,用于鼓励经营业主、种养大户。对种养大户根据自身经营发展需要而出资修建的公路、水利、土地平整等,可考虑纳入当地发展规划,一视同仁地予以补贴。抓紧建立村镇银行,解决农民融资难题。四是抓好下派干部的培养管理。建议加强对赴村、镇挂职干部的培养和管理,对他们推行绩效考核,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察,及时了解工作和心理动态。拿出专项资金,支持下村干部选准项目,发展生产。

【第9篇】有关西北地区生态培训考察报告

一、西北两省、区自然环境概况

甘肃省生态环境恶劣,水资源严重缺乏,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这里每年黄河泥沙超过5亿吨,占黄河流域年输沙量的三分之一。

与新疆环境宣教中心合影

二、西北两省、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成绩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1、新疆生态环境质量不高,生态系统脆弱,系统抗逆性较差,抵御生态环境灾害的能力十分低下,主要表现在:

新疆绿洲面积不断拓展的同时,沙漠化面积仍以每年

168.8

平方公里的但局部地区植被仍在减少,速度扩展,绿洲内耕地次生盐渍化面积以每年

0.7

万公顷的速度增加。

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发使绿洲内大气降尘居高不下,灾害性天气对绿洲的侵蚀和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1997

年,新疆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50.5

亿元,1998

年为

59.18

亿元,1999

年为

64.44

亿元,分别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

3.7%、4.35%

5%。

⑷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使许多河流下游水量锐减,甚至断流,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河道已达

320

公里,其它小河流都有不同程度的缩短。

植物资源中甘草面积目前正以每年

2.4

万公顷的速度被破坏,雪莲、贝母、肉苁蓉等药用植物资源的储量迅速减少,特有的野生动物数量和种类也在锐减,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新疆森林覆盖率虽逐年增加,但局部地区植被仍在减少,塔里木盆地的胡杨林面积减少到

54%,准噶尔盆地的荒漠梭梭林面积减少了

69%。

2、甘肃省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类型复杂多样,但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作用的影响,所面临的诸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旱灾、沙尘暴等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峻。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仍然是环境保护部门和环境保护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37.9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83.49%,每年输入江河的泥沙量6.44亿吨。

天然林保护任务艰巨,植被覆盖率增长缓慢。由于过度开发,人为破坏,以及自然退化,天然植被覆盖率低下,森林覆盖率9.37%,比全国平均森林覆盖率16.55%低7个百分点。

草原超载过牧,大部分草场趋于退化。全省草原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36.62%,为全国5大牧区之一,目前受到严重退化、沙化和盐碱化这“三化”的威胁,90%以上出现了不同程度退化,中度以上退化的达到33%。

生物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由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使野生物种的栖息地面积不断缩小和遭受破坏,加上一些地方滥捕、滥猎、滥采屡禁不止,导致野生动植物数量不断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由于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失调,导致资源浪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乡镇企业“三废”污染防治进展缓慢,化肥、农药、地膜及畜禽养殖等面源污染范围扩大,危害严重。

与甘肃环保局交流经验

三、两省、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新疆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1、强化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围绕开发建设的各项工作,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充分运用新闻媒体等多种手段,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深入进行、环境区情教育,不断提高各级决策者和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2、加强领导,建立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按照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的要求,把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落到实处。层层推进各级政府任期和年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自然保护区等特殊生态功能区的建设和管理、资源开发项目的管理等生态环境保护内容纳入责任状。

3、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自治区及各级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都负有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责任。在自治区实施大开发的过程中,各有关部门都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4、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在开发建设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各级法律法规,坚决禁止和取缔各种破坏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非法开发建设活动,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

5、分类指导,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分区推进。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紧紧围绕重点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制定保护规划,实行分类指导,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分区推进,以此带动和推进全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6、加大科研支持能力,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持能力。

7、增加生态保护投入,完善环境经济政策。要遵循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同步发展的方针,切实增加生态环境保护投入,逐步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投入的比重。

8、积极开展国际环境合作与交流。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坚持经济与技术合作并重,积极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生态环境管理经验,推动我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全面发展。

