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关于沿海基地消防工作的调查报告
一、当前xx沿海产业基地消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xx市位于渤海辽东湾东北岸,是全国重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东北第二大港口,也是东北内陆最近的出海口。依托国家级主枢纽港xx港的优越条件、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腹地良好的产业基础,xx成为承接全球产业转移、呼应国家沿海发展战略、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发展沿海强省的前沿阵地,是xx乃至东北地区最具战略价值的区域之一。经过开发,xx沿海产业基地的快速发展,给消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xx沿海产业基地的开发,是一个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的过程,加上招商引资的不确定性和渐进性,少数主管单位急于上项目、早投产,于是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在xx沿海产业基地开发建设中,有的单位和集体没有制定科学的消防建设规划,又没有对xx沿海产业基地的产业项目准确定位,导致自家消防规划不尽合理;
二是个别单位消防安全设施与生产设施不配套,规划建设不同步。许多个私企业在规划建造厂房、库房和办公用房时,没有依法向公安消防机构申报消防设计审核和验收,出现建筑耐火等级低、防火间距不足、消防水源缺少等火灾隐患。有的建设未将消防基础设施纳入整体规划,消火栓总数不足;有的虽然接通了水源,但管网的直径小,不符合消防供水要求;还有的企业已经投产,但整个厂区内无任何消防设施,有的虽配有灭火器材,但数量少,工作人员也不会使用;
三是有的经营业主消防法律意识淡薄,违章生产、违规操作现象屡禁不止。一些个私企业经营业主对消防安全缺乏认识,摆不正企业发展与安全生产的关系,贪图眼前小利,忽视安全成本投入,对职工缺少安全生产知识的教育培训,相当部分园区职工对防火知识一无所知,存在严重的违章行为和安全隐患。有的单位出现用铜线代替保险丝的严重违章现象。多数个私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无人抓、无人管,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工作措施不到位,安全工作处于游离状态。
二、做好沿海工业园区消防工作的对策及措施
面对经济发展布局的重大调整和即将到来的高速发展期,市政府和公安消防部门必须从xx沿海基地消防安全现状出发,积极转变观念,采取应对措施,切实做好服务工作,确保消防工作跟上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步伐,为全市乃至全省经济的大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增强服务意识,加快xx沿海基地消防规划编制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树立消防安全工作也出生产力的观念,强化服务意识,确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思想,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为地方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消防安全服务和保障。各级消防部门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xx省消防条例》《xx省政府关于加强消防工作实施意见》《港口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为依据,坚持高起点规划,编制出既符合实际又适度超前的沿海地区消防专业规划,使xx沿海基地功能布局、消防基础设施、消防队伍建设有章可循。对已经建成的园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本着适度整改、全面完善、重点防范的基本原则,开展一次消防隐患陈帐老帐的清理工作,对消防安全隐患逐一落实责任人,实行跟踪督办,同时加大消防监督力度,确保不发生新的欠帐。对新建园区坚持源头把关,严格依照消防规划,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确保消防站、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消防通信等基础设施与其他市政设施同步,坚决防止新生消防安全隐患。
二是明确责任,强化措施,规范消防安全管理。进一步明确分工,强化责任,全面加大消防安全监督整改力度,不断提高消防工作社会化程度。要督促企业制定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划分消防安全责任区,明确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明晰消防安全职责,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网络,切实抓好企业经营者的消防安全培训,制定严格规范的培训制度。对所有特殊工种人员,必须坚持先培训,后考试,领证上岗原则。要督促企业经营者经常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和灭火技能的教育培训,使其掌握必备的自防自救知识。要针对消防工作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采取配套措施,进一步规范沿海工业园区的消防安全管理,保证公安部第61号令的有效落实,确保整个xx沿海基地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下健康有序发展。
三是以发展派出所联防消防队为契机,逐步建立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消防发展机制。随着xx沿海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原有的消防体制和消防力量、车辆装备已远不能适应经济建设的要求,因此要按照《消防站建设标准》《消防特勤队(站)装备配备标准》和《消防员防护装备配备标准》,进一步加强消防队建设,在加大装备和经费投入的同时,积极发展派出所联防消防队,逐步配备必要的扑救化工、高层火灾的特种车辆器材和个人防护装备,切实提高处置各种恶性化学灾害事故和高层火灾事故的能力。同时,积极筹建多种形式专职消防队,努力解决专业消防队员人数不足的矛盾,以不断提高xx沿海基地火灾的扑救能力。
四是认真研制海上灾害事故处置预案,建立海上灾害处置联动机制。针对沿海港口船舶聚集、船民防范意识差、火灾隐患多以及扑救难度大的特点,沿海地区应尽快研究制定由政府统一领导,各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海上灾害事故处置联动机制和联合处置预案,及时添购消防艇等水上灭火救援装备,进一步完善通讯导航设施,为船舶提供更为可靠的气象、导航、海上救助、灭火、抗灾等方面的服务,保障船舶特别是渔船在捕捞期间的安全,促进港口经济快速发展。
第2篇 关于教学基地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文是针对我国高职高专院校会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现状的调查。调查的对象是高职高专院校,调查的内容包括实践教学环境、实践教学过程、实训指导教师、实训效果评价和实训教材五方面,旨在客观地反映当前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现状,供决策借鉴。
一、调查对象和方式、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全国部分高职高专院校,涵盖了河北、浙江、河南、山东、江苏、广西、四川、安徽、北京、重庆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1所院校,涉及了会计、会计电算化和财务管理三个专业。
(二)调查方式及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结合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以及询问法等主要调查方法完成了调查数据和信息的搜集工作。
本调查一共发放调查问卷43份,收回问卷41份,回收率为95%。调查期限从XX年10月到12月,历时三个月。问卷涉及到19个省份的部分高职院校,覆盖面较广,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为掌握兄弟院校会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详细情况,课题组成员分别实地走访了几个在教育部人才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的高职院校,从他们那里我们获得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针对以上调查问卷中填写不祥的事项,我们还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进行了询问式的补充。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目的是了解高职高专院校会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实际状况,在调查问卷中围绕实践教学环境、实践教学过程、实训指导教师、实训效果评价和实训教材五方面问题展开。
(一)实践教学环境
