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学校家庭教育调研报告
一、调研的目的和意义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起步最早、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塑造了一个人个性、品德、修养、爱好、才能等,对促进少年儿童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状况如何,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的质量,也决定着未来国民的整体素质。本次对本地区的学生家庭教育情况的调研,将有助于家校的相互配合,提高对学生教育教学的管理水平。
二、地区现状分析
我校地处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石炭井沟口办事处,距离城区较远,学校服务范围4平方公里,人口9千人,本地主要经营果园和农产品,经济产品比较单一,被规划为防护林带。随着城市化进展的加速,本地区人口逐渐减少,有75%居住的是老人,还有一些是租地种粮和租果园的,隔代教育、单亲家庭是这一地区家庭的特点。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调查对象主要为小学二至九年级学生的家长,发出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7份。
四、结果与分析
对问卷所得资料进行了定性分析,再结合访谈所得的材料得出以下结论:
(一)从家长的学历来看:父母亲的文化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思想与方法。而父母亲的学历层次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水平的高低状况。调查表明,我校学生父母亲的学历情况是:父母亲是大专文化以上学历的约占其总数1.55%;父母亲是高中文化学历的约占其总数5.1%。父母亲是初中以下文化学历的约占其总数83.35%。
(二)从家庭的经济收入来看:由于各种原因,大部分家庭收入不容乐观,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约占68.65%,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差的约占26.74%,家庭经济状况很差的约占4.61%。
(三)从家长的教育观念来看:几乎所有的家长关注的是孩子的品德教育,其次是身体健康,再次是智力开发。家长的教育观念有所转变,但是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重视程度,从“投资让孩子课余参加培训”来看,小学家长比较重视“唱歌、跳舞、美术”等,而初中学生家长比较重视“文化课补习”,从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满意看,小学学生家长满意程度较高,而初中学生家长满意程度较低。
(四)从家长的教育内容来看:还是重视书本知识,课外阅读书籍极少,但从“您孩子经常做的家务”来看,几乎所有的学生在“扫地倒垃圾、洗衣服、做饭”方面做得比较好。
(五)从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来看:大部分家庭民主氛围较浓,从“您孩子成绩不理想时采取的教育手段”来看,大多数家长都是“谈心”,“责骂、打罚”较少。从“您教育孩子最大的烦恼”来看,“孩子个性强,不听话”较多,其次是“没时间”。可以看出家庭教育方式方法有很大改善。
五、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责任观念仍然落后
部分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了学校,教育孩子就属于学校的事了,培养和教育好孩子是学校的应尽之责。近些年,很多家长忙于生计,将孩子交到学校之后就不闻不问了。特别是到了高年级,有些家长从来不到学校或向老师了解子女在校学习情况,连家长会也不来参加,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个班级,老师是谁,对孩子学习情况就更不清楚了。家长不关心在校子女的表现,,有些家长还习惯替子女说话,庇护孩子的缺点和错误。部分家长与学校缺乏配合和协调,致使学校教育成效减弱。
第2篇 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报告
“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系统实验研究”是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教委重点课题,由栾传大研究员牵头成立全国总课题组,组织了20多个省市地区的中小学校参与共同研究。在总课题组的指导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单位的支持下,从1997年初开始,广西课题组作为总课题组的副主任研究单位,组织了5个实验单位、88所中小学校进行了实验研究,参与实验的教研员、教师1200余人,学生近3万人。在所有参与者的共同努力下,本课题实验研究已完成了一个实验周期任务。
一、课题的提出、确定和假设
(一)提出与确定
xx主席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十分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江主席还要求全国青少年“弘扬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和革命道德传统,吸取人类一切优秀道德成就,努力创建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中国有着50XX年灿烂的文化传统,素以文明和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精神脊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社会伦理道德滑坡的情况比较严重,优秀的传统也被忽视,青少年更是深受其害,中小学生中独生子女多,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较差,德育效果欠佳等等,使精神文明建设受到很大影响。
由此可见,利用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这一特有资源对青少年学生和家长乃至社会公民进行道德教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祖国的需要,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丰富中小学德育内容,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教育青少年学生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学会做一个现代的中国人的需要。