㈡甘肃省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⑴大力实施节约、保护和有效利用水资源的各项措施。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坚持地表水、地下水和天然降水三水齐抓,大中小工程并举,广泛动员农民群众兴修小型水利,鼓励农民以多种方式建设和经营小型水利设施,实行多种经济成份办水利。大力推广节水和工业、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提高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抓好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按照“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方针,在保护好现有林草植被资源的基础上,积极恢复扩大面积,把生态建设同调整农业结构、扶贫开发、发展地方经济结合起来,通过政策激励、机制创新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建设,实现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要抓好天保工程和治沙止漠工程。

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充分利用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更多地采用高新技术发展环保产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防治污染的能力。

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依法对水、基本农田、矿产、森林、草地等重点自然资源进行强制性保护。

生态建设和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以顺应自然规律和量力而行为原则,做到了适地适树适草,有水有树,树随水走,先易后难,先近后远。

在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精神的同时,修订并完成《甘肃省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开展了黑河上中游和黄河玛曲两个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设试点工作,加强了对乡镇企业和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对自然保护区贯彻《甘肃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执行情况和秸杆禁烧、严禁采集销售发菜、制止滥挖甘草麻黄草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有效地遏制了违法行为的发生。

嘉峪关

四、环境保护宣教和“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情况

1、新疆自治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一是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六·五”世界环境日和与环保相关的纪念日开展形式各异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注重与新闻单位和外界的合作,开展警示教育和法规宣传,努力扩大宣传范围;加强环保宣传教育网站建设,充分利用网页进行宣传;结合地方特点,深入开展中小学生环境教育活动,确定了乌鲁木齐市实验中学为参加全球开展中小学环境学习与观察计划的备选学校;二是做好环保技术人员再教育和环保干部岗位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环保人员素质。近年来,共承办各类环境管理培训班20期,受教育及培训人数过千人;三是充分发挥《中国环境报》新疆记者站的龙头作用,努力拓宽宣传渠道;四是认真做好环保产业协会工作,推动自治区环保产业的持续发展。

天山

五、几点体会

为期十天的培训考察给本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较深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1、本省与西北地区同属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地区,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上有共同和不同的方面,但应进一步加强交流和合作,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双方的发展和进步。

2、对于西北地区而言,本省的生态环境状况相对较好,但不应满足现状,要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搞好规划,增加投入,扎扎实实搞好工作。

3、生态建设是永恒的主题。目前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植被稀少、水土流失、荒漠化、河流断流、湖泊枯竭趋势日益加重。因此,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实施西部开发的根本所在,我们要站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的高度,实施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坚持治理和保护并重。

4、生态建设、退耕还林还草,一定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要根据当地的水土气候条件,当退则退,宜林则林,宜草则草,要有长远考虑,要有统筹规划,切不可一阵风,搞形式主义。同时,要有科学的态度,不蛮干、不盲从,要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通过科技进步来推动生态建设,包括育种、选苗、节水、治沙等等,各个环节、各个领域都离不开科技的进步,离不开讲求科学的精神。

5、水是制约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变化的关键因素,节约与高效化利用水资源和合理规划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坚持“资源节约型”发展方向,是解决西北干旱区流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在水资源开发中,也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应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为优先的原则,以求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应按照“以水定地,以水定人口,以水定发展规模”的原则,进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按照流域是一个完善的地表和地下水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的观点,统筹协调上、中、下游用水关系,农、林、牧、生态与工矿、城市用水关系,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开发的关系,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

【第10篇】赴豫皖苏浙等地区学习考察报告

农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全体学员

10月13日至20日,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石铭奎同志带领全市部分村党支部书记及组织部,市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部分工作人员共45人,赴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进行考察学习,行程10000余里,先后到河南省的刘庄,龙泉村,耿庄,南街村,安徽省的小岗村,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浙江省的永福村,江苏省华西村,进行实地考察学习.通过参观考察这些先进村和企业在发展经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搞好村务管理等方面的现场和经验做法.大家一致认为,这次外出培训考察时间虽短,但感触颇深,收获很大,通过考察学习,开阔了眼界,解决了思想,观念得到了更新,看到发展的差距,学到了经验,增强了干事创业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是一次解放思想万里行,开拓视野万里行,学习先进万里行.

