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环境保护专业毕业生实习报告
引言
人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改造环境,创造不仅使用,而且美观的环境空间。城市所意味的,不仅仅是建筑、街道、商店等人工建构物的堆积,而蕴涵着在诸多功能性设施及硬质景观相伴下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城市居民多姿多彩的生活。从外在的视觉影像来看,城市是由其平面结构、天际轮廓、各色建筑、街市设施、区域地标、开放的空间、植栽园林及穿梭不定的交通工具所构成,然而这些都是城市人在选择和被选择的行为方式下形成的物质形态,其间蕴涵着深厚的自然法则、社会心理、人文情感及历史沧桑。
20世纪著名的城市学和建筑学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其代表性著作《城市发展史》中指出:“如果城市所实现的生活不是它自身的一种褒奖,那么为城市的发展形成而付出的全部牺牲就将毫无代价。无论扩大的权力还是有限的物质财富,都不能抵偿哪怕是一天丧失了的美、欢乐和亲情的享受。”“当我们漫步于城市中时却可发现这种现象是无初步在的,周围的建筑物仿佛能够讲话、能够行动,正像居住在其中的居民一样;而且通过城市的物质结构,过去的事件、很久以前做出的决定、久已形成的价值观念等,都继续存活下来并且散发着影响。”
正是为了充分认识到城市环境与在建构城市环境的过程中人的作用,作为城市生态学的学习者,我们于12月5日进行了一次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实习。
我们于早晨8:00从北大逸夫二楼前出发,经过光华楼、图书馆、燕南园、李大钊铜像、蔡元培铜像,到达未名湖南岸,看到翻尾石鱼,出北大西门,穿过蔚秀园、承泽园、海淀公园、柳浪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到达颐和园南如意门,观看门外的京密引水渠,之后从颐和园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到达昆明湖南岸,沿西堤到达万寿山和东宫门,结束实习。沿途就绿化、建筑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做了一定的调查,获得了一定的资料,也得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结论。
北京水环境的治理是一项重大的工程,也是一项历史上就不断进行的工程。北京中心地带在古代曾是湖泊群,从昆明湖可以通航至紫禁城,又有筒子河、护城河环绕皇城、京城,湖水相连,使北京这座历代名都在威严大气之外,又增加了几分秀丽和飘逸。但自清代末期开始,由于北京水系疏于管理,河道淤积污染,航运废止。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对城市水系进行过三次较大的整治,兴建了官厅和密云两大水库,开掘永定河引水渠、京密引水渠,将两大水库的水引入北京,增加了北京的环境用水量,水环境大为改观。但毕竟40多年来未对水系进行过彻底治理,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迅速发展,外来人口急剧增加,河湖遭到新的污染,有的河道成了臭水沟。湖泊淤泥深厚,据北京市水利部门的监测,淤泥累计达到230万立方米。
北京水环境恶化的状况引起了中央和市政府、市民的广泛关注。1998年初在北京市人大代表会上,225名市人大代表联名提出议案,要求治理城市河湖的污染。1998年9月26日,从治理北京心脏地区的六颗明珠——“六海”开始,城市水系治理拉开了帷幕。京城水系治理的目标是“水清、岸绿、流畅、通航”,这次水系治理为北京历史上首次,规模之大、投入之多都没有先例。
就如同校园里一片片修建齐整的草坪,与那一丛丛自生自灭的杂草;就如同燕南园中那一株株车前草,任人踩踏而依旧旺盛;就如同那二月兰、蒲公英,不需要浇水而繁茂生长;就如同静园草坪中那让人踩踏的马边草;就如同那刚到春天就发出新绿的早熟禾;就如同未名湖小岛中的芦苇……
草坪的功用究竟是什么?是观赏?是美观?还是让人充分与自然接近?人工养护的草坪,总是显示出一分远离尘嚣的孤高与自拔,一个个旋转的喷水口让人对自然的力量产生怀疑,一台台自动化的割草机让人对人的力量产生近乎怪异的崇拜。从小就习惯了“草坪禁止入内”的告示牌的我,总是对齐整的草坪敬而远之。忽然就想起,坐在昆明湖南岸的草坪上吃午饭时,路人投来的怪异的目光。隐隐约约还听到有人鄙夷的声音:在草坪上吃饭,草坪不是要更脏么?于是就想到了过去的自己,看到别人在草坪上野餐,总是义愤填膺……然而现在的思想却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在踏入草坪时还总是有几分犹豫和不安。是的,如果人总是被隔离在自然之外,那么自然的妙处又该如何去体会?亲近自然,同时保护自然……
一路上看到了很多这样的例子。而有时自然的力量和其精密程度真是让人叹服。燕南园草坪上,十几种植物和谐地生长共存,蚯蚓的存在则为其创造了一个极其良好的生长环境。在杂草和人工种草同时存在的地方,总是杂草先于种草而绿。与自然界生命过程割裂开来的自然物总是显得异常脆弱。在柳浪庄的野地中,生长有先锋植物灰藜,作为一年生植物,它在一年中能长很高,对土壤产生很大的改良作用。3-6年之后,灰藜被其它植物取而代之,二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灌木、乔木等逐渐进行演替生长。在颐和园万寿山上,有一个古代的水土保持工程。山体上建成覆瓦状,从而加强雨水的下渗作用,减缓雨水的下流作用,这样就可以起到保水和保土的作用。充分利用自然的特性为自然服务。在万寿山上生长着自然条件下的侧柏,以及其他一些自然状态下生长很好的植物,而园林工人却想把它们全部清理掉,在山体上多种一些草。然而不耐旱的人工草势必需要更多的人工浇水,从而为喜旱的侧柏提供了一个不利的生长环境,最后必然导致不利的生态结果。试图人为改变自然的选择,必将得到违背自然的选择。
矗入云天的高层建筑,蛛网般的高速公路,川流不息的车辆,瑰丽闪烁的城市夜景以及光怪陆离的商品橱窗,给现代社会绘制了一幅变幻万千的现代生活图景。今天,与其说人们生活在自然环境了,不如说生活在一个无所不包的人工世界了。这个人工世界,虽然以自然世界为物质依托,但已使人远离了原生自然,它启发人们深思这样一个问题:在工业社会的条件下,能不能建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解决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日益拥挤的交通,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等新问题。如何维护城市的风景线,是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现代人工城市的环境空间,只有人工设计表现自然环境,寓自然于环境之中,才能使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才能建设人类美好的未来。环境艺术在创造人类现代生活的同时,也设计着人类未来的文明。
城市环境中,有许多方便人们生活、娱乐、交通而存在的硬质景观以及植物绿化及各种水体等形态构成的软质景观。它们作为城市社会中功能性设施和工具的同时,构成了城市环境景观的实体要素。此外,许多城市或城郊环境中存在着许多天然的景观资源,如若公共艺术的设置与这些人工的硬质景观、软质景观和非人工的自然景观相协调、相组构,就将使纯精神的公共艺术作品与其周遭环境因素(人工或非人工的)共同构成更大空间范围和心理效应的公共艺术景观,就可以使城市建筑性环境、公共设施环境及自然生态环境的整体组构在发挥其服务功能的同时,更好地体现其艺术和文化的审美价值和人性化原则。