对目前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环境的现状,这次从校内会计实训室的设备配置和校外实习基地两个方面进行调查。在校内实训设备配置上,41所高职院校中有92.68%的院校拥有会计实训专用机房,95.12%的院校会计实训室配有多媒体设备,73.17%的院校使用会计教学软件;对校外实习基地,主要围绕基地的数量、学生实习次数和人数等进行调查, 41.46%的院校拥有3——5个校外实习基地,21.95%的院校有7个以上校外实习基地(见表1);19.51%的院校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实习的年次数为0,56.10%的院校年次数为1次,19.51%的院校年次数为2次(见表2);75.61%的院校是根据每个实习基地的规模大小安排学生人数不等,4.87%的院校安排10-15人(见表3)。上述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重视会计校内实训的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备,也意识到会计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但在安排学生校外实习次数、人数方面受到一定限制,不能保证每个学生进入企业,观摩和学习。
(二)实践教学运作过程
对会计实践教学过程的调查,这次是从实践教学环节、方式、内容和考核方式进行的。在被调查的41所高职院校中,有36.58%的院校认为会计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堂实训、社会调查、校内外实习基地实习、毕业论文等,14.63%的院校认为会计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堂实训、校内外实习基地实习、撰写毕业论文,另有9.76%的院校仅包括课堂实训、校内外实习基地实习等三个环节;65.09%的院校认为会计实践教学方式是随堂实训与集中设置课程相结合方式;在实践教学具体运作中,60.98%的院校是先手工核算实训,后电算化实训,二者结合进行,29.27%的院校是手工核算实训或电算化实训;48.78%的院校在会计模拟实习时不划分具体岗位,19.51%的院校分出纳、核算、成本核算、报表等工作岗位分工操作;56.10%的院校认为随堂实训教学内容包含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填制和审核、会计账簿登记、会计报表编制等四项基本内容,34.14%的院校也将撰写财务分析报告,作为课堂实训内容。说明多数高职院校将课堂实训、校内外实习基地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实践教学方式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手工核算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相结合;会计模拟实习还不能较好地满足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在实训教学内容上,注重会计凭证填制和审核、会计账簿登记、会计报表编制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对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还不够重视。
(三)实训教师指标
高职院校的教师除了要具备普通高校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外,根据其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的特殊性的要求,还要同时具备实践教学能力、操作演示能力等。因此,这次重点从“教师素质”、 “会计实践经历”两方面展开调查, 在调查会计实训指导教师素质时,被调查的41所高职院校中,实训教师既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又具有双师型素质的仅占29.27%;在企业有2年以上实践工作经验的只占12.19%;在实训指导教师的配备上,有60.98%的学校配备有专职的会计实训指导教师,有39.02%的学校没有专职实训教师;在调查会计实训指导教师是否从事过会计等相关岗位工作时,87.8%的院校会计实训指导教师曾经从事过会计等相关岗位工作,只有12.2%的会计实训指导教师未从事过会计相关岗位工作;92.68%的院校认为会计实训指导教师应定期到实际岗位进行实习,只有7.32%持否定意见;70.73%的院校有制度规定会计实训指导教师到实际岗位实习,29.27%是没有制度规定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被调查的41所高职院校中100%都认为会计实训指导教师应具有熟练运用财务软件的能力(见下图);上述调查结果显示 ,各高职院校普遍加强了实训指导教师的培养和相关实习制度的建设,大多数高职院校不仅配有专职的实训指导教师,而且很多都曾经从事过会计等相关岗位工作。但是必须看到,具有较高学历又具有较强实践经验的双师型素质教师却十分缺乏,特别是在企业有2年以上实践工作经验的实训指导教师更少。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实训指导教师熟练运用财务软件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四)会计实训教材
会计实践性教学的教材是对学生进行会计专业技能培训的依据,因此会计实训教材应体现指导性、可操作性及渐进性。在被调查的41所高职院校中,70.73%的院校使用的会计模拟实训教材与所授课程的理论教材配套,模拟实训教材与理论教材不配套的占29.27%;在会计实训教材采用的账务处理程序中,选择记账凭证核算程序和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的分别占41.46%。说明大多数高职院校比较注重实训教材与所授课程理论教材的配套使用,并且普遍采用记账凭证核算程序和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进行实训,而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应用较少。
(五)实训效果评价
在课堂教学的实践教学考核方式中,46.34%选择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形式;还有26.83%选择除以上三种以外还外加题库抽题单独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进行。选择题库抽题单独实践操作考核和其他选项的各占12.19%和14.64%。当问到学生在校外实习,实习成绩是否完全根据用人单位出具的实习鉴定给出时,肯定回答的占29.27%,否定的为70.73%。以上数据说明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能够与其教学内容及学生应具备的基本会计实践能力相结合,但方法单一;而在学生实习效果的考核与评价上忽视了用人单位意见的重要性和权威性。
三、调研的局限性
本次调查受调查者知识水平和客观条件的限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有的调查对象未涉及用人单位,使此次调查只是反映出培养方——高职高专院校目前会计实践性教学的现状,未能反映出用人方——企事业单位会计人才需求的情况。本次调查能够为同类课题的研究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从而在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相关研究领域做一个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第3篇 大学生暑期农业基地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活动内容:给西瓜除草,摘西瓜,荷塘除草
6月11日上午,我们3人坐上汽车奔赴目的地xx的一家西瓜种植基地。到达基地,首先映入眼前的是大片的西瓜大棚。
一大早,我们3人在一位叔叔的带领下,向西瓜棚出发。我们先参观了一圈,然后,开始帮助当地的叔叔阿姨给西瓜除草。 除杂草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活,小草都是那么的坚韧,可别小看这些小草,它们的根已深深地抓住了大地,大家都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积极认真地把地里的杂草给除了。
除过杂草之后,我们便又换了一个大棚,开始进行摘西瓜活动了。大棚里的西瓜可真大,一个个都长得特别性感。这里的西瓜有三个品种。我们从颜色上便可以看出啦,有黄色的,深绿色的,浅绿色的。西瓜地看着和别的地方没有什么两样,但是,进去就要小心了,你有可以一脚把它们踢坏,听到这里,我有一点不敢进去了,叔叔说,看到西瓜后不要马上就摘,要拍一拍,看一看有没有熟透,熟了才可以摘下来。我们呢?第一次去西瓜地,不会摘,也怕踢坏它们,于是我只好看着叔叔开始动手了,他首先找到一个西瓜拍一拍,然后把西瓜转一了下,看一看有没有熟,听到“咚咚咚”清脆的声音后,用力一拽,终于把一个大西瓜摘下来了,那时叔叔已经满头大汗了,摘了二十几个大西瓜后,我们要回去了,我们也帮他们抱西瓜,西瓜抱在怀里沉沉的,但心里是美滋滋的,因为我们也出一份力。帮助农户车大叔摘西瓜,体验农村生活的艰辛与乐趣。
此次我们下地除草,摘瓜,亲身体验了广大农民的辛勤与不易,同时,我们还了解到当地农业技术还存在一定的落后性。此次体验,培养了我们高中生艰苦奋斗,能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这次的劳作,我们会更加珍惜以及利用我们良好的学习环境,努力学习,将这种能吃苦耐劳的精神利用在学习中;尊重每一个辛勤的农民,尽可能的将我们知道的先进的农业知识传授给他们,改进他们农业生产技术。
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三人一起同甘共苦,一起体验生活,共同解决问题,我们学会了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提高了我们的分析解决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
感谢在这次活动中给予我们帮助的人。
第4篇 设立发展农村青年创业基地调查报告
为整合青年创业资源,健全青年创业体系,解决青年创业融资难。共青团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建立农村青年创业基地,通过提供就业导航、信息服务、技能培训、资金支持等,扶持农村青年创业发展。那么,这种集信息平台、项目平台、培训平台、资金平台为一体的成长平台,是否能有效解决青年创业难题,成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
