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汇报书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范文 > 政务报告 > 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核心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7-26 14:50:01 查看人数:22

调研报告核心问题

第一篇 调研报告核心问题1950字

一、调查背景 :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它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可以集中反映我们国家所追求的价值尺度和文化观念。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12个词、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它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

大学生是即将踏入社会的新鲜力量,要深入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先从社会的新鲜力量入手。那么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有多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大学生对它的态度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去实践,针对这些内容我进行了实践调查。

二、调查方法:

发放调查问卷。

三、调查结果:

我调查了100名大学生,其中党员所占比例为23。23%。关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了解的占了20。11%,模糊的占了39。38%,有15。58%的人表示自己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民主、自由、公正、和谐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61。19%

的人偶尔关心国家大事,37。39的人经常关心,绝大部分的人都是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对于经常关注的电视节目类型,所占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新闻类、综艺娱乐类、从不看电视节目、道德建设类、婚恋交友类、情感类; 53。82%的人认为身边的党员对自己没有影响,稍有影响的占了37。68%,只有8。5%的人认为有较大影响。 调查结果分析:

就这份调查问卷,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1、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了解模糊不清,有的甚至没听过。

2、超过一半多的大学生仅仅是偶尔关注国家大事,大部分的人都是通过网络渠道来获取信息。

3、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身边的党员对自己影响不大或者没有影响。就这三点来说,我认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还不够。

那么,怎样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

首先,要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论述材料,深刻领会其内涵及精神实质。“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要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的深入理解和把握是不行的。我们必须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原文的学习,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____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____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并内化为自觉的行动,我们的实践才会有正确的方向。

其次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学生的本职工作是学习,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大学生必须把努力学习、锻炼一身将来报效祖国的过硬本领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切实地抓好,争当优秀大学生,要“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推动“八荣八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普及和升华。荣辱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它反映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心理感受和价值反思。高校必须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高度,切实提高人们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性的认识,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大学生行为准则和习惯。

大学生的价值观受环境影响极深,由于生活在和平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时代,他们能够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快速获取大量的信息。然而他们涉世较浅,分析和判断问题多局限于个人的视角,对世界、未来与现代化的理解比较窄,因此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想真正收到成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现状和实际需要。要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要与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把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教育的重点。 最后要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自己的社会实践中。“观其言而察其行”。我们不能只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挂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只有在实践的真枪实弹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闪现出它的价值。作为大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做到勤俭节约,“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像近期我校举办的“光盘”行动,让我们充分认识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而我们院团委在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方面,应继续坚持服务的理念,始终把我们是为同学服务的理念和我们也是学生的观念随时谨记与心。这点在院团委组织并开展的各项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和社团文化活动中都得到了相应体现,特别是每学期的无偿献血活动,走访敬老院与志愿者活动,更是对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起到了具体的引导作用。

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和希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义不容辞、刻不容缓的责任,我们必将一马当先!

第二篇 2023年关于我市民族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4000字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为进一步加强和做好攀枝花少数民族工作,努力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根据市人大常委会__年工作安排,市人大常委会农业民族宗教侨务工委于7月中下旬对全市民族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结合当前工作实际,本次调研在全面了解全市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民族工作开展情况的同时,重点就《中共攀枝花市委、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意见》(攀委发〔__〕12号)在市级相关部门及县、区贯彻落实情况作了深入调查。

调研组一行先后到米易县白坡乡核桃坪村、盐边县格萨拉乡韭菜坪村和仁和区布德镇巴关河村等少数民族村,对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培育扶持情况进行了查看,深入部分农户家中就住房、饮水、广播电视、生产经营发展等情况进行了了解,在充分听取县、乡、村三级干部和基层群众情况介绍的同时,还专门召开了由市及各县(区)民宗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民族工作情况座谈会。通过这次调研,对全市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民族工作开展情况有了较深入的了解,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现有41个少数民族共17万余人散杂居住,占全市总人口的14.4%;民族乡镇17个(其中仁和区5个,米易县5个,盐边县7个),占全市44个乡镇的39%,全市共有少数民族村171个,占全市352个村的48.6%;民族地区面积394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4%。

近年来,市、县(区)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把民族工作摆到突出的战略位置,纳入全市工作的大局统筹安排部署,着力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制度基础,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市各级政府抓住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通过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引导企业定点扶贫等措施,不断促进民族地区发展,部分地区开始从贫穷逐渐走向富裕。坚持从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入手,整合民宗、农牧、交通、水务、扶贫等部门资金加强民族地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村村通”工程初步改善了民族地区3.65万群众的交通条件;通过水利建设和抗旱救灾工程改善了民族地区1.12万群众饮水及1.1万亩土地灌溉问题;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扩大了民族地区核桃、烤烟、芒果等经济林果种植面积和牲畜养殖总量,不断拓宽民区农民增收渠道;通过实施“两免一补”、新农合等工程,民族地区教育、卫生、医疗等社会事业不断进步;通过多方努力,争取到了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享受民族待遇县税收分享政策、凉山自发迁居农民安置后期扶持政策、增加省级民族资金投入额度等扶持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__年8月,在奋力推进攀枝花跨越发展、努力实现民族地区全面小康建设目标的关键时刻,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边远民族地区发展座谈会和攀枝花市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同时印发了《中共攀枝花市委、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意见》(攀委发〔__〕12号)。县(区)基层干部和少数民族群众普遍认为,该文件体现了民族工作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结合,是促进我市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今后较长时期内的民族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明确了民族地区发展的思路和目标、民族工作的重点及措施,为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组织保障和资金保障,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进步夯实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增强了巨大的发展动力。

通过本次调研,我委认为:当前全市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明显改善,民族关系更加和睦,近年来的民族工作卓有成效并取得了很大成绩。

二、困难及问题

在调研中,调研组发现:我市少数民族大多散杂居住在地处边远的高寒山区,生产和生活条件依然很差,基础设施、产业培育等诸多要素仍然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瓶颈,民族地区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任务极其艰巨。在民族工作推进当中,还存在部分政府部门的干部主动帮扶民族地区发展的工作意识不够强,对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落实不够好的问题,特别是对《中共攀枝花市委、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意见》(攀委发〔__〕12号)贯彻落实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

(一)部分干部对主动做好民族工作的思想意识不够强,政策落实不够好

攀委发〔__〕12号文件出台后,县(区)部分领导和基层干部就文件中相关工作要求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个别县(区)至今未建立落实此项重要政策的工作机制,相关政府部门之间还未形成工作合力,事实上存在涉及民族工作的诸多综合事务,本应由多部门共同协作推进,而目前仅靠民宗委(局)一个部门来承担处理,这种情况比较突出。为进一步加大全市民族地区发展投入,攀委发〔__〕12号文件明确规定,享受民族地区政策待遇的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三个县(区)按增值税、一般营业税等8个税种原省级分享部分留给县(区)收入的20%,设立本县(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不宜列入新村建设的农户实施住房、厨房、厕所、庭院、圈舍改造补助经费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资金。目前,各县(区)在贯彻落实该项政策时出现不同程度的打折现象,该项资金在个别县(区)至今仍没有落实到位,存在利用民族地区其它各项事业专项投入进行综合拼凑,账面冲抵民族发展专项资金额度。目前全市统一规范该专项资金的提取及管理使用的办法还没有制定出台。

(二)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扶持投入力度不够,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调研中了解到,受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扶持投入力度的现实局限,民族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依然落后,加快发展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如:道路交通方面,目前仅初步解决了主要行政村所在地的道路通畅,由于建设投入强度不足和规划覆盖限制,再加上洪水、泥石流等灾害影响,多数社(组)道“晴通雨阻”现象十分普遍,全市民族地区仍有51个村的村道完全未硬化,47个村的村道局部硬化,106个社仍不通公路;由于水利设施老化和建设不足,民族地区和二半山区以上的还有近9万群众存在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问题;部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缺乏中长期规划,发展种、养植培育主导产业过程中存在投入少、产量小、品质差等问题,特别是产业基地建设中的后期管护粗放,相关方面综合扶持力度不够;产业培育中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缓慢,产出效益不高。总的来看,基础设施落后和产业发展缓慢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瓶颈制约依然突出。

(三)科技普及不足,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难度大

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劳动技能的青壮年普遍外出务工,留守群体由于整体素质偏低,加上观念滞后,对现代农业发展及新型农业技术接受程度低,进一步加强科技普及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在技术人才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由于历史、自然、地理等多方面原因,基层实用人才引进困难,现有人才很难在这些地区安心工作,农业科技人才、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情况严重,不利于农业新品种、种(养)殖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和产业发展。当前还存在少数民族考生很难考进公务员队伍的情况,导致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年轻干部匮乏、基层干部队伍老化现象突出,干部和人才面临断层危险。县、乡基层少数民族干部十分希望组织上加大民族干部培训交流的力度,村、组干部、产业示范大户业主普遍要求组织必要的外出参观学习,借鉴与拓展相结合,促进民族地区干部队伍成长和经济社会发展。

三、几点建议

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既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没有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就没有全市的发展进步,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市的全面小康,民族地区的发展速度将直接影响全市“四个翻番”目标的实现。对民族地区而言,巩固发展成果、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水平、缩小与全市发展差距,实现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是全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任务,这也是开展民族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对加强和做好全市民族工作,特别是进一步做好对《中共攀枝花市委、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意见》(攀委发〔__〕12号)贯彻落实工作,调研组提出以下建议:

(一)要进一步增强各级干部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我市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住地区,民族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事关全市稳定和发展大局。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发展的关键是要解决好各级干部对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问题。全市各级干部应当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的重大意义,解决和深化认识问题,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全面落实市委对民族工作的决策部署,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把民族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工作位置,纳入工作大局统筹安排部署,强化措施,凝聚力量,壮大工作合力,奋力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发展。

(二)强化攀委发〔__〕12号文件贯彻落实情况的检查督导,确保相关政策落到实处

要在继续切实用好国家和省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攀委发〔__〕1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我市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扶持机制,建议市政府对市级各相关部门、各县(区)贯彻落实攀委发〔__〕12号文件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督导和检查,及时解决相关政策贯彻落实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使各项政策具体落实到民族工作事务中去,不断加快民族地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产业优化升级、社会事业均衡发展等方面的建设步伐。

(三)重点督促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专项资金的落实,研究制定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充分发挥此项资金推动民族地区健康发展的支撑作用

攀委发〔__〕12号文件对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设立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专项资金做出了明确规定,市政府应对各县(区)专项资金提取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尽快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办法,规范提取、限定用途,专项管理,严格审计,确保该项资金按要求足额落实,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等相关项目提供投入支持,进一步增强民族地区发展能力。

第三篇 首个室内pm2.5调研报告:17层以上等级最优350字

室内pm2.5浓度通常是室外的2/3

调研结果显示,采样时间段内,北京室内平均pm2.5浓度为每立方米82.6微克,属于轻度污染,并且在1/3的时间内,室内空气处于污染 等级(大于每立方米75微克)。

