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汇报书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范文 > 社会报告 > 乡镇报告

乡镇农村工作调研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1-10 07:01:26 查看人数:34

乡镇农村工作调研报告

第一篇 乡镇农村工作调研报告2200字

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经济薄弱村和贫困农户的帮扶工作,找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采取新的应对举措,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根据石柱县委、县府、县扶贫办的要求,我镇派出专人3名,前往沙子镇鱼泉村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鱼泉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480户,1540人,其中建卡贫困户153户,建卡贫困人口405人,农民人均纯收入3104元,较全镇人均纯收入3498元少394元。全村平均受教育年限3年,贫困户中的计划生育户153户,未解决人饮安全卫生的750人,未通广播的组7个,未通电话的组3个,电话普及率60%,电视入户率50%,全村支柱收入以农业和外出务工收入为主。村内现有五保户11户(19人),镇通往村内公路全部未硬化,未通人行便道的组7个,涉及里程40余公里。农村住房砖混结构比例为4.37%,村内现有危房户420户,急需新、改建房270间10800平方米。在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人饮、基本农田、农田水利、贫困户住房、生态移民、村级组织建设、医疗卫生、文化阵地、农村通讯通电、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农技推广)和发展产业(包括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等)上急需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改善。

二、原因分析

鱼泉村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长期不能摆脱贫困或脱贫后又返贫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基本还处于靠天吃饭阶段,一遇灾害,常常绝产绝收。

二是农业生产长期处于传统保守的粗放经营状态,耕作粗放,广种薄收,农民科技意识不强,对科技吸纳能力差,生产力水平低下。

三是结构单一,该村经济以打工和种植业,特别是以种植玉米和洋芋等为主,尚未形成骨干支柱产业,传统的农牧业和非农产业弱小,其产品产量低,质量差,增产不增收。

四是地处偏远,交通不畅,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五是信息闭塞,与市场对接能力弱,农业生产随大流,盲目性大,农产品销路不畅,产品难以转化为商品。

六是致贫因素多,返贫比例高。因多种自然灾害、子女上学、因病就医、市场风险、工程建设、工伤事故等因素影响,常年返贫人口与脱贫人口基本相当,减贫速度缓慢。

因此,加大扶贫投入,特别是贫困村整村脱贫力度已刻不容缓。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1、农产品销售难。由于交通不便,市场信息不灵,运输成本高等多种原因,造成农产品销售难,如果大规模发展某种优质、高效产品,势必会影响农产品的价格,进而损伤农民的直接利益,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2、农业技术推广难。由于农民文化水平不高,接受农业新技术难度大,并且基层现有的极少的农技人员主要精力放在种子、农药、化肥的销售上等多种原因,致使农业技术推广难。

3、农业项目选择难。地方政府在调整产业结构的时候,一心想的是如何发展地方经济,如何为民增收,如何让农民致富,但农民认为调整产业结构除非包赚,否则很难调整,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包赚不赔的项目的确很难把握。

4、规模经营运作难。实行第二轮土地承包后,农户对土地都有自己的经营权,地方政府只能进行指导和建议,很难进行规模生产和规模经营。

四、建议

1、消除“等靠要”思想,激发贫困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精神扶贫,激活农民的潜在发展动力,帮助农民转变落后观念,转换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树立自强自立观念、自力更生观念、市场经济观念、勤劳致富观念、积累观念、科技观念等,尽早甩掉贫困落后的帽子。

2、实施劳动力转移,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充分挖掘劳动力潜力,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3、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打造地方特色产业。结合当地实际,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选择适合本地条件,有优势、有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作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引导农民规模生产,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使潜在的优势尽快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创造最佳经济效益。根据鱼泉村的实际情况,应该在白果树栽培、核桃树培育、菜牛发展、中蜂养育四个方面有所突破,力争在3年内达到白果树1000亩、核桃树1000亩、菜牛年出栏__头、中蜂3000群的规模,让农民真正有致富项目。

4、加强基础设施建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根本途径,是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消除坑洼土路,修筑一些水泥路,解决农民出行难;加大水利设施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和完善卫生服务网络,基本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鼓励引导农民积极进行医疗投保,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病致贫、返贫。

5、加强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贫困地区往往陷入“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中。因此,要将计划生育与扶贫开发密切联系起来,控制贫困地区人口的过快增长。同时,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对实行计划生育户给予资金、物资、技术和教育等方面的优先扶持和适当的奖励。

6、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对农民群众的科技培训,切实为农民群众搞好服务。一方面,采取各种形式对农民进行种、养等实用技术培训,同时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升学率,减少失学率,加强基础教育。

7、把握好小额贷款和扶贫资金的使用。中央、市、县为帮助农村贫困群众改变生产生活条件,落实了一部分帮扶资金,发放一定数额的小额贷款。我们要坚持以项目扶贫为载体,提供信息资源,充分尊重经济薄弱村干部群众的意见,使扶贫资金和小额贷款用在刀刃上,做到好事办好。

乡镇农村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第二篇 农村妇女妇科疾病普查普治工作调研报告4750字

农村妇女妇科疾病普查普治工作调研报告

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___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农村妇女中开展妇科疾病定期检查”。短短16个字,内涵丰富、喻意深远,体现了党和政府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对广大农村妇女和农村家庭的深切关怀,此举必将是一项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民心工程、和谐工程、平安工程。总理殷切寄语,也是对我们妇联组织新时期提出的更高工作要求。为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___、国务院的号召,扎实做好我市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把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健康权益落到实处,通过调研,本文拟从分析我市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情况入手,针对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并尝试提出对策。

一、背景及其意义

20__年人民网与全国妇联等共同发起了“当代中国女性的十大期待”调查,排在第一位的是“女性公民每年享受一次免费妇科检查”。20__年2月1日,全国妇联在厦门市召开妇幼保健专家座谈会,会议强调,要从广大妇女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使广大妇女获得真正实惠、普遍实惠和长期实惠。2月10日,全国妇联和卫生部领导再次共同就妇女“两癌(乳腺癌、宫颈癌)”防治工作进行研讨。会后,全国妇联上报了“关于在农村妇女中开展乳腺癌和宫颈癌普查工作的调研报告及有关建议”的报告,“在农村妇女中开展妇科疾病定期检查”这16个字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妇女的关怀。

我国妇女乳腺癌发病率以每年3%—4%的速度递增,其死亡率排在女性癌症死亡率之首。宫颈癌是威胁妇女健康和生命的第二大杀手,我国每年妇女新发宫颈癌病例约占世界新发病例的28.8%,发病率是发达国家的6倍,患者明显趋向年轻化。进行妇科检查,有利于妇科常见病的防治,通过定期的妇女病普查,能及时发现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及早进行防治。同时,也有利于妇科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治,许多妇科恶性肿瘤出现症状时往往已到了中晚期,如果能及时发现,如宫颈癌、乳腺癌等早期发现的治愈率达100%。在我国,妇女两癌早期治疗费用约1-2万元,晚期则高达10万元以上,有的甚至倾家荡产也难以挽救生命。因此,在妇女中开展妇科疾病定期检查十分必要。

目前,我国城市绝大多数妇女已有定期进行妇科疾病检查的各种形式的制度保障,在农村少部分妇女中虽已进行了“两癌”筛查,但多数农村妇女从未接受过这项检查。令人高兴的是,湖南省已于20__年率先建立了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制度,对农村已婚妇女每三年进行一次普查普治。这些都为在农村妇女中开展妇科疾病定期检查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和有益的经验。

二、我市目前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基本情况

关注民生,关注农民的健康状况,尤其是关注农村妇女的健康,已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20__年,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__—20__)》、《湖南省妇女发展规划(20__—20__)》和《湖南省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项目工作方案》,加强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提高农村妇女的健康水平,在市卫生局、市妇联的组织领导下,由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资助的全市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于4月22日正式启动。共投入普查资金18万元,截止去年6月29日对全市21个乡镇(宜阳镇、松柏镇、白沙镇、官岭镇、洋泉镇、柏坊镇、荫田镇、盐湖镇、罗桥镇、新河镇、板桥镇、三角塘镇、烟洲镇、西岭镇、胜桥乡、庙前乡、宜潭乡、兰江乡、蓬塘乡、大堡乡、江河乡)进行了妇女病普查普治,共普查妇女25066人,发病10470人,发病率为41.76%,其中慢性宫颈炎发病7346人,占发病人数的70.16%;子宫肌瘤及卵巢肿瘤470人,占发病人数的4.49%;乳腺炎2504人,占发病人数的23.92%;发现癌前病变14人,占总检人数的55.85/10万;已确诊为癌变的4人(罗桥刘满凤、尹桂丁,白沙熊友云,板桥李相桂),占总检人数的15.95/10万。

20__年,市妇联与市老科协门诊部联合主办的“关爱农村妇女行动”——农村妇女免费体检活动,计划在今年3月—12月其间,每天深入一至两个村,对全市的农村妇女进行全面体检,同时普及卫生保健知识,以提高农村妇女的防病、治病意识,帮助她们做好自我保健。现在这项活动已在大堡乡启动,普查项目包括妇女常见病、内科、外科、b超等,经测算普查成本费用至少为30元/人,这些费用全部是由市老科协门诊部买单。经过半个月的普查,这次大堡乡已参加免费体检活动的育龄妇女1320人,查出患有妇科病总人数553人,发病率为41.89%,其中慢性宫颈炎391人,占发病人数的70.71%;乳腺炎128人,占到普查人数的23.15%。

从两年检测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农村妇女患妇科疾病的比例较高,患病情况严重,在农 村妇女中开展妇科疾病检查迫在眉睫,很有必要。