一、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重要性
创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广大青年是创业就业的主体力量,推动青年创业就业是青年最具体、最紧迫的现实问题,也是共青团组织团结凝聚青年、引导青年有效的载体和途径。农村青年创业基地的建立,不仅为青年创业提供融资、培训、项目等,更重要的还是为青年创业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发展环境。
目前,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在各级政府部门及企业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得到了全面发展,它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搭建创建平台,引导自主就业。农村青年创业基地的建设,最为核心的理念一是教育青年人自食其力,针对不同群体定制不同的培训内容,引导青年树立自主择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二是有利于创业人才和项目库的建设,为创业工作搭建一个丰富的资源平台,基地能把具有创意的项目和掌握一定创业技能的人纳入到这两个资源库中,争取造就一批符合地方产业模式的新项目。
2、争取财政支持,解决融资难题。创业能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这是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现阶段国务院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农村青年创业基地的建立,能为创业青年提供有效支持,这其中包括政府拨款、税收减免、siyb创业培训。特别是青年融资难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关注,建立基地有利于金融机构全面系统的了解辖内青年创业情况和资信等级,针对性地做好创业贷款的发放工作。
3、实现优势互补,获得资源共享。农村青年创业基地以乡镇为单位筹建,实现辖内不同行业集中管理,使青年创业者共同拥有一个创业致富平台。该种模式的运用,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一方面有利于创业青年分享经验、汲取教训,实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创业青年及时获得市场信息,提供一个信息交流平台,从而实现辖内青年自主创业、以老带新,做好传、帮、带,引领地方百姓共同致富。
二、制约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农村青年创业基地作为解决农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成果,在其发展过程中,既存在着诸多优势和机遇,也必须遭遇各种条件的制约。
1、管理成本较高,经营存在风险。尽管有不少部门表示,他们会响应团组织号召,积极支持农村青年创业,筹建农村青年创业基地。但是企业在重视社会效应同时,也时刻关注着成本支出。由于农村地域广阔,有创业需求的青年较为分散,要将他们实现集中管理,必须要有一个固定的经营场所,这期间涉及水费、电费、场地租赁、办公经费等各项费用支出,这些费用由谁来承担,以及今后维系基地正常运转的资金由谁提供,这都是事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融资渠道单一,授信额度偏低。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发放贷款往往要求提供住房等抵押物,农村青年虽有创业热情,但处于起步阶段,没有财富积累,加上部分青年家庭实力有限,又难以提供有效担保。虽然在信贷支农过程中,农村信用社因地制宜推出了农村青年创业贷款这一专项金融产品,但是授信额度相对偏低,5万元信贷资金虽能解决简单种养业需求,倘若遇到科技创新型项目,则也只能杯水车薪。
3、存在惧贷心理,影响基地建设。银行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信贷资金投放以风险可控为前提,但是一些基层信贷人员指出,在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建设过程中,大学生创业贷款项目的风险程度是最高的,一缺有效抵押物,二缺实践能力,一旦产生风险,吃亏的肯定是银行。另外,大多数信贷人员又实行的是模拟利润考核,对小额农业贷款实行包收、包放、包管理,绩效薪酬直接与资产质量挂钩,这也使得他们存在惧贷心理,从而影响基地建设。
4、政策支持不足,制约规模扩张。农村就业问题是国务院重点关注的民生问题,如何发挥基地作用,凝聚团员青年力量,引领新时代农民致富、奔小康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扶持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建设,这不仅仅是团组织和金融部门的工作任务,它的成长更离不开政府及各级部门的关心支持。目前,基地部分产业项目虽获不少优惠政策,但是多数以部门为单位针对-
项目设定,缺少对整个创业基地的专项扶持政策。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优秀青年创业项目难以落户,基地抗风险能力不足。
5、人才难以引进,缺少科技支撑。农村青年创业基地作为一种新型的创业模式,不仅需要在摸索中发展完善,更需要有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参与。但是多数基地地处农村偏远地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且创业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风险。如何能够引入优秀产业项目,留住那些具有专业技能和执业经验的人才,也是关系基地建设成败的一项因素。
第5篇 加强龙头企业基地建设调查报告
我县龙头企业只所以表现出经营好的效益也不稳定;项目对头的开工又不足等不正常现象,其原因就在于龙头企业还没有真正建立起稳定、高效的原料基地。多年来,虽然龙头企业和县、乡政府在基地建设上没少付出,但效果始终不够理想,究其原因,其症结就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一是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所带来的市场经济的波动,使得基地农户从业热情忽高忽低,直接影响到原料基地的稳定程度。二是由于有些企业在基地建设上抓法不力,一些好的项目还没有被农户所认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没有基地的支撑而难以正常进行。三是以种植业作为经营项目的原料生产基地,由于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原料产出能力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四是淡薄的诚信意识,影响了企业与农户的密切合作。
上述问题的存在是利益关系调节失当的必然结果。只要我们严格遵循市场规律,实现经济利益的合理分配,那么一切困难和问题都将会被克服,基于这样的认识,下面,仅就如何从调节经济利益入手、加强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建议如下:
二、维护农户利益。合理承担风险,靠让利于民来巩固基地。企业要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千方百计规避化解市场风险,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本是天经地义,无可指责的正常行为,而无利不起早、亏本就撂挑又是农民传承多年难以改变的信条与习惯,这就构成了长期存在于合作双方之间,又必须给予妥善解决的矛盾。在市场形势看好,体现利益均沾时,矛盾表现的并不十分明显,一但行情走低,需要风险共担时,这一矛盾势必会凸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巩固千方百计创建起来的原料基地、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户的生产积极性,有效化解合作双方利益分配上的矛盾,是龙头企业无法回避而又必须作出正确回答的课题。我认为,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坚持让利于民的原则,在确保产业少挣不赔的前提下,由企业尽量多承担风险。对确实赔本的农户要合理给予补贴。在这一方面,如文国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等一些企业,分别采取了诸如:体现让利直接补;兑现承诺诚信补;反哺基地间接补等一系列补贴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使他们能在市场行情走高时,由于省去了原料生产环节的再组织和减少因临时采购造成的高额支出而抢占先机,获取更大的效益。
三、实现多方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基地生产能力。以种植业产品为加工对象的龙头企业的原料生产,因农田基础设施的相对薄弱,时至今日仍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如何建设一个抗灾能力强,原料产量高、产品质量好的原料生产地,来保证企业生产需要呢?可靠的出路就在于增加投入,改善生产条件,除此别无选择。个人认为,投入的主体应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从业农户自身利益出发,以劳代资投一块;二是企业从长远利益出发,反哺基地投一块。三是政府相关部门、从早日致富农民的目标出发,把握机遇向上争一块。如果这项工作能做到位,那么兴企、富民的目标何愁不能实现呢?