一,这次外出培训考察的特点

1,领导重视,组织周密.为办好这次培训班,市委组织部拟定了详细的计划,在确定培训人员的同时,还对参训人员所感兴趣的经济发达地区,先进村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摸底,参照调查问卷结果,就参训人员所关心的发展村级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增加集体收入及先进的工作经验等内容,合理确定考察学习点.经过反复论证,调查研究,通过电话咨询,上网查询,各个方面反复比较选出参观考察点.并安派专人提前与考察参观村,企业以及当地党委组织部门进行了联系和衔接,就参观考察项目,培训内容,日程安排等问题进行协商.在培训学员的管理上,共分成五个小组,全市各乡镇进行交叉搭配,便于不同乡镇之间的学员交流沟通.市委组织部还选派工作人员跟班学习,从乘车,食宿,参观考察,学习讨论等各个方面搞好服务.对这次农村党支部书记异地培训,市委高度重视,市委书记陈白峰同志多次过问并就培训提出了希望和要求.组织部主要负责同志自始至终与学员同吃,同住,同学习,不断沟通交流,增强了学习效果.考察所到各县(市),村,企业的领导非常重视,从情况介绍的准备,考察现场点的选取,参观行程安排等都显示出当地各级领导对这次我市农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的重视和支持.

2,考察学习活动主题突出,目的明确,选取的典型有说服力.这次考察学习途经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六省,十余个市县,参观了7个先进村,1处自主创新型企业,其中有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老典型如刘庄,南街村,华西村,有近几年涌现出的发展经济新典型如龙泉村,耿庄,永福村,也有发挥集体力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典型河南林州市的江旗渠和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自主品牌的支柱企业―奇瑞汽车有限公司,都很有代表性,也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非常有教育,启发效果.学员们普遍感到学习内容充实,不但学习发达地区先进村,企业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先进做法,更学到了他们坚韧不拔,拼搏进取,永不满足,锲而不舍的精神.让大家亲身感受到先进地区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干事创业,勇争一流的精神,找到了差距,增强了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3,考察学习活动深入,实在.这次考察学习,除参观现场,听取经验介绍外,还深入到村(居)农户,企业车间询问有关情况,走访了解,收集经济发达地区先进村发展经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白天考察学习,晚上分组座谈讨论,交流认识,畅谈体会,做到当天学习,当天消化吸收.参训学员普遍反映,这次考察学习选点富有特色,时间安排紧凑,学风浓厚.许多同志一路走一路记,惟恐漏下发达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主动索取,购买经验材料,准备回来深入研究和推广学习.每到考察现场,先听介绍,详细了解有关的做法和发展经验,后实地学习考察,再讨论交流,对照先进找差距,找原因,反思自身不足,增强了感性认识.

二,所考察先进村,企业的主要特点

一是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不畏困难,迎难而上的豪情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毅力,成就了'红旗渠精神'和'刘庄经验'等一个个创举.参观考察的这些地方,原来的基础条件并不好,起步条件都比较差,但是他们为什么能发展得很快这主要得益于干部群众有一种困难面前不低头,不甘落后,负重奋起的创业精神,有一股有条件要干,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的劲头,有一股瞄准一流,赶超先进的气势,在困难面前不叫苦叫累,不怨天尤人,不畏难发愁.大家在参观红旗渠时,感受最深的就是'这样大的工程真是一个奇迹'.在当年的情况下,参加修渠的干部群众每人每天只吃半斤粮,吃不饱就挖野菜充饥,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坚持苦干10个春秋,开凿了3000里长的'人工天河',结束了千百年来干旱缺水的困境,带动了地区的经济发展.刘庄村的工业经济从土法生产拖拉机喇叭开始,从一天生产一对开始,到现在拥有医药,造纸,机械,食品加工等18个企业.华星药厂现已发展成为拥有10个分厂,集生产肌苷,青霉素,红霉素等几十种药品的外向型企业,年出口创汇居全国同行业首位.

