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关于全球72家外汇储备管理机构调查报告
近日,汇丰银行发布了一项面向全球72家外汇储备管理机构的调查报告,报告预计到2030年,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总额中的占比有望上升至12.5%,届时人民币将取代欧元成为仅次于美元的全球第二大储备货币。此外,汇丰银行对全球1600家企业开展的调查显示,近四分之一的企业高管希望能把握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发展机遇。
人民币跨境业务对支持企业走出去起到了关键作用,企业走出去又反过来推动人民币迈向世界各地。业内专家表示,未来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发挥好对外投资的推动作用,与贸易结算一同形成双轮驱动,以直接投资为主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人民币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欢迎。近两年来在世界各地建立的人民币清算行,方便了国内外企业使用人民币。
据中银国际估算,目前至少有10余个国家的央行外汇储备中包含人民币资产。
另外,中国人民银行在去年10月曾表示,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七大储备货币。快速发展的另类投资工具使得离岸市场投资者对冲人民币风险敞口的能力得以提高。事实上,过去几年境内外人民币利差显著收窄,也表明境外投资者在中国在岸市场的参与度和投资兴趣均显著增长。
第2篇 关于涉农金融机构服务现代农业发展调查报告
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组织得到发展,金融体系不断完善,金融产品日益增多。20xx年-20xx年间,我市农行、农发行、农村信用社累计投入农业贷款余额524.65亿元(见附表一)。20xx年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占到全市的38%;20xx年以来,农业发展银行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增短期流动资金贷款1.6亿元;市农行在完成股改任务的同时,累计向全市投放种养大户和小额农贷2.6亿元。
实践中,还探索出一些金融机构和现代农业“双赢”发展的有效路子。
(一)村镇银行模式。其主要特点是:立足基层、按需信贷、三方联动、综合服务。20xx年,××商业银行在仪陇县成立村镇银行。其运行方式有两种:一是由××商业银行、惠民村镇银行、惠民贷款公司三方共同提供大额、中长期信贷资金,解决村镇银行、贷款公司无法单独满足农产品收购企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的大额信贷资金需求。二是三方为同一产业链上的不同主体提供信贷支持。商业银行重点为农产品收购企业提供融资;通过农产品收购企业担保,村镇银行、贷款公司为生产性农业企业、专业户、种养大户及农资供给企业提供信贷资金支持。至20xx年底,累计为1544户企业、农户提供贷款10164万元。
(二)农户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模式。其主要特点是:评级授信、一次核定、随用随贷、安全快捷。全市共评定信用村446个,占行政村总数的8.3%;评定信用户11.8万户,占农户总数的6.7%。对评定出的信用村,给予资金倾斜、利率优惠、服务配套等多项优惠政策;对信用户授信为2万元-10万元,并发放贷款证,农户持贷款证可以直接到贷款专柜办理贷款业务,在授信额度内随用随贷。截止目前,仅农村信用社提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40.4亿元,占全市金融机构同类贷款的99%。
(三)大林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政府引导制订规划、龙头带动协作偿贷、担保介入防范风险。政府负责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协调融资、土地流转及龙头企业、业主和农民建立合作关系;并出资500万元资本金成立农村小额信贷担保公司,为金融机构注资提供担保贴息,如出现贷款损失,金融机构承担10%、担保公司承担90%。同时,为农民贷款提供两年的贴息支持,对所借担保贷款农户按季向信用联社付息,付息后凭据向政府申报享受贴息政策。区信用联社按照“村民代表初审、乡农经站二审、信用社三审、担保公司终审”的“四审”程序,为农户提供贷款。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产、供、销和收益协议,统一提供种苗、技术培训、疫病防治、排污处理,实行保护价收购。并对每位种养殖农户在龙头企业的销售收入实行专户存储,其中20%至30%用于逐步偿还贷款。保险公司负责对种养殖园区农户饲养的生猪和家禽提供保险服务,并将信用联社作为第一受偿人。当地乡镇政府负责催收每笔贷款的到期偿还和利息支付,若当地政府督促归还任务未完成,则由区财政扣留当月下划当地乡镇政府的拨款。目前顺庆区农村信用联社已为辖区农户提供贷款2890多万元,撬动民间资金投入近亿元。
(四)乡村资金互助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无抵押担保、小额度借款、钱直接到户、分旬期偿还。1996年,仪陇县整合国际社会资金、农村闲散资金、其他商业银行贷款等,成立了仪陇乡村发展协会,实施乡村资金互助。该协会已在8个乡52 村304 个社扶持贫困户7082 户,建立信贷中心297 个、信贷小组1414 个,累计投放信贷资金1346 余万元、回收资金1023 余万元,先后帮助20xx余户贫困户、8000余人脱贫致富。
二、供需反差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对信贷资金的需求逐步由季节性需求向非季节需求转变、小额需求向大额需求转变、短期需求向中长期需求转变。农村金融机构在金融产品、服务方式、信贷力度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适应。
反差之一:现代农业的扩张发展态势与金融机构业务收缩不对称。全市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8.4%,然而把经营方向定位于农业、农村、农民的金融机构却不多。目前,农发行只对粮油收购企业提供信贷,不直接对农户开展业务;农行资金投放市场多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工商业;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网点众多,却长期只吸储不放贷,虽20xx年开办了小额存单抵押贷款业务,但数额较小;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市场上唯一的正规金融组织。同时,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期间,整合金融机构,压缩农村金融网点,金融机构覆盖率有所降低。
反差之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金融“造血”与金融机构的“抽水机”效应不对称。从1999年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基本取消县一级分支机构的放贷权,却保留着吸储功能。据统计,20xx年到20xx年五年间,全市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 行、农村信用联社三家农村金融机构吸收存款1164.0555亿元、发放贷款825.3203亿元,且存贷比呈逐年下降趋势,农村信用联社由80.95%下降到69.57%,农业发展银行由54.03%下降到13.45%,农业银行由59.22%下降到17.72%。(见附表二)
反差之三:现代农业对金融产品的多样化需求与信贷产品单一化不适应。从贷款条件来讲,抵押或担保是贷款的必备条件。当前农村允许抵押的资产仅限于有效资产和不动产等,且农村担保机构缺乏,给农民、农村企业融资造成困难。从放贷责任来讲,银行实行责任追究制,每笔贷款从贷出到收回,信贷员要负全责,使银行不敢轻易放贷。从贷款业务来讲,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和农户只有短期贷款这项业务。我市17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中,有76家在银行有贷款,贷款余额5.5亿元,还有90余家企业存在资金缺口。
反差之四:现代农业发展风险性大与保险发展滞后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着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更加需要发展保险降低风险。我市虽然已经开展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但“保大不保小”,农业风险目前仍然主要依靠政府灾害救济。由于农业保险风险大、收益低,保险公司不愿介入,农户自身又缺乏参保意识,农户面临的各种风险根本无法抗御。
三、对策建议
要实现金融机构与现代农业紧密牵手、双赢共进,需要政府、企业和银行互动。
