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县人民政府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情况报告
天城县人民政府
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情况报告
中共天城县委:
今年以来,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按照县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的“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总体要求,围绕县十二届人代会第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目标,认真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有所下降,重大项目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现将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1—3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1亿元,占计划16.1亿元的19.9%,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2%,基本建设投资增长150.8%,更新改造投资下降94.5%,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3倍,电力等基础产业投资增势强劲。投资总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红河烟厂更新改造投资大幅度下降。雷打滩电磷一体化开发、巡检电厂扩建、脚落沼煤矿、县城给水扩建、县文体中心、庆来学校、庆来路、虹溪排洪隧洞工程、弥阳灌区大河边支渠、巡检至西三连乡公路、北过境公路、弥师二级公路、锁平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巡检司电厂2×300mw机组扩建工程进展顺利,厂区排洪沟及排洪沟道路工程已完工,集控楼人工挖孔桩、汽机间人工挖孔桩浇筑已全部完工,厂区场地平整工程已完成80%,开工以来累计完成投资41162万元,占总投资的15.5%;雷打滩水电站正抓紧大坝及厂房混凝土浇筑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2661万元,占总投资的54.1%;县城给水扩建土建标已完成工程总量的90%;脚落沼煤矿完成投资741.17万元,占总投资的17.2%;庆来学校正抓紧配套工程建设;西部连乡公路路基成型100公里,完成投资1850万元,占总投资的46.3%,弥师路、锁平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工作已完成,进入施工阶段。虹溪排洪隧洞工程完成投资1034.7万元,占总投资的38.5%;弥阳灌区大河边支渠完成投资955万元,占总投资的52%。农村公路建设再掀高潮,全县开工建设农村公路60条103.52公里。
项目前期工作不断推进。装机7.5万千瓦的糯租水电站项目可研已获得省发改委核准,进入施工阶段;“竹浆纸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已通过专家评审,《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已编制完成,目前正抓紧编制《项目建设水资源论证分析报告书》、《项目建设水土保持方案》及《项目核准报告书》,待材料齐全后,尽快上报国家发改委核准;巡检司至小龙潭运煤专用公路正抓紧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多喝乳业乳品加工厂项目可研已上报登记备案,奶牛养殖场和乳制品加工厂用地协议已签订,进厂公路路基已完工;天城县工业园区建设项目正抓紧编制上报规划;新哨夸竹褐煤开发项目正抓紧编制规划;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可研已上报省发改委;白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设获得州水利局批复;新建龙母沟水库可研、岔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设已通过州级评审,竹朋东沟扩建工程、利用日元贷款开展重点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研已上报州发改委;装机8万千瓦的江边大桥电站正抓紧踏勘。天城县行政办公楼可研委托云南省工程咨询公司编制,已完成可研,待环评完成后,逐级上报审批。天城县2022—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和石漠化地区综合治理规划已上报省发改委。围绕烤烟、优势畜产品、优质稻米、亚麻等10项省级优势农产品生产,抓好优势农产品推进工程项目的筛选、上报工作,18个优势农产品项目可研已上报州发改委、州农业局,13个优势畜产品项目可研及资金申请报告已上报州发改委、州畜牧局。
二、投资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今年以来,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取得可喜的进展,产业培植力度加大,投资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投资效益进一步提高,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但是,投资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有所下降,这是由于红河烟厂技改项目已基本完工,更新改造投资大幅度下降(下降95%),加之今年新开工的大项目偏少,比去年同期下降50%,没有形成新的投资增量;二是投融资渠道仍然单一,对财政资金的依赖程度较高,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运作市场化的新型投融资体制尚待时日;三是受宏观调控影响,一些新上和技改项目信贷资金到位和落实较差;四是随着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化,争取上级资金补助的困难越来越大。
三、今后的工作意见
一是扎实抓好项目的储备、论证、上报和审批等前期工作,积极主动地争取项目,结合省州“双百”工程的实施,调整、充实和完善项目储备库,做到建设一批,新上一批,储备一批,论证一批,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向省州上报项目。抓紧做好竹浆纸一体化、糯租水电站、多喝乳业乳品加工、夸竹褐煤开发等项目的前期工作。竹浆纸一体化项目争取尽快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确保年内动工;巡检电厂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已通过国家环保总局评审,《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已上报水利部,争取尽快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加快项目建设进程,聘请有资质的专家对天城工业园区进行科学规划设计;认真做好白云水库、岔河水库除险加固、龙母沟水库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认真做好天城县行政办公楼、会议中心、天城中学、天城技工学校、西区面山绿化等项目的前期工作。
