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汇报书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范文 > 工作报告 > 工作报告

特殊工作报告(7篇)

发布时间:2023-06-27 18:41:01 查看人数:48

特殊工作报告

第1篇 如何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调查报告

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搞好精神疾病防治,预防和减少各类不良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对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今年以来,各级政府都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为首要任务,我院作为苏州市民政系统唯一一家精神病院,主要承担着对社会弱势群体中精神病患者的医疗救助职能,是苏州社会救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伴随着苏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院的服务职能进一步调整和明确,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为核心的理念,立足民政服务对象,强化管理,认真履行职能,切实服务好社会弱势群体中的精神病患者,为苏州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基本情况

精神病福利院是苏州市民政局直属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系江苏省民政系统一级精神病院(省民政系统最高级),1984年更名为苏州市普济医院为了区别于管办分离改革的市属医院,经市改革领导小组同意和市编办批准,改称为苏州市精神病福利院增挂普济护理院牌子;市慈善总会在我院设立慈善病床15张,至增至110张(实际开放65张),用于城区特困精神病人的医疗救助;3月,市残联在我院成立苏州市精神残疾人庇护中心,为社会特困群体中的精神残疾人士提供庇护。

主要职能:负责收养治疗市区内三无精神病患者;精神病康复军人、退伍军人;对市区部分社会特困精神病患者开展慈善医疗;负责治疗与护理城市救助管理(收容)中查无地址、姓名的受助精神病患者,并对其中超过6个月以上的转为三无精神病患者进行收养治疗。

二、加强精神病人救治、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近年来,随着苏州改革的不断深入,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经济快速发展,政府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的相继出台,苏州市社会救助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我院服务对象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宽,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对我们的救治、管理和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针对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重点做好以下主要工作:

2、实施规范管理,严格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法规、制度开展工作。近年来,我院积极开展依法执业,诚信服务活动,狠抓医疗质量的提高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多年来,我院始终按照二级专科医院的标准和要求,认真落实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法规,严格执行三级查房、病历书写、病例讨论等核心医疗制度,聘请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等国内知名专科机构专家、教授来院查房授课,指导工作。同时还导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同时取得uks证书(由世界最权威的质量管理认可机构之一英国皇家认可委员会颁发的证书)。近年又在同级专科医疗机构中率先引入his系统、电子病历、办公oa系统等,推进数字化医院建设。我院继取得市区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资质后,已实现了相城区、吴中区、苏州工业园区等医保定点全区域覆盖。连续多年获得市社保局医保定点先进单位。,在接受市卫生局医疗机构年度校验的145家单位中,以优异的成绩获得苏州市依法执业、诚信服务a级信用等级单位称号,并且处于获此殊荣的9家单位前列。

3、全面整合资源,推行医、护、康、社、教、养六位一体服务模式。把帮助提高服务对象社会功能和自理能力,作为医疗护理康复业务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医、护、康、社、教、养六位一体模式。一是优化医疗质量,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引进国外先进的服务理念,推行团队服务模式,对病员实施多人(医生、护士、

社工等)参与、相互协作的小组服务工作,并积极开展音乐放松疗法、催眠疗法、脑电治疗、森田疗法、心理治疗和可视音乐治疗等,进一步健全院科两级质控组织,完善各项医疗制度。二是重视细节管理,深化护理服务内涵。以构建躯体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为一体与援助、自助、互助相结合的整体护理援助系统为目标。实行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并举的服务方式,全面推行个性化护理并逐步推进服务对象个案护理计划,分类服务开展率达100%,分级护理率达100%,个性化护理率达100%。针对病员生活能力状况开展自理能力再训,并引入互评互比激励机制,激发病员参与积极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性。三是探索社工介入,完善康复治疗体系。将社工工作全面介入精神病患者康复辅助治疗体系,尝试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帮助休养员自行开展小组工作。相继成立休养员缝纫组、腰鼓队、电脑之家等11个兴趣小组,每天安排病员开展收看电视、下棋打牌、阅读报纸等活动,每周定期组织书画、器乐、手工和功能训练等康复活动,每月举办中大型工娱疗性趣味活动,如组织生日聚会、放映电影、卡拉ok等,在各大节日举办拜年会、元宵节猜灯谜、重阳登高等联欢、庆祝活动。此外,积极联系工疗加工活,拓展康复辅助项目,并通过各类途径将休养员手工作品进行义卖。四是设置特教课程,推进特殊教育工作。将休养员思想文化教育列入日常康复服务项目,开设教育培训课程,开展健康宣教,普及消防常识。同时,对精神残障儿童、青少年设置特教课程,开展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为一体的特殊教育。五是完善保障机制,强化生活照料服务。重点抓好病员的膳食供应和饮食营养,聘请专业营养师调配花色品种和科学膳食,对糖尿病、痛风等疾病对象专门供应特殊饮食,每月给三无对象发放零用金,用于在阳光超市内购买零星食品。同时根据季节变化,及时添置和更换在院病员服装,做好冬季保暖和夏季防暑工作,确保病区空气流通、地面整洁,尽力保障好休养员的在院生活。

4、积极探索创新,打造苏精福特色业务工作模式。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服务和保障好收养收治对象这一中心任务,不断加大业务建设力度,拓展视野,创新思路,探索实施四大特色业务工作模式。一是住院患者的分类管理模式。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一个病室的患者中,其病重、病情、病程等分别有明显的差异,对开展有计划、有步骤并带有群体性的康复医疗活动颇为不利。初,我院根据病人生活活动能力,躯体情况等将病人相对分类。这样就从客观上为分类管理创造了条件,继而对全院患者按康复需要对不同对象给予不同康复措施。分类管理既可以保证不同功能的康复医疗措施能顺利展开,又可使群体性的康复活动有一定的规律性而不零乱,取得事半功倍的疗效。二是模拟社区生活情境模式。本院住院病人中半数以上为慢性精神病人。长期的住院生活,使这类患者社会功能明显减退,衰退倾向日趋严重,为此,我们参照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在院内开设了诸如休养员阳光超市、复康工作坊,成立了休养员阳光工作室等一系列模拟社区和生活场景,以提高患者社交技能及加强社会适应能力,使患者体现到自身的价值。同时对室内外的墙面及活动场所、病室等环境进行精心设计和布置,努力营造充满人情味的、尽可能体现家庭式温馨的舒适环境。三是省内首个儿童青少年精神科。随着我院收治对象中流浪救助精神病人特别是儿童青少年精神病患者日渐增多,由于他们的医疗、护理、康复及教育具有特殊性,下半年,我院成立了省内首个儿童青少年精神科,致力于儿童自闭症、精神发育迟滞、学习困难、多动症、抽动症、注意、情绪、睡眠、进食障碍等儿童青少年常见精神、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干预。同时还将逐步向社区拓展和延伸服务,为更多有需求的精障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帮助。四是特色老年精神科。围绕老年科的业务工作,针对不同对象、不同需求,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关怀服务。评估患者及家属的实际需要,重新进行功能定位,针对不同对象、不同需求,开展医疗(精神科治疗)、护理(生活护理、躯体护理、心理护理、自助、互助或介护等)、康复(肢体康复、心理康复等)或其他服务,侧重个性化,做好个案,为我院及苏州市老年精神科医疗工作提供一个理想的服务模式。

三、特殊人群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一家民政精神病院,我院的建设和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可以说是逆水行舟,艰难行进。就我院近几年收治对象的现状和特点以及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来看,目前的现状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病人压床,床位周转缓慢。住院病员病情日趋慢性化,趋向退顿,加之家属和社会的原因,一旦入院,就较难出院(而本院与各区民政部门及家属鉴定的协议住院期为3个月,我院医生也经常性敦促监护人办理出院手续),以致长年滞留院内,长期占有床位,影响继续收治(每个区都有为数不少的慈善对象在排队等待)。这使得慈善床位的效率、作用未能最大化,对整个社会特困对象来说,也有失公平。

3、精神病患者并发传染病及严重躯体并发症时转诊治疗困难。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由于增龄、器官功能减退、长期接受药物治疗等原因,并发各种传染病及严重躯体并发症的情况日渐增多,同时由于社会目前普遍对于精神病患者存在一些偏见,一旦这些患者需要转诊时,卫生系统综合医院又面露难色,不愿接收,以致此类患者常常得不到及时救治。

4、社会接纳度低,家属、监护人配合不够。一方面与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对于精神病患的认知、关注、关心不够有关,另一方面,这些患者的家属也多为弱势群体,客观上根本无力来关心患者,一旦将患者送来我院治疗后,则再也不闻不问,甚至当被告知患者并发严重躯体并发症或传染性疾病需转诊治疗时,也是不予关心,或是显得无可奈何,甚至表示让他(们)任其自然。

5、法律保障相对滞后。流浪精神病人是城市救助中的弱势人员,也是民政精神病院收治的主要对象之一,他们大多由于病史不详,或认知障碍,无法提供有效信息等,难以进行及时、正确的疾病诊断,从而无法确定是否住院监护。而国内目前尚缺相关法律规定,一旦日后家属起诉,院方利益将难以保障。如何做到救治过程中既保障救助对象的权益,又防范医疗纠纷、医疗缺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给医院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应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

6、人才引进困难,技术力量薄弱。民政精神病院大多由于名称(多冠名精神病院、福利院等)、收治对象、医院条件、工资薪酬等原因,人才引进困难一直都是一个难题,即便勉强引进,往往也难以真正留住人才。相对于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业务技术力量与社会不断发展的服务需求带来压力和挑战,所有这些都使单位建设与社会快速发展需求不相协调,甚至对单位的正常运行带来困难,成为制约民政精神病院发展的瓶颈。

7、对护理人员的规范化教育培训不足。目前,民政系统的精神科专业人员一般都是依靠卫生系统的精神病院提供培训,而提供精神专科护理员的培训机构更是几乎没有。在专科护士的培养方面,江苏省目前暂未开设精神科专科护士的培养班,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组织培训。