三、开展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作法及成效

1、广泛开展宣传发动。一是组织宣传。召开全市妇女病普查普治动员大会,各乡镇分管卫生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和妇联主席、医疗卫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明确责任,落实要求。各乡镇在普查组检查前三天,以乡镇为单位都召开了动员大会,参加的人员有北京专家、督查组人员、市妇联负责人、各村书记、妇女主任、乡村医生。二是媒体宣传。通过新闻和制作电视专题片的形式,对各层次召开的会议和现场普查的实况在电视黄金时段播放。三是通过《_____报》和张贴宣传标语进行宣传。四是走村入户宣传。通过每普查一位妇女补助0.5元给乡村医生的激励措施,鼓励乡村医生,下组摸底造册,并发放宣传单。

2、周密部署普查工作。市委、市政府把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分管卫生的正县(市)级干部任组长、卫生局主要领导和政府办分管卫生工作的副主任为副组长,市妇联等市直有关部门和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妇幼保健院,由妇幼保健院主要领导任办公室主任。市人民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妇女病普查普治责任状,卫生局成立了督查和技术指导小组。普查普治结束后,市政府组织了考核验收,对工作不力,普查普治目标未能完成的乡镇,根据情况给予通报批评,对圆满完成任务的乡镇,予以表彰鼓励。

3、做好统计分析工作。对所有普查普治对象都填写了相关卡(表),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资料,由所在乡镇卫生院负责保管,各乡镇卫生院要填写《_____市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报表》,于普查结束后报市妇幼保健院,妇幼保健院对每个乡镇普查普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分析报告,并把上级所检测的报告及时反馈到各乡镇,由各乡镇通知被检查者,拿到所检查的报告单,确保检测结果的应用。

4、多渠道保障经费。对农村妇女病普查实行免费,所需一次性医疗耗材由市财政补助10万元,对体检发现有一般生殖道炎症所需做海极星治疗的,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特殊门诊统筹基金中给予50元补偿,患妇女病需住院治疗的按规定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统筹基金中报销。

5、确保普查实际效果。普查普治工作从组织、宣传发动、到普查普治全过程,运行十分健康,大多数人民群众深刻体会到了普查及健康教育的好处,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有的妇女通过宣讲卫生常识,才知道如何预防妇科疾病,才意识到平时自我卫生保健的重要性;有的通过检查才知道自己患病,才开始治疗。20__年查出的发病妇女中有4007人通过了海极星聚焦治疗,治疗占发病人数的38.27%;dna检测819人,占发病人数的7.82%;取活组织检查465人,占发病人数的4.44%。20__年查出的发病妇女中有277人通过了各种治疗,宣传与检查治疗相结合达到了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的目的。

四、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宣传发动有的不到位。极个别村干部不够重视,导致宣传发动留有死角,部分边缘村组没有得到通知,宣传资料没有发放到群众手上,使部分在家的妇女同志没有得到及时的普查普治。

2、育龄妇女自我保健意识淡薄。近几年来,妇女病普查虽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妇女所接受,但部分育龄妇女仍然对防止生殖道感染的认识水平低,对生殖道和乳腺疾病的危害认识不足,故对普查需求不高,认为有病才治病,忽视预防保健,致使许多妇女的妇科疾病反复治又反复患。部分农村妇女对开展妇女病普查有害羞之感,还有极少数农村妇女存在着不正确的认识,认为开展农村妇女病普查这是卫生部门“捞钱”,对政府的惠民政策认识不够。

3、定期普查经费很难落实。根据妇女病普查以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早期发现危害妇女生命安全的恶性肿瘤为重点的要求,经过卫生部门测算,普查成本费用至少为30元/人,如果全市农村育龄妇女按13万人计算,开展一次普查需经费 390万元。根据省政府办文件规定,农村妇女病普查全部实行免费,所需一次性医疗耗材费用由政府补助,即使每三年定期普查一次,平均每年所需普查费用也要达130万元,单靠政府补助将很难到位。

4、农村妇女健康档案不健全。由于农村20—49岁的女性大多外出务工,在家的已婚妇女很少,致使参加普查对象不多,农村妇女的健康档册建立不健全。

5、家庭贫困患病妇女得不到及时医治。有的即使参加了普查,并查出有异常情况,但由于家庭贫困等原因无钱医治,不得不拖着,不能及时治疗或得不到彻底治疗。

五、对策及建议

免费为农村妇女进行妇女病检查,这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关心农民,特别是关爱农村妇女健康和家庭和谐的重大举措,是一件惠及千家万户的好事。好事应当办好,要落到实处。因此建议:

1、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在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中,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宣传发动上,力争做到宣传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充分利用农村妇女相信基层干部这一特性,积极发挥村干部的宣传作用,采取多途径、多形式的宣传,力争所有育龄妇女都能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

2、提高育龄妇女自我保健意识。通过举办《乳腺疾病普查》、《常见妇科疾病的症状及危害》等知识讲座和保健咨询,并利用电视、电台、报刊、墙报等广泛开展教育活动,提高农村妇女健康意识和深入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的认识,使她们乐于接受妇女病普查普治。在开展普查普治的同时加强对妇女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妇女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以利提高妇女自我保健能力及采取正确的保健行为。

3、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建议市政府从20__年开始,将普查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将农村妇女病普查列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体检范围,对参加新农合的农村妇女实施免费妇女病检查,普查经费可采取政府补贴、新型合作医疗补助的方式解决。对需要进行门诊治疗的实行优惠或低价治疗,需要住院治疗的纳入新农合医疗大病补助或定额补助范围,对需要做组织学检查的,将标本集中送省妇幼保健院病检,按成本收费。

4、建立健全市乡村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做好妇女病普查的同时,建议逐步建立“一档一库一册”,即为所有参加体检的妇女填写相关卡(表),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资料,乡(镇)村建立台帐,形成妇女病预防治疗参考手册。各乡镇要根据上级要求成立相应的妇女病普查普治领导小组,把乡村医生或妇女主任(计生专干)纳入领导小组范围,负责育龄妇女的摸底造册工作。同时明确每一级网络组织的职能、职责,明确承担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的医疗保健机构为市妇幼保健院。卫生、计生、妇联等部门要加强沟通联系,互通情况,密切配合。市、乡、村三级每年要对辖区内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情况、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分析报告,对患有疾病的妇女进行跟踪追访,督促其抓紧治疗。

5、建立健全贫困妇女社会援助机制。妇女病检查和治疗是两个重要的环节,在实现妇女病免费普查的政策后,有少数得了严重妇科病的农村妇女,因经济条件差而拖延不治或治疗不彻底,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建议努力争取各方支持,整合社会资源,设立贫困人口妇女病治疗救助基金,尽力为困境妇女提供援助,帮助贫困妇女获得及时治疗。

农村妇女病免费普查是一项利国利民之举,可促进社会和谐,体现社会公平,增强妇女保健工作水平;是一项政府得形象、卫生事业得发展、老百姓得实惠的系统工程;其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必将激励广大农村妇女更加积极地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建议市政府在全市农村妇女中开展妇科疾病定期检查。

第三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调研报告3750字

一、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总体情况

肥西县是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第一批试点县之一,自11月1日正式实施,已运行近五年时间。经过几年的探索,我县初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补偿政策逐步完善,补偿水平逐步提高,报销程序逐步简化,监管能力逐步加强,资金使用合理安全,农民信任度明显提高,农民参合积极性不断提高。全县新农合参合率由的81%上升至的95%。-,全县新农合资金支出9751万元,其中统筹资金支出9029万元,补偿186818人次。统筹资金支出包括住院补偿7836万元,住院分娩补偿551万元,慢性病补偿154万元,村卫生站观察治疗(门诊统筹)补偿488万元。统筹资金使用率平均为90%,受益率平均为7%,补偿比平均为30%。我县共有690257位农民参加新农合,1-6月,新农合资金支出2605万元,其中统筹资金支出2364万元,补偿35400人次,家庭账户支出241万元。新农合的实施,有效地减轻了农民的医疗费用负担,缓解了广大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县荣获“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先进县”称号。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保障新农合顺利推进。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关系全县70多万农民群众健康权益和长远利益的一件大事。县委、县政府对此十分重视,把新农合工作列入政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重要内容。县分别成立了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县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担任。县成立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负责全县新农合日常管理工作。各乡镇相应成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领导组及其办公室,合管办设在乡镇卫生院,办公室主任由卫生院长兼任,每乡镇安排1名专职经办人员和1名兼职财会人员负责新农合的审核、报批、兑现、记账等工作。试点过程中,我县经办机构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经办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不断提高,能够满足新农合工作需要。

(二)封闭运行,确保资金安全使用。我县对新农合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坚持资金封闭运行,保证了资金使用的安全、合理。强化资金筹集。我县农民入保金的筹集由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卫生部门配合,收缴入保金时,由乡镇合管办开出专用收款收据,登记发放《合作医疗证》,填写参合农民登记表。各乡镇合管办在本乡镇金融机构设立新农合专用账户,收取的入保金及时存入专用账户,在筹资结束后全部汇入县新农合资金财政专户,与县合管办办理结算手续。今年3月底,我县顺利完成二次筹资工作,新农合筹资总额提高到每人100元。严格资金管理。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实行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设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专户,由县财政局管理,新农合基金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基金支出需县卫生局和县财政局共同审批方可拨付,县合管办将每批补偿人数及金额制成报表,报卫生局和财政局审批,审批后,资金由收入户转入支出户,县合管办将资金从支出户拨付给各乡镇合管办或定点医疗机构,做到收支分离、管用分开,保证了资金的封闭安全运行。

(三)适时调整政策,逐步完善新农合制度。我县在新农合制度的推进过程中,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完善。,将农村部分常见慢性病、村卫生站观察治疗费用纳入新农合补偿范围;,将起报线由300元降至200元、封顶线由1万元提高至3万元。,实行县内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全面提高报销比例;,筹资标准由原来的50元提高到100元,我县新农合政策作了较大调整,取消家庭账户,提高报销比例,扩大慢病病种,将新农合基金划分为住院统筹基金和门诊统筹基金两部分,分别为人均80元和人均20元,推行门诊统筹。参合农民年最高补偿封顶线提高到5万元。通过不断调整,新农合政策逐步完善,资金效用得到充分发挥,参合农民受益面逐步扩大。