在环境艺术的生存与推广中,不可避免地面对着人居环境及相关区域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维护的需求。1972年6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一个旨在鼓舞和知道世界各国人民保持和改善人类环境的宣言,即《人类环境宣言》。宣言中强调指出,“……人的定居和城市化工作必须加以规划,以避免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它从一个侧面提示我们,对于大地环境经管规划和较大型的公共艺术的推广活动方面应当做到:
1、树立社会文化和经济开发活动中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2、珍惜和合理使用土地及景观资源。
3、反省和避免艺术规划和创作活动中有碍于人类极其社会健康、幸福和可持续发展的行为状态。
4、明晰公共文化艺术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5、确立公共艺术推广与城市环境及景观规划间的协调与统合的原则。
客观上,公共艺术在当代城市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的改造与维护中,正应该起到它美化环境、催发人气、促进正确的生态观念、协助绿色革命的部分作用。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自然环境和绿色生态系统遭到前所未有的毁坏和失衡,森林、绿地、湿地及地表水环境资源大量消失,成为威胁城市生存环境,威胁人类社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因此,无论从维护人类社会宏观生态环境的目的着眼,还是从公共艺术及其景观的审美效应出发,都必须强调公共艺术与城市环境中绿色生态建设的密切关系,促使公共艺术在总体上与硬质景观和绿色生态元素之间,达到平衡与和谐,从而达到优化和“软化”城市环境的效果。
城市环境艺术,一种在选择之中的进步与慰藉。
总结
一天的实习,学到了很多的东西。第一次用全新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一草一木。忽然发现了很多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体现,一时间感到欣喜甚至不知所措。的确,城市生态学是一个十分需要从实践当中汲取营养的学科,只有不断实践、从实践中不断摸索、进步,才能够真正了解这门学科的真谛。而它所包含的范围又是那么的广阔,它所带来的影响又是那样的深刻……
而在实习当中,也发现了许多以前所忽略的东西,有让人愉快的,也有让人不那么愉快的。从学校东门的那条大路,到颐和园的昆明湖,留下了太多的回忆与思考。城市的环境,还有太多等待着改进,也有太多需要进一步的规划和治理。而保存与整治,又是一种两难的选择。如何在存留作为文化古都的北京风貌的同时,在发展经济和建设的同时,将北京的生态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则是需要引起很多思考的。而现在我能够做的,只有把它们写下来,在重新审视,在审视当中,获得进步。而假如我的审视能够引发哪怕一点点的进步,就是很感满意的了。
第2篇 环境保护专业毕业生实习报告范文
引言
人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改造环境,创造不仅使用,而且美观的环境空间。城市所意味的,不仅仅是建筑、街道、商店等人工建构物的堆积,而蕴涵着在诸多功能性设施及硬质景观相伴下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城市居民多姿多彩的生活。从外在的视觉影像来看,城市是由其平面结构、天际轮廓、各色建筑、街市设施、区域地标、开放的空间、植栽园林及穿梭不定的交通工具所构成,然而这些都是城市人在选择和被选择的行为方式下形成的物质形态,其间蕴涵着深厚的自然法则、社会心理、人文情感及历史沧桑。
20世纪著名的城市学和建筑学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其代表性著作《城市发展史》中指出:“如果城市所实现的生活不是它自身的一种褒奖,那么为城市的发展形成而付出的全部牺牲就将毫无代价。无论扩大的权力还是有限的物质财富,都不能抵偿哪怕是一天丧失了的美、欢乐和亲情的享受。”“当我们漫步于城市中时却可发现这种现象是无初步在的,周围的建筑物仿佛能够讲话、能够行动,正像居住在其中的居民一样;而且通过城市的物质结构,过去的事件、很久以前做出的决定、久已形成的价值观念等,都继续存活下来并且散发着影响。”
正是为了充分认识到城市环境与在建构城市环境的过程中人的作用,作为城市生态学的学习者,我们于xx年12月5日进行了一次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实习。
我们于早晨8:00从北大逸夫二楼前出发,经过光华楼、图书馆、燕南园、李大钊铜像、蔡元培铜像,到达未名湖南岸,看到翻尾石鱼,出北大西门,穿过蔚秀园、承泽园、海淀公园、柳浪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到达颐和园南如意门,观看门外的京密引水渠,之后从颐和园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到达昆明湖南岸,沿西堤到达万寿山和东宫门,结束实习。沿途就绿化、建筑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做了一定的调查,获得了一定的资料,也得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结论。
北京水环境的治理是一项重大的工程,也是一项历史上就不断进行的工程。北京中心地带在古代曾是湖泊群,从昆明湖可以通航至紫禁城,又有筒子河、护城河环绕皇城、京城,湖水相连,使北京这座历代名都在威严大气之外,又增加了几分秀丽和飘逸。但自清代末期开始,由于北京水系疏于管理,河道淤积污染,航运废止。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对城市水系进行过三次较大的整治,兴建了官厅和密云两大水库,开掘永定河引水渠、京密引水渠,将两大水库的水引入北京,增加了北京的环境用水量,水环境大为改观。但毕竟40多年来未对水系进行过彻底治理,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迅速发展,外来人口急剧增加,河湖遭到新的污染,有的河道成了臭水沟。湖泊淤泥深厚,据北京市水利部门的监测,淤泥累计达到230万立方米。
北京水环境恶化的状况引起了中央和市政府、市民的广泛关注。1998年初在北京市人大代表会上,225名市人大代表联名提出议案,要求治理城市河湖的污染。1998年9月26日,从治理北京心脏地区的六颗明珠——“六海”开始,城市水系治理拉开了帷幕。京城水系治理的目标是“水清、岸绿、流畅、通航”,这次水系治理为北京历史上首次,规模之大、投入之多都没有先例。
就如同校园里一片片修建齐整的草坪,与那一丛丛自生自灭的杂草;就如同燕南园中那一株株车前草,任人踩踏而依旧旺盛;就如同那二月兰、蒲公英,不需要浇水而繁茂生长;就如同静园草坪中那让人踩踏的马边草;就如同那刚到春天就发出新绿的早熟禾;就如同未名湖小岛中的芦苇……
草坪的功用究竟是什么?是观赏?是美观?还是让人充分与自然接近?人工养护的草坪,总是显示出一分远离尘嚣的孤高与自拔,一个个旋转的喷水口让人对自然的力量产生怀疑,一台台自动化的割草机让人对人的力量产生近乎怪异的崇拜。从小就习惯了“草坪禁止入内”的告示牌的我,总是对齐整的草坪敬而远之。忽然就想起,坐在昆明湖南岸的草坪上吃午饭时,路人投来的怪异的目光。隐隐约约还听到有人鄙夷的声音:在草坪上吃饭,草坪不是要更脏么?于是就想到了过去的自己,看到别人在草坪上野餐,总是义愤填膺……然而现在的思想却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在踏入草坪时还总是有几分犹豫和不安。是的,如果人总是被隔离在自然之外,那么自然的妙处又该如何去体会?亲近自然,同时保护自然……