8、传染病防控形势严峻。由于流浪救助精神病人大多病史不祥,且他们的生活环境恶劣,行为异常,感染各种传染病的概率较高,而在院精神病人均为群居生活,且传染病大多有潜伏期,容易引起交叉感染。

9、外来救助病人交流沟通困难。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流动人口急剧增加,往往很多救助病人为外地来苏人员,来自四面八方,也有一些是来自偏远山区,文化程度低,还有很多为智障病人,交流成为最大的难题。希望能够有多一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帮助寻找他们的家人。

10、收治病人老龄化,护理风险增加。近年来,整个社会进入老龄化,自然我们收治的对象也出现同样的情况,老年人占到65%以上,因此生活护理量较重,与此同时,跌倒、哽噎等不安全因素也随之增加。这就更需要我们多培养一些全科护士来应对。

四、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争取政府重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心理因素导致精神障碍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因病致贫现象日益加重,特别是精神疾病,使很多家庭成为社会弱势群体。同时,由于精神病人的社会危害大,反复发作,需要住院和长期服药维持治疗。因此,对于社会弱势群体中的精神病患者开展医疗救助,只有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多部门协调联合,列入政府的发展规划中,要像养老中的阳光计划,残疾儿童中的明天计划那样,加大对精神残疾弱势群体的资助,使他们感受阳光和雨露。

2、民政部门对民政精神病院要有明确定位。要正如卫生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中残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的那样:加强分工协作,卫生、民政、公安、教育、司法、残联、共青团、妇联、老龄委等部门、单位和团体要针对日益突出的精神卫生问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并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民政精神病院要立足服务民政保障对象,真正履行好民政职能。

3、争取社会支持。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场合和条件,开展多种活动充分进行宣传,征得社会的同情和关爱,赢得社会支持。

4、加强内部建设和管理。要转变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结合民政精神病人的特点,逐步将封闭式管理向相对开放式管理模式的转变;大力加强人性化服务,把单纯的医疗服务向医疗、康复、护理为一体的服务模式转变;要从重视疾病治疗向重视病人身心康复和社会功能全面发展的转变。

四、民政系统精神病人服务工作与社会支持

民政服务民生,民政工作尤其是精神病防治这一重任需要依靠公众与社会各方的支持和帮助,因此我们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1、加强病人管理,做好重性精神疾病病人的建档工作。各区、街道要安排做好重性精神疾病病人的发现、建档、管理工作,由专人负责督促实施。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报告、登记管理制度,基层要建立病人档案,加强分级随访管理,并定期向社区管理人员汇报。可借助我市实施的中央补助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工作开展病人的诊治、随访、健康教育等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建立健全病人管理档案,为我市掌握重性精神疾病资料及开展病人健康指导提供科学依据。

2、加强技术培训,做好基层医务人员的随访指导工作。为有效实施好医改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内容,建立健全我市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各级各部门医疗机构要注重对精神卫生专科医师的培养、培训工作,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培训,组织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的师资培训,加大对基层工作人员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的专业培训和管理培训力度。适时对社区精防工作人员、民警进行专门培训普及常识,加强对有危险行为倾向患者进行追踪随访,有效组织实施病人随访指导,切实做好重性精神疾病病人的管理工作。

3、加强部门配合,做好肇事肇祸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积极主动与公安、民政、残联等部门协调配合,加大对肇事肇祸病人的应急处置和精神疾患人员的治疗救助管理。建立部门协同制度,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单位要在建档、管理精神疾患病人的同时,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群安全。与相关部门联系,及时了解当地精神疾病患者信息,通过应急处置、入院就诊等方式减少肇事肇祸率。

4、加强心理咨询,做好人群心理健康认识和疏导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重视对重性精神疾患病人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的心理咨询工作,将心理咨询纳入各卫生医疗单位精神疾患病人管理工作内容之一,有条件的社区可开展心理援助热线咨询服务,由通过培训的人员负责热线接听,参照卫生部《心理援助热线电话技术指导方案》开展热线服务。通过认真宣传教育,减少或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目前我院已成立了首个社区心理咨询室,着手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将我院的专业服务推向社会,服务苏州地方和谐社会建设。

5、关心、不歧视精神疾病患者,帮助他们回归家庭、社区和社会。精神疾病患者和躯体疾病患者一样,也是疾病的受害者,应得到人们的理解和帮助。因此,作为政府机构或市民政精神卫生机构,我们都应向社会做好宣传,呼吁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对患者应负有照料和监护责任,不仅不应该嫌弃、遗弃患者,还要积极帮助患者接受治疗、进行康复训练,担负起照料和监护责任。社区不应歧视精神疾病患者,要创造条件帮助患者康复。单位和学校应该理解、关心和接纳康复后的精神疾病患者,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工作和学习条件。只有全社会紧密配合,形成合力,为精神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康复、回归创造条件,使患者及其家属的社会羞耻感减少,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患者回归家庭、社区和社会。

第2篇 乡镇特殊教育工作的自查报告范文

一、基本情况

1、舟溪镇位于xx市南郊,镇驻地距市中心十七公里,辖19个行政村,76个自然寨,128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15.56平方公里,耕地在积17338亩,全镇总人口23208人,其中少数民族22488人,占总人口数的96.9%。

2、由于受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制约,我镇经济发展相对滞后。xx年,我镇国民生产总值7056.11万元,财政收入189.9万元,人均收入1345.00元。

3、xx年全镇6-15周岁三残儿童17人,随班就读10人。

二、指导思想

1、以邓小平“三个面向”和xx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儿童发展纲要(xx-20xx)》、《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搞好我镇的特殊教育工作,逐步树立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份的意识。

2、在《残疾人保护法》和《关心青少年》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切实加强我镇的特殊教育工作。

三、目标

1、保证三残生的入学率逐年上升。

2、消除三残生在学校受到排挤歧视的现象。

3、保障残疾儿童少年的特殊权益。

四、措施

1、提高认识,明确职责,加强对特殊教育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建立新的特殊教育管理机制。

2、部门设领导分管特殊教育工作。

3、多渠道筹措资金,多形式发展幼儿教育。积极筹措特殊教育专项经费,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及教师的培训等,不断推动我镇特殊教育的发展。

4、积极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助学,帮助三残生。

5、教育辅导站设兼职特教教研员,加强特殊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6、把特殊教育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多渠道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确保我镇特殊教育的健康发展。如要求学校做到以下一些具体工作:

① 在座位上特殊照顾,让他们坐在符合自身特点的方便位置,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去考虑,同时要便于教师的辅导和观察。

② 抽时间对他们进行特殊教育,每周每人要受到半天时间的辅导。

③ 不准同学歧视和讽刺他们,一定给他们精神上的帮助,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启发和鼓励他们努力向上,决不恢心。

④ 与他们的家长紧密配合,共同教育好这些更需要关爱的孩子们。

五、不足之处及今后的打算:

1、不足之处。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镇的特殊教育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①重视不够,投入的资金不足,教学设施较差;

②师资培训不够,很多教师没有懂得特殊教育的方法。

③人口居住分散,经济发展缓慢,思想认识不足等因素,制约和影响了特殊教育的发展。

2、今后的打算。

①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争取得到领导的重视和广大人民的支持。

②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③加强特殊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能胜任随班读的特殊教育工作。

总之,在上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广大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我镇的特殊教育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对全面提高民族文化素质起了一定作用,当然,取得的成绩离要求还很远,且新的形势对特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加倍努力,争取把我镇的特教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3篇 长沙城区特殊青少年群落街角青年生态调查工作报告范文

d社区在骄阳的照射下一片寂静。在社区的一个街角,10多个满脸稚气的年轻小伙子聚集在一起,染发、衣着奇异、旁若无人地懒懒地抽着香烟,偶尔爆发出一阵粗鲁的骂声和笑声……这些特征和举止使得他们格外引人注目。

这就是去年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重点项目——《“街角青年”与社区青年工作研究》的研究对象——“街角青年”。 作为这个课题的申报者,湖南省社科院社会学法学所助理调研员黄海利用长达半年的时间,对长沙市开福区的两个社区(我们分别标为d社区和l社区)进行了专门调查,发现在3782名青少年中,有60余人具有明显的“街角青年”特征:年龄在15-20岁之间,文化程度较低,绝大部分为初中,大多拥有某种“一技之长”。

昨日,随着《“街角青年”与社区青年工作研究》的正式完成,“街角青年”这个陌生的名字也随之步入人们的视野,而如何让这部分处于亚文化社会的青年重新回归主流社会也就成为一个不再讳莫如深的重大话题。

【名词解释】 街角青年

所谓“街角青年”,其内涵的基本要素是:

(1)15~20岁左右,长时间呆在街头;

(2)以游戏人生、游逛街头、经常违点小法但不犯罪(少部分发展成为青少年犯罪)成为一种主要生活方式;

(3)没有从监护人那里得到足够的保护、监督,但保持一定的联系;

(4)没有固定的职业和生活来源,数人或数十人聚集在一起,以社区地域关系为凝结点,结合成“dy群”(即街角青年群体简称),在群体中寻求归属感,故称之为“街角青年”。

“街角青年”是一种全球性现象。美国社会学家威廉·f·怀特和纳米比亚社会学家p·穆福恩曾经对“街角青年”现象进行过研究。在国内,“街角青年”一直是一个被国内学术界所漠视的“边缘青年群落”,对于“街角青年”的研究成果国内目前不多。

【领军人物】 17岁老大已混了5年

“天哥”,18岁,13岁不到辍学,20xx年7月因抢劫进了少管所“通过d社区居委会王主任,我们认识了dy群的老大‘天哥’(已于20xx年7月因抢劫进了少管所被管教1年)。”黄海回忆说,“天哥”年纪并不大,进少管所时才17岁,却已经在街角里混了整整5年,用他自己的话说,便是“已经在‘江湖’上摸爬滚打了5年”。当被问到为什么不在学校读书时,“天哥”深吸一口烟,稚气未脱的脸上写满了愤懑:“读书?我13岁没满就离开了学校,那时候我还没拿到小学毕业证呢!成绩不好,加之我不守纪律,学校给我做工作,要我不要影响全班的升学率,别读了,一怒之下,我就不读了。其实,谁又愿意这么早就没书读啊。”

