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汇报书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范文 > 社会报告 > 农村报告

农村经济现状调研报告(9篇)

发布时间:2023-09-13 17:12:12 查看人数:87

农村经济现状调研报告

第1篇 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调研报告范文

在年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总理以负责任的大国身份,向世界庄严承诺,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下降40%-45%。这一承诺,意味着我国从此进入了低碳时代。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一种绿色经济模式,低碳经济涉及的行业和领域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低碳产品、低碳技术、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在技术方面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多个行业,其实质是通过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新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以最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最大的经济产出,保护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生态和气候环境,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临近尾声、“十二五”启动在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的要求,把建设成为更加繁荣、更加美丽、更加宜居的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必须紧紧抓住当前宏观形势给优化产业、调整结构、加速发展所带来的有利时机,以发展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切入点,探索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使全市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高,综合竞争能力显著增强,产业和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和城市形象。

一、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低碳经济,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推进低碳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必然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追求。市是能源输入型城市,能源需求严重依赖外部,能源结构主要包括:原煤、洗精煤、焦炭、天然气和电力等。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市各项资源开发项目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陆续开工,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在能源需求总量增长的同时,出现了能源自给率逐年下降的趋势。年全社会综合能源消费量1300万吨标准煤,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为3.58吨/万元;污染物排放强度工业废水20.44吨/万元低于全国平均值,cod 0.0066吨/万元是全国平均值的0.92倍,,so2 0.0357吨/万元是全国平均值的1.28倍和烟尘0.0114吨/万元是全国平均值的0.95倍。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缓解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矛盾、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而且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二)推进低碳经济是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加快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的迫切要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重视民生,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城市建设,结合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的创建活动,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对城市环境进行了大规模集中整治活动,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品位和档次明显提升,经济社会事业有了较大发展。先后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等一系列荣誉。年,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达到95.13%,工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82.43%,医疗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率93.7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2.3%。年,11个国控、省控监测断面中8个达标,小峡口出境水质由过去的重度污染改善为轻度污染,水质得到较大改善。截止9月30日,市空气优良率为90.5%,较上年同期上升6.1个百分点。其中:

今年6、7、8、9月连续4个月空气优良率达到100%。

为了进一步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年,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自加压力,启动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和创建环保模范城市,作为今后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低碳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最有力的突破口,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可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生态破坏,减轻环境污染,改变市民消费模式,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升城市生态文明的水平。

(三)推进低碳经济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低碳经济作为一种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是相对于传统的、以主要依靠燃烧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资源为能源,以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为特征的高碳经济发展方式而言的。低碳经济主张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资源为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建立一种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新模式。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市经济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挑战。当前我市的经济建设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处于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时并进的阶段,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节能减排的形势严峻。如果我们不推进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会出现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发展难以为继的窘迫局面。发展低碳经济、培育绿色产业已成为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的根本途径。低碳经济作为一次产业革命,对经济的发展必然是开创性的,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遇。目前,我市正在积极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打造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进一步提升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和龙头作用,这就要求必须抓住这轮发展机遇,在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中赢得更大的主动,发展低碳经济将是我市“十二五”期发展的重点。

二、我市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我市市情看,实现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型将是一个缓慢而长期的过程,发展低碳经济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一是低碳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尚未完全形成。由于低碳经济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广大市民对低碳经济还比较陌生,阻碍低碳理念的推广;我市一些企业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初步进入到低碳经济领域,但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意义及前景认识不足。这说明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还需要社会方方面面协同推进,共同努力。

二是能源消费结构难以在短期内迅速得以改变。当前,我市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工业化的持续推进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以及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都会对以煤、电、天然气等为代表的能源产品产生巨大的需求。此外,从能源消费结构看,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未来的发展中仍将维持较高的比重,从而进一步拉高co2的排放强度,我市在解决环境污染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所面临的形势将十分严峻。

三是历史形成的产业结构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有效地调整和改变。是全省的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望很高,环境监管压力大。三川一河的河谷地理位置,生态环境脆弱、空气稀薄,环境容量小。同时,加快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大力培育支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继续推进“工业强市”,城市环境容量和生态环境压力增大。近年来,我市产业结构虽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和改善,但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仍较为突出。经济增长过多地依赖第二产业,特别是冶炼、建材、铝业的发展,而具有低能耗特征的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比重偏低。

四是市承担着全省68%的二氧化硫和44%的化学需氧量削减量。总量控制与污染减排工作后劲不足,完成“”总量控制与污染减排指标任务艰巨。同时,“十二五”污染减排将增加氮氧化物和氨氮两项约束性指标,污染减排压力进一步加大。

五是建筑工地、道路、裸露地面扬尘等产生的二次污染和居民燃煤、机动车、餐饮油烟造成大气污染呈现复合型污染特征,尤其是冬季逆温静风天气带来的影响最为明显。市机动车汽车尾气排放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日益严重。城乡周边地区燃煤面源污染十分突出。

六是随着市建成区面积的扩大,居住人口增加,由于城市建设历史欠账,现有污水管网覆盖率低,不能做到全收集。同时,近年来城市郊区茶园餐饮业的发展造成的污水直排现象日益严重,对湟水河(段)水质影响较大,对湟水河水质影响较大,水环境治理形势严峻。

三、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低碳经济的对策建议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战略性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我市实际,把推行低碳经济模式与促进资源节约型城市转型有机结合起来,多措并举,共同推进。

一、以政策为引导,建立推进低碳经济的机制。在落实国家各项政策法规的基础上,以节能减排为核心,制定一系列优先发展循环经济利用的政策,如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探索建立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市场调节机制,建立和完善重污染企业退出机制、绿色信贷、环境保险等环境经济政策。制定和实行低碳财政税收融资等优惠政策。加大财税对淘汰落后产能、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环保产品推广的支持。

二、以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发展低碳产业。一是采取严格措施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二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生产服务业、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进一步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总量。三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发展高技术、高效益、低污染、低能耗“两高两低”产业;推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向产业链高端集聚;用高新技术改造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降低gdp的碳强度。四是切实淘汰落后产能,加大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升级改造工程,彻底淘汰工艺落后、污染严重、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

三、以节能减排为抓手,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着力抓好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做好冶炼、焦化、水泥等重点耗能行业的余热余压综合利用。确保钢铁、石化、电力等行业烟气脱硫工程稳定运行。加快污水处理厂和城市排水管网建设,加大湟水河(段)排污口综合整治力度,不断提高污水收集能力;切实落实好工程、结构、管理三大减排措施,强化节能减排的管理、监督和执法体系,构建节能减排工作的长效机制。突出节能减排指标的刚性约束力,建立问责制度,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进展情况的考核和责任追究,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四、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龙头,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按照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利用模式,抓好资源综合利用,大力推广清洁生产。积极探索融生态产业链、资源循环综合利用为一体的低碳经济园区,合理规划经济开发区各园区企业结构,将原料生产企业和初级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生产企业有机组合、相对集聚,推进物流和能源流动转换,拓展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空间。建立社会废弃资源的回收体系,采取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建设的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推动环保产业发展和废旧资源的多回收利用与再制造,少填埋少焚烧,解决城市固体废物污染问题。

五、以新能源和可再生

能源开发利用为方向,构建低碳能源供应体系。加大开发利用我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依靠技术进步不断降低利用成本,逐步提高低碳能源在能源中的比例,使之成为未来能源需求的重要补充。重视低碳交通的发展,加强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建设形成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和谐的道路体系;发展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加大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减轻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压力,提高机动车燃气普及率;做好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为机动车环保准入、环保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在解决春、秋两季秸秆焚烧环境污染的同时,引导和鼓励农村居民发展沼气,解决好农村能源问题。

六、以低碳环保理念规划和建设城市,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将低碳理念引入设计规范,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布局和生态环保规划。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城市绿化率,增加碳汇,为推动低碳重建提供环境承载。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大力推动绿色交通、建筑节能等,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最低的生态成本、最小的资源代价科学规划、科学发展。同时,继续加大生态林建设,提高绿化覆盖率,增加碳汇林面积,改善生态环境。

七、以宣传教育为手段,倡导低碳经济下新的社会生活方式。,利用电视、报纸、影像等各种媒介,宣传普及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的知识,使广大公众全面了解低碳经济发展的好处,增强节能减排和低碳消费的先进理念,自觉改变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和出行方式。通过政府引导、全民参与、总结推广现代生活中的低碳生活方式与措施,点滴汇流、最大限度减少碳的排放。为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2篇 市政府经济产业现状调研报告范文

