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汇报书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范文 > 工作报告 > 工作报告

全省工作报告(11篇)

发布时间:2023-05-07 09:20:01 查看人数:70

全省工作报告

第1篇 关于全省城市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配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全省城市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我委在听取省住建部门汇报的基础上,组织部分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于5月份和8月份先后赴常州、连云港、扬州市开展专题调研,听取三市及金坛市、赣榆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汇报,察看了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市容管理示范路、垃圾中转站、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卫工人休息点等多个现场,广泛听取了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及成效

城市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城市面貌,事关发展环境,事关党政形象。近年来,省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工作,践行“百姓城管、科学城管、法治城管”三大核心理念,努力创新管理模式,推进品牌创建,提升执法效能,做了大量切实可行的工作,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城市面貌显著改善。

(一)加强组织领导,政策措施不断完善。一是强化领导责任制。全省各市普遍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城市管理领导机构,明确各区和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共同推进城市管理工作。常州市在全省率先成立了以市长为主任,由5个区和22个市职能部门组成的城市管理委员会。二是强化城市管理机构。目前,全省所有的市、县(市、区)都设立了城市管理局,13个市和28个县(市、区)按照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要求,增挂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牌子。盐城、泰州、宿迁等市分别成立了正处级的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中心。三是强化制度建设。省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扎实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全省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江苏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省有关部门出台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和运行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各地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从制度层面推进城市管理工作深入开展。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环卫工人权益得到保障。一是推进城乡生活垃圾统筹集中处理。我省率先在全国推行“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县集中处理”的城乡垃圾收运体系建设,目前95%左右的乡镇建成垃圾中转站,镇村垃圾集中收运率达到73.4%。全省基本形成“苏南地区以焚烧为主、卫生填埋为辅,苏中地区焚烧与卫生填埋并举,苏北地区逐步由卫生填埋向焚烧发展”的良好格局。到xx年底,全省共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77座,日处理能力达4.6万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9%。二是启动餐厨废弃物处理工作。省政府率先在全国出台《江苏省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省住建部门编制了国内首部省级餐厨废弃物处理规划,开展了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省级试点工作,目前全省餐厨废弃物日处理能力达到510吨。三是深化环卫行业市场化改革。目前全省25%的城市环卫作业实行市场化运作,环卫机械化、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四是充分保障环卫工人合法权益。xx年底,省住建、财政等七家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保障全省环卫行业职工合法权益的实施意见》,首度明确一线环卫工人月工资收入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10%,目前已有南京、苏州等5个市落实到位。镇江市建设了两栋环卫工人公寓楼,提供给环卫工人租住。苏州市政府领导坚持每年与环卫工人同吃年夜饭,慰问环卫工人,并从今年起开始为环卫工人缴纳住房公积金。扬州市向社会公开征集“环卫工人歇脚点”,并按照一个场地、一台饮水机、一台微波炉、一排椅子、一个宣传阵地“五个一”标准进行设置,给环卫工人工间休息和生活带来便利。

(三)推进数字化城管工作,“大城管”格局逐步形成。一是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全省58个市、县(市)中,已有35个建成运行或试运行数字化城管系统,约占总数的60%左右,建设质量和推进速度均居全国前列。二是整合多方资源,在解决面广量大的城市管理问题和突发事件中,发挥了实实在在的作用。常州市将数字化城管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借助智能识别、自动监控、三维gis等技术,实现城市管理的科学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徐州、连云港等市积极推进数字化城管与12345政府热线、应急指挥平台的融合,实现了同步运行。三是加大考核力度。常州、徐州、南通等市充分发挥数字化城管的绩效评价功能,将评价考核结果纳入政府部门效能考核,促使政府相关部门把城市管理工作摆上议事日程。

(四)夯实队伍基础,执法效能明显提高。一是扎实开展创建活动。全省各地以“江苏省城市管理优秀城市”和“省市容管理示范路”创建活动为抓手,积极推进工作重心下移,开展清理占道经营、整治违章广告等活动。目前常州、扬州、张家港等14个城市获得“江苏省城市管理优秀城市”称号,全省共创建省级市容管理示范路102条,营造了良好的城市环境。二是实施渣土运输集中整治。xx年,省住建、公安部门联合开展全省渣土运输车辆百日集中整治行动,全省查处渣土运输车辆各类违法违规行为24万多起。xx年省住建、公安等部门又联合对12个城市进行督查考核,进一步巩固了整治成果。南京、徐州、常州等市完成全市渣土运输车gps定位系统的安装,对渣土运输路线、运输时间实施全方位监控。三是规范执法行为。扬州等市推行“柔性管理、刚性执法”,统一着装,规范言语,有效推进了文明执法。金坛市推出以“三早”、“三制”和“三督查”为内容的“三三三”工作机制。“三早”即“早发现、早制止,早拆除”,“三制”即“协管员驻村制、执法队员包片制、中队负责制”,“三督查”即“首问负责制督查、责任追究制督查、错案追究制督查”,确保执法工作取得实效。

(五)丰富文化内涵,城管形象有效提升。省住建部门开展以“城管三走进”、“城管义工”等为主要内容的“城管系统文化建设年活动”,出版报告文学《心底流淌的歌》,举办书画摄影获奖作品展,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常州市创办常州环卫报,开通环卫网站和微博,设立环卫道德讲堂,定制环卫主题邮票,建立职工书屋等一批环卫文化阵地,丰富了环卫工人的精神生活。扬州市于xx年设立环卫“金扫帚”奖,五年来累计表彰先进个人130多人次,先进班组60多个次,社会反响很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全省城市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需要引起充分重视。

(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一是对城市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城市管理在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社会建设、打造美丽中国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全省城市管理发展水平很不平衡,以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为例,目前还有淮安、东台、沭阳等17个地区未进入实质性阶段。南京市有一半的区尚未建成数字化城管平台,已建成的区级平台与市级平台间信息交换也不够畅通。无锡市作为国家第三批试点城市,系统建设滞后。二是管理合力仍未真正形成。调研中有些市反映,城市管理工作涉及到住建、公安、财政、水利、卫生、环保、工商等多个部门,长期以来,由于权责不清和执法交叉,政出多门、各自为政,极易出现重复管理和管理真空,城市管理整体功能难以最大程度发挥,致使部分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久拖不决。三是有的市民对城市管理基础建设理解支持不够。由于一些市民反对,我省垃圾焚烧、餐厨废弃物处理等项目环评审批周期过长,项目推进普遍遇到困难。如南京市江北焚烧发电厂前期工作开展了5年,易址后今年才开工建设。苏州市吴江平望垃圾焚烧发电厂和无锡市锡东垃圾焚烧厂项目建设手续齐全,但建成后由于周围居民反对,一直无法投运。四是少数媒体对执法的片面报道使得城市管理工作陷入困境。有的媒体为了追求所谓“新闻性”,过度渲染执法主体和被管理者的矛盾和纠纷,片面放大执法队伍的过失。反之,对执法行为以及城市管理工作的作用与成效却鲜有报道,没能全面客观反映问题。另外,少数市民文明素质不够高,环境卫生意识不够强,出现随地吐痰、乱扔乱倒、占道经营、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堆乱放等诸多不文明行为,不同程度地影响和破坏城市良好形象。

(二)经费投入不足。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帐较多。主要表现在:个别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尚未启动,全省餐厨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才刚刚起步;一些垃圾转运站数量不够、功能不完善,设备老化,更新不及时;环卫机械化作业率低,不少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低于30%;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垃圾处理和环卫作业日常运行经费得不到有效保障,直接影响环卫作业质量;目前省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引导资金对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行“以奖代补”,但是补助资金的支持比例不高,餐厨废弃物处置还没有纳入奖补范围;集贸市场总量不足,占道经营摊点无处疏导,马路市场取缔后容易死灰复燃;停车场、公厕布局不合理,配比过少。二是执法经费普遍不足。全省只有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等5个市执法经费超过了10万元/年人,最低的宿迁市只有5.5万元/年人;执法车辆老化、取证设备匮乏等问题在一些县区比较突出。三是环卫工人工资福利待遇普遍不高。不少地区还停留在以人工作业为主的传统环卫作业阶段,环卫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工资福利待遇却处于较低水平。目前我省还有无锡、镇江、盐城、连云港等8个市和大多数县(市、区)的一线环卫工人月工资收入未达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10%,少数地区连最低工资标准也难以保证。

(三)执法能力建设有待加强。一是执法力量严重不足。调研中城市管理部门普遍反映,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范围和对象也日益扩大,担负着过多的行政管理事务,但面对大量的执法任务,人手缺少、年龄老化、结构不合理、队伍不够稳定等问题日益突出。省住建部门《关于深入推进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行政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行政执法队伍人员数量按不低于城市人口万分之五的比例进行配备。目前,全省仅有泰州、宿迁、徐州三市的比例超过万分之四,常州、南通、镇江三市介于万分之三和四之间,南京等七市均低于万分之三。据调研了解,上海市城区执法人员的配置比例最高的达到万分之七,远远超过南京市各城区的配置比例。由于执法力量远不能满足城市管理发展的需要,全省各地聘用的编外协管人员占较大比重,据了解,有的市编外协管人员与正式队员的比例严重倒挂,达4.5∶1。二是少数执法人员宗旨意识不够强。城市管理执法对象多为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外来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少数执法人员群众观念淡薄,忽视文明执法,遇到管理对象不服从管理时,没有做过细的工作,言行举止不当,态度较为粗暴,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影响了执法队伍的整体形象。三是部分执法人员法律业务素质不高。有些执法人员法律知识掌握不全面,对法律的理解和适用存在偏差,对执法程序不够熟悉。有些执法人员业务能力不强,执法方式滞后,发现问题不够及时,解决问题能力不够,执法往往陷于被动局面。

(四)法制支撑薄弱。调研中,有的同志形象地将城市管理机构比喻成“上无爹娘、子孙满堂”。虽然市县政府都成立了城市管理专门机构,但省住建部门尚未设立负责城市管理工作的专门机构,不利于加强对全省城市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专门的城市管理法。执法依据仅是《行政处罚法》中关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规定,属于“借法执法”,严肃性和权威性不足,造成执法难度很大,管理矛盾比较突出。近年来,我省城乡生活垃圾产生量逐步增长,垃圾处理压力越来越大,但因为缺乏法规支撑,实际工作中面临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不够、垃圾分类难以推进等诸多问题,迫切需要制定《江苏省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此外,《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已实施近十年,一些规定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需要根据我省城市管理工作实际进行修改完善。

三、几点建议

城市管理是一项关系民生、关系稳定、关系发展的系统性工程,涉及面广,难度大,矛盾多。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采取措施,努力做好城市管理工作,为建设美好江苏、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一)强化思想认识,营造全社会感知、理解、支持城市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一座城市“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各级政府要把城市管理工作摆上突出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充分利用报刊、网络、公益广告等形式,组织宣传教育活动,让更多市民了解城管、关注城管、参与城管。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传递社会正能量,既要曝光“暴力执法”等不良现象,也要报道严格执法等正面事件,增强执法队伍的使命感和自豪感,营造良好的执法舆论氛围。要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开展“城管开放日”等系列活动,邀请市民走进城市管理,使广大市民在参与中受到教育、消除误解。要深入持久地开展文明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全社会的城市文明意识,营造良好的城市管理工作氛围。

(二)完善体制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各级政府要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重心下移、条块互补的工作原则,建立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城市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市县两级的责任,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社区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推进管理重心下移。要建立健全高位协调机制,设立由城市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负责,有关部门参加的城市综合管理协调机构,负责城市管理的组织、决策、协调等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依托数字化城管平台,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综合考评机制,将案件处置率、按期办结率、延期办理率和核查情况等纳入考核评价内容,确保考核工作落到实处,努力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常态化、长效化。

(三)加大经费投入,切实维护环卫职工权益。各级政府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投入力度。省政府要进一步增加省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引导资金规模,将数字化城管平台建设、餐厨废弃物处理、机械化清扫车辆配置纳入奖补范围,并提高生活垃圾处理、垃圾中转站等配套设施的资金奖补比例。要按照xx年县以上城市数字化城管实现全覆盖的目标任务,大力推进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切实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标准化水平。要着眼城市长远发展,加快集贸市场、停车场、公厕、垃圾中转站等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步伐,从源头上缓解管理压力。同时,要创新投入方式,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努力解决资金需求和投入不足的矛盾。要督促8个市及大多数县(市、区)尽快提高一线环卫工人工资收入水平,确保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10%。要探索建立环卫行业有毒有害岗位津贴制度,鼓励环卫企业建立环卫一线工人工龄工资制度,稳定一线环卫工人队伍。要强化一线环卫工人作业安全,合理安排工作量和休息时间,更多设置工间休息场所。要增加机械化清扫车辆设备配置,逐步提高城市道路清扫保洁机械化作业范围和区域,减轻一线环卫工人劳动强度。

(四)推进执法能力建设,切实提升执法水平。省政府要在更高层面上明确城管行政执法人员的配备标准,逐步充实执法队伍力量。要注重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的有机结合,标本兼治地抓好执法工作。当前,针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要求,全省各地要突出“九整治”、“三规范”、“一提升”三大重点,针对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城郊结合部、城中村、棚户区、老旧小区等9类环境薄弱区域脏乱差和设施不配套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对影响城市形象和群众生活的占道经营、车辆停放、户外广告等3类容貌秩序问题规范管理,着力改善城市面貌。要深入开展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推行阳光执法、文明执法、说理式执法,坚决摒弃野蛮执法、随意执法、暗箱执法,确保执法行为合法、适当、有效,树立执法人员的良好形象。要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业务素质,不断提升执法水平。

(五)完善法制,加快相关地方立法进程。“无规矩不成方圆”。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仅靠行政手段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有完善健全的法律法规支撑。建议省人大常委会向国家有关部门建议,及早制定出台全国统一的城市管理综合法律,明确城市管理的地位、职责、范围、手段、法律责任等内容,使城市管理工作早日有法可依。省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各地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取得的经验,进一步做好《江苏省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和《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修订)的调研、论证等基础工作。我委将配合做好相关工作,争取早日将条例立法列入省人大常委会审议议程,依法推进我省城市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2篇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贯彻落实全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自查报告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贯彻落实全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自查报告

中共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委员会文件

佛科院党〔 〕9号

佛 山 科 学 技 术 学 院

贯彻落实全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会议精神的自查报告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7月,“全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在广州珠岛宾馆举行,学习和讨论了《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2004年8月14日,广东省委以粤发〔〕12号文件印发了《实施意见》。按照中央和省委文件的精神,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在校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本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现按照省教育工委《关于开展贯彻落实全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情况督导检查的通知》(粤教工委思〔〕6号)文件,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认真学习

① 8月省委《实施意见》出台后,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在8月底开学伊始,就在学校中层干部会议部署新学期工作时,由校党委黄永尧书记传达了“全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10月20日又召开党委中心组会议,学习贯彻全省会议精神和《实施意见》,研究贯彻落实的措施。

②各二级学院中心组也于 9月以后,陆续开展了对省委12号文件的学习。

③党委学生工作部组织全校的辅导员、学工干部、团干以及思想政治课教师,多次学习了文件精神,研讨了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通过学习,提高了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全校师生员工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大家一致认为,党中央和省委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重大决策,极为必要,非常及时,深得党心民心,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中央 16号文件和《实施意见》,立意高远,总揽全局,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针对性、操作性,是新形势下指导广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必将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深入学习贯彻中央16号文件和省委12号文件的精神,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