出了校门,“天哥”很快就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无人理睬的绝境。家庭本来就不完整,父母离异,“天哥”从小就跟着曾经因犯罪而入狱的父亲,“没人管我,我妈对我来说等于没有,我爸名声不好,就靠帮别人干点杂活为生,生活都顾不上,哪有时间照看我?还好,我自己后来终于发现我并不孤独。”13岁未满的“天哥”发现在这个d社区,除了有几个由二十几岁的青年组成的团伙外,还有一大帮和他年纪相似、境遇相同的小兄弟们。

【日常生活】单调乏味中打发时间

中午起床碰头,然后上网、看录像、玩桌球、唱卡拉ok……凌晨2~3时回家

黄海说,对于“dy群街角青年”而言,早晨是从中午开始的,晚上的夜生活往往使得他们在每天上午补睡眠。一觉醒来,各自在家里吃过中饭,不用人召集,中午12时左右就自觉来到d社区的某个街角,懒懒地在阳光下抽烟、闲聊,当人数聚集到10余人时,便开始重点讨论“今天如何打发”,然后开始他们新的一天“街角生活”。

“其实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网吧、录像厅、桌球室和卡拉ok厅里度过,具体去哪里得由天哥说了算,如果天哥没来,那就是我们说了算。” 作为“dy群”中的核心层成员,今年17岁的“武状元”不无得意地说。就这样,“dy群”的“街角青年”根据老大或者核心层成员的意见决定了当天的生活方式:如果下午的主体活动是网吧、电游,那么活动结束以后,大部分“dy群街角青年”成员会各自回家吃晚饭。而“dy群”中的核心层“天哥”、“武状元”、“豆芽杆”、“耗子”等人则会继续聚在一起闲逛打发时间,然后一起去某个成员家中或d社区某个小餐馆蹭饭,在交流下午的活动心得同时,讨论晚上这个对于“街角青年”来说最为重要的活动时间安排。

晚上7时左右,“dy群”成员们会陆续继续来到社区的某个街角集合,当人数达到10余人或数十人时(成员与下午活动相比会有变化,但其中肯定有2~3人“dy群”核心层成员),同样,经过核心层成员的决定,他们去录像厅、桌球室和卡拉ok厅居多。

晚上的活动会进行得很尽兴,“街角青年”们不论那天晚上干什么,都会在一起聚到凌晨2~3时,然后带着一身疲惫和“潇洒”后的兴奋回家睡觉,第二天再重复这样的生活。

【经费来源】 从“灰”到“黑”想方设法

各自凑钱在d社区开过铺子等等,最后全是关门大吉,然后想尽一切办法捞钱吃饭、娱乐为主体的生活是一笔很大的开销,从家里和亲戚要的钱寥寥无几,自己又没有工作,而家庭显然是不可能为他们这种“灰色生活”提供资助的,因此,生活来源成了重要的生存问题。

“天哥是我们的好老大,每次打架他都冲在前面,一有钱我们都是大家一起花,吃饭也会带上我们,如果我们有钱也绝对会和兄弟们一起用,大部分时候都是大家一起凑钱玩,当然大部分的钱还是天哥在想办法解决。”

“dy群”的第四把手“耗子”说。

在几个月的观察中,黄海他们发现,作为这群“街角青年”的老大,“天哥”必须考虑和担负群体活动的绝大部分经费,必须为手下几十个小弟兄们安排好出路。为此,天哥想尽了一切办法。

他甚至还曾经积极组织一帮人,通过各自家里凑钱在d社区开过铺子,什么“快餐店”、“服装店”等等,让小弟兄们去管理店面,可这些正经生意却在“街角青年”的懒散经营和形象不佳下是“开一个砸一个”,最后也是关门大吉。筹不到经费则意味着“dy群”的活动会停止,交流会停滞,最后导致老大权威的丧失和“dy群”的解体。于是,“dy群”开始在对

面的l社区敲诈勒索小学生和年纪较小的初中生,一些问题学生开始加入他们的行列,甚至因此而辍学开始与“街角青年”们合流,最后成为“街角青年”。而一些小打小闹的偷窃行为也开始在“dy群”的价值观念中得到认可,老大“天哥”因此还拜一名老扒手为师,“灰色”开始向“黑色”演变。最终在20xx年7月,“天哥”因盗窃不成而抢劫,被当场抓住送少管所管教一年。

【角色自辩】“我们不是恶势力”

大家在一起只是热闹,有个伴,在一起玩,当然如果没钱玩,也会做点小坏事。“谁都瞧不起我们,又没有正式的手艺,找不到也懒得去找工作,反正在别人眼里我们是小混混,那就干脆混得了,我就不相信活不下来,混久了,自然也就要惹是生非。”当谈到社会对他们的看法时,“天哥”一脸的玩世不恭,可眼中却不自觉地流露出对正常社会的向往和无奈。

据了解,几乎所有的“dy群”成员都曾有过好好做人的想法。在家庭的帮助和社区居委会的推荐下,“天哥”曾经开过铺子,让一帮小兄弟看守铺面,“武状元”曾经去应聘过保安,“耗子”曾经想去某个商场当柜台营业员,但均以失败告终。

“别人看不起我们,可我们自己还是得看得起自己啊,我们在学校读书虽然不多,但还知道要做有出息的人,可是后来我们却觉得这个社会不让我们成功,我们没有机会出头,那我们就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出头。”“天哥”说:“其实很多事情我们是在搞破坏,你们认为不应该的,我们偏要去做,有时候看到别人被我们捉弄后的愤怒,我们就会觉得蛮兴奋,到后来,我们把这种事情作为我们这帮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我们绝对不是恶势力,大家在一起只是热闹,有个伴,在一起玩,当然如果没钱玩,那也会做点坏事。” “天哥”很严肃地澄清说,与一些违法犯罪帮伙不同,他们的行为方式和运作规则决定了它是d社区“街角青年”自发形成的一个“灰色社会”。但是,“街角青年”这种相对主流社会而言的“灰色青年”,很有可能发展成为“黑色”,暴力和犯罪倾向愈发明显,暴力行为越来越多。如2002年,“天哥”为首的“dy群”打了3次群架,20xx年则打了5次,“豆芽杆”为此丢了一只眼睛。(除黄海外,其余均为化名) 新报记者 朱浪

长沙城区特殊青少年群落“街角青年”生态调查之对话

谁把我们撒落街角

对话专家

7月2日,记者与黄海相向而坐,话题很沉重。

平心而论,对于“街角青年”,社会,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谓的主流社会,是很难从心理上接受这帮青年人的。在常人眼中,他们不学无术,惹是生非,学校、家庭都容不下他们,他们的容身之所理所当然地也就狭窄得只剩下“街角”了。然而,这个群体里的并不都是坏孩子,他们渴望回归,渴望被容纳,如果一定要说他们坏,他们变坏的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变坏的原因更值得深究。

对话人物:湖南省社科院社会学法学所助理调研员黄海

对话内容:《“街角青年”与社区青年工作研究》的整个调查过程

新报:你第一次接触“街角青年”时,对他们是持一个什么样的看法?

黄海:20xx年4月的一天,在d社区居委会主任的陪同下,我与10个街角青年进行了第一次交谈。地点就在d社区居委会办公室。他们都只十几岁,除了染发、抽烟、衣着奇异等外部特征外,他们大部分人脸上还明显带着稚气。

交流前,我很坦诚地告诉了这10个人,自己正在做一调查,只是想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不会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更不会将其一些情况透露给他人。但是,他们仍有所顾忌,甚至有点羞涩。基本上是一问一答。

第一次见面,可以说,他们并未把我当做是朋友,而是敌人,有种防备心理与敌对心理。当时因为居委会主任在,他们才无奈配合我的工作。我当时就意识到了,要融入到他们这个群体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可是说实在的,当我申报这个研究课题时,我内心是歧视这个群体的。起初在与他们交流时,可以说是带着虚伪的面具,为的就是完成这个课题研究。

新报:那你又是怎么样逐步取得他们的信任的?

黄海:基于课题研究的原因,我不得不想尽办法去接近他们。我跟“天哥”他们说,你们原来每天干什么还是照常干什么,我只是一个无声的记录者,不会干扰到他们。但是,很明显,他们的生活没有了往日的放肆。比方他们有人提议去做件破坏性的事情,他们先是向我投来质疑的目光,然后就会被马上否决。

但是,我仍坚持着每天中午在小区广场等待他们的出现。通过观察,我发现,他们并没有我当初想的那么坏。只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不同于我的罢了。那时,我的心理开始有点理解他们。我开始请他们吃饭,开始与他们交心、聊天,开始真正融入到他们的生活。

通过一个月,他们开始主动与我接触、聊天,主动邀请我参加他们的活动。慢慢的,我对他们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也想好好读书,好好工作,但是学校嫌我们成绩不好不要我,也没有单位肯要我。大家都在歧视我们。”这是天哥们跟我讲得最多的一句。

新报:“天哥”们认为大家都在歧视他们,但你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和他们接触,你对他们的看法是否发生了改变?

黄海:改变很大!外号“豆芽杆”在一次打架中弄瞎了一只眼睛。据说,当时他们几个人在烈士公园玩。在他们附近,有一男一女正在为何事而争吵,突然那男的打了那个女的一巴掌,“豆芽杆”他们看不过去,就前去指责那个男的不该如此对待女性。谁知发生冲突,“豆芽杆”拿着啤酒瓶砸过去,人没有打着,碎片却击中了自己的眼睛。由此可见,他们挺讲义气,挺有感情的。

当时,我很同情他们,觉得他们是被社会所抛弃的可怜人。后来,我发现他们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一种理解。他们不希望所有人都带着“有色眼镜”来看他们。

新报:随着时间的推移,你接触的这部分“街角青年”都将成家立业,这是否意味着“街角青年”将在d社区逐渐解体?