第3篇 环境科学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随着大四下学期的来临,在学校的安排下,我们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进行了大学最后一次实习——毕业实习。
随着大四下学期的来临,在学校的安排下,我们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进行了大学最后一次实习——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在我们学完所有的专业课程和专业选修课后,在环境监测实习,生产实习基础上又一次重要的实践环节,也是毕业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巩固、验证和强化我们所学习过的知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我们即将开始的毕业设计和将来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毕业实习,能使我们将课堂学过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联系,加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充分利用实习基地的有利条件培育我们分析工程实例的能力,强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的综合能力。 随着经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市政自来水水质以及水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传统的自来水处理工艺以不能完全满足需要,传统的自来水工艺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要求有更高的过滤速度以及更高的过滤精度来满足当前的需求。 给水厂工艺流程一: 微絮凝过滤 工艺流程: 工艺特点: 此工艺由高效混合器、863过滤技术组成。各组成工艺特点 2.1 高效混合器具有水头损失小、混合效果好、设备简单、不需土建构筑物、不需外加动力设备等优点,在设计流量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混合效果; 2.2 863过滤技术具有过滤速度快、精度高、反冲洗耗水率低、抗冲击负荷,采用气水反洗和表面水扫洗,冲洗效果好等特点,在同水量条件下,可有效减少占地面积,节省土建投资,提高出水质量; 2.3絮凝剂自动加药系统采用游动电位原理,可在线测量水中加入絮凝剂后的净电荷强度,可实时改变投加量以获得最佳絮凝效果,节约药剂,提高絮凝效果。 因此本工艺具有投资省、效率高的特点。一般适用于水质较好的水库水、地下水和溪水等。 给水厂工艺流程二:混凝沉淀+过滤 工艺流程: 工艺特点: 此工艺由高效混合器、絮凝池、沉淀池和da863过滤技术组成。各组成工艺特点 (1.)高效混合器和絮凝剂自动加药系统的特点(见前述); (2.)絮凝池:①网格絮凝池:网格絮凝池具有絮凝时间短、絮凝效果较好等优点,适用于原水水温4.0-34℃,浊度为25-2500ntu,单池水量以1.0万-2.5万m3/d为宜;②折板絮凝池:折板絮凝池具有絮凝时间短、絮凝效果较好等优点,适用于水量变化较小的水厂,单池水量可达10104 m3/d,但其结构较为复杂,施工较不便; (3.)沉淀池:①斜管沉淀池:斜管沉淀池具有沉淀效率高、池体小占地少等特点,进水浊度一般为500-1000ntu,单池水量不宜过大;②平流沉淀池:其造价较低,具有操作管理方便、施工简单,对原水浊度适应性强,潜力大,处理效果稳定的特点,一般进水浊度小于5000ntu,但其占地面积较大; (4.) da863过滤技术特点(见前述). 因此本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设计灵活(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类型的构筑物和增减水处理工艺)等特点,可满足一般的饮用水要求。 本工艺的处理对象主要是水中悬浮物和胶体物质,主要适用于以地表水(如河水等)为水源的生活饮用水的常规处理。
第4篇 关于环境科学专业毕业实习的报告
随着大四下学期的来临,在学校的安排下,我们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进行了大学最后一次实习——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在我们学完所有的专业课程和专业选修课后,在环境监测实习,生产实习基础上又一次重要的实践环节,也是毕业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巩固、验证和强化我们所学习过的知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我们即将开始的毕业设计和将来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毕业实习,能使我们将课堂学过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联系,加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充分利用实习基地的有利条件培育我们分析工程实例的能力,强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的综合能力。
随着经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市政自来水水质以及水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传统的自来水处理工艺以不能完全满足需要,传统的自来水工艺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要求有更高的过滤速度以及更高的过滤精度来满足当前的需求。
给水厂工艺流程一: 微絮凝过滤
工艺流程:
工艺特点:
此工艺由高效混合器、863过滤技术组成。各组成工艺特点
2.1 高效混合器具有水头损失小、混合效果好、设备简单、不需土建构筑物、不需外加动力设备等优点,在设计流量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混合效果;
2.2 863过滤技术具有过滤速度快、精度高、反冲洗耗水率低、抗冲击负荷,采用气水反洗和表面水扫洗,冲洗效果好等特点,在同水量条件下,可有效减少占地面积,节省土建投资,提高出水质量;
2.3絮凝剂自动加药系统采用游动电位原理,可在线测量水中加入絮凝剂后的净电荷强度,可实时改变投加量以获得最佳絮凝效果,节约药剂,提高絮凝效果。
因此本工艺具有投资省、效率高的特点。一般适用于水质较好的水库水、地下水和溪水等。
给水厂工艺流程二:混凝沉淀+过滤
工艺流程:
工艺特点:
此工艺由高效混合器、絮凝池、沉淀池和da863过滤技术组成。各组成工艺特点
(1.)高效混合器和絮凝剂自动加药系统的特点(见前述);
(2.)絮凝池:
①网格絮凝池:网格絮凝池具有絮凝时间短、絮凝效果较好等优点,适用于原水水温4.0-34℃,浊度为25-2500ntu,单池水量以1.0万-2.5万m3/d为宜;
②折板絮凝池:折板絮凝池具有絮凝时间短、絮凝效果较好等优点,适用于水量变化较小的水厂,单池水量可达10104 m3/d,但其结构较为复杂,施工较不便;
(3.)沉淀池:
①斜管沉淀池:斜管沉淀池具有沉淀效率高、池体小占地少等特点,进水浊度一般为500-1000ntu,单池水量不宜过大;
②平流沉淀池:其造价较低,具有操作管理方便、施工简单,对原水浊度适应性强,潜力大,处理效果稳定的特点,一般进水浊度小于5000ntu,但其占地面积较大;
(4.) da863过滤技术特点(见前述).
