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一、乡镇卫生院基本情况
我区是一个拥有 万农村人口的大区,农村卫生工作的好坏,事关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近些年来,我区农村卫生工作有了较快的发展,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网基本形成,农村卫生基础设置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功能有所增强,公共卫生、预防保健的服务能力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到20xx年底,全区共有乡镇卫生院 个,共有各类卫生人员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人,拥有病床张,这些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技术人员为提高我区农民健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农村卫生人员不足和医疗设备严重缺乏的问题日益突出,全区 所乡镇卫生院现有人员编制 名,实有人员 人,空编个,按照“十一五”发展规划和人口增长情况,以及农村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增长的需要,按照卫生部《医疗机构配置标准》和区域卫生规划的标准,我区乡镇卫生院还缺编 个,空编缺编情况十分严重,已影响到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尤其是自 年实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试点以来,就医农民增多,乡镇卫生院就诊人数成倍增加,使农村卫生人员不足和医疗设备严重缺乏的矛盾更加突出,已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看病就医的需要,成为制约我区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情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结合我区实际,通过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试点进展顺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试点县的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农民的医疗经济负担有所减轻,“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现象有所缓解,初步探索了新形式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新路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种互助共济制度,不仅为农牧民减轻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提供着重要的服务保障。
自20xx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我区试点至今,我们在认真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目前,经过积极争取,我区又有5个县列入国家试点。
我区有万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参合率达 %。参合农民个人缴费 万元,各级政府补助 万元;参合农民门诊就诊 余万人次,累计支出 万元,其中补偿 万元;住院 人次,累计支出 万元,其中补偿 万元,平均补偿率为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实施过程中显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确实让农民受益,成为真正关心农民疾苦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
三、乡镇卫生院建设情况b
自2000以来,国家和自治区为改善我区农村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满足农民群众的基本医疗保健需求,构建符合区情、运转协调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安排社会发展投资资金和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对我区的 个乡镇卫生院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总规模 平方米,总投资 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 万元,地方配套 万元。
第2篇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调研报告推荐
最近,根据省人大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关于开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调研的通知》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和市农业局组织了联合调研组,在市人大副主任彭群林带领下,先后到永修、瑞昌等七个县(市、区)深入到乡村对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听汇报,走访农民,召开座谈会的方式,了解到目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听取了如何进一步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意见和要求,现报告如下:
一、目前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状
1、各类专业合作组织设置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 、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各地把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当作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引导、扶持和服务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据初步统计,全市现有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共有778个,参与人数达1.68万人。其中初中文化3200人,高中(中专)7260人,大专以上324人;年龄30岁以下820人,30-50岁10880人,50岁以上5100人;有初级职称的504人,中级职称32人,高级职称2人;党员占12%,团员5%。
这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遍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各个行业,一是从事优质粮、棉、油、果、桑、茶、中药材,花卉苗木笋用竹等种植类;二是从事核珍珠,特色鱼类、珍禽、鸡鸭、牛、羊、猪等养殖类;三是从事农副产品加工类;四是本地特色产品运销类。由于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成为连接农业生产和市场营销的纽带,对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经济进步,农民收入的增加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作方式
我市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它的成立为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据调查了解,全市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运作方式有三个方面(1)作为农民“自我联合、自我管理、自主经营、自我服务”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各级党政的引导和扶持下,多数县、乡均建立了各种专业协会,协会基本做到“五有”即有场所、有牌子、有人员、有章程、有资金。协会充分发挥服务功能和示范作用,把农户的生产和农产品的营销紧密的连接起来,实行产、供、销一体化,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2)龙头企业的带动使合作经济组织有了主心骨。修水县祥辉丝业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直接把农民自发组织的千禧蚕桑基地列为本企业原料基地,与协会订立了产销合同,大大激发了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企业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中急需的资金,春季种桑的化肥、农药都由企业投入,更加密切了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关系,该县4个缫丝企业,带动了5万户农户种植了9.3万亩蚕桑,使得蚕桑产业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3)一部分农民大户,技术能手和营销能人领办,他们自发组织每人出资进行参股,生产和经营本地的土特产品,带动和促进了当地农民发展特色产品的热情,让农民从中增加了收入,得到实惠。
3、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取得的成效
实践证明,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市场竞争能力的基本手段,也是创新农村经营机制,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内在要求。其成效是:
(1)能够以市场 需求为导向,通过为成员提供市场信息和生产技术服务,更好地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和产品特色,不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如都昌县青虾合作社,成立于1998年初,现有团体社员5个,自然人社员110人,从单一青虾活鲜运销,发展到养殖,加工、运销、经营一体化的合作经济组织,2003年青虾养殖8万亩,年销售青虾3500吨,年产值达1.3亿元。又如九江县果业、苗木,蔬菜等流通协会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1.1亿元。
(2)能够通过参与产后的加工,营销等经营活动,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条,使成员获得更多的农副产品增值利润,如九江县港口镇,农副产品流通协会根据市场需求,因势利导,积极组织龙虾加工,全镇去年龙虾加工户达400多户,通过龙虾加工,户均增收2800元。
(3)
能够通过集体购销等交易环节上的联合,降低单位购销成本,减少交易费用,扩大产品市场份额,低成本地实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如九江县各类协会已在西安、兰州、北京、广州、杭州等大中城市设立了20多个直销窗口或营销网点,销售收入5000多万元,安排专职销售人员30多名。
(4)比较注重品牌效应,着力培养和打造优势产品。星子县温泉西瓜大打“绿欢”牌,并从农经网上发布销售信息,使得西瓜供不应求,去年西瓜销售收入达350万元,九江县将本地优质产品都进行了品牌注册,大大提升了该县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
