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在网络环境下基本教育模式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在网络环境下基本教育模式的研究》课题,是重庆市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十五”专项科研课题(课题批准号:02-dt-10)。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建设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现代化的、功能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系统,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中学教育必须研究的课题。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教育模式产生了质的飞跃,网络化教育将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探索、研究并构建适宜于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课题,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在网络教育时代,不仅需要有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高效互动的教学方式,更需要有丰富实用的教学资源、完备的教学体系。在网络化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应该成为网络教育的主导力量。而目前,我们的教师对信息技术、网络教育尚不熟悉,利用网络实施教育教学尚有距离,尤其是建立“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还有待起步,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背景条件:国家教育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虚拟学校、远程教育等应运而生;重庆市教委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通过评选信息技术示范校加大力度;渝中区率先建立局域网,并通过已经实施了三年的“双创课题”研究,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极大改观;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础条件:我校通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信息技术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硬件上:我校建成了以光纤为网络骨干,采用千兆高速以太网,集视频教学、监控、信息服务、学校管理于一体的校园网络,实现了“班班通”;全校所有的教室都安装了数字投影机、实物展示台、100英寸电动玻珠屏幕、多功能讲台、监控摄像机、29英寸电视机,上课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
软件上:我校初步建成了具有求精特色的 “教育信息资源库”,包括《k12学科资源库》、《数字图书馆》(近两万册电子书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电子期刊等大型教育数据库、试题库、资料库,涵盖国情教育、心理咨询、青春期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升学指南、教育法规等教育信息库,能充分满足现代教育管理和一线教学的需要。
人员上:我校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配备了专业人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相当造诣。信息技术中心,对全校教职员工进行了信息技术素质修养和实际操作的培训,全校教职员工基本掌握信息技术教育,能满足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育教学的需要。
三、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观念问题:有了好的硬件环境,如果观念不更新,只是“换汤不换药”,那就失去了研究价值。本课题必须着力解决教师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
2、理论问题:目前网络教育缺乏科学、系统的教育理论作指导,本课题应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现有的理论,不断探索、总结、归纳、概括,形成适用于网络教育的理念、原则、策略。
3、技术问题:信息技术,顾名思义,技术性是很强的。如何使教师技术精湛,使精湛技术与优质教育紧密结合,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本课题希望在这方面能作出一点贡献。
4、实践问题:网络是一个新环境,如何在这个平台上,创造出符合自己实际的教育教学模式,需要从实践中不断总结,不切实际地模仿别人,拷贝别人,是不可取的。本课题倡导教师努力进行实践。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创新之处
1、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符合当代教育理念、具有现代教育特色、综合教育效益很高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2、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
(1)21世纪的教师应该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问题:
①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实施教育教学。
②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再教育模式接受终身教育以保持新鲜活力,促成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
③适应现代教育的新趋势——网络教育,对教师素质到底有哪些新的要求。
(2)21世纪的学生应该
思考自己的学习问题:
①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变更传统学习模式,建立新的学习方式。
②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学会学习。
③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21世纪的学校应该思考建设新型师资队伍,培养新型学生的关键途径;加强资源库的建设,为网络教育提供坚实保障等问题:
①如何进行资源库结构的建设。
②如何强化教师和学生的网络意识。
③合理地充分地使用资源库,实现新的教育教学目标。
3、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是:
(1)选题富有挑战性。本选题基于信息化大发展,传统教育与新型教育大更替的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大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课题研究中,必须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采用生动活泼的网络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育教学实践。
(3)手段先进。利用校园网络和个人主页资料,给学生一个充分自主的学习空间和积极思维的素材,强化培养学生“自我”意识的目的性。
五、本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
xx年3月至xx年2月,对全校教师进行了12轮培训,从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到简单课件制作、网络课件制作,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的基本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系统培训,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国家、市、区各级的技能竞赛,多人获奖,从而推动了教师个人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六、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力论、现代教育学、现代心理学和科学研究方法论等。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索引法、行动研究法。以网络技术、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作为研究手段,采用观察、文卷调查、经验总结、实验、对比分析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多个轮回的研究。
七、本课题研究的成果
1、论文集:本课题研究的报告、总结、论文、案例、教案精编(内部印行,争取正式出版)。
2、专著:《扣开未来之门——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模式研究》(正式出版)
3、电子出版物:《求精中学优秀网络课件选》(若干辑)
八、本课题研究的进度计划
(一)研究周期
三年,即xx年2月至xx年1月
(二)研究步骤分三个阶段
1、xx年2月——5月为准备阶段
宣传发动,组成课题组,酝酿课题实施方案及相关措施等。
2、xx年6月——xx年8月为实施阶段
第一轮(xx年6月——8月),主要工作:课题组统一认识;申报课题;确定子课题,各分课题组分别开展研究工作;积累资料;统计分析,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轮(xx年9月——xx年8月),主要工作:完善方案措施;继续开展研究;争取有一定的成果,并写出第二期研究报告,接受中期检查。
第三轮(xx年9月——xx年8月),主要工作:继续开展研究,并争取在某些学科实现质的跨越;争取每人有论文;写出第三期研究报告并接受中期检查。
第四轮(xx年9月——xx年12月),主要工作:继续开展研究;出论文集;写出高质量的研究报
告;申请结题。
为了使课题研究顺利进行,我们将本课题分为四个研究小组,分别在信息技术、文科类、理科类、艺术类四个方面开展研究,逐步互相渗透、融合,最终形成一个开放的、立体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3、xx年12月——xx年1月,结题验收,主要工作:接受专家组审查鉴定;根据成果奖励优秀参研人员。
九、本课题组成员
1、课题领导小组
顾问:张克敏 邓小庆 刘书华 包锦安
组长:王世群
副组长:赵放鸣 何江顺 邓 勇
成员:龚照华 杨 培 石 敏
2、课题研究小组
课题指导:王世群
课题设计兼学术秘书:邓 勇
课题研究人员:
第一研究组:组长:邓 勇 组员:黄银华 谢家英 尹端津
第二研究组:组长:龚照华 组员:黄 芳 程舒燕 张红艳 凌文泉 黄志伟
第三研究组:组长:杨 培 组员:赵 放 王纪蓉 古远鹏 雷 波
第四研究组:组长:石 敏 组员:张胜男 黄 智
档案整理:邓 夏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本课题研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和经费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有信心、有决心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谢谢。
第2篇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利弊分析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利弊分析
杨燕娟
现代社会就是一个网络的时代,时代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争论,到底网络这样的环境对中学生来说是有利还是有弊呢?
一、为了研究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无记名方式对399名中学生(初中占35.1%,高中占64.9%)、222名中学生家长(文化程度为识字不多、小学初中、高中以上的分别占4.3%、41.3%、54.4%)、257名中学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同时,还通过社区走访、个案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
(一)中学生及其家长对网络的态度和相关行为的情况
1.中学生上网率极高,上网时间长,多数家长却从未上过网,大部分教师上网经验不够丰富.
互联网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学生。调查显示,94.5%的中学生表示对网络感兴趣,并有12.4%的中学生认为“很长时间不上网是令人难以忍受的”。我市中学生的上网率高达92.1%,其中有24.5%的中学生是互联网上的常客。74.8%的中学生每月上网的总时间在10小时之内,而6.9%的“网虫”则超过了30小时。周末和节假日是中学生们上网的高峰时段;9%的中学生表示平时每天的课余时间都能够上网,21.3%的中学生上网时间并不固定;35.5%的中学生能自我约束在每次1小时内,24%的中学生每次要在网上滞留3小时以上,24.5%的中学生则不固定.与孩子们相比,家长和教师们则大为逊色。46.4%的家长表示不了解网络为何物,没上过网的高达70.2%,只有7.9%的家长经常上网。大部分教师的上网时间少、上网经验明显不足。26.7%的教师具有3年以上的上网经历,64.4%的教师则是近一两年内才融入网络的大潮;在上网的教师中,32%表示经常上网,8.9%每天上网;51.9%每次上网时间不超过一小时。同时,还有54.7%的教师坦陈自己很少上网,有近10%的教师称从不“触网”。
