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汇报书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范文 > 教学报告 > 教学报告

网络教育报告(9篇)

发布时间:2022-12-13 11:52:02 查看人数:84

网络教育报告

第1篇 高考网络教育市场调研报告

ⅰ.研究背景

l 近年来,利用计算机和计算机网路进行知识的传播和学习,正在由一种时尚变为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越来越便捷的电脑、软件、互联网等科技产品,改变和更新着几千年来人类积累知识、传播知识、学习知识的工具和方法。在这场伟大的变革中,固定场所、固定时间、群体式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将会更多的通过互联网表现为一对一式的定制化教学服务模式。新市场的诞生意味着巨大的商机,这对于教育机构、投资者、企业管理者都是很好的发展机会。

l 报告研究的样本为来自全国各地考入我院计划内本、专科学习的学生。这批新生入学一个多月,对刚刚结束的高考复习阶段体会深刻,比起各地在校的高中生,他们对高考复习辅导的方法及效果的认识都将更加趋于理性。

l 本报告旨在通过问卷调研,更加深入的了解高考网络辅导市场及高考网络视频辅导市场的发展现状,把握其运行和发展规律,为目前所进行的网站市场建设工作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

ⅱ.研究方法

报告数据收集和分析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方法,以及对相关运营商和渠道商及相关群体进行深入访谈和研究获得。调查数据将帮助网络教育产业有关管理者和投资者对网络教育消费者有清晰的把握。

(一) 调研方法说明

依据统计学理论,本次调查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来进行,调查内容包括省市区位、院校层次、班级类型、命题方式、教材版本、辅导资料、复习过程、网络教育、搜索引擎、电子邮箱、即时通讯、上网频率、视频使用等方面。通过在来自全国13个省近1700多所重点与非重点高中院校的在校本、专科学生所在的系部班级中发放问卷,于xx年10月23日-10月28日期间由学生主动参与填写问卷的方式来获取信息,共收到调查问卷超过3200份,经处理排除无效问卷,获得3099份样本。本次调查最小误差为+5%,置信度为95%。

(二) 行业研究说明

行业研究部分主要采用行业深度访谈和桌面研究的方法:

l 通过对行业专家、渠道进行深入访谈,对相关行业主要情况进行了解,并获得相应市场等方面数据。

l 桌面研究,对部分公开信息进行比较,参考问卷调查数据,最终获得行业规模的数据。

l 获得一些公开信息的渠道:

政府数据与信息

相关的经济数据

行业公开信息

行业资深专家公开发表的观点

iii.报告正文

1.1高考信息调研过程分析

高考信息征询工作结束之后,将进入调研报告的撰写阶段,本阶段的首要工作是掌握科学有效的统计数据,因此3099份有效问卷的统计过程将显得尤为重要。按照既定调研目标,问卷统计工作需要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分阶段进行。本次调研统计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采用地区归类法,把3099份问卷按照省区进行分类。最终区分出山东、江苏、河南、河北、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湖北、安徽、浙江、新疆、山西等13个省区的样本资料;

第二阶段,采用全面统计法,按照问题及答案的排列顺序,统计出所有省区、每个问题、每个答案样本的数量。近20位师生工作人员利用周末时间连续作战,最终统计出13个省区、3099份问卷的29个问题、121个选项的统计数据,计算出了各省区高中生在高三复习阶段的互联网使用率、视频使用率、复习阶段内容、复习资料类型、教材类型等方面的重要信息;

第三阶段,采用重点统计法,根据调研报告所需使用的个别数据资料,对问卷的个别问题进行重点统计。

1.2高考网络教育含义及原因

高考网络教育,是通过网络视频技术把优秀教师的高考面授辅导课程,制作成可以在网页上播放的视频课程,让学生不用出门就可以在家享受高考名师的辅导,高考网络教育通过同学在学习时间、地点上、学习进度上的个性安排,不但解决了优秀教师资源的共享,更让同学们从“要我学”过渡到“我要学”的学习状态。从国内来说如101网校,北京四中网校都是很优秀的高考网络培训机构。

在3099名被调查的学生中,上网学生总数为2150,以“获取学习资料”为目的的学生人数为727人,高考复习阶段学生之所以会选择网络学习或辅导,以“补充知识”为主要原因的占网络学习总人数的20.3%;选择“学习有针对性”的占26.7%.其他主要原因分别为“学习时间灵活”占20%,“自己掌握学习进度”占16.7%,“地点灵活”占7.8%,“优秀教师主讲”占5.5%.“名牌学校开办”占3%。

1.3各省区高考生互联网用户规模

在被调查的3099个有效样本中,占总数69.4%的学生在高中期间已经懂得运用互联网。从图表中可以得知,各省区高中生互联网的使用率差异较大,其中吉林、辽宁、浙江三个省的考生互联网使用率较高,分别占各省被调查学生群体总数的94.7%、93.5%、85.5%,其他一些高考升学率比较高的省区如湖北和江苏,互联网的使用率也比较高,分别为占各省被调查学生总数的82.1%、76%。

1.4不同层次的网络用户规模

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3099名学生中,如按照高中层次及班级层次进一步细分,被调查者中大约有占67.4%比例的学生来自于13个省市的普通高中,另32.6%比例的学生来自于各省市的重点高中;有68.1%的学生来自于各所高中院校里的普通班,其他31.9%的学生来自于重点班。样本统计的结果证明了我们所选择的样本特征是符合金榜视频网站“服务于中、下等水平学生”的用户定位,调查结果都将全面反映这一群体的综合特征。

1.5不同目的的网络用户规模

通过对高中期间使用过互联网的2150名学生的样本资料进行进一步分析可知,学生们上网是为了获取学习资料的人数为727人,占上网学生总数的33.8%,除此之外,以沟通交流为目的qq或msn等即时通讯及发送邮件分别占上网学生总数的20.4%及3.3%,以获取相关资讯为目的的占总数的15%,其他以娱乐为目的的如影音及打游戏分别占上网学生总数的19.5%和8%。

2.高考网络视频教育用户分析

2.1高考网络视频用户规模

1. 调查数据显示,以获取“学习资料”为目的的727名上网学生中,收看过高考网络视频辅导的学生为188人, 占上网学生群体总数的25.9%,占3099名被调查者总数6%。