(一)产业要练好内功。金融机构不愿放贷给农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市农业属于弱质产业,风险较大,效益较低。争取银行贷款,关键要改变农业的弱质地位。要努力改变农业生产小的现状、散的布局、旧的机制,围绕畜牧、蚕桑、果蔬、优质粮油和中药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大规模化经营力度,建立一批种养业园区,培育一批专业种养村、种养大户。大力宣传西充龙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仪陇武棚现代农业园、顺庆大林寺村等成功经验,鼓励发展生产型龙头企业,带领农户集中成片发展产业。按照产品品牌化、生产标准化、手段科技化的思路,提升传统农业,增加产业附加值。组建土地流转中心,建立农业生产用地等级评估办法,探索土地入股、劳力入股经营模式,把西充香桃、蓬安葛根、营山黑山羊、阆中中药材等优势产业规模做大,品牌做响。鼓励成立农业开发园区机构,从事农村土地整理、招商、开发等工作,有效利用闲置土地,从而将金融和产业有效对接。
(二)扩大抵押物范围。目前,存在银行要求的抵押农业企业拿不出,农业企业能提供的抵押银行不愿要的尴尬现状。要突破抵押物范围,让“死”资产“活”起来,积极探索仓单质押贷款,办理以农产品为抵押物的商品融资,以应收帐款、发票、买方项下的信用证、卖方项下的信用证等产品组成的产品库进行质押贷款,尝试以无形资产作为质押办理专利权质押贷款等做法。结合农村实际,确定有效抵押物的范围,将林木所有权、林地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非农建设用地、农用生产设备、水域滩涂使用权、承包权、租赁权等纳入有效抵押物,成立林业产权评估中心、房地产价格评估中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评估中心,评估抵押物价值。明确抵押贷款程序,按照政府引导、农民主体、金融服务、部门跟进的原则,确定程序为:个人向银行申请→产权交易中心登记→评估中心评估→银行办理贷款手续。
(三)优化金融服务。增强服务农村金融能力,认真落实川银监通20xx100号《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中关于“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规定,建立考核机制。拓展营销业务,在向企业营销融资业务的同时,配套营销银行卡、电子银行、外汇业务等,制定弹性贷款额度,在额度以内按照信用度随用随贷。优化投资方向,重点支持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质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园等。优化审批服务,积极推行授信审批调查前移,由授信审批人员与客户经理同步到企业实地调查;推行小企业一站式审查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由一名授信审批人员完成对一户企业调查、评级、授信的所有流程;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行“双签制”,不再上贷审会,直接由两位有权人联合签批,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
(四)完善贷款担保方式。市、县(市、区)两级共同出资1亿元的××市农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应加快组建步伐,尽早挂牌运行,并落实好“市、县(市、区)财政支农资金每年拿出10%注入该公司”的要求,引导企业入股、专合组织参股,逐年做大农业担保公司的资本额度。以专合组织为载体、担保公司为平台、政策性保险为保障,为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及时提供贷款担保。学习“资阳模式”,放大担保贷款比例。逐步使龙头企业和种养园区担保贷款比例达到1:6-10,促进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向农村有效集聚。鼓励各类信贷担保机构通过再担保、联合担保以及担保与保险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农村融资的担保服务。
(五)规范发展民间借贷。民间借贷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和个人财富逐步积累,产业资本向金融转变,而正规金融又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时的产物。要加强规范引导,促成民间借贷与正规金融和谐共生。积极扩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积极探索社团互助型、个人委托型、自主投资型等民间借贷模式,确保民间资金更多投入农业发展。要引导民间借贷阳光化、规范化发展,切实规避借贷风险,努力减少借贷纠纷。要加强对民间借贷发展动态的监管,准确把握其规模、流向、利率变动情况,及时发布动态信息,引导民间借贷理性发展。
(六)建立现代农业风险保障机制。各县(市、区)要按照程序规定,逐步建立以财政投入、龙头企业投入和种养大户个人投入为主体的农业投资风险基金,主要用于对支农贷款进行基准利率补贴和对非人为因素造成的贷款损失补偿。按照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立适应农业生产需要的风险保障机制,构建多元化的新型农业保险体系,探索农业保险与防疫、救灾结合模式,专合组织与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协议,并逐步将养殖小区、种养基地(大户)、农业科技示范园等纳入农业保险范畴,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品种和范围,增强农业抵御风险能力。
(七)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农村信用征集机制。拓展企业、个人信用系统覆盖面,逐步将涉农信贷业务信息纳入征信系统;加快推进农户信用档案电子化建设,逐步将工商、税务、质检、环保等有关部门掌握的信息纳入征信系统,并对企业和个人信用情况予以公布。要完善农村信用评价体系,开展“信用户、信用村(社)、信用乡镇”评定与创建活动,培养群众的诚信意识,提高涉农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水平。发挥好各级政府在改善地方信用环境中的核心作用,积极构建宣传、财税、金融、司法、工商等部门联动的社会信用维护体系,使信用优良的企业和个人得到优惠和便利,使失信者受到制约和惩处。
农村金融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近年来,尽管我市农村金融服务有大幅改善,但仍属于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在国家有政策、产业有需求、银行有空间的情况下,加大金融机构对现代农业的支持力度,既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也是农村金融机构加快自身发展的需要。
第3篇 2022调查报告:英国情报机构每天监控数千条私人通讯
综合报道,英国国会一下属委员会于当地时间12日公布调查报告称,英国的情报人员每天都会阅读数千条私人通讯。该委员会同时呼吁英国情报监控英更具透明性。
根据英国国会情报安全委员会(isc)公布的这份报告,英国政府通讯总部(gchq)每天都会阅读数千条私人通讯内容。不过报告称,这些通讯监控并非不加选择的监控,只有那些被认为具有重要情报信息的通讯才会被监控。
该报告还指出,英国关于情报监控的法律框架过于复杂,不必要,且缺乏透明。报告称,英国情报机构取得私人通讯也应该受到统一法律的管辖。
在美国前情报人员爱德华斯诺登揭露英美情报机构的监控项目后,英国国会情报安全委员会开始对该国情报部门获取隐私通讯信息的能力及其对隐私的影响进行调查。
委员会此后还将发表一份监察警方和密探拦截通信信息的年度报告,该报告将详细披露此类行动发生的次数,以及是否有出错或滥用的情况。
第4篇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培训机构实践
我们总是东奔西波的上各种暑假班,每天早出晚归,有时甚至比在校上课还忙。此情此景,不得不由我们深思:我们是自愿的吗?我们快乐吗?因此经过我们一组的商讨,我们决定了这次实践活动的课题是:暑假是否是学生的第三个学期?
作为同龄人的我们一路走来,有太多的感想需要诉说,面对这个话题首先我们去了常州市第十五中学找了相关部门进行了了解,但令人感到惋惜的是他们拒绝了我们,我们满怀希望就像是被冷水泼过了一样,多少有些失望。但是我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紧接着我们去了文化宫,两年前我在文化宫上过一个多月的课,没想到两年后的今天我会以不同的身份来这里进行调查,并认识到了教育参事徐琰先生。
我们大致的说了我们来的目的,他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并对我们在假期中参加这种活动表示支持并鼓励。经过半小时的交流,我们明确了目前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写好调查问题,我们才能做后面的工作,经过我们一组的共同的努力,在两天中就完成了这项任务,等待他们的答复,我们信心十足,但又一次的失望:调查问卷没有得到他们的批准,这等于在告诉我们这几天的努力都白费了,又必须重头开始。其实我很能理解他们,作为培训机构如果接受了我们对学生的调查,很容易影响到他们的教育、利润问题,这是非常现实的,这给我们的调查又增加了难度,我们不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办?不知道是否能够继续坚持这个主题?