短,铅锌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十分脆弱,普遍面临着接续和替代产业发展滞后的问题,在陇南市表现的尤为突出,已经影响到陇南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外,伴随矿产资源的开采,现有矿山铅锌原料生产持续增长的势头已经明显减弱。以现有开采速度计算,探明铅锌资源储量仅够开采10年左右(未计远景储量)。原料的生产有可能满足不了冶炼的生产。铅锌工业发展仍以粗放经营为主,采用投资扩大冶炼能力、实现增量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不顾资源的支撑能力和市场需求,受短期利益和局部利益的驱动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难以取得持续性的投资效益。

三、铅锌产业转型与产业链延伸

根据_____市铅锌情况,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_____市必须抓住机遇,实现产业调整、企业规模化经营,这是_____市工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需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积极推动产业整合

金融危机的爆发和低碳经济模式的推行并未根本改变铅锌工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却为铅锌工业的战略重组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必然推动产业重组、资源整合。按照《有色金属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xx-)》,国家将尽快推动铅锌企业整合,通过矿山、冶炼和加工企业之间相互参股等方式进行联合重组,组建具有竞力的企业集团,提高行业的集中度,促进有色业结构转型升级。同时将建立健全落后产能退出机制,进一步规范投资行为,制止盲目投资和落后生产能力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严格执行新开工项目投资管理的有关规定,规范投资行为,从严控新建高耗能项目。_____市要抓住这次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二)实现企业集约化经营

按照产业整合的要求,针对陇南市铅锌行业'小、散、粗'的现状,适时进行结构战略性调整。通过兼并、重组、联合等形式,组建若干大型铅锌企业或集团公司,实现规模化生产。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领域,成为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主导力量,带动陇南市企业向产业化、大型化方向发展。市发改委、经委等部门要统筹考虑资源、环境、能源等条件,制定铅锌行业发展规划,指导陇南市铅锌行业发展。出台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成州、宝徽、洛坝等骨干企业的主导作用,整合重组审批手续,提高产业集中度,扩大产业集群规模和效益,提高产业集聚优势和竞争能力。

(三)延伸产业发展链条

利用铅锌企业积累的财富、技术、人才优势,按照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思路,加强上下游配套协作,构建技术关联、协作紧密的产业链,走链条式的发展道路。一是引进、启动一批有着完整产业链的'采-选-冶-深加工'企业,拉长'铅-铅合金'生产链条,构筑资源型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大力发展锌合金零部件,加快发展镀锌管材、板材、建材,积极培育'铅锌-镀锌钢板-汽车工业'产业链。三是加大铅锌产品市场应用领域的研究力度,不断开发铅锌新产品。

(四)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

按照国家环保标准,建立市发改委、环境保护、国土、安全生产监督、工商、电业、税务、金融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按照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要求,从布局和外部生产条件、工艺装备、能源节约、资源消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加强检查,跟踪监督,综合运用行政、价格手段,对现有生产规模较小、不符合行业规划、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坚决予以关闭,促进铅锌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五)抓住产业转移机遇,降低陇南市工业经济对铅锌产业的依赖

目前,沿海发达地区正积极主动地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推动高耗能、高排放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以腾出空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国家也对沿海产业的这种梯度转移采取支持、鼓励政策。各有关部委积极落实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部署,引导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计划在中西部地区认定一批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基地,会同国家开发银行出台了支持承接基地发展的政策,引导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抓住沿海产业梯度转移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_____市积极制定各项政策,高度重视主导产业的培育和支持,积极引进产业链条长、辐射效应大的工业项目,并列为支柱产业加以扶持。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盘活现有资源、发展地方经济。我们必须开动脑筋、拓宽视野,在更大范围内谋求承接产业转移的途径,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充分掌握沿海产业转移的动向,积极做好沿海产业转移的对接工作,借此机会推动_____市的工业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

第3篇 乡镇经济果林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镇农业效益和特色经济果林质量及发展水平,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拟下半年起实施经济果林五年行动。

一、现状条件分析

_____镇现有经济果林情况表

2、配套条件。近二年通过我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已经大有改观,为本项目建设建设创造了一定的有利条件。

3、市场需求。一方面上海人口多,又是国际性大都市,消费市场大,近年来黄桃供不应求,加上我们旅游镇有着丰富的旅游市场,地理条件属于江、浙、沪三角地带,高速公路、国道、航道交通发达,西邻姚庄黄桃基地,只要联手发展,共创品牌,整合特色经济果林资源优势,一定能推动农业及农业旅游经济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姚庄黄桃基地对外号称2万亩,据了解,实种面积仅4700亩,目前市场正处于发展阶段,优势明显,但达到一万亩左右时,预计将会饱和,发展空间不大,因此,我镇要新发展黄桃,一般以5000亩为宜。

二、指导思想

根据党委政府指示精神,进一步提升我镇农业效益和以黄桃为主的经济果林建设质量和发展水平,突出“挖潜力、建基地、抓龙头、兴果林”这一重点,利用整合现有资源,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创区域特色。通过引进建设,兼顾更新,优化结构,提高品质,培育品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以经济果林以黄桃为特色的农业产业发展水平,提高农民收入。实现我镇农业和农产品特色的可持续发展。

三、行动目标

选择团新、菖梧、新新、新义、五星村作为产业带,同时兼顾老果林改造,鼓励全镇农户种植,拓展以锦绣黄桃为主的经济果林面积,实施我镇经济果林五年行动。

1、新建锦绣黄桃生产基地5000亩。

2、更新拓展经济果林面积2200亩。

3、保留经济果林面积1800亩。

五年合计达到经济果林面积9000亩。

四、实施步骤、运作方式和经济测算

1、经济果林五年计划及经济测算,见下表

_____镇经济果林五年计划

经济测算表

2、运作方式。本实施方案实行政府统一规划,成立专业农民合作社,规模经营、规范运作,各建设点的投资商及农户统一加盟实施,前期发展以外来示范户示范带动以吸引鼓励本地农户种植为主。

五、风险分析

我镇经济果林发展项目,由于规模大、周期长,一旦实施,风险也不可避免,主要是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资金风险。

六、行动原则

必须从实际出发,突出发展以黄桃为重点,兼顾果林改造更新和拓展,一定要统一规划,分阶段设施,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科技支撑,创新机制,典型引路,整体推进。

七、保障措施

1、建立有效工作机制。成立_____镇五年经济果林项目领导小组,镇农技中心作为牵头单位,相关的各部门按照行动统一部署,明确工作职责,整合项目资源,合理推进,形成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分解任务目标,落实各项措施,建立一套有效的项目管理班子。

3、建立资金保障机制,积极争取市区对经济果林建设项目的资金支持,加强协调,整合资源,加大资金投入,

的领头羊

4、建立项目监督评估机制,明确职责,层层落实,强化五年经济果林行动实施过程中的全程监督和检查,对组织管理和种植农户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部分优质产品优价托底收购。

第4篇 外向型经济过渡现状调研报告

今年,县外向型经济发展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深化,县外贸出口大幅回落。如何化解危机影响,推进县从外向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县外经贸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县开放型经济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企业的不懈努力,得到了快速发展。自营出口额xx-xx年分别为1.33亿美元、1.95亿美元和3.13亿美元,三年增1.35倍,今年预计2.66亿美元,比去年减15%;自营进口额xx-xx年分别为208万美元、422万美元和361万元美元,xx年预计560万美元,四年增1.69倍;对外经济合作从无到有,xx年两家企业设立2家境外机构,xx年两家企业设立6家境外机构,xx年五家企业设立5家境外机构;06-08三年累计完成实际利用县外内资17.6亿元、外资929万美元,共有招商引资企业216家。

二、县外经贸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由于金融危机影响不断扩散,县外向型经济遭遇有史以来最严峻的形势,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开放型经济层次低

目前开放型经济在县基本处于外向型经济阶段,注重出口和引进外资;忽视进口和对外投资。

进口方面,xx年11家企业自营进口361万美元,xx年1-11月16家进口企业,虽进口额同比大幅增长74%,但自营进口绝对值只有491万美元。进口观念上,是国内不能满足需求,才想到去进口。主观意识上没把全球经济当作一个大市场,去寻找相对价值。

出口方面,现有有出口实绩主体117家,出口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自营出口额2.2亿美元。进出口比为1:45,贸易顺差2.1亿美元。

对外投资方面,到xx年企业才开始走出国门设立境外办事处和营销机构。虽然xx年设立的境外机构有6家,比xx年的2家有大幅推进,但境内母公司仍保持xx年的两家水平,今年前11个月,也只有4家企业在着手申报。

引进外资方面,政府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并早就出台相应鼓励政策,但由于地理位置、国家宏观政策等各种原因,效果并不理想,今年到目前为止实际利用外资数仍然空白,以前引进的企业不断撤资,实际三资企业仅剩华孚纺织和群鹰车业两家。

