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汇报书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范文 > 社会报告 > 调查报告

课题调查报告(6篇)

发布时间:2023-02-15 16:26:06 查看人数:97

课题调查报告

第1篇 组织部课题组调研组织生活调查报告

党章明确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党外群众的监督。”党的xx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增强党内生活原则性和实效性,坚决反对上下级和干部之间逢迎讨好、相互吹捧,坚决反对党内生活庸俗化”。当前,党组织面临的形势日益复杂,党组织生活的一些内容、形式已难于适应新时期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党组织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党建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根据省委组织部的部署和要求,我们组成课题组对全市各县(市、区)及市直单位就提高党的组织生活质量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期间,召开了有关专题座谈会5场,有关市直单位党组织书记,县(区)委组织部负责同志,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党支部书记共58人参加座谈。向有代表性党员代表发放调查问卷259份。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从这次调研掌握的情况看,近几年来,我市各级党组织十分重视提高党组织生活质量问题,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创新活动方式,健全完善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提高党组织生活质量积累了经验。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制。我市高度重视党组织生活质量问题,切实把加强组织领导作为提高党组织生活质量的重要工作,认真落到实处。建立了市委常委和党员副市长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每个市委常委和党员副市长联系一个村,定期到点参加组织生活。认真抓督促检查工作,把党组织开展组织生活的情况、党员领导干部参加组织生活的情况,纳入党建年度考评的重要内容,督促基层党组织定期、按时、不走样地扎实开展组织生活,对组织生活制度不健全、执行制度不规范、组织生活质量不高的党组织,及时提出批评意见并责令其限期整改。

(二)建好活动阵地,夯实组织生活的基础。我市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的硬件建设,着力建设好党组织活动场所,完善硬件设施。XX年以来,全市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80个。今年又对50个村下拔基建经费,修缮完善村组织活动场所。每年都从市管党费中下拨部分党费到农村、社区和“两新”组织党组织作为组织生活经费。抓好党务公开工作,把全面推进党务公开作为扩大党内民主、拓展组织生活的重要措施,激发党员参与党内事务、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丰富活动形式,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几年来,我市在坚持“三会一课”基础上,积极创新组织生活活动载体,进一步提高党员参与党组织生活的兴趣。每年“七一”、元旦和春节期间,都开展“送学、送温暖”慰问困难党员活动,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党章和重温入党誓词、参加党的知识测验,各级领导班子成员与基层党员过党日活动等多种形式主题实践活动;结合“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开展“万名党员进农家”活动,推进城乡党组织一对一结对共建;在机关党员中开展挂牌上岗、推行党员服务承诺活动;在社区党员中创建党员责任区活动;在农村党员中开展“学沈浩,情系基层”活动;在非公企业党组织中开展以学党章、学理论、学技术和创建党员示范岗为主要内容的“三学一示范”活动;在大学生村官党员中开展“传递沈浩精神”活动。阳东县还结合创优争先活动,在各基层党委轮流举办“阳东基层党建工作巡回讲坛”活动等,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增强组织生活的质量。

(四)健全相关制度,强化组织生活的保障。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各级党组织定期召开支部大会、支委会和党小组会,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每年到党支部上党课不少于1次;规范各级领导干部参加组织生活会;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每两年开展一次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建立督查指导制度,结合党建工作目标考核,落实每年进行1次专项的组织生活落实情况检查制度,对各级党组织的组织生活会和班子民主生活会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督促各级党组织定期、按时、不走样地扎实开展组织生活。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一)主要问题。

一是党组织生活形式较单一、实效性不强。党的组织生活还基本停留在“听报告、念文件”的水平上,组织生活的公式化、形式化、千篇一律,

形式单调,枯燥乏味,导致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甚至出现有的人干脆不参加的现象。从我们回收的问卷得知,有近43.2%的认为当前党组织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形式呆板乏味、缺乏新意。另外,有48.3%的选择如实地参观考察等的生活会形式。

二是党组织生活比较封闭,内容老套化。把组织生活局限在政治学习上,泛泛而谈,天马行空。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缺乏批评与自我批评氛围,开成了工作汇报会。对关于党员思想、工作、生活的问题分析不多,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学习研究不深,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把握不准,组织生活就是念文件、读报纸,然后泛泛提几点要求,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从我们回收的问卷得知,有34.4%的认为当前党组织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内容肤浅、枯燥。在关于主题的选定上有42.9% 的党员认为有上级决定,有44.4%的人认为有党组织单位决定,合计有87.3%的人都认为主题选定上不是征求党员意愿决定的,这在主题这一环节上就排除了外界参与的可能,在活动过程中,极少与外界互动。

