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汇报书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范文 > 社会报告 > 农村报告

农村档案工作自查报告(4篇)

发布时间:2022-10-09 07:06:01 查看人数:32

农村档案工作自查报告

第1篇 关于基层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基层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是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更好地服务“三农”,做好基层农村档案工作更是刻不容缓。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现状

基层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有领导分管,有工作措施,有业务指导工作班子。近几年来,县、镇、村坚持每年对农村医保、社保、农村低保、计生、户籍及新农村建设等档案进行上门指导。以双路村为例,xx年双路村办理农民自愿转让土地协议书及经营权证16户,填补资料64份,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591人,参合比例达到97.72%,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参合人数1746人,参合比例达95%。办理全村房屋确权登记1084户,提供80岁以上老人高龄补贴填报工作及211名低保、五保、优抚、残疾人农合免费服务工作,为已满60岁退休人员办理退休手续,共计48人次。但资料归档和档案管理工作滞后,很多之前收集过的资料由于缺乏系统的管理而遗失。基层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相对于档案工作的其他领域而言,仍然显得较为薄弱,尤其是村级建档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

基层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点多、线长、面广,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因而要搞好这一工作,任务异常艰巨。如何做好基层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三农”,服务民生,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好人员、经费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只有这样,基层农村档案工作才能巩固成果,稳步发展。

二、基层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基层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总的来讲,就是没有形成一个较完整的档案管理工作体系和业务规范,概括起来,大体上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忽视对档案工作的管理。部分村没有明确分管档案工作的专员,有的即使有分管专员,也是挂名。心里不想档案工作,眼里没有档案工作,嘴里不讲档案工作,更谈不上把档案工作列入工作议程、写入发展规划,没有专职人员管理,没有可靠的管护设备设施,不能发挥对村级档案的规范化管护。

2、硬件不齐,管理欠规范。当前,尽管加大了档案工作重要性的宣传,部分基层干部和农民的档案意识有了一定提高,开始收集、保管一些重要资料。然而,由于多种因素,档案工作还是相当滞后,无论硬性设施还是软性条件都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具体表现在,一是档案管理不集中,文件材料往往是谁办理谁留存。二是档案收集不齐全,整理欠规范。三是档案保管条件差,保管保护基础设施不齐全。四是人员变动不交接,造成责任不明,档案处于一种“断片”的状态。

3、档案形成难,留存少,利用率低。当前,部分村干部一是把工作“化简”,会议上作“口头报告”,矛盾调处搞“口说为凭”,书面材料和记录不齐全或是没有,影像资料更是少至又少;二是形成的文字材料不归档或是归档不及时,如一些上报材料、村务公开材料、工程建设材料等,工作一完,档案不管,使得村里各类档案存留相对较少,而且缺乏规范;三是虽然保存有部分档案资料,但是能够有效利用或是长效践行的不多,档案利用率偏低。

4、村级档案人员多为身兼多职,业务素质不高又斢动频繁。一方面,村一级的档案工作人员一般都是身兼数职,很少进行岗位培训和系统的业务学习,缺乏基本的档案业务知识。如村委会一般是副书记或是会计担任。一般情况下,他们都只能完成本职工作,完全无暇顾及档案工作,履行的只是一个资料保管员的职责。另一方面,档案专员斢动频繁,交接程序不规范,使得新手想整理档案也无从下手,都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造成档案工作“断片”、滞后的重要原因。

从调查中看到,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村级建档用档意识不强。当前,对于基层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不仅广大农民认识不够,就连一部分基层干部也没有高度重视。村干部和有关人员缺乏基本的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知识,不能做到有序科学地收集、管护和利用。

二是没有专项档案管理资金。现阶段,农村经济有了快速发展,村级收入逐年提高,但是,其财力主要用于发展、致富,真正用于档案工作的不多。这是造成一些行政村没有档案管理必要的设备设施,没有培训档案工作人员的重要原因。

