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汇报书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范文 > 教学报告 > 学生报告

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报告(5篇)

发布时间:2023-12-15 09:35:05 查看人数:71

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报告

第1篇 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报告

作 者:邹 刚

学 校:兰州大学

年 级:96级

院 系:哲学与社会学系

专 业:社会学

指导老师:黄少华(副教授)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国中学生而言,其社会人格同其社会的性质同样具有过渡特征,在传统与现代的人格类型转换的现阶段中透视当代中学生的人格特征,哪些透视出时代的特色,而哪些还体现出历史的束缚。前一点主要出于应用的思考,而后者则更多偏重于对社会文化变迁的理论思考,所有这些,构成了我们从事调查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方法

对于社会人格的基本界定,我们是这样把握的:“即是指在特定历史阶段下其一社会群体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为群体每个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群体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既是社会性的,同时又伴随价值判断过程。”社会人格产生于社会行动,是指“行动的个人赋予其行动以主观意义,行为考虑到他人并在其行动过程中以他人为目标”的这样一种心理特征 。

而研究中的理论假设则主要采用了类型学的方法,正如后文斯宾塞的“尚武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划分一样,我们将社会人格分为传统与现代的两种典型,而社会转型中的中学生社会人格也具有过渡的特征,即旧的社会形态中的某些社会人格与新的社会形态对某些社会人格的表现同时在当代中学生身上体现,而且正向后者转化。

在研究中,我们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法,将全国所有城市分为大、中、小三等,然后在大中城市中按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了26个城市作研究对象,共计回收中学生答卷275份,经检查,结果客观有效,问卷质量高,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作统计分析,并按照调查工作计划中确立的指标项目分别作检验分析,同时结合图书馆中的人口学资料,作了初步的思考。下文中,拟从当代中学生对所处环境的态度与感受、偶像崇拜、人格倾向、转型社会人格结构几方面具体阐述。

二、社会转型期中学生对所处家庭和学校环境的感受和态度

家庭是影响和作用于个体思想观念、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主要社会环境之一,我国素有“三岁看老”的说法,即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早期的家庭教育对个人一生的行为规范、心理特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至个性气质、品德塑造的重要作用,据郑杭生先生所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 ,家庭对个人的社会化的影响大致有三:①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社会化的开端,家庭环境因素对个人的观念、心理和行为习惯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②家庭环境对个人社会化的另一重要意义在于对儿童的感情和爱的培养,家庭环境对个人而言,其作为感情交流和体验爱的主要场所无疑较之其他社会环境重要得多,丰富的感情交流对一个人感情和心理的正常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种感情的社会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处的家庭感情交流的程度如何。③家庭中父母的权威对儿童的社会化具有重大影响,家庭环境中的权威形象和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使家庭社会化对个体的心理和观念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和塑造力。基于此,在我们的调查中,重点设计了有关方面的题目,经过初步的统计分析和基于理论的思考,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是颇值得我们思考的。

那么在学校里,作为“德智体美劳”教育中居首位的“德”又如何呢?调查结果:a)9.8%的老师只强调学习,从不教导学生的品德;b)20.8%的老师强调的道德品质教育虽已在校园内列为正规的课程,但形式老套,所举的榜样人物、模范事迹,空洞而缺乏说服力。c)46.4%的老师虽能深入浅出,于日常生活中举现实例子对学生作颇有说服力的道德教育,但多半“光说不练”,给学生所作的示范性作用不强,d)仅有23.4%的老师才能做到不仅课堂强调品德教育,而且言行一致,以身作则。由此可见,目前中学课堂上的思想品德教育已有落后于形势的迹象,德育的空洞无实际内容,榜样人物缺乏时代性,缺乏说服力,不能面对新时期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的要求已成为中学生对德育评价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实际上,据“对学校各科开设的课程满意度”之调查题目的结果看,中学政治课的平均满意度为2.60,已接近取值“③”--“态度一般”,即使平均值仍在“一般”与“较满意”之间,但有近40%的学生评价很低,这表明了中学德育改革的势在必行。

以上列述的道德协调状况;人际沟通状况;对学校家庭环境的满意度;性生理教育四个方面的问题均是个人社会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境因素,所以寻找当代中学生对其家庭、学校环境的认识和感受态度,是有助于解释他们的社会人格特征的,这也正是我们罗列出以上的调查数据的原因。

三、偶像崇拜与人格倾向--从职业分层的角度看

偶像者,是指人们在生活中具有极高认可度的某种人的类型,人们乐于接受这一类型人的行为模式、思维习惯,以至价值观。而且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附着较强烈、情感的社会行动--崇拜,一个社会有什么样的偶像,能说明该社会中的主导价值观及现实阶层地位的分布状况;传统的价值观和外来的价值观,本土文化和舶来文化、现实的社会环境和理想的人生目标等等外在社会因素是怎样在个人的意识里生根发芽,并接受与其他思想的碰撞?而偶像崇拜即是这种“内化”的一个现实例子,只不过它体现得感情较为强烈罢了,什么样的社会即会有什么样的合理性社会人格,“20世纪60年代以约翰列农为首的'甲壳虫‘摇滚乐队”成为那代人的世界级偶像,美国前总统卡特也说:“他的精神'甲壳虫乐队的精神’--急躁活跃和认真诚恳,嘲讽和理想主义都加在了一起--成了整个一代人的精神。” 而十余年前在我国曾十分流行的一首歌曲以“跟着感觉走,紧抓住梦的手”的歌词成为一些年轻人的人生信条,也跟当时我国社会的普遍心态有关,偶像崇拜与社会人格相互影响的关联由此可见一斑。同时,偶像类型的划分标准带给我们一定的困难,因为考虑到某种偶像大多与其职业有着固定的联系,因此我们试图从职业分类的角度求解析。在问卷题目中列出的十余种偶像类型--它们其中大多数是按职业类型而确立的,而且这样做的结果也能让我们通过目前社会上的十余种主要职业在当代中学生心目中地位的分布状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就是本节标题下附加“从职业分层的角度看”副标题的目的。

富追求的理想目标,相比之下,选择“著名政治家”为崇拜偶像的只占4.9%,选择“优秀教师”作崇拜偶像的仅占2.2%,由此我们可以想像虽然师范院校在高考中也是报考的热门,但在报考的考生中又有多少人是以当老师为人生的理想呢?传统的偶像在当代中学生心目中已日益显得没有魅力,其中选择“生产劳模”的比例最低,为0.9%,只有极少数的中学生期望未来作一个“优秀的工人”。

由以上的数种偶像崇拜的排列状况看,在当今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结构中,有一些新的特点出现,乐于表现自我,注重自身的独立性,敢于直言利益,注重职业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对强调奉献而回报不高的职业类型兴趣不大。或许我们可以说这是功利的一代,但事实上,这正是商品经济所呼唤的社会人格。他们是历史与文化的适应者,但更是未来的开拓者。

