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大学生暑期农村用水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今年暑假走访了最南的一个城镇,发现干旱给他们带来的危害着实不小,许多地方由于井水短乏,造成一些农业绝产。有一个沙庄村今年的受害情况就整个城镇来说是中等的。那里的农田,干的崩崩的,用锄,用铲,都是十分困难的。人们从早到晚,不分昼夜。由于地下水短缺,从水井带了流出的水量可以和茶碗里倒出的水相提并论,以往井里有水,不是太缺乏的时候,交易亩的大概用7,8个小时。用电大概有35良,可今年,浇一亩地14个小时还多。而电每小时大约4度。这种情况无疑是给人们雪上加霜,水流的地方,能有水浇地,多也罢少也罢,这还是比较乐观的事,花钱多少不说。至少还有玉米吃。想那些无水之地的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别人干。想象一下吧,天地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游人曾夸张的说那些地方放一把火就可以让整块田着火。可以想象田里的苗都快成什么样了?
人们为了浇地,打了不知多少井/可是都没有多少水。甚至是没水。这样的劳作,耗时又耗力,可回头看对村里没多少帮助,我采访了一个打井队队长,究竟谁的情况了解一下,井水的多少一是:地下水的水位,二是:井的位置。若是能打在比较浅的地方,还有能打出水来,在目前这种水位越来越低的情况,竞若能搭载泉眼上市最好的事了,可泉眼又能有几个呢?而目前的打井还不能准确的找出它的位置。而人们只好望着新打的井感叹了。
地下水水位下降的现象,早就不是什么隐蔽的问题了。只不过今年表现得尤为突出而已。以我家乡来说,我们现在没安上自来水,以往的用水是靠压水机来满足的,今年暑假期间竟然旱到压水机都不行了,只有靠挑水来维持日常的用水情况,而造成这情况的原因是地下水下降太快,而地下水水位下降太快的原因,有时人们无节制的用水,以及人们无意见的对地下水的破坏。
不敢想象在未来的几年里,、如果人们还没意识到地下水的使用问题,将是什么样的情况?
我们肆意的行为,热闹了大自然,这是大自然对我们敲响的警钟,为了我们的生存,让我们为保护地下水资源,保护大自然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吧!现在就开始!
第2篇 大学生暑期农村调查实践报告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农村调查):
'农民',这个特殊的称谓,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与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49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农民一改千百年来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彻底地作了主人。历史的年轮驶入改革开放的今天,农民的政治地位和生活状况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取得惊人的发展速度和改革硕果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地处黄河流域的山西省,农民生产人口严重过剩,而煤炭资源丰富,土地比较瘠薄,所以一度将煤炭业作为自己的支柱产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大量的农民加入到煤炭工人的行列。大同矿务局,阳泉矿务局,汾西矿务局等国有产业的三巨头,下设有庞大的分支机构,另外不少的不法小煤窑,收罗了附近大量的农民就业,从事煤炭的采挖和运输,因此,煤炭是山西省解决农业过剩人口做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前期开采计划性差,加之不法小煤窑的滥采滥挖,煤炭资源日益匮乏,同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突现,原煤的销售量便直线下降,对煤炭进行深加工的项目、企业还没有建立,因此煤炭业的发展严重受挫,大量正式工人下岗,临时工、合同工返家务农,农民的队伍便这样扩大了。然而土地的状况没有很大改观,人口过剩的问题又重新严重起来。
在这样一种背景和形势下,今年暑假,我特地在我的家乡--平遥的东部、南部地区,针对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展开了调查,发现了困扰农民的两大因素。
其一便是天灾,主要是干旱和冰雹。以'十年九旱'来形容我们晋中地区(山西省中部,包括平遥、祁县、太谷、榆次等地)一点都不为过。6月下旬到8月中旬近2个月的时间内,平遥县大部分地区滴雨未落。这期间正是高粱等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而灌溉用水的天价又让农民却步,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庄稼干枯变黄,甚至枯死。也有部分农民舍不得将前期的时间精力和成本付诸东流,只好忍痛花钱买水灌溉施肥。这样做也只是确保秋天有一点点收获,其实根本没有盈利可图。调查后我做了如下计算:一季庄稼,至少灌溉两次才能成熟,费用为14元每小时,一般情况下每亩一次要灌溉4小时。这样,每亩花去水费115元左右。另外,每亩需化肥约20公斤,每斤1.6元;天旱虫灾时,农药每亩花费约25元,每亩地总共合计花180元。如将所得产品拿出销售,如大豆,亩产约150公斤,每公斤约2元左右,所得不过300元。去除耕地费、种子费、运输费、农业税等,进农民腰包的不超过30元。所以农民辛勤劳动下来,基本上算是无偿劳动。更何况人多地少,生产的粮食仅能够自己消费,根本无节余去换钱 .
第3篇 大学生暑期农村实践报告
目的:体察民情,了解国情,增长才干
形式:深入农村,与村民攀谈,搞调查
时间:8月22日8月27日
地点:山东省平度市崔家集镇周家村
组织者:山东省青岛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团总支
参与者:山东省青岛海洋大学工程学院99级、00级部分同学
一 调查数据
概况
周家村共有230户约800口人,住房占地约200亩,耕地1550亩。本村固定资产120万,去年总产值为12210000元,人均毛收入为3800元。
(一) 经济收入状况
经济收入以经济作物为主,辅以副业如养鸡,养老鼠。经济作物收入占经济总收入80%。经济作物包括苹果、蔬菜、黄烟、花生、柿子和制种。自199年以来有果园200亩、蔬菜100亩、黄烟500亩,现在黄烟已发展到800亩。1990年进行村庄规划后,1992年在房前屋后种上了5000棵柿子树,现在每棵树能收入两百元以上,近年又种上了1000棵柿子树,估计明年能大量挂果。制种业是新兴产业,包括西瓜、西葫芦、西红柿、辣椒四个品种,种植面积在200亩左右每亩毛收入一万元左右。
(二) 受教育状况
村民中有30%受过初等教育、3%受到过高等教育。现在村里只有三个高中生。如今儿童的上学年龄限制到8岁,但有50%的孩子九岁才开始上学。
(三) 生活状况
据调查村民的粮食、蔬菜都自给,只买一些油盐、肉制品,因此大部分家庭每月生活费在200元以下。
二 下乡感悟
(一)我看农村教育
人们在形容农村的教育状况时总是用'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失学率高'、'教育状况落后'等短语一言概之。这就模糊了教育落后的根本原因,甚至误导读者进入'边远地区人们不重视教育'这一误区。
经过这一段时间与乡亲们的接触,我深深地感到:农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比起城市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越是贫穷地区的人们对教育的渴望越强烈。教育滞后的根源不在于观念的落后而在于经济的落后.