与其它德育工作一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必须全社会齐抓共管,方能取得最佳效果。经过了解和考察,结合我自治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经请示自治区教委领导同意,我们决定参与栾传大研究员组织的全国“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系统实验研究”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由广西教育学会牵头,成立“广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课题组”,在我区部分中小学中进行实验研究。
(二)假设
从时代要求出发,将传统美德与现代精神相融合,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的作用,探究“三结合”传美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模式,继承中华美德,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品质;为培养合格的、跨世纪的现代中国人打好道德素质基础,提高中小学德育整体水平,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二、实验对象与组织
(一)实验对象
主要对象是中小学生。同时也对中小学教师、家长和社区教育所辖单位的公民进行传美内容的教育。
(二)实验研究组织
本实验研究课题实行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宏观调控、各负其责的组织管理办法。自治区成立“广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课题组”,课题组成立领导小组(由自治区教育学会1名副会长任组长、教育厅基教处和学会秘书处各1名负责人任副组长)并设有办公室,在全国总课题组的指导下,负责制订本自治区的实验研究方案及工作规程、管理条例,提出实验研究的总体思路、模式,培训实验教师和指导人员,指导实验单位和实验校点的实验研究,控制实验进程,总结、交流实验研究经验,表彰先进等。
自治区课题组之下,成立了5个实验研究单位,其中有4个地级市,即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和北海市实验研究单位;l个少数民族乡镇,即龙胜瑶族自治县平等乡实验研究单位。5个实验研究单位也均成立了领导小组,市教委领导任组长,教科所和学会的同志任成员。由各实验研究单位确定实验校点,具体负责校点的实验研究管理和指导工作,交流本市实验研究经验。
各实验研究学校也成立了领导小组,校领导任组长、政教主任具体负责,确定本校研究的子课题和实验的重点德目内容,组织教师具体实施。
三、实验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实验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德目体系为内容。具体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警语名言500句》为主要实验教材,辅之以适合各地实际情况的部分材料。
我自治区各实验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具体选择课题进行研究,(课题略)。
具体实验研究的方法、途径与步骤:
主要采取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调查法 根据传美教育的内容,设制各种调查表,通过召开座谈会、找学生个别谈话、进行问卷调查、走访家长和社区等多种形式按德目内容调查了解当时学生、家长的各种思想认识和表现,同时收集各种相关的资料,为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传美教育打下基础,为课题研究提供背景材料。
2.实验法 主要是自然实验法。通过传美知识的传授和多种形式、多渠道的传美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家长)道德认知,探索“三结合”传美教育的模式和运行机制。
3.比较法 主要是作纵横向比较。通过实验校实验前后和实验班与对比班在道德品质素质等方面状况的比较,验证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和实验的效果。
4.行为训练法 即在实践中训练学生形成传统美德行为的方法。通过教学形式、实践活动形式等多种形式进行反复、长期训练。例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手拉手”活动等等。
5.考核评价法 制订《传统美德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及学生素质个性发展评价表》等评价标准,通过自我评价、教师评价、集体评价、家庭评价和社区评价,使学生清楚自己在各个层次的表现及努力的方向,达到传美教育之目的。
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们从广西实际情况出发,在具体操作上,各实验单位普遍按照“一种模式”、“十一个结合”的做法来实施。
一种模式:即以学校为主导,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的“三结合”区域传美教育模式。此模式主要是以学校为切入口,首先在教师和学生中进行传美教育,通过学校的传美教育,向家庭和社会辐射,带动和指导家庭、社区的传美教育,逐步形成“三结合”的传美教育网络,创建良好的学校、家庭、社区传美教育环境,提高学校传美教育的实效性,并达到深化传美教育的意义之目的,即:以传美教育促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提高学生和家长、社区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而为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使学校的传美教育得以升华。
十一个结合:
1.学校传美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对学生进行传美教育的基础。我们以学校为主导,把传美教育辐射到家庭,在抓好学校传美教育的同时,对家长进行传美教育,让家长做好孩子的表率。创造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发挥家庭美德教育功能,成立“传美教育家长委员会”,与学校一道共同抓好学生的传美教育。主要措施有:
(1)办好家长学校。通过家长学校,采用专题讲座,播放学校传美教育录像片等方法向家长进行传美教育,提高家长的传美素质,在此基础上,协助学校做好学生的传美教育工作。