转型社会中社会人格也发生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而在此过渡阶段便呈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人格类型的嬗变。美国社会学思想家在其“尚武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划分中,对“尚武社会”的社会成员的精神特征归纳为:“一致、服从、忠诚、墨守成规、无创新精神、依赖权威,以及关于现状既是自然的又是惟一可能的信念。由具有这种思想组成的社会必然是保守的和敌视创新的,不灵活的及难以重新组织的……。”而他对于“工业社会”的描述则为:“……个人更注重个人的利益;不强求价值信念的同一(这实际上意味着整个社会中的人们更具备”宽容“和”同情“的精神,但须注意,这里”同情“指的是类同于马克思·韦伯所提出的”解释性的理解“,即”是指在获得关于指导行动者的动机的知识的理解行为“ ,颇类似于孔子的”忠恕之道“里的”尽己之心和推己及人“ ,也就是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以他人的价值观念看待事物);愿意在价值多元化的组织中而不愿在强制性的组织中生活;强调个人的努力,视自致的社会角色的价值高于先赋的社会角色的价值;尤其重视个人的独立意识和求新求变精神,而不愿受制于一般舆论的束缚;对待他人更显尊重但不屈服迷信权威;不愿受他人的役使而力求保持合作的伙伴关系。”

当然,以上两种社会类型的划分仅仅是两种理想型的划分,而就目前我国的阶段看,处于这两者的中间阶段,也就明显地带有社会人格的过渡特征,在社会的转型期中,无疑也会带有一些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消极影响,人的发展状况也会具有一些新的变化,如人格分离、心理浮躁、焦虑和动荡不定、价值观困窘、行为易失范等等。但从历史的取向上看,塑造经济关系及意识上独立自主的个人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市场要求个人具有与企业同样的主体地位,淡化依赖性;而且更要求人的平等意识,这不仅指人的法律地位平等,更注重的是平等的竞争,当然这种竞争的平等“只能是机遇均等,而不能是完全的平等……” ;同时更鼓励个人具有风险意识,“高风险投入才能有高收益回报”的观点已深入人心;人们互相之间的社会互动带有信息社会的“广而不深”的时代特征,更重功利和时效;极为重视契约型的人际关系;由于人的自主性及自尊心大为增强,故尊重他人,持合作精神与人共事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强调机遇,在获取社会价值目标上有时甚至存在侥幸的心理,如期望靠彩票发大财而促成摸奖的火爆场面的现实写照;凡此种种社会心态的演变及社会人格的变化,我们认为均会深刻地影响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的形成。市场经济已向新时代的人格作出了要求,那么,当代中学生是否适应这种挑战呢?

四、当代中学生社会人格结构现状的分析

低赞同度等级层:属于此层中的社会人格共有6项:分别是⑤“独立思考”(4.4%);⑥“慷慨大方”(1.9%);⑧“有合作精神”(1.9%);⑨“尊老爱幼”(3.6%);10“勤俭节约”(1.4%),这些社会人格在当代中学生心目中属于不被重视的类型,他们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认为其为“最重要的品质”。“勤俭节约”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但在当今社会环境下的青少年已不再信奉他们的父辈所秉承的经济观,更多的人体现出一种理财的新观念,他们讲求生活的质量,却又不会轻视每一分钱,该花的决不吝惜,不该花的决不胡花,故只有1.9%的人赞同“慷慨大方”为最重要品质。而“尊老爱幼”的比例之低,则恐怕要归咎于现代家庭中子女的地位畸形偏高,中学生普遍有“小皇帝”心态。他们对这样的传统美德,缺乏较深的体会。在生活中养尊处优,不能吃苦,因此也不大赞同“工作勤奋”的踏实态度,由于上述家庭、学校的某些原因,现代中学生的独立性也不够强,同时现行的教育体制中鼓励学生思辨精神的因素甚少,故中学生也普遍未认识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最后,中学生中“缺乏合作精神”的态度是最令我们担忧的,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专门化,以及人们的社会交往日渐变得“大量化、深度浅”的特征,个人要想在未来的社会中获得成功而又缺乏合作精神则无异于天方夜谭,当代中学生未能认识到这一点,而过分强调个人的能力,以个人为中心,这是极为有害的。

总 结

在对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现状的调查研中,看到了光明的一面,也看到了不足之处。当代中学生正以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身影走进我们的研究视野。理性化与功利化并存,日益渴求独立却缺乏理解,欲自立而又不能完全自立的他们无疑是我们国家、民族未来的希望,历史选择了他们并塑造他们,他们的社会人格将是21世纪中国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人格,社会在进化、人也同样在进化,诚挚地希望其中那些不和谐的音符不会影响这一首瑰丽的交响曲。

点 评

本文运用类型学的方法,对当代城市中学生的人格状况进行了定量的研究,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学调查方法的较好把握。不过相对而言,作者对社会理论的把握尚有一定的差距。

兰州大学:黄少华副教授

第2篇 调查报告: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我们的社会处在现代化的进程当中,而教育界也在逐步完成自身的现代化。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培养人的机制,新的人才需具备哪些特征?目前学校和家庭对中学生的不利影响有哪些?这些问题自然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故而在1999年“社会调查实践课”中,我们选定了“全国26个大中城市中学生家庭与学校教育现状抽样调查”这一课题。经过调查和分析汇总,参考各种文献,现选取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特征作研究对象,原因有以下两点:①通过调查了解当代中学生社会人格的现状,可以发现我们的家庭、学校在学生性格培养上存在的不足,是哪些因素导致积极的社会人格,而哪些又导致消极的人格。②对目前处在转型社会中的我国中学生而言,其社会人格同其社会的性质同样具有过渡特征,在传统与现代的人格类型转换的现阶段中透视当代中学生的人格特征,哪些透视出时代的特色,而哪些还体现出历史的束缚。前一点主要出于应用的思考,而后者则更多偏重于对社会文化变迁的理论思考,所有这些,构成了我们从事调查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方法

对于社会人格的基本界定,我们是这样把握的:“即是指在特定历史阶段下其一社会群体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为群体每个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群体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既是社会性的,同时又伴随价值判断过程。”社会人格产生于社会行动,是指“行动的个人赋予其行动以主观意义,行为考虑到他人并在其行动过程中以他人为目标”的这样一种心理特征 。

而研究中的理论假设则主要采用了类型学的方法,正如后文斯宾塞的“尚武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划分一样,我们将社会人格分为传统与现代的两种典型,而社会转型中的中学生社会人格也具有过渡的特征,即旧的社会形态中的某些社会人格与新的社会形态对某些社会人格的表现同时在当代中学生身上体现,而且正向后者转化。

在研究中,我们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法,将全国所有城市分为大、中、小三等,然后在大中城市中按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了26个城市作研究对象,共计回收中学生答卷275份,经检查,结果客观有效,问卷质量高,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作统计分析,并按照调查工作计划中确立的指标项目分别作检验分析,同时结合图书馆中的人口学资料,作了初步的思考。下文中,拟从当代中学生对所处环境的态度与感受、偶像崇拜、人格倾向、转型社会人格结构几方面具体阐述。

二、社会转型期中学生对所处家庭和学校环境的感受和态度

家庭是影响和作用于个体思想观念、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主要社会环境之一,我国素有“三岁看老”的说法,即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早期的家庭教育对个人一生的行为规范、心理特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至个性气质、品德塑造的重要作用,据郑杭生先生所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家庭对个人的社会化的影响大致有三:①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社会化的开端,家庭环境因素对个人的观念、心理和行为习惯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②家庭环境对个人社会化的另一重要意义在于对儿童的感情和爱的培养,家庭环境对个人而言,其作为感情交流和体验爱的主要场所无疑较之其他社会环境重要得多,丰富的感情交流对一个人感情和心理的正常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种感情的社会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处的家庭感情交流的程度如何。③家庭中父母的权威对儿童的社会化具有重大影响,家庭环境中的权威形象和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使家庭社会化对个体的心理和观念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和塑造力。基于此,在我们的调查中,重点设计了有关方面的题目,经过初步的统计分析和基于理论的思考,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是颇值得我们思考的。

