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2023优秀调研报告模板5900字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及人口老龄化逐步加速,养老问题已成为事关公平与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是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对社会养老问题的具体要求。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对促进____产业转型,加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促进____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对此,笔者根据____市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我市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 养老服务产业内涵及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意义
(一)养老服务产业的内涵。养老服务产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业,也是从各种具体需求延伸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托底服务,包含和覆盖各种人群。是以老年人为对象,以养老服务为内容,以满足中、高层次生活、文化需求为目标,主要通过市场化运作配置养老资源向老年人提供商品和服务,由老年市场需求拉动而兴起的综合性产业,亦称为老人福利产业、老龄产业。养老产业和养老事业是两个界限分明的概念。前者是满足老年人生活多样化、更高层次生活需求市场模式的产业概念,具有服务性、盈利性等特征;而养老事业是指政府主办的、以老年人为对象,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服务的非营利性公共服务事业,属于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公共服务的范畴,体现了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的政府责任。
(二)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的重要意义。作为为老年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特殊产业,养老产业市场空间大,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被视为朝阳产业、银发经济,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是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有助于保障改善民生、提升幸福指数。加快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积极构建不同服务层次、不同消费水平的养老模式,为老年群体提供丰富的、适合其需求的物质、精神产品及各种服务,确保其老有所养,实现老有所食、老有所医、老有所居,老有所乐,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使百姓的幸福指数得以较大提升,能为我市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是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有助于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县域经济较快发展。养老产业是一个横跨第一、二、三产业的综合产业体系,产业跨度大,涉及范围广,不仅包含老年用品、食品、医疗、房地产、旅游、文化娱乐等产业,而且对上下游产业,如建筑设备及原材料、电子设备,保险金融、教育等行业具有显著的经济带动效应。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产业不仅可以刺激消费、培育新的产业经济增长点,最终拉动内需,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同时还可以带来连锁效应,促进与之相关产业发展,可实现我市三种产业的协调联动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是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减轻财政养老负担。养老服务产业涉及领域广,涵盖的行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的弹性较大,比较适合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的劳动力群体,可扩大就业领域,缓解就业压力,能较好的解决我市农村劳动力特别是4050人员就业问题;同时养老服务产业主要通过市场化、社会化方式配置养老资源,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养老机构和服务设施,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有利于减轻政府在养老财政支出上的负担。
二、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是我市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最佳选择
____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北与安庆市隔江相望,南接黄山市,西南与江西省九江市、景德镇市为邻,东和东北分别与芜湖市、铜陵市、宣城市接壤,是长江南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全国双拥模范城。发展养老产业,我市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不可多得的机遇。
(一)生态优势凸显。我市属于亚热带气候区,季风湿润温和,热量丰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生活环境舒适宜人。近年来生态建设进展顺利,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全市生态环境良好,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命名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全市森林覆盖率已达58.21%、湿地面积占26%,是安徽省首位、华东地区17个、全国58个国家级森林城市之一。而森林城市建设也是人们衡量幸福指数的话题之一;全年空气质量为良,是华东地区老龄人居家、休闲、学习、娱乐的首先地之一。发展养老服务产业,____市有着良好生态优势。
(二)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具备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的独特优势。一方面,随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城乡一体化加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对健康护理、文化娱乐等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九华山机场建成通航和宁宜城际铁路公交即将交付运行,我市已建成水、陆、空交通互为一体的立体化交通网络,以市主城区为中心的一小时的市域、二小时的省内周边地市、三小时的周边省会城市交通圈已基本形成,方便吸引市内乃至周边地市、周边省会城市有一定经济收入的退休老人前来养老;另一方面,我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丰富, 风景秀丽,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重要的国际性佛教道场--九华山,国家级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牯牛降,亚洲重要的湿地、被称为中国鹤湖的国家级珍稀水禽保护区--升金湖,以及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秋浦仙境、杏花村遗址、石台溶洞群等十余处。随着市旅游建设的步伐加快,一河秋浦水、十里杏花村、百家香酒肆、千载诗人地的画面将再现在我们面前。具有发展养老产业独特的自然、社会、人文优势。
(三)市场前景广阔。一方面是我市老年人口基数大。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2月1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超过2亿,占总人口的14.9%。根据____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____市登记人口为1596790人,65岁以上人口数为140612人,占总人口数的10.03%,与国际公认的老龄化标准(60岁以上人口数占总人口数10%或65岁人口数占总人口数7%)相比,我市已经完全步入老龄化社会;另一方面是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据权威部门公报,到2045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将占到总人口的30%左右。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我市除0至14岁年龄段人口数下降了7.46%外,其它年龄段人口数均呈上升趋势。其中, 65岁以上年龄段人员上升了2.31%,且仍处于上升趋势;再次就是我市人口高龄化趋势明显。全国8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300万,约占全国老年总人口的9.7%,而且每年增加4.7%。我市2023年老龄人口统计显示:70周岁以上人数为95118人,80岁以上(高龄人员)为30857人,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医疗条件的改善,高龄人口上升趋势也将更加显著。老龄化已成为我市面临的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发展养老服务产业,也是应对我市人口老龄化实际需要 。
四是社会需求潜力巨大。一方面是我市老龄事业社会普及率低、思想观念相对滞后。受传统观念和现有经济发展状况影响,我市养老服务产业社会普及率低,家庭养老模式根深蒂固。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市最基本、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子女担负着养老的主要责任。对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的赡养,90%以上还是靠家庭来承担,人们参与社会化养老的积极性不高,一些老人因不习惯不愿走出家门,子女也因怕背不孝之名而不同意老人进入养老机构;同时人们对民办养老机构存在诸多偏见、民办养老机构收费较高、人们支付能力不足,特别是农村赡养老人负担太重等一系列因素导致我市社会化养老尚处于起步阶段;另一方面是未富先老矛盾日益凸显。随着1953年和1954年出生的人口进入老年期,中国迎来了又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老年人口的高龄、失能(生活不能自理)和空巢化将进一步加剧。截至2023年底,全国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2273万人,失能老年人口3600万人,慢性病患病老年人口0.97亿人,空巢老年人口0.99亿人。由于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问题日益凸显,老年人面临着贫困、疾病、失能、服务、照料、精神关爱等诸多困难和问题;农村老年人留守现象突出,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再次就是家庭养老负担加重。家庭养老是代际之间的经济转移。在家庭单位内形成一个天然的养老基金的缴纳、积累、增值以及给付过程。但是,由于生育率下降、人均寿命的延长,家庭结构逐渐趋向小型化、核心化。传统家庭养老分散式的模式使得人力成本和社会成本日益增加,家庭养老压力剧增,子女养老的人均负担成倍增长。421模式(4个老人,夫妻2人和1个孩子)将成为中国近几十年内主流家庭模式,养老产业发展的社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优势得以凸显,发展养老产业,拓宽养老模式,迫在眉睫。
