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综合研究实习报告题目
1,从教师现状看师范生的招生,就业
2,中学办学失范现象的成因
3,隐性课程的潜在价值研究
4,高等师范教育如何适应中等教育的发展
5,从中等教育的发展看师范院校的课程体系改革
6,中学良好校风的形成及其物化形式的研究
7,中学生成长中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研究
8,多元化评价的实践研究
9,社会环境与中学生成长
10,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学校管理
11,浅议教育产业化问题
12,德育的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问题研究
13,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4,通过实习,谈谈你对师范大学有哪些建议
15,通过实习,谈谈你对教学改革利弊的认识与反思
16,通过实习,对我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反思
17,通过实习,对我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反思
【第2篇】综合研究实习报告题目怎么写
1,从教师现状看师范生的招生,就业
2,中学办学失范现象的成因
3,隐性课程的潜在价值研究
4,高等师范教育如何适应中等教育的发展
5,从中等教育的发展看师范院校的课程体系改革
6,中学良好校风的形成及其物化形式的研究
7,中学生成长中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研究
8,多元化评价的实践研究
9,社会环境与中学生成长
10,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学校管理
11,浅议教育产业化问题
12,德育的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问题研究
13,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4,通过实习,谈谈你对师范大学有哪些建议
15,通过实习,谈谈你对教学改革利弊的认识与反思
16,通过实习,对我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反思
17,通过实习,对我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反思
【第3篇】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研究报告
内容提要:近几年,我校努力实践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坚持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基础,以“实践、发展、创新”为主体,以综合性、开放性、研究性的实践活动为主要环节,以研究性活动为主要形式,有计划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验工作,从课程整合、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社会实践入手,不断探索、总结、积累经验,从而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实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让师生都得到了真正的发展,让他们在活动中汲取快乐,在收获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整合、转变、实践、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每个社会成员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战。面对全新的社会背景,面对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不得不发生改变,并对每位社会成员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现代社会发展客观地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有健全的价值观和负责的生活态度;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善于发现和探究;具有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善于和他人共同生活、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生态伦理意识,能够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即具有“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四种基本素养①。其中,“学会认知”强调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注重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即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要求学生能够与他人一道参加所有的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学会合作和交往;“学会生存”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从生活的角度对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由此看来,基础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关怀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愿望。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规定,从小学到中学必须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至此,综合实践活动正式以“课程”的身份进入了中小学校园。然而,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遇到了诸多的阻碍,教学目标难以达成,“指导纲要”的精神也无法很好地落实。因此,为了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途径,我校自xx年3月开始进行对此项内容的研究,到2023年3月,已走过了整整四年,在这四年的研究过程中,我校对综合实践活动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收获颇多。
一、研究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研究有效地实施途径,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塑造健康向上,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格。
二、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总目标:努力实践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坚持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基础,以“实践、发展、创新”为主体,以综合性、开放性、研究性的实践活动为主要环节,以研究性活动为主要形式,有计划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验工作,促进学生在校内学习和校外生活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研究策略
(一)制度保障
1、成立课程实施的领导机构。为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内各成员都有具体的分工和相应的职责要求。领导小组主要负责课程计划的实施,学校实施方案的制订,课程实施情况的宏观调控,并指导班级活动计划的制定,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并做好活动过程材料的收集、归档。
2、定期开展评比活动。每学期开展优秀活动案例、活动设计、论文、学生活动过程性材料等评比活动,评出一、二、三等奖,并把比赛结果纳入教师的业务档案袋,作为学期“评优,评先”的依据之一,并把优秀的作品汇编成册。
3、每半月举行一次学生作品展。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展示才华的舞台,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学校和班级都建立了作品展示台,学生把自已认为最好的作品交给老师,由教师、学生进行评价,并择优张贴在“学校展示台”和“班级展示台”,每半月组织一次全校的“作品展示会”,让师生在展示中交流、提高,以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