研究发现,在总体平均意义上,室内pm2.5浓度与同期室外浓度存在0.67的比例关系,即室内是室外的三分之二,这体现了建筑物对人体的防护效应。同时,随着室外污染程度的提高,室内外浓度比值呈现下降趋势。

烹饪、吸烟短期影响室内环境

调研还发现,除了室外空气质量,人的行为也是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关键因素。空气净化器、中央空调对室内空气净化起到明显作用;开窗通风的作用则因室外情况而异;另外,烹饪、吸烟、打扫和其他增尘行为也会对室内pm2.5浓度引起明显波动。

此外,志愿者的吸烟、烹饪、打扫等行为也会引起室内pm2.5浓度的短期峰值。

第四篇 对乡镇干部化解农村社会矛盾能力的思考调研报告3300字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努力提高乡镇干部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的能力,是当前乡镇工作的重点,也是打造“和谐南部”和构建丘区经济强县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调研组几名同志下乡镇,到机关,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观摩、座谈讨论、个别访谈等形式,就我县乡镇干部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的能力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原因,并对提高乡镇干部化解社会矛盾能力提出了自己肤浅的看法。

一、乡镇干部化解农村社会矛盾能力的现状

(一)发展农村经济办法不多

带领农民发展致富的能力不强。

当前,农村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同农民综合性生产能力之间的矛盾。发展经济是全党的第一要务,也是检验乡镇干部执政能力的首要标准。如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这对乡镇干部抓经济的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广大群众思富、快富的愿望日益迫切。但乡镇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不强,不能成为群众走向富裕的领路人。调查反映,

一是大多数乡镇干部缺乏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不懂得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加之外出学习考察机会少,对新技术知识和技能有畏难情绪,不敢正视市场经济中的各种问题,更不敢大胆地带领农民跳出农业谋发展,走出农村闯市场。有的抓市场经济工作是门外汉,只能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抓农村,缺乏根据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引导农民从更宽的领域发家致富。

二是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但有些乡镇干部抓经济工作的视野不宽、思路不清、办法不多。有的发展经济局限于老套路老办法,不善于发展商品农业和工商业;有的守着“金饭碗”去“讨饭”,找不准本地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不能从本地的实际出发,没有清晰的发展思路。不善于将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有的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盲目跟风。对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信息知之甚少,市场开拓面十分狭窄,不能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三是市场经济是竞争性经济,但有些乡镇干部抢抓机遇的意识不强、艰苦创业精神不佳、开拓进取干劲不足。有的缺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意识,热衷于创造“显绩”,对乡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考虑不多;有的在困难面前精神不振,不善于带领群众找准路子、艰苦奋斗脱贫致富,热衷于向上级讨钱要钱;有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甘当“太平官”,得过且过,任职多年,山河依旧。

为民服务技能欠缺。

乡镇干部为民服务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没人做、没时间做、没心思做”这几个方面。

“没人做”,是指基层干部无法满足农民群众的农业科技服务需要。目前很多乡镇机关干部加上七所八站,人员少则几十,多则上百。但经过几次机构改革,真正精通农业生产科技的干部少之又少,很多乡镇几乎没有科班专业人才。部分基层干部学习能力不强、学习劲头不足,缺乏农民需要的专业技术,没有掌握适应当地和行业特点的一技之长。一个乡镇的数十名乡干部,大多是组织管理人才,没有技术,学农的少,懂农的更少。不是农业技术的行家里手,那么困扰群众的农技推广、科学种田、防疫减灾、种植结构调整等难题怎么能解决呢?

“没力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农民具有相应的创新观念、科技知识、市场信息等,也需要基层干部为农民提供相关的服务。而现在一方面很多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不高,信息不灵,盲目从众心理严重;另一方面不少基层干部不熟悉市场经济的规律,缺乏带领农民调整经济结构的能力,加之一些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乡镇干部难以甚至无法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服务,这样,就会因农民有效调整经济结构的要求实现不了而产生矛盾。至于有的地方越俎代庖充当调整主体,不顾市场需求和本地资源条件,以行政手段强迫农民调整经济结构的做法,更会因给农民利益带来损失使矛盾增多和加剧。

“没心思做”,调查中发现,在乡镇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的改革时期,乡镇干部在心态上是,“三等三看”,即等改革方案,看是否真正执行;等改革过程,看谁肯真正下岗;等最后结果,看谁敢真正落实。在去留上是“三凭三不凭”即凭跑、凭送、凭关系,不凭本领、不凭政绩、不凭实干。有人(官场背景)、有钱、就有岗,真干假干一个样。于是=/=的人干事,=/=的人混事,=/=的人坏事。极大地挫伤乡镇干部的积极性,根本没有心思抓农业生产,严重影响了乡镇当前工作。

劳务输出缺乏有效组织。

一是基层干部没有将劳务输出当成一个产业来抓,缺乏有效组织,导致农民工无序流动。

二是对农民工的培训和再培训无能为力,致使农民工大多无技术技能专长,学历低,盲目闯、碰运气,只能打些零散工、粗重工、况且工价低下,工作不稳定,收入无保障。

三是乡镇干部在劳务输出的组织过程中,缺少相应的中间环节,没有中介服务组织,增加了农民外出打工成本。

(二)化解农村债务矛盾能力较弱

巨额乡村债务的形成主要集中在最近十年间,====年分税制前,乡镇的财政基本上由县级统收统支,基层政府基本上没有债务,而====年后,乡镇财政普遍成为一级财政,在新税制下,“财权上收,事权下移”,使乡镇逐渐沉淀了大量债务。据县审计局最终审计,全县乡镇负债=。=亿元,平均每个乡镇负债===万元;村级债务=。=亿元,村平债务==。==万元。

上世纪==年代,乡镇为完成自上而下的诸如“普九”、“村村通”、“井池园”等各种达标升级任务而负债达标。一个广泛流传的顺口溜形象地描述这种做法说:“采取什么措施我不管,政策不能违背,任务必须完成,否则追究领导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乡镇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想办法加重农民负担,变卖集体资产及向各方高息借贷。”一位镇长说。

乡镇达标任务常常又分摊给了村干部。一旦村干部不能及时收齐乡镇下达的税费任务,就不得不通过变卖集体资产或借高息来上缴税费。村级债务因此形成。

乡镇负债原因是多方面的:原农村合作基金会清理整顿后欠下巨额债务,普九工程建设拉下大笔债务,前任乡镇领导搞政绩透支,“寅吃卯粮”又欠下一笔债务;加之乡镇年年垫税、提留尾欠不断增加、弃田抛荒、全家外出形成的税收悬空、老债务利息的自然增长等诸多原因,致使乡镇债务屡屡上升。旧债还不上,新债又增加,致使债务越滚越大。

巨额的乡村债务掣肘着乡镇政府的正常运转,由此引发了很多社会矛盾。乡镇干部被沉重的债务缠着不得脱身,有时为了躲避债主要债,还不得不东躲某省,既没有精力、也没有财力来谋划发展事宜。一些欠债较多,没有偿还能力的乡镇对发展前景失望,存在着“看摊子,守门户”现象,多数干部对乡镇工作充满困惑和无奈。“现在镇政府每天都有来讨债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镇领导苦恼地说。

而农业税收的取消,又使这个既有难题更加凸显,如何来化解乡村债务这个“结中结”呢?很多乡镇干部一谈起这个问题就直摇头,表示对化解债务无能为力。

一是乡镇原有资产已经基本用于抵债。东坝镇一位镇干部说,“乡镇企业、山林、湖泊、水塘等资产,该卖的都卖了,该处置的全部处置了,有的是用资产抵,有的是经营权承包。现在山林湖泊几乎全都是私人经营的了,甚至包括堰塘。”

二是招商引资、发展工商难度很大。“目前想迅速发展工商业有很大的难度,招商引资很难,一是条件有限,交通不便,别人不愿来;二是没有特色产业和特色资源;三是没有税收优惠,沿海该交===万的税交===万就行了,这如何吸引别人来我们这里办企业。”一位乡镇的领导对我们说。

三是不允许追收农民欠税。以前部分农民拖欠的农业税,现在的规定只能挂在帐上,不允许追要,还债的途径就难有了。“乡村债务不但没有化解,利息还在增加,数字还在上升,这个包袱甩也甩不掉。”

四是上级转移支付十分有限。一位乡长说:“我乡=====人,属中等乡镇,国家转移支付==万元(不包括工资和民政上的支付),但

一是上级要代扣公路税、计生税、升钟水库水费粮以及区级上交款等,占总支付的==—==,大约==万元左右;

二是发放村干部工资,县上核定的村干部工资为==万,但实际要发==多万元;

三是还要解决上级批复的各种农民_金费、五保户生活费等支出,实际乡镇的活动经费不足==万元了,乡镇只有靠‘寅吃卯粮’来维持运转,就更不用说还债了。”

四是农民负担依然存在,乡镇干部有心无力。====年虽然取消了农业税,但升钟水库水费粮、世行粮等负担人平也有三四十元。大多数农民本身受益不多,同时认为取消了农业税就不得再交钱了,因此不愿交钱交粮,乡镇干部对此很是无奈。

第五篇 农村用药安全与两网建设的调研报告3200字

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和药品供应网络建设(以下简称两网建设),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形势下,党和国家解决三农问题,切实维护农民用药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国务院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的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德政工程。为进一步加快我县农村药品两网建设进程,确保按期完成县局规定的两网建设各项工作任务,_____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人员深入县城区、各乡(镇)开展了农村药品两网建设调研。通过调研,掌握了我县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总结了两网建设的成功经验,对进一步做好我县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基本情况

全县辖区三镇六乡一场一矿,总人口81000人,其中:农业人口46000人。全县共有医疗机构119个,其中:县级医疗机构2个,乡(镇)卫生院9个,计生服务站(所)13个,村卫生所95个。共有药品经营企业26家,其中:药品批发企业1家,药品连锁企业11家,药品零售企业14家。

二、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开展情况

我县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是在全国各地普遍开展的大背景下正式启动和实施的,到现在已有两年时间。两年来,我们在“两网”建设方面,既积极贯彻上级的部署,又紧密结合本县实际情况,突出重点,狠抓三项工作,“两网”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

1、药品供应网络日趋完善。县局坚持把加强药品供应网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经过连续几年的努力,现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药品供应网络。一是稳步实施药品配送进村计划。_____县德荣大药房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是县内成立较早、资本实力较为雄厚的药品经营企业,多年来,它在满足全县人民群众用药需求方面发挥了很好的龙头作用。在县局的指导和大力扶持下,_____县德荣大药房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及_____市锦丰医药有限公司分别在全省三镇六乡建立了药品配送连锁企业。县局在没有药店的村开展了服务性供药点建设,全县农村已建成45个村级服务性供药点。使农村药品能从正规渠道购进,有力地保证了农村药品质量。