但是我们又非常想了解整个过程,想听听同龄人的新声。这不仅是学校让我们进行实践活动,更重要的这是我们想要的答案。小时候就听说过上海知青把庄稼地里的青青麦苗当作韭菜的笑话,因为生长在大都市初出校门的年轻人,他从来没有走过三月的麦地,所以他们不知道麦苗和韭菜的区别是情有可原的。由此我想到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一个能得到博士、硕士文凭的人,他们能通过各种考试,也许他们能把书上的东西倒背如流,无人能敌,但是他们未必能通过王小丫这一关。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最后竟然在阴沟里翻了船。
现在的教育是不是一种误区呢?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们体会到做人的道理。“诚实、聪明、勤奋”,如果给现在的学生选,我相信他们一定会选择“聪明”,他们认为现在的社会善人是做不得的;他们不懂什么叫做竞争,不知在竞争面前要叫一个条件:“公平、公正、公开”,如果没有这三点,就不叫竞争,叫“自私”。
其实我们的要求并不高我们需要空间;需要轻松的环境;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天空。现在父母总是帮助我们安排着一切,不去考虑我们愿不愿意,把我们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都掩藏起来,去让我们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因此让我们叛逆心理越来越大、厌学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因为他们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他们没有明确自己的目标,所以他们的潜力没有爆发出来。记得正衡中学陈玉萍老师讲过这样一句话:每一个人的潜能都像一个无底洞,甚至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大,只有自己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的时候,才是真正爆发实力的时候!作为学生的我们既不是老师也不是教育人事,我们无法改变这一状况,但是我们所能做的只有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了解一些日常知识,增加自己的课外知识和内涵。
虽然前期工作以失败告终,但我们已经朝这个方向努力了,已经尽到自己的最大的能力去做过了,我们并没有后悔当初定这个话题,也没有后悔当初做过的努力,有时失败离成功只有一步。失败也是一种“成功”,失败会让你成长,失败会让你获得更多的人生价值!
第5篇 关于我市乡镇机构改革调查报告
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建立和完善服务型政府体制和机制:
一、乡镇机构改革的实践探索
近几年来,我市各县(市、区)对乡镇机构改革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并取得了进展和突破。目前,全市有46%的乡镇设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建立健全了新的工作运行机制,取得了良好效果。在一些改革推进快、效果比较好的乡镇,问卷对象农民对乡镇政府工作有44.4%认为很满意,53.7%认为比较满意。现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乡镇机构改革的主要做法综述如下:
(一)××县××乡
1、合理设置机构,优化人员组合。一是以突出服务职能为重点,合理设置机构。将原行政机构5个综合办公室整合为“一办、三中心”;将原7个事业站所整合为“七个服务队”;将审批和服务职能集中,设立“便民服务大厅”。二是以提高服务效能为目标,优化人员组合。根据机关干部的表现和特长,对人员上岗采取双向选择、公平竞争的办法,做到人尽其才。
2、围绕群众点题,提高服务水平。一是广泛了解群众需求。充分利用乡村亲民接待室了解民意,并要求下村干部携带《民情日记》,深入了解群众的实际困难。二是积极办理群众需求。做到办理内容群众确认,落实过程群众监督,服务成效群众评判。三是开展重点联系服务。通过各中心或服务队包项目、干部包企业或农户等形式,开展重点联系服务。四是实行定期回访服务。坚持定期对群众和服务对象进行回访,查找不足,限期改进。
3、强化管理措施,健全考评机制。一是建立台帐。各个中心和服务队都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工作职责和考核办法,并分别建立了日常工作台帐、实绩考核台帐和责任追究台帐。二是注重评议。成立由乡村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企业主和知名人士等组成的“群众监评会”,监评会对乡镇干部工作每半年评议一次,年终进行总评。三是严格奖惩。乡党委把考评结果作为奖惩的重要依据,与干部评先评优和提拔使用直接挂钩。
(二)××县××镇
1、转变职能,重设机构。适应农村新形势发展需要,强化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职能,重新设立了“一办四中心一服务队”,即党政办公室、行政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经济和城镇发展服务中心、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包村工作服务队,其中,“行政服务中心”设立民政、计生、新农合、国土、劳动保障、信访、调解等7个岗位,实行“一站式”服务。
2、设岗定责,服务到位。按照“因事设岗、因岗定人、竞争上岗”的人员配置原则,全面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一般干部双向选择,中层干部竞岗后,再由其按照岗位定编和业务特点选聘工作人员。根据编制和实际工作需要,共设立农业服务科员、计生科员、民政科员、经济发展服务科员等九大类56个服务岗位,为每名干部制订了详细的《职位说明书》,干部与镇政府签定了《服务承诺书》。
3、健全机制,科学管理。一是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将全镇干部基本情况进行公示,方便群众办事,并设立《干部流向公示栏》,每天对干部在岗情况予以公示。二是设立“乡村讲坛”,组织镇村干部讲课或听课,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三是全面建立干部绩效考核机制,制定“干部绩效管理”实施办法,坚持“凭实绩用干部,用机制管干部”,量化考核。四是推行不作为干部问责制,对工作拖沓、玩忽职守等10种情形的干部严格问责,限期整改。
(三)靖安县香田乡
1、乡村联动,搭起便民服务平台。一是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将原来分散的14个涉农单位集中到服务大厅,实行一条龙服务。二是成立亲商安商、维权维稳、计生服务、爱心帮扶、科技兴农、文明新风服务等6支队伍,配置便民服务车。三是在行政村设立帮办点,由村干部和乡挂点干部担任服务人员,将服务触角延伸到农户。
2、管理规范,创新高效工作方式。一是设置规范的工作流程。凡群众来电、来访,由接待窗口统一受理、分类、分发,相应部门或服务队承办,实行首问负责和限时办结。二是分类办件。将群众诉求事项分为即办件、承办件、联办件、上报件,分别实行直接办理制、承诺办理制、联合办理制、跟踪办理制。
3、办事透明,构建开放监督体系。一是发放“三卡”联系群众。即印有乡镇领导和工作人员姓名、分管事务、联系电话的“连心卡”,注明各部门具体管理事务、办理程序、办事要求的“明白卡”,请服务对象填写乡政府为民办事是否满意的“测评卡”。二是健全“四制”规范操作。即受理登记制、服务投诉制、代理诉求制、公开评议制。三是聘请“五老”监督员。即“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老代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在一些改革进展较慢的乡镇,70.6%的问卷对象认为乡镇政府职能没有转变,51.6%认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差。在转变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改革中 ,乡镇仍然存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我市乡镇政府没有转变职能、设立便民服务中心的占54%,在对这类乡镇的调查中,乡镇干部认为目前乡镇政府主要职能是抓经济、促发展的占50%,执行上级政策的占45%,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占8.8%,农村社会管理的占6.3%,为农民提供社会服务的只占2.5%。可见,不少乡镇政府把发展经济和执行上级政策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对农村社会事务的日常管理和服务群众的工作重视不够。乡镇政府忽视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思想往往表现在:直接干预经济多、抓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少;抓完成上级下达任务多、抓满足群众需求工作少;抓管理多、抓服务少;抓创收多、讲奉献少。调查显示,对转变乡镇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农民认为有必要的占96.9%,没有必要的只占3.1%。