(四)优化办理程序,方便参合农民就医补偿。在方便群众就诊方面,参合农民小病可以就近在村卫生站治疗,并可以获得一定补偿,做到小病不出村;在县内就诊不受级别限制,参合农民可以任意选择一家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无须办理转诊手续;到县外就诊只需在乡镇合管办办理登记手续即可,办理转诊手续时,乡镇合管办以一封信的形式书面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在费用报销方面,在县外医疗机构就诊的,参合农民出院后将报销材料交到乡镇合管办,由乡镇合管办直接给予补偿。参合农民在本县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住院费用,出院时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补偿费用,当场审核并兑现补偿金,实现了零距离、零时限补偿。

(五)推行门诊统筹,扩大参合农民受益面。从开始,我县充分发挥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的作用,实行乡村一体化与新农合工作有机结合,将村卫生站作为乡镇定点医疗机构的派出机构,参合农民患病在村卫生站观察治疗可以获得20%的补偿。5月起,我县全面推行门诊统筹,即按照人均20元标准从新农合基金中提取门诊统筹基金,用于补偿门诊费用,单次门诊费用补偿封顶额为10元,门诊统筹基金支付实行“预算包干、超支不补、结余滚存使用”的办法,以控制医疗费用,保证门诊统筹基金安全。

(六)实行全程监管,严格控制医疗费用。在新农合运行过程中,在着力做好服务的同时,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监管。一是实行身份核实,防止冒名住院。参合农民住院治疗时,需携带《医疗证》、《身份证》,由经治医生和合作医疗经办人员共同查验,防止发生冒名顶替。二是现场核查,加强日常监管。由县合管办每月安排一定时间抽取部分报销材料与医疗机构原始材料进行核对,并通过电话和明查暗访等形式,对报销情况进行调查。三是提高管理手段,防范虚假票据。,全县各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安装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所有医疗收费全部实行微机化管理,有效地堵塞了因票据而出现的弄虚作假漏洞。四是实行三级公示、加强事后监督。每批新农合补偿情况都在县乡村三级进行公示,社会各方可以通过公示来监督补偿情况。五是建章立制,明确处理办法。制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对相关人员和单位违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行为作出了明确具体的处理规定。六是定期考核,明确奖惩。制定了定点医疗机构考核标准,每季度考核1次,将考核结果与10%管理保证金挂钩。七是多管齐下,控制医疗费用。包括推行单病种限额收费,限定药品目录和诊疗项目,核定住院次均费用和住院人次,建立病历和处方评审制度的,通过多种措施,严格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三、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几年来的工作表明,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较为平稳,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为: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建立。通过对参保农民直接补偿,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保护了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二是新农合政策逐步深入人心。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以及随着越来越多的参保农民得到实惠,新农合工作得到农民的信任和支持,参合积极性明显提高。三是各项政策得到进一步完善,基本建立了一套成熟的补偿机制和运行机制。四是新农合管理体制基本确立。新农合经办机构管理水平和办事能力得到加强,能够适应新农合工作需要。通过我县几年来的实施,我们体会到:一是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多部门配合是做好新农合工作的基础。二是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是做好新农合工作的关键。三是健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做好新农合工作的保障,新农合工作须与农村卫生体制改革共同推进。

四、存在问题

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还未建立有效、便捷、稳定的筹资机制。虽然筹资难度大大减小,但筹资工作量仍然较大,筹资成本高。二是县级以上医疗机构难以监管。我县新农合基金支出近一半用于补偿在县外医疗机构发生的费用,但受隶属关系的制约,我县对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不能实施有效监管。三是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手段和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五、建议

(一)探索符合政策和农村实际的农民参合筹资机制。加强相关政策调研,在坚持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多途径探索符合国家政策、符合农民意愿、符合农村实际、简便易行的参合农民个人筹资机制。如试行参合农民委托农村金融机构或村民委员会代缴,也可以由政府委托村委会代办、由参合农民自己主动缴纳,或是一次筹资,多年使用等。

(二)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加强对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加大医疗费用控制力度,完善单病种限额收费管理,从严核定各定点医疗机构的住院人次和次均住院费用,严格控制医药费用,降低农民负担,减少新农合基金不必要支出,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另外,要完善病历与处方评价制度,定期抽取定点医疗机构病历和处方,由新农合专家委员会集中对其评价,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三)适应职业化、专业化要求,加强管办体系建设。按照职业化、专业化的要求,继续加强各级管办队伍的能力培训,着力提高管办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快新农合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在现有的基础上,开发新农合管理软件,并与医院管理系统对接,改善管理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四)提高农村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加强农村卫生机构建设,对于引导农民在基层就近就医、促进新农合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继续加强乡镇卫生院的配套建设和合格卫生站的建设,重点培训好乡、村两级卫生人员,提升农村卫生服务的整体能力和水平

第四篇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工作调研报告3100字

近年来,由于农村城镇化和项目建设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部分乡镇、开发区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国家征用,征地款的分配问题引起群众的广泛关注,在分配土地征用款时往往出现一些侵害妇女权益的问题。近两年来,我市妇联共接待涉及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的信访案件 7件(其中 4件,XX年3 件),涉及25人,其中重复上访 2 批 7人。占信访总量 181 件(126件,XX年55件)的3.8 %。为依法维护农村妇女儿童土地权益、探索妇女土地权益案件解决、落实妇女土地权益的办法,妇联就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在我市的几个重点乡镇作了专题的调研。

一、接待来访事项的简要情况和特点

从我市妇联接待有关农村妇女反映土地权益纠纷的信访事项的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上访来源地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土地被征用的地方,如:高码乡、经济开发区、东江镇、香花乡等;二是反映的诉求基本一致。基本上是户口在本地的出嫁女、男到女家落户者家庭成员要求享受土地征用分配款,也有少部分为丈夫去世后或离婚后其土地权益受到一定侵害的问题;三是因妇女权益受损引发的上访多存在重复上访倾向。如高码乡邵爱玲因其夫到女家落户家庭成员要求享受组上同等待遇问题多次赴京、赴省、赴郴,到本市不计其数上访;四是造成上访的原因焦点基本为村规民约与法律的冲突。主要是法律规定男女平等,计划生育政策也提倡男到女家落户,但由于农村传统的影响,以及一部分地方村规民约的规定,出嫁女户口必须外迁,即使不外迁在一定年限后也不再享受村组的经济成员待遇,同时,对于农村男到女家落户也有一定的限制。

权益侵害体现在:

1、有的村组外嫁女和离婚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得不到落实。农村外嫁女和离婚妇女,因为土地不可移动的特殊性,往往在娘家或依附于前夫,无法单独分出来;如香花乡星塘村一离婚妇女,夫家所在地将承包土地给再婚妻子,而娘家所在地也不给或无法落实其承包土地,乡村经过多次协调都得不到解决。

2、外嫁女和离婚妇女的宅基地分配权得不到落实。周边城区乡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宅基地成了一项重要的福利,包含很大的经济利益,部分村组在宅基地分配问题上按照男婚女嫁习俗,采取了男女不平等政策。有些村村规民约明文规定男子成年或结婚后可单独立户批一间宅基地,而大龄女青年、户口仍在本村的出嫁妇女、离婚妇女包括孩子不能单独立户批房,只能计入娘家或夫家大户人口。

3、征地补偿款和集体福利享有权得不到保障。随着城镇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和项目建设的需要,对土地的非农建设性需求也不断增大。在分配土地补偿金政策上,虽然各级政府都明确男女平等的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对外嫁女、离婚妇女不发或少发土地征用补偿金;在分配集体经济时采取剥夺或不公平分配的形式,导致土地权益纠纷,其子女户口在本村的也不能享受同等待遇。

二、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存在问题和根源

1、受传统观念影响。受几千年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嫁出去的姑娘理应到男家落户,不能与娘家的村民争土地、争饭吃,所生的子女更没有理由再到娘家争土地和经济利益。由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实施,在法律上确认了村规民约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农村过分强调“村民自己的事情自己管理”,而忽略了“依法”的限制,如《宪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对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和地位平等都有明确规定,中央和地方对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也专门制定了许多政策,但是部分村组仍以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由,以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决议、村委会决定或村规民约的形式,侵害甚至剥夺作为少数人的农嫁女、离婚妇女、大龄女的土地权益,出现村规民约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现象。这些村规民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侵害妇女土地权益以及相关权益的现象。

2、依法解决该类问题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难度。缺乏必要的解决手段是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纠纷始终难以得到解决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许多土地权益受侵害的农村妇女找村干部,村干部因为村规民约的规定和村民代表的反对而无能为力;而且有的村本来就是村上的主要干部反对,即使大多数村民同意,因支书或组长的不同意也得不到落实;找镇政府或街道,总认为土地是村里的,村民思想做不通,如强制执行,则势必造成干群关系对立,影响其它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在处理中手段不多,力度不够,陷入两难境地;找到市妇联,市妇联缺乏相应的执法权限,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只能结合受害妇女所在的镇街道妇联做一些宣传教育工作,或是协调有关部门解决,但解决起来难度很大,收效甚微。依法起诉,法院因为村民委员会具有社会管理的职能,由于我国法律中对妇女土地承包权缺乏详尽的可操作的司法解释,以致法院在受理、判决此类案件时弹性很大。即使诉讼时妇女胜诉,执行起来也很难。为此,妇女要求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妇女去找法院起诉时,法院答复暂缓受理外嫁女土地权益侵害案。因此各个部门在解决此类问题上显得拖沓和被动,使受到侵害的妇女们往往争得自己的合法权益很难。

3、利益驱动导致矛盾加剧。当前农村特别是城乡结合部村级集体经济迅速壮大,当地一般按人口分配经济收益及宅基地。农村户口利益的优厚使经济发达村的出嫁女不愿意把户口迁到其他村去,而同城镇男子结婚的“农嫁居”妇女更不愿随其夫将户口迁往城镇。长此以往,导致农村资源和经济利益增长速度有限性同人口增长速度急剧性的矛盾比较突出,利益分配、人地关系压力逐年加大,“僧多粥少”的局面使村民们认为自身的利益被抢走了,所以纷纷排斥“出嫁女”、“离婚妇女”等边缘人群。