1.部分父母老师的德育影响力与子女自身难以协调一致。在被调查的中学生当中,有70.2%的父母较注重子女的德育教育,而且在平时能够作到言传身教,自身具有示范性作用,这对子女的教育是非常有利的,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有29.8%的父母则不是很注重德育的教育,这已是一个不低的比例,事实上,父母亲在家庭内的各种行为所体现的道德、形象和道德内涵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子女的楷模,这在人生观尚未完全定型的青春期前期的少年儿童中尤为如此。父母与子女在家庭里充当的角色与地位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说“父母是施教者,子女是受教者,是依赖者,他对有支配权的一方--父母,会发现’自居作用’,而子女在这种作用下会追随和仿效父母,以期将来能成为父母那样的人。 ”当然这种机制的作用有时完全是潜意识的。由调查的结果来看,在问及学生“当老师教导您怎样做人与父母教导不一致时,您会选择什么?”有4.7%的中学生选择了(a)“听父亲的”其较之(b)“听母亲的”所选比例4.3%稍高,但由此已可看出现代中国家庭德育中母亲的地位较之古代“父严母慈”的家庭中母亲的地位已有很大的提升,虽然这样,还是可以看出现代中学生对父母的教导的依赖性已下降到足以引起重视的地步,因为也有11.9%的学生选择(c)“听老师的”,可见在学生的品德教育的施行者中,老师无疑是较之家长更具有道德典范和说服力的人物,其所行所言会给尚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奠基阶段的中学生带来巨大的塑造性影响。当然,在“父母教导与老师教导不一致时”,大多数中学生还是理性地选择了“谁对就听谁的”(f),这一比例达50.2%,而不是像以上三个简单地选“父亲”(a)4.7%、“母亲”(b)4.3%或“老师”(c)11.9%那样,“谁对就听谁的”表明了他们已具有判断的能力,不盲从、不迷信权威,这是当代青少年心理上的一个显著特征。不过我们仍须看到另一面,竟然有24.3%的中学生选择(e)“谁的说法与我相符合就听谁的”,这一比例之高是让我们始料不及的,我们起码可从中看出当代中学生的“自我中心”倾向的表现,当代的中学生,由于独生子女占较大比例(本次调查结果中,独生子女占66%),在家庭中地位较高,致使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得到强化。而这种性格特征一方面会导致一部分学生持有过度的“自尊感”,而且对于他们未来生活中面临的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无疑是一种潜在的阻碍。这一部分学生较之前面“谁对就听谁的”那些学生而言,更难以与人相处,常常以自己的价值标准评判一切事物,难以做到客观、公正和替他人着想,这是我们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所应重视的一个问题。最后,我们关注到选择(d)项“谁的都不听”的那一部分学生群体,这一部分学生占总体的4.7%。他们的回答显明地表现了接近青春期和正处在青春期中的青少年所普遍具有的叛逆性,不过他们的回答更趋极端罢了。叛逆性,这种具有抵抗色彩的心理特征,本身就是该年龄段人群的社会人格之一,中学生“他们在这一时期特别注意观察和认识各种社会角色的意义,学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实现角色的自我不同,而如果个人在这一时期的社会交往活动缺乏主动和自信,将不能正确地理解各种社会角色的意义,而在活动出现角色混淆不清的现象。” 既然青少年特别注意观察他人的行为以利于自己的角色扮演,但同时家庭里父母的教导与学校里老师的教导如果存在价值指向上的不一致性(这种情况目前在我国的确存在:老师作为传统的道德训导者与尤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家庭中父母的价值观实际是有很大的不一致性的)这种不一致性增加了青少年的困惑,有时让他们无所适从,兼之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的自我意识与独立意识发展进程加快,而且快速的知识、科学技术的更替又打破对以往权威和长辈的一味服从,于是一部分青少年就有可能不重视传统的道德教育,他们就可能“谁的都不听”

第3篇 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优秀调查报告

我们的社会处在现代化的进程当中,而教育界也在逐步完成自身的现代化。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培养人的机制,新的人才需具备哪些特征?目前学校和家庭对中学生的不利影响有哪些?这些问题自然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故而在1999年“社会调查实践课”中,我们选定了“全国26个大中城市中学生家庭与学校教育现状抽样调查”这一课题。经过调查和分析汇总,参考各种文献,现选取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特征作研究对象,原因有以下两点:①通过调查了解当代中学生社会人格的现状,可以发现我们的家庭、学校在学生性格培养上存在的不足,是哪些因素导致积极的社会人格,而哪些又导致消极的人格。②对目前处在转型社会中的我

国中学生而言,其社会人格同其社会的性质同样具有过渡特征,在传统与现代的人格类型转换的现阶段中透视当代中学生的人格特征,哪些透视出时代的特色,而哪些还体现出历史的束缚。前一点主要出于应用的思考,而后者则偏重于对社会文化变迁的理论思考,所有这些,构成了我们从事调查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方法

对于社会人格的基本界定,我们是这样把握的:“即是指在特定历史阶段下其一社会群体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为群体每个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群体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既是社会性的,同时又伴随价值判断过程。”社会人格产生于社会行动,是指“行动的个人赋予其行动以主观意义,行为考虑到他人并在其行动过程中以他人为目标”的这样一种心理特征 。

而研究中的理论假设则主要采用了类型学的方法,正如后文斯宾塞的“尚武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划分一样,我们将社会人格分为传统与现代的两种典型,而社会转型中的中学生社会人格也具有过渡的特征,即旧的社会形态中的某些社会人格与新的社会形态对某些社会人格的表现同时在当代中学生身上体现,而且正向后者转化。

在研究中,我们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法,将全国所有城市分为大、中、小三等,然后在大中城市中按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了26个城市作研究对象,共计回收中学生答卷275份,经检查,结果客观有效,问卷质量高,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作统计分析,并按照调查工作计划中确立的指标项目分别作检验分析,同时结合图书馆中的人口学资料,作了初步的思考。下文中,拟从当代中学生对所处环境的态度与感受、偶像崇拜、人格倾向、转型社会人格结构几方面具体阐述。

二、社会转型期中学生对所处家庭和学校环境的感受和态度

家庭是影响和作用于个体思想观念、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主要社会环境之一,我国素有“三岁看老”的说法,即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早期的家庭教育对个人一生的行为规范、心理特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至个性气质、品德塑造的重要作用,据郑杭生先生所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 ,家庭对个人的社会化的影响大致有三:①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社会化的开端,家庭环境因素对个人的观念、心理和行为习惯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②家庭环境对个人社会化的另一重要意义在于对儿童的感情和爱的培养,家庭环境对个人而言,其作为感情交流和体验爱的主要场所无疑较之其他社会环境重要得多,丰富的感情交流对一个人感情和心理的正常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种感情的社会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处的家庭感情交流的程度如何。③家庭中父母的权威对儿童的社会化具有重大影响,家庭环境中的权威形象和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使家庭社会化对个体的心理和观念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和塑造力。基于此,在我们的调查中,重点设计了有关方面的题目,经过初步的统计分析和基于理论的思考,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是颇值得我们思考的。