(2)举行“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活动。请家长到学校听传美课,参加传美活动,参观传美展览等等,家长与学生共同接受教育,并增强家长参与学校传美教育的自觉性。
(3)编辑传美教育资料。例如《美德》校刊、《传美教育家长报》等,发给家长学习,并要求反馈学习心得,学校将写得好的登出来,学生、家长互相促进。
(4)坚持家校联系制度。建立传美教育家校联系卡,例如,“孝敬卡”、“在家表现活动表”等,及时交流学生在校在家的表现。有的实验学校还布置传美教育作业,例如平时主动协助家长料理家务外,假期连续当一周家长,写出当家体会,由家长评价等等。
(5)建立评选表彰优秀家长制度。评选“合格家长”和“优秀家长”,召开“教子有方经验交流会”、“传美教育优秀家长表彰会”等,让优秀家长传授经验,为家长戴红花。发奖状。
通过以上做法,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优势互补,形成合力。
2.学校传美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
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既可以检验学校传美教育的成果,又直接影响着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因此,我们把学校的传美教育向社区辐射,以社区为依托,动员各方面力量与学校密切配合,加大传美教育力度,创设大的良好的育人氛围。在这方面我们也是采取由小区域逐步向大区域发展的办法。
首先是建立小区域的传美教育网络。即把与学校有密切关系和学校周边的单位动员起来,例如:与同学校挂钩的驻军、武警、派出所、机关单位和学校所在地的小区、街道、厂矿企业等共同成立“传美教育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学校、家长委员会和各单位的负责人组成,其职责为:协助学校搞好对学生的传美教育;对辖区内各单位的公民进行传美教育。在该委员会的统筹指导下,各小区形成了强有力的教育合力,构建了全方位的传美教育环境。强化了学校的教育环境,建立了良好的家庭环境,优化了社会教育环境。
在区域传美教育网络的建立中,我们还十分注意发挥区域在传美教育实验基地方面的作用,例如区域内部队、纪念场馆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3.传美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一是开设每两周1节的“传美课”。遵循现代教学原则,优化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取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形式,以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热情,重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学生道德形成发展中的作用,对学生进行传美知识教育。例如不少实验学校依照激情——明理——导行的教学框架,采用五环式教学结构来上传美课。即:导入新课——主题教育(学习传美故事,明确道理)——深化理解(充实事例,论证观点)——一评价扩展(辩析是非,指导言行)——巩固延伸(课内巩固,课外延伸)。
二是进行学科渗透。利用中小学各科教材中蕴含的丰富的传美教育内容,与传美教育的德目挂钩,把传美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各学科教学当中。渗透的形式有直接渗透、间接渗透和相机渗透等。
4.传美教育与“三会”相结合
实验学校把传美教育18个德目内容列为校会、团(队)会和班会的重要内容,每阶段突出一个德目内容,每次活动突出一个中心,既丰富了“三会”的内容,又使传美教育生动活泼,形式多样。例如:举行“爸爸妈妈我爱您”、“做礼仪好少年”中队会等。
5.传美教育与节日活动相结合
实验校根据节日的特点,结合传美教育内容,设计主题活动,使年年都过的节日内容变得丰富多采,且得到深化。例如在“三八”节、母亲节、“五一”劳动节中开展“当家一日,自理一日”,“我给妈妈唱支歌”、“我是爸妈小帮手”、“夸夸我的好妈妈、好爸爸”等主题活动,在“五四”青年节开展“立志勤学、求索攻坚、报效祖国”的主题活动等等。
6.传美教育与常规管理相结合
在传授传美知识,明白道理的同时,对照德目内容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规范的训练。文明礼仪训练、良好学习习惯训练等,学传美,见行动,做到人人懂传美,学传美,个个扬美德,有美德。以美德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良好的班风、校风、学风。例如用“整洁健身”规范学生的仪容仪表,用“求索攻坚”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等等。
7.传美教育与国内外重大时事教育相结合
传美教育必须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旋律中,而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教育时机,抓住这些时机,把传美教育与时事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震撼力量。例如:1998年抗洪期间,实验学校把传美教育与抗洪精神有机结合,提出“弘扬传统美德,光大抗洪精神”的口号,召开“慰问抗洪英雄”主题班会,举办“弘扬传统美德,光大抗洪精神”演讲比赛,开展“情系灾区,奉献爱心”等系列活动,师生都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中华传统美德在当代产生的精神力量。
8.传美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实验学校针对目前不少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的状况,选择相关的德目内容,采取上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立心理咨询相谈室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崇高的民族自尊心、坚韧不拔的意志、顽强的耐挫能力,良好的心理调试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9.传美教育与校园建设相结合