2.全方位宣传

除了在各级中心组和教工政治学习时,学习和宣传了全省会议即 12号文件精神外,我们还通过把文件精神贯彻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工作中,以及利用校内宣传媒体等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

校党委宣传部全方位、多角度地利用校报、校园网、校广播台、宣传栏和校电视台等校园媒体,广泛宣传贯彻全省会议和《实施意见》精神,营造浓厚的氛围,掀起了学习贯彻活动的热潮。在 内,由于《实施意见》是以“秘密”文件下发,我们在宣传中侧重于突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其中校报就相关内容作了9期23篇的报道,宣传栏专门就“纪念反法西斯和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和“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作了两期专题内容宣传。校报在得知省教育厅网站发布了“省委正式颁发中央16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后,在校报(第284期)上转载了该报道,并提供登录途径,要求全校师生上省教育厅的网站,进行更全面深入的学习。学校网页也专门就学习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宣讲提纲和省委正式颁发中央16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做了专题介绍。校宣传部和关工委到几个学院开展了纪念“十二·九”歌咏活动。团委开展了团员意识教育。学生工作部针对学生手册、辅导员手册的修改,专门召开多次会议进行了认真讨论和修改并到几个校区进行宣讲。

3.制定文件

校党委以在制度和行动上贯彻落实文件为落脚点,抓住文件的制定这一关键,在 2004年8月中央16号文件颁发后,结合学校实际,先后下发了《关于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方案》(佛科院党宣〔〕2号)、《关于转发〈学习贯彻落实中发〔2004〕16号文件和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宣讲提纲〉的通知》(佛科院党宣〔〕5号)两份文件。

在省委 12号文件下发后, 校党委于9月8日召开“贯彻落实粤发〔〕12号文件工作协调会”,由校党委黄永尧书记主持,熊副书记、罗副校长以及组织、人事、学工、宣传、教务、科研、财务等部门的领导参加会议,传达了12号文件,下达了制定学校贯彻落实文件的任务。《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贯彻落实全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意见》经过多次研究、修改,特别是反复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和辅导员的意见,以佛科院党〔〕 5号文件于3月22日下发。

配合中央 16号、省委12号文件,校组织部就学生党建等工作,学工部就学生手册、辅导员手册等的修改,教务处就学籍管理都下发了相应的文件。

二、工作特点

1.把不折不扣落实12号文件作为原则

在学习 12号文件时,我们认识到,《实施意见》是我省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及其配套文件的实施总方案和措施,对我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方面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指标。我校虽然历来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离其中一些指标的要求还有差距,如专职辅导员的比例我校是1:300,没有达到文件规定的1:200的比例;也没有达到“从收缴学费中按每生每年20元的标准提取专项经费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要求。通过学习文件,大家统一了认识,对文件的各项指标性规定,必须不折不扣、逐条逐项地贯彻执行,使机构、职数、编制、人员、经费等落到实处。对于文件规定立即要达到的目标,应当立即实现;对于可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目标,必须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按时或提前达到目标。

2.把实施12号文件作为班子任期目标

我校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任期目标进行考核。一方面在学校制定的文件中按照 12号文件制定了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目标,并按照中央16号文件和《实施意见》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校党委统一领导、统筹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校长对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负责,并明确了熊志翔副书记、罗旗帜副校长分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课程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建立各部门明确各自职责、密切配合的工作体制,校党委、各学院党总支、学工部和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定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在与各学院、部门签订的年度目标责任书中,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责任制,到年终进行考核。

3.把水平评估和思政工作评估结合起来

中央 16号文件提出:“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对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教育教学评估体系。”我校将于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必须按照教育部评估体系的具体要求,进行分解、细化,落到实处,力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指标的评估达到优良。我校在贯彻落实12号文件时,要求按照《实施意见》,认真实施《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规划》、《广东省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方案》和《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工作评估指标体系》,迎接每5年进行一次的省委组织部门和省教育行政部门对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的评估。

4.把调查研究作为执行12号文件的基础

为更好地结合学校实际和在校大学生新的思想特点贯彻落实《实施意见》,我校本着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原则,强调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了更好摸查本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学校党委于 11月17日印发了《关于开展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调查研究的通知》(佛科院党宣〔〕7号),将十四个包括学生党建、团建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专题分给各总支和校团委等单位,要求各单位在摸清学生思想情况,总结过往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寻找差距,提出措施,改进工作,最终形成一份有事实、有数据,有比较、有分析,有建议、有方案的调查报告。而调查报告又为学校党委制订政策提供了依据,更重要的是这个自下而上的调研活动,使学校有关部门积极行动起来,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分工负责,共同推进学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程。

三、初步成效

1.学生党建成为固本强基亮点

我校实施以“党支部建在班上”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党建工程。截止到 12月,我校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6933人,占学生总数72.8%,学生党员1138人,占学生总数的10.62%。建立了校、学院、宿舍、班组四级学习网络,学校以学生业余党校,业余团校及各学院成立的马列主义学校或邓小平理论学习中心组为依托,根据学生在校时间不同,认识水平不同,思想发展状况不同,建立了一个逐层深入的教育体系,分别成立初、中、高级学习班和研讨班,建构起从低到高,逐年深入,分层次的学习系统,根据形势与任务以及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教学,努力使教育内容系统化。10月我校共青团组织开展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以永远跟党走为主题,切实增强广大团员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大力推行“举团旗、戴团徽、学团章、读团史、唱团歌、用团证、上团课、过团日、交团费”活动,深化创建五四红旗团委,进一步提高团组织的服务能力、团的工作水平,扎实担当好党的后备军和党的得力助手。

2.学生思想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学校党团组织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和大学生特点,广泛开展了“纪念一二·九”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了“义务献血”、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社会实践活动。我校无偿献血工作成绩突出, 被佛山市人民政府授予“无偿献血促进奖”。我校4名毕业生入选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在底佛山举办亚洲文化艺术节期间,作为佛山的地方高校,获“亚洲文化部长论坛暨第七届亚洲艺术节志愿服务突出贡献集体”荣誉,并有1人获“志愿服务突出贡献个人”和 19人获“志愿服务先进个人”表彰。组织举办了“教授论坛”(共15讲)、校园歌手比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同时采取多种措施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和心理健康。2000—,我校连续六年获得省教育厅组织的“广东高校心理健康与咨询先进团体”和“先进个人”,12月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在省教育厅督导组与思政处对10所高校的检查和评比中得分第一。

3.学生综合能力得到社会认可

我校“三下乡”活动 获广东省先进单位、优秀服务队1支、先进工作者2人、先进个人6人。“挑战杯”获广东省“优胜杯”团体奖、2个一等奖、9个二等奖和9个三等奖,全国三等奖1篇。2004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东赛区中,我校有三支队获得一等奖,荣获广东省高校第二名,仅次于中山大学,两个队获得二等奖,六个队获得三等奖。在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全国计算机仿真大赛上,我校代表队获得了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和三等奖1名,总分排名仅在中国科技大学之后,在全国十几所著名高校中名列团体第二。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较高水平,2004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7.96%(当年全省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97.34%),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8.32%(当年全省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97.59%),均高于广东省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学生的素质较高,据学校向用人单位的调查,95%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身心健康和知识素质表示满意。

4.师生理论水平得到稳步提升

学校党建思政学会 1997年成立以来,每年举办研讨活动,研究新时期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和理论,探讨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高我校党务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政治理论水平,促进我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讨会至今已召开过8次,将获奖论文在群言出版社结集出版。我校的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还面向全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分别确定了13项和16项的研究课题。在,我们继续举办了每年一届的学生邓小平理论研讨会(已是第七届),各学院组织学生撰写论文800多篇,评出校级优秀论文40篇。

5.思政工作队伍不断稳定发展

学校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学校努力配齐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专职人员编制,使校团委专职团干、各学院分团委专职团干、专职辅导员、毕业生就业工作专职人员、心理健康教育专职工作人员师生比逐年增多,有的指标已达到《实施意见》的要求(如我校目前心理健康教育专职工作人员已经达到 1:4000的比例)。另外学校特别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提高再教育。将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培训纳入年度师资培训计划,创造条件,保证经费,促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职人员每3年接受一轮时间不少于15天的省级以上脱产培训。

学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最近几年,我校认真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新方案,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 3人次参加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形势与政策概论》的教材编写工作)。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断向纵深扩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行集体备课、听课制度,实现人员专业化,大大提高教学质量。2004—学年我校两课教师教学质量评估为“优秀”(全校教师按15%的比例)的有6人,占两课教师比例30%。采用通编教材情况为100%。《邓小平理论》成为校级精品课程。我校非常重视《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社科院、省社科联关于在全省社科系统组织“三项学习”活动和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每一次根据上级通知要求,派送有关人员参加,经费在师资培训费中予以保证,共参加3期4人次的学习。

四、待解决的问题

1.地方高校的机构、职数、编制受地方政府管理,正在积极争取

作为地方院校,增设机构和领导职数的审批权在地方政府。《实施意见》中对“思想政治课教学部”、团委等职数、编制的要求,学校给予了高度重视,但需要报送佛山市政府审批。学校已向市政府报告,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

2.思政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的人数比例差距较大,需要名校扶持

按省委《实施意见》精神规定,到 ,1960年以后出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要达到20%—30%,而全国能授予相关博士学位的学校有限。从我校现有情况来看,要达到文件规定的目标尚有较大的差距。我们将积极鼓励思政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积极争取具有思政博士授予权高校的支持,加快专任教师提高学历

科学技术学院委员会

二○○六年三月二十七日

主题词: 学生 思政工作 自查报告

第3篇 全省建设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同志们:

这次全省建设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和全国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20**年全省建设工作,共商加快全省建设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大计,部署20**年工作。省委、省的政府对这次会议十分关心,李源潮书记、梁保华省长会前都听取了建设工作汇报,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建设工作的主要任务,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今天,张卫国副省长又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对李源潮书记、梁保华省长的指示和张卫国副省长的讲话,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迎难而上,奋力进取,20**年全省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20**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贯彻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的政府的中心工作,克服了“非典”疫情、洪涝灾害和暑期高温等重重困难,艰苦奋斗,扎实工作,努力加快建设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建设行业对全省gdp的贡献率达17%以上,比上年增加了3个百分点,拉动全省经济增长超过2个百分点;全省城市化水平由20**年的44.7%提高到46.8%,增加了2.1个百分点;城市建设投资达到1500亿元,比上年增长50%以上。建设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为全省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度重视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管理,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区域规划编制进展顺利。《苏锡常都市圈绿化系统规划》和《宁镇扬泰通区域供水规划》已经省的政府批准实施。配合沿江开发战略,基本完成了《江苏省沿江规划》。适应城市化进程加快、行政区划调整的新形势,各市及时组织了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或修编。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日益受到重视,加强了城市新区、中心区、重要历史地段、景观道路、市民广场等地块的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工作。全省214个重点中心镇已有152个完成了总体规划的编制。各项规划的编制质量显著提高,一批规划成果获得部省有关奖项。全省推行了以公示制为主的城市规划五项制度,促进了城市规划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各地城市规划编制投入大幅增加,南京、苏州、常州投入超过3000万元。经费投入的增加为规划的编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物质支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得到加强,周庄、同里、 直被命名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进一步加大,设施水平全面提升。全省全年完成投资近600亿元,比上年增长50%;新增城市道路面积1100万平方米、公交车辆1136标台、供水能力60万立方米/日、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900吨/日、污水处理能力120万立方米/日、城市绿地4000公顷。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苏锡常地区区域供水超额完成了省的政府要求的42个乡镇联网供水的目标任务。太湖、淮河、长江流域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共完成投资40亿元。配合“西气东输”工程实施,沿线城市共完成了300多公里的管线铺设任务,有些市开始使用天然气。生态建设和风景名胜区整治取得新的成果,无锡、苏州、扬州、张家港、昆山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的政府关于切实抓好农村五件实事的要求,积极推进淮北地区救灾建房和草危房改造工作,全年完成救灾建房5.1万户,草危房改造4.2万户。

--城市管理得到加强,市容市貌显著改善。各地以城市管理创优为载体,狠抓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了占道摊点、乱贴乱写、街景容貌、建筑物清洁出新、户外广告、拆除违建等专项治理活动,全力打造城市文明新形象。同时,不断强化城管执法队伍建设,着力建立标本兼治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人员素质和执法水平明显提高。扬州市人居环境建设等7个项目获得省的政府颁发的“江苏人居环境奖”。

--建筑业发展势头强劲,主要经济指标继续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600亿元,实现增加值807亿元,实现利税总额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14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9.81万元,均比上年增长14%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到20**年底,全省共有年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24家,其中30亿元以上企业11家。苏中建设集团等4家企业年产值超过50亿元。南通三建集团、苏州金螳螂装饰集团等企业被评为年度全省建筑业综合实力20强企业和建筑装饰10强企业。省外市场不断开拓,北京、上海两个重点市场稳步增长,以西安为中心的西北市场和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市场开始形成规模。20**年,全省出省施工人数近100万人,完成施工产值988亿元,比上年增长14%。

--房地产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房地产市场更加活跃。全年房地产完成投资809亿元,比上年增长48.7%。房地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4.5%。全年商品房竣工面积306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9%。商品房销售面积275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9.9%。二手房交易显著增长,全年交易面积达到2773万平方米。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精神,各地普遍加大了经济适用房、中低价商品房建设力度,住房供应体系逐步完善。积极推进全省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信息系统建设,严肃查处房地产开发中的违规、违法和不规范行为,房地产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按照《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加强了住房公积金监管。认真贯彻《物业管理条例》,逐步规范物业管理行为。针对拆迁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各级拆迁主管部门深入调查研究,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认真接待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维护了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工程建设管理得到加强,建筑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针对建筑市场的薄弱环节,重点对业主违法违规建设行为、开发区工程和乡镇工程质量安全、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弄虚作假行为,以及拖欠工程款和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进行了专项整治。全省清理并废止了一批带有地方保护色彩的规章,建筑市场进一步开放。20**年,全省工程交易项目14289个,总额600亿元,其中招标发包金额483亿元,节约建设资金38.27亿元。全省共建立有形建筑市场73个,市场规模、服务水平和规章制度建设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开展了工程造价计价行为的专项检查,从各方面做好贯彻《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准备工作。全省工程质量监督巡查工作,强化了对在建工程质量的动态监管。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取得成效。全省有46个检测中心被评为“十佳”检测机构。13个省辖市市区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覆盖率已接近100%,大多数县(市)已开展审查工作。做好抗震设防管理工作,城市各类房屋建筑、市政工程的抗震设防率达100%。认真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及时纠正违反标准条文的行为和问题。监理工作稳步发展,应实行监理的工程监理覆盖面达100%。20**年,共有4项工程获国家“鲁班”奖,168项获省优“扬子杯”奖,106项获省外“扬子杯”奖。

--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全系统认真贯彻省委、省的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实施《安全生产法》,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创建文明工地等活动;认真组织专项治理和安全生产大检查;狠抓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和重点环节的安全生产工作,并严格督查整改。在全省建设工程量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全年建筑工程、市政公用、房屋安全、拆除施工等方面未发生特大事故;燃气、园林等方面未发生死亡事故;在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建筑业,百亿元产值死亡率处于2.8的低位,远远低于全国平均6.42的水平;乡镇建筑事故多发的势头得到遏制。