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各级党政和有关部门的引导、扶持、服务下,近几年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较,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客观需要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就全市县与县相比,发展也很不平衡。目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思想认识有着一定程度的偏差。在一些县、乡、村和部门的领导至今仍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概念,性质认识不清,对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拓宽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缺乏紧迫感。总体上讲有“三多三少”:官办的多,民办的少;松散型的多,紧密型的少;规模小的多,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少。
2、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设立的地位不明。农村现阶段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和组织性,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因此对该组织在社会的认同,法人登记依法经营、资金筹措,税赋减免等方面缺乏法律依据。造成该组织经营管理不规范,运行机制不健全。
3、专业合作组织技术力量单薄,人才缺乏。(会)社员来源仅是户与户之间交流,适应市场经济意识能力不强;懂技术、会管理、善协调及开拓性复合型人才缺乏,大多有着依赖性。
4、管理不够规范。大多没有章程,没有约束机制。就我市而言,还没有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鼓励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产业导向和扶持政策,工作中提要求多,具体可操作的硬办法少,以致各地发展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
三、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几点建议
农业面临着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弱,急需要政府引导和支持农民,通过联合,走进市场,为了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1、尽快立法,确立其法律地位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在家庭承包经营之后,适应农村改革和发展要求的一项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为使其得到更快更好地发展,需要尽快制定出台《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在法律条文中要明确几点:(1)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农民互助合作经济性质的经济组织,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成立,其目的是从事经济活动;(2)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具有特殊的法人地位,对具备企业法人条件,开展营利性经营活动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到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取得企业法人资格;具备社会团体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条件,不从事营利经营活动的专业协会,到民政部门进行登记,取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3)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在注册、税赋、融资、科技、信息等方面给予其更多的优惠和支持。
2、实行分类指导,大力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建立的以对成员提供服务为宗旨,以生产经营活动为纽带,以销售加工环节的合作为重点,以维护成员利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适时扶持处于萌芽状态的各类合作组织,使其发展壮大。一是鼓励农村能人牵头。主要是乡村干部、务工返乡青年和本土生意人。二是依靠龙头企业带动。龙头企业出于保证农产品质量、供货时间及时和数量大以及服务成本低等特点,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紧密产、加、销关系。三是支持农村推广机构领办,这类合作组织依托自身科技力量强,辐射作用大,但发展的关键是避免官办。在引导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时,必须坚持四个基本原则不动摇;一是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原则,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后,不改变土地承包关系,不影响生产经营自主权和家庭承包所有权。二是坚持自主自愿原则,即“入社自愿、退社自愿”。三是对内服务原则,对内为农民提供 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组织化和市场竞争力。四是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原则,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紧紧围绕本地优势和农产品品牌效应,极力将优势农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
3、加强扶持,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尚处于起步阶段,合作的规模小,层次还比较低,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各方面的支持,为其迅速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是加大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资金扶持力度。各级政府x政每年应安排专项资金,作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开办费,新产品、新技术推广以及优秀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奖励等。二是改善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信贷服务。各级农村信用社及其他金融机构要加强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信贷支持,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农业信贷资金,解决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季节性、临时性所需的资金。三是让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享受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自产自销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对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初加工暂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从事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保、农牧业保险以及相关的技术培训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四是以奖代补,鼓励兴办各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合作经济组织,按贡献比例对其进行以奖代补。
4、加强领导稳步推进,切实作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持和服务工作。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新时期农民直接参与市场竞争,促进农民增收的一种最为有效的经济组织形式,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然结果,他的作用是其他组织无法代替的。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加强领导,把加快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明确主管部门管理,规范运行方法,建立和健全服务网络,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从政策和机制上,确保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有序的发展。
第3篇 清水县初中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党的xx大明确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而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所在,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发展基础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保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事关国计民生,已愈来愈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近年来,清水县教育部门为推进基础教育、尤其是初中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采取了多种措施,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为了解我县初中教育均衡发展现状,我们选择清水县东部几所初级农村中学为调研对象,于xx年10月对其进行了一次联合教育调研,我们于10月10日至10月12日先后深入秦亭中学、百家中学、旺兴中学等进行实地走访。又于10月14日在秦亭中学召开了“农村初中教育均衡发展校长座谈会”,在综合调研材料的基础上,形成本调研报告。
清水县东部几所初级中学大约建校在五六十年度,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我县经济建设持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农村初级中学始终坚持科教兴县、人才强县主体战略,全力推进我县教育现代化建设。各学校教育迅速发展,尤其,秦亭中学每年初中毕业升学率令人瞩目。成为我县东部农村主初级中学独树的一面“旗帜”,山门中学、百家中学、旺兴中学各校校长及领导班子成员认真研究、共同探讨、互相切磋,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能真正运用于我县农村教育事业当中,加快我县教育资源整合,优化学校布局;加大财政投入,在财政投入许可的条件下,力争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关心学生,完善各类规章制度等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初中农村教育的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一、清水县东部几所初级中学推进初中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做法和成绩