让我们来看一组调查结果,在我们调查的家庭中有80%的家庭的三分之二家庭收入用于孩子的教育,绝大部分的家长非常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学.我依然清楚地记得乡亲们朴实的话语,搞调查时,当问及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时,他们总说:我的孩子能像你们一样就好了.其实我们这么辛苦,啥也不图,就希望他们多学点东西,找一条好的出路.还记得有个老汉对我们说:俺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锅卖铁也得上.
由此,我们转过头来想一想,一个地区是否重视教育能单凭入学率或人口文化水平来衡量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于农村来说,判断人们重视教育程度的标准应是他们用于教育的开支所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虽然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但也正因为落后,他们比城里人更渴望受到教育、更渴望'个个都能考上大学'!当你看到周家村的乡亲省吃俭用供孩子们上学的时候;当你听到老汉说'砸锅卖铁也得上'的时候,你还会说他们不重视教育、还在扳着指头数有几个失学儿童吗?!那么,盲目地给老少边穷地区扣上'不重视教育'、'教育意识薄'之类的帽子是不是过于武断、是否含有某些歧视成份呢?
教育,是个沉重的话题。但只有正视教育,而非遮盖问题,才能抓住教育发展的症结所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虽然飞速发展,但离发达地区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而且经济发展阻碍了教育发展速度,而教育又反作用于经济,但最终还得抓住'教育是基础,经济是关键'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此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
第4篇 大学生暑期农村教育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2000年7月22日至7月27日,我随青岛海洋大学工程学院三下乡队伍来到平度市崔家集镇周家村社会实践。对于从小生活在城市中的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经历。短短的五天时间,感受了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也产生了很多感想。
周家村是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全村耕地面积1550亩,住户面积200亩,230户人家,800口人,其中党员19名。村固定资产120万,村每年平均收入3800元左右。生活在附近乡村中属富裕水平。周村长自74年上任以来,为村里的工作耗尽心血,给村里带来了大量收益,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提起周村长,村里的老少爷们儿们都直竖大拇指。
进村后,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有序的道路和整齐的房舍,以及道路两旁那既有经济效益又能美化环境的柿子树,与我想象中的农村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待融入到村中去以后,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村里的治安情况相当好。经济上的宽裕和生活上的安宁,使我毫不夸张的用了'安居乐业'来作为周家村给我的第一印象。
听村里的领导介绍,村里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其中200亩果园收益可达每亩4000元左右,而辣椒更是达到了每亩10000元。但当我们问到村中是否有自己的企业和项目时,村里领导向我们道出了苦衷:数年前曾有一木器厂,在村里投入生产,但不到3年,木器厂就因接连亏损而在村中消失,而其后的几次上项目的想法,都因缺资金少技术(尤其是少技术少人才)而夭折。
'人才、教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其后几天给孩子们上课的过程中,这个烙印日渐加深。
学校并不算大,还算明亮的教室和尚未残缺的课桌,与偏远山区相比,以令孩子们满足。但与我从小生活的城市中的小学已有着天壤之别。仅从每天上完课孩子们必须将自己的凳子搬回家来说,这的学习环境并不能用一个'好'字来形容。但孩子们那对学习特有的热情和认真把我深深的感动了,他们几乎想要我们在5天之内把所知道的所有知识都教给他们。
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都很想成为大学生成为科学家,对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憧憬。但当我问他们以后回不回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沉默了。也许是还是小学生的他们尚未明白我这个问题的含义,也许是一直以来伴随他们左右的'考大学,去大城市'的话影响着他们。没有一个孩子表示自己将回到自己的家乡。
'人才、教育'再一次在我的脑海中回荡着。
一位朋友曾对我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某省重点中学有一位来自穷山村的学生,学习非常用功。他的床头贴着一句激励自己学习的话,只有九个字:别忘了!你是农村户口!!!
听到这件事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沉重的。我国城乡的巨大差异造成了教育观念上一个极其偏激的错误。农村的孩子迫于自己农村户口及生活环境的压力,几乎用尽自己所有的精力去学习考大学,以此来摆脱落后的环境,实现自己美好生活的梦想。但当这些村里的骄傲考出去成为大学生以后呢?他们中有几个回到自己那还不富裕的家乡,投身其中的建设呢?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这本无可厚非,但村里留下的是什么?几个大学生的名字,一个虚幻的荣誉而已。人才依旧缺乏,生活依旧贫困。
这种人才流向并非只存在于农村和城市之间,也同样存在于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间,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以至于我国的西部和东部之间及国内和国外之间。
孩子们的想法和做法并非出自自己思考,而大部分都来源于家长和老师的言传身教。在和一位老大爷的聊天当中,老人告诉我们他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都考学去了城市,在谈到孙子时,老人很自豪的告诉我们,他的大孙子刚在一所省重点高中考了前十名,以后考大学,考名牌大学,到大城市去!老人的笑容让我感受到了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我问老人想没想过让孙子回家乡支援家乡建设,老人说:'村子里太苦,能到外面去,干嘛回来。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点好日子!'
以周家村的生活水平来说,村子应属富裕的行列。周家村的村民都不想让孩子回来,可想而知其他贫困村的情况。
周家村之所以富裕,关键在于和韩国合作的200亩高效田,其实这对村里既是一笔客观的收入,又是一种劳动力的利用。韩国人出种子,出技术,村里出劳力,出土地,收获后,韩国人回收所有果实和种子,付给村里的报酬只是收益中极少的一部分。而且还规定村里不得留果留种,否则将受重罚。这完全是一种劳动力的欺骗,可是以我们的知识就是无法掌握其中的技术关键。而我们为了这笔可观的收入,还必须甘受韩国人的这种技术欺骗,其原因何在?人才不足!!试想如果村里有这么一批农业知识相当丰富的人才,我们完全可以掌握韩国人的技术,从而为我们自己所用,那时所有的收益都将归我们自己所有。村里将远比现在要富裕!