三是制度不落实,监管难到位。一方面,村级档案工作制度不完善,村级干部大多年长,不熟悉电脑,靠的仅仅是手写口传,造成即使有很完善的制度也不能督促落实的局面。

三、加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对策,请保为切实解决基层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用好档案服务“三农”,我认为,要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一是成立工作机构:明确村书记或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并落实专人专职负责村级档案的收集、整理以及日常管理工作。二是制定工作措施:把档案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工作计划之中,并将年度考核与工资绩效挂钩,使档案工作与基层的各项事业同步发展。三是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对上争取项目、资金,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开展村级档案工作,保证各类档案的收集、整理、管护以及办公、培训、购置相应设施设备等所需资金。

第二,积极作为,多管齐下。宣传是农村档案工作的薄弱环节。可以通过开会、发放宣传资料、宣讲典型事例等形式开展生动形象的宣传教育。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农村离任老村干部、退休老职工、老退伍军人、老党员、老模范或致富能手的作用,让他们成为档案工作义务宣传员。多管齐下,多种形式,有目的地宣传档案的作用、档案工作的意义和档案有关知识,达到增强档案意识的目的。

第三,完善机制,加强监管。要健全制度,做到基层农村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保管、档案人员变动后的交接等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第四,加大投入,改善档案保管保护条件。基层农业农村档案是国家全部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保护好这部分档案利于国家,惠及子孙。行政村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基层档案工作,相应增加档案工作的投入,逐步配置、改善档案设备设施,使档案处于安全、良好的环境之中。

第2篇 关于铁岭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调查报告

关于铁岭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调查报告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部署,全面提高我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水平,探索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服务'三农'的新途径,近期,市档案局对全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铁岭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全市各级档案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与涉农部门密切配合,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和社会改革、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增收,切实做好档案工作,在服务'三农'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促进了全市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农业和农村档案基础工作不断强化

1、乡(镇)和村级建档工作全面开展。目前,全市乡镇建档率达100%,档案管理升级率达74%(晋升省、市档案工作先进单位);村级建档率达94%。建档的乡(镇)、村基本上达到了档案工作有分管领导、有具体工作人员、有规章制度、有库房或装具、档案实现规范化统一管理的目标。

2、乡(镇)、村档案的种类和载体已由单一的会计、文书档案向文书、会计、科技、专业、村民、声像、电子等多门类和载体档案并存发展。有的乡镇、村还建立了地方特色专业档案。如铁岭县凡河镇蔬菜档案、开原市三家子乡草莓档案、靠山镇苗木花卉档案、昌图县付家镇花生档案、大洼镇马铃薯档案。截止到现在,全市乡(镇)共保存档案106823卷,村级档案室保存档案281824卷。各门类和载体的档案不仅如实记载了农村的发展变化,为农村干部开展工作提供了依据和参考,也成为农村百姓致富的家底和财富。

3、除乡(镇)、村建档外,一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开始建档,初步形成了林、药、蛙、菌、畜和优质米、山野菜为主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档案。