坚决贯彻义务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认为“初中农村义务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是涉及千家万户、涉及最广大群众之利益的教育”。坚持初中教育均衡发展,为民众提供满意的教育。面对初中农村教育的新情况,新挑战,我县教育局领导、包乡包片督导态度非常明确: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两基”教育的成果,尤其重视我县东部几所农村初级中学,和全县相比想方设法力争缩短城乡中学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的差距,坚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不动摇,“办学生发展,家长满意,社会信任”的学校。
调研中,我县东部几所学校实施均衡编班,不设重点班的科学决策,这充分反映了各学校教推进初中教育均衡发展的气魄和胆略,表达了全体学生及家长众呼唤教育公平的心声。这些态度和做法,成为我县初级农村中学学习的楷模。为此,在秦亭镇进行教育调研时,群众普遍反映,“最满意的是教育”。
(一)科学规划,调整学校布局,为均衡发展奠基
1958年山门镇中学建立,面积只有4000平方米,只有三个教学班,学生人数不足百人,随着近40多年的快速发展,学校面积增加到9367平方米,学生人数增加到300多人,xx年我县初级中学都实现了“两基”达标,这充分证实了国家重视教育,尤其农村教育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农村初中教育教学质量以迈上了新水平,面对农村当前的教育的新趋势,清水县主管部门又重新制定了《加快教育资源整合、优化新区学校布局纲要》,合理整合教育资源,实施规模办学。自xx年以来,对我县东部几所中学加大了建校资金投入。山门中学建起了教学楼,百家中学、秦亭中学都有独立的教学楼和宿舍楼,已成为国家寄宿制项目学校。以往学校“小、散、乱”的面貌得到了彻底改变,学校布局和教育结构更趋合理。
(二)加大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为均衡发展提供保障要实现初中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加大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是根本保障。
1、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加强硬件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为实现初中教育均衡发展,我县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从xx年“两基”达标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农村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积极开展农村中学基本办学条件合格学校创建活动。狠抓教育现代化学校的创建。目前,我县东部几所农村初级中学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
学校理化生实验室能按国际二类标准进行建设并达标,全校初中生生均占地28.2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7.7平方米,生均活动场地8.2平方米,达到了《初中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要求。各学校都有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现代化远程教育网络设施齐全,师生能充分活动和利用。各校严格按照省教学仪器配备标准,逐年更新设备和补充必要的实验材料。并在教学装备的基础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
第4篇 农村公路养护改革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公路养护改革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为把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引向深入,有效推动农村公路养护事业沿着健康方向科学有序发展,带着农村公路养护如何实现新的突破这一课题,我们调研组于20xx年4月20日至22日,分别深入实地对文山、砚山、广南等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特别是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重点是县、乡对农村公路管养的政策、措施、乡(镇)交通管理机构的建设发展,农村公路的管养方式等,通过3天的调查了解,现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我州乡道村道养护现状
(一)农村公路基本情况
截至20xx年底,全州农村公路管养里程共 21801.822公里(其中10967.106公里未纳入省统计里程),其中省道68公里、县道3677.67公里、乡道5400.191公里、村道12138.34公里、专用道517.621公里。
(二)现阶段养护方式
1. 现行农村公路管养体制
我州共设置农村公路管养部门一处八段,即文山州地方公路管理处,文山县、砚山县、丘北县、西畴县、麻栗坡县、马关县、广南县、富宁县地方公路管理段。长期以来,我州的农村公路养护一直沿袭以县农村公路管理段为养护责任主体,负责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小修保养和日常养护的管养体制。
2. 养护补助标准
20xx年以前,省下拨养护补助资金一直按云南省交通厅云交计[1996]135号文件执行(20xx年两个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县除外)。即省道1400元/年公里;重点县道1200元/年公里;一般县道1000元/年公里;乡道只有905.2公里有养路费,为300元/年公里;村道没有养路费。20xx年养护体制改革实施后,省补养护标准为:县道7000元/年公里、乡道3500元/年公里、村道1000元/年公里。
3. 养护资金来源渠道和投入使用情况
一直以来,我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来源渠道为: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地方财政和收缴的拖拉机养路费。由于我州财政困难,地方财政补助极为有限。加之农村公路建设大都属于以工代赈项目,属补助性质所建,修建标准低,配套设施不完善,未进行过大中修,抗灾能力弱,导致历年水毁较多,养护成本不断加大,所以长期以来都存在养护经费投入明显不足的问题。
投入使用情况为:20xx年以前,州地方公路管理处给各县的养护补助费是按各县的县道里程和部分乡道里程下达,未下达到具体路线。20xx年开始,省公路局把农村公路纳入了考核范围。20xx年初云南省公路局与州交通局签订县乡公路养护管理责任书,州交通局与各县交通局签订县乡公路管理责任书,确定养护管理指标,明确责任。按省州县签订责任书的要求,我州县乡公路养护按各县各条线路的交通量、经济地位,分为重点养护、一般养护、突击性养护三个层次进行考核管理。养护补助经费根据划分的三个层次,按线路、里程及工作内容、工程数量下达指标,按季度核拨到各县,实行养护管理工程费用制,并进行考核。
二、现行农村公路管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主体责任未落实。养护体制改革明确各级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主体,这在责任划分的定位上是一个重大转变,但目前我州机制还未理顺,主体责任还未落实。
(二)管养分离不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后,对养护机构及职能进行了调整,县地方公路管理段只承担管理职能,而不具体实施养护。以前的管理养护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的职能要求,所以必须顺应改革发展需要,探寻新的管养方式,真正落实“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责任主体。
(三)未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养护方式单一,养护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依靠地方公路管理段来实施养护这一单一方式,不仅增加养护成本,还存在人力物力不足的问题,管理上难以面面俱到,造成管理“盲区”。同时“一刀切”的养护资金拨付方式不能有效调动养护积极性,并容易造成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出现养护资金虽然投入但养护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四)养护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困难,导致养护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不能实施有效养护。虽然养护体制改革明确的“县道7000元/年公里、乡道3500元/年公里、村道1000元/年公里”的养护资金省补标准较以往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如果不能从其他渠道筹措小修保养资金,省补资金就难以全额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从而影响到我州农村公路改造进程和路况质量,不能达到改革的预期效果。同时由于我州有11250.718公里的村道没有纳入省统计里程,没有省补养路费(“7,3.5,1”工程以省统计里程为准),造成养护资金缺口较大。
(五)县、乡两级政府及村委会对农村公路养护自我意识缺乏。县乡两级政府 未认真理解“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真正含义,总认为公路的管养是交通部门的事,当地政府只是配合而已。加之由于长期以来没有调动群众养护参与性,导致群众爱路护路意识较差,这对乡道、村道的养护极为不利。
三、深化农村公路管养的几点思考
面对我州农村公路管养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落实地方政府管养主体责任,把养护引入激励机制,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建立行之有效的目标考核机制和管养激励机制,以及稳定的养护资金来源渠道,以充分调动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社会参与诸多积极因素,以科学发展的态度投入农村公路管养中,有效破解“有路必管、管必规范,有路必养、养必到位”这一难题,我认为当务之急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真正落实县、乡两级政府的职责职能,是深化农村公路养护的前提。《云南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和《文山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试行)》都明确了“县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负责筹措和管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负总责”,“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参与、协助交通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建、管、养工作及农村公路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但是,在现实的农村公路管养中,县、乡两级政府的职责、职能尚未落到实处,养护资金筹措基本为零,整个管养工作依然如故。基本上都是由县级交通部门地方公路管理段承担,乡(镇)交通管理所的职责不明晰、不统一,五花八门,且作用发展不明显。因此,全州各县、乡党委、政府对农村公路的管养应引起高度重视,把抓农村公路的管养与抓其他经济工作并驾齐驱,确保人、财、物的投入,切实履行好自身的职责、职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有路必管、管必规范,有路必养、养必到位”这一目标。另外,在乡(镇)交通管理所的职责、职能规范上,经调研后认为,应主要涵盖的内容是:一是宣传交通政策、法规;二是制定辖区交通规划;三是负责辖区道路交通建、管、养、绿、安的组织、指挥、协调与监管;四是维护路产路权;五是抢险保通;六是发动群众;七是信息采集报送;八是交通站点建设。