黄海:不会的。例如,我们调查的dy地区由仅一街之隔的l社区和d社区所组成。其中,d社区以“街角青年”居多,l社区由于拥有一个非重点小学和非重点中学,以问题学生和中途辍学学生居多。 ?

两个社区的青少年尽管分属不同的社区和文化社会形态,但是他们之间却有着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事实上,l社区的问题学生和中途辍学学生由于受到对面d社区“街角青年”的强大作用力和吸引力,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街角社会”的隐性社会基础,源源不断地补充和继续维系对面这个“灰色社会”的稳定存在,成为d社区“街角青年”的外围组织和后备力量。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遇到了15岁的“小z”(化名)。“小z”是经常和“天哥”他们混在一起的人,但他的真实身份却是对面中学的初二在读学生。在“天哥”的帮助下,我们与“小z”进行了数次交流。“小z”认为,他的成绩不好,纪律也不好,肯定考不上大学,还不如早点加入社会。在小z看来,觉得每天跟着‘天哥’走不会吃亏,他们都把他当兄弟,有什么事都罩着他。在“dy群”里,“小z”认为找到了自己的群体归属,甚至还能在这个群体中找到满足自己社会地位流动的路径。

新报:那又是什么力量使l社区的问题学生成为d社区“街角青年”的外围组织和后备力量?

黄海:作为一个15岁左右年龄段的青少年,“小z”根本就不会知道他自己认为的参加社会其实是一个边缘青年群落组成的“灰色社会”,更加不会知道这不是主流社会中的社会成功流动模式,而是在一个亚文化社会中的内部地位流动。作为同一个年龄段的接受他的“街角青年”群体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在满足自己休闲玩乐的同时,也在吸引着对面问题

学生的羡慕和内心向往;更加不会意识到自己不自觉形成的“街角社会”在牢牢让他们保持“街角身份”忠诚的同时,也在对对面问题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让他们不自觉地成为“街角社会”源源不断的后备生力军。

‘小z’走的路子其实是在重复‘天哥’和‘dy群’‘街角青年’们走过的老路:问题学生——辍学学生——“街角青年”——“街角社会”。只不过不同的是,“小z”们除了因为学校、家庭的原因以外,还受到了“天哥”和“dy群”不自觉形成的“街角社会”的强大向心力作用。因此,“街角社会”暂时不会随着“街角青年”年龄增大要成家立业的社会化步骤加快而呈现动荡和解体的趋势。(除黄海外,其余均为化名) 新报记者 朱浪

怪状循环

街角游戏规则固定 领头人“前赴后继”

老大“天哥”于20xx年7月被抓后,并没有出现如社会期待的帮伙解体现象,相反,“dy群”还在继续运转,新的成员陆续加入,“武状元”也在实际上充任了新的老大角色,继续领导“dy群”的生存。

黄海说:“这说明,在‘街角青年’这个群体中,成员们除了因为共同的价值观念而聚集在一起,共同享有一种亚文化群的社会心理以外,还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拥有其社会结构、身份忠诚和成员基础的隐性社会。让人感兴趣的是,‘街角青年’的组织结构与运作模式与我们的主流社会游戏规则制定具有惊人的相似性。”他们有对社会流动的欲求,在往上的动力被阻碍和限制时,他们会选择在“街角帮派”中以一种亚文化心理特征,竭力形成一个亚文化社会结构,并在这种结构中寻求领头人依赖、心理认同和流动欲求满足。

“天哥”在“dy群”其他成员的眼中的确是一位好领头人。“我已经不完全属于我自己了,大家认为我讲义气,有什么事情都找我,义气就是一面旗帜,所以很多兄弟都服我。再一个,我自己心里也清楚,手下这么多兄弟跟我,为的是什么,是有口饭吃,是不被人家欺负。”“天哥”说,“所以,只要我有好处,我就一定留一份给我兄弟们;不论我的兄弟遇上了什么麻烦,我肯定会帮他摆平的。”“天哥”作为领头人,并不意味着他应该比别人更有钱,但是他必须花钱很大方,这是他必须承担的个人义务。

除此之外,领头人和核心层成员必须在群体特别感兴趣和经常组织的某种群体活动中确有本事。因为,群体活动是“街角帮派”中亚文化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其他成员要想在“dy群”中提升自己的地位,就必须在群体组织的某个活动中有突出表现,以体现自己的能力。这样,他们在主流社会中得不到满足的流动欲求渴望,又在团体中有限地位流动中看到了希望。

“这意味着‘街角社会’确立了它自己的游戏规则。”黄海认为,在由“dy群”形成的“街角社会”中,每个人没有身份的不同,只有地位的差异,这个亚文化社会能够在内部给他提供社会流动欲求的满足。但是如果他想要得到这种满足,就必须自己参与维护这种亚文化社会的结构稳定,通过承认这个“灰色社会”的结构秩序来承认自己的街角身份,并通过维护这个“灰色社会”的结构权威来维护自己的街角社会顺利流动。否则,就会被排斥,甚至被踢出局。

这样一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天哥”进了少管所后,“dy群”并没有解体,他们还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了维护这个亚文化社会稳定的角色。 新报记者 朱浪

长沙城区特殊青少年群落“街角青年”生态调查之拯救

拔何良刃刮骨疗伤

核心提示

15~20岁的年龄段使他们根本不具备走入主流社会的心理准备和技能准备,他们被迫留在街角继续被自己的亚文化“街角社会”牢牢把握以对抗主流社会,甚至成为社区建设和主流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由此,“街角青年”该向何处去,他们的未来该由谁来负责,主流社会该如何呼唤他们的回归,都是这个研究课题必须关注的重点视角所在。

采访即将结束时,黄海为拯救“街角青年”开出了一剂良药。

【理想途径】 社区救助重任在肩

黄海认为,搞好社区青年工作,是“街角青年”回归主流社会的理想途径。因为“街角青年”的来源缘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力,家庭放任自流,学校踢出校门,问题学生和中途辍学学生在不自觉的情况下不正常地过早流入社会。

在调查中,黄海发现目前社区青年工作存在着组织缺位、工作方式陈旧、教育服务缺乏、工作专业素质不高等问题。“社区青年工作是联系家庭、学校和司法机关的基地和桥梁,其重要地位决定了其应然角色的特征。”

黄海认为,针对目前社区青年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社区青年工作应该在“街角青年”的转化中承担起更为主动和完善的社会事务应然角色。“其实,在国外,在港澳地区,社工组织的地位与权利是很高的,同时他的社会效果也很大。”黄海说,“社工组织作为联系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纽带,国家必须用法律法规来赋予该组织一定权利,通过法律去真正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此外,黄海还提出,对于dy地区的“街角青年”来说,他们不是没有组织,而是社区组织没有和他们的组织有效结合,社区组织不是没有帮教活动,而是活动过于空泛。因此,社区“街角青年”的转化工作必须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必须建立完善和实用化的服务阵地,使“街角青年”的转化能有切实可靠的依托。更重要的是,对于“街角青年”来说,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亚文化社会——“街角社会”,同时还具备其独特的社会心理特征,内心依然存在社会流动的欲求。因此,社区青年工作在转化组织制度化以后,应该继续完善服务阵地建设,紧扣“街角青年”的社会心理特征,开展各项实用的服务活动,使“街角青年”的转化工作落到实处。

例如:与组织、人事、劳动等部门密切合作,健全青年就业保障制度,鼓励青年努力成材。通过广泛开展“新世纪创新创效”、“共青团号”创建、“青年岗位能手”等各种就业竞赛活动,鼓励和帮助“街角青年”参与就业竞争,使“街角青年”有事做,能做事,培育他们走进主流社会的信心和能力,让“街角青年”能展示自己的才华,认识自己的价值,通过一

个合理可行的社会正常流动途径,让他们慢慢离开街角。

【关键措施】“四位一体”扶助“街角”

“街角青年”要重新回归主流社会,仅仅靠社区组织和共青团组织的单方面努力是不够的,关键还在于必须建立完善的社会组织体系,使其转化的工作能够成为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应该组成“四位一体”的组织体系,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家庭 家教是主要阵地

建立家庭培育管理系统,实现“街角青年”产生的萌芽警报。家庭是青少年最早也是最根本的教育场所和依靠,也是青少年思想行为教育的主要阵地。“豆芽杆”曾经说过:“父母亲不管我,我也不想要他们管,我的父母跟我是半斤对八两,我留守街角,他们留守麻将桌。”这样的家庭显然就是属于“街角青年”越轨中家庭预警系统失败的典型。

●学校 别把问题推向社会

强化学校教育关怀系统,实现“街角青年”形成的初期警报。当家庭萌芽警报失效时,学校不能把问题学生推向社会。 学校在教育人方面也有着不可取代的权威性。学校如果把没有教育好的、根本不具备成熟心理和生存技能准备的学生推向社会,就等于给“街角青年”“输送”了后备人员,给社会留下了无穷的后患。因此,家庭和学校警报系统如果成功,实际上就断绝了“街角青年”的后备军和“街角社会”的隐性社会基础。

●社区 社区帮教引回主流

创新社区帮教服务系统,实现“街角青年”壮大的中期警报。如果家庭和学校两者的警报系统失效,那么最重要的警报系统的任务就落到了社区身上。作为青年进入社会的缓冲区,社区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重要,社区也逐渐成为某一区域社会生活的依靠。“街角青年”从学校来到社区,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服务帮助,结果他们自发成帮结队,流浪街头,给社区建设造成诸多麻烦。建立社区帮教系统,是解决“街角青年”回归主流社会的有效和关键途径。社区帮教系统可以凭借社区的基层组织地位,以社区治安保卫人员为核心,以团组织为依托,与家庭、学校密切联系,对“街角青年”进行一帮一、一带一的教育,开展各项心理辅导和就业服务,帮助他们走出街角,回归主流社会。必须注意的是,社区帮教系统不可建成少管所式的社区帮教组织,必须真正从心理上和实践上转化“街角青年”。