孩子们是渴望知识的,村里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但一些客观现实又使我们的教育观念发生变化,造成了人才的流失。改革开放20年来,人们的思想有了极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在周家村采访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80%的家庭将孩子的教育费用作为自己未来几年内的最重要支出。在资金比过去有了保障之后,我们支持农村教育以不仅仅是财力上的帮助,还应是教育人才和教育观念上的帮助。孩子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同样需要做人的道理、适应时代发展的观念和大局观。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支持农村的教育事业!
下乡过程中所见所闻很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教育问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新时期农村的教育事业依然面临很多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将极大的促进农村的发展.
第5篇 某工程学院大学生暑期农村社会实践报告
7月22日至7月27日,我随青岛海洋大学工程学院三下乡队伍来到平度市崔家集镇周家村社会实践。对于从小生活在城市中的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经历。短短的五天时间,感受了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也产生了很多感想。
周家村是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全村耕地面积1550亩,住户面积200亩,230户人家,800口人,其中党员19名。村固定资产120万,村每年平均收入3800元左右。生活在附近乡村中属富裕水平。周村长自74年上任以来,为村里的工作耗尽心血,给村里带来了大量收益,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提起周村长,村里的老少爷们儿们都直竖大拇指。
进村后,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有序的道路和整齐的房舍,以及道路两旁那既有经济效益又能美化环境的柿子树,与我想象中的农村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待融入到村中去以后,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村里的治安情况相当好。经济上的宽裕和生活上的安宁,使我毫不夸张的用了'安居乐业'来作为周家村给我的第一印象。
文章
听村里的领导介绍,村里的主要收入于种植业,其中200亩果园收益可达每亩4000元左右,而辣椒更是达到了每亩10000元。但当我们问到村中是否有自己的企业和项目时,村里领导向我们道出了苦衷:数年前曾有一木器厂,在村里投入生产,但不到3年,木器厂就因接连亏损而在村中消失,而其后的几次上项目的想法,都因缺资金少技术(尤其是少技术少人才)而夭折。
'人才、教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其后几天给孩子们上课的过程中,这个烙印日渐加深。
学校并不算大,还算明亮的教室和尚未残缺的课桌,与偏远山区相比,以令孩子们满足。但与我从小生活的城市中的小学已有着天壤之别。仅从每天上完课孩子们必须将自己的凳子搬回家来说,这的学习环境并不能用一个'好'字来形容。但孩子们那对学习特有的热情和认真把我深深的感动了,他们几乎想要我们在5天之内把所知道的所有知识都教给他们。
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都很想成为大学生成为科学家,对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憧憬。但当我问他们以后回不回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沉默了。也许是还是小学生的他们尚未明白我这个问题的含义,也许是一直以来伴随他们左右的'考大学,去大城市'的话影响着他们。没有一个孩子表示自己将回到自己的家乡。
'人才、教育'再一次在我的脑海中回荡着。
一位朋友曾对我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某省重点中学有一位来自穷山村的学生,学习非常用功。他的床头贴着一句激励自己学习的话,只有九个字:别忘了!你是农村户口!!!
听到这件事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沉重的。我国城乡的巨大差异造成了教育观念上一个极其偏激的错误。农村的孩子迫于自己农村户口及生活环境的压力,几乎用尽自己所有的精力去学习考大学,以此来摆脱落后的环境,实现自己美好生活的梦想。但当这些村里的骄傲考出去成为大学生以后呢?他们中有几个回到自己那还不富裕的家乡,投身其中的建设呢?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这本无可厚非,但村里留下的是什么?几个大学生的名字,一个虚幻的荣誉而已。人才依旧缺乏,生活依旧贫困。
这种人才流向并非只存在于农村和城市之间,也同样存在于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间,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以至于我国的西部和东部之间及国内和国外之间。
孩子们的想法和做法并非出自自己思考,而大部分都于家长和老师的言传身教。在和一位老大爷的聊天当中,老人告诉我们他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都考学去了城市,在谈到孙子时,老人很自豪的告诉我们,他的大孙子刚在一所省重点高
第6篇 大学生暑期农村调查实践报告范文
'农民',这个特殊的称谓,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与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49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农民一改千百年来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彻底地作了主人。历史的年轮驶入改革开放的今天,农民的政治地位和生活状况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取得惊人的发展速度和改革硕果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地处黄河流域的山西省,农民生产人口严重过剩,而煤炭资源丰富,土地比较瘠薄,所以一度将煤炭业作为自己的支柱产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大量的农民加入到煤炭工人的行列。大同矿务局,阳泉矿务局,汾西矿务局等国有产业的三巨头,下设有庞大的分支机构,另外不少的不法小煤窑,收罗了附近大量的农民就业,从事煤炭的采挖和运输,因此,煤炭是山西省解决农业过剩人口做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前期开采计划性差,加之不法小煤窑的滥采滥挖,煤炭资源日益匮乏,同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突现,原煤的销售量便直线下降,对煤炭进行深加工的项目、企业还没有建立,因此煤炭业的发展严重受挫,大量正式工人下岗,临时工、合同工返家务农,农民的队伍便这样扩大了。然而土地的状况没有很大改观,人口过剩的问题又重新严重起来。
在这样一种背景和形势下,今年暑假,我特地在我的家乡平遥的东部、南部地区,针对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展开了调查,发现了困扰农民的两大因素。
其一便是天灾,主要是干旱和冰雹。以'十年九旱'来形容我们晋中地区(山西省中部,包括平遥、祁县、太谷、榆次等地)一点都不为过。6月下旬到8月中旬近2个月的时间内,平遥县大部分地区滴雨未落。这期间正是高粱等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而灌溉用水的天价又让农民却步,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庄稼干枯变黄,甚至枯死。也有部分农民舍不得将前期的时间精力和成本付诸东流,只好忍痛花钱买水灌溉施肥。这样做也只是确保秋天有一点点收获,其实根本没有盈利可图。调查后我做了如下计算:一季庄稼,至少灌溉两次才能成熟,费用为14元每小时,一般情况下每亩一次要灌溉4小时。这样,每亩花去水费115元左右。另外,每亩需化肥约20公斤,每斤1.6元;天旱虫灾时,农药每亩花费约25元,每亩地总共合计花180元。如将所得产品拿出销售,如大豆,亩产约150公斤,每公斤约2元左右,所得不过300元。去除耕地费、种子费、运输费、农业税等,进农民腰包的不超过30元。所以农民辛勤劳动下来,基本上算是无偿劳动。更何况人多地少,生产的粮食仅能够自己消费,根本无节余去换钱 .
