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发挥区位优势,推动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赴香港考察报告
二00六年七月八日至十六日,我跟随市委领导赴香港考察学习,受益匪浅,感受颇深。香港特别行政区位于广东省南面、珠江口东侧,南临南中国海,北接广东省深圳市,总面积为1070平方公里。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与离岛四大部分。香港海岸线非常曲折,湾深港多。九龙与港岛间的维多利亚港,地处台湾海峡与南海的交汇处,遥望太平洋,是亚洲及世界的重要海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及260多个离岛组成,香港得名于香江! 香港岛及九龙半岛是香港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区域。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最大的收获和体会是:
一、要发展经济,必须树立了大开放大发展的观念。
香港是一个经济高度外向型的城市,过去20年来,整体经济增超过两倍,人均gdp在亚洲仅次于日本。香港的经济结构以服务业为主,第
一、第二及第三产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分别为0.1%、13%和87%左右,其中,金融业、房地产业、贸易及物流业比重较大,占gdp的35%左右。香港是亚太地区主要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旅游和信息中心,目前是世界第十一大贸易实体、第十二大银行中心、第六大外汇交易市场以及亚洲第二大股票市场,拥有全球最繁忙的货柜港,亦是主要的黄金交易中心。香港是世界上经济最开放的地区之一,商品、资金进出自由,连续多年被国际机构评为全球经济最自由及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之一 ,香港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树立大开放大发展意识,充分发挥优越的地理位置的区位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响堂管理区是一个在我市落后的镇区,如何推动响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香港的发展理念很值得我们借鉴。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大招商工作力度,要把招项目、引资金作为经济发展的助力器和推动力来抓,形成人人讲招商,人人会招商,人人能招商的招商引资新格局。
1、强化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念。一切服从发展,一切围绕发展,有利于发展的事情多做,阻碍开放发展的事情不为;突破狭隘部门利益的束缚,讲政治、讲大局,以全局利益为重,坚决防止和克服为了个人和小团体私利而置发展大局于不顾的思想行为。
2、强化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的观念。要加快经济发展,必须扩大开放,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有效配置各种资源,形成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的格局。大开放促进大发展一定要落实到项目上。没有项目就谈不上开放,没有大项目就谈不上大发展。
3、强化自我发展观念。我们有些部门对自己所负责的领域,没有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没有开动脑筋想办法加以发展,凡事总是等待上级的落实,依赖上级的投入,似乎只有上级投入了资金,他们的脑子才会转动起来,否则,他们的这些领域永远是无人问津的“处女地”,极大地影响了全局的发展。因此,只有摒弃因循守旧的观念和做法,致力于竞争中求发展求进步。特别是在筹措资金上,要真正摒弃“等、靠、要”,积极开拓融资渠道。可以用部分优良资产,吸引外部资金入股,形成多元投资的局面,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地方经济稳步发展。
4、强化服务观念。加快发展靠投入,增加投入靠业主。既要启动民间资本,培育当地投资业,更要降低门槛,引进外地投资者。只有培育、引进一大批业主,兴办一批大企业,才能搞活一方经济。我们当地领导干部要学习像香港那样的政府,为客商服务的意识,要积极主动地接近和联系客商和私营业主,依照政策和法规,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务,把他们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到来投资置业感到安心、放心、舒心,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把提高服务质量作为发展经济的“无形资产”来建设,形成服务“品牌”。