2.2各省区高考视频用户规模

据统计,3099个有效样本中收看过网络视频辅导的188人分别来自于全国13个省区,且各地区互联网使用率及网络视频使用率差异较大。其中,浙江、湖北、辽宁等省区互联网使用率相对较高,分别占各区被调查者总数的85.2%、82.1%、93.5%。值得关注的是,网络使用率较高的省份其网络视频使用率也相应较高,如浙江和湖北,网络教育视频用户规模分别占各区样本总数的52.2%及48.2%。

2.3网络视频收看方式

通过对被调查的188名收看过高考网络视频辅导的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其中89.5%的学生选用在线的方式收看高考视频辅导,而下载收看的人数仅占10.5%。

2.4网络付费视频辅导接受度

数据结果反映出,学生们对付费收看网络视频辅导的认可度较低, 收看过高考网络视频辅导的188名学生中,只有13个采用过付费的方式收看视频辅导,占视频收看总数的6.9%,占被调查总数30990.4%。

2.5相关人群对网络视频辅导的认可度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和了解我们发现,在高考复习阶段,有样本总数52%学生的的班主任、任课老师和家长能够正确认识网络视频辅导的积极作用并能建议学生们上网学习并查询复习资料。

3.高考辅导网站的其他营利元素分析

作为面向高考生的考试辅导网站,网站内容的设计比较关键,这将直接决定网站的点击率。为了了解全国考生所关注的网站文字信息内容,我们设置了如下几个问题:

3.1视频讲课内容设计

根据调查数据我们了解到,全国各省区的高中院校在高三复习阶段的内容设计基本相似,均采用了“一轮复习、二轮复习、三轮复习、模拟考试、预测考试”的阶段复习安排。这说明金榜视频网站目前所进行的邀请全国著名老师进行高考复习视频讲课的内容设计是符合市场需要的。

3.2网站试卷类型设计

被调查的13个省市近xx所高中院校高三阶段的复习考试类型主要以模拟考试和月考为主,占调查总人数的87%、80%,其他如期中、期末考试及预测考试也是高中院校共同采用的复习考试模式。金榜视频网站所需登载的试卷类型可参考以上统计数字来进行栏目设计及资料收集。

3.3网站文字资料用户规模

各省区高考生在复习阶段所选用的复习辅导资料主要以任课老师推荐或设计的复习资料为主,值得关注的是,占总数33.8%的学生从网站中下载所需要的高考复习文字及视频资料,另有19.7%的学生选择用学习机来帮助学习及复习。

ⅳ报告结论

13个省份3099份有效问卷的抽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1. 被调查的13个省份包括:山东、山西、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吉林、黑龙江、辽宁、新疆、内蒙、浙江、湖北。

2. 3099个接受调查的学生样本,高中期间使用互联网的学生为2150人,互联网使用率为69.4%;

3. 2150名使用互联网的学生中,以“获取学习资料”为目的的学生为727人,占上网总人数的33.8%。

4. 以“获取学习资料”为目的727人中,高考复习阶段学生之所以会选择网络学习或辅导, “补充知识”为主要原因的占网络学习总人数的20.3%;选择“学习有针对性”的占26.7%.其他主要原因分别为“学习时间灵活”占20%,“自己掌握学习进度”占16.7%,“地点灵活”占7.8%,“优秀教师主讲”占5.5%.“名牌学校开办”占3%。

5. 以“获取学习资料”为目的727人中,收看过高考网络视频辅导的学生为188人,占被调查者总数的6%,占上网学生群体总数的25.9%。

6. 收看过高考网络视频辅导的188名学生中,89.5%的学生选用“在线的方式”收看高考视频辅导,而“下载收看”的人数仅占10.5%;

7. 收看过高考网络视频辅导的188名学生中,只有13个采用过付费的方式收看视频辅导,占视频收看总数的6.9%,占被调查总数3099人的0.4%。

8. 13个省区的高中院校在高考复习阶段的内容设计基本相似,均采用了“一轮复习、二轮复习、三轮复习、模拟考试、预测考试”的阶段复习安排;

9.1700多所高中院校高考复习阶段所采用的试题类型基本相似,主要以模拟考试和月考为主,还包括其他一些传统的考试形式如期中、期末考试及预测考试;

10. 相关群体调查表明,占总数52%学生的的班主任、任课老师和家长能够正确认识网络视频辅导的积极作用并能建议学生们上网学习并查询复习资料;

12.高考课改与非课改地区目前所使用教材仍以人教版为主,高考主要科目各省区使用教材相同。

第2篇 《在网络环境下基本教育模式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在网络环境下基本教育模式的研究》课题,是重庆市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十五”专项科研课题(课题批准号:02-dt-10)。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建设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现代化的、功能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系统,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中学教育必须研究的课题。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教育模式产生了质的飞跃,网络化教育将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探索、研究并构建适宜于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课题,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在网络教育时代,不仅需要有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高效互动的教学方式,更需要有丰富实用的教学资源、完备的教学体系。在网络化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应该成为网络教育的主导力量。而目前,我们的教师对信息技术、网络教育尚不熟悉,利用网络实施教育教学尚有距离,尤其是建立“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还有待起步,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背景条件:国家教育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虚拟学校、远程教育等应运而生;重庆市教委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通过评选信息技术示范校加大力度;渝中区率先建立局域网,并通过已经实施了三年的“双创课题”研究,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极大改观;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础条件:我校通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信息技术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硬件上:我校建成了以光纤为网络骨干,采用千兆高速以太网,集视频教学、监控、信息服务、学校管理于一体的校园网络,实现了“班班通”;全校所有的教室都安装了数字投影机、实物展示台、100英寸电动玻珠屏幕、多功能讲台、监控摄像机、29英寸电视机,上课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

软件上:我校初步建成了具有求精特色的 “教育信息资源库”,包括《k12学科资源库》、《数字图书馆》(近两万册电子书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电子期刊等大型教育数据库、试题库、资料库,涵盖国情教育、心理咨询、青春期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升学指南、教育法规等教育信息库,能充分满足现代教育管理和一线教学的需要。

人员上:我校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配备了专业人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相当造诣。信息技术中心,对全校教职员工进行了信息技术素质修养和实际操作的培训,全校教职员工基本掌握信息技术教育,能满足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育教学的需要。

三、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观念问题:有了好的硬件环境,如果观念不更新,只是“换汤不换药”,那就失去了研究价值。本课题必须着力解决教师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

2、理论问题:目前网络教育缺乏科学、系统的教育理论作指导,本课题应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现有的理论,不断探索、总结、归纳、概括,形成适用于网络教育的理念、原则、策略。