(二)'三农'档案工作新领域不断拓宽,为农村发展服务的力度不断加大

各级档案部门把为'三农'服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紧紧围绕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展档案工作,为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科技创新、基层民主政权建设和维护农民利益提供服务。如与税务部门一起建立规范农村税费改革档案,为减轻农民负担提供依据;与宣传部门共同建立农村文明村、文明户创建活动档案,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劳动部门联手创建劳务输出人员档案、农村富裕劳动力档案(全市共计12172卷),为农民务工、增加收入提供了方便;与城建部门共同建立小城镇建设档案(全市共计23897卷),推动了小城镇建设的发展;与农业等部门联手建立土地(荒山、滩涂、山林、鱼塘)承包、流转档案(全市共计6072卷),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各地档案部门积极支持农村信用社建立农户信用档案和'信用联合体'档案,解决了农民贷款难、信用社收贷难的难题,为农民和金融部门架起了信用桥梁;各县、区档案部门还指导帮助村级组织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有力地维护了农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真正做到了'群众明白,干部清白'。2004年4月,国家实行向种粮农民发放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政策以来,昌图县档案局把构建'三农'档案的重点放到两项补贴的建档和管理上。切实做到精心组织、全面安排、跟踪指导、规范建档,使建档与粮补工作同步进行,形成补贴档案17389件,其中粮食直补12528件、良种补贴4861件、光盘114盘,为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留下了公开、公平、公正、及时、足额发放的历史凭证。由于粮补建档工作跟的紧,粮补工作落的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他们在2004年的种粮投入高于以往任何一年。昌图县2004年粮食生产获得大丰收,总产量达34亿斤,比上年增产13亿斤。总之,'三农'档案工作的开展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全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发展不平衡。经济条件好的乡(镇)、村好于经济条件差的乡(镇)、村,乡(镇)档案工作明显好于村级档案工作。全市尚有6%的村级组织未建档。二是有的乡(镇),特别是村级档案疏于管理、有法不依。有的村收集的档案材料严重不全,甚至散存在本人手中,有的已经丢失;有的村档案保管条件简陋,安全措施不到位,火险、水险、盗险隐患突出。三是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农业和农村改革新形势的要求。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形成的一些新领域档案没有得到有效管理;多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科技户、专业户、示范户档案意识薄弱,未建立自己的档案,档案管理处于无序状态;档案工作为'三农'服务的重点不够突出,深度和广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展。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不健全。有些涉农部门和乡、村领导对档案工作认识不高、重视不够,对'三农'档案工作发展缺少规定、部署、检查、考核等方面的约束和引导,更缺少资金投入。乡、村档案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流动频繁,难以胜任工作的需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思想不解放,工作中有畏难情绪,工作重点不突出,方法单一,存在着广泛宣传、宏观管理和具体指导、培训、检查不到位的问题。

二、加快全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发展的建议

(一)健全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管理体制

县、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和涉农部门要明确档案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充分发挥主管作用,将档案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当做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改善农村档案的保管条件,制定有利于'三农'档案工作发展的办法、规定,将'三农'档案工作纳入领导班子目标管理和'三农'工作计划之中,将村级建档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的考核内容,做到档案工作与'三农'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验收,使'三农'档案工作与'三农'工作同步发展。市、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农业、民政、建设、水利、土地、林业、科技、卫生、文化等部门的沟通和协调,配合涉农部门共同抓好对'三农'档案工作的指导和监督,逐步完善以加强乡(镇)、村、农事企业档案室建设为主体,以广大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条块结合,行业主抓的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管理体系。

(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机制

市、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做好为'三农'服务方面的档案工作当成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履行筹划、组织、管理、监督'三农'档案工作的职责,依据《档案法》、《辽宁省档案条例》和《铁岭市档案管理办法》加强对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要讲究工作方法,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宏观指导与具体指导相结合。要针对我市'三农'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加强我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意见》,并以市委办和市政府办的名义下发;制定和出台《铁岭市村级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铁岭市村级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标准》。要开展针对乡(镇)、村档案管理工作的专项执法检查,对违法案件严厉查处。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层档案人员的培训力度,针对乡(镇)、村档案人员兼职多、流动性大、专业水平不高的特点,改进培训内容,开展经常性、专题性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技能。要进一步巩固乡(镇)、村建档成果,在规范管理、提高水平上下功夫。乡(镇)、村档案部门要把收集全农业和农村档案信息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好,特别要注意收集与农民切身利益有关的文件材料,整合档案资源,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同时,要注意改善乡(镇)、村档案的保管条件,加强安全保管制度建设和防范措施,杜绝各种不安全因素,确保档案的安全。对经济条件差的地方,可开展'村档乡管'的尝试,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档案工作管理机制。

(三)突出重点,为'三农'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各级档案部门要牢固树立为'三农'服务的思想,牢牢把握农业和农村改革方向,紧扣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热点、难点和关系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找准为'三农'服务的切入点,理清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落实为农民服务的各项措施,紧紧围绕农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农业科技创新、基层民主政权建设以及农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创新服务方式,扎扎实实做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

