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题调研报告
根据市电化教育馆《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摸底调查的通知》精神和市电教馆的要求,对我校电化教育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统计,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发展现状
我校现有22个教学班(含三个学前班),在校学生1521人,学生网络环境下可用计算机45台,在校学生与学生网络环境下可用计算机的比(生机比)为33.8。我校共有教职工69人,教师在网络环境下可用计算机17台。我校有网络多媒体教室2个,使用统一规定的教材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建立了学校办公平台和学校网站,具有了本校的教学资源库。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的录像带、录音带、电子图书、vcd、dvd、cai课件等多种媒体教学资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地方政府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重视不够,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缺乏组织领导,教育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专人负责、专人领导,教育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
(二)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保证,造成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
(三)信息教育资源应用不足。课程整合不足,对现有的教学资源应用不足。例如,现在要求统一纸质备课,导致大量的网络资源,学校信息教育资源不能很好的应用。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投入。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参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大力度,增加投入是搞好教育信息化的物质保证。
第2篇 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调查报告
根据市电化教育馆《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摸底调查的通知》精神和市电教馆的要求,对我校电化教育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统计,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发展现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地方政府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重视不够,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缺乏组织领导,教育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专人负责、专人领导,教育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
(二)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保证,造成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
(三)信息教育资源应用不足。课程整合不足,对现有的教学资源应用不足。例如,现在要求统一纸质备课,导致大量的网络资源,学校信息教育资源不能很好的应用。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投入。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参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大力度,增加投入是搞好教育信息化的物质保证。
第3篇 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自评报告
教育信息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是基于信息化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落实好教育信息化工作将为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注入巨大动力,实现教育教学管理和运用的“事半功倍”。我校根据学校基础和整体规划,相应制订了《北蔡镇中心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规划》,并明确提出了构建数字化校园的总目标,以信息化来全面推动学校各项工作。
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现有学生1190 名,34 个教学班,103名教职工。学校着力品牌办学的方针,教师团队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营造具有文化底蕴的百年北小。2002年学校首批被社发局确立为浦东新区素质教育实验学校,2004年我校又被社发局确立为浦东新区数字化实验学校,同年我校又被中国青少年科技中心命名为全国信息技术人才幼苗培训基地。学校是浦东新区文明单位,上海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上海市小学教育先进集体,浦东新区科技特色学校,浦东新区首批素质教育实验学校,新区法制教育二星级示范校。良好的教育氛围,科学的管理机制,加上浦东新区对学校硬件设施的投入,为学校全面实施数字化校园奠定了基础,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学校的信息化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一、评估概况
学校接新区教育督导室将对我校进行信息化工作专项评估的通知后,随即召开行政人员和信息化工作推进小组人员联席会议,学习有关文件,明确此次专项评估的目的、意义、要求,理清工作思路,作出总体部署。
评估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习宣传阶段。广泛组织教职工学习新区教育信息化工作评估方案,发动全体教职工参与自评过程,主动积极接受新区有关部门的专项评估工作指导,成立自评领导小组和评估小组,明确职责任务。第二阶段:信息收集处理阶段。各评估组参照评估要点,多渠道、多方法收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撰写相应的《二级指标自评表》,撰写时既有事实判断,又有价值判断;既体现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成绩与经验,又有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研究。第三阶段:综合报告阶段。学校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从学校发展的整体角度,对专项评估意见进行综合整理、分析、判断,完成学校自评报告,报告经行政会议、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后,送教育督导室。第四阶段:接受评估。积极配合、协调,确保新区评估组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做好专项评估工作的总结,认真研究落实区信息化专项评估的有关意见。
二、自评结论
学校自评小组根据评估指标,结合学校各方面建设工作现状,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作了全面自评总结。我们认为,学校以建设信息化校园的.总思路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以“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为主线,从科学管理、健全制度、加强师资校本培训、强化实践活动为操作手段是有效的。
学校自评分数 95 分,申报优秀,希望以此为动力继续促进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1.学校内部管理信息化
以学校2009新搭建改造的站为平台,实施“一站式”管理模式,网站具有多功能多模块,全面应用于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如:“校内通知”、“校本研修”、“学籍管理”、“无纸化办公”、“校园博客”、“家校互动”等,实现了“文件传输”、“通知管理”、“课程管理”、“学生管理”、“^考~试管理”、“成绩分析”、“学生成绩跟踪”等的网络化运作,初步实现了学校各项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及无纸化管理。
2.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信息化