二、要发展经济,必须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背景是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非常伟大的成就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在我国的城乡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城市相对发展,农村的村镇建设,人均收入,精神文明和人们的生活需求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二00三年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央认为农村工作是我国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围绕战略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十六大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我国现阶段正值社会发展的转型期,人均收入接近1000美元,工业的发展在近五十年的过程中得到了农业的支持,同时现在也发展的相对强大,可以对农业的支持,城市的发展,近二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是日新月异的,有能力有条件对农村的支持。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在建设和发展方向给新农村恰当的定了位,它借鉴了国际上成功的经验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这一提法在理论和实际生活中也是可以振奋人心,鼓民劲的。也是提高和发展我国的国力,人民生活水平的关键的步骤。从思路上即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统筹发展城乡,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从现实上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生产力持续发展,城乡体制日趋完善。城市对农村,工业对农业有条件,有能力实施支持和反哺,同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广泛参与,这些措施的出台即利国又利民,可以断言,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是科学的,它一定能较短时间内把城乡,工农之间的差距缩小,一定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一大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在文艺教育治愚,以生计教育治穷,以卫生教育治弱,以公民教育治私的新理念。这些理论的提出都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提出较高的理论指导和诠释。
海城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了“抢抓双重机遇,坚持五业并重,提升三化水平,建设和谐海城,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在全省率先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面对新的形式,我们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学习先进地区发展经济的先进经验,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我市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要发挥优势,推进响堂新农村建设进程
响堂管理区位于海城市区东南,市区东大门、南大门皆位于响堂,地处城乡结合部,“半城半乡”是响堂的突出特点。全区总面积24.1平方公里,人口2.8万,下辖一个街道办事处、9个行政村。交通极为便利,海城外环路贯穿全区,海岫路、海马路穿境而过。有耕地面积10.163亩,人均不足0.4亩地,是典型的城乡型。经济发展现状是:
二、三产业发展势头猛进,个体工商业星罗棋布。有个体工商户1350户,个体工商企业156户,规模加工企业有3家,二00五年实现税收1681.8万元,其中地税625.8万元,国税1056万元,财政收入807.4万元,地方可支配财力407万元,人均收入5200元。
村级情况:响堂管理区集体财力不足,村级财力也明显力不从心,怎样在城乡结合部的位置搞好新农村建设,怎样使响堂管理区的发展为海城城市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即做到科学发展,因地制宜,又能积极稳妥,即破解城乡发展的难题,又能解决经济发展的低靡问题,这些问题和困难是现实的,但发展又是必然的。由于时间短,仅谈粗浅想法。
1、充分认识响堂管理区的区位优势
独特的区位优势,海城外环路两侧为海城市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而响堂占有东、南两面,又处海城河南岸,交通便利,工业发展的宝地,又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黄金地段。响堂的发展已融入了海城建设的一体之中,这是优势。
2、专业市场优势。响堂荒岭村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形成的以钢材、装饰材料、木材市场为主的市场体系。荒岭的两个市场二00五年营业收入近10亿元,物业收入1200万元,上缴税金600万元。已经成为了继西柳服装、南台箱包市场之后的全市第三大市场。这一市场的初具规模就为打造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商贸交流中心创造了可能和便利。
3、工业加工业的优势。十分畅通的交通为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如何在已形成规模的加工业上作文章,把华银集团的镁铝深加工企业,金柜制造业做强做大,不但在国际市场有份额,还在知识产权、产业创国际品牌上下功夫,金柜加工业不但在东北地区有份额,还要在长江以南的地区发展,创全国的名牌。