四、树立诚信意识。严格兑现承诺,在精诚合作的氛围中,建立起龙头企业与农户的依存关系。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同时也是诚信经济。在市场经济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十分完善的条件下,以诚实、守信为纽带把原料生产的供需双方紧密切联系在一起、使龙头企业和农户在精诚合作的氛围中建立起相互支持,争取双赢的依存关系就显的尤为重要。要做到这一点合作双方就必须用签订所规定的相关条件来自觉地约束自己的生产经营行为,龙头企业要不折不扣地兑现在企业能承受、农户能接受的前提下作出的所有承诺,就是在受到市场风险冲击的情况下,也应当以牺牲企业部分利益来避免农户受到伤害。用诚实、守信的人格魅力来保护农户的从业热情,巩固和发展已有的原料基地。农户则应当自觉履行订单所规定的各项义务,认真按照操作规程办事,杜绝掺杂使假、坑害合作方利益的现象发生。用说到哪、做到哪的实际行动,给人无信不之的千年古训以新的诠释。我想,农、企双方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哪么,合作关系稳定,共同受益的产生链条必然会越来越粗壮,越来越牢固。
第6篇 关于设立发展农村青年创业基地的调查报告
一、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重要性
创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广大青年是创业就业的主体力量,推动青年创业就业是青年最具体、最紧迫的现实问题,也是共青团组织团结凝聚青年、引导青年有效的载体和途径。农村青年创业基地的建立,不仅为青年创业提供融资、培训、项目等,更重要的还是为青年创业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发展环境。
目前,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在各级政府部门及企业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得到了全面发展,它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搭建创建平台,引导自主就业。农村青年创业基地的建设,最为核心的理念一是教育青年人自食其力,针对不同群体定制不同的培训内容,引导青年树立自主择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二是有利于创业人才和项目库的建设,为创业工作搭建一个丰富的资源平台,基地能把具有创意的项目和掌握一定创业技能的人纳入到这两个资源库中,争取造就一批符合地方产业模式的新项目。
2、争取财政支持,解决融资难题。创业能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这是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现阶段国务院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农村青年创业基地的建立,能为创业青年提供有效支持,这其中包括政府拨款、税收减免、siyb创业培训。特别是青年融资难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关注,建立基地有利于金融机构全面系统的了解辖内青年创业情况和资信等级,针对性地做好创业贷款的发放工作。
3、实现优势互补,获得资源共享。农村青年创业基地以乡镇为单位筹建,实现辖内不同行业集中管理,使青年
创业者共同拥有一个创业致富平台。该种模式的运用,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一方面有利于创业青年分享经验、汲取教训,实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创业青年及时获得市场信息,提供一个信息交流平台,从而实现辖内青年自主创业、以老带新,做好传、帮、带,引领地方百姓共同致富。
二、制约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农村青年创业基地作为解决农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成果,在其发展过程中,既存在着诸多优势和机遇,也必须遭遇各种条件的制约。
1、管理成本较高,经营存在风险。尽管有不少部门表示,他们会响应团组织号召,积极支持农村青年创业,筹建农村青年创业基地。但是企业在重视社会效应同时,也时刻关注着成本支出。由于农村地域广阔,有创业需求的青年较为分散,要将他们实现集中管理,必须要有一个固定的经营场所,这期间涉及水费、电费、场地租赁、办公经费等各项费用支出,这些费用由谁来承担,以及今后维系基地正常运转的资金由谁提供,这都是事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融资渠道单一,授信额度偏低。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发放贷款往往要求提供住房等抵押物,农村青年虽有创业热情,但处于起步阶段,没有财富积累,加上部分青年家庭实力有限,又难以提供有效担保。虽然在信贷支农过程中,农村信用社因地制宜推出了农村青年创业贷款这一专项金融产品,但是授信额度相对偏低,5万元信贷资金虽能解决简单种养业需求,倘若遇到科技创新型项目,则也只能杯水车薪。
3、存在惧贷心理,影响基地建设。银行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信贷资金投放以风险可控为前提,但是一些基层信贷人员指出,在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建设过程中,大学生创业贷款项目的风险程度是最高的,一缺有效抵押物,二缺实践能力,一旦产生风险,吃亏的肯定是银行。另外,大多数信贷人员又实行的是模拟利润考核,对小额农业贷款实行包收、包放、包管理,绩效薪酬直接与资产质量挂钩,这也使得他们存在惧贷心理,从而影响基地建设。
4、政策支持不足,制约规模扩张。农村就业问题是国务院重点关注的民生问题,如何发挥基地作用,凝聚团员青年力量,引领新时代农民致富、奔小康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扶持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建设,这不仅仅是团组织和金融部门的工作任务,它的成长更离不开政府及各级部门的关心支持。目前,基地部分产业项目虽获不少优惠政策,但是多数以部门为单位针对
项目设定,缺少对整个创业基地的专项扶持政策。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优秀青年创业项目难以落户,基地抗风险能力不足。
5、人才难以引进,缺少科技支撑。农村青年创业基地作为一种新型的创业模式,不仅需要在摸索中发展完善,更需要有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参与。但是多数基地地处农村偏远地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且创业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风险。如何能够引入优秀产业项目,留住那些具有专业技能和执业经验的人才,也是关系基地建设成败的一项因素。
三、促进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建设成败事关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对于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积极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发展初期也同样面临着各种不利因素的制约,那么如何实现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呢?
