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汇报书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范文 > 工作报告 > 个人报告

帮扶个人报告(8篇)

发布时间:2022-12-24 10:58:02 查看人数:67

帮扶个人报告

第1篇 关于个人帮扶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指做过调研之后而形成的文字材料,汇聚自身的调研成果。下面是酷猫写作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调研报告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关于个人帮扶的调研报告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切实解决好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正常的基本住房需求,省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组成调研组,在_____、_____等市就切实帮扶城市低收入人群的问题进行专题调研,现将调研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 当前城市低收入人群的特点、主要困难及帮扶工作 中存在的问题

(一) 当前城市低收入人群的特点和主要困难

一是家庭人口较多、就业比重小,经济负担重。据调查,我省低收入家庭中,每一个就业者平均要负担2.5个家庭成员的生活。_____市10%低收入家庭的就业者其负担系数高达3.08人。_____市低收入家庭劳动适龄人口的就业率比全市平均水平低16.3个百分点,无业和失业率却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1.3倍。_____市去年享受城市低保的5.4万人中,有重病患者3552人、残疾人3821人。

二是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劳动技能差。低收入者大多文化水平低。据_____市调查,低收入家庭6周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占13.3%,小学、初中占68%,高中、中专占14.9%,大专以上只占3.7%。_____

市_____公司低收入职工的家庭成员中,中专、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3%,初中占27%,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则占到了60%。此外,低收入者一般年龄偏大,掌握技能单一,有的甚至根本没有任何实用技能,因而选择就业的空间相对狭小,市场竞争力较差。

三是生活质量差,精神压力大。据调查,我省10%城镇低收入户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100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28.5%,人均消费支出为2500元,其中用于吃、穿方面的支出就占了57%。不少的低收入家庭甚至在低保金的资助下,才勉强维持了最低生活。由于收入太低,很多低收入家庭几年都不添臵新衣,餐桌上长时间见不到荤菜。甚至个别家庭靠傍晚捡一些菜贩丢弃的菜叶为生。为了节约,有的低收入家庭有电不用,有气不用,而使用燃煤,甚至捡柴火做饭。不仅生活困难,低收人家庭成员的思想负担也十分沉重,他们承受着自然、经济、社会多方面的巨大压力。一些人的心理发生很大变化,有的自卑感强烈,自暴自弃,有的怕亲戚朋友间人情往来,主动与其他人群、同社会分割,不少人整天提心吊胆,怕子女上学学校收费,怕家人生病就医等等。

四是子女受教育难。近年来,教育费用不断上涨,给低收入家庭带来了非常沉重的经济负担。由于低收入人群家庭收入太低,难以承担子女的教育开支。据_____市对50名城市低收入人群家庭的调查,由于家庭经济困难,造成子女辍学的26人,其他也多靠贷款借钱供孩子上学。

五是家庭成员生病就医难。由于现行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较窄,不少低收入者所在的企业大都经营非常困难,无力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一旦低收入家庭成员患病特别是重大疾病,他们无法享受医疗保险待遇。但是,由于长期生活质量差,低收入家庭成员大多体质差,家庭成员患病现象普遍。由于没钱,看不起病,他们往往是小病抗、大病拖,以致不少的小病拖成大病、最后残疾甚至死亡,给家庭生活带来更大困难。据统计,2003年_____市困难职工家庭中,患特、重疾病的6700人,其中就有5800人因家庭困难而无力就医。

(二)帮扶城市低收入人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城市低收入群体有增加趋势,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大保险制度远远未到达全覆盖。据省民政厅调查,1999年,我省享受低保的人员为19万人,今年3月,已增至152.5万人。据统计,_____市人口总数为150万,截至12月,非农业人口(即城镇居民)31万人。目前,人均月收入在200元以下的城市低收入人群约为4.3万人,占城市总人口的13.87%。近年来,党委政府在帮助城市低收入人群解决实际困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效明显。但是,有些地方对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快速转型的关键时期,收入分配不当带来的社会收入明显两极分化的矛盾和逐年增长的低收入人群问题及其影响、后果重视不够,缺乏对低收入人群问题系统、深入地研究。对于如何面向整个低收入群体,有效地开展助学、助医、提高就业技能、实现就业再就

业,从而由帮助他们解决基本生活向帮助增加收入转变,最终帮助低收入人群脱贫致富等方面的工作重视不够。

二是经济欠发达,资金支持乏力。无论是帮助低收入人群解决就业问题、生活困难问题、子女入学困难问题、家庭成员生病就医困难等问题,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我省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全省人均生产总值仅7000余元,人均财政收入仅800余元。由于资金困难,我省一直未能出台统一的帮扶政策。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未能享受国有企业同类人员的待遇;许多市、县级财政拿不出更多的经费投入城市低收入人群,不少地方几年来一直没有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形成事实上的低保不能保障最低生活。目前人均低保标准为139元/人〃月,累计月人均补差59.5元。

三是政策不成体系,救助机制需要完善。近年来,全省各地在帮助低收入人群解决实际困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有的地方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或帮扶措施,帮助低收入人群解决子女就学、家庭成员生病就医等实际困难。但是,大量的政策和帮扶措施的覆盖面都非常窄,往往局限于享受低保的群体而不是低收入人群。同时,一些政策由于缺乏配套的可操作性措施,很难真正落实。从近几年的情况看,低收入家庭的困难解决得比较好的,往往是重大节日党政主要领导访贫问苦时遇见的或者是有关新闻媒体给予报道,引起社会各方面广泛关注的个案,帮助低收入群体解决实际困难的政策体系尚未形成,救助机制尚不健全。

四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一方面,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没有实现全覆盖,部分个体从业人员和民营企业职工没有参加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金缺口严重, 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还将持续居高不减,确保发放压力巨大;一部分困难企业职工及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等低收入群体没有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尚未实现低水平、广覆盖的目标,同时随着参保人数的大幅度上升,抚养比越来越高,基金管理运营的风险不断加大。另一方面,地方财政投入不足,低保补差水平偏低,导致部分低保家庭生活仍很困难;征地农转非人员纳入城市低保人数不断增加,给低保资金造成巨大压力。据我们调查,有一部分前期参加了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低保对象因无力续交保险金而无奈退出保险。

二、几点建议

(一)积极发展经济,努力扩大就业

解决低收入人群的问题根本途径在于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才可能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从根本上减少低收入者,才可能为低收入人群提供更完善的社会保障,提供更有效的社会救助。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各级政府要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就业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措施,进一步优化就业再就业环境,努力扩大就业。首先,要规范失业统计口径,取消登记失业率的概念,将所有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失业统计范围,确保统计工作的真实性,增强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要进一步增加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扩大实施范围,将失地农民、集体

企业下岗人员等低收入人群纳入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范围。第三,要进一步加强对再就业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消除影响再就业优惠政策落实的体制障碍。第四,要建立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面向公众的培训和职业介绍服务体系,完善培训和就业服务网络,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第五,要广开就业门路,特别做好对低收入人群的就业服务工作。针对低收入群的特点,通过宏观政策调控促进第三产业和个体经济的发展及增加社区就业岗位等作为解决低收入群体新的就业渠道。

(二)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 一是根据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矛盾已经相当突出的实际,加大国家对收入分配的调控力度,在初次分配中理顺劳资关系和收入分配的秩序,遏制收入分配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减少贫困和低收入群体。同时,要通过强化税收征管特别是强化和完善征收个人所得税等措施,搞好二次分配,努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二是按照公共财政的客观要求,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努力使社会保障资金的增长率不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率,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率不低于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增长率不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使低收入群体也能分享改革和发展带来的成果。政府要继续加大帮扶低收入群体的支出力度,切实为他们解决就业、就医、子女教育和住房上的实际困难,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三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多渠道解决低收入人群保障资金来源问题。可从扩大税源,

