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出台十六项服务措施帮扶企业群众渡难关工作报告
市质监局:出台十六项服务措施 帮扶企业群众渡难关
今年以来,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企业面临严重的困难。江门市质监局坚决贯彻省局、市委市政府关于应对金融危机、与企业共渡难关的要求,在不放松质量监管、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落实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于企业的需要、服务于人民的健康安全的“三服务”工作方针,服务先行,帮扶企业应对危机。出台十六项措施如下:
一、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1.在全市产业集群的园区和专业镇推动建立“联盟标准”,规划建立质量计量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实现检测服务前移,为企业科技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提供技术服务。
2.在江门市标准与产品信息网开辟“标准咨询”在线免费查阅栏目,及时向社会公布最新颁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全文内容,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题录。
3.在全市商贸行业全面推行建立计量诚信工作机制,免费帮助企业建立诚信计量档案和诚信计量信息库,提高企业的计量管理水平。
4.每年免费培训20__名中小企业经理、厂长及管理人员,培训内容包括标准、计量、质量管理、特种设备知识及法律法规。
二、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服务企业发展需要
(一)服务企业办理行政许可。
1.对需要进行行政许可审批的企业,各级质监行政机关和技术机构必须坚持做到“履行职责,服务先行”。进入正常审查程序之前,提前介入,为企业做好引导工作,一次性清晰地提前告知其办事程序、所需提交资料及咨询联系方式,为企业提供免费咨询服务。强化全过程跟踪,限时办结。
2.提高效率,缩短行政许可事项的办理时间,切切实实为企业服务。组织机构代码办证(含申办、变更、换证)时间由原来5个工作日缩短为2.5个工作日;年检、注销现场受理并审核无误的,即时发证。
(二)服务企业夯实质量基础。
1.建立企业负责人约谈制度。在行政许可及日常监管中,作出不予行政许可决定,或涉及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抽查及执法检查不合格等问题出现后,由企业所在地质监局约见企业负责人谈话;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由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约谈。约谈主要内容是说明不予行政许可或行政处罚的原因,指出存在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听取意见,帮助整改。
2.组织技术专家服务队深入企业免费提供节能降耗、质量管理、标准、计量管理评价、认证等服务。
3.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的企业免费举办质量分析会,帮助企业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三)服务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1.各级质监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及挂靠的协会(学会)、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生产许可证咨询服务、标准备案服务、采标审查服务不收费。
2.严格执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样品数量不得超过检验需要和抽查规范规定的数量。食品定期监督检验不收费。
3.扶优扶强,推动技术标准化战略,培育行业龙头。为全市大中型骨干企业开通标准信息服务“绿色通道”,为其免费安装“标准查询系统”,实现国内外标准题录的快速查询。
(四)服务企业规范经营。
1.与各直属事业单位(市质计所、特检所、编码所)的全体业务人员签订“服务承诺保证书”,保证规范服务,杜绝“吃、拿、卡、要”现象的发生,并接受企业的监督。
2.在办理行政处罚案件时,采取重教育、勤指导、少处罚的原则,重在提醒整改、提醒防范,并采取处罚前“约谈制”。对取得合法生产经营资格的企业和个人(指依法取得了营业执照和相关行政许可)在无主观故意、未造成社会危害情况下出现的一般产品质量问题,经指出能及时改正、主动召回的,不予处罚。
三、关注民生热点难点问题,服务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1.开展服务计量走进社区乡镇、诚信计量走进市场、健康计量走进医院、光明计量走进眼镜店活动。实现民生计量、计量惠民,在社区、乡镇免费提供血压计、人体秤等家用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眼镜的计量检测,珠宝玉石的鉴定等服务。
2.“ 12365” 举报投诉电话实行24小时接听,做好打假治劣工作。加大对违法生产加工食品特别是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原料和有毒有害物质的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对经12365和其他形式举报投诉的有功人员按案件处罚金额给予奖励。
第2篇 工信委包村帮扶工作报告
自xx年开始,我委作为与镇村结队帮扶单位,从两地实际出发,以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提高素质培训为重点,充分发挥优势,进一步加大帮扶工作力度,落实帮扶举措,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资金到位,指导到位,取得了较好的帮扶成效。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加大对帮扶工作的领导。一是我委把帮扶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帮扶工作,进一步明确主要领导作为帮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明确了分管领导和具体人员,确立帮扶目标,完善帮扶机制;二是主任多次亲自带委全体班子成员到村调研指导、现场办公,分管领导至少每季度到村帮扶指导一次;三是制定包村帮扶规划。今后帮助该村发展油茶、绿茶、药村基地,恢复完善发电站,修建自然村公路及规划新农村建设点;四是指导帮助村创建各项制度及村规民约,维护社会稳定。
二、突出帮扶重点,落实帮扶措施。一是抓好产业帮扶,发展当地茶叶、花岗石加工特色产业。与村一道帮助指导红家山茶场低产改造。针对花岗石加工作坊式企业,环境差、资源浪费严重现象进行规划整治,督促企业注重节约资源,美化环境,提高科技含量,扩大生产规模。二是帮助指导对水库溢洪渠道改造,解决1000多亩农田用水灌概。三是大力推进素质帮扶。进一步加大对当地农民工的素质和技能培训,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四是帮助指导村环山公路两旁整治及房屋穿衣戴帽工作;五是积极落实帮扶资金,确保帮扶资金及时到位,去年落实帮扶资金4万元,今年上半年落实帮扶资金1万元。
三、加强与帮扶对象的联络和交流。一是通过电话、实地走访等形式,委班子成员经常与结对帮扶对象进行联络和交流,了解困难情况,分析困难原因,共同探讨制订帮扶对策。二是与结对帮扶对象进行思想上、意识上的交流和沟通,鼓励他们树立克服困难,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通过一年多来的努力,有力地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素质和当地的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加快了当地各项事业的建设步伐,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
第3篇 关于县国税局强村帮扶的工作述职报告
根据县委统一部署,国税局与观城镇西马沟村开展“促和谐、建强村”帮扶活动。活动开展以来,我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发挥国税的优势,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为困难农户排忧解难,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确保活动落到实处。下面,将帮扶工作述职如下:
一、领导重视,明确责任
县局党组十分重视“促和谐、建强村”帮扶活动,通过认真学习县委文件,在充分领会县委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国税实际,研究制定了四项措施:一是成立了“促和谐、建强村”活动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赵汝民任组长;二是制订了“促和谐、建强村”帮扶活动工作计划;三是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明确一名副局长具体抓,人事教育科负责工作落实。
二、开展调研,明确目标
按照“促和谐、建强村”帮扶活动要求,我局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到观城镇西马沟村进行调研,与村干部、村民座谈,就该村如何加快农业特色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等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意愿。在开展调研活动的基础上,我们针对该村经济基础较好、基层班子较强、尤其是支部书记马廷方能够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的实际,帮助村级组织理清发展思路,围绕村级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环境整治三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小康示范村建设计划,达到“五化”要求,即: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建筑美化、卫生洁化。通过帮扶,力争使西马沟村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文明村。
三、真心帮扶,明确重点
开展“促和谐、建强村”帮扶活动是加快实现新农村建设各项目标的有力举措。我们在帮助指导该村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重点在落实上下功夫,抓住发展农村经济这一主线,通过示范引导,发展壮大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一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与镇党委、政府结合,在充分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村庄整村迁建方案,计划今明两年分两期新建100栋两层楼房,今年一期工程建设50栋,每栋175平方米,7月1日正式动工建设,年底可搬入新居。
二是在原xx县蓝天牧业饲料有限公司的基础上,建设蓝天食品有限公司,吸引投资1亿元。今年第一期投资5000万元,6月28日已开工建设,12月份可竣工投产。
三是组织党员、干部带头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引导村民致富。建设孵化鸡苗厂3个,全村养鸡棚增加到62个,各类养殖户80余户,菌菜大棚达到30个,全村尖椒种植面积200余亩。
四是在开展“党员服务周”,慰问两位困难农户和两位生活困难老党员。
四、帮扶工作思路
一是加大力度,指导好马沟村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二是努力改变农村面貌。整村搬迁后,可节约土地88亩,帮助该村建设一座大型养猪场,一处大型沼气池,解决日常生活和照明。同时新建一处社区服务站,一个文化广场。
三是继续帮扶该村的蓝天食品有限公司建设,力争二期熟食生产线早投产,早竣工,早收益,把马沟村建设成为科学、富裕、和谐的示范村。
第4篇 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工作队述职报告
各位领导:
根据安排,我中心负责驻村帮扶工作。自8月工作开展以来,在正确领导和州县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帮助指导下,按照全州精准扶贫工作部署要求,我中心紧扣单位工作性质,结合帮扶村实际,创新思路,完善措施,扎实工作,下功夫打好这张扶贫“精准牌”。现简要总结汇报如下:
一、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高度重视,强化领导。中心领导班子将精准扶贫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摆到突出位置进行谋划部署和推动落实,具体负责办公室日常事务,做到了责任清、任务明、力量强。
(二)选优配强,充实力量。根据省州关于调整加强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力量的意见精神,中心第一时间选派了熟悉农村情况和扶贫工作,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办公室副主任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中心高度全力支持帮扶联系工作,安排帮扶干部脱离单位专心驻村开展工作,保障工作生活条件,给予了最大支持。另选派两名年轻干部为单位确定的帮扶工作队员,全力服从服务帮扶工作大局。在新建村委会专设帮扶工作办公室,配齐了床、电脑、办公桌等办公用品和日常生活用品,确保了帮扶人员能住得下来、安心开展工作。
(三)落实责任,强化帮扶。根据省州关于干部联系贫困户的要求,在与县乡充分衔接沟通的基础上,将帮扶责任视为重大政治责任,压紧靠实到干部身上,要求每名联系干部每年至少为联系贫困户办成一件实事,尽力协调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做到真情帮扶、用心帮扶。先后四次组织帮扶干部深入联系村开展入户对接、摸底调查和政策宣传等工作,了解家庭情况、致贫原因,帮助解决困难问题,与贫困户建立了联系帮扶的稳定机制。
(四)多措并举,助推脱贫。在帮扶工作中,我们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这个目标,盯紧脱贫攻坚的短板弱项,紧密结合部门职能,千方百计给予最大限度帮助支持。针对村上反映的实际困难,中心多方筹措资金5万元,专门用于戴家山村新搬迁村委会围墙、大门等附属工程建设和办公设施购置,为提升村级阵地功能、发挥服务群众作用增砖添瓦;为代山村新搬迁村委会解决越冬煤炭2吨,办公桌椅132张(条),通过调查摸清了接种底子,并开展了0-15岁的适龄儿童糖丸接种工作,共接种疫苗386针次,接种儿童386人,接种率为100%。在帮扶村积极开展免疫规划预防接种、结核病和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发放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材料,发放宣传册1000份,提高了群众防病治病意识,根据中心安排,由中心副主任带队到村上开展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与党员、群众进行深入交流,用实际行动把十九大精神送到最基层,让老百姓能听懂、能领会、能落实。
(五)落细落实,聚力攻坚。驻村帮扶工作队在开展驻村帮扶工作4个月以来,在县乡党委的领导支持和乡村干部的配合协作下,发挥队长的牵头协调作用,与县教育局帮扶干部密切配合,认真扎实开展了帮扶对接、入户调查等各项工作,全面深入了解掌握村、社、户的基本情况,协调落实相关政策,做深群众思想工作,按期入户填写工作台账,核算家庭收入,积极动员群众增强信心、摒弃懒惰、感恩向上、勤劳致富,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内生动力,使代家山村整体上巩固和发展了团结和谐、充满活力、清洁美丽的良好风气和面貌。今年代家山村达到脱贫条件的预脱贫48户,脱贫攻坚正在有序有力推进。
二、驻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基层工作经验还不足。扶贫工作相关业务还需进一步加强学习,由于一直在卫生系统工作,基层工作经验较少,很多工作都是按照上级安排开展,对扶贫工作相关业务需要加强学习,为今后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情况不理想。当前扶贫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由于我村地处山区,山大沟深,可用土地资源较少,这也限制了我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驻村扶贫工作队需要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利用好相关的扶贫政策,努力提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水平。
三是扶贫工作创新力度不够。当前开展扶贫工作主要是按照上级扶贫办的.部署安排,按部就班,工作中缺乏自主创新。扶贫工作队需要加强工作创新力度,积极带动村民发展经济,提高家庭经济收入。
三、下一步帮扶工作打算
1、突出“健康扶贫”落实。(1)结合村便民服务中心建成使用,协调将村卫生室设在新建便民服务中心,并指导进一步规范运行,更好发挥村级公共卫生服务阵地的作用;(www.koomao.com)(2)对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协调县乡予以分类救助扶持,并积极发挥疾控中心的行业优势和业务特点,因户因人予以帮助,对患大病的贫困户适当救助,对慢性病患者协调办理慢病卡纳入管理报销看病吃药费用,对精神患者通过筛查确诊后纳入管理给予治疗、进行补助,对残疾户通过协调残联等部门予以扶持;(3)组织人员深入贫困村开展“健康宣传”,提高群众预防疾病意识。组织专业人员到村开展义诊、健康体检等工作。
2、积极引导群众发展增收产业。由帮扶工作队和干部利用各种机会,加强群众思想引导,动员群众继续发展适合村情和家庭实际的增收产业,推动形成“种养劳”协调发展、重点突破的局面。引导继续扩大花椒栽植面积,利用好精准扶贫贷款资金扩大牛、羊养殖规模,家庭闲散劳动力通过养殖增收;引导和协调无技术的年轻劳力参加县乡组织的专业技能培训,获得一技之长,变苦力型为技能型、季节型为长期型务工,增加工资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3、协调改善贫困群众住房条件。协助乡村进一步搞好调查评估,将现有贫困户的危旧房全部纳入改造计划,上报纳入州县扶持项目,按照量力而行的原则,改造经济、实用、安全的住房,一两年内彻底消除危旧房,实现住房安全保障。
4、助力教育事业发展。着眼“治贫先治愚”的长远脱贫大计,中心多渠道筹措资金,为村上教育事业发展每年办1—2件实事。注重群众教育引导,让适龄儿童、少年全部上学,支持幼儿教育,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不再输在起跑线上。
第5篇 “三问三解” 深入基层开展帮扶工作报告
全市“三问三解”活动动员大会后,市委办公室迅速召开会议对全市“万名干部下基层、三问三解惠民生”活动进行动员和部署,2月29日派工作组深入汉阴县铁佛镇日新村开展帮扶工作。
一是及时学习传达活动精神。迅速召开会议学习传达市委书记方玮峰同志在动员会上的讲话和《关于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三问三解惠民生”活动的实施意见》精神。要求全办党员干部一定要深刻认识开展“三问三解”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开展“三问三解”活动同办公室实际工作结合起来,重点在服务决策参谋、服务人民群众等方面,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形成广开言路、善纳良策的风气,并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掌握第一手材料,真实感受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实际出发,切实做好“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的各项工作。
二是立即深入基层开展帮扶。2月29日市委办包抓领导带领9名驻村干部深入到日新村开展工作,采取走访和座谈形式,了解村情民情。该村是汉阴县的八个特困村之一。存在突出问题是:一是村上没有主导产业,村民没有来钱路;二是交通极为不便,还有4个组5公里的村道没有硬化;三是有4个组人畜饮水非常困难。工作组通过走访座谈和与村民互动交流,向村民认真宣讲了市三次党代会和市委三届一次全会精神以及有关惠农政策,详细了解了各项惠民政策落实情况和村民生产生活情况,实地走访查看了村道情况、拟建人畜饮水工程选址情况以及部分贫困户住房情况。结合该村实际,与村组干部一起研究村组发展规划,按照长远结合的思路,逐一安排部署村上近期和长远发展项目,在去年帮扶的基础上,今年着重抓好6件大事:一是新建200亩核桃园,使人均达到1亩林果园;二是硬化村道3公里,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三是新建3处人畜安全饮水工程,解决饮水困难问题;四是培养2户林下养鸡特色养殖大户,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五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和家庭生猪养殖,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六是抓好村上“三委”班子建设,增强引领群 众发展的能力。针对存在问题和今后打算,市委办公室及时筹措资金30万元解决村道硬化问题,其它项目正在与有关部门衔接落实。
三是着力夯实帮扶工作责任。结合该村实际,市委办公室正在制定具体帮扶方案和村组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突出重点任务,细化工作责任,全力抓好落实,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确保村组事业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干部能力得到提升。
第6篇 帮扶工作组驻村十三五规划调研报告范文
本着要干事先了解村情的原则,我们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调研活动,在虚心向前批驻村同志学习请教的基础上,走门串户,拜访党员和群众,进一步摸清了该村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崔家村位于东营区龙居镇,在政府驻地以南3公里处,地处油区,土地盐碱化程度较重。全村现有228户、708人,可耕地2100余亩,人均3亩。该村现有党员31名,其中预备党员3名,村支部和村委会已分别于4月8日和5月3日顺利换届,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新班子结构合理,团结务实,思路清晰,干劲很足。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作物种植和外出务工,整体收入较低,XX年人均纯收入7278元,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一)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一是村集体基本上没有经济收入来源,是典型的“空壳村”。村集体无经济支撑,对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扶持贫困户发展生产、关爱和帮助困难群众和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都造成严重的影响。二是群众家庭收入主要是务工收入和农作物销售收入。农业种植结构十分单一,主要种植棉花,有极少户种植小麦。XX年,全村共种植棉花XX余亩,占全村耕地总数的95%以上。外出务工主要是在城区烧锅炉,每年在外务工人员近百人,方式都是自发的、松散的。村内原有零星分散的养殖业,没有形成规模,在通街修路搬迁后中止,没有再进行养殖。
(二)基础设施建设状况。该村市人大机关已帮扶两年。在上批帮扶中,为村里修了柏油路,配套排水沟,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建设了文化大院、村民健身广场,使村民有了文体活动地点,村支部和村委会有了工作场所;对村庄进行了绿化,安装了路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电话、自来水、有线电视均已普及。
