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研究计划,顾名思义,就是随某一专门的课题记性研究。小学语文将研究重点放在课本上,并不是将视野局限于课本,适当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中巩固,贯通课本知识,培养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报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报告1
一、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培养读写能力,识字是前提,同时识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又是一个新的任务,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阅读必须要有一定的识字量才可以进行;而习作又建立在阅读和写字的基础上才得以完成。低年级学生识字量不足,将严重制约读写能力的发展。识字教学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速度和质量。然而从以往实践看,识字教学形式还比较单一,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方面办法还比较少,识字和书写缺乏有效的指导。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普遍存在“逐个识字效率低、无章可循周期长、回忆再现难度大、易于混淆错别多”的缺陷,高耗低效的现象严重。
二、课题研究目的
1、转变观念,愉快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变“苦学”为“乐学”。
2、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化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养成主动求知的好习惯。
3、引导学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在观察中学会比较、辨析,发现规律,掌握识字方法
三、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各地类似实验借鉴法;2、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法;3、不同教师同类型课堂教学观察比较法;5、综合试验教师对课题的收获,谈经验总结法。
四、课题研究重点
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从关注识字结果到同时关注学习过程,从关注识字技能的记忆保持到关注汉字在不同情境中广泛灵活的迁移,注重培养识字能力,促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提高学习效率。运用各种各样巧妙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把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充满乐趣,使识字教学的面貌发生改观,识字教学不拘于死板的公式,因文而异、因词而异、因地而异,把课内外有机整合,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去理解,积累和运用,给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
五、课题研究的设想和设施
八月份:
1、制定本组小课题研究计划,各研究教师根据分工制定自己的研究计划;
2、组织学习当前课题的研究现状以及与客体类似的相关理论。
3、精心组织教研组一课两评活动,在活动中全面开展课题的研究
九月份:
1、教研组小课题成员对自己课堂的一次教学反思。
2、在教研博客上传课教后反思。
3、充分利用好“达标课”,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同时对教学评价进行研究。
十月份:
1、学习有关“生本高效高效语文课堂“的教学新理念的文章;进一步明确“生本高效语文课堂”如何上才能体现高效。
2、每位教师精心设计识字教学课堂教案,寻找教学模式,归纳教学流程。
六月份:
1、设计师生调查问卷,归纳总结课题研究中的成果和不足。
2、收集整理过程性研究材料,从材料中寻找研究策略。
十一月份:
1、研究教师针对研究过程,提出自己的研究认识,开好课题的期末总结会议。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六、课题研究预期效果
我们希望经过这样的实践研究,最终让孩子们对识字充满了兴趣,提高识字能力,扩大识字量,感受阅读的乐趣。
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报告2
一、课题的提出与研究目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与写字教学是一项基本任务。它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是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工具,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前提。但通过平时的作业及考试检测情况来看,二年级学生的错别字现象很多,这对语文学习带来了很多障碍。要是学生避免写错字的现象,牢固掌握所学生字,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将学生的错字现象作为生字教学的一个突破口,找到其出错原因,并研究相应的解决策略,迅速提升二年级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提高教学效率。
将研究重点放在课本上,并不是将视野局限于课本,适当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中巩固,贯通课本知识,培养能力。在了解语文课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的原因与对策。
2、在获取丰富关于易错字的基础性资源,从而建构符合实际的语文课程资源。探索高效的语文活动课的方式、方法和途径,构建小学语文的操作模式。
二、课题概念的定义