三、解决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目前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问题,我们认为一是有违背法律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落实;二是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问题不妥善解决,带来不稳定因素;三是不利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在现有的社会保障程度以及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之下,维护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特别需要法律、政策的制度性保护,需要各级政府及部门的积极介入和有力的司法救助与监督。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大普法工作力度,提高村组干部的法律意识。通过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把高层意识逐步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推动农村广大干部和群众学法、知法、懂法和用法,增强法制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彻底清除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树立男女平等意识,坚持依法办事,在农村形成依法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氛围。

2、建立执法监督制度,废除与法律相抵触的村规民约。明确各级政府部门责任,建立执法监督制度,严惩渎职人员。目前,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不力现象的发生,固然有历史、立法的原因,但“执法不严”的因素也不容忽视。因此,应明确各级政府部门保护农村妇女权益的职责,建立起相关执法监督制度,加大对渎职人员的惩罚力度,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加强国家法律对村规民约等的指导和规范,建立“村规民约”审查制度,在尊重村民自治的同时,出台相关法律条文,规范政府监督、管理村规民约的具体权限和程序,对涉及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的规定、村民或社员代表会的决定、村规民约进行彻底清理,对村规民约中侵害妇女合法财产权利的条款坚决予以清除,坚决制止村委会、村民小组制定的土政策大于法律的做法,完善对村规民约的审查和监督,确保村民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行使自治权。

3、积极争取政策,提高妇女参政比例。当前农村重大事务的决定包括涉及利益分配的制度安排和规则制定过程中,妇女的利益要求和意见难以得到充分的表达,往往是由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决定,妇女在利益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鉴于这种状况,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争取在原有的“至少要有一名女干部”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当增加女性“一把手”比例的相关政策,为女性当选“一把手”提供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

第五篇 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调研报告推荐3900字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是全面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优化城乡发展环境、提升现代化水平、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随着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县日产生活垃圾数量持续递增,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村落分散、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生活习性落后等突出问题,垃圾污水乱泼乱倒现象随处可见,广大农村特别是国省道两旁环境污染问题日渐严重,影响了全县环境面貌和对外形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县开发开放步伐,更威胁了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建设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十分必要。

一、全县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全县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分析

我县辖21个乡镇,2600多个自然村,总人口7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全县生活垃圾日产980吨,其中:城区生活垃圾日产量240吨,可回收利用50吨;农村生活垃圾日产量740吨,可回收利用120吨。20__年,有90个自然村按照“户聚、村收、村填埋”模式,初步实现了以村镇为单位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简易填埋处理。

从垃圾分类来看,城区生活垃圾主要包括高科技易污染类废旧物(废旧家电、废旧电子产品、废电池等)、日用品废弃物(废玻璃、废金属、破旧衣物、各种废弃塑料包装盒、破旧家具等)、厨余物(剩菜、剩饭、剩汤、果皮等)、装修建筑垃圾等;农村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农业生产附属垃圾(蔬菜枝叶、瓜果皮、各类腐坏蔬菜和水果等)、燃料废渣(煤渣、草木灰等)、建筑材料类(碎砖瓦、渣土等)、厨余物(剩菜、剩饭、剩汤等)、日用品废弃物(废玻璃、废金属、破旧衣物、各种废弃塑料包装盒等)、高科技废旧物(废旧家电、废旧电子产品、废电池等)、人畜排泄物等。

从以上分析可见,城区生活垃圾主要特点:总量较少,种类多、成分复杂,污染性较大,可回收利用率较高,热值较高;农村生活垃圾主要特点是:总量较多,季节性较强(夏、冬两季量大),污染性垃圾量相对较少,可回收利用较少,焚烧热值较低。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垃圾处理层次低,处理方式落后。仅城区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全县只有90个自然村初步实现以村为单位的简易填埋,大部分自然村仍处于生活垃圾无序丢弃、露天堆放状态,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和周边生态环境;

2.填埋点设置不规范。多数简易填埋点都是利用废弃坑塘,与村庄距离不足500米,未能达到无害化处理技术标准;

3.垃圾收集、存储、运输设施不配套。而现有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设备简易落后、损坏严重,无法满足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要求;

4.专业保洁队伍不健全。全县大部分村街尚未建立保洁队伍,且现有人员管理标准、作业标准不统一,难以保证环卫作业效果;

5.资金保障机制还不健全。县、乡、镇、村街垃圾处理资金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全县尚未形成一套分配合理、行之有效的农村垃圾处理资金分担机制;

6.村容环卫意识亟待提高。受农村生活传统影响和基础设施条件制约,农村垃圾乱堆乱倒等生活陋习仍比较严重。

二、实施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系统建设的规划背景和有利条件

1.近年来,我县深入实施以城市化为主导的率先发展战略,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20__年全县财政收入4.71亿元,为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

2.一直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关注环境卫生工作,将垃圾处理作为改善农村环境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资金、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借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利契机,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城乡环境面貌显著提升,为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3.近年来,我县对垃圾处理工作进行了多项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尝试,为全面开展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示范引导作用。20__年,在全县90个新农村试点村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试点建设,为全县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示范意义。

4.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乡环境面貌显著提升,通过广泛深入、行之有效的宣传发动,广大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和综合素质较大提升,广大群众在环境建设中收获了实惠,体会到发展,对提升全县环境面貌的要求更加迫切,为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群众基础。

5.为进一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中央出台了10项宏观调控措施,市里也配套制定了多项具体措施,根据省市要求,我县成立了农村垃圾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进贤县农村行政村、自然村垃圾处理实施意见》,为我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建设提供了 难得的有利契机。

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模式 /目前,主要有两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模式可供选择,具体是:无害化卫生填埋和无害化焚烧发电。两种模式特点对比如下:

(一)无害化卫生填埋处理模式。相对于无害化焚烧发电处理模式,卫生填埋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优点:一是适应用性广,广泛适用于各种经济状况和自然条件地区;二是对垃圾成分要求较低;三是垃圾处理量调整范围较大,承担负荷变化的能力较强;四是处理工艺和技术相对更加成熟、稳定、可靠;五是基础设施等一次性投资和日常运行费用较低。

缺点:环保“三化”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效果一般。

(二)无害化焚烧发电处理模式。相对于无害化卫生填埋处理模式,焚烧发电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优点:一是环保性更强,“三化”(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效果更好;二是资源回收利用性更高,通过焚烧垃圾产生电能,更加符合“资源化”要求。

缺点:一是对垃圾供应量和垃圾成分要求较高,每日需持续供应大量高热值生活垃圾,才能确保实现正常发电,实施难度较大;二是一次性建设投资和日常运行经费较高;三是工艺技术流程相对复杂,对建设、运营人员要求较高;四是该模式多使用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国内可供参考的成功经验较少,多数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营艰难。

四、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处理系统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立足实际,合理选择垃圾处理模式。目前,南昌市通过招商引资拟在我县泉岭乡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但其能利用的都是一些热值较高的、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大部分生活垃圾无法焚烧发电,且建设周期至少需要2-3年,因此,采用无害化卫生填埋模式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是当前权宜之计。针对我县农村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和经济实力参差不齐的现状,农村行政村、自然村垃圾处理可分别采取户集村收村填埋、户集村收乡镇填埋、户集村收乡镇清运县统一填埋等方式进行。乡村垃圾填埋场的选址,要经过规划、水利、卫生等部门参与,选择在村庄夏季风的下风向和不污染饮用水及地下水源的地方,距人畜居栖点800米以外,库容考虑10年左右,按照无害化设施要求建设。

(二)规范运作流程,强化分类减量措施,下大力做好垃圾减量化文章。垃圾分类减量环节是减少垃圾处理量、降低垃圾处理运行成本的重要环节,对垃圾处理工作成效具有决定性作用。按照城乡统筹和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借鉴发达地区垃圾减量模式,立足源头,通过政策引导,大力探索并建立“农户自觉分类会聚,村街入户收集分拣,乡镇区域压缩运输,全县分区无害处理”的垃圾收运模式,创新“两次分拣、双层减量”(农户源头分拣、村街二次分拣;村街分类减量、乡镇压缩减量)的垃圾减量机制,最大限度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目标。一是农户利用统一配给的两个垃圾收集容器,自觉将本户日产生活垃圾按照低污染可降解垃圾和高污染不可降解垃圾进行初步分类收集;二是村街保洁员要严格落实入户收垃圾机制,将农户日产生活垃圾集中运输到垃圾分拣场进行二次分拣减量;三是乡镇保洁队入村对分类减量后的生活垃圾进行压缩减量处理后,运往县垃圾无害化处理场进行统一无害化处理。

(三)建立强有力的经费保障机制。一是积极协调县直有关部门,争取将进贤作为全市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示范县,争取全县垃圾无害化处理一次性投入由市、县两级财政各承担50%;日常运行费用市里补贴40%,县、乡、村共同承担60%。二是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发动群众投资、投劳,采取财政补一点、乡镇筹一点、社会赞助一点的办法解决经费紧张的问题。三是涉及农村环境卫生与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农项目,如农村改路、血防改厕、农村安全饮水、农村沼气、新农村建设等项目,要结合农村环卫保洁,给予项目倾斜支持。