通过对乡(镇)交通管理所职责职能规范明确,并切实履行,农村公路管养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推行一个责任目标考核长效机制是确保农村公路管养的内在动力。实行责任目标管理,建立长效监督机制是搞好农村公路养护的内在需要。至20xx年全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后,各县在落实县乡养护主体责任上做了一些工作,但大多是表现在形式上、面上,以责任目标考核落实下来的很少。这次我们在对广南的调研中了解到,广南县对农村交通工作高度重视,与其他经济工作并重,在全州率先把乡(镇)交通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综合考核范围,县乡(镇)签订了交通工作目标考核责任书,年末进行百分量化考核,公路养护、公路建设、客运站点建设分别占40分、40分和20分,年末按考核结果进行奖惩。广南县的这一做法,初步实现了县乡养护责任主体的落实,显现了交通工作与其他经济工作有机结合,为推动实现“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农村公路养护方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按照国务院和省州的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并进行目标考核是农村公路建管养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若各县都能把交通工作责任目标量化考核推行到县、乡(镇)、村,农村公路管养的责任落实就能覆盖全州,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就能从真正意义上得到深化,有路必养才会得到落实。
(三)建立稳定的管养资金来源渠道是确保农村公路管养的保障。建立一个良好的体制,形成一个高效的机制,是办好任何一件事的前提条件,而其能否达到最理想的效果,还要看有无适量的资本投入,农村公路管养也不例外。对于农村公路养护的资金保障,国家和省已明确了县道7000元/年公里、乡道3500元/年公里、村道1000元/年公里的定额补助标准,而州县两级的管养资金补助,在州人民政府印发的《文山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中是这样明确的:“州人民政府应随着本级财政预算收入的逐年增加而适当安排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补助”、“县人民政府应根据农村公路养护的实际需要,统筹本级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负责筹措解决日常小修保养和水毁工程等专项经费”。但从我州目前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补助的情况看,全州养护资金补助实给几乎为零,这就形成了农村公路长期带病运行的现状,特别是乡道、村道养护资金严重匮缺,养护“盲区”大量存在,晴通雨阻、断桥断路普遍发生,安全隐患十分突出。这些问题要得以逐步解决,仅靠体制和机制的建立是无济于事的,而治理良药只能是州、县、乡三级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州人民政府《文山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文政发〔20xx〕69号)中所明确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补助要求,适当给予养护资金补助,加上省上的定额补助资金和社会参与成分,逐年投入到全州农村公路养护中,只有这样上述提到的疑难问题才会得到真正的破解。
(四)寻找一个切实可行的管养激励机制,是深化农村公路管养的有效途径。针对落实管养责任主体,转变地方公路管养机构职能,发挥乡(镇)交通管理所作用和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有效整合农村公路养护资源等的工作要求,通过调研,我认为在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特别是乡村公路管养上,应一改长期以来县级农村公路养护机构完全包揽农村公路管养的单一方式,遵循“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新的管养原则,除县道由县公路养护机构管养外,乡、村公路拟采取“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进行管养,真正把权、责落实到乡、到村、到人。
1.“以奖代补”主要内容:“以奖代补”,顾名思义就是把现有的定额补助变为灵活的奖励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建立有效利用公路沿线劳动力资源(包括建制村、村小组、自然人及社会其他力量)投入农村公路养护的长效、规范养护模式,以多层次、多元化的养护方式代替单一的一家包揽的养护模式,充分发挥乡(镇)、村及社会力量的作用,提高农村公路养护效率,确保管养目标的实现。
2. 运行方式:
(1)资金来源:主要以省补资金和县人民政府配套资金为主。省补资金为“7,3.5,1”工程的20%,县财政配套标准为:县道每年每公里不低于500元,乡道每年每公里不低于2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不低于100元。仅依靠省补小修保养资金难以运作“以奖代补”方式,加之还要填补未纳入养护里程10967.106公里村道的养护资金缺口。因此财政配套资金对“以奖代补”方式的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资金使用管理:县地方公路管理段以纳入省统计管养里程的乡道村道里程为标准,按“乡道每年每公里不低于5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不低于100元”的标准安排“以奖代补”资金,采取先预拨后结算的方式,年终根据考评结果兑现奖惩。“以奖代补”资金划拨到乡(镇)交通管理所。
(3)具体做法:由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将辖区内乡道、村道采取竞争性分段承包养护的形式,承包给有养护能力的公路沿线劳动力资源(包括建制村、村小组、自然人及社会其他力量)进行养护,并签订养护承包合同,或发动沿线群众投工投劳进行养护。由县交通局组织,县地方公路管理段实施检查考评。根据考评结果,具体奖励措施为:乡道以每公里500元为奖励基数,按好路率评定结果,优等级路加奖200元,良等级路加奖100元,中等级路不加不扣,次等级路扣100元,差等级路扣200 元;村道以每公里100元为奖励基数,按好路率评定结果,优等级路加奖40元,良等级路加奖20元,中等级路不加不扣,次等级路扣20元,差等级路扣40元。其中,奖励资金的20%作为对乡(镇)交通管理所的奖励。实施项目若出现失养、重大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的,取消 “以奖代补”资格。
总之,我认为,如果我州在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中,在上述四个方面有突破,切实抓好落实,将会在农村公路管养中收到明显的效果,产生新的亮点。
第5篇 卫生局关于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一、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
目前,全县有各类医疗机构103个,其中县属医疗机构2个(县医院和中医院),卫生机构5个(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妇保所、爱卫办、农卫办),民营专科医院1家,乡镇中心卫生院3所,乡级卫生院和分院15所,个体医疗机构22家,厂矿学校医务室4个,村卫生室51个。在职卫生技术从业人员513人其中:执业医师184人,执业助理医师95人,注册护士163人,检验、药剂55人。公共卫生信息报告点176个(每个行政村、社区各设一个点),共配备了14名乡镇公共卫生管理员和176名村级卫生信息联络员。
二、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县卫生工作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就发展方面来看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有:
一是卫生发展资金不足。xx年末全县医疗卫生单位固定资产5125万元,其中县城占92.64%,农村只占7.36%。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短缺,大部分卫生院都还停留在五六十年代的“老三件”水平,医疗用房破旧,医疗卫生服务功能不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不平衡,难以有效正常开展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和满足农村人群的一般医疗需求。
二是乡镇卫生院技术力量薄弱。随着新农合工作的实施,乡镇卫生院业务量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呈现出医疗技术力量明显不足。据统计,乡(镇)卫生院,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不到30%,70%以上无专业学历。没有一所乡(镇)卫生院能开展阑尾炎手术,有的甚至不能开展最简单的清创缝合手术。中高级卫生技术人员缺乏,高层次、高素质人员明显不足,医疗质量难以保证,很难吸引更多的病人就诊,因而绝大部分卫生院存在以药养医问题。自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后,老专业技术人员提前离开岗位,如今临床医生严重缺乏,再加上由于资金短缺,卫生院无力安排医务人员参加进修或接受再教育,使医务人员失去知识更新的机会,造成知识老化问题十分突出。
三是缺乏特色专科,竞争能力不足。由于卫生院设备陈旧,技术力量业务水平一般化,缺乏特色专科,为群众提供服务的项目手段不能明显优于乡村医生和个体开业医生,且乡村医生凭借其身居村民之中的“地利”条件和灵活、方便、人员少、消耗低、积极性高等特点,使卫生院竞争能力不足,形成“小病找村医,大病送医院”的格局。
四是卫生院存在管理水平不高问题。据调查,全县大部分卫生院院长都是从临床医务人员中选拔出来的,未接受管理知识培训,不熟悉管理工作,经营理念和办法缺乏,难以调动职工积极性。管理机制滞后,很难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医疗服务运行过程中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五是“重医轻防”问题。长期以来,乡镇卫生院的“重医轻防”现象非常严重。目前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不仅数量过少,而且质量低下,使得乡镇卫生院防保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本应是乡镇卫生院工作的重心,但是由于现行体制的原因,使得原本在功能上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逐渐转为全面竞争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公共卫生服务无法带来明显收益,故被逐渐弱化,导致乡镇卫生“重医轻防”现象愈演愈烈。
作为“夹心层”的乡镇卫生院,在医疗领域,其便利性和服务价格不及村卫生室(所),在服务质量上又难以与城区医院匹敌,在竞争中逐渐落入下风。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一些惠及乡镇卫生院的政策相继出台,改善了乡镇卫生院的硬件设施,“新农合”在报销方面向乡镇卫生院倾斜,另外,“十二项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也为其带来了发展的契机。然而,这些政策仅仅只是“救活”乡镇卫生院,使他们能维持正常运转,没有在乡镇卫生院回归其本来定位上做出实质性贡献,大多数乡镇卫生院仍然行进在“重医轻防”的老路上。
第6篇 农村妇女创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创业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下面小编整理了农村妇女创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欢迎阅读!