●社会 完善防护接纳系统

完善社会防护接纳系统,实现“街角青年”越轨的终极警报。“街角青年”并非是尽干坏事,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防范,他们极容易走向犯罪道路。社区警务人员要仔细掌握“街角青年”的活动动向,对他们的活动进行必要的干预和警告,使他们时刻警醒。“街角青年”一般不干坏事,因此不能用强制的手段管理,他们的行为可能不端,但是也不到被抓或被关的程度。因此,许多警察也睁只眼闭只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是对“街角青年”的放纵,实际上是对“街角青年”从“灰色”逐渐转入“黑色”道路的一种默许。

更重要的是,主流社会不能再用“有色眼镜”审视“街角青年”。如果从家庭、学校流入社区的“街角青年”,通过社区青年工作成功转化后,主流社会依然歧视和排斥他们,那么这个边缘青年群落会重新回归“街角青年”,并且在以前的“街角社会”心理沉淀的基础上,更加忠实自己的街角身份,仇视和敌意主流社会,最终走向“黑色社会”。

【采访后记】在蜕变中感受“街角”

在对黄海将近3个小时的采访过程中,他一再强调,面对“街角青年”,他的心理经过了一次大的蜕变:从歧视到同情,从同情到理解,从理解到帮助,全方面感受了潜伏在街角的特殊群体。

半年时间,与“街角青年”的亲密接触,让他了解到“街角青年”需要的是什么,他们带给社会的又是什么。

半年时间,让他认识到,“街角青年”并不都是坏人,但是也不是好人和善人。如何去将其转化为正常青年,成了当前一重大社会问题。

“如果说,完成这个论文,只为应付当初申报的科研课题,那我现在准备出书,把半年来每天的访谈资料和观察心得,一点点回忆记录下来,为的就是希望社会能理解‘街角青年’这个边缘群体,希望全社会都能真正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黄海说得很坦诚。根据黄海的计划,目前他已将该论文整理成20万字,预计在今年8月出版《走入“街角青年”——来自一个城市边缘群体的表达》一书。据悉,这也是我国首部专题调研“街角青年”这个社会现象的著作。

第4篇 凯里市舟溪镇特殊教育工作自查报告

凯里市舟溪镇特殊教育工作自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1、舟溪镇位于凯里市南郊,镇驻地距市中心十七公里,辖19个行政村,76个自然寨,128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15.56平方公里,耕地在积17338亩,全镇总人口23208人,其中少数民族22488人,占总人口数的96.9%。

2、由于受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制约,我镇经济发展相对滞后。2002年,我镇国民生产总值7056.11万元,财政收入189.9万元,人均收入1345.00元。

3、2002年全镇6-15周岁三残儿童17人,随班就读10人。

二、指导思想

1、以邓小平“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搞好我镇的特殊教育工作,逐步树立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份的意识。

2、在《残疾人保护法》和《关心青少年》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切实加强我镇的特殊教育工作。

三、目标

1、保证三残生的入学率逐年上升。

2、消除三残生在学校受到排挤歧视的现象。

3、保障残疾儿童少年的特殊权益。

四、措施

1、提高认识,明确职责,加强对特殊教育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建立新的特殊教育管理机制。

2、部门设领导分管特殊教育工作。

3、多渠道筹措资金,多形式发展幼儿教育。积极筹措特殊教育专项经费,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及教师的培训等,不断推动我镇特殊教育的发展。

4、积极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助学,帮助三残生。

5、教育辅导站设兼职特教教研员,加强特殊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6、把特殊教育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多渠道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确保我镇特殊教育的健康发展。如要求学校做到以下一些具体工作:

① 在座位上特殊照顾,让他们坐在符合自身特点的方便位置,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去考虑,同时要便于教师的辅导和观察。

② 抽时间对他们进行特殊教育,每周每人要受到半天时间的辅导。

③ 不准同学歧视和讽刺他们,一定给他们精神上的帮助,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启发和鼓励他们努力向上,决不恢心。

④ 与他们的家长紧密配合,共同教育好这些更需要关爱的孩子们。

五、不足之处及今后的打算:

1、不足之处。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镇的特殊教育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①重视不够,投入的资金不足,教学设施较差;

②师资培训不够,很多教师没有懂得特殊教育的方法。

③人口居住分散,经济发展缓慢,思想认识不足等因素,制约和影响了特殊教育的发展。

2、今后的打算。

①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争取得到领导的重视和广大人民的支持。

②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③加强特殊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能胜任随班读的特殊教育工作。

总之,在上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广大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我镇的特殊教育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对全面提高民族文化素质起了一定作用,当然,取得的成绩离要求还很远,且新的形势对特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加倍努力,争取把我镇的特教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舟溪镇教育辅导站

二oo三年六月十五日

第5篇 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的调查报告

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搞好精神疾病防治,预防和减少各类不良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对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今年以来,各级政府都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为首要任务,我院作为苏州市民政系统唯一一家精神病院,主要承担着对社会弱势群体中精神病患者的医疗救助职能,是苏州社会救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伴随着苏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院的服务职能进一步调整和明确,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为核心的理念,立足民政服务对象,强化管理,认真履行职能,切实服务好社会弱势群体中的精神病患者,为苏州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基本情况

精神病福利院是苏州市民政局直属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系江苏省民政系统一级精神病院(省民政系统最高级),1984年更名为苏州市普济医院;为了区别于管办分离改革的市属医院,经市改革领导小组同意和市编办批准,改称为苏州市精神病福利院;增挂普济护理院牌子;市慈善总会在我院设立慈善病床15张,至增至110张(实际开放65张),用于城区特困精神病人的医疗救助;3月,市残联在我院成立苏州市精神残疾人庇护中心,为社会特困群体中的精神残疾人士提供庇护。

主要职能:负责收养治疗市区内三无精神病患者;精神病康复军人、退伍军人;对市区部分社会特困精神病患者开展慈善医疗;负责治疗与护理城市救助管理(收容)中查无地址、姓名的受助精神病患者,并对其中超过6个月以上的转为三无精神病患者进行收养治疗。

二、加强精神病人救治、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近年来,随着苏州改革的不断深入,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经济快速发展,政府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的相继出台,苏州市社会救助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我院服务对象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宽,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对我们的救治、管理和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针对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重点做好以下主要工作:

2、实施规范管理,严格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法规、制度开展工作。近年来,我院积极开展依法执业,诚信服务活动,狠抓医疗质量的提高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多年来,我院始终按照二级专科医院的标准和要求,认真落实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法规,严格执行三级查房、病历书写、病例讨论等核心医疗制度,聘请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等国内知名专科机构专家、教授来院查房授课,指导工作。同时还导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同时取得uks证书(由世界最权威的质量管理认可机构之一英国皇家认可委员会颁发的证书)。近年又在同级专科医疗机构中率先引入his系统、电子病历、办公oa系统等,推进数字化医院建设。我院继取得市区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资质后,已实现了相城区、吴中区、苏州工业园区等医保定点全区域覆盖。连续多年获得市社保局医保定点先进单位。,在接受市卫生局医疗机构年度校验的145家单位中,以优异的成绩获得苏州市依法执业、诚信服务a级信用等级单位称号,并且处于获此殊荣的9家单位前列。

3、全面整合资源,推行医、护、康、社、教、养六位一体服务模式。把帮助提高服务对象社会功能和自理能力,作为医疗护理康复业务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医、护、康、社、教、养六位一体模式。一是优化医疗质量,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引进国外先进的服务理念,推行团队服务模式,对病员实施多人(医生、护士、社工等)参与、相互协作的小组服务工作,并积极开展音乐放松疗法、催眠疗法、脑电治疗、森田疗法、心理治疗和可视音乐治疗等,进一步健全院科两级质控组织,完善各项医疗制度。二是重视细节管理,深化护理服务内涵。以构建躯体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为一体与援助、自助、互助相结合的整体护理援助系统为目标。实行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

理、康复护理并举的服务方式,全面推行个性化护理并逐步推进服务对象个案护理计划,分类服务开展率达100%,分级护理率达100%,个性化护理率达100%。针对病员生活能力状况开展自理能力再训,并引入互评互比激励机制,激发病员参与积极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性。三是探索社工介入,完善康复治疗体系。将社工工作全面介入精神病患者康复辅助治疗体系,尝试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帮助休养员自行开展小组工作。相继成立休养员缝纫组、腰鼓队、电脑之家等11个兴趣小组,每天安排病员开展收看电视、下棋打牌、阅读报纸等活动,每周定期组织书画、器乐、手工和功能训练等康复活动,每月举办中大型工娱疗性趣味活动,如组织生日聚会、放映电影、卡拉ok等,在各大节日举办拜年会、元宵节猜灯谜、重阳登高等联欢、庆祝活动。此外,积极联系工疗加工活,拓展康复辅助项目,并通过各类途径将休养员手工作品进行义卖。四是设置特教课程,推进特殊教育工作。将休养员思想文化教育列入日常康复服务项目,开设教育培训课程,开展健康宣教,普及消防常识。同时,对精神残障儿童、青少年设置特教课程,开展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为一体的特殊教育。五是完善保障机制,强化生活照料服务。重点抓好病员的膳食供应和饮食营养,聘请专业营养师调配花色品种和科学膳食,对糖尿病、痛风等疾病对象专门供应特殊饮食,每月给三无对象发放零用金,用于在阳光超市内购买零星食品。同时根据季节变化,及时添置和更换在院病员服装,做好冬季保暖和夏季防暑工作,确保病区空气流通、地面整洁,尽力保障好休养员的在院生活。