4、发展淡季菜和城市蔬菜基地的作用。响堂的地理优势,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蔬菜生产,为城市提供副食生产创造便利条件,就西响一个村的暖棚黄瓜生产每年在1000万公斤以上并且全部是市场畅销,同时是人们喜爱的黄瓜品种,这里的养殖业鸡、奶牛、肉牛、商品猪都有很大的生产量和市场份额,这些即可以为城市提供食品,更是致富百姓的有效途径。
5、结合实际,实事求是的抓新农村建设。我们响堂管理区的新农村建设就是要遵循市委、市政府的精神,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实事是的把外环路以内的四个村在高起点上,在与城市城乡结合上下功夫,使这四个村逐渐的向城市发展,向楼房和城市生活靠近发展,努力利用开发的优势,利用城市向外发的机会调动积极性,把新农村建设不但在外观上有变化,同时在内部管理上下功夫,通过新农村建设实现城市化。在外环路外的六个村区别对待,实事求是的引导向集中发展,整洁规划发展,量力而行和扶持相结合的办法使全管理区的六个村逐步的形成整洁文明,管理有序,管理民主方向发展。
总之,我们响堂管理区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
二、三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有已初步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的优势,有独具特点的市场物流优势,有勤劳精明善于思考,勤劳善良的人民,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有新一届党委班子的积极工作,我坚信响堂管理区的经济发展及新农村建设一定会有一个快速发展,质的飞跃。
二00六年七月二十一日
【第2篇】市统计局赴香港培训人员学习考察报告
市统计局赴香港培训人员学习考察报告
根据局里统一安排,我们一行四人于7月19日至26日,参加了“江苏省统计管理赴港培训班”的学习和考察,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
一、基本概况
江苏省统计系统30名同志参加了由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苏港人才培训合作办公室与香港大学中国事务处在港联合举办的“江苏省统计管理赴港培训班”,其内容非常丰富。一是课程学习。听取了香港政府统计处组织架构及工作方针、香港官方统计系统的发展及管理、统计人员的培训及发展、国际统计标准的应用、与国际及本地社群的关系、统计研究及素质保证、统计法例及相关法例、统计系统及资讯科技发展与应用、资料发布的原则及收费政策、发布数据的方法、官方统计数据的应用、推广统计认知和服务承诺等13个课程讲座内容。二是参观交流。参观了香港大学校园和统计及精算学系,政府统计处的就业及职位空缺统计和电脑辅助电话访问中心的运作,香港廉政公署,政府统计处的服务贸易统计、电脑中心、刊物销售中心和贸易统计数据服务中心。
二、主要收获
一是学到了先进的管理经验。无论是香港大学和政府统计处,还是香港廉政公署,所到之处无不使我们领略到秩序井然、规范高效、积极向上、勤奋工作的环境和氛围。从管理的角度看,也许是他们的组织架构和岗位职能的设置、教育培训、督促检查和考评激励等方面起到了切实有效的作用。拿政府统计处来说,香港政府统计处隶属于政府财政司下的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其组织架构的领导层(见图1)既不纵深又不横扩,而第一线工作架构呈扁平型。政府统计处的员工约1520人(见图2)。政府统计处处长是政府的统计事务总顾问,也是政府统计事务体系的主管。统计处副处长直接管辖三个科,即技术支援科:研究统计方法以提高统计素质;发展科:统计系统的发展及素质监控检定;行政科:部门的行政工作。统计处的五名助理处长分别负责五个统计职能部,即经济统计一部:对外商品贸易统计、价格及住户调查统计;经济统计二部:按行业划分的年、季、月经济统计调查,工商业资讯科技的使用情况和普及程度统计,港外母公司驻港及当地办事处统计;经济统计三部:国民收入统计和国际收
支平衡统计;社会统计部:人口、劳动人口和其他社会统计;综合统计部:劳工统计,为部门内的资讯科技应用提供支援服务,为其他政府部门提供统计专业服务,出版事宜,人力资源发展有关活动。
员工教育培训的总要求,重视发展人力资源的潜能;培育每一名员工在执行职务时能达到最佳表现;实施一系列全面培训及发展项目。教育培训的内容包括统计知识、统计管理技术、处理事务的技巧和能力、特定课题的知识、资讯科技的应用、语文及沟通技巧。
督促检查工作形成了一个数据素质保证框架(见图3)、素质管理系统(见图4)和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会由15人组成,政府统计处处长担任主席,14名委员中有11名来自商业、学术和社会各界的非官方代表,有3名分别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首席助理秘书长、规划署署长和政府经济顾问的官方代表。咨询委员会每年召开两次(5月和9月)会议,就政府统计事务体系的统计事宜向统计处长提供意见。
考评激励工作,从适切性、准确度、适时性、可予获取的程度、可比性和连贯性等六个方面设计了19个素质指标,每个素质指标以5分的顺序尺度(最高的5分到最低的1分)表示。政府统计处还负责置于其他29个政府部门及决策局统计组人员的招聘、培训、调派和晋升等管理事宜。
二是了解了香港的繁荣。街上的人流接踵而行,高耸的楼宇鳞次栉比,繁荣的经济自由发达,称得上是名实相副的亚太地区乃至国际的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和贸易中心。从统计快报数据资料可见一斑。香港的土地面积为1104平方公里,约是南京市的六分之一;香港的常住人口为702.64万人,总住户232.6万户,南京市的常住人口为771.31万人,户籍总住户205.64万户,但香港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480人,是南京的5.5倍,香港的居民平均预期寿命高于南京5岁;香港的地区生产总值约是南京的3.4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是南京的3.7倍;香港的产业主要是服务业,即运输、旅游、金融、商贸和其他服务,其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达91.8%,南京只占51.3%;香港的进出口总值约为南京的20倍;香港接纳入境旅游者约为南京的26倍。