三、____市养老产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____市养老产业现状。目前,全市各类养老机构80家,养老床位9600余张。其中,光荣院1家,床位100张;县区敬老院74所,床位9000余张;儿童福利院4所,床位500张;老年公寓1所,床位30张。
(二)____市老年服务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老年服务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与老龄化需要不相适应。近几年,虽经努力,我市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率有所提高,略高于2023年底全国公布的安徽省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率数(24张)的平均水平,但与国际认同的发达国家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率要达到50张--70张的要求,相距甚远;城乡老年服务产业发展也不平衡。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和发展养老事业已不能满足我市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与做大做强养老服务产业,吸引周边地市更多的老年人到____安享晚年还有不小的差距。
二是配套设施建设与养老产业功能不相适应。首先是投资主体单一。我市现有养老服务机构基本定位在福利性、公益性原则上,养老服务设施大部分靠政府财政支出负担。公办民营、民办民营、民办公助等养老服务机构,目前全市还没有;其次是养老服务产业功能单一。全市养老机构建设,目前仅限于提供吃、住和日常照顾等基本服务,缺乏护理、医疗、康复、教育等综合化服务,多数养老机构处于中低档次水平,养老服务机构功能开发不全;再次就是法律上的保障和政策上的扶持还不完备。目前,我市尚缺乏明确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社会兴办养老机构的积极性不高;市内现有的养老机构从业人员也以农村劳动力为主,科学文化素质偏低,专业人才匮乏、服务水平偏低。
三是养老服务需求与养老产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近年来市政府不断加大养老事业的投入,但养老服务的供给还是无法满足养老需求。笔者带着养老服务需求这个问题,走访了市直和贵池区几个敬老院,80%以上老年人对敬老院或相关养老服务产业在日常生活保障上表示满意。但随着人们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不少老龄人对精神文化生活、医疗卫生保障、虚假保健食品识别、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等方面诉求较高,存在不少意见,需求巨大。且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多方位发展的特征,无法为老年人提供项目齐全、质量较高的服务。
四、____市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规范产业发展机制。一是制定详细的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发展目标, 将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城乡建设规划,合理安排,科学布局,以规划引领养老服务产业发展;二是积极完善产业发展模式,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支持不同所有制性质的单位和个人积极研发老年服务产品、项目,形成养、疗、研、学、乐等一条龙产业结构,加快形成养老服务与商贸餐饮、医疗康复、教育培训、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度假等领域的专业服务联系合作网络,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三是建立分管领导牵头,发改委、财政、民政、人社、住建委、规划、卫生、国土、税务、老龄等部门参加的养老服务发展领导协调机构,加强养老服务产业的规范管理和监督,及时研究解决养老服务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四是大力开展养老服务志愿者活动,积极与志愿者、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共同合作搭建好养老服务产业的社会支持平台,加强养老服务产业的宣传机制,提高对养老服务产业特殊性的认识和提高老年人对养老服务产业的认同。
(二)建立完善优惠扶持政策。界定区分产业养老和事业养老,形成产业养老与事业养老双轮驱动、协调发展的机制,明确事业养老为政府责任,市、县级财政加大其投入,并建立逐年增长机制,努力确保需要集中供养的三无老人、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另一方面,产业养老应坚持政策引导、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原则,明确养老产业兼顾福利性和盈利性的性质,为现代服务型产业,对符合城乡规划的新办养老机构,依法优先核准、备案、审批、立项;将养老服务产业用地纳入土地利用规划。国土资源部今年4月23日已对外公布了《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指导意见》,明确界定了养老服务设施用地范围,并要求养老服务设施用地供应应当纳入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细化了养老服务设施供地政策等。市、县政府要合理界定区位、建设比例,结合城乡服务配套设施统筹考虑,优先供地;对前景好、规模大的养老服务机构建设项目,财政给予适当的贷款贴息,适当减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电、用水、用气按居民生活标准收费,为养老服务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积极构建多种养老模式。一是积极建立多层次养老机构,根据不同层次收入的老年群体,形成服务功能齐全、高中低档不同消费水平、不同服务档次、不同类型的错位发展格局,将老年消费群体分为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三个层次来构建养老机构。公办养老机构主要收纳市内低收入群体(主要包括三无人员、低保户以及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等养老困难老年人);中、高收入层次群体主要由政府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各种政策鼓励中、高档型养老服务机构为其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二是结合县域经济实际和资源禀赋,形成区域特色鲜明、不同类型的养老模式。我市大部乡镇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瓜果、蔬菜等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蓬勃发展,适合发展乡村养老、农家养老、田园养老、旅游养老等模式;在一些县城或毗邻县城、中心镇等交通便捷的城郊,适合发展社区居家养老、以房养老等模式,兴办中高档老年公寓;三是积极鼓励建设医养合一养老机构。将养老机构和县域内医疗资源有效结合,积极鼓励有条件的社会医疗单位创办医疗、康复相结合的养老机构,鼓励养老机构在符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的前提下,经审查批准后内设医疗机构,实现医养合一。
(四)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稳定和扩大养老服务队伍,健全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教育机制,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一是鼓励区内有条件的职业教育机构如职业学校、卫校等设立养老管理与服务、老年护理、老年社会学和老年人用品开发等专业,为发展养老产业和养老机构培养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人才,为全面铺开养老服务产业做好人才储备;二是加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把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技能培训纳入城乡就业培训体系,由民政、人社按照职业标准组织开展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相关职业的技能培训,经职业技能鉴定合格的,发给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实行持证上岗。
第二篇 强化县域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2100字
强化县域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县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文化立县”的战略思想,这对于推进我县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县是一个农业县份,加强文化建设,重点在农村。
随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农民的物质条件也随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走进农村,一幢幢整齐漂亮的新居,一条条宽敞通达的水泥马路,昭示着各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走进农家,功能齐全的家用电器比比皆是,餐桌上的鸡鸭鱼肉也是司空见惯的家常食品。这一切都反映了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广大农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
与此同时,农村文化生活单一,农民思想素质不高的问题也显现出来。表现最为突出的现象是赌博的风气越来越盛,不但形式多样、品种复杂,而且赌资也越来越大。除此之外,迷信之风也颇为流行。这些现象的产生,不但严重污染了农村的精神空气和淳厚的乡土民风,甚至还容易滋生违法犯罪,因此,大力改善或增加农村文化设施,把农村的文化建设纳入健康正常的轨道,有效开展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解决好农村文化建设问题必须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提高认识,树立科学发展观。首先要立足于“大文化”建设,确立建设“大文化”的观念。包括社会伦理思想、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风尚、文化艺术、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等都属于“大文化”范畴。其次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关系,文化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和政治民主的推进器,要坚持发展经济先行的原则,将农村文化工作由一般文化活动提高到文化与科技、教育、经济、政治建设相结合的新水平,以文化建设推动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第三要正确理解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文化建设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改造和丰富人的主观世界;先进的文化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加强人们的道德修养,营造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有利于建设新农村的顺利实施;没有农村文化建设,也就没有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营造农村文化氛围