3、技术问题:信息技术,顾名思义,技术性是很强的。如何使教师技术精湛,使精湛技术与优质教育紧密结合,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本课题希望在这方面能作出一点贡献。

4、实践问题:网络是一个新环境,如何在这个平台上,创造出符合自己实际的教育教学模式,需要从实践中不断总结,不切实际地模仿别人,拷贝别人,是不可取的。本课题倡导教师努力进行实践。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创新之处

1、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符合当代教育理念、具有现代教育特色、综合教育效益很高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2、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

(1)21世纪的教师应该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问题:

①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实施教育教学。

②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再教育模式接受终身教育以保持新鲜活力,促成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

③适应现代教育的新趋势——网络教育,对教师素质到底有哪些新的要求。

(2)21世纪的学生应该

思考自己的学习问题:

①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变更传统学习模式,建立新的学习方式。

②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学会学习。

③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21世纪的学校应该思考建设新型师资队伍,培养新型学生的关键途径;加强资源库的建设,为网络教育提供坚实保障等问题:

①如何进行资源库结构的建设。

②如何强化教师和学生的网络意识。

③合理地充分地使用资源库,实现新的教育教学目标。

3、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是:

(1)选题富有挑战性。本选题基于信息化大发展,传统教育与新型教育大更替的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大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课题研究中,必须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采用生动活泼的网络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育教学实践。

(3)手段先进。利用校园网络和个人主页资料,给学生一个充分自主的学习空间和积极思维的素材,强化培养学生“自我”意识的目的性。

五、本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

xx年3月至xx年2月,对全校教师进行了12轮培训,从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到简单课件制作、网络课件制作,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的基本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系统培训,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国家、市、区各级的技能竞赛,多人获奖,从而推动了教师个人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六、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力论、现代教育学、现代心理学和科学研究方法论等。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索引法、行动研究法。以网络技术、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作为研究手段,采用观察、文卷调查、经验总结、实验、对比分析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多个轮回的研究。

七、本课题研究的成果

1、论文集:本课题研究的报告、总结、论文、案例、教案精编(内部印行,争取正式出版)。

2、专著:《扣开未来之门——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模式研究》(正式出版)

3、电子出版物:《求精中学优秀网络课件选》(若干辑)

八、本课题研究的进度计划

(一)研究周期

三年,即xx年2月至xx年1月

(二)研究步骤分三个阶段

1、xx年2月——5月为准备阶段

宣传发动,组成课题组,酝酿课题实施方案及相关措施等。

2、xx年6月——xx年8月为实施阶段

第一轮(xx年6月——8月),主要工作:课题组统一认识;申报课题;确定子课题,各分课题组分别开展研究工作;积累资料;统计分析,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轮(xx年9月——xx年8月),主要工作:完善方案措施;继续开展研究;争取有一定的成果,并写出第二期研究报告,接受中期检查。

第三轮(xx年9月——xx年8月),主要工作:继续开展研究,并争取在某些学科实现质的跨越;争取每人有论文;写出第三期研究报告并接受中期检查。

第四轮(xx年9月——xx年12月),主要工作:继续开展研究;出论文集;写出高质量的研究报

告;申请结题。

为了使课题研究顺利进行,我们将本课题分为四个研究小组,分别在信息技术、文科类、理科类、艺术类四个方面开展研究,逐步互相渗透、融合,最终形成一个开放的、立体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3、xx年12月——xx年1月,结题验收,主要工作:接受专家组审查鉴定;根据成果奖励优秀参研人员。

九、本课题组成员

1、课题领导小组

顾问:张克敏 邓小庆 刘书华 包锦安

组长:王世群

副组长:赵放鸣 何江顺 邓 勇

成员:龚照华 杨 培 石 敏

2、课题研究小组

课题指导:王世群

课题设计兼学术秘书:邓 勇

课题研究人员:

第一研究组:组长:邓 勇 组员:黄银华 谢家英 尹端津

第二研究组:组长:龚照华 组员:黄 芳 程舒燕 张红艳 凌文泉 黄志伟

第三研究组:组长:杨 培 组员:赵 放 王纪蓉 古远鹏 雷 波

第四研究组:组长:石 敏 组员:张胜男 黄 智

档案整理:邓 夏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本课题研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和经费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有信心、有决心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谢谢。

第3篇 高考网络教育市场调研报告

ⅰ.研究背景

l 近年来,利用计算机和计算机网路进行知识的传播和学习,正在由一种时尚变为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越来越便捷的电脑、软件、互联网等科技产品,改变和更新着几千年来人类积累知识、传播知识、学习知识的工具和方法。在这场伟大的变革中,固定场所、固定时间、群体式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将会更多的通过互联网表现为一对一式的定制化教学服务模式。新市场的诞生意味着巨大的商机,这对于教育机构、投资者、企业管理者都是很好的发展机会。

l 报告研究的样本为来自全国各地考入我院计划内本、专科学习的学生。这批新生入学一个多月,对刚刚结束的高考复习阶段体会深刻,比起各地在校的高中生,他们对高考复习辅导的方法及效果的认识都将更加趋于理性。

l 本报告旨在通过问卷调研,更加深入的了解高考网络辅导市场及高考网络视频辅导市场的发展现状,把握其运行和发展规律,为目前所进行的网站市场建设工作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

ⅱ.研究方法

报告数据收集和分析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方法,以及对相关运营商和渠道商及相关群体进行深入访谈和研究获得。调查数据将帮助网络教育产业有关管理者和投资者对网络教育消费者有清晰的把握。

(一) 调研方法说明

(二) 行业研究说明

行业研究部分主要采用行业深度访谈和桌面研究的方法:

l 通过对行业专家、渠道进行深入访谈,对相关行业主要情况进行了解,并获得相应市场等方面数据。

l 桌面研究,对部分公开信息进行比较,参考问卷调查数据,最终获得行业规模的数据。

l 获得一些公开信息的渠道:

政府数据与信息

相关的经济数据

行业公开信息

行业资深专家公开发表的观点

iii.报告正文

1.1高考信息调研过程分析

高考信息征询工作结束之后,将进入调研报告的撰写阶段,本阶段的首要工作是掌握科学有效的统计数据,因此3099份有效问卷的统计过程将显得尤为重要。按照既定调研目标,问卷统计工作需要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分阶段进行。本次调研统计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采用地区归类法,把3099份问卷按照省区进行分类。最终区分出山东、江苏、河南、河北、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湖北、安徽、浙江、新疆、山西等13个省区的样本资料;