因此本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设计灵活(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类型的构筑物和增减水处理工艺)等特点,可满足一般的饮用水要求。
本工艺的处理对象主要是水中悬浮物和胶体物质,主要适用于以地表水(如河水等)为水源的生活饮用水的常规处理。
第5篇 环境保护专业毕业生实习报告范文
引言
人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改造环境,创造不仅使用,而且美观的环境空间。城市所意味的,不仅仅是建筑、街道、商店等人工建构物的堆积,而蕴涵着在诸多功能性设施及硬质景观相伴下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城市居民多姿多彩的生活。从外在的视觉影像来看,城市是由其平面结构、天际轮廓、各色建筑、街市设施、区域地标、开放的空间、植栽园林及穿梭不定的交通工具所构成,然而这些都是城市人在选择和被选择的行为方式下形成的物质形态,其间蕴涵着深厚的自然法则、社会心理、人文情感及历史沧桑。
20世纪著名的城市学和建筑学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其代表性著作《城市发展史》中指出:“如果城市所实现的生活不是它自身的一种褒奖,那么为城市的发展形成而付出的全部牺牲就将毫无代价。无论扩大的权力还是有限的物质财富,都不能抵偿哪怕是一天丧失了的美、欢乐和亲情的享受。”“当我们漫步于城市中时却可发现这种现象是无初步在的,周围的建筑物仿佛能够讲话、能够行动,正像居住在其中的居民一样;而且通过城市的物质结构,过去的事件、很久以前做出的决定、久已形成的价值观念等,都继续存活下来并且散发着影响。”
正是为了充分认识到城市环境与在建构城市环境的过程中人的作用,作为城市生态学的学习者,我们于12月5日进行了一次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实习。
我们于早晨8:00从北大逸夫二楼前出发,经过光华楼、图书馆、燕南园、李大钊铜像、蔡元培铜像,到达未名湖南岸,看到翻尾石鱼,出北大西门,穿过蔚秀园、承泽园、海淀公园、柳浪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到达颐和园南如意门,观看门外的京密引水渠,之后从颐和园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到达昆明湖南岸,沿西堤到达万寿山和东宫门,结束实习。沿途就绿化、建筑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做了一定的调查,获得了一定的资料,也得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结论。
北京水环境的治理是一项重大的工程,也是一项历史上就不断进行的工程。北京中心地带在古代曾是湖泊群,从昆明湖可以通航至紫禁城,又有筒子河、护城河环绕皇城、京城,湖水相连,使北京这座历代名都在威严大气之外,又增加了几分秀丽和飘逸。但自清代末期开始,由于北京水系疏于管理,河道淤积污染,航运废止。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对城市水系进行过三次较大的整治,兴建了官厅和密云两大水库,开掘永定河引水渠、京密引水渠,将两大水库的水引入北京,增加了北京的环境用水量,水环境大为改观。但毕竟40多年来未对水系进行过彻底治理,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迅速发展,外来人口急剧增加,河湖遭到新的污染,有的河道成了臭水沟。湖泊淤泥深厚,据北京市水利部门的监测,淤泥累计达到230万立方米。
北京水环境恶化的状况引起了中央和市政府、市民的广泛关注。1998年初在北京市人大代表会上,225名市人大代表联名提出议案,要求治理城市河湖的污染。1998年9月26日,从治理北京心脏地区的六颗明珠——“六海”开始,城市水系治理拉开了帷幕。京城水系治理的目标是“水清、岸绿、流畅、通航”,这次水系治理为北京历史上首次,规模之大、投入之多都没有先例。
就如同校园里一片片修建齐整的草坪,与那一丛丛自生自灭的杂草;就如同燕南园中那一株株车前草,任人踩踏而依旧旺盛;就如同那二月兰、蒲公英,不需要浇水而繁茂生长;就如同静园草坪中那让人踩踏的马边草;就如同那刚到春天就发出新绿的早熟禾;就如同未名湖小岛中的芦苇……
草坪的功用究竟是什么?是观赏?是美观?还是让人充分与自然接近?人工养护的草坪,总是显示出一分远离尘嚣的孤高与自拔,一个个旋转的喷水口让人对自然的力量产生怀疑,一台台自动化的割草机让人对人的力量产生近乎怪异的崇拜。从小就习惯了“草坪禁止入内”的告示牌的我,总是对齐整的草坪敬而远之。忽然就想起,坐在昆明湖南岸的草坪上吃午饭时,路人投来的怪异的目光。隐隐约约还听到有人鄙夷的声音:在草坪上吃饭,草坪不是要更脏么?于是就想到了过去的自己,看到别人在草坪上野餐,总是义愤填膺……然而现在的思想却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在踏入草坪时还总是有几分犹豫和不安。是的,如果人总是被隔离在自然之外,那么自然的妙处又该如何去体会?亲近自然,同时保护自然……
一路上看到了很多这样的例子。而有时自然的力量和其精密程度真是让人叹服。燕南园草坪上,十几种植物和谐地生长共存,蚯蚓的存在则为其创造了一个极其良好的生长环境。在杂草和人工种草同时存在的地方,总是杂草先于种草而绿。与自然界生命过程割裂开来的自然物总是显得异常脆弱。在柳浪庄的野地中,生长有先锋植物灰藜,作为一年生植物,它在一年中能长很高,对土壤产生很大的改良作用。3-6年之后,灰藜被其它植物取而代之,二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灌木、乔木等逐渐进行演替生长。在颐和园万寿山上,有一个古代的水土保持工程。山体上建成覆瓦状,从而加强雨水的下渗作用,减缓雨水的下流作用,这样就可以起到保水和保土的作用。充分利用自然的特性为自然服务。在万寿山上生长着自然条件下的侧柏,以及其他一些自然状态下生长很好的植物,而园林工人却想把它们全部清理掉,在山体上多种一些草。然而不耐旱的人工草势必需要更多的人工浇水,从而为喜旱的侧柏提供了一个不利的生长环境,最后必然导致不利的生态结果。试图人为改变自然的选择,必将得到违背自然的选择。
矗入云天的高层建筑,蛛网般的高速公路,川流不息的车辆,瑰丽闪烁的城市夜景以及光怪陆离的商品橱窗,给现代社会绘制了一幅变幻万千的现代生活图景。今天,与其说人们生活在自然环境了,不如说生活在一个无所不包的人工世界了。这个人工世界,虽然以自然世界为物质依托,但已使人远离了原生自然,它启发人们深思这样一个问题:在工业社会的条件下,能不能建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解决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日益拥挤的交通,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等新问题。如何维护城市的风景线,是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现代人工城市的环境空间,只有人工设计表现自然环境,寓自然于环境之中,才能使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才能建设人类美好的未来。环境艺术在创造人类现代生活的同时,也设计着人类未来的文明。