(三)村级组织运转情况。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由一人兼任,“两委”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组织活动基本正常,党员能按时交纳党费。通过走访调查,大多数群众对村干部都比较满意和拥护,具有较高的期望值;希望在驻村工作组的帮扶下,进一步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驻村后调研情况看,该村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建设方面。一是该村“两委”班子有带领群众致富的热切愿望和实际行动,但因大部分时间忙于自己生意或农活,精力不够集中,开拓意识不够强,缺乏应有的工作力度;二是党员队伍老龄化较为严重,全村28名党员中,45岁以下的仅3人。党员文化程度偏低,在发展农村经济上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够;三是组织生活不够健全。因为平时农活较多和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党员会议组织少,制约了基层组织活力的发挥。
(二)经济建设方面。一是村集体基础薄弱。为典型的农业种植村,几乎没有集体收入来源;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绝大部分村民以种植棉花为主,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差;三是群众致富门路较少。绝大多数农民致富的愿望迫切,但由于缺乏资金和没有技术特长,年复一年地在小农经济这个模式中循环运行。许多有头脑的年轻人不愿在村里干事,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尽管就业困难,也不愿留在村里,致使村级经济发展缺乏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四是劳务输出缺乏组织。该村每年劳务输出近百人,还处于自发、分散、无序的状态,缺乏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引导,基本从事短期劳务,且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
(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少数村民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淡化,对履行义务观念淡薄,更很少提出发展村级经济的好建议。村民的精神生活相对匮乏,在走访中,部分村民有成立村锣鼓队等自发娱乐组织的迫切愿望。在个别老龄群体中存在“迷信”现象。
(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村南已预留机动土地,养殖小区何时规划和建设;村西有部分农田因引水沟渠年久失修,已严重损坏无法使用,能否近期解决。
三、帮扶工作设想及措施
包村组的思路是:按照“激发内力、增强合力,先急后缓、科学发展”的原则,帮助村两委以创建小康文明示范村为目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加强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条件,大力发展棉花种植主导产业,有条件地引导群众发展特色养殖等辅助产业,加强农民技术培训,组织外出务工,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动崔家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快速健康发展。具体讲,主要是分阶段、分步骤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崔家村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其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全村的发展。工作组的思路是:
一是帮助村两委争创“五个好”党支部。以“两评一树”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明确分工,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及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增强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确保工作上有新突破。二是加强党员科技培训。充分发挥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定期定时播放有关科技教育片和举办培训班,使 50%以上的党员掌握1—2门发家致富实用技术。三是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切实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外出党员管理等各项制度,加强对党员的管理;积极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力争发展2—3名党员。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级群团组织,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四是加强村级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村民代表议事、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村两委定时定点集中办公等制度,明确工作规范,严格落实责任,维护好干群关系,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局面。
(二)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是硬道理”,只有经济发展了,增收渠道多了,农民才能得到更多的实惠。工作组的思路是:
一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农民棉花专业合作组织。引导群众科技种田,推广种植优质棉,拓宽棉花流通渠道,提高主导产业收入;积极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完善配套工程,为棉田浇灌提供基本保障。二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极实施现代畜牧示范小区建设。因地制宜,挖掘优势,引导部分农民从单一的棉花种植业中脱离出来,发展畜牧养殖业,使该村生产结构和收入渠道更加多样化。三是大力抓好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农民市场观念。“走出去、请进来”,帮助村民解放思想,开阔眼界、拓宽视野,鼓励群众尤其是中共党员大胆地闯,大胆地干。四是大力抓好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造就专业技能新型农民。进一步提高外出打工人员的素质,组织他们参加培训,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用工单位需要什么技能,就培训什么技能,真正提高务工人员的就业技能,改变单一的外出务工方式,并使之组织化,规模化。
(三)着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是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广泛开展适合群众特点的文娱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使群众得到实惠。深入开展小康文明示范村、文明示范户创建活动,开展好媳妇评选等活动。二是丰富完善文化大院功能,建设农民致富网吧,充实完善农家书屋,方便农民群众查阅致富信息;四是经常性举办科技教育培训班,组织群众外出学习参观,帮助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五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发挥好治保、调解、巡逻、帮教、普法“五支队伍”,确保无涉油案件、无上访案件、无封建迷信陋习、无邪教活动;严格落实计划生育政策,达到区镇要求。六是倡导现代生活模式,倡树社会村民新风,不断提高全体村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努力营造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团结向上,齐心协力共奔小康的良好氛围。
农村金融十三五规划服务问题的调研报告范文
第7篇 关于帮扶工作组驻村调研报告
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协调地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帮扶工作组驻村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根据市委统一按排,20xx年4月1日,我们市人大机关驻村帮扶工作组一行两人,正式入驻东营区龙居镇崔家村,开始为期两年的驻村帮扶工作。本着要干事先了解村情的原则,我们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调研活动,在虚心向前批驻村同志学习请教的基础上,走门串户,拜访党员和群众,进一步摸清了该村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崔家村位于东营区龙居镇,在政府驻地以南3公里处,地处油区,土地盐碱化程度较重。全村现有228户、708人,可耕地2100余亩,人均3亩。该村现有党员31名,其中预备党员3名,村支部和村委会已分别于4月8日和5月3日顺利换届,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新班子结构合理,团结务实,思路清晰,干劲很足。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作物种植和外出务工,整体收入较低,人均纯收入7278元,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一)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一是村集体基本上没有经济收入来源,是典型的空壳村。村集体无经济支撑,对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扶持贫困户发展生产、关爱和帮助困难群众和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都造成严重的影响。二是群众家庭收入主要是务工收入和农作物销售收入。农业种植结构十分单一,主要种植棉花,有极少户种植小麦。,全村共种植棉花2000余亩,占全村耕地总数的95%以上。外出务工主要是在城区烧锅炉,每年在外务工人员近百人,方式都是自发的、松散的。村内原有零星分散的养殖业,没有形成规模,在通街修路搬迁后中止,没有再进行养殖。
(二)基础设施建设状况。该村市人大机关已帮扶两年。在上批帮扶中,为村里修了柏油路,配套排水沟,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建设了文化大院、村民健身广场,使村民有了文体活动地点,村支部和村委会有了工作场所;对村庄进行了绿化,安装了路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电话、自来水、有线电视均已普及。
(三)村级组织运转情况。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由一人兼任,两委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组织活动基本正常,党员能按时交纳党费。通过走访调研,大多数群众对村干部都比较满意和拥护,具有较高的期望值;希望在驻村工作组的帮扶下,进一步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驻村后调研情况看,该村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建设方面。一是该村两委班子有带领群众致富的热切愿望和实际行动,但因大部分时间忙于自己生意或农活,精力不够集中,开拓意识不够强,缺乏应有的工作力度;二是党员队伍老龄化较为严重,全村28名党员中,45岁以下的仅3人。党员文化程度偏低,在发展农村经济上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够;三是组织生活不够健全。因为平时农活较多和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党员会议组织少,制约了基层组织活力的发挥。