二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产业培植和设施建设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多种投融资方式,用好、用活省委、省政府出台的鼓励民间投资、加快非公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激活和扩大民间投资,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
三是加强协调服务和组织实施工作。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积极稳妥地做好雷打滩水电站库区移民搬迁工作,加大清库力库,保证今年8月清库验收,同时加强与个旧供电局(电网公司)的协调,改变由系统到黄磷厂供电线路电压等级不合理的状况;加强协调服务,抓紧做好巡检司电厂扩建巡小运煤专用公路建设占用土地的相关手续;做好竹浆纸一体化、糯租水电站项目建设所需土地征用等各项协调服务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抓紧做好新哨夸竹褐煤开发项目可研编制工作,认真做好矿区界定、补偿评估和补偿方案的确定等方面的工作;解决好脚落沼煤矿开采权和地界问题;加强协调服务,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确保虹溪排洪隧洞工程、西部连乡公路、县城给水扩建等工程如期完工。
四是树立“大开放、大发展”的观念,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创新工作机制,改善投资环境,以天城工业园区建设为突破口,创建招商引资的良好平台,吸纳县内外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开发,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参与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
特此报告。
天城县人民政府
二oo五年四月二十七日
第2篇 扩大有效投资工作情况报告
扩大有效投资工作情况报告
近年来,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着力加大有效投资,全区固定投资呈现稳定向上、较快发展的良好局面,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有效投资情况
区始终把项目建设和有效投资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抓手,以扩大投资总量、提升投资质量、优化投资结构为主攻方向,通过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提质增效,推进全区经济高速度增长、高质量发展。截至8月份,省市级82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5亿元,同比增长18.1%,高于序时进度23.8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26个,开工率89.7%,竣工项目10个,转化项目8个。
二、合理扩大有效投资有关举措
(一)明确投资方向,精准有效投资
聚焦电子信息、绿色建材、装备制造三大主攻产业,打造新的产业集群。围绕补短板、调结构,全区紧盯硅基产业发展方向,不遗余力壮大电子信息、绿色建材、装备制造等三大产业。发挥金龙机电、锂动芯等落地企业的“乘数效应”,加快锂动芯二期、动力科技、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项目落地建设,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全链集群发展,全力打造新型元器件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发挥非煤矿石、煤电固废物等基础材料优势,发展壮大中煤远大、康美绿筑等绿色建材项目,加快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打造具有特色的绿色建材产业基地。围绕装备制造生产、运营、机体维修到技术服务的全产业链条,推动吉耐新材料设备、融泰机械装备等项目做优做强,吸引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终端设备等企业落地,努力打造省一流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基地。持续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上半年全区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01.3%。严格把好项目准入关口,杜绝产能过剩项目、落后产能项目通过改头换面趁机上马。截止到目前,全区2家新增规上企业纳入战新产业名录库,拥有1个省级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和1个省级重大新兴产业专项。
聚焦旅游服务、物流服务、文创服务、商贸服务,打造现代服务业。主推龙脊山特色商业街、榴园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提升四季榴园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园区品质;加快国购汽车文化园建设步伐,争创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发挥传化物流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中农联项目建设,打造皖北物流和农产品交易基地;完善东部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服务业承载能力,促使房地产、商业新业态、金融等项目落户东部新城,全力打造城市次中心。合理开发大运河文化遗产资源,推进窑址、石山孜、赵集二级扬水站、草庙红色文化综合体等项目建设,打造知名文化旅游景点和红色教育基地。上半年第三产业固定投资占比61.9%,同比增长34.3%。
(二)着眼重点项目,带动有效投资
坚持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投资,抓投资就是抓发展”的工作理念,夯实投资支撑。一是在建项目抓进度。紧盯82个省市级重点项目和65.5亿元年度投资计划,严格落实“四督四保”,保障投资环境,加快项目建设。加强项目管理,落实“一个项目、一名区级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对重点建设项目以促开工、抓进度、保投产为重点,逐一建档立卡、挂图作战、检查核实;加大督查力度,按照《区重点项目建设包保联系工作方案》要求,坚持月调度、季观摩机制,项目包保区级领导每月至少一次深入现场督查项目,区四大领导班子不定期进行重点项目现场观摩,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严格考核兑现,制定下发《区重点项目推进工作考核办法》,实行年中、年末双考核办法,强化项目督促督办,年末考核成绩纳入单位年度综合目标考核排名,兑现奖惩。二是储备项目抓落实。以落实开工条件为重点,加紧做好项目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教育小镇、动力科技、申通智慧物流、新能源智慧展厅、智能制造产业园等储备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快速推进,有望年内启动实施。全力攻坚资金、征迁、土地、规划等项目前期重点难点工作,为储备项目落地、投资增长提供坚强保障。三是谋划项目抓前期。用活用好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紧跟中、省、市投资导向和重点开发领域,做好谋划项目的筛选论证工作,提前办理完善项目前期手续,限度纳入资金支持项目“盘子”,形成动态储备、滚动发展的良好态势,确保新增项目不断档,有效投入不减速。四是着力破解历史难题。拿出啃硬骨头的勇气和敢担当的魄力,妥善解决科创大厦、傲景观澜、洪庄四期等长期积压的历史遗留问题,盘活烂尾项目重新开工。