1.部分父母老师的德育影响力与子女自身难以协调一致。在被调查的中学生当中,有70.2%的父母较注重子女的德育教育,而且在平时能够作到言传身教,自身具有示范性作用,这对子女的教育是非常有利的,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有29.8%的父母则不是很注重德育的教育,这已是一个不低的比例,事实上,父母亲在家庭内的各种行为所体现的道德、形象和道德内涵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子女的楷模,这在人生观尚未完全定型的青春期前期的少年儿童中尤为如此。父母与子女在家庭里充当的角色与地位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说“父母是施教者,子女是受教者,是依赖者,他对有支配权的一方--父母,会发现’自居作用’,而子女在这种作用下会追随和仿效父母,以期将来能成为父母那样的人。 ”当然这种机制的作用有时完全是潜意识的。由调查的结果来看,在问及学生“当老师教导您怎样做人与父母教导不一致时,您会选择什么?”有4.7%的中学生选择了(a)“听父亲的”其较之(b)“听母亲的”所选比例4.3%稍高,但由此已可看出现代中国家庭德育中母亲的地位较之古代“父严母慈”的家庭中母亲的地位已有很大的提升,虽然这样,还是可以看出现代中学生对父母的教导的依赖性已下降到足以引起重视的地步,因为也有11.9%的学生选择(c)“听老师的”,可见在学生的品德教育的施行者中,老师无疑是较之家长更具有道德典范和说服力的人物,其所行所言会给尚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奠基阶段的中学生带来巨大的塑造性影响。当然,在“父母教导与老师教导不一致时”,大多数中学生还是理性地选择了“谁对就听谁的”(f),这一比例达50.2%,而不是像以上三个简单地选“父亲”(a)4.7%、“母亲”(b)4.3%或“老师”(c)11.9%那样,“谁对就听谁的”表明了他们已具有判断的能力,不盲从、不迷信权威,这是当代青少年心理上的一个显著特征。不过我们仍须看到另一面,竟然有24.3%的中学生选择(e)“谁的说法与我相符合就听谁的”,这一比例之高是让我们始料不及的,我们起码可从中看出当代中学生的“自我中心”倾向的表现,当代的中学生,由于独生子女占较大比例(本次调查结果中,独生子女占66%),在家庭中地位较高,致使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得到强化。而这种性格特征一方面会导致一部分学生持有过度的“自尊感”,而且对于他们未来生活中面临的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无疑是一种潜在的阻碍。这一部分学生较之前面“谁对就听谁的”那些学生而言,更难以与人相处,常常以自己的价值标准评判一切事物,难以做到客观、公正和替他人着想,这是我们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所应重视的一个问题。最后,我们关注到选择(d)项“谁的都不听”的那一部分学生群体,这一部分学生占总体的4.7%。他们的回答显明地表现了接近青春期和正处在青春期中的青少年所普遍具有的叛逆性,不过他们的回答更趋极端罢了。叛逆性,这种具有抵抗色彩的心理特征,本身就是该年龄段人群的社会人格之一,中学生“他们在这一时期特别注意观察和认识各种社会角色的意义,学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实现角色的自我不同,而如果个人在这一时期的社会交往活动缺乏主动和自信,将不能正确地理解各种社会角色的意义,而在活动出现角色混淆不清的现象。” 既然青少年特别注意观察他人的行为以利于自己的角色扮演,但同时家庭里父母的教导与学校里老师的教导如果存在价值指向上的不一致性(这种情况目前在我国的确存在:老师作为传统的道德训导者与尤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家庭中父母的价值观实际是有很大的不一致性的)这种不一致性增加了青少年的困惑,有时让他们无所适从,兼之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的自我意识与独立意识发展进程加快,而且快速的知识、科学技术的更替又打破对以往权威和长辈的一味服从,于是一部分青少年就有可能不重视传统的道德教育,他们就可能“谁的都不听” 。

第4篇 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的调查报告

经过调查和分析汇总,参考各种文献,现选取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特征作研究对象,原因有以下两点:①通过调查了解当代中学生社会人格的现状,可以发现我们的家庭、学校在学生性格培养上存在的不足,是哪些因素导致积极的社会人格,而哪些又导致消极的人格。②对目前处在转型社会中的我国中学生而言,其社会人格同其社会的性质同样具有过渡特征,在传统与现代的人格类型转换的现阶段中透视当代中学生的人格特征,哪些透视出时代的特色,而哪些还体现出历史的束缚。前一点主要出于应用的思考,而后者则偏重于对社会文化变迁的理论思考,所有这些,构成了我们从事调查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方法

对于社会人格的基本界定,我们是这样把握的:即是指在特定历史阶段下其一社会群体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为群体每个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群体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既是社会性的,同时又伴随价值判断过程。社会人格产生于社会行动,是指行动的个人赋予其行动以主观意义,行为考虑到他人并在其行动过程中以他人为目标的这样一种心理特征 。

而研究中的理论假设则主要采用了类型学的方法,正如后文斯宾塞的尚武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划分一样,我们将社会人格分为传统与现代的两种典型,而社会转型中的中学生社会人格也具有过渡的特征,即旧的社会形态中的某些社会人格与新的社会形态对某些社会人格的表现同时在当代中学生身上体现,而且正向后者转化。

在研究中,我们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法,将全国所有城市分为大、中、小三等,然后在大中城市中按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了26个城市作研究对象,共计回收中学生答卷275份,经检查,结果客观有效,问卷质量高,并采用 spss统计软件作统计分析,并按照调查工作计划中确立的指标项目分别作检验分析,同时结合图书馆中的人口学资料,作了初步的思考。下文中,拟从当代中学生对所处环境的态度与感受、偶像崇拜、人格倾向、转型社会人格结构几方面具体阐述。

二、社会转型期中学生对所处家庭和学校环境的感受和态度

家庭是影响和作用于个体思想观念、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主要社会环境之一,我国素有三岁看老的说法,即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早期的家庭教育对个人一生的行为规范、心理特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至个性气质、品德塑造的重要作用,据郑杭生先生所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 ,家庭对个人的社会化的影响大致有三:①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社会化的开端,家庭环境因素对个人的观念、心理和行为习惯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②家庭环境对个人社会化的另一重要意义在于对儿童的感情和爱的培养,家庭环境对个人而言,其作为感情交流和体验爱的主要场所无疑较之其他社会环境重要得多,丰富的感情交流对一个人感情和心理的正常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种感情的社会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处的家庭感情交流的程度如何。③家庭中父母的权威对儿童的社会化具有重大影响,家庭环境中的权威形象和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使家庭社会化对个体的心理和观念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和塑造力。基于此,在我们的调查中,重点设计了有关方面的题目,经过初步的统计分析和基于理论的思考,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是颇值得我们思考的。