关于易错字------顾名思义,易即容易,错即错误,易错字就是特别容易出错的字。出现错误的字,我们叫它错别字,一般分为错字和别字。易错字就是指容易写错或混淆的字。
在生字实践教学中,我们发现先入为主的现象是值得注意的,生字的书写,第一次正确是很重要的,有不少学生,第一次书写的时候出现错误,事后再去弥补,效果事倍功半。然而,通过一定的干预,在以后的书写中,正确率将会大大提高。
这要求教师具有对易错字有提前的预设,知道这个字出现的常见错误,并且知道用恰当和巧妙的方法,在课堂上对这个生字进行提前干预,防止大部分同学出现这样的错误,甚至达到把错误扼杀在萌芽状态。
易错字的提前干预,是指教师在知道学生学写新字之前,对易错字进行归类,通过教师和学生自己巧妙地利用比一比,编故事,顺口溜等有趣的形式进行提前干预,让学生自行特点后再进行书写,尽量把错误扼杀在第一次落笔之前。
现场跟进指的是在第一次作业出现第一次错误的时候,在第一现场及时跟进,通过一定的干预措施,让学生避免出现错误,或及时纠正该错误。由此对易错字的产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
三、课题研究原则
(1)科学性原则:从研究设计到具体实验应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有序地安排研究活动。在作业设置上最大限度的减少机械性,增强情趣性。
(2)综合性原则:合理构建作业结构体系,注意作业设计的相互协调,合理搭配。对于学生作业设计要以新课标为准绳,依据新课标对作业体系进行定向和控制。
(3)以人为本原则:同一年龄的学生存在生理、心理、知识水平、接受能力、意识倾向、兴趣爱好的个别差异,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分对待,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促使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课题的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一)我们研究的理论依据是精加工策略------精加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完成的对新信息的精心制作或精细加工,是对要记住的新信息附加额外信息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使新信息更有意义,从而促进对新信息的理解,可以加深对学习材料的记忆,通常用的方法有:(1) 对信息进行联想; (2) 产生关于新信息的视觉表象;(3) 将信息的字面意思进行扩展;(4) 把进信息同别的事物进行比较; (5)举出一个信息的实例;(6) 补充新信息的细节; (7) 找出信息的上位概念或下为概念;(8)对信息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等。
(二)我将二年级所有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⑴文献资料研究:在研究初期,对相关研究材料进行学习,作为本课题的理论支撑,帮助制定研究方案,指导课题研究;
⑵调查分析研究:在课题研究初期、中期和后期,通过调查测试,分析了解学生识字能力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并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提高研究实效;
⑶个案分析研究:在教育调查的基础上,确定研究对象,对具有典型特征的学生建立个案登记表,首先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其后对其施加影响并跟踪观察,从观察记录中作出深入的理性分析研究,得出比较科学的事实结论;
⑷经验总结研究:重视资料积累,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的规律及方法。
(三)具体做法:
(1)把本册所有的生字按照教材的单元编排进行汇总。
二年级的生字数量固定,每课课文后面要求“会读会认会写会默”的四会进行汇总。因为二年级教学的识字量相对有限,每个生字的相关词语也相对固定。因此,我们预先对每一课课文的四会字进行扩词,让这些常见词语让孩子们多读多写,扎实训练。这样的八张词汇表包括所有的生字和词组,以及相应的针对性训练。应该说,这就是所有易错字的范围,打个比方来说,这就是我们用来猎取易错字的一张大渔网。
(2)把学生出现的易错字按照原因进行归类。
生字教学之后,在学生的各项作业中,如看拼音写词语,听写、写句子等,学生的易错字就会逐渐显现。迅速测查和总结,整理了易错字汇总表。
① 根据错别字出现的'原因,汇总归类,可分成这样三类:(别字)
② 改变字形:如“黄”字中间“由”写成“田”,“原”的第一笔写成撇。(错字)
③ 添加或遗漏笔画:如“试”多加一撇,“球”遗漏最后一个点((错字)
(3)根据易错字的不同原因,进行相应的教学干预。
① 第一类:用法混淆而产生的易错字。
a措施一:充分理解字意,进行分辨训练;
b措施二:适当提供语境,进行强化训练:
这些同音字,学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需要进行一定的练习,要求学生不仅理解,掌握,更要学会运用。如“比一比,再组词”的练习,学生能够掌握常见的固定词组。如“选词填空”的练习,学生在句子中理解字义词义,真正掌握字词。
② 第二类:改变字形而产生的易错字。
措施一:根据字形,进一步挖掘字义。
这一类易错字的产生,学生大部分因为粗心,不注意字形特点,写字时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把笔画写错,或是把字的某部分写错,导致字形完全改变,成为错字。如“黄”字中间“由”写成“田”,这是因为学过“田”,而不认识“由”。又如“原”的第一笔写成平撇,是因为前期对“后”的印象太深,第一笔顺手就写错了。这种错字不存在字义理解的问题,多是因粗心而引起。这种情况。我们适当的把字形和字义加以联系。在教学时加深孩子的第一印象,让孩子对字形有先入为主的印象,尽量避免首次错误发生。
措施二:正面强化,提倡现场跟进
这一类易错字的产生,很多是受到形近字的定势影响。有一些孩子会在写字时张冠李戴。把a的偏旁移到b的身上,又把b的底部放到a的身上。比如,学过“高”字,再学到“亮”,因为两者相似,就会出现把“高”的上半部分套到“亮”上。又如,前面写过“学”字,下一课学到“常”时,因为上半部分相似,粗心的孩子受定势影响,就把“学”的头,套到了“常”的脑袋上。这样的错字,简直是移花接木,不伦不类。
如教到“常”字。教师在教完字形之后,在学生第一次落笔写字时,注意巡视,发现有学生出现错误时,立刻跟进。马上让学生停笔,将错误现象拿出来,进行对比,仔细分析字形之后,再让孩子提笔写字。这样的跟进,可以将易错字在第一时间加以纠正。