第三阶段,采用重点统计法,根据调研报告所需使用的个别数据资料,对问卷的个别问题进行重点统计。

1.2高考网络教育含义及原因

高考网络教育,是通过网络视频技术把优秀教师的高考面授辅导课程,制作成可以在网页上播放的视频课程,让学生不用出门就可以在家享受高考名师的辅导,高考网络教育通过同学在学习时间、地点上、学习进度上的个性安排,不但解决了优秀教师资源的共享,更让同学们从“要我学”过渡到“我要学”的学习状态。从国内来说如101网校,北京四中网校都是很优秀的高考网络培训机构。

1.3各省区高考生互联网用户规模

在被调查的3099个有效样本中,占总数69.4%的学生在高中期间已经懂得运用互联网。从图表中可以得知,各省区高中生互联网的使用率差异较大,其中吉林、辽宁、浙江三个省的考生互联网使用率较高,分别占各省被调查学生群体总数的94.7%、93.5%、85.5%,其他一些高考升学率比较高的省区如湖北和江苏,互联网的使用率也比较高,分别为占各省被调查学生总数的82.1%、76%。

1.4不同层次的网络用户规模

第4篇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利弊分析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利弊分析

杨燕娟

现代社会就是一个网络的时代,时代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争论,到底网络这样的环境对中学生来说是有利还是有弊呢?

一、为了研究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无记名方式对399名中学生(初中占35.1%,高中占64.9%)、222名中学生家长(文化程度为识字不多、小学初中、高中以上的分别占4.3%、41.3%、54.4%)、257名中学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同时,还通过社区走访、个案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

(一)中学生及其家长对网络的态度和相关行为的情况

1.中学生上网率极高,上网时间长,多数家长却从未上过网,大部分教师上网经验不够丰富.

互联网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学生。调查显示,94.5%的中学生表示对网络感兴趣,并有12.4%的中学生认为“很长时间不上网是令人难以忍受的”。我市中学生的上网率高达92.1%,其中有24.5%的中学生是互联网上的常客。74.8%的中学生每月上网的总时间在10小时之内,而6.9%的“网虫”则超过了30小时。周末和节假日是中学生们上网的高峰时段;9%的中学生表示平时每天的课余时间都能够上网,21.3%的中学生上网时间并不固定;35.5%的中学生能自我约束在每次1小时内,24%的中学生每次要在网上滞留3小时以上,24.5%的中学生则不固定.与孩子们相比,家长和教师们则大为逊色。46.4%的家长表示不了解网络为何物,没上过网的高达70.2%,只有7.9%的家长经常上网。大部分教师的上网时间少、上网经验明显不足。26.7%的教师具有3年以上的上网经历,64.4%的教师则是近一两年内才融入网络的大潮;在上网的教师中,32%表示经常上网,8.9%每天上网;51.9%每次上网时间不超过一小时。同时,还有54.7%的教师坦陈自己很少上网,有近10%的教师称从不“触网”。

2.家里是中学生上网最主要的场所,网吧的主要客源是中学生

调查表明,家里才是中学生们上网的最主要场所,应当是网络行为规范教育的重点。“按照上网的时间和次数的多少,对学校、网吧、家里进行排序”一项上,68.2%的中学生首先选择“在家里上网”,远高于首先选择“在学校上网”(28.2%)和首先选择“在网吧上网”(5.8%)。同时,中学生也是网吧的常客。调查显示,34.4%的中学生到网吧上过网。一些网吧经营者承认,附近学校的中学生是他们的主要客源。78.3%的中学生反映,网吧管理员从不查验自己的身份,穿着校服,仍能大大方方地进去;有的中学生反映,穿校服的会被安排到较偏僻的角落。

3.多数中学生对在校上网的条件不满意,家长、教师呼吁改善条件

近年来,各校也纷纷加快了校园网的建设。然而,对于课余时间里在校上网条件表示满意的中学生只有19.4%,不满意率达59.2%(其中十分不满意的占40.6%)。24.9%的中学生在学校里学会了上网技巧,而38.3%的中学生则认为学校并没有把必要的网络技巧教给他们。17.9%的家长强烈呼吁校方能提供和改善在校上网的条件,43.1%的家长提出学校要在加强中学生网络知识和能力上发挥作用。同时,不少教师对于学校的网络资源现状,特别是现有资源的利用率表示不满。据教师们反映,校园网络设施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主要用于展示课件与开公开课,而未能充分运用于平时备课和课堂教学,更不能充分满足学生们在校上网的需求。

4.网上交友已成为中学生乐于交往的形式,网友主要是同龄人

网络的发展正改变着中学生交往的方式。调查发现,42.4%的中学生拥有网友,其中,26.7%同时有5个以上,0.8%甚至有15个网友。55.6%的中学生只喜欢与同龄的网友交谈,找年龄较大、较小的网友交谈的分别只有8.2%与0.8%。同时,中学生们还承认,他们更喜欢结交异性网友。68.4%的中学生在网上聊过天,其中26.2%经常在网上聊天,“聊天室”和qq是其网络聊天的主要方式。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中,大部分中学生保持了清醒的认识。调查显示,在“你觉得网上的人都是值得信赖的”一项中,完全不同意的占42.8%,比较不同意的占37.5%,二项合计占80.3%。但必须注意的是,7.3%的中学生仍相信“网上的人都是值得信赖的”,持完全相信的态度。绝大多数(83.4%)的中学生知道网友是虚拟现实的产物,选择“不见面”;同时,也有小部分(14.3%)在网下会过面。

5.多数中学生承认网上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

网络是个聚宝盆,也是个大染缸,各种*情、暴力、反动信息大行其道,需要具备基本的是非判断力。调查显示,76.6%的中学生认同“网上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9.6%的中学生则不赞同这种看法。