2.家里是中学生上网最主要的场所,网吧的主要客源是中学生
调查表明,家里才是中学生们上网的最主要场所,应当是网络行为规范教育的重点。“按照上网的时间和次数的多少,对学校、网吧、家里进行排序”一项上,68.2%的中学生首先选择“在家里上网”,远高于首先选择“在学校上网”(28.2%)和首先选择“在网吧上网”(5.8%)。同时,中学生也是网吧的常客。调查显示,34.4%的中学生到网吧上过网。一些网吧经营者承认,附近学校的中学生是他们的主要客源。78.3%的中学生反映,网吧管理员从不查验自己的身份,穿着校服,仍能大大方方地进去;有的中学生反映,穿校服的会被安排到较偏僻的角落。
3.多数中学生对在校上网的条件不满意,家长、教师呼吁改善条件
近年来,各校也纷纷加快了校园网的建设。然而,对于课余时间里在校上网条件表示满意的中学生只有19.4%,不满意率达59.2%(其中十分不满意的占40.6%)。24.9%的中学生在学校里学会了上网技巧,而38.3%的中学生则认为学校并没有把必要的网络技巧教给他们。17.9%的家长强烈呼吁校方能提供和改善在校上网的条件,43.1%的家长提出学校要在加强中学生网络知识和能力上发挥作用。同时,不少教师对于学校的网络资源现状,特别是现有资源的利用率表示不满。据教师们反映,校园网络设施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主要用于展示课件与开公开课,而未能充分运用于平时备课和课堂教学,更不能充分满足学生们在校上网的需求。
4.网上交友已成为中学生乐于交往的形式,网友主要是同龄人
网络的发展正改变着中学生交往的方式。调查发现,42.4%的中学生拥有网友,其中,26.7%同时有5个以上,0.8%甚至有15个网友。55.6%的中学生只喜欢与同龄的网友交谈,找年龄较大、较小的网友交谈的分别只有8.2%与0.8%。同时,中学生们还承认,他们更喜欢结交异性网友。68.4%的中学生在网上聊过天,其中26.2%经常在网上聊天,“聊天室”和qq是其网络聊天的主要方式。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中,大部分中学生保持了清醒的认识。调查显示,在“你觉得网上的人都是值得信赖的”一项中,完全不同意的占42.8%,比较不同意的占37.5%,二项合计占80.3%。但必须注意的是,7.3%的中学生仍相信“网上的人都是值得信赖的”,持完全相信的态度。绝大多数(83.4%)的中学生知道网友是虚拟现实的产物,选择“不见面”;同时,也有小部分(14.3%)在网下会过面。
5.多数中学生承认网上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
网络是个聚宝盆,也是个大染缸,各种*情、暴力、反动信息大行其道,需要具备基本的是非判断力。调查显示,76.6%的中学生认同“网上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9.6%的中学生则不赞同这种看法。
6.多数家长既赞成子女上网,又担心子女上网影响学业
对于子女上网,27%的家长持赞成的态度,反对的只有15.9%,大部分家长则顺其自然,但近半数的家长表示希望子女将来能从事网络工作。高达九成的家长认为,网络最大的好处是“能使子女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并掌握好电脑技巧”;同时,29.5%的家长还觉得网络能促进子女的学习兴趣,11%的家长认为“网络没有任何好处和作用”。58.5%的家长表示,最不能接受的事是孩子上网会浪费时间,耽误学业。显然多数家长内心十分矛盾:既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享受网络的好处,更怕因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此外,令家长们深感焦虑的事还有:浏览淫秽、反动、暴力信息,产生网恋,痴迷网络游戏等等。同样的矛盾也存在于大多数教师身上。调查显示,72.1%的老师认为网络对于学生学习上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能够获取有用信息,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习。45.6%的教师同时又认为,学生上网不仅浪费时间,影响学业,而且会耽于玩乐,无心向学。支持学生上网的教师只有31.9%,42.7%的教师则认为平时应禁止学生上网,只有假期才能允许,21.8%的教师觉得还是任其自然为好。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对于学生上网的观点和态度,往往会通过家访、家长会等途径作用到家长和学生身上。
(二)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
1.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
(1)中学生使用互联网有助于形成全球意识,强化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透过网络的窗口,他们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使视野空前开阔起来。全球意识的增强,适应了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对于中学生们今后走入日趋一体化的世界,显然是大有好处的。
(2)互联网为中学生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拓宽了他们的视野。网络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学生们进行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需要。
(3)中学生使用网络有助于扩大交往的范围,促进青春期心理的健康发展。网络上,电子邮件、oicq、聊天室、bbs等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拉到“零距离”,在相互咨询、交谈、讨论、倾诉、请教的过程中,极大地满足了中学生们旺盛的表达欲、表现欲和社交欲。这对于舒解压力,保持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好处。
(4)中学生常上网,激发了对英语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热情。
2.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1)网上信息垃圾使中学生深受其害。
(2)中学生迷恋网络对学业产生冲击。
(3)网上聊天引发网恋,调查显示,6.7%的中学生坦言自己有过“网恋”行为(实际比例会更多)。网恋中存在许多情感陷阱,中学生往往是受害者。
(4)网络不良文化弱化了中学生的道德意识。
(5)网吧管理问题依然严重,给中学生造成诸多问题。