三是体验了国际大都市的文明生活。香港的交通井然有序,汽车方向盘均设在右侧,汽车靠左侧行使;汽车及行人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极强,真正做到了红灯停绿灯行。全香港的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香港大学的校园内一律禁止吸烟),只是在路边定点设置了吸烟区,并表明乱吸烟者罚款1500元。香港的道路非常清洁,既没有看到乱扔垃圾和随地吐痰的现象,也没有看到保结员的不停地打扫。香港的市民热情待客,问个路不但能够用不标准的普通话
【第3篇】鞍山局级正职干部赴香港培训班学习考察报告
9月6日,我市十几名局级正职干部带着市委的殷殷期待,从鞍山出发,开始了为期两周的赴港培训。
足迹:从钢都到深港
这是市委对局级“一把手”培训方式的又一次新探索。行前会上,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宇光说,如果能让“一把手”们在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能力上有新的提高,那就不虚此行。希望这期培训班为今后的干部出境培训闯出一条新路。
7日至9日的三天课程都是在深圳市委党校学习的。特区教授们就“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epa及其对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影响”,“新型工业与深圳产业竞争力”,“国有资产管理与国有企业改革”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学员们对深圳经济特区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日新月异的深圳留下了深刻印象。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深圳已经由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发展成为平方公里、1000万常住人口的大都会。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2339亿元,人均4.6万。地方财政收入304亿,仅次于上海、北京。
尽管如此,深圳人仍然充满危机和忧患意识。他们对苏州的步步紧逼而焦急,对长三角及上海的发展感到压力,对劳动力成本过高和土地资源的紧缺而感到忧心,对深圳的影响力和今后的发展潜力感到困惑。于是文章《是谁抛弃了深圳》震动特区,激发了深圳人新的斗志。今天,深圳上下都在抢抓世界产业大转移给深圳带来的机遇。他们认为,深圳曾经成功抓住了两次大的机遇:1979年中央决定建特区;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那么这次cepa(中央与香港签订的“更紧密经贸安排”)的出台,可能给深圳带来第三次大发展。正像中央一位领导人说的那样,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试验场的任务已基本完成,而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历史任务,对深圳来说还任重道远。
在深圳的几天里,学员们实地参观考察了著名的华为公司和南岭村。
在深圳华为公司访问
在华为这间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刚刚视察过的高科技民营企业,学员们感受到了科技实业的巨大力量。华为主要生产、研发移动通信、交换数据通信和芯片等产品,出口法、德、美等多个发达国家,销售收入200亿,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先行者。在深圳,这样的企业还真不少。2002年,深圳高科技产值1100亿。
“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发源地——南岭村
南岭村更是全国闻名的地方。当年江泽民总书记就是在这个村视察时提出“致富思源、富而思进”。这个800人的村外来打工者却超过3万。2002年,全村企业集体经济总收入1.9亿元,人均纯收入10万元。村里实行工资制,年老农民享受退休金,村民享受公费医疗,学生和儿童公费入学入园,村民全部住上别墅式楼房,是典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耐人寻味的是,当年许多村人因贫困而外逃到香港谋生,而今纷纷回村定居、经商。南岭村提出“穷时有志气,富时没毛病”,“富而好学,富而思进”。李瑞环在南岭村说,作为共产党的干部,看到这里的人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来,感到很高兴,这就是共产党的目标和追求。4月12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南岭村时勉励他们:不自满、不松懈、不停步。
视野:香江汇入世界流
9月10日,培训班学员抵达香港。以前是走近她的身旁,这次是走进她的心脏。
香港理工大学的开班仪式
在香港理工大学,在香港立法会,在香港廉政公署,学员们深深感受到了发达地区的社会脉动。
张启枝博士的“公共财政管理”,朱文晖博士的“后wto时代中国的区域竞争及地方政府的主要竞争策略”,岳经纶博士的“香港政府架构、行政管理及公务员制度兼论内地行政改革”,麦伟明先生的“高层领导人力资源开发”,陈可焜教授的“香港地区政治、经济环境及社会基本情况”等课程使学员们进一步开阔了视野。