第三类:添加或遗漏笔画而产生的易错字。
措施一:强调关键笔画,将字形生动化,形象化。
这一类易错字,原因与第二类相似,同样是受定势的影响,遗漏或添加了关键笔画。如“试”多加一撇,“球”遗漏一点。最后一点。这就是老师们反复强调,但学生又反复出错的“经典”易错字。
这时可以运用精加工策略,将这个容易添加或遗漏的关键笔画进行强调,赋予这个笔画以形象的意义,让他符合儿童认知特点,让抽象的笔画产生具体的含义,深深印在孩子的心上。
措施二:抓住字形特点,编故事,唱儿歌。
有一些笔画,还可以抓住整个字形的特点,让笔画融合在字形里面,把整个字编成故事或者儿歌,用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牢牢记住字形,对这个笔画更是印象深刻。
六、课题的预期成果
(一) 初步打算
(1)让易错字的统计更具科学性。二年级易错的生字基本来源于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学生学习过程出现的错字。那么这样的汇总是否存在疏漏呢?我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a 进行全体语文教师问卷;b在二年级进行同步测查;c在现在的二年级进行返回测查。
(2)呈现不同错误,反复出现。
易错字在统计后进行简单的归类,从教学进度上,从出现错误上进行归类。比如“旁、傍”“川、州”“刻、孩”等,反复呈现错误。将“精细加工原理”加以深化运用,在理论上寻找支点。
(3)将课题与教学进一步紧密靠拢,整理相关教学案例等资料。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将易错字研究进行渗透,更新学生的识字观念。
(二) 预期成果
(1)对易错字有了初步的归类汇总
(2)积累了一部分易错字的实施策略。
a同音字易混字的辨别训练,注意练习的节奏,不能过多强化。 b第一次干预效果之后,注意效果的保持,隔一段时间加以巩固训练。c易混字的练习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要避免比较难理解的,生僻的字句。如 “木耳”“耳目”,“升高”“高声”这样颠倒词语,不提倡强化训练。 d儿歌故事等手段恰当使用,不能太泛滥,太牵强,不要刻意为“生动”而“生动”。
(3)学生学得轻松积极,错误率降低。
(三)结果呈现
(1)整理相关数据材料以及案例分析。
(2)撰写教学论文,结题报告。
七.课题研究时注意的问题
总而言之,以上是为课题研究指定的初步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有小的调整,但是会努力完成课题的研究。
【第2篇】小学语文有效晨读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小学语文有效晨读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面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晨读意识淡薄,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如何提高我校学生的晨读习惯和阅读水平,我申请了小学语文有效晨读的研究这一课题,经过半年的研究初见成效,取得了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成果,达到了预定目标。现将半年来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题沿革
(一)课题的立项。20xx年12月份,上报《小学语文有效晨读》课题研究申请,20xx年1月10日得到市教研室的立项批准,课题编号为125xxx2567。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第一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2月):研究准备阶段。
1、确定研究课题;
2、文献研究、寻找理论依据和研究价值;
3、确定子课题,制定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xx年3月-20xx年4月):课题实施阶段。
1、确定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方式;
2、进行课题研究实践,围绕研究目的,按照研究计划实施课题研究,填写活动记载,具体体现月工作或周工作计划与总结,积累相关材料;
3、课题组总结分析实验情况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课题总结结题阶段。
1、总结实验结果,汇集子课题成果,撰写总结报告。
2、结题鉴定。
二、组建了课题小组
我校组建了课题研究小组,组长谷利明同志,组员有胡柏、贺春艳、杜苗苗同志。本课题由谷利明同志具体负责实施和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突破了一定的界限,就会出现质变。小学语文晨读也是如此,学生认识一个个汉字,达到一定的量,就能阅读;阅读达到一定的量,就能作文。正如古人所云:“能读千赋,则能为文。”
(二)激发学生浓厚的晨读兴趣。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养成晨读习惯,就得先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兴趣之火。有了饱满的读书兴趣,学生才会对晨读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身其中。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参与的原动力,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晨读,教师必须创造某种条件或利用他们已有的其它行为动机和需要的迁移,使晨读成为他们生活中所必需的东西。教师要善于唤起和利用学生晨读兴趣,促使他们兴味盎然地去阅读、体会,积累语言信息,使语言仓库里有丰厚的积蓄,需用时,才能游刃有余,写起文章来,才能妙笔生花。
(三)利用各种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得学生对晨读产生极大的兴趣,就能变“要我读” 为“我要读”。学生扩大了阅读面,增加了阅读量,积蓄了足够的内存,还怕大量而快速的输出吗?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调查法:在实验前期、中期、后期采用问卷、谈话、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