二、讨论与思考
1.网络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机遇
(1)网上德育更具有时效性和普及性
(2)网上德育更具有生动性和吸引性
(3)网上德育更具有互动性和有效性
2.网络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
(1)在观念上
目前,社会、家长和教师普遍存在着一种“网络有害论”,片面夸大中学生们在上网过程中潜在的负面影响,过度渲染网上有害信息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对报纸披露的典型案例感到过度焦虑。许多家长不敢给孩子买电脑,更不敢让他们上网“冲浪”;许多教师不是积极地引导中学生们利用好网络上的学习资源,而是消极地对上网行为加以劝阻和禁止。同时,在面对中学生上网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时,许多家长和教师不是以一种宽容、理解的心态,采取积极、有效的引导和防范措施,而是紧张过度,一味进行苛责和惩罚,甚至取消孩子的上网资格。这种因噎废食的态度,其实并不能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堵截”、“打击”,而在于引导和教育。
(2)在队伍上
现有德育队伍的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还相对缺乏,网上德育运作的机制明显滞后,效果未能如意。有些学校的领导或认识不足,或重视不够,或本身缺乏必要的网络德育常识;大部分教师的上网时间少、网络经验相当贫乏。座谈会上教师们惊呼,许多中学生的网络水平已远远走在自己的前面,如个别中学生甚至在课余时间里担任电脑公司的顾问角色。德育工作者自己不深度“触网”,就无法了解中学生们在网上的所作所为,不能承担起网上“引路人”和督导者的角色。同样家长自己不知道什么是网络,又如何能够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引导呢?有些家长还以为孩子一上网,不是去搞网恋,就是去浏览不健康的信息,难免忧心忡忡。因此,有必要对家长加强宣传和引导。
三、对策与建议
网络环境对中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许多机遇。江**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对于信息网络化问题,我们的基本方针是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努力在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这是我们进行网络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我们建议:
1.更新教育观念,推进学校网络德育工作的开展
第一,通过宣传和学习,使全体德育工作者转换观念,统一思想认识,抛弃“网络有害论”,消除“网络恐慌症”,充分认识到网络德育的重要性和网络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重新定位学校德育的目标,把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熟度作为网络德育的首要目标,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判断力和自制力。
第三,重新设计学校德育的内容,在原有德育内容的基础上突出价值观教育,增强识别评价和选择道德信息的能力;注重道德意志力的训练,使学生的道德认识与行为实践统一起来;开设网络德育课程,强化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责任感。
第四,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拓展德育的时间和空间。
2.培养网络德育队伍,增强网络德育力量
其一,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讲座和考核,使各级教育管理者、德育工作者以及全体教师掌握网络基本知识、技能,并熟悉网络德育的运作方式和手段,学会常见的德育课件开发工具(如authware、director、flash等)。
其二,选拔并培训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网上沟通技巧好,具有丰富的网络经验和技能的专兼职网络德育工作者,由他们提供在线指导,帮助上网中学生解决各种心理、思想、学习等问题;同时,注意在网上收集整理有代表性的德育问题,向有关职能部门反馈,以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3.加强对中学生进行网络道德和网络行为规范教育,自觉筑起心灵的“长城”
一是加强以理想信念为主题的思想品质教育,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筑起心灵的“长城”,抵制网上各种不良思潮和有害信息的侵蚀。
二是加强中学生网络行为教育和安全教育。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三是各校可以组织中学生统一浏览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题主页,向他们推荐国内外诸多优秀网站,把中学生们的上网热情转化为自觉学习先进文化、陶冶高尚情操的动力。
4.提高现有网络德育资源的利用率,增加资金、技术投入,促进德育网络的形成
(1)要进一步加强各校校园网建设,增加资金、技术的投入,并以结对子的形式扶助薄弱学校。争取使各校园网内容充实而生动,形式新颖而优美,更新速度快,宣传做得好,吸引上网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点击率。
(2)从中学生的需求出发,各校园网要建设好学习频道、心理频道、交际频道、游戏频道、生活频道等,建设并管理好聊天室、论坛、在线心理辅导等,在与上网中学生进行交流同时,努力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来引导他们。
(3)各校还应想方设法改善中学生在校上网的条件。可设置学生电子阅览室、电子课堂、网络走廊等,一方面增加中学生上网时间,另一方面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同时,结合课程改革,开设网络教育课程,向中学生们系统地传授网络知识和技巧。
5.切实加强对网吧、网站的监督管理,净化网络环境
理顺对网吧的管理体制,加大依法治理网吧的力度。成立专门的网吧监管机构;设立全市统一的投诉热线电话;建议电信部门发行青少年专用的上网卡,此卡具有上网费用低廉,自动屏蔽不健康网站等特点。
6.加强对家长进行网络德育的指导
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家长网络德育的意识,引导他们以身作则,为子女健康上网树立榜样,自觉担负起对子女进行网络德育和对子女上网的监护责任。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关工委、共青团、妇联、心理学会、家教研究会、新闻媒体等社会机构、组织在这方面的优势,通过举办讲座、咨询、宣传等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网络德育方面的问题。