2、药品监管网络进一步健全。我县农村药品监管网络建设可以说是从县药监局成立就开始着手,经历了2年多时间,在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下,现已建立了一个以专门机关监督为主、社会监督为辅、较为健全的药品监管网络,较好地发挥了各自的职能作用。20__年至今,全县共聘请了药品监督协管员27名,药品监督信息员90名,药品监督协管员工作站9个,药品监督信息员工作站14个,由此,我县县、乡、村三级药品监管网覆盖率达到了100%。形成一个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和行政村的健全的、职能职责更加明确的食品药品监督网络。

3、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建设顺利启动和实施。开展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创建活动,帮助各医疗机构提高自身药事管理水平,相关主管部门和多数医疗机构本身是理解和支持的。我局坚持将医疗机构创建“规范药房”这项活动作为提高用药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的有效载体,局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股室和专人负责落实。总体上看,通过创建“规范药房”,各医疗机构相关人员业务水平、药品质量管理水平、软硬件建设等方面都有较大提高,创建工作成效显而易见。

二、主要做法

围绕上述“两网”建设中的三项主要工作,我们在具体工作中,坚持在实践中摸索,力求找到最符合本地实际的途径和措施。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在加强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中注重“五个结合”。

一是医药结合。即对部分基础条件较好的医疗机构药房加以改造和规范。

二是上下结合。根据县城区药品经营企业相对趋于饱和的现状,把重点向部分较偏远的乡镇延伸,大力发展乡级零售药店。

三是新老结合。既大力发展新的企业,又对现有的企业进行整顿规范对达不到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的,坚决淘汰出局。

四是内外结合,既鼓励本地资本从事药品经营,又支持外地资本参与,形成内外并进的竞争格局。

五是数质结合。遵循合理布局、方便群众的原则,坚持标准,确保质量,克服片面追求数量的现象。

2、在加强农村药品监管网络建设中体现“四项要求”。

一是健全组织网络。健全的组织机构是搞好药品监管工作的基础。我们在20__就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监管网络,今年又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和充实,监管网络更为健全。

二是体现专兼结合。总的来说,药品监管的职责最根本的还是要由专门机关,即药监部门来承担,要以专门监督为主。社会监督作为专门监督一种补充,也是非常必要和行之有效的,其人员基本是由社会上各有关方面和不同阶层的工作人员兼任的,利用其工作职务等方面的优势来开展药品监督这项工作。

三是明确职权职责。针对现已成立的县“两网”办、乡镇协管领导小组及其“协管”办、聘任的药品社会协管员、信息员等,都相应规定了他们的职权、职责,使其既不越权,又不失职。

四是注重发挥作用。建立社会监督网络的根本目的在于有效发挥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从相应组织人员的资格条件等方面来把关,力求个个、人人发挥作用。

3、在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建设中“严把三关”。我县在开展全县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创建活动中,认真对照标准条件,确保工作质量,在实施过程中“严把三关”。

一是严格标准条件。即严格按照已制定的医疗机构创建“规范药房”的相应标准和条件。面对全县众多的县直、乡镇、村级医疗机构,统一其创建“规范药房”的标准。提倡个个参与,但决不擅自降低标准,搞个个达标。

二是严格规范操作。在启动和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规范操作,并选派好业务人员负责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

三是严格检查验收。在创建过程中,坚持发挥各医疗机构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由它们先行对照标准,加强自我完善,完成自查后申请验收。检查组在验收中,严守纪律,严格条件,对检查情况做出客观评价,如实指出各自存在问题,并要求它们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正,认真补缺补差,确保了整个工作的质量。

三、几点体会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是搞好“两网”建设的重要保证。在加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中,各相关人员,特别是领导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的极端重要性,高度重视和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力争把本地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2、勇于实践、有所创新是搞好“两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两网”建设的具体工作非常多、非常细,而且需要长期坚持。我们要敢于在实际工作中多摸索,有所创新,不断巩固和扩大“两网”建设的成果。

3、因情施策、注重实效是搞好“两网”建设的基本要求。加强“两网”建设,必须既按照上级的原则要求,紧密结合本地、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同时要十分注重工作的质量和实际效果,这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坚持共性、突出个性是搞好“两网”建设的关键所在。所谓的“个性”亦即特点,“两网”建设这项工作,各地、各单位在具体工作方法和措施,有许多共同点,但也不是千篇一律,我们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做法,但也不要简单地照搬照抄他人之作,要力争形成各自的工作特色。

一是我们还利用药品经营企业gsp认证的契机,促使它们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在软硬件建设上有较大提高,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按照规定淘汰一批。

二是全县药品经营企业经过gsp认证后,企业容貌与管理整体上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三是坚持内外并举。县局立足本县实际情况,既对县药业公司给予积极扶持,又按照“大市场”规则,为外来投资企业提供服务,鼓励其公平参与药品流通领域的竞争。

四是合理规范医疗机构用药行为。即将全县卫生院、医疗室、个体卫生所等医疗机构作为方便群众用药的一种途径,按照国家规定所开具的处方合理使用药品,解决群众用药问题。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_____县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取得了好的成绩,但从调研的情况看,药品的供应和监管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已建成的县、乡(镇)、村药品监督网络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还处于起步阶段,网络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所聘请的药品监督协管员、药品监督信息员,没有固定的报酬和必要的经费,有义务没有报酬,因此,反馈信息情况的积极性不高,难以保证信息反馈的经常性、真实性和全面性,可能使形成的监督网络形同虚设。

第六篇 人事调研报告16650字

按照《__省人事系统“争先创优”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局紧紧围绕“三先三优”的活动目标,积极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一年来,全局领导班子思想高度统一,全体工作人员步调一致,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全面推进人事人才工作发展和部门自身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明确思路,找准自身建设“三大抓手”

争先创优,关键在人。为把“争先创优”活动落到实处,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和创新发展的工作理念,从自身建设着手,形成了调动全局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的“三大抓手”。

1、抓理论学习,提高干部的整体素质。为了建设学习型机关、培养学习型干部,通过学习提高干部职工政治、业务素质,推动人事编制工作全面发展,我们一是规范学习制度。坚持每周六集体学习制度,要求全局干部职工每周六同工作日一样准时上班,按时下班,对不能坚持学习的个别干部职工进行通报批评。学习时要求有笔记,有体会,并定期进行检查。二是拓宽学习内容。根据学习优、作风优、素质优的要求,学习以思想政治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为重点,着眼于提高干部职工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通过学习“____”重要思想和__大精神,使干部职工在思想和行动上与___保持高度一致,在工作中自觉践行“____”;通过加强人事人才理论和人事政策法规的学习,提高了干部职工的依法行政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先进模范,不断提高公仆意识和服务质量。三是改进学习方式。采取和工作实际相结合、和个人思想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变过去“要我学”为“我要学”。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各股室还将重要文件汇编成书,人手一册,每月重点学习一个方面的政策法规,月末组织考试,并将考试成绩公布。

2、抓硬件建设,营造优良的服务环境。为了使硬件设施更好地服务于人事工作,一是提升了档案室功能。我局综合档案室综合管理局机关文书档案和全县干部人事档案,其中文书档案室去年达到了“省二级”标准,人事档案今年又通过省委组织部考核验收,达到了国家一级标准;二是组建了信息中心,建设了局域网。信息中心挂靠教育培训中心,由一人专门负责,每月更新调整机关事业人员库及各类人事数据,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通过建设本局的局域网,股室之间达到了资源共享,办公自动化基本形成。三是建立了政务公开栏,将我局的工作程序、收费项目和标准、其它需要公开公示的人事工作一一在大厅公布,从而使政务公开得到了具体落实,增强了人事工作的透明度。

3、抓制度建设,强化机关内部管理。为了进一步规范机关内部管理,一是修订完善了局各项管理制度,包括考勤制度、工作制度、学习制度、财务制度、小车管理制度、文明制度、安全卫生制度、廉政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二是实行了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和接访制度等,大力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一系列“约束人”的制度的落实,为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证。

二、突出重点,做好人事工作“四为服务”

开展争先创优,服务经济建设,是人事部门的重要职责。我局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开拓创新,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努力从四个方面做好服务工作。

一是努力为社会稳定大局服务。企业军转干部的稳定工作是一项相当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部门多,我们坚持为政府分忧解难,为企业军转干部办实事的思想不动摇,认真研究落实各项政策,做好过细的思想工作,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同时,我们还落实信访值班制度,认真做好接访、调研、回复工作,保证军转干部上访“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近几年没发生一起越级上访事件。

二是努力为用人单位服务。在目前机关事业单位普遍超编,进人比较困难,而单位又紧缺专门人才的情况下,我们积极推进用人和管人的分离,今年,在地税局、烟草专卖局、果树中心等用人单位试行劳务派遣制,即由人才交流中心受用人单位的委托,向其派遣用工,用人单位只管用人,人才中心全面管理派遣对象的人事关系,包括档案、工资、职称、代交养老保险等一系列人事服务,减少了用人单位与人员之间的矛盾,这种新的用工形式得到一些单位的充分肯定。对民营企业,我们通过人才招聘会等方式等多种形式,为企事业单位引进各类高层次、高学历人才和有能力、有业绩的实用型人才牵线搭桥,今年为玉立公司、强人乳业公司等企业引进各类高级人才12人。

三是努力为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素质服务。一是为了使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尽快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广泛开展了计算机培训和考试,培训人员达到了600余人次。二是按照省市的安排,今年我们开展了公务员学法用法、依法行政培训,做到了统一教材,并将组织统一的考试,社会反响较好;三是组织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的培训和考试,参加人员达到500余人。

四是努力为“三农”服务。一是加大农村乡土拔尖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力度,建立了全县乡镇农村乡土拔尖人才基本情况档案库,共有83人纳入乡土人才库,充分发挥乡土拔尖人才的示范效应和带头人作用。二是每年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农业专家服务团到农村一线进行技术指导。三是积极探索农民申报专业技术职称的工作途径,提高“土专家”、“田秀才”的身价。

三、全盘考虑,落实“五个结合”

“争先创优”活动涵盖了人事人才工作和部门自身建设的方方面面,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在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中,注意找准争先创优工作与每项具体工作的结合点。

一是把“争先创优”与加强政策理论学习、提高业务理论水平相结合,坚持集体学习制度,树立了良好的学习风气。

二是把“争先创优”与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相结合,形成了作风扎实、办事高效的良好风尚。

三是坚持把“争先创优”活动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坚持政务公开,对人事考试、职称评审、工资福利等热点工作做好公开和公示工作,确保廉洁公正。

四是坚持把“争先创优”活动与行风评议、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相结合。我们把行评作为“争先创优”的强大动力,彻底查找问题,切实加强整改,推进了“争先创优”工作的深入开展,也为连续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打下了良好基础。

五是坚持把“争先创优”活动与人事业务工作,年终目标考核相结合。年初制定了《__年工作责任制》,把各项人事业务工作分解细化,责任到股室和个人。做到工作有指标、考核有量化,使“争先创优”的评价更加科学化。

总之,我局通过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全局干部职工素质明显提高,工作作风明显好转,服务质量明显改善,我们将再接再厉,找准不足和薄弱环节,建立“争先创优”的长效机制,把我局工作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县残疾人事业发展调研报告