6.多数家长既赞成子女上网,又担心子女上网影响学业

对于子女上网,27%的家长持赞成的态度,反对的只有15.9%,大部分家长则顺其自然,但近半数的家长表示希望子女将来能从事网络工作。高达九成的家长认为,网络最大的好处是“能使子女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并掌握好电脑技巧”;同时,29.5%的家长还觉得网络能促进子女的学习兴趣,11%的家长认为“网络没有任何好处和作用”。58.5%的家长表示,最不能接受的事是孩子上网会浪费时间,耽误学业。显然多数家长内心十分矛盾:既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享受网络的好处,更怕因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此外,令家长们深感焦虑的事还有:浏览淫秽、反动、暴力信息,产生网恋,痴迷网络游戏等等。同样的矛盾也存在于大多数教师身上。调查显示,72.1%的老师认为网络对于学生学习上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能够获取有用信息,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习。45.6%的教师同时又认为,学生上网不仅浪费时间,影响学业,而且会耽于玩乐,无心向学。支持学生上网的教师只有31.9%,42.7%的教师则认为平时应禁止学生上网,只有假期才能允许,21.8%的教师觉得还是任其自然为好。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对于学生上网的观点和态度,往往会通过家访、家长会等途径作用到家长和学生身上。

(二)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

1.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

(1)中学生使用互联网有助于形成全球意识,强化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透过网络的窗口,他们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使视野空前开阔起来。全球意识的增强,适应了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对于中学生们今后走入日趋一体化的世界,显然是大有好处的。

(2)互联网为中学生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拓宽了他们的视野。网络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学生们进行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需要。

(3)中学生使用网络有助于扩大交往的范围,促进青春期心理的健康发展。网络上,电子邮件、oicq、聊天室、bbs等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拉到“零距离”,在相互咨询、交谈、讨论、倾诉、请教的过程中,极大地满足了中学生们旺盛的表达欲、表现欲和社交欲。这对于舒解压力,保持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好处。

(4)中学生常上网,激发了对英语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热情。

2.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1)网上信息垃圾使中学生深受其害。

(2)中学生迷恋网络对学业产生冲击。

(3)网上聊天引发网恋,调查显示,6.7%的中学生坦言自己有过“网恋”行为(实际比例会更多)。网恋中存在许多情感陷阱,中学生往往是受害者。

(4)网络不良文化弱化了中学生的道德意识。

(5)网吧管理问题依然严重,给中学生造成诸多问题。

二、讨论与思考

1.网络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机遇

(1)网上德育更具有时效性和普及性

(2)网上德育更具有生动性和吸引性

(3)网上德育更具有互动性和有效性

2.网络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

(1)在观念上

目前,社会、家长和教师普遍存在着一种“网络有害论”,片面夸大中学生们在上网过程中潜在的负面影响,过度渲染网上有害信息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对报纸披露的典型案例感到过度焦虑。许多家长不敢给孩子买电脑,更不敢让他们上网“冲浪”;许多教师不是积极地引导中学生们利用好网络上的学习资源,而是消极地对上网行为加以劝阻和禁止。同时,在面对中学生上网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时,许多家长和教师不是以一种宽容、理解的心态,采取积极、有效的引导和防范措施,而是紧张过度,一味进行苛责和惩罚,甚至取消孩子的上网资格。这种因噎废食的态度,其实并不能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堵截”、“打击”,而在于引导和教育。

(2)在队伍上

现有德育队伍的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还相对缺乏,网上德育运作的机制明显滞后,效果未能如意。有些学校的领导或认识不足,或重视不够,或本身缺乏必要的网络德育常识;大部分教师的上网时间少、网络经验相当贫乏。座谈会上教师们惊呼,许多中学生的网络水平已远远走在自己的前面,如个别中学生甚至在课余时间里担任电脑公司的顾问角色。德育工作者自己不深度“触网”,就无法了解中学生们在网上的所作所为,不能承担起网上“引路人”和督导者的角色。同样家长自己不知道什么是网络,又如何能够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引导呢?有些家长还以为孩子一上网,不是去搞网恋,就是去浏览不健康的信息,难免忧心忡忡。因此,有必要对家长加强宣传和引导。

三、对策与建议

网络环境对中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许多机遇。江**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对于信息网络化问题,我们的基本方针是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努力在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这是我们进行网络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我们建议:

1.更新教育观念,推进学校网络德育工作的开展

第一,通过宣传和学习,使全体德育工作者转换观念,统一思想认识,抛弃“网络有害论”,消除“网络恐慌症”,充分认识到网络德育的重要性和网络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重新定位学校德育的目标,把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熟度作为网络德育的首要目标,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判断力和自制力。

第三,重新设计学校德育的内容,在原有德育内容的基础上突出价值观教育,增强识别评价和选择道德信息的能力;注重道德意志力的训练,使学生的道德认识与行为实践统一起来;开设网络德育课程,强化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责任感。

第四,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拓展德育的时间和空间。

2.培养网络德育队伍,增强网络德育力量

其一,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讲座和考核,使各级教育管理者、德育工作者以及全体教师掌握网络基本知识、技能,并熟悉网络德育的运作方式和手段,学会常见的德育课件开发工具(如authware、director、flash等)。

其二,选拔并培训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网上沟通技巧好,具有丰富的网络经验和技能的专兼职网络德育工作者,由他们提供在线指导,帮助上网中学生解决各种心理、思想、学习等问题;同时,注意在网上收集整理有代表性的德育问题,向有关职能部门反馈,以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3.加强对中学生进行网络道德和网络行为规范教育,自觉筑起心灵的“长城”

一是加强以理想信念为主题的思想品质教育,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筑起心灵的“长城”,抵制网上各种不良思潮和有害信息的侵蚀。

二是加强中学生网络行为教育和安全教育。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三是各校可以组织中学生统一浏览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题主页,向他们推荐国内外诸多优秀网站,把中学生们的上网热情转化为自觉学习先进文化、陶冶高尚情操的动力。

4.提高现有网络德育资源的利用率,增加资金、技术投入,促进德育网络的形成

(1)要进一步加强各校校园网建设,增加资金、技术的投入,并以结对子的形式扶助薄弱学校。争取使各校园网内容充实而生动,形式新颖而优美,更新速度快,宣传做得好,吸引上网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点击率。

(2)从中学生的需求出发,各校园网要建设好学习频道、心理频道、交际频道、游戏频道、生活频道等,建设并管理好聊天室、论坛、在线心理辅导等,在与上网中学生进行交流同时,努力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来引导他们。

(3)各校还应想方设法改善中学生在校上网的条件。可设置学生电子阅览室、电子课堂、网络走廊等,一方面增加中学生上网时间,另一方面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同时,结合课程改革,开设网络教育课程,向中学生们系统地传授网络知识和技巧。