(二)经济建设方面。一是村集体基础薄弱。为典型的农业种植村,几乎没有集体收入来源;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绝大部分村民以种植棉花为主,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差;三是群众致富门路较少。绝大多数农民致富的愿望迫切,但由于缺乏资金和没有技术特长,年复一年地在小农经济这个模式中循环运行。许多有头脑的年轻人不愿在村里干事,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尽管就业困难,也不愿留在村里,致使村级经济发展缺乏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四是劳务输出缺乏组织。该村每年劳务输出近百人,还处于自发、分散、无序的状态,缺乏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引导,基本从事短期劳务,且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
(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少数村民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淡化,对履行义务观念淡薄,更很少提出发展村级经济的好建议。村民的精神生活相对匮乏,在走访中,部分村民有成立村锣鼓队等自发娱乐组织的迫切愿望。在个别老龄群体中存在迷信现象。
(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村南已预留机动土地,养殖小区何时规划和建设;村西有部分农田因引水沟渠年久失修,已严重损坏无法使用,能否近期解决。
三、帮扶工作设想及措施
包村组的思路是:按照激发内力、增强合力,先急后缓、科学发展的原则,帮助村两委以创建小康文明示范村为目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加强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条件,大力发展棉花种植主导产业,有条件地引导群众发展特色养殖等辅助产业,加强农民技术培训,组织外出务工,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动崔家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快速健康发展。具体讲,主要是分阶段、分步骤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崔家村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其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全村的发展。工作组的思路是:
一是帮助村两委争创五个好党支部。以两评一树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明确分工,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及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增强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确保工作上有新突破。二是加强党员科技培训。充分发挥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定期定时播放有关科技教育片和举办培训班,使50%以上的党员掌握12门发家致富实用技术。三是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切实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外出党员管理等各项制度,加强对党员的管理;积极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力争发展23名党员。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级群团组织,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四是加强村级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村民代表议事、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村两委定时定点集中办公等制度,明确工作规范,严格落实责任,维护好干群关系,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局面。
(二)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是硬道理,只有经济发展了,增收渠道多了,农民才能得到更多的实惠。工作组的思路是:
一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农民棉花专业合作组织。引导群众科技种田,推广种植优质棉,拓宽棉花流通渠道,提高主导产业收入;积极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完善配套工程,为棉田浇灌提供基本保障。二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极实施现代畜牧示范小区建设。因地制宜,挖掘优势,引导部分农民从单一的棉花种植业中脱离出来,发展畜牧养殖业,使该村生产结构和收入渠道更加多样化。三是大力抓好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农民市场观念。走出去、请进来,帮助村民解放思想,开阔眼界、拓宽视野,鼓励群众尤其是中共党员大胆地闯,大胆地干。四是大力抓好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造就专业技能新型农民。进一步提高外出打工人员的素质,组织他们参加培训,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用工单位需要什么技能,就培训什么技能,真正提高务工人员的就业技能,改变单一的外出务工方式,并使之组织化,规模化。
(三)着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是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广泛开展适合群众特点的文娱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使群众得到实惠。深入开展小康文明示范村、文明示范户创建活动,开展好媳妇评选等活动。二是丰富完善文化大院功能,建设农民致富网吧,充实完善农家书屋,方便农民群众查阅致富信息;四是经常性举办科技教育培训班,组织群众外出学习参观,帮助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五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发挥好治保、调解、巡逻、帮教、普法五支队伍,确保无涉油案件、无上访案件、无封建迷信陋习、无邪教活动;严格落实计划生育政策,达到区镇要求。六是倡导现代生活模式,倡树社会村民新风,不断提高全体村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努力营造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团结向上,齐心协力共奔小康的良好氛围。
第8篇 驻村干部帮扶工作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驻村干部帮扶工作调研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驻村干部帮扶工作调研报告
按照工作方案,我们对两地8个贫困村干部驻村帮扶情况进行了抽查,通过进村入户、座谈走访、查阅文件、问卷调查等方式基本掌握了江汉平原干部驻村帮扶的现状。我们认为驻村帮扶工作对推动当前农村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已成为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有效管道,发展趋势总体向好,但也存在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需要各级引起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对策。现将两地情况报告如下:
一、抽查基本概况
根据《关于开展全省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抽样调查方案》的安排,第二抽查组走访了江陵县的沙岗镇刘湖村、沙岗镇东津村、熊河镇熊河村、熊河镇吴桥村、潜江市的熊口镇白果村、熊口镇石杨村、张金镇老河口村、张金镇泰山垸村等建档立卡8个贫困村,全面了解干部驻村帮扶情况。两个县市驻村帮扶总体情况:一是有计划安排。潜江下发了《在全市干部驻村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的通知》、江陵县印发度三万活动方案。二是有帮扶措施。潜江、江陵两地将新农村工作、干部驻村和“三万”活动工作队整合打包,形成合力。三是有工作制度。江陵县建立“领导联系乡镇、县直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制度,潜江市出台了《干部驻村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工作考核办法》。
抽查统计得知:江陵县和潜江市现有贫困村81个,贫困户31170户,各类驻村帮扶工作队301个,工作队帮扶贫困村81个,工作队对贫困村覆盖率为100%;抽查的8个贫困村总户数为3638户、总人口15697人,其中贫困户772户、贫困人口2284人,贫困发生率为21.2%。8个贫困村现有市(州)、县(市)两级帮扶单位10个,工作队员26人,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的覆盖率为8.62%。从走访座谈了解的情况看,自开展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以来,帮扶单位共向8个贫困村落实帮扶项目22个、帮扶资金82.9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帮扶资金77万元、产业发展帮扶资金2万元、人力资源发展资金3.2万元,赈灾救济送温暖资金3.7万元;整合其它项目13个,整合行业资金1112.6万元;组织劳务输出16人次。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地方党委政府重视不够。江陵县以两办文件出台了《江陵县万名干部进万村惠万民活动实施方案》中提到了精准扶贫,但没有出台干部驻村帮扶的指导意见和具体方案。调查中得知,江陵县扶贫办设在民政局下,具体工作是下设扶贫科,实际工作人员就1人;潜江市相对好些,但总体感觉,插花贫困地区除了扶持资金和项目相对较少外,领导对当前干部驻村帮扶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重视程度不够,具体到落实工作中,一是没有驻村帮扶工作专题会议纪要,二是虽然出台了干部驻村工作方案,但对于如何组织实施和有效推进干部驻村工作,没有研究和出台制定驻村工作的考核办法,也缺少检查督办环节。
(二)驻村帮扶流于形式。一是工作队进村不驻村的现象普遍存在。干部驻村帮扶仅仅是摊派的任务,大多数干部和工作队员还停留在突击式运动阶段,当作临时性阶段任务,时间一到立马拆兵散人。领导有要求就下去,上面强调一下就抓一下,上面没风,下面就没影了。调查8个村几乎干部进村都在2个月以内,只有1个村落实较好些。二是中央和省里反复强调,驻村工作队要确保两个全覆盖,当前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还远远不能达到这个要求,两县市覆盖率都不高。潜江的到户覆盖率11.9%,江陵县到户覆盖率5.02%。
(三)干部驻村帮扶后劲不足。一是驻村的工作经费保障没有明文规定,各个帮扶单位或部门没有专门的预算开支,工作经费保障无门,大多数是从有限的办公经费挤占或干部捐赠款项中列支用于驻村帮扶;二是干部干事与不干事一个样,干好与干不好也一个样,对于帮扶工作成效显著的工作队和队员,没有激励机制。对于混日子没干事的工作队或队员,也没有约束机制,干部驻村工作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无法调动起来,明显感到人浮于事,帮扶后劲不足。
(四)制度建设有待加强。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应该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关联各行各业。如何对驻村干部的选拔与管理,如何规范项目和资金的管理,如何建立激励机制,起到激励先进,充分调动各级驻村工作队及其队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对于工作不作为、慢作为的,如何建立约束机制,鞭策后进,这些都需要建章立制,从源头加强顶层设计,从制度保障上作好安排。当前驻村帮扶的机制缺陷表现明显,不利于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地推进。
三、有关对策与建议