残疾人事业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__大召开、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展开及中国残联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新形势下,为适应新时期环境的变化,抓住机遇,使我县的残疾人事业有新的突破,寻找与发现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转变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构建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残疾人发展机制。近期我县组织人员进行了残疾人生活就业情况调查摸底,以新形势下__县残疾人生活就业状况与残联救助工程为实践载体,梳理出了“六个仍然”和“六个需要”,并根据“六个仍然”和“六个需要”及残疾人事业主体活动的逻辑总结出“三个抓好”、“两个加大力度”和“一个结合”。为今后我县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一、残疾人事业发展现状

(一)__县残疾人基本情况。我县各类持证残疾人1794人,平均每5户中就有一个残疾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定的负担。其中视力残疾321人,占我县残疾人总数18%;听力残疾160人,占9 %;言语残疾71人,占4 %;智力残疾102人,占6 %;肢体残疾1076人,占60 %;精神残疾55人,占3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能力,属一级重度残疾人占全部残疾人的20 %;丧失大部分劳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属二级残疾的占26%;有一定劳动能力,可以就业的,属三、四级或聋哑残疾的占54 %。

(二)__县残疾人事业发展情况。目前,全县残联拥有13名专职工作人员,分管康复科、教就科及办公室事务,各尽其职。对我县残疾人职业专业化、康复培训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县残联下分设14个乡镇残联,全部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及办公设施,配有专职理事长、干事, 176个行政村(社区)全部成立了残疾人协会,共同协调工作。县、乡镇、村三级服务网络基本健全。

今年来根据全省统一部署,我县加大了残疾人事业的支持力度,开展了“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及相关的一系列残疾人救助工程,“白内障复明”工程让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我县完成手术 余例,手术脱盲率100%,脱残率98%,基本实现无障碍县的目标要求;实施“助听工程”免费为 名聋儿进行听力检测、耳膜制作、配发数式助听器;实施“助行工程”,__年助残日期间,县残联组织将100多辆轮椅、手摇三轮车直接送到贫困残疾人手中;实施“安居工程”, 县残联本着“穷中选穷”的原则,确定对14乡镇的30户贫困残疾人危房实施改造;实施“医保工程”, 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农村残疾人就医难的困境。随着经济的发展,残疾人就业渠道不断拓宽,通过福利企业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各单位分散按比例安置就业、鼓励残疾人自谋创业以及残疾人劳务输出等就业渠道,使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0%以上。

按照市残联的工作安排,开展了残疾人就业生活状况和0—6岁各类残疾儿童的调查摸底工作。为全面掌握我县残疾人的生活、就业、社会保障情况,扎扎实实的开展了摸底调查工作,经过3个月认真细致地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各项数据汇总、分类、存档、分析,为今后开展残疾人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

二、残疾人事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我国经济和人民奔小康的步伐不断加快。由于残疾人自身的原因,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处于劣势,残疾人与正常人的生活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残疾人在康复、就医、生活等方面需要救助人越来越多,标准也越来越高,这与扶残助残的形式单一、救助资金不足之间形成很大矛盾,造成残疾人奔康步伐较慢。__年3月,___、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对残疾人工作提出了明确的任务目标。中央开展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其中“以人为本”是核心,强调人权、人民的利益,残联的工作始终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努力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服务,同时在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残联工作应该注重实践调研,了解基层残疾人的生活就业情况,分析残疾人需求,发现迫切需要我们解决的实际问题,寻找新环境、新形势下残疾人事业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__大精神,努力做好农村残疾人工作,__大的三民政策应辐射到农村的残疾人群体,并且这个群体应该得到特殊照顾和重视。可以说,新形势下的残疾人工作任重道远。经过调研分析,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问题与不足可以概括为“六个仍然”和“六个需要”。

(一)残疾人工作人员扶助意识、理论水平仍然薄弱,需要加强思想学习。残疾人社会工作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理论作为指导,人道主义理论、以人为本、增能理论、正常化理论都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理论内涵,我们应该注重学习与积累,以新形势下__县残疾人生活就业状况与残联救助工程为实践载体,发展理论抽象思维能力。

(二)残疾人工作队伍的职业化程度仍然不高,需要发展职业化道路。近些年来,民政部、计生委、共青团等部门加大力度,加强基层工作队伍职业化建设,作为基层残疾人工作的主要力量,残疾人专职委员不论是工作层面和范畴,还是服务内涵和属性,都属于社会工作者范畴,我县应该积极自省自身工作人员的职业化水平,专业的指导,专业的科学方法有利于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我们的工作人员很明显知识水平不够,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三)残疾人工作人员反思能力仍然很弱,需要提高救助工程中建立长效机制的反思能力。近些年,我县开展了一系列的残疾人救助工程,只有认真反思工程项目的程序、环节、理念支持等才能锻炼出建立工程长效机制的反思能力。而我们的工作人员恰恰缺乏这种思考,工作盲目,思维系统混乱不能很好的为残疾人群体服务。

(四)残疾人服务文体宣传工作仍然不到位,需要加大力度开拓多元化宣传手段。我县开展了很多残疾人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有时宣传不到位,没有形成较高的知晓率,容易造成一定的误解,项目开始工程及结束阶段宣传不到位,不利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宣传职责不明确,在宣传工作上往往忽视其重要性,且宣传工作比较琐碎,需要耐心与细心。因此责任明确非常重要。

(五) 残疾人事业资金仍然不足,需要加大投资力度。尽管残联征收社会保障金,残联的工作项目多,服务范围广,办公设施及康复设施都需要很多资金,维护残疾人的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开拓多重资金渠道是当前我们的重要任务。资金充足了,残疾人的生存与发展指标才可能更上一个台阶。

(六)农村残疾人生活仍然困难,需要提高基层工作水平。从上述调查表格中,我们发现农村残疾人工作仍然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农村残疾人户数、人数占很大的比例,农村纳入低保的范围明显处于劣势。辖区内残疾人总人数共计1790人 ,纳入低保残疾人总人数只有900人,还有相当大比例的残疾人没有得到保障。农村与城市享受低保的金额也有很大差距。城市每人每月可得到276元的救助,而农村每人一月只有166元的救助。农村未就业的绝对人数也很大。这些充分表明,当前农村残疾人工作是我们工作的重点,需要迫切提高农村残疾人生活质量。

三、打动我县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的思考

残疾人事业发展包涵三大相互联系的主体:残疾人工作人员、残疾人服务活动及残疾人群体。上面总结的“六个仍然”和“六个需要”也是围绕这三大主体展开的调查思考,从中可以看出,残疾人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思想意识、专业化程度及反思能力;残疾人文体宣传服务、资金投入服务;以及各类残疾人群体生活就业状况都对残疾人事业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为此,下面继续围绕这三大主体的主要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有所帮助。六项建议可以根据三大主体分为“三个抓好”、“两个加大力度”和“一个结合”。

(一)抓好残疾人工作人员思想理论水平学习工作,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发展残疾人事业需要理论上的指导,以人道主义、正常化及增能等理论为基础才能做好工作,残疾人弱势群体不仅需要正常化的生存环境、生活及工作能力上的增强以及人道主义关怀,残联工作更应该保障他们缺失的权利,残疾人工作者应该有这个觉悟与意识帮助残疾人补偿他们应有的权利,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基础是社会对残疾人缺陷负有的责任,应该具有使残疾人群体恢复的功能,使其融入与适应社会生活。经常性开展理论思想学习培训班,提高工作者的思想觉悟与理论思维能力。

(二)抓好残疾人工作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培养大批专业的残疾人社会工作者。党的__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大决策。指出“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__年6月全国第一次组织了社会工作师专业考试,对于残疾人事业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利他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机构和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和科学方法。基层残疾人队伍特别是残疾人专职委员应该作为社会工作者走上职业化道路。目前,王思斌教授把中国社会工作分为三类,即中国社会中所说的普通社会工作,由政府部门承担、服务于困难人群的行政性、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和由社会工作专业人士进行的社会工作。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工作属于行政性的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而当前这种社会在中国居于主导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中,明确提出“残障康复”服务机构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属于《规定》适用范围。很多地方残联已经开展了有益的探索,__市残联建立了称之为“量体裁衣”的完整工作机制,培养一批专业化服务队伍。__市出台了《__市社区残疾人工作管理办法》,明确社区残疾人工作社会化。通过公开考试,175名残疾人成为__市第一批社区残协专职委员,走上社区残协专职委员职业化岗位。根据社会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大趋势,我县的残联工作应该考虑专业化、职业化问题,学习成功地区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发展关于残疾人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思考。

(三)抓好残疾人工作人员的反思能力训练,更好地开展残疾人工程的长效机制工作。残疾人工程的长效机制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系统思考,全面部署,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反思能力,做好项目开展的各项工作,同时注意环节的连接与程序的连续性,做好档案管理,积极开展工程讨论与思考活动,不断锻炼他们的反思、思考能力。

(四)加大宣传文体工作力度,扩大残联工作透明度。组织残疾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艺术、娱乐活动,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激发残疾人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热情和潜能。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培养优秀特殊艺术人才。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开展残疾人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增强体质、康复身心。广泛宣传扶残助残先进典型和残疾人自强自立的楷模,感召全县人民奋发图强、创业致富、奉献社会、促进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积极推荐本地区、本单位有关残疾人及残疾人事业的优秀新闻作品参加评选。继续积极开办残疾人专题栏目,广泛开展残疾人事业宣传,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帮助残疾人,营造良好的社会扶残助残氛围。结合残疾人重大节日,进行多角度、大规模宣传。进一步宣传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人体育人才的培养,适应新的残疾人体育运动竞赛规则,不断提高竞技水平,为我县培养出许多优秀的运动员。加强对残疾人特艺人才的发现和培养,组织选拔优秀节目和作品参加省、市残疾人文艺汇演。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加强残疾人事业宣传。利用网站倾听残疾人心声,及时了解残疾人困苦,回答残疾人提出的疑问,解决残疾人最关心的问题。搞好宣传措施,1、及时宣传与实施项目紧密结合。把握好残疾人实施项目的进程,制作具体规划,做好宣传文体工作。2、发展多样化宣传手段。利用信息化手段大力宣传残疾人服务项目,发挥宣传画、宣传单、知识手册、宣传栏、广播、电视与报纸等宣传手段的作用,更好的为残疾人服务。3、设立专人宣传服务,明确责任。实行宣传问责制,设立专人负责,同时做好协调工作。