加强税收征管;有选择地变现国有资产,发行一定规模的社会保障专项国债以及发行社会保障彩券,发展慈善事业等多种方式加以解决。四是希望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对我省西部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缓解我省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困难。同时要争取中央在我省投资重大项目,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我省的投资环境,带动我省经济发展,缓解因经济发展滞后带来的就业和社会稳定方面的压力。

(三)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减震器、安全网,只有保持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健康运行,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为此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以覆盖面广、有实效为特征的初级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努力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要将私营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及灵活就业人员作为社会保险扩面的重点,努力扩大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力争实现全覆盖。同时将困难企业及其职工纳入医疗保险范围。要逐步探索建立单位缴费同个人缴费相分离的社会保险制度,避免因单位过失而影响个人享受社会保险待遇。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使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是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认真总结近年来低保工作的经验,确保最后一道保障线的功能正常发挥。同时,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确保地方政府低保资金投入

到位,使低保标准能随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而适时调整。防止和解决保障资金不到位、保障对象有遗漏、保障水平长期不变,不能保障最低生活等问题,切实保障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合理确定低保的标准。

(四)努力构建城市低收入人群救助体系,切实帮助低收入人群解决实际困难

一是政府相关部门要针对低收入人群制定在就医、就业、子女就学、住房、水电气供应、工商、税务、信贷、司法援助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扶助办法,整合部门力量,发动社会援助,多渠道帮助低收入人群摆脱贫困,使他们的生活质量真正得到改善。二是要以帮助低收入人群解决子女就学和家庭成员生病就医为重点,帮助低收入人群解决实际困难。建议省里出台统一的帮扶政策,对于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低收入家庭子女就学,要免除一切费用,并酌情给予特殊的生活帮助;对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低收入家庭子女就学,要免收学费,酌情减免杂费,同时要积极探索信贷支持和个人信用相结合的扶助模式。要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降低医疗消费水平,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病、吃得起药。要积极探索建立城市人口医疗互助体系,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建立面向城市低收入人群的医疗救助体系,帮助低收入人群解决生病就医难问题。

(五)积极动员民间力量,大力扶持发展社会慈善事业 乐善好施、扶弱济困、互帮互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扶

持低收入人群工作中,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特别是社会组织的作用。要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团组织和慈善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帮扶活动,解决低收入人群的生产生活困难。要鼓励民间机构,开展捐资助困等慈善事业,形成政府、民间力量、家庭成员内部等多方努力,共同帮助低收入群体的局面。

(六)加强调查研究,做好基础工作

我国和我省的基尼系数突破0.4的警戒线以后,贫富差距过大,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为了达到收入的和谐,要加强对不同收入群体统计监测,以便为动态把握收入走向,采取政策措施调控收入差距创造条件。同时要高度关注城市低收入人群的问题,加强对低收入群体问题的调研工作,积极探索城市低收入人群的对策措施,逐步建立健全适合中国特色的长效保障制度,要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实行对低收入人群的动态管理。

关于个人帮扶的调研报告,尽在酷猫写作范文网。

第2篇 精准扶贫个人帮扶调研报告

紧紧围绕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和六个到村到户、六项行动计划总要求,通过对xx村致贫原因分析,结合驻村工作组开展工作情况、村支两委的工作部署、召开党支部会议与村民大会以及逐户走访村民了解的情况,为尽快解决贫困问题,使xx村群众尽早脱贫致富,特制定以下帮扶计划。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县xx镇南西方, xx村地形主要以山地、小型盆地为主,山间平地较少。气候以亚热带季风为主,适宜水稻、土豆、红薯等粮食作物生长。土壤以富含氮、磷、钾等元素的沙土土壤为主,适宜烤烟、辣椒、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生长。

xx村是xx镇十八个村之一,共有人口1387人,耕地面积1420亩,现有干部4人,其中农村干部3人,共有1个党支部,12个自然村,8个行政组。其中xx组是xx村政治、文化中心,山下组、排下组、小代坊组以发展蚕桑为主,种植大户刘秋华、平中华等,xx村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势头好,这将加速xx村奔小康,走向富裕、文明、法制、民主的生活。

二、贫困状况

一是贫困人口分布广,居住条件边远落后。辖区内12个自然村,8个行政组,其中8个行政组处在高坡和半高坡地带,这些村边远偏僻,分布不集中,受交通、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等因素制约,群众生产生活十分贫困,靠农田土为生,自给自足,无生活来源,生活条件极差。如陂下、竹员、新树岭行政组存在部分零散分布,人数多、贫困度深。,期末农村人口1387人。调查扶贫对象为79户278人,约占全村总人口的20%。

二是自然灾害频发,生存环境恶劣,返贫现象突出。自然灾害频发,泥石流、干旱、冷冻害等灾害时有发生,给农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返贫现象严重。

三是贫困人群中有部分无脱贫能力,脱贫形式严峻。部分聋哑人、癫痫病人、残疾人、智障人等,他们基本上没有劳动能力,完全依靠家人和政府关怀生存。

四是发展相对滞后,财力紧张,财政保障及扶持能力弱。xx村地处山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总量不小,发展不足,财力投入扶贫开发非常有限,依靠财政救济可谓杯水车薪,需要上级部门的财政扶持。

五是社会民生事业落后,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投入不足。农村教育设施薄弱,村级小学设施落后。xx村无村级卫生室,患病无法及时在村里治疗,使得大小病只能出村,给老百姓生活带来负担,致使农村缺医少药看病难问题较为突出。

三、致贫原因分析

对xx村贫困状况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资金紧缺,种植技术缺乏,严重制约产业发展;

二是贫困人口分布广,居住条件边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三是自然灾害频发,生存环境恶劣,返贫现象突出;

四是传统农业耕种观念更深蒂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十分艰难;

五是受交通、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等因素制约。

四、急需解决的主要困难

一是加大xx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通村、通组、串户路硬化、危房牛栏拆除改建、农田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美化农村环境,提高农村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完善xx村村的教育、医疗、文化、卫生、通讯等民生设施。

二是加大对贫困户扶贫到户帮扶力度。辖区内共有贫困户79户,贫困人口278人,需要在资金、制度、人员等方面加大扶持。一方面对精神病、残疾等无能力脱贫患者在制度上给予长期的基本生活保障,对一般贫困户帮助解决饮水、吃穿等衣食住行等问题;另一方面帮助贫困户实现就业,帮助贫困人群脱贫致富。

三是增加扶贫项目支持xx村实施整村推进。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给予扶贫项目资金支持,实施整村推进计划。

四是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农村融资体系落后,农民融资困难,农户产业规模化的巨大阻力,同时可以帮助完善产业发展所必须的其他硬件设备,如道路、水电等。

五是加大种养殖技术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同时积极加大农村剩余劳动转移的技能培训,增加其收入。

五、帮扶计划

通过对xx村致贫原因分析,结合本村村情民情,为尽快解决贫困问题,尽早脱贫致富,使xx村广大老百姓过上小康生活,制定以下帮扶计划。

一是产业发展。针对该村群众缺乏资金和技术,结合土质和海拨等条件,计划每年实行轮作,需要烤房修建、供电等费用问题;计划在古罗江组实施桑叶种植100亩;对种植大户进行扶持。