城市环境中,有许多方便人们生活、娱乐、交通而存在的硬质景观以及植物绿化及各种水体等形态构成的软质景观。它们作为城市社会中功能性设施和工具的同时,构成了城市环境景观的实体要素。此外,许多城市或城郊环境中存在着许多天然的景观资源,如若公共艺术的设置与这些人工的硬质景观、软质景观和非人工的自然景观相协调、相组构,就将使纯精神的公共艺术作品与其周遭环境因素(人工或非人工的)共同构成更大空间范围和心理效应的公共艺术景观,就可以使城市建筑性环境、公共设施环境及自然生态环境的整体组构在发挥其服务功能的同时,更好地体现其艺术和文化的审美价值和人性化原则。
在环境艺术的生存与推广中,不可避免地面对着人居环境及相关区域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维护的需求。1972年6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一个旨在鼓舞和知道世界各国人民保持和改善人类环境的宣言,即《人类环境宣言》。宣言中强调指出,“……人的定居和城市化工作必须加以规划,以避免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它从一个侧面提示我们,对于大地环境经管规划和较大型的公共艺术的推广活动方面应当做到:
1、树立社会文化和经济开发活动中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2、珍惜和合理使用土地及景观资源。
3、反省和避免艺术规划和创作活动中有碍于人类极其社会健康、幸福和可持续发展的行为状态。
4、明晰公共文化艺术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5、确立公共艺术推广与城市环境及景观规划间的协调与统合的原则。
客观上,公共艺术在当代城市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的改造与维护中,正应该起到它美化环境、催发人气、促进正确的生态观念、协助绿色革命的部分作用。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自然环境和绿色生态系统遭到前所未有的毁坏和失衡,森林、绿地、湿地及地表水环境资源大量消失,成为威胁城市生存环境,威胁人类社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因此,无论从维护人类社会宏观生态环境的目的着眼,还是从公共艺术及其景观的审美效应出发,都必须强调公共艺术与城市环境中绿色生态建设的密切关系,促使公共艺术在总体上与硬质景观和绿色生态元素之间,达到平衡与和谐,从而达到优化和“软化”城市环境的效果。
城市环境艺术,一种在选择之中的进步与慰藉。
总结
一天的实习,学到了很多的东西。第一次用全新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一草一木。忽然发现了很多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体现,一时间感到欣喜甚至不知所措。的确,城市生态学是一个十分需要从实践当中汲取营养的学科,只有不断实践、从实践中不断摸索、进步,才能够真正了解这门学科的真谛。而它所包含的范围又是那么的广阔,它所带来的影响又是那样的深刻……
而在实习当中,也发现了许多以前所忽略的东西,有让人愉快的,也有让人不那么愉快的。从学校东门的那条大路,到颐和园的昆明湖,留下了太多的回忆与思考。城市的环境,还有太多等待着改进,也有太多需要进一步的规划和治理。而保存与整治,又是一种两难的选择。如何在存留作为文化古都的北京风貌的同时,在发展经济和建设的同时,将北京的生态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则是需要引起很多思考的。而现在我能够做的,只有把它们写下来,在重新审视,在审视当中,获得进步。而假如我的审视能够引发哪怕一点点的进步,就是很感满意的了。
第6篇 环境科学专业毕业实习报告:污水处理实习(1)
随着大四下学期的来临,在学校的安排下,我们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进行了大学最后一次实习——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在我们学完所有的专业课程和专业选修课后,在环境监测实习,生产实习基础上又一次重要的实践环节,也是毕业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巩固、验证和强化我们所学习过的知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我们即将开始的毕业设计和将来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毕业实习,能使我们将课堂学过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联系,加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充分利用实习基地的有利条件培育我们分析工程实例的能力,强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的综合能力。
随着经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市政自来水水质以及水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传统的自来水处理工艺以不能完全满足需要,传统的自来水工艺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要求有更高的过滤速度以及更高的过滤精度来满足当前的需求。
给水厂工艺流程一: 微絮凝过滤
工艺流程:
工艺特点:
此工艺由高效混合器、863过滤技术组成。各组成工艺特点
2.1 高效混合器具有水头损失小、混合效果好、设备简单、不需土建构筑物、不需外加动力设备等优点,在设计流量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混合效果;
2.2 863过滤技术具有过滤速度快、精度高、反冲洗耗水率低、抗冲击负荷,采用气水反洗和表面水扫洗,冲洗效果好等特点,在同水量条件下,可有效减少占地面积,节省土建投资,提高出水质量;
2.3絮凝剂自动加药系统采用游动电位原理,可在线测量水中加入絮凝剂后的净电荷强度,可实时改变投加量以获得最佳絮凝效果,节约药剂,提高絮凝效果。
因此本工艺具有投资省、效率高的特点。一般适用于水质较好的水库水、地下水和溪水等。
给水厂工艺流程二:混凝沉淀+过滤
工艺流程:
工艺特点:
此工艺由高效混合器、絮凝池、沉淀池和da863过滤技术组成。各组成工艺特点
(1.)高效混合器和絮凝剂自动加药系统的特点(见前述);
(2.)絮凝池:①网格絮凝池:网格絮凝池具有絮凝时间短、絮凝效果较好等优点,适用于原水水温4.0-34℃,浊度为25-2500ntu,单池水量以1.0万-2.5万m3/d为宜;②折板絮凝池:折板絮凝池具有絮凝时间短、絮凝效果较好等优点,适用于水量变化较小的水厂,单池水量可达10104 m3/d,但其结构较为复杂,施工较不便;
(3.)沉淀池:①斜管沉淀池:斜管沉淀池具有沉淀效率高、池体小占地少等特点,进水浊度一般为500-1000ntu,单池水量不宜过大;②平流沉淀池:其造价较低,具有操作管理方便、施工简单,对原水浊度适应性强,潜力大,处理效果稳定的特点,一般进水浊度小于5000ntu,但其占地面积较大;
(4.) da863过滤技术特点(见前述).