校园环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具有潜移默化的隐性育人功能。实验学校在十分注意美化、绿化、香化校园环境的同时,还有意识地创设传美教育的环境。例如,在校园和教室里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名言警句、名人画象;开辟传美教育宣传栏;校广播站定时播讲传美故事和名人名诗名句;建立校园传美教育阵地(广西师大附中的名人名言、诗词、题字碑林、桂林市育才小学的王半塘种植园等);开展班级、校际间的传美教育黑板报比赛,学生间的传美手抄报竞赛和传美知识抢答、竞赛;举行传美内容的文艺演出等等。以丰富形象的教育内容,优美的校园环境促使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10.传美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培养学生传统美德必须坚持知行一致,通过实践检验教育效果,在实践活动中训练学生传统美德的形成;把认知付诸于行动,内化为品质。实验校建立了传美教育基地,例如少年军校、农村联系点,扶贫学校等,结合有关德目内容,组织学生到基地军训、与农民“三同”、与扶贫校开展“手拉手”等活动,亲身体验军营、农村的生活,学习解放军、农民的爱国爱民、勤劳节俭、自强不息等美德。
组织学生进行参观、社会考察等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高新技术开发区,了解中华民族发展的进程,了解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与成就,机遇与挑战及对人才的需求,从而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助人、环保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友爱、见义勇为、整洁健身等优良品质。
11.传美教育与师德建设相结合
教师的形象对学生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在学校的传美教育中,教师的品德修养水平对传美教育的效果起着关键的作用。因而实验学校很注意在向学生进行传美教育之前和整个教育过程中抓好对教师,特别是年青教师的传美教育,把它作为师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形成师生互动的局面。
四、实验研究的结果
经过4年的实验研究,我们在科研目标、教育目标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在科研目标方面,在抓好学校小范围传美教育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传美教育模式,丰富和发展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理论。
1.探索、形成了“以学校为主导,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的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传统美德教育模式,以及构建了“5种研究方法”,“11个结合”的教育途径的传美教育运行机制,较好地处理了传统美德教育与学校其它德育之间的关系,学校传美教育与家庭、社区传美教育的关系。探索、建立了一套简便易行的传统美德教育评价测量方法。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体系提供了理论与资料。在研究的基础上,自治区课题组编辑出版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课题研究专辑》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报告集》2本书;市传美教育课题组编印了《探索的足迹》、《传美教育论文集》、《传美教育教案集》和《传美教育在闪光》等书12本;实验校课题组也编辑了《执着的实践,有益的探索》等专集50多本。
2.几年的实验研究工作,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研讨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实验人员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水平,为我自治区培养了一大批德育研究骨干教师。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全自治区实验人员共撰写论文500多篇,录制教学录像片60多部,且质量较高,获好名次的多,其中有60篇在公刊物上发表,38篇获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和全国总课题组优秀论文一等奖,120篇获2等奖,112篇获三等奖,12部录像片获优秀录像片一等奖,12部获二等奖,4部获三等奖;有18篇论文获自治区课题组优秀论文一等奖,47篇获二等奖,78篇获三等奖,11部录像片获优秀录像片一等奖,16部获二等奖,19部获三等奖。27个单位被总课题评为先进单位,52人被评为总课题组优秀工作者,56单位(含学校)被评为自治区课题组先进单位,120人评为自治区课题组优秀工作者。
(二)在教育目标方面,师生、家长的道德素质和学校的德育总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1.学生的道德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大大增强,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念,促进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优良行为习惯的养成,乃至整个精神风貌的改变,从而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爱国、爱民、勤学、文明、懂礼、守纪、孝敬、团结、助人、诚实、勤劳、节俭逐步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各实验校的汇报材料显示,从总体上说,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多了,对政治漠然的少了;勤奋学习的多了,厌学辍学的少了;文明礼貌的多了,打仗无礼的少了;尊师守纪的多了,违犯纪律的少了;热爱劳动的多了,怕苦怕累的少了;关心集体的多了,损坏公物的少了;孝敬父母的多了,娇惯任性的少了;互相帮助的多了,自私自利的少了;诚实守信的多了,弄虚作假的少了;勤俭节约的多了,挥霍浪费的少了……一大批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例1:柳州市柳钢一中一年级8个班的484名学生刚入学时多数学生组织纪律、待人接物、尊敬师长、对学习和劳动的态度等方面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实验仅一年后就发生了很大变化。