总的说,我们要“扬长避短”,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点给予学生正面的影响,拓宽自己的视野,同时也要清醒的认识到网络存在的负面影响,加强学生抵御这些不良影响的能力。
第3篇 网吧义务监督工作与净化网络文化市场环境调研思考调研报告
近期,中办、国办下发《关于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若干意见》,牢牢抓住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影响重大的社会文化环境问题,提出强有力的净化和改革措施,再次体现了中央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表明了中央对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长期以来,__区各级关工委把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作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自20__年起,区关工委与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聘请全区部分离退休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等“五老”担任网吧义务监督员以来,“五老”义务监督员担当了规范网吧管理的宣传员、信息员、巡查员、监督员,为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办了一件实事,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赞誉。该做法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的充分肯定,并在20__年11月《焦点访谈》节目中作为经验之一特别加以宣传报道。
一、开展“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工作的背景
自1999年__出现首家经营网吧以来,经过近10年的发展,目前,全区共有网吧40家,总台数近9000余台。主要集中在新碶街道中心城区。调查显示,网吧中上网人群以外来务工人员和青年学生为主,约占80%左右。
正因为网络虚拟世界的丰富多彩,对未成年人有着极大的吸引力,部分未成年学生,除了在学校、家庭上网,也在网吧经营者的疏于管理或者默许下,偷偷进入网吧上网,网吧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一些未成年人上网成瘾,以致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导致学业荒废,更有甚者,诱发违法犯罪。我区曾在暑假期间发生过白峰、春晓两镇20多个青少年学生因 “网上结仇”聚在柴桥打群架,致使2人当场死亡,春晓4名青少年被公安机关拘捕的恶性案件。如此惨痛后果触目惊心,发人深省。
目前,__区网吧管理中还存在着几方面突出问题,成为集中整治行动所不能解决的顽疾。一是政府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措施与手段相对滞后。全区各级文化市场管理部门,普遍存在稽查人员少、稽查量大的问题,单靠几个部门少数的管理人员疲于奔命实显力不从心。二是部分网吧业主重利轻法,违规经营。在对上网者进行身份登记方面,在违规经营电脑游戏方面,在接纳未成年人方面,在超时经营方面,在保护网络安全和保证场所安全方面,部分网吧业主更多的是考虑其经营的利润,而忽视规范管理的要求。三是对网吧的整治和管理仍存有薄弱环节和死角,在城乡结合部、远离中心城区的乡镇网吧等由于管理力量相对薄弱,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一些违规网吧、“打察边球网吧”(以茶室名义经营)和城区“黑网吧”有向乡镇和城郊结合部转移、扩散的迹象等等。
二、建立“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队伍的现实意义
鉴于__网吧市场管理的客观现状来看,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已经成为网吧管理中最为突出、群众最为关注、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一个未成年人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千万个未成年人是一个民族的希望。让未成年人远离网吧,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有利于其健康成长的网络文化环境,这是一项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关系到千万家庭的切身利益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近年来__网吧市场管理的实践表明,在加强行政管理的同时切实加大社会监督的力度就是一个非常重要、行之有效的办法。四年来,16位老教师、老干部、老同志活跃在城乡各部,他们发扬“网吧啄木鸟”精神,本着高度的责任感和对下一代无比的关心爱护,配合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担当网吧管理的宣传员、信息员、巡察员和监督员,义务对我区文化市场特别是网吧进行查访,重点防止和劝阻未成年人进入网吧或沉迷于网络游戏,使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大幅度减少,有害信息危害青少年的现象明显改观,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发挥了积极作用。请“五老”承担网吧义务监督工作,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亲情优势,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组织和动员老同志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利用面广量大,群众基础好,手段灵活多样等特点,能起到政府监管所不可能起到的独特作用。
一是“五老”政治觉悟高,奉献精神强。“五老”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了未成年人远离网吧,他们无怨无悔地义务操劳。
二是“五老”德高望重,工作经验丰富。“五老”懂政策,知法规,会管理,组织、协调能力强,而且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对青少年有影响力,对网吧经营业主有威慑力,对管理人员有约束力。
三是“五老”,工作时间宽裕。“五老”离退休后,时间较为充裕,能够不定期地到网吧进行巡查,及时发现情况,对所在地区的情况又非常熟悉,使得他们很好地成为了文化部门等网吧监管部门的有效补充力量,大大提高了行政部门的工作效率。