首先应从最基础的文化设施开始兴建。我县虽然普遍建立了农家书屋和阅报栏,但有的还是流于形式,书刊、报纸种类少,针对性和时效性差,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要多为农民订阅一些喜闻乐见,通俗易懂,并能够帮助农民勤劳致富的书报、杂志,让它们充分发挥为农民朋友服务的作用。另外,还可以鼓励农民创办乡村剧团,丰富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引导农民步入正规的文化传播途径,吸收多种文化的营养,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对于民间文化团体,要在政策上给予方便优惠,还应在资金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真正在农村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农民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精神的陶冶。
三、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农村文明程度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技能,引导农民群众移风易俗,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通过农村基础教育的普及、职业教育的推广以及各种职业技能的培训,根据农业生产技术的不同要求和市场需求,安排培训内容,实行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同时,通过各种渠道推广农业科技知识、农村致富信息,广泛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党的方针政策。通过宣传、培训,使绝大多数农民能够读书看报,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并掌握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成为有文化、有理想、有技术、有一定思想觉悟、具有民主法制意识的建设新农村的新型农民。要大力开展如“文明家庭”、“好邻居”、“好婆媳”等评选活动,在农村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还可以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敬老爱幼、扶贫帮困活动,树立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价值观念。在浓厚的道德氛围中,歪风邪气将会自然而然得到抑制,封建迷信的流毒也会自动销声匿迹。农村的精神空气就会得到净化,文明程度也会相应地提高。只有通过休闲娱乐的方式教育农民,才能真正吸引农民,逐步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引导农民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从而占领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
四、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发展农村文化事业,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为文化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要重点抓好文化行政管理人才、文化经营人才、文化艺术专业人才等三支队伍的建设;采取有力措施培养、引进实用人才,为其提供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和舞台,使之各尽其能,为农村文化建设献技出力。同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文化工作者扎根乡村工作;引导城市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开展多种形式、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要以激发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逐步完善乡镇文化站人员编制配备;以创造更多更好的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绝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项必须时时抓、层层抓的工作,只有上下领导齐努力,各级干部一起干,才能真正把农村文化建设落到实处,有效开辟农村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第三篇 农产品经销有限公司成功运作的启示调研报告2250字
**农产品经销有限公司成立于20__年10月,由包括镇党政班子成员在内的9名股东集资组建。仅20__年春节期间,就销售地产面粉30吨、玉米馇子10吨、森林鸡1万只、山野菜1.5吨,公司创利3万元,股东获红利10,拉动加工企业创利1万多元,农民增收10多万元。在调查中感到,组建经销公司是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实现农户、企业与市场紧密连接,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形式。透过这一成功范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三点启示:
一、适应市场需求,突出本地特色,是项目选择的关键所在
发展经济,首先要研究好市场定位问题。尤其对刚成立的公司来说,更要把市场定位摆在重要位置,打好市场牌,做好开拓市场、占领市场的文章。**农产品经销有限公司就是在充分研究自然资源、产品质量、市场需求、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基础上,才把努力方向定位在农副产品销售上的。
一方面,有绿色、特色产品优势。没有好的产品,就没有市场竞争力;没有市场竞争力,也就没有好的效益。**镇地处半山区,土地肥沃,腐殖质厚,雨水充沛,昼夜温差大,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极好的自然条件,农作物的品质十分优异。本地生产的面粉,面筋含量高,品质好;玉米属法国的孚拉尔玉米品种,完全按绿色生产流程组织生产,产品安全、无公害;西瓜等绿色产品在周边市县也有一定的市场。**镇大规模养殖森林鸡,年饲养量达10多万只,森林鸡的营养成份富集,是畜禽产品的一大特色。此外,本地出产的木耳、蘑菇等山产品也是远近闻名的特色物产。**农产品经销有限公司对本地生产的产品进行包装、宣传,统一打造品牌,努力使绿色特色产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经济优势。经实践证明,这是推动农业产业化、拉动农民增收的正确选择。
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农副产品质量好、价格低的矛盾。**镇出产的农产品品质好,但加工链条短、卖原字号产品,没有形成产品优势、价格优势,山区产品的特色没能充分展现出来。农产品如何能以较高的价格及时销售出去?这一问题成为困扰镇村干部和群众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农产品经销有限公司紧紧抓住了这个焦点,主动扩大宣传,实施品牌战略,努力开拓市场,使销售范围迅速扩大,销售量急剧上升,产品价格一路上涨。**农产品经销公司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宣传自己的产品,通过在各种新闻媒体上打广告、散发宣传单等形式,积极把产品推向市场、开拓市场、抢占市场,提高产品的价格。特别是当产品销售一空时,公司还在县电视台打广告提醒消费者,一来防止假冒产品抢占市场,二来为今后的销售作铺垫。这条别具一格的广告给消费者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实践证明,质量是根本,宣传是依托,品牌是纽带。只有狠抓产品质量,努力打造品牌,全面加强宣传,才会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信任和接受,才能提高农产品的价格,使农民有好的收益,促进农民增收。
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勇于实践,是新时期农村干部的必备素质
发展经济必须要以创新思维开展工作,积极实践,勇闯市场,敢走新路。温州人进市场比我们早20多年,人人懂经营,家家是工厂,而我们的农村干部刚走出“三催三种”的服务模式,对市场经济一知半解。因此,要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当前的重点问题来研究,而能否勇于带领群众奔市场、找活钱,则应成为当前检验干部思想观念的重要方面。按照市县关于乡村干部领办创办产业示范基地的要求,创办了**农产品经销有限公司,由被动工作变主动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并积极创新经营管理方式方法。
一方面,采取虚拟经营的方式。干部在带头闯市场的同时,创新了经营理念,采取了虚拟经营的方式。所谓“虚拟经营”,是品牌运作的一种高级形式,即以公司为中介,一头连市场,一头连农户,根据市场需要联系企业进行生产。农民生产原料,企业生产半成品,公司包装后出售,即“卖一个商标,三方得利”。这种经营方式不仅减少了大量的制造费用和资金,还能充分利用他人的要素投入,降低自身的风险;可使企业在有限的资源下,为取得竞争中的最大优势,仅保留企业中最关键的功能,而将其他的功能虚拟化;其目的是在竞争中最大效率地发挥企业有限的资源。虚拟经营不是每个企业都必须运用的经营形式,但它的思维方法可为每一个企业所借鉴:就是运用自身最强的优势和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公司内部实行科学管理。管理出效益,严格管理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公司的重大问题都由股东大会讨论研究决定,采购、加工、销售等环节都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摒弃了家长制一人说了算的管理模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公司管理制度,使公司的管理模式与市场机制有机地协调起来。
三、注重质量和信誉,着力打造品牌,是获得成功的根本
1、以质量创品牌。任何一种产品都要靠质量获得市场,靠质量赢得信誉,靠质量谋求发展。谷雨农产品经销有限公司首先调查了解了小麦和玉米品种、管理、加工等方面的情况,并对加工企业进行考察,掌握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流程。在对比分析基础上,选出生产技术好的加工企业,与其签订供销合同。对木耳、森林鸡、蘑菇等山产品则是直接到采集户、养殖户家中收购,确保产品质量。
2、以品牌征服市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方向逐渐转移到品牌产品上,市场对品牌产品的认可程度也在逐年提高。因此,农产品只有创品牌,用过硬的品牌征服市场,才能真正促进农民增收。
3、以诚信维护品牌。在市场经济中,诚信是块金字招牌,只有坚持诚信经营,才能在市场经济中求得一席之位。**农产品经销有限公司正是坚持了诚信经营的原则,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品牌,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才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
第四篇 苹果产业发展壮大调研报告2900字
苹果产业发展壮大调研报告
我县苹果产业历经“七五”起步,“八五”发展,“九五”提高,“十五”跨越四个阶段,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在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下,苹果产业规模迅速扩张,四大关键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生产效益明显提升,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
苹果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是苹果规模实现了量的突破。近三年来,全县共新栽苹果16万亩,果园面积从以前的22万亩发展到38万亩,面积几乎翻了一番,农民人均果园达到2亩。
二是果农作务水平明显提高。随着苹果“四大”关键技术的全面推广实施以及群众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全县果农作务水平有了明显转变,从过去栽植秦冠到优质富士的转变,从生产光果到套袋、贴字富士的转变,从农药防治到使用幼虫袋生物防治的转变。全县已建成绿色无公害果品基地13万亩,有机果品基地3200亩,通过国家gap认证5500亩,全县建成省级示范园14个,市级示范园13个,县级示范园52个,创建省级生态果园示范村4个,面积5750亩。08年,全县完成果树大改型面积8.2万亩,强拉枝面积12.5万亩,苹果套袋13.2亿枚,套袋率达到75%,优质果率达到80%.