(二)个案分析法: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个体作为长期观察对象,观察并分析其发展动态,进行科学比对,最终得出结论。
(三)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及时进行总结,既总结切实可行的有效的经验,以便推广;也总结存在的问题或失败的教训,以利于今后的提高。
五、课题研究成果
本课题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有效晨读能力,课题研究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种有效提高的方法和形式:
(一)晨读方法
1、明确晨读目标。晨读内容要明确,这使提高晨读课效率的前提。如课文的预习、复习,初中必背古诗文。教师应当在晨读课开始前,最好在前一天的晚上就让每一名学生明确晨读课读什么,达到什么样的层次。晨读内容要定量,这是提高晨读课效率的保障。教师对于晨读课的任务布置要适中,量的确定要根据学生的能力,不宜太多或过少,要让多数学生有信心完成任务。
2、加强阅读训练与指导。以领读求规范,学生的晨读水平参差不齐,即使学生会背诵的文章,也不代表其已经会读。要读好文章,晨读课上教师就要领读,当然也可以让一些晨读能力强的学生领读,让大家读准、读好、读出享受。
3、追求阅读形式多样化。可以采用集体晨读,集体背诵,小组赛读,男女分读,分角色晨读、吟诵读、自由读、接力读、表情晨读、大声读、小声读和默读等各种形式活跃晨读课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加强目标反馈。检查根据学生学习层次,注意优差兼顾,难易适中。比如让学困生晨读词、段、篇等;中等生听写单词、短语或句子;优生复述或背诵课文。只有这样,才不会使检查流于形式,才不会使学生养成得过且过的坏毛病。
(二)晨读形式
1、齐读。有利于营造读书氛围。声音洪亮、富于节奏、大造声势的齐读能快速地让学生亢奋起来,很快地进入到读书的情境中去。
2、散读。散读,或称自由读,最有个性特色,大部分晨读课采取散读的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散读绝对不等于放羊。
3、其他读书方式。
(1)声情并茂的范读。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得到美的熏陶,使学生受到老师情绪感染,入情入境地晨读,使学生在晨读时达到音与情融为一体。
(2)诗情画意地配乐读。音乐以特有的旋律和节奏塑造形象,把人们带入特有的意境之中,唤起人们的情感。当文字与情调相吻合的音乐交相辉映时,便会产生和谐共振的效果。
六、课题的创新和意义
有效晨读对语文教学,乃至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主要有以下好处:
(一)一夜好睡,早上头脑清静,思路清晰,记忆效率高,大声读书有利于理解和记忆知识;
(二)大声读书,倾听自己的声音,能给自己带来自信,获得充实和满足感;
(三)大声读书,眼、耳、手、口、脑各种记忆器官的综合运用,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和智力的开发;
(四)早上大声读书,调动了口腔、鼻腔、喉咙、肺部、胸腔等部位的协调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
(五)长久坚持,形成习惯,量的积累,质的飞跃,知识储备会渐渐丰厚。
【第3篇】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课例研究报告
一年级上册语文《雨点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认识生字,会写方、半、巴。
3、通过课文的朗读,知道雨水与植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1、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3、用不同的方法来认识生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在上这一节课之前呢?老师要给你们出一个谜语,看看我们班上哪些同学能够一下子说出来,那么谁就是我们猜谜语的
小冠军哦!听好了:“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雨)
小朋友们真棒,来,我们大家都用掌声来鼓励下自己吧~~~~
2、 我们日常生活中都会见到些什么雨呢?(毛毛雨、小雨、大雨、雷阵雨、暴雨)
3、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12课《雨点儿》,你们可以想一想:天空为什么会下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教师示范读课文,再让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句子读通顺。
2、 在读的时候呢,可以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5个自然段)
3、 小朋友你们读得真好,看,老师手上有很多字宝宝,你们都认识吗?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自读的情况,读准字音。
三、细读课文,感悟言语
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呢?请同学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课件:水蒸发变为水蒸气,水蒸气遇冷结成小水滴,空气托不住,落了下来,就变成了雨。你们明白了吗?
(学习第一句)
1、 我来找一个好听的声音读一读,谁愿意来读?把你们的小手举好。
2、 第一句里面是说什么多的数不清啊?(雨)那么你还知道哪些东西也是多的数不清的呢?出示课件星星多的数不清,雪花多的数不清。
3、 小朋友们,你们在书上找到“数不清”“飘落”这两个词,你们还可以用它们来说一句话吗?
天上的星星多的数不清。
雪花从天上飘落下来。
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
(学习第二、三、四句)
1、 这三句话采用的是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的对话,那么从这几句话中你知道它们都去哪里了吗?