--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党风廉政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成果。全系统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朽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紧密联系建设系统的实际,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围绕“三审、两交易、一服务、一监管”等关键环节,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强化教育、加强监督,重点抓好源头治理腐朽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推动了建设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向纵深发展,为全省建设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精神文明建设富有成效。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加快推进建设事业改革与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坚持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转变行政观念,提升服务理念,窗口行业的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大力倡导和推进诚信建设,建筑业和房地产业诚信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促进了两个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在南京、泰州两市开通了“12319”全国建设事业统一服务热线,进一步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风景园林系统被评为省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省行业,实现了全系统争创先进省行业的零的突破。全系统涌现出一批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受到了省、部表彰。

20**年全省建设工作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的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李源潮书记、梁保华省长、张卫国副省长等领导同志多次专题听取建设工作汇报,对事关建设事业改革发展全局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是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认真贯彻省委、省的政府的各项决策和指示,强化执政为民意识,不断端正建设工作指导思想的结果,大家以“让百姓过上现代文明的生活”作为奋斗目标,着眼发展,着力创新,求真务实,推进了建设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广大干部职工解放思想、克服困难、团结一心、顽强拼搏的结果,面对“非典”疫情、洪水灾情等重重困难,大家同心同德,迎难而上,建设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干部职工经受了新的磨练;也是有关部门、社会各界以及厅、局历任老领导、老同志热情关心、广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建设厅,向多年来一直关心支持建设事业改革发展的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还有不少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建设事业的改革相对滞后,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势和推进城市化战略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区域性规划的实施机制尚未建立,影响到区域协调和资源整合;推进城市化进程的相关政策措施还有待深入研究;城郊结合部和各类、各级开发区以及乡镇工程建设管理还很不规范;村镇规划相对滞后,农村建房无规划现象还比较普遍;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城镇拆迁、拖欠工程款、城市水环境污染、城市停车难等热点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有些还比较严重。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努力实现20**年全省建设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新突破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建设事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xx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深入贯彻,将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为建设事业实现新的跨越注入了强大的活力;省委、省的政府提出的加快实现“两个率先”的宏伟目标和强力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战略部署,为建设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和经济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给建设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管理理念与新的融资渠道;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为建设系统各行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深入贯彻xx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和省委提出的“四个协调发展”的要求,也为全省建设工作明确了新的科学的发展观。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整体上看,我们的思想观念、管理模式、企业实力,与经济国际化的要求还很不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还在建设系统的许多方面留有深刻的烙印,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的矛盾,制约着事业的健康发展;人才不足、技术水平不高、科技含量低,是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因此,今后几年将是建设事业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克服困难,乘势而上,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加快实现“两个率先”的重要一年,也是完成“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全省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和全国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两个率先”、坚持“五个统筹”,以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统揽建设工作的全局,努力加快建设事业发展。进一步发挥城乡规划的龙头作用,强化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继续整顿规范建筑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着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水环境整治和城市绿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建设品位。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断深化建设系统各项改革,认真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努力构建有利于江苏建设事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体制优势和稳定环境。

20**年要着力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进一步强化规划的龙头地位,力争在贯彻“五个统筹”和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上取得新突破

继续深化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都市圈规划。实现“五个统筹”要求我们高屋建瓴,从更高的层次上规划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蓝图,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作为规划管理部门,就要在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与实施上狠下功夫,切实依据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加强对区域基础设施、社会公共设施及重大资源开发、环境整治工程建设的规划管理与协调。20**年,要全面实施经国务院批准的《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和省的政府批准的三个都市圈规划。要认真贯彻省委、省的政府实施沿江开发战略的要求,完成《江苏省沿江规划》的报审工作,把沿江规划的深化和实施作为今年规划工作的重点之一,沿江市、县要按照规划要求加强落实工作。根据省委、省的政府要求,我省将和上海、浙江共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各地要积极参与、配合做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工作。要组织编制《沿江地区轨道交通规划》,进一步完善沿江地区综合交通体系。抓紧编制沿海地区规划,争取年内全面完成。开展长江流域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规划编制工作。要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的综合调控作用,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引导和规范区域城乡空间的协调发展。

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编制质量。城市规划是城市政府引导、调控城市建设发展的基本手段。科学的城市规划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要面向区域,树立统筹协调发展的观念,既要重视产业的空间布局和城镇开发,更要重视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的发展;既要重视引导和服务经济发展,更要重视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既要重视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更要重视对各类资源的管理与保护。要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抓紧完善近期建设规划。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衔接,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覆盖率和可操作性。加快小城镇规划编制进程,基本完成重点中心镇总体规划。优化重点中心镇布局,将全省现有重点中心镇调整为100个左右。

切实提高村庄规划建设水平。针对我省部分地区农村居民点规划滞后、布局零乱等实际情况,各级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抓好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加快改变农村面貌。首先,要在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下,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发挥规划的引导调控作用。近年来,我省行政村区划调整力度很大,但调整后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没有跟上。要结合省的政府农村五件实事的实施,依托现有基础条件好、设施较完善的村庄,切实抓好农民集中居住点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二是要维护村庄规划的严肃性、连续性。村庄规划一经法定程序批准,必须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建设,要通过“一书一证”的发放规范农民建房行为。三是要研究村庄规划实施中的政策措施。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制定农民宅基地供应、跨组之间土地调整、基础设施配套等政策,为村庄规划顺利实施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四是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稳妥地推进村庄规划的实施工作。农村面貌的改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忌采取暴风骤雨的方式推进。当前,重点要大力推进新建农民住房进入规划区域,完善集中居民点的基础设施配套。各地要认真抓好村庄建设试点,及时总结推广试点经验。五是要提高农民建房的设计水平。省建设厅已向全省农村推出了《新世纪村镇康居》方案集,各地也要不断推出新的设计方案,并采取有效方法,将这些设计变成现实,提高农房建设质量。

加快建立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规划一经批准,便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不折不扣地按规划实施建设,任何个人都无权擅自改变规划。今年,要做好《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管理办法》出台的相关工作,确保城镇体系规划、都市圈规划的顺利实施。要认真总结去年在省辖市试行以公示制为主的城市规划五项制度的经验,在全省范围逐步推行。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公示制的实施细则,切实保障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要建立健全专家咨询制度、审批制度、备案制度、协调制度、听证制度,推进城乡规划科学民主决策。对城市的重大建设项目、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住宅项目、历史街区的建设项目、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项目必须在规划批准前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加大村镇规划管理力度,开展《江苏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的执法检查。

(二)继续保持建筑业、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力争在建设事业对全省gdp的贡献份额上取得新突破

发展是第一要务。大力发展建筑业、房地产业,是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的重要举措。要巩固建筑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努力推进建筑大省向建筑强省的转变。20**年,全省建筑业总产值要力争达到2900亿元,实现增加值910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30亿元,均比20**年增长11%。要深入贯彻全省房地产工作和房屋拆迁安置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和完善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实现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基本平衡,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全省房地产业对全省gdp的贡献率要比20**年有新的提高,努力解决人均住房面积8平方米以下家庭的住房困难。

加大建筑市场开拓力度。要抓住我省沿江开发和实施“三圈五轴”城镇发展战略的有利时机,提高省内市场的占有率。继续抓好北京、上海等重要市场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国家加快西部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机遇,进一步调整、优化省外建筑市场布局,争取加快发展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市场、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市场、以深圳为中心的南方市场。要充分利用我国加入wto后非歧视性原则的实施、关税壁垒的减少、企业“准出”制度的宽松等有利条件,引导有对外签约权的企业实施国内外一体化战略,尽快走出国门;推动我省建筑企业与国际知名承包商建立战略联盟和合作关系,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做大做强龙头骨干企业。要继续把提高产业集中度、扩大主业内涵、延伸产业触角、健全强势企业功能、加强银企合作作为做大做强建筑企业、实现建筑强省的重要抓手。各地要培育与扶持一批建筑的“龙头”企业,造就出产值超百亿元的骨干企业;要突破行业界限,发展多元经营,实现企业的裂变扩张;要在特色上做文章,发展钢结构、网架等附加值高的具有专业特色的企业集团。

完善房地产市场体系。要坚持市场化的道路,进一步繁荣住房增量市场,搞活住房存量市场,大力发展房屋租赁市场,完善市场体系;健全房地产市场服务体系,规范房地产中介服务;完善房地产运行机制,推进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管理一体化。要加大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全过程的调控和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和预警预报体系,切实预防投资风险。加大对村镇房地产市场的培育、规范、整顿力度,促进村镇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适度调整房地产供给结构。要认真分析房地产市场需求,合理确定房地产开发计划,确保供需基本平衡。建立健全以普通商品房为主、以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为基本保障、以高档商品房为补充的住房供应体系,有效控制房价过快上涨。各地每年的普通商品房建设不得低于住宅建设总量的70%,经济适用房建设不得低于住宅建设总量的10%。要建立和完善以租赁补贴为主,实物配租和租金减免为辅的廉租住房供应制度,切实保障“居者有其屋”。廉租房制度是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方面,各市都必须高度重视,确保资金和政策双落实。

稳步提高工程建设质量。高标准的工程质量是建设事业的第一生命。要认真贯彻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一步加大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积极推进住宅产业化步伐,强化对全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工作,提升住宅工程质量。不断改进和完善招投标监管方式、招标程序和方法,加强对评委、招标代理和标底编制单位的管理。严格把好工程开工和交付使用两道关口。加大对工程承发包计价行为的监管力度,积极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造价管理的新途径,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机制。以施工图设计审查为抓手,加强对勘察设计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今年,要确保县(区)城区审查覆盖率达到90%以上。按照“突出重点、围绕重点、服务重点”的原则,通过加强招标投标、勘察设计、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等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监控,确保用一流的施工队伍承担重点工程建设任务,力争把每一项重点工程都能建成优质工程、精品工程。

深入开展整顿规范建筑和房地产市场秩序工作。建立健全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市场稽查执法机构,完善市场监管的执法体系和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体系,建立不良行为的认定、记录、反馈以及与资质年检挂钩的失信惩戒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严重的典型案例,要依法予以重惩,保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三)继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力争在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上取得新突破

城市基础设施与居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相当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地区的现代化水平,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要按照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的原则,以适应城市化发展、完善城市功能为目标,加大城市与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要以建设交通畅达、山青水秀、天蓝地绿、古今辉映的现代化城市为目标,努力营造最适宜人居和创业的城市环境。

大力推进以城市道路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要突破700亿元,新增城市道路面积1000万平方米,新增公交车辆1000标台,新增供水能力90万立方米/日。要认真总结城市道路公共管沟的建设经验,争取尽快在全省推行。落实公交优先措施,新建、改建城市道路都要考虑公交专用车道和建设港湾式公交车站。加快研究解决城市停车问题,鼓励社会投资参与建设、经营停车设施。继续整顿出租车等公共客运交通秩序,进一步规范出租汽车市场,严格市场总量控制和经营权有偿使用管理。

加快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管、共享步伐。苏锡常地区区域供水工程,要继续做好进村入户的实施工作。宁镇扬泰通地区区域供水工程要抓紧实施。苏北地区区域供水规划要抓紧研究制定,今年要确定水源地。继续做好太湖、淮河流域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确保完成年度目标。“西气东输”沿线城市年内全部接通天然气。加快研究推行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的政策措施。

大力发展城市园林绿化事业。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目标,深入开展园林城市、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居住区的创建活动。城市人均公共绿地要在20**年人均8平方米的基础上,力争再增加1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在20**年36%的基础上,争取提前实现“十五”计划提出的37%的目标。大中城市居民出行不超过500米即可进入一块公共绿地。各地要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和配置城市绿化植物,提高街道绿化、河道绿化、公共绿地、垂直绿化的品位和质量。要重视生物多样性和古树古木保护工作。加强城市绿化养护管理,确保建一片,绿一片。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严格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加强统一管理,确保永续利用。继续开展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重点加强对国家和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检查和监督。

高度重视城市水环境整治。当前,我省城市水环境整治任务十分繁重。20**年,要着力抓好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全省城市污水处理率争取达到70%,提前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要加快制订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纲要,指导各地开展水环境整治工作。我们要根据规划要求,咬定目标不放松,持之以恒抓治理,大力加强截污治污工程建设,不让污水流入河道,把城区河道变成清澈的河。要完善城区河道水系建设,保证水流畅通,把城区河道变成流动的河。要加大河道综合治理力度,清淤清污,整修绿化两岸,把城区河道变成美丽的河。

保护和弘扬城市历史文化。江苏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文化个性十分突出。提升城市品位,必须让历史得到传承和延续,凸显城市文化的个性,形成城市特色。要认真实施紫线管理制度,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今年要对历史文化名城和名镇保护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强化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状况是城市文明的标志。要继续以城管创优为抓手,开展占道经营、乱贴乱写、乱搭违建等专项治理活动。要继续做好出新建筑立面、规范户外广告、整顿街景容貌、推进破墙透景等工作。要加强城市环境卫生体系和设施建设。推行环卫综合作业模式,提高保洁质量;推广垃圾无害化处理先进适宜技术,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要达到90%以上。要着眼服务,着力疏导,通过长效管理巩固整治成果,通过城乡联动实现整体推进,提升人居质量,塑造城市文明新形象。

(四)认真落实省委、省的政府提出的“改革促进年”的部署要求,力争建设事业的各项改革取得新突破

实现建设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改革创新,只有改革创新,才能增强发展动力,才能抢占发展先机。要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建设事业发展新机制为目标,抓住省委、省的政府确定的“改革促进年”的良好契机,全面推进建设事业各项改革。

积极推行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对政府投资工程的监管,完善决策机制,提高投资效益。进一步规范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的运营和管理,使之真正成为城市建设的投融资主体和城建资产的经营主体;根据项目不同属性采取不同的筹资形式,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私人资本和境外资本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多元化融资渠道;合理确定城市建设负债规模,建立稳定可靠的偿债机制;不断创新融资方式,加大资本市场的融资力度。

加快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市政公用事业适应和融入市场化进程并取得发展必须通过改革。但改革决非简单的将市政公用设施一卖了之,而是要按照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法制化管理的方向,进一步完善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投资体制、管理体制和运营体制,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经营市场,放开作业市场,逐步建立起规范科学的市场运行机制、企业经营机制和政府监管机制。要积极推行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制度,研究建立市政公用行业的服务监管体系和价格监控机制,科学制定评价指标。加快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单位转制、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设施项目委托管理的改革工作,加快实现政事分开、政企分开、事企分开,使市政公用企业成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市场主体。

继续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完善住房货币化分配政策,做好住房货币补贴、住房公积金、住房租金补贴的调整工作,提高职工购房支付能力。继续加大公有住房出售力度,扩大公有住房出售范围。进一步扩大住房公积金的覆盖率,提高缴存率,规范和发展住房公积金业务。根据“坚持在国家房改统一政策指导下,因企制宜,方式多样,方案自选,民主决策,稳步实施”的原则,针对当前企业改制、结构调整等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对企业住房分配货币化的研究和指导。

继续推进建筑业改革。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加快全省建筑业的体制、机制创新步伐,加速产权有序流动。尚未改制的建筑企业,要按照规范要求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在今年完成改制任务。已经改制的企业要回头看,没有改制到位的要二次改制。所有企业都要实行开放式改制,吸纳国外资本、民间资本、社会法人资本和自然人资本参与改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要采取“买、售、配、奖”等办法,加速过于分散的股权产权向企业决策层、经营层、生产经营骨干流转。要规范改制行为,依法改制,依程序改制,既要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又要维护广大职工的利益,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五)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上,努力在解决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取得新突破

实践“三个代表”,牢记服务宗旨,归根到底,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时刻放在心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统筹兼顾群众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从源头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纠纷,要倾听民声、爱惜民力,真正做到执政为民。