5.切实加强对网吧、网站的监督管理,净化网络环境

理顺对网吧的管理体制,加大依法治理网吧的力度。成立专门的网吧监管机构;设立全市统一的投诉热线电话;建议电信部门发行青少年专用的上网卡,此卡具有上网费用低廉,自动屏蔽不健康网站等特点。

6.加强对家长进行网络德育的指导

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家长网络德育的意识,引导他们以身作则,为子女健康上网树立榜样,自觉担负起对子女进行网络德育和对子女上网的监护责任。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关工委、共青团、妇联、心理学会、家教研究会、新闻媒体等社会机构、组织在这方面的优势,通过举办讲座、咨询、宣传等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网络德育方面的问题。

总的说,我们要“扬长避短”,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点给予学生正面的影响,拓宽自己的视野,同时也要清醒的认识到网络存在的负面影响,加强学生抵御这些不良影响的能力。

第5篇 在网络环境下基本教育模式的研究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在网络环境下基本教育模式的研究》课题,是重庆市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十五”专项科研课题(课题批准号:02-dt-10)。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建设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现代化的、功能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系统,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中学教育必须研究的课题。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教育模式产生了质的飞跃,网络化教育将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探索、研究并构建适宜于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课题,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在网络教育时代,不仅需要有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高效互动的教学方式,更需要有丰富实用的教学资源、完备的教学体系。在网络化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应该成为网络教育的主导力量。而目前,我们的教师对信息技术、网络教育尚不熟悉,利用网络实施教育教学尚有距离,尤其是建立“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还有待起步,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背景条件:国家教育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虚拟学校、远程教育等应运而生;重庆市教委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通过评选信息技术示范校加大力度;渝中区率先建立局域网,并通过已经实施了三年的“双创课题”研究,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极大改观;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础条件:我校通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信息技术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软件上:我校初步建成了具有求精特色的 “教育信息资源库”,包括《k12学科资源库》、《数字图书馆》(近两万册电子书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电子期刊等大型教育数据库、试题库、资料库,涵盖国情教育、心理咨询、青春期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升学指南、教育法规等教育信息库,能充分满足现代教育管理和一线教学的需要。

人员上:我校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配备了专业人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相当造诣。信息技术中心,对全校教职员工进行了信息技术素质修养和实际操作的培训,全校教职员工基本掌握信息技术教育,能满足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育教学的需要。

三、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观念问题:有了好的硬件环境,如果观念不更新,只是“换汤不换药”,那就失去了研究价值。本课题必须着力解决教师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

2、理论问题:目前网络教育缺乏科学、系统的教育理论作指导,本课题应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现有的理论,不断探索、总结、归纳、概括,形成适用于网络教育的理念、原则、策略。

3、技术问题:信息技术,顾名思义,技术性是很强的。如何使教师技术精湛,使精湛技术与优质教育紧密结合,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本课题希望在这方面能作出一点贡献。

4、实践问题:网络是一个新环境,如何在这个平台上,创造出符合自己实际的教育教学模式,需要从实践中不断总结,不切实际地模仿别人,拷贝别人,是不可取的。本课题倡导教师努力进行实践。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创新之处

1、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符合当代教育理念、具有现代教育特色、综合教育效益很高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2、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

①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实施教育教学。

②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再教育模式接受终身教育以保持新鲜活力,促成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

③适应现代教育的新趋势——网络教育,对教师素质到底有哪些新的要求。

(2)21世纪的学生应该思考自己的学习问题:

①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变更传统学习模式,建立新的学习方式。

②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学会学习。

③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21世纪的学校应该思考建设新型师资队伍,培养新型学生的关键途径;加强资源库的建设,为网络教育提供坚实保障等问题:

①如何进行资源库结构的建设。

②如何强化教师和学生的网络意识。

③合理地充分地使用资源库,实现新的教育教学目标。

3、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是:

(1)选题富有挑战性。本选题基于信息化大发展,传统教育与新型教育大更替的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大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课题研究中,必须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采用生动活泼的网络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育教学实践。

第6篇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网络教育课程学习报告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网络教育课程学习报告

为了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和专业知识水平,我于年参加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网络教育学习,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建筑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和现代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的应用型建筑工程高级管理人才。主要课程包括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b、工程力学、房屋建筑构造、建筑施工与管理、管理学概论、建筑经济学、工程承包与招投标及ib、高等数学等。现将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习认识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也掀起了网络学习热潮。为我们一线的管理人员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搭建了网络学习的平台。网络教育是伴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让我们随时随地不受地区、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够快捷、方便地接受更多的新的知识,寻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我特别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入学以来,我能正确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把学习当作完善自身的需求,把学习当成促进工作的动力。在网络教育学习中,我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根据复习提纲认真温习功课,按时完成各科作业。与同行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在互动中我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一年多来,我每门功课的考试都能顺利通过,亲身感受到学习开阔了我的视野,带给我的知识和信心。

二、学习收获

我相信,山没有人高,路没有脚长;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也是我参加网络教育学习的最大体会。按照学校要求,我在学习和掌握建筑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前提下,重点学习和掌握建筑施工与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学习中坚坚持把管理学原理和建筑工程技术相结合,不断提高运用管理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建筑工程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本专业的学习,自己认为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一是提高了对建筑工程管理的认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在质量、工期、投资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以建筑工程项目为对象,以最优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目标为目的,按照其内在的逻辑规律对工程项目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的系统管理活动。本人负责建筑工程等相关工作,通过学习建筑的常识有助于日常工作开展,加深了对建设项目的理解,使自己知道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工作的效率和工作质量的高低,对一个建设项目所起的作用之重要。二是弄清了成本管理和项目管理的关系。成本预测为成本管理确立了行为目标,成本控制才有针对性;不进行成本控制,成本预测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也就无从谈成本管理了,两者相辅相成。并且,成本管理不单纯指一个方面,它涉及到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等各方面的管理。所以,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管理最终都会和成本管理密切相关,抓好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就是对成本管理工作的最好促进。三是通过学习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施工与管理标准等使我知道,我们认识事物,不但要看事物的表面,还要认识事物的本质。正确认识建筑工程的各部位作用,在工程管理过程中,有助于我们及时协调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便于做成正确的决策,从而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达到节省工程投资的目的。

三、实践活动

在实习期间,我的主要目的就是看懂实习工地的建筑类型,了解工程的性质,规模,建筑结构特点与施工条件等内容,了解不同机械设备的操作范围和规程,多多请教了解看到的不知道的知识。尽量争取参与并了解工程开工前和施工中的各项准备工作,参与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收集有关技术资料,整理施工实习日记,做好实习收尾工作。