部分父母老师的德育影响力与子女自身难以协调一致。在被调查的中学生当中,有70.2%的父母较注重子女的德育教育,而且在平时能够作到言传身教,自身具有示范性作用,这对子女的教育是非常有利的,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有29.8%的父母则不是很注重德育的教育,这已是一个不低的比例,事实上,父母亲在家庭内的各种行为所体现的道德、形象和道德内涵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子女的楷模,这在人生观尚未完全定型的青春期前期的少年儿童中尤为如此。父母与子女在家庭里充当的角色与地位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说父母是施教者,子女是受教者,是依赖者,他对有支配权的一方--父母,会发现自居作用,而子女在这种作用下会追随和仿效父母,以期将来能成为父母那样的人。当然这种机制的作用有时完全是潜意识的。

最后,我们关注到选择(d)项谁的都不听的那一部分学生群体,这一部分学生占总体的4.7%。他们的回答显明地表现了接近青春期和正处在青春期中的青少年所普遍具有的叛逆性,不过他们的回答更趋极端罢了。叛逆性,这种具有抵抗色彩的心理特征,本身就是该年龄段人群的社会人格之一,中学生他们在这一时期特别注意观察和认识各种社会角色的意义,学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实现角色的自我不同,而如果个人在这一时期的社会交往活动缺乏主动和自信,将不能正确地理解各种社会角色的意义,而在活动出现角色混淆不清的现象。

既然青少年特别注意观察他人的行为以利于自己的角色扮演,但同时家庭里父母的教导与学校里老师的教导如果存在价值指向上的不一致性(这种情况目前在我国的确存在:老师作为传统的道德训导者与尤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家庭中父母的价值观实际是有很大的不一致性的)这种不一致性增加了青少年的困惑,有时让他们无所适从,兼之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的自我意识与独立意识发展进程加快,而且快速的知识、科学技术的更替又打破对以往权威和长辈的一味服从,于是一部分青少年就有可能不重视传统的道德教育,他们就可能谁的都不听 。

第5篇 2023年9月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报告

我们的社会处在现代化的进程当中,而教育界也在逐步完成自身的现代化。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培养人的机制,新的人才需具备哪些特征?目前学校和家庭对中学生的不利影响有哪些?这些问题自然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故而在1999年“社会调查实践课”中,我们选定了“全国26个大中城市中学生家庭与学校教育现状抽样调查”这一课题。经过调查和分析汇总,参考各种文献,现选取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特征作研究对象,原因有以下两点:①通过调查了解当代中学生社会人格的现状,可以发现我们的家庭、学校在学生性格培养上存在的不足,是哪些因素导致积极的社会人格,而哪些又导致消极的人格。②对目前处在转型社会中的我

国中学生而言,其社会人格同其社会的性质同样具有过渡特征,在传统与现代的人格类型转换的现阶段中透视当代中学生的人格特征,哪些透视出时代的特色,而哪些还体现出历史的束缚。前一点主要出于应用的思考,而后者则更多偏重于对社会文化变迁的理论思考,所有这些,构成了我们从事调查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方法

对于社会人格的基本界定,我们是这样把握的:“即是指在特定历史阶段下其一社会群体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为群体每个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群体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既是社会性的,同时又伴随价值判断过程。”社会人格产生于社会行动,是指“行动的个人赋予其行动以主观意义,行为考虑到他人并在其行动过程中以他人为目标”的这样一种心理特征 。

而研究中的理论假设则主要采用了类型学的方法,正如后文斯宾塞的“尚武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划分一样,我们将社会人格分为传统与现代的两种典型,而社会转型中的中学生社会人格也具有过渡的特征,即旧的社会形态中的某些社会人格与新的社会形态对某些社会人格的表现同时在当代中学生身上体现,而且正向后者转化。

在研究中,我们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法,将全国所有城市分为大、中、小三等,然后在大中城市中按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了26个城市作研究对象,共计回收中学生答卷275份,经检查,结果客观有效,问卷质量高,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作统计分析,并按照调查工作计划中确立的指标项目分别作检验分析,同时结合图书馆中的人口学资料,作了初步的思考。下文中,拟从当代中学生对所处环境的态度与感受、偶像崇拜、人格倾向、转型社会人格结构几方面具体阐述。

二、社会转型期中学生对所处家庭和学校环境的感受和态度

家庭是影响和作用于个体思想观念、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主要社会环境之一,我国素有“三岁看老”的说法,即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早期的家庭教育对个人一生的行为规范、心理特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至个性气质、品德塑造的重要作用,据郑杭生先生所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 ,家庭对个人的社会化的影响大致有三:①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社会化的开端,家庭环境因素对个人的观念、心理和行为习惯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②家庭环境对个人社会化的另一重要意义在于对儿童的感情和爱的培养,家庭环境对个人而言,其作为感情交流和体验爱的主要场所无疑较之其他社会环境重要得多,丰富的感情交流对一个人感情和心理的正常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种感情的社会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处的家庭感情交流的程度如何。③家庭中父母的权威对儿童的社会化具有重大影响,家庭环境中的权威形象和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使家庭社会化对个体的心理和观念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和塑造力。基于此,在我们的调查中,重点设计了有关方面的题目,经过初步的统计分析和基于理论的思考,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是颇值得我们思考的。

1.部分父母老师的德育影响力与子女自身难以协调一致。在被调查的中学生当中,有70.2%的父母较注重子女的德育教育,而且在平时能够作到言传身教,自身具有示范性作用,这对子女的教育是非常有利的,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有29.8%的父母则不是很注重德育的教育,这已是一个不低的比例,事实上,父母亲在家庭内的各种行为所体现的道德、形象和道德内涵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子女的楷模,这在人生观尚未完全定型的青春期前期的少年儿童中尤为如此。父母与子女在家庭里充当的角色与地位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说“父母是施教者,子女是受教者,是依赖者,他对有支配权的一方--父母,会发现’自居作用’,而子女在这种作用下会追随和仿效父母,以期将来能成为父母那样的人。 ”当然这种机制的作用有时完全是潜意识的。由调查的结果来看,在问及学生“当老师教导您怎样做人与父母教导不一致时,您会选择什么?”有4.7%的中学生选择了(a)“听父亲的”其较之(b)“听母亲的”所选比例4.3%稍高,但由此已可看出现代中国家庭德育中母亲的地位较之古代“父严母慈”的家庭中母亲的地位已有很大的提升,虽然这样,还是可以看出现代中学生对父母的教导的依赖性已下降到足以引起重视的地步,因为也有11.9%的学生选择(c)“听老师的”,可见在学生的品德教育的施行者中,老师无疑是较之家长更具有道德典范和说服力的人物,其所行所言会给尚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奠基阶段的中学生带来巨大的塑造性影响。当然,在“父母教导与老师教导不一致时”,大多数中学生还是理性地选择了“谁对就听谁的”(f),这一比例达50.2%,而不是像以上三个简单地选“父亲”(a)4.7%、“母亲”(b)4.3%或“老师”(c)11.9%那样,“谁对就听谁的”表明了他们已具有判断的能力,不盲从、不迷信权威,这是当代青少年心理上的一个显著特征。不过我们仍须看到另一面,竟然有24.3%的中学生选择(e)“谁的说法与我相符合就听谁的”,这一比例之高是让我们始料不及的,我们起码可从中看出当代中学生的“自我中心”倾向的表现,当代的中学生,由于独生子女占较大比例(本次调查结果中,独生子女占66%),在家庭中地位较高,致使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得到强化。而这种性格特征一方面会导致一部分学生持有过度的“自尊感”,而且对于他们未来生活中面临的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无疑是一种潜在的阻碍。这一部分学生较之前面“谁对就听谁的”那些学生而言,更难以与人相处,常常以自己的价值标准评判一切事物,难以做到客观、公正和替他人着想,这是我们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所应重视的一个问题。最后,我们关注到选择(d)项“谁的都不听”的那一部分学生群体,这一部分学生占总体的4.7%。他们的回答显明地表现了接近青春期和正处在青春期中的青少年所普遍具有的叛逆性,不过他们的回答更趋极端罢了。叛逆性,这种具有抵抗色彩的心理特征,本身就是该年龄段人群的社会人格之一,中学生“他们在这一时期特别注意观察和认识各种社会角色的意义,学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实现角色的自我不同,而如果个人在这一时期的社会交往活动缺乏主动和自信,将不能正确地理解各种社会角色的意义,而在活动出现角色混淆不清的现象。” 既然青少年特别注意观察他人的行为以利于自己的角色扮演,但同时家庭里父母的教导与学校里老师的教导如果存在价值指向上的不一致性(这种情况目前在我国的确存在:老师作为传统的道德训导者与尤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家庭中父母的价值观实际是有很大的不一致性的)这种不一致性增加了青少年的困惑,有时让他们无所适从,兼之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的自我意识与独立意识发展进程加快,而且快速的知识、科学技术的更替又打破对以往权威和长辈的一味服从,于是一部分青少年就有可能不重视传统的道德教育,他们就可能“谁的都不听” 。