1、要围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建立村务公开和民主档案监督管理工作网络。把档案工作纳入村务、政务公开考核内容,建立由一把手亲自主抓,有关人员互相协作,档案员具体操作的运行机制,形成有人抓、有人管、有人监督检查的工作格局,保证村务公开档案管理与村务公开工作同步进行。

2、要围绕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做好小城镇档案的管理工作。把小城镇建设档案工作纳入小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个环节,确保小城镇建设档案管理与小城镇建设同步进行。

3、要围绕阳光工程,建立并管理好农村富裕劳动力档案,为各级政府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档案,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进步提供服务。

4、要围绕落实土地承包政策和妥善解决土地承包纠纷问题,进一步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档案的管理。根据省档案局和省农委的要求及当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档案管理的现状,县(市)、区档案馆应将土地承包档案接收进档案馆一份,实行专题、专门管理,并无偿向乡(镇)、村级组织和农民提供利用。乡(镇)村档案部门要及时将土地承包与经营权流转过程中的形成的档案实行动态管理,无偿提供利用,保证土地流转收益归农户,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5、要围绕省政府《关于支持县城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抓好农业园区和基地档案建设,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目前,我市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市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家、省级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五家。参与农业产业化的农户总数26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43%以上。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一千万元以上的产业化龙头企业36个。各级档案部门要把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创汇农业等作为档案工作服务的重点,重点抓好这些龙头企业档案工作,促进和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档案的建立。要加强对农业园区、农业科技示范园、科技示范户、专业户建档的引导和档案管理,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特别要指导、帮助农民建立农产品种植、养殖档案,从农产品生产的源头抓起,对种养殖基地农副产品生产环境、条件及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的全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

6、围绕'农业科技入户'、'百万农民上网'工程,配合农业科技部门建立农业农村档案信息平台。争取用五年时间基本建成以涉农部门为主要信息源,以乡镇档案室为信息站,以村档案室和示范户为信息点的三级农业档案信息网络。

7、围绕实行'村会计委托代理制',加强对村级财务会计档案的管理。实现'代理制'的乡镇要建立会计档案室(柜),明确专人对村级会计档案进行管理;未实行'代理制'的村,由村会计负责会计档案的整理立卷、保管、调阅工作。会计年度结算后,移交村委会档案室。

铁岭市档案局 谷占秀 王洪庆 宁文丽

二○○五年十一月五日

第3篇 农业与农村档案工作状况调研报告

为全面提高我县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水平,探索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服务“三农”的新途径,根据县委学科办《关于认真做好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工作的通知》精神,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县档案局局长李美萍带领县档案局有关业务人员,深入金马等乡镇及部分涉农单位,采取现场查看、征求单位领导意见、与基层档案人员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对我县当前农业农村档案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现状

**县全县辖5镇3乡81个村委会486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近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档案部门和农、林、水、土、民政等涉农部门相互配合,全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成效显著:全县各乡镇机关档案室管理全部达到四星级以上等级标准;各乡镇涉农站所及村委会建档率达100%,其中已有5个社区和5个村委会档案室建设达到三星级等级标准;农村第二轮土地延包档案、土地经营权证补换发档案、农村税改档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等涉及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档案全部规范建档,部分已接收进馆。

二、我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在管理体制、人员和设施设备的配备、经费落实、档案资源建设及建立档案工作长效机制方面还存在不足,还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档案管理体制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农业农村档案难以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原有的档案工作体制不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乡镇作为一级政权组织,既有齐全的职能部门,还有村委会(社区)、站(所)等单位,但是乡镇作为一个立档单位,其在县档案馆中只有一个全宗,乡镇档案室作为综合档案室,必须集中管理乡镇各类档案。而事实上,乡镇各类档案无法做到综合管理,而只是保管乡镇党委、人大、政府、群团的文件材料,所辖站(所)等单位的档案都是分散在各站(所)管理,由各单位自行整理立卷保管,因而难以实现档案集中统一管理,使乡镇档案无法反映乡镇档案的全貌,阻碍了乡镇档案作用的发挥。