(小雨点儿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2、 你们真聪明!为了奖励你们,刘老师来请你们来当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角色扮演下对话,你们谁想来试试呀?
3、 教师重点指导读疑问句的语气。
(学习第五句)
1、 下面,你们自己来读一读第五句话,来想想:雨到底有什么作用?
2、 雨水给花草补充了水分,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地里的种子吸收水分后,生根、发芽、开花。
3、 恩,回答的真不错!你们想不想来看下这神奇的过程呀?
出示课件,播放小雨点儿落在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大雨点儿落在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种子生根了、发芽了、开花了。是多么的漂亮啊!
四、熟读课文,培养语感
1、 雨点儿是这么的可爱,如果你是小雨点儿,你希望自己是到哪里去呢?
2、 你能把这篇课文有感情的朗读吗?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最后,老师来教你们唱一首关于雨点儿的儿歌吧~~~~
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
种子种子,在说话,在说话,
哎呀呀,我要长大,
哎呀呀,我要发芽。
五、自主探究,合作识字
1、认读要求会认的字。
小朋友,有位神秘人物,叫老师带句话给你们,他说很想你们,你们想知道这位神秘人物是谁吗?
对了,就是生字宝宝,你们想它吗?
2、指名学生认读生字。巧记生字。引导学生可用这样的方法来记生字。
点:上面是“十”不要左边那一横,中间是“口”,下面是四点。组词:雨点儿。
数:左右结构的字,左边上面是个“米”,下面是个“女”,右边是反文旁。组词:数不清、数学。
清: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青山的“青”。组词:清楚。
彩:左边上面是爪子头,下面是木字,但是捺要变点,右边是三撇。组词:彩色。
飘:左右结构,左上是“西”,左下是“示”,右边是“风”。组词:飘扬。
落: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草字头,下面,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各”。组词:降落。
空:工字上面加上穴宝盖儿。组词:天空。
问:“门”字里面一个“口”。组词:问题。
回:大口包住小口。组词:回家。
答: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合”。组词:回答。
方:“房”上面的户字旁去掉。组词:方向。
六、指导书写
1、这些生字宝宝已经和我们成为了好朋友了,但是刚刚有几个生字宝宝偷偷的告诉老师,说是要到小朋友本子上的田字格里去玩玩。出示生字:方、半、巴。
2、方、半、巴它们都是独体字。
方:“点”写在上半格竖中线上,“横”要从横中线上起笔,再从田字格第三小格写“撇”,在写“横折钩”。
半:在田字格上半格竖中线左右各一点,再在横中线上线各一“横”上面横短,下面横长,最后一“竖”写在竖中线上。
巴:在田字格上半格竖中线旁写“横折”,再在“横折”里写“竖”在横中线上写“横”,最后“竖弯钩”。
板书设计:
花更红
/ 小雨点儿——有花有草——草更绿
雨点儿
大雨点儿——没有花草——长出——红的花
【第4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设计研究调查报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设计研究调查报告
引 言
我们有理由认为,提问是教师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语言活动之一。半个多世纪以前,史蒂文斯发现高中教师平均每天在课堂上几乎要问400个问题。弗洛伊德从一个抽样调查中得出小学教师一天平均在课堂里提348 个问题。贝拉克发现,在中学的水平线上,课堂教学的核心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然后是教师再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反
应。我们的经验告诉自己,无论在哪一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可能是使用最为频繁也是最为重要的教学方式。故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设计之优劣,对其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以上的问题和考虑因素本人在研究课题中进行了一次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的调查。
一、调查实施
(一)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12道题目
(二)调查方法
调查方式是以问卷调查形式对本校五六年级3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三)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五六年级共31名学生。
(四)调查步骤
3月15日问卷调查
3月20日统计、分析调查结果
3月28、29 日深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你认为课堂提问这种教学形式会帮助你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吗?
选a占66%;选b占3%;选c占13%,由此可看,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清楚的意识到课堂提问能有效帮助自己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但仍有极少学生认为帮助不大。看来,从思想上帮助学生认识积极应答课堂提问是非常有必要的。
2、语文阅读课上,你是否主动举手发言?
选a占44%;选b占28%;选c占3%,选d占25%,数据显示,上课愿意回答阅读课堂提问仅占44%,其余学生则显示过于被动。可见,教师在教学阅读课,必须提升学生兴趣。兴趣是人们活动强有力的动机之一,它能调动起人的生命力,使大家热衷于自己的事业而乐此不疲。
3、上课选d或e的同学,你“不太愿意”或“非常不愿意”举手发言的原因是?