二是技能培训。针对种植大户、村民技术缺乏,计划举办烤烟、蚕桑等种植技术培训。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围绕产业建设,为切实解决广大种植户运输难题,计划在xx组新建一座现代化桥梁,需投入资金82万元,同时硬化小代坊至塔元路1.5公里水泥路,硬化陂下至芦元路1公里水泥路,需投入资金75万元,可解决涉及8个组465户1378人的出行问题,同时可解决涉及四个组258户682人的安全出行问题。

六、工作要求

(一)要积极协调、精心安排,积极争取部门支持,帮助种植户协调贴息贷款和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切实解决帮扶计划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二)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做好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责本村精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确保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不走样。

(三)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紧密配合,对照帮扶计划,积极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加快逐一落实,并及时发现和反馈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纠正工作中的不足。每月定期向镇报告工作实施进度,对在工作中落实不力、推进缓慢,给本村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相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精准扶贫个人帮扶调研报告

第3篇 个人帮扶调研报告范文

个人帮扶调研报告范文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切实解决好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正常的基本住房需求,省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组成调研组,在_____、_____等市就切实帮扶城市低收入人群的问题进行专题调研,现将调研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 当前城市低收入人群的特点、主要困难及帮扶工作 中存在的问题

(一) 当前城市低收入人群的特点和主要困难

一是家庭人口较多、就业比重小,经济负担重。据调查,我省低收入家庭中,每一个就业者平均要负担2.5个家庭成员的生活。_____市10%低收入家庭的就业者其负担系数高达3.08人。_____市低收入家庭劳动适龄人口的就业率比全市平均水平低16.3个百分点,无业和失业率却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1.3倍。_____市去年享受城市低保的5.4万人中,有重病患者3552人、残疾人3821人。

二是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劳动技能差。低收入者大多文化水平低。据_____市调查,低收入家庭6周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占13.3%,小学、初中占68%,高中、中专占14.9%,大专以上只占3.7%。_____

市_____公司低收入职工的家庭成员中,中专、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3%,初中占27%,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则占到了60%。此外,低收入者一般年龄偏大,掌握技能单一,有的甚至根本没有任何实用技能,因而选择就业的空间相对狭小,市场竞争力较差。

三是生活质量差,精神压力大。据调查,我省10%城镇低收入户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100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28.5%,人均消费支出为2500元,其中用于吃、穿方面的支出就占了57%。不少的低收入家庭甚至在低保金的资助下,才勉强维持了最低生活。由于收入太低,很多低收入家庭几年都不添臵新衣,餐桌上长时间见不到荤菜。甚至个别家庭靠傍晚捡一些菜贩丢弃的菜叶为生。为了节约,有的低收入家庭有电不用,有气不用,而使用燃煤,甚至捡柴火做饭。不仅生活困难,低收人家庭成员的思想负担也十分沉重,他们承受着自然、经济、社会多方面的巨大压力。一些人的心理发生很大变化,有的自卑感强烈,自暴自弃,有的怕亲戚朋友间人情往来,主动与其他人群、同社会分割,不少人整天提心吊胆,怕子女上学学校收费,怕家人生病就医等等。

四是子女受教育难。近年来,教育费用不断上涨,给低收入家庭带来了非常沉重的经济负担。由于低收入人群家庭收入太低,难以承担子女的教育开支。据_____市对50名城市低收入人群家庭的调查,由于家庭经济困难,造成子女辍学的26人,其他也多靠贷款借钱供孩子上学。

五是家庭成员生病就医难。由于现行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较窄,不少低收入者所在的企业大都经营非常困难,无力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一旦低收入家庭成员患病特别是重大疾病,他们无法享受医疗保险待遇。但是,由于长期生活质量差,低收入家庭成员大多体质差,家庭成员患病现象普遍。由于没钱,看不起病,他们往往是小病抗、大病拖,以致不少的小病拖成大病、最后残疾甚至死亡,给家庭生活带来更大困难。据统计,2003年_____市困难职工家庭中,患特、重疾病的6700人,其中就有5800人因家庭困难而无力就医。

(二)帮扶城市低收入人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城市低收入群体有增加趋势,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大保险制度远远未到达全覆盖。据省民政厅调查,1999年,我省享受低保的人员为19万人,今年3月,已增至152.5万人。据统计,_____市人口总数为150万,截至12月,非农业人口(即城镇居民)31万人。目前,人均月收入在200元以下的城市低收入人群约为4.3万人,占城市总人口的13.87%。近年来,党委政府在帮助城市低收入人群解决实际困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效明显。但是,有些地方对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快速转型的关键时期,收入分配不当带来的社会收入明显两极分化的矛盾和逐年增长的低收入人群问题及其影响、后果重视不够,缺乏对低收入人群问题系统、深入地研究。对于如何面向整个低收入群体,有效地开展助学、助医、提高就业技能、实现就业再就

业,从而由帮助他们解决基本生活向帮助增加收入转变,最终帮助低收入人群脱贫致富等方面的工作重视不够。

二是经济欠发达,资金支持乏力。无论是帮助低收入人群解决就业问题、生活困难问题、子女入学困难问题、家庭成员生病就医困难等问题,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我省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全省人均生产总值仅7000余元,人均财政收入仅800余元。由于资金困难,我省一直未能出台统一的帮扶政策。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未能享受国有企业同类人员的待遇;许多市、县级财政拿不出更多的经费投入城市低收入人群,不少地方几年来一直没有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形成事实上的低保不能保障最低生活。目前人均低保标准为139元/人〃月,累计月人均补差59.5元。

三是政策不成体系,救助机制需要完善。近年来,全省各地在帮助低收入人群解决实际困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有的地方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或帮扶措施,帮助低收入人群解决子女就学、家庭成员生病就医等实际困难。但是,大量的政策和帮扶措施的覆盖面都非常窄,往往局限于享受低保的群体而不是低收入人群。同时,一些政策由于缺乏配套的可操作性措施,很难真正落实。从近几年的情况看,低收入家庭的困难解决得比较好的,往往是重大节日党政主要领导访贫问苦时遇见的或者是有关新闻媒体给予报道,引起社会各方面广泛关注的个案,帮助低收入群体解决实际困难的政策体系尚未形成,救助机制尚不健全。

四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一方面,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没有实现全覆盖,部分个体从业人员和民营企业职工没有参加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金缺口严重, 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还将持续居高不减,确保发放压力巨大;一部分困难企业职工及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等低收入群体没有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尚未实现低水平、广覆盖的目标,同时随着参保人数的大幅度上升,抚养比越来越高,基金管理运营的风险不断加大。另一方面,地方财政投入不足,低保补差水平偏低,导致部分低保家庭生活仍很困难;征地农转非人员纳入城市低保人数不断增加,给低保资金造成巨大压力。据我们调查,有一部分前期参加了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低保对象因无力续交保险金而无奈退出保险。

二、几点建议

(一)积极发展经济,努力扩大就业

解决低收入人群的问题根本途径在于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才可能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从根本上减少低收入者,才可能为低收入人群提供更完善的社会保障,提供更有效的社会救助。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各级政府要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就业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措施,进一步优化就业再就业环境,努力扩大就业。首先,要规范失业统计口径,取消登记失业率的概念,将所有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失业统计范围,确保统计工作的真实性,增强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要进一步增加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扩大实施范围,将失地农民、集体

企业下岗人员等低收入人群纳入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范围。第三,要进一步加强对再就业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消除影响再就业优惠政策落实的体制障碍。第四,要建立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面向公众的培训和职业介绍服务体系,完善培训和就业服务网络,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第五,要广开就业门路,特别做好对低收入人群的就业服务工作。针对低收入群的特点,通过宏观政策调控促进第三产业和个体经济的发展及增加社区就业岗位等作为解决低收入群体新的就业渠道。