1、统一思想认识,落实筹建资金。创业就业是民生问题,农村青年创业基地的建设对于引导青年自主就业,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为此,政府各级部门应从构筑和谐社会,促进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角度出发,来正确对待基地建设。关于基地资金的筹集,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种途径:一是企业冠名。邀请县域优质企业出资冠名,由其承担基地首期资金投入,配合乡镇团组织做好基地筹建,或能引进项目、解决销售。二是政府出资。由地方政府部门或所在行政村在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同时,对部分资金予以留成,用于维系基地正常运作。三是青年缴纳。基地对青年创业者的作用显而易见,作为基地创业主体的青年理应分摊一部分基地费用,确保其有序运作。
2、创新担保模式,解决融资难题。创业难,难点更在融资。农村青年创业者由于缺少财富积累,初期阶段大多缺少资金,又无有效抵押物,借贷肯定碰壁。因此,如何解决贷款担保难问题是基地创建成败的关键,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予以解决:
(1)设立农村青年创业担保基金。基金资金来源主要由四部分组成,政府财政拨款、企业或成功人士出资冠名赞助、县农业担保中心划出专项资金、农村创业青年共同筹集。担保基金可按1∶5比例承担风险责任,由县农业担保中心负责具体事项运作,但考虑农村青年经济承受能力,建议担保中心免费为农村青年创业提供担保。
(2)建立农村青年创业联保贷款。青年创业联保贷款可由5名以内员工组成,采用集中授信、随用随贷原则,由乡镇团组织根据基地青年资信等级情况推荐,并完成初评估。由于创业项目在基地内实行集中管理,辖内创业者的生产经营情况相互了解,采用互保模式,大大增强了风险可控性。同时,不同行业联合重组,允许种植户、贩销户和养殖户相互担保,也降低了因季节性因素而导致的经营风险,增强了风险抵御能力。
(3)推进丰收小额贷款卡业务。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主力军,在支持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建设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认为,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的信用社必须创新流程、简化手续,特别是对10万元以下的支农项目,可以通过发行丰收小额贷款卡等形式,实行额度一次核定,担保、抵押一次落实,贷款分次发放使用,真正做到随用随贷,周转使用,主动为青年创业者提供资金服务。
3、实现支农倾斜,支持基地发展。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建设事关农民增收、农村长效发展,对解决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农村信用社应从构筑和谐社会,促进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角度出发,来认识农农村青年创业基地的重要意义。关于基地青年贷款担保方式可以通过上述基金或联保等方式予以解决,在客户经理的薪酬考核中要视同抵押贷款,促使客户经理转变经营理念,加大扶持力度。同时,农村信用社还不应过份强调商业银行利润最大化,而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反哺农村发展,主动下调基地创业贷款利率,以吸引更多优秀青年入驻创业。
4、加强政策引导,做好典型推进。农村青年创业是一项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只有将金融保障和多方综合服务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农村青年创业中遇到的各项困难和问题。因此,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建设应当受到政府部门关注,农口等政府职能部门应为基地引进专家、学者做好技术指导、技能培训等;人行、信用社应在提供资金支持同时,通过基地全程了解农村青年的生产经营情况,根据资信评估数据建立对农村青年的信用档案;各级团组织应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建立基地专项扶持政策,包括税收减免、财政支持、工商登记等,引导农村青年落户创业。
5、加强自身建设,做好对外宣传。各级团组织应利用各种媒体和平台向公众宣传设立农村青年创业基地的意义和目的,介绍基地开展的相关业务,正面引导公众充分了解并认可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以现代化手段和优质服务吸引优秀人才加盟,以带动青年创业致富。
第7篇 乡镇宅基地“三权分置”村庄调查报告
xx镇共有三个村列入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上三个村庄正在搞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三个村存在的问题与矛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外地工作、户籍在外地,但父母在家或已去世,但家中老宅仍在未收回,如果收回意见较大,他们想保留一套住房。
2、近几年有部分农户已盖了新楼房,按照增减挂钩改革,需赔偿数额较多,部分群众有较大意见。部分群众认为他们腾出土地太少,而赔偿价格较高。
3、如果新型社区建设能顺利进行,与“三权分置”相结合,可以很清晰的把农村集体农户成员与其他人员享受权利分开。
二、大部分群众通过宣传引导,已经转变了思想观念,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群众对此较为认可,但仍有个别群众思想扭转较为困难。
三、在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时采取了以下措施:
1、广泛宣传“三权分置”这项政策,让群众充分了解到这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活水平的一项好政策。
2、宅基地“三权分置”也是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的必由之路,更是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可行途径。
3、针对“三权分置”政策,我镇专门成立工作组,入户进行宣讲、做工作,使广大群众普遍了解到该政策的好处。
四、在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工作中与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1、由于外出务工青壮劳力太多,在确认阶段户口本和农户双方身份证收取较为困难。
2、有的因子女上学在城里租房住,农闲后很长时间不回家,联系不上。
五、下步工作建议
由于在外务工人员较多,距离远、区域分散、联系较为困难,且身份证不能离身,致使工作确认延缓。建议在宅基地“三权分置”确认阶段,采取错时工作的方法,利用春节时期在外务工人员回乡之际完成确认。
第8篇 关于加强龙头企业基地建设调查报告
我县龙头企业只所以表现出经营好的效益也不稳定;项目对头的开工又不足等不正常现象,其原因就在于龙头企业还没有真正建立起稳定、高效的原料基地。多年来,虽然龙头企业和县、乡政府在基地建设上没少付出,但效果始终不够理想,究其原因,其症结就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一是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所带来的市场经济的波动,使得基地农户从业热情忽高忽低,直接影响到原料基地的稳定程度。二是由于有些企业在基地建设上抓法不力,一些好的项目还没有被农户所认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没有基地的支撑而难以正常进行。三是以种植业作为经营项目的原料生产基地,由于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原料产出能力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四是淡薄的诚信意识,影响了企业与农户的密切合作。
上述问题的存在是利益关系调节失当的必然结果。只要我们严格遵循市场规律,实现经济利益的合理分配,那么一切困难和问题都将会被克服,基于这样的认识,下面,仅就如何从调节经济利益入手、加强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建议如下:
一、探索有效途径,协调各方力量,共同辟建原料基地。