三是果农的市场意识逐渐增强。随着苹果产业的发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市场流通,形成了一支联系广泛的经纪人队伍。目前,全县从事苹果销售的经纪人达到2123人,常年与广州、河南、四川、江西等16个省的近500多名客商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形成了一些有一定知名度的销售大村和大户,仪井镇樊家村的宋利利08年9月份接待7位客商,销售苹果300万斤,本人从中受益近10万元。果农在具体销售中,也从过去的散装、混装销售发展到了初级包装和按照市场需求择机销售。
四是产业链条不断完善。近年来,苹果产业不断向产前、产后延伸,链条进一步拉长,与苹果生产相关的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全县建设苹果库存量在3000吨以上的气调库达到4座。随着安德利第二条生产线的投入使用年加工鲜果32万吨。库容量2万吨的好农夫现代农业暨果品包装储藏项目正在积极建设中,有力地推动了苹果产业从初级生产向储藏包装、果汁加工的延伸。
五是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明显。与我县其它产业相比较,苹果产业有着明显的规模优势。近几年,市场价格也一直比较稳定。如08年,套袋富士平均价格1.6元,最高达到2.2元。全县苹果产量达到35万吨,产值6.5亿元,农民苹果人均纯收入186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5%。苹果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户数达到4787户,其中50000元以上的户就有10余户。苹果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苹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新问题
一是宣传力度不到位。从实际检测情况来看,永寿苹果在品质方面与山东等地的苹果相比具有较大优势,然而在一些地方的市场占有份额很少,甚至出现了有些客商还不知道永寿这个地方,而有些客商把永寿苹果贴牌后再销售的尴尬境地。这也侧面反映出,我们在苹果的宣传推介方面做的还不够。同时,宣传推介中,品牌塑造还不够突出,影响力和知名度明显不足。
二是果农生产经营理念还需提高。尽管我县地处苹果最佳优生区,所产苹果具有个大、色润、爽口等特点,但多数农户思想仍停留在生产较低档次的传统果品中,没有生产如贴字苹果等有果品文化特色的思想意识。特别是部分群众面对去年残次果价格较高的影响,存在着生产残次果、卖“落果”的思想,果园的作务和管理水平仍需不断提高。
三是家庭经营专业化程度不高。随着苹果产业发展,实施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越来越迫切。目前,全县种植苹果面积在5亩以上的户数比例较低,专业化经营大户很少。种植面积小的群众多数把苹果产业作为家庭收入的一种副业,不能很好地集中精力从事苹果生产,不愿过多的投入资金、技术和劳力,这样不利于相关技术配套措施迅速推广,不利于实施标准化生产,使得苹果产业由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经营方式转变难度加大。
苹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是加大果品宣传力度。当今世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不主动出击,自我推介,必然固步自封,发展受限。一方面,在内部举办像槐花节那样高档次、大规模的宣传推介活动,比如“永寿苹果年会”、果品采摘节等活动,邀请省内外知名人士、新闻记者到会品尝采访,进行文化渲染和宣传报道。另一方面,要积极走出去,以省外大城市为重点,通过参加各类大型果品展销会、举办推介会等形式,大力宣传我县苹果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要注重“金玉寿”品牌宣传,提高和扩大我县苹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省质量检疫检测所对我县苹果进行专业检测结果表明,39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特别是含糖量、硬度、药物 残留量等一些主要指标还远远优于国家标准,这是我们对外宣传的一笔宝贵财富,必须牢牢扭住不放,有针对性地采取推销措施,大做文章,大力宣传。要重视发挥农村经纪人队伍的作用,充分利用他们联系广泛,消息灵通的独特优势,加强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营销能力。
二是在苹果文化内涵上狠下功夫。近年来,一些苹果生产发达的地区在挖掘苹果文化内涵上做大文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这方面,我们也应狠下功夫,加大力度,融艺术于果品,赋予苹果以文化品质,提升苹果的价值。要挖掘地名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做好“寿”文化与苹果生产相融合这篇文章,叫响“延年益寿”、“长寿之果”的口号。要积极引导果农通过贴字、贴花等形式,生产具有地域特色的书法苹果、剪纸苹果等,不断丰富果品的文化形式和内涵。
三是在突出生态特色上用足力量。当前,随着食品安全事件的接连发生,市场对绿色、安全、生态、有机农产品需求日益旺盛。因此,要突出我们自然环境好、污染少的优势,大打绿色生态牌,大力发展有机苹果,并以此带动永寿苹果向更高层次发展。要突出生态果园、有机果园建设,以实施标准化生产为抓手,在全力推广“四大关键技术”的基础上,以省市级示范园为主,加快诱虫袋等生物防治先进技术的应用。同时,积极实施“果、畜、沼、窖、草”配套发展,确保有机肥肥源,提高果品有机质含量,使每一个生产流程都能体现出生态的特点。力争在2-3年内,全县苹果产业有质的飞跃,再上新台阶。
四是在提升果农市场意识上实现突破。 大面积提高果园管理水平,首要的是解决市场意识方面的问题。从苹果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苹果产业也具有一定的市场周期。因此,要教育引导果农,着眼长远,充分认识苹果在促进增收中的重要作用,正确认识市场,不能一出现价格下跌就挖树,而到了苹果价格上涨再栽树。特别是去年受国际金融市场影响,国外消费市场疲软,果汁出口受限,落果价格跌倒了历史最低点,远远低于预期情况下,要积极引导群众客观分析市场行情,增强发展苹果生产的信心,同时,让群众充分认识到提高果品品质才是增收致富的关键,从而自觉地走以质取胜之路。
五是在搭建发展平台上多想办法。产业发展最终要实现和市场的对接,衔接越紧密,发展就越快。从我县实际来看,需要搭建好两个对接平台。一要建立专业果品销售市场,以小市场对接全国的大市场。在县城建立一个规模较大的果品批发市场,在每个乡镇建立1-2个二级果品交易市场。让每一个市场成为苹果产业信息交流中心、技术支持中心、批发销售中心。二要大力扶持果品协会和苹果专业合作社组织建设。给予一些果业合作社、果品协会一定的政策、资金扶持,让他们很好地发挥作用,把更多的果农组织起来,更好实现果农与市场对接,从而让果农得到更大更多的实惠。
第五篇 社区党支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2100字
按照区委、街道党工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安排,我支部于3月26日迅速召开了两委联席会议,成立了活动领导组,研究制定了《_____社区党支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和《_____社区党支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流程表》,并按要求于3月27日召开了全体党员动员大会,我支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展开。
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两委班子成员必须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带头调研,使得全体党员都能在此次学习中有所提高,都能树立科学发展观,从而为社区今后的发展更好地做贡献。此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是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我们必须结合社区实际,发动一切力量为社区及广大居民做好事、武福龙办实事,这样才能达到活动的目的。必须充分发挥两委班子的带头作用,带动每一个党员的积极性,再由党员武福龙带动广大居民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让科学发展观这个理论体系在我社区扎根,为我社区的长远发展指路导航。
我社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城中村,当前我们武福龙开展一切工作的重点都是围绕城中村改造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进行的。为了能更好地开展本次学习实践活动,使得学习实践和社区实际相结合,切实为广大居民做好事、办实事,我们把本次学习调研的方向放在了城中村改造这个任务艰巨的课题上,并把调研题目定为《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实现科学发展》。
按照区委和街道党工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安排,我们组织两委班子成员深入群众开展调研,并安排全体党员分为n个党小组分别深入群众调研。大兴求真务实之风,采用座谈、电话、居民家中串门、拉家常武福龙等行之有效的调研方法,对社区各个片区的不同类型的家庭和居民进行了走访调研。解决广大居民最直接、最现实、最根本的利益问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放到两委联席会解决,仍不能解决的召开党员大会、居民代表大会予以解决,一次调查不清楚的问题,多次调查,总之要在此次活动中实实在在的为老百姓解决问题。
通过调研活动,一方面了解到广大党员群众对科学发展观是衷心拥护的,也在努力学习力求深刻掌握、认真实践,从而形成推动我社区城中村改造的强大动力。但是,在调研中我们也查找出到一些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还需要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引向深入。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存在的问题
1、认识问题
对于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内涵还没有深刻的认识。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总体发展布局认识不全面。片面地认为发展就是经济的发展,忽略了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同样重要性。
2、能力问题
思维能力方面:习惯性的思维影响很严重,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缺乏创新、争强好胜意识。
3、思路问题
思路决定出路。制定未来发展规划,都要符合实际,符合发展规律。虽然城中村改造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手续问题,但我们仍要制定长远的科学可行的发展规划。
4、环境问题
作为城中村,流动人口过多,卫生环境相对比较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发展。
5、城中村改造问题
部分居民存在着满足心理、安于现状、思想不解放、满足于目前的经济来源,不求变革,甚至抵触改造拆迁等问题。
二、把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引向深入的对策建议
1、不断增强两委班子成员的理论素养
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党员干部,干部的理论修养、工作作风、个人能力都决定了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要通过建设学习型执政党,切实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头脑,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2、丰富学习内容,形成理论系统。
通过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使全体党员干部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事业都有深刻而系统的认识,掌握社会发展、改革开放的规律及各项工作的规律,能够从全局上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逻辑关系和指导作用,能够谋划全局、具体指导、抓好落实,从而更好地领导全体居民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
3、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取得成效。