(二)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 一是根据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矛盾已经相当突出的实际,加大国家对收入分配的调控力度,在初次分配中理顺劳资关系和收入分配的秩序,遏制收入分配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减少贫困和低收入群体。同时,要通过强化税收征管特别是强化和完善征收个人所得税等措施,搞好二次分配,努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二是按照公共财政的客观要求,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努力使社会保障资金的增长率不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率,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率不低于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增长率不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使低收入群体也能分享改革和发展带来的成果。政府要继续加大帮扶低收入群体的支出力度,切实为他们解决就业、就医、子女教育和住房上的实际困难,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三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多渠道解决低收入人群保障资金来源问题。可从扩大税源,

加强税收征管;有选择地变现国有资产,发行一定规模的社会保障专项国债以及发行社会保障彩券,发展慈善事业等多种方式加以解决。四是希望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对我省西部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缓解我省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困难。同时要争取中央在我省投资重大项目,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我省的投资环境,带动我省经济发展,缓解因经济发展滞后带来的就业和社会稳定方面的压力。

(三)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减震器、安全网,只有保持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健康运行,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为此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以覆盖面广、有实效为特征的初级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努力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要将私营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及灵活就业人员作为社会保险扩面的重点,努力扩大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力争实现全覆盖。同时将困难企业及其职工纳入医疗保险范围。要逐步探索建立单位缴费同个人缴费相分离的社会保险制度,避免因单位过失而影响个人享受社会保险待遇。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使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是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认真总结近年来低保工作的经验,确保最后一道保障线的功能正常发挥。同时,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确保地方政府低保资金投入

到位,使低保标准能随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而适时调整。防止和解决保障资金不到位、保障对象有遗漏、保障水平长期不变,不能保障最低生活等问题,切实保障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合理确定低保的标准。

(四)努力构建城市低收入人群救助体系,切实帮助低收入人群解决实际困难

一是政府相关部门要针对低收入人群制定在就医、就业、子女就学、住房、水电气供应、工商、税务、信贷、司法援助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扶助办法,整合部门力量,发动社会援助,多渠道帮助低收入人群摆脱贫困,使他们的生活质量真正得到改善。二是要以帮助低收入人群解决子女就学和家庭成员生病就医为重点,帮助低收入人群解决实际困难。建议省里出台统一的帮扶政策,对于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低收入家庭子女就学,要免除一切费用,并酌情给予特殊的生活帮助;对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低收入家庭子女就学,要免收学费,酌情减免杂费,同时要积极探索信贷支持和个人信用相结合的扶助模式。要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降低医疗消费水平,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病、吃得起药。要积极探索建立城市人口医疗互助体系,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建立面向城市低收入人群的医疗救助体系,帮助低收入人群解决生病就医难问题。

(五)积极动员民间力量,大力扶持发展社会慈善事业 乐善好施、扶弱济困、互帮互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扶

持低收入人群工作中,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特别是社会组织的作用。要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团组织和慈善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帮扶活动,解决低收入人群的生产生活困难。要鼓励民间机构,开展捐资助困等慈善事业,形成政府、民间力量、家庭成员内部等多方努力,共同帮助低收入群体的局面。

(六)加强调查研究,做好基础工作

我国和我省的基尼系数突破0.4的警戒线以后,贫富差距过大,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为了达到收入的和谐,要加强对不同收入群体统计监测,以便为动态把握收入走向,采取政策措施调控收入差距创造条件。同时要高度关注城市低收入人群的问题,加强对低收入群体问题的调研工作,积极探索城市低收入人群的对策措施,逐步建立健全适合中国特色的长效保障制度,要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实行对低收入人群的动态管理。

个人帮扶调研报告范文,尽在酷猫写作范文网。

第4篇 个人帮扶工作总结报告

做好帮扶工作,要实现帮扶工作、帮扶功能、帮扶重点三定位,打造帮扶支持、制度、综合服务三个体系,实现帮扶理念的四个转变,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个人帮扶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个人帮扶工作总结篇一

根据省委《关于开展联县驻村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省驻村办的要求,省社会科学院、省公路管理局、省贸促会三个单位赴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开展“联县驻村帮扶”工作。现将近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展调查研究,理清工作思路

省社科院、省贸促会、省公路局三个单位一行7人,自7月27日到息县后,按照省驻村办的要求,开展了调查摸底工作。队员们冒着炎热克服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采取走村入户、查阅有关资料、举行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县情、乡情、村情、民情,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驻村工作规划和工作方案,本着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理思路与具体帮扶同步走的办法,帮助所驻村两委制定了“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调整种植结构,发展水产业特色农业,改善道路和水利灌溉基础实施和教育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贫困乡村发展”的工作思路,并制定了工作方案和措施。

二、充分发挥单位优势,为所驻县乡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省社会科学院是我省的科研单位,人才集中,信息灵通,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省社科院工作队充分利用单位优势,制定了“社会科学下乡计划”,结合息县的实际状况,开展所有制改革、三农问题、区域经济发展、基层党组织建设、文史知识普及等方面的专题报告或研讨会,并对息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开展专题调研,帮助制订“xx”发展规划,为息县发展提供智力支持。9月20日以来,省社科院副院长喻新安教授为息县领导干部举办了学习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报告会和“树组工干部形象”专题报告会;息县驻村工作队负责人闫恒处长为息县乡村领导干部举行了“发展特色产业,壮大县域经济”和“深化农村改革,解决三农问题”专题报告会;社科院社科所副所长王友洛教授为息县乡村领导干部举办了“提高执政能力建设”专题讲座。

这些报告或讲座受到息县领导和干部的很大反响和好评。省公路局工作队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申报息县所驻村的公路建设项目,改善乡村道路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省贸促会工作队利用其外贸信息和对外劳务输出的信息灵通和涉外劳务的工作经验,积极帮助所驻乡村提供劳务信息,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创造条件。省驻息县工作队还邀请劳动厅劳务输出公司书记到息县,为当地劳务输出工作提供信息和指导,积极帮助息县政府和劳动部门的劳务输出工作献计献策,为增加农民收入拓宽渠道,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搭建平台。

三、抓发展,务实效,促进农民增收

息县联县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所驻村自身优势,找准产业发展定位,培育和发展畜牧水产特色农业。结合所驻乡村,水资源和沙资源丰富,耕地面积较多的实际,和当地政府一起通过农业科技推广,调整种植结构。一是扩大优质小麦、优质油菜种植面积,积极推广规模种植,培育种植大户,发展特色农业;二是利用冬季时机,开挖鱼塘,发展鱼、鸭等水产养殖;三是大力宣传种养殖技术,提供相关资料,引导农民发展牛、羊等畜牧业,改善小户养殖的局面;四是利用阿深高速公路在息县施工的机遇,组织工作队所驻村开发黄沙资源,办沙场。目前沙场化验结果已出来,有望在明年初向高速公路建设提供黄沙。所有这些,都将促进农民增收。

四、重视乡村教育事业,改善乡村教育设施和条件,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息县所驻工作队队员有懂法律、知电脑、熟劳务知识和公路建设的专业人员,工作队充分发挥工作队员的自身专业优势,为所驻乡村举办法律知识、电脑基础知识、劳务输出、公路项目建设等各种培训班、讲习班、专业技术知识讲座等,帮助所驻村民提高法律意识,更新观念,提高科学文化水平。

息县工作队想方设法为所驻乡小学的基础建设,争取专项教育扶贫资金,目前已争取到位20万元资金,预计年后,还将有资金到位。省社会科学院工作队还积极向该院争取资金,为所驻村小学捐赠新书包320个,课桌50套和空调4台,初步改善了所驻村小学的教育设施和条件。