(三)创造营商环境,推动民间投资
一是积极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坚持“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发展理念,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公开透明市场监管环境,加快推进信用信息平台系统建设,开展打假、市场整治、非法集资风险排查等专项行动,逐渐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为拉动更多的民间投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上半年全区民间投资占全区投资比重达45.8%,同比增长27.4%,较上年度有大幅提升。二是努力提高政务服务效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为全区落地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代办、帮办服务。扎实开展“四送一服”活动,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项目网上审批,简化办事流程、优化投资审批流程,积极推行并联办理,压缩开办企业时间,降低市场准入制度性成本,提高办事效率,打通惠企政策落实的“最后一米”。截至8月底,已办结企业问题75个。三是扶持民营企业发展。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指导企业用好用足各类扶持政策和优惠政策,及时兑现区级补助资金。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聘请外贸进出口代理公司,统一为区内中小型外贸进出口企业全程办理海关、商检、结算等进出口业务,降低企业进出口费用,减少企业进出口成本。
(四)防范重大风险,保障有效投资
加强政府投资,限度发挥好政府债券等财政投资和各类引导基金的撬动作用和放大效应,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强化政府主体责任,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主动适应新形势下的政府性债务管理要求,从全区债务总规模、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规模及债务限额管理等三个指标进行风险防控,将我区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级别保持在绿色安全区域。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严格开展清查不规范融资工作,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强化重点项目管理。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严格落实“四督四保”,不断完善项目包保联系、督查通报等机制。坚持问题导向,针对重点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存在问题,勤于调度、善于谋划、敏于落实,多渠道、全方位做好问题化解工作,确保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65.5亿元。加大对平山电厂二期、康美绿筑、教育小镇、智能制造产业园、新北花园二期、雷山小区等项目服务力度,不遗余力推进各类项目投产达效。
(二)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贯彻落实中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及省市配套方案,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聚焦硅基产业发展,主动承接长三角城市核心功能疏解和苏浙产业转移,以电子信息、绿色建材、装备制造三大主攻产业作为主阵地集聚有效投资,加快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三)严格开展督查考核,确保顺利完成目标。强化主体责任,落实,进一步健全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考核制度,加强对投资工作落后、审批效率低下单位的行政效能督查,确保各类项目有序推进。把牢项目备案审批关口,设立环保、效益、质量三个门槛,依法依规开展监管。加强对项目资金监管,协调纪检监察、审计等多部门配合,形成监督合力,杜绝腐 败现象发生。
第3篇 合理扩大有效投资工作情况报告
合理扩大有效投资工作情况报告
近年来,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着力加大有效投资,全区固定投资呈现稳定向上、较快发展的良好局面,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有效投资情况
区始终把项目建设和有效投资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抓手,以扩大投资总量、提升投资质量、优化投资结构为主攻方向,通过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提质增效,推进全区经济高速度增长、高质量发展。截至8月份,省市级82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5亿元,同比增长18.1%,高于序时进度23.8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26个,开工率89.7%,竣工项目10个,转化项目8个。
二、合理扩大有效投资有关举措
(一)明确投资方向,精准有效投资
聚焦电子信息、绿色建材、装备制造三大主攻产业,打造新的产业集群。围绕补短板、调结构,全区紧盯硅基产业发展方向,不遗余力壮大电子信息、绿色建材、装备制造等三大产业。发挥金龙机电、锂动芯等落地企业的“乘数效应”,加快锂动芯二期、动力科技、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项目落地建设,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全链集群发展,全力打造新型元器件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发挥非煤矿石、煤电固废物等基础材料优势,发展壮大中煤远大、康美绿筑等绿色建材项目,加快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打造具有特色的绿色建材产业基地。围绕装备制造生产、运营、机体维修到技术服务的全产业链条,推动吉耐新材料设备、融泰机械装备等项目做优做强,吸引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终端设备等企业落地,努力打造省一流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基地。持续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上半年全区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01.3%。严格把好项目准入关口,杜绝产能过剩项目、落后产能项目通过改头换面趁机上马。截止到目前,全区2家新增规上企业纳入战新产业名录库,拥有1个省级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和1个省级重大新兴产业专项。