开放型经济是强调出口与进口相结合,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相同步,以降低关税壁垒和提高资本自由流动程度为主。在开放型经济中,既出口,也进口,基本不存在孰重孰轻的问题,关键在于发挥比较优势;既吸引外资,也对外投资,对资本流动限制较少。县的外向型经济需深化发展成为更高阶段的开放型经济。

(二)增速不稳,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金融危机的影响远未结束,外部需求萎缩,贸易保护加剧,比较优势逐渐被新兴发展中国家追上,县外贸出口从去年的高增长态势骤现拐点。xx年度自营出口额为3.13亿美元,年增速达59.04%。今年1-10月,县外贸出口仅2.19亿美元,同比下降16.8%。117家出口主体都是中小企业,今年1-10月平均每家出口主体自营出口额为187万美元。

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放贷门槛较高,县企业融资能力不足。有些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成本较高的民间融资,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削弱了市场竞争力。这对企业的扩张和转型升级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企业管理水平不高。县外贸企业管理人员的外向型经济管理知识普遍缺乏,精通外贸的业务人员少且流动性大,产品研发、技术创新难度较大。企业在成本控制、财务核算、费用效率等方面的管理水平还不高,人力资源的吸收、配置和培训等方面尚未形成较为规范有效的体系,管理人员的引入、培养和使用都还处在较为随意的状态,使得许多企业的景气经常是一种短期状态,缺乏稳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外贸结算方式传统

现在县外贸出口企业采取的结算方式基本上是信用证(l/c),电汇(t/t)和付款交单(d/p)。对于赊销(o/a)、承兑交单(d/a)等信用结算方式极少采用,大大降低了企业业务磋商能力,对开拓市场不利。不会灵活采用出口信用保险等避险工具,做到既能保障收汇安全,又能扩大业务。目前县参保出口信用保险的企业不到10家。

(四)企业品牌意识薄弱

随着外向型经济的不断发展,现在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从产品竞争上升到品牌竞争,从产品营销上升到品牌营销。企业要走向世界,要得到全球消费者的认可,品牌的建设与完善,迫在眉睫。这几年,县自营出口在量上是快速增长,在品牌上却没有很大的突破,仅有少数几家企业在境外注册商标和产品认证,至今没有省级外贸出口名牌。县某公司生产的荧光灯直管,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其技术都处于领先水平,却仍是贴牌生产,只赚加工费,没产生应有的品牌附加值。

(五)世界经济不景气导致外需不足、贸易争端增多。县大多出口商品属中低档产品,不具备不可替代性,故更易遭受打压。如摩托车出口遭受贸易技术壁垒、钢铁产品出口遭受反补贴调查等。

三、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客观上已融为一体,到目前为止,欧美市场虽然正在逐步恢复,不过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意味着终端需求的真正复苏仍需较长时间,这都给县外经贸带来了不确定因素。在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从中期来看,全球经济虽面临一个中低速的增长环境,但变数依然很多。当前,我们既要深刻认识开放型经济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也要积极把握国际、国内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机遇,把握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在攻坚克难中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县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增长促发展为首要任务,以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国际竞争力为主要目标,以转变发展方式和转型升级为基本途径,以自主创新为主要动力,实现外资、外贸、外经外外联动,加快开放型经济结构调整、空间拓展,继续保持在全市的领先优势。

四、开放型经济发展对策

推动开放型经济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突破,必须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保持外贸进出口稳定较快增长

1、抓进出口主体培育,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全方位开放。对县优势和潜力产业、企业进行分类梳理、分类培育,加强工贸、农贸、技贸结合,引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众多中小企业发展进出口贸易和对外投资。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财政政策上鼓励企业进行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提升第三产业对开放型经济的配套服务水平;引进大企业共同参与到县的创建省级旅游经济强县建设中来;鼓励推进服务外包和服务贸易,促进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文化教育等重点行业的服务出口。制定相关优惠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引进人才。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为高层次人才创造优越的创新创业环境,以刚性方式引进高层次外经贸人才。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行人才柔性流动,大力提倡“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强化企业吸纳人才的主体地位,鼓励外经贸企业以岗位聘用、项目聘用、任务聘用和人才租赁等灵活用人方式引进人才。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进出口结构。把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开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自主创新主动性,推动企业从模仿创新逐步向合作创新、自主创新转变。鼓励优势企业进入大型跨国公司的全球供应体系,结合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先进技术,甚至直接引进产业链终端外资企业,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加强与科研院校联系,依托重点企业,建立行业技术中心,切实解决行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问题;鼓励已有一定技术优势和有较强经济实力的龙头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努力开发专利产品、原创技术,发挥行业示范带头作用;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企业逐步创立和推广自有品牌,全县可以机电产品为重点,创建出口品牌。企业有贴牌基础的,更可率先转向创立自主品牌,申请境外注册商标,通过积极有效的品牌建设,提高县出口商品的附加值,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着力调整产品结构,做优主导产业。加强规划引导,大力发展新型特种材料、汽摩配等支柱产业,积极扶持机床制造、电力电子等新兴产业,改造提升缝制机械、照明电器等传统产业。

3、抓好市场深度开发,拓展国际市场空间。要引导企业研究自身产品、服务在全球化、区域化以及次区域化中的不同战略定位,谋求共同利益,求同存异,争取有利的和平发展环境。实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支柱产业进行差异化竞争策略,避免与其支柱产业发生正面竞争;大力开展与发展中国家经济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等领域的合作,努力减少国际摩擦和正面冲突,实现共赢。精心组织好国内外大型出口商品交易会、展览会,实施行业企业集体走出去参加国际性博览会工程,组织更多的企业出国参展。在合理选择海外展会目标的时候,充分结合县域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多元化战略,为企业做好参谋和服务。推进外经贸电子商务,组织企业开展网上贸易,抢占国际市场份额。突出国际市场研究,加强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和服务,鼓励建立外经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和预警体系,为企业开拓市场保驾护航。?

(二)稳步推进企业“走出去”

抓住当前有得时机,引导有实力的企业走国际化经营之路。完善境外投资促进和支持体系,加大境外投资扶持力度,鼓励县企业到非洲、东盟等地投资;引导县缝纫机、汽摩配、建材等优势产业、品牌企业“走出去”,以贸易为先导、市场为依托,发展境外投资,建立品牌产品的国际生产营销体系,设立办事处和生产营销机构;支持具有较强海外经营能力的企业收购境外知名品牌、企业,或参股国外企业,以绕开贸易壁垒,扩张海外市场。

(三)招商引资,积极承接国际国内资本转移

1、创新投资促进方式。坚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并举,抢抓资本重大机遇,突出重点,创新举措,切实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认真研究国内外市场环境新变化、产业调整新格局、产业转移新趋势、投资者整合扩张转移新需求,锁定目标区域、目标产业和目标企业。建立重点产业、重点园区、重大项目联合推动机制,完善项目库建设,实现信息共享、渠道共用、平台共建、项目共促。推进项目信息国际化、招商引资产业化、运作机制多元化和招商队伍专业化,提升园区招商、以商引商、驻点招商、中介招商、网络招商实效。

2、加强产业引导。根据《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及产品导向目录》,坚持选商引资,明确产业招商主攻方向。工业项目以新能源、新材料、机械装备等为主。重点盯牢大企业,大项目,努力引进行业的全国一流企业或上市公司来县投资。引导资金投向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关键环节、缺失环节,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

(四)进一步完善保障措施

1、加大政策激励。加大对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投入,设立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并根据发展需要扩大规模。继续对对招商引资做出重大贡献的单位或个人给予表彰;对产品品牌建设、利用信保防范出口风险、境外参展推销、国际市场宣传推介、企业“走出去”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逐步将对具体企业和产品的支持转到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以及体系建设上来。

2、强化要素支持。加快土地、技术、劳动力和资本市场建设,为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流动提供保障,对重点引进项目的用地、用电、用水等给予重点支持、优先保障。改善金融服务,积极组织银企对接,对引进转移企业和有市场、有出口订单的中小外贸企业给予信贷支持,拓展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和仓单质押融资等贸易融资业务,提高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建立适应开放型经济发展新要求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快速反应、长期应对、与省、市联合预警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境外重点目标地区政治、法律、经济等方面的形势研判,完善进出口公平贸易工作机制,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有效控制和防范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各类风险。