三是党组织生活中成员被动参与多主动选择少。部分党员对参加组织生活持无所谓的态度,表现出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自觉性不强。一些党员反映组织生活的学习资料缺乏,讨论简单肤浅,对党员没有吸引力,缺乏参与兴趣。少数党员认为组织生活是“一言堂”,缺乏党内民主,参加组织生活是一种“负担”,不得已而应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参加党组织活动是党组织要求、不能不参加的,这实际上是交任务的一种形式,从我们回收的问卷得知,有35.2%的人认为被动参与组织生活的。这就使得活动缺乏积极性及创造性,更别说解决任何实际的问题了。总体来说,党组织生活目前是单向灌输的多,双向互动的少。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 相当一部分党员对组织生活会在党支部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特别是由于受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在一些单位党组织和部分党员干部中,党性观念淡薄、党的优良传统淡忘的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同志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热衷于当“好好先生”,一团和气;有的明明知道某个同志有缺点、错误,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不能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农村一些基层党员参加党组织的会议也期待可以有钱拿,参加党组织的活动也要有饭吃,只把组织生活当作义务,而没有当成权利,只要没钱拿没饭吃的会议和活动,就没动力没兴趣,不愿参加组织生活。

二是检查考核不力。目前虽然有党支部目标考核管理细则,但是面对现在社会的发展,组织生活的多样性,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方式的灵活性,现行的考核指标还基本停留在传统阶段,科学考核指标还没有制定出来,对党支部的考核仍沿用旧的考核方法,显然落后于环境的变化。也使“三会一课”质量好坏一个样、旧戏年年月月唱。甚至少数党委对“三会一课”长期不考核、不讲评,造成“三会一课”制度形同虚设。

三是客观因素制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员流动增大,在农村,流动党员猛增,青壮年党员大多外出;在城镇社区,党员也在增多,党员组成越来越复杂;在非公企业,活动场地不足、活动设施匮乏,这都增加了党支部开展“三会一课”活动的困难。活动经费的缺乏,同样制约了“三会一课”质量提升。特别是在农村,召开一次党员大会,至少要给10—30元不等的误工补助,每年就算开2次党员大会,按100名党员计,村党支部至少也要支出XX—6000元,这笔开支对贫困村是不少的负担。从我们回收的问卷得知,有78.4%的人认为党组织活动经费太少。

四是党务工作者素质不高。有些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是农村(社区)工作的好手,但政治文化、理论水平不高,组织“三会一课”的能力比较弱;非企业支部书记大都是兼职,不但对党务工作业务不精通,还要花力气处理好支部活动与生产安排、支部书记与企业主的关系;少数基层党委的党务干部对“三会一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还有部分党务工作者创新能力不强,对新形势下提高“三会一课”质量的途径、方法研究探索不够,影响了“三会一课”的效果。

三、意见建议

(一)加强党员教育,增强党员主体意识。党员过组织生活既是权利又是义务,其主体意识是影响组织生活质量的根本主观原因。加强教育,切实提高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自觉性,解决好当前一些党员的主体意识不强,特别是农村党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缺乏参与党内事务和民主生活的积极性,缺乏对党的事业负责的主人翁意识。要充分利用理论学习时机,组织党员学习《党章》和关于落实组织生活制度的相关规定,使广大党员认识到,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是党组织加强对党员队伍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党性觉悟、增强党性修养的有效途径,是增进党内团结的重要保证。对无故不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要认真进行教育帮助,使其自觉接受组织管理。要严格执行民主生活会制度,坚持“少讲成绩、多讲问题”,“言者无罪,闻之足戒”的原则, 按照党性的要求,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营造开诚布公、畅所欲言的氛围。

(二)创新方式,增强组织生活吸引力。组织生活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通过创新党组织生活的方式方法,使教育内容入心入脑。一是变被动教育为互动教育。要改变党组织生活通常由支部书记等少数几人唱主角,大部分党员只是旁观者,参与意识不强这种组织生活模式,正视党员才是组织生活主体的事实,从“角色”上唤起党员的参与意识,让党员真正成为组织生活的主角。可采取组织生活“轮流授课”的办法,让党员当主角。也可以让党员积极参与党组织生活设计,动员党员按照党组织生活内容设计的主题,让全体党员一起来评定月度的最佳活动方案,对制订最佳方案的党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在实施过程中尽可能由他们担任主持人,既能培养党员的参与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和荣誉意识,又能提高党员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创造能力等。二是变封闭教育为开放教育。积极探索运用网络开展党员网上教育、互动交流的组织生活,将党的知识、不涉密的党内文件和有关的学习资料等及时地、有计划地在网络上发布,让党员随时阅读、学习。要改变以往处于封闭式状态模式,到现实生活中去,到社会中去,到群众中去,可组织党员到革命老区和先进地区实地观摩学习,拓展视野。通过组织开展党日活动和义务劳动、公益服务等,让党员学习党的历史和党的优良传统,增强教育学习的效果。要不断拓展组织生活领域,整合的资源,创新组织生活形式,如组织机关党组织与一些企业共同开展帮扶活动,与社区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与学校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一帮一”结对共建活动,等等。三是变灌输教育为研讨教育。组织生活可以通过更生动的形式来完成。如开展“党员相约在线”组织生活,党员们通过网络视频学习党的知识,讨论党的事务,参与党建论坛,不仅激发党员特别是年轻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还可拓宽党员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组织生活的覆盖面。另外还可开辟“网上党校”、“手机党校”等,都是很好的活动形式。