选a占12.5%;选b占25%;选c占9%,选d占6%,此题设置是针对上题不愿意上课举手发言同学的调查。数据显示,25%学生困扰他们回答问题的是口头表达有困难,剩余学生或是问题太难,不会回答;或是懒得动脑思考;或是缺乏自信,不喜欢出风头。可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仅应兼顾问题设计巧妙,还应时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与表达习惯。
4、课堂上,你是怎样对待语文老师提出的问题的?
选a占38%;选b占25%;选c占3%,选d占25%,总是积极思考教师所提问题的学生仅占38%,经常积极思考问题和很少思考的学生各占25%。这组数据告诉我们,教师必须在充分考虑学情的基础上设计教学问题,所设问题应突破旧有观念、陈旧理论的限制,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思考。
5、上题选d或e的同学,你为何“很少思考”或“从不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选a占12.5%;选b占41%;选c占6%,选d占9%。41%的学生认为对于老师课堂提问不知道如何思考,看来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指导学生思考方法,特别是对于难度过大的问题应该给于适当提示。
6、你愿意回答何种形式的问题?
选a占31%;选b占19%;选c占16%,选d占3%。一部分学生喜欢回答以记忆为主的问题,少部分学生喜欢回答以理解或应用为主的问题。可见学生的课堂动脑思考习惯养成欠缺。
7、在默读课文的过程中,你通常?
选a占22%;选b占50%;选c占28%。调查显示,过半同学能够在默读的过程中理解全文,在文章不懂的地方作标记。少部分学生能够做到带着疑问浏览课文,也准备向老师提出自己疑问的地方,而对于只默读不思考的学生也占不少人数。可见,培养学生有效思考问题至关重要。
8、当老师要求你回答词句的意思时,你会?
选a占22%;选b占3%;选c占41%。绝大部分学生选择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重新组织语言进行回答,但要求同学互助或是主动查阅的`写生却很少。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和团结协作的习惯。
9、在课堂上,你觉得语文老师提问后给你的思考时间?
选a占50%;选b占38%;选c占13%。一半学生认为教师给于学生思考问题时间比较适合,不过不少,极少部分认为不够充足。这部分所占比例较大,由此可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充分根据学情备课。
10、当你暂时回答不出问题时,语文老师通常会?
选a占44%;选b占6%;选c占28%,选d占9%,选e占12.5%。这组数据显示教师对于未回答问题的学生能够延长等待时间,重新解释,尽量让学生自己回答。教师的这种处理方式是开明可取的。
11、当你回答完问题后,教师会?
选a占38%;选b占16%;选c占12.5%,选d占34%。对于学生所回答问题,教师必须能够严厉批评错误并加以纠正,但也存在仅是简单的“好”“很好”。学校教学中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具有激励机制的评价系统。
12、通过教师的提问,你能够?
选a占59%;选b占19%;选c占9%,选d占12.5%。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只有极少部分学生能够通过提问深层次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可见必须提高教师设计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升华课本主题的高质量、高标准教学问题。
三、调查对策(或结论)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认识我们也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更好的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
1、创设情境、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阅读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的进行学习。阅读教学不是简单的教授阅读知识而是要在丰富的课堂活动中让学生掌握知识,让课堂变得更有趣。这样学生自然就会对阅读课感兴趣,同时学生学习阅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自然会被激发出来。
2、教师应掌握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依据
课程目标是问题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材料,它影响着教师问题设计的方向以及所设计问题的难度,问题设计要符合课程目标对学生在字词句理解、标点符号掌握等方面的要求,设计过难、过易的问题都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故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除应以语文素养为导向并反映广泛的教学内容,也应关注语文知识、阅读技能。同时由于课标对三个学段的阅读要求有梯度差异,学段的阅读重点也不同,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就要考虑课程标准对各个学段的要求。
3、教师应提高问题设计意识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角色的定位为引导者、组织者,对学生的角色定位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论在备课、授课甚至是课后都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辅助作用而不是将课堂完全交与学生,对学生学习的内容及其对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加以限制。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充分考虑学情的基础上,设计符合课程标准对年段学生阅读的基本要求以及不超出教科书对学习内容的范围规定的问题。备课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日常工作,问题设计又是备课的重要内容。为此,教师们特别是新手教师应该提升问题设计积极性,明确在备课的过程中精心准备问题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而不仅是经验丰富的教师、教科书编者等人的专利。
4、提升教师确定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问题化的能力