切实做好城镇房屋拆迁工作。城镇房屋拆迁工作已成为当前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点之一。城镇房屋拆迁安置方面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要靠发展的办法来解决。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老百姓的承受程度统一起来,统筹兼顾政府、企业和被拆迁居民三者的利益。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合理控制拆迁规模。认真贯彻建设部《城市房屋拆迁估价指导意见》和《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全面推行拆迁公示、信访投诉接待、拆迁过程监管、责任追究等制度,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实施“阳光拆迁”。建立拆迁保障机制,做好补偿安置工作,保证被拆迁家庭合法权益。要提高拆迁队伍素质,注意工作方式方法。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妥善处理拆迁中的矛盾和纠纷。积极配合做好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的地方性法规的调研起草工作。

持之以恒地抓好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要做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的宣传贯彻工作,抓住条例颁布的有利时机,进一步规范我省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今年要继续开展建筑施工、房屋拆除、村镇建设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工作,同时要对燃气、城市公共交通、风景名胜区和公园等进行安全检查。要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长效管理机制。将工作重点从监督检查生产过程转变为监督检查责任制的建立和落实,从告知性检查转变为随机性抽查,从事后查处转变为事前防范上来。要制订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强化安全生产宣传培训,加大安全科技投入,逐步形成全系统自我约束、预防为主、群防群治、全面保障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

大力开展工程款清欠工作。据初步统计,我省累计被拖欠工程款达281亿元。这一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制约了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损害了社会信用环境,直接侵犯了农民工的合法利益。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开展清欠工作。要分解落实各方工作职责,把清欠工作与企业资质、项目经理资格、市场招投标资格、主管部门工作实绩等挂起钩来。对拖欠农民工工资数额较大、引起上访较多、解决问题滞后的企业,要进行重点跟踪和督查,造成恶劣影响的,省内企业要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省外企业要取消在江苏的准入资格。对恶意拖欠工程款的建设单位,要实行黑名单曝光制度,并停止该单位的新项目开工审批。各地要积极采取措施,保证广大农民工能领到今年工资回家过年。要力争在三年内基本解决拖欠工程款问题。

努力为城乡群众办实事。在抓好城市主干道、城市出入口、中心广场等重要地段的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加强小街背巷的路、水、气、灯、绿化、环卫等各类生活设施的配套完善,促进老城区和未实施物业服务的居民小区的综合整治,让小街巷和老住宅小区的居民也能充分享受城市现代化的成果。新建小区要高水平地搞好规划设计,重视景观绿化,维护群众的阳光权,满足交通和停车需要。要积极参与做好农村五件实事的实施工作。农村五件实事是省的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大举措,广大农民对此寄予厚望。五件实事中草危房改造、农村改水、乡村公路建设与建设部门的工作密切相关,各级建设部门要主动参与、积极服务五件实事,切实做好实事的实施与规划的衔接工作,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将事关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三、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全面推进我省建设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今年,全省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重点已经明确,各地党委、政府对今年的具体建设项目大多已安排就绪。全系统各部门、各行业、各单位都要坚定不移地按照xx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坚持”和“五个统筹”的要求,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锐意进取,埋头苦干,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建设任务,实现建设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新突破。

实现建设工作的新突破,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李源潮书记指出,目前制约江苏发展的最大障碍仍然是思想障碍,推动江苏发展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近几年来,全省建设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许多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但这些成绩与经济发展的形势相比,与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与一些发达的省市相比还不够。江苏的经济发展在全国属第一方阵,江苏的建设事业应该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并适度超前。全系统要牢固树立争创一流的信心和决心,瞄准国际国内一流水平来确定各项工作目标,力争用三到五年的时间,使我省建设事业的各项工作在国内都能处于领先地位。为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和动力,不断探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要用国际眼光和现代理念指导新的实践,进一步开阔眼界、开阔思路。要进一步增强推进建设系统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勇于突破常规,打破惯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用市场化的思路、办法和手段,聚集生产要素,配置发展资源,强化为市场主体服务的意识。推进建设系统改革,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涉及广大群众利益,各级各部门务必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分类指导、稳步推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握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时机和推进力度,兼顾好各种利益关系,让群众真正在改革中得到实惠。

实现建设工作的新突破,必须坚持依法行政。法制建设是建设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依法行政是建设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按照省委依法治省工作计划,20**年全省建设行业要建成文明法治行业,并在全国同行业中走在前列。今年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攻坚之年,全系统要围绕这一目标,采取切实措施,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工作。今年,我厅将配合省人大、省的政府进行城市燃气、城镇体系规划实施、城市市政公用行业特许经营等立法工作。今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将正式实施,要抓住这一契机,全面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大力推行政务大厅审批模式。要加强执法监督检查和行政复议工作,维护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以宣传贯彻行政许可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为重点,继续做好普法工作。

实现建设工作的新突破,必须积极推进建设科技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改造和提升建设行业这一传统产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今后一段时期,全省建设系统要针对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规划、建设、管理的热点、难点和重点技术问题,加大科技开发力度。坚持技术开发和科技示范并举,提升建设系统科技创新和“四新”成果推广应用能力。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构建地方建设标准的技术支撑体系。继续以“三节二化一治”为重点组织科技攻关,力争在建筑节能、水处理、住宅产业化、建筑工业化、小城镇建设等方面的科技进步有较大进展。加快建设科技创新机制的建立。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科技创新投入。各级建设主管部门的科技投入应主要用于行业前瞻性、关键性的技术开发和创新活动。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信贷为支撑,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等社会其他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机制。

实现建设工作的新突破,必须打造一流的建设队伍。现代化的建设事业需要现代化的建设队伍。我省三百多万建设大军,担负着全省城乡建设的光荣使命。要坚持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相结合,不断提高建设队伍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创新意识,着力打造一支善于学习、乐于奉献、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建设大军。要以构建“人才高地”为目标,建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有效机制与良好环境。今年,要在全系统选拔10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赴美国等国深造、进修,争取在5年内培养100名左右高层次管理人才和建设系统各行业技术领头人。全省各级建设主管部门是担负着领导和指导建设工作重任的关键部门,要以建设学习型、服务型机关为目标,切实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

实现建设工作的新突破,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党风廉政建设、反腐朽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建设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党风廉政建设措施,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贯彻落实。加强预防职务犯罪,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朽贯穿于建设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全过程,建立和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朽的工作体系。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事业改革与发展的精神动力、政治保障和智力支持。要进一步做好思想教育和宣传发动工作,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干部职工。要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建设让人民满意的政风和行风。在全省逐步推广“12319”服务热线,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困,我有所助;民有所难,我有所扶”。大力推行“一门式”、“一窗式”服务和“公示制”、“首问负责制”等行之有效的优质服务方式,简化办事程序,方便基层群众。力争在全省风景园林系统成功争创先进省行业的基础上,有更多行业达到省级或全国文明行业的标准。我们还要积极参加“建设平安江苏”活动,根据建设工作实际,重点做好平安拆迁、平安建筑工地、平安景区、平安住宅小区的创建工作。

同志们,改革开放潮流滚滚向前,“两个率先”目标鼓舞人心。历史机遇是一副光荣的重担,严峻挑战是一种强大的动力。让我们高举邓xx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省委、省的政府的领导下,振奋精神,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努力开创全省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第4篇 参加全省基层内部审计协会工作培训班学习报告

为进一步推动基层内部审计工作,4月15日至17日,我们一行6人到浙江省参加了全省基层内部审计协会工作培训班。培训班上,浙江省、绍兴市内部审计师协会郑蓓、魏文焕秘书长对当地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情况做了详细介绍。感觉收效颇丰,既开阔了眼界,又拓展了思路,有“胜读三年书”之感,今后这样的学习要多举办、多参加。同时还清晰地看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差距,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现将详细情况汇报如下:

一、浙江省、绍兴市内部审计发展基本情况

浙江省内部审计协会于1996年成立。三十年来,随着浙江经济不断发展,浙江内审也抓住机遇,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转型促发展,以有为求有位,内部审计理念不断创新,制度不断完善,领域不断拓展,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近年来又提出了“职业化、特色化、科学化”的工作思路,以创新促转型、以转型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内部审计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绍兴市内部审计师协会同样成立于1996年,是浙江省内部审计工作的排头兵,内部审计工作多次受到李金华审计长、刘家义审计长的视察、批示。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10个分会,发展单位会员362家,个人会员1985名,其中:获得cia资格的108人。

二、浙江省、绍兴市内部审计工作主要经验

(一)发展内审,制度要先行。,浙江省政府以政府令形式颁布了《内部审计工作规定》,《规定》立足宏观,成为全省内部审计工作指南。,出台了《浙江省内部审计协会-工作规划》,《规划》以实现“全国一流,接轨国际”为目标,提出了推进浙江内审“职业化、特色化、科学化”进程的方向性指导。,出台了《浙江省审计厅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对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六大措施。以上三项制度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浙江内部审计制度体系。绍兴市1999年12月出台《绍兴市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市政府令39号),对这项规定进行了修订,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深入发展。

(二)发展内审,人才是保障。浙江省内部审计在推进职业化进程中,以内审人员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为抓手,把人才遴选与培养提高到战略层面。郑蓓秘书长讲到,合格的内审人员要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爱岗敬业、遵守职业道德。好的内审人员要具有专业胜任能力和敏锐的职业敏感度,而优秀的内审人员要有宏观的、战略性思维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与执行力,正当会做、会说、会写“三会”能手。这段话让我感触颇深。俗话说,“千里马易寻,伯乐难求”,浙江内审协会成为全省内审人员的“伯乐”,这是广大内审人员的幸事。一是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浙江省内部审计高级专业人才遴选、培养及管理办法》,根据《办法》选出内部审计实务专家、职业带头人、实务能手等三个层次的内审人才162名。协会对遴选出的高级专业人才建立了工作档案,提供经费资助、各项培养等措施,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集智效应和引领作用,也实现了“双赢”的目标,对获取内部审计高级专业人才称号的人员来说,是个人的荣誉,同时,他们也为发展全省的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外部力量。二是促进人才资源整合利用。协会协助省厅制定了《浙江省审计厅借调内部审计人员参与国家审计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并建立“审计机关可借调内部审计人员信息库”,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专业优势,使其成为国家审计力量的补充。三是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人员培训。注重做好需求调研,制定详细计划,选取结构良好的师资,倾向于实务、案例授课,采取专题沙龙、实务指导等灵活多变的形式,提高培训效果。同时,加强cia考试宣传,参考人数稳步增长,认定程度越来越高,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828人通过考试取得cia资格。

(三)发展内审,国家审计是依托。通过学习,一个突出的印象是浙江内审从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与国家审计密不可分,同频共振,建立了一盘棋的大审计格局。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国家审计项目抽调内审人员。浙江国家审计的大项目,特别是像房产经营性收入、公车维修等专项调查项目都要借调内审人员,也起到“以干代训”的作用。内审人员回到原单位后,加强单位内部审计,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二是实行国家审计试审推广制。每年选取一定专题,由国家审计试审后,统一方案、统一重点、统一报告模板、统一处理处罚,由内部审计会员单位和人员完成审计调查,形成综合报告上报党委政府。在这方面,萧山市内审协会带领乡镇内部审计部门作出了有益探索,社区卫生室专项调查报告引起领导的高度重视,批示落实整改。三是协会分会实行行业主管部门与省厅主管处室共同管理的模式。协会从开始探索成立行业分会,先后成立了政法军警分会、企业分会、教育分会等6个分会,分会的会长分别由主管部门和相应处室负责人担任,处室负责人参与分会的点对点学习和讨论,帮助会员单位制定计划、明确重点、加强整改。通过加强内部审计指导,找准薄弱点,明确国家审计重点。(www.koomao.com)在这方面,绍兴内审协会的做法是实行内审指导工作联系点制度,市审计局9名领导班子共对18个内审联系点开展信息沟通、政策咨询和业务指导等工作,及时了解联系点的'内部审计工作动态,指导帮助解决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取得良好成效。四是内审情况写入报告,经济责任审计写入对领导的评价,根据内审工作情况确定国家审计频次,对内审工作好的单位减少国家审计次数,对内审工作开展差的单位进行重点关注。同时,国家审计充分利用内部审计工作成果,减少重复检查,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四)发展内审,典型引路促提升。浙江省内审协会对行政事业单位、企业、乡镇街道进行分类指导。不同类型的单位树立不同的典型,例如行政事业单位中省公安厅的“三预”(预防、预告、预警)机制、海亮集团的零库存理念帮助度过经济危机的做法、萧山和余姚在乡镇街道内部审计的做法等,都被总结出来,在内部审计全国期刊上接受采访或发表。与此同时,通过走访和调查及结合国企扬帆等活动基础上,确定了60家“转型先进单位”,征集经验与案例300余篇,内容涵盖内部审计理念创新、流程创新、管理创新、组织架构创新等方面,评选出100余篇汇编成《浙江内部审计创新转型实务经验与案例集》公开出版,真正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五)发展内审,审计质量是关键。一是发布《浙江省内部审计质量自我评估指引(试行)》。《指引》对内部审计环境、内部审计业务操作和内部审计成效进行评估,既是内部审计质量的自我评估方法,也是审计实务指南。二是进一步细化规范建设。按照法律、法规及内部审计准则、实务指南等有关要求,根据不同类型审计制定相应的业务工作规范,指导会员单位开展工作。例如,借鉴国家审计党政、高校、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规程制定内部审计操作规程,针对乡镇街道内部审计专门制定了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基本建设、内管干部审计操作规程。操作规程详细解答了为什么审、审什么、怎么审的问题,从审计计划制定,到审前调查、方案制定到取证报告阶段都做了详尽规定,发放到会员单位,成为指导内审业务的工具书,深受基层内审人员欢迎。三是健全内审指导工作考核机制。制定考核办法,每年对所属审计局及协会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有效地调动了各级审计机关与协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绍兴审计机关通过争取,还把内审工作列入考核指标对乡镇街道进行考核,充分体现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六)发展内审,创新是源动力。一是建立年度内部审计项目计划建议条目征集发布机制。4月出台了《内部审计项目计划建议征集发布试行办法》,在广泛征集的基础上进行两轮审定,最终确定了6种类型21条项目建议,并从项目背景、审计目标、审计重点三方面对每个项目进行了详细说明,于每年12月发布。建议计划条目的发布,对内审单位来年审计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指导借鉴作用,获得广大会员单位的好评。内部审计项目计划能做到如此用心精细,实属不易。二是启动内审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专门的数据平台,建立内部审计资料库、人才库、尝试网络培训,通过网上专家咨询平台,全省遴选出的审计实务专家轮值在线回答广大内审人员遇到的各类问题,效果良好。三是不拘一格做活做强协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浙江省协会和绍兴市协会都有一定的经费保障,对专家实行经费补贴,提高了内审人员的积极性。同时,绍兴市协会还通过建立内部审计服务中心,开展各种活动,适当收费,方式灵活而又有经费保障,提高了协会凝聚力。

(七)发展内审,协会是“内审之家”。浙江省内审协会起步早,内审工作开展时间长,协会已经成为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的“大本营”。像绍兴市魏秘书长从1996年就从事内审工作,为内审工作奉献了全部的青春和热血,对当地的内审工作达到了了如指掌的程度,能及时掌握内审工作动态、提供服务、加强交流、解决问题,真正受到单位和个人会员的信赖,也是工作推进较好的重要原因。