香港立法会议员蔡素玉现身说“法”
我们来到香港立法会参观考察。全港60名立法会议员之一的蔡素玉女士热情接待了我们2个多小时。香港立法会有三项主要职权:制订法律;控制公共开支;监察政府施政。在立法会会议大厅,蔡议员真诚地告诉我们民主的好处以及民主带来的无谓消耗和高额成本……
香港廉政公署高级官员的讲解使学员们深受启发
考察廉政公署也是我们的课程之一。廉署是1974年香港社会贪污横行民怨沸腾时应运而生的,它独立于香港政府的架构,直接向行政长官负责。廉署的工作分三部分,即调查、预防和教育,有约1300名职工,全权处理一切反贪污的工作。
在廉署大楼会议室,我们一面听高级主任的介绍,一面看廉政公署的制度,学员们又一次受到了廉洁守正的生动教育。只有一个备受信赖的公务员体系,才能巩固人民对政府的信心;而一个具公信力的政府,也正是维持社会繁荣稳定的重要支柱。
1997年7月1日,随着回归日的到来,香港迈进新纪元。
回归后,在政治上,是空前的顺境。“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政策得到顺利实施和贯彻。在经济上,则是空前的逆境。一方面港英当局时代泡沫经济需要调整,另一方面,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冲击和2001年美国经济衰退和世界经济低迷影响。因而回归以来,香港进入了艰难的经济调整期。从香港百年来发展历程可以看到,香港经济的大发展主要在二战后:五六十年代的工业化和经济起飞;七十年代的经济多元化和国际化,香港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七十年代后期香港转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现在香港则正处于实现第三次经济转型的过程中。
香港经济的瞩目成就是,形成了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轻工业制造和出口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运输中心,国际信息中心,国际旅游中心。香港经济的自由度、市场经济效能、竞争力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少有的充满活力的国际经济大都会。
面对暂时的经济困境,香港人一方面提高了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一方面提高了调整和改革意识。他们提出,第一要致力保持香港作为国际商业都会的地位,第二要全面加强与内地的合作,cepa给香港增添了新活力。
香港作为特殊的经济模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它在坚持自由市场经济,完善经济管理,健全财政金融体制,发展高增值服务,坚持法治,建立廉政,开拓国际合作,发展创新科技和知识经济等方面都有许多经验教训和作法值得我们借鉴。
思维:全球化下的鞍山
站在香江看世界,我们有了更高更宽的视野。我们正处在剧烈变革的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科技革命、全球经济结构调整、跨国公司在国际分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是这个时代的三大潮流。中国的改革开放,使自身融入了这次世界潮流的调整之中,逐步开始确立在国际经济分工中的位置。珠三角快速崛起,长三角世界瞩目。从全球分工的角度看,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基本已经进入20世纪后期形成的国际供应链当中,两大经济区比翼齐飞,共同推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进程,并引导中国现代服务业集群在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形成,引领中国经济迈向更高的层次和水平。
连锁经营人才、构筑3小时都市圈、构建无障碍旅游圈……今年以来,基于“谁能更好地接轨上海,谁就能率先迅速崛起”的共识。长三角地区苏、浙、沪合作发展日益增强。前不久,该地区16个城市的市长聚首上海,共谋合作发展大计。各个城市你追我赶,乘势而上。苏州上半年的吸引外资总量就超过了广州、深圳,杭州正由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时代。
精彩讲解吸引学员
授课教授们认为,《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将使广东省成为最先受益的地区。再加上珠港澳大桥的修建,大珠三角一体的发展态势也很明显。香港高度发达的服务业将成为广东制造业发展的巨大动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也说,香港可以作为前店,广、深地区作为后厂,共同打造大珠三角的兴旺繁荣,使之成为世界经济的区域性亮点。为此,广州南扩,再造一个新广州。佛山并市,培育一个大佛山,东莞两年投入200多亿改造城市环境。
正在两大三角洲竞逐齐飞的时刻,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规律,因时而动,提出并实施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战略,国家要像当年建设沿海经济地区、开发浦东、西部大开发一样,让东北再崛起。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决定,对东北、对辽宁、对鞍山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鞍山能不能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实现振兴?