第二是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些村的发展证明,构建和谐农村,实现共同富裕,关键是有一个为民务实的村班子和一支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队伍,才催发了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成为实现率先发展的不竭动力.耿庄过去是有名的穷村,乱村,上访村.95年以耿瑞先为书记的新班子成立后,7名支委中的6名退伍军人,拿出自己的安家费共50万元,带领村民办水,办电,修路,建厂,集中精力谋发展.200*年全村实现总产值1.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300元.华西为全村党员干部定了规矩:'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有福民享,有难官当.'在村级事务管理上,实行'村企分开,村务民主决策,依法行事',做到了凝聚民心先凝聚党心.刘庄要求干部'五带头',坚持'五免职'(带头实践'xxxx'重要思想,带头参加劳动,带头反对不正之风,带头联系群众,带头为群众做好事;以权谋私的免职,搞派性闹不团结的免职,弄虚作假争名誉闹地位的免职,对批评者打击报复的免职,工作敷衍了事的免职).南街村始终对党员教育抓得紧,要求严,按时开支部生活会,民主评议会.以各种载体和形式学毛泽东著作,学雷峰,唱革命歌曲.正因为这些村有坚强有力的村班子,班子内部团结,心系群众,有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和本领,才有文明富裕的今天.小岗村是农村联产承包改革的先行者,但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却没有'胖'起来,就是领导班子不具备今后进一步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第三是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刘庄,南街,华西之所以有跨越式的发展,就是都有一个一心为公,乐于奉献,先群众之忧而忧,后群众之乐而乐,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领头人.'当干部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刘庄老书记史来贺常说的一句话.他在任50多年,始终与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为村里的事业发展呕心沥血,日夜操劳.他拿国家干部工资以后,当群众平均收入比他低时,他把高出的工资交到村里,当群众的收入水平超过他的工资收入时,他又只拿自己的工资,不要村里的一样福利.他以这种带头实干,不怕吃亏,不谋私利的精神,带动了班子成员和广大党员,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史来贺病故安葬之日,6000多人冒着'非典'自发地前来为他送行,许多人泣不成声.这种群众的感情,这种自发的感情,是史来贺当干部50多年来,赢得的民心.华西村农民别墅已盖到了第六代,但吴仁宝仍住在第二代的老住宅.吴仁宝现在应该有5000万元奖金,全部交给了集体.正如华西村标语牌上所写'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有福民享,有难官当'.正是有了这些身先士卒,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的'领头雁',才带出一个好班子,带出了好的党风,村风和民风.

第四是切合实际的发展模式――把上级政策与本村实际相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些村发展模式不一样,产业不一样,路子不一样,但是结果是一样的.刘庄走的是生物制药,它的附加值很高.南街村从'玩泥蛋'起家,到'玩面蛋',搞农副产品的深加工,走的是'依托农业办工业,发展工业带农业,农工互动,共创幸福'的路子.华西村走的是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之路,建立了冶金,纺织,三产为主的八大公司,均有相当规模和人才技术优势.他们'追求的不是造成百亿企业,而是造成百年企业',不搞重复建设和低水平建设,把精力放在提高核心竞争力上,搞活壮大集体经济,提升经济质量上.XX年,关闭了年产值1.5亿元,利润1000多万元的3个化工厂,另投资建立了日处理污水能力达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今年将在全部工厂实现'零污染排放',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永福村以招商引资为重点,规划建设了村工业小区,现入区企业已达23家,用地230亩,其中已建成投产20家.同时在镇工业区建成21300平米的标准厂房,现已投入使用.耿庄村按照'项目带动,旅游拉动'的发展战略,经过全体村民民主讨论决定,以土地使用权股份化的方式,把全村土地集中起来使用,600亩地建农业生态园,500亩办企业.全村资产中集体股占60%,其余40%按土地使用权落实到户到人.经过几年的努力,集体经济收入连续6年实现翻番.

第五是三个文明一齐抓,和谐发展――在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注重协调发展,和谐发展,营造'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人际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些先进村的精神文明氛围非常浓厚,提倡以德治村.华西村规定,只要老人过了100岁,直系新属每人奖1万.龙泉村本着'既要把群众带富,又把群众带好;既让群众物质富裕,又让群众精神富有'的'双带双富发展观',先后投资1500万元,完善,新建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教育体系;6所农民夜校10余年不停课,党员学习制度30年不间断,建有村办医院,各种文化设施一应俱全.南街村提出'富裕不等于幸福,幸福包括富裕'的口号.刘庄经常开展以评选优秀党员,劳动模范,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倡导新事新办,树立文明新风.几十年来,全村没有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没有赌博和封建迷信活动.