(一)党委政府引起高度重视。老大难老大难,老大重视就不难。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强化组织领导,把干部驻村帮扶作为新阶段精准扶贫的大事来抓,要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关要求,形成全县(市)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指导意见和年度帮扶方案,谁主抓,谁负责,要有党委政府研究驻村帮扶工作的会议纪要,在落实工作专班、规范到村,责任到人上要有具体细化,在干部驻村帮扶政策保障上予以明确。
(二)统筹整合各类帮扶力量。一是要坚持党委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二要充分发挥各级扶贫领导小组和片区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将驻村工作队、定点扶贫、对口帮扶和行业支持等全部归口到当地扶贫部门领导,三是由省级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明确牵头抓总部门,市县有抓手和工作平台,便于掌握情况和开展工作,有利于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任务责任明确到位。中央和省委均有明确要求,要健全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机制,力争每个贫困村都有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一是要明确干部驻村帮扶的目标任务,包括贫困村的脱贫目标,村集体经济收入,在帮扶期间整合各类资源和资金的情况,对贫困村、贫困户都要有针对性地帮扶计划。二是贫困户结对帮扶要责任到人头,确保联户联人,不让一个贫困户落下。三是按照时间进度有序推进,工作队人员和驻村时间要有严格规定。一定要按照鄂政扶发〔〕14号文件,所有在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要以扶贫开发为主要任务,将任务明确到位,责任落实到人。工作队规定3人以上的不能搞穷对付,驻村时间3-5年不变的,要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四)健全驻村保障机制。一是要明确驻村工作队帮扶资金额度和用途,对于实力弱的单位明确驻村工作队启动资金来源;二是要明确驻村帮扶干部的人数、年限和激励政策;三是建立驻村帮扶干部年度量化的考核指标体系。
第9篇 工会帮扶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理清思路,完善措施
帮扶解困、促进再就业工作是工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切入点,是化解社会矛盾的平衡点,是工会组织履行职能、维护职工切身利益的具体体现。因此,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帮扶及再就业经验交流会议精神,按照市总工会和县委的要求,积极开展了工作。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xxx同志任组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和人大副主任、政府副县长、政协副主席、县总工会主席任副组长,县委办、组织部、县工会等单位为成员的帮扶解困领导小组,指导全县帮扶工作。县总工会把此项工作当作全年的中心工作来抓,明确了指导思想。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和宣传,全县各级工会组织认真负责,自觉把协助党和政府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帮扶解困工作当做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
我们在开展深入调查、吃透情况、摸清底数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理出了帮扶活动,以党员干部一帮一为基础,以单位为依托,由党员干部带头帮、单位集体共同帮的新思路。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我县部分党员干部帮扶力量不足的矛盾,同时又发挥了单位和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体现出了集体帮扶的优势,进一步加大了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力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县工会还对重点帮扶工作实施了目标管理工作机制,同各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建立了工作绩效考评机制,并建立和完善了各项制度和措施,目前我县工会各项工作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支持、工会主抓、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为我县的帮扶解困工作提供了制度和组织保障。
二、多策并举,形式多样,典型引路,内容丰富
活动伊始,我县帮扶活动在帮扶内容和形式上呈现出了丰富性和多样化,我们通过及时总结经验,典型引导,加大宣传力度,使帮扶解困工作趋向深入发展。我们在引导和推进帮扶工作深化的同时,重点实现四个转变,即由生活帮向就业帮转变,从输血帮向造血帮转变,从建立短效机制向长效机制转变,从治标向治本转变,走出了一条适合形势发展,符合南乐实际的帮扶新路子。概括有以下几方面:
1、精神帮扶。重在帮助职工转变观念,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新观念是脱困的先导,树立信心是解困的动力。县工会充分发挥宣传教育职能,组织再就业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与县电视台共同制作下岗之路专题系列报道,引导和教育困难职工下岗不气馁,失业不失志,鼓起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如我县xx厂职工xx-x,因企业倒闭,下岗失业,丈夫单位也不景气,失业在家,儿子又患肾病(尿毒症),一家人生活艰难,曾一度失去生活的信心,在县工会积极帮助和其帮扶单位县武装部的支持帮助下,使这个面临崩溃的家庭又看到了希望,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
2、物质和资金帮扶。重在帮助困难职工解决生活中的燃眉之急。如我县农发行、司法局等单位为被帮扶户集资捐物,帮助他们渡过
3、政策帮扶。在帮助困难职工落实低保政策待遇的同时,各单位充分利用职能和政策优势,帮助困难职工解困再就业。如县工商、税务部门积极利用国家对困难职工减免费税的优惠政策帮助困难职工经商创业。县教育局出台了减免困难职工子女学费的文件。县工会按照源头参与有见解、重大问题有主张、具体措施有办法、关键时刻有作为的四有要求,加大调研力度,积极加强源头参与,争取源头维护,会同政府参与制定了《县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管理办法》、《县关于失业下岗职工实施优惠政策的通知》、《县xx年再就业工作规划》等政策性文件,在第一知情人的基础上,主动参与到位,实施源头政策帮扶。
4、技能和项目帮扶。重在帮助困难职工自主择业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今年以来,我们会同劳动部门举办了电焊、电脑、缝纫培训班,形成了以县职业培训中心为依托,以定向培训为载体,内连县乡、外接劳务市场和用人单位。这类帮扶占较大份额,如县联社积极帮助外贸下岗困难职工xx参加缝纫班培训,学成之后又帮助她解决启动资金,干起了服装剪裁缝纫。县统计局积极帮助下岗职工xx搞起了带锯加工项目,不仅解决了他的生活问题,而且正帮助他迈向致富之路。帮钱、帮物,不如帮个好项目,因此,帮助困难职工确立致富项目,无疑是从根本上解决困难问题的一个好办法。
5、提供岗位、就业帮扶。为困难职工提供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也是帮扶工作中的一个亮点,如我县检-察-院为下岗困难职工xx提供了单位保洁工岗位,县公路局为大修厂下岗困难职工xxx解决了就业困难,安排他们到公路施工工地工作,解决了他们的再就业困难。
6、提供小额借款帮扶。县总工会针对一部分有创业意向,但缺乏资金的困难职工,实施小额借款帮扶,在对项目进行考查的基础上,由单位推荐担保,帮助困难职工创业启动。今年我们结合实际,在送温暖基金中拿出部分资金,帮助了13户困难职工实施创业和再就业。目前资金使用情况良好,如海淀鞋厂下岗职工xx利用小额借款启动开办了一间订做皮鞋的门店,利用自己的手艺制作皮鞋,由于他的诚实信用,且货真价实,手艺制作精细,深受消费者欢迎。原印刷厂下岗工人xx利用小额借款搞起了家庭养殖。原供销贸易公司下岗职工xx利用借款在县xx门口租赁了一间店面开起了饭店,由于品种多样化,优惠学生,每天平均就餐人数达300余人次,深得学生的好评。据调查,截止目前,我县已有70%的小额借款人摆脱了贫困。
三、促进再就业,趋向帮扶活动的多元化
就业和再就业是解决困难职工问题的根本,也是帮扶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县工会按照行政扶持,政策引导,标本兼治的原则,建平台、送岗位,初步走出了一条政府促进就业、工会帮助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的新路子。今年,全县再就业人数达1685人,其中4050人员390人。
2、积极探索劳务输出之路,解决下岗失业再就业问题。今年以来,我们会同县劳动部门,积极摸索下岗失业人员外出务工的新途径,依托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与发达地区联姻,促使企业与劳动力的结合,与外地的劳动、工会等部门结合,实行跟踪服务,形成联系、组织、服务一条龙。今年以来,我县共输出剩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5.08万人,实现经济收入21685万元,实现了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外出一批,带动一方的社会新气象。
第10篇 关于全省林业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难职工解决燃眉之急。三是创新领导干部包保制度。各林业企业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工会干部以及基层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都要包保困难户,签订帮扶责任书,做到责任到位、帮扶到位、脱贫致富。四是创新医疗救助机制。实行困难职工扶困优惠卡、医疗优惠证制度,借助社会力量,减免一定比例的医疗费用,切实解决林区困难职工就医难问题。如敦化林业局为3874名困难职工办理了就医购药优惠卡,汪清林业局在职工医院建立了“扶贫病房”使职工享受最低限价收费。五是创新助学方式。各林业局工会把开展“劳模真情助学”、“一助一助学”等活动,统称为“情系学子、金秋助学”,集中时间、资金和精力,保证了捐资助学效果更加明显、力度更加强劲。仅延边林业系统工会近两年的助学金总额就达320万元,有1328名大中小学生得到真情救助。通过开展“金秋助学”系列活动,确保了林区困难职工家庭子女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4、开展创业促就业系列活动,强化“输血”、“造血”功能。各林业局多数建立了林业家政服务网,由工会组织开展家政服务培训、劳务输出和就业中介服务。林区工会组织职工开发利用林区资源开展全民创业活动,通过举办“全民创业培训班”、“经纪人培训班”以及种植、养殖、家政培训班等形式,培养了一大批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餐饮业、加工业、运输业等困难职工创业典型,帮助困难职工拓展增收渠道,增加个人收入,尽快脱贫致富。几年来,全省林业共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100多期,培训职工1万余名。仅森工集团就为职工自主创业投入1459万元,八个森工企业职工创业年平均收入达到719.4万元。
三、问题及建议