(二)农村基层档案意识淡薄。多数乡镇分管领导和档案人员对档案工作的认识相对到位,但多数村委会干部对档案工作知之甚少。受“就档案抓档案”、“重藏轻用”的传统思维影响,基层单位普遍只重视对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而没有把农业和农村档案与“三农”工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地联系起来,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档案的价值具有滞后性、潜在性和间接性,导致基层干部群众缺乏对农业和农村档案需求的迫切性,档案工作在他们心目中地位不重要,有的对档案还不甚了解。上述原因致使农业和农村档案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方面,还显得内容单一、服务不力。

(二)发展不平衡。乡镇与乡镇之间,站所与站所之间,村与村之间明显存在差异;乡镇档案工作明显好于村级档案工作。

(三)档案人员变动频繁、业务不熟练。目前,各乡镇档案人员均为兼职,档案人员由于兼职过多,不能专心从事档案工作。加之变动频繁,档案人员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难以得到提高,造成档案业务不熟,难以独立完成立卷归档工作任务,更不能从事对基层档案业务的指导工作。少数兼职档案人员甚至把档案工作当作一种额外工作,敬业精神不强,不能全身心地投身农业档案工作。

(四)设施设备难以满足安全保管需要。少数乡镇受办公用房的限制,没有专门的库房,综合档案室成为了杂物间;部分乡镇机关档案室缺少防盗、防火、防潮、防尘设备;少数乡镇档案室档案装具老化、数量不够,对档案安全保管极为不利。村民委员会档案保管条件更差,还存在无房无柜无设备现象,档案资料分散在个人抽屉里。(五)归档整理和管理还不够科学。突出的表现在,一是收集不够齐全;二是整理不规范;三是重文书档案轻其他如图片、影像、实物等档案。

(六)现代化管理水平普遍较低

5镇3乡虽然全部按要求统一安装了“南天档案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但目前还处于文书档案目录的录入阶段,部分档案人员对“南天”软件的操作还够熟练。多数乡镇现代化管理档案的工作仅仅是处于起步阶段,距原文数据库的建立还任重道远。村委会一级现代化管理档案工作几乎所有为零。此外,服务手段还不够健全,档案检索方法还比较原始。

(七)撤并乡镇档案迟迟未接收进馆。撤并乡镇档案的移交和接收制约因素较多,至今尚未接收进县档案馆,难以确保齐全、完整和不发生安全事故。

三、加强我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对策

针对以上我县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为推动档案工作切实有效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按照省委农办、省档案局、省民政厅、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精神,各级档案部门、县属各有关部门、各乡镇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正确认识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责任感,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实际,扎扎实实地做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

(一)完善机制,统筹规划全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县档案行政部门要把做好为“三农”服务方面的档案工作当成档案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认真履行筹划、组织、管理、监督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职责,依法加强对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要讲究工作方法,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宏观指导与具体指导相结合。要针对我县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加强**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意见》,要制定和出台《**县村级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县村级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