(五)加大资金投资力度,扩大残疾人福利服务覆盖面。残联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我县残疾人工作众多项目与工程的实施都需要资金流通运转,物质投入是必要的,合理配置资金资源是我县残联的重要工作,残疾人工作者应该积极拓宽资金投入渠道,想法设法达成残疾人群体的愿望,真诚为他们服务。发展残疾人事业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老龄协会等社会组织要发挥各自优势,支持残疾人工作,维护残疾职工、残疾青年、残疾妇女、残疾儿童和残疾老人的合法权益。红十会、慈善协会慈善团体要积极为残疾人事业筹集善款,开展爱心捐助活动。企事业单位要增强社会责任感,为残疾人事业发展贡献力量。按照彩票公益金的使用宗旨,加大彩票公益金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力度。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政策,逐步扩大残疾人社会福利范围,适当提高残疾人社会福利水平。重点做好残疾老人和残疾儿童的福利服务。做好社会捐赠,支持发展残疾人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六)落实中央7号文件精神,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搞好农村残疾人服务。中央、省市已经相继制定了关于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我们残联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应该把农村残疾人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充分调动工作人员做好农村调查工作,认真汇总信息,分析调查资料,发现寻找与科学发展观不符合、不适应的突出问题,转变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构建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残疾人发展机制与体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把残疾人群体看做特殊群体,充分尊重他们的生活、教育、就业权利,发挥残疾人社会福利的作用,更好的为残疾人服务。

总之,我县的残疾人事业正面临着新的形势,及时的调研与分析是必要的,全面贯彻__大以来中央关于重视民生工程的精神,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调查与分析,及时总结梳理残疾人事业发展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应对,不断反思,构建符合__大精神、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残疾人事业发展机制。为以后的残疾人工作指明方向,残疾人事业应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一步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全面落实“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速度,促进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人事局关于依法行政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也明确把“不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列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__年建成法治政府的基本目标之一。为此,我区采取民意调查、听取汇报、进行座谈、等形式,对我区当前依法行政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真正掌握了我区依法行政工作当前的现状、存在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依法行政的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尤其是区划调整后,龙子湖区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全区依法行政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建立了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促进了各项法律、法规的全面实施,保证了依法行政工作落实到实处、深入民心。

(一)建立健全了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我区各级政府和各行政职能部门都比较重视依法行政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普遍推行了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部分单位建立了评议考核机制,完善了执法程序、政务公开等工作制度。明确了各级各部门依法行政工作责任、权力、义务,建立健全了依法行政工作落实与个人升迁、奖惩的“裙带”关系,通过对执法主体严格要求、执法依据客观公正、执法行为以人为本等方面进行整体“亮相”,最大限度地避免各职能部门职责“交叉”、职能“错位”的等问题。真正做到了以制度管人,以制度办事的良性发展环境,从而克服了行政工作的随意性,促进了廉政建设,加强了作风建设,提升了民意。

(二)普遍增强了依法行政的意识

近几年来,全区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领导在重大工作决策,推行新的工作方法,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时,都首先考虑所作做的工作是否合法,从而保证了决策的合法性。为了增强所属人员依法行政工作意识和能力,全区每年都要举办各种有关行政法规知识培训、集训班,营造了人人学法、懂法、守法、依法行政的良好氛围。尤其是对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做到上岗前有培训、上岗后有考核,并将法律知识培训和业务知识培训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通过各种形式的法律学习培训,提高了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依法办事已逐步成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的自觉行动。

(三)真正提高了依法行政的能力

提高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是落实依法行政工作核心,是提高办事工作效率的根本点,是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近几年来,龙子湖区一直把提高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作为构建和谐龙子湖区、率先崛起龙子湖区的重要手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决策性更加科学。各行政职能部门普遍建立了重要决策分析、论证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一些单位和部门在出台重一些新的意见(办法)前,通常采取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主动征求下级或其它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为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二是办事效率明显增强。通过信息公开,实现了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缩短审批手续、时间等一系列便民措施,尤其是农村实现“一站式”服务,提高了办事效率,较好的体现以人为本管理和服务思想。三是协调和化解矛盾方式越来越灵活。区划调整后,我区增加了两个乡镇,由原来的单一非农城区转变为城乡结合的新型城区,工作性质由原来的单一城市结构向城乡多元化结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用地的征迁,农村各种矛盾随之增加,各种信访、上访问题也不断增加,为此,我区各职能部门也因应形势变化,改变过去那种传统的接待方式,而是换位思考,采取“以事明理、以理服人”的方法做好群众矛盾化解工作,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是依法行政监督力度明显增强。近年来,龙子湖区所属各单位针对行政审批、管理、招工、提升、评优评先都能将法律依据、办事程序、审批期限、承办机构和人员、办理结果等向社会公示,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知情权,为公正的监督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有行政执法权的部门还通过聘请行政执法监督员,向社会发出调查问卷等方式,积极开展执法效能监察,加大社会监督力度,改善执法服务环境。

二、依法行政存在问题

当前,政府各职能部门、各级领导干部在法律对其刚性约束越来越严和群众要求依法行政管理的呼声越来越高、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现等多重压力下,实施行政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某些工作常常陷入依法办事困难重重,违法行政屡屡被告等的两难境地。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法律赋予的权力已滞后所承担的工作任务

随着改革的深入,城市建设的发展以及各种社会矛盾的突现,一方面各行政职能部门城市管理、维护社会治安等任务繁重,而另一方面法律法规赋予管理、执法的手段与现阶段严格执法的要求不相适应。比如对占道经营等城市管理老大难问题的整治,现行法律赋予的执法和处罚手段有限,只能是作出警告、没收经营工具,作出罚款等处理,这些执法手段过于软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老大难问题。又如在现行执法过程中暴力抗法、故意伤害行政执法人员、以及围攻行政执法机关等现象越演越烈,但是,对这些现象法律又没有赋予任何“特权”,往往对这些问题只能简单处理,执法严了,怕影响安定团结,引起集体性的上访,如果执法不严,既损害了法律的权威,又影响了行政机关的形象。

(二)少数群众的法制意识还不是很强

随着社会的进步,民主与法制建设不断深入,依法行政不单纯要求执行人员要具备法律素质,更主要的是广大人民群众也需要懂法、守法。但现阶段还存在群众的法律意识,守法意识还不高,遇到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时,既不按相关规定和法律要求来自觉接受处理,也不听执法人员的劝说,甚至有的还扇风点火,希望群众把事情闹大,有地当面就支持违法、违纪人员,反映了部分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守法意识不高,直接影响到依法行政的效果,也不利于执法环境的改善。

(三)化解矛盾的方式还相对比较简单

在社会转型时期,尤其是区划调整后,我区由单一的城区结构转变为城乡共同发展的多种结构城区,区域内的利益结构和分配结构出现了新的调整和变化,社会矛盾突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相应地要求对化解矛盾的手段的创新。但现阶段,我区化解社会矛盾的手段还比较单一,大部分通过信访或事后调处缓解,渠道单一、方法不多、制度不全,还未能健全多种形式的矛盾化解和预防机制。

三、依法行政的对策

针对目前我区有依法行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社会矛盾的现状,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我区依法行政工作,推进法治社会的建设。

(一)加大普法力度,改进执法方式

一方面要从社会着手,进一步加大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了解和熟悉法律的内在精神,真正树立起自觉守法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抗法、拒法的问题发生;另一方面要采取多种办法和措施,进一步强化干部队伍、特别是行政执法队伍的法制意识和严格执法意识,避免行政行为和行政执法的主观随意性,提高行政干部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能力,提高行政执法的质量和水平。

(二)完善法律制度,建立透明的依法行政环境

凡涉及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人民生活等方面的重大决策,事先应由法制机构或委托专家、学者进行分析论证;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决策,应尽可能通过公开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群众认可的要办好,对群众反对要一律“下马”。加大行政执法责任制度、评议考核制度和政务公开制度,增加透明度,建立健全良好的依法行政环境。

(三)加强依法行政监督,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一方面加强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坚决纠正行政违法。另一方面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和支持严格依法执法的行为,使执法人员敢于执法。为此,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调研,对可能会引起社会矛盾的隐患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根本上减少和消除隐患。同时,还要将精通法律、政策,协调和工作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到信访部门,畅通投诉、申诉渠道,防止矛盾激化,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市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调研报告

__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实际,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为加强党的建设、做好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不断扩大民主,创新机制,深化改革,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进程。

一、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势的分析判断

近年来,__市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进一步加大《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的贯彻力度,通过不断探索、实践,牢固树立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形成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干部群众“四权”得到进一步落实,选用干部的民主化和透明度进一步增强,干部监督管理及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干部教育培养机制进一步健全,干部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正朝着有益的方向发展。当前,新形势新任务下,各个方面社会矛盾越来越显现,对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领导能力提出了考验。干部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要求越来越高,落实群众对干部工作的“四权”,迫切需要扩大选人用人公信度,提高干部选拔程序的透明度。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程中仍有许多困扰我们的重点难点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如何规范干部提名方式、选准用好干部的问题;二是如何考实考准干部、实现对干部有效监督管理的问题;三是如何实现党管干部原则与群众公认原则的有机统一,实现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与建立科学机制有机统一的问题;四是如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问题;五是如何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的问题;六是如何加强对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问题。

二、__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创新与探索

(一)坚持“一个统领”,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程。即坚持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为统领,着眼于建立健全干部人事制度体系,深化改革,对新一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出总体要求和重点工作,进一步明确目标和任务。一直以来,市委组织部组织开展了干部队伍建设大调研活动,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草拟了《全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意见》,计划适时召开全市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会议,推出一批相关配套措施,对干部初始提名、干部考核考察、任免程序、推进干部培养交流、破格提拔、实行公开选拔、扩大干部任用公信力、强化干部监督等方面进行规范,健全干部培养、使用、交流机制。

(二)努力达到“两个满意”,不断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一是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牢固树立重视品行、重视基层、重视能力、重视实绩的用人导向,坚持“五湖四海”、“四面八方”,做到唯才是举,公正用人。同时,放眼各条战线、各个领域,放眼基层和生产一线,放眼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矛盾复杂的地方,放眼关键岗位、重要岗位、长期默默奉献的岗位,把各方面真正优秀的人才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选人用人做到“四看”,即:看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看干部的作风、看干部的实绩、看干部的群众公认度。二是扩大干部任用提名环节民主。制定了《进一步完善市管党政正职领导干部选配制度》,县(区)、市直部门党政正职出现缺额时,在组织考察、会议决定前,市委组织部全面分析推荐职位所在单位存在主要问题、岗位的需求情况、后备干部情况和班子现状,充分进行多层面的沟通和交换意见后,在全委会委员、候补委员中进行第一轮民主推荐,在“第一轮推荐”的基础上按不少于1:2比例进行酝酿,确定考察人选方向,再到酝酿拟任人选所在单位进行“第二轮推荐”,根据推荐情况,确定考察人选。确定考察人选一般应多于拟任人选。三是扩大干部推荐环节民主。做到“三个扩大”、“四个结合”,即扩大民主推荐范围、扩大个别谈话推荐范围和在考察廉洁自律方面扩大听取意见的范围,把平时考察与使用考察相结合、听取意见与实地察看相结合、考察干部的一贯表现与关键时刻的表现相结合、注重八小时以内与八小时以外考察相结合。四是扩大干部讨论决定环节民主。坚持集体讨论决定干部任免,实行“两记实、两审核、一征求、一票决”把关制度,即:“两记实”是对拟任人选提名、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到讨论决定全程记实记录,讨论干部时用省委组织部配发的专用记录本专人记录,要求记录全面详细,真实准确,能够反映讨论干部任用的全过程,以备查考;“两审核”是重点审核拟任人选所在单位和干部监督“12380”举报专线有无举报,有无影响任用或需要缓议情况,坚决从源头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现象发生;“一征求”是讨论干部前必须征求纪检部门意见,在廉洁自律方面严把关;“一票决”是市委常委会在充分讨论酝酿的基础上,坚持任免人选票决制度,做到集体把关。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对拟提拔人选在__市电视台、《__日报》和组织工作《党建栏目》网上进行公示,切实落实人民群众对干部工作的“四权”。