五、帮助实施“双强”工程,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工作队紧紧围绕农村发展,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采取参观省内先进村,培训村干部等形式,开阔村干部视野,帮助所驻村干部成为“双强”干部,积极帮助所驻村两委完善村务制度建设、党的建设等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六、有针对性的开展扶贫帮困,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

针对所驻村的贫困户和特困户的具体情况,通过调查研究,帮助他们查找致贫原因,理清致富思路,为他们提供技术、信息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以拓展他们的增收渠道,实现脱贫致富。同时,工作队员向“特困户”、“五保户”捐赠衣服,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让“五保户”、“特困户”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

七、积极申报协调扶贫专项资金,为所驻乡村提供资金帮助,改善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息县工作队所驻三个村的工作队,通过摸底调查,积极申报项目资金,每个村子工作队都选择了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拟定了项目申请书,积极申报协调扶贫专项资金,以改善贫困乡村的教育、水利、道路、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发展,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创造条件。

个人帮扶工作总结篇二

20xx年,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在省市的高度重视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计划和省市农业农村及扶贫开发会议精神,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注重政府主导与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相结合、典型带动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增强输血功能与造血功能相结合、智力扶贫与精神扶志相结合,强化组织领导,明确扶贫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加大帮扶力度,有效改善移民乡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培育移民增收致富产业,移民乡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全年减少贫困人口5000人,移民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20xx年移民扶贫开发工作完成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1、精心安排部署,移民乡村发展合力不断增强。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切实加强对移民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在岁末年初召开的全县20xx年农业农村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对今年扶贫开发工作做了全面细致的安排和部署,县委会、政府常务会专项听取了扶贫项目编制和工作情况汇报,制定出台了《关于20xx年全县移民乡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安排意见》。积极推行移民扶贫开发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将各项目标任务逐级细化分解到移民乡和县直各部门,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责任书进行考核。特别是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县上精心安排部署,各级干部积极深入联系乡村扎实推进“六大任务”的落实,并以情暖乡村的实际行动和作风,驻村进组入户开展生产帮扶指导,教给移民干、干给移民看、带着移民干,帮助移民解决了农业机械、籽种、化肥等方面的问题,极大地调动了移民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突出整村推进,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坚持把整村推进作为移民贫困村新农村建设的好形式、好平台和重要工作抓实抓好。全年共争取实施省、市整村推进项目6个,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237万元,完成危旧住房改造450户,衬砌支渠3公里、斗渠12.6公里,铺筑村组道路2公里,改良土地1000亩,种植枸杞4600亩,修建日光温室100座,扶持贫困户修建暖棚养殖圈舍210座,调引基础母羊1450只,栽植农田防风林680亩。在充分利用好扶贫资金的同时,整合财政、发改、建设、水务、交通、林业、农牧、国土等部门资金4032万元,加大了项目村资金投入量和项目建设规模。通过各类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改善了项目村移民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移民收入快速增加,整体面貌大为改观,示范带动作用较为明显。

3、狠抓产业扶贫,移民群众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带动贫困移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依托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加大土地改良、产业培育力度,引导移民群众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20xx年,全县6个移民乡共落实种植面积17.2万亩,较上年增加1.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4.1万亩,经济作物13.1万亩;改良盐碱、板结土地2.5万亩,修建日光温室130座,落实养殖小区13个,示范养殖户500户;移民乡牛羊饲养量达到10.73万头(只)。各移民乡相继成立了甘草协会、枸杞协会、红花协会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户走“公司+协会+农户”的产业化发展道路。积极鼓励有一定规模、能良性发展、愿意与贫困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诚信度高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到移民乡建立原料生产基地,通过龙头企业的引导,有力推动了移民乡产业发展。全年投入产业扶贫和贷款贴息资金80万元,建成枸杞、甘草制干加工等“农”字号企业2家。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家,1.3万余户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20xx年,疏勒河、九甸峡项目移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1635元,较20xx年增长30%,产业发展促进了移民增收,有效带动了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4、强化科技扶贫,移民自我发展能力稳步提升。

坚持把实施农民实用技术和劳务输转技能培训作为提高贫困农民的整体素质和转移就业能力的有效载体,通过整合“两后生”培训、“阳光工程”、职业教育等培训资源,积极推进贫困群众参与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升贫困农民的劳动技能水平和致富能力。全年在移民乡村组织开展种植、养殖、特色产业等劳动技能培训和农牧业科技培训140场次,发放科技资料2.44万份,培训人数达1.4万余人次,举办劳务技能培训班46期,培训“两后生”440人,输转劳动力1.7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2亿元。

5、注重改善民生,移民乡村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注重加强社会管理,通过大力实施危房改造、乡文化培训中心、计生服务站修建等项目建设,移民乡村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贫困人口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得到有效保障。全年共改造危旧住房1182户,新、改建村委会9个,村(组)文化室18个,硬化通乡、通村道路67.6公里,解决了25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移民群众“住房难、饮水难、行路难”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全面落实国家各类惠民政策,将移民低保资金补助水平由人均每月89元调整到97元,月均增加8元。注重对特困移民的救济,共发放救灾救济款物68万,面粉97.3吨,食用油19460斤,捐助棉被5730床,有力保障了困难移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实现了移民乡村和谐稳定。

6、抢抓政策机遇,行业帮扶工作扎实开展。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特别是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促动下,全县上下团结一心,合力攻坚,形成了抓扶贫、真扶贫的良好工作局面。目前,参与“双联”行动的各级干部达4336人,其中市级干部23名,县级干部436名,共联系贫困户6318户。特别是对非自愿移民区的广至藏族乡,市县两级专门确定6名市级领导、110名县级领导、270名科级干部和643名一般干部,包抓帮扶1807户特困户发展生产。所有包抓部门、领导和干部多次走村入户、访贫问苦、驻村开展调研活动,了解联系村联系户的发展情况,分析贫困原因,落实帮扶措施。20xx年,市、县两级联系单位共为帮扶村帮扶物资约210余万元,联系项目87个,帮扶项目资金1.17亿元,协调金融部门发放支农贷款2.1亿元,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过程中资金短缺的问题。广大干部还积极帮助联系户解决求医问药、外出打工、子女就学、邻里纠纷、政策求助等实际困难问题,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得到了广大群众好评,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双联”行动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真正开创了政府主导、各方携手、上下联动、合力扶贫的扶贫工作新局面。

7、加强资金监管,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有序推进。

我县按照省市扶贫办的总体部署和下达的年度项目资金计划额度,紧紧围绕当前移民区的急、难、特问题,突出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增收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移民群众能力素质提升等工作重点,认真编制年度项目计划,争取扶贫资金,全年共争取到位国家财政扶贫资金3442万元,较上年增加325万元。为确保扶贫项目建设按计划、设计不折不扣地实施,实现预期的目标和效益,县扶贫部门严格按照《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试行)》、《xx省财政扶贫资金县级报账制实施细则(试行)》等有关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规定,按程序组织项目实施。目前已完成95%以上的建设任务。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方面:1182户贫困户危房改造、39.8公里渠道及8公里村组砂石道路建设项目已全部建设完成;产业扶贫项目方面,共在6个移民乡种植枸杞10820亩,建成枸杞育苗基地100亩;修建日光温室100座;落实养殖小区18个,修建暖棚圈舍500座,已完成扶贫项目财政资金报账2600万元。

8、科学编制规划,移民区扶贫开发工作基础得到有效保障。

按照国家“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和省市的安排部署,我县结合各移民乡和沿祁连山浅山区贫困乡镇自然资源、产业优势、发展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及时加强与对口部门的联系协调,认真编制完成了《xx县河西特困移民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xx-20xx年)》和《xx县沿祁连山浅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xx-20xx年)》。在两个规划形成的基础上,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编制完成了《xx县移民扶贫开发示范区发展规划》,为谋划好新一轮移民扶贫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三个规划已提交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个人帮扶工作总结篇三