(二)加强协作,促进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不断发展。档案部门、县属各有关部门、各乡镇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新修订的《云南省档案条例》的有关规定,把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规划和计划中,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领导,把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在研究部署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同时,强调切实做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二是在下达有关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规划、计划和任务时,强调将工作中产生的文件材料收集归档;三是在检查新农村建设工作时,同步检查新农村建设文件材料的归档情况;四是要及时解决档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不断加大投入,改善档案工作条件,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健全机制,强化乡镇档案工作职能。乡镇档案工作是我国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各乡镇要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把档案工作列入本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有关部门的工作目标,与其它工作同布置、同检查;二是主要领导要经常过问、了解本乡镇档案工作情况,分管领导要落实责任,积极协调理顺关系,从人力、财力、物力上对档案工作给予支持;三是要创造条件,为乡镇档案室建设、村委会(社区)档案室建设解决好经费、库房、设施设备等各种实际问题;四是要保持专(兼)职档案人员的相对稳定,保证他们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履行乡镇档案的行政管理职能,做好对乡镇机关、基层站所、村委会(社区)档案的监督和指导工作。五是要注意收集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切身利益、农村政权建设、小城镇建设密切相关的文件材料。以服务为宗旨,依托乡镇综合档案室积极开展档案咨询、利用等服务,为农民查阅利用档案提供方便,为农业农村工作提供优质服务。(四)整体推进,全面完成村级建档升星级工作。村委会(社区)建档工作是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直接责任主体,也是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一是各村委会(社区)文书要担负起兼职档案人员的工作职责,具体负责本行政村形成的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工作;二是各村委会(社区)要积极筹措档案工作必须的经费,有条件的要设立档案室,条件好的要建成档案、图书、资料、科技信息合一的综合档案室,条件有限的至少要有一组档案箱柜,确保档案的安全保管。三是要以档案管理升星级工作进一步促进村级档案的规范管理。已完成升星级验收的要进一步查缺补漏,做好巩固提高工作,在安全保管、提供利用、搞好服务上下功夫;还未开展升星级工作的,要按照年初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签订的目标责任书要求,按时按质完成升星级验收工作。各村委会(社区)要建立健全归档、保管、借阅、移交制度,并执行到位,维护集体和村民的利益。村委会换届时,有关人员应进行档案移交,履行交接签字手续,不得将档案资料据为己有或销毁。行政村撤销、合并时,应明确档案的归属与流向,防止档案流失。四是要注重加大农村基层党群工作、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村务工作、农业生产活动、土地山林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文化建设等活动中产生的各类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力度,并按时整理归档,丰富农村档案信息资源。

(五)加强指导,提高农业农村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一是要创新服务机制。档案部门要按照“农业和农村工作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服务到哪里”的总体要求,抓住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任务,结合实际,找准档案工作的切入点,制定出适应本地区特点的具有长期指导意义的规划,并不断去发展和完善;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利用广播、会议、宣传栏、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加大《档案法》、《云南省档案条例》等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乡镇、村干部及农民的档案意识;要加快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增强“三农”档案工作的公共服务能力,逐步使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由乡镇、村委会建档工作向整个农村经济社会档案工作转变,实现“三农”档案领域的拓展。二是要加强督查指导。要针对乡镇、村委会(社区)基层档案人员兼职多、变动频繁等特点,以通俗简明实用、因地制宜的方法,采取专题培训和集中辅导的形式,以乡镇为单位,集中或分片辅导各村档案人员整理档案,提高农村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要将乡镇和村委会(社区)档案管理情况纳入年度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的内容进行检查,推动乡镇和村委会(社区)规范建档,保证乡镇和村委会(社区)档案工作的连续性和长效性。三是要培育推广典型。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典型,及时总结推广;要进一步强化乡镇机关档案管理职能,重视抓好撤并乡镇的档案移交工作;要建立村级档案管理示范点,引导带动其它村建档;要建立和完善农业农村档案工作联系点,及时了解掌握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新动向,指导和推动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开展。四是要建立农村民生档案。要结合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要求,切实做好新兴农业优势产业、农业产业化、无公害农产品、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活动产生的文件材料、科技资料和特殊载体(录音、录像、照片、电子文件)资料的归档和利用工作。加强对行业协会、经济联社、专业合作社、规模种植(养殖)户等新经济组织的建档及开发利用的指导工作,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生产和管理中的作用。总之,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是一项复杂、难度大的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制约因素多,存在意识、体制、人才、资金等诸多历史和现实问题。只有想方设法多方配合,采取一切有效途径和方法,克服重重困难,才能进一步做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第4篇 关于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是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做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三农”,促进衡东农村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近期,衡东县档案局组织有关人员,深入乡镇及部分涉农单位,采取现场查看、会议交流等方式,对全县农业农村档案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现状

衡东县是革命老区、农业大县,辖24个乡(镇),561个行政村,73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0%。目前,全县建有23个乡镇档案室,1个乡镇档案馆(霞流镇),4个村级档案室。