鞍山市委九届七次全会做了最好的回答。鞍山将实行工业强市战略,发展“一个基地、三大产业”,营造鞍钢经济圈,发展“两园一区一带”,将城市融入环渤海经济圈、沈大黄金带和辽宁中部城市经济区,形成以鞍钢为代表的国有经济,以地方为代表的民营经济,转变政府职能,创造发展环境,到,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精品钢材基地,基本完成老工业基地振兴任务,基本实现工业化。
深港人士羡慕地对我们说,你们的好日子又要到了。
鞍山蓝图绘就,我们充满信心。
学习:终生的课题
9月28日,鞍山局级正职干部赴香港培训班座谈会在胜利宾馆召开。记者孟铁摄
9月28日下午,培训班学习座谈会在胜利宾馆举行。学员们感慨良多,一致的感受是:此行增加了学识,增大了视野,增进了友谊,增强了信心。走出去就是学习,交朋友也是学习。培训期间,学员张海宽与港商许先生进行了接触,学员李宏延与沿海物业公司进行了业务商谈,韩英、孙慧芳、孙勃与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商业中心联系紧密。孙勃还不失时机地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达成了培训意向。张铁峰、刘科展开了招商行动。李景涛、董维英、闫海涛、杨萍专注于香港的文化教育建设。杨逢畅与香港廉署建立了联系,王守卫与香港新兴媒体都市日报接触洽谈。9月18日,全体学员参加了鞍山市香港推介会,为招商引资工作助阵。
学到了经验,找到了差距,坚定了信心,鼓舞了干劲。大家说,这是一次学习之旅、友谊之旅、合作之旅、发展之旅。学到的知识将化作奋进的动力,推动各自工作的不断进步。
市委组织部部长李宇光总结说,一次学习远远不够,领导干部必须做终身学习的表率。
【第4篇】白云区社区考察团赴香港参观考察报告
白云区社区考察团赴香港参观考察报告
9月23—25日,由区委宣传部、区外事办、区文明办组成的白云区社区建设考察团一行9人,在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泉同志的带领下,到香港进行了为期3天的考察。考察团在香港期间,得到了香港立法会议员叶国谦先生的大力支持和热情接待。在叶议员的精心安排下,考察团参观了位于九龙塘地铁出口的德福花园社区中心、中区西营盘的社区会堂、香港坚尼地城的明爱社区服务中心和位于九龙尖沙咀弥敦道的雇员再培训中心,较详细了解了香港社区的建设和职员再培训工作。考察团成员认为,香港社区的建设和管理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现将此行考察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香港社区建设的特点与经验
1、有较为完善的管理机构。本次行程所安排参观的社区服务中心,据香港同行介绍,都是由香港政府统一投资,统一管理和统一指导,各社区服务中心有专职人员从事该项工作。作为香港政府具体协调负责此项工作的部门是民政事务处。香港政府在全港各地根据实际需要开设了多个社区服务中心,为全港市民提供各种有偿、低偿或无偿的服务。如坚尼地城明爱莫张瑞勤社区服务中心等这一类由政府投资的服务中心,在全港就有13家之多,这还不包括政府配套楼宇内所开设的社区管理中心。应该说,经过多年的努力,香港政府在全港开设有多个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遍地开花,而且所有的社区服务中心都有一个统
一、鲜明的标志。社区中心在香港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上为政府排忧解难,下为居民群众解决后顾之忧,香港政府部门已明确地把社区服务纳入到为社会政府部门所要完成任务的一项重要的指标。香港社区中心的建立和发展,也是香港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具体表现。
2、有完善的服务体系。在考察过程中,给我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香港社区的服务项目较为完善。无论是挂牌的社区服务中心,还是以小区内的物业管理为主的服务中心,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服务项目完善,并且层出不穷。据介绍,他们在开设服务项目时,都是尽量根据居民群众的需求来开设。一般来说,主要的服务内容包括了四个大方面:一是社会工作,如扶幼、青少年社区服务、智障康复、安老、咨询、义工等;二是教育工作,包括了特殊教育、普通教育、幼稚园等;三是医疗服务,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各种医疗服务,或联系医疗点进行上门的服务;四是社会接待工作,积极与社会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开展社区服务,根据实际需要新开设一些服务项目和服务种类,以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的内容等。
3、有较强烈的公益意识。在参观和所听介绍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香港政府一向以来,对如何抓好社区服务工作是相当重视的,政府部门也定期开会研究社区建设工作。同时,政府在每年的财政收入中,都按照一定的比例,直接投入到此项福利性的事业中,用于改善社区服务设施,服务环境和服务内容。他们视之为是稳定社会,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增强香港市民归属感的一种重要的手段。例如,全港社区向社会提出了“服务多元化,全面照顾确到家”等很多人性化的统一口号,在社会或媒体上进行广泛宣传,其强烈的公益意识可见一斑。实践证明,这一方法,是十分成功的,收到了积极的效果。