2、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强。在对尚未设立便民服务中心的乡镇调查中,乡镇办事方便、乡镇干部服务态度好、乡镇干部办事效率高的分别只占23.8%、21.3%、15.6%,相对应的不方便、差、低却分别占31.6%、35.6%、38.2%。由此可见,此类乡镇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还亟待加强。究其原因,一是还没有围绕建立服务型政府转换工作体制,如没有设立便民服务中心;二是还没有建立有效的便民服务机制,服务制度不配套;三是还没有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
3、乡镇干部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在对改革不深入的乡镇调查中,12.5%的乡镇干部认为当前的考核机制科学有效,31.3%认为缺乏科学有效性;有17.5%认为当前的考核机制能使他们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32.5%认为不能得到发挥。这些乡镇的绩效考评机制的不完善,主要是体现在:一是岗位职责模糊,职责任务与岗位脱节,权利与责任脱节,工作与考核脱节,“大锅饭”现象严重;二是考核方式模糊,对不同岗位的考核无区别,难以分辨工作优劣;三是考核方式简单,对工作完成情况没有定性定量的分析测评,仅凭印象打分;四是民主测评走过场,无评议标准;五是考核结果与干部奖惩、任用联系不紧密,对干部的激励作用不强。
三、对策与建议
(一)转变政府职能,突出服务功能。要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要从转变职能,创新体制入手。调查数据显示,在乡镇干部和农民当中,认为乡镇机构改革的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分别占91.3%、88.1%,要创新服务型体制的分别占92.5%、91.2%。
1、解放思想,找准职能定位。乡镇政府职能定位逐步明确为:“执行政策、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促进和谐”。“执行政策”,就是结合本地实际,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群众中用管理和服务的方式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推动发展”,就是要围绕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为乡镇经济组织、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而不是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服务群众”,就是在了解群众需求的基础上,在新农村建设、农技、民政、社保、就业、文教、卫生等方面提供有效服务,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促进和谐”,就是要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维护公平、正义,维护乡村政权稳定,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2、更新观念,加快职能转变。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加快职能转变的前提条件。要在更新乡镇干部观念上下功夫,切实做到“五强化五摒弃”:一要强化“服从大局”观念,摒弃“本位主义”意识,积极支持改革,跟上全国大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的步伐;二要强化“不进则退”观念,摒弃“安于现状”意识,增强不改革就落后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三要强化“服务为主”观念,摒弃“管理为主”意识,尽快在思想上适应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四要强化“方便群众”观念,摒弃“自我中心”意识,把思想转变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上来;五要强化“争先创优”的观念,摒弃“得过且过”意识,积极建立一整套对干部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
3、树立形象,强化服务功能。在乡镇机构改革中,要紧密结合“解放思想求突破、科学发展促赶超”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深入学习、查找问题、整改提高的过程中着力转变干部作风,塑造“五型”干部,树立新形象。一是塑造“学习型”干部,形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二是塑造“创新型”干部,形成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良好习惯;三是塑造“服务型”干部,形成挂牌上岗、热情服务的良好习惯;四是塑造“责任型”干部,形成敢于承诺、勇于负责的良好习惯;五是塑造“廉洁型”干部,形成无私奉献、清正廉洁的良好习惯。
(二)搭建服务平台,改进服务方式。规范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已被许多地方的实践证明行之有效。调查中,乡镇干部和群众普遍认为在乡镇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很有必要的分别占93.8%和95.2%;在已设立便民服务中心的乡镇,群众表示满意的占97.5%。可见,设立便民服务中心,是当前转变乡镇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一条重要而可行的途径。
1、以便民服务中心为着力点,搭建服务平台。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归并和集中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将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政、土管、林业、医保、计生、就业、农技、信访等行政审批和服务职能归并集中到便民服务中心。二是选好并完善便民服务中心办公场所。地点选择要方便群众办事,场所设施既要有一定标准,又要量力而行。三是选派工作人员集中办公。从机关和站所挑选业务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的工作人员,到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公,并持证上岗。四是建立乡、村、组三级便民服务网络。采取在各行政村设立帮办点、在村小组设立信息员的方式,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
2、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切入点,转变服务方法。把围绕群众需求、转变服务方法作为转变乡镇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环节。首先,做到“春江水暖鸭先知”,第一时间了解群众需求。一是利用“便民卡”疏通群众需求渠道。将“便民卡”印上乡镇领导和工作人员姓名、分管事务、联系电话,并分发到每家每户,让群众清楚什么事情找谁办理。二是借助便民服务大厅收集群众需求。大厅工作人员在办理审批事项的同时,要肩负收集群众需求信息的任务,并做好记录,按职能分工转递给承办人办理。三是依靠村组“信息员”收集群众需求。建立村组“信息员”及时收集信息和报送群众需求制度,对他们给予适当的补贴,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四是利用干部下乡收集群众需求。干部下乡携带《民情日记本》,及时记录群众需求,带回后按职能分工转递办理。五是通过民情热线收集群众需求。设立民情热线电话,建立健全值班制度,对群众的咨询及时答复,对群众的需求及时转交办理。其次,做到公开办事、科学安排、积极主动地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最大限度满足群众需求。要在便民服务中心建立以下制度:一是 “五公开”制度。向群众公开服务项目、办事条件、办事程序、承诺时限、收费依据和标准,并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值班长制度。在服务中心设值班长岗位,由机关、事业单位负责人轮流担任值班长,负责协调有关事务、监管工作作风。三是 “集中办理日”制度。每个星期固定一天为集中办理日,实行集中办公,其他时间则根据需要安排2—3人值班。四是干部上门服务制度。在生产特别繁忙季节或对因身体原因办事不方便的群众,免费提供上门服务。