因此本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设计灵活(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类型的构筑物和增减水处理工艺)等特点,可满足一般的饮用水要求。
本工艺的处理对象主要是水中悬浮物和胶体物质,主要适用于以地表水(如河水等)为水源的生活饮用水的常规处理。
第7篇 环境科学专业毕业实习报告(1)
随着大四下学期的来临,在学校的安排下,我们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进行了大学最后一次实习——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在我们学完所有的专业课程和专业选修课后,在环境监测实习,生产实习基础上又一次重要的实践环节,也是毕业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巩固、验证和强化我们所学习过的知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我们即将开始的毕业设计和将来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毕业实习,能使我们将课堂学过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联系,加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充分利用实习基地的有利条件培育我们分析工程实例的能力,强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的综合能力。
随着经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市政自来水水质以及水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传统的自来水处理工艺以不能完全满足需要,传统的自来水工艺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要求有更高的过滤速度以及更高的过滤精度来满足当前的需求。
给水厂工艺流程一: 微絮凝过滤
工艺流程:
工艺特点:
此工艺由高效混合器、863过滤技术组成。各组成工艺特点
2.1 高效混合器具有水头损失小、混合效果好、设备简单、不需土建构筑物、不需外加动力设备等优点,在设计流量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混合效果;
2.2 863过滤技术具有过滤速度快、精度高、反冲洗耗水率低、抗冲击负荷,采用气水反洗和表面水扫洗,冲洗效果好等特点,在同水量条件下,可有效减少占地面积,节省土建投资,提高出水质量;
2.3絮凝剂自动加药系统采用游动电位原理,可在线测量水中加入絮凝剂后的净电荷强度,可实时改变投加量以获得最佳絮凝效果,节约药剂,提高絮凝效果。
因此本工艺具有投资省、效率高的特点。一般适用于水质较好的水库水、地下水和溪水等。
给水厂工艺流程二:混凝沉淀+过滤
工艺流程:
工艺特点:
此工艺由高效混合器、絮凝池、沉淀池和da863过滤技术组成。各组成工艺特点
(1.)高效混合器和絮凝剂自动加药系统的特点(见前述);
(2.)絮凝池:①网格絮凝池:网格絮凝池具有絮凝时间短、絮凝效果较好等优点,适用于原水水温4.0-34℃,浊度为25-2500ntu,单池水量以1.0万-2.5万m3/d为宜;②折板絮凝池:折板絮凝池具有絮凝时间短、絮凝效果较好等优点,适用于水量变化较小的水厂,单池水量可达10104 m3/d,但其结构较为复杂,施工较不便;
(3.)沉淀池:①斜管沉淀池:斜管沉淀池具有沉淀效率高、池体小占地少等特点,进水浊度一般为500-1000ntu,单池水量不宜过大;②平流沉淀池:其造价较低,具有操作管理方便、施工简单,对原水浊度适应性强,潜力大,处理效果稳定的特点,一般进水浊度小于5000ntu,但其占地面积较大;
(4.) da863过滤技术特点(见前述).
因此本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设计灵活(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类型的构筑物和增减水处理工艺)等特点,可满足一般的饮用水要求。
本工艺的处理对象主要是水中悬浮物和胶体物质,主要适用于以地表水(如河水等)为水源的生活饮用水的常规处理。
第8篇 环境科学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随着大四下学期的来临,在学校的安排下,我们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进行了大学最后一次实习——毕业实习。
随着大四下学期的来临,在学校的安排下,我们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进行了大学最后一次实习——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在我们学完所有的专业课程和专业选修课后,在环境监测实习,生产实习基础上又一次重要的实践环节,也是毕业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巩固、验证和强化我们所学习过的知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我们即将开始的毕业设计和将来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毕业实习,能使我们将课堂学过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联系,加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充分利用实习基地的有利条件培育我们分析工程实例的能力,强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的综合能力。 随着经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市政自来水水质以及水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传统的自来水处理工艺以不能完全满足需要,传统的自来水工艺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要求有更高的过滤速度以及更高的过滤精度来满足当前的需求。 给水厂工艺流程一: 微絮凝过滤 工艺流程: 工艺特点: 此工艺由高效混合器、863过滤技术组成。各组成工艺特点 2.1 高效混合器具有水头损失小、混合效果好、设备简单、不需土建构筑物、不需外加动力设备等优点,在设计流量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混合效果; 2.2 863过滤技术具有过滤速度快、精度高、反冲洗耗水率低、抗冲击负荷,采用气水反洗和表面水扫洗,冲洗效果好等特点,在同水量条件下,可有效减少占地面积,节省土建投资,提高出水质量; 2.3絮凝剂自动加药系统采用游动电位原理,可在线测量水中加入絮凝剂后的净电荷强度,可实时改变投加量以获得最佳絮凝效果,节约药剂,提高絮凝效果。 因此本工艺具有投资省、效率高的特点。一般适用于水质较好的水库水、地下水和溪水等。 给水厂工艺流程二:混凝沉淀+过滤 工艺流程: 工艺特点: 此工艺由高效混合器、絮凝池、沉淀池和da863过滤技术组成。各组成工艺特点 (1.)高效混合器和絮凝剂自动加药系统的特点(见前述); (2.)絮凝池:①网格絮凝池:网格絮凝池具有絮凝时间短、絮凝效果较好等优点,适用于原水水温4.0-34℃,浊度为25-2500ntu,单池水量以1.0万-2.5万m3/d为宜;②折板絮凝池:折板絮凝池具有絮凝时间短、絮凝效果较好等优点,适用于水量变化较小的水厂,单池水量可达10104 m3/d,但其结构较为复杂,施工较不便; (3.)沉淀池:①斜管沉淀池:斜管沉淀池具有沉淀效率高、池体小占地少等特点,进水浊度一般为500-1000ntu,单池水量不宜过大;②平流沉淀池:其造价较低,具有操作管理方便、施工简单,对原水浊度适应性强,潜力大,处理效果稳定的特点,一般进水浊度小于5000ntu,但其占地面积较大; (4.) da863过滤技术特点(见前述). 因此本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设计灵活(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类型的构筑物和增减水处理工艺)等特点,可满足一般的饮用水要求。 本工艺的处理对象主要是水中悬浮物和胶体物质,主要适用于以地表水(如河水等)为水源的生活饮用水的常规处理。
第9篇 xxxx年环境保护专业毕业生实习报告范文
引言
人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改造环境,创造不仅使用,而且美观的环境空间。城市所意味的,不仅仅是建筑、街道、商店等人工建构物的堆积,而蕴涵着在诸多功能性设施及硬质景观相伴下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城市居民多姿多彩的生活。从外在的视觉影像来看,城市是由其平面结构、天际轮廓、各色建筑、街市设施、区域地标、开放的空间、植栽园林及穿梭不定的交通工具所构成,然而这些都是城市人在选择和被选择的行为方式下形成的物质形态,其间蕴涵着深厚的自然法则、社会心理、人文情感及历史沧桑。
20世纪著名的城市学和建筑学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其代表性著作《城市发展史》中指出:“如果城市所实现的生活不是它自身的一种褒奖,那么为城市的发展形成而付出的全部牺牲就将毫无代价。无论扩大的权力还是有限的物质财富,都不能抵偿哪怕是一天丧失了的美、欢乐和亲情的享受。”“当我们漫步于城市中时却可发现这种现象是无初步在的,周围的建筑物仿佛能够讲话、能够行动,正像居住在其中的居民一样;而且通过城市的物质结构,过去的事件、很久以前做出的决定、久已形成的价值观念等,都继续存活下来并且散发着影响。”