例2:北海市就传统美德教育的16个德目内容对部分小学实验班与对比班学生情况进行了测评,其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例3:柳州市文惠路小学实验前不少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坏毛病,例如:在家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比穿名牌、吃好东西;不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校开展传美教育,学生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养成了节俭的好习惯,节约下来的零花钱支援灾区和手拉手学校的农村学生;在家主动做家务,生活逐浙学会了自理;尊敬老师和父母,学会为父母分忧解愁;学会了关心集体、关心他人,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学生的进步促进了良好班风的形成。参加实验的许多班级被评为校、市文明班级、优秀少先队中队。学生犯罪率、吸毒率为零。例如:柳州市实验校150多个班,有35个班评为市级先进集体,68个班评为校先进班级。又如:桂林市中山中学一年级1个实验班,实验前学生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不习惯,班风、学风较差,实验仅1年多后,同学们学会了关心、学会了交往,人际关系有了明显改善,班集体的凝聚力不断增强,一个团结、活泼、积极向上的班集体逐步形成,全班同学操行合格率达到100%;辍学率、流失率、违法犯罪率均为零,被评为校先进班集体和优秀中队,1人评为市“三好”学生,15人评为校“三好”学生,1人评为校优秀学生干部,10人评为校学雷锋积极分子。
2.传美教育为学校提供了更具体、生动,形象的德育教育内容,推进了学校德育内容特色化、系统化、科学化的建设,使学校的德育整体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促进了校风建设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参加实验的学校校貌有了很大改变,不少被评为市、自治区和全国先进学校。例如:桂林中学1999年评为自治区“优秀文明学校”和“全国体育卫生先进单位”。南宁市参加实验的学校大部分都是光荣榜上有名:市一职高成为自治区示范职高;南湖小学评为自治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二十六中评为自治区文明单位;十三中评为“讲文明树新风”先进单位;天桃实验学校和民乐小学评为市一级示范学校;市九中评为社区服务先进单位和“树广西新形象,创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单位;四中团委评为南宁市“顶瓜瓜”团委等等。市九中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充实、巩固了学雷锋小组i80个,学习互助组235个,并组织了“青年志愿者”为五保户服务。仅半年时间全校学生做好事1067件。十三中成立社区基金会,资助2万多元给家长下岗的特困生继续就读。以上先进事迹均得到媒体的大力宣传。又如:北海市五中原来是一所比较薄弱的学校,生源也较差。该校参加实验后,把传美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主旋律来抓,整个德育工作得到加强,学生道德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实验以来,每学年违纪、治安事故率由原来的8.7%递减1.2%,学校教学秩序井然,师生关系和谐,学生遵纪守法,立志勤,热心助人。仅1999——200o学年后涌现出优秀学生干部170多人,三好学生328人,文艺、体育、宣传、环保积极分子300多人,“弘扬美德”学雷锋积极分子100多名,获各种学科竞赛奖131人次。不少学校不仅抓好校内的传美教育,还把教育的成果推向了社会,促进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例如:桂林五中组织学生开展了大量的社会公益活动,比如当好小交警、到铁路。公路两旁和漓江边捡拾白色拉圾、擦洗护拦,扶贫献爱心,到福利院做好事、到劳教所帮助教育劳教人员等等,仅1998年、1999年全校师生共捐款近2万元,捐书籍4498本,衣物6112件,文具用品3035件。
3.实验班的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也受到中华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等的教育和熏陶,特别是青年教师,提高了师德水平,人人抓德育,个个抓传美,教师中涌现出一大批自觉弘扬传统美德、敬业爱生、无私奉献的教书育人的典型。例如:南宁市有205名教师参加实验,其中有2人评为市先进工作者、2人评为市师德标兵、3人评为市学科带头人;29人评为市骨干教师。又如:桂林市崇善小学在传美实验研究中向教师进行“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教育,大力表彰本校有高尚师德的教师,在全校教师中产生很好的影响,该校教师几年来敢于向全市人民承诺:全心全意投身教育,坚决不搞有偿课业辅导。
4.家长通过传美教育活动也大大提高了自身的道德素质,在家能给孩子起表率作用,对学校的教育活动和孩子的成长给予满腔热情的关注和支持。不少家长与孩于达到了沟通,家庭气氛和谐了,感情融洽了。据平等乡平等中心校对六年级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显示,家长在传美教育中也受到很大教育。
五、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在分析了4年的传美教育的实验研究过程和诸多实验现象后,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本课题实验研究的选择与确立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所提出的实验研究宗旨、目标、内容、原则等既具有时代性、针对性、科学性,又具有可行性。该课题的研究不仅对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传统文化,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对东方传统伦理道德的弘扬与发展、乃至对整个人类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2.实验研究证明,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学校德育的基础内容是正确、有效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的原则,去其糟粕,吸取精华,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保持自己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特色的指导方针是正确的。