市xx局驻村工作队xxx年驻村帮扶工作总结xxx年,我xxx驻xxxx工作队在市委驻村办、xx镇党委、局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xx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坚持实事求是,围绕驻村工作各项目标任务,与村两委一起,理清工作思路,加强班子建设,改善基础条件,发展农村经济,现将我们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深入调查研究,结合三年帮扶规划制定20xx年工作计划。

工作队进驻xxx村后,按照市驻村办的部署,坚持吃住在村,在20xx年工作队协助下,通过召开村干部、党员座谈会,走进田间地头、实地察看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全面了解村情民意,初步了解和掌握了xxx村的基本情况,确定了工作重点,制定了xx年工作计划。

二、围绕三年规划和xx年工作计划,脚踏实地办实事,扎扎实实做工作。

1、积极协助村两委搞好班子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帮助xxx新一届领导班子深入开展学习xx届x中全会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帮助健全完善村级组织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实行政务公开。强化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和农村党员培训、发展和管理,组织xxx干部学习xx次,举办党员培训班3x,参加党员x人次,发展入党积极分子x人,党员x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在群众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使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受到了群众的称赞。

2、加强xx大x中全会精神、科学发展观等国家大政方针的宣传(充分利用宣传栏、板报、党员民主会、群众座谈会等形式,积极有效地开展党的方针、法律法规、xx大x中全会精神、科学发展观等宣传教育,使广大干群理解和执行党的政策。

3、开展扶贫救灾活动。我局领导班子带领驻村工作队员,筹资xxx元,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为村里的贫困户送上了米面油,和他们促膝谈心,要求驻村工作队扎实工作,切实解决他们的困难。

4、协助村两委开展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农民公寓楼建设,通过与村两委共同努力,xxx年新启动在建农民公寓楼一栋,筹措资金修建垃圾池三座,安装路灯20盏,投资x万余元,新建标准化农村卫生所一座。

5、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建立文化大院,提高全体村民的文化素质。协助村委筹资x元建设村委大门、健身器材活动场地、硬化地面x平米,修葺房顶x余平方。同时,召开局办公会研究,出资x元为文化大院购置了阅览桌、办公桌、棋牌桌、椅子等文化娱乐设备,丰富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文化大院的建设,对丰富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推进新农村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6、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协助村两委宣传秸杆禁烧、农村计划生育政策;配合镇党委、政府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真开展“打击两抢一盗”活动,使村民的法律意识得到提高。x年村里没有发生一起集访、个访现象。

三、加强自身建设,转变工作作风。

驻村工作队按照市驻村办的要求,在xxx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协调村支两委开展工作,自觉接受上级指导,按时参加召开的例会、座谈会等,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做到了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作风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经常与群众开展谈心活动,深入农户家中调查,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强化服务意识,帮助所驻村解决实际问题。严格遵守驻村纪律,自带行李,自起炉灶,集体食宿,吃住在村、不扰民、不增加群众负担。

虽然我们在驻村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今后,我们将结合村情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努力为xxx群众办更多的实事、好事。

第5篇 个人帮扶工作自查报告

个人帮扶工作自查报告

根据省委《关于开展联县驻村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省驻村办的要求,省社会科学院、省公路管理局、省贸促会三个单位赴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开展“联县驻村帮扶”工作。现将近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展调查研究,理清工作思路

省社科院、省贸促会、省公路局三个单位一行7人,自7月27日到息县后,按照省驻村办的要求,开展了调查摸底工作。队员们冒着炎热克服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采取走村入户、查阅有关资料、举行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县情、乡情、村情、民情,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驻村工作规划和工作方案,本着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理思路与具体帮扶同步走的办法,帮助所驻村两委制定了“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调整种植结构,发展水产业特色农业,改善道路和水利灌溉基础实施和教育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贫困乡村发展”的工作思路,并制定了工作方案和措施。

二、充分发挥单位优势,为所驻县乡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省社会科学院是我省的科研单位,人才集中,信息灵通,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省社科院工作队充分利用单位优势,制定了“社会科学下乡计划”,结合息县的实际状况,开展所有制改革、三农问题、区域经济发展、基层党组织建设、文史知识普及等方面的专题报告或研讨会,并对息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开展专题调研,帮助制订“xx”发展规划,为息县发展提供智力支持。9月20日以来,省社科院副院长喻新安教授为息县领导干部举办了学习党的xx届xx全会精神报告会和“树组工干部形象”专题报告会;息县驻村工作队负责人闫恒处长为息县乡村领导干部举行了“发展特色产业,壮大县域经济”和“深化农村改革,解决三农问题”专题报告会;社科院社科所副所长王友洛教授为息县乡村领导干部举办了“提高执政能力建设”专题讲座。

这些报告或讲座受到息县领导和干部的很大反响和好评。省公路局工作队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申报息县所驻村的公路建设项目,改善乡村道路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省贸促会工作队利用其外贸信息和对外劳务输出的信息灵通和涉外劳务的工作经验,积极帮助所驻乡村提供劳务信息,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创造条件。省驻息县工作队还邀请劳动厅劳务输出公司书记到息县,为当地劳务输出工作提供信息和指导,积极帮助息县政府和劳动部门的劳务输出工作献计献策,为增加农民收入拓宽渠道,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搭建平台。

三、抓发展,务实效,促进农民增收

息县联县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所驻村自身优势,找准产业发展定位,培育和发展畜牧水产特色农业。结合所驻乡村,水资源和沙资源丰富,耕地面积较多的实际,和当地政府一起通过农业科技推广,调整种植结构。一是扩大优质小麦、优质油菜种植面积,积极推广规模种植,培育种植大户,发展特色农业;二是利用冬季时机,开挖鱼塘,发展鱼、鸭等水产养殖;三是大力宣传种养殖技术,提供相关资料,引导农民发展牛、羊等畜牧业,改善小户养殖的局面;四是利用阿深高速公路在息县施工的机遇,组织工作队所驻村开发黄沙资源,办沙场。目前沙场化验结果已出来,有望在明年初向高速公路建设提供黄沙。所有这些,都将促进农民增收。

四、重视乡村教育事业,改善乡村教育设施和条件,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息县所驻工作队队员有懂法律、知电脑、熟劳务知识和公路建设的专业人员,工作队充分发挥工作队员的自身专业优势,为所驻乡村举办法律知识、电脑基础知识、劳务输出、公路项目建设等各种培训班、讲习班、专业技术知识讲座等,帮助所驻村民提高法律意识,更新观念,提高科学文化水平。

息县工作队想方设法为所驻乡小学的基础建设,争取专项教育扶贫资金,目前已争取到位20万元资金,预计年后,还将有资金到位。省社会科学院工作队还积极向该院争取资金,为所驻村小学捐赠新书包320个,课桌50套和空调4台,初步改善了所驻村小学的教育设施和条件。

五、帮助实施“双强”工程,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工作队紧紧围绕农村发展,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采取参观省内先进村,培训村干部等形式,开阔村干部视野,帮助所驻村干部成为“双强”干部,积极帮助所驻村两委完善村务制度建设、党的建设等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六、有针对性的开展扶贫帮困,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

针对所驻村的贫困户和特困户的具体情况,通过调查研究,帮助他们查找致贫原因,理清致富思路,为他们提供技术、信息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以拓展他们的增收渠道,实现脱贫致富。同时,工作队员向“特困户”、“五保户”捐赠衣服,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让“五保户”、“特困户”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