3、以优质高效服务为出发点,建立健全机制。运行机制的建立健全要紧紧围绕责任的落实来进行。一是实行首问责任制,强化“第一接收群众需求信息人”的责任,促其过问到底;二是实行分工负责制,强化职能单位的责任,促其负责到底;三是实行限时办结制,强化承办人的时间观念,提高工作效率;四是实行跟踪问效制,强化责任人的落实意识。
(三)完善绩效考评,形成有效激励。调查结果显示,在占全市乡镇总数54%的改革不深入的乡镇中,普遍没有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绩效考评机制,影响了干部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的工作实绩,对于构建服务型政府势在必行。
1、按照“权责统一、分类考评”的原则,科学地制定绩效考评方案。首先是遵循“权责统一”的原则,把干部的工作任务(权)与工作目标(责)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行考评。一是目标责任书的制定,不仅要明确工作任务,而且要明确工作目标的完成质量和时限要求,为年度考评打好基础。二是年度考评方案的考评标准要与目标责任书完全一致,不能搞成“两张皮”。其次是遵循“分类考评”的原则,按照干部工作的不同岗位区别对待、分类考评。对包村驻点干部,其工作实绩的考评要重在围绕群众需求办实事,且获得服务对象的满意、认可上;对在便民服务中心工作的干部,其工作实绩的考评要重在围绕群众需求,做好接待、办证、咨询和其他服务工作上。
2、按照“群众监督、公开透明”的原则,公正公平地实施绩效考评。首先是遵循“群众监督”的原则,要在绩效考评中,给群众充分的知情权、评价权。一是对包村驻点干部为群众需求所办的实事,应由群众在干部《办事登记本》上签字认可,并及时在乡镇《群众需求办理台帐》上备案登记,以备考评。二是对在便民服务中心工作的干部为群众需求所提供的服务,应以《群众意见簿》和群众代表民主测评结果为重要依据,进行绩效考评。其次是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要将绩效考评办法、考评程序、考评参与人、考评时间、考评结果及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得到群众认可。
3、按照“奖罚分明、任用有别”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兑现绩效奖惩。正确运用绩效考评结果,做到奖惩兑现。一要奖罚分明。对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给予应得的奖励,对工作任务未达标的干部评为“基本称职”或“不称职”,并扣除年终考评奖。二要任用有别。对干部的使用要与绩效考评结果严格挂钩,让能干事、干成事的有舞台、有荣誉;让不干事、干不成事的挪位子、无市场。
第6篇 大学生培训机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这个暑假我为了度过一个充实精彩的假期生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我选择作为一名培训机构的授业教师,试着锻炼自己。
一旦选择了风雨兼程,留给人们的便只剩下背影。老师,便是这样一份职业,像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他人;又如飞蛾,只顾飞蛾扑火那一刹那的美丽,永远地献出了生命。小时候,老师传道授业的辛苦,早已深深地扎根于我的脑中,从此,那样神圣的工作就成为了心中的归依。于是,能够在暑假生活中圆梦文化宫,是一件妙不可言的事。
可是,摆在我面前的,依然充满着巨大的挑战,面对一帮年龄10岁左右的小孩子,我们之间的沟通依然存在不小的障碍,我所面面相授的大多数是千禧年后诞生的新一代人,残留着属于90后的叛逆,拥有的是不可侵犯的傲气,关注的是网络上形形色色的游戏角色与时代最新最潮的咨询,被上一代父辈母辈所宠爱着,多以个人为中心,他们涉世未深,他们贪图玩乐,需要更多的疼爱与鼓舞,渴望得到和其他人一样平等的重视,毫无疑问,贪玩是他们的天性,但却是经不起责罚与忽视。
而我正是这些孩子们之间的协调者与帮助者。其实,我很明白自己的任务,我有责任管理好这些孩子,在有限的上课时间将既定的只是教给他们,而小孩子又不像更高一级的中学生大学生一样,有着自觉的学习意识,他们需要在老师的监督下来完成自己的作业。
于是,当文化宫负责人将这帮小孩分给我和另一个老师来管理的时候,我是既感新鲜又觉得挑战很大,加上在此之前,我是毫无工作经验的,并且对于交付的这个班尚且陌生,因此,我只好乖乖地当起了听课老师,首先观察另一名老师的授课模式,并在一点一滴中积累上课的经验,而在这一方面,另一名老师谢老师给了我极大的帮助,为我指出了讲课中的错误,并为我提供了一种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的奖励方式。
这种奖励的方式应该说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方式,与小时候举手回答问题得到小红花的奖励类似,但是这些都是我没有注意到的,谢老师提供给小朋友的奖励,并不是好于意义的自制小红花,而是苹果图形的手贴纸,并且积累到50个可以换取一个文具盒或者一个优质钢笔。这样的奖励令课堂的分为活跃了不少,小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言,为达到课堂目的和吸引学生的兴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随着实习工作的稳定,渐渐地我也明晰了和谢老师的组合模式。我们的工作是分上下午的。上午从早上8点到10点半,有两节课的时间,我们一起进行了英语基础英标的授课,紧接着,以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儿童英语的同学们便陆续坐下,点完名签完到,我们就马不停蹄地进行当天儿童英语的教学任务,到了12点半,就是午饭时间。
本来我以为在培训机构里就跟学校没啥区别,但是后来当几个老师陆续跑进教室,打扫卫生,摆放拼图睡垫,我才从谢老师以及几个学生口中得知,有些学生是全托生,中午是不回家的。全托也就是全天托管,中午要在文化宫午休,直到晚上课程结束,才有人来接回,而且很多老师中午是要陪着学生的,而我们住在市中心的其他老师们,就回家吃饭休息。重整旗鼓养精蓄锐之后,下午接着进行为时三个小时的作业辅导,听上去好像会觉得讲课很累,其实最累的是让小孩子们集中注意力听你讲,他们是那种不管他们,就或者讲话吃东西,或者发呆吐舌头的人,只有小部分的学生算是比较听话、天天如此,有时候会让你真的很无奈,不过当一天结束后,大概5点左右的光景,爵士舞就开课了,学生们雀跃欢呼手舞足蹈地跑进舞蹈教室。
还真是一名母亲说得对:小孩善良的时候,你会觉得他是最可爱的天使;但小孩子顽皮起来的时候,你又会觉得他是最可怕的恶魔。
放学的时候,有时候会有家长过来接孩子的,他们脸上大多数都充盈着祥和的笑容,我们几个老师会很客气地交谈上几句,听听家长的意见,说说自己的看法,在一片惬意舒适的对话中,结束今天的工作。世界前一秒被扔下了一颗炸弹,然后轰然一声所有建筑物应声到地,最后是可怕的宁静,天下一片太平,这种感觉很奇妙,特别是下课的时候,刚刚还在顽皮哭闹的小家伙机灵地对我挥挥手说:老师再见!的时候,心中的疲惫一扫而光。
我所教的这帮小孩子其实都是一群很可爱的小家伙,虽然他们有的嗓门很大,提问时还没等举手就迫不及待地已经发言了,十分踊跃积极,表现欲很旺盛,但是一旦你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过来,他们不讲话的时候,他们就会神情疲倦地趴在桌子上或者打着让人萎靡的呵欠,这个时候我就很大胆地让大家开始表演教科书上的场景,演演话剧,并以此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寓教于乐,又或者在一天的课程行将结束的时候,教大家唱英文歌,以此带给学生们新鲜感,多方式多手段地展示自己的教学技巧。当我们进行了一次表演过后,我看到大家的神情突然清爽起来,兴致勃勃,然后望望谢老师,满意地会心一笑。
很多时候,我都在讲课的过程中突然意识到肢体语言和工作方法以及板书质量的重要性。一名老师在讲台上声情并茂地表现,是能够驱散学生的睡意和保证上课质量的,并且老师做动作的时候,得增加幅度,表演到位,尽量逼真,什么时候做合适的手势要很清楚,可见做老师的,要掌握手语等身体语言。另外,板书的时候一定要清晰明了,之前我没练习过板书,因此,这方面的功夫还不到家,具体的板式也不太清楚,字体也不好看,今后如果要在教师行业有所作为,也是一定要尽量好好努力提高的。最后是语言,教师应该给学生和蔼亲切、庄重却不失幽默的感觉,教学用语严格地来讲也就是一门艺术,把握好说话的分寸,一字一句包含鼓励与赞赏,充满真情实感是很有必要的,这方面我还得查阅足够多的资料,积累素材。