主要以校本研修平台为载体,结合教师博客,课改计划等实施网上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设工作。学校校本研修网络平台依托相关主题的全体教师的参与,通过讨论,“反复磨课”、“反复评课”、“反复修改”,经过自评、互评、^专~家评的形式实现我校教师专业能力的有效发展。“教师博客”中大家通过对课的反思,积累一点教学随感,无形中实现着自我教育素质的发展。学校的资源网建设积累了各式各样的教案、反思、课件、主题视频片段、论文等,通过不断地资源网建设与发展,实现全校的资源共享,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扎实开展提供了保障。
3.校园文化建设信息化
围绕学校四年发展规划,围绕百年北小,学校通过多功能的校园网平台全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我校的“我校的百年北小专栏”收藏的历代北小的风风雨雨,有教师,有学生,体现百年北小的文化传承。“学生天地”、“教师园地”是教师和学生体现自我价值,自我实现的乐土。学校围绕校园网开展各类学生的自主探究,以“制作校园安全警示标志” 等活动渗透两纲精神,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和修养。通过腾讯通,校园博客的平台营造着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通过校园网的“在线投票系统”,开展了“你喜欢的健康活动”、“你心目中最好的校园安全警示标志”等网上投票活动,学生、家长及教师能共同参与,对不断增强主人翁意识,推进学校进一步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4篇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报告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报告
作为学校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校园网络已成为学校重要的基础设施。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面貌得到了比较大的改变,与之相适应的校园信息化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提高,针对我校在信息工作的要求,我们确立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总则和总体目标,并制定了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分阶段实施方案,以期对今后进一步的校园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之路。
一、抓领导,确立岗位分工责任制为特征的管理机制
围绕学校信息化发展方案,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信息技术水平,深化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系统的应用,保持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创新与活力。创建智能化、网络化与个性化的数字化环境,推进学校向现代化教育的转变,加速学校教育均衡发展和内涵发展。推动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进一步完善我校数字化建设步伐。
1、组织保障
实施信息化工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通过建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形成信息化管理的工作网络。领导小组由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和信息技术教师组成,共同研究制定学校信息化工作的规划和管理制度。
2、制度落实
将数字化学校创建作为我们学校发展的增长点和奋斗目标,把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学校的制度建设、教学改革、教育科研、教师学生成长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首先,将目标分解成每个学期的具体目标,经常向教师宣传,使之成为全校教师追求优质共同发展的共同愿景,扎扎实实分步实施。其次,分阶段、分层次、有步骤地对老师进行培训,注重提高教师使用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水平,培养教师自己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及网上操作的能力。
二、抓建设,确立优化资源配置为特征的执行机制
为了使学校真正实现教育教学活动全面实现信息化,营造数字化环境,学校加强信息化设备的投入,现已做到每位教师有一台工作电脑,每个教室配置了一套多媒体电脑设备、实物投影机,营造了学校数字化环境。有了硬件的保证,现在教师的每堂新授课都能保证应用多媒体,基本上所有老师都能利用电脑查阅资料、电子备课、制作课件等,学校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资源库。电脑和多媒体设备已经成为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必备,实现了办公的电脑化和网络化。
三、抓应用,确立构建数字化为特征的校园氛围
学校在初步完善校园网络的平台建设之后,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如何让它充分的发挥作用,让全体师生充分感受数字化校园的魅力。
1、搭建学校网站系统,营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20xx学年我们对学校主页的美观和功能性方面进行了全面改版,目前主要有学校概况、行政管理、教工之家、书香校园、艺教舞台和控烟专栏等栏目。
2、抓好资源建设,支撑新的课程改革。我们把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运用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景,激发学习生学习兴趣,突破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连续几届的淞南中心校三真杯教学评比都将多媒体制作和运用作为评比内容之一,促进教师制作和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力的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化发展水平。
3、在用好教育局为我们提供的资源库的同时,我们积极开展学校特色资源库的资源添加和收集,网站改版的同时我们对校老资源库进行了重新调整和启用,积极调动教师们参与建设和使用资源库的积极性,学校资源库内容越来越丰富,目前我校已初步建设了分学科、分年级、分学期、分类别的校资源库。做到资源共享,减负增效,更好地服务于教师、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
4、通过网络建立家校沟通和教师间的沟通:
1)家校互动平台:利用市政府“家校互动平台”作为家校互动的主要工具。并采用多渠道方式加强学生家长和老师的紧密沟通。
2)教师办公信息群的建立:20xx学年起学校还建立了qq工作群,通过群建立工作全校老师各种通知和信息的交流。
四、抓培训,确立人才第一资源为特征的培训机制
教师是实施信息化工程的主力军,因此,建立一支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信息技术队伍是当务之急,学校通过抓校本培训,有计划的实施步骤,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一支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能够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师队伍;一支熟悉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研究的信息技术骨干队伍;一支能运用电脑网络进行简单管理的学生队伍。
保证观念先行。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老师们也越来越感受到信息技术应用的领域的广泛性实用性,我校邀请老师对我们全体老师进行了教育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以及通过教师的外出听课学习等手段,让教师们亲身感受到信息技术和网络科技对教学所带来的冲击,使老师们获益匪浅,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引导教师在教育理念上的更新。我们根据老师的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力争做到青年教师要过硬,中年教师要过关,老年教师要适应。为此结合教育技术中级考核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使全校100%的老师顺利通过了考核,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通过全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信息化运用有了比较大的改善和发展,为积极争创实现数字化校园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