要深刻反思、主动查找社区还存在哪些与科学发展观“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的东西,认真学习,不走过场、不摆形式。要让活动真正取得实效,必须用心学习,认真实践,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让科学发展观在头脑里牢牢扎下根。要通过此次学习契机,建立健全一套确保科学发展长效性的制度和机制,把科学发展观渗透到全体党员干部的头脑里去,彻底杜绝违背科学发展观的现象发生。
4、加强认识,让城市化理念深入人心
全体党员干部要在深入基层的同时,了解了大家对城中村改造的认识和看法,并及时向上反馈,为上级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要通过学习调研,不仅使得全体党员加深对城中村改造的认识,更要让广大居民了解到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家都要本着着眼未来、科学发展的心态来看待城中村改造这件事情,只有全体党员和广大居民全力支持,出谋划策,积极配合,才能早日实现把我社区建设成为生态良好、整洁美观、和谐富裕的真正意义的城市社区的宏伟蓝图。
第六篇 基层卫生调研报告1200字
为进一步改变我县城区市容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从根源上查找问题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XX年5月5日上午10时许,县政府副县长王繁凡就我县农贸市场和部分路段缺乏垃圾中转站问题进行实地调研,参加陪同调研的有城管局局长、副局长,局办公室,环卫所,城管大队,市管中心等人,现将有关实地调研情况、问题和建议报告如下:
1、一河二岸(南岸)建垃圾中转站问题。由于一河二岸(南岸)工程改造,将原有二处地坑式垃圾中转站撤消改建绿化,导致该区域无垃圾中转站,为解决周边无垃圾中转站问题,目前环卫所只好每天派一辆价值近40万元的压缩式垃圾车,在此处临时替代无垃圾中转站收集垃圾,缓解一河二岸(南岸)垃圾遍地现象。为此,建议环卫所拿出拟在一河二岸(南岸)设置压缩式垃圾中转站方案和与周边环境相匹配的效果示意图上报县政府研究。
2、无垃圾中转站问题。因开发商将原址垃圾中转站推平开发建房,现没有垃圾中转站,周边居民所产生的垃圾成了管理真空,环卫工人每天只好临时将垃圾倾倒在成长家园围墙外马路上,垃圾占据了半边马路,周边居民意见反映强烈。为此,建议将去造纸厂路侧一座旱厕拆除,改建成一座二层楼地坑式垃圾中转站(一楼为地坑式垃圾中转站、二楼为水冲式公厕)。
3、坪头路垃圾中转站垃圾储存容量不足问题。位于坪头路人民会场侧地坑式(二窖)垃圾中转站,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只有一个地坑(窖)能放置垃圾箱使用,另一个地坑(窖)被房管局的廉租安置房近距离挡住进出口,吊臂式垃圾车无法进入放置垃圾箱,长年闲置不能使用,特别是每年逢年过节垃圾倍增时,此处垃圾中转站一个地坑(窖)无法容纳周边居民所产生的垃圾,以至垃圾堆放蔓延至坪头路马路上,给周边居民和过往行人带来不便。为此,建议县政府协调房管部门,可否拆除垃圾中转站前安置房,以解决此处地坑式垃圾中转站存储垃圾容量不足问题。
4、农贸市场周边脏、乱、差问题。目前,城区现有菜市场3家,分别是桥南集贸市场、月池商城和宝水商城。三个市场基本上都属于零售性质市场,没有批发性的菜市场,市场内也没有专供自产自销农民销售的区域范围。由于这三家菜市场都是市场化运作模式建设的。市场内的摊位大都被个人所购。因收摊位费过高,商贩及菜农都不愿意进去销售,特别是宝水大街菜市场因收摊位费过高,现基本闲置未用,这些问题的出现,为城市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影响了城区的交通秩序和市容市貌。
为此,建议:
1、桥南集贸市场后一河二岸(南岸)在现有硬化地面向新桥方向再延伸20米(4棵树距离位置),地面硬化后供自产自销菜农销售,可全部清理胜利路占道经营菜摊。
2、市管中心探索市场内按农副产品品种划片区经营运作模式,解决农贸市场内经营杂乱无章、无序和大量摊位闲置问题。
3、对建材市场内闲置的农贸市场利用起来,作为专业批发性的交易市场,该市场使用后可大大缓解人民大道三中对面露天市场和胜利路农贸市场占道经营卖菜压力。
第七篇 2023年纪委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调研报告4250字
“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用铁的纪律打造纪检监察队伍。”这是__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一项十分重要的部署,既对加强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干部队伍自身建设指明了新的方向。党的__大以来,一系列典型案件的查办和一大批腐败分子的落马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反贪惩腐、正风肃纪的坚强决心。今年以来,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市要求,紧密联系延长实际,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全面推进了“三转”落实,取得了初步成效。当前,我们着力在深入推进上下功夫,切实把全会关于“三转”工作的部署落到实处,为实现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取得人民群众比较满意的进展和成效奠定坚实基础。
一、落实“三转”工作取得的成效
2023年以来,延长县纪委按照中央和省市纪委的安排部署,认真落实“三转”要求,聚焦主业主责,强化执纪监督问责,全县纪检监察机关职能转的顺、方式转的对、作风转的好,具体做法如下:
(一)整合力量转职能
1、整合内设机构。在县委的领导下,县纪委机关把党风室和纠风办合并为党风政风监督室(纠风办),监督检查室更名为执法和效能监督室,案件室更名为案件一室,增设案件二室和案件监督管理室,有效调整了内设机构,整合了办公资源。
2、增加办案人员。完善了办案人才库制度,将办案人员由原来的额24人增加到30人,并通过上挂下派、专题培训、以案代训等方式进行培训,全面增强了办案人员素质,有效提高了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
3、清理议事协调机构。把县纪委原来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由106个精简为8个,主动把不该管的工作交还主责部门,不再介入工程招投标、土地招拍挂、政府采购等具体业务,形成了收拢五指攥成拳,厘清职责抓主业,突出了监督主责,做到了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很好的协助县委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二)强化监督转方式
协助党委抓好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落实。一是协助党委落实好主体责任。中央纪委__届三次会议提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我县积极行动,于今年3月5日召开了县纪委全会,对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做出了安排部署,并按照中央要求,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各党委(党组)担负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进行了明确。随后县纪委积极协助县委起草《关于做好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的意见》、《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规定》、《2023年全县反腐__工作责任分工》和《延长县建立健全惩治和预__败体系2023-2023年实施办法》等制度,编好了制度的“笼子”。开展了“廉政访谈”栏目,访谈乡镇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各10人,对履行职责不到位的班子和班子成员,进行了责任追究,有效促进了党委主体责任的落实。二是落实好纪委监督责任。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各乡镇、各部门领导班子履行集体责任、“一把手”履行主体责任、领导班子成员履行分管责任情况、全县党员领导干部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县委三十条意见以及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得到有效落实。开展了乡镇领导干部“走读”上班、超占办公用房和超标准公务用车等11项专项治理,有效加强了作风建设,切实解决了群众反应强烈的突出问题。
改进监督方式。由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和事中监督,由行政手段监督转变为制度手段监督,由阶段化监督转变为常态化监督和“跟单”监督,切实改变过去看一看、说一说、填一填、报一报等老方法、老手段,有效加强执纪监督工作的整体成效。一是强化对县委、县政府年度中心工作的监督检查。通过常态监督和“跟单”监督,突出对城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教育卫生管理、灾后重建等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通过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的方式,加强对政府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基层落实强农惠民政策和“三农”补贴情况的监督检查,努力实现反腐__建设与经济发展协调推进、良性互动。二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通过制度监督、跟踪监督的方式,建立《党员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并采取不定期抽查核实的方式,加强对单位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行使权力的监督,建立健全对一把手分管具体事务进行监督,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同时,强化考核,注重核查结果的运用,将领导干部遵守廉洁自律规定情况作为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加大办案力度。一是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坚持高压不变、惩治不松,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严肃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买官卖官、徇私枉法、腐化堕落案件,重点查办并通报了10起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案件,震慑了一大批农村干部。严格办案纪律,坚决不许以案谋私、办人情案、办关系案等问题发生,有效增强了案件查办的威慑力,有效震慑了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和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二是健全查办案件机制。全面推行了“信访举报民情直通车”制度,完善了“来信、来访、来电、媒体”四位一体举报平台和信访工作制度,健全查办案件组织协调机制,加强案件线索管理,实行乡镇(社管委)案件线索一月一报告、派出纪工委一季度一报告制度,实行乡镇纪委定期报告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情况制度,建立了县纪委对乡镇(社管委)纪委案件线索备案审查、督查督办机制,进一步完善了乡镇纪委办案协作区制度和办案机制。
(三)强筋壮骨转作风
1、净化干部队伍。2023年以来,在县委的领导下,组织全系统62名干部进行了闭卷考试,为39名考试成绩优秀的干部颁发了执纪执法、监督检查证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共选拔任用、交流干部40人,其中新提拔使用9人,调入7人,交流到其它单位任职6人,内部岗位调整5人,调整并培训乡镇纪委书记13人;在系统内抽调39名业务骨干,建立了监督检查人才库,增强了监督检查的效率和效果。
2、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和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公务接待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干部请销假管理制度》、《纪检监察干部工作纪律》、《县纪委常委会议事规则》、《委局机关及各派出纪工委学习制度》、《监督检查和查办案件责任追究制度》和《县纪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意见》等9项内部管理制度,切实加强了纪检监察干部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各方面的管理,做到了用制度管人管事。