但是,这都还只是小问题,在本次文化宫实习的过程中,我还忽略掉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应该算是教育环节的实践中应该引起注意的。每当一天的课程结束,我就理所当然地认为晚上是自由操配时间了,而没有清楚地意识到备课的重要性。这也与我平时的学生生活中没有预习的习惯紧密相连,所以导致的后果是我经常在上课前还不知道要上什么内容,对于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对于教学链条中的环节分不清重难点,给课堂的流畅性还是起到了相当大的影响,顺带的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知识性错误,对学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误导。除此之外,没能好好地与同事进行工作上的沟通交流,这也是我的一大失误。在上了一两堂课后我还在漫无目的地重复着书上的一点内容,不知道以后的课程要结束的课时数,不了解其间还有听写打分、试卷测验等一系列环节,这些问题的指出还多亏了谢老师的耐心指出,为我的提高提供了改进的方向。
这个暑假获益匪浅。
第7篇 医疗机构人力现状调查报告
近年来,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州医疗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全州各级医疗机构仍面临人员不足、待遇偏低等突出问题,成为制约当前全州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亟待进行深入研究,明确改革思路,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一、医疗卫生机构现状
二、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目前,全州医疗机构现有人员与上级卫生部门关于医疗机构设置标准有较大差距,根据州情和医疗服务需求,现有人员无法满足当前基层医疗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2、从医疗机构科室设置情况来分析: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城乡居民医疗需求的变化,全州各级医疗机构办院规模不断扩大,医务科室的细化和增设,所需医务人员相应增多。如州人民医院,当初核定编制时只设有内、外、儿、妇、放射、化验等30个业务科室,后已增设急救中心、体检中心、感染性疾病科、骨科、影像科等业务科室22个,总科室达到目前的52个;县级医疗机构科室也从当初的平均10个增加到现在的平均30个;乡镇卫生院大多设置内儿科、外妇科、门诊、中藏医科、检验室、心电b超室、x光诊断室、药房等业务科室15个。加之,随着公共卫生服务的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加大(共有10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5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乡镇卫生院承担的职能中,医疗服务占40%,公共卫生服务占60%,公共卫生专业人员需求加大。
3、从医疗机构床位数与医务人员比例来分析:参照卫生部《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病床数与医护人员比例应达到1∶1.31.4,而我州医疗机构实际床位数与人员平均比例只有1:0.7,比编制标准低40-50%,各级医疗机构人员总量短缺明显。
从以上分析看出,在省级医院住院的患者只占总数的7.5%,却花费了总医药费用的42.3%;在州内医院住院的患者占总数的92.5%,花费了总医药费用的57.7%。这一方面说明了基层医疗机构服务量大,三类医保就诊人数最多,但住院报销额远远不如省级医院,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基层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短缺、诊疗水平低、服务能力差,这与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急危重病人不出州的目标差距还很大,群众宁可舍近求远,花费不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到省级医院就诊,而不愿就近就医,说明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实际需求。
6、从医疗机构编外用人状况来分析:为了保证医疗机构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缓解人员紧张问题,州、县、乡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共自主招聘了人员534人(其中州级173人、县级195人、乡镇166人),在医疗服务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多数已成为医疗机构业务骨干。据调查,州级医院临聘人员月薪1500元左右,县级医院800元左右,乡镇卫生院700元左右。这些临聘人员与在编人员同工不同酬,工资普遍较低,与其他行业临聘人员相比,工作量大,工资差距较大。
三、对医疗机构人力资源配置和科室设置的思考
(一)全州各级医疗机构人员配置的需求。综合以上6个方面的分析,我们认为,解决州目前存在的医疗机构人员不足问题,应根据州、县、乡、村四级医疗机构不同的服务功能和工作职责,在合理设置科室的基础上配备相应的医务人员。
州县级综合医院:应根据本地区常见病、多发病的特点合理设置,应设立二级学科专业科室;不具备条件的医院应设有二级学科专业组。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州、县两级综合医院必须设置以下科室:临床科室应设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感染性疾病科(单设)、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急诊科(120急救中心)、中医科、麻醉科、康复针灸理疗科、健康体检中心。医技科室应设放射科、检验科、药械科、病理科、电生理科(含心功能、一般肺功能,超声检查,内镜检查)。职能科室应设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办公室、财务科、总务科等。另外,应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部。
近年来,我州加大对州人民医院的建设投入力度,投资4080万元的综合住院楼即将投入使用,将增加病床150张,全院总病床数将达到500张左右,我们计划今年通过省级评审医院等级达到三级乙等标准,再经过几年的努力,达到三级甲等医院标准。县级医院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努力,力争全部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标准,县级医院病床数将从现在平均95张达到150张左右,届时州县级医院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医疗综合服务功能将更加完善,现有科室设置基本满足医院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力争达到大病不出县、急危重病人不出州的目标。
据此测算,州人民医院需工作人员490人,现有人员235人,还需补充工作人员255人。县级医院需工作人员624人,现有人员281人,还需补充工作人员343人。
州、县两级藏中医院:应设内科(肝胆专科、消化专科)、外治科、妇产科、儿科、感染性疾病科(单设)、药浴科、制剂科(药剂科)、放射科、检验科、电生理科、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办公室、财务科、总务科。
乡(镇)卫生院:应设防保科(防疫室、妇保计生室)、诊疗科室(内科、儿科、外科、妇产科、中藏医科、中西药房、手术室、放射室、化验室、功能检查室、治疗室、急诊抢救室、产房、病房)。
从全省农牧区卫生事业发展和农牧民健康保障的实际需要出发,按照中心卫生院、一般卫生院承担的功能任务以及所需医生、护士、药剂、检验、医技、预防、保健等岗位的配置条件,按服务人口、服务半径和工作量,卫生部《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乡(镇)卫生院基本标准完全不适合目前乡镇卫生院发展的需要。根据我州卫生调研结果,中心卫生院以设置床位数为15张以上,每院15人以上,一般卫生院以设置床位数为10张以内,每院10人以内为宜。据此测算,我州五县有乡镇卫生院40所,核定床位为460张,实有床位457张,实际需要工作人员460人,实有工作人员303人,还需补充工作人员157人。
村卫生室:应做到四室分开,即诊疗室、治疗室、观察室、药房四室单独设置。