(三)按照“三个一”的要求,建立健全选人用人机制。按照省委提出的“三个一”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考核、管理、监督和激励机制。一是建立健全选人用人机制。制定出台了《干部任免职工作联系制度》、《进一步完善市管党政正职领导干部选配制度》、《关于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几个重要环节工作的意见》、《干部例行考察办法(试行)》、《干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制度办法,为选准用好干部提供了可靠保证。二是建立健全干部退出流动机制。实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度,保持领导干部任期内的稳定。加大调整不胜任现职和不称职领导干部工作力度,制定出台了《__市关于调整不胜任现职、不称职领导干部暂行办法》,使干部能上能下制度化。三是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制定《干部教育培训“十一·五”规划》,着力抓好领导干部和班子“一把手”、优秀年轻干部、新型工业化人才、少数民族干部和边境一线干部的教育培训,推进“十大培训工程”的组织实施,将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四是建立健全干部实绩考核机制。出台了《__市县(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实施意见》和《__市市直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实施意见》,注重考核干部在应对严峻形势、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解决复杂矛盾中的表现,坚持在关键时刻、危难关头和涉及个人利益的重大问题上考察干部,坚持在工作一线、民生问题处理中识别干部,坚持在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处理、维护稳定中检验干部。

(四)执行四项制度,强化干部监督管理。一是执行“一报告两评议”制度。以规范党政“一把手”用人行为的监督检查为重点,严格按照一年一自查,两年一检查的要求,对各级党委(党组)执行《条例》情况进行检查。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一报告两评议”制度,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时,要专题报告本年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并接受全委会委员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民主评议、对新提拔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进行民主测评。二是执行从严管理领导干部的各项制度。坚持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财产申报、经济责任审计、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任前廉洁承诺制度,严格执行诫勉谈话和函询制度,进一步完善干部监督工作协调机构,聘请了一批干部特邀监督员,拓宽干部监督渠道,制定了《信访工作首问、首办责任制暂行办法》、《信访工作规程》、《督查工作制度》、《领导干部问责办法(试行)》等制度。三是执行整治用人不正之风的有关规定。健全选人用人问责制,严格执行严重违规用人问题立项调查制度,坚决查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行为,坚决查处各种非组织活动,坚决查处封官许愿、跑风漏气行为,坚决查处突击提拔干部行为,坚决防止和纠正不按《干部任用条例》和有关规定选人用人的问题。坚决整治乱告状、乱造谣、乱诬陷、干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歪风邪气,营造心齐劲足、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四是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制。制定了《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制和追究制暂行办法》,对干部推荐、考察、任用等环节的责任主体、责任内容、责任认定和追究方式作出了具体的规定。试行干部考察全程记实制和考察干部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按照“谁考察,谁负责,谁失察,谁负责”的要求落实责任。

三、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需要突破的重点难点问题

(一)从扩大民主入手,推进干部工作的民主化进程。把扩大民主贯穿于干部工作的全过程,严格按照规定的原则、条件、程序、纪律选拔任用干部。一是扩大推荐提名环节中的民主,把初始提名权交给干部群众;二是扩大征求意见环节中的民主,充分发挥地方党委全体委员把关作用;三是扩大组织考察环节中的民主,坚持同等对待、同一标准,比较分析,优中选优,真正把最优秀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四是扩大决策任用环节中的民主,坚持和完善党委常委会讨论任免干部票决制和全委会对重要干部投票表决制,做到多数人不同意的不提名,多数人不赞成的不通过,切实减少和避免用人失误。

(二)从坚持标准入手,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按照“三个一”要求选人用人,树立“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对一些特别重要的岗位,要选拔那些政治素质强、基层经验丰富、埋头苦干、政治可靠的人,做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

(三)从推进改革入手,努力创新干部工作机制。以扩大民主为改革方向,建立以民主为基本趋向的机制,进一步提高干部工作的公开程度和透明度;以完善考核为关键环节,建立以竞争为基本特征的机制,使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党组织的选拔视野;以推进交流为重要措施,进一步增强干部队伍活力;以加强监督为根本保证,进一步完善制约制度和措施。

(四)从提高能力入手,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干部的培养教育,着力提高干部的能力素质。一要加大培训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促使干部开阔视野,更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强新本领。二要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培养年轻干部。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全面培养锻炼干部。研究制定党政机关公开选调公务员办法,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各级党政机关,真正形成“到基层去、从基层来”的科学培养链。三要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加快后备干部库建设进度,对年龄、民族结构进行优化,确保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有充足的来源。

(五)从规范程序入手,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条例》和省委“三个一”要求。一要强化干部工作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的经常性检查。二要加大监督力度,规范“一把手”用人行为,积极推行“一报告两评议”制度,加强巡视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逐步推行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用人情况离任检查制度。三要完善监督机制,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制度、拟提拔领导干部个人有关情况报告制度。四要坚决查处用人上的违规违纪行为,严格执行严重违规用人问题立项调查制度,坚决防止和纠正不按《干部任用条例》和有关规定选人用人的问题。五要强化干部选拔任用全程监督记实制度,明确监督的主体和责任,建立记实档案,使推荐、考察、酝酿、决定等各个环节都有据可查,保证选人用人的各个环节置于党委和干部群众的监督之下。六要建立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工作协调会议制度,定期不定期就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突出解决好干部工作民主中出现的拉票贿选等问题。

(六)从强化责任入手,严格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制。要建立相关制度和科学有效的机制,保障《条例》及相关规定的落实。一要建立健全落实《条例》及相关规定的责任制度,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二要建立健全落实《条例》的监督检查制度,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贯彻执行《条例》及相关规定的情况要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三要落实好组织人事部门与纪检监察机关等有关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监督员的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加大对干部工作的监督力度。

(七)从加大宣传入手,增加干部工作的透明度。整合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资源,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广泛深入宣传党的干部政策、干部工作法规、干部工作程序、干部工作纪律,通过扎实有效的宣传工作,增加干部工作的透明度,扩大选人用人的公信度,让干部工作自觉接受群众的检验和监督,努力营造干部工作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第七篇 关于市教育内审调研报告550字

去年来,全省各级教育内部审计机构和广大审计人员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审计方针政策,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这一中心任务,积极开展各项审计业务,及时发现和纠正经费开支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堵塞管理漏洞,防范经济风险,强化内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职能部门作用,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绩,促进了全省教育事业的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同时,教育内审工作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与问题。近日围绕全省教育内审情况特别是联动工作机制实施情况,我们开展了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市教育内审基本情况及现阶段实施联动机制取得的成效

(一)基本情况

教育内部审计工作逐步纳入各级各类教育部门的重要工作日程,主要领导非常重视教育审计工作。各基层教育机构的内部审计机构多数在一把手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已基本形成覆盖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审计工作网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从各方面采取得力措施,不断加大教育审计工作力度,加速推进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各项改革,在教育审计工作的领导体制、规章制度、理论研究以及队伍建设等方面均作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总之,教育审计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第八篇 高校两学一做调研报告1200字

本人在院工作近一年,后定在___外科工作,在科室领导关心及科室同志的帮助下,很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使自己较快的熟悉新的工作环境,在政治思想、专业技术及生活作风等方面取得较大的进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拥护中国___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学习和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思想、政治及行动上与___高度保持一致;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能积极参加政治学习,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始终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的侵袭,忠于职守,踏实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道德水平,服务态度端正,热情为伤病员服务。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作风正派,能自觉遵纪守法,认真执行上级的指示、命令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组织,能认真履行职责和各项制度。待人真诚,尊重领导,积极配合领导及同事的工作。团结协作精神好,与周围同志关系融洽,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二、为部队伤病员方面。

我作为一名军医,为部队伤病员服务,是责任,也是义务。部队医院的存在,关键体现在为部队伤病员的服务水平上,在医疗工作中,始终坚持把对部队伤病员的治疗和管理始终放在第一位。在急诊接诊部队病人,要耐心全面为官兵查体检查,同时进行宣讲军事训练中预防事项,让他们来院好好的看病查体,回部队安安心心进行军事训练。在病房期间,多查房,多交流,了解部队官兵患者的想法,进行有效的治疗及思想上开导。作为部队医院中的军医,坚决树立为部队、为伤病员服务的思想,解决切实他们的困难。

三、专业水平方面。

以前曾在大外科工作,专业性不强,但外科基础较全面,基本功较扎实。在研究生期间,在骨科专业方面有较全面、较系统的了解。但是动手能力与书本知识有一定差距,加强知识在临床工作中的运用与实践,在骨科专业技术水平方面有较大的提高。在工作中不断丰富自己的临床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在处理伤病员的过程中,能严格按照医疗操作常规进行。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对伤病员的处理得当,从未发生医疗事故及差错。外科是一个协作的团队,离不开科室之间,同事之间配合。作为一名新同志,时刻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精神饱满,不断学习。

四、生活作风方面。

作为一名干部,在八小时之外,严格要求自已,遵守法纪法规、军队条令条例以及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令行禁止,不参与黄赌毒场所,保持良好的军人形象。做为一名军人,遵守保密制度,不向外泄密我军情报。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的成绩,但离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在实际操作及论文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能胜任本专业工作,任重道远,本人决心更加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加强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论文质量,争取为科室、医院建设、为部队的医疗卫生事业多做贡献。

第九篇 药品质量分析调研报告2700字

__~__年,在市局的统一领导和统筹安排下,全市各市、县、分局及直属单位认真贯彻《药品管理法》和《药品质量监督抽验管理规定》,坚持监督检查和抽样检验相结合,加强抽样的靶向性、针对性,严格药品抽验程序,以最小的抽验成本,达到了最大的抽验效能。按照省局下达的任务,对全市范围内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进行了监督抽样,保证了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有效。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药品监督抽验的不合格率,为今后的药品抽验工作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现将我市__~__年度药品质量情况分析如下:

一、 药品抽验完成情况

__~__年总计抽验化学药、生化药、抗生素、中成药、中药材、中药饮片2620批。其中不合格药品277批,抽验不合格率10.6%。其中计划性抽验2210批,不合格药品84批,不合格率3.8%。日常监督抽验410批,不合格药品193批,不合格率47.1%。