3、加强教育培训。制定了干部年度培训计划,坚持周一集中学习,去年以来共集中学习了44次,开展宗旨意识、延安精神等讨论活动6次;采取以会代训、以案代训、跟班学习、短期轮训等方式,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干部的培养,建立监督检查和办案人才库,储备人才50个,推行干部轮岗锻炼8人,选派干部到市纪委办案锻炼3人次,干部的业务水平、理论知识以及党性修养得到了有效提高,作风得到了有效转变。
通过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纪检监察干部工作效率、工作水平以及社会评价得到了较大提升,监督力度进一步提高,震慑效果进一步增强,全县上下形成了一个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落实“三转”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短时间内要转到位、转彻底,仍然有很大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自上而下、自内而外、循序渐进的进行,逐步形成有利于“三转”的内外部环境。
二、当前“三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上转下不转。推进纪检监察机关“三转”是党的__届__全会和中纪委__届三次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强调,纪检监察机关要明确职责定位,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紧紧围绕执纪监督问责,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全面提升履职能力。但是“三转”工作开展之后,县纪委按照市纪委和县委的安排,率先作出了转变,但基层纪委都存在等待观望思想,一些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思想守旧,不想从以前分管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不想主动放弃一些既得利益,各乡镇、各部门党委(党组)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不支持等现象在基层尤为明显。
(二)内转外不转。虽然中央早在年初就作出推行“三转”的要求,省市纪委也作出了相关部署,但是基层党委、政府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的思想还没有转变过来,在中心工作尤其是项目建设、征地拆迁等一些阻力大、难推动的工作中,就让纪委干部充当“开山斧”、“敢死队”,政府和职能部门也都想着让纪检监察干部“冲锋陷阵”、做“挡箭牌”,一些部门单位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重视、不落实,仅安排部署,不检查考核,导致进一步落实“三转”工作困难重重。
(三)虚转实不转。长期以来,纪检监察机关扮演着许多尴尬的角色,不少工作逾越了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范围,业务工作又常被湮没在行政执法等众多工作中,要么被绑架着参加甚至牵头负责许多不属于纪检监察机关业务范围的工作,成为监察对象的“人质”,要么以监督者的名义为腐败分子搞权钱交易、暗箱操作担责代过,成为“替罪羊”,要么什么事情都大包大揽、越俎代庖,成为政府职能部门的“雇工”,要么将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领导责任、协调责任和监督责任全部扛起来,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成为同级党组织的“替身”,导致角色错位、职能颠倒。以上种种表现,与党章和行政监察法给予纪检监察部门的职责格格不入、背道而驰,纪检监察机关执纪监督问责和查办腐败案件的主业无法发挥作用,造成“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改变这种不堪“重负”的状态、突出纪检监察主业已是刻不容缓。
三、对策和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解决好“下转”问题。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发挥县电视台、延长县廉政网站、反腐__宣传专栏等主流媒体的作用,开展网上舆论引导、网上宣传,打造网络、微博、手机信息等新兴媒体相互结合、共融互补、交相辉映的网络宣传格局,切实加大“三转”工作的宣传力度,做到全覆盖,使各乡镇、各部门以及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深刻认识“三转”工作的重要性,努力为落实好“三转”工作添砖加瓦。同时,对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不支持、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的部门和单位进行追责,切实解决好“下转”问题。
2、争取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解决“外转”问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没有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可以说任何事情都办不成,“三转”工作也是如此。因此,纪检监察机关在开展工作时一定要按照相关程序做好与党委与政府的汇报、沟通和协调,做到不越级、不越权,争取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同时,要以雷厉风行、蹄疾步稳、能征善战、敢抓善管的状态坚决反对腐败,用实际行动支持县委和政府的重大决策落实,切实解决好“外转”问题,努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坚持以上率下、不等不靠,解决“虚转”问题。县纪委要做好表率、带好头,在认真落实“三转”工作的同时,积极带领和指导乡镇基层纪委和各派出纪工委落实“三转”工作,要敢于抛开熟人面子、扯开关系圈子,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切实突出执纪监督和案件查办工作,要敢于瞪眼、敢于红脸,做到落实工作脚踏实地、执行任务落地生根、服务群众热情高效,切实解决好“虚转”问题。
第八篇 县廉政文化建设调研报告3850字
近年来,__县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反腐__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高位推进、统筹安排、拓宽载体、注重实效,扎实推进廉政文化“一乡一品”建设,在全县营造了浓厚的崇廉尚廉氛围。
一、主要做法
1、统筹规划,营造浓厚氛围。完善机制。县纪委制定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廉政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措施,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各乡镇、县直各部门结合实际,在丰富活动形式、突出活动特色、务求实效上下功夫,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强化措施。通过精心谋划、科学指导,促进廉政文化建设做到“六有、五抓、三结合”:“六有”即有健全的机构、有具体的规划和实施意见、有活动场所和设施、有经常性的警示教育、有活动载体、有工作特点和成效。“四化”就是抓学习引廉,深化思想认识;抓环境育廉,营造浓厚氛围;抓教育__,夯实基地基础;抓活动兴廉,创新文化载体;抓防治促廉,坚持整体推进。“三结合”即结合日常学习教育、结合精神文明建设、结合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建设阵地。县纪委监察局班子成员对口联系指导县直单位廉政文化示范点建设,县法院、国税局、财政局、水电局、人社局、交通局、环保局、规划局等10家单位示范引领作用明显。县法院廉政文化现代化气息浓厚,成为机关廉政文化的典范;县地税局廉政主题文化馆内容丰富,正风肃纪氛围浓厚;县财政局将廉政文化建设从机关延伸到了基层;县水电局围绕“水清人廉”主题,实现廉政警语上墙壁、廉政上桌面、廉政纪律上讲台、廉政知识上网站;县交通局以“长路清风,勤廉筑梦”为主题,新建廉政文化墙和谈话室,震撼心灵;县环保局、县规划局思廉墙内容新颖、主题突出,令人耳目一新;县国税局坚持每年一个廉政文化主题,廉政教育成效明显;县人社局突出为民、制权这个核心,廉政文化与机关业务有机融合、相得益彰。通过办点示范、召开现场推进会,全面有序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2、整体推进,构建全域格局。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各乡镇各单位制作并悬挂廉政警语牌,在楼道张贴廉政警语、廉政格言,在领导干部办公室摆放廉政警示牌,在办公电脑上制作安装廉政警语屏保,在网站开辟宣传教育专栏,组织集中观看《忠诚与背叛》、《贪途欲海无归路》、《詹习文庭审实录》等警示教育片1200余场次。利用干部夜校及分校平台,开展以案谈心、以案明纪,进行警示教育;开展书记讲廉政党课230余场次。县纪委监察局抽调相关人员深入乡镇和县直单位,举办“廉政巡回讲堂”100多场。推进廉政文化进农村。扎实推进廉政文化“一乡一品”,把农村廉政文化建设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进一步拓宽宣传载体,将廉政文化渗透到农村文化活动中,促进农村廉洁新风的形成。__河镇把廉政文化融入到旅游文化名镇创建中,在民俗文化表演、旅游节目中渗透廉政文化,深受群众欢迎;__乡依托“十里荷塘”强化“莲文化”,以莲示廉、借莲__、赏莲明廉、爱莲守廉;河铺镇制作“孝廉文化宣传长廊”,开设“孝廉讲堂”,传承孝德精神、争做清廉表率。推进廉政文化进家庭。组织领导干部配偶开展廉政教育,开展家庭助廉活动。通过观看廉政题材专题片,发放反腐__书籍、“争当廉内助”倡议、签名活动,促进廉政文化教育深入家庭。
3、创新载体,打造特色品牌。结合当前党员干部的思想和工作、生活实际,拓宽渠道、创新载体,把宣传教育与文化传播有机结合起来。县纪委自制7则廉政公益广告片,在县电视台黄金时段展播,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学习促廉。组织县四大家领导、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新提拔和交流干部、党员纳新对象、入党积极分子系统学习党规党纪,对照党纪条规自我反省,对照先进典型找差距,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廉洁自律意识。诗词寄廉。面向社会征集廉政诗词楹联,弘扬廉政主旋律,增强廉政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染力。演讲话廉。组织开展以“守纪律讲规矩作表率”为主题的青年干部演讲比赛活动。全县1200余名青年干部参加了80多场次比赛,形成了浓厚的“守纪律讲规矩作表率”社会氛围。警示醒廉。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到市县两级警示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自拍警示教育片3部,用身边人身边事对党员干部进行警示教育。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认识不足,缺乏全面性。有的地方和单位对廉政文化建设的意义、内涵认识不足,认为仅仅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有的把廉政文化建设看成是软任务、虚指标、认为可抓可不抓。廉政文化教育主要集中在机关,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机关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而对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妻儿、广大群众的教育宣传基本上处于边缘地带,廉政文化缺乏群众基础,廉政文化的渗透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不够。
2、形式不活,缺乏创新性。从载体上看,主要还是通过建设廉政文化墙、宣传栏、橱窗等传统做法来烘托廉政氛围,而这种宣传形式易受时间、空间的制约,很难保障它的广泛性和时效性。从内容上看,有的景观过于简单化,氛围不理想,有的主题不突出,有的内容陈旧,更新不及时,有的宣传内容与地方和单位职能职责结合不紧密,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
3、基础不力,缺乏整体性。一是硬件薄弱,很多配套设施跟不上,必要的活动无法开展。二是人力的薄弱,群众对廉政文化的认识、理解、参与和支持不够。三是资金薄弱,一些地方和单位必要的廉政文化建设经费难以保证。
4、特色不特,缺乏示范性。大多数的创建工作还停留在表面,仅给人视觉上的感受,特色不够鲜明、亮点不够突出。有的单位廉政文化建设形式千篇一律,重形式、轻内容,满足于应付检查。廉政内容与文化结合不够紧密,既没有形成品牌也没能发挥出效应,群众的认可度不高。