实施“天保”工程后,由于国家对国有林区基础设施投入减少,林区的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严重滞后,林区的道路、桥梁、房屋等年久失修,林区“边缘化”趋势十分明显。加之林区生产经营困难,职工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偏低,富余人员多,贫困面广等因素,影响和制约林区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不稳定因素,帮扶工作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1、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由于国家对林业投资欠账较多,理应享受到的优惠政策得不到落实,加之林业行业和地域等特点,使林业经常出现政策真空,并逐步被边缘化。目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木材生产和销售受到极大冲击,林业企业负担过重,仍然承担大量政府和社会职能,林区道路、供水、用电、供热、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差,致使林业弱势群体逐步增加,企业帮扶工作压力较大。
2、现有资源和手段与困难职工群体帮扶要求不相适应。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加之历史的积淀,林业在新旧发展模式转换中承受了巨大压力和困难。特别是国家提出林业发展要实现由木材生产向生态建设的转变,实施天然林保护政策后,全省各林区采伐量消减、生产设备闲置、大量职工下岗,造成了林区贫困群体比重增大,特别是延边州所属的10个国有林业局表现尤为突出。加之各林区帮扶保障资金短缺,现有资源整合不到位,帮扶手段落后方法单调,致使帮扶保障能力和水平远不能适应较大困难职工群体的帮扶要求。
3、林业企业帮扶资金短缺。资金是制约帮扶工作开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林业企业的帮扶资金主要靠企业行政拨款和工会经费支持,各林区的帮扶中心站(点)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缺少政府稳定的资金支持和来自社会各方的捐助,制约了企业工会帮扶工作的深化,直接影响帮扶效果。
4、林业职工医疗保障问题亟待解决。一是被保险人在发生重大疾病和高度残疾时给付的保金不高,不能有效地解决被保险人高额医疗费的负担;二是有的地方医保部门在基本医保中设置“门槛费”(每次入出院都重复收费);三是参保后,职工看病所花费用受限,而核销的比例却很小,职工患大病需支付巨额医疗费用,不少家庭为治病倾其所有,债台高筑,导致大量困难家庭出现,这是林业系统困难职工的主要成因之一。这部分职工仅靠企业救助只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建议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从职工大病医保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加以研究解决。
5、离退休职工管理等社会职能移交工作滞后。从目前全省林业系统看,困难职工的数量,帮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离退休职工,特别是一次性安置人员。尽管他们与企业解除了劳动关系,但仍居住在林区,这部分人管理职能本应由社会和政府承担,但却常常处于单位社区无人管的社会边缘状态,且大多数无力缴纳“五险”,又无一技之长,劳动就业能力差,加之子女上学,意外灾害,因此,一有困难就找林业。如弃之不管,将会给林区稳定带来隐患,管之就会给企业增添沉重负担,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
为切实做好林业系统帮扶工作,发挥帮扶工作在解决职工实际困难、加快林业改革发展、构建和谐稳定林区方面的积极作用,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对林业的帮扶:
第一,高度重视林业帮扶工作。帮扶工作既关系到林区职工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也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否安居乐业、经济社会是否健康发展、社会文明是否进步。应站在林区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高度重视帮扶工作。林区面临诸多与内地不一样的特点,需要党和国家以及全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支持,需要享受到国家给予工业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
第二,加大对林业的帮扶力度。针对林业系统“非工非农、非城非乡”的特点,国家应加大对林区的投入,切实解决林区交通不便、职工收入偏低、用水用电困难、娱乐文化缺乏、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差以及就业难、子女上学难、职工住房难等实际问题,使广大林区职工共享国家改革发展成果。特别要加大对林区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在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引导林区职工自主创业,壮大林区经济,增加职工收入,使林业职工早日脱贫致富。同时,加大帮扶资金投入和帮扶工作力度。畅通林区困难职工诉求渠道,及时掌握困难职工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使帮扶工作更加人性化、更加快捷和高效。
第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应提高林业职工的保障水平,扩大生活保障的内容和范围,如扩大林区职工互助医疗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在再就业、就医、住房、子女上学等方面对困难群体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
第四,创新帮扶工作机制。要在促进林业困难职工从根本上建立脱贫机制着眼,从推动林业帮扶工作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入手,让林业困难职工群体自身动起来、活起来、干起来,加大创业促就业工作力度。同时,还要围绕林区职工脱贫、就业、就医、子女上学等突出问题,建立起帮扶长效机制。
第五,抓住林业棚改机遇推动林业帮扶。去年全省已有部分林业局作为棚改试点,今年又有18个林业局实施棚改。多数林业局进行棚改都由工会牵头负责完成旧房拆迁和新居回迁安置等项工作任务。建议政府财政部门拨付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林业棚改过程中困难职工的回迁和安置工作。同时,在廉租房补贴政策方面多给予倾斜,以促进林业职工队伍的稳定。
第11篇 驻村帮扶工作述职报告范文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我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工作要求,牢牢把握“加快发展、加快扶贫攻坚”的工作主题,围绕我镇农村工作大局,努力发挥驻村工作组实效,有力促进了我镇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组建了由分管领导、联系村镇干部为主体的驻村帮扶工作组16个,其中县级部门牵头负责组建工作组8个,对全镇2363户建卡贫困户实施帮扶。每个村实行组长负责制,实行“一户一策”针对性救助帮扶。为进一步加强驻村帮扶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质成效,我镇党委确定将这项工作列入了党委会议事议程,研究制定了《镇关于加强驻村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并由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贯彻执行,由镇纪委具体负责督促落实,要求每位下派干部每月至少深入挂职村2天以上,全年确保30天以上,并做好走访工作记录,为农民群众办理1件实事,提出1点切实可行的农村工作意见。
二、注重工作实效,落实帮扶措施
(一)、是积极联系群众。为确保驻村帮扶工作取得实质成效,在我镇党政领导带领下,各村帮扶小组积极深入联系村组调研民情民意,制定帮扶规划,帮助联系村科学制定基层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规划。
(二)、是积极参与民生工程。充分发挥驻村工作组成效,引导参与村级党组织建设、惠农惠民政策的落实,解决群众之所急。我镇驻村工作组通过实际走访调查贫困户实际情况,向县扶贫办报告我镇贫困户实际情况,获得国开行捐助资金25万元,发展双丰村助农增收产业,使贫困地区农户尽早实现脱贫致富。
(三)、是积极慰问困难群众慰问。积极参与困难党员、困难群众走访慰问,努力协调争取各方资源,结合我镇开展“送温暖行动”工作,深入村组进行走访慰问,发放慰问物资,了解家庭困难情况,制定帮扶措施,力争为困难群众扶贫解困。
(四)、是积极参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村实际,切实担当起了宣传员,积极主动与村组党支部密切配合,做好宣传并组织学习。认真学习xx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组织广大党员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展开大讨论,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领会精神。到村开展查摆问题专题讨论9次,征集“四风”问题15条,根据问题讨论凝练出整改思路和具体措施。通过互帮互找,驻村工作组和村级班子都找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
三、加强服务管理,提升工作效能
为进一步发挥驻村工作组工作效能,巩固和提升驻村帮扶工作成效,建立健全制度,明确要求驻村工作组每月下村前到镇党政办签到并认真驻村开展工作,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扎实做好的工作。同时由镇纪委牵头,不定期地对驻村工作组的出勤、工作情况进行抽查和到村组实地检查。镇党委政府将继续加强对驻村帮扶工作的力度,充分发挥驻村工作组的作用,帮助我镇贫困户早日脱离贫困。
第12篇 驻村帮扶工作的述职报告范文
去年7月底被分配到xx镇xx村工作,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心驻xx村,汗撒阡陌间》。
一、扎到泥里接地气,汲取营养
过去一年时间,每天吃住在村里,一辆摩托车驰骋在xx村公路上,在村里工作让我清楚认识到了农村的真实现状,切身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酸甜苦辣。同时也让我深感基层工作困难多,思想更不能滑坡.说话有人听,做事有人帮,才能实在开展工作,来到农村就要学讲农村话,学做农村事,把事情搞团圆,把话说撑展。经济普查不讲清意义,信息就录不上来,新农合不讲明利弊,钱就收不上来。农村处处都是大课堂,一笑一骂皆是学问。不走家串户不清楚村民所需所想。不经历抗旱保收,认识不到用水的紧张与艰难。不入户访查核灾,感受不到困难户的无助与焦急。不上门登记普查,体会不到意识转变的重要性。不带头示范先干,争取不到群众的理解支持。说破嘴皮子还不行,还得累酸俩膀子。大学生,小年轻,肩要能挑,背要敢扛。村委会在镇委政府的领导下发展小果园,和书记一起种植的无公害葡萄正忙着修型装袋,田间地头都有我曾挥洒过的汗水。
二、安下心来做小事,不忘初衷
心驻xx村,我时刻告诫自己得安下心来做小事,做实事。一年来,工作大到全国性的经济普查,新农保的收缴,新村部的落成,通组公路的建设,小到打字复印端茶倒水,点点滴滴方方面面都是我做实事的机会,我不嫌事情小,就怕做不好。我坚持把小事做好,把细节做精。回忆一年驻村时光,站在新落成现代化新村部院内,回忆着按时按量上缴的新农合资金清单,采摘着成熟香甜的无公害葡萄,散步在新铺设的通组公路,欣赏着村里的景观苗木等,这些都是我一年来最美好的回忆,最宝贵的经历,我参与,我幸福,我的初衷,莫过于参与创造美的事业。大事由小事构成,做好了小事,大业才会成就。
三、仰望星空有梦想,心存志向
埋头实干不忘仰望星空。第一天来到xx村,镇里的领导和村书记就将我安排吃住在老支部书记黎启华家里,白天跟着书记主任转,忙工作,晚上回到家陪着老书记聊天,学经验,收获良多。十八大精神的学习解读,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严格要求,群众路线教育的为民导向,民主生活会上的红脸出汗,都使我一步步成长升华。学习使我心胸更开阔,有了仰望星空的愿望,有了更高远的志向.在完成王部长安排的三个一百的任务过程中,我对xx镇山林资源保护与农民增收的矛盾问题进行了调研,袋料香菇产业,散养山羊,以及滥伐盗伐等原因造成了我镇山林资源严重破坏!钟祥市人大,市林业局成立工作专班,针对山林资源保护采取各项措施,努力在探索出一条农民增收与山林资源保护相协调的新路子.持续才有发展,和谐才有未来.与领导一起解决这个问题是我现阶段的目标与志向!
农村美,美在她的宁静与淳朴;农村忙,忙在她的耕耘与收获;农村苦,苦在她的落后与贫困,农村盼,盼在她的富裕与和谐。扎根农村,每天都有新体会,每天都有新感受,我生在宜昌,但我成长在荆门,在xx,心静气和,淡定从容。通过一年的驻村工作,我深感自己的学识、阅历有限,我将多加学习,努力把自己锤炼成为一名实力型,活力型,魅力型的基层选调生!