确定教学内容的能力即教师对课程标准、教科书的解读能力,学情分析能力以及应用解读、分析结果选择教学内容的能力;将教学内容问题化的能力指根据所选定的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的能力,包括分解教学内容确定目标,根据目标决定给定,根据目标与给定的差距明确障碍,以及通过选词、构句将问题用语言表述出来的能力。确定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问题化的能力是教师问题设计能力最为重要的内容。为此,提高教师问题设计能力的关键应该是提高教师确定教学内容并将其转化为问题的能力。
5、完善教师的日常问题设计实践
一是确定教学内容的流程。首先,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纲要等资料列出本学段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并绘制知识框架图;其次,将知识框架图中的知识点分配到本学段的教材中,根据教材中的选文内容、单元安排、助读系统确定教材中的每选文的教学内容的大致范围,并绘制教学内容分配表;最后,根据学情从教学内容分配表中确定学习内容。二是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核心问题并预设辅助问题的过程。三是将问题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
四、结束语
总之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在今后的工作和研究中,将利用工作上的便利,一边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一边进行教学内容向问题转化的过程、策略等方面的深入探索,教学内容向问题转化的过程、策略等方面的深入探索,希望通过行动研究充实自己任教间的研究成果,并提高自己的问题设计水平。
【第5篇】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报告
人类是群居生物,每个人都免不了与他人的人际交往,一个人可以没有什么工作技巧,但却不能不会交际,而人际交往技巧往往体现在小学语文的教育中,良好的小学口语教育会给孩子将来与他人的交流技巧打下基础,因此需要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加强此方面的工作,从小培养出孩子的交际能力,这对孩子的终身发展都有莫大的好处,在以后孩子们长大成人踏入社会后这些技巧都会成为他们的敲门砖。
一、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
1、我国国情的需求:
我国人才市场目前处于供大于求的尴尬局面,许多家庭和学校大多都只注重将学生的理论课成绩提高却忽略了他们实践能力的提升,这就导致许多求职者在面临求职或者已经在职的工作者往往有着大量的专业知识却无法表述出来,从而无法创造自己该有的社会价值,因此必须加强在这方面的培养与思想教育工作。
2、日常生活的需求:
人们互相表述信息用的方式大多是用说话来实现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免不了要接触到各种形式的口语交际,而与他人的交流成功与否决定了我们的人际交往圈的大小,在小学阶段就开始这方面的培养可以说已经是刻不容缓的决策。
3、从国外的口语教学科学地看待口语训练:
在英美德等西方国家都对自己国家的学生口语水平方面的教育十分重视,各国母语教学的重点工作都逐步加重了口语训练的比例,比如:
在美国的一些心理生理专家曾搜集了大量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表明了人类脑部管理预言天赋的部分是在左脑,左脑同时也管理着逻辑能力,并且一般人们都不会在小时候注重此方面的发展,因此左脑的发展是满于右脑的,在高效提高孩子口语水平需要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并制定左脑开发工作,脑部发育一般在小学阶段是最快的。
神经学家也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孩子在小学阶段能够稳定地说出话时就开始完善自己的独特语法库,而这个完善的过程大多都在十年左右,在孩子十岁前后是口语发展的最佳阶段。低年级的某些口语教育很可能决定孩子一生中对语法的理解。
二、口语技巧的训练
1、日常生活中的练习:
孩子在完善自己的语法库的时候借鉴的经验大多来自于自己生活中接触到的人,比如父母朋友和老师等,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多和孩子进行交流,比如给孩子讲一些童话故事,然后和孩子一起念,教他们应该怎么正确地念出每一句话,然后再由童话故事引入生活,在生活中如果孩子的某句话说错了也要及时纠正过来,并且在隔一段时间后继续问这一句话的念法,直到真正改过来。孩童时期的教育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家长要以身作则,自己也不能经常说方言式口语,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的口语技巧。
2、教师的积极引导
(1)活跃课堂气氛,增加互动内容:口语的训练不仅在国语课可以进行,在所有课中都可以加入互动内容,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开心的心情下更容易学习知识,并且还能在对于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加深对说话技巧的熟悉度,在无时无刻的练习中真正地理解自己母语的说话技巧。比如:
在数学课上老师教同学们加减法的时候可以将学生叫起来朗读题目,然后逐字分析其中的已知条件,而数学题目中有许多条件是隐含在字里行间需要让学生自行揣摩的,因此数学老师也是非常需要教导学生学习口语知识的,例如在:“( )除以6=20……( )这个算式中要使得余数最大,被除数是( )?余数是( )”这道算术题中为什么问的是被除数而不是除数,应该如何从题目中提取正确的信息,省略不必要的多余条件,还有各种词汇的理解都需要口语训练的加强才可以让学生理解。
(2)分析人物心理活动:口语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它不仅是指说话的技巧,还是指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交互,是一个多元化的交流过程,尤其汉语博大精深,在说一句话的'时候还可能隐含了许多隐性含义,因此在我国的口语训练中应该包含语言、心理以及文化内涵等多个方面。比如:
《小苗与大叔的对话》一文,其中有许多口语对话都可以仔细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并给学生们讲解,比如季羡林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以及“可不是让你一天背下来哟。”这两句时候为什么会笑,还有苗苗在采访的过程中问季羡林的问题的顺序是不是有什么规律,具体是什么?如果更改的话整个采访的过程会不会有什么变化等等问题。从对这些文章的分析来解析人物心理,从而真正让孩子们掌握口语技巧,达到正确的、高效的口语训练效果。
3、孩子本身的性格:
语言的训练从来都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尤其是汉语这样博大精深的语言,更是晦涩难懂其中的含义,这就需要学习者十年如一日的练习,语言的学习并非需要什么天赋,而是积累的过程,而练习的程度往往决定于孩子与他人的交流,如果孩子性格开朗,可以多与他人交流就可以达到训练的效果,但如果孩子是个性格内向的人,那么可能一天也跟别人没说几句话,进而口语水平低下,从而一开口就闹笑话然后更加不敢开口,这样将会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家长与教师应该在孩子生活中积极引导他们主动自主地与他人交流从而达到训练口语和开朗性格的双重效果。