正是为了充分认识到城市环境与在建构城市环境的过程中人的作用,作为城市生态学的学习者,我们于xx年12月5日进行了一次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实习。
我们于早晨8:00从北大逸夫二楼前出发,经过光华楼、图书馆、燕南园、李大钊铜像、蔡元培铜像,到达未名湖南岸,看到翻尾石鱼,出北大西门,穿过蔚秀园、承泽园、海淀公园、柳浪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到达颐和园南如意门,观看门外的京密引水渠,之后从颐和园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到达昆明湖南岸,沿西堤到达万寿山和东宫门,结束实习。沿途就绿化、建筑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做了一定的调查,获得了一定的资料,也得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结论。
北京水环境的治理是一项重大的工程,也是一项历史上就不断进行的工程。北京中心地带在古代曾是湖泊群,从昆明湖可以通航至紫禁城,又有筒子河、护城河环绕皇城、京城,湖水相连,使北京这座历代名都在威严大气之外,又增加了几分秀丽和飘逸。但自清代末期开始,由于北京水系疏于管理,河道淤积污染,航运废止。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对城市水系进行过三次较大的整治,兴建了官厅和密云两大水库,开掘永定河引水渠、京密引水渠,将两大水库的水引入北京,增加了北京的环境用水量,水环境大为改观。但毕竟40多年来未对水系进行过彻底治理,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迅速发展,外来人口急剧增加,河湖遭到新的污染,有的河道成了臭水沟。湖泊淤泥深厚,据北京市水利部门的监测,淤泥累计达到230万立方米。
北京水环境恶化的状况引起了中央和市政府、市民的广泛关注。1998年初在北京市人大代表会上,225名市人大代表联名提出议案,要求治理城市河湖的污染。1998年9月26日,从治理北京心脏地区的六颗明珠——“六海”开始,城市水系治理拉开了帷幕。京城水系治理的目标是“水清、岸绿、流畅、通航”,这次水系治理为北京历史上首次,规模之大、投入之多都没有先例。
就如同校园里一片片修建齐整的草坪,与那一丛丛自生自灭的杂草;就如同燕南园中那一株株车前草,任人踩踏而依旧旺盛;就如同那二月兰、蒲公英,不需要浇水而繁茂生长;就如同静园草坪中那让人踩踏的马边草;就如同那刚到春天就发出新绿的早熟禾;就如同未名湖小岛中的芦苇……
草坪的功用究竟是什么?是观赏?是美观?还是让人充分与自然接近?人工养护的草坪,总是显示出一分远离尘嚣的孤高与自拔,一个个旋转的喷水口让人对自然的力量产生怀疑,一台台自动化的割草机让人对人的力量产生近乎怪异的崇拜。从小就习惯了“草坪禁止入内”的告示牌的我,总是对齐整的草坪敬而远之。忽然就想起,坐在昆明湖南岸的草坪上吃午饭时,路人投来的怪异的目光。隐隐约约还听到有人鄙夷的声音:在草坪上吃饭,草坪不是要更脏么?于是就想到了过去的自己,看到别人在草坪上野餐,总是义愤填膺……然而现在的思想却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在踏入草坪时还总是有几分犹豫和不安。是的,如果人总是被隔离在自然之外,那么自然的妙处又该如何去体会?亲近自然,同时保护自然…… 2 3 下一页
一路上看到了很多这样的例子。而有时自然的力量和其精密程度真是让人叹服。燕南园草坪上,十几种植物和谐地生长共存,蚯蚓的存在则为其创造了一个极其良好的生长环境。在杂草和人工种草同时存在的地方,总是杂草先于种草而绿。与自然界生命过程割裂开来的自然物总是显得异常脆弱。在柳浪庄的野地中,生长有先锋植物灰藜,作为一年生植物,它在一年中能长很高,对土壤产生很大的改良作用。3-6年之后,灰藜被其它植物取而代之,二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灌木、乔木等逐渐进行演替生长。在颐和园万寿山上,有一个古代的水土保持工程。山体上建成覆瓦状,从而加强雨水的下渗作用,减缓雨水的下流作用,这样就可以起到保水和保土的作用。充分利用自然的特性为自然服务。在万寿山上生长着自然条件下的侧柏,以及其他一些自然状态下生长很好的植物,而园林工人却想把它们全部清理掉,在山体上多种一些草。然而不耐旱的人工草势必需要的人工浇水,从而为喜旱的侧柏提供了一个不利的生长环境,最后必然导致不利的生态结果。试图人为改变自然的选择,必将得到违背自然的选择。
矗入云天的高层建筑,蛛网般的高速公路,川流不息的车辆,瑰丽闪烁的城市夜景以及光怪陆离的商品橱窗,给现代社会绘制了一幅变幻万千的现代生活图景。今天,与其说人们生活在自然环境了,不如说生活在一个无所不包的人工世界了。这个人工世界,虽然以自然世界为物质依托,但已使人远离了原生自然,它启发人们深思这样一个问题:在工业社会的条件下,能不能建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解决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日益拥挤的交通,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等新问题。如何维护城市的风景线,是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现代人工城市的环境空间,只有人工设计表现自然环境,寓自然于环境之中,才能使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才能建设人类美好的未来。环境艺术在创造人类现代生活的同时,也设计着人类未来的文明。
城市环境中,有许多方便人们生活、娱乐、交通而存在的硬质景观以及植物绿化及各种水体等形态构成的软质景观。它们作为城市社会中功能性设施和工具的同时,构成了城市环境景观的实体要素。此外,许多城市或城郊环境中存在着许多天然的景观资源,如若公共艺术的设置与这些人工的硬质景观、软质景观和非人工的自然景观相协调、相组构,就将使纯精神的公共艺术作品与其周遭环境因素(人工或非人工的)共同构成更大空间范围和心理效应的公共艺术景观,就可以使城市建筑性环境、公共设施环境及自然生态环境的整体组构在发挥其服务功能的同时,更好地体现其艺术和文化的审美价值和人性化原则。
在环境艺术的生存与推广中,不可避免地面对着人居环境及相关区域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维护的需求。1972年6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一个旨在鼓舞和知道世界各国人民保持和改善人类环境的宣言,即《人类环境宣言》。宣言中强调指出,“……人的定居和城市化工作必须加以规划,以避免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它从一个侧面提示我们,对于大地环境经管规划和较大型的公共艺术的推广活动方面应当做到
1、树立社会文化和经济开发活动中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2、珍惜和合理使用土地及景观资源。
3、反省和避免艺术规划和创作活动中有碍于人类极其社会健康、幸福和可持续发展的行为状态。
4、明晰公共文化艺术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5、确立公共艺术推广与城市环境及景观规划间的协调与统合的原则。
客观上,公共艺术在当代城市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的改造与维护中,正应该起到它美化环境、催发人气、促进正确的生态观念、协助绿色革命的部分作用。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自然环境和绿色生态系统遭到前所未有的毁坏和失衡,森林、绿地、湿地及地表水环境资源大量消失,成为威胁城市生存环境,威胁人类社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因此,无论从维护人类社会宏观生态环境的目的着眼,还是从公共艺术及其景观的审美效应出发,都必须强调公共艺术与城市环境中绿色生态建设的密切关系,促使公共艺术在总体上与硬质景观和绿色生态元素之间,达到平衡与和谐,从而达到优化和“软化”城市环境的效果。
城市环境艺术,一种在选择之中的进步与慰藉。
总结
一天的实习,学到了很多的东西。第一次用全新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一草一木。忽然发现了很多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体现,一时间感到欣喜甚至不知所措。的确,城市生态学是一个十分需要从实践当中汲取营养的学科,只有不断实践、从实践中不断摸索、进步,才能够真正了解这门学科的真谛。而它所包含的范围又是那么的广阔,它所带来的影响又是那样的深刻…… 1 3 下一页
而在实习当中,也发现了许多以前所忽略的东西,有让人愉快的,也有让人不那么愉快的。从学校东门的那条大路,到颐和园的昆明湖,留下了太多的回忆与思考。城市的环境,还有太多等待着改进,也有太多需要进一步的规划和治理。而保存与整治,又是一种两难的选择。如何在存留作为文化古都的北京风貌的同时,在发展经济和建设的同时,将北京的生态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则是需要引起很多思考的。而现在我能够做的,只有把它们写下来,在重新审视,在审视当中,获得进步。而假如我的审视能够引发哪怕一点点的进步,就是很感满意的了。
1 2