4、积极探索创新,打造苏精福特色业务工作模式。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服务和保障好收养收治对象这一中心任务,不断加大业务建设力度,拓展视野,创新思路,探索实施四大特色业务工作模式。一是住院患者的分类管理模式。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一个病室的患者中,其病重、病情、病程等分别有明显的差异,对开展有计划、有步骤并带有群体性的康复医疗活动颇为不利。初,我院根据病人生活活动能力,躯体情况等将病人相对分类。这样就从客观上为分类管理创造了条件,继而对全院患者按康复需要对不同对象给予不同康复措施。分类管理既可以保证不同功能的康复医疗措施能顺利展开,又可使群体性的康复活动有一定的规律性而不零乱,取得事半功倍的疗效。二是模拟社区生活情境模式。本院住院病人中半数以上为慢性精神病人。长期的住院生活,使这类患者社会功能明显减退,衰退倾向日趋严重,为此,我们参照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在院内开设了诸如休养员阳光超市、复康工作坊,成立了休养员阳光工作室等一系列模拟社区和生活场景,以提高患者社交技能及加强社会适应能力,使患者体现到自身的价值。同时对室内外的墙面及活动场所、病室等环境进行精心设计和布置,努力营造充满人情味的、尽可能体现家庭式温馨的舒适环境。三是省内首个儿童青少年精神科。随着我院收治对象中流浪救助精神病人特别是儿童青少年精神病患者日渐增多,由于他们的医疗、护理、康复及教育具有特殊性,下半年,我院成立了省内首个儿童青少年精神科,致力于儿童自闭症、精神发育迟滞、学习困难、多动症、抽动症、注意、情绪、睡眠、进食障碍等儿童青少年常见精神、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干预。同时还将逐步向社区拓展和延伸服务,为更多有需求的精障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帮助。四是特色老年精神科。围绕老年科的业务工作,针对不同对象、不同需求,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关怀服务。评估患者及家属的实际需要,重新进行功能定位,针对不同对象、不同需求,开展医疗(精神科治疗)、护理(生活护理、躯体护理、心理护理、自助、互助或介护等)、康复(肢体康复、心理康复等)或其他服务,侧重个性化,做好个案,为我院及苏州市老年精神科医疗工作提供一个理想的服务模式。

三、特殊人群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一家民政精神病院,我院的建设和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可以说是逆水行舟,艰难行进。就我院近几年收治对象的现状和特点以及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来看,目前的现状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病人压床,床位周转缓慢。住院病员病情日趋慢性化,趋向退顿,加之家属和社会的原因,一旦入院,就较难出院(而本院与各区民政部门及家属鉴定的协议住院期为3个月,我院医生也经常性敦促监护人办理出院手续),以致长年滞留院内,长期占有床位,影响继续收治(每个区都有为数不少的慈善对象在排队等待)。这使得慈善床位的效率、作用未能最大化,对整个社会特困对象来说,也有失公平。

3、精神病患者并发传染病及严重躯体并发症时转诊治疗困难。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由于增龄、器官功能减退、长期接受药物治疗等原因,并发各种传染病及严重躯体并发症的情况日渐增多,同时由于社会目前普遍对于精神病患者存在一些偏见,一旦这些患者需要转诊时,卫生系统综合医院又面露难色,不愿接收,以致此类患者常常得不到及时救治。

4、社会接纳度低,家属、监护人配合不够。一方面与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对于精神病患的认知、关注、关心不够有关,另一方面,这些患者的家属也多为弱势群体,客观上根本无力来关心患者,一旦将患者送来我院治疗后,则再也不闻不问,甚至当被告知患者并发严重躯体并发症或传染性疾病需转诊治疗时,也是不予关心,或是显得无可奈何,甚至表示让他们任其自然。

5、法律保障相对滞后。流浪精神病人是城市救助中的弱势人员,也是民政精神病院收治的主要对象之一,他们大多由于病史不详,或认知障碍,无法提供有效信息等,难以进行及时、正确的疾病诊断,从而无法确定是否住院监护。而国内目前尚缺相关法律规定,一旦日后家属起诉,院方利益将难以保障。如何做到救治过程中既保障救助对象的权益,又防范医疗纠纷、医疗缺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给医院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应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

6、人才引进困难,技术力量薄弱。民政精神病院大多由于名称(多冠名精神病院、福利院等)、收治对象、医院条件、工资薪酬等原因,人才引进困难一直都是一个难题,即便勉强引进,往往也难以真正留住人才。相对于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业务技术力量与社会不断发展的服务需求带来压力和挑战,所有这些都使单位建设与社会快速发展需求不相协调,甚至对单位的正常运行带来困难,成为制约民政精神病院发展的瓶颈。

7、对护理人员的规范化教育培训不足。目前,民政系统的精神科专业人员一般都是依靠卫生系统的精神病院提供培训,而提供精神专科护理员的培训机构更是几乎没有。在专科护士的培养方面,江苏省目前暂未开设精神科专科护士的培养班,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组织培训。

8、传染病防控形势严峻。由于流浪救助精神病人大多病史不祥,且他们的生活环境恶劣,行为异常,感染各种传染病的概率较高,而在院精神病人均为群居生活,且传染病大多有潜伏期,容易引起交叉感染。

9、外来救助病人交流沟通困难。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流动人口急剧增加,往往很多救助病人为外地来苏人员,来自四面八方,也有一些是来自偏远山区,文化程度低,还有很多为智障病人,交流成为最大的难题。希望能够有多一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帮助寻找他们的家人。

10、收治病人老龄化,护理风险增加。近年来,整个社会进入老龄化,自然我们收治的对象也出现同样的情况,老年人占到65%以上,因此生活护理量较重,与此同时,跌倒、哽噎等不安全因素也随之增加。这就更需要我们多培养一些全科护士来应对。

四、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争取政府重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心理因素导致精神障碍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因病致贫现象日益加重,特别是精神疾病,使很多家庭成为社会弱势群体。同时,由于精神病人的社会危害大,反复发作,需要住院和长期服药维持治疗。因此,对于社会弱势群体中的精神病患者开展医疗救助,只有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多部门协调联合,列入政府的发展规划中,要像养老中的阳光计划,残疾儿童中的明天计划那样,加大对精神残疾弱势群体的资助,使他们感受阳光和雨露。

2、民政部门对民政精神病院要有明确定位。要正如卫生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中残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的那样:加强分工协作,卫生、民政、公安、教育、司法、残联、共青团、妇联、老龄委等部门、单位和团体要针对日益突出的精神卫生问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并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民政精神病院要立足服务民政保障对象,真正履行好民政职能。

3、争取社会支持。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场合和条件,开展多种活动充分进行宣传,征得社会的同情和关爱,赢得社会支持。

4、加强内部建设和管理。要转变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结合民政精神病人的特点,逐步将封闭式管理向相对开放式管理模式的转变;大力加强人性化服务,把单纯的医疗服务向医疗、康复、护理为一体的服务模式转变;要从重视疾病治疗向重视病人身心康复和社会功能全面发展的转变。

五、民政系统精神病人服务工作与社会支持

民政服务民生,民政工作尤其是精神病防治这一重任需要依靠公众与社会各方的支持和帮助,因此我们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1、加强病人管理,做好重性精神疾病病人的建档工作。各区、街道要安排做好重性精神疾病病人的发现、建档、管理工作,由专人负责督促实施。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报告、登记管理制度,基层要建立病人档案,加强分级随访管理,并定期向社区管理人员汇报。可借助我市实施的中央补助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工作开展病人的诊治、随访、健康教育等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建立健全病人管理档案,为我市掌握重性精神疾病资料及开展病人健康指导提供科学依据。

2、加强技术培训,做好基层医务人员的随访指导工作。为有效实施好医改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内容,建立健全我市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各级各部门医疗机构要注重对精神卫生专科医师的培养、培训工作,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培训,组织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的师资培训,加大对基层工作人员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的专业培训和管理培训力度。适时对社区精防工作人员、民警进行专门培训普及常识,加强对有危险行为倾向患者进行追踪随访,有效组织实施病人随访指导,切实做好重性精神疾病病人的管理工作。

3、加强部门配合,做好肇事肇祸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积极主动与公安、民政、残联等部门协调配合,加大对肇事肇祸病人的应急处置和精神疾患人员的治疗救助管理。建立部门协同制度,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单位要在建档、管理精神疾患病人的同时,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群安全。与相关部门联系,及时了解当地精神疾病患者信息,通过应急处置、入院就诊等方式减少肇事肇祸率。

4、加强心理咨询,做好人群心理健康认识和疏导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重视对重性精神疾患病人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的心理咨询工作,将心理咨询纳入各卫生医疗单位精神疾患病人管理工作内容之一,有条件的社区可开展心理援助热线咨询服务,由通过培训的人员负责热线接听,参照卫生部《心理援助热线电话技术指导方案》开展热线服务。通过认真宣传教育,减少或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目前我院已成立了首个社区心理咨询室,着手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将我院的专业服务推向社会,服务苏州地方和谐社会建设。

5、关心、不歧视精神疾病患者,帮助他们回归家庭、社区和社会。精神疾病患者和躯体疾病患者一样,也是疾病的受害者,应得到人们的理解和帮助。因此,作为政府机构或市民政精神卫生机构,我们都应向社会做好宣传,呼吁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对患者应负有照料和监护责任,不仅不应该嫌弃、遗弃患者,还要积极帮助患者接受治疗、进行康复训练,担负起照料和监护责任。社区不应歧视精神疾病患者,要创造条件帮助患者康复。单位和学校应该理解、关心和接纳康复后的精神疾病患者,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工作和学习条件。只有全社会紧密配合,形成合力,为精神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康复、回归创造条件,使患者及其家属的社会羞耻感减少,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患者回归家庭、社区和社会。