口语教学作为小学阶段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其能力的培养不仅是语言水平的提高,因为语言是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语言是历史前辈传承给我们的巨大财富,因此口语能力的提升也是对自己国家的了解逐渐加深的过程,所以口语的推广也是对于国家文化的传播和继承,承载了巨大的责任,因此教师和家长在孩子的口语学习过程中必须做好应有的监督工作,引导孩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训练,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同时做好口语交际的学习工作,学生们将在学习的过程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6篇】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教学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教学研究报告
摘要:写话是作文教学的前奏,是作文的基础练习。对学生进行写话教学的指导,无论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塑造还是写作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以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为重点研究内容,并从教学经验出发,对其进行详细说明和阐述,旨在切实提高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一二年级写话目标的规定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因此,我们可以得知,写话教学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那么,在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教学中,我们究竟该对学生采取怎样的教学指导呢?
一、善于运用教材内容,使学生体会到写话的乐趣
教材是教师最好的教学助手。而且,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影响下,如今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变得更加丰富,且文章内容多注重于对学生学习智力和思维能力的挖掘和培养。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善于运用教材中的优美范文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写作技巧,对学生进行写话教学的指导,如,明确学生对写话教学的认识、调动学生的写话积极性等,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写话的乐趣,使学生自身的写话能力和写话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二、注重课外阅读积累,提高学生的写话质量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是有限的,所以,除了平常的课内教学,我们还应向学生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要求学生坚持天天阅读课外书,这样,我们就能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使学生的头脑变成一个智慧的.源泉,从而为学生写话质量的提高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当然,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学习认知能力较低,所以,我们应为他们推荐一些适合他们年龄阶段读的课外读物,如,小学生优秀作文、童话故事、连环画、小学生故事会等,并要求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将遇到的优美语句进行摘抄,从而丰富语言积累,增加阅读量,而且,每个星期抽出一节课让学生对所阅读的课外读物和摘抄的优美语句进行分享和交流,为学生的写话学习打下基础。另外,我们还应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对周围的生活事物和生活瞬间进行细致的发现和研究,如,下雨的声音是怎样的、小河流淌的声音是怎样的等,这样,学生在具体写作时,就可以将其运用其中,写话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总之,我们要注重对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使其丰富学生思想,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体系,促使学生的写话质量得到最大幅度的提高。
三、积极采取鼓励措施,调动学生的写话热情
低年级的小学生性格单纯、善良,且极易得到满足。所以,在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依据低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认知能力,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活动,并在评价活动过程中积极采取鼓励措施,如此,便能调动学生的写话热情,使学生对写话学习充满自信心。
比如,在让学生对《狼和小羊》的两种情境进行了假设和续写之后,我们就可对学生的写话内容展开评价活动,如,对于写话内容较好的,在我们让学生将其分享给大家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说说写话内容好在哪里,还有没有继续改进的方法和措施;对于一般的或者较差的,我们不能直接用“不好”这样的词语给予否定,而是在诚恳地提出意见之后再给予鼓励,如“开头写得不错,但如果结尾能够再呼应一些,就更加完美了。”“不错,但是如果再加入一些修辞手法,会更棒。”……这样,我们既不会伤害学生的自信心,也指出了学生写话内容中存在的问题,且调动了学生的写话热情,为提升学生的写话能力提供了有效保障。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高度重视对低年级学生的写话教学,并积极采取各种符合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实际的写话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写话质量,为学生日后的写作奠定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