那么在学校里,作为“德智体美劳”教育中居首位的“德”又如何呢?调查结果:a)9.8%的老师只强调学习,从不教导学生的品德;b)20.8%的老师强调的道德品质教育虽已在校园内列为正规的课程,但形式老套,所举的榜样人物、模范事迹,空洞而缺乏说服力。c)46.4%的老师虽能深入浅出,于日常生活中举现实例子对学生作颇有说服力的道德教育,但多半“光说不练”,给学生所作的示范性作用不强,d)仅有23.4%的老师才能做到不仅课堂强调品德教育,而且言行一致,以身作则。由此可见,目前中学课堂上的思想品德教育已有落后于形势的迹象,德育的空洞无实际内容,榜样人物缺乏时代性,缺乏说服力,不能面对新时期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的要求已成为中学生对德育评价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实际上,据“对学校各科开设的课程满意度”之调查题目的结果看,中学政治课的平均满意度为2.60,已接近取值“③”--“态度一般”,即使平均值仍在“一般”与“较满意”之间,但有近40%的学生评价很低,这表明了中学德育改革的势在必行。

2.学生在家庭内、学校内缺乏与家长、老师的情感交流,就调查问卷中“交流状况”一题而言,“与同学谈心或讨论问题”是中学生人际交往中最为频繁、最为主要的形式,用spss中的descriptive(描述性统计)功能得出中学生总体对“与同学交流与讨论”一项的总体平均值为1.87,在取值①“非常多”与②“较之多”间,靠近“较多”,这反映了中学生的人际交往对象中,同辈群体和首届群体间的交流更容易让他们接受,正是在这种交流中个人开始作为一个主动参与者,作为一个社会的“准成员”逐步领会各种社会角色的含义和规范。其次,“与父母一起看电视”的总体平均值为2.53,在取值②“较多”与取值③“一般”中间。但相比之下,语言的交流状况则不是很令人乐观,“与母亲谈心和讨论问题的总体均值为2.71已靠近”一般“水平,”与父亲谈心和讨论问题“均值为3.13,”与老师谈心和讨论问题“均值为3.62,已在”一般“与”较少“之间,且大大低于与母亲的交流状况均值。由以上数据得知,青少年选择的交流对象首先是同学或朋友,其次是母亲,再次是父亲,最后才是老师,这同目前的学校教育现状有关,据调查,仅有1.7%的学生承认经常有老师到家中家访,有20.7%的学生承认偶尔有老师家访,有77.4%的学生从未见过老师家访。同样,在对”学校诸方面的满意度“调查中,学生最不满意的列举项中,排在第三位的就是学生认为”师生间缺乏交流与理解。“应试教育格局下师生间缺乏交流,亲子间缺乏沟通已成痼疾,目前,素质教育已提到中国教育改革的议事日程上,我们相信在将来的学校教育中,越来越多的师生间会建立一种融洽、和谐的友谊关系,这是新时代社会的需要,也是未来人人格的需要。

3.对家庭、学校的各种状况的满意度:在问卷上,我们一共询问了中学生对其家庭的七种基本情况的满意度,得到的每项的平均值均在取值②”较满意“与取值③”一般“之间,但达不到超过”较满意“的水平,按满意度从高到低地排列为:”父母从不体罚自己(2.12,指均值,下同);“对父母的职业”(2.27);“对家庭的住房情况”(2.41);“对家里给自己的零用钱”(2.48),“对家庭的收入”(2.53),“对家庭对自己的兴趣的了解”(2.56),最低的是“听取自己的意见”(2.74),由均值最低的两项来看,目前中学生对家庭觉得较不满意的方面主要还是亲子间的交流与了解不够,特别是对自己缺乏一种“以成人对待”,能够给自己在家中以一定的决定权和发言权的民主态度,这对于处在青少年期的中学生而言,是一种缺乏认同与肯定的不利因素,故而当我们在“自我评价”一题中询问“您觉得自己是否独立”,回答值的平均值为1.88,非常靠近值②“一般”水平,由此可见青少年学生面对以上家庭环境难以培养自我的独立感与成就感。

同样,我们就学校的各项情况也作了满意度调查,在涉及到的12个学校方面选项的询问结果中,学生反映最不满意的就是“作业太多”,其次为“课本内容单调、乏味”,再其次,中学生对“师生间缺乏理解与交流”也不满意,这是三个主要的方面,也可以看作是“填鸭式”教育的直接弊端,中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他们应该在学习中具有很高的主动性、创造性,这种“填鸭”教育一方面使师生关系容易趋于紧张,另一方面又可能剥夺一部分学生人格的自由发展,例如社交方面,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学校大都重升学而轻素质教育,据调查,仅有20.0%的学校开设过培养学生“个人气质修养、社交技巧”的素质课,而学生自己反映“同他人打交道”的社交能力从调查结果看,均值为2.56,总体在“一般”水平附近,实在不高。著名的美国成功学的创始人之一卡耐基曾说过:“一个人的成功,其中只有15%直接得助于他的专业知识,而85%得助于他的人际交往能力”,此言虽未免尽对,但未来的社会中,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必具条件之一,而其他的精神特征,例如现代人必需的“合非精神”,在我们的中学生中也表现得让人不满意,这一点下文将具体描述。