第六是摸准上情,吃透下情,做好结合文章――坚持上级政策的贯彻执行,又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南街村王宏斌的墙上有两句话'学习中央精神,倾听群众呼声'.华西村吴仁宝提出:只听上级的群众可能有意见,光听群众的上级可能不满意,要既按上级要求办,又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要把上级精神和当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因地制宜.所以需要对上级的精神和要求认真学习领会和执行.同时,把群众的要求,本村的实际,现有的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寻找一个最佳的结合点和平衡点.

三,这次考察学习的几点思考

通过考察学习,不仅学到了经验,也看到了我们自身的差距和不足.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思想观念上有差距.这些村在起步之初,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发展基础,都相对较差,发展中的困难和挑战更多一些,更大一些.但他们知难而进,勇于拼搏的意识特别强烈.面对困难和挑战,他们想干,敢干,会干,干出了成绩,干出了水平.反观我市自己有些村,基础条件比人家当时好许多倍,但发展不如人家快,关键还是思想观念问题.特别是党支部书记,作为村里的'一把手',有的一遇到困难就畏难发愁,过分强调客观理由,牢骚满腹,缺乏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魄力;有的满足于现状,跳不出小圈子,觉得自己在本乡镇,与邻村相比,发展得已经够快够好了,小富既满,小成既安,缺乏永不满足,永不停步的干劲和热情.

二是创业精神上有差距.所参观的这些村,干部干工作都有一种'拼命三郎'的精神,有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意识和责任感.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曾多次说过,要把华西的工作搞上去,当干部的不瘦几斤肉,不蜕几层皮是不行的.刘庄在筹建纸厂时,按计划需三个月完成的工程,为了缩短工期,村干部带领群众昼夜奋战,只用33天就使纸厂建成投产,总投资比同类纸厂降低一半.这些事例证明了事在人为,人的创业精神最为重要.前进必然有阻力,创业必定有艰险.当前,农村税费改革基本完成,农村工作面临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正如刘庄所坚持的:大创业有大难,小创业有小难,不创业穷作难.只有迎难而上,埋头苦干,才能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

三是工作作风上有差距.这些村的党员干部事事带头,以身作则,凡是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群众不做的,自己首先带头不做.工作上哪里困难多,哪里最紧张,村干部就出现在哪里,现场办公,研究解决,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耿庄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资金困难,党员干部带头集资,解决了企业发展的难题;在平整土地搞开发时,拆迁旧房建新区时,又是党员干部带头迁移原祖茔,拆除旧房,并说服亲戚带好头.作风实,事业兴.正是因为村干部的真抓实干,才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组织才有了威望和形象.

四,考察学习的启示

这次考察,给我们的启示和冲击是多方面,全方位的,对照这些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看到了差距,找到问题所在,更重要的是要虚心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认真做好消化吸收,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埋头苦干,奋起直追,努力办好我们自己的事情.

一是更新观念,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观念是行动的前提和先导,观念也是潜在的生产力.观念决定出路,这种潜在的生产力有时候比现实的生产力起的作用还要大,我们首先要学习人家的观念.一个地方,最大的落后是观念的落后,最大的封闭是观念的封闭,最大的进步也是观念的进步,观念一变天地宽.和这些先进地区相比,我们的发展条件并不差,资源,交通,地域和机遇相对都是不错的,为什么发展就不如他们对此,必须把解放思想摆上重要位置,首先作为村里的'一把手',领头羊要真正解放自己的思想,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从思想深处破除一切狭隘的,片面的,消极的,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的旧观念,旧框框,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形成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从发展,一切服务发展的浓厚氛围,把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凝聚到发展上来,把一切可以利用的积极因素倾注到发展中来.

二是坚定信心,艰苦创业,努力拓展发展空间.天上不会掉馅饼,小康生活坐着是等不来的.刘庄,耿庄,华西等村,当时起点都很低,规模小,并且区位优势也不好.但凭着横下一条心,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经过多年的努力,才由落后变成了先进.这些成绩的取得,靠的是坚韧不拔,扑下身子,真抓实干,长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正如吴仁宝所说,他干了48年的支部书记才有华西村的今天.'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要更好地学习他们的这种进取不止的创业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选准一条适合本地发展的路子,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断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现阶段如土地延包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发展,针对这种状况,可以进行换位思考,利用我们的区位优势,人力优势,自然环境和近年来不断拓宽的发展空间,找准自己的位置,规划好发展的路子,冲破困境,促进发展.