3、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协调相关部门合力扶持外经贸发展,及时解决各外经贸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改善开放合作条件,加快交通、能源、通讯、网络等重大基础设施和综合功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商贸流通业和金融业。加快设立县级商检点、海关办事处,强化县级贸促会工作,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推行货物“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坚持24小时预约报检报关,实施进出口企业分类管理,落实守法企业便捷通关措施;指导企业用足用好普惠制原产地证、一般原产地证和区域优惠原产地证规则,为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境外关税减免支持;要缩短出口退税审核与办理退税时间,简化外来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抓紧落实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合同章程审批和工商登记等相关权限的扩权强县工作。

4、加强开放型人才队伍建设。多渠道、分层次培养一批、引进一批和选拔一批具有较高外语水平、丰富专业知识、熟悉wto规则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加大培训力度,对外经贸部门的干部进行开放型经济发展知识培训,举办企业高管人员和业务骨干培训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大力选拔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熟悉开放型经济的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增强领导开放合作工作的能力。

5、加强组织领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破除影响扩大开放合作的思想障碍和体制障碍,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开放型经济大发展。切实抓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综合协调和指导服务工作,加快推进相关产业开放合作;做好行业服务、行业自律、行业协调,提高企业应对反倾销和技术壁垒能力,创造良好的对外对内开放环境。

6、加强监测和预警。及时发布预警和风险提示,完善应对机制,积极用好救济措施,加强行业自律和企业自律,制止不正当竞争,规范企业出口行为,实现行业良性有序发展,维护县产业安全。

县外经贸工作虽然实现了较快发展,但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变数仍然很大,挑战与机遇并存,必须进一步树立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开放竞争观念,把县域开放置于全球分工和竞争的框架内,从以弥补要素不足为主要目的转向以参与国际分工、获取竞争利益为主要目的;从以引进外资、扩大出口为重心的出口导向转向进出口、“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的全面策略,实施互利双赢的全球化发展战略,推动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第5篇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调研报告推荐

最近,根据省人大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关于开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调研的通知》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和市农业局组织了联合调研组,在市人大副主任彭群林带领下,先后到永修、瑞昌等七个县(市、区)深入到乡村对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听汇报,走访农民,召开座谈会的方式,了解到目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听取了如何进一步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意见和要求,现报告如下:

一、目前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状

1、各类专业合作组织设置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 、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各地把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当作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引导、扶持和服务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据初步统计,全市现有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共有778个,参与人数达1.68万人。其中初中文化3200人,高中(中专)7260人,大专以上324人;年龄30岁以下820人,30-50岁10880人,50岁以上5100人;有初级职称的504人,中级职称32人,高级职称2人;党员占12%,团员5%。

这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遍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各个行业,一是从事优质粮、棉、油、果、桑、茶、中药材,花卉苗木笋用竹等种植类;二是从事核珍珠,特色鱼类、珍禽、鸡鸭、牛、羊、猪等养殖类;三是从事农副产品加工类;四是本地特色产品运销类。由于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成为连接农业生产和市场营销的纽带,对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经济进步,农民收入的增加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作方式

我市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它的成立为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据调查了解,全市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运作方式有三个方面(1)作为农民“自我联合、自我管理、自主经营、自我服务”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各级党政的引导和扶持下,多数县、乡均建立了各种专业协会,协会基本做到“五有”即有场所、有牌子、有人员、有章程、有资金。协会充分发挥服务功能和示范作用,把农户的生产和农产品的营销紧密的连接起来,实行产、供、销一体化,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2)龙头企业的带动使合作经济组织有了主心骨。修水县祥辉丝业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直接把农民自发组织的千禧蚕桑基地列为本企业原料基地,与协会订立了产销合同,大大激发了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企业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中急需的资金,春季种桑的化肥、农药都由企业投入,更加密切了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关系,该县4个缫丝企业,带动了5万户农户种植了9.3万亩蚕桑,使得蚕桑产业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3)一部分农民大户,技术能手和营销能人领办,他们自发组织每人出资进行参股,生产和经营本地的土特产品,带动和促进了当地农民发展特色产品的热情,让农民从中增加了收入,得到实惠。

3、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取得的成效

实践证明,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市场竞争能力的基本手段,也是创新农村经营机制,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内在要求。其成效是:

(1)能够以市场 需求为导向,通过为成员提供市场信息和生产技术服务,更好地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和产品特色,不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如都昌县青虾合作社,成立于1998年初,现有团体社员5个,自然人社员110人,从单一青虾活鲜运销,发展到养殖,加工、运销、经营一体化的合作经济组织,2003年青虾养殖8万亩,年销售青虾3500吨,年产值达1.3亿元。又如九江县果业、苗木,蔬菜等流通协会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1.1亿元。

(2)能够通过参与产后的加工,营销等经营活动,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条,使成员获得更多的农副产品增值利润,如九江县港口镇,农副产品流通协会根据市场需求,因势利导,积极组织龙虾加工,全镇去年龙虾加工户达400多户,通过龙虾加工,户均增收2800元。

(3)

能够通过集体购销等交易环节上的联合,降低单位购销成本,减少交易费用,扩大产品市场份额,低成本地实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如九江县各类协会已在西安、兰州、北京、广州、杭州等大中城市设立了20多个直销窗口或营销网点,销售收入5000多万元,安排专职销售人员30多名。

(4)比较注重品牌效应,着力培养和打造优势产品。星子县温泉西瓜大打“绿欢”牌,并从农经网上发布销售信息,使得西瓜供不应求,去年西瓜销售收入达350万元,九江县将本地优质产品都进行了品牌注册,大大提升了该县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

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各级党政和有关部门的引导、扶持、服务下,近几年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较,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客观需要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就全市县与县相比,发展也很不平衡。目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思想认识有着一定程度的偏差。在一些县、乡、村和部门的领导至今仍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概念,性质认识不清,对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拓宽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缺乏紧迫感。总体上讲有“三多三少”:官办的多,民办的少;松散型的多,紧密型的少;规模小的多,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少。

2、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设立的地位不明。农村现阶段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和组织性,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因此对该组织在社会的认同,法人登记依法经营、资金筹措,税赋减免等方面缺乏法律依据。造成该组织经营管理不规范,运行机制不健全。

3、专业合作组织技术力量单薄,人才缺乏。(会)社员来源仅是户与户之间交流,适应市场经济意识能力不强;懂技术、会管理、善协调及开拓性复合型人才缺乏,大多有着依赖性。

4、管理不够规范。大多没有章程,没有约束机制。就我市而言,还没有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鼓励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产业导向和扶持政策,工作中提要求多,具体可操作的硬办法少,以致各地发展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

三、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几点建议

农业面临着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弱,急需要政府引导和支持农民,通过联合,走进市场,为了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1、尽快立法,确立其法律地位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在家庭承包经营之后,适应农村改革和发展要求的一项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为使其得到更快更好地发展,需要尽快制定出台《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在法律条文中要明确几点:(1)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农民互助合作经济性质的经济组织,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成立,其目的是从事经济活动;(2)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具有特殊的法人地位,对具备企业法人条件,开展营利性经营活动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到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取得企业法人资格;具备社会团体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条件,不从事营利经营活动的专业协会,到民政部门进行登记,取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3)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在注册、税赋、融资、科技、信息等方面给予其更多的优惠和支持。

2、实行分类指导,大力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建立的以对成员提供服务为宗旨,以生产经营活动为纽带,以销售加工环节的合作为重点,以维护成员利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适时扶持处于萌芽状态的各类合作组织,使其发展壮大。一是鼓励农村能人牵头。主要是乡村干部、务工返乡青年和本土生意人。二是依靠龙头企业带动。龙头企业出于保证农产品质量、供货时间及时和数量大以及服务成本低等特点,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紧密产、加、销关系。三是支持农村推广机构领办,这类合作组织依托自身科技力量强,辐射作用大,但发展的关键是避免官办。在引导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时,必须坚持四个基本原则不动摇;一是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原则,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后,不改变土地承包关系,不影响生产经营自主权和家庭承包所有权。二是坚持自主自愿原则,即“入社自愿、退社自愿”。三是对内服务原则,对内为农民提供 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组织化和市场竞争力。四是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原则,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紧紧围绕本地优势和农产品品牌效应,极力将优势农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

3、加强扶持,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尚处于起步阶段,合作的规模小,层次还比较低,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各方面的支持,为其迅速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是加大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资金扶持力度。各级政府x政每年应安排专项资金,作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开办费,新产品、新技术推广以及优秀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奖励等。二是改善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信贷服务。各级农村信用社及其他金融机构要加强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信贷支持,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农业信贷资金,解决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季节性、临时性所需的资金。三是让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享受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自产自销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对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初加工暂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从事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保、农牧业保险以及相关的技术培训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四是以奖代补,鼓励兴办各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合作经济组织,按贡献比例对其进行以奖代补。