3.进行“三结合”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丰富了学校德育内容,使师生和家长的道德认识水平和道德行为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有效地提高了学校德育工作整体水平,也促进了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教育的发展,使学校、家庭、社区的道德风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精神文明建设程度有很大进步,值得推广。
4.实验研究过程中探讨、总结出的搞好学校传美教育和抓好“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传美教育”模式具有较好的可行性、操作性,“五种研究方法”,“十一个结合的教育途径”等为今后大面积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提出了新鲜的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
(二〕讨论
1.“三结合”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参与,否则将难以形成大区域的传美教育网络,收到预期的最佳教育效果。因此,得到政府的支持,是进行区域传美教育的基本保证。希望各级政府把区域传美教育纳入各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统一领导,分步实施。
2.实验研究过程中,有的单位对学校和家庭的传美教育研究得比较多,但对如何与社区的结合研究得不够,理论探讨有待加深。
3.传美教育的评估机制尚需逐步完善以便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价,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出自:《中国德育的重大改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报告》(1900-XX)广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课题组
第3篇 学校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影响自查报告
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社会教育的保障。家庭是人的终身教育场所,也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影响。家长学校以未成年人的家长为主要对象,是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的主要场所,是促进社会和谐、落实素质教育和构建和谐学习型家庭的重要场所。学校要积极引导家长与学校主动配合,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形成学校、家庭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相互促进的育人合力,共同促进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现将我校家庭教育“xx”规划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一、贯彻实施家庭教育“xx”规划基本情况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证落实科学发观,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以校园为依托,以提高家长素质为根本,以建设和谐家庭、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培养一代“四有”新人为目标。
(二)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家庭教育长效机制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把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我校把家庭教育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明确规定了家庭教育工作的各项目标,把家庭教育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二是完善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机构,加强对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和服务。我校成立了家长学校。不定期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对家庭教育中的突出问题、热点问题进行座谈、研讨;深入社区、农村举办家庭教育报告会、家教咨询活动。
(三)加强家长学校建设,传播科学家教知识和方法
一是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家长学校。家长学校是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的主要阵地。近年来我校经过有计划、有步骤、全方位、多层面的努力,使家庭教育水平和家长素质明显提高,家庭教育和科学育儿知识宣传普及覆盖面不断扩大。截止目前,家长受教育率达到95%以上。家长学校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并坚持经常性地开展活动。通过举办家教报告会、家教咨询等,在传播科学家教知识中发挥了主渠道作用,使家长素质和教育子女能力不断提高。二是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家长学校领导小组。加强组织,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家长学校教学要适应形势变化和学生家长的接受特点,确保教育既富思想性、教育性,又富有吸引力、感染力。先进个人和“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好家长,营造了“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活动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重视质量,家长学校主渠道作用明显增强
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发挥学校优势,形成整体合力、全面推进家庭教育工作上新台阶。一是创办新型家长学校。积极探索网络家庭教育经验,二是有计划地组织家庭教育教师到家长学校、到社区、农村开展家庭教育知识宣传咨询、报告会讲座等活动。三是“xx”以来,针对我校农村留守儿童多,学生家长家长和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教育水平不高、农村家庭教育阵地匮乏等新问题,创建了流动人口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长。