第7篇 大学生暑期农村支教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走进农村,全面了解新农村建设现状;深入分析,为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山大xx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关注新农村建设,8支校级示范团队,14支校级重点团队,以及来自10个学院的多支院级团队都将目光投向农村,通过开展专题调研、支农、支教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树立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进步、与农村共发展的新认识。
多角度,科学化,调研农村实际情况。多支实践团队分别围绕农村土地改革、乡镇企业发展、农村社区建设等方面开展专题调研。7月6日-12日,药学院在德州市陵县镇将军寨进行了为期七天的支农调研宣讲系列活动。15-22日,法学院“守望者”社会实践团队通过走访土地流转工作最具成效的乡镇,深入村委会、农户、大棚基地等进行调查访谈,开展土地流转模式调研,将寿光市的“专业合作服务”模式,胶州市“股份合作流转型”模式以及莱芜市“龙头企业经营型”模式的调查结果分析整理,最终形成《山东省土地流转模式》,对今后土地流转工作的完善具有借鉴意义。7月8日-8月3日,信息学院“信息化下乡”政策宣讲及专题调研实践团通过“扩大内需+发展信息产业”的调研实践,探索出利用信息化转“危”为“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为广大农民尽快实现由“勤劳致富”向“信息致富”转变尽自己的一份力。自8月1日起,外国语学院“心系农贷”团队在调研小额信贷在农村的实施状况的同时,进行国家惠农政策宣讲,以此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
全方位,重实效,关注农民生产生活。实践团队深入调研农村实际情况的同时,还积极进行支农活动,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实际困难。7月5日-11日,由山东大学数学学院和生命学院的11名08级学生组成的“坚守耕地,情系农村”社会实践小组在聊城市的部分农村进行了为期7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7月6日,机械工程学院“相约山大教育放飞求学梦想”主题社会实践团队与仁风镇区管委刘书记座谈,了解了该镇“西瓜经济”,并在刘书记的带领下与东街村高中应届毕业生及部分高中家长座谈,解答有关高考和大学的问题。7月7日,山东大学思源社走进山东大学东风教师家属院为即将成立的乡村图书馆募捐图书,得到了山大老师的大力支持。7-14日,法学院“心心之火”实践团队通过派发维权手册、律师现场咨询会等活动为农民提供法律咨询,解决法律问题。8日-22日,“宁夏之光”赴宁夏海原县支农支教服务团也在宁夏海原县开展了科学种植硒砂瓜、采摘枸杞等与农民生产息息相关的支农活动。支农团队不仅为农民送去的农科知识,在支农生产之余,还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当地业余文化生活。9日-12日,电气学院“全民全运农村体育调研团队”赴山东五地进行调研,促进农村体育设施建设,推广全民健身。7月22日,生命科学院“生命彩虹”支农团队在为期一周的支农活动中,向当地居民发放由队员自己编写的有关作物种植、传染病预防等科学知识的手册,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夯基础,献爱心,开展农村支教活动。面对农村教育水平相对落后,教育资源相对困乏的现状,山东大学多支学生支教团队深入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进行支教活动,为农村地区教育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7月8-16日,生命学院“爱的力量”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雁鸣湖乡韩寨村开展为期八天的支教活动;6日-23日,文学院“梦之翼”支教团在青海省西宁市的汉水沟穆斯林村进行了调研和支教活动,为汉水沟小学的学生进行课程辅导,并开展特色授课和励志教育。此外,支教团还采访了包括xx年“感动中国人物”马复兴在内的西部者,了解到西部农村教育所面临的困境。7月7日起,“西部阳光”支教团秉承“因为爱,我们存在”“我们用爱折射阳光”理念第三次走进贵州进行支教活动,帮助当地孩子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8日-23日,“一米阳光”实践团走进舜玉小区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辅导孩子学习。
第8篇 大学生暑期农村调查的实践报告范文
'农民',这个特殊的称谓,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与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49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农民一改千百年来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彻底地作了主人。历史的年轮驶入改革开放的今天,农民的政治地位和生活状况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取得惊人的发展速度和改革硕果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地处黄河流域的山西省,农民生产人口严重过剩,而煤炭资源丰富,土地比较瘠薄,所以一度将煤炭业作为自己的支柱产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大量的农民加入到煤炭工人的行列。大同矿务局,阳泉矿务局,汾西矿务局等国有产业的三巨头,下设有庞大的分支机构,另外不少的不法小煤窑,收罗了附近大量的农民就业,从事煤炭的采挖和运输,因此,煤炭是山西省解决农业过剩人口做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前期开采计划性差,加之不法小煤窑的滥采滥挖,煤炭资源日益匮乏,同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突现,原煤的销售量便直线下降,对煤炭进行深加工的项目、企业还没有建立,因此煤炭业的发展严重受挫,大量正式工人下岗,临时工、合同工返家务农,农民的队伍便这样扩大了。然而土地的状况没有很大改观,人口过剩的问题又重新严重起来。
在这样一种背景和形势下,今年暑假,我特地在我的家乡--平遥的东部、南部地区,针对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展开了调查,发现了困扰农民的两大因素。
其一便是天灾,主要是干旱和冰雹。以'十年九旱'来形容我们晋中地区(山西省中部,包括平遥、祁县、太谷、榆次等地)一点都不为过。6月下旬到8月中旬近2个月的时间内,平遥县大部分地区滴雨未落。这期间正是高粱等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而灌溉用水的天价又让农民却步,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庄稼干枯变黄,甚至枯死。也有部分农民舍不得将前期的时间精力和成本付诸东流,只好忍痛花钱买水灌溉施肥。这样做也只是确保秋天有一点点收获,其实根本没有盈利可图。调查后我做了如下计算:一季庄稼,至少灌溉两次才能成熟,费用为14元每小时,一般情况下每亩一次要灌溉4小时。这样,每亩花去水费115元左右。另外,每亩需化肥约20公斤,每斤1.6元;天旱虫灾时,农药每亩花费约25元,每亩地总共合计花180元。如将所得产品拿出销售,如大豆,亩产约150公斤,每公斤约2元左右,所得不过300元。去除耕地费、种子费、运输费、农业税等,进农民腰包的不超过30元。所以农民辛勤劳动下来,基本上算是无偿劳动。更何况人多地少,生产的粮食仅能够自己消费,根本无节余去换钱。
第9篇 大学生暑期农村调查实践报告