铁力市抽验药品496批,不合格药品66批,不合格率13.3%。

嘉荫县抽验药品183批,不合格药品24批,不合格率13.1%。

一分局抽验药品172批,不合格药品31批,不合格率18.0%。

二分局抽验药品380批,不合格药品26批,不合格率6.8%。

三分局抽验药品182批,不合格药品41批,不合格率22.5%。

稽查队抽验药品388批,不合格药品56批,不合格率14.4%。

药检所抽验药品818批,不合格药品33批,不合格率4.0%。

药品抽验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是:

三分局>一分局>稽查队>铁力市>嘉荫县>二分局>药检所

(一)计划抽验

三年共完成计划抽验2210批,不合格药品84批,不合格率3.8%。

按抽验单位分类:

1、 从生产单位抽验2批,不合格率为0。

2、 从经营单位抽验1330批,不合格药品48批,不合格率为3.6%。

3、 从使用单位抽验880批,不合格药品36批,不合格率为4.1%。

按药品分类:

1、 抽验化学药品648批,不合格率为0。

2、 抽验抗生素药品274批,不合格率为0。

3、 抽验生化药品9批,不合格率为0。

4、 抽验中成药708批,不合格药品35批,不合格率为4.9%。

5、 抽验中药材、中药饮片571批,不合格药品49批,不合格率8.6%。

(二)日常监督抽验

三年共完成日常监督抽验410批,不合格药品193批,不合格率47.1%。

按抽验单位分类:

1、从生产单位抽验37批,不合药品8批,不合格率为21.6%。

2、 经营单位抽验192批,不合药品76批,不合格率为39.6%。

3、 从使用单位抽验181批,不合格药品109批,不合格率为60.2%。

按药品分类:

1、抽验化学药品81批,不合药品15批,不合格率为18.5%。

2、抽验抗生素药品24批,不合药品3批,不合格率为12.5%。

3、抽验生化药品2批,不合格率为0。

4、抽验中成药115批,不合格药品37批,不合格率为32.2%。

5、抽验中药材、中药饮片188批,不合格药品138批,不合格率73.4%。

二、 药品抽验质量分析

(一)计划抽验质量分析

以抽验单位分类:

使用单位不合格率为4.1%,经营单位不合格率为3.6%,生产单位不合格率为0。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是:使用单位>经营单位>生产单位

以药品分类:

中药材、中药饮片不合格率8.6%。中成药不合格率为4.9%、化学药品、生化药品、抗生素不合格率均为0。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是:中药饮片>中成药>抗生素、化学药品、生化药品

(二)日常监督抽验质量分析

以抽样单位分类:

使用单位不合格率为60.2%,经营单位不合格率为39.6%,生产单位不合格率为21.6%。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是:使用单位>经营单位>生产单位

以药品分类:

中药材、中药饮片不合格率为73.4%,中成药不合格率32.2%,化学药品不合格率为18.5%、抗生素不合格率为12.5%、生化药品不合格率为0。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是: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

从三年的药品抽验结果来看,药品生产企业的药品抽验合格率较高,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对药品生产企业实施gmp认证的结果和生产企业仪器设备和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药品经营企业中批发企业的药品抽验合格率较高,也是因为通过gsp认证,企业的质量观念逐渐增强,药品质量有了显著提高。而个体药店的药品抽验不合格率偏高的主要原因是药店人员业务素质偏低,专业人员缺乏,质量意识不强所致。

医疗机构中的药品不合格率较高,也主要集中在中药材、中药饮片,主要原因为医疗机构中的中药专业人员偏少,业务能力差,把关不严造成的;基层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

所有的涉药单位存在的共性问题:一是中药专业人才紧缺,人员素质偏低,中药鉴别力量薄弱是导致中药饮片假劣药频发的主要因素。二是基层单位对药品外包装识别能力较差,形成一种只注重进货渠道,不问药品质量的现象严重。三是药品购进储存保管不能按照药品性能进行阴凉、冷藏保管。达不到要求,无温控养护设备。

三、假劣药品情况分析

1.县及县级以下药品经营、使用单位的假劣药品依然较多。

2.中药饮片假劣药品明显超过其它药品。

3.炮制不合格及贮存变质不合格率较高。

4.边远山区、村、屯、个体诊所化学药品、抗生素假劣药多于一般药品。

5.名优厂家生产的名牌药品假冒多于普通厂家生产的药品。

6.常用畅销药品多于滞销药品。

7.非药品冒充药品,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现象在乡以下诊所(林场卫生所)多见。

四、防止假劣药发生的措施

1.加强调研工作,深入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了解该企业基本情况,掌握薄弱环节,全方位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2. 针对我市中药饮片假劣药高发及中药专业人才不足等特点,广泛开展技术培训,方式有集中培训,现场实物教学等,义务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全面提高各企业专业素质。

3. 建立常用药品、正品、伪品实物档案,为鉴别药品的真伪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五、今后药品抽验工作应采取的对策

根据对三年来我市药品质量情况统计分析,我们认为在今后的药品抽验工作中,应采取以下对策进行抽验,以提高药品监督抽验的不合格率。

1、应以边远山区、村、屯、个体诊所(林场卫生所)为重点抽验对象。这些单位化学药品、抗生素假劣药多于一般药品。

2、应以条件较差的个体药店(尤其是经营中药饮片的)和个体中医诊所为重点抽验对象。这些单位是假劣中药饮片的高发区。

3、对中成药,特别是降糖类、调血脂类、补肾壮阳类进行重点抽验,以防不法分子非法添加化学药。

4、充分利用好药品快检箱来进行药品快速鉴别筛查工作,用以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检验成本。

5、根据现已掌握的信息,针对药品的某项进行抽验,如对释放度(阿司匹林肠溶片、河北瑞森)、装量差异(维生素e烟酸酯胶囊、哈药六厂)、含量测定(多潘立酮片、标识西安杨森)、微生物限度(舒肝健胃丸、河南鹤壁)、(防风通圣丸、河南百泉)、(三七伤药片、吉林跨海)等进行专项考察抽验,既可减少药品的抽验数量,又能降低检验成本。

今后在药品抽验工作中,我们应将继续加大对中药材、中药饮片、抗生素类药品和医疗单位的抽验力度,加大对基层药品抽验力度,扩大抽验覆盖面。

第十篇 电商产业调研报告5600字

摘要:作为国家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成都市已基本搭建起了较为完善的电子商务发展框架,表现出由起步发展阶段向提速发展阶段迈进的特征。但由于发展时间短,市场主体较弱、服务配套不完善、政策有效性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依然存在。本文对成都市电子商务发展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根本问题,提出推进成都市电子商务突破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电子商务;现状;成都

今年上半年,为全面掌握成都市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市经济发展研究院相关人员随同市发改委调研组先后对我市部分电子商务集聚区、楼宇进行了深入调研,对了解全市电子商务发展情况,及时反映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问题与困难,制定应对措施,推进产业突破发展提供依据。

一、成都市电子商务发展基本情况

作为国家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成都市已基本搭建起了较为完善的电子商务发展框架,表现出由起步发展阶段向提速发展阶段迈进的特征。

(一)增长速度较快

成都电子商务发展虽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2023年,成都市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4000亿元,较2023年增长12倍以上;网络零售总额超过350亿元,同比增长45.8%;移动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270亿元,移动支付较2023年增长18.5倍,成为全国手机支付用户发展最快、应用最全面的地区之一。全市电子商务应用企业累计超过8000家,基于淘宝网创业的网商估计超10万家,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超过50%。

(二)移动电子商务比较优势凸显

2023年,成都市移动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70亿元,成功引入中国银联移动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移动支付两年内增长了18.5倍,成为全国手机支付用户发展最快、应用最全面的城市之一。近期拟结合中国银联新一阶段的基地建设规划,建立移动电子商务领域的“创新工场”,搭建面向全国的开放平台。成都采用的中国银联近场移动支付标准已正式成为国家标准,中国银联全国手机支付平台的核心远程支付技术也由本土移动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基于本土企业的核心技术支撑,正快速向金融ic卡、电子票据和云计算等 具有时代前瞻性、技术领先性的新领域扩张,显示出了良好的跨界发展势头。成都已成功举办了三届移动电子商务主题年会,城市对外影响力不断扩大,为打造移动电子商务服务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初步形成以银联移动支付为主导的“支付+平台”的移动电子商务新兴发展模式。

(三)市场主体逐步壮大

成都坚持“对外引进”和“本土培育”两条腿走路。一方面,通过招大引强,引进大型龙头企业取得成效。韩国sk集团、荷兰travi_、华智科技、京东商城西部运营中心、阿里巴巴西部基地等一批国内外大型龙头企业和重大产业化项目已落户成都。截至2023年底,在成都投资成立区域总部以及运营中心的电子商务领军企业近30家,其中注册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的超过10家。另一方面,通过培育扶持,本土特色应用平台发展壮大。中药材天地网、九正建材网、新华文轩、搜啦网等一批本地特色应用平台发展壮大,逐渐辐射全国,涵盖中药材、建材家具、图书出版、数码家电、化工医药等行业领域。其中,中药材天地网、九正科技和新华文轩3家企业获评2023~2023年度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四)载体建设加快推进

全市规划建设了一批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和专业楼宇,产业发展载体体量颇大。包括电子科大服务外包和电子商务产业园区、锦江区电子商务产业园、成都海峡两岸科技园、高新区淘宝创业园、武侯西部鞋都等6个省级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以及财富又一城、天府软件园、青羊总部基地、青羊优品天地、锦江汇融国际、西部智谷、sbi创业街、海科创业园等一批楼宇。同时,依托载体的企业培育发展模式也在不断创新。 如锦江区政府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在汇融国际租赁一千余平方米的空间建立电子商务企业孵化器,通过多方比选,选取运营专业、经验丰富的果岭国际作为管理运营机构,为小微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发展平台。

(五)产业发展环境优化

电子商务是成都市明确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直接参与电子商务规划编制、政策制定、项目协调和产业推进,在全市形成了优先发展、高端发展的氛围与合力。相继出台了《成都市电子商务发展规划(2023-2023)》《加快促进成都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3)》《关于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的实施意见》等规划、政策、意见,全市电子商务发展引导专项资金从2023年的680万到2023年的6000万,对推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双流国际机场晋升全国第四机场,直达欧洲的蓉欧快铁实现双向运营等,现代物流对电子商务加速发展提供了更加强劲的支撑。同时,通过启动光网城市建设,全面提升网络传输能力,推进人流密集区域的wifi全覆盖等,为电子商务应用发展提供信息基础设施硬件保障。

二、成都市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总体规模相对较小

与国内电子商务发达城市相比,成都电子商务总量规模仍相对较小,与排名第一的杭州相比,成都电子商务交易额不及其1/3 ,占全国比重低于杭州近10个百分点,差距较大。成都网络零售总额占全国比重为1.9%,分别低杭州和上海5.7、5.2个百分点,网络零售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贡献还较小,占比处于全国较低水平;成都电子商务交易额占全市社消总额的比重仅为7.5%,网络零售渗透率偏低,电子商务对商品销售的拉动作用较弱。