实践证明“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已成为净化网络文化市场环境中社会监督力量的主力军,成为建立和健全网络文化市场监督机制的一项有效举措。
三、开展“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工作的做法与成效
(一)组建队伍 优化调整
经验表明,担任网吧义务监督员完全是义务、是奉献,而且要长期坚持,因此选人是关键,具有自觉奉献精神是搞好网吧监督工作的良好基础。为此,20__年初,区关工委通过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筛选出“五老”志愿者初步名单,然后再一个个地征求意见,得到“五老”本人自愿认可后于7月联合区文广局正式联合下文聘请16
名离退休老同志担任文化市场义务监督员,发监督证。
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在不断变化。区关工委针对该情况又联合区文广局在20__年下半年及时调整了相关人员,目前全区共有“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26名,做到每一家网吧都有1-2“五老”义务监督员,其中有16名成员为文广局为他们组织了系统的上岗培训。其他10名成员均为各街道(乡镇)关工委自行组织,以增加平时在监督工作中的力量。自“五老”义务监督员参与网吧监管后,4年来,“五老”义务监督员员出动近4000余人次,配合执法部门查处了部分黑网吧和无照游戏机经营户,劝退了300余名进入网吧的未成年人,全区网吧的规范管理得到明显改进,目前在我区已经基本拒绝本地籍的未成年人进网吧现象。社会各界尤其是未成年人家长和学校对“五老”开展义务监督的重要性和有效性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二)健全组织 分工合作
我区16名受聘的“五老”文化市场义务监督员以辖区的新碶、小港、戚家山、大碶、霞浦、柴桥街道、白峰镇等7个街道(乡镇)为义务监督区域,在执法部门授权下对文化市场进行监督。该队伍下设6个组,以属地化监督为原则分别为新碶组(4人)、小港组(4人)、霞浦组(2人)、柴桥组(2人)、白峰组(2人)。在监督项目中主要以网吧违规接纳未成人为主的文化市场经营项目,对所负责的网吧执行不准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不准超时经营和不得传播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内容等规定落实进行监督。对执行规定好的网吧,给予肯定;发现问题的,及时向文化等部门反映,并对违规进入网吧的未成年人和有关网吧业主进行教育。
几年来,“五老”义务监督员积极配合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门为主体的文化市场联合执法工作小组,各部门配合处理相互涉及的管理问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经过4年的专项整治行动,区网吧数量从整治前的100多家,压缩到现在的40家,取缔无证“黑网吧”77家,查扣电脑主机1091台,强有力的打击和管理,有效地净化了未成年人文化市场。
(三)落实制度 学习培训
要做好义务监督,必须熟悉情况和掌握政策法规,必须抓好学习培训,使参与这项工作的老同志认清形势,熟悉法规,明确做什么,怎么做;监督工作的重点是什么,碰到问题找谁解决等。4年来,区关工委与文广局联合每年定期召开2次以上“五老”义务监督员座谈会和学习培训。每次都由区广文局负责人讲解有关网吧监管的政策法规,通报上期文化市场监管情况。区关工委就如何监督、如何联系和举报等,提出要求,并就人员分工等作出具体安排。同时, 根据形势发展,增加学习内容, 以便老同志及时向网吧业主宣传,强化政策的威慑力。同时针对乡镇网吧义务监督员比较分散的情况,在培训时,特别强调“属地管理”的原则,要求各乡镇关工委要负起责任,做好对“五老”义务监督员的指导、检查、服务等,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全,不留空档,不留死角。监督员同志要积极主动工作,有问题及时与乡镇关工委联系,重大问题及时向乡镇党委汇报。从组织上、思想上、制度上保证乡镇网吧义务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开展监督 灵活有效
我区 “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采取定期监督与不定期监督相结合,分散监督与集中监督相结合,单独监督与执法部门联合监督相结合,宣传监督与举报监督相结合形式开展督察工作。
许多老同志在对网吧进行监督时,不仅定时去,出门办事路过也去转一转,在双休日和学生放暑寒假期间,更增加监督次数,定时不定时进行监督,网吧业主对老同志们的工作劲头,也只有心悦诚服。我区戚家山街道关工委在集中监督时另行组织各村“五老”义务监督员8名,活动“大部队”一起前往督察,在声势上打击不法网吧业主的嚣张气焰;在举报监督中,20__年暑期,经“五老”义务监督员举报,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会同公安、工商一举端掉了霞浦街道镇东村两家“黑网吧”, 当即查扣了当事人上网经营的19电脑;霞浦街道关工委办公室与持证监督员一起督察时随带照相机等设备,使违规网吧有了直接的“罪证”。此外,义务监督员与文化部门的稽查人员密切联系和沟通,有时还和他们一起进行监督巡查工作。一系列了灵活有效的监督形式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网吧监督管理的氛围,形成了对网吧日常经营行为进行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
(五)保障后勤 激励典型
区文化部门首先是及时把关政策法规印发给“五老”监督员,使他们工作有依有据。其次是把全区网吧、电子游戏室和义务监督员的基本情况对照表印发给他们,便于联络。再次是公布有关职能部门联系电话和文广局、工商局、公安局的举报电话,便于及时沟通和举报。
区关工委和文广局时时刻刻关心“五老”监督员的生活,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除了每年一次的纪念品外,新年到来时买个挂历、寄个贺卡。监督员同志生病,关工委组织前往探望慰问等,处处体现对老同志的关心。在每次座谈会、交流会上,都应把赞扬义务监督员的高尚精神风貌、宣传监督过程中的好人好事作为重要内容。20__年暑假期间,区关工委还专门联系__新区时刊记者在报纸上报道了《“五老”志愿者:老有所为的“网吧啄木鸟”》一文,其中以霞浦街道“五老”义务监督员__老人为典型,大力加以宣传我区的“五老啄木鸟精神”极大激发了“五老”监督员的荣誉感,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
(六)疏堵结合 加强引导