'农民',这个特殊的称谓,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与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49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农民一改千百年来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彻底地作了主人。历史的年轮驶入改革开放的今天,农民的政治地位和生活状况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取得惊人的发展速度和改革硕果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地处黄河流域的山西省,农民生产人口严重过剩,而煤炭资源丰富,土地比较瘠薄,所以一度将煤炭业作为自己的支柱产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大量的农民加入到煤炭工人的行列。大同矿务局,阳泉矿务局,汾西矿务局等国有产业的三巨头,下设有庞大的分支机构,另外不少的不法小煤窑,收罗了附近大量的农民就业,从事煤炭的采挖和运输,因此,煤炭是山西省解决农业过剩人口做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前期开采计划性差,加之不法小煤窑的滥采滥挖,煤炭资源日益匮乏,同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突现,原煤的销售量便直线下降,对煤炭进行深加工的项目、企业还没有建立,因此煤炭业的发展严重受挫,大量正式工人下岗,临时工、合同工返家务农,农民的队伍便这样扩大了。然而土地的状况没有很大改观,人口过剩的问题又重新严重起来。
在这样一种背景和形势下,今年暑假,我特地在我的家乡平遥的东部、南部地区,针对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展开了调查,发现了困扰农民的两大因素。
其一便是天灾,主要是干旱和冰雹。以'十年九旱'来形容我们晋中地区(山西省中部,包括平遥、祁县、太谷、榆次等地)一点都不为过。6月下旬到8月中旬近2个月的时间内,平遥县大部分地区滴雨未落。这期间正是高粱等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而灌溉用水的天价又让农民却步,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庄稼干枯变黄,甚至枯死。也有部分农民舍不得将前期的时间精力和成本付诸东流,只好忍痛花钱买水灌溉施肥。这样做也只是确保秋天有一点点收获,其实根本没有盈利可图。调查后我做了如下计算:一季庄稼,至少灌溉两次才能成熟,费用为14元每小时,一般情况下每亩一次要灌溉4小时。这样,每亩花去水费115元左右。另外,每亩需化肥约20公斤,每斤1.6元;天旱虫灾时,农药每亩花费约25元,每亩地总共合计花180元。如将所得产品拿出销售,如大豆,亩产约150公斤,每公斤约2元左右,所得不过300元。去除耕地费、种子费、运输费、农业税等,进农民腰包的不超过30元。所以农民辛勤劳动下来,基本上算是无偿劳动。更何况人多地少,生产的粮食仅能够自己消费,根本无节余去换钱 .
第10篇 大学生暑期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今年暑假,我与几位同学一道,走访了本村—广西博白县三滩镇xx村的大部分地方,与本村的村民、村干部进行交流,深入了解了本村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情况。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本村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紧紧围绕这“二十字方针”的目标要求,认真贯彻执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科学编制规划,统筹安排,加快推进各项工作的进行。
在生产发展上,本村始终把壮大“村级经济”作为第一要务,抓住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也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先后推广种植淮山2000亩,果蔗1800亩,法国豆2000多亩。在新种植技术的指导下,农作物增产增收,农民尝到了新甜头。眼下,正是淮山与甘蔗收成的季节。在走访过程中,我们不时地可以看到有农民在田间挖淮山或甘蔗,收获劳动成果。一位村民满怀欣喜地告诉我们,近几年,由于政府向农民们推广了新的种植淮山的技术,淮山长势喜人,卖得了好价钱,为他们增加了不少收入。除了种植甘蔗、淮山这种高效益的经济作物外,本村还大力发展猪养殖业,规模养猪户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不断创新高。另外,还大力发展桂圆加工业等,增加了农民收入。政府还积极为群众提供就业信息,鼓励部分青年外出打工,转移本村剩余劳动力,这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在走访中我们可以看到,本村的村容村貌已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村民的住房条件已大大提高。政府也帮助低保的村民们建造房屋,给予他们经济上的补贴。而政府对村民们建设沼气池的支持与帮助也为本村的清洁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一位村民告诉我们,他是养猪专业户,一直苦于过多的猪粪无处排放。现在在政府帮助下建设造沼气池,给予1000元的补贴。这样,不仅很好地清洁了环境,还有效地利用了资源,一举两得。
加强村政基础设施建设是本村进行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之一。本村在近几年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逐渐完善各项公共服务保障设施。
医疗问题是民生之重。去年,本村投入了八万多元建成村卫生所,政府还积极鼓励村民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就大大减轻村民看病难的问题。
”要致富,先修路”走进本村,一条条宽敞平坦的水泥硬化路在脚下延伸。一位村干部告诉我们,在村民们与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本村投入了30多万元硬化了四级路至大沙埌1.1公里村屯路,投入80多万硬化了村委至河坝社2.8公里村屯路。这切实解决了村民们的出行问题,更为农产品的运输提供了便利,促进了经济作物的外销。
水利建设也十分重要。水利是农业的脉搏,我们向本村政府了解到,为了保证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转,政府组织人力、物 力、财力兴修水利,保证可人民群众的收入增加。
此外,为了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本村在体育文化局的支持下,修建了一个标准的篮球场,使村民有了自己的娱乐场所,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了。
积极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乡风文明,是本村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又一重点。
在去年,本村政府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深入了解了党的十七六中全会精神,并在群众中大力宣传,深化农村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政府积极向农民宣传农业知识、科学种植技术,提高农民的文化技术水平。在近几年,本村政府组织了一些村民免费到县城进行电脑知识培训,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文明素质。为了增强村民的身体素质,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政府还组织村民定期进行球类比赛。去年,本村以队为单位,成功举办了几场篮球赛,排球赛等,这不仅提高了村民们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丰富了村民的生活,还促进了各队的村民们之间的相互交流。
除此之外,一名村干部还告诉我们,今年,本村紧紧围绕平安村屯建设,以稳定压倒一切的态势做到维稳工作,成功调解了各种纠纷,如建设高速路时引起的纠纷等,促进了本村的稳定与和谐。另外,计划生育问题一直是本地方的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一些村民的重男轻女等落后思想引起的。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根除村民的这一思想劣根,村政府积极大力宣传有关计划生育的思想,狠抓落实好计划生育工作,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生育观,从根本上处理好这一问题。在近两年,村民的思想觉悟已有较大的提高,计划生育的工作已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这次的实践活动让我们看到了家乡在新农村建设中新的变化,这更增加了我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但我们也看到了本村在建设中的一些不足的地方,如河流污染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村民间还存在着不和谐的因素等。因此,我们积极地向政府提出意见与建议,并期待着我们的家乡越来越好!