农村妇女创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为真正了解掌握**市农村妇女创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更好地开展妇女创业工作,近期,市妇联就“**市农村妇女创业发展现状”课题展开了一周的专题调研,此次调研,我们走访了97位农村创业女性代表,发放调查问卷97份,问卷回收率100%。据统计,97位创业女性初创业时平均年龄33岁,其中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51人占52.6%,高中23人占23.7%。,大专21人占21.6%,大学2人占2%。其中从事加工业34人占35.3%,农产品营销23人、种养殖23人、各占23.5%,服务业15人占15.5%,现代工业制造业2人占2.1%。97位创业女性辐射带动近4万名妇女就业,人均带动就业在400人以上。
通过对此次调研结果的分析,我们将从现状、成效、问题、建议四个方面对我市农村妇女创业总体状况作一分析。
一、当前我市农村妇女创业存在着四多四少和两个正比现象
一是在企业类型上:劳动密集型企业多、科技型企业少。女性创业大多采用粗放型、传统型的生产方式,依靠科技、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经验的不多,科技含量的偏低,导致了抵御市场风险、自然灾害等能力的降低。从事加工业的34人中有6人从事电子产品加工行业,其中仅有2家企业具有一定的自我研发能力,其余均为劳动密集型的来料加工型企业和传统服务业。
二是在创业领域上:资源依赖型企业多、现代工业服务业少。女性选择资源型创业比较突出。97位女性中从事种养殖、农产品加工、营销等依托本地农业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发展壮大起来的企业占到82.4%。服务业和现代工业制造业仅占17.6%。
三是在资金来源上:自筹资金比例多、银行信贷比例少。97人中仅有17人在初创业时得到过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而且都是在党委政府领导支持并出面协调的情况下得到解决。即使企业具备了一定规模,处于成长发展时期,如果在社会上没有一定的知名度,想得到贷款也不容易。
四是在运作方式上:单枪匹马多、合作经营少。**市**镇**村妇代会主任**说:“女人也要有野心,野心是金”。但在实际上,传统观念对女性角色的定位决定了女性创业很难得到他人的认可与支持,更谈不上合作。根深蒂固的女主内、男主外的思想意识在农村,尤其是农村家庭中“当家作主”的男性头脑中还是普遍存在,女性创业的外部压力和阻碍仍不容忽视。在调研中,有3位创业女性谈到创业贷款时,颇有感触地说,贷款时找女人担保很难办成,同样的事换成找男人作担保就有可能成功。
五是创业者知识水平的高低与企业科技含量成正比。在被调查的97人中,选择在印刷、建材、纺织、玻璃纤维、机械等现代工业制造业、电器电子行业创业的女性86%为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而从事种养殖、农产品和资源加工、营销、传统服务业的女性中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者占90%多。
六是夫妻携手创业时间的长短与企业发展速度规模成正比。创业得到丈夫理解和支持,夫妻携手并肩共同奋斗,不仅在精神上激发了创业女性,而且夫妻分工负责,相互配合,有有利于企业一步步发展壮大。97名女性中在初创业时就得到丈夫理解,夫妻共同创业的,其现有企业规模均在100人以上,年纯收入均在30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上百万元,在企业规模和效益上相对来说较大。而承受着各方面的阻力,仅靠个人打拼的女性创业,不仅要自己一人承担创业过程中的酸甜苦辣,而且还要背负应尽的家庭责任和义务,这无疑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壮大,多为家庭作坊式企业。
二、我市农村妇女创业发展的成效显著
一是女性创业意识增强。 经过几年强势的创业宣传,广大农村妇女创业意识明显增强。走访调查的97名创业女性普遍认为,她们选择自主创业大多并不是因为贫穷,而是不甘于现状,渴望能够依靠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普遍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捷足先登的创业意识,她们均赞同“自主创业”是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改变生活状况的一条途径。
二是女性创业意志坚定。女性一旦下定决心,选择创业这条路,往往表现出超常的毅力和非凡的魄力,即使遇到阻力也不放弃,面对困难也不回头。被调查的97位女性创业时都曾不同程度地遭到家人的反对、朋友的不理解和周围人的议论,但都坚持了下来,从不轻言放弃。**坝头村**,经过摸索,拥有了占地10余亩的种鸡养殖场。为节约成本,她想自己再建一个苗鸡繁育基地。她的这一想法,不但乡邻们不信,还说“炕孵不是女人做的事”,而且连曾经搞过炕孵的公公也给泼冷水。但**敢闯敢试,只身到盐城学习炕孵技术后,投资10多万元建起占地12亩的种鸡养殖场,从南京引进8000只良种鸡,建成育种—产蛋—炕孵一条龙生产线,新建鸡舍60余间,使孵化、育雏和种鸡饲养三级分离,实行生态养殖。饲养种鸡2万多套,孵化销售苗鸡150多万羽,不但在本地畅销,沐阳、宿迁和鲁南等地养鸡户也纷纷上门订购,苗鸡供不应求。
三是女性创业带动就业效果明显。97位创业女性辐射带动近4万名妇女就业,人均带动就业在400人以上。现任沛县华豪玻璃纤维厂总经理王素英,47岁时开始涉足玻璃纤维生产,先后建成华英和华豪两个玻璃纤维厂,拥有资产上千万元,共安排女工450多人,月工资均在1000元以上。
四是基层妇女干部的“双带”作用增强。**县仅村级妇代会主任创办的企业就有50多个。**镇**村妇代会主任****充分发挥村妇代会作用,带动全村180户妇女编扎苕帚、养兔、贴画等,年人均收入4000余元。同时她还与人共同投资兴建了**纺织厂,年利税100多万元,吸纳本地劳动力76人。**市**镇由村妇代会主任牵头创办的妇女创业示范基地有4个,带动发展有机蔬菜、水产养殖、珍禽饲养、柳编、刺绣地毯等六大特色产业,涌现出像**、**、**、**等一大批创业致富能手。由**村妇代会主任**带头创办的巾帼蔬菜营销合作社,主动与市**公司联合,发展3000亩有机农场,以农场为示范基地向广大妇女传授标准化生产技术,组织妇女种植有机蔬菜,目前,已带动全镇发展有机蔬菜10000多亩,亩均1000多元。目前,**的合作社已发展社员800多人,兴办了再生塑料厂、蚕茧收购站等实体,年收入200多万元。
五是返乡女性自主创业方兴未艾。97名创业女性中有21人有打工经历,属于返乡创业。邳州市碾庄镇刘庄村女青年王艳,打工有了一定积蓄后回到家乡,创办了“舒尔美”服装技校,开展技能培训、劳务输出、跟踪管理的一条龙服务。几年来,学校培训农村女青年3000多人,其中2800多人被送到浙江、上海、深圳、无锡、常熟等地打工,60多人跨出国门,前往美国、日本、阿联酋、毛里求斯务工,人均年收入8000元以上,总收入达到2250万元,200多户贫困户因此脱贫。目前,**市**镇坝头、房场、**、堰头等村,由回乡务工妇女兴办的服装制鞋、制梳、地毯、电子、串珠等项目13个。
三、创业女性进一步发展壮大所面临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三难”
一是招工难。我市女性创业多是家庭作坊式生产,没有建立起现代化的物流和管理经营机制。由于一些企业的“先天缺陷”,当本地资源和劳动力市场发生变化时就自然而然地会影响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外出转移,年轻的农村劳动力多数愿意进厂打工,**市陈圩村**的柳编厂长年从事柳编的人员大多是60岁左右的老人,柳编产品市场前景虽然看好,但加工人员已成严重不足状态,甚至处于人员萎缩状态。
二是贷款难。女性创业缺乏有效的启动资金来源和措施保障。从调查情况看,女性在创业初期, 申请创业贷款很难实现,大多都是依靠亲戚、朋友的借款来作为创业启动资金。女性企业多为资金积累较慢的种养殖业和加工业,即使在创业过程中,想要进一步扩大生产,也缺乏雄厚的资金支撑。尤其是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由于知名度不高、规模不大,也很难得到银行贷款。经济基础发展较好的如**县、沛县等,老百姓手里比较富裕,能够借到资金,而经济发展较慢的如**、**等,有的女性很难借到创办企业所需的启动资金,有的不得不借非正规渠道的农村的“高利贷”,无形中增加了企业运营风险。创业女性普遍认为企业经营中最主要的困难是“资金缺乏”和缺乏良好的银行贷款保障机制。