三、学习考察体会及下部工作设想

通过学习认为,浙江内审工作的发展是与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的,真正实现了全心全意为发展,同心共力谋未来的局面,不蔓不枝、没有杂念。他们有一支干事创业的队伍,工作成效绝非一个经验材料所能涵盖,而是由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支撑。在浙江内审面前,以往我们的审计理念,比如要引起领导重视、保证内审独立、拓宽内审范围、提高审计质量、提升人员素质等等皆已过时,这只不过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初级阶段,浙江审计已经向“全国一流、接轨国际”的目标迈进,工作广度、深度、高度、力度都较好地发挥,成为活跃在经济领域的一股强大力量,令人赞叹。与之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处于“多、小、散、乱”的态势,虽然在几个点上取得了小小的成绩,但整体薄弱的现状需要改观。下一步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放下身段,深入基层。我们现在的内审工作,多由国家审计人员兼任。任务重、人员少一直是基层审计机关难以解决的矛盾,忙于日常工作业务导致内部审计不系统、不连贯、在夹缝中生存的尴尬局面。同时,受国家审计工作方式的影响,指令的、监督的工作方法与内部审计服务交流的工作要求不相适应,工作中缺乏亲和力。通过学习,深入领会到内部审计是一项事业的理念,这个理念由绍兴市内审协会提出,李金华审计长在全国推广。内审工作有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只要敢想肯干。这需要领导重视、保证人员。内审工作点多面广如针线笸箩,如有可能,哪怕配备一名专职人员,也可以撑起内部审计工作的一片天。同时,内审人员要转变思想,多跑路、多联系、多服务、多交流,全面掌握当地内审工作动态,有的放矢解决问题,才能赢得单位和个人会员的信任,推动内审工作开展。

(二)甩开膀子,真抓实干。通过学习感到我们的差距很大,这也说明我们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下一步工作重点加强三个方面:一是对县直部门进行分行业、分类培训和指导。一方面建立“带建联创”工作机制,选取试点把内审人员编入国家审计组,实现资源共享、成果共用。另一方面结合“法律六进”等方式,针对不同单位特点进行分类培训,促进会员单位加强内部管理。二是加强企业内部审计规范化工作。针对企业内部审计特点,出台一套内部审计工作规范,收录相关内部审计规定,对业务流程、业务文书、报告模板、档案整理等内容进行统一规范,指导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道路。三是进一步细化农村内部审计工作。面对当前撤村成立社区的新形势,进一步细化农村内部审计工作的对象、开展方式等内容,研究新形势下农村内部审计工作办法,更好地推进农村内部审计工作。

(三)迈开步子、实现赶超。虽然与先进有一定的差距,但我们也有自身的优势,不能妄自菲薄。比如在民营企业内审指导、信息化建设、理论研究、优秀项目评选等方面我们走在全省前列。今后的工作中,争取实现以点带面、干出特色,推动内审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创先争优的目标。

第5篇 全省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自查报告

全省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自查报告

百尺竿头 更上层楼

衡阳市群众艺术馆

1996年以来,我馆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在被评为全省文化先进集体的基础上,再接再厉,改革创新,从“提高能力、彰显实力、强化活力、提供动力”四个方面入手,扎实工作,团结奋进,使全市群众文化事业迈上了新台阶,为促进全市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1996年起,年年被市文化局评为全市目标管理考核优秀单位,1996年以来,连续被评为全市普法依法治理的优胜单位,6月,经市文化局推荐,市编委、市人事局等单位严格评审,我馆荣获全市首届“优秀事业单位法人”称号,多次被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评为先进单位和先进基层党组织。

一、突出重点,强化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群文工作能力

为了提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文化的能力,提升和保持群艺馆的品牌形象,增强全馆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我馆在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业务创新上狠下功夫,同时建立健全了全体干部职工的学习制度,及时更新业务知识,从而使干部职工的创作能力、组织与辅导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等综合素质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一)进一步提高创作能力。衡量一个地方的群众文化是否繁荣,其重要的标志为这个地方是否创作出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我们要求全馆专业人员加强自身创作,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创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近十年来,我馆业务干部在音乐舞蹈创作、美术摄影创作、文学曲艺创作等方面硕果累累,先后创作出了许多弘扬正气、真切感人、喜闻乐见的作品,其中有109件作品在全国、全省获奖。

(二)进一步提高组织辅导能力。我馆在主办和承办市级文艺活动的同时,积极组织辅导市直各单位和县(市)区的群文活动;10年来先后为市直、基层和驻衡单位策划、组织、编排和辅导文艺活动万余(场)次,同时加强对老年人的文艺辅导和少儿艺术辅导培训,1995年创办的群众文化艺术学校积极领舞全市艺术培训市场,常年开办各门类艺术培训,每年平均辅导学生2000余人次,并为中央、省市专业艺术院(校)输送大批艺术人才,也为基层培养一批又一批艺术骨干。

(三)进一步提高理论研究能力。群众文化工作既要注重实践,也要重视理论的创新。因而我们注重积累、注重调研,深入研究群众文化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群众文化的新路子,以创新的精神指导实践。①创办了湖南省第一家市级群众艺术馆网站,全国各地群众艺术馆单独建立网站总共只有10家,通过这个网站,我们加强与全国各地群众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总结推介了全市各项文艺活动及工作经验,从而为全市群众文化工作开拓出新的平台和空间;②设立群文理论研究专栏。在馆办刊物《石鼓文化》、馆网站上开设群文理论专栏,报道我市群众文化活动动态和我馆的一些典型经验,刊登群文理论研究论文,加强馆站群文工作交流,探索群众文化的工作经验;③认真撰写衡阳文化志群文口部份,探寻群艺馆的发展轨迹,预计年底出书;④在全国“群星奖”群众文化理论评奖中,我馆颜国强的论文专著《美术作品浅谈》和我馆组织辅导的论文专著《走进书法》、论文《新时期职工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获优秀奖。在全省群众文化理论征文大赛中,我馆业务人员的论文也频频获奖。

二、面向基层,积极开展活动,不断彰显群文工作实力

我馆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生活,围绕中心,突出抓好“群星奖”、“蒲公英奖”,组织、策划一系列异彩纷呈的群文活动,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逐渐彰显我馆群文工作实力。

(一)组织作者创作优秀作品参加全国“群星奖”比赛活动。自1996年以来,我市均在全国“群星奖”比赛活动中获奖。其中1996年,我馆聂春吾的音乐《堆沙堆》获第六届“群星奖”铜奖;1998年,我馆刘爱成的摄影《穿过梦境》获第八届“群星奖”金奖;这是我省至今在全国“群星奖”摄影类获得的唯一金奖,1999年我市选送的歌曲《晒秋》获第九届“群星奖”银奖;2001年,我市选送的花鼓小戏《今又中秋》获第十一届“群星奖”金奖;我馆组织参加全国历届“群星奖”评奖还获铜奖3个,优秀奖9个。参加历届全省“三湘群星奖”大赛共获金奖8个,创作一等奖5个、创作二等奖1个,银奖12个,铜奖8个,在全省名列前茅。

第6篇 关于全省林业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难职工解决燃眉之急。三是创新领导干部包保制度。各林业企业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工会干部以及基层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都要包保困难户,签订帮扶责任书,做到责任到位、帮扶到位、脱贫致富。四是创新医疗救助机制。实行困难职工扶困优惠卡、医疗优惠证制度,借助社会力量,减免一定比例的医疗费用,切实解决林区困难职工就医难问题。如敦化林业局为3874名困难职工办理了就医购药优惠卡,汪清林业局在职工医院建立了“扶贫病房”使职工享受最低限价收费。五是创新助学方式。各林业局工会把开展“劳模真情助学”、“一助一助学”等活动,统称为“情系学子、金秋助学”,集中时间、资金和精力,保证了捐资助学效果更加明显、力度更加强劲。仅延边林业系统工会近两年的助学金总额就达320万元,有1328名大中小学生得到真情救助。通过开展“金秋助学”系列活动,确保了林区困难职工家庭子女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4、开展创业促就业系列活动,强化“输血”、“造血”功能。各林业局多数建立了林业家政服务网,由工会组织开展家政服务培训、劳务输出和就业中介服务。林区工会组织职工开发利用林区资源开展全民创业活动,通过举办“全民创业培训班”、“经纪人培训班”以及种植、养殖、家政培训班等形式,培养了一大批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餐饮业、加工业、运输业等困难职工创业典型,帮助困难职工拓展增收渠道,增加个人收入,尽快脱贫致富。几年来,全省林业共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100多期,培训职工1万余名。仅森工集团就为职工自主创业投入1459万元,八个森工企业职工创业年平均收入达到719.4万元。

三、问题及建议

实施“天保”工程后,由于国家对国有林区基础设施投入减少,林区的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严重滞后,林区的道路、桥梁、房屋等年久失修,林区“边缘化”趋势十分明显。加之林区生产经营困难,职工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偏低,富余人员多,贫困面广等因素,影响和制约林区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不稳定因素,帮扶工作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1、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由于国家对林业投资欠账较多,理应享受到的优惠政策得不到落实,加之林业行业和地域等特点,使林业经常出现政策真空,并逐步被边缘化。目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木材生产和销售受到极大冲击,林业企业负担过重,仍然承担大量政府和社会职能,林区道路、供水、用电、供热、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差,致使林业弱势群体逐步增加,企业帮扶工作压力较大。

2、现有资源和手段与困难职工群体帮扶要求不相适应。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加之历史的积淀,林业在新旧发展模式转换中承受了巨大压力和困难。特别是国家提出林业发展要实现由木材生产向生态建设的转变,实施天然林保护政策后,全省各林区采伐量消减、生产设备闲置、大量职工下岗,造成了林区贫困群体比重增大,特别是延边州所属的10个国有林业局表现尤为突出。加之各林区帮扶保障资金短缺,现有资源整合不到位,帮扶手段落后方法单调,致使帮扶保障能力和水平远不能适应较大困难职工群体的帮扶要求。

3、林业企业帮扶资金短缺。资金是制约帮扶工作开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林业企业的帮扶资金主要靠企业行政拨款和工会经费支持,各林区的帮扶中心站(点)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缺少政府稳定的资金支持和来自社会各方的捐助,制约了企业工会帮扶工作的深化,直接影响帮扶效果。

4、林业职工医疗保障问题亟待解决。一是被保险人在发生重大疾病和高度残疾时给付的保金不高,不能有效地解决被保险人高额医疗费的负担;二是有的地方医保部门在基本医保中设置“门槛费”(每次入出院都重复收费);三是参保后,职工看病所花费用受限,而核销的比例却很小,职工患大病需支付巨额医疗费用,不少家庭为治病倾其所有,债台高筑,导致大量困难家庭出现,这是林业系统困难职工的主要成因之一。这部分职工仅靠企业救助只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建议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从职工大病医保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加以研究解决。

5、离退休职工管理等社会职能移交工作滞后。从目前全省林业系统看,困难职工的数量,帮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离退休职工,特别是一次性安置人员。尽管他们与企业解除了劳动关系,但仍居住在林区,这部分人管理职能本应由社会和政府承担,但却常常处于单位社区无人管的社会边缘状态,且大多数无力缴纳“五险”,又无一技之长,劳动就业能力差,加之子女上学,意外灾害,因此,一有困难就找林业。如弃之不管,将会给林区稳定带来隐患,管之就会给企业增添沉重负担,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

为切实做好林业系统帮扶工作,发挥帮扶工作在解决职工实际困难、加快林业改革发展、构建和谐稳定林区方面的积极作用,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对林业的帮扶:

第一,高度重视林业帮扶工作。帮扶工作既关系到林区职工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也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否安居乐业、经济社会是否健康发展、社会文明是否进步。应站在林区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高度重视帮扶工作。林区面临诸多与内地不一样的特点,需要党和国家以及全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支持,需要享受到国家给予工业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

第二,加大对林业的帮扶力度。针对林业系统“非工非农、非城非乡”的特点,国家应加大对林区的投入,切实解决林区交通不便、职工收入偏低、用水用电困难、娱乐文化缺乏、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差以及就业难、子女上学难、职工住房难等实际问题,使广大林区职工共享国家改革发展成果。特别要加大对林区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在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引导林区职工自主创业,壮大林区经济,增加职工收入,使林业职工早日脱贫致富。同时,加大帮扶资金投入和帮扶工作力度。畅通林区困难职工诉求渠道,及时掌握困难职工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使帮扶工作更加人性化、更加快捷和高效。

第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应提高林业职工的保障水平,扩大生活保障的内容和范围,如扩大林区职工互助医疗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在再就业、就医、住房、子女上学等方面对困难群体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

第四,创新帮扶工作机制。要在促进林业困难职工从根本上建立脱贫机制着眼,从推动林业帮扶工作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入手,让林业困难职工群体自身动起来、活起来、干起来,加大创业促就业工作力度。同时,还要围绕林区职工脱贫、就业、就医、子女上学等突出问题,建立起帮扶长效机制。

第五,抓住林业棚改机遇推动林业帮扶。去年全省已有部分林业局作为棚改试点,今年又有18个林业局实施棚改。多数林业局进行棚改都由工会牵头负责完成旧房拆迁和新居回迁安置等项工作任务。建议政府财政部门拨付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林业棚改过程中困难职工的回迁和安置工作。同时,在廉租房补贴政策方面多给予倾斜,以促进林业职工队伍的稳定。

第7篇 全省环境保护工作报告

全省环境保护工作报告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全省环境保护工作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现在,我代表xx单位向大会作安全环保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安全环保工作回顾

20xx年,在油田公司的正确领导下,我单位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责任担当,持续推进hse管理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全面加大安全监管,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基本稳定,全年未发生一般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和环境污染事件。

(一)夯实基础管理 分解目标责任

建立了“单位统一领导,科室监管,基层单位落实主体责任”的安全环保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实单位级领导包挂生产单位责任制和后勤科室包挂区队责任制,对单位内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行重新分解,逐级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同时配套了相应的安全奖惩考核体系,开展了基层安全生产评优检查活动,利用“奖优惩劣、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充分调动

各级管理干部及员工抓安全、想安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第8篇 全省测绘工作会议的工作报告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xx省测绘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全国测绘局长会议和省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省测绘工作的全局,总结“十五”工作,分析我省测绘工作面临的形势,研究提出“xx”期间的工作思路和目标,部署的主要工作。

xx副局长和怀臣副省长在讲话中,对我省测绘工作作了重要指示,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十五”期间测绘工作回顾

“十五”期间,全省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和测绘单位的广大干部职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国家测绘局、省委、省的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履行测绘管理职能,加强测绘统一监管,积极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开拓进取,努力工作,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测绘保障,为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测绘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积极配合省人大、省的政府法制部门完成了《xx省测绘管理条例》的修订、实施。新的《xx省测绘管理条例》针对xx测绘工作的实际,在一些重要内容上有新的突破:在测绘工作的统一监管上,《条例》明确规定了“xx省测绘局是xx省人民的政府的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测绘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 强化、凸显了省测绘局在全省测绘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我局依法行政、履行职能职责、切实搞好统一监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条例》确立了基础测绘省市(州)分级管理、分级投入和定期更新机制,制定了测绘项目备案登记制度,加大了测绘资质和项目的监督管理,不仅避免重复测绘,而且对无证测绘、超越资质等级和业务范围测绘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能够实行有效监管,为xx测绘事业的发展、提升测绘服务保障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支撑。

建立健全了有关规章制度。贯彻实施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国家测绘局、我省的依法行政五年规划实施纲要,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开展了测绘行政审批清理,保留了7项测绘行政许可事项,修订发布了测绘行政许可程序规定及办事指南;建立了测绘项目备案登记制度;进一步明确了省、市(州)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测绘行政执法权限,建立并逐步完善了测绘行政执法的程序和工作制度,推行了测绘行政执法责任制。