龙头企业要摆脱无米之炊的困境,就必须把辟建原料生产基地摆上重要的工作日程,给这个第一车间以应有的位置。我认为在辟建基地上应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利益驱动。当前要特别注重把原料生产所能给农户带来的经济效益放在中央对农民实行两免一补的大环境中在与传统产业的经济收益相比较,通过算账对比,只要使农民从中看到确实有利可图,有钱可赚,就会使他们在可观的经济收益驱使下,改弦更张,从事新的产业。二是典型引导。企业要在强化新项目宣传的同时,必须把典型的培养、选树、宣传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使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做为择业前提的农民,在身边典型的引导下,在看着眼热、想着心动的环境中照着学,跟着干。三是全力推进。在抓原料基地辟建上,单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辟建稳固的原料基地是龙头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通过辟建工业原料基地,加快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又是乡村两级组织的愿望与职责。只要能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实现两个积极性的迭加,必然会产出1 1>;2的工作效果。
二、维护农户利益。
合理承担风险,靠让利于民来巩固基地。企业要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千方百计规避化解市场风险,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本是天经地义,无可指责的正常行为,而无利不起早、亏本就撂挑又是农民传承多年难以改变的信条与习惯,这就构成了长期存在于合作双方之间,又必须给予妥善解决的矛盾。在市场形势看好,体现利益均沾时,矛盾表现的并不十分明显,一但行情走低,需要风险共担时,这一矛盾势必会凸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巩固千方百计创建起来的原料基地、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户的生产积极性,有效化解合作双方利益分配上的矛盾,是龙头企业无法回避而又必须作出正确回答的课题。我认为,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坚持让利于民的原则,在确保产业少挣不赔的前提下,由企业尽量多承担风险。对确实赔本的农户要合理给予补贴。在这一方面,如文国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等一些企业,分别采取了诸如:体现让利直接补;兑现承诺诚信补;反哺基地间接补等一系列补贴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使他们能在市场行情走高时,由于省去了原料生产环节的再组织和减少因临时采购造成的高额支出而抢占先机,获取更大的效益。
三、实现多方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基地生产能力。
以种植业产品为加工对象的龙头企业的原料生产,因农田基础设施的相对薄弱,时至今日仍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如何建设一个抗灾能力强,原料产量高、产品质量好的原料生产地,来保证企业生产需要呢?可靠的出路就在于增加投入,改善生产条件,除此别无选择。个人认为,投入的主体应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从业农户自身利益出发,以劳代资投一块;二是企业从长远利益出发,反哺基地投一块。三是政府相关部门、从早日致富农民的目标出发,把握机遇向上争一块。如果这项工作能做到位,那么兴企、富民的目标何愁不能实现呢?
四、树立诚信意识。严格兑现承诺,在精诚合作的氛围中,建立起龙头企业与农户的依存关系。
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同时也是诚信经济。在市场经济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十分完善的条件下,以诚实、守信为纽带把原料生产的供需双方紧密切联系在一起、使龙头企业和农户在精诚合作的氛围中建立起相互支持,争取双赢的依存关系就显的尤为重要。要做到这一点合作双方就必须用签订所规定的相关条件来自觉地约束自己的生产经营行为,龙头企业要不折不扣地兑现在企业能承受、农户能接受的前提下作出的所有承诺,就是在受到市场风险冲击的情况下,也应当以牺牲企业部分利益来避免农户受到伤害。用诚实、守信的人格魅力来保护农户的从业热情,巩固和发展已有的原料基地。农户则应当自觉履行订单所规定的各项义务,认真按照操作规程办事,杜绝掺杂使假、坑害合作方利益的现象发生。用说到哪、做到哪的实际行动,给人无信不之的千年古训以新的诠释。我想,农、企双方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哪么,合作关系稳定,共同受益的产生链条必然会越来越粗壮,越来越牢固。
第9篇 沿海基地消防工作调查报告
五点一线重大发展计划是_____省委、省政府为实现两个率先目标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近年来,_____市委、市政府抓住沿海开发河(辽河)海(渤海)联动的战略机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港口经济,积极优化投资环境,高度重视_____(_____)沿海产业基地建设,起到了筑巢引凤的发展效果。做好_____(_____)沿海产业基地的消防工作,既是服务两个率先、建设平安_____的要求,也是各级公安消防部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
一、存在问题
_____市位于渤海辽东湾东北岸,是全国重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东北第二大港口,也是东北内陆最近的出海口。依托国家级主枢纽港_____港的优越条件、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腹地良好的产业基础,_____成为承接全球产业转移、呼应国家沿海发展战略、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发展沿海强省的前沿阵地,是_____乃至东北地区最具战略价值的区域之一。经过开发,_____(_____)沿海产业基地的快速发展,给消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_____(_____)沿海产业基地的开发,是一个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的过程,加上招商引资的不确定性和渐进性,少数主管单位急于上项目、早投产,于是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在_____(_____)沿海产业基地开发建设中,有的单位和集体没有制定科学的消防建设规划,又没有对_____(_____)沿海产业基地的产业项目准确定位,导致自家消防规划不尽合理;
二是个别单位消防安全设施与生产设施不配套,规划建设不同步。许多个私企业在规划建造厂房、库房和办公用房时,没有依法向公安消防机构申报消防设计审核和验收,出现建筑耐火等级低、防火间距不足、消防水源缺少等火灾隐患。有的建设未将消防基础设施纳入整体规划,消火栓总数不足;有的虽然接通了水源,但管网的直径小,不符合消防供水要求;还有的企业已经投产,但整个厂区内无任何消防设施,有的虽配有灭火器材,但数量少,工作人员也不会使用;
三是有的经营业主消防法律意识淡薄,违章生产、违规操作现象屡禁不止。一些个私企业经营业主对消防安全缺乏认识,摆不正企业发展与安全生产的关系,贪图眼前小利,忽视安全成本投入,对职工缺少安全生产知识的教育培训,相当部分园区职工对防火知识一无所知,存在严重的违章行为和安全隐患。有的单位出现用铜线代替保险丝的严重违章现象。多数个私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无人抓、无人管,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工作措施不到位,安全工作处于游离状态。
二、对策及措施
面对经济发展布局的重大调整和即将到来的高速发展期,市政府和公安消防部门必须从_____(_____)沿海基地消防安全现状出发,积极转变观念,采取应对措施,切实做好服务工作,确保消防工作跟上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步伐,为全市乃至全省经济的大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增强服务意识,加快_____(_____)沿海基地消防规划编制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树立消防安全工作也出生产力的观念,强化服务意识,确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思想,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为地方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消防安全服务和保障。各级消防部门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_____省消防条例》《_____省政府关于加强消防工作实施意见》《港口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为依据,坚持高起点规划,编制出既符合实际又适度超前的沿海地区消防专业规划,使_____(_____)沿海基地功能布局、消防基础设施、消防队伍建设有章可循。对已经建成的园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本着适度整改、全面完善、重点防范的基本原则,开展一次消防隐患陈帐老帐的清理工作,对消防安全隐患逐一落实责任人,实行跟踪督办,同时加大消防监督力度,确保不发生新的欠帐。对新建园区坚持源头把关,严格依照消防规划,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确保消防站、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消防通信等基础设施与其他市政设施同步,坚决防止新生消防安全隐患。