4、加强领导稳步推进,切实作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持和服务工作。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新时期农民直接参与市场竞争,促进农民增收的一种最为有效的经济组织形式,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然结果,他的作用是其他组织无法代替的。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加强领导,把加快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明确主管部门管理,规范运行方法,建立和健全服务网络,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从政策和机制上,确保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有序的发展。

第6篇 村委会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调研工作报告

村委会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县中村乡峨山村委会地处县城北端,距县府50公里,离乡政府37公里。西与该乡山前村委会毗邻,南与该乡鲁支村委会接壤,北与元谋县羊街乡高山峻岭相交错,东与武定县猫街乡隔河而居,整个村委会淹没在三个县的大山环绕之中,海拔1900米,是一个彝族、苗族、汉族杂居的高寒山区行政村。目前,整个村委会经济结构单一,发展后劲不足,寻求区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问题一直是该村党支部及村委会领导班子的头等大事。

一、峨山村委会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xx年,全村有16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长住户273户,长住人口1128人。总耕地面积1325亩,其中水田28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1%。村委会经济落后:xx年,人均粮食产量359公斤,在全县163个村居委会中排名125位;农民人均纯收入718元,在全县163个村居委会中排名163位。交通不便:全村委会仅有一条乡村公路延伸至辖区境内,是一个单线的“死角”,且山高坡陡路难行,畅通率低,晴通雨阻。受教育程度较底:据中村乡党委有关人士调查,解放初期至今,现有高中以上学历人员仅4人,许多通过“两基”教育“脱盲”的人口又“返盲”已成为落后地区难以解开的“结”。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的社会状况依然存在。多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村党支部为发展地方经济劳苦奔波、呕心沥血,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收效不尽人意。整个村委会还是处于在外地人眼中“谈虎色变”的尴尬境地,要想加快推进该村委会经济社会发展步伐,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比比皆是。

二、该村委会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困境

(一)历史的原因与区位的弊端,造成拥有田地不均衡

由于山高箐深和偏远落后,政策的贯彻落实难免会出现不到位的现象。在第一轮土地承包时分田地的主要依据还是延续了旧社会的惯例,旧社会生活富裕的农户家庭,占据了大量田地,承包土地时优先占有了好田好地,而且人均拥有田地严重不均。通过推行计划生育政策,集居高寒山区的少数民族在逐步享受到了少生快富的甜头后,近年来结婚的许多年轻夫妇甚至办理了独生子女证,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遏制。全村委会长住人口从1996年的1169人下降到xx年的1128人,减少41人,无形中加剧了田地的不均衡。同时,多年来,该村几乎从未调整过田地,所以,人均占有土地差距越拉越大,形成田地过剩者视其为“鸡肋”,不足者也只好随遇而安,致使整个村委会精耕细作程度低,粮食总产量难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停滞不前。

(二)粮经比例不合理,经济效益低

由于地处高寒山区,科学技术传播少,群众科技意识落后,全村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低,对农业科技知识了解、掌握知之甚少,受陈旧思想观念的束缚,在生产方式上沿袭过去粗放的耕作方式,劳作科技含量低,难以提高生产力。信息闭塞,缺乏商品意识。农村群众一直以来饱受饥寒问题的困扰,“温饱即安”。种植经济作物只视为一种附属品,生产不看市场,在种植、养殖等方面无计划、盲目生产,不能实现经济效益,具有较好经济价值的豆类、薯类难以形成一种经济支撑点。再则,气候寒冷,地势陡峭,土地贫瘠,广种薄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钱男子汉,无钱汉子难”,就是该村的真实写照。

(三)人地两居,交通不便,既误时又误工

凡是位居高寒山区的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都很难彻底解决人地两居的现状。该村也不例外,由于山高坡陡,气候冷凉,能住人的地方田地少,大部份田地都分散在山头箐底,交通不便,人们来回奔波于田地与住所之间,既误时又误工,身心劳累,劳动效率不高。

(四)男女比例失调,人口递减增速,导致不和谐因素的滋生

受传统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男女比例失调。通过对户籍人口进行分析,xx年,男女性别比为100:115(女性比为100,下同),与全县的100:104.3和全州的100:105.2相比,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若是针对已进入婚龄而还过着单身的男轻年进行统计,其“光棍”的增长速度会使人深感这个地方和这个地方的人逐步被女青年所遗忘,导致男女比例失调问题恶化。人口递减过快。根据对全村户籍人口进行分析,xx年与xx年相比减少13人;xx年与xx年相比减少26人。人口减少速度之快,其引发的男轻年婚姻问题,赡养老人的问题,社会和谐问题,将成为该地社会经济平稳发展的一大障碍。1234村委会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五)经济结构单一,现金收入无源,是难改善生活质量的根本所在

烤烟“双控”,无烤烟种植指标,缺乏经济支柱产业;封山育林,靠山吃山已成历史;粮食产量低,以粮换币不成现实;养殖业,重存栏轻出栏的现状难以改善(xx年期末大牲畜存栏950头,当年出栏仅153头)。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科学喂养,繁殖率低,生长缓慢。因此,现金收入无源,致使人民生活质量没有得到明显好转。

(六)稀有鱼类不断减少

随着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该村两条河流里鱼类总体资源量明显下降,其特有的石头鱼等已呈濒危。

(七)红白喜事攀比之风盛行,也是造成当地群众致贫或返贫的一个因素

红白喜事程序繁杂,开支过大。就说取妻所要经过的程序:找谋人、说亲、过礼银钱、订亲、过礼、回门、接连三年中一年两拜年。取妻三日,要准备早点、午饭、晚饭、宵夜,本家户族全到场祝贺,近亲要拉羊放炮送重礼。遇到办丧事,事越急程序越复杂,从事发之日起至所选发送之日止,主人家每天备饭四次,本家户族全到场奔丧,近亲要拉羊吹号外,还要送亡灵饭三天,满月、头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和大年三十日聚集坟山各献饭一天。这样繁杂的红白喜事程序,耗费了大量财力和物力,一户一年中只要参与到其中一件事,一年到头粮钱所剩不多。

三、对该村社会经济发展出路的探索

(一)积极贯彻落实退耕还林政策和适时调整土地,有效解决地多田少产量低,粮食收入差距大的问题

由于人口下降,人均占有田地从1996年的1.24亩增长到xx年的1.75亩。人均拥有耕地面积之大,在全县范围内也唯数不多(xx年全县人均耕地面积为0.82亩,全国为1.39亩),这还不计算自留地和开荒地,如此庞大的耕地面积,应该算是一种过剩。随着社会的进步,计划生育工作的推行,人们意识的转变,想退出多余山地的大有人在。加之,退耕还林优惠政策的实施,部份人视退底产山地为一种甩包袱,既不需劳心费神,又可增加收入,何乐而不为。因此,应进行适当调整土地,平衡田地人均占有量,促进粮食单产的同时,也应积极争取退耕还林政策项目(国家计划安排xx亿元启动第二期退耕还林工程),这样既可使部分劳动力从土地上释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推动劳务输出,又可扩大林地面积,保持生态环境。

(二)要提高作物经济效益,应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高粮食单产,确保粮食足额供给的前提下转变观念,调整粮经比例

要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首要任务是要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要把传播农业技术作为地方致富路子,以确保粮食足额供给。就具体而言,总耕地面积1325亩,其中280亩水田只能用于稻谷种植,这是婚丧嫁娶、逢年过节所需大米的根本来源,其余1045亩山地可适当增加种植部份豆类、薯类。其理由是:目前,山地主要种植包谷,所收粮食少部份用作口粮外,主要是喂养生猪及家禽。而喂养过程中,防病治病能力弱,缺乏科学喂养,出栏率极低。xx年,全村生猪期末存栏1029头,当年出栏却才有646头,户均2.4头,扣除自家食用外,户均出售还不到1头;家禽期末存栏4133只,当年出栏也只有3142只。如此之长的喂养时间,所消耗费用与收入仅能达到持平而已。所以要增加群众经济收入,除开办科学养猪、养家禽培训班,提高科学喂养技能外,还要广泛宣传市场信息,及时提供市场需求,激励群众种植经济作物热情,并开办农业科技培训班和科技人员下基层作指导,提高经济作物种植和管理水平。1234村委会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三)不断扩修道路,改善运输条件,努力解决人地两居的矛盾和农产品上市难的问题

“如要富先修路”这是真理。可土地承包到户以后,大家都各忙各的,由于无集体经济,小组上难组织开展公益事业,村委会囊中羞涩,爱莫能助。所以,村委会应该形成一种有效机制,村小组也要制定乡规民约,每年定期组织劳动力有计划地扩修乡村道路,尽量做到能用马拉的地方不用人背,能用车运输的地方尽可能用车拉。从而改善时空的限制,提高田地耕作效率。同时,各级政府也有必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及时改善唯一的一条公路,确保长年畅通,逐步解决农产品上市难的问题。

