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暑期土地测量社会实践报告
实践时间:xx年8月27日
实践形式:考察工作,熟悉测绘测量工作,了解测绘仪器使用。
实践人:xx
实践过程:(见下文)
xx年8月27日,我随_____航空遥感测绘院的工作人员来到_____市_____县_____村进行了一次常规土地测量工作,这次测量工作是要对一块待用荒地进行详细测量以及绘图工作。所用仪器为土地测量中常用的全站电子速测仪、标杆与手持gps卫星定位仪等。
上午8点,我们从位于_____市区的航空遥感测绘院出发踏上了去_____县的路途,_____县是_____南部附属一县城,历史悠久,是鲜卑民族的发源地。有着古老的历史文化背景。著名的蒙牛乳业工业园也位于_____盛乐经济园区内部。这次我们来到的_____村位于_____县西部20公里处。此地大多以耕地为主,经济比较落后。平日靠种些玉米与向日葵为主要经济来源,此次我们测量的这片土地是市区内一人租赁投资用地,准备为村里带来一些新的经济增长形式,自身也从中获益。
早10点,我们来到了工作区。这是公路边一块杂草丛生的荒地,有一千亩之大,其上有36kv高压输电线,地下有通信光缆。地形比较复杂,对于测量工作有一定的考验性。测量人员首先架好测量全站电子速测仪,这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高差测量功能为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一次安装就可完成所有测量任务,广泛应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的精密工程的测量,后期可以将数据导入电脑中进行辅助制作的仪器。也是此次测量的核心工具。之后,根据手持式gps定位仪定位出当地的坐标,坐标以中国测量标准座标为准(原点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中国地标),当地一点位置为x:0549825,y:4472433,h:1069m,共八颗卫星定位。将此位置设置为全站仪标准位,并输入当时当地的气温气压值根据全站仪内部计算出大气改正值后,我们便拿起标杆走向各自测量区域。标杆定高为两米,其头部带有六棱反射镜用来反射全站仪射出的红外线,测量是必须使标杆头部面向全站仪,并保持稳定,我们这个仪器的最大测量距离在1000m到1500m之间。
我们一组负责测量公路附近的几个标准点,首先在公路上标好全站仪记录位置然后便开始了各地的标杆位置录入工作,首先在公路上标出桥体位置,三点定位桥体并在草图中标出。然后在土地边界测量几个点,通过无线对讲机互相沟通,并记录全站仪数据编号,之后,我们沿着公路下沿电线杆路径一路行去。因为在之后的绘图工作中每个地上的重要标志例如电线杆,光缆界桩都必须标明,所有对于这个测量十分详细,一共测量了近30个线杆和光缆桩,终于把公路旁的一概标识清楚。接下来就要向内部深入,将所测区域的几个边界标识,荒地的边上就是当地农民的玉米地和向日葵地,就以这个为边界两点一线标示。今年的气候不好,土地非常干,很多的耕地都是干枯裂痕,玉米很多都严重缺水,标杆插在土中很松动,听当地的村长说今年特别旱,收成也不好。而村中的青壮年也以多出去打工为生,村中仅剩的老年人与留守儿童,完全是靠天吃饭,当地也很少有专家进行相应的农牧业指导,缺乏相应的水利电力设施,荒地千亩,作物萎靡。不得不说这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社会与国家的相应重视。
基本区域测量后,我们开始了地形测量的补漏工作,出发点的高度为海拔1064米,最高处为海拔1069米,最低处为海拔1063米,上下最高落差为6米,地势基本很平整。无岩石砾块,以盐碱滩为主。从上午10点开始到下午两点结束,整个测量持续了4个小时,全站仪共记录地形坐标数据169组,分散在三个人的记录纸草图上,剩下的工作便是回去根据计算机的辅助进行地图分析与计算。
下午4点,我们马不停蹄的赶回位于市内的单位,并将仪器擦拭干净开始导入数据,当代测绘工作的绘图工作与之前已大有不同,从原来的完全手绘手工计算到如今的全部电脑辅助制图,这个进程只用了几年时间。这样做出来的工作比之前更加精细,成型也更为快捷。原来做一幅_____自治区的地图要经历5年左右时间,各地的测绘工作者全部都要手工绘制,一点一点测量。成型的地图并不是最新的数据,而现在,通过各种先进的卫星,航拍,自动测量等技术,一幅_____地图的成型时间比过去缩短了10倍,这是当时的人所无法想象的。