二是明确责任,强化措施,规范消防安全管理。进一步明确分工,强化责任,全面加大消防安全监督整改力度,不断提高消防工作社会化程度。要督促企业制定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划分消防安全责任区,明确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明晰消防安全职责,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网络,切实抓好企业经营者的消防安全培训,制定严格规范的培训制度。对所有特殊工种人员,必须坚持先培训,后考试,领证上岗原则。要督促企业经营者经常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和灭火技能的教育培训,使其掌握必备的自防自救知识。要针对消防工作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采取配套措施,进一步规范沿海工业园区的消防安全管理,保证公安部第61号令的有效落实,确保整个_____(_____)沿海基地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下健康有序发展。
三是以发展派出所联防消防队为契机,逐步建立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消防发展机制。随着_____(_____)沿海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原有的消防体制和消防力量、车辆装备已远不能适应经济建设的要求,因此要按照《消防站建设标准》《消防特勤队(站)装备配备标准》和《消防员防护装备配备标准》,进一步加强消防队建设,在加大装备和经费投入的同时,积极发展派出所联防消防队,逐步配备必要的扑救化工、高层火灾的特种车辆器材和个人防护装备,切实提高处置各种恶性化学灾害事故和高层火灾事故的能力。同时,积极筹建多种形式专职消防队,努力解决专业消防队员人数不足的矛盾,以不断提高_____(_____)沿海基地火灾的扑救能力。
四是认真研制海上灾害事故处置预案,建立海上灾害处置联动机制。针对沿海港口船舶聚集、船民防范意识差、火灾隐患多以及扑救难度大的特点,沿海地区应尽快研究制定由政府统一领导,各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海上灾害事故处置联动机制和联合处置预案,及时添购消防艇等水上灭火救援装备,进一步完善通讯导航设施,为船舶提供更为可靠的气象、导航、海上救助、灭火、抗灾等方面的服务,保障船舶特别是渔船在捕捞期间的安全,促进港口经济快速发展。
第10篇 现代化苗圃基地调查报告范文
本次创业管理实践课程很荣幸在林海农林生态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的苗圃基地进行实地调研。得知公司是一家集国内外珍惜植物种植,优质水果种植及采摘,园林绿化工程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在王总的介绍及带领下,参观了苗圃基地格式各样的兰花以及各种供参观的有创意形状的花卉与树木。虽然现在是冬天,没有百花齐放及绿意盎然的景象,但苗圃基地仍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相比于普通的苗圃基地更具俏皮与青春的气息,留下深刻印象,这样就更能吸引游客与推广产品。从王总讲自己的创业过程中深知创业的不易,经营企业需要紧跟时势,有长久合理的规划以及注重人才的引进。在公司发展的同时,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进行扶贫工作。
虽然目前苗圃基地并无参观和旅游收入,主要目的是推广产品,但我认为可以将苗圃基地打造得更加现代化来进行推广的同时作为公司收入的一个点,可以对一些有特色的景观及娱乐项目进行收费。或是在苗圃基地安排工作人员与前来参观的人进行互动,送绿植给游客,收集游客对于苗圃基地发展的建议,这样可以在游客的反馈中不断对苗圃基地进行改善。
虽然苗圃基地的开发、建设及经营与运作上都比较成熟了,但做为一个现代综合基地,其现代化显然是不够的。首先应该实现规模化,不仅是市场场地的规模化,更是生产场地的集中度和机械可操作程度。目前苗圃基地的树木与花卉虽然同一物种的都集中在一起,但整体上太分散,由于地形的影响,不利于机械化管理。其次是机械化,只有连片的适种苗木的土地,才能实现机械化生产作业,所以可以说苗圃的规模化是实现机械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规模化就无法实现机械化。目前苗圃的施肥洒水等都是人工实现的,可以考虑引进专门的施肥配药设备,这样就只需要定期检查设备,配置好施肥配药参数,而无需大量人工花在上面。另外是实现标准化。大规模的土地如果没有实现机械化,标准化生产就会成本很高,实现也很难。所以只有实现机械化,已经制定的科学的生产管理标准才会有用武之地,标准化的实现也就水到渠成了。实现标准化既节约了苗圃的生产成本,更能够提高苗木产品的质量,同时也为早日实现苗木产品的质量技术标准化这一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后是实现信息化,这里的信息化指的是贯穿苗圃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信息化。从苗圃建设、苗木生产、销售、技术乃至服务跟踪各环节。信息化可以全方位促进苗圃标准化建设。在苗圃的苗木培育上,可以多使用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环境,空气温湿度等,并设定各苗木生长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以实时调节各项数据。
最后希望林海农林苗圃基地能成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苗圃基地,为企业做好宣传,成为国内林业龙头企业。
第11篇 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建立的调查研究报告
为整合青年创业资源,健全青年创业体系,解决青年创业融资难。共青团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建立农村青年创业基地,通过提供就业导航、信息服务、技能培训、资金支持等,扶持农村青年创业发展。那么,这种集信息平台、项目平台、培训平台、资金平台为一体的成长平台,是否能有效解决青年创业难题,成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
一、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重要性
创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广大青年是创业就业的主体力量,推动青年创业就业是青年最具体、最紧迫的现实问题,也是共青团组织团结凝聚青年、引导青年有效的载体和途径。农村青年创业基地的建立,不仅为青年创业提供融资、培训、项目等,更重要的还是为青年创业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发展环境。
目前,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在各级政府部门及企业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得到了全面发展,它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搭建创建平台,引导自主就业。农村青年创业基地的建设,最为核心的理念一是教育青年人自食其力,针对不同群体定制不同的培训内容,引导青年树立自主择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二是有利于创业人才和项目库的建设,为创业工作搭建一个丰富的资源平台,基地能把具有创意的项目和掌握一定创业技能的人纳入到这两个资源库中,争取造就一批符合地方产业模式的新项目。
2、争取财政支持,解决融资难题。创业能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这是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现阶段国务院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农村青年创业基地的建立,能为创业青年提供有效支持,这其中包括政府拨款、税收减免、siyb创业培训。特别是青年融资难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关注,建立基地有利于金融机构全面系统的了解辖内青年创业情况和资信等级,针对性地做好创业贷款的发放工作。