聚焦旅游服务、物流服务、文创服务、商贸服务,打造现代服务业。主推龙脊山特色商业街、榴园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提升四季榴园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园区品质;加快国购汽车文化园建设步伐,争创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发挥传化物流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中农联项目建设,打造皖北物流和农产品交易基地;完善东部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服务业承载能力,促使房地产、商业新业态、金融等项目落户东部新城,全力打造城市次中心。合理开发大运河文化遗产资源,推进窑址、石山孜、赵集二级扬水站、草庙红色文化综合体等项目建设,打造知名文化旅游景点和红色教育基地。上半年第三产业固定投资占比61.9%,同比增长34.3%。
(二)着眼重点项目,带动有效投资
坚持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投资,抓投资就是抓发展”的工作理念,夯实投资支撑。一是在建项目抓进度。紧盯82个省市级重点项目和65.5亿元年度投资计划,严格落实“四督四保”,保障投资环境,加快项目建设。加强项目管理,落实“一个项目、一名区级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对重点建设项目以促开工、抓进度、保投产为重点,逐一建档立卡、挂图作战、检查核实;加大督查力度,按照《区重点项目建设包保联系工作方案》要求,坚持月调度、季观摩机制,项目包保区级领导每月至少一次深入现场督查项目,区四大领导班子不定期进行重点项目现场观摩,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严格考核兑现,制定下发《区重点项目推进工作考核办法》,实行年中、年末双考核办法,强化项目督促督办,年末考核成绩纳入单位年度综合目标考核排名,兑现奖惩。二是储备项目抓落实。以落实开工条件为重点,加紧做好项目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教育小镇、动力科技、申通智慧物流、新能源智慧展厅、智能制造产业园等储备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快速推进,有望年内启动实施。全力攻坚资金、征迁、土地、规划等项目前期重点难点工作,为储备项目落地、投资增长提供坚强保障。三是谋划项目抓前期。用活用好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紧跟中、省、市投资导向和重点开发领域,做好谋划项目的筛选论证工作,提前办理完善项目前期手续,限度纳入资金支持项目“盘子”,形成动态储备、滚动发展的良好态势,确保新增项目不断档,有效投入不减速。四是着力破解历史难题。拿出啃硬骨头的勇气和敢担当的魄力,妥善解决科创大厦、傲景观澜、洪庄四期等长期积压的历史遗留问题,盘活烂尾项目重新开工。
(三)创造营商环境,推动民间投资
一是积极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坚持“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发展理念,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公开透明市场监管环境,加快推进信用信息平台系统建设,开展打假、市场整治、非法集资风险排查等专项行动,逐渐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为拉动更多的民间投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上半年全区民间投资占全区投资比重达45.8%,同比增长27.4%,较上年度有大幅提升。二是努力提高政务服务效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为全区落地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代办、帮办服务。扎实开展“四送一服”活动,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项目网上审批,简化办事流程、优化投资审批流程,积极推行并联办理,压缩开办企业时间,降低市场准入制度性成本,提高办事效率,打通惠企政策落实的“最后一米”。截至8月底,已办结企业问题75个。三是扶持民营企业发展。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指导企业用好用足各类扶持政策和优惠政策,及时兑现区级补助资金。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聘请外贸进出口代理公司,统一为区内中小型外贸进出口企业全程办理海关、商检、结算等进出口业务,降低企业进出口费用,减少企业进出口成本。
(四)防范重大风险,保障有效投资
加强政府投资,限度发挥好政府债券等财政投资和各类引导基金的撬动作用和放大效应,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强化政府主体责任,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主动适应新形势下的政府性债务管理要求,从全区债务总规模、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规模及债务限额管理等三个指标进行风险防控,将我区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级别保持在绿色安全区域。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严格开展清查不规范融资工作,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强化重点项目管理。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严格落实“四督四保”,不断完善项目包保联系、督查通报等机制。坚持问题导向,针对重点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存在问题,勤于调度、善于谋划、敏于落实,多渠道、全方位做好问题化解工作,确保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65.5亿元。加大对平山电厂二期、康美绿筑、教育小镇、智能制造产业园、新北花园二期、雷山小区等项目服务力度,不遗余力推进各类项目投产达效。
(二)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贯彻落实中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及省市配套方案,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聚焦硅基产业发展,主动承接长三角城市核心功能疏解和苏浙产业转移,以电子信息、绿色建材、装备制造三大主攻产业作为主阵地集聚有效投资,加快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三)严格开展督查考核,确保顺利完成目标。强化主体责任,落实,进一步健全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考核制度,加强对投资工作落后、审批效率低下单位的行政效能督查,确保各类项目有序推进。把牢项目备案审批关口,设立环保、效益、质量三个门槛,依法依规开展监管。加强对项目资金监管,协调纪检监察、审计等多部门配合,形成监督合力,杜绝腐 败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