第13篇 帮扶工作组驻村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统一按排,xx年4月1日,我们市人大机关驻村帮扶工作组一行两人,正式入驻东营区龙居镇崔家村,开始为期两年的驻村帮扶工作。本着要干事先了解村情的原则,我们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调研活动,在虚心向前批驻村同志学习请教的基础上,走门串户,拜访党员和群众,进一步摸清了该村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崔家村位于东营区龙居镇,在政府驻地以南3公里处,地处油区,土地盐碱化程度较重。全村现有228户、708人,可耕地2100余亩,人均3亩。该村现有党员31名,其中预备党员3名,村支部和村委会已分别于4月8日和5月3日顺利换届,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新班子结构合理,团结务实,思路清晰,干劲很足。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作物种植和外出务工,整体收入较低,xx年人均纯收入7278元,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一)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一是村集体基本上没有经济收入来源,是典型的“空壳村”。村集体无经济支撑,对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扶持贫困户发展生产、关爱和帮助困难群众和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都造成严重的影响。二是群众家庭收入主要是务工收入和农作物销售收入。农业种植结构十分单一,主要种植棉花,有极少户种植小麦。xx年,全村共种植棉花xx余亩,占全村耕地总数的95%以上。外出务工主要是在城区烧锅炉,每年在外务工人员近百人,方式都是自发的、松散的。村内原有零星分散的养殖业,没有形成规模,在通街修路搬迁后中止,没有再进行养殖。
(二)基础设施建设状况。该村市人大机关已帮扶两年。在上批帮扶中,为村里修了柏油路,配套排水沟,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建设了文化大院、村民健身广场,使村民有了文体活动地点,村支部和村委会有了工作场所;对村庄进行了绿化,安装了路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电话、自来水、有线电视均已普及。
(三)村级组织运转情况。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由一人兼任,“两委”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组织活动基本正常,党员能按时交纳党费。通过走访调查,大多数群众对村干部都比较满意和拥护,具有较高的期望值;希望在驻村工作组的帮扶下,进一步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驻村后调研情况看,该村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建设方面。一是该村“两委”班子有带领群众致富的热切愿望和实际行动,但因大部分时间忙于自己生意或农活,精力不够集中,开拓意识不够强,缺乏应有的工作力度;二是党员队伍老龄化较为严重,全村28名党员中,45岁以下的仅3人。党员文化程度偏低,在发展农村经济上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够;三是组织生活不够健全。因为平时农活较多和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党员会议组织少,制约了基层组织活力的发挥。
(二)经济建设方面。一是村集体基础薄弱。为典型的农业种植村,几乎没有集体收入来源;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绝大部分村民以种植棉花为主,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差;三是群众致富门路较少。绝大多数农民致富的愿望迫切,但由于缺乏资金和没有技术特长,年复一年地在小农经济这个模式中循环运行。许多有头脑的年轻人不愿在村里干事,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尽管就业困难,也不愿留在村里,致使村级经济发展缺乏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四是劳务输出缺乏组织。该村每年劳务输出近百人,还处于自发、分散、无序的状态,缺乏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引导,基本从事短期劳务,且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
(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少数村民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淡化,对履行义务观念淡薄,更很少提出发展村级经济的好建议。村民的精神生活相对匮乏,在走访中,部分村民有成立村锣鼓队等自发娱乐组织的迫切愿望。在个别老龄群体中存在“迷信”现象。
(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村南已预留机动土地,养殖小区何时规划和建设;村西有部分农田因引水沟渠年久失修,已严重损坏无法使用,能否近期解决。
三、帮扶工作设想及措施
包村组的思路是:按照“激发内力、增强合力,先急后缓、科学发展”的原则,帮助村两委以创建小康文明示范村为目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加强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条件,大力发展棉花种植主导产业,有条件地引导群众发展特色养殖等辅助产业,加强农民技术培训,组织外出务工,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动崔家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快速健康发展。具体讲,主要是分阶段、分步骤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崔家村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其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全村的发展。工作组的思路是:
一是帮助村两委争创“五个好”党支部。以“两评一树”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明确分工,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及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增强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确保工作上有新突破。二是加强党员科技培训。充分发挥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定期定时播放有关科技教育片和举办培训班,使50%以上的党员掌握1—2门发家致富实用技术。三是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切实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外出党员管理等各项制度,加强对党员的管理;积极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力争发展2—3名党员。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级群团组织,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四是加强村级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村民代表议事、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村两委定时定点集中办公等制度,明确工作规范,严格落实责任,维护好干群关系,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局面。
(二)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是硬道理”,只有经济发展了,增收渠道多了,农民才能得到更多的实惠。工作组的思路是:
一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农民棉花专业合作组织。引导群众科技种田,推广种植优质棉,拓宽棉花流通渠道,提高主导产业收入;积极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完善配套工程,为棉田浇灌提供基本保障。二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极实施现代畜牧示范小区建设。因地制宜,挖掘优势,引导部分农民从单一的棉花种植业中脱离出来,发展畜牧养殖业,使该村生产结构和收入渠道更加多样化。三是大力抓好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农民市场观念。“走出去、请进来”,帮助村民解放思想,开阔眼界、拓宽视野,鼓励群众尤其是中共党员大胆地闯,大胆地干。四是大力抓好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造就专业技能新型农民。进一步提高外出打工人员的素质,组织他们参加培训,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用工单位需要什么技能,就培训什么技能,真正提高务工人员的就业技能,改变单一的外出务工方式,并使之组织化,规模化。
(三)着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是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广泛开展适合群众特点的文娱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使群众得到实惠。深入开展小康文明示范村、文明示范户创建活动,开展好媳妇评选等活动。二是丰富完善文化大院功能,建设农民致富网吧,充实完善农家书屋,方便农民群众查阅致富信息;四是经常性举办科技教育培训班,组织群众外出学习参观,帮助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五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发挥好治保、调解、巡逻、帮教、普法“五支队伍”,确保无涉油案件、无上访案件、无封建迷信陋习、无邪教活动;严格落实计划生育政策,达到区镇要求。六是倡导现代生活模式,倡树社会村民新风,不断提高全体村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努力营造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团结向上,齐心协力共奔小康的良好氛围。
第14篇 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强村帮扶工作述职报告范文
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强村帮扶工作述职报告范文1在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局将“促和谐、建强村”活动列为为民办实事一项重要工程,对燕店镇罗村庄实行强强共建帮扶项目,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工作,圆满完成了既定工作目标和任务,扎实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一、帮扶强村工作开展及任务完成情况
为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我局实行帮扶工作责任制,局党组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督导,定期召开专题研究会议,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了强村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根据上级要求,制定出具体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措施,在道路、电路、农田水利等基层基础建设和改善人居环境上下功夫,突出抓好主要街道硬化,整治农村脏、乱、差,配套完善照明设施。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先后召开局党组会议和帮扶措施研讨会,进村入户发放调查问卷,实行驻村办公,充分了解和解决该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分解立项,落实责任。近一年来,计生局先后投入资金6万余元,提供经济支持,并多方协调,争取资金,帮扶项目全部高标准、超目标完成。帮助燕店镇罗村村打机井11眼;完成对该村计划生育服务室的改建工作,使该村成为亮点服务室,同时室内配置电脑,安装宽带,完善设备,由人口计生局提供联网费用和维修费用;完成400米路面硬化,保障了道路通行无阻;协调电业公司对该村全部电网进行了改造,保障了电路畅通。现燕店罗村庄旧貌换新颜,道路畅通,电路畅通,通讯发达,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环境得到改善,农田水利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村容村貌大有改观,一举成为全县农村建设的示范村、样板村和亮点村。
二、指导强村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情况
计生局以“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xx县”为主题,在深化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的基础上,立足本职,发挥职能作用,扎实开展了服务和支持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制定出《服务和支持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以“突出理论大学习、突出思想大解放、突出难题大破解、突出作风大转变、突出民生大改善”五个突出为主题,通过开展集中培训,利用远程教育、乡镇视频会议和举办培训班的方式,对燕店镇罗村庄村两委干部、全体党员干部、计生干部进行系统的业务知识和科学发展理论培训。同时,举办两期蔬菜种植技术培训班,通过学习培训,提高了全村党员干部思想水平和理论基础,增强了党员干部对计生政策的把握能力,培植了发展农村经济的后劲。
三、帮扶工作思路、计划与实施
帮扶工作思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以全面提升强村综合实力为重点,争先创优、争创一流,强村共建、协同共进,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做大做强强村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拓宽增收渠道,争取尽快实现新农村建设的转变升级目标。
帮扶工作思路计划:1、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重点改善文化生活环境,搞好文化建设,完善人口文化书屋、文明宣传一条街和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文化大院。2、结合计划生育“三结合”活动,确定帮扶户、联系户、帮带户,帮助群众落实以蔬菜种植为重点,以技术培训、信息提供为主要内容的帮扶措施,帮助群众实现规模化种植,掌握致富技能3、积极争取上级政策、项目、资金扶持,帮助该村建设高科技育苗棚。
围绕帮扶工作思路和计划,县人口计生局出台具体的帮扶实施方案,成立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层层落实责任。局党组将一如既往加强对帮扶工作的领导、协调、组织、调度,加大监督考核力度,将帮扶工作列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同时,我局将重点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协调各级、各部门提供优惠政策,实现新农村建设转变升级的目标。
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强村帮扶工作述职报告范文2为确保全县“促和谐、建强村”活动的扎实有效开展,实现县委、县政府把强村建设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样板村、亮点村的目标,活动开展以来,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发挥公路部门的优势,对大张家镇陈庄村进行了定点帮扶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陈庄村基本情况