第11篇 大学生暑期农村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实践者:
学号:
院别:xx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年级:20xx级临床心理学
活动地点:xxxx县xx乡xx小学
活动天数:14天
活动目的:熟悉农村,体验生活,通过教学及助学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
报告日期:20xx年7月27日
目录
实践报告题目
调查背景
实践目的
实践内容
一.教学总结
二.数学总结
三.素质总结
四.心智发展
实践总结
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艰难求学路.教育体制
调查背景:
根据20xx年暑期社会农村调查我们得知:尽管国家已经免除九年义务教育的学费,但是仍有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因为拿不起食宿费而辍学在家务农,每个月仅仅40元钱就能够帮助一个孩子完成上学梦。
这个暑假我有幸参加这个团队进行为期14的支教和助学活动,通过这一活动了解孩子的学习和家庭情况。
实践目的:
熟悉农村,体验生活,通过教学及助学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对大学里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以充实暑期生活。
实践内容:
暑假里,在xxxx县xx乡xx小学支教,在其周边贫困的乡村展开助学活动。在那里我度过了忙碌又充实、辛苦而愉快的暑假。之所以辛苦是因为我不断地从内心去学习、理解、完善工作中的新事物;之所以幸福是因为战胜困难是我不变的目标,成功的喜悦是我永恒的追求。
通过总结,我将自己从暑期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收获分为以下四项:
一.教学总结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的心灵很纯净——就像一块碧玉,就像一潭清泉,就像一片绿荫。
考虑到他们心智发展程度,我采取了“玩与教相结合的方法”,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正确的。我将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学时:利用多个游戏让孩子了解心理学,毕竟心理学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
第二学时:讲述若个故事让孩子从中总结道理,并让孩子们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
第
三、四学时:教授歌曲《感恩的心》,引领孩子感恩社会、集体、父母、朋友、兄弟姐妹。
第
五、六学时:教授歌曲《少年强》,激励孩子寻求梦想,做一个有关理想的游戏“美丽岛”,帮助孩子确定梦想,给他们鼓励。
第
七、八学时:讲述有效的学习方法及怎样高效率的学习。
因为有孩子们很配合,教学进行的比较顺利。孩子们渴望学习、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聪明活泼可爱用来形容他们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了我的专业优势,把我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了实践里,巩固了我的所学,也让我体会到我储备知识的不足,回校后要加强学习。
第12篇 大学生暑期农村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暑期农村社会实践报告
在离校之前,老师安排了专业实习认识的课程。虽然实习报告早已经完成,但它激起了我要在漫长的暑假参加社会实践的决心。
其实,自己早就有尝试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来赚取自己所需生活费的想法,当然更多的是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我自己更进一步了解和认知这个社会,以前总是在父母的庇护下长大不知外界社会如何现实.我也希望自己能在这次实践中增长见识,更为重要的是想检验一下自己是否能够融入这个社会的大家庭并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在社会中存在的差距。
怀揣着自己的美好憧憬,我开始了暑假的时间安排。最初是计划留校,因为我希望能在学校附近找到一个打工赚钱的地方,以此来实现我的社会实践。但事与愿违,由于有一学期没回家了,父母都十分的挂念,都不允许我留校,于是我不得不打消这个念头。回到家后,我仍旧没有忘记自己的社会实践,在多次与父亲的交谈后,父亲答应了推荐我去当地村委工作,给村支书做助理。没想到村支书真的答应了这件事,只是不能拿到工资,这也令我有一丝遗憾,但我知道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也就没敢提多的条件。
村委的工作比较的繁琐,很多东西都是我能所不及的,所以我多的是学习支书的处事为人的方法。也没有规定的上班时间,因为村委的人本来就很少有时间值班,我的加入反而使他们的值班室有了人选,于是我每天上班的时间是自己定的。由于父亲在县里的农业部门工作,所以我们工作上见面的机会也很多,他经常会到村里考察农作物的长势,加上每天早上也是他叫我起床一起去上班,我也就成了他的半个助理。在村里没事的时候我就跟父亲一起去其他乡镇里考察。
夏日的天气总是不饶人,每次从下乡回来我们都是满身汗臭,脸没晒的通红,现在我才明白为什么当初父亲不让我学农学,因为实在太艰苦了。以前总是想父亲的工作一定很好做,在跟随他一起工作的这段时间才发现,父亲的工作是多么的困难,而他每次要把事情处理都恰到好处是多么的不易。
在7月末,父亲的单位开了月底工作总结会议,跟了父亲一两周,还没见父亲主持过单位内部的会议,于是开会的当天父亲允许了我去旁听。我坐在会议的角落,并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会议的气氛与自己在分团委工作开会的气氛是竟然不同的,少了唧唧咋咋,七嘴八舌,多了严肃认真。会议上首先是单位的陈叔叔讲了话,总结7月工作的经验教训。接着是父亲,他做了对未来一月份的工作安排,为了激发单位内部人员的积极性和团结。父亲做了题为“支部是我家,人人共建它”的演讲。提倡支部是一个大家庭,并以简单明了的四句话“支部是一个凝心聚力的家庭,支部是一个奋发向上的家庭,支部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家庭,支部是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阐释了这个倡议。经过那次会议,我学到了很多,于是我决定的村支书提议我们也在八月份做一个工作会议,号召农民的积极性。村支书答应了我的提议,但我得为此次活动写计划并做好布置场地。为了让活动搞好,我请来了村里的其他大学生,要他们一起出谋划策,经过几天的努力我们终于计划在8月11号天开展此次活动。