第10篇 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根据学校实习的具体要求和安排,以及我对所学专业的热爱,我在**省**市**县环保局参加实习。通过实习使我进一步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丰富了实际工作经验,工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为毕业后快速融入社会奠定了基础,现将工作实际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习目的
巩固和运用目前所学的专业知识,初步了解和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学习日常的办公室事务,培养灵活运用书本知识的能力,增长和扩充知识面,增加对社会面的接触;通过学习实践,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验证,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二、实习时间
5月6日至5月31日
三、具体实习内容
(一)**省**市**县环保局基本情况
**省**市**县环保局设九个科室:办公室、计财科、宣教中心、督查科、法规科、开发科、建管科、综合管理科、举报中心。下属三个事业单位:古交市环境监测站、古交市环境监察大队、古交市环境保护信息中心。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省、太原市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技术规范;拟定本市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经济技术、资源配置和产业政策,并贯彻执行;对全市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2、拟定全市环境保护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参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规划、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以及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规划;审核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环境保护内容。3、负责新、改、扩建项目的“三同时”管理;审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并负责污染防治设施的验收和日常管理工作。4、负责对全市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污染源监测,污染费征收;督促治理项目的完成。
5、负责处理造成或可能造成的污染事故或突发事件,对全市各种违反环境保护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6、组织开展全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普及环境科学和环保知识。7、负责全市环境监测、统计、信息工作,组织实施环境监测制度,为市长环保目标考核提供科学依据,编报环境质量周报、季报、年报。8、负责大气、水体、土壤、噪声、固体废物、有毒化学品及机动车等污染防治工作,监督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活动,重要生态建设和生态破坏恢复工作,监督管理自然保护区,农村生态保护和生态技术环境安全。9、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二)在行政办公室实习的工作
在办公室的实习工作是负责收发文件、复印文件,打印文件、接受群众和电话来访以及办公室的其他零碎工作。承担这些工作首先必须严格谨慎,耐心细心,还必需一定的专业知识、语言组织能力和较好的应急能力。不管其中的哪一个工作,作为工作人员必须按照严格的工作制度进行,不能对任何人允许特例,才能使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就拿收发文件来说,做为办公室成员需对其进行严格的登记,包括办理情况、在办人、收文时间、来文单位、文号、文件名称、办公室意见、局长批示、阅办人等,如有其他阅办人和指示等情况也需记明。而登记这些事项是由办公人员输入电脑以表格的形式保存,而文件经批阅处理后也有办公室统一保存,以便以后查阅和归档登记之后,办公室根据办公室意见,对文件进行归类和批注后送各领导和各科室进行批阅和审理。待各文件处理完毕送还办公室后,根据领导的指示,或送执行部门执行、或存档。
而群众来访与电话来访同样需要进行记录和登记,具体登记方式和内容则有不同,如遇群众来访或电话举办,则必须登记和记录举办时间、内容、人员等,然后办公室根据情况的不同,教育不同的部门领导进行处理。而电话来访中包含的其他政府部门的通知等,待记清内容确认无误后,须登记电话记录卡,并通知相关部门和领导处理来电会议、事件等。
另外还参加了归档工作。张主任说,归档工作是很枯燥乏味的。但是动员大会上,老师说过,整理文件也是一种学习,不仅可以了解文件归档的程序,还可以看到很多平时看不到的文件。整理文件具体为:把原有的钉子拆下来,重新用钢钉装订,打页码,具体分类,将分类好的文件归档,录入,装盒。文件整理归档是份繁琐而零碎的工作,不含太多的专业技术知识,却需要专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
同时,局里每天都会有《中国环境报》,而我就负责报纸的分发,在送报纸的过程中,我迅速认识了各领导,各部门的人员,为我的工作带来了方便。同时自己也在报纸中学习了不少。《中国环境报》主要报道中国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环境形势,最新事件,环保科技和产业信息,以及国际环保大事,为读者提供准确、及时和全面的环境新闻。
四、实习体会和今后展望
(一)端正态度,虚心学习。通过实习使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学识、能力和阅历还很欠缺,特别是文字功底还很薄弱,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向书本学习、向周围的领导和同事学习,进快提高文字写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二)认知工作,审视自己。在办公室行政办综合业务实习中,使我更深刻的认识到在工作中要细心耐心对待每一件事情要严格要求自己,严肃约束自己,时刻警示自己,同时,要有较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以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工作习惯。
(三)学以致用,全面提高。无论我们的课本知识和专业知识再过硬,也要从实际工作中体现出来。只有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将我们所学习到的知识与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相统一,进行比较论证,才能更好更全面的提高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让自己真正成为有用的人才。只有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学习和总结,才能真正的改正自己的错误、掌握工作的要领、提高自己的才华,做一个真正社会需要的人才。
(四)加强沟通,及时反省。以诚恳的态度听取领导、同事和同学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特别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做自我剖析,找出不足与存在问题,在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缺点的基础上,努力改变学习、工作中遇事处理不果断、不细致、协调能力不够等诸多问题,工作中、生活中有不如意之处,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多与其他同学和同事谈心、沟通。
虽然这次实习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我确实从一个学生开始慢慢的转变,思想上也是。非常感谢领导还有和我一起工作的同事们,他们给我留下的都是友好和真诚的回忆。以前对于理论知识,总不喜欢钻研进去。直到身临其境参加工作岗位才能认识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识的匮乏。实习一个月的期间,我不仅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增长了见识,更体验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且更多的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积累各方面的经验,为自己将来的路做好准备。
我相信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中我会更加努力,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工作人员。
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毕业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