4.家庭、学校中性教育方面的问题:据调查,在中学生中有69.8%的人接触过学校开设的生理卫生课教育,而30.1%的人则根本未上过这方面的课,更不用说对性知识有科学全面的了解,对性生理知识有80.2%的人声称“了解一点”,而9.2%的人完全不了解,仅有10.6%的中学生声称有“全面的了解”。由这些数字可见,目前在广大中学开设的性教育或生理卫生课中的性教育内容的讲授确有“摆样子、走过场”的现象存在,而在家庭中,“父母对性知识方面的回答态度”更令人堪忧,60.9%的父母从不过问孩子这方面的问题,更谈不上教育,11.0%的父母不好意思回答,只引导孩子自己去看书,更有5.7%的父母禁止子女打听此类问题,而2.6%的父母对子女的问题置之不理。那么,在总体中,仅有17.6%的父母能够做到以科学、开明的态度向孩子说明性方面的科学知识,而不是一味采取“讳疾忌医”的态度。事实上,性知识作为个人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个人的未来生活质量及心理成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方面的知识若不完善,则个人的人格也不能视为完善的人格,在学校、家庭中科学地讲解性方面的知识,决不是“狼来了”的危机的表现,反而一味地隐瞒或避而不谈,铸成错误,其后果往往是非常严重的,例如同性恋心理的完成,其中儿童期家庭性别教育的失误(如给男孩以完全女孩式的教育)和青春期性心理教育的缺乏都是极重要的决定因素或促成因素。

青少年正处在性意识的有意识自我发展时期,而且对于此方面的了解一般不多,这正是我们需要加强教育工作,以培养他们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如果在青春期的前期没有科学的性知识的学习,则将给他们带来以后生活的苦恼和人格的不良发展倾向,就目前调查的情况看,青少年学生性知识的获得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非正式的“地下渠道”得来的。在“黄色传播渠道”的调查中,就一般色情文化传播的三个主要渠道而言,在当代中学生中,同学或同辈群体之间的口头传播是了解性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有46.0%的中学生曾听过自己的同学讲过不健康的黄色故事或笑话。而较之以往不同的是,黄色书刊的影响已让位给黄色录像和光碟,有29.4%的同学曾读过或见同学读过黄色书籍,而有40.4%的同学曾看过或见同学看过黄色录像或光碟,这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情况,中学生目前的性知识不仅不够科学,而且有被现代高科技的声、光、影、动作俱备的色情录像、光碟腐蚀心理的趋向。这对他们的不良影响较之以往单一的黄色杂志书籍更为甚,而当今的中学生家庭内,给孩子购买电脑的家庭比例已上升至17.2%(指城市内),在这些家庭中的父母们,我们认为他们有必要掌握一些电脑知识,随时了解自己的子女电脑的使用情况,避免孩子用电脑当作色情观赏的工具,防微杜渐,不让色情文化玷污他们的心灵。

以上列述的道德协调状况;人际沟通状况;对学校家庭环境的满意度;性生理教育四个方面的问题均是个人社会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境因素,所以寻找当代中学生对其家庭、学校环境的认识和感受态度,是有助于解释他们的社会人格特征的,这也正是我们罗列出以上的调查数据的原因。

三、偶像崇拜与人格倾向--从职业分层的角度看

偶像者,是指人们在生活中具有极高认可度的某种人的类型,人们乐于接受这一类型人的行为模式、思维习惯,以至价值观。而且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附着较强烈、情感的社会行动--崇拜,一个社会有什么样的偶像,能说明该社会中的主导价值观及现实阶层地位的分布状况;传统的价值观和外来的价值观,本土文化和舶来文化、现实的社会环境和理想的人生目标等等外在社会因素是怎样在个人的意识里生根发芽,并接受与其他思想的碰撞?而偶像崇拜即是这种“内化”的一个现实例子,只不过它体现得感情较为强烈罢了,什么样的社会即会有什么样的合理性社会人格,“20世纪60年代以约翰列农为首的’甲壳虫‘摇滚乐队”成为那代人的世界级偶像,美国前总统卡特也说:“他的精神’甲壳虫乐队的精神’--急躁活跃和认真诚恳,嘲讽和理想主义都加在了一起--成了整个一代人的精神。” 而十余年前在我国曾十分流行的一首歌曲以“跟着感觉走,紧抓住梦的手”的歌词成为一些年轻人的人生信条,也跟当时我国社会的普遍心态有关,偶像崇拜与社会人格相互影响的关联由此可见一斑。同时,偶像类型的划分标准带给我们一定的困难,因为考虑到某种偶像大多与其职业有着固定的联系,因此我们试图从职业分类的角度求解析。在问卷题目中列出的十余种偶像类型--它们其中大多数是按职业类型而确立的,而且这样做的结果也能让我们通过目前社会上的十余种主要职业在当代中学生心目中地位的分布状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就是本节标题下附加“从职业分层的角度看”副标题的目的。

在我们的调查中,询问了“你最崇拜哪种类型的人?”得到以下结果:在所列的13项偶像类型中,选择“体育明星”作为崇拜偶像的人数最多,占总体的15.2%,其次为歌星和电影明星占总体的13.8%,由此可见“星”在中学生心中的份量,共有29%的学生崇拜明星,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很大一部分中学生渴望自主、渴望展示自我、期望自己成为社会注目的中心。这一点是同上文的调查结果不谋而合的。同时有13.8%的人选择了不崇拜任何人,在这里,自主意识选择了一种略带反叛精神的形式出现,这样的青少年已不满足于崇拜他人,他们变得敢想敢干,他们或许崇拜的就是他们自己!不管我们赞同与否,这种社会人格却是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时代所要求的,中国太需要一批自视颇高、敢想敢干的年轻人了!位居第三的选择是“军人”,占11.6%,当今的军人身份受到中学生的青睐与其享有的较高社会地位和待遇有关,而且近年来我国面临的不大太平的国际政治环境又使军队的实力有所上升,其在未来将报考高校或参军的中学生中形象有所改善。接下来是“科学家”,占10.7%,传统的崇拜偶像已不大占优势,代之而起的是对“商界名人”的崇拜,占8.9%,可见当今社会的年轻人已告别了往昔“耻言商”的旧日景况,他们当中的一部分已具有对财富追求的理想目标,相比之下,选择“著名政治家”为崇拜偶像的只占4.9%,选择“优秀教师”作崇拜偶像的仅占2.2%,由此我们可以想像虽然师范院校在高考中也是报考的热门,但在报考的考生中又有多少人是以当老师为人生的理想呢?传统的偶像在当代中学生心目中已日益显得没有魅力,其中选择“生产劳模”的比例最低,为0.9%,只有极少数的中学生期望未来作一个“优秀的工人”。

由以上的数种偶像崇拜的排列状况看,在当今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结构中,有一些新的特点出现,乐于表现自我,注重自身的独立性,敢于直言利益,注重职业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对强调奉献而回报不高的职业类型兴趣不大。或许我们可以说这是功利的一代,但事实上,这正是商品经济所呼唤的社会人格。他们是历史与文化的适应者,但更是未来的开拓者。

转型社会中社会人格也发生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而在此过渡阶段便呈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人格类型的嬗变。美国社会学思想家在其“尚武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划分中,对“尚武社会”的社会成员的精神特征归纳为:“一致、服从、忠诚、墨守成规、无创新精神、依赖权威,以及关于现状既是自然的又是惟一可能的信念。由具有这种思想组成的社会必然是保守的和敌视创新的,不灵活的及难以重新组织的……。”而他对于“工业社会”的描述则为:“……个人更注重个人的利益;不强求价值信念的同一(这实际上意味着整个社会中的人们更具备”宽容“和”同情“的精神,但须注意,这里”同情“指的是类同于马克思·韦伯所提出的”解释性的理解“,即”是指在获得关于指导行动者的动机的知识的理解行为“ ,颇类似于孔子的”忠恕之道“里的”尽己之心和推己及人“ ,也就是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以他人的价值观念看待事物);愿意在价值多元化的组织中而不愿在强制性的组织中生活;强调个人的努力,视自致的社会角色的价值高于先赋的社会角色的价值;尤其重视个人的独立意识和求新求变精神,而不愿受制于一般舆论的束缚;对待他人更显尊重但不屈服迷信权威;不愿受他人的役使而力求保持合作的伙伴关系。”