(四)进一步完善管理考核机制。要建立健全上下联动、逐级负责的管理机制。一是县里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农工部作为全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的牵头部门,负责相关工作的统一指挥协调和督促推动;二是各乡镇要分别成立乡镇环卫管理站,明确责任领导和专门工作人员,负责本乡镇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的组织推动;三是各村街要按照县统一要求,通过村民代表会议选举出生活困难、珍惜岗位、责任心强的村民,组建环卫保洁队伍;四是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扶植政策和工程验收标准,加强资金管理和监督,严格考核验收,确保全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五)坚持统一规划、试点先行、稳步推开的建设思路。一是在全县建设一座占地150亩、日处理能力300吨以上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处理场,实施垃圾区域集中无害化填埋处理;二是继续选择全县部分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作为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试点村,20__年上半年完成这些村的生活垃圾无害化试点建设。 接着,在充分总结试点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成功经验基础上,在全县范围内启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建设工作,年底前实现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20__年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规范推进,从而实现引导农民形成日常性的卫生清扫保洁习惯,形成农村垃圾的收集处理长效工作机制,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促进农村环境有明显改善。

第六篇 商务局对农村市场流通及供销工作调研报告推荐3400字

在开展“察民情,抓落实,促发展”主题活动中,我们深入部分县、乡和企业对农村市场商品流通和供销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综合调查研究。

一、农村市场商品流通和供销工作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供给小生产与农产品需求的大市场的矛盾。一方面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农产品的原料需求越来越大,迫切要求农村市场为工业发展提供数量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好的农产品;另一方面,城市化、城镇化比重的上升与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及整个城乡居民消费商品化、市场化水平的提高,也要求农村市场提供更多的农产品有效供给。此外,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接轨,也要求农村市场提供有比较利益优势的优质农产品出口。与经济体制转换和经济增长则出现了明显反差,全国3亿多农户的小规模、分散生产经营是目前我国农产品供给的重要来源。分散的小生产不但难以靠规模化经济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无法回避和抵御农产品生产的“双重风险”,与农产品需求的大市场相距甚远。

2、农村市场客体交换系统的扩大与农村市场主体组织原始规模狭小的矛盾。随着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实行和农村市场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市场的规模急剧扩大,是因为农村商品市场交换体系急剧扩大,进入市场交换的农产品品种数量急剧增多;是农村生产要素市场、资本市场也在发育,有的要素市场规模相当可观,例如,劳务市场等。与农村市场交换客体系统规模的扩大相比,中国农村市场主体的发育则明显滞后,仍然靠个人、农户为主参与农村市场的活动,仍然是商品经济欠发达的一种自由原子竞争式的市场主体状况。

3、农村市场交换规模扩大与农村市场网络残缺的矛盾。原有国有商业与供销合作社系统在农村的健全的点、线、面的网络体系通过改制全面瓦解消失后,出现了农村商贸流通网点残缺不全的状况,在农产品收购、农资销售、日用工业品供应等主要由一些农村个体户自发经营,而个体经商户的行为不规范,实力弱、服务差、经营范围窄等给农村市场带来了许多问题。

4、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与农村流通业态落后的矛盾。连锁超市等新型经营业态在城市迅速扩充后,农村商品流通仍然是传统业态为主导,即使有的挂名“连锁店”,实际上仍然是“挂羊头,卖狗肉”式的旧式经营,仍假冒伪劣商品混迹其中,农民权益受损。

5、城乡市场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市场在基础设施建设、业态结构、市场管理、市场秩序等方面的差距都在扩大,农村市场商品流通仍然普遍存在的设施不足,方式陈旧。

6、农产品优质品种少,加工低效,产品增值不高,缺乏科技含量和规模化,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成本冷链系统方面建设缓慢造成流通不畅和成本较高,利润低微,农民进入市场难,买难卖难是农民最突出的问题。

7、供销社是农村市场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在计划经济时期,经营网点多、生产生活商品齐全、辐射面广、网络延伸等特点,城乡上下一套完整的销售网络,为繁荣城乡市场,满足了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深受政府满意和消费者欢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供销社自身的经营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各种矛盾和困难暴露出来,思想观念落后,体制僵化,人员包袱过重,经营出现严重亏损,资不低债等;为此,从20__年开始,市、县两级供销社开始对全系统进行“两个置换”的改制工作,处置企业资产、置换职工身份、处理银行债务、清偿社员股金及其他债务;然后,由于改制盲目,缺乏全局发展观念,造成企业和基层社全部解散,机构不健全,传统经营业务丢失,经营网点萎缩,流通体系不健全,各类人才流失,仅仅保留了县级供销社机构,工作职责不明确,人员思想不稳定。虽然,近两年来,市、县两级供销社在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收效甚微,其主要是缺乏政府政策支持,网络不全,职责不明确。

二、供销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创新发展,服务好“三农”,才能稳定发展

供销社是为“三农”服务的重要经济组织,根在农村,是农村市场最有生命力的市场主体,只有服务好“三农”,才会得到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供销社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平台。20__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支持供销社开放办社,联合办社,多建网点,健全完善农村流通网络,提高经营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省政府20__年27号文件赋予了供销社建设以四大网络为主体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的职责。供销社要成为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动力量,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骨干力量,就要不断创新,自身才能发展壮大,才能更好服务“三农”。

1、供销社组织产权制度的创新

供销社必须按照集体合作经济性质的要求,按照自愿互利、民主、平等的合作制原则,扩大吸收农民和职工社员个人入股,尤其要保证农民出资入股在供销社财产权中占有较高比重,这样,才能真正使供销社在经济利益上与农民紧密联系。供销社要实行政社分开,保持其集体合作经济产权上的独立性,使其独立法人财产权力不受任何侵害,并不断做到资产增值保值,给农民带来收益。

供销社除了自身产权创新外,还应主动帮助农民建立新的市场主体,如各类专业合作社、农业产品专业协会、农民经纪人组织等,在帮助农民建立新的市场主体中供销社既可以控股,也可以参股,对不参股不控股的也应该提供各种帮助和支持。

2、供销社在空间布点的创新

供销社在过去多按行政区划形成和发展,实际上使农村流通组织的资源配置人为地限制于一定行政区划空间内,很显然这与市场经济要求开放性配置贸易资源是相违背的,因此,农村基层供销社组织模式必须创新,要打破现有行政区划的限制,按照贸易资源在空间的优化配置,形成以重点城镇或农村集镇市场中心所在地为依托发展供销社,并提供适度的集中网点,提高供销社组织化程度和规模经营水平,要冲破地缘的约束,通过控股、参股、兼并、联合,发展跨地域的新型供销合作组织,以便更好地引导农民提高商品生产的社会化水平、商品率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化和产业升级。

3、供销社在经营范围上的创新

供销社要突破传统单一的购销经营,在流通环节扩大和完善购销合作的基础上,发展与农民在第一、二、三产业等方面的合作,如生产合作、加工合作、运输合作、储存合作、消费合作、信用合作、住宅合作等。并不断开拓供销社经营范围,在组织产销方面,为了进一步缓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供销社在通过产权纽带与农民结成稳定利益关系的同时,可在购销项目上创新,即通过联营制、代理制、合同制、利润返还制和“公司+农户”的方式与更多的农户和农业生产者或企业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供销社作为一种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合作组织,应在服务项目、服务功能上创新。要适应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完善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尤其要为“科技兴农”服务,突出发展与农村专业大户、乡镇企业的联合,在提供科技信息、科技咨询、科技培训、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供销社的作用,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农村产业的升级。还要为促进农村小城镇建设服务,要适应农村人口沿公路线集镇集中的新趋势和农村居民生活从温饱到小康的转化,扩大供销社的经营服务范围,扩大生活资料,建筑装饰材料等的经营,并增加经营层次,更好地保障农村市场的供应,更好地为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服务,为发展农村小城镇服务。

4、供销社在组织管理上的创新

供销社作为一种集体所有的经济组织,无疑应实行民主管理,除了完善“三会一制”,还应在管理机制上大胆创新,由供销社出资者大胆择优选举和招聘其负责人,引入竞争机制,对应聘或选举的基层社主任实行资本经营负责制,实行出资者终产权与法人资本经营权的分离,主任、经理成为资本经营家,对出资者负责,将全部财产按资本经营原则营运起来,确保社有资产的增值与保值。

5、供销社在经营业态上的创新

供销社要加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建设,重点加快以农资、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购销、再生资源回收为主的网络建设,加快业态结构的调整和创新,包括通过引进外资和内资或联合经营,积极在农村市场发展连锁经营网点,建立和扩大综合性和专业性的连锁店和超市,包括发展特许连锁、加盟连锁,使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日用工业品经营、食品经营和某些为农民的服务项目经营中不断增加新型业态的比重,并在农村市场及在农产品流通中积极扩大现代物流配送,对有的农村集贸市场实行“农改超”和“农加超”改造,从整体上优化流通业态结构。

第七篇 农村公路养护工作调研报告4500字

农村公路养护工作调研报告

一、__区农村公路的现状和优势

(一)公路现状

__区人民通过几十年艰苦不懈的奋斗,使公路从无到有,不断延伸,公路技术等级不断提高,公路交通事业不断发展,交通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十五”期,全区多渠道筹措资金1.5亿元投入到公路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对主要县道、重要乡道、旅游通道、开发区道路进行了全面硬化,实现了乡乡通水泥路的目标。何市三级客运站建成投入使用,__二级客运站(__市东门汽车客运站),也即将投入运营。公路交通建设取得的成绩是十分显著的。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__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欠帐过多,目前交通环境的改善还是低水平的,全区远郊乡镇公路大循环和近郊乡镇公路小循环的目标还未实现,公路网化程度还较低。据统计,在全区413.5公里公路中,除国、省道5条38公里已全部硬化,8条县道56.3公里还有6.5公里未硬化,29条乡道162公里只硬化了9条35.4公里;64条村道157.2公里硬化了11条16.7公里;__区境内自井管养道路总里程23条52.722公里,其中省道4条22.663公里,县道3条15.636公里,盐道16条14.423公里。公路主干道虽已建成,但“毛细血管”还不畅通,农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公路技术等级普遍偏低,多数乡村公路不仅是低级路面,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断头路,乡村公路不畅仍然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我区农村公路建设的优势