(三)丰富内容、增强组织生活实效性。应当坚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组织生活的内容,在传统组织生活内容的基础上,把富有时代特点的新内容,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研究解决当前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纳入党组织生活,进一步丰富党组织生活的内容,增强组织生活的针对性、实效性。一是突出思想性和政治性。要结合当前党内重大政治事件来开展学习和贯彻,使党员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明确党组织的意图和自己的责任,达到统一思想、明确方向的目的。二是要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注重联系本单位、本部门改革发展实际,紧密结合党员干部队伍发生的重大变化和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解放思想,以改革的精神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党的组织生活质量。如组织党员讨论本单位发展规划和重大事项,使党员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和通过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达到共谋发展、促进工作的目的。以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帮助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为主题来选定党组织生活的内容,帮助党员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想,提高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的方法。三是突出多样性和教育性。在开展组织生活时要注重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的新形势和新情况,变单一的政治学习为行政、管理业务、技术等方面为一体的教育。可以请有关领导和专家作政治形势、光荣传统、科技动态、党风党纪教育等报告,使党员不断了解形势、了解社会,开阔思想和眼界,达到永葆先进性、增强战斗力的目的。

(四)完善机制,为高质量组织生活提供保障。完善机制是提高组织生活质量的根本基础。没有一个良好的体制机制,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只是无本之木。一是要完善组织生活质量评价体系。首先是各党组织对组织生活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考核。其次是上级党组织对基层党组织进行考核评价。如开展“最佳党日活动”评选,要求各基层支部以改革的精神改进党日活动方式,丰富党日活动内容,提高党日活动质量,增强组织生活的思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激励基层党组织开拓创新。二是完善对党务工作者的培训制度。根据党务干部队伍现状,认真研究培训重点和培训目标,结合不同时期的要求,创新培训内容和形式,通过组织党务干部参加专题讲座、理论学习班,组织各基层党组织之间的参观考察,召开经验交流座谈会等,不断提高党务干部素质,切实从源头上解决不愿抓、不会抓的问题。三是是要落实经费保障机制。机关事业单位将党建经费明确纳入本级年度财政预算,农村、社区、企业要按党员人数,每年由财政给予一定的活动经费。如遇特殊工作任务,如在纪念“七一”、开展大型活动、帮扶工作和建设党建工作示范点,应拨专项经费,确保党建一切活动正常,保证基层党组织生活正常开展。四是完善指导督检制度。要定期组织对基层落实组织生活制度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检查出来的问题要面对面地指出,限期抓好整改,分工专人跟踪落实,不解决问题不撒手。要利用半年工作总结、年终考核和参加基层民主生活会等时机,对落实组织生活制度情况进行检查讲评。

2017关于生活垃圾处理调查报告

第2篇 《作业有效性研究》课题问卷调查报告

《作业有效性研究》课题问卷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11月

调查地点:xx初级中学

调查对象:随机抽取的xx县xx初级中学七年级30人、八年级30人、九年级30人,共90名学生以及10名语文教师

调查方法:抽样问卷调查

调查人:荆小苗 辛超凡

调查分工:辛超凡发放调查问卷, 荆小苗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并撰写调查报告

为了更好地了解初中学生以及教师文言文教学及学习现状,拟了两份调查问卷。紧张而有序的问卷统计工作已经结束,现报告如下:

一、调查目的:

1、了解初中学生文言文学习现状。

2、了解初中教师文言文教学现状。

3、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为《文言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寻找方法并为我们的小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方向。

二、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的xx县xx初级中学90名学生以及10名语文教师,共收回学生问卷90份,教师问卷10分。

三、调查形式:

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形式,调查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抽样,课题组将90份学生问卷和10份教师问卷,印发给xx县xx初级中学七年级30份、八年级30份、九年级30份,教师10份,现收回有效学生问卷90份、教师问卷10份。利用周一下午班会时间统一进行(11月5日),相关数据由人工进行统计整理,数据结果供课题组所有老师和学生参考。

四、调查内容说明:

本次调查问卷共分为学生卷和教师卷两大部分,其中学生卷16个选择题,教师卷18个选择题。

五、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调查问卷情况:

1、81%的同学喜欢文言文,12.2%的同学无所谓喜欢也无所谓不喜欢,6.8%的同学不喜欢文言文。

2、不喜欢文言文的主要因为它难以理解,也有一小部分同学认为它读起来拗口,还有的同学是因为背诵任务繁重。

3、85%的同学喜欢文言文的原因是它可以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70%的同学认为它可以陶冶性情,10%的同学是因为它可以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8%的同学认为它可以让我们把话说得简练些,只有3%的同学喜欢它的原因是可以应付考试。

4、92%的同学喜欢和同学进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0%的同学喜欢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进行自学,15%的同学喜欢朗读和背诵的学习方式,绝大部分学生都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

5、90%学生的老师平时采用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70%的教师采用反复诵读的学习方式。

6、10%的同学认为自己的语文老师上文言文很有趣,83.6%的学生认为语文老师上文言文有趣,只有6.4%的同学认为语文老师上的文言文无趣。

7、60%的语文老师上文言文时会向外拓展,36.7%的语文老师有时会向外拓展,只有3.3%的语文老师从来也不向课外拓展。

8、71.2%的同学认为文言文的学习经常会给自己带来思想启发,28%的同学认为有时会给自己带来启发,但仍有0.8%的同学认为从来没有给自己带来思想启发。

9、28.2%的学生在平时写作中经常引用古诗文,71.8%的学生平时写作中有时会引用古诗词。

10、78%的学生喜欢教师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插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频、视频、图像资料,11.2%的学生对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插入与课文有关的音频、视频、图像资料等持一般态度,仍有0.8%的学生不喜欢。

11、大部分学生的教师给他们布置文言文作业的形式是背诵课文、抄写课文、注释及译文,很少有教师给他们布置课后题。

12、绝大部分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方法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小组合作翻译,少部分同学直接抄教辅。

13、80.3%的同学上文言文时经常记笔记,19.3%的同学上课时偶尔记笔记,但仍有0.6%的同学上文言文时从不记笔记。

14、40%的家长经常检查自己孩子的文言文背诵情况,20%的同学家长偶尔会检查,仍有40%同学的家长从不检查孩子文言文的背诵情况。

15、86.3%的学生认为学习课内文言文对自己的考试帮助很大,13.7%的学生认为有一点帮助。

16、95.6%的同学认为自己的文言文底子一般,4.4%的同学认为自己文言文底子差,没有一个同学认为自己文言文底子好。

(二)教师调查问卷情况

1、85.8%的教师认为自己所带学生文言文基础较差。

2、95.8%的教师认为目前教材文言文的课下注释对课文理解帮助较大。

3、78.3%的教师所带学生在作文中从不用文言文素材,只有10.3%的学生偶尔会用。

4、在学校的公开课活动中很少有教师选择文言文教学。

5、45.2%的教师认为学生仅借助课文注释能读懂教材中文言文。6、68.3%的教师认为新课改对促进文言文教学作用较大,但仍有20.1%的教师认为有点作用,但仍有教师认为没有作用。

7、85.3%的教师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8、大部分教师认为文言文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用较大。

9、绝大部分教师认为学习文言文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陶冶性情,可以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0、89.5%教师认为学生会背诵课文,会翻译课文,掌握名句名段,掌握考点就算是学好了文言文。

11、文言文作业布置方面:98.2%的教师常给学生布置课后习题,98.6%的教师常让学生背诵抄写课文,20.8%的教师会让学生写读后感 ,38.5%的教师会让学生改写课文,90.8%的教师会让学生写积累笔记,还有97.6%的教师会让学生做课外资料。

12、35.4%的教师认为自己学生在做课外文言文习题时存在的主要困难是不认识生僻字,96.5%的教师认为自己学生存在的最大困难是文言词语积累不够,不能够了解文章大意,理解不了文章主旨。

13、93.4%的教师认为文言文教学重点是作者及背景介绍,了解大意,积累名句,分析主题思想,分析写作特色,89.8%的教师认为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方法是教学的重点。

14、97.5%的教师认为把所学文言文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途径是用白话文讲故事,在写作中引用文言文素材,78.8%的教师认为是用课内所学知识技能来阅读课外文言文。

15、98.7%的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常用的工具书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和教师用书。

16、87.6%的教师上课用电子白板、展台、电视、投影仪、电脑等上课。

17、92.3%的教师认为自己学生考试中文言文失分最多的是句子翻译。

18、98.7%的教师认为学生的教辅资料对文言文学习帮助较大。

(三)问卷小结

从学生卷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没有自信,认为自己的底子一般,但他们大多数仍喜欢学习文言文,为它可以增加自己的语言积累、陶冶性情,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它可以传承中华文化,还能让自己把话说简练些,极少数同学是因为它可以应付考试。一小部分同学不喜欢文言文,他们不喜欢文言文主要是因为它难以理解,也有一小部分同学认为它读起来拗口、背诵任务繁重,现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较强,他们喜欢运用自主合作的方式学习文言文,或是运用工具书自学,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的语文老师上文言文很有趣,也很喜欢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运用现代多媒体资源,能够向课外拓展,学习文言文可以让自己的思想得到启发,对自己的写作也有一定地帮助,许多同学在平时的写作中会引用古诗文,增加文章的美感和厚度,