三是用地难。我市女性创办的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一些企业甚至是家庭作坊、手工作业,缺乏市场竞争能力。一些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出于竞争和发展的需要,想进一步扩大规模苦于无场地,由于国家加强对土地的宏观调控,严格控制工业用地,土地紧张,企业发展面临用地困难,土地问题难以落实。
四、推动农村妇女创业发展的建议:四个强化
一是强化政策扶持,为女性创业营造氛围。由于女性创业难度更大、遭遇的矛盾更多,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从政策上、工作上、资金投入上给予更多的扶持与引导。建议将**市妇女发展规划中女性创业的各项目标列入**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分解为各相关部门工作指标,明确措施,逐年推进。针对女性创办企业普遍碰到的困难,由政府推进建立妇女创业基金,为女性创业人员提供降息、贴息、无息创业贷款;为发展前景好、信誉度高的女个体私营业主、女企业家发展经营生产规模提供贷款担保,解决融资困难。新闻媒体加大对女性创业典型、非公经济领域中的优秀女企业家的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对她们的了解和认同,为艰苦创业者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二是强化能力培训,为女性创业增强本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女性很想创业,但缺乏相关知识技能,盲目投资难免遭遇失败。建议由劳动部门牵头,联合妇联和工商、财税等部门,开办女性创业培训班。通过培训,激励女性自强自立,创造新岗位、创造新生活、创造新业绩;提高女性的创业技能,面向市场找准投资方向,发挥一技之长,力求成功业绩。同时要创造条件,启动与培训项目相配套的小额贷款措施,探索以培训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就业的新模式。
三是强化典型宣传,为女性创业搭建平台。要发挥宣传导向作用,大力宣传创业精神,弘扬创业文化,激发妇女创业热情,激励妇女自主创业、勇创大业。要发挥现有创业典型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通过结对创业,带动更多的妇女自主创业。要采取多种措施,扶持现有的女企业家做大做强。要通过对创业典型的强力宣传,给创业女性造势,为成功女性喝彩,为女性创业推波助澜,真正做到让想创业的有机会、会创业的有舞台、创大业的有地位,为又好又快实现“两个率先”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
四是强化协调服务,为女性创业创造条件。建议有关部门为女性创业提供全方位的贷款、信息服务和创业指导,使女性能理智选择创业项目,提高成功概率。妇联组织作为党的群众工作部门,将发挥联系妇女群众的天然优势,大张旗鼓地树立、培养、宣传、表彰创业女性,引领更多的女性走创业之路;从生活和事业上关心创业女性,组织专家学者为她们提供学习帮助,信息指导,通过牵线搭桥促进女个体私营业主、女企业家成立协会组织,为创业女性扩大联谊、互通信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搭建平台。
第7篇 乡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情况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长顺县交麻乡交麻村下辖16个村民组,502户,总人口2053人,耕地面积5410亩。主要产业是以养猪、养鸡、养羊为主的畜牧业,以烤烟、生姜为主的种植业,全村集体经济偏于薄弱。
今年来,随着中央、省、州、县、乡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贯彻落实,我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了本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情况。全村主要是以畜牧、种植产业为主,产业发展比较滞后。,我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2万元,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1050元,其中:来源于农业方面的收入25万元,在全乡4个村中处于中等水平,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村。1、从业人员分布情况。现全村共有2053人,其中:男性1211人,女性842人,18岁以下人数为264人,18—60岁之间人数为1567人,60岁以上人数为222人,劳动力人口数为1567人。根据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村1567人劳动力人口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农业人口有1193人,占劳动力总人口的76%;从事二、三产业的为374人,占劳动力总人口的32%,其中:23人从事交通运输业,35人从事批发与零售业,316人从事其他行业。
2、产业结构情况。农业产业结构中主要以“玉米、油菜”种植为主。以为例,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210亩(含复种指数),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530亩,总产量63.25万公斤,在粮食作物中以玉米、油菜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是以大豆、生姜为主,以林果业为补充,畜牧业以养猪场和分散喂养猪、牛、羊和鸡为主。
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截止今年12月上旬,建设有乡村公路1条,约7.8公里,一事一议项目通组公路硬化正在建设中;现有田间道路25条,约10公里,全部道路均为泥巴路;水利设施建设上,坝塘共8个,小水池120个,沼气池80口。
(二)、有关农村政策的落实情况。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全村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全村基本实现组组通公路、通电、通电讯。现交麻组建有1个科技文化活动室;全村享受农村低保252户1003人,困难户基本上得到救助,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人数1847人,参合率90%;全村有17 户农村危房改造户,目前改造工作已全部完工;建有中小学1所,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农村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三免一补”政策已落实到位;农村税费综合改革以及相关惠农政策、措施,也逐步得到落实。