为了解不同机械设备的操作范围和规程,针对在施工现场看到的“双锥反转出料搅拌机”,操作的师傅细心的告诉我,这是目前在建筑工程中应用较广的一种自落式搅拌机,主要按重力机理进行搅拌作业。我观察到搅拌筒内壁焊有弧形叶片,当搅拌筒绕水平轴旋转时,叶片不断将物料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后自由落下,互相掺合。主要用于一般骨料塑性混凝土的搅拌。为了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工长告诉我正确的放料顺序为:石子,水,砂。因为放料顺序不对会造成浪费。

我在现场看到李师傅在砌筑空心砖,据他介绍空心砖具有良好绝热性能,主要用于非承重墙或框架结构的填充墙等部位,比如阳台后砌墙。使用砌筑砂浆,孔对孔(空心砖)1/2处,孔向下(将少数分布筋埋入)交错搭接。若空心砖旁要开门窗洞,应将3块实心砖填入其中再施工。

我又询问了为了节约用水,可不可以使用生活用的污水来拌和混凝土。师傅笑了笑说,混凝土用水也需要干净的水,因为污水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不单是水,对砂、石的细度模数也有要求;对水泥标号也有要求。

在这实习中我有不少的收获。首先,通过实践,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整个房屋的建造过程,学到了很多很适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础的知识。其次,本次实习,能综合运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同监理工程师一起解决工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懂得了在工作中要讲求实际效率,与别人要协调配合的工作态度,使自己真正参与其中,发展和提高了自己的工作和交际能力,这将为我们以后从事建筑工程专业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四、努力方向

(一)紧紧围绕公司建设范围所涉及的专业进行深层学习和研究,掌握本专业所涉及的设计规范、施工验收规范、制图标准、安装标准图集等资料的内容、作用及使用方法;

(二)学习了解系统构成、设备构造;了解系统设计程序与要点、安装施工方法和工艺;了解系统、设备的运行、管理方法;

(三)了解目前我国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管理的实际水平,联系专业培养目标,树立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国建筑施工水平的远大志向,以达到参加学习的预期效果。

第7篇 网络教育毕业实习报告

网络教育毕业实习报告

在实习期间,让我们初步掌握了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学会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那么,网络教育毕业实习报告怎么写,你知道怎么写吗?如果不知道,就一起看看小编整理的内容吧!

网络教育毕业实习报告格式和基本要求

(一)要求观点明确,论据详实,条理清楚,文字简练,格式规范,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创新性,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2000字。

(二)内容提纲

前言

一、 实习目的

二、 实习时间

三、 实习地点

四、 实习单位和部门,实习单位的生产(经营)工作情况、管理情况及对员工的要求

五、 实习内容:实习的项目、程序、方法、计算成果及示意图,按实习顺序逐项编写;

六、 实习总结: 实习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情况,实习的心得体会,意见和建议

七、对母校教学实习工作的建议

(三)格式

标题(三号黑体)应准确、简洁,能概括文章的要旨,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标题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

正文的层次标题,应简短明了,不要超过15个字,不用标点符号,文内层次的划分及编号一律使用“一、(一)1.(1)”编序。(一级标题用四号黑体,二级标题用四号楷体,以下层次的所有标题用小四宋体)

正文内容:字体—宋体;大小—小四;1.5倍行间距。

左右页边距:自动

(四)表格应采用三线表,可适当加注辅助线。

(五)插图(含照片)应采用计算机制作,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照片要主题鲜明、层次清晰、反差合适、剪裁恰当。

网络教育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我在观珠实验小学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学校实习生活。在实习中我所担任的是四年级数学,除了进行教学我还担任了四年级的实习班主任。做好班主任工作是做好学校工作的关键,一所好的学校必定有一支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而学生工作又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学生工作虽不能囊括学校的全部工作,但却说明了班主任工作在整个学校中的重要性。担任班主任的工作确实不容易,虽然很辛苦,但却能让我从中受益匪浅。下面我将实习期间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情况全面进行一下总结。

我所带的班级是学校中比较大的班。由于本班人数较多,刚开始我非常担心自己不能胜任这个班的老师,因为听说本班学生的心理叛逆很强,有几个学生都特调皮,教起来相当不容易。而我一个未毕业的实习老师怎么能在他们那里建立威信呢?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发觉自己的担忧是多余的。因为他们对我都非常尊敬,全班学生都非常地自觉,上课的纪律也很好。他们好像能够体会实习老师的那种辛苦,感觉他们总把我当成姐姐来看待,除了尊敬之外还多了一份亲切。课后我总爱和他们在一起玩,在他们身上我了解到了很多东西。

我非常尊敬我的学生,对他们一视同仁。在实习期间,我和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感情。本班学生都是勤奋好学的好学生,虽然有个别同学的成绩不够好,有时也不按时交作业,但是上课期间他们总能安静地听我讲课,这又会让我更有耐心地去辅导他们。有时候我还能够发现他们的亮点,对他们进行表扬,重拾他们的自信心。学生都喜欢老师的.表扬,毕竟他们还是个孩子,适时的赞扬能够激励他们向前走。由于我对他们一视同仁,很多学生对我都爱戴有加,他们都喜欢向我倾吐他们的苦闷,希望得到我的鼓励。在此我发现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并非无可救药。从学生的诉说中,我懂得了教师不但要充当指导者、领导者的身份,也要充当他们的朋友,扮演父母的角色。要成为优秀的班主任,就要尊敬学生,维护他们的人格,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最后一周的实习中,我和本班的学生组织了一次班会,主题为 “我的大学,我的梦想”。通过这次班会,学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他们对这个主题班会很感兴趣,积极地展开了梦想告白和梦想策划,我觉得这次主题班会是很成功的,至少对学生起了激励的作用。但愿他们努力朝着自己的大学奋勇前进!