我局一直重视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有领导分管,有工作措施,有业务指导工作班子。近几年来,我们坚持每年对农村医保、社保,农村低保、计生、户籍及新农村建设等档案进行上门指导,尤其是全县林权制度改革档案,我们更是把它当作当前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6月下旬,我局派出6名专业技术人员进驻县林改办进行业务指导,至目前,时间持续3个多月未间断,帮助指导整理林改档案5万多户,极大是促进了全县林改档案的规范整理,得到了市、县林改部门的高度评价。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由于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客观条件等诸多原因,我县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相对于档案工作的其他领域而言,仍然显得较为薄弱,尤其是村级建档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

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点多、线长、面广,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因而要搞好这一工作,任务异常艰巨。如何做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三农”,服务民生,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我们认为,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好人员、经费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只有这样,农村档案工作才能巩固成果,稳步发展。

二、我县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县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总的来讲,就是没有形成一个较完整的档案管理工作体系和业务规范,概括起来,大体上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忽视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和管理。部分乡镇没有明确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有的即使有分管领导,也是挂个名,心里不想档案工作,眼里没有档案工作,嘴里不讲档案工作,更谈不上把档案档案工作列入乡镇工作议程、写入乡镇发展规划,造成档案工作没有经费保障,没有专职人员管理,没有可靠的保管保护设备设施,不能发挥对村级档案的监督指导作用等等。

2、档案管理不规范。当前,尽管加大了档案工作重要性的宣传,部分乡镇、村干部和农民的档案意识有了一定提高,开始收集、保管一些重要资料,然而,由于多种因素,档案工作还是相当滞后,无论硬性设施还是软性条件都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具体表现在,一是档案管理不集中,文件材料往往是谁办理谁留存。二是档案收集不齐全,整理欠规范,也不向县综合档案馆移交档案。据了解,我县各乡镇1989年以后形成的档案,目前全部存在各乡镇档案室,没有向县综合档案馆移交。三是档案保管条件差,保管保护基础设施十分简陋,根本谈不上防火、防潮、防盗等“九防”,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四是人员变动不交接,造成责任不明,档案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

3、档案形成难,留存少,利用率低。从调查中发现,目前农村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档案意识严重缺失:一些村干部一是把工作看得过于简单,会议上作“口头报告”,矛盾调处搞“口说为凭”,没有书面材料和记录;二是形成的文字材料不归档,如一些上报材料、村务公开材料、工程建设材料等,工作一完,档案不管,使得村里各类档案存留相对较少;三是虽然保存有部分档案资料,但只是在处理重要事件,或者解决切身利益和矛盾冲突时才想起来利用,平时很少有人问津。

4、档案人员多为兼职且业务素质不高又斢动频繁。一方面,乡镇、村一级的档案工作人员一般都是身兼数职,很少进行岗位培训和系统的业务学习,缺乏基本的档案业务知识。如乡镇多是办公室秘书等兼任,村委会则是会计兼任。一般情况下,他们都只能完成本职工作,完全无暇顾及档案工作,履行的只是一个资料保管员的职责。另一方面,乡镇档案员斢动频繁,有的甚至是一年一换。由于新手不懂档案业务,想整理档案也无从下手,都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造成档案工作滞后的重要原因。

从调查中看到,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村级建档用档意识不强。当前,对于农村档案工作重要性,不仅广大农民认识不够,就连很大一部分乡镇机关及其领导干部也认为可有可无的。村干部和有关人员缺乏基本的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知识,不能做到安全有序科学地保管和利用。

二是没有专项档案管理资金。现阶段,农村经济有了快速发展,农民收入逐年提高,但是,其财力主要用于农业的再生产,真正用于档案工作的几乎为零。这是造成一些乡镇和行政村没有档案管理必要的设备设施,没有培训档案工作人员的主要原因。