(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村“两委”班子共10人,其中:村党支部委员5人,村民委员会委员 5人;全村共有党员52人,其中:男性党员45人,女性党员7人;每年召开党员大会2—3次;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资金投入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村委会到鼓扬红岩的乡村公路多年得不到修缮、路面硬化以及多数田间道路过窄、过陡,雨天行走艰难,从而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和物资运输,增加了生产、生活成本;二是水利设施落后,水池、水窖修建数量较少,不能满足村民的农业生产、生活用水;三是村容、村貌等基础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多数组建设杂乱无章,比较凌乱,路面硬化、绿化、美化、净化设施建设不到位,环境卫生条件差,全村的16个小组均无垃圾处理池;四是农村科技、文化和医疗卫生条件差,设备、设施落后。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不足,严重制约我村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第8篇 农村女党员发展现状情况调研报告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受市场机智资源配制优化作用的影响,农业人员的非农转移逐年增多,农业女性化程度日益明显。面对新的形式,农村女党员群体状况如何?农村女党员的发展状况如何?农村女党员发挥作用如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妇联在培养发展女党员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带着这些问题,我县妇联就全县农村女党员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 农村女党员现状:
1、 农村女党员情况
2、 农村女党员发展情况
3、农村女党员整体作用发挥情况
通过调研,由于我县各级党委重视农村妇女致富能人中培养发展党员工作,女党员在农村各项事业中发挥四个模范作用,充分展现了新时期妇女党员的风采。
一是勇挑重担,做脱贫致富领路人。几年来,各级党委大胆培养和启用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女致富能手,女能人担任农村干部、企业负责人,培养出一批谋划型、实干型、知识型、开放型的妇女干部。格图营村委会委员、妇代会主任鲁瑞清利用当地资源引进资金和丈夫一起建起韩祯砖厂,年利润30万元;董家营支部书记关国清带领班子成员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为民办实事,投资50万元修绕村砂石路4.9公里,投资15万元建扬水站,投资45万元衬渠3.8公里,协调上级民政部门为90名孤寡老人领取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同时自己利用董医、开门诊的有利条件,经常为村民义务看病,被群众一致称为女能人、贴心人、好干部。
二是带头示范,做科技致富的带头人。以实施科技致富工程为主题,在农村广泛开展双学双比活动,组织女党员带头学习高科技、经营管理、法律法规等知识,有效提高了农村妇女特别是女党员的种养技能和市场意识,许多女党员成为发家致富的能手,成为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带头人。全县现有双学双比示范基地5个,创办了以葡萄庄园、黄河炖鱼为一体的旅游业农家餐馆30多家,以种养殖为主的基地20多家,在她们的带领下,基地充分发挥出了科技示范、辐射带头作用。
三是无私奉献,做扶贫济困的贴心人。以创建奉献社会,关爱他人为主题,开展争做新女性,树立新形象,巾帼助困,情暖千家,扶贫济困送春风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头和辐射作用,激发女党员无私奉献的工作热情。如双河镇组织了一支由女党员、女干部、女能人组成的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开展经常性的慰问、帮扶活动,义务担负起 户孤寡老人、病残人和其他弱势群体的救助工作,为他们办好事、办事实,受到群众的一致称赞。
四是艰苦创业,做个体经营的探路人。协调有关部门,举办妇女手工编制、美容美发、经济人培训班等技能培训。如双河镇哈啦板申女党员贾小清从开小卖部做起,经过几年奋斗又创办了农家餐馆,并和丈夫一起搞起了小工程队,成为远近文明的女能人。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女党员在经济建设中,在参政议政中,在乡风文明建设中都发挥出了一定的作用。
4、 农村女党员发展存在问题
3、培养发展工作不到位。调研发现,女党员平均党龄15年,有些村一直未发展女党员。
总之,当前农村女党员队伍现状就是五多五少。即年老的多,年轻的少;学历低的多,学历高的少;外出流动的多,在家的少;不任职的多,任职的少;从事打工、经商的多,从事家务、村务的少。
二 、 形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分析
形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但主要有以下几点: 制约农村女党员队伍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的、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具体的原因:
1、基层党组织认识不到位,对女党员发展工作不够重视。女党员发展工作未能引起农村党支部的高度重视,一些党支部对发展女党员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发展党员工作是党建工作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的重要工作,而只是片面认为只要经济搞上去,其他一切问题均迎刃而解,无暇顾及党员发展,特别是女党员发展工作,导致很多优秀的妇女没能得到及时发现和培养。另一方面,有些党支部负责人私心杂念重,尤其是村级组织,妒贤嫉能,害怕培养了苗子,失去了位子有的不愿发展年轻有为的女青年入党,有意提升门坎,让人觉得高不可攀;有的独断独行,搞个人主义。这些不良因素极大挫伤了广大女青年的自尊心,影响了她们的积极性,阻碍了发展女党员工作,导致了一些有志女青年只能望党兴叹。
2、 农村妇女对党的认识不够,缺乏入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是许多农村妇女对家庭的认可超过对任何其他组织的认同,把贤妻良母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对党的认识十分肤浅,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生儿育女,操持家务,或只顾发展家庭生产上,不参加学习、不参加工作、不参与社会活动,社会竞争力不强。二是有些村对党的基本知识的宣传工作难以做到广泛深入,导致农村妇女对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相当贫乏,认为入了党事事处处都要起模范带头作用,还要开会、学习和交纳党费,得不到实惠,缺乏入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农村女青年外流,女党员后备力量不足。主要有两种情况,即:外出和结婚。第一是外出,初中或高中毕业的女青年纷纷外出务工经商、打工挣钱,一方面由于城乡发展差距,她们大多不愿回乡,一心在外赚钱,很少考虑入党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她们常年在外,村党支部看不到、管不着,也难以将她们作为后备力量培养。第二是结婚,很多农村女青年在党组织培养未成熟时就结婚了,若落嫁本村,大多也会为了避免对男性造成威胁或对家庭造成影响,而自动拒绝组织对她们的继续培养,若外嫁异地,党组织对其的培养一般是付之东流了。
4、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阻碍了女党员的发展。主要是受封建残余思想的长期影响,农村中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等封建观念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的深层,妇女参政是爱出风头,不务正业。妇女入党得不到丈夫及家人的支持鼓励,入党积极性受到打击,多数女性政治觉悟偏低,党的知识贫乏,入党认识不高,对入党不入党存在无所谓的思想,参政议政所应具备的心理和文化素质、工作经验和组织能力等在整体上劣于男性,使一些女性参政素质低、竞争力弱。