了解学生,沟通交流。作为班主任,必须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情况和思想情况,才能“因材施教”有的不矢地开展教育活动。实习期间,我积极主动地向原班主任了解班集体的基本情况,并通过语文老师的介绍初步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在整体了解的基础上,再通过细心的观察,熟悉每个学生的姓名,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思想情况。每天提前到学校,监督学生做操、晨读、午读确保班秩序有条不紊地进行。通过修改学生的作业、练习、试卷和课间跟学生的交流,我了解了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成绩情况,并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和悉心指导,引导他们积极健康地成长。通过和学生的交流,我的实习班主任工作开展得很好,深得学生的喜爱和原班主任的赞扬。

这一次的实习,我体会很深。原来做一名教师是那么的不容易的。经历教人成长,希望在未的日子里,我能表现得更好。

网络教育毕业实习报告

第8篇 网络教育毕业生的自我鉴定报告

网络教育毕业生的自我鉴定报告

为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20xx年xx月我报名了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始了为期两年半的学习。

人大的网络教育以治学严谨、学习氛围浓厚而闻名,我也为自己能就读于这样一所学校而骄傲。网络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学员的自学能力,平时不常读书的我,在学习中感受到了自

身文学修养的欠缺,促使我研读各种专业书籍,在学习论坛里向老师认真讨教自己学习中遇到的困惑,高质量的'完成每一次作业,认真准备每一次考试,因为我深深明白:这是我提高自己水平和能力的机会。由于我所在单位工作任务繁忙,平时少有空闲时间,我利用所有业余时间坚持学习,终于,提前一年时间完成了专科阶段的学业。

我认为参加远程教育并不只是拿张毕业文凭,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充实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这一阶段的学习,不但提高了我的知识水平,更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将以此为基础,不断地研究学习,提升自己。

第9篇 网络条件下党员教育调研情况总结报告

白石桥社区在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上,由书记负责,完善党内班子建设,通过选举产生书记、副书记和委员,多数在党内担任职务的人员都是社区工作人员,有利于日常组织开展当内工作,研究和讨论实际问题,这样的选举结果,更有利于社区党务工作有人办事,高效办事,能办好事。

一、网络发展趋势

现有的电信网络,主要是在任意两个用户之问提供一对一的、双向的、实时的连接。现有的广播电视网,是一个单向的信息分配网络,近年来广播电视行业也开始利用一些新的数字调制技术,发展网络数字电视。因特网的连接方式和它所能提供的业务,则是综合了上述两种极端的情况。今后网络发展有三网合一的趋势。

二、网络化对社区党员教育工作的现实影响

在党员教育上,白石桥社区以执行党员管理“三会一课”制度为主,定期组织召开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同时每月15日定为党员集中学习日,组织开展一次党员集中学习活动。

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党员集中学习报到率偏低。社区退休党员多,对于退休的这部分党员,由于年龄身体健康状况等因素,党员们主观上认为参与建设和社会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对继续学习积极性不足,真正能严格做到参加党内生活和支持党内工作的,寥寥无几,多数只能根据身体状况,视情况参加活动,白石桥社区党总支组织的集中学习,离退休党员实际平均参与率不足70%。这部分党员因为年龄偏大,接触网络信息和网络技术很少,信息网络化趋势对他们影响不大。

对于在各类社会单位和外地工作的党员,又存在另一类问题,由于工作关系和党组织关系脱离,组织党内活动经常遭遇工作单位要求和党组织要求冲突的尴尬,由于目前社会压力大,党员大多在单位担任要职,一旦冲突严重,大多数时候党员会选择工作单位的安排,而放弃党组织的安排,社区党总支出于对党员的体谅,大多数时候也只能谅解。以白石桥社区党总支的情况为例,此类党员参加每月学习日参与率不足50%。

社区每周开展远程教育,对党员和居民全部开放,目前信息网络化技术的发展,党员接受各类网络信息非常便利,因此社区远程教育工作站优势不明显,党员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这一类党员接触网络信息多,有些党内学习教育活动可以通过网络实现。

三、网络化对党员思想状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

网络的自由度特别高,更难于控制和监管;它的共享性特别强,谁也不可能完全垄断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它的交互性特别突出,“一言堂”在互联网条件下不会有市场。与前述互联网的技术特点和社会文化特点相伴生,信息宝藏与信息垃圾共存于一“网”,给党员思想状况带来了冲击。

四、网络化对党员教育带来的挑战

(一)党员思想控制面临挑战

由于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打破了信息传播的空间限制,使各种合法的不合法的、健康的不健康的信息快捷方便进人党员的眼界,一旦出现热点问题,与此相关的信息寻访及讨论数量都会直线上升,范围之广、速度之快都是无法想象的。这种完全开放的、互动式的传播,使社会对个人思想行为和制约机制发生了变化,不再能够进行有效的监督。

(二)党员教育载体面临挑战

网络使得党员教育的渠道和阵地迅速扩大,如果我们不注意利用互联网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就不能限度地减少互联网所带来的负效应。

(三)党组织工作者素质面临挑战

网络是由人来创造和管理的,而党组织工作者对互联网的掌握、熟悉和运用及其创造力和想象力决定了网上网络化条件下党员教育的成效。在传统的党员教育过程中,党组织工作人员处于一种信息优势的地位。通过这种信息优势,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容易树立威信,得到受教育者的尊重和认可。然而,在网络时代,这种优势部分丧失了。部分党务教育工作者由于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特别是网络知识和技能知之较少,面对飞速发展的计算机和网络科技往往不知所措,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提高素质是他们迎接网络时代挑战的一个重要课题。

五、网络化对党员教育带来的机遇

(一)教育阵地和教育内容扩大化

网络的发展使网络传播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传播手段。教育方式不在局限于传统教育的书本和课堂,受众更加广泛。

(二)教育便利化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网上快速传播、同步交流、网络教育不在受空间和距离的影响,党员同志可以在不同的地方通过网络实现同时教育,有利于组织外地工作党员参加学习教育,通过网络教育,组织教育活动时间和费用上也更经济。

六、意见和建议

针对社区单位党员和外地工作党员,可以收集网络邮箱和qq号等,形成网络教育模式,形成党支部或党小组网络教育群,对阶段性不具备现场参加学习教育活动的党员,可以通过网络手段,组织学习教育,参加组织生活。

网络教育报告(9篇)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我校《在网络环境下基本教育模式的研究》课题,是重庆市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十五”专项科研课题(课题批准号:02-dt-10)。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网络范文

  • 网络教育报告(9篇)
  • 网络教育报告(9篇)84人关注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我校《在网络环境下基本教育模式的研究》课题,是重庆市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十五”专项科研课题(课题批准号:02-dt-10)。经领导批准,今天开 ...[更多]

  • 网络教学报告(3篇)
  • 网络教学报告(3篇)52人关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轨,为中小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网络教学真正成为现实,同时也为中 ...[更多]

教学报告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