(二)合理核定各级医疗机构人员编制。请求省政府根据卫生部《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充分考虑目前服务人口增加、服务职能拓展、科室增加、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半径增大等多种因素,协调人事、编办、财政等部门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进行科学细致的评估和论证,按照从紧、必需和按需设岗、以岗定员的原则,重新核定我州各级医疗机构编制,使医疗机构卫生人员数达到编制标准。
(三)合理确定临聘人员工资待遇。在目前全省尚未增加医疗机构人员编制的条件下,各级医疗机构按照核定编制和实际需求,根据按需设岗、公平竞争、择优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招聘具有执业资格的专业对口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医疗岗位开展工作,进一步缓解人员不足的问题。各级医疗机构对自主聘用人员,在单位交纳三金的基础上,按照学历、职称、执业资格、岗位等级、专业工种、实际工作能力等,比照目前我州卫生系统人员平均工资3500元,确定工资等级,逐步实现同工同酬。
乡村医生承担居民门诊医疗、计划免疫、疾病监测、妇幼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爱国卫生、新农合、传染病登记报告等公共卫生任务。按其年内工作量,按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平均工作计算,每名乡村医生每月发放工作补助1500元为宜,全年补助1.8万元,补助与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完成量相挂钩,年终考核后予以兑现。制定乡村医生养老保险政策,解决村级卫生人员的养老保险,对年老退休的村医给予与村干部同等待遇,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巩固基层卫生服务网底。
(四)积极开展以岗位绩效考核为主要内容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扩大医疗卫生机构的用人自主权,人员编制以县为单位实行总量控制,自行调配。侧重医务人员岗位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激励机构,避免吃大锅饭。积极探索按岗定酬、按业绩取酬以及向养分岗位、专业技术骨干倾斜的绩效考核办法,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同工同酬的分配原则,根据聘用人员在院工作年限、任职资格等实行动态管理,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真正做到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激励机制。
(五)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制定区域卫生规划,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在州、县级举办医疗机构,从土地、税收、医保等政策方面给予优惠条件,在准入范围、资源配置、政策支持等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在符合准入标准的前提下,新增医疗资源优先考虑社会资本,加快形成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多元办医格局。通过医疗机构有序竞争,合理分流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减轻公立医院人员不足的压力。
第8篇 养老机构情况调查报告
我们**区养老机构调查小组由***组成。*月*日,我们接到协会“授渔计划”走进敬老院“益行夕阳”活动的安排,在**市**集团4s店的大力支持下,集中*月**日和**日两天时间,对**区*个养老机构的经营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已全部调查完毕,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区有正式注册的养老机构*个,注册床位数***,实际入住***人,入住率达**%,最大入住老人年龄***岁,最高收费(单间全护理)****元,最低收费***元,共有护工**人,厨师(包括厨房工作人员)**人。这*所养老机构全部通过该区民政局考核验收合格,卫生条件达标,正式注册,证照齐全。但是,这*家养老机构中,由于居住、设备和环境条件不同,存在较大的差异。最大的注册床位达***个,最小的才**个;最高入住率达**%,最低只有**%。这些养老机构的负责人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有的曾经是医务人员,自身就有护理保健知识,如温馨家园养老公寓;有的曾经是厨师,具有一定的食品烹调技能,后来转行到养老行业,如安乐居养老院。在这些养老机构中,由于经营规模不同,其经营方式也有较大的差异,有的是公建民营,如龙华老年康复颐养园,由**市二运公司投资,个人承包经营,规模较大,设备较好,管理规范;有的是家庭作坊式,全家甚至亲戚朋友齐上阵,设备和环境还存在一定差距。
在这*家养老机构中,无论经营方式如何,其负责人都有一颗敬老爱老之心,他们都说:虽然盈利不多,但是敬老养老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自己也有老的时候,现在社会正向老龄化发展,国家和社会对养老问题越来越重视,我们更应该尽到自己的责任,为入住的老人服好务,减少痛苦,愉快的度过晚年生活。
在这些养老机构中,各种的社会组织都与他们建立起不同程度的帮扶关系,有的学校在这些养老机构设立道德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养老机构帮助打扫卫生、表演小节目等公益活动,如**市第**中学在温馨家园养老公寓建立了“践行雷锋精神校外活动基地”;还有些自发的公益团体和个人到这些养老机构中开展各种帮扶活动,如**社区老年公寓反映,住在“商业大院”的一名退休干部,共产党员,经常到他们那里免费为老人理发,请吃不到,送礼不要,精神可嘉。
二、基本需求
在此次调查过程中,也了解到一些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1.资金短缺,政府补贴至今没有兑现;星光老年之家希望得到投资**万元,帮助其翻修住房,利益可以分成。
2.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加重养老院负担;数字化改造,使得原来一条线路可以带多台电视机,变为一台机顶盒只能带一台电视机,收视费大幅度提高,使得养老机构难以承受,大多数养老院都没有采购网络公司的机顶盒,有的采取自行购买卫星电视接收设备,有的采用网络机顶盒,有的干脆不接受改造,电视节目只能收到5、6个台,使得入住老人生活更加单调;
3.燃气公司实行阶梯价格,加重养老机构负担
4.供电线路有待改造。有多家养老机构反映,供电线路经常发生故障,直接影响到正常工作。
5.有些养老机构需要厨师指导,以便提高厨艺。例如,**老年康复颐养园,提出欢迎面案厨师指导。
6.需要为老人提供心理抚慰,可以边聊天,边帮助老人理发、剪指甲等。
三、协会介入养老机构服务的设想
根据目前各个养老机构的现状和协会的性质,我们不可能为养老机构提供日常的服务,只能在节假日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公益活动。所以,我们建议:
1.根据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开展“邻里守望”活动的倡议,按照就近的原则与各个养老机构建立联络员制度。首先成立敬老部,建立**市志愿者协会敬老群,根据养老机构的发布情况,设立片长,一位片长负责几个联络员,联络员必须坚持每个星期至少到所负责的养老机构探望一次,了解情况,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及时在群里发布情况。需要集中力量的,可以在群里发布,有群管理和片长负责招募更多志愿者,突击为应急需要的养老机构提供应急服务。
2.积极响应**省民政厅建立的“12349”公益热线,搞好“居家养老”工作,号召协会有能力的会员组建专业服务队,与**市“12349”热线建立联系,开展保质保量及时的有偿服务。号召自由职业的会员积极参加职业培训,学会一技之长,投身到养老服务行业中去。
3.与其他公益组织建立广泛的联系,对养老机构存在的实际困难,及时向相应的专业公益团队反映情况,请求支援,帮助解决。
第9篇 全球72家外汇储备管理机构调查报告
近日,汇丰银行发布了一项面向全球72家外汇储备管理机构的调查报告,报告预计到2030年,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总额中的占比有望上升至12.5%,届时人民币将取代欧元成为仅次于美元的全球第二大储备货币。此外,汇丰银行对全球1600家企业开展的调查显示,近四分之一的企业高管希望能把握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发展机遇。