5、机制不全,缺乏长效性。整体布局缺乏长期性,随意性较大。制度不健全,特别是一些相应的奖惩措施、激励机制尚未健全。有关职能部门配合不力,主要还是靠纪检监察部门主导推动,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统筹推进的格局。
6、运用不佳,缺乏实效性。有的地方和单位虽然投资建立了廉政文化场所,但没有充分利用好廉政文化资源,加之廉政文化教育活动开展不够,导致廉政文化的教育、熏陶、警示作用发挥不够,实际效果不佳。
三、对策与建议
1、明确定位,抓好结合。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份内之事,合理安排部署,建立责任机制。坚持“三个结合”:一是要与党员干部思想、工作、生活、学习等作风建设紧密结合,让廉政文化渗透到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营造尊廉崇洁的良好氛围。二是要与单位业务相结合,不搞两张皮。把促进单位发展、促进作风好转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廉政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正风肃纪的浓厚氛围和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三是要与党建工作和文明创建相结合。廉政文化是“廉政”特殊性与“文化”普遍性的有机统一,是廉政内容与文化形式的完善结合。廉政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是文化,要把握文化渗透性特点,减少说教性和简单化,注重人性化,增强说服力、吸引力、感染力、渗透力和亲和力,坚持以反腐__理论武装人、以权为民用的舆论引导人、以廉政勤政的精神塑造人、以腐败可耻的典型案例教育人、以勤政清廉的榜样鼓舞人,做到寓教于文、寓教于理、寓教于乐,寓教于一切有益的文化活动中。
2、丰富载体,深化拓展。要把传统与现代、平面与立体宣传方式有机结合,采取形式新颖、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运用讲廉政故事、诵廉政诗词、唱廉政歌谣,组织党员干部收集、撰写廉政格言警句等多种形式,使廉洁理念、廉政意识入脑入心。通过发挥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家风教育等增添精神动力,培养行为习惯,引领党员干部的廉政思想和廉政行为。进一步加大警示教育力度,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崇尚廉政、褒扬廉政”、“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新风尚。坚持示范引领与全面铺开相结合,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示范点的引领作用,以点带面、辐射延伸,向基层、向家庭延伸,拓展反腐__的思想阵地。要探索廉政文化建设面向全社会的方法和途径,在抓好进机关的基础上,把廉政文化更好地“渗透”到企业、校园、农村、社区和家庭,“渗透”到课堂、电视、舞台、报刊、街头和网络媒介之中,让廉政文化从会场走向广场、从机关走进基层。充分运用现代媒体,挖掘传统、树立典型,重点梳理地域廉政文化文脉,充分挖掘历史底蕴,充分利用好传统家规家训,培育一批既有部门地方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廉政文化建设典型,弘扬社会正气,唱响反腐__的主旋律和正气歌,使干部群众在享受文化、参与文化中受到感染、接受教育。要动员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创作活动,推出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化作品,提高廉政文化开放度和群众参与度。
3、加强组织,形成合力。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动员各种力量、统筹各种资源共同推进。按照“三转”的相关要求,要将廉政文化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大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纳入廉政“大宣教”工作格局之中,充分发挥宣传、组织、党校、教育部门以及新闻、文化等单位的作用,扩大廉政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面。
5、因地制宜,完善机制。要根据各地各部门的实际,因地制宜,找准廉政文化建设的结合点,构建具有鲜明地域和单位特点的廉政文化框架体系,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设施,用先进文化引领廉政文化,进一步强化教育深度、拓展文化广度,推进崇廉拒腐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建立廉政文化建设考评激励机制,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宣传文化考核重要内容,促进廉政文化建设深入开展。
第九篇 最新的精准扶贫调研报告1900字
按照选派办、扶贫办部署,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到了17个生产队,对全村精准帮扶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赵桥村概况
赵桥村隶属肥西县丰乐镇,北临合安路,东靠花新路,南接四丰路,西濒赵小河。赵桥村总占地面积约3960亩,有刘大郢等17个生产队,总人口1682 人,总户数408户,总劳力896人,党员40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力478人,党员23人),20__年人均纯收入8189元,贫困户15户44人,五保 13户,低保11户31人。总耕地2615亩,退耕还林365亩,当家水塘35口,占地约800亩,沟渠41条,总长约12600米。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比较优势
当前赵桥村存在的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设施设备落后,与发展现代农业有很大差距,发展后劲不足。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涉及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清洁能源亟待解决,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尚需提高。三是农民的思想观念不能完全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文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不适宜的生活方式和风气习俗仍然存在。四是致富带头人缺失,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村中留守的多是老弱病残孕。五是村发展源动力不足,由于村集体经济积累几乎为零,对村里基础建设的投入能力不足,党员平均年龄55岁,无新鲜血液输入。
当前赵桥村存在优势:一是交通优势显著。往北距离省际公路10公里不到,紧挨着花岗镇通往新仓的县级公路,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二是村两委班子十分团结。众人拾柴火焰高,同舟共济开大船。班子团结是干事业的基础、干成事的前提,只要班子成员心往一处想,就一定能为群众谋来福祉。
对推进精准扶贫的建议
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 一村一品 建设,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赵大郢、任郢、潘郢、万郢、丰收、马郢、东西基塘,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着力打造优质粮生产基地,使其成为农产品龙头企业的生产车间和原料基地;在临近花新公路的王岗、杨湾、下湾、王圩、一棵树、吴岗,突出发展设施农业着力打造苗木花卉村、棚室蔬菜、现代养殖专业村,努力使其向肥西三岗花木市场看齐,促其成为合肥市民的下一个菜篮子;在紧邻花新公路的刘大郢、椿郢,依靠毗邻的7个当家塘及紧邻公路的优势,积极开发乡村旅游,发展 农家乐 旅游产品,着力打造旅游农业专业村,带动整个赵桥村的经济发展。同时,注意集约利用和生态保护,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整治村居环境。加快推进道路、供排水、新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展以整治 脏、乱、差 为主要内容的 三线三边 综合整治工作,促进人畜粪便的高效利用和生活垃圾、污水的有效整治,推进家居生活清洁化。坚持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成果由群众共享,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深入普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引入村级卫生所,健全卫生服务体系。联系热心公益的企业共建,帮扶品学兼优的学子,扶持他们完成学业,减轻农村家庭负担。加快建立、完善五保和贫困老人的救助机制。
提高农民素质,塑造文明新风尚。以培养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新型农民为目标,以培养 种养 能手、经营能人和乡村科技人员为重点,多层面、多渠道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专门人才。建立政府帮扶、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以各级职业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农技推广机构为依托,加强对农民的农业技术、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养和转岗转产的能力。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政策、法律、科技、文化、卫生进村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勇创家业。
加紧成立合作组织,培养现代新农民。坚持从群众愿望出发,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保持合理的人员结构和知识结构,成立生产合作组织,实现整村推进。注意研究市场,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耕种农作物,做到不跟风,防止市场供大于求,给农民带来损失。
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营造农村平安和谐环境。努力吸收年富力强、致富能手加入党组织,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致富的造血能力。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机制,认真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项制度。深入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增强农民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和自觉履行义务的责任感。鼓励、引导和支持发展各种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农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推进社会治安打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完善村民规约,广泛开展创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活动,构建灵活多样的群防群治网络,创建良好社会治安环境。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
第十篇 *街道办事处党员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4050字
相台办事处党员队伍建设
情况调查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的稳步推进,农村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为了进一步分析研究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在新形势下的特点,近期,我们重点围绕辖区农村基层党员作用发挥情况、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相台街道党工委党员的数量结构及作用发挥情况