(四)男女比例失调,有利于也是有必要引导劳务输出,使有文化、有技能的人到外地立家创业

地处贫困山区,家庭经济收入微薄,子女受教育程度不高,但具有初中文化的年轻人还是不少,这些人经过长期在艰苦环境中磨练,品行端正,意志坚定,能吃苦耐劳,有些还继承了父辈的一技之长,如果通过耐心引导,使他们走出大山,进入劳务输出行列,能在外立家创业者不乏其人。这样既解决了他们的婚姻问题,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状况,也能为家乡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和技术。

(五)无经济来源,可从种植核桃树、中草药、发展刺绣等方面多下功夫

中村乡峨山村委会山林面积广,气候和土壤比较适合于发展核桃种植。七八十年代,成片成林的核桃树是当地居民食用油的主要来源。1992年,听说某地采购大量核桃木板,该村核桃树一夜之间全遭恶运。近年来,由于核桃市场价格连年攀升,以成为该地经济来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xx年,该村优质的泡核桃价居19元以上,且除昆明外,当地难能采购,可已挂果泡核桃树却少之又少。通过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群众对种植核桃树的热情异常高涨,但疏于管理,成活率低,生长缓慢,应加强技术培训和管理工作。其次是可适当栽培中草药。云南素有植物王国之称,而中村乡峨山村委会历来以森林覆盖面积广而著称,其天然生长的中草药历来是当地居民治病养伤的有力保障。许多市场上走俏的当地草药可进行人工培植,只要有人用心去做,打开销路后定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再则,是发展地方少数民族刺绣。各个民族有别于其它民族最直观的特征在于服饰,也是一个民族个性的彰显。所以服饰的传承和发扬,就是对该民族文化的追溯与开发。社会上广为流传的是黑彝族服装系列的均多,而中村乡峨山村委会这种红彝族装饰必不多见,因此,发展该民族刺绣具有很大潜力。

(六)如能举全乡之力,建成一个干果示范基地,全村委会经济高速发展指日可待

纵观全县,中村乡盛产板梨和核桃。而中村乡峨山村委会又以出产核桃为名。据统计数据表明,xx年,全县年末实有核桃面积18478亩,中村乡为11500亩,占全县62.24%,该村委会占全乡66.04%(7594亩);全县核桃树298014棵,中村乡为184443棵,占全县61.9%,该村委会占全乡60%(109650棵);全县产核桃122758公斤,中村乡为46860公斤,占全县38.17%,该村委会占全乡27.95%(13100公斤)。通过对以上三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中村乡峨山村委会实有核桃种植面积位居全县、全乡第一,种植棵数第一,是种植和发展核桃树首选之地,但产量却所占比例很小。这一方面说明群众种植核桃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另一方面也说明种植起步晚,实际进入挂果期的核桃树还很少。因此,大量种植核桃树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如果乡政府每年能够安排出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借助科技和资金,以扶持产业的认识高度去认真对待,有了上下联动的基础,该村委会以种植核桃树而快速摆脱了贫穷落后面貌的成功经验一定会成为脱贫致富的新模式。1234村委会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七)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利用水资源,保护鱼苗繁殖,打造地方品牌

由于自然条件好,环境优越,无污染,在分析致危原因的基础上,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一是保护水域自然环境。物种保护的最佳途径是保持原有环境,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就鱼类资源而言,其核心是保护水域环境及资源持续利用。二是合理捕捞。坚持合理捕捞是保持资源不衰,保护鱼类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三是坚持合理引种。四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八)引用“沼气池”,强化封山育林工作,确保野生菌正常生长

山区群众蒸煮熟食所使用的都是“老虎灶”,燃料均为林木,每年每户要消耗上千公斤成才林,长期如此,破坏森林程度不言而喻。亡羊补牢式的植树造林与每户补助资金建“沼气池”何为最佳?几年前,烧“林碳”之风盛行。据了解,一个成年劳动力,烧“林碳”一天可获50元以上收入。不论刮风下雨,农忙或闲时,满山遍野风烟四起曾为一“壮观”。通过强化封山育林,这一现象已得到控制,但看着满山秃岭,使人黯然神伤。生态惨遭破坏,野生菌也就失去了生存空间,生活于山林间的群众也就失去了经济来源依托。

(九)移风易俗,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文化的保护与挖掘,民族风俗也得到了社会的关注,但个性化的民族风俗仅有助于旅游景区的开发。而中村乡峨山村委会,红白喜事攀比之风“蒸蒸日上”,远远超出了群众的收入,这种逢节必有“事”的传统习性至少现在还不适宜。还是要从抓物质文明着手,逐步提高了生活水平后再来追求民族风俗的传承。

(十)加强素质教育,提高群众致富能力

吃苦耐劳是山区人的本色,农民群众的诚实守信位居全世界首位,是人所共知。可致富需要的却是技能。因此,对当地适龄学子进行文化教育和对成年人的技能培训,山区地方的经济发展才有推动力。

第7篇 村委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村委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_____委会位于乡政府东南部,东、南面与元阳县俄扎乡接壤,北面与托牛村委会相邻,西面与埃倮村委会相望。距县政府驻地38公里,乡政府驻地25公里。辖加梅、迷丕、格波、梅东、普朵等5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村562户2462人,均为农业人口;世哈尼族。全村土地面积2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06亩,其中:水田924亩,干亩187亩,梯地1295亩。农民人均耕地1.1亩。20xx年末,全村粮食总产量99.4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304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17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5.00元。

一、基础设施状况

1、通路。该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村都建设了简陋的进村公路,但由于路窄、路基不稳,里程长,无力经常修复等原因,导致进村公路利用率相对较低,运输成本高。

2、通电。该村5个村民小组已全部解决通电问题。

3、通水。该村5个村民小组已通人畜饮水,迷丕村民小组挖进村公路挖断了人饮水管,因没有物资资金修善导致饮水困难,其余村民小组虽然已通水,但只通到村内,没有入户。

4、通讯。5个村民小组部分农户安装了无线电话,移动通讯信号已经覆盖整个村委会。

5、住房。5个村民小组多数住房简陋,为土房或土堆房,县人畜不分离,属于改造范围。

6、卫生路。_____民小组20xx年铺设卫生路2公里,但由于资金物资不足还没有覆盖完成整个村子,格保村民小组利用一事一议项目基本铺设了卫生路,普朵村民小组已经整合各类资金计划20xx年完成卫生路等基础设施项目,梅东村民小组、迷丕村民小组(迷丕、哈塔东)还没有铺设卫生路。

7、公厕。5个村民小组都建设有农村公厕,但数量不够、质量不高,无法满足农民入厕需要。

二、公益事业发展情况

1、教育。_____委会有1所寄宿制小学和2所初小,基本能满足适龄儿童受教育的需要。

2、卫生。该村委会有1个卫生室,1名乡村医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看病难问题。

3、文化活动。目前,_____委会5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村还没有一个图书室、科技室、文化活动室及篮球场等活动场所,农民学科技难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农民群众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一直以来都较低。

三、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全境为山区,沟壑纵横,山峰林立,境内最高海拔1800米,最低海拔1250米,年平均气温18.4℃,最高气温26℃,最低气温2℃,年降雨量1620毫米。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草果、核桃,但由于山高坡陡,经济基础薄弱,劳动者素质低,生产生活中科技含量低等原因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多数农民处于贫困线。20xx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7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725.00元,比国务院确定的贫困线1196元低471元,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是全县典型的贫困村。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基础设施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进村公路处于情通雨堵的局面,运输成本高,阻碍了该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住房条件差,人畜没有分离,村容村貌没得到改善。

(二)学科技难。整个村委会没有一个图书室、科技室、文化活动室,学科学技术难,农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无法利用科技提高生产生活质量。

(三)劳动者素质低。全村适龄儿童辍学率高,村民文化素质低,“等、靠、要”思想突出,没有主动参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经济的思想。

五、解决的办法和建议

(一)改善基础设施。州、县委、政府计划建设元绿二级路经过加梅,充分利用这机遇,改善进村公路,解决交通的问题;利用当前各种惠农政策,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建设人饮工程到户、卫生路、图书室、文化活动室、篮球场、公厕、排水设施等工程,解决村容村貌差、学科技难、入厕难等问题。