3、实现优势互补,获得资源共享。农村青年创业基地以乡镇为单位筹建,实现辖内不同行业集中管理,使青年创业者共同拥有一个创业致富平台。该种模式的运用,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一方面有利于创业青年分享经验、汲取教训,实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创业青年及时获得市场信息,提供一个信息交流平台,从而实现辖内青年自主创业、以老带新,做好传、帮、带,引领地方百姓共同致富。
二、制约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农村青年创业基地作为解决农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成果,在其发展过程中,既存在着诸多优势和机遇,也必须遭遇各种条件的制约。
1、管理成本较高,经营存在风险。尽管有不少部门表示,他们会响应团组织号召,积极支持农村青年创业,筹建农村青年创业基地。但是企业在重视社会效应同时,也时刻关注着成本支出。由于农村地域广阔,有创业需求的青年较为分散,要将他们实现集中管理,必须要有一个固定的经营场所,这期间涉及水费、电费、场地租赁、办公经费等各项费用支出,这些费用由谁来承担,以及今后维系基地正常运转的资金由谁提供,这都是事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融资渠道单一,授信额度偏低。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发放贷款往往要求提供住房等抵押物,农村青年虽有创业热情,但处于起步阶段,没有财富积累,加上部分青年家庭实力有限,又难以提供有效担保。虽然在信贷支农过程中,农村信用社因地制宜推出了农村青年创业贷款这一专项金融产品,但是授信额度相对偏低,5万元信贷资金虽能解决简单种养业需求,倘若遇到科技创新型项目,则也只能杯水车薪。
3、存在惧贷心理,影响基地建设。银行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信贷资金投放以风险可控为前提,但是一些基层信贷人员指出,在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建设过程中,大学生创业贷款项目的风险程度是最高的,一缺有效抵押物,二缺实践能力,一旦产生风险,吃亏的肯定是银行。另外,大多数信贷人员又实行的是模拟利润考核,对小额农业贷款实行包收、包放、包管理,绩效薪酬直接与资产质量挂钩,这也使得他们存在惧贷心理,从而影响基地建设。
4、政策支持不足,制约规模扩张。农村就业问题是国务院重点关注的民生问题,如何发挥基地作用,凝聚团员青年力量,引领新时代农民致富、奔小康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扶持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建设,这不仅仅是团组织和金融部门的工作任务,它的成长更离不开政府及各级部门的关心支持。目前,基地部分产业项目虽获不少优惠政策,但是多数以部门为单位针对项目设定,缺少对整个创业基地的专项扶持政策。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优秀青年创业项目难以落户,基地抗风险能力不足。
5、人才难以引进,缺少科技支撑。农村青年创业基地作为一种新型的创业模式,不仅需要在摸索中发展完善,更需要有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参与。但是多数基地地处农村偏远地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且创业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风险。如何能够引入优秀产业项目,留住那些具有专业技能和执业经验的人才,也是关系基地建设成败的一项因素。
三、促进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建设成败事关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对于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积极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发展初期也同样面临着各种不利因素的制约,那么如何实现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呢?
1、统一思想认识,落实筹建资金。创业就业是民生问题,农村青年创业基地的建设对于引导青年自主就业,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为此,政府各级部门应从构筑和谐社会,促进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角度出发,来正确对待基地建设。关于基地资金的筹集,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种途径:一是企业冠名。邀请县域优质企业出资冠名,由其承担基地首期资金投入,配合乡镇团组织做好基地筹建,或能引进项目、解决销售。二是政府出资。由地方政府部门或所在行政村在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同时,对部分资金予以留成,用于维系基地正常运作。三是青年缴纳。基地对青年创业者的作用显而易见,作为基地创业主体的青年理应分摊一部分基地费用,确保其有序运作。
2、创新担保模式,解决融资难题。创业难,难点更在融资。农村青年创业者由于缺少财富积累,初期阶段大多缺少资金,又无有效抵押物,借贷肯定碰壁。因此,如何解决贷款担保难问题是基地创建成败的关键,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予以解决:
(1)设立农村青年创业担保基金。基金资金来源主要由四部分组成,政府财政拨款、企业或成功人士出资冠名赞助、县农业担保中心划出专项资金、农村创业青年共同筹集。担保基金可按1∶5比例承担风险责任,由县农业担保中心负责具体事项运作,但考虑农村青年经济承受能力,建议担保中心免费为农村青年创业提供担保。
(2)建立农村青年创业联保贷款。青年创业联保贷款可由5名以内员工组成,采用集中授信、随用随贷原则,由乡镇团组织根据基地青年资信等级情况推荐,并完成初评估。由于创业项目在基地内实行集中管理,辖内创业者的生产经营情况相互了解,采用互保模式,大大增强了风险可控性。同时,不同行业联合重组,允许种植户、贩销户和养殖户相互担保,也降低了因季节性因素而导致的经营风险,增强了风险抵御能力。
(3)推进丰收小额贷款卡业务。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主力军,在支持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建设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认为,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的信用社必须创新流程、简化手续,特别是对10万元以下的支农项目,可以通过发行丰收小额贷款卡等形式,实行“额度一次核定,担保、抵押一次落实,贷款分次发放使用”,真正做到随用随贷,周转使用,主动为青年创业者提供资金服务。
3、实现支农倾斜,支持基地发展。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建设事关农民增收、农村长效发展,对解决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农村信用社应从构筑和谐社会,促进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角度出发,来认识农农村青年创业基地的重要意义。关于基地青年贷款担保方式可以通过上述基金或联保等方式予以解决,在客户经理的薪酬考核中要视同抵押贷款,促使客户经理转变经营理念,加大扶持力度。同时,农村信用社还不应过份强调商业银行利润最大化,而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反哺农村发展,主动下调基地创业贷款利率,以吸引更多优秀青年入驻创业。
4、加强政策引导,做好典型推进。农村青年创业是一项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只有将金融保障和多方综合服务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农村青年创业中遇到的各项困难和问题。因此,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建设应当受到政府部门关注,农口等政府职能部门应为基地引进专家、学者做好技术指导、技能培训等;人行、信用社应在提供资金支持同时,通过基地全程了解农村青年的生产经营情况,根据资信评估数据建立对农村青年的信用档案;各级团组织应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建立基地专项扶持政策,包括税收减免、财政支持、工商登记等,引导农村青年落户创业。
5、加强自身建设,做好对外宣传。各级团组织应利用各种媒体和平台向公众宣传设立农村青年创业基地的意义和目的,介绍基地开展的相关业务,正面引导公众充分了解并认可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以现代化手段和优质服务吸引优秀人才加盟,以带动青年创业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