从教师卷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教师认为自己所带学生的文言文底子较差,自己教学方法不够多元化,虽能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但有些流于形式,学生文言文教学还是过多依赖于教师,作业布置多样性也不够,不能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不能很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生能力。

第3篇 小课题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小课题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一、调查目的:

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爱好,男女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方面存在的差异,对初中阶段不同性别的调查分析、统计,探讨初中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差别的现状及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为学校体育课堂效果的提高寻找方法并为我的小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方向。

二、调查时间:6月

三、调查内容:

(一)调查对象:桂花九年制学校初中七至九年级共学生。

第4篇 小课题问卷调查的分析报告

一、调查目的:

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爱好,男女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方面存在的差异,对初中阶段不同性别的调查分析、统计,探讨初中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差别的现状及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为学校体育课堂效果的提高寻找方法并为我的小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方向。

二、调查时间:

20xx年xx月。

三、调查内容:

(一)调查对象:

xx九年制学校初中七至九年级共学生。

(二)调查内容: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再结合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观点,设计了一份问卷,共12个问题,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

1、1至5题,主要针对学生对体育老师的要求;

2、6题和7题,着重了解男女学生的运动兴趣及爱好;

3、8至12题,重点调查体育实践课的分组教学情况。

(三)调查方法:

1、在七八年级进行第一轮调查,随机抽取每班20人(男女生各10人)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2、相同的问卷在九年级进行第二轮调查,同样随机抽取每班20人(男女生各10人)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四、调查分析:

(一)从学生对体育老师的要求方面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做为一个体育老师,最重要的是可以在体育课上和学生打成一片,老师就是学生们最好的朋友,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如果体育老师太拘泥严肃学生会在心里排斥你,而学生则更喜欢幽默风趣和有爱心的老师,所以,从学生的要求中也可以看出,现在的老师不仅要用自己的知识去教育学生,还必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召学生。

(二)从男女生的运动兴趣及爱好方面分析:

1、男生比女生的体育兴趣更为广泛。在体育兴趣方面存在着性别上的差别性很大。女生与同龄男生相比,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趣范围减小,而且幅度较大,显然这与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女生本身的生理特点以及相应的体育教学相关。

2、从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学生体育兴趣选择中看:男生在体育兴趣的选择上,他们首先都喜爱球类运动,其次喜爱武术、田径和体操运动;而初中女生在体育兴趣的选择上,她们首先也对球类和体操运动较感兴趣,但初中部分女生也喜爱田径运动,对武术运动的选择人数非常少。女生喜爱田径运动很让人意外,可能是因为初中升学,体育中考项目中田径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一客观因素造成了部分女生不得不喜爱田径,选择的目的性比较明确。

3、男生喜欢激烈对抗性的项目占很大的比重,而女生因为生理上的变化和体能上的差异,她们更加喜欢运动量小的个人项目和动作柔和、优美的跳绳、健美操等运动项目。由此可见,初中阶段学生在体育兴趣的选择上与学生的认识能力和体能差异因素有关。

(三)从分组教学方面分析:

1、从调查结果来看,全部学生都能适应分组教学的模式,而当被问及“你喜欢的体育课教学分组形式是什么?”时, 90%的学生都选择了“男女生分组”,只有少数高年级的男生选择了其他分组方式,而女生几乎全部都选择了这一方式,由此看来,初中阶段女生更在意“男女生分组”的方式上体育实践课。

2、男女生混合上体育课的优缺点:

结果表明,男女生混合在一起上体育实践课,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不赞成,他认为这样自己会有害羞感,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赞成。以下是男女生混合上体育课的优缺点分析总结。

优点:男女生混合上体育课场地应用率高,学生之间可以相互熟悉、相互激励、相互学习,使男女生有了展示自己能力的空间;男女合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上课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混合上体育课可以对学生的个体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性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缺点:随着初中学生年龄的增长,男女生在生理、体能、运动技能、兴趣与爱好方面出现差异,女生侧重柔韧性、舒展性运动,如健美操训练;而男生更喜欢力量、速度和对抗性训练,如篮球运动等。在教学中如果教法不妥,势必会导致项目安排上的矛盾和不协调,从而使得男生在某些项目上“吃不饱”,而女生在学习训练中“吃不消”,不利于整体教学的同步进行,直接挫伤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影响了教学效果。