(二)治穷先治愚,提高劳动者素质。一是抓好基础教育,完善教学设施,加强老师队伍建设,提高入学率和巩固率,提高村民文化素质;二是加强农村实用科技培训,使每个劳动力掌握1-2门农村实用技术,加快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三)培植支柱产业。_____委会虽然每个村都有一定的茶叶、草果、八角绿色产业,但没有形成支柱产业,经济来源单一,且市场不稳定,为此,可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一批稳定可靠的支柱产业。如发展核桃产业、山地养鸡、商品猪养殖等产业。同时,可充分利用加梅民风民俗古朴,重大节日有“扎特特”(十月年)、“苦扎扎”(六月年)、“昂玛突”(祭神林),哈尼山寨、梯田、姑娘节别具一格的有利条件,开展山寨梯田民俗旅游,拓宽村民收入来源。

第8篇 有关市政府经济产业现状调研报告

针对金融危机对陇南市铅锌产业的巨大冲击,就目前xxx市铅锌产业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铅锌产业转型等提出一些产业发展思路,为xx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借鉴思路。

一、我市铅锌产业发展状况

xx市铅锌矿主要集中在成县、西和县和徽县境内,东西长85千米,南北长7-12千米,面积为1200平方千米,金属储量约2800万吨,平均品位4.5-12%,为我国第二大铅锌矿体。铅锌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越高,走向枯竭的速度越快。随着开发程度的加深,开发成本不断上升,比较优势和竞争力逐步丧失,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以资源为依托的陇南经济发展。按照目前开采状况,再经过十几年,将面临资源枯竭的境况。那么如何未雨绸缪,发展接替产业,从而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是陇南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课题。

(一)支柱产业的作用明显

截止xx年底,xx市共有铅锌生产企业98家,其中:采选企业86家,冶炼企业12家。从xx市的经济总体情况看,铅锌产业在xx市经济发展中占居十分重要的位置,已成为xx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xx年铅锌价格高位运行,xx市以铅锌产业为主的工业增加值达35.12亿元,占陇南市当年gdp总量的31.41%;铅锌企业上缴利税9.67亿元,占xx市当年财政总收入的59.99%。

第9篇 村委会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县中村乡峨山村委会地处县城北端,距县府50公里,离乡政府37公里。西与该乡山前村委会毗邻,南与该乡鲁支村委会接壤,北与元谋县羊街乡高山峻岭相交错,东与武定县猫街乡隔河而居,整个村委会淹没在三个县的大山环绕之中,海拔1900米,是一个彝族、苗族、汉族杂居的高寒山区行政村。目前,整个村委会经济结构单一,发展后劲不足,寻求区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问题一直是该村党支部及村委会领导班子的头等大事。

一、峨山村委会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XX年,全村有16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长住户273户,长住人口1128人。总耕地面积1325亩,其中水田28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1%。村委会经济落后:XX年,人均粮食产量359公斤,在全县163个村居委会中排名125位;农民人均纯收入718元,在全县163个村居委会中排名163位。交通不便:全村委会仅有一条乡村公路延伸至辖区境内,是一个单线的“死角”,且山高坡陡路难行,畅通率低,晴通雨阻。受教育程度较底:据中村乡党委有关人士调查,解放初期至今,现有高中以上学历人员仅4人,许多通过“两基”教育“脱盲”的人口又“返盲”已成为落后地区难以解开的“结”。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的社会状况依然存在。多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村党支部为发展地方经济劳苦奔波、呕心沥血,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收效不尽人意。整个村委会还是处于在外地人眼中“谈虎色变”的尴尬境地,要想加快推进该村委会经济社会发展步伐,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比比皆是。

二、该村委会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困境

(一)历史的原因与区位的弊端,造成拥有田地不均衡

由于山高箐深和偏远落后,政策的贯彻落实难免会出现不到位的现象。在第一轮土地承包时分田地的主要依据还是延续了旧社会的惯例,旧社会生活富裕的农户家庭,占据了大量田地,承包土地时优先占有了好田好地,而且人均拥有田地严重不均。通过推行计划生育政策,集居高寒山区的少数民族在逐步享受到了少生快富的甜头后,近年来结婚的许多年轻夫妇甚至办理了独生子女证,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遏制。全村委会长住人口从1996年的1169人下降到XX年的1128人,减少41人,无形中加剧了田地的不均衡。同时,多年来,该村几乎从未调整过田地,所以,人均占有土地差距越拉越大,形成田地过剩者视其为“鸡肋”,不足者也只好随遇而安,致使整个村委会精耕细作程度低,粮食总产量难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停滞不前。

(二)粮经比例不合理,经济效益低

由于地处高寒山区,科学技术传播少,群众科技意识落后,全村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低,对农业科技知识了解、掌握知之甚少,受陈旧思想观念的束缚,在生产方式上沿袭过去粗放的耕作方式,劳作科技含量低,难以提高生产力。信息闭塞,缺乏商品意识。农村群众一直以来饱受饥寒问题的困扰,“温饱即安”。种植经济作物只视为一种附属品,生产不看市场,在种植、养殖等方面无计划、盲目生产,不能实现经济效益,具有较好经济价值的豆类、薯类难以形成一种经济支撑点。再则,气候寒冷,地势陡峭,土地贫瘠,广种薄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钱男子汉,无钱汉子难”,就是该村的真实写照。

(三)人地两居,交通不便,既误时又误工

凡是位居高寒山区的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都很难彻底解决人地两居的现状。该村也不例外,由于山高坡陡,气候冷凉,能住人的地方田地少,大部份田地都分散在山头箐底,交通不便,人们来回奔波于田地与住所之间,既误时又误工,身心劳累,劳动效率不高。

(四)男女比例失调,人口递减增速,导致不和谐因素的滋生

受传统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男女比例失调。通过对户籍人口进行分析,XX年,男女性别比为100:115(女性比为100,下同),与全县的100:104.3和全州的100:105.2相比,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若是针对已进入婚龄而还过着单身的男轻年进行统计,其“光棍”的增长速度会使人深感这个地方和这个地方的人逐步被女青年所遗忘,导致男女比例失调问题恶化。人口递减过快。根据对全村户籍人口进行分析,XX年与XX年相比减少13人;XX年与XX年相比减少26人。人口减少速度之快,其引发的男轻年婚姻问题,赡养老人的问题,社会和谐问题,将成为该地社会经济平稳发展的一大障碍。

(五)经济结构单一,现金收入无源,是难改善生活质量的根本所在

烤烟“双控”,无烤烟种植指标,缺乏经济支柱产业;封山育林,靠山吃山已成历史;粮食产量低,以粮换币不成现实;养殖业,重存栏轻出栏的现状难以改善(XX年期末大牲畜存栏950头,当年出栏仅153头)。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科学喂养,繁殖率低,生长缓慢。因此,现金收入无源,致使人民生活质量没有得到明显好转。

(六)稀有鱼类不断减少

随着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该村两条河流里鱼类总体资源量明显下降,其特有的石头鱼等已呈濒危。

(七)红白喜事攀比之风盛行,也是造成当地群众致贫或返贫的一个因素

红白喜事程序繁杂,开支过大。就说取妻所要经过的程序:找谋人、说亲、过礼银钱、订亲、过礼、回门、接连三年中一年两拜年。取妻三日,要准备早点、午饭、晚饭、宵夜,本家户族全到场祝贺,近亲要拉羊放炮送重礼。遇到办丧事,事越急程序越复杂,从事发之日起至所选发送之日止,主人家每天备饭四次,本家户族全到场奔丧,近亲要拉羊吹号外,还要送亡灵饭三天,满月、头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和大年三十日聚集坟山各献饭一天。这样繁杂的红白喜事程序,耗费了大量财力和物力,一户一年中只要参与到其中一件事,一年到头粮钱所剩不多。

三、对该村社会经济发展出路的探索

(一)积极贯彻落实退耕还林政策和适时调整土地,有效解决地多田少产量低,粮食收入差距大的问题

由于人口下降,人均占有田地从1996年的1.24亩增长到XX年的1.75亩。人均拥有耕地面积之大,在全县范围内也唯数不多(XX年全县人均耕地面积为0.82亩,全国为1.39亩),这还不计算自留地和开荒地,如此庞大的耕地面积,应该算是一种过剩。随着社会的进步,计划生育工作的推行,人们意识的转变,想退出多余山地的大有人在。加之,退耕还林优惠政策的实施,部份人视退底产山地为一种甩包袱,既不需劳心费神,又可增加收入,何乐而不为。因此,应进行适当调整土地,平衡田地人均占有量,促进粮食单产的同时,也应积极争取退耕还林政策项目(国家计划安排XX亿元启动第二期退耕还林工程),这样既可使部分劳动力从土地上释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推动劳务输出,又可扩大林地面积,保持生态环境。

(二)要提高作物经济效益,应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高粮食单产,确保粮食足额供给的前提下转变观念,调整粮经比例