网吧业之所以能快速兴起和发展,除了互联网自身的魄力,还在于它有市场的需求,满足了群众对上网的迫切需要,也直接推进了我区的信息化进程。因此,不能因为网吧发展中存在问题而否定其存在的合理性、必然性。“禁”和“堵”都不是办法,关键还在于“导”和“疏”,例如我区在柴桥街道芦南社区建立的关心下一代教育阵地——新星网电脑室,由街道和社区选派热心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老同志管理,供青少年免费上网,让青少年利用网络获取知识,在这宁波市首家青少年绿色免费网吧里,上网人员基本为本社区未满18岁的学生,可凭学生证、身份证等登记上网。区关工委和柴桥街道关工委还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社区关工委与青少年家长签订孩子上网合同,每天上网时间不准超过2小时,青少年可以在管理人员监督下单独上网,也可以同其家长共同上网,电脑室还从辖区柴桥实验小学聘请了技术顾问,把新星网设为主页,让青少年在娱乐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思想道德建设。通过近四年的努力,共接
纳上网未成年人近15000余人次,“新星网电脑室”在巩固的基础上健康地向前发展,为青少年开启了一条上网绿色通道,深受青少年和家长的欢迎。
四、开展“五老”义务监督工作要加强和改进的问题及建议
网络以及网吧的出现,是科技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标志,其“双刃剑”的特征,使加强网吧管理、规范网吧经营成为文化管理部门一项极为重要也倍受关注的工作。作为群众参与的网吧市场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五老”义务监督员参与网吧管理,为在网吧管理工作中加大社会监督力度,更好地构建和完善科学、全面的网吧市场监管体系,找到了一个有效的形式和可行的载体。但在开展“五老”义务监督的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一些具体的问题,网吧的管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只有建立起科学管理的监管长效工作机制,才能使“网吧啄木鸟”发挥出更大的潜力,更有效地净化文化市场环境。
(一)加强队伍的保障和激励机制,保证监督工作的持久性。
1、及时调整补充“五老”监督员队伍。目前我区“五老”监督人员普遍存在一下问题:
网络知识匮乏,难以进行有效监管。网吧作为高科技背景下的一个新生事物,具有比较高的技术含量,“五老”中有许多老同志在参与义务监督工作前对电脑、对网络、对网吧知之甚少,在监督过程中“五老”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
“五老”人员数量偏少,社会监督力度薄弱。随着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网吧数量在逐渐增多。因此,监督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尤其在新碶城区集中了24家网吧,单靠4名该街道的“五老”网吧监督员,加上有些“黑网吧”业主顽固不化,对上门督察的老同志也要看其人数行事,如果人数多,其认错态度会有所端正,假如只有了了几名老同志前往会根本不放在眼里,给督察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五老”人员年龄偏大,社会监督作用受到制约。我区“五老”大多年事已高,全区持证的16名“五老”义务监督员中,60-65岁的仅有1名,占6%,65—70岁的约占56%,70—75岁的约占19%,75岁以上的3名,占19%。一些老同志身体状况也不好,请他们长期地参与义务监督,就必须掌握好他们的工作节奏和劳动强度,做到劳逸结合、张驰有度,对此,各级关工委组织和文化部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长远考虑,并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
针对上述情况,区关工委和文广局应该增加网吧集中城区的监督员队伍,吸纳新近退休的对网络知识比较熟悉的“五老”人员加入监督员队伍。文化部门要加强系统培训,要特别加强 “五老”人员对网吧有害信息的识别和监管、对网吧运作技术手段违规经营的发现、对网吧过滤软件等技术措施落实情况的掌握、对网吧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管理状况的了解等等方面知识的学习。总之要采取一切有利的措施使我们的网吧“五老”义务监督员队伍不断壮大,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工作覆盖面也越来越广。
2、加大激励力度,提高“五老”监督积极性。区文化部门要每年评选一次“优秀网吧 ‘五老’义务监督员”,在年终“五老”网吧监督员座谈会上由区关工委和文广局联合发给荣誉证书,并发给若干奖金。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随机表扬和会议表扬相结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巧妙运用,相得益彰,把大家积极性最大限度调动起来,使监督工作更持久发展下去。
(二)加强各部门协调机制,提高监督工作的有效性
1、及时解决“五老”监督员反映的工作上问题。各级关工委要专门配备一本网吧监督工作记录簿,对义务监督员们反映的问题,及时记下,并尽快与有关部门联系,使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区文广局要负责协调工商、公安等有关部门监察到底,定时向“五老”反馈落实情况,提高义务监督员的威信。
2、拓宽社会监管层面,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网吧,暴力游戏、沉湎聊天、淫秽色情等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来关注和解决的综合工程,对网吧的社会监督,除了由“五老”来承担,还必须进一步充实监督队伍,拓宽监督面,加大监督力度。在发挥“五老”作用的同时,还要发挥包括学生家长人、教师、新闻媒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方方面面的力量来参与对网吧等文化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形成更有效的社会监督。此外,宣传部门、新闻媒体、学校要多作正面引导和宣传,促进网吧行业的健康发展;学校和家长要加强对学生、子女的教育和监护,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健康文明上网,增强自我保护,加强自我管理;教育与社会工作者要思考提供更多的像我区柴桥街道芦南社区的新星网电脑室这样适合未成年人成长需要的、健康的娱乐场所;政府有关方面还应扶持和鼓励开办更多的生动有趣、健康向上的少儿网站,为少儿成长提供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