第6篇 如何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搞好精神疾病防治,预防和减少各类不良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对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今年以来,各级政府都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为首要任务,我院作为苏州市民政系统唯一一家精神病院,主要承担着对社会弱势群体中精神病患者的医疗救助职能,是苏州社会救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伴随着苏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院的服务职能进一步调整和明确,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为核心”的理念,立足民政服务对象,强化管理,认真履行职能,切实服务好社会弱势群体中的精神病患者,为苏州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基本情况

精神病福利院是苏州市民政局直属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系江苏省民政系统“一级精神病院”(省民政系统最高级),1984年更名为“苏州市普济医院”;为了区别于“管办分离”改革的市属医院,经市改革领导小组同意和市编办批准,改称为“苏州市精神病福利院”;增挂“普济护理院”牌子;市慈善总会在我院设立慈善病床15张,至增至110张(实际开放65张),用于城区特困精神病人的医疗救助;3月,市残联在我院成立“苏州市精神残疾人庇护中心”,为社会特困群体中的精神残疾人士提供庇护。

主要职能:负责收养治疗市区内“三无”精神病患者;精神病康复军人、退伍军人;对市区部分社会特困精神病患者开展慈善医疗;负责治疗与护理城市救助管理(收容)中查无地址、姓名的受助精神病患者,并对其中超过6个月以上的转为“三无”精神病患者进行收养治疗。

二、加强精神病人救治、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近年来,随着苏州改革的不断深入,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经济快速发展,政府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的相继出台,苏州市社会救助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我院服务对象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宽,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对我们的救治、管理和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针对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重点做好以下主要工作:

1、切实履行职能,做好精神病患者的收养收治工作。按照政府赋予我院的职能,在认真做好“三无”、“低保”、“优抚”精神病患者收治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公安、救助管理站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中精神病患者的医疗救助工作,切实抓好“慈善对象”的收治,服务古城区,面向新市区,尽力满足各类服务对象的收养收治,为各类服务对象提供日常医疗、护理、康复和生活照料等服务保障工作,全方位的满足服务对象的疾病治疗和身心康复的需求。以来,累计收治各类精神病患者720人,其中三无对象21人,低保对象90人,救助对象577人,慈善对象32人。目前在院服务对象达412人,其中三无对象163人,优抚对象2人,低保对象178人,救助对象38人,慈善对象31人。鉴于近三年我院收治对象绝大部分为救助对象,我院每年多次举办与公安局精防网络、卫生系统专科医院(传染病院等)、市残联、社保管理部门、救助管理部门及民政条线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会,加强同相关单位的联动,商榷解决精神病人救治、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存在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三年来,经我们积极有效治的治疗使患者病情好转,并帮助他们联系到家属而出院的有463人,受到救助患者家属及各方的好评。

2、实施规范管理,严格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法规、制度开展工作。近年来,我院积极开展“依法执业,诚信服务”活动,狠抓医疗质量的提高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多年来,我院始终按照二级专科医院的标准和要求,认真落实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法规,严格执行三级查房、病历书写、病例讨论等核心医疗制度,聘请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等国内知名专科机构专家、教授来院查房授课,指导工作。同时还导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同时取得uks证书(由世界最权威的质量管理认可机构之一英国皇家认可委员会颁发的证书)。近年又在同级专科医疗机构中率先引入his系统、电子病历、办公oa系统等,推进数字化医院建设。我院继取得市区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资质后,已实现了相城区、吴中区、苏州工业园区等医保定点全区域覆盖。连续多年获得市社保局医保定点先进单位。,在接受市卫生局医疗机构年度校验的145家单位中,以优异的成绩获得苏州市依法执业、诚信服务a级信用等级单位称号,并且处于获此殊荣的9家单位前列。

3、全面整合资源,推行医、护、康、社、教、养“六位一体”服务模式。把帮助提高服务对象社会功能和自理能力,作为医疗护理康复业务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医、护、康、社、教、养“六位一体”模式。一是优化医疗质量,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引进国外先进的服务理念,推行团队服务模式,对病员实施多人(医生、护士、社工等)参与、相互协作的小组服务工作,并积极开展音乐放松疗法、催眠疗法、脑电治疗、森田疗法、心理治疗和可视音乐治疗等,进一步健全院科两级质控组织,完善各项医疗制度。二是重视细节管理,深化护理服务内涵。以构建“躯体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为一体与“援助、自助、互助”相结合的“整体护理援助系统”为目标。实行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并举的服务方式,全面推行个性化护理并逐步推进服务对象个案护理计划,分类服务开展率达100%,分级护理率达100%,个性化护理率达100%。针对病员生活能力状况开展自理能力再训,并引入互评互比激励机制,激发病员参与积极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性。三是探索社工介入,完善康复治疗体系。将社工工作全面介入精神病患者康复辅助治疗体系,尝试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帮助休养员自行开展小组工作。相继成立休养员缝纫组、腰鼓队、电脑之家等11个兴趣小组,每天安排病员开展收看电视、下棋打牌、阅读报纸等活动,每周定期组织书画、器乐、手工和功能训练等康复活动,每月举办中大型工娱疗性趣味活动,如组织生日聚会、放映电影、卡拉ok等,在各大节日举办拜年会、元宵节猜灯谜、重阳登高等联欢、庆祝活动。此外,积极联系工疗加工活,拓展康复辅助项目,并通过各类途径将休养员手工作品进行义卖。四是设置特教课程,推进特殊教育工作。将休养员思想文化教育列入日常康复服务项目,开设教育培训课程,开展健康宣教,普及消防常识。同时,对精神残障儿童、青少年设置特教课程,开展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为一体的特殊教育。五是完善保障机制,强化生活照料服务。重点抓好病员的膳食供应和饮食营养,聘请专业营养师调配花色品种和科学膳食,对糖尿病、痛风等疾病对象专门供应特殊饮食,每月给三无对象发放零用金,用于在阳光超市内购买零星食品。同时根据季节变化,及时添置和更换在院病员服装,做好冬季保暖和夏季防暑工作,确保病区空气流通、地面整洁,尽力保障好休养员的在院生活。

4、积极探索创新,打造苏精福特色业务工作模式。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服务和保障好收养收治对象这一中心任务,不断加大业务建设力度,拓展视野,创新思路,探索实施四大特色业务工作模式。一是住院患者的分类管理模式。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一个病室的患者中,其病重、病情、病程等分别有明显的差异,对开展有计划、有步骤并带有群体性的康复医疗活动颇为不利。初,我院根据病人生活活动能力,躯体情况等将病人相对分类。这样就从客观上为分类管理创造了条件,继而对全院患者按康复需要对不同对象给予不同康复措施。分类管理既可以保证不同功能的康复医疗措施能顺利展开,又可使群体性的康复活动有一定的规律性而不零乱,取得事半功倍的疗效。二是模拟社区生活情境模式。本院住院病人中半数以上为慢性精神病人。长期的住院生活,使这类患者社会功能明显减退,“衰退”倾向日趋严重,为此,我们参照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在院内开设了诸如“休养员阳光超市”、“复康工作坊”,成立了“休养员阳光工作室”等一系列模拟社区和生活场景,以提高患者社交技能及加强社会适应能力,使患者体现到自身的价值。同时对室内外的墙面及活动场所、病室等环境进行精心设计和布置,努力营造充满人情味的、尽可能体现家庭式温馨的舒适环境。三是省内首个儿童青少年精神科。随着我院收治对象中流浪救助精神病人特别是儿童青少年精神病患者日渐增多,由于他们的医疗、护理、康复及教育具有特殊性,下半年,我院成立了省内首个儿童青少年精神科,致力于儿童自闭症、精神发育迟滞、学习困难、多动症、抽动症、注意、情绪、睡眠、进食障碍等儿童青少年常见精神、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干预。同时还将逐步向社区拓展和延伸服务,为更多有需求的精障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帮助。四是特色老年精神科。围绕老年科的业务工作,针对不同对象、不同需求,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关怀服务。评估患者及家属的实际需要,重新进行功能定位,针对不同对象、不同需求,开展医疗(精神科治疗)、护理(生活护理、躯体护理、心理护理、自助、互助或介护等)、康复(肢体康复、心理康复等)或其他服务,侧重个性化,做好个案,为我院及苏州市老年精神科医疗工作提供一个理想的服务模式。

二、特殊人群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一家民政精神病院,我院的建设和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可以说是逆水行舟,艰难行进。就我院近几年收治对象的现状和特点以及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来看,目前的现状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收治对象的快速增加与医疗卫生资源相对缺乏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从我院及兄弟单位近年来的收治情况来看,无论是新入院病人数还是在院病人数均呈快速上升趋势,如我院在前,卫生行政部门核定的床位数为264张,但住院病人却经常性超过300人,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我们的核定床位扩大到360张,但收治病人数增长更快,平均在院病人数达到382人,更达到414人。而医疗资源方面,无论是场地、设备还是人员都难以再有增加。

2、病人压床,床位周转缓慢。住院病员病情日趋慢性化,趋向退顿,加之家属和社会的原因,一旦入院,就较难出院(而本院与各区民政部门及家属鉴定的协议住院期为3个月,我院医生也经常性敦促监护人办理出院手续),以致长年滞留院内,长期占有床位,影响继续收治(每个区都有为数不少的慈善对象在排队等待)。这使得慈善床位的效率、作用未能最大化,对整个社会特困对象来说,也有失公平。

3、精神病患者并发传染病及严重躯体并发症时转诊治疗困难。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由于增龄、器官功能减退、长期接受药物治疗等原因,并发各种传染病及严重躯体并发症的情况日渐增多,同时由于社会目前普遍对于精神病患者存在一些偏见,一旦这些患者需要转诊时,卫生系统综合医院又面露难色,不愿接收,以致此类患者常常得不到及时救治。

4、社会接纳度低,家属、监护人配合不够。一方面与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对于精神病患的认知、关注、关心不够有关,另一方面,这些患者的家属也多为弱势群体,客观上根本无力来关心患者,一旦将患者送来我院治疗后,则再也不闻不问,甚至当被告知患者并发严重躯体并发症或传染性疾病需转诊治疗时,也是不予关心,或是显得无可奈何,甚至表示让他(们)任其自然。