【第4篇】综合研究实习报告题目参考
综合研究实习报告题目参考
综合研究实习报告题目参考
1,从教师现状看师范生的招生,就业
2,中学办学失范现象的成因
3,隐性课程的潜在价值研究
4,高等师范教育如何适应中等教育的发展
5,从中等教育的发展看师范院校的`课程体系改革
6,中学良好校风的形成及其物化形式的研究
7,中学生成长中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研究
8,多元化评价的实践研究
9,社会环境与中学生成长
10,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学校管理
11,浅议教育产业化问题
12,德育的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问题研究
13,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4,通过实习,谈谈你对师范大学有哪些建议
15,通过实习,谈谈你对教学改革利弊的认识与反思
16,通过实习,对我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反思
17,通过实习,对我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反思
【第5篇】大学生综合研究实习报告题目
大学生综合研究实习报告题目
1,从教师现状看师范生的招生,就业
2,中学办学失范现象的成因
3,隐性课程的潜在价值研究
4,高等师范教育如何适应中等教育的发展
5,从中等教育的发展看师范院校的课程体系改革
6,中学良好校风的形成及其物化形式的研究
7,中学生成长中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研究
8,多元化评价的实践研究
9,社会环境与中学生成长
10,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学校管理
11,浅议教育产业化问题
12,德育的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问题研究
13,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4,通过实习,谈谈你对师范大学有哪些建议
15,通过实习,谈谈你对教学改革利弊的认识与反思
16,通过实习,对我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反思
17,通过实习,对我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反思
【第6篇】xxxx年届大学生综合研究实习报告题目
xxxx年届大学生综合研究实习报告题目
1,从教师现状看师范生的招生,就业
2,中学办学失范现象的成因
3,隐性课程的潜在价值研究
4,高等师范教育如何适应中等教育的发展
5,从中等教育的发展看师范院校的课程体系改革
6,中学良好校风的形成及其物化形式的研究
7,中学生成长中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研究
8,多元化评价的实践研究
9,社会环境与中学生成长
10,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学校管理
【第7篇】微课在小学综合学科中应用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微课在小学综合学科中应用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微课在小学综合学科中的应用实践研究》课题,获开阳县县级课题,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 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认识的源泉。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形成各种能力和习惯,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都离不开深入扎实的学习实践活动。一切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是各个学科必须遵循的思想原则和客观规律,美国教育家杜威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认为学生的学习不应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儿童对知识的学习可采用类似科学家发现知识的过程获得。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生动的并且容易接受的生活方式和方便有效的学习方式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与此同时,网络通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微”元素也在推动着“微”时代的到来。在教育领域,教师的工作也变得越来越繁重,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集中学习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方便有效的学习方式成为他们迫切的需求,而微课程的出现恰恰可以满足教师的这种学习需要。因此研究小学微课程的设计原则与方法等相关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实践意义。在理论方面,通过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对微课程、微学习等相关概念进行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个性化的概念界定。分析了与小学微课程设计、开发与应用相关的理论,提出了与小学微课程设计与开发相关的原则与应用方法等;在实践方面,以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同时将理论部分分析总结的原则与方法应用于小学微课程的实际开发应用中,尝试设计开发了适用小学教学的微课程案例,把设计的案例微课程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并对应用效果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并做了相应的分析。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我校有较为良好的课题研究传统,形成了广泛的课题研究氛围,丰富的文献资料和校园网、互联网,为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来元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我校有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购买了两台很专业的'摄像机,综合组配备了五台电脑,还可以使用学校的其他电脑供老师们学习及微课的制作。课题组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成员有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还有充满科研热情的年轻教师,他们都具有较好的研究能力。
三、 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 观念问题:传统的教学观和教学实践把课堂教学的目的看成是人类所积累的系统知识的传递,把课堂教学的过程简化为教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这种状况使得理解、体验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课堂教学也因此仅仅停留在知识的
灌输和记忆上,而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如果观念不更新,那就失去了研究价值。本课题必须着力解决教师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
2、理论问题:教研活动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学习系统的微课理念。本课题应在实践中创造不断探索、创新、总结、归纳、概括,形成新的微课理念。
3、实践问题:如何在这个平台上,创造出符合自己实际的微课模式,需要从实践中不断总结,不切实际地模仿别人,拷贝别人,是不可取的。本课题倡导教师努力进行实践。
四、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总目标
制作适合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使用的微课程,参加各种级别的微课程比赛。
微课程制作突出“小”、“实”、“新”、“效”的特点; 根据小学各学科教学的实际情况制作多方面的微课。注重微课的实效性,促进课堂教学中学生层面素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