要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首要任务是要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要把传播农业技术作为地方致富路子,以确保粮食足额供给。就具体而言,总耕地面积1325亩,其中280亩水田只能用于稻谷种植,这是婚丧嫁娶、逢年过节所需大米的根本来源,其余1045亩山地可适当增加种植部份豆类、薯类。其理由是:目前,山地主要种植包谷,所收粮食少部份用作口粮外,主要是喂养生猪及家禽。而喂养过程中,防病治病能力弱,缺乏科学喂养,出栏率极低。XX年,全村生猪期末存栏1029头,当年出栏却才有646头,户均2.4头,扣除自家食用外,户均出售还不到1头;家禽期末存栏4133只,当年出栏也只有3142只。如此之长的喂养时间,所消耗费用与收入仅能达到持平而已。所以要增加群众经济收入,除开办科学养猪、养家禽培训班,提高科学喂养技能外,还要广泛宣传市场信息,及时提供市场需求,激励群众种植经济作物热情,并开办农业科技培训班和科技人员下基层作指导,提高经济作物种植和管理水平。

(三)不断扩修道路,改善运输条件,努力解决人地两居的矛盾和农产品上市难的问题

“如要富先修路”这是真理。可土地承包到户以后,大家都各忙各的,由于无集体经济,小组上难组织开展公益事业,村委会囊中羞涩,爱莫能助。所以,村委会应该形成一种有效机制,村小组也要制定乡规民约,每年定期组织劳动力有计划地扩修乡村道路,尽量做到能用马拉的地方不用人背,能用车运输的地方尽可能用车拉。从而改善时空的限制,提高田地耕作效率。同时,各级政府也有必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及时改善唯一的一条公路,确保长年畅通,逐步解决农产品上市难的问题。

(四)男女比例失调,有利于也是有必要引导劳务输出,使有文化、有技能的人到外地立家创业

地处贫困山区,家庭经济收入微薄,子女受教育程度不高,但具有初中文化的年轻人还是不少,这些人经过长期在艰苦环境中磨练,品行端正,意志坚定,能吃苦耐劳,有些还继承了父辈的一技之长,如果通过耐心引导,使他们走出大山,进入劳务输出行列,能在外立家创业者不乏其人。这样既解决了他们的婚姻问题,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状况,也能为家乡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和技术。

(五)无经济来源,可从种植核桃树、中草药、发展刺绣等方面多下功夫

中村乡峨山村委会山林面积广,气候和土壤比较适合于发展核桃种植。七八十年代,成片成林的核桃树是当地居民食用油的主要来源。1992年,听说某地采购大量核桃木板,该村核桃树一夜之间全遭恶运。近年来,由于核桃市场价格连年攀升,以成为该地经济来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XX年,该村优质的泡核桃价居19元以上,且除昆明外,当地难能采购,可已挂果泡核桃树却少之又少。通过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群众对种植核桃树的热情异常高涨,但疏于管理,成活率低,生长缓慢,应加强技术培训和管理工作。其次是可适当栽培中草药。云南素有植物王国之称,而中村乡峨山村委会历来以森林覆盖面积广而著称,其天然生长的中草药历来是当地居民治病养伤的有力保障。许多市场上走俏的当地草药可进行人工培植,只要有人用心去做,打开销路后定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再则,是发展地方少数民族刺绣。各个民族有别于其它民族最直观的特征在于服饰,也是一个民族个性的彰显。所以服饰的传承和发扬,就是对该民族文化的追溯与开发。社会上广为流传的是黑彝族服装系列的均多,而中村乡峨山村委会这种红彝族装饰必不多见,因此,发展该民族刺绣具有很大潜力。

(六)如能举全乡之力,建成一个干果示范基地,全村委会经济高速发展指日可待

纵观全县,中村乡盛产板梨和核桃。而中村乡峨山村委会又以出产核桃为名。据统计数据表明,XX年,全县年末实有核桃面积18478亩,中村乡为11500亩,占全县62.24%,该村委会占全乡66.04%(7594亩);全县核桃树298014棵,中村乡为184443棵,占全县61.9%,该村委会占全乡60%(109650棵);全县产核桃122758公斤,中村乡为46860公斤,占全县38.17%,该村委会占全乡27.95%(13100公斤)。通过对以上三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中村乡峨山村委会实有核桃种植面积位居全县、全乡第一,种植棵数第一,是种植和发展核桃树首选之地,但产量却所占比例很小。这一方面说明群众种植核桃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另一方面也说明种植起步晚,实际进入挂果期的核桃树还很少。因此,大量种植核桃树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如果乡政府每年能够安排出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借助科技和资金,以扶持产业的认识高度去认真对待,有了上下联动的基础,该村委会以种植核桃树而快速摆脱了贫穷落后面貌的成功经验一定会成为脱贫致富的新模式。

(七)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利用水资源,保护鱼苗繁殖,打造地方品牌

由于自然条件好,环境优越,无污染,在分析致危原因的基础上,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一是保护水域自然环境。物种保护的最佳途径是保持原有环境,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就鱼类资源而言,其核心是保护水域环境及资源持续利用。二是合理捕捞。坚持合理捕捞是保持资源不衰,保护鱼类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三是坚持合理引种。四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八)引用“沼气池”,强化封山育林工作,确保野生菌正常生长

山区群众蒸煮熟食所使用的都是“老虎灶”,燃料均为林木,每年每户要消耗上千公斤成才林,长期如此,破坏森林程度不言而喻。亡羊补牢式的植树造林与每户补助资金建“沼气池”何为最佳?几年前,烧“林碳”之风盛行。据了解,一个成年劳动力,烧“林碳”一天可获50元以上收入。不论刮风下雨,农忙或闲时,满山遍野风烟四起曾为一“壮观”。通过强化封山育林,这一现象已得到控制,但看着满山秃岭,使人黯然神伤。生态惨遭破坏,野生菌也就失去了生存空间,生活于山林间的群众也就失去了经济来源依托。

(九)移风易俗,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文化的保护与挖掘,民族风俗也得到了社会的关注,但个性化的民族风俗仅有助于旅游景区的开发。而中村乡峨山村委会,红白喜事攀比之风“蒸蒸日上”,远远超出了群众的收入,这种逢节必有“事”的传统习性至少现在还不适宜。还是要从抓物质文明着手,逐步提高了生活水平后再来追求民族风俗的传承。

(十)加强素质教育,提高群众致富能力

吃苦耐劳是山区人的本色,农民群众的诚实守信位居全世界首位,是人所共知。可致富需要的却是技能。因此,对当地适龄学子进行文化教育和对成年人的技能培训,山区地方的经济发展才有推动力。

农村经济现状调研报告(9篇)

村委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调研报告_____委会位于乡政府东南部,东、南面与元阳县俄扎乡接壤,北面与托牛村委会相邻,西面与埃倮村委会相望。距县政府驻地38公里,乡政府驻地25公里。辖…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现状调研范文

  • 农村发展现状调研报告(4篇)
  • 农村发展现状调研报告(4篇)98人关注

    农村公路养护改革发展现状调研报告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为把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引向深入,有效推动农村公路养护事业沿着健康方向科学有序发展,带着农 ...[更多]

  • 农村经济现状调研报告(9篇)
  • 农村经济现状调研报告(9篇)87人关注

    村委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调研报告_____委会位于乡政府东南部,东、南面与元阳县俄扎乡接壤,北面与托牛村委会相邻,西面与埃倮村委会相望。距县政府驻地38公里,乡政府驻地2 ...[更多]

  • 农村环境卫生现状调研报告(6篇)
  • 农村环境卫生现状调研报告(6篇)70人关注

    农村环境卫生现状调研报告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 ...[更多]

  • 农村管理现状调研报告(4篇)
  • 农村管理现状调研报告(4篇)66人关注

    近年来,随着我县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居住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在不断高涨的农村建房热潮中,农民个人建设用地普遍存在着“不批就建,少批 ...[更多]

  • 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15篇)
  • 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15篇)46人关注

    一、乡镇卫生院基本情况我区是一个拥有万农村人口的大区,农村卫生工作的好坏,事关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近些年来,我区农村卫生工作有了较快的发展,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网 ...[更多]

  • 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15篇)
  • 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15篇)40人关注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家庭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农村对精神文化活动的需求也不断提升。尽管近年来 ...[更多]

  • 开展新农村建设现状调研报告(15篇)
  • 开展新农村建设现状调研报告(15篇)39人关注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 ...[更多]

  • 农村现状调研报告(15篇)
  • 农村现状调研报告(15篇)22人关注

    近年来,随着我县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居住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在不断高涨的农村建房热潮中,农民个人建设用地普遍存在着“不批就建,少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