(二)测绘统一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

测绘管理机构和职责逐步落实。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xx省编办于去年4月印发了《关于明确市(州)、县(市、区)测绘管理机构和职责等事项的通知》(川编办[]39号),9月,经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核、省的政府同意,重新确定了我局承担的属于省的政府管理测绘工作的主要职责(川办函[]183号)。经过不懈努力,全省各市(州)和部分县落实了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和职责。

测绘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xx是测绘大省,全省现有430多家测绘资质单位,测绘从业人员近2万人,分布于经济建设的各个部门。我们切实加强了资质管理,开展了测绘单位考核工作和测绘资质复审换证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测绘局等部门《关于加强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和地图市场监管意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地图市场整顿和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活动,加强了对新闻媒体、公共场所使用中国地图示意图和地图市场的审查和检查,查处违法地图案件50余起,涉及地图产品30余种,收缴各种违规、违法地图产品数千件,地图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在全省开展了5次测绘成果保密大检查,共检查用户单位133家,处罚通报了8家违规单位;在测绘质量监督管理方面,集中开展了三次房产测绘质量专项检查,共抽检121家测绘资质单位,对13家质量管理体系和测绘产品不合格的单位责令限期整改;制定并推行了《xx省房产测绘示范文本》;在和,开展了xx省优质测绘工程评选,评出了51个优质测绘工程;同时,积极开展了测量标志保护工作。

测绘宣传力度加大。加强了向省委、省人大、省的政府的工作汇报,加强了与省级各部门、各地的联系沟通,并通过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测绘工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及我省测绘工作的情况。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测绘法》和《xx省测绘管理条例》等宣传教育活动,举办了有关测绘法律、法规的知识竞赛,创造了有利于测绘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测绘保障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基础测绘设施得到加强,圆满完成国家任务。“十五”期间,我省测绘生产完成了数字化改造,在国家的支持下配备了数量众多、品种齐全的数字化测绘生产仪器和装备,建成了现代大地测量、内外业一体化测图、航空航天遥感数据处理、地图数字化、数字制图等技术体系,形成了规模化生产能力,保证了基础测绘任务的顺利完成,主要完成了1∶5万数据库建库的数据采集、国家区域大地水准面精化、中越勘界测绘、地壳运动网络观测、西部县挂图工程等数十个国家基础测绘项目。

积极提供测绘成果应用。向交通、地矿、水利、电力、通信、规划、农业、科教等部门和社会各界提供各种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36252张、大地成果点10600点、航片32111幅99486张,提供国家等级三角控制点4426点、水准点3490点、gps点218点,提供dlg数据171幅、dem数据1289幅、drg数据1256幅、spot影像数据41景、tm影像数据15幅,提供成都市彩色航片影像数据663片,提供测绘科技档案查询和利用1000余次,还提供了大量图册、图集等公开版地图。

及时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完成了成都经济圈及其周边经济相对发达地区1∶1万地形图的测绘工作;完成了全省已有1∶5万地形图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栅格地图(drg)、数字正射影像(dom)、数字线划图(dlg)的数据生产;完成了全省县、乡道公路网gps数据采集;完成了全省181个县(市、区)的县挂图数据生产、出版;建立了省内部分国家级旅游景点的地理信息标志;为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项目,为公路、铁路建设如修建成南、成雅、成乐等高速公路和遂渝、达成、内昆等铁路,为水电资源开发如都江堰毗河引水工程、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二滩水电站、瀑布沟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等,为xx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煤炭资源开发,为城市规划和管理如成都地铁工程勘测、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和管理等,为都江堰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重大项目等,提供了及时、可靠的测绘保障和服务。

主动服务政府决策。向气象、交通、地震、省疾病控制中心、武警xx森林防火总队等省级部门和单位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无论是的“非典”时期,还是去年的猪链球菌传播,我们都及时、主动地提供测绘保障服务。今年1月,为省的政府编撰度《招商引资指南》和《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供测绘服务,与省发改委联合编制了《xx省重点项目布局图》;向省委、省的政府、省级各单位、各部门、各市州分送《xx省领导干部用图》,与民政厅合作根据勘界最新成果编制了《xx省行政区划图》,为西部论坛编印中英文版的《天府经纬》,为省委书记张学忠赶制市县分幅地图,为成都市委主要领导安装了《成都市彩色航空影像查询系统》,主动向成都市赠送成都市彩色影像图,制作了xx省市(州)城区1∶1万电子地图。

(四)测绘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建立了数字化测绘生产技术体系。实现了由传统测绘技术向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为主体的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转变,实现了由模拟测绘产品生产向数字化测绘产品生产的过渡,形成了基础地理信息加工、处理、管理的规模化生产能力,在数字正射影像数据生产工艺流程与技术标准、利用高分辨卫星影像更新1∶1万地形图、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测绘生产软件的应用以及办公自动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部分科研项目分别获得了国家级及省部级奖励,其中《国家中尺度基础地理信息工程与空间辅助决策》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xx省国土资源遥感信息系统》、《长江上游退耕还林(草)基础数据生产》等9个项目分别获全国测绘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在人才培养方面,结合事业发展的需要,加强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开展了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测绘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测绘工种技术等级考核以及多种形式的测绘专业技术教育和岗位培训,每年培训近人次;我们还与武汉大学联合开办了研究生班,注意了较高层次的人才培养。

同时,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协调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了实效,全省测绘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二、正确认识我省测绘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测绘作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事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正处于事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加快发展。

(一)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人大、省的政府领导对测绘工作高度重视

胡xxx连续三年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对测绘工作作了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大测绘统一监管力度,加强基础测绘工作,推进“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提高测绘保障服务能力。温总理总理要求进一步完善测绘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展开放型测绘,加快构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积极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全面提高测绘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曾培炎副总理也多次对测绘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今年一月全国测绘局长会议召开之际,曾培炎副总理在重要批示中,充分肯定了“十五”期间测绘工作的成绩,要求在新的一年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测绘工作全局,推进依法行政,加强统一监管,完善体制机制,着力自主创新,科学制定规划,提高测绘对实现“xx”规划目标的保障水平。要继续加强基础测绘工作,加快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积极发展地理信息产业,促进地理信息资源高效利用,为全社会提供可靠、适用、及时的服务。”

省人大、省的政府领导对我省测绘工作非常关心、重视。去年3月省人大副主任刘永顺、省人大城环资委及其他专委会主任和部分委员40余人视察了我局龙泉测绘生产基地,就如何加强全省测绘工作的统一监管、加强测绘法制建设、加强基础测绘工作、加大测绘保障服务力度、加强测绘宣传工作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指导意见和建议;去年4月上旬省人大召开了以测绘为主题的专题会议,围绕如何进一步贯彻实施《测绘法》、履行人大职责、监督地方政府依法加强测绘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落实市县级测绘管理职能、做好基础测绘工作、促进测绘事业的健康发展进行了讨论;去年9月23日,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xx省测绘管理条例》,紧接着又召开了《条例》实施新闻发布会,刘永顺副主任、崔广义副秘书长就《条例》的贯彻实施作了讲话;今年新年伊始,省人大王荣轩副主任就到省测绘局视察、指导工作。

分管测绘工作的王怀臣副省长多次听取汇报,作出指示,提出要求。去年3月怀臣副省长出席全省测绘工作会议并作重要讲话;8月怀臣副省长带领崔广义副秘书长和省的政府办公厅、省发改委、省旅游局的领导,到我局龙泉测绘生产基地视察、指导工作;我局紧密结合我省“xx”的发展编制了《xx省基础测绘“xx”规划》,上报省的政府后,王怀臣副省长、蒋巨峰副省长、张中伟省长都作了批示,要求将基础测绘工作列入省的“xx”规划。在省委、省人大、省的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基础测绘工作已经写进了《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我省的测绘行政管理经费也逐步增加。

《xx省测绘管理条例》的修订实施,基础测绘工作列入我省的“xx”规划,体现了省人大、省的政府对测绘事业的关怀和重视;标志着我省测绘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经济社会发展对测绘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都对测绘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给测绘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

就xx省来看,“十五”时期我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我省“xx”规划所确立的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等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的实现,省委、省的政府制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重大工程项目、“旅游精品”战略、公路、铁路及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促进成都、攀西、川南、川东和川西“五大经济区”的进一步发展,都需要测绘提供可靠、适用、及时的保障和服务。

在测绘科技的发展上,测绘技术体系在实现了数字化的历史性跨越后,开始向信息化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使测绘生产、加工、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大提高,为测绘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三)清醒认识我省测绘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测绘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我省21个市(州)虽都明确了测绘管理部门,但有一些实际上是内设的管理体制,部分地区既无专职测绘管理人员,又无测绘管理经费,大部分县级测绘管理机构还未得到真正落实,测绘统一监管的任务还很艰巨。

2、基础测绘工作与全国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测绘法》和《xx省测绘管理条例》都明确了基础测绘分级管理和经费分级投入的原则,但省市两级基础测绘的分级投入和定期更新机制还没有建立,基础测绘成果覆盖率不够,现势性差,不能适应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认真研究,切实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三、“xx”期间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xx”期间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测绘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省测绘工作的全局,认真落实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对测绘工作的重要指示,围绕国家测绘局和省委、省的政府的工作部署,搞好统一监管这一职能之本,抓好基础测绘这一事业之基,加快测绘科技创新步伐,促进测绘成果的应用,推进测绘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测绘保障服务。

(二)发展目标

“xx”我省测绘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基本形成适应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测绘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依法行政、统一监管进一步加强,建立基础测绘投入和更新机制,加快推进xx省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测绘保障和服务能力全面提升,较好地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测绘的需求。

1、统一监管力度加强。

职责清晰、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办事高效的测绘行政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市(州)、县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职责全面落实;统一监管力度明显增强,依法行政水平得到提高;公开、公正、公平、规范的测绘市场基本形成。

2、基础测绘工作切实推进。

逐步建立省市两级基础测绘的分级投入和定期更新机制;调整基础测绘生产组织结构,建立我省高效精干、装备优良、管理科学的基础测绘队伍。建立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实现我省1∶5万地形图全覆盖,对1∶1万地形图进行数字化改造,采用全面更新、局部更新和要素更新等方式切实提高其现势性,力争1∶1万地形图更新率达到70%,建设多维、多源、多尺度的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方便快捷的测绘成果分发和应用服务体系,加快构建xx省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步伐。

3、测绘保障服务迈上新台阶。

与省级有关部门建立地理信息共建共享机制;建设综合反映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省情综合地理信息系统;不断提高基础地理信息的深度开发力度,更好地为各级政府管理决策、为我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

“xx”期间,重点要为西部大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特色农业、资源开发以及交通、水利、通信、能源、旅游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供测绘保障和服务。

4、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进一步完善测绘科技创新体系,推进我省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向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跨越,在基础地理信息获取与更新实时化、数据处理智能化、产品信息化、服务网络化等方面实现全面进步,建立并完善人才开发和用人机制,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四、主要工作

是“xx”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要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为我省“xx”测绘事业起好步,开好头,夯实基础。

(一)落实基础测绘规划,推进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

确保完成国家基础测绘任务。,国家测绘局下达了包括1∶5万图更新、1∶5万西部空白区测图、国家测绘基准现代化建设试点、数字区域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示范工程等共6个大项目,要精心组织,严格管理,做好人员培训、仪器设备技术等准备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开展。

认真搞好省级基础测绘工作。根据省发改委的意见,“xx”我省基础测绘以“xx省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专项的形式予以启动。我们要安排好这个项目,做好“xx”期间基础测绘分年度计划,本着“急用先行、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今年率先在成都、宜宾、自贡、绵阳、剑阁等全省经济发展重点开发区和适度开发区开展航空摄影6万余平方公里,计划在全省重点建设项目分布密集的成都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开展1∶1万地形数据库更新600余幅,完成更新区域基础控制网的升级与改造。

统筹协调好市(州)与省级的基础测绘规划,指导市级基础测绘规划的编制。抓好“数字德阳”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试点工作;成都、遂宁、雅安、阿坝等市(州)基础测绘规划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要抓好规划的实施工作,其他市(州)要加强基础测绘规划的制定和衔接,争取将市(州)级基础测绘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财政预算。

(二)坚持依法行政,加强统一监管

认真搞好《xx省测绘管理条例》的宣传实施。配合省人大开展贯彻《条例》的执法调研;加大市、县级测绘机构、人员、职责、经费落实工作的力度;加强配套的法规体系建设,做好《xx省测绘成果管理实施办法》的修订和《xx省房产测绘实施细则》的制定工作,开展《xx省基础测绘管理办法》的立法调研工作。

加强我省测绘市场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做好测绘资质管理,加强年度注册和日常监督检查;认真执行测绘项目招投标制度,开展测绘项目备案登记;抓好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制定行业质量监督管理规范性文件,开展好测绘工程评优;加强测绘成果管理,执行好测绘成果的汇交制度;加大测绘保密检查,会同省国家保密局对眉山、乐山、雅安、甘孜、阿坝等市(州)进行测绘成果保密检查;制订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建设的指导性文件,规范全省城市独立坐标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地图审核制度;加强房产测绘管理;开展好面向行业的测绘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和面向社会的测绘仪器计量检定;依法查处各类测绘违法违规案件。

继续开展国家版图意识和法制宣传教育,整顿和规范地图市场秩序;会同省教育厅研究、制定在我省中小学校开展加强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的具体办法;制订全省测绘“五五”普法规划,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活动,组织开展好我省的测绘法宣传日活动。

(三)提升测绘保障服务能力,推进测绘成果社会化应用

省委提出要在“xx”期间“推进我省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我省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我们要利用测绘技术优势和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优势,搭建好地理基础框架这个全省信息化的空间信息基础平台,主动配合各个部门搞好专业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不断拓宽测绘服务领域,主动积极为政府决策、重大战略实施、重大工程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以及电子政务、数字区域和数字城市建设提供支持和服务。

我们已经着手与城建、国土、旅游、交通、水利等部门开展了成果共享方面的工作,要加强与经济建设部门、尤其是掌握相关地理信息数据部门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加强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审核发布的管理;抓好测绘成果目录和基础测绘成果副本的汇交,编纂我省测绘成果目录,争取在年内向社会公布一批“十五”期间我省各经济建设部门完成的测绘成果目录。

(四)实施科教兴测战略,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加快推进测绘科技创新。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科技大会精神,紧跟信息化测绘科技发展趋势,引进、消化、吸收先进的测绘技术,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和激励,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测绘科技为测绘生产和应用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测绘科技对测绘事业发展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加强同测绘科研院校的合作,促进产学研的结合,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组织开展好测绘科研成果和测绘产品评优工作。

要始终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用事业凝聚人才,用机制留住人才,要继续抓好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特别是要重视对创新人才的引进、培养,重视人才梯队建设;加大测绘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力度,加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继续做好测绘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和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合作。

同志们,我省的“xx”规划已经开始实施,这是充满希望的五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五年。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全省广大测绘工作者要紧密团结在以胡x同志为xx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我省测绘工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全面推进我省测绘工作,为我省跨越式发展、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xx提供可靠、及时的测绘保障服务!

第9篇 全省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自查报告范文精选

我馆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在被评为全省文化先进集体的基础上,再接再厉,改革创新,从“提高能力、彰显实力、强化活力、提供动力”四个方面入手,扎实工作,团结奋进,使全市群众文化事业迈上了新台阶,为促进全市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今天小编整理了几篇关于全省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自查报告的范文,感兴趣的,快来和小编一起学习吧!