4、有一批高素质的义工队伍。在考察和听取介绍中,我们了解到香港整个义工队伍和志愿者队伍都是十分庞大的。从义工队伍的管理来说,主要分为注册和非注册两种。在加入香港义工队伍行列前,他们都必须到专门的机构接受严格的培训,经过考核合格后,才被安排到各社区再具体从事服务工作。香港亦有专门机构对义工队伍进行跟踪,政府部门经常向社会各界进行义工工作的宣传和推介,动员和呼吁不同年龄,特质,专长的人士,加入香港义工队伍,为区内有需要人士,提供适切的服务。政府部门还明确地规定了义工的角色,工作的范围,工作的意义以及义工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态度、工作责任以及工作权利等等。
二、香港社区建设工作给我们的启示
1、提高认识,转变角色。从我区乃至我市目前的情况来看,社区服务工作还是不够完善的,开展的情况也不能令人十分满意,当然,这包括有很多客观和主观的原因。从客观上来说,与我们的这项工作起步较晚,经济水平欠发达等有关,特别是对以农业为主的我区来讲,其差距就更大了。从主观上来说,就是我们政府各级部门的意识还跟不上,对抓好社区服务工作还缺乏一种紧迫感。所以我们认为,只有我们政府各级部门提高认识,转变职能,抓住机遇,急起直追,才是我们抓好社区服务工作的根本,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居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
2、加大投入,夯实基础。社区服务工作是否能搞得有声有色,富有成效和富有旺盛的生命力,当然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毋庸置疑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是密不可分的。只有相应的投入,社区各类服务项目才能进一步完善。因此,建议政府部门最好能明文规定,在每年的财政收入中,按照一定的比例,投入到社区服务建设中,并力求做到逐年增加。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建议在筹集资金的方式上,可以采取区、街和社区各出一点的办法解决,以加快资金增长的速度,社区还可以通过有偿或低偿的形式,向辖内居民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以逐步形成良好的自我造血功能,直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3、改革体制,服务社群。目前我们的社区服务工作,与全市各区(县级市)一样,就是涉及的部门较多,包括民政局、宣传部、组织部、政府办、人事局、计划和物价局、编制办、市政和建设局、国土房管局、公安分局、环境保护局、司法局、教育局、劳动局、文化局、卫生局、计划生育局、体育局、科技局(科协)、爱卫办、环卫局、城管办、税务局、总工会、妇联、团委、残联等多个部门,由于职能与要求的不同,因此在开展社区工作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各部门自搞一套、政出多门或职能交叉重叠的情况,如开展“绿色小区”、“无‘六乱’小区”、“无毒小区”、“安全文明小区”、“文明社区”、“卫生小区”等活动甚多,各部门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往往由于缺乏协调,收效并不明显,这样下去的话,不仅令社区居委会应接不暇,无所适从,更重要的是造成了我们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建议区要专门成立一个协调机构,把各有关部门开展此类活动都统筹起来,合理安排,把有限的资源真正利用好,以彻底解决各搞一套的弊端。
4、整合资源,拓展领域。这次对香港社区的考察,虽然时间很短,行程匆匆,但是我们一行却强烈地感受到,就是一个成熟的社区服务中心,必须要有完善的服务内容和项目,有充足的服务设施和可供选择的多种服务类别,最主要的是能根据时代发展和居民群众的需求而开设新的服务内容,换言之,就是居民群众有什么需要,就应该开设什么内容的服务。如:香港不少社区针对香港目前社会竞争大,民众心理压力重,自杀人员不断增加等特点,特别开设了“面向太阳”嘉年华会的活动,旨在帮助困难朋友渡过难关,解除心理包袱,笑向太阳,走向明天。这一活动自开通以来,得到了香港社会众多人士的欢迎,及时地化解了社会上的各种不稳定的因素。因此,我们要学习香港社区服务成功的做法,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增强社区服务的功能,社区服务的方式可以是有偿、低偿或无偿,从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高度去开展社区服务。服务的质量,手段也要跟进,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就是要与时俱进。总而言之,我们社区的定位是服务而不是经济,社区要能真正起到“小政府,大社会”的作用,作为最基层的一个政权组织,我们一定要充分地利用好这一阵地,政府各级部门同时也要给予更多的期待和关注。
短短的几天行程,令我们收获甚大,香港政府在社区建设方面的丰富经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香港政府的体制、基础、特点和模式等与我们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然而,在开展社区服务和管理方面,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要借鉴其成功的经验,为我所用,就一定可以取得成功的。
白云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02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