第4篇 在网络环境下基本教育模式的研究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在网络环境下基本教育模式的研究》课题,是重庆市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十五”专项科研课题(课题批准号:02-dt-10)。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建设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现代化的、功能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系统,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中学教育必须研究的课题。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教育模式产生了质的飞跃,网络化教育将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探索、研究并构建适宜于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课题,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在网络教育时代,不仅需要有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高效互动的教学方式,更需要有丰富实用的教学资源、完备的教学体系。在网络化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应该成为网络教育的主导力量。而目前,我们的教师对信息技术、网络教育尚不熟悉,利用网络实施教育教学尚有距离,尤其是建立“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还有待起步,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背景条件:国家教育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虚拟学校、远程教育等应运而生;重庆市教委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通过评选信息技术示范校加大力度;渝中区率先建立局域网,并通过已经实施了三年的“双创课题”研究,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极大改观;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础条件:我校通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信息技术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软件上:我校初步建成了具有求精特色的 “教育信息资源库”,包括《k12学科资源库》、《数字图书馆》(近两万册电子书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电子期刊等大型教育数据库、试题库、资料库,涵盖国情教育、心理咨询、青春期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升学指南、教育法规等教育信息库,能充分满足现代教育管理和一线教学的需要。
人员上:我校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配备了专业人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相当造诣。信息技术中心,对全校教职员工进行了信息技术素质修养和实际操作的培训,全校教职员工基本掌握信息技术教育,能满足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育教学的需要。
三、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观念问题:有了好的硬件环境,如果观念不更新,只是“换汤不换药”,那就失去了研究价值。本课题必须着力解决教师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
2、理论问题:目前网络教育缺乏科学、系统的教育理论作指导,本课题应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现有的理论,不断探索、总结、归纳、概括,形成适用于网络教育的理念、原则、策略。
3、技术问题:信息技术,顾名思义,技术性是很强的。如何使教师技术精湛,使精湛技术与优质教育紧密结合,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本课题希望在这方面能作出一点贡献。
4、实践问题:网络是一个新环境,如何在这个平台上,创造出符合自己实际的教育教学模式,需要从实践中不断总结,不切实际地模仿别人,拷贝别人,是不可取的。本课题倡导教师努力进行实践。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创新之处
1、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符合当代教育理念、具有现代教育特色、综合教育效益很高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2、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
①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实施教育教学。
②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再教育模式接受终身教育以保持新鲜活力,促成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
③适应现代教育的新趋势——网络教育,对教师素质到底有哪些新的要求。
(2)21世纪的学生应该思考自己的学习问题:
①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变更传统学习模式,建立新的学习方式。
②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学会学习。
③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21世纪的学校应该思考建设新型师资队伍,培养新型学生的关键途径;加强资源库的建设,为网络教育提供坚实保障等问题:
①如何进行资源库结构的建设。
②如何强化教师和学生的网络意识。
③合理地充分地使用资源库,实现新的教育教学目标。
3、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是:
(1)选题富有挑战性。本选题基于信息化大发展,传统教育与新型教育大更替的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大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课题研究中,必须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采用生动活泼的网络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育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