(二)本土龙头企业缺乏

成都电子商务大型企业多为引进型,本土龙头型电商企业和电子商务服务型知名企业欠缺,本土电商企业及电子商务服务型企业规模均较小。以成都九正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为例,虽然在本地业务发展较好、规模较大,旗下的九正建材网在国内也具有一定知名度,但相较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其实力和影响力仍然较弱。据悉全市行业性应用平台粗略估计有200余家,除中药材天地网、搜材网、铁公鸡网上钢铁商城、九正建材网等在全国范围内有一定知名度外,其它行业性平台规模小,可持续盈利的能力仍然较弱。同时,基于传统批发市场(家电、家具、五金、机电、建材)的电商化和电商平台化发展步伐缓慢,相较国内电子商务发达城市,成都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本土中小型电子商务企业和电子商务平台企业的培育、孵化力度。

(三)载体专业化、链式聚集不足

虽然全市范围内已规划建设了一批电子商务专业园区和楼宇,但在推动电子商务企业向园区、楼宇聚集上缺乏统筹力,部分专业楼宇入驻企业类型较为混杂,专业化指向不足。如财富又一城入驻的电子商务企业,租赁楼宇面积仅为楼宇总面积的37.05%,其它均为非电子商务企业租赁。同时,全市电子商务专业园区内的电商企业大多仅为产业链某一环节类企业在物理空间上的聚集,而非电子商务全产业链上企业的链式、生态聚集。目前电商企业产业链上游企业(技术研发等专业服务),电子商务企业,电子商务平台企业以及电子商务产业链下游企业(物流、支付等专业服务)在某个园区或楼宇链式聚集发展的态势仍未显现。

(四)配套服务不完善

由于电子商务行业的特殊性,仓储、交通、物流、商务等配套条件是影响电商企业选址的重要因素。如新都区在全市具有较优的仓储物流条件,在大丰镇的美好小区自发形成了小微网商集聚区;而温江淘宝创业园,虽前期通过政策优惠促进了一批网商集聚,但随着园区安全管理的日益严格,要求网商将办公与仓储功能相分离,而园区周边又缺乏与之配套的仓储条件,致使一批网商搬迁。可见,要实现全市电子商务产业的合理布局,必须要有清晰的定位与明确的发展重点,根据不同服务对象的现实需求,前瞻性的规划建设相应的仓储物流配送设施或发展技术服务、中介服务等商务配套服务,形成与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相匹配的支撑服务体系。

(五)体制机制有待优化

目前全市共有三家市级层面的行业协会,包括成都市电子商务企业协会、成都市电子商务协会、成都市农村电子商务协会,以及部分区(市)县层面的电子商务协会,各个协会之间、市级与区级协会之间尚未形成统筹协作的机制,不仅容易造成各个协会在为会员企业搭建交流平台、举办培训活动等方面的资源分散与效率损失,而且还由于各协会入会门槛的问题,影响了大部分小微电商企业入会积极性,不利于行业协会在行业统计、监督管理、诚信环境建设、倡导企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发挥。另外,据企业反映,目前电子商务扶持政策申报门槛较高,一些中小企业往往达不到扶持标准,而这类企业往往又是最迫切需要资金扶持的对象;就算达到扶持标准的,又可能因申报要提交大量材料、程序繁锁造成企业要投入过多人力、物力、财力,导致部分企业宁愿放弃申报。可见,当前制定的电子商务扶持政策对中小型电商企业需求的关注有所不足。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近年来成都市电子商务发展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由于发展时间短,市场主体较弱、服务配套不完善、政策有效性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依然存在,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不再是技术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电子商务,尤其需要政府担当起引导与扶持、管理与监督的重任,及时解决电子商务发展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实现电子商务突破式发展。

三、推进成都市电子商务突破发展的几点建议

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快速弥补电子商务发展中的短板为目标,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引导、扶持、规范电子商务的发展。

(一)全力壮大市场主体

一是要积极扶持壮大品牌电商企业。继续做大做强中药材、九正建材、新华文轩等一批知名电商平台,支持拥有一定品牌影响的企业以自身现有业务为核心,吸纳不同环节的服务商加盟,形成品牌电商服务体系。鼓励扶持有条件的电商企业承接市外、省外业务,或者到省外设立分支机构,拓展业务空间。引导具备条件的综合性和行业性信息服务平台向集信息服务、交易和支付一体化的电子商务平台转型。二是要扶持培育中小型电商。围绕农业、餐饮业、旅游业、教育培训、专业市场、跨境电商等特色领域培育一批专业性电子商务平台,带动全市中小企业电商应用。积极培育发展代运营、网络推广、数据分析和售后等服务,提升网络市场的拓展能力。在技术、仓储、代运营等各领域分别选择一批优秀服务企业,推动其与第三方电商平台及上游应用企业的业务衔接,在全市努力形成一批电商服务骨干企业。三是要推动全市小微网商抱团集聚发展。借鉴学习国内一些城市做法,与国内知名团购网站、阿里巴巴、淘宝等第三方平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依托政府力量为分散化的、销售本地特色产品的大量网商搭建起共同营销的平台。

(二)提升专业园区发展质效

一是要创新园区服务模式。在全市逐步推广锦江区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参与或承接专业园区的运营管理,提升电商服务专业化水平。针对量大面广的网商,优化仓储管理服务,积极向统一采购、配送、售后以及研发设计等服务发展,在营销渠道建设、仓储物流、在线金融、网销培训等领域为广大网商提供一站式服务。二是要提升专业园区(楼宇)的专业化指向。为有效促进电子商务网商、软件商、运营服务商等市场主体在园区或楼宇的集聚发展,建议电子商务市级主管部门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加强与省、市工商、税务等部门的政务合作,共同促进园区、楼宇管理运营方与专业招商机构、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商会)等建立联动招商的良性机制。建议根据企业入驻率分档给予一次性奖励,对入驻网商的办公和仓储用房给予一定比例的租金补助等。三是要加快推进专业园区项目建设。结合全市专业市场、物流园区布局,支持具有重大影响、符合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方向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建设项目纳入年度全市重点项目库,建议在项目用地、土地用途变更、建设问题协调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对项目建设方的仓储、物流等配套设施投入按一定比例给予补助等。

(三)加快电商诚信体系建设

一是依托社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加大对成都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的资金扶持,逐步扩大协会成员范围与规模。鼓励协会与第三方机构开展合作,以企业基本信息、经营执照、质量和服务认证、商品信息、商标、商品条码等为条件,开展成都市诚信网商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工作。鼓励行业协会开展国内外交流,学习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支持电子商务企业组建企业信用自律组织,提高电商企业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能力,促进同行合作共赢,发挥社会组织在行业自律、营造诚信环境及协调、服务等方面的作用。二是提高信用数据的市场透明度。加强工商、税务、食药监、质监、银行等相关领域机构的协作,建立相关部门信用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拓宽对企业和个人信息的正常获取和检索途径。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按照独立、公正、客观原则,建立电子商务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和经营主体开展信用评价与认证服务。根据电子商务在身份认证、信息比对、电子签约、网络支付、物流配送、产品质量等主要环节的信用特征,形成完整的电子商务信用信息服务系统。

(四)强化产业发展支撑

一是进一步优化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结合市级物流基础设施布局,鼓励建设现代化、集约型的物流配送基地,鼓励发展基于移动定位、物联网等技术的现代化物流配送服务。支持电子商务企业、物流配送企业、连锁超市和社区服务组织建立社区终端共同配送服务网络。二是加强专业人才培养。鼓励和扶持企业根据自身实际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为企业授课,与高校、研究机构联合开展应用型人才培训和入职培训,鼓励企业和相关人员参加行业协会和其它相关社会培训机构举办的各类交流和培训活动。整合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以及淘宝大学等专业培训机构的师资资源,形成“成都市电子商务专家资源库”,为本地电商提供便捷的专家咨询服务。加大对成都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的资金扶持,鼓励其持续开办“网商大讲堂”、“电子商务企业家沙龙”等活动,拓宽人才培育渠道。三是进一步完善统计调查体系。根据成都市电子商务发展特点,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统计方法制度和统计监测体系。建议以全市各区(市)县为单位,开展电商企业的摸底调查工作,积极会同统计等部门,对各区(市)县内的电商企业数量、服务内容及经营情况等定期进行统计,及时全面反映全市电子商务在各产业部门的发展规模、结构变化、发展水平和趋势等。

调研报告核心问题十篇

一、调查背景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它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可以集中反映我们国家所追求的价值尺度和文化观念。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12个词、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它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大学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调研范文

  • 种植调研报告(5篇)
  • 种植调研报告(5篇)132人关注

    栽培各种农作物以及取得植物性产品的农业生产部门,种植业是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供您参考!为了调整优化全县 ...[更多]

  • 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15篇)
  • 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报告(15篇)131人关注

    乡局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1一、乡局级后备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选拔机制不尽完善。一是在后备干部的资格准入上,还没有和《公务员法》的规定配套起来。 ...[更多]

  •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4篇)
  • 市场监管调研报告(4篇)127人关注

    1998年国务院进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来,实行政府粮食行政管理职能与粮食企业经营的分离。粮食行政主管部门与粮食企业在人、财、物等方面彻底脱钩,不再参与粮食经营 ...[更多]

  • 村土地流转调研报告(12篇)
  • 村土地流转调研报告(12篇)124人关注

    行政村位于乡北4公里处,辖、积善村2个自然村。全村共有291户,822人,其中五保户6人,低保户104人,特困家庭5户。全村劳力483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285人。村领导班子3人,村党 ...[更多]

  • 发展现状调研报告(15篇)
  • 发展现状调研报告(15篇)124人关注

    “”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县旅游业呈强劲发展势头。五年来,共接待国内游客336.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9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 ...[更多]

  • 民警调研报告(5篇)
  • 民警调研报告(5篇)123人关注

    为了切实加强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有针对性地研究分析公安民警思想状况,有力服务公安工作开展,我局在日常了解掌握的基础上,采取召开座谈会、访谈、谈心等形式,深入调查了 ...[更多]

  • 市调调研报告(6篇)
  • 市调调研报告(6篇)122人关注

    全国文明城市,简称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坚持科学发展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举止文明 ...[更多]

  • 财政局调研报告(5篇)
  • 财政局调研报告(5篇)121人关注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该县发展步伐,对财政工作提出新目标,也对财政干部队伍素质提出了新要求。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日益繁重的财政任务,如何以发展的观点、创 ...[更多]

  • 交通现状调研报告(3篇)
  • 交通现状调研报告(3篇)120人关注

    为解决城市道路交通堵塞,让道路畅通,城市美丽起来,提升城市品位,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我特地对城市道路交通堵塞进行调研,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城市道路交通现状与原因 ...[更多]

  • 社会保障调研报告(13篇)
  • 社会保障调研报告(13篇)119人关注

    这是我们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或疑虑,也是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解释。2011年,#039;民生#039;成为中国网络的第一关键词。岁末年初,我们预言了这个关键词在2011年最好的 ...[更多]

调研报告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