全省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自查报告一

衡阳市群众艺术馆

1996年以来,我馆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在被评为全省文化先进集体的基础上,再接再厉,改革创新,从“提高能力、彰显实力、强化活力、提供动力”四个方面入手,扎实工作,团结奋进,使全市群众文化事业迈上了新台阶,为促进全市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1996年起,年年被市文化局评为全市目标管理考核优秀单位,1996年以来,连续被评为全市普法依法治理的优胜单位,6月,经市文化局推荐,市编委、市人事局等单位严格评审,我馆荣获全市首届“优秀事业单位法人”称号,多次被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评为先进单位和先进基层党组织。

一、突出重点,强化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群文工作能力

为了提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文化的能力,提升和保持群艺馆的品牌形象,增强全馆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我馆在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业务创新上狠下功夫,同时建立健全了全体干部职工的学习制度,及时更新业务知识,从而使干部职工的创作能力、组织与辅导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等综合素质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一)进一步提高创作能力。衡量一个地方的群众文化是否繁荣,其重要的标志为这个地方是否创作出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我们要求全馆专业人员加强自身创作,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创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近十年来,我馆业务干部在音乐舞蹈创作、美术摄影创作、文学曲艺创作等方面硕果累累,先后创作出了许多弘扬正气、真切感人、喜闻乐见的作品,其中有109件作品在全国、全省获奖。

(二)进一步提高组织辅导能力。我馆在主办和承办市级文艺活动的同时,积极组织辅导市直各单位和县(市)区的群文活动;10年来先后为市直、基层和驻衡单位策划、组织、编排和辅导文艺活动万余(场)次,同时加强对老年人的文艺辅导和少儿艺术辅导培训,1995年创办的群众文化艺术学校积极领舞全市艺术培训市场,常年开办各门类艺术培训,每年平均辅导学生2000余人次,并为中央、省市专业艺术院(校)输送大批艺术人才,也为基层培养一批又一批艺术骨干。

(三)进一步提高理论研究能力。群众文化工作既要注重实践,也要重视理论的创新。因而我们注重积累、注重调研,深入研究群众文化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群众文化的新路子,以创新的精神指导实践。①创办了湖南省第一家市级群众艺术馆网站,全国各地群众艺术馆单独建立网站总共只有10家,通过这个网站,我们加强与全国各地群众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总结推介了全市各项文艺活动及工作经验,从而为全市群众文化工作开拓出新的平台和空间;②设立群文理论研究专栏。在馆办刊物《石鼓文化》、馆网站上开设群文理论专栏,报道我市群众文化活动动态和我馆的一些典型经验,刊登群文理论研究论文,加强馆站群文工作交流,探索群众文化的工作经验;③认真撰写衡阳文化志群文口部份,探寻群艺馆的发展轨迹,预计年底出书;④在全国“群星奖”群众文化理论评奖中,我馆颜国强的论文专著《美术作品浅谈》和我馆组织辅导的论文专著《走进书法》、论文《新时期职工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获优秀奖。在全省群众文化理论征文大赛中,我馆业务人员的论文也频频获奖。

二、面向基层,积极开展活动,不断彰显群文工作实力

我馆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生活,围绕中心,突出抓好“群星奖”、“蒲公英奖”,组织、策划一系列异彩纷呈的群文活动,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逐渐彰显我馆群文工作实力。

(一)组织作者创作优秀作品参加全国“群星奖”比赛活动。自1996年以来,我市均在全国“群星奖”比赛活动中获奖。其中1996年,我馆聂春吾的音乐《堆沙堆》获第六届“群星奖”铜奖;1998年,我馆刘爱成的摄影《穿过梦境》获第八届“群星奖”金奖;这是我省至今在全国“群星奖”摄影类获得的唯一金奖,1999年我市选送的歌曲《晒秋》获第九届“群星奖”银奖;2001年,我市选送的花鼓小戏《今又中秋》获第十一届“群星奖”金奖;我馆组织参加全国历届“群星奖”评奖还获铜奖3个,优秀奖9个。参加历届全省“三湘群星奖”大赛共获金奖8个,创作一等奖5个、创作二等奖1个,银奖12个,铜奖8个,在全省名列前茅。

全省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自查报告二

一、基本情况 xxx街道综合文化中心位于xxx市xxx区xxx小区南侧,占地8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内设会议室、图书馆、排练厅、羽毛球馆、电影厅等。服务人群面向辖区内所有居民,服务人口近10000人。

目前尚处于建设中的综合文化中心地址为:xxx街道xxx小区院内配套文体设施楼,面积为1390m2。

二、服务情况 xxx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坚持走群众文化路线,始终以“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为基调和宗旨,认真按照公共文化相关政策要求,积极热情为群众开展多种形式、多种类型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1、免费开放。 xxx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坚持每周为群众免费开放,免费开放时间不低于50小时,每天开放8小时,免费开放服务项目:图书阅览、培训讲座、远程教育、羽毛球馆等,制作了开放时间和服务项目的公示牌。 2、文化辅导。 街道文化中心举办各类培训班和短时培训会活动。主要培训对象为社区文艺骨干、机关文艺骨干、辖区企业单位文艺骨干、辖区群众文艺团队等。主要培训内容有舞蹈、健身操、唱歌、书法、朗诵、摄影等,力争为社区培育文艺人才。 3、文化活动。 文化中心在街道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文委的支持与指导下,积极发挥文化站的作用,充分把握和利用区域内的文化资源,开拓创新,积极宣传便于居民参与,先后组织了多次文化活动。如:群众合唱大赛、舞蹈大赛、教育成果展示赛、老年模特风采展示赛,与集美家居市场合作开展了迎新春联欢会、职工书法大赛、书法绘画交流等活动。

4、指导文艺团队。

街道文化站现有“鸿美舞蹈队”、“红韵艺术团”、“西马金润艺术团”、“建欣苑艺术团”等文艺团队,拥有歌唱、舞蹈、曲艺等文化骨干150多人,经常性开展文化交流和演出,深受群众欢迎。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文化中心设施和功能还不够完善; 2、现有工作人员2人兼职管理,有设施无人管的现象严重,管理体制和服务人员配置上需要进一步加强,例如岗位职责方面的公示。 3、xxx综合文化中心尚未达到规范化管理水平,尚未达到四亮五公示要求 4、电子阅览室及书籍的管理上需要提高利用效率,以保证其价值所在。

四、整改措施 针对文化中心设施不够完善的措施是整合辖区资源,合理有效调配文化资源,达到共享。

针对管理体制上的不足,文化中心力争调配专门的工作人员,以保障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针对规范化管理上的问题,文教科会尽快按要求将公示牌、提示标语制作完成并落实到位。

针对电子阅览室和图书室的利用问题,除增加专人负责外,我们还要对辖区居民进行广泛宣传,让大家周知,图书也会更新与增加。

xxx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在今后将进一步加强管理与创新,争取能够成为群众心中满意的文化阵地,为居民在多方面、各层次和多种形式上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生活,为xxx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和首都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几篇论文,整理不易,想要了解更多优秀范文就请关注本站吧!

第10篇 全省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自查报告范文

衡阳市群众艺术馆

1996年以来,我馆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在被评为全省文化先进集体的基础上,再接再厉,改革创新,从“提高能力、彰显实力、强化活力、提供动力”四个方面入手,扎实工作,团结奋进,使全市群众文化事业迈上了新台阶,为促进全市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1996年起,年年被市文化局评为全市目标管理考核优秀单位,1996年以来,连续被评为全市普法依法治理的优胜单位,6月,经市文化局推荐,市编委、市人事局等单位严格评审,我馆荣获全市首届“优秀事业单位法人”称号,多次被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评为先进单位和先进基层党组织。

一、突出重点,强化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群文工作能力

为了提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文化的能力,提升和保持群艺馆的品牌形象,增强全馆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我馆在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业务创新上狠下功夫,同时建立健全了全体干部职工的学习制度,及时更新业务知识,从而使干部职工的创作能力、组织与辅导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等综合素质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一)进一步提高创作能力。衡量一个地方的群众文化是否繁荣,其重要的标志为这个地方是否创作出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我们要求全馆专业人员加强自身创作,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创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近十年来,我馆业务干部在音乐舞蹈创作、美术摄影创作、文学曲艺创作等方面硕果累累,先后创作出了许多弘扬正气、真切感人、喜闻乐见的作品,其中有109件作品在全国、全省获奖。

(二)进一步提高组织辅导能力。我馆在主办和承办市级文艺活动的同时,积极组织辅导市直各单位和县(市)区的群文活动;来先后为市直、基层和驻衡单位策划、组织、编排和辅导文艺活动万余(场)次,同时加强对老年人的文艺辅导和少儿艺术辅导培训,1995年创办的群众文化艺术学校积极领舞全市艺术培训市场,常年开办各门类艺术培训,每年平均辅导学生余人次,并为中央、省市专业艺术院(校)输送大批艺术人才,也为基层培养一批又一批艺术骨干。

(三)进一步提高理论研究能力。群众文化工作既要注重实践,也要重视理论的创新。因而我们注重积累、注重调研,深入研究群众文化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群众文化的新路子,以创新的精神指导实践。①创办了湖南省第一家市级群众艺术馆网站,全国各地群众艺术馆单独建立网站总共只有10家,通过这个网站,我们加强与全国各地群众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总结推介了全市各项文艺活动及工作经验,从而为全市群众文化工作开拓出新的平台和空间;②设立群文理论研究专栏。在馆办刊物《石鼓文化》、馆网站上开设群文理论专栏,报道我市群众文化活动动态和我馆的一些典型经验,刊登群文理论研究论文,加强馆站群文工作交流,探索群众文化的工作经验;③认真撰写衡阳文化志群文口部份,探寻群艺馆的发展轨迹,预计年底出书;④在全国“群星奖”群众文化理论评奖中,我馆颜国强的论文专著《美术作品浅谈》和我馆组织辅导的论文专著《走进书法》、论文《新时期职工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获优秀奖。在全省群众文化理论征文大赛中,我馆业务人员的论文也频频获奖。

二、面向基层,积极开展活动,不断彰显群文工作实力

我馆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生活,围绕中心,突出抓好“群星奖”、“蒲公英奖”,组织、策划一系列异彩纷呈的群文活动,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逐渐彰显我馆群文工作实力。

(一)组织作者创作优秀作品参加全国“群星奖”比赛活动。自1996年以来,我市均在全国“群星奖”比赛活动中获奖。其中1996年,我馆聂春吾的音乐《堆沙堆》获第六届“群星奖”铜奖;1998年,我馆刘爱成的摄影《穿过梦境》获第八届“群星奖”金奖;这是我省至今在全国“群星奖”摄影类获得的唯一金奖,1999年我市选送的歌曲《晒秋》获第九届“群星奖”银奖;,我市选送的花鼓小戏《今又中秋》获第十一届“群星奖”金奖;我馆组织参加全国历届“群星奖”评奖还获铜奖3个,优秀奖9个。参加历届全省“三湘群星奖”大赛共获金奖8个,创作一等奖5个、创作二等奖1个,银奖12个,铜奖8个,在全省名列前茅。

第11篇 全省教育财务建设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这次全省教育财务建设工作会议,主要是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近年来教育财务建设工作,研究部署今年工作。根据会议的安排,我就近年来教育财务建设工作作一个简要回顾,并就今年的主要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简要回顾近年来教育财务建设的主要成绩

总的来看,最近几年既是我省教育事业实现大改革、大发展、大跨越

的几年,也是教育财务建设工作勇担重任、不辱使命的几年。几年来,特别是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教育强省的战略部署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省教育战线财务建设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教育财务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推进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了贡献。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二)为民办实事各项任务圆满完成。自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列入省政府为民办八件实事以来,我省教育财务建设工作连续四年承办了五件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先后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初中校舍改造”三项工程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城市义务教育免杂费”两项改革。广大财务建设工作者克服时间紧、任务重、资金筹措难、协调难度大等困难,群策群力,任劳任怨,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这几项民生工程、德政工程的实施完成,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并受到省政府的表彰。其中,通过实施“三项工程”,改造危房268.1万平方米,新改扩建校舍265.4万平方米,建设寄宿制学校619所,新建校舍、学生生活用房79万平方米,购置设施设备655万元,完成230所农村初中项目学校建设任务,新建生活用房28万平方米,新建体育场地5万平方米,基本消除了学校校舍安全隐患,大大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另外,通过推进“两项改革”,到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费保障水平,义务教育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从原来的每年每人200元提高到小学500元、初中750元,全年安排“一补”资金达到3.43亿元。同时,受政府委托、承担了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中的学生平等享受了国家免杂费、免课本费的政策。城市义务教育免杂费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春季学期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82.8万人全部免除了杂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安排在公办学校就读,全省共有14.43万名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与所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同等享受了免杂费政策。据统计,全省共落实义务教育保障资金39亿元,共有669.7万名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从中受益。城市义务教育免杂费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我省义务教育全面进入免费时代。

(三)财务基建管理进一步规范。近几年财务基建管理工作在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针对财务基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从制度建设入手,促进财务基建管理进一步规范化。一是建立了教育投入保障监督制度。以省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建立建设教育强省投入保障监督机制的意见》,提出建立五项教育投入监督措施,建立起指标清晰、责任明确、监督有力的教育强省投入保障监督制度。二是建立和完善预算管理制度。认真落实《湖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管理办法(试行)》,在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实施预算管理制度。深入推进省本级教育部门预算管理、政府采购和非税管理等多项改革,进一步规范了高校和厅直单位的财务管理行为。三是积极推进教育债务化解工作。全面完成了农村义务教育债务清理核实工作,锁定“普九”债务48.4亿元,中央、省各安排化解债务资金16亿元,已下达资金16亿元,多年来困绕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普九”债务难题有望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针对高校负债问题,积极开展调研,向省人大、省政府多次汇报,争取出台有关支持债务化解的政策。同时,联合省财政厅、湖南银监局、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下发了《关于公布省属高校银行贷款风险指数的通知》等文件,建立高校贷款预警、审批制度,加强了对高校贷款的审批管理,积极防范学校财务风险。四是加强学校收费管理。全面取消了义务教育行政事业收费项目。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除自愿住宿、自愿就餐的学生缴纳住宿费、伙食费以外,不再收取任何费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除按规定向学生收取课本费和作业本费,向自愿住校、自愿在校就餐和自愿购买校服学生收取住宿费、伙食费和校服费外,也不再向学生收取其它费用。稳定了高校收费水平,严格执行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同时,落实了收费公示制度。五是加强教育国有资产管理。按照财政部36号令规定和省财政厅部署,完成了省级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加强了对学校对外投资、土地置换等行为的审批监管,规范了教育资产处置程序。六是加强了基本建设管理。根据新的形势要求,起草了《湖南省属高校、省教育厅直属事业单位基建管理办法》,强调高校自筹基建项目必须通过主管部门审核,加强了对项目建设资金来源落实情况和变更的审查。编制并下发了全省及各高校“十一五”基本建设规划,制订了《湖南省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正在组织高校编制《省属高校-基础设施改造规划》。根据中央扩大内需的有关精神,加快了“农村初中校舍改造”、“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三项工程实施。组织编制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示范性幼儿园建设工程和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等规划,作为中央扩大内需备选项目。七是加强了外资利用管理。日元贷款高等教育项目克服了汇率变化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做好了项目关闭前的扫尾工作。同时,进一步规范了逸夫项目、吕志和项目、明德小学项目等境外捐赠项目的管理,赢得了捐赠方的信任,保持了项目的延续性,提高了外资利用率,近三年利用境外捐款总额达到9067万元,我省获得的捐赠资金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充分肯定过去几年特别是教育财务建设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教育财务建设工作仍然面临不少困难与问题。一是教育投入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教育经费不足仍然是制约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二是部分地区教育财权与事权不统一,教育经费管理体制不顺。三是高等学校和高中阶段学校的银行贷款近年来增长过快,财务风险较大。四是部分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存在资金安全问题。对于上述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准确把握教育财务建设的工作重心