3、男女生分组上体育课的模式分析。

(1)男女生分组可以照顾全体学生的需求,教学过程中既没让女生体育课“男生化”,也避免了男生“吃不饱”现象的出现,课堂上必须根据男女生的特点安排不同强度的内容上课。一般来说,男生体质较强,喜欢竞争,活动量偏大,但是组织纪律性较差。而女生比较文静,体质较弱,自我活动能力较弱,但组织纪律性比男生好。因此,以男女生分组的模式教学,可以激发不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

(2)初中阶段男女生生长发育的不断成熟,男女生身体差异的不断变化,使得他们在思想上潜意识的认为男女有别,男女生在一起练习,显得有些不自在。比如在体育课上女生比男生更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男生在场时一些女生有害羞感,而男女生分开上体育课,可满足男女生的不同心理要求,上课更有安全感,更专注地锻炼。

(3)从心理方面分析,初中阶段男女生的心理特征处于不稳定和不成熟时期,大部分学生的情感比较内向、敏感、自尊;在体育课上表现为情感内向、懒动。同时,伴随着青春期的先后到来,随着身体的生长和发育使学生的性别意识更进一步强化,男女生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存在着的两性差异越来越大,同时在体育的兴趣、爱好、素质、能力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男女生分组教学可以有效的避免这些差异。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实践课堂中进行男女分组教学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非常有利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兴趣,适合学生运动心理和生理特征,有利于课堂内容的编排,也有利于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组织。男女生分组教学使教育内容更有针对性,训练方法更科学合理,不失为对学生因材受教的一种方式。

第5篇 课题作业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课题作业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题目:《社会是大课堂,实践长真知识》

调查目标:增加自己的阅历,体验工作的艰辛与乐趣,了解更多社会知识。

调查时间:xx年8月1日

调查对象:社会

调查方式: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实习中,我采用了看、问等方式,对在工作中人与人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了解,分析了人与人之间特点,方式.我深深地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苦累交加,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这也许是我一个人的感觉。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我们中国学校教育和实践的确是有一段距离的。

我们的教育应该社会实践更多得结合起来,采用理论和实践的办学模式,做到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暑期实践与平时实践的关系,社会实践广度与深度的关系,分别同过课堂,暑期和实践把我们所学的和运用想结合起来,才能更完全的掌握.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近一个月短暂而又充实的实践,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作用,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更重要的是要向他人虚心求教,遵守组织纪律和单位规章制度,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领导和同事们的经验,好的习惯和他们的知识也会是我们人生中的一大宝贵的财富.这次实践更让我肯定了做事先做人的道理,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他们就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很多知识、道理。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性的'社会,是一个充满规则的社会,我们国家要与世界接轨,高才能的人是必不可少的,但没实践的人才是无处可用的.因此对于人才的培养应当面向实际,面向社会,面向国际.环境保护本身的社会实践很强所以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是比较可行的(不过是个人的想法),定期安排学生见习,让学生更好的消化所学的知识。本人在河南省巩义市北官庄机械厂的会计部进行了社会实践学习,以下是本人此次学习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经过这次实践,虽然时间很短。可我学到的却是我一个学期在学校难以了解的。就比如何与同事们相处,相信人际关系是现今不少大学生刚踏出社会遇到的一大难题,于是在实习时我便有意观察妈妈是如何和同事以及上级相处的,而自己也尽量虚心求教,不耻下问。要搞好人际关系并不仅仅限于本部门,还要跟别的部门例如市场部的同事相处好,那工作起来的效率才高,人们所说的“和气生财”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也是不无道理的。而且在工作中常与前辈们聊聊天不仅可以放松一下神经,而且可以学到不少工作以外的事情,尽管许多情况我们不一定遇到,可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底,也算是此次社会实践的目的了。

第6篇 语文课题问卷调查报告

为了对高中生语文作业进行更深入的理性思考和实践研究,我们教师需要对高中生语文作业做细致了解,发现问题并分析其原因,以求有效地解决当前高中生语文作业中存在的一些弊端。

第一节 问卷调查

一、调查对象、目的及时间

1.调查对象

笔者在自身所在学校紫荆中学任意选了高一三个班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所选班级成绩有高、中、低之分,每班70名学生,210分调查问卷全部收回。

2.调查目的

了解当前高中生语文作业受欢迎的程度,了解高中生语文作业的价值取向,了解高中生语文作业的内容及形式,了解高中生对语文作业的需求情况。在这个基础上分析当前高中语文作业的缺陷。

3.调查时间

20xx年5月。

二、调查数据统计及分析

1.你认为现在的高中语文作业主要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

a.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b.做很多题,但成绩并没有提高

c.不能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布置习题

d.做题方法和思路指导不够

统计:选a的63%,选b的17.6%,选c的74%,选d的29.6%。

分析:高中语文教师布置作业时实施一刀切,不能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层次布置习题,导致学生做题的兴趣不浓。

2.你认为现在进行的高中语文作业的目的是什么?