相台办事处是随着安阳市区划调整,于2003年4月份在原铁西区农工委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相台街道党工委下辖16个党支部(含1个党总支),其中农村党支部12个,企业支部3个,机关支部1个。截止2003年底,共有党员397名,其中农民党员203名,企业职工党员24人,机关党员14人,离退休党员156人;从文化程度来看,大学本科生4人,大专生15人,中专生29人,高中学历的76人,初中及以下的277人;从年龄结构来看,35岁以下的党员数为44人,36至45岁的63人,46至54岁的108人,55岁至59岁的70人,60岁以上的112人。
几年来,我们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党建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工作要求,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中有效地发挥了领导、保障、带动和监督作用。
1、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发挥了领导作用。
一是更新观念,引好了路。办事处各村级党组织通过“三个代表学教活动”、“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大学习、大讨论等活动,积极引导乡村干部和广大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等落后保守的小农思想的束缚,树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开放意识、发展意识、竞争意识,树立了适合本地区需要的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激发了广大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转变,推动了经济的大发展。
二是因地制宜,选好了路。各村级党组织在认真分析研究村情和充分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把开发利用自身优势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相结合,选准了符合村情的经济发展思路,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办事处提出了依托安钢、电厂等大型企业的地缘优势大力发展与之相配套的附属企业和第三产业,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思路。这些思路的确定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导向定位作用,较好地指导了农村工作。
三是强化服务,铺好了路。基层党组织把助农增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建立合作组织,构建服务体系,组织村干部引进项目、普及科技、分析市场,为群众发家致富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服务,解决了群众上项目、办企业、闯市场等方面的难题,加快了群众致富步伐。
2、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保障作用
各基层党组织从为农村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角度出发,逐步造就了一支有闯劲、有能力、有干劲的干部队伍,切实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是抓学习、领着干。认真组织村干部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市场经济知识,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紧紧抓住在广大农村开展的“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的机遇,结合实际搞规划、定目标、抓落实。重点抓了四个层次的学习培训,解决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即抓好办事处党工委中心组学习,重点解决了党委班子成员思想不解放、发展经济思路不广的问题;抓好办事处机关干部的学习培训,着力解决了干部素质不高、指导工作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抓好村两委班子的学习培训,解决了村干部思想不解放、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办法不多的问题;抓好党员培训,解决了党员自富能力不高、带富能力不强的问题。通过四个层次的学习培训,提高了党员干部服务农村经济、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二是抓干部,带着干。积极推行了村党支部书记“两推一选”办法和村民委员会海选机制,真正把那些有水平、有能力、群众公认、德才兼备的人才推上了村领导岗位。在2002年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中,6个村圆满完成换届选举,共调整村党支部书记5人,有5个村党支部采取“两推一选”的办法选举产生了当家人;调整村委会主任5人,副主任5人,使一大农村能人成了农村经济的带头人,在每年的产业结构调整,落实增收计划方面均起到了带头、引导、示范作用。
三是抓制度,管着干。各村党组织普遍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各村都建立了《政治学习制度》、《党员管理制度》、《三会一课一制度》、《工作报告制度》、《联合办公日制度》、《村党支部村委会联章联签制度》、《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开支审批制度》、《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现金管理制度》等,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乡村干部普遍增强了责任感和自觉性,形成了带头干、带领群众干的共识。
3、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带领党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发挥了带动作用
各级党组织,通过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文明新风尚、干部好作风的形成。
一是在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调整产业结构上带出了好效益。各基层党组织组织动员广大党员紧紧围绕依托大中型企业这一优势,突出农民增收这一主线,要求党员带头发展个体企业,成为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并以实际行动帮助周围的群众,为他们出点子、谋路子、传技术、做贡献,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辖区6个农村中,除了有一个村由于历史原因每年的收入不足20万元外,其余5个村每年的收入都在50万元以上。村民的吃水、农业税等全部有村集体负担,除此而外,每人每年还有150到600元不等的年终分红,60岁以上的老人还有特殊补助。
二是在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带出了文明新风尚。各基层党组织坚持不懈地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求党员带头讲文明、树新风,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做文明新风的倡导人、移风易俗的带头人、科学技术的传播人,引导群众讲文明、讲科学、团结友爱、平等互助、邻里和睦、共同进步。如焦邵村投资20多万元组建的50余人的女子军乐队,既安排了村内妇女的工作,更主要的是为全村精神文明建设建立了基地,该女子军乐队在安阳市也是小有名气。
三是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上带出了好作风。各基层党组织注重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积极带领党员干部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树立了新时期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各村都组织党员、致富能人与贫困户开展了结对子活动,以党员为桥梁、纽带,为致富能人和贫困户牵线搭桥,教育引导贫困户鼓足信心脱离贫困,党员和致富能人共同为贫困户确定致富目标,进行精神、物质帮扶。目前,党员和致富能人共结对帮扶贫困户368户。
4、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农村民主建设进程中发挥了监督作用
为了使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各村始终注意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监督约束干部从政行为,努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管理氛围。
一是落实民主权利。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认真落实了村民民主选举权,依法选举产生了群众信任的村委会成员,逐步完善了民主决策机制,落实了“一事一议”制度,在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和较大的公益性事业上做到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保证了村民民主决策,稳定了群众情绪。同时,积极开展“五星级党支部”“五星级农村”等创建活动,提高了村民自治水平。
二是规范民主监督。建立健全了村民议事制度、重大问题决策制度、政务公开制度、党委定期谈话制度、村级财务管理制度。重点是在农村推行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各村都设立了村务公开领导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设置了政务、村务、政务公开栏。每年冬季结合基层组织整建,对村社财务进行全面的清理审计,并将清理审计结果通过村务公开栏或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做到了内容、程序、时间、形式四统一。
三是规范党员干部管理。在村干部中实行了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了村干部任期目标和年度目标,使村干部带着责任上台,明确目标干事。积极推进农村支部书记“两推一选”办法和村民委员会海选机制,对一些不能摆正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缺乏理想信念,没有远大抱负的领导干部进行针对性的教育,经教育仍无起色的,坚决予以调整,实施降职或免职,真正把那些有水平、有能力、群众公认、德才兼备的人才推上了村领导岗位。在2002年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中,6个村圆满完成换届选举,采取“两推一选”的办法选举产生了当家人共调整村党支部书记3人,3个村支部书记保持了连任;调整村委会主任5人,副主任5人,使一批农村能人成了农村经济的带头人,在每年的产业结构调整,落实增收计划方面均起到了较好的带头、引导、示范作用。每年年终,采取“上考(办事处党工委考核)下评(党员群众评议)”的办法,对村干部进行全面考核,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分别在党员大会和代表会上进行述职,评出优秀、称职、不称职干部。办事处党工委对不称职村干部分析原因后,根据不同情况予以处理。三年来,有3名村干部由于工作不称职、群众不满意而被淘汰。
二、当前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们虽然在加强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日益深化,特别随着辖区各村周边大中型企业越来越多地占用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农村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当前,辖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素质较高,作风扎实,是一支靠得住、过得硬的队伍,但是与不断发展的形势、要求来衡量,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开拓创新意识不强。一些基层干部仍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方法,思想有些保守,行动有些迟缓。部分干部精神不振,缺乏争上游、创一流的信心和勇气,事业心、责任感不太强。特别是问题较多的村的干部,在困难面前怨天尤人,缺乏带领群众尽快改变贫困面貌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更谈不上治穷致富的发展思路,以致经济发展缓慢,集体经济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