刚好在当天又下雨了,给了村民们时间参加此次活动。在10点多的时候,村民基本都到了,我们宣布题为“加强沟通,促进学习”的活动正式开始。活动中我们各自对农村学习提出了看法,并回答了村民们的提问,是村民们了解了学习的必要性,从而提高积极性,最后村支书做了总结,把我们的想法对村民们说了,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村民们也保证了一定会好好加强沟通促进学习。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我们又到村民家中了解情况,帮村支书做调查,给村民交谈并上报村支书村民的困难,使我的工作不在像前段时间那样的累,每天都过得很轻松愉快。由于上学的时间快到了,我不得不停止了村委的工作,回家玩几天,准备下学年的课程。
短暂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在这其中,我领悟到了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都将会让我终身受用。我也同样知道了身处社会会有很多难处。社会实践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社会和大学一样也是一个学习和受教育的地方,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第13篇 大学生暑期农村教育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暑期农村教育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2xx0年7月22日至7月27日,我随青岛海洋大学工程学院三下乡队伍来到平度市崔家集镇周家村社会实践。对于从小生活在城市中的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经历。短短的五天时间,感受了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也产生了很多感想。
周家村是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全村耕地面积1550亩,住户面积2xx亩,230户人家,8xx口人,其中党员19名。村固定资产120万,村每年平均收入38xx元左右。生活在附近乡村中属富裕水平。周村长自74年上任以来,为村里的工作耗尽心血,给村里带来了大量收益,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提起周村长,村里的老少爷们儿们都直竖大拇指。
进村后,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有序的道路和整齐的房舍,以及道路两旁那既有经济效益又能美化环境的柿子树,与我想象中的农村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待融入到村中去以后,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村里的治安情况相当好。经济上的宽裕和生活上的安宁,使我毫不夸张的用了'安居乐业'来作为周家村给我的第一印象。
听村里的领导介绍,村里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其中2xx亩果园收益可达每亩4xx0元左右,而辣椒更是达到了每亩1xxxx元。但当我们问到村中是否有自己的企业和项目时,村里领导向我们道出了苦衷:数年前曾有一木器厂,在村里投入生产,但不到3年,木器厂就因接连亏损而在村中消失,而其后的几次上项目的想法,都因缺资金少技术(尤其是少技术少人才)而夭折。
'人才、教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其后几天给孩子们上课的过程中,这个烙印日渐加深。
学校并不算大,还算明亮的教室和尚未残缺的课桌,与偏远山区相比,以令孩子们满足。但与我从小生活的城市中的小学已有着天壤之别。仅从每天上完课孩子们必须将自己的凳子搬回家来说,这的学习环境并不能用一个'好'字来形容。但孩子们那对学习特有的热情和认真把我深深的感动了,他们几乎想要我们在5天之内把所知道的所有知识都教给他们。
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都很想成为大学生成为科学家,对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憧憬。但当我问他们以后回不回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沉默了。也许是还是小学生的他们尚未明白我这个问题的含义,也许是一直以来伴随他们左右的'考大学,去大城市'的话影响着他们。没有一个孩子表示自己将回到自己的家乡。
'人才、教育'再一次在我的脑海中回荡着。
一位朋友曾对我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某省重点中学有一位来自穷山村的学生,学习非常用功。他的床头贴着一句激励自己学习的话,只有九个字:别忘了!你是农村户口!
听到这件事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沉重的。我国城乡的巨大差异造成了教育观念上一个极其偏激的错误。农村的孩子迫于自己农村户口及生活环境的压力,几乎用尽自己所有的精力去学习考大学,以此来摆脱落后的环境,实现自己美好生活的梦想。但当这些村里的骄傲考出去成为大学生以后呢?他们中有几个回到自己那还不富裕的家乡,投身其中的建设呢?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这本无可厚非,但村里留下的是什么?几个大学生的名字,一个虚幻的荣誉而已。人才依旧缺乏,生活依旧贫困。
这种人才流向并非只存在于农村和城市之间,也同样存在于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间,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以至于我国的西部和东部之间及国内和国外之间。
孩子们的想法和做法并非出自自己思考,而大部分都来源于家长和老师的言传身教。在和一位老大爷的聊天当中,老人告诉我们他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都考学去了城市,在谈到孙子时,老人很自豪的告诉我们,他的大孙子刚在一所省重点高中考了前十名,以后考大学,考名牌大学,到大城市去!老人的笑容让我感受到了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我问老人想没想过让孙子回家乡支援家乡建设,老人说:'村子里太苦,能到外面去,干嘛回来。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点好日子!'
以周家村的生活水平来说,村子应属富裕的行列。周家村的村民都不想让孩子回来,可想而知其他贫困村的情况。
周家村之所以富裕,关键在于和韩国合作的2xx亩高效田,其实这对村里既是一笔客观的收入,又是一种劳动力的利用。韩国人出种子,出技术,村里出劳力,出土地,收获后,韩国人回收所有果实和种子,付给村里的报酬只是收益中极少的一部分。而且还规定村里不得留果留种,否则将受重罚。这完全是一种劳动力的欺骗,可是以我们的'知识就是无法掌握其中的技术关键。而我们为了这笔可观的收入,还必须甘受韩国人的这种技术欺骗,其原因何在?人才不足!!试想如果村里有这么一批农业知识相当丰富的人才,我们完全可以掌握韩国人的技术,从而为我们自己所用,那时所有的收益都将归我们自己所有。村里将远比现在要富裕!