一是从国家发改委获悉,十一五期间,国家将投入1000亿元资金加大对全国乡村公路的改造和升级。交通部表示,今后力争用五年的时间,全面改造农村公路,让农民兄弟走上水泥路或油路;四川将从今年起,每年安排1亿元对完成县通乡、乡通村油路或水泥路的地区给予“以奖代补”。这些新的措施和政策出台,都为进一步搞好农村公路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二是当前农民群众建设乡村公路的热情高涨,要求建设改造乡村道路的呼声迫切。因此引导好村民“一事一议”,辅之以政策和适量资金支持,就能掀起农村公路建设的高潮,使“星星之火”达到燎原之势。

二、制约我区农村公路发展的原因和实施目标

(一)我区公路隐含着的问题

一是目前农村公路技术等级普遍偏低,交通环境的改善还不够高。以大安区为例,在全区391公里公路中,硬化率仅占26.1。据统计,多数乡村公路不仅是低级路面,而且还有相当一部份是断头路,乡村公路不畅仍然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是由于公路重建轻管的观念较为突出,长期以来对乡村公路路面养护投入极少(有些乡、村根本没有投入),公路养护管理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加之少数群众整体利益意识差、法制观念淡薄,致使乡、村公路的路产路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侵害,乡村公路的路状极差,车辆通达程度低。尽管公路修到了家门前,车辆也很难行至家门口,一些群众仍然要步行几里或几十里的山路才能乘上班车,公路的运输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未真正发挥出来。

三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村公路建设欠帐过多,交通部门和乡镇均相应背上了较为沉重的债务袍袱。目前公路建设、养护资金还未真正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安排,对交通建设项目都是采取的“以奖代补”政策,因此,要妥善处理好公路建设的负债问题已十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大力筹资继续投入农村公路建设,更是难上加难。

(二)20__年—20__年农村公路建设的规划目标

国家要求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各地计划和公路建设部门必须做好乡、村油路的改造和道路升级的前期勘察设计、规划工作,争取在20__年初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我区早规划、早部署,就能获得比较优势,能够限度地争取中央、省、市的农村公路建设补助资金,从而促进农村公路建设。

一是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抓住中央、省、市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投入的历史机遇,加快交通事业发展,努力提高通达深度,提升公路等级,强化公路养护,构建农村公路体系目标,促农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二是基本原则:采取因地制宜、分类实施、量力而行、适度超前、先通后畅再联网,着重提高通达深度,逐步提高路面等级,逐年完善,升级上档。

三是主要目标:乡道以改建油路和水泥路为主、村道以新建土路、改建泥结碎石路为主。20__-20__年,规划改造县际和农村公路共427.59公里,总投资13405万元。其中改建县道4条13.119公里、乡道30条164.471公里,村道250公里(其中新建土路100公里、改建泥碎路250公里)。全区实现通乡公路全面硬化,基本实现组组通公路,农村的交通环境将会得到根本改善。具体任务是:

1)县、乡道建设:

总长177.59公里,总投资10605万元,其中水泥砼路面93.527公里,沥青路面84.06公里,按技术等级分三级及以上的24.739公里,四级的152.9公里。分年实施规划为:

1、20__年,计划投资3977万元。其中改造县道3.973公里,改造乡道44.547公里,共计48.52公里。

2、20__年,计划投资1743万元。其中改造县道3.766公里,改造乡道34.814公里。共计38.58。

3、20__年,计划投资1635万元。改造乡道30.162里。

4、20__年,计划投资1861万元。改造乡道31.5公里。

5、20__年,计划投资1389万元。其中改造县道5.38公里,改造乡道23.448公里,共计28.828公里。

2)村道建设:

投资2800万元,建设农村公路250公里。其中新建土路100公里、改建泥碎路250公里(注:新建土路按3万元/公里、改建泥碎路按10万元/公里测算)。分年实施规划为:

20__年,投资575万元,新建土路25公里,改建泥碎路50公里,共计50公里。

20__年,投资460万元,新建泥土路20公里,改建泥碎路40公里,共计40公里。

20__年,投资445万元,新建泥土路15公里,改建泥碎路40公里,共计40公里。

20__年,投资445万元,新建泥土路15公里,改建泥碎路40公里,共计40公里。

20__年,投资445万元,新建泥土路15公里,改建泥碎路40公里,共计40公里。

20__年,投资430万元,新建泥土路10公里,改建泥碎路40公里,共计40公里。

三、大力发展我区农村公路的方法和保障措施

(一)努力筹措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要实现农村公路近期发展目标关键是要解决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问题,目前的筹资渠道一是结合中央、省、市有关公路建设精神,区应出台《大安区农村公路建设村民自治、一事一议实施意见》,发动群众集资建路;二是充分利用省、市对农村公路建设的补助政策,努力争取公路建设补助资金;三是以农村客运线路经营权拍卖、转让形式,向经营单位收取公路建设维护费;四是全区除农田基本建设义务工应抽一部分用于公路建设外,还应把土地出让、建筑工程、公路两旁的开发和向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文化娱乐业征集的交通建设资金纳入倾斜政策之内;五是区财政应将农村公路建设补助固定纳入预算安排;六是农村公路渡改桥资金可争取省、市补助和乡镇群众自筹。

(二)建立健全公路建设领导机构。组织领导是搞好公路交通的根本保障,区应建立大安区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交通、乡镇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主要领导为成员,各乡镇也要建立相应的机构,以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领导。

(三)认真搞好“村民自治、一事一议”工作,在农村公路的建设中,要充分发杨民主,对农村公路建设等级、投资规模、建设方案等应在充分征求广大人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来定,公路建设的资金使用应在乡、村的政务公开栏上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四)坚持择优选择施工队伍,保证工程质量。在认真审查施工单位建筑资质的基础上进行公路建设的招标工作,区纪委、监察局要始终介入到公路工程招标工作的全过程,交通局和水利农机局要进一步完善公路工程质量监理制,搞好公路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理,继续发动沿线群众对工程的施工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全方位严把工程质量关,保证工程质量。

(五)乡镇党委、政府要搞好公路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认真解决好公路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占地、青苗、附着物和杆管线搬迁等具体问题。

(六)是要处理好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的关系。

公路建成后,要取得预期效果,主要靠养护管理。一是全市应建立将养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的机制,确保养护经费的落实;二是全面进行养护体制改革,从深层次解决养护机制问题,将养护逐步推向市场,化解包袱,轻装上阵;三是根据《公路法》的规定,层层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落实养护资金和人员,积极推行村民自治养护公路的办法,确保农村公路完好畅通。另外,市区公路交通主管部门还应把乡、村公路的养护管理纳入技术指导和服务范围之内,开展检查评比,督促乡、村养好、管好公路,使公路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保证其发挥应有的运输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服好务。

(七)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应采取的保障措施:

1、在实施“村民自治、一事一议”的工作中,市、区应出台相关的“以奖代补”政策给予引导,调动乡镇、村组修建农村公路的积极性;督促乡镇人民政府在道路的日常维护管理上明确具体的管理办法,落实专人养护道路,建立长效管养机制;区交通和水利农机部门要将农村公路纳入技术指导和养护管理的工作范围,开展检查、总结、评比,对农村公路管养搞得好的乡镇给予奖励,激励乡镇更好地管养农村公路。

2、区交通局要进一步扩大交通管理职能,积极争取对农村客运市场的经营管理权,对有条件通客车的农村公路开展客运优质化服务,实行客运线路经营权拍卖转让,收回部分公路建设投资。同时要求经营单位与相关乡镇签定好《公路管护协议》,落实管护资金和人员,区交通局与相关部门一起坚决打击非法营运的机动车辆,取缔非法营运,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3、依照《公路法》规范有序地搞好公路两旁的土地开发,搞好招商引资,使公路两旁的国有划拨土地能得到合理利用,区交通局和乡镇人民政府也可在土地出让中获得收益,用于公路交通建设和偿还公路建设债务。

4、按照《公路发展规划》和路政管理要求,严格路政管理审批制度,分级负责。明确区管县道、重要乡道和旅游通道,乡管乡道和重要村道,防止乱修乱建。

四、20__-20__年农村公路实施后的效果评价

上述规划实现后,使我区农村等级公路在20__年的基础上净增159.4公里,达到212.1公里,农村公路铺装率将达到71.3,特别是农村渡改桥16道完成后,区内基本消灭断头路,农村公路将实现网络化,农村的交通环境将会得到根本改善。公路修通后,最终受益的还是广大村民,促使农村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农村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近郊团结镇在2000年公路未改造之前,生姜年产量6000吨、产值900万元,萝卜5000吨、产值75万元,20__年公路整治修通后,生姜年产量10000吨、产值3000万元,萝卜12000吨、产值180万元,这两项蔬菜已成为该镇两大品牌支柱产业;远郊永嘉乡20__年因道路不通,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380元,20__年冬至20__年春全乡采取“村民自治、一事一议”的办法实现了组组通公路后,全乡的经济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据统计,全乡农业资料运进每年可节约50多万元,农副产品运出每年可节约50多万元,农产品解决了销售难后,价格提高了,每年还可多卖出50多万元,农村建房的材料运费每户可节约5000元,特别是养殖业形成了规模,经营走向了集约化,20__年与20__年比,生猪可增加3000头、增加值300万元,羊增加5000只、增加值50万元,家禽家畜也成倍增加。20__年底全乡人均收入达到了2780元。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界牌客运站建成后,大安的农村客运将形成以大安二级客运站为枢扭,向何市、界牌两边辐射,再以何市、界牌为始发站点将客运班车发往村头、组里的格局。那时农村客运繁荣,老百姓出行便捷,对提高农村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将起积极的作用,也为经营农村公路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第八篇 商务局对农村市场流通及供销工作调研报告3400字

商务局对农村市场流通及供销工作调研报告

在开展“察民情,抓落实,促发展”主题活动中,我们深入部分县、乡和企业对农村市场商品流通和供销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综合调查研究。