大张家镇陈庄村位于xx县西南部、鲁豫两省交界处,中原油田文明矿坐落于村西南。全村现有农户180户,总人口770人,其中党员40人;耕地772亩。规划建设了占地4平方公里的工业聚集区,发展民营企业28家,总资产1亿多元,年缴税金200多万元。村集体年收入100多万元,集体积累1500多万元。全村银行存款2600多万元,其中存款5万元以上的农户达70%,是xx县名副其实的经济强村。先后被授予“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基层单位”、“全市基层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全县文明村”、“全县民营经济强村”等荣誉称号。
二、帮扶项目实施情况
一是根据县委、县政府要求,我们县公路局和城建委、供电公司、交通局、水利局、体委一起成为陈庄村的帮扶单位,帮扶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坚持服从大局,积极配合有关单位,努力促进帮扶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是“促和谐、建强村”活动开展后,我们通过开展调研,摸透了该村的以往阶段的发展经历和现阶段的整体状况,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帮助该村领导班子分析了今后的发展前景,并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制定了下一步的发展规划。在发展规划中,该村力争利用2到3年的时间,打造出江北最大塑编生产基地。同时拉大食品、面粉产业链条,通过3至5年的努力,实现全村工业固定资产投入累计过4亿元,工商税收超1000万元;真正建成鲁西工业强村。
三是在陈庄村至后夏沟公路(总长约2公里)的修建项目上,我们积极配合交通局等有关单位,在争取配套资金的工作上发挥了自身优势,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各帮扶部门的共同争取和努力下,该公路已经建成,为陈庄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条件。
三、指导强村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情况
为切实做好帮扶工作,使有限的资源可以产生最大的效益,我们将帮扶工作和学习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通过多次调研,不仅了解了陈庄村的发展现状,而且增进了彼此了解,为帮扶工作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了良好的氛围。按照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我们帮助该村制定了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规划,从而尽可能的少走弯路,始终保持高速、有序的发展势头,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四、帮扶工作思路
今后,我们将继续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想方设法做好“促和谐、建强村”活动的各项工作,为大张家镇陈庄村尽早实现鲁西工业强村的建设目标而提供支持,为全县经济的科学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强村帮扶工作述职报告范文3全县“促和谐,建强村”工作会议后,畜牧局高度重视,立即召开领导班子办公会,认真研究工作措施。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选派年富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成立由一名副局长和两名中层干部组成的包村工作小组,深入到燕店镇东孙庄村进行实地调研,掌握了该村基本情况,制定了帮扶措施。按照“班子带村,科技兴村,民主管村”的工作方针,全面做好东孙庄的帮扶工作。
按照五月上旬县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帮扶强村目标任务要求,畜牧局高度重视,把帮扶目标任务作为实践活动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内容,扎实开展帮扶工作,下面就帮扶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燕店镇东孙庄村共有12个小队,共有356户、1316人,耕地面积1747亩。现有冬暖式大棚、大弓棚1300余个,户均3.6个,人均收入7600余元。该村整体发展比较均衡,村两委成员6人,年富力强,思路开阔,工作扎实,积极带领全村发展蔬菜产业。
按照今年目标任务,首先畜牧局积极筹措资金6万余元,从蒙馆公路到村庄的近1000米道路亮化工程已完成;其次,根据东孙庄的蔬菜棚多的情况,在去年帮助建成占地2000余平米、每批育苗量36万株育苗工厂的基础上,又聘请农业专家帮助规划、设计了两座占地2600平方米的育苗温室,目前棚体已经完工,使育苗能力提高到近100多万株,不仅缓解了农户买种苗难的问题,每年按冬季育苗一批计算而且可增加收入20余万元;第三,畜牧局已聘请农业技术专家作为该村蔬菜生产的常年技术顾问,上半年共举行培训班两次、到场指导三次,并成立了xx县绿野蔬菜瓜果专业合作社。
下一步工作计划:①广泛发动菜农,充分发挥该村“xx县绿野蔬菜瓜果专业合作社”的作用,积极引导菜农上规模、上档次,大力发展优质蔬菜。②帮助指导建设一处村级农产品技术指导中心,积极推广蔬菜新品种、科技施肥、用药,加大蔬菜种植技术培训。③继续争取更多的资金,进一步改善东孙庄村的村容村貌。
第15篇 关于帮扶工作组驻村的调研报告
帮扶是以先进带动后进,优势带领劣势的一种优势群体帮助扶持相对弱势群体的形式和手段,运用的地方非常的广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帮扶工作组驻村的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本着要干事先了解村情的原则,我们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调研活动,在虚心向前批驻村同志学习请教的基础上,走门串户,拜访党员和群众,进一步摸清了该村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崔家村位于东营区龙居镇,在政府驻地以南3公里处,地处油区,土地盐碱化程度较重。全村现有228户、708人,可耕地2100余亩,人均3亩。该村现有党员31名,其中预备党员3名,村支部和村委会已分别于4月8日和5月3日顺利换届,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新班子结构合理,团结务实,思路清晰,干劲很足。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作物种植和外出务工,整体收入较低,人均纯收入7278元,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一)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一是村集体基本上没有经济收入来源,是典型的空壳村。村集体无经济支撑,对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扶持贫困户发展生产、关爱和帮助困难群众和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都造成严重的影响。二是群众家庭收入主要是务工收入和农作物销售收入。农业种植结构十分单一,主要种植棉花,有极少户种植小麦。,全村共种植棉花2000余亩,占全村耕地总数的95%以上。外出务工主要是在城区烧锅炉,每年在外务工人员近百人,方式都是自发的、松散的。村内原有零星分散的养殖业,没有形成规模,在通街修路搬迁后中止,没有再进行养殖。
(二)基础设施建设状况。该村市人大机关已帮扶两年。在上批帮扶中,为村里修了柏油路,配套排水沟,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建设了文化大院、村民健身广场,使村民有了文体活动地点,村支部和村委会有了工作场所;对村庄进行了绿化,安装了路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电话、自来水、有线电视均已普及。
(三)村级组织运转情况。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由一人兼任,两委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组织活动基本正常,党员能按时交纳党费。通过走访调查,大多数群众对村干部都比较满意和拥护,具有较高的期望值;希望在驻村工作组的帮扶下,进一步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驻村后调研情况看,该村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建设方面。一是该村两委班子有带领群众致富的热切愿望和实际行动,但因大部分时间忙于自己生意或农活,精力不够集中,开拓意识不够强,缺乏应有的工作力度;二是党员队伍老龄化较为严重,全村28名党员中,45岁以下的仅3人。党员文化程度偏低,在发展农村经济上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够;三是组织生活不够健全。因为平时农活较多和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党员会议组织少,制约了基层组织活力的发挥。
(二)经济建设方面。一是村集体基础薄弱。为典型的农业种植村,几乎没有集体收入来源;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绝大部分村民以种植棉花为主,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差;三是群众致富门路较少。绝大多数农民致富的愿望迫切,但由于缺乏资金和没有技术特长,年复一年地在小农经济这个模式中循环运行。许多有头脑的年轻人不愿在村里干事,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尽管就业困难,也不愿留在村里,致使村级经济发展缺乏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四是劳务输出缺乏组织。该村每年劳务输出近百人,还处于自发、分散、无序的状态,缺乏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引导,基本从事短期劳务,且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
(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少数村民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淡化,对履行义务观念淡薄,更很少提出发展村级经济的好建议。村民的精神生活相对匮乏,在走访中,部分村民有成立村锣鼓队等自发娱乐组织的迫切愿望。在个别老龄群体中存在迷信现象。
(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村南已预留机动土地,养殖小区何时规划和建设;村西有部分农田因引水沟渠年久失修,已严重损坏无法使用,能否近期解决。
三、帮扶工作设想及措施
包村组的思路是:按照激发内力、增强合力,先急后缓、科学发展的原则,帮助村两委以创建小康文明示范村为目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加强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条件,大力发展棉花种植主导产业,有条件地引导群众发展特色养殖等辅助产业,加强农民技术培训,组织外出务工,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动崔家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快速健康发展。具体讲,主要是分阶段、分步骤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崔家村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其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全村的发展。工作组的思路是:
一是帮助村两委争创五个好党支部。以两评一树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明确分工,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及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增强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确保工作上有新突破。二是加强党员科技培训。充分发挥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定期定时播放有关科技教育片和举办培训班,使 50%以上的党员掌握12门发家致富实用技术。三是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切实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外出党员管理等各项制度,加强对党员的管理;积极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力争发展23名党员。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级群团组织,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四是加强村级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村民代表议事、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村两委定时定点集中办公等制度,明确工作规范,严格落实责任,维护好干群关系,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局面。
(二)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是硬道理,只有经济发展了,增收渠道多了,农民才能得到更多的实惠。工作组的思路是:
一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农民棉花专业合作组织。引导群众科技种田,推广种植优质棉,拓宽棉花流通渠道,提高主导产业收入;积极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完善配套工程,为棉田浇灌提供基本保障。二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极实施现代畜牧示范小区建设。因地制宜,挖掘优势,引导部分农民从单一的棉花种植业中脱离出来,发展畜牧养殖业,使该村生产结构和收入渠道更加多样化。三是大力抓好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农民市场观念。走出去、请进来,帮助村民解放思想,开阔眼界、拓宽视野,鼓励群众尤其是中共党员大胆地闯,大胆地干。四是大力抓好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造就专业技能新型农民。进一步提高外出打工人员的素质,组织他们参加培训,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用工单位需要什么技能,就培训什么技能,真正提高务工人员的就业技能,改变单一的外出务工方式,并使之组织化,规模化。
(三)着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是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广泛开展适合群众特点的文娱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使群众得到实惠。深入开展小康文明示范村、文明示范户创建活动,开展好媳妇评选等活动。二是丰富完善文化大院功能,建设农民致富网吧,充实完善农家书屋,方便农民群众查阅致富信息;四是经常性举办科技教育培训班,组织群众外出学习参观,帮助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五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发挥好治保、调解、巡逻、帮教、普法五支队伍,确保无涉油案件、无上访案件、无封建迷信陋习、无邪教活动;严格落实计划生育政策,达到区镇要求。六是倡导现代生活模式,倡树社会村民新风,不断提高全体村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努力营造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团结向上,齐心协力共奔小康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