孩子们是渴望知识的,村里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但一些客观现实又使我们的教育观念发生变化,造成了人才的流失。改革开放20年来,人们的思想有了极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在周家村采访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80%的家庭将孩子的教育费用作为自己未来几年内的最重要支出。在资金比过去有了保障之后,我们支持农村教育以不仅仅是财力上的帮助,还应是教育人才和教育观念上的帮助。孩子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同样需要做人的道理、适应时代的发展的观念和大局观。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支持农村的教育事业!
下乡过程中所见所闻很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教育问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新时期农村的教育事业依然面临很多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将极大的促进农村的发展。
第14篇 大学生暑期农村教育实践报告范文
2000年7月22日至7月27日,我随青岛海洋大学工程学院三下乡队伍来到平度市崔家集镇周家村社会实践。对于从小生活在城市中的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经历。短短的五天时间,感受了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也产生了很多感想。进村后,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有序的道路和整齐的房舍,以及道路两旁那既有经济效益又能美化环境的柿子树,与我想象中的农村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待融入到村中去以后,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村里的治安情况相当好。经济上的宽裕和生活上的安宁,使我毫不夸张的用了'安居乐业'来作为周家村给我的第一印象。
听村里的领导介绍,村里的主要收
第15篇 大学生暑期农村教育实践报告
大学生暑期农村教育实践报告
2000年7月22日至7月27日,我随青岛海洋大学工程学院三下乡队伍来到平度市崔家集镇周家村社会实践。对于从小生活在城市中的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经历。短短的五天时间,感受了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也产生了很多感想。
周家村是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全村耕地面积1550亩,住户面积200亩,230户人家,800口人,其中党员19名。村固定资产120万,村每年平均收入3800元左右。生活在附近乡村中属富裕水平。周村长自74年上任以来,为村里的工作耗尽心血,给村里带来了大量收益,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提起周村长,村里的老少爷们儿们都直竖大拇指。
进村后,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有序的道路和整齐的房舍,以及道路两旁那既有经济效益又能美化环境的柿子树,与我想象中的农村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待融入到村中去以后,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村里的治安情况相当好。经济上的宽裕和生活上的安宁,使我毫不夸张的用了'安居乐业'来作为周家村给我的第一印象。
听村里的领导介绍,村里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其中200亩果园收益可达每亩4000元左右,而辣椒更是达到了每亩10000元。但当我们问到村中是否有自己的企业和项目时,村里领导向我们道出了苦衷:数年前曾有一木器厂,在村里投入生产,但不到3年,木器厂就因接连亏损而在村中消失,而其后的几次上项目的想法,都因缺资金少技术(尤其是少技术少人才)而夭折。
'人才、教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其后几天给孩子们上课的过程中,这个烙印日渐加深。
学校并不算大,还算明亮的教室和尚未残缺的课桌,与偏远山区相比,以令孩子们满足。但与我从小生活的城市中的小学已有着天壤之别。仅从每天上完课孩子们必须将自己的凳子搬回家来说,这的学习环境并不能用一个'好'字来形容。但孩子们那对学习特有的热情和认真把我深深的感动了,他们几乎想要我们在5天之内把所知道的所有知识都教给他们。
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都很想成为大学生成为科学家,对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憧憬。但当我问他们以后回不回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沉默了。也许是还是小学生的他们尚未明白我这个问题的含义,也许是一直以来伴随他们左右的'考大学,去大城市'的话影响着他们。没有一个孩子表示自己将回到自己的家乡。
'人才、教育'再一次在我的脑海中回荡着。
一位朋友曾对我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某省重点中学有一位来自穷山村的学生,学习非常用功。他的床头贴着一句激励自己学习的话,只有九个字:别忘了!你是农村户口!!!
听到这件事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沉重的。我国城乡的巨大差异造成了教育观念上一个极其偏激的错误。农村的孩子迫于自己农村户口及生活环境的压力,几乎用尽自己所有的精力去学习考大学,以此来摆脱落后的环境,实现自己美好生活的梦想。但当这些村里的'骄傲考出去成为大学生以后呢?他们中有几个回到自己那还不富裕的家乡,投身其中的建设呢?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这本无可厚非,但村里留下的是什么?几个大学生的名字,一个虚幻的荣誉而已。人才依旧缺乏,生活依旧贫困。
这种人才流向并非只存在于农村和城市之间,也同样存在于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间,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以至于我国的西部和东部之间及国内和国外之间。
孩子们的想法和做法并非出自自己思考,而大部分都来源于家长和老师的言传身教。在和一位老大爷的聊天当中,老人告诉我们他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都考学去了城市,在谈到孙子时,老人很自豪的告诉我们,他的大孙子刚在一所省重点高中考了前十名,以后考大学,考名牌大学,到大城市去!老人的笑容让我感受到了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我问老人想没想过让孙子回家乡支援家乡建设,老人说:'村子里太苦,能到外面去,干嘛回来。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点好日子!'
以周家村的生活水平来说,村子应属富裕的行列。周家村的村民都不想让孩子回来,可想而知其他贫困村的情况。
周家村之所以富裕,关键在于和韩国合作的200亩高效田,其实这对村里既是一笔客观的收入,又是一种劳动力的利用。韩国人出种子,出技术,村里出劳力,出土地,收获后,韩国人回收所有果实和种子,付给村里的报酬只是收益中极少的一部分。而且还规定村里不得留果留种,否则将受重罚。这完全是一种劳动力的欺骗,可是以我们的知识就是无法掌握其中的技术关键。而我们为了这笔可观的收入,还必须甘受韩国人的这种技术欺骗,其原因何在?人才不足!!试想如果村里有这么一批农业知识相当丰富的人才,我们完全可以掌握韩国人的技术,从而为我们自己所用,那时所有的收益都将归我们自己所有。村里将远比现在要富裕!
孩子们是渴望知识的,村里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但一些客观现实又使我们的教育观念发生变化,造成了人才的流失。改革开放20年来,人们的思想有了极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在周家村采访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80%的家庭将孩子的教育费用作为自己未来几年内的最重要支出。在资金比过去有了保障之后,我们支持农村教育以不仅仅是财力上的帮助,还应是教育人才和教育观念上的帮助。孩子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同样需要做人的道理、适应时代进步的观念和大局观。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支持农村的教育事业!
下乡过程中所见所闻很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教育问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新时期农村的教育事业依然面临很多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将极大的促进农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