5、发展女党员机制还不够完善。虽然发展党员工作有完整的规章制度可遵循,但在农村发展党员实际工作中,仍有一些人为或工作上的失误,制度往往未能真正落到实处,对女党员的发展没有要求,没有按比例发展,而是顺其自然,一年下来一个乡镇就发展一两个党员,甚至于一个女党员也没有。
三、在培养女党员方面的经验做法
1、加强宣传。
各镇妇联将宣传女性典型放在第一位,结合计生部门的三查一治等活动,对双学双比巾帼建功五好文明家庭等活动中涌现出的女能手、女能人、好婆婆、好妻子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大力弘扬传统的中华美德以及女性自主自立的创业典型。同时,加大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文明进步的妇女观,宣传妇女参政的意义和优秀参政妇女的业绩,在女性地位及参政要求上对各级组织进行宣传。通过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更直观地认识到女性的闪光点,为培养选拔女党员、女干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抓好培训。
利用每一次例会的机会,切实加强村级女干部、女农民技术员及女党员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女干部素质。在培训对象上,重点抓好新上岗的村级女干部的业务理论知识培训;在培训目标上,着力提高女性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在培训方式上,采取以会代训及结合农技司法等部门的培训活动,理论教育与技能教育相结合,以达到提高理论水平与提高工作能力相结合的目的。
3、注重培养
把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农村女干部、女党员、女能手的综合素质,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工作方针,围绕三培养发展女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女能手。采用定期培训、发放宣传资料及有关书籍、闲时走访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女党员的教育培训力度,使农村女党员基本上都掌握一门以上的致富实用技术,大力扶持农村女党员发展产业,在种植和养殖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把女能手培养成党员。在对各村致富女能手了解掌握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觉悟高的女能手,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对符合入党条件的及时吸收入党,使她们对依靠党的政策发家致富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为党的队伍增添了新的血液;把党员女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村后备干部。在村党支部认真筛选,妇联积极推荐,党委把关的基础上,将政治素质好、管理能力强的党员女能手,按照有关规定列为村后备干部,建立档案,加强培养,待条件成熟后,及时选拔担任村干部,使村班子成员结构得到优化。
四、农村女党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为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发展女党员工作,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形成利于培养发展农村女党员的良好工作格局。一是将发展农村女党员工作的有关政策和知识列入农村干部培训内容,提高农村干部对发展女党员工作的认识。二是组织部门制定党员发展规划时要充分吸收妇联组织的意见,督促检查时经常与妇联组织联系沟通,一起研究培养发展女党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努力形成组织部门与妇联组织相互配合、共同推进女党员发展工作的良好机制。三是在制定相关政策过程中,把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落到实处,贯穿于女党员发展的各个环节中,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发展女党员,体现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同时女性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二) 努力营造有利于女党员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妇联组织的引导、培养,也是女性成长的重要催化剂。 因此,妇联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立足职能、突出特色、把密切与妇女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组织发展壮大的根基,在农村妇女中深入开展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巾帼示范村创建活动等,帮助广大妇女发展生产、增收致富,使之成为致富能手、家庭美德建设标兵,并切实从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妇女入党积极分子和女党员,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为发展农村女党员奠定基础;同时妇联组织要挖掘树立优秀农村女党员典型,发挥典型引路、示范推动作用,教育和引导广大妇女正确认识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认识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责任,帮助妇女打破自身思想阴影,树立政治信念,对有群众基础的妇女典型要加强教育、引导和推荐,使之在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践中,主动靠近党组织,进而成为党组织中的一员。
(三)突出重点扎实做好农村女党员培养发展工作。
1、注重对年轻女党员的培养 。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农村,女党员年龄偏大,35岁以下的年轻女党员比例较少,甚至有的村出现青黄不接现象。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对年轻女党员的培养力度,打破通常观念,多渠道、多层面、全方位培养人才,使女党员队伍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在调整改革及新老交替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是在农村致富能手中培养。二是在村级组织中培养。三是在妇女先进人物中培养。要在安排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以及基层干部培训时,保证有一定的妇女入党积极分子参加,真正把教育培养工作落到实处。
2、强化女党员后备队伍建设 一是充分利用党员活动阵地。通过多种形式对女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及基本知识教育,搞好传、帮、带,促使其健康成长;二是实践锻炼促成熟。基层党组织要给妇女入党积极分子定目标、交任务、压担子、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或担任一定职务,使其在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妇联要主动向党委推荐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妇女,以壮大女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从而确保党组织的纯洁性、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