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建设教育强省、推进富民强省的关键之年。今年全省教育财务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建设教育强省这个大局,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抓住扩大内需机遇,保障投入,科学使用,有效管理,为推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根据上述指导思想,今年全省教育系统要把“保障投入、科学使用、有效管理”作为财务建设的三大中心任务来抓,力争我省教育财务建设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一)要千方百计保障建设教育强省的经费投入。推进教育强省建设,首先要有必要的经费投入作支撑;教育强省建设的各项投入指标能否得到落实,直接决定教育强省目标能否实现。因此,全面落实教育强省的投入指标,是今年教育财务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正是各地争取预算的关键时期。各级教育部门要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并争取人大、政协的支持,不折不扣地落实教育强省决定中规定的各项投入指标,确保预算安排到位,为推进教育强省建设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支持,落实有关部门的教育投入责任。目前,省委、省政府对各部门的教育投入责任划分已经明确,关键是要我们加强沟通和协调,促使各部门主动承担起责任,形成共同保障教育投入的工作格局。比如,争取财政部门依法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落实“十一五”期间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投入(含财政超收用于教育部分),确保入库的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以及城市建设维护税按规定比例用于教育;争取发展改革部门将教育设施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并在办理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时优先考虑,并根据同级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的增长情况,优先考虑教育基建投资的增长;争取税务部门依法依规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城市建设维护税,并落实好教育税收优惠政策;争取建设部门在加强对教育设施建设监管的同时,做好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的收缴工作;争取国土资源部门对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非营利性教育设施建设用地实行行政划拨,优先供地等。

三是要努力拓宽外资等教育经费渠道。在财政投入不足、学校资金需求量大的情况下,积极利用外资贷款和捐赠资金是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重要举措。今年,我们要认真做好德国促进银行贷款职业教育项目的前期论证工作,争取尽早启动项目。要加强与国家发改委和教育部联系,争取新的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支持我省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邵逸夫、明德小学和吕志和等捐赠项目,要认真履行承诺,严格按照捐赠方要求,规范项目学校遴选原则和程序,加强项目管理,争取更多的项目支持。

(二)要精心安排和科学使用各项教育经费。推进教育强省建设,各方面都需要加大投入,这种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在现阶段教育经费的缺口将会继续下去,不可能彻底解决好。因此,用好每一笔教育资金尤为重要。作为教育财务建设的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要结合本地本单位的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在教育经费的统筹安排与科学使用上下功夫。就省本级的教育经费安排与使用而言,要把握教育强省建设的全局,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性要求,按照“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点与一般相统一,均衡与特色相统一”的原则,围绕建设教育强省战略的四项计划,在经费投入上重点保农村、保民生、保安全、保发展,努力发挥资金使用的最大效益。

一是保农村。把农村教育作为投入的重中之重,大力办好农村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免费义务教育的各项政策。积极支持农村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加快发展,认真落实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免费接受义务教育,重点支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新建和改造学生宿舍、食堂和厕所等,为农村学生和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提高实验装备水平和学校图书、体育器材配备质量,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建设。推进合格学校建设,均衡配置公共义务教育资源,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

二是保民生。在义务教育阶段,重点落实好针对学生的各项免费政策,尤其是要对贫困寄宿生按标准补助生活费,保障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免费接受义务教育。积极推进普通高中学生资助工作,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努力扩大普通高中学生的资助覆盖面。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学生在生源地开展信用助学贷款工作,上半年15个县试点,下半年在全省范围内推开。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国家奖助学金的管理。申请、评审和发放等各个环节要严格把关,杜绝弄虚作假。各种奖助学资金,要做到专款专用、分账核算。特别是中职国家助学金的发放要禁止将助学金拨到县市区学校和民办中职学校的账户,禁止以现金形式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禁止将国家助学金抵扣学费和打入学生饭卡。对发放中的违规违法行为,要坚决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各高校和各中职学校要按照要求分别足额提取学费收入的4%和5%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各级教育部门、各高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学生资助机构,安排专职工作人员和专项工作经费。市州、县市区教育部门要积极与财政部门协调,足额安排各种分担资金,确保学生资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我们将联合省财政、审计等部门对学生资助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并建立高校和各市州学生资助工作年度考核制度,奖优罚劣。

三是保安全。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对全省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校舍进行全面安全排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尽快维修改造,经过若干年努力,把学校建成最牢固、最安全、最让家长放心的地方。底,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央采取扩大内需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加快各级各类学校建设,是扩大内需政策支持的重要内容。这对我省进一步加强学校基本建设工作是一个良好机遇。目前,我省农村初中工程、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特教工程列入了中央扩大内需项目。我们将积极争取把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示范性公办幼儿园建设工程、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以及高校急需的配套建设项目列入中央扩大内需项目建设范畴,争取更大投入。这里要强调的是,中央扩大内需建设项目的实施既是一项建设任务,更是一项政治任务,中央、省都有专项督查组进行督办。从最近督查的情况来看,部分项目的实施存在进展缓慢、随意更改计划、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各地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严格按照项目管理办法组织实施,保证项目完成质量。为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各地要认真落实倒排工期和月报告制度。厅里将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从资金管理、建设程序、工程质量和进度等方面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四是保发展。今年省本级预算内新增经费4.27亿元,我们在安排上围绕“教育强省”四项计划,主要用于支持学校、教师发展。安排2亿元,用于提高高校生均标准和政策性人员经费增长,使高校生均新增376元;安排5000万元,加大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安排6400万元,支持高等教育质量与创新计划;安排2300万元,支持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计划;安排6000万元,支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计划。同时,争取中央、省支持,按照“分项目、按比例”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力度,将农村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提高到小学300元,初中500元。各市州、县市区要建立健全经费拨付管理使用责任追究制度,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分担经费,及时拨付到校,确保中小学运转,同时,要按照建设教育强省要求,积极筹措经费,加快合格学校建设,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三)要切实加强教育经费的有效管理。教育经费管理工作是财务建设部门的基本职责,需要财务建设部门的同志用科学态度和专业精神来提高经费管理水平。总的来讲,就是要严格遵守《教育法》、《预算法》、《会计法》,执行财政部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财务管理的意见》有关规定,依法、依规、依纪管好教育经费。同时,要建立和健全教育经费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抓好制度创新,依靠制度来管人、管钱、管物。

一是要理顺教育经费管理体制。近年来,财政体制改革深入开展,但由于各地认识和理解不一,教育经费的管理机构设置、资金拨付方式、集中核算方式上出现了多种形式。如核算方面就有财政部门集中核算、财政部门直接管理的分校核算、教育部门集中分校核算等方式。部分县市区教育经费拨付、核算不经过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经费管理游离于教育行政部门监管之外,违背了教育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给教育行政部门全面管理教育经费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在一些地方还加大了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管理的运行成本。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正在组织调研,并积极与省财政进行沟通,将联合制定下发“校财局管”等管理办法,进一步理顺教育经费管理体制。

二是全面强化预算管理制度。省本级高校推行预算管理已多年,随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中小学校也开始实行预算编制制度。但是,不少学校没有真正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被动应付,编制时是一套,执行又是另一套;一些单位预算编制不准,调整过多,支出随意性大。各学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将预算管理贯穿财务活动的所有领域;扎实做好预算编制的基础工作,将预算编细、编准、编实;进一步强化预算执行的刚性,预算一经确定,必须坚决执行。

三是创新投入监督机制。省政府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建立教育强省投入保障监督机制的意见》,我们要把《意见》精神的落实作为今年教育财务建设工作的重要任务,在创新教育投入保障监督机制上下功夫。省里将把教育投入保障监督机制明确的各项投入政策的落实情况作为教育强省督查和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并且从今年开始,建立全省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制度,待决算后,省统计局、省财政厅、省教育厅根据有关法定数据,将省本级、各市州、县市区教育投入主要指标进行公告。

四是建立绩效考核制度。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校经费管理制度和使用效益评价、考核机制。完善对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学生资助工作的考核评价制度,继续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充分调动基层工作的积极性。今年,省里将从外资利用项目开始,实行“择优支持”,对项目执行得力、成绩突出的项目市州或项目学校给予奖励,并在新增项目安排上予以倾斜。要加强对专项经费的项目管理,按照项目绩效考评的工作规范,制定相应管理办法,明确使用方向。今年省教育厅审计部门将开展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绩效审计试点,取得成效后在全省推广。

五是完善风险评价机制。为防范高校财务风险,控制高校增加新债,我们将按照省财政厅、湖南银监局、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下发的《关于公布省属高校银行贷款风险指数的通知》规定,联合有关部门对高校贷款风险指数予以定期公布,对高校新增贷款严格进行审批,新建项目立项要审查经费来源落实情况。

六是建立和完善学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近几年,个别高校发生财务人员或其他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的案件,说明高校资金安全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要完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特别重视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工程项目的内部会计控制问题,做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学校财务部门要发挥对学校经济活动的全面监督职能。凡学校的重大开支、校内有关部门代表学校签署涉及学校经济活动方面的协议、合同和其他文件,均应征求财务部门的意见,学校所有涉及收费的业务均应由财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今年6-7月份,厅里将对各高校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一次专项检查,督促各高校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规范。

三、全面落实今年教育财务建设的各项工作

教育财务建设部门涉及财务、基建、后勤和国资管理等多项职能,工作点多面广、任务重;广大财务建设工作者要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在紧紧把握工作重点的基础上,全面落实今年财务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抓好学校建设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学校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今年,我们将结合全省教育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高校-高校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规划。目前,各高校已经上报了相关材料,但从学校上报的情况来看,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还不够,下一段工作还需要学校积极配合,尽快修改完善各学校规划。规划批复后,高校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及专项资金将按照规划进行安排,严格实行项目管理。中小学建设要重点抓好学校建设整体规划,积极推动标准化、合格化学校建设。去年国家出台了农村中小学建设标准和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学校规划建筑设计导则,这是指导今后中小学建设的依据,今年我厅将依据新的标准和导则,启动中小学标准化(合格化)学校建设规划,并将规划和校舍情况制成“电子地图”,以便全面掌握学校的基本情况,这是中小学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各市州教育局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抓紧抓好。

(二)积极稳妥推进教育债务化解工作

按照中央和省里的部署,全面清偿“普九”债务。全省农村义务教育48.4亿元“普九”债务,已经全面进入清偿阶段。省政府与市州政府签订了化解农村“普九”债务责任书,明确了农村“普九”债务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责任。各级教育部门要紧密配合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履行责任和义务,确保圆满完成任务。要严肃工作纪律,把资金真正落实到债务清偿上,防止弄虚作假、套取资金、影响稳定、产生新债等行为。在安排偿债资金时,要杜绝挤占或减少正常的教育经费支出的做法。

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化解高校负债工作。经过几年的积极努力,高校债务问题得到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在债务形成原因上取得了共识。省政府专门成立了化解教育债务工作领导小组,由郭开朗副省长担任组长。领导小组开展了大量的调研工作。省委副书记梅克保同志和副省长郭开朗同志近期将就此听取专题汇报,召集相关部门集体讨论研究高校负债的化解措施。我们将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积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研究并完善有关收费政策,争取调整部分高校学费结构。目前已联合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将有关方案上报省政府,待省政府进一步明确后,尽早出台文件;二是争取省政府出台《省属高校老校区资产处置工作的意见》,确保老校区置换所得收益最大限度地用于学校建设;三是争取银行支持,将现有部分商业银行短期贷款转换为中长期贷款;四是当好政府的参谋,积极争取省政府出台新的政策,通过建立风险准备金、减免银行利息等政策来支持高校化解债务。同时,各高校一定要增强风险意识,切实加强内部管理,节约开支,勤俭办学,积极主动化解学校现有债务。

(三)进一步推进高校后勤改革和管理

认真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节能节水工作的意见》的要求,以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为工作重点,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改革。省里将制定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实施规划,出台高校节能、节水工作评估检查标准,并设立专项经费,对节约型校园建设先进学校在考核的基础上予以奖励。各高校要以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为龙头,全面提升高校后勤保障能力。按照总体规划、分年实施的原则,结合学校实际,制定节约型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多方筹措资金,力争通过几年努力,基本实现节约型校园建设目标。同时,要继续强化学生食堂和学生公寓管理。进一步落实政府和高校在体现学生食堂“公益性”的责任,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降低食堂运行成本,构建学生食堂长效保障机制。同时要密切关注高校后勤社会化学生公寓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学校的稳定。要认真吸取上海商学院学生公寓火灾的沉痛教训,高度关注并切实解决学生公寓存在安全隐患问题,特别是要加大公寓用电设施改造投入,加强用电管理,确保学生用电安全。此外,要继续落实高校学生床上用品集团预购质量监控制度,推行高校学生床上用品市场准入制,保证学生床上用品质量。今年要继续开展高校标准化学生食堂和学生公寓评比活动。

(四)全面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

今年,省里将通过调研,依照财政部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湖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暂行办法》的要求,出台我省教育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办法,全面加强对学校资产的管理和监督。当前,重点要研究三个方面的国有资产管理问题:一是在独立学院五年过渡期中,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并妥善解决有关土地和房屋过户手续问题;二是对基础教育改制学校在“四独立”过程中,应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防止在改制过程以及在清理规范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三是出台农村中小学闲置校舍处置办法。去年,在审计锁定“普九”债务过程中,发现义务教育学校一方面负债沉重,一方面因布局调整而闲置的校产难以处置,造成资源浪费。审计厅还专门组织了审计调查,在审计报告中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引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近期,我们将全面开展对农村中小学闲置校舍情况调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研究出台处置办法,确保教育资产不流失,发挥出应有的效益。

(五)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行为

一是继续稳定高校收费水平。除争取对部分学校收费进行结构性调整外,继续保持我省高等教育收费整体水平不提高。各高校要严格执行收费政策,进一步完善收费公示制度,坚决杜绝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擅自提高收费标准的行为。同时落实好有关服务性收费、学费退费有关规定,切实维护学生权益。二是坚决制止义务教育阶段“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最近省物价局、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联合下发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育收费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从今年春季学期起取消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住宿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除自愿在校就餐需交纳伙食费外,取消任何行政事业性收费。住校费取消后,省财政厅正牵头研究资金弥补问题。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是“两个强制”:一是强制收取教辅资料费,一是强制在学校就餐,而且伙食费不断上涨。这些乱收费行为严重损害教育形象,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惠民政策的效果,我们将会同纪检监察等部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三是严格执行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同时严格规范普通高中改制学校的收费行为,凡未做到“四独立”的改制学校和未取得民办学校资格的学校,一律执行当地同类公办学校的收费标准。

(六)努力加强财务建设部门的自身建设决杜绝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

同志们,财务建设工作任务繁重,让我们紧紧围绕建设教育强省,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务建设工作全局,扎实工作,努力开拓,为推动全省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全省教育财务建设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全省工作报告(11篇)

同志们:这次全省建设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和全国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20**年全省建设工作,共商加快全省…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全省范文

  • 全省建设工作会议工作报告(3篇)
  • 全省建设工作会议工作报告(3篇)92人关注

    同志们:这次全省建设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和全国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20**年全省建设工作,共 ...[更多]

  • 全省工作报告(11篇)
  • 全省工作报告(11篇)70人关注

    同志们:这次全省建设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和全国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20**年全省建设工作,共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