制作地图的软件分为很多类,有的是专业软件例如cass,mapfrendxx,mapinfo等与专业仪器进行数据沟通后成型软件,也有一些是我们经常用的普通软件,例如autocad系列,photoshop,matlab,绘图板等等。全站仪的数据通过bs-232c通讯接口连入电脑,也就是一种全站仪配备的pcmcia接口,将原始数据导入后,根据三个人的手绘图详细情况,在软件上画出草图并导入坐标数据。很快一副地形示意图便做好了,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草图。更加详细的工作还要等之后进一步数据分析。
至此,今天一天的实习工作已经结束,虽然我所干的活很简单,只不过拿着标杆和各位叔叔四处测量,但是我明白了很多关于测量的基本知识以及测绘设备中电子工程的应用,明白了在另一个领域内自己所学知识的应用,也坚定了自己努力学习本专业知识,争取作出更大贡献的信心,本次实习圆满结束。并感谢_____航空遥感测绘院的叔叔阿姨们给我这次机会,并不厌其烦的教授我仪器原理和测量方法。
【第2篇】最新土地面积测量器认识实习报告范文
最新土地面积测量器认识实习报告范文
黑龙江大学实习报告
学院: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
专业: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实习名称: 认识实习
姓名: 赵杰斌
学号: 5068
实习成绩:
(一)时间:xxxx年6月21日至24日,地点:帽儿山老山林场
指导教师:孙阎,孙元,倪洪涛,李北齐,张义
实习目的与任务:
1、巩固和验证课堂上所学的理论,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
2、认识东北地区常见植物、昆虫及其所属科目、主要特征并且制作标本;
3、了解当地气候环境,学习气象观测站的组成及其各部分的使用方法;
4、了解大豆、玉米等常见作物的耕作制度。
实习内容:由孙阎老师带领大家进行植物学的认识实习,孙老师给大家讲解了将近110多种植物。由李北齐老师和倪洪涛老师分别带领大家进行耕作学和气象学实习。李北齐老师带领大家在田间了解了有关大豆玉米等的耕作知识,讲到中国的粮食问题、土地问题以及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倪洪涛老师带领大家参观了野外气象站并进行了小气候的观测。孙元老师带领大家进行昆虫学实习,采集并制作昆虫标本,张义老师带领大家复习了植物学实习的相关植物。最后分别对在老山林场的实习情况进行了考查。实习心得:在帽儿山老林场的实习不仅巩固并验证了大家在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让大家学到不少新的知识,四天的实习为大家营造了相互交流的机会,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
(二)实习时间:xxxx年6月25日上午
实习地点:哈尔滨市国家基本气象站
授课教师 倪洪涛
实习目的与任务:
了解地面气象站观测天气以及天气预报的预报和制作过程。
了解探空器测量各种气象要素的原理以及其软件使用方法。
学习气象站的建立以及风向、风速、温度、湿度和大气压等气象要素的观测仪器和观测方法。
学会各种气象仪器如:通风干湿计、温度计、最低温度计、浅层地温表和深层地温表等的使用以及其读数方法。
实习内容
观测天空30000米到40000米处各项气象因素如; 风向、风速、温度、湿度和大气压等。
老师把白色橡皮气球充满氢气后系在绳上和一个小的仪器盒(探空器)系在一起,在7点15分时有电脑控制让气球飞起来。气球是用来测得空中气象因素的,探空器分别有温度、湿度、大气压等的感应器,并且用地面上的雷达来定位和传输所测得的数据。而像风俗和风向都是用气球的偏离位置以及偏离距离来经过计算得到的。像这样的测量一天重要进行三次,早上7:15一次,晚上7:15一次,凌晨1;15一次。
气象观测站正门朝北,规格25×25,仪器摆放顺序从北到南依次按从高到低排列。我们最先看的是风向风速的观测,左边的是人工的右边的是自动的。然后看见一个小百叶箱和两个大的百叶箱,小百叶箱中放着通风干湿计、温度计、最低温度计和一个毛发湿度计(人工);大百叶箱中放的是温湿度自计钟,用来自动记录各项气象因素。雨量计:用来记录降水量的仪器。分别左边人工右边自动的。人工记录较为准确.地面温度观测有:地表温度计、浅层地温表和深层地温表。浅层地温表共有四只分别是测量5、10、15、20厘米深出的地温。深层地温表有四只分别是测量40、80、160、320厘米处得地温,电脑自动计数。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人工和一个自动的辐射测量器。
实习心得
本次实习开拓了大家的视野,使大家了解了气象观测的一些原理、方法和用途。
(三)实习时间:xxxx年6月28日上午
实习地点:黑龙江大学呼兰校区农作物研究院
授课教师 薛庆喜
实习目的与任务