七、积极申报协调扶贫专项资金,为所驻乡村提供资金帮助,改善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息县工作队所驻三个村的工作队,通过摸底调查,积极申报项目资金,每个村子工作队都选择了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拟定了项目申请书,积极申报协调扶贫专项资金,以改善贫困乡村的教育、水利、道路、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发展,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创造条件。

第6篇 下乡扶贫帮扶个人计划报告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时期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的原则,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户,找准致贫原因,区分贫困类型,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进行扶持,切实改变贫困村面貌,增加贫困家庭收入,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确保扶贫对象同步实现小康。

二、主要目标

通过实施造血式扶贫和提高五保户、低保户保障标准,使全镇农村贫困人口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国家扶贫标准以上,通过实施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和贫困户危房改造、项目扶持小额信贷等系列帮扶措施,让贫困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全镇1593人实现脱贫目标,贫困村年集体收入达4万元以上;通过扶贫整村推进、产业发展等项目,使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大为改观,农村公共服务基本完善。

三、主要措施

1、根据对口帮扶任务分配表及帮扶队员名单,计划安排走访对口帮扶贫困户,及时与村委会联系、沟通,做好新一年扶贫调研工作,掌握贫困村、贫困户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帮扶工作责任制,为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实际困难提供保障。

2、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坚持因地制宜、补缺补差,通过实施开发特色产业、发展社会公共事业、提高劳动素质和能力等方式,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增加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促进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

3、创新扶贫小额信贷,自主贷款为贫困户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认真落实县小额信贷实施办法,协助县扶贫办、农商行等部门通过建立风险补偿金、完善扶贫小额贷款贴息等措施,有效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短缺的难题。

4、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稳步增加贫困户收入。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以仁岗村辣椒种植基地,产业带动辐射周边群众发展,借助美丽镇村建设契机,改善村容村貌,为加快仁岗村旅游开发增添动力,增加村民收入来源。对有发展意愿和发展能力的贫困户按各自需求采取相应扶持措施,为贫困户增加收入拓宽渠道。

5、开展教育扶贫,增加贫困户的就业机会。在确保贫困户子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按照“雨露计划”的要求,对贫困户子女在中、高职业技术学院就读的实施资金补贴,进一步营造社会各界和爱心人士帮助贫困户子女完成学业的良好氛围,增加贫困户子女的就业机会。鼓励贫困户的劳动力参加各类劳动技能培训,至少掌握一门生产技术,为实现就业提供保障。根据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实际需求,开展各类实用技术的勉强培训,增强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6、积极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工作,确保贫困群众有基本住房。加强对易地搬迁和危房改造两项政策的衔接,继续向贫困人口倾斜。

7、加强民政兜低,确保所有无劳动能力及收入的贫困群众享有最低生活保障。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加大五保、低保户的保障能力。对因病返贫的农户通过大病救助、大病保险等方式予以扶持。

8、加强扶贫项目建设,明确党政主抓主管,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四、责任落实

1、落实扶贫的主体责任,扶贫工作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抓落实;各级各部门分工协作,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扶贫工作队长对本村扶贫工作负主体责任。

2、加大资金投入,整合扶贫资源。整合扶贫、农业、水利、土地、交通、财政、文化、发改委、以工代赈等多部门资金,在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集中力量支持贫困村和贫困户,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个人认领扶贫项目或捐资,积极开展帮扶济困活动。

3、强化包村单位及包户干部责任,提高脱贫成效。根据万名党员干部帮万户行动方案,建立包村单位年初建帐、年中对账,年底查帐制度,确保各项帮扶措施落到实处。进一步强化考核,真正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

4、强化驻村扶贫工作队职责,充分发挥帮扶作用。各驻村扶贫工作队要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坚持长期驻村,杜绝“走读现象”。要帮助贫困村制定发展计划,帮助贫困村找准发展项目,落实好帮扶措施。

5、强化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进一步完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制度,建立完善扶贫项目、资金、扶贫对象等信息公示制度,确保阳光操作。坚持做到专款专用,确保资金向贫困村倾斜,强化扶贫项目前期评估和后期跟踪问效,切实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6、加强领导,确保全年扶贫工作顺利完成。发挥好镇扶贫工作站作用,定期召开扶贫工作协调会,完善扶贫内容,更新工作措施;加强与贫困户的联系,及时掌握扶贫工作进展情况;积极了解各村扶贫互助基金的管理运作,增强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同时做好扶贫工作信息和总结上报工作。

第7篇 精准扶贫帮扶个人计划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全面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宁发[20xx]4号)要求,根据宁办字[20xx]7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工作目标

做到“三个确保”,即确保每户贫困户都有干部结对帮扶。确保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县年均增幅,确保“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和“五年决战同步小康”目标实现。

二、工作方式

1、实行镇班子成员各挂一至二个村的工作责任制,统筹协调指导各村扶贫攻坚工作。

2、实行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全覆盖。县级层面采取“853”的对帮扶贫困户。乡镇层面按照托底全覆盖的原则,根据我镇贫困户数量,实行“15+10+15”的方式结对帮扶,即:镇班子成员结对帮扶15户,镇一般干部10户、村干部15户。结对帮扶一包到底,不脱贫不脱钩。驻村干部对接联系县直、驻县单位结对帮扶干部。

三、工作内容

1、入户调查。

结对帮扶干部要对已在册的扶贫对象认真开展再核查、再识别,进一步核实其家庭人口、资源状况、贫困现状、致贫原因、劳力状况、技能技术等情况,逐一分析梳理出因病、因残、因学、因灾、缺土地、缺水、缺技术、缺劳力、缺资金及交通条件落后、自身发展意愿不足等具体致贫原因,实事求是逐户登记在册。对属贫困户但不在册的,按程序补录;对不属贫困户的,按程序及时调整出册。

2、制定规划。

①各村要结合实际,围绕改善发展条件、提升发展能力制订脱贫规划和年度计划,对贫困对象致贫原因分析归类,制订分类脱贫措施。

②帮扶干部要围绕脱贫成效可持续、不返贫的要求,根据贫困家庭的实际情况,分户制订脱贫规划和年度计划。帮扶措施要因村因户制宜,切实可行、持久生效。

3、做好“五帮扶”:

(一)产业帮扶。

各村应根据洛口镇精准扶贫产业发展规划,结合村情和贫困家庭人口、资源、技能、致贫原因、产业发展意愿,选择有利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一村一品”格局,推动精准扶贫。产业发展规划另文下发。

(二)就业创业帮扶。

加大培训力度,组织贫困家庭劳动力参与“雨露计划”、“新型农民职业培训”、“电商培训”和订单式技能培训,让扶贫对象掌握1-2项职业技能、农村实用技术。积极为扶贫对象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信息等就业服务,帮助贫困对象转移就业。用好创业小额贴息贷款政策,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家政服务等第三产业,支持贫困对象创业,吸引贫困家庭大中专毕业生回乡创业。

(三)完善保障帮扶。

1、教育帮扶。加大教育扶助力度,优先支持贫困村学校规划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帮扶干部要对贫困家庭子女就读建立长期助学计划,落实贫困家庭助学措施,引导社会各界捐资助学,确保贫困户子女顺利完成义务教育、高中阶段读得起书,不因贫困而辍学;帮助落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国家资助政策,做到应补尽补、应贷尽贷,确保考录大中专院校的贫困户子女学业不受影响,能如期毕业。