a.为考试成绩

b.为培养学生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

c.为了学生全面发展

d.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

统计:选a的71.3%,选b的37%,选c的26.9%,选d的51.9%。

分析:在高考指挥棒作用下,高中大部分学生做语文作业是为了考试成绩,而不是为了自身全面发展、培养自己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而做语文作业。

3.你认为怎样的高中语文作业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a.让学生自己自由选择作业

b.针对自己学习缺陷的作业

c.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作业

d.能得到有效指导的作业

统计:选a的19.4%,选b的63.9%,选c的44.4%,选d的60.2%。

分析:从统计结果中看到,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语文作业应有针对性,并能得到教师的有效指导。

4.你在作业中遇到困难时是怎样处理的?

a.通常无法解决 b.老师讲评时解决

c.主动问老师解决 d.问同学解决

统计:选a的5.6%,选b的70.3%,选c的26.9%,选d的54.6%。

分析:高中生在做语文作业的过程中主要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策略指导,缺乏主动性。

5.现在的语文作业中与同学合作的作业多吗?

a.基本没有 b.有一些 c.很多

统计:选a的68.5%,选b的31.5%,选c的0%。

分析:高中语文作业中缺乏合作探究性的作业。

6.你的语文作业的来源主要是哪里?

a.学校统一定的作业资料 b.老师的布置

c.父母规定的作业 d.自己找的作业

统计:选a的47%,选b的97%,选c的0%,选d的3.7%。

分析:高中生语文作业的来源主要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不主动选择作业内容及形式。

7.你的语文作业的内容多为哪些?

a.背书 b.练习题

c.语文活动 d.随笔及作文

统计:选a的81.5%,选b的82.4%,选c的15.7%,选d的10%。

分析:高中语文作业多为背书、练习题这样简单枯燥的内容。

8.你现在做语文作业的时间平均每天大约是多少?

a.30分钟以上 b.少于50分钟 c.50分钟以上

统计:选a的85.2%,选b的14.8%,选c的0%。

分析:高中语文作业的时间大多控制在30分钟以内,题量并不过多。

9.你对现在的语文作业的态度是怎样的?

a.不愿意做 b.自愿做

c.为应付老师才做 d.为考试成绩才做

统计:选a的5.6%,选b的44.4%,选c的14.8%,选d的61.1%。

分析:高中生大多是为了考试成绩才做语文作业的,不是出于自愿。

第二节 高中语文作业问题探讨

根据以上的调查数据,笔者在本节中总结了高中生语文作业中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并进行深入探讨,去发掘问题背后的原因。

一、发现的问题

1.高中生语文作业要求统一,不能因材施教

调查问卷中第一题“你认为现在的高中语文作业主要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有74%的学生选c,这表明现在的高中语文作业还是面向全班布置,而不是针对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布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第一点“积累、整合”中就指出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但是上面的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的高中语文教师并没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作业,作业布置存在一刀切的情况。学生做这样的作业,结果是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并没有拓展和加深,没有掌握的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补偿学习,长此以往,学生必然丧失做语文作业的兴趣。调查结果就有63%的学生认为当前的语文作业存在着“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问题。

2.高中语文作业目的单一,直接指向考试成绩

调查问卷第2题“你认为现在进行的高中语文作业的目的是什么?”有71.3%的学生认为是为了“考试成绩”,有51.9%的学生认为是为了“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这说明高中语文作业目的单一,直接指向考试成绩。而高中学生心中期待的语文作业的确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完全掌握这门工具性学科,包括阅读、写作、交际能力表达与思维能力等(102人填写);增强语文素养,提高文化水平,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71人填写);而仅有37人填写:增强解题能力,掌握解题技巧,提高考试成绩,为了高考。这说明学生很看重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对自己终身发展的帮助。

3.高中语文作业内容多为习题和背书,学生无兴趣

调查结果显示,97%的学生的作业来源主要是“老师的布置”,47%的学生作业来源还有“学校统一定的作业资料”,只有3.7%的学生会自主自发地找些作业做。这可以看出,高中学生在语文作业中已成为奴隶,听天由命,不再进行主动规划和选择了。而调查结果也显示,这样的作业主要是习题式的笔头作业(82.4%的学生选择)和背书(81.5%的学生选择)。单一的习题,固定的答案又能给学生多少的熏陶和体验呢?纯粹的背书也只会让学生苦不堪言。活生生的语文实践变成了死僵僵的习题背书,学生当然没有兴趣了。