了解黑龙江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以及现在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了解我国粮食作物布局现在国家所面临的各种粮食安全问题。
了解土豆脱毒的原理和目的
了解脱毒土豆的整个繁育过程。
实习内容
现在我国耕地面积共有18亿亩。我国粮食年产量为每年5亿吨占世界总年产量的1/4,占我国年消费量的95%,其他的5%需要进口,而世界上供流通的粮食量也只有2亿吨。
玉米是我国现在种植面积最多的粮食作物,全国种植面积共有4.5亿亩,小麦有3.6亿亩,水稻有4.3亿亩,大豆有1.4亿亩(其中黑龙江种植面积为5000到6000亩)。
玉米起源于墨西哥,500年前引进中国,现在品均单产1200斤每亩,高产田可达到200斤每亩。
马铃薯主要面临的问题是脱毒种植的技术。现在马铃薯脱毒主要采用的办法是:先用物理方法杀死病菌然后通过几次组织栽培得到无毒的种,为了降低土豆种子的成本需要在没有病菌的地方种植若干次。
甜菜由于成本比较高,在效益上难与蔗糖相抗。
水稻自花授粉,在南方使用杂交稻,品均亩产可以达到1600斤每亩,而在北方使用自交品种主要因为制种与亩产之间的矛盾。
大豆是严格的闭花授粉,制种也就是f1代很难产生。
实习心得:本次实习我们了解了我国粮食生产与供需现状,认识了粮食规模生产,并了解到我国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我们更加清楚我们肩负的责任。
(四)时间:xxxx年6月30日,地点:哈尔滨市农科院
指导教师:焦晓光
实习目的与任务:
1、 认识一些观赏性植物
2、了解一些新型的栽培技术和新兴的生态型观光农业模式。
实习内容:在老师的带领下认识了一些植物,了解了温室繁育以及一些观赏植物的种植,认识了观光型农业的发展前景。来到市农科院看到了巨大的玻璃温室,据讲解人员讲这个玻璃温室建于1980年,是最早的温室。里面种植了多种观赏植物。如:时来运转、南洋杉、龙血树、常春藤、何首乌等等,有的还可以致癌,如海芋等;还有各色各样的花。多数采用的是无土栽培,有采用墙壁式的节省空间,也有采用平板式的,植物根部用岩棉包裹浸在培养液里,供其生长。优点:1)液层深(6 ~ 8cm)、稳定、缓冲能力大。2)能有效解决水、汽矛盾。3)营养液循环流动、增加溶存氧。4)适宜种植的作物种类多。块根、块茎作物不种。5)养分利用率高达90% ~ 95%以上。不会或很少污染周围环境。 基质培是利用基质进行无土栽培,主要有沙培、岩棉培、袋培几种形式,比较适宜花卉的繁殖,蔬菜的生产
接着参观了瓜廊大道,各种葫芦科的瓜秧都长在这里。
然后参观了新的温室大棚,在新的温室大棚里栽种的都是一些花卉,采用喷洒水的方式和风扇抽风的方式控制湿度。外部的植物到采用喷灌的方式灌溉。
实习心得:农科院里面的花卉很漂亮,一些景观也很具有观赏价值。了解了一些栽培技术和模式使我对农业有了新的认识。
【第3篇】最新土地面积测量器原创实习报告范文
学院: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
专业: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实习名称: 认识实习
姓名: 赵杰斌
学号: 5068
实习成绩:
(一)时间:xxxx年6月21日至24日,地点:帽儿山老山林场
指导教师:孙阎,孙元,倪洪涛,李北齐,张义
实习目的与任务:
1、巩固和验证课堂上所学的理论,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
2、认识东北地区常见植物、昆虫及其所属科目、主要特征并且制作标本;
3、了解当地气候环境,学习气象观测站的组成及其各部分的使用方法;
4、了解大豆、玉米等常见作物的耕作制度。
实习内容:由孙阎老师带领大家进行植物学的认识实习,孙老师给大家讲解了将近110多种植物。由李北齐老师和倪洪涛老师分别带领大家进行耕作学和气象学实习。李北齐老师带领大家在田间了解了有关大豆玉米等的耕作知识,讲到中国的粮食问题、土地问题以及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倪洪涛老师带领大家参观了野外气象站并进行了小气候的观测。孙元老师带领大家进行昆虫学实习,采集并制作昆虫标本,张义老师带领大家复习了植物学实习的相关植物。最后分别对在老山林场的实习情况进行了考查。实习心得:在帽儿山老林场的实习不仅巩固并验证了大家在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让大家学到不少新的知识,四天的实习为大家营造了相互交流的机会,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
(二)实习时间:xxxx年6月25日上午
实习地点:哈尔滨市国家基本气象站
授课教师 倪洪涛
实习目的与任务:
了解地面气象站观测天气以及天气预报的预报和制作过程。