2、医疗帮扶。加大医疗扶贫力度,对因病致贫的对象,要按规定实行大病救助、大病保险等医疗精准扶贫,确保看得起病,不因病加重负担。

3、社会救助帮扶。完善社会救助措施,对因病、因灾、因残等特殊原因致贫的困难家庭实施临时救助,加大物资、资金等扶助力度,帮助渡过难关。加大托底保障力度,对符合低保、五保的贫困人口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四)改善基础设施帮扶。

通过房、路、电、水、环、搬六个方面来改变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房:继续改善贫困家庭居住条件,争取继续开展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确保住上“安全房”。路:加快贫困村公路建设,实现所有25户以上自然村通水泥路。电:开展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投入,提高电力供应质量。水:开展农村居民饮水工程,确保喝上“放心水”,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灌溉条件。环: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治理垃圾和污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搬:进行移民搬迁。

(五)提升后劲帮扶。

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推进村级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提高村级党组织推进精准扶贫的能力和水平。组织开展好党员教育培训、“一村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三培两带两服务”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精准扶贫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帮助建设或修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开展平安创建,强化城乡社会自治和功能,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妥善化解重复访、非正常访问题。加大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力度,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精准扶贫领导小组负责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指导和督促各级各部门有效开展结对帮扶工作,有序推进结对帮扶工作到村到户。镇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为结对帮扶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及驻村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帮扶干部为具体责任人。

(二)加大资金投入。镇有关部门应认真履行各自职能,按原有渠道筹措安排资金,确保“五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各村要充分利用上级的帮扶资金,专项支持有产业发展意愿和一定能力的贫困户发展产业,没有发展产业的贫困户不享受资金补助。产业发展帮扶资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另行研究制定。

(三)抓好工作落实。成立驻村工作队,队长由上级帮扶单位领导或驻村领导担任。驻村工作队和队员日常工作应做到“五有”:

一有工作计划,有单位结对帮扶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

二有帮扶记录,干部结对帮扶的《帮扶日记》与“三送”工作《民情日记》合用一本;

三有帮扶台账表册,根据统一印发的表格,建立完善的帮扶情况台账表册;

四有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工作、学习和生活制度;

五有帮扶联系牌,干部结对帮扶的对象,在原“三送”联系牌中增加“结对帮扶对象”的内容。

(四)严格督查考核。将结对帮扶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评。采取随机抽查、明察暗访、专项督查等方式,实行月督查、季通报,年终验收考核机制。工作不力的要责成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进行通报批评,连续二次受到通报批评的予以黄牌警告,对工作突出、帮扶成效好、群众公认度高的给予表彰奖励,对成绩显著的村干部县政府优先录用为事业编。

第8篇 个人帮扶计划报告

一、基本情况

大元村位于乐安县鳌溪镇南西方,大元村地形主要以山地、小型盆地为主,山间平地较少。气候以*带季风为主,适宜水稻、土豆、红薯等粮食作物生长。土壤以富含氮、磷、钾等元素的沙土土壤为主,适宜烤烟、辣椒、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生长。

大元村是鳌溪镇十八个村之一,共有人口1387人,耕地面积1420亩,现有干部4人,其中农村干部3人,共有1个党支部,12个自然村,8个行政组。其中大元组是大元村政治、文化中心,山下组、排下组、小代坊组以发展蚕桑为主,种植大户刘秋华、平中华等,大元村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势头好,这将加速大元村奔小康,走向富裕、文明、法制、民主的生活。

二、贫困状况

一是贫困人口分布广,居住条件边远落后。辖区内12个自然村,8个行政组,其中8个行政组处在高坡和半高坡地带,这些村边远偏僻,分布不集中,受交通、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等因素制约,群众生产生活十分贫困,靠农田土为生,自给自足,无生活来源,生活条件极差。如陂下、竹员、新树岭行政组存在部分零散分布,人数多、贫困度深。201x年,期末农村人口1387人。调查扶贫对象为79户278人,约占全村总人口的20%。二是自然灾害频发,生存环境恶劣,返贫现象突出。自然灾害频发,泥石流、干旱、冷冻害等灾害时有发生,给农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返贫现象严重。三是贫困人群中有部分无脱贫能力,脱贫形式严峻。部分聋哑人、癫痫病人、残疾人、智障人等,他们基本上没有劳动能力,完全依靠家人和政府关怀生存。四是发展相对滞后,财力紧张,财政保障及扶持能力弱。大元村地处山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总量不小,发展不足,财力投入扶贫开发非常有限,依靠财政救济可谓杯水车薪,需要上级部门的财政扶持。五是社会民生事业落后,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投入不足。农村教育设施薄弱,村级小学设施落后。大元村无村级卫生室,患病无法及时在村里治疗,使得大小病只能出村,给老百姓生活带来负担,致使农村缺医少药看病难问题较为突出。

三、致贫原因分析

对大元村贫困状况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资金紧缺,种植技术缺乏,严重制约产业发展;二是贫困人口分布广,居住条件边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三是自然灾害频发,生存环境恶劣,返贫现象突出;四是传统农业耕种观念更深蒂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十分艰难;五是受交通、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等因素制约。

四、急需解决的主要困难

一是加大大元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通村、通组、串户路硬化、危房牛栏拆除改建、农田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美化农村环境,提高农村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完善大元村村的教育、医疗、文化、卫生、通讯等民生设施。二是加大对贫困户扶贫到户帮扶力度。辖区内共有贫困户79户,贫困人口278人,需要在资金、制度、人员等方面加大扶持。一方面对精神病、残疾等无能力脱贫患者在制度上给予长期的基本生活保障,对一般贫困户帮助解决饮水、吃穿等衣食住行等问题;另一方面帮助贫困户实现就业,帮助贫困人群脱贫致富。三是增加扶贫项目支持大元村实施整村推进。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给予扶贫项目资金支持,实施整村推进计划。四是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农村融资体系落后,农民融资困难,农户产业规模化的巨大阻力,同时可以帮助完善产业发展所必须的其他硬件设备,如道路、水电等。五是加大种养殖技术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同时积极加大农村剩余劳动转移的技能培训,增加其收入。

五、帮扶计划

通过对大元村致贫原因分析,结合本村村情民情,为尽快解决贫困问题,尽早脱贫致富,使大元村广大老百姓过上小康生活,制定以下帮扶计划。

一是产业发展。针对该村群众缺乏资金和技术,结合土质和海拨等条件,计划每年实行轮作,需要烤房修建、供电等费用问题;计划在古罗江组实施桑叶种植100亩;对种植大户进行扶持。二是技能培训。针对种植大户、村民技术缺乏,计划举办烤烟、蚕桑等种植技术培训。三是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围绕产业建设,为切实解决广大种植户运输难题,计划在大元组新建一座现代化桥梁,需投入资金82万元,同时硬化小代坊至塔元路1.5公里水泥路,硬化陂下至芦元路1公里水泥路,需投入资金75万元,可解决涉及8个组465户1378人的出行问题,同时可解决涉及四个组258户682人的安全出行问题。

六、工作要求

(一)要积极协调、精心安排,积极争取部门支持,帮助种植户协调贴息贷款和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切实解决帮扶计划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二)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做好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责本村精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确保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不走样。

(三)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紧密配合,对照帮扶计划,积极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加快逐一落实,并及时发现和反馈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纠正工作中的不足。每月定期向镇报告工作实施进度,对在工作中落实不力、推进缓慢,给本村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相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帮扶个人报告(8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全面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宁发[20xx]4号)要求,根据宁办字[20xx]7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如下方案。一、工作目标做到“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帮扶范文

  • 帮扶个人报告(8篇)
  • 帮扶个人报告(8篇)67人关注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全面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宁发[20xx]4号)要求,根据宁办字[20xx]7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如下方案。一、工作目 ...[更多]

个人报告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