(五)多措并举,全面提高家长和儿童的素质
xx”中期,通过开展各具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把家庭教育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宣传到家庭,传播给家长。
——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各地认真学习教育、心理、管理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及时吸纳国内外现代人才学新观点,确立了“以人为本”、“儿童参与”、“亲子互动”、“实践养成”等具有时代特色的家庭教育工作新理念。提倡两代人文化反哺、在家庭道德教育实践中相互学习并共同成长的现代家庭教育内涵,把家庭教育工作较好地导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以“为国教子、以德育人”为主题,因地制宜的开展“疏勒县东营第一希望小学十佳小队员”评选活动、“家庭教育图片展”、 “家庭教育报告会”、 “感恩教育活动”、“庆六一、城乡儿童手拉手演讲活动”、“关注流动人口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慰问活动”、“情系贫困儿童、播洒真情爱心”、“家庭教育成果展”等多项大型家庭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使广大家长直接参与实践活动,帮助孩子们进一步增强爱国情感,树立远大理想。
——不断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各地立足于家庭育人,抢抓机遇,有效推进了家庭教育工作在新时期实现新发展。为使“家家学习、相互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得到弘扬,使家长的自身素质在活动中得到提高,积极向广大家长儿童宣传抵制不良信息的知识和方法,指导免费安装过滤软件等各类服务,做好绿色上网行动,动员全社会共同为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组织开展了“争做学习型家长、创建学习型家庭”大讨论等活动,旨在通过广大家庭参与阅读学习、征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形式的活动,努力为未成年人创造安全的成长环境。
——关注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xx”中期,全面落实农牧区贫困学生“两免一补”的范围,对在校农牧民子女全部提供免费教科书,免除学杂费,积极争取企事业单位、团体及社会力量捐资助学。使更多的流动人口家庭贫困学生得到救助,保证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并针对农村留守流动儿童面临的教育、心理、健康、安全等突出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提出了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加强执法力度、加大资金投入、构建监护网络、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关爱体系等建议。
——建立队伍,提升家庭教育服务指导能力 ——不断提升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水平。 “xx”中期,家长学校针对家庭教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工作,不断提高家庭教育工作上台阶、上水平。承担家庭教育的教师潜心研究家庭教育理论,积极参与培训骨干和指导广大家长的实践活动,
——不断充实家庭教育工作者队伍。“xx”中期,为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建立了以家庭教育专家和教子有方的优秀家长为主体的知识宣讲组队伍,汇聚着社会各方家庭教育工作专业人士和各级家长学校工作人员的家庭教育志愿者队伍。为加强队伍建设,先后举行了“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家庭教育读书知识竞赛活动启动仪式;加强家庭教育工作者队伍素质建设,促进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和宣传普及。
二、存在的问题
1、家庭教育工作经费缺乏。目前,家庭教育工作缺少专项经费,社会赞助又很困难,不利于开展规模性、系统性的家教活动。
2、家庭教育工作城乡发展不平衡。在城镇,各种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家长的综合素质相对较高,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家庭教育知识普及率在城镇普遍较高。在农村,特别是较为偏僻的边远地区,家长的文化素质低于城镇的家长,家庭教育知识的传播、传授渠道相对较窄,因而成为家庭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
三、思考和建议
1、争取经费支持,设立家庭教育工作专项经费,或在妇女儿童活动经费中明确含有家教经费。根据《规划》的相关要求,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对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力争有一定的家庭教育工作专项经费,为做好家教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2、采取措施,提高农村家庭教育知识宣传普及率。积极探索在农村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并加以推广。要发挥家庭教育讲师团的作用,组织开展送“家教知识下乡”活动,把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农村山区。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向农村倾斜,加大工作力度,努力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提高农村家庭教育知识覆盖面。
3、及时更新家教知识,创新宣传普及途径。不断更新家教知识,使之贴近家庭需求,跟上时代发展,符合科学教育,利用好各种媒体和载体,做好家教的宣传普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