三是制度不落实,监管难到位。一方面,村级档案工作制度不完善,村会计对有关制度不了解,因此档案工作制度得不到落实。另一方面,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由于人员少、经费少、没有工作用车等原因,开展档案监督指导一般也只是到乡镇一级打止,村一级档案监督指导目前都是由机乡(镇)政府档案部门进行,而乡政府具体从事档案工作的一般是乡秘书,其对村级档案工作的监管或没有措施,或没有时间,或自己也是个“门外汉”根本谈不上指导和监管。造成即使有很完善的制度也不能督促落实的局面。

三、加强我县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对策

为切实解决农村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用好档案服务“三农”,落实好市局《关于开展“新农村档案工作基础业务建设年”活动实施意见》精神,我们认为,要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解决现实问题

一是成立工作机构:⑴县级人民政府成立“农业农村档案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县级党委或政府分管农业工作的领导担任,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各“涉农”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⑵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配备工作班子,负责农业农村档案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⑶乡镇要明确一名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并与县级人民政府签订农村档案工作责任状。乡镇和行政村要指定专人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以及日常管理工作。

二是制定工作措施:⑴县级人民政府要把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工作计划与建设内容之中,使档案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事业同步发展;⑵县级人民政府农村工作部门要把各乡镇和各涉农单位档案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并确定一个考核分值;⑶明确年度档案工作没有达到合格标准的单位,新农村建设工作实行一票否决。

三是解决实际问题:⑴县级人民政府每年按村平1000元的标准,在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中解决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农业农村档案业务经费,并安排相应的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⑵各涉农单位、乡(镇)、村每年要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保障农业农村档案工作,要保证档案部门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保护以及办公、培训、购置相应设施设备等所需资金;⑶配备一台工作用车,确保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有序开展。

第二,积极作为,多管齐下,大力搞好农村档案宣传工作。宣传是农村档案工作的薄弱环节,加大档案工作宣传力度,增强基层乡、村、组干部和广大村民群众的档案意识就成为农村档案工作的首要任务。一是可通过开会,发放宣传资料,举办档案巡回展,利用农村赶集开展档案下乡等形式大力宣传。二是利用档案发挥作用的典型事例,通过有关人员现身说法,开展生动形象的宣传教育。三是要充分发挥农村“五老”(即离任的老村干部、退休在村里居住的老职工、老退伍军人、老党员、老模范或致富能手)的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档案工作义务宣传员。多管齐下,多种形式,有目的地宣传档案的作用、档案工作的意义和档案有关法规知识,达到增强群众档案意识的目的。

第三,完善机制,加强监管,切实抓好业务指导工作。首先,要逐步建立乡镇一级档案馆,配备2名以上专职档案工作人员,并归口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领导,从体制上、根本上解决对农村档案工作长期监管和指导的问题。其次,要健全制度,做到农村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保管、档案人员变动后的交接等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再次,建立“村档乡管村用”的村级档案工作机制。除条件特别好的村外,其他各村需要整理的档案资料全部移交到乡镇档案管理部门,由乡镇人民政府安排时间、经费、人员进行整理,并建立专柜,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最后,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配备工作用车,把村级档案工作纳入档案业务监督指导和行政执法检查范畴,与县直单位、乡镇机关同等对待。

第四,加大投入,改善档案保管保护条件。农村档案是国家全部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富贵财富,保护好这部分档案利于国家,惠及子孙,否则将成为历史的罪人。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那些保管条件差,不能确保档案安全的单位,要根据档案法的精神,令其整改。县、乡镇、村都要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相应增加档案工作的投入,逐步配置、改善档案设备设施,使档案处于安全、良好的环境之中。

XX年9月27日

农村档案工作自查报告(4篇)

关于铁岭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调查报告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解决#039;三农#039;问题的战略部署,全面提高我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水平,探索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服务#039;三农#039;…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档案工作范文

  • 农村档案工作自查报告(4篇)
  • 农村档案工作自查报告(4篇)32人关注

    关于铁岭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调查报告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解决#039;三农#039;问题的战略部署,全面提高我市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水平,探索农业和农村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