了解探空器测量各种气象要素的原理以及其软件使用方法。
学习气象站的建立以及风向、风速、温度、湿度和大气压等气象要素的观测仪器和观测方法。
学会各种气象仪器如:通风干湿计、温度计、最低温度计、浅层地温表和深层地温表等的使用以及其读数方法。
实习内容
观测天空30000米到40000米处各项气象因素如; 风向、风速、温度、湿度和大气压等。
老师把白色橡皮气球充满氢气后系在绳上和一个小的仪器盒(探空器)系在一起,在7点15分时有电脑控制让气球飞起来。气球是用来测得空中气象因素的,探空器分别有温度、湿度、大气压等的感应器,并且用地面上的雷达来定位和传输所测得的数据。而像风俗和风向都是用气球的偏离位置以及偏离距离来经过计算得到的。像这样的测量一天重要进行三次,早上7:15一次,晚上7:15一次,凌晨1;15一次。
气象观测站正门朝北,规格25×25,仪器摆放顺序从北到南依次按从高到低排列。我们最先看的是风向风速的观测,左边的是人工的右边的是自动的。然后看见一个小百叶箱和两个大的百叶箱,小百叶箱中放着通风干湿计、温度计、最低温度计和一个毛发湿度计(人工);大百叶箱中放的是温湿度自计钟,用来自动记录各项气象因素。雨量计:用来记录降水量的仪器。分别左边人工右边自动的。人工记录较为准确.地面温度观测有:地表温度计、浅层地温表和深层地温表。浅层地温表共有四只分别是测量5、10、15、20厘米深出的地温。深层地温表有四只分别是测量40、80、160、320厘米处得地温,电脑自动计数。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人工和一个自动的辐射测量器。
实习心得
本次实习开拓了大家的视野,使大家了解了气象观测的一些原理、方法和用途。
(三)实习时间:xxxx年6月28日上午
实习地点:黑龙江大学呼兰校区农作物研究院
授课教师 薛庆喜
实习目的与任务
了解黑龙江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以及现在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了解我国粮食作物布局现在国家所面临的各种粮食安全问题。
了解土豆脱毒的原理和目的
了解脱毒土豆的整个繁育过程。
实习内容
现在我国耕地面积共有18亿亩。我国粮食年产量为每年5亿吨占世界总年产量的1/4,占我国年消费量的95%,其他的5%需要进口,而世界上供流通的粮食量也只有2亿吨。
玉米是我国现在种植面积最多的粮食作物,全国种植面积共有4.5亿亩,小麦有3.6亿亩,水稻有4.3亿亩,大豆有1.4亿亩(其中黑龙江种植面积为5000到6000亩)。
玉米起源于墨西哥,500年前引进中国,现在品均单产1200斤每亩,高产田可达到200斤每亩。
马铃薯主要面临的问题是脱毒种植的技术。现在马铃薯脱毒主要采用的办法是:先用物理方法杀死病菌然后通过几次组织栽培得到无毒的种,为了降低土豆种子的成本需要在没有病菌的地方种植若干次。
甜菜由于成本比较高,在效益上难与蔗糖相抗。
水稻自花授粉,在南方使用杂交稻,品均亩产可以达到1600斤每亩,而在北方使用自交品种主要因为制种与亩产之间的矛盾。
大豆是严格的闭花授粉,制种也就是f1代很难产生。
实习心得:本次实习我们了解了我国粮食生产与供需现状,认识了粮食规模生产,并了解到我国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我们更加清楚我们肩负的责任。
(四)时间:xxxx年6月30日,地点:哈尔滨市农科院
指导教师:焦晓光
实习目的与任务:
1、 认识一些观赏性植物
2、了解一些新型的栽培技术和新兴的生态型观光农业模式。
实习内容:在老师的带领下认识了一些植物,了解了温室繁育以及一些观赏植物的种植,认识了观光型农业的发展前景。来到市农科院看到了巨大的玻璃温室,据讲解人员讲这个玻璃温室建于1980年,是最早的温室。里面种植了多种观赏植物。如:时来运转、南洋杉、龙血树、常春藤、何首乌等等,有的还可以致癌,如海芋等;还有各色各样的花。多数采用的是无土栽培,有采用墙壁式的节省空间,也有采用平板式的,植物根部用岩棉包裹浸在培养液里,供其生长。优点:1)液层深(6 ~ 8cm)、稳定、缓冲能力大。2)能有效解决水、汽矛盾。3)营养液循环流动、增加溶存氧。4)适宜种植的作物种类多。块根、块茎作物不种。5)养分利用率高达90% ~ 95%以上。不会或很少污染周围环境。 基质培是利用基质进行无土栽培,主要有沙培、岩棉培、袋培几种形式,比较适宜花卉的繁殖,蔬菜的生产
接着参观了瓜廊大道,各种葫芦科的瓜秧都长在这里。
然后参观了新的温室大棚,在新的温室大棚里栽种的都是一些花卉,采用喷洒水的方式和风扇抽风的方式控制湿度。外部的植物到采用喷灌的方式灌溉。
实习心得:农科院里面的花卉很漂亮,一些景观也很具有观赏价值。了解了一些栽培技术和模式使我对农业有了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