5、法律保障相对滞后。流浪精神病人是城市救助中的弱势人员,也是民政精神病院收治的主要对象之一,他们大多由于病史不详,或认知障碍,无法提供有效信息等,难以进行及时、正确的疾病诊断,从而无法确定是否住院监护。而国内目前尚缺相关法律规定,一旦日后家属起诉,院方利益将难以保障。如何做到救治过程中既保障救助对象的权益,又防范医疗纠纷、医疗缺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给医院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应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

6、人才引进困难,技术力量薄弱。民政精神病院大多由于名称(多冠名精神病院、福利院等)、收治对象、医院条件、工资薪酬等原因,人才引进困难一直都是一个难题,即便勉强引进,往往也难以真正留住人才。相对于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业务技术力量与社会不断发展的服务需求带来压力和挑战,所有这些都使单位建设与社会快速发展需求不相协调,甚至对单位的正常运行带来困难,成为制约民政精神病院发展的瓶颈。

7、对护理人员的规范化教育培训不足。目前,民政系统的精神科专业人员一般都是依靠卫生系统的精神病院提供培训,而提供精神专科护理员的培训机构更是几乎没有。在专科护士的培养方面,江苏省目前暂未开设精神科专科护士的培养班,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组织培训。

8、传染病防控形势严峻。由于流浪救助精神病人大多病史不祥,且他们的生活环境恶劣,行为异常,感染各种传染病的概率较高,而在院精神病人均为群居生活,且传染病大多有潜伏期,容易引起交叉感染。

9、外来救助病人交流沟通困难。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流动人口急剧增加,往往很多救助病人为外地来苏人员,来自四面八方,也有一些是来自偏远山区,文化程度低,还有很多为智障病人,交流成为最大的难题。希望能够有多一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帮助寻找他们的家人。

10、收治病人老龄化,护理风险增加。近年来,整个社会进入老龄化,自然我们收治的对象也出现同样的情况,老年人占到65%以上,因此生活护理量较重,与此同时,跌倒、哽噎等不安全因素也随之增加。这就更需要我们多培养一些全科护士来应对。

三、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争取政府重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心理因素导致精神障碍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因病致贫现象日益加重,特别是精神疾病,使很多家庭成为社会弱势群体。同时,由于精神病人的社会危害大,反复发作,需要住院和长期服药维持治疗。因此,对于社会弱势群体中的精神病患者开展医疗救助,只有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多部门协调联合,列入政府的发展规划中,要像养老中的“阳光计划”,残疾儿童中的“明天计划”那样,加大对精神残疾弱势群体的资助,使他们感受阳光和雨露。

2、民政部门对民政精神病院要有明确定位。要正如卫生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中残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的那样:“加强分工协作,卫生、民政、公安、教育、司法、残联、共青团、妇联、老龄委等部门、单位和团体要针对日益突出的精神卫生问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并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民政精神病院要立足服务民政保障对象,真正履行好民政职能。

3、争取社会支持。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场合和条件,开展多种活动充分进行宣传,征得社会的同情和关爱,赢得社会支持。

4、加强内部建设和管理。要转变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结合民政精神病人的特点,逐步将封闭式管理向相对开放式管理模式的转变;大力加强人性化服务,把单纯的医疗服务向医疗、康复、护理为一体的服务模式转变;要从重视疾病治疗向重视病人身心康复和社会功能全面发展的转变。

四、民政系统精神病人服务工作与社会支持

民政服务民生,民政工作尤其是精神病防治这一重任需要依靠公众与社会各方的支持和帮助,因此我们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1、加强病人管理,做好重性精神疾病病人的建档工作。各区、街道要安排做好重性精神疾病病人的发现、建档、管理工作,由专人负责督促实施。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报告、登记管理制度,基层要建立病人档案,加强分级随访管理,并定期向社区管理人员汇报。可借助我市实施的中央补助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工作开展病人的诊治、随访、健康教育等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建立健全病人管理档案,为我市掌握重性精神疾病资料及开展病人健康指导提供科学依据。

2、加强技术培训,做好基层医务人员的随访指导工作。为有效实施好医改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内容,建立健全我市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各级各部门医疗机构要注重对精神卫生专科医师的培养、培训工作,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培训,组织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的师资培训,加大对基层工作人员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的专业培训和管理培训力度。适时对社区精防工作人员、民警进行专门培训普及常识,加强对有危险行为倾向患者进行追踪随访,有效组织实施病人随访指导,切实做好重性精神疾病病人的管理工作。

3、加强部门配合,做好肇事肇祸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积极主动与公安、民政、残联等部门协调配合,加大对肇事肇祸病人的应急处置和精神疾患人员的治疗救助管理。建立部门协同制度,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单位要在建档、管理精神疾患病人的同时,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群安全。与相关部门联系,及时了解当地精神疾病患者信息,通过应急处置、入院就诊等方式减少肇事肇祸率。

4、加强心理咨询,做好人群心理健康认识和疏导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重视对重性精神疾患病人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的心理咨询工作,将心理咨询纳入各卫生医疗单位精神疾患病人管理工作内容之一,有条件的社区可开展心理援助热线咨询服务,由通过培训的人员负责热线接听,参照卫生部《心理援助热线电话技术指导方案》开展热线服务。通过认真宣传教育,减少或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目前我院已成立了首个社区心理咨询室,着手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将我院的专业服务推向社会,服务苏州地方和谐社会建设。

5、关心、不歧视精神疾病患者,帮助他们回归家庭、社区和社会。精神疾病患者和躯体疾病患者一样,也是疾病的受害者,应得到人们的理解和帮助。因此,作为政府机构或市民政精神卫生机构,我们都应向社会做好宣传,呼吁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对患者应负有照料和监护责任,不仅不应该嫌弃、遗弃患者,还要积极帮助患者接受治疗、进行康复训练,担负起照料和监护责任。社区不应歧视精神疾病患者,要创造条件帮助患者康复。单位和学校应该理解、关心和接纳康复后的精神疾病患者,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工作和学习条件。只有全社会紧密配合,形成合力,为精神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康复、回归创造条件,使患者及其家属的社会羞耻感减少,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患者回归家庭、社区和社会。

第7篇 针对于乡镇特殊教育工作的自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1、舟溪镇位于凯里市南郊,镇驻地距市中心十七公里,辖19个行政村,76个自然寨,128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15.56平方公里,耕地在积17338亩,全镇总人口23208人,其中少数民族22488人,占总人口数的96.9%。

2、由于受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制约,我镇经济发展相对滞后。XX年,我镇国民生产总值7056.11万元,财政收入189.9万元,人均收入1345.00元。

3、XX年全镇6-15周岁三残儿童17人,随班就读10人。

二、指导思想

1、以邓小平“三个面向”和xx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儿童发展纲要(XX-)》、《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搞好我镇的特殊教育工作,逐步树立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份的意识。

2、在《残疾人保护法》和《关心青少年》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切实加强我镇的特殊教育工作。

三、目标

1、保证三残生的入学率逐年上升。

2、消除三残生在学校受到排挤歧视的现象。

3、保障残疾儿童少年的特殊权益。

四、措施

1、提高认识,明确职责,加强对特殊教育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建立新的特殊教育管理机制。

2、部门设领导分管特殊教育工作。

3、多渠道筹措资金,多形式发展幼儿教育。积极筹措特殊教育专项经费,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及教师的培训等,不断推动我镇特殊教育的发展。

4、积极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助学,帮助三残生。

5、教育辅导站设兼职特教教研员,加强特殊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6、把特殊教育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多渠道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确保我镇特殊教育的健康发展。如要求学校做到以下一些具体工作:

① 在座位上特殊照顾,让他们坐在符合自身特点的方便位置,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去考虑,同时要便于教师的辅导和观察。

② 抽时间对他们进行特殊教育,每周每人要受到半天时间的辅导。

③ 不准同学歧视和讽刺他们,一定给他们精神上的帮助,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启发和鼓励他们努力向上,决不恢心。

④ 与他们的家长紧密配合,共同教育好这些更需要关爱的孩子们。

五、不足之处及今后的打算:

1、不足之处。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镇的特殊教育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①重视不够,投入的资金不足,教学设施较差;

②师资培训不够,很多教师没有懂得特殊教育的方法。

③人口居住分散,经济发展缓慢,思想认识不足等因素,制约和影响了特殊教育的发展。

2、今后的打算。

①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争取得到领导的重视和广大人民的支持。

②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③加强特殊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能胜任随班读的特殊教育工作。

总之,在上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广大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我镇的特殊教育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对全面提高民族文化素质起了一定作用,当然,取得的成绩离要求还很远,且新的形势对特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加倍努力,争取把我镇的特教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特殊工作报告(7篇)

d社区在骄阳的照射下一片寂静。在社区的一个街角,10多个满脸稚气的年轻小伙子聚集在一起,染发、衣着奇异、旁若无人地懒懒地抽着香烟,偶尔爆发出一阵粗鲁的骂声和笑声……这些…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特殊范文

  • 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报告(3篇)
  • 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报告(3篇)83人关注

    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搞好精神疾病防治,预防和减少各类不良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对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 ...[更多]

  • 特殊工作报告(7篇)
  • 特殊工作报告(7篇)48人关注

    d社区在骄阳的照射下一片寂静。在社区的一个街角,10多个满脸稚气的年轻小伙子聚集在一起,染发、衣着奇异、旁若无人地懒懒地抽着香烟,偶尔爆发出一阵粗鲁的骂声和笑 ...[更多]

  • 特殊教育工作自查报告(3篇)
  • 特殊教育工作自查报告(3篇)33人关注

    一、基本情况1、舟溪镇位于凯里市南郊,镇驻地距市中心十七公里,辖19个行政村,76个自然寨,128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15.56平方公里,耕地在积17338亩,全镇总人口23208人,其中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