当然,以上两种社会类型的划分仅仅是两种理想型的划分,而就目前我国的阶段看,处于这两者的中间阶段,也就明显地带有社会人格的过渡特征,在社会的转型期中,无疑也会带有一些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消极影响,人的发展状况也会具有一些新的变化,如人格分离、心理浮躁、焦虑和动荡不定、价值观困窘、行为易失范等等。但从历史的取向上看,塑造经济关系及意识上独立自主的个人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市场要求个人具有与企业同样的主体地位,淡化依赖性;而且更要求人的平等意识,这不仅指人的法律地位平等,更注重的是平等的竞争,当然这种竞争的平等“只能是机遇均等,而不能是完全的平等……” ;同时更鼓励个人具有风险意识,“高风险投入才能有高收益回报”的观点已深入人心;人们互相之间的社会互动带有信息社会的“广而不深”的时代特征,更重功利和时效;极为重视契约型的人际关系;由于人的自主性及自尊心大为增强,故尊重他人,持合作精神与人共事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强调机遇,在获取社会价值目标上有时甚至存在侥幸的心理,如期望靠彩票发大财而促成摸奖的火爆场面的现实写照;凡此种种社会心态的演变及社会人格的变化,我们认为均会深刻地影响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的形成。市场经济已向新时代的人格作出了要求,那么,当代中学生是否适应这种挑战呢?

四、当代中学生社会人格结构现状的分析

社会人格的结构,我们这里是指各种社会人格特征在该群体意识中的等级分布状况,等级作为结构的特征之一,它有着高低之分,而评判高低的标准,在这里我们采用“[垂直的等级]--以能量的获得的优先排列顺序” 即社会人格的结构中的高低等级的划分为准,主要是看主体对各种社会人格特征的重视度或试图改善的努力度--这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具体地说来,在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特征中,哪些是拥有高赞同度的,哪些是拥有中等赞同度的及哪些只拥有低等赞同度,这就是他们的社会人格结构特征。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有关的题目为“您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回答的选项共包括当代人的普遍人格特征为14项,其中被选比例最低的为第10项“勤俭节约”(比例为1.4%),而被选比例最高的为第1项“自尊”和第4项“善良、宽容精神”(均为14.2%),于是我将1.4%~14.2%之间的距离三等分。得出1.4%~5.7%,5.7%~10%,10%~14.2%三个比例值的等级区间,每区间的长度均约为(14.2%-14.2%/3)≈4.3%。这样就得出了低赞同度、中等赞同度及高赞同度三个等级划分的层,我认为这种方法虽是一种尝试,但仍然是较为科学的,下面将分别讨论三个等级层中的社会人格特征。

低赞同度等级层:属于此层中的社会人格共有6项:分别是⑤“独立思考”(4.4%);⑥“慷慨大方”(1.9%);⑧“有合作精神”(1.9%);⑨“尊老爱幼”(3.6%);10“勤俭节约”(1.4%),这些社会人格在当代中学生心目中属于不被重视的类型,他们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认为其为“最重要的品质”。“勤俭节约”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但在当今社会环境下的青少年已不再信奉他们的父辈所秉承的经济观,更多的人体现出一种理财的新观念,他们讲求生活的质量,却又不会轻视每一分钱,该花的决不吝惜,不该花的决不胡花,故只有1.9%的人赞同“慷慨大方”为最重要品质。而“尊老爱幼”的比例之低,则恐怕要归咎于现代家庭中子女的地位畸形偏高,中学生普遍有“小皇帝”心态。他们对这样的传统美德,缺乏较深的体会。在生活中养尊处优,不能吃苦,因此也不大赞同“工作勤奋”的踏实态度,由于上述家庭、学校的某些原因,现代中学生的独立性也不够强,同时现行的教育体制中鼓励学生思辨精神的因素甚少,故中学生也普遍未认识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最后,中学生中“缺乏合作精神”的态度是最令我们担忧的,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专门化,以及人们的社会交往日渐变得“大量化、深度浅”的特征,个人要想在未来的社会中获得成功而又缺乏合作精神则无异于天方夜谭,当代中学生未能认识到这一点,而过分强调个人的能力,以个人为中心,这是极为有害的。

中等赞同度等级层:在这一等级层中,共有四项。②“正义感”(8.2%);(11)竞争意识“(6.0%);(12) ”待人真诚“(9.2%);(14) ”意志坚强“(8.0%)。其中②、(12)两项更接近传统道德对国人的要求,当今的中学生虽对正义感有中等程度的支持,但结合”偶像崇拜“中的仅5.8%的人崇拜”见义勇为“的英雄,可见大多数中学生只是渴望社会正义却少有人敢于身为社会正义的承担者。他们因为得自于父母和老师的理解较少,故期望”待人真诚“成为普遍的社会环境。而展望未来,”具有竞争意识“和”坚强的意志“却是现代人必具的心理条件,这两点,恐怕当代中学生在此方面还有待提高。

高赞同度的等级层:在这一等级层中,共有4项。①”自尊“(14.2%);③”同情心与爱心“(11.0%);④”善良、宽容“(14.2%);⑦”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13.2%),由它们可以看出,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格中,以爱国为己任已受到高度赞同,强调自身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成为共识,这同几年来我们狠抓爱国主义教育不无关系,调查说明,当代中学生是爱国且有高度责任感的群体,他们已初步认识到在社会生活中的自身的国民责任,这是令人欣慰的。中学生渴望宽松的人际关系,要求在”有同情心与爱心“的环境中生活,同时渴求理解性的”善良、宽容“的人格,这对目前我们的大多数家长和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培养人、塑造人的”园丁工程“中,更加充分地认识人、研究人是新时代教改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维护青少年正当的”自尊“,消除畸形的”自尊“,给他们社会人格的健康发展提供正确的道路。

总 结

在对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现状的调查研中,看到了光明的一面,也看到了不足之处。当代中学生正以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身影走进我们的研究视野。理性化与功利化并存,日益渴求独立却缺乏理解,欲自立而又不能完全自立的他们无疑是我们国家、民族未来的希望,历史选择了他们并塑造他们,他们的社会人格将是21世纪中国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人格,社会在进化、人也同样在进化,诚挚地希望其中那些不和谐的音符不会影响这一首瑰丽的交响曲。

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报告(5篇)

作者:邹刚学校:兰州大学年级:96级院系:哲学与社会学系专业:社会学指导老师:黄少华(副教授)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中学生而言,其社会人格同其社会的性质同样具有过渡特征,在传统与现代的人格类型转换的现阶段中透视当代中学生的人格特征,哪些透视出时代的特色,而哪些还体现出历史的束缚。前一点主要出于应用的思考,而后者则更多偏重于对社会文化变迁的理论思考,所有这些,构成了我们从事调查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对于社会人格的基本界定,我们是这样把握的:“即是指在特定历史阶段下其一社会群体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为群体每个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当代城市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