一、农村市场商品流通和供销工作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供给小生产与农产品需求的大市场的矛盾。一方面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农产品的原料需求越来越大,迫切要求农村市场为工业发展提供数量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好的农产品;另一方面,城市化、城镇化比重的上升与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及整个城乡居民消费商品化、市场化水平的提高,也要求农村市场提供更多的农产品有效供给。此外,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接轨,也要求农村市场提供有比较利益优势的优质农产品出口。与经济体制转换和经济增长则出现了明显反差,全国3亿多农户的小规模、分散生产经营是目前我国农产品供给的重要来源。分散的小生产不但难以靠规模化经济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无法回避和抵御农产品生产的“双重风险”,与农产品需求的大市场相距甚远。

2、农村市场客体交换系统的扩大与农村市场主体组织原始规模狭小的矛盾。随着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实行和农村市场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市场的规模急剧扩大,是因为农村商品市场交换体系急剧扩大,进入市场交换的农产品品种数量急剧增多;是农村生产要素市场、资本市场也在发育,有的要素市场规模相当可观,例如,劳务市场等。与农村市场交换客体系统规模的扩大相比,中国农村市场主体的发育则明显滞后,仍然靠个人、农户为主参与农村市场的活动,仍然是商品经济欠发达的一种自由原子竞争式的市场主体状况。

3、农村市场交换规模扩大与农村市场网络残缺的矛盾。原有国有商业与供销合作社系统在农村的健全的点、线、面的网络体系通过改制全面瓦解消失后,出现了农村商贸流通网点残缺不全的状况,在农产品收购、农资销售、日用工业品供应等主要由一些农村个体户自发经营,而个体经商户的行为不规范,实力弱、服务差、经营范围窄等给农村市场带来了许多问题。

4、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与农村流通业态落后的矛盾。连锁超市等新型经营业态在城市迅速扩充后,农村商品流通仍然是传统业态为主导,即使有的挂名“连锁店”,实际上仍然是“挂羊头,卖狗肉”式的旧式经营,仍假冒伪劣商品混迹其中,农民权益受损。

5、城乡市场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市场在基础设施建设、业态结构、市场管理、市场秩序等方面的差距都在扩大,农村市场商品流通仍然普遍存在的设施不足,方式陈旧。

6、农产品优质品种少,加工低效,产品增值不高,缺乏科技含量和规模化,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成本冷链系统方面建设缓慢造成流通不畅和成本较高,利润低微,农民进入市场难,买难卖难是农民最突出的问题。

7、供销社是农村市场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在计划经济时期,经营网点多、生产生活商品齐全、辐射面广、网络延伸等特点,城乡上下一套完整的销售网络,为繁荣城乡市场,满足了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深受政府满意和消费者欢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供销社自身的经营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各种矛盾和困难暴露出来,思想观念落后,体制僵化,人员包袱过重,经营出现严重亏损,资不低债等;为此,从20__年开始,市、县两级供销社开始对全系统进行“两个置换”的改制工作,处置企业资产、置换职工身份、处理银行债务、清偿社员股金及其他债务;然后,由于改制盲目,缺乏全局发展观念,造成企业和基层社全部解散,机构不健全,传统经营业务丢失,经营网点萎缩,流通体系不健全,各类人才流失,仅仅保留了县级供销社机构,工作职责不明确,人员思想不稳定。虽然,近两年来,市、县两级供销社在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收效甚微,其主要是缺乏政府政策支持,网络不全,职责不明确。

二、供销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创新发展,服务好“三农”,才能稳定发展

供销社是为“三农”服务的重要经济组织,根在农村,是农村市场最有生命力的市场主体,只有服务好“三农”,才会得到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供销社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平台。20__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支持供销社开放办社,联合办社,多建网点,健全完善农村流通网络,提高经营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省政府20__年27号文件赋予了供销社建设以四大网络为主体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的职责。供销社要成为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动力量,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骨干力量,就要不断创新,自身才能发展壮大,才能更好服务“三农”。

1、供销社组织产权制度的创新

供销社必须按照集体合作经济性质的要求,按照自愿互利、民主、平等的合作制原则,扩大吸收农民和职工社员个人入股,尤其要保证农民出资入股在供销社财产权中占有较高比重,这样,才能真正使供销社在经济 利益上与农民紧密联系。供销社要实行政社分开,保持其集体合作经济产权上的独立性,使其独立法人财产权力不受任何侵害,并不断做到资产增值保值,给农民带来收益。

供销社除了自身产权创新外,还应主动帮助农民建立新的市场主体,如各类专业合作社、农业产品专业协会、农民经纪人组织等,在帮助农民建立新的市场主体中供销社既可以控股,也可以参股,对不参股不控股的也应该提供各种帮助和支持。

2、供销社在空间布点的创新

供销社在过去多按行政区划形成和发展,实际上使农村流通组织的资源配置人为地限制于一定行政区划空间内,很显然这与市场经济要求开放性配置贸易资源是相违背的,因此,农村基层供销社组织模式必须创新,要打破现有行政区划的限制,按照贸易资源在空间的优化配置,形成以重点城镇或农村集镇市场中心所在地为依托发展供销社,并提供适度的集中网点,提高供销社组织化程度和规模经营水平,要冲破地缘的约束,通过控股、参股、兼并、联合,发展跨地域的新型供销合作组织,以便更好地引导农民提高商品生产的社会化水平、商品率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化和产业升级。

3、供销社在经营范围上的创新

供销社要突破传统单一的购销经营,在流通环节扩大和完善购销合作的基础上,发展与农民在第

一、

二、三产业等方面的合作,如生产合作、加工合作、运输合作、储存合作、消费合作、信用合作、住宅合作等。并不断开拓供销社经营范围,在组织产销方面,为了进一步缓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供销社在通过产权纽带与农民结成稳定利益关系的同时,可在购销项目上创新,即通过联营制、代理制、合同制、利润返还制和“公司+农户”的方式与更多的农户和农业生产者或企业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供销社作为一种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合作组织,应在服务项目、服务功能上创新。要适应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完善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尤其要为“科技兴农”服务,突出发展与农村专业大户、乡镇企业的联合,在提供科技信息、科技咨询、科技培训、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供销社的作用,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农村产业的升级。还要为促进农村小城镇建设服务,要适应农村人口沿公路线集镇集中的新趋势和农村居民生活从温饱到小康的转化,扩大供销社的经营服务范围,扩大生活资料,建筑装饰材料等的经营,并增加经营层次,更好地保障农村市场的供应,更好地为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服务,为发展农村小城镇服务。

4、供销社在组织管理上的创新

供销社作为一种集体所有的经济组织,无疑应实行民主管理,除了完善“三会一制”,还应在管理机制上大胆创新,由供销社出资者大胆择优选举和招聘其负责人,引入竞争机制,对应聘或选举的基层社主任实行资本经营负责制,实行出资者终产权与法人资本经营权的分离,主任、经理成为资本经营家,对出资者负责,将全部财产按资本经营原则营运起来,确保社有资产的增值与保值。

5、供销社在经营业态上的创新

供销社要加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建设,重点加快以农资、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购销、再生资源回收为主的网络建设,加快业态结构的调整和创新,包括通过引进外资和内资或联合经营,积极在农村市场发展连锁经营网点,建立和扩大综合性和专业性的连锁店和超市,包括发展特许连锁、加盟连锁,使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日用工业品经营、食品经营和某些为农民的服务项目经营中不断增加新型业态的比重,并在农村市场及在农产品流通中积极扩大现代物流配送,对有的农村集贸市场实行“农改超”和“农加超”改造,从整体上优化流通业态结构。

第九篇 大力发展农村青年积极入党的工作调研报告1200字

按照县委组织部通知要求,大邢庄乡党委对乡21个农村党支部5年来的党员发展特别是农村青年培养及入党问题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XX年至2023年每年党员、新发展党员、培养党员积极性分子年龄结构及2023年党支部书记年龄结构情况。

(一)XX年党员年龄结构及其它各项基本情况:XX年农村党员428名,35岁及以下48名,36至59岁244名,60岁及以上136名;新发展党员7名,25岁及以下3 名,占43%,36岁至59岁4名,占57%;入党积极分子30名,35岁及以下26名,占86.7%;36至55岁4名,占13.3%。

(二)XX 年党员年龄结构及其它各项基本情况:XX年农村党员462名,35岁及以下68名,36至59岁258名,60岁及以上136名;新发展党员34 名,25岁及以下3名,占8.8%,26岁至35岁8名,占23.5%;36岁至59岁23名,占68.7%;入党积极分子30名,35岁及以下26名,占86.7%;36至55岁4名,占13.3%。

(三)XX年党员年龄结构及其它各项基本情况:XX年农村党员437名,35岁及以下 50名,36至59岁231名,60岁及以上156名;新发展党员12名,25岁及以下7名,占58.3%,26岁至35岁1名,占8.4%;36岁至 59岁4名,占33.3%;入党积极分子30名,35岁及以下26名,占74.3%。

(四)XX年党员年龄结构及其它各项基本情况。 XX年农村党员444名,35岁及以下51名,36至59岁283名,60岁及以上156名;新发展党员25岁及以下1名,占50%, 36岁至59岁1名,占50%;入党积极分子30名,35岁及以下26名,占86.7%。

(五)2023年党员年龄结构及其它各项基本情况。 2023年农村党员485名,35岁及以下82名,36至59岁255名,60岁及以上148名;新发展党员35岁及以下23名,占65.7%, 36岁至59岁12名,占34.3%;入党积极分子30名,35岁及以下26名,占86.7%。

(六)2023年农村支部书记年龄结构:21名支部书记,35岁及以下2名,占9.5%;36至45岁6名,占28.6%;46至59岁12名,占57%;60岁及以上1名,占4.8%。