4.高中语文作业形式机械化,学生消极被动

调查中,68.5%的学生选择“基本没有合作的作业”,另有31.5%的学生选择“有一些”,而没有一个学生选择“很多”,这表明现今高中语文作业主要是学生自己完成的,合作作业很少。针对原有基础教育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新课程要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据此,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应该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特征。“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希望学生能够改变以往以接受学习为主的局面,能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感悟。高中语文作业也急需这种“主动、探究、合作”的作业方式。调查发现,高中生在语文作业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有70%的学生选择“主要靠老师讲评作业时解决”,54.6%的学生会“问同学解决”,这表明大部分高中生在很多时候是依靠老师来帮他们解决问题,是被动地解决问题,甚至有5.6%的学生说自己遇到困难和问题是“通常无法解决”,如果改善高中语文作业的方式,融进“主动、探究、合作”的元素,加强师师、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应当可以解决这种“被动解决困难和问题”的情况。

调查中,有61.1%的学生选择“为了考试成绩”做作业,44.4%的学生是“自愿做的”,14.8%的学生选择“为了应付老师才做的”,5.6%的学生选择“不愿意做”。而作业时间的调查结果是,85.2%的学生选择作业时间是“30分钟以内”,没有一个学生选择“50分钟以上”,这表明高中语文作业时间并不长,但是学生并不自愿做,这也正好证明了上面分析的高中语文作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已影响到了学生的做作业兴趣和做作业态度。

二、问题的分析

高中语文作业情况的调查分析表明:高中生不喜欢现在的.作业内容及形式,他们对做作业的态度是被动、应付的,他们对作业中的问题很少有主动地探究,他们做作业的结果也是不理想的。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高中语文作业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

高考仍然是学生和家长关注的问题,这就使高中语文教师和学生对语文学科更加重视。想要高考会做题,那平时多练相应的题总是有些好处的,于是语文教师开始按照高考的题型出习题,进行反复的操练。正如上面的调查问卷体现的,我们的学校语文作业大多是习题和背书,并且有越来越明显的趋势:高考领导教学。中学的教学往往以高考试题为指挥棒,清晰地打上考试的烙印。

2.高中语文作业设置没有体现“以人为本”

高中语文作业还是语文教师布置、语文教师批改、语文教师讲评,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没有主动性可言。高中语文作业没有把学生作为作业活动的主体,以其为中心。而现代教育观点认为:“谁获取知识谁就是课堂的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语文课堂自然应将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它应该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主阵地。”同样,在语文作业过程中,学生也应是作业的主体,应该鼓励学生参与作业内容确定、形式选择、评价的全过程。

3.高中语文作业形式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

调查显示,大多数高中生是为了考试成绩才去做教师布置的语文作业,甚至是为了敷衍教师才做,他们的做作业动机不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高中生在做语文作业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大多是等待老师的讲评,并没有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得感悟和提升,这仍然是一种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削弱了学生的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高中语文作业中基本没有合作的作业。

在高中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均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有学者指出:“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培养学生主动、独立的学习能力,为学生自主发展和适应社会奠定基础。研究性学习强调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能力,为学生能够创造出更多的新的思维产品奠定基础。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协作、分享精神,为学生在社会的群体中适应和发展作准备。这三种价值取向互相并行而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此观点说明这三种价值取向的学习方式应在高中教学中结合使用,那么作为语文课堂的拓展和深入的语文作业也应该重视这三种学习方式的结合。

4.高中语文作业评价机制陈旧

长期以来,大多数学校、老师似乎都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共识,教学中凡是跟考试内容有关的知识全都重要,凡是与之无关的全都不重要。这种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的教学评价制度严重地制约着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制约着教师教学实践的丰富与完善。考试成了教师教学的指挥棒,也成了评价高中语文作业的主要依据。在分数这个终极目标下,高中生学会了患得患失,学会了破罐子破摔,最终失去了做语文作业的兴趣与乐趣;教师学会了拼命研究命题部门的考纲,学会了提前训练应试技巧,失去了语文作业布置的个性与激情。

语文课题问卷调查报告

课题调查报告(6篇)

《作业有效性研究》课题问卷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22年11月调查地点:xx初级中学调查对象:随机抽取的xx县xx初级中学七年级30人、八年级30人、九年级30人,共90名学生以及10名语文教…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课题范文

  • 课题调查报告(6篇)
  • 课题调查报告(6篇)97人关注

    《作业有效性研究》课题问卷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22年11月调查地点:xx初级中学调查对象:随机抽取的xx县xx初级中学七年级30人、八年级30人、九年级30人,共90名学生以及 ...[更多]

  • 教学课题问卷调查报告(4篇)
  • 教学课题问卷调查报告(4篇)62人关注

    小课题问卷调查分析报告一、调查目的: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爱好,男女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方面存在的差异,对初中阶段不同性别的调查分析、统计,探讨初中学 ...[更多]

  • 课题问卷调查报告(4篇)
  • 课题问卷调查报告(4篇)36人关注

    小课题问卷调查分析报告一、调查目的: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爱好,男女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方面存在的差异,对初中阶段不同性别的调查分析、统计,探讨初中学 ...[更多]

调查报告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