三是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能力.王宏斌,吴仁宝的讲话对所有学员触动很大,他们不仅学经济,学搞企业,重要的是学习政策,领会上级精神,做好结合文章.刘庄,耿庄,龙泉村,南街村,华西村无一不注意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学习,都建立了定期学习制度,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小岗村值得反思的是在社会形势变化很快情况下,作为党员干部如何加强学习积累,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提高领导群众搞发展,奔富裕的能力和素质.

四是创新思路,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更快更好发展,需要有新思路,新办法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我市出台的一系列加快发展的思路措施符合实际,行之有效,要坚定不移,一以贯之地抓好贯彻落实,务求取得更大成效.同时,要不断创新完善发展思路,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农村'无工不富',单靠向土地,向庄稼要钱,永远不能将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也不会实现共同富裕.因此,需要千方百计招商引资上项目,办企业.随着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形势发展,土地,资金,人才等成为制约各地经济发展的瓶颈性因素.象华西村在村办企业急剧扩张,土地短缺的情况下,有效盘活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的做法,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借鉴.再如,耿庄村在创办企业时,也遇到了资金难的问题,他们采取了村班子党员干部带头投资入股搞企业,办出成效后组织村民共同入股的办法,使企业在短时间内迅速膨胀发展.这些经验,是这些村在长期具体实践中得来的,符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效果很突出.参加培训的村党支部书记普遍表示要充分利用好这次机会,认真总结经验,理清工作思路,将本村的发展更推进一步.

五是加强基层党建,为加快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先进地区对党的建设工作看得不是不重,而是非常重视,抓得非常紧.他们抓党建工作的思路,方法更加务实,灵活,就是'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提出了'自己不能富,不能当干部;只能自己富,不是好干部;带领群众全都富,才是党的好干部'口号.这些村的先进理念,值得学习借鉴,研究怎么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社会事业紧密结合在一起,避免'两张皮'.南街村在党建工作中,充分围绕毛泽东理论这一意识形态的东西,建立各项工作制度,提出诸多口号,统一村民思想认识.现在又成为搞好外界宣传,进行旅游产业开发的招牌.作为村里的'一把手',更要注重发挥好自身带头示范作用,带领'两委'一班人,团结党员干部干事业,防止出现内耗.学员们普遍表示将结合即将在村级党员中开展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大力开展党员教育,抓好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建章立制,搞好党建工作,树立党员形象,发挥表率作用.并通过有效的激励奖惩机制,进一步激发干部群众的创造活力,形成齐心协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六是坚持全面协调发展,建设和谐农村.大家一路学习,看到工厂连工厂,鳞次栉比,群众安居乐业,村民生活赛市民.这些村和工厂,都是在十几年时间里平地而起的,由农村变成城镇,由农业为主变成工业主导,最后城乡一体.所到之处,大家感觉到基本上都已经城市化了,每一个村就是一个小城市.分析他们的发展路子,在现实工作中,土地的问题怎么解决方方面面的实际利益怎么协调三个文明如何协调发展党员干部为什么能够赢得群众拥护,支持,没出大的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发展与群众利益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集体资产的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都有很多借鉴意见.龙泉村有个口号:'只有清正廉洁才能换得民心,只有共同富裕才能社会安定',充分地说明了这个道理.我们有的村,经济发展了,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但是为什么群众对当家人不认可,不买帐甚至有些还引起群众的反感,反对就是没有正确处理发展过程中各方面的关系,没有处理好集体和群众各个方面的关系,虽然发展了但群众没有得到实惠,或者得到的实惠不多.发展要最终使群众受益,只有办好集体的事,又办好群众的事,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真正实现xx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地区考察报告10篇

华东地区考察学习报告华东地区学习考察报告一、学习考察概况根据区委中心组全年学习安排,第二季度中心组的学习以“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加快大发展”为主题,结合学习贯彻“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地区范文

  • 地区考察报告10篇
  • 地区考察报告10篇80人关注

    华东地区考察学习报告华东地区学习考察报告一、学习考察概况根据区委中心组全年学习安排,第二季度中心组的学习以“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加快大发展”为主题,结合学 ...[更多]

考察报告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