二、有效做法存在问题及原因

近几年来,乡党委对农村党员发展问题做了大量工作,要求各村支部注重培养那些品性好、素质高、有知识、拥有一技之长、有致富门路的青年农民入党,各基层支部吸收了一批年轻的农村青年入党,但我乡的党员队伍年龄结构年轻党员占比例较少,35岁及以下只占17%,党员队伍存在老龄化问题,党支部书记年龄结构也不合理,老龄比例偏大,35岁及以下只占9.5%。主要原因是:(一)青年外出打工人员多,绝大多数青年长年外出,在家的时间非常短,给培养和发展带来了一定困难;(二)有些青年人缺乏学习,对党的认识不足,入党积极性不高;(三)个别支部对培养农村青年入党不够重视;(四)青年党员流动较多,务工经商的多,年轻有为思想上进的党员留家务农的很少,给培养年轻支部书记造成了一定困难。

三、意见与建议

(一)提高党员的致富能力,使大多数党员先富起来,带领群众致富,跟上时代节拍,增强作为一个党员的自豪感与荣誉感。

(二)注重从务工返乡人员及在家乡有致富项目的青年人中培养发展党员,从中选拔培养年轻支部书记。

(三)在条件财力允许的情况下,提高行政村主要干部的待遇,从而提高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第十篇 农村信息培训工作调研报告2950字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进一步蔓延,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遭遇“寒流”袭击,纷纷破产、倒闭,另外,新增就业压力增大,都导致我市部分外出务工农民无奈被迫返乡,面临失业的危险,给我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面对这一情况,我市鼓励各方通过送岗位、送技能等方式,帮助返乡农民再就业。为响应市政府号召,市远教办迅速开展调查,针对返乡农民的特点,制定应对措施,切实做好返乡农民的培训和再就业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返乡农民基本情况

积极开展返乡农民培训工作,帮助返乡农民再就业,对于衢州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这既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在经济风暴下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的现实要求,更是全面维护农民利益、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体现。因此,我们因着眼于返乡农民的独特性,充分尊重农民自身意愿,以独特有效的培训方式帮助返乡农民脱离困境,走上一条科学发展的致富之路。

二、返乡农民的特点

相对于在家务农的普通农民而言,返乡农民有他们自身的独特性:

(一)年轻力壮、劳动力强

相比普通农民,返乡农民多数是青壮年,有十分强的劳动力。并且,他们都有一定的外出务工经商的经历,具备一些基本的技术能力。因此,他们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包袱,而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是发展的有生力量,只要合理利用,这种潜在资源就会变成财富。而这就需要他们能在本市合理就业、自主创业,需要我们对他们的帮助和培训,使他们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和思路,真正地发挥他们的优势,为城市建设服务。这也是我们对返乡农民培训的一个重要目标。

(二)经验丰富、见多识广

相比普通在田间耕作的农民,返乡农民往往都曾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见识过发达地区的经济模式以及工作环境,因此,即使回到农村,他们也不希望被困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中以低产出的农作物来勉强度日。他们有着更高的生活目标,期望更富足的生活。他们渴望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也渴望投资那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农作物来提高收入,更渴望运用专业知识实现自主创业、发家致富。这也是我们必须对返乡农民培训极度重视的重要原因。

(三)竞争力强、善于学习

由于期望更加殷实的生活,返乡农民们一般都迫切地希望能得到最专业最全面的帮助。并且由于在外打工的经历,使他们对新事物、新工具、新思想的接受能力也较一般农民有所提高,对网络课堂、手机电视、移动通讯等都有较全面的了解,这也为我站顺利开展特色培训搭建了有力的平台。

三、创新培训机制、服务返乡农民

(一)信息发布与技能问询相结合,吸引农民注意力。

为了解决农民确信息、缺技术的问题,针对返乡农民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特点,我站运用网络、电视、手机等新型媒体建立了强大的信息发布与咨询平台。首先,实施万村联网工程,努力建设高质量的村级网站,并加大对我站农民信箱、信息网站的宣传,尽可能多的吸引返乡农民的注意力,争取让多数返乡农民都注册一个农民信箱,并学会如何在便捷快速的网络上发布自己的产品买卖信息,以及搜索与自己相关的服务、经营、再就业信息等。其次,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健全以电脑网络、电话手机、电视《农技110特快》专栏和《农家报》为载体的“三电一报”信息发布平台,及时更新发布农民尤其是返乡农民急需的就业、服务等信息,随时随地满足农民获取信息的需要。再次,完善以农技110现场咨询热线、网上咨询在线、专家手机连线和农民咨询114号码百事通为渠道的“三线一通”咨询服务平台,热心专业地回答返乡农民所急需的专业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的难题。

(二)新型方式与专业技术相结合,提高农民学习力

为满足广大返乡农民对各类技术知识的要求,我站以农广校为平台,认真实施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和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业余(脱产)学历教育和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培训平台学历教育,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这种新型教育方式,为广大农民开展农技培训,培训内容广泛丰富,针对性强,且教授方式灵活独特,因而引起了广大返乡农民的兴趣。同时,我站还开通了万名农民素质工程网培训专页,建立了“万名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影视频道”,提供121个科教片和7个技能培训教材供农民随时学习、课下复习、巩固知识,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竞争能力和专业技能。另外,对培训后通过国家考核的农民颁发职业资格证书,肯定农民的学习水平及技术能力,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保证远程教育的专业性,网络课堂中的培训专家多是资深的农科技术人员,如08年6月26日-27日,由市蔬菜办组织的全市蔬菜生产技术培训班在市我站举办,省农业厅蔬菜首席专家赵建阳、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汪炳良等专家授课,50多名蔬菜技术干部、种菜大户在主会场听课,2000多名乡村农技人员、信息员及种养大户在当地利用农技110视频直播系统听课,各地普遍反映培训内容丰富生动、直播效果很好。进一步强化了农民的学习欲望和学习能力,让返乡农民在自主发家致富的道路上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三)流动培训与基地培训相结合,增强农民动手力

认真组织大篷车送培训下乡计划。大篷车是流动的信息技术培训教室和流动的信息服务站,它集科技兴农、信息惠农、应用培训于一体,既是信息培训资源,更是做实基层培训工作的催化剂。农民们对这种流动的多媒体课堂很好奇,因此也表现出了高扬的热情。在车上学习专业知识既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更是一种与信息化亲密接触的好机会,它让人在特别的环境里学习农业知识、电脑技术、技能培训,既新鲜又灵活生动,许多农民对此都喜闻乐道,学习热情也特别高涨。

在灵活教授理论知识同时,结合基地培训,增强农民的动手力。为此,我站以“联基地、联大户”活动为载体,在培训机制上推行合作培训与基地培训相结合,组织科技下乡,抓好农业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进一步蔓延,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遭遇“寒流”袭击,纷纷破产、倒闭,另外,新增就业压力增大,都导致我市部分外出务工农民无奈被迫返乡,面临失业的危险,给我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面对这一情况,我市鼓励各方通过送岗位、送技能等方式,帮助返乡农民再就业。为响应市政府号召,市远教办迅速开展调查,针对返乡农民的特点,制定应对措施,切实做好返乡农民的培训和再就业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返乡农民基本情况

积极开展返乡农民培训工作,帮助返乡农民再就业,对于衢州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这既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在经济风暴下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的现实要求,更是全面维护农民利益、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体现。因此,我们因着眼于返乡农民的独特性,充分尊重农民自身意愿,以独特有效的培训方式帮助返乡农民脱离困境,走上一条科学发展的致富之路。

二、返乡农民的特点

相对于在家务农的普通农民而言,返乡农民有他们自身的独特性:

(一)年轻力壮、劳动力强

相比普通农民,返乡农民多数是青壮年,有十分强的劳动力。并且,他们都有一定的外出务工经商的经历,具备一些基本的技术能力。因此,他们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包袱,而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是发展的有生力量,只要合理利用,这种潜在资源就会变成财富。而这就需要他们能在本市合理就业、自主创业,需要我们对他们的帮助和培训,使他们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和思路,真正地发挥他们的优势,为城市建设服务。这也是我们对返乡农民培训的一个重要目标。

乡镇农村工作调研报告十篇

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经济薄弱村和贫困农户的帮扶工作,找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采取新的应对举措,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根据石柱县委、县府、县扶贫办的要求,我镇派出专人3名,前往沙子镇鱼泉村进行了调研。一、基本情况鱼泉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480户,1540人,其中建卡贫困户153户,建卡贫困人口405人,农民人均纯收入3104元,较全镇人均纯收入3498元少394元。全村平均受教育年限3年,贫困户中的计划生育户153户,未解决人饮安全卫生的750人,未通广播的组7个,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工作调研范文

  • 乡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调研报告(5篇)
  • 乡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调研报告(5篇)100人关注

    一、检查的主要情况我县财政局涉及财政资金管理的单位数14个,其中,县本级有国库、综合、文教、农财、经建、企业、社保7个股室,乡镇5个财政所及盘溪镇、通红甸乡的2 ...[更多]

  • 乡镇工作调研报告(15篇)
  • 乡镇工作调研报告(15篇)70人关注

    乡镇2022年平安建设工作调研报告县综治办:根据县综治委的安排,我镇综治委从3月8日开始,组织公安、司法、信访等13名人员,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了以深化平安创建为主旨 ...[更多]

  • 乡镇人大工作调研报告(5篇)
  • 乡镇人大工作调研报告(5篇)69人关注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基层的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成部分。搞好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建设,对于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让人民广泛的参 ...[更多]

  • 乡镇建设工作调研报告(5篇)
  • 乡镇建设工作调研报告(5篇)54人关注

    乡镇2022年平安建设工作调研报告县综治办:根据县综治委的安排,我镇综治委从3月8日开始,组织公安、司法、信访等13名人员,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了以深化平安创建为主旨 ...[更多]

  • 乡镇新农村建设工作调研报告(9篇)
  • 乡镇新农村建设工作调研报告(9篇)47人关注

    随着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逐年加大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了关于乡镇新农村建设工作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为了了解掌握 ...[更多]

  • 乡镇农村工作调研报告十篇
  • 乡镇农村工作调研报告十篇34人关注

    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经济薄弱村和贫困农户的帮扶工作,找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采取新的应对举措,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根 ...[更多]

乡镇报告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