人民币跨境业务对支持企业走出去起到了关键作用,企业走出去又反过来推动人民币迈向世界各地。业内专家表示,未来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发挥好对外投资的推动作用,与贸易结算一同形成双轮驱动,以直接投资为主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人民币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欢迎。近两年来在世界各地建立的人民币清算行,方便了国内外企业使用人民币。
据中银国际估算,目前至少有10余个国家的央行外汇储备中包含人民币资产。
另外,中国人民银行在去年10月曾表示,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七大储备货币。快速发展的另类投资工具使得离岸市场投资者对冲人民币风险敞口的能力得以提高。事实上,过去几年境内外人民币利差显著收窄,也表明境外投资者在中国在岸市场的参与度和投资兴趣均显著增长。
第10篇 关于养老机构的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在这8家养老机构中,无论经营方式如何,其负责人都有一颗敬老爱老之心,他们都说:虽然盈利不多,但是敬老养老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自己也有老的时候,现在社会正向老龄化发展,国家和社会对养老问题越来越重视,我们更应该尽到自己的责任,为入住的老人服好务,减少痛苦,愉快的度过晚年生活。
在这些养老机构中,各种的社会组织都与他们建立起不同程度的帮扶关系,有的学校在这些养老机构设立道德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养老机构帮助打扫卫生、表演小节目等公益活动,如_____市第25中学在温馨家园养老公寓建立了践行雷锋精神校外活动基地还有些自发的公益团体和个人到这些养老机构中开展各种帮扶活动,如包南社区老年公寓反映,住在商业大院的一名退休干部,共产党员,经常到他们那里免费为老人理发,请吃不到,送礼不要,精神可嘉。
二、基本需求
在此次调查过程中,也了解到一些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1.资金短缺,政府补贴至今没有兑现;星光老年之家希望得到投资20万元,帮助其翻修住房,利益可以分成。
2.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加重养老院负担;数字化改造,使得原来一条线路可以带多台电视机,变为一台机顶盒只能带一台电视机,收视费大幅度提高,使得养老机构难以承受,大多数养老院都没有采购网络公司的机顶盒,有的采取自行购买卫星电视接收设备,有的采用网络机顶盒,有的干脆不接受改造,电视节目只能收到5、6个台,使得入住老人生活更加单调;
3.燃气公司实行阶梯价格,加重养老机构负担
4.供电线路有待改造。有多家养老机构反映,供电线路经常发生故障,直接影响到正常工作。
5.有些养老机构需要厨师指导,以便提高厨艺。例如,龙华老年康复颐养园,提出欢迎面案厨师指导。
6.需要为老人提供心理抚慰,可以边聊天,边帮助老人理发、剪指甲等。
三、协会介入养老机构服务的设想
根据目前各个养老机构的现状和协会的性质,我们不可能为养老机构提供日常的服务,只能在节假日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公益活动。所以,我们建议:
1.根据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开展邻里守望活动的倡议,按照就近的原则与各个养老机构建立联络员制度。首先成立敬老部,建立_____市志愿者协会敬老群,根据养老机构的发布情况,设立片长,一位片长负责几个联络员,联络员必须坚持每个星期至少到所负责的养老机构探望一次,了解情况,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及时在群里发布情况。需要集中力量的,可以在群里发布,有群管理和片长负责招募更多志愿者,突击为应急需要的养老机构提供应急服务。
3.与其他公益组织建立广泛的联系,对养老机构存在的实际困难,及时向相应的专业公益团队反映情况,请求支援,帮助解决。
第11篇 纪监机构体制改革状况调查报告
去年以来,通河县按照市纪委的部署和要求,对乡镇和部分县直纪委进行了纪检监察机构体制改革。按照市委本次调研要求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乡镇和部分县直纪检监察机构改革情况
4月,针对基层纪检监察职能弱化问题,按照上级纪委有关规定,我们探索实施了纪检监察派驻制度改革,撤销了 8个乡(镇)党委纪委,成
立了祥顺镇和富林乡2个乡镇纪工委监察分局;撤销了7个县直部门纪委,成立了教文卫和农业2个县直纪工委、监察分局。
2、创造条件强化管理
保障。二是分局,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得到明显加强。一是创造条件创造创造条件。县政府先后拨款30万元,为4个纪工委监察分局解决了办公场所、电脑、电话等办公办案装备和设备。统一标准,制定了工作职责和制度,明确规定了纪工委监察分局干部与纪委干部在福利待遇、评优晋级、纪律要求、学习培训上四个一视同仁,极大地调动了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3、明确职责理顺关系。根据有关规定,赋予了派驻机构检查权、问询权、制止权、建议权、谈话权、考核权、问责权和督办权。同时明确规定派出机构受县纪委、监察局垂直领导,协助各党委抓党风廉政建设等重大事宜,做到指导不指挥,督办不包办。通过改革工作体制,有效解决了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虚位、协调缺位、办案失位等体制上弊端带来的问题。
二、乡镇和县直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工作情况和成效
为保证新的工作体制规范运行,通河县纪委坚持指导不指挥、督办不包办、参与不干预、监督不对立的原则,保证了纪工委监察分局独立履行职责。通过对纪检监察机构实行分片派驻统一管理,达到了促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目的。
1、积极开展了廉政教育工作。积极协调党委把廉政教育纳入了党委的学习计划,定期下发学习要点,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反腐倡廉的理论、方针、政策。结合部门工作实际,组织党员干部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各纪工委普遍组织辖区内党员干部观看了傅丰志案例警示教育片。驻农业纪工委紧紧围绕提升党员干部廉洁意识,组织开展了廉政知识测试,组织开展了对145名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教育。驻教文卫纪工委紧紧围绕医德医风教育和师德师风教育,举办了廉政文化进校园广场文艺专场演出活动,营造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
3、积极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建立了党风廉政建设联系点制度。从纪工委书记到委员都确定了各自联系单位,深入各自联系点,进行面对面督促检查和具体指导,重点查看工作方案是否制定,组织机构是否落实到位,活动记实、会议记录是否规范,责任制是否层层签状,规章制度是否健全等内容。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明确了整改时限,并帮助所辖单位完善了反腐倡廉建设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制度汇编。建立了8个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对各类图版、阵地、档案、工作流程进行标准化建设,有力的推进了院务、校务、村务公开工作。
5、坚持了依法执纪办案。4个纪工委成立以来,共接到群众来信、来访37件,初核案件线索25件,立案18件,结案16件,处分党员干部17人,收缴违纪资金15万余元。立案案件占全县的50%,收缴违纪资金占全县的70%。在惩治腐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未进行纪检监察机构改革的县直纪委情况
工委管理的县直部门共有党员2388名,涉及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约270人。
2、行机构改革的纪委工作情况。近年来,县直纪委、纪检组、监察室能够按照县纪委的要求,积极组织开展本党委的党风廉政建设,能够组织开展民主生活会、学习会等一般性教育活动,能够配合县纪委开展各类监督、检查和纠风治乱工作。总的来说,能够完成规定性动作,但工作创新不强,没有特点和特色。未实行派驻管理的纪委、纪检组、监察室作用发挥较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查办案件力度小。从去年办案情况看,全县共办案29起,其中纪委和纪工委办案27件,基层纪委办案2件,在查办案件工作中作用不大。二是常规性工作质量低。从日常工作上看,个别基层纪委只是在上级检查时临时装档、补充材料,应付上级纪委,极个别的还存在压案、瞒案现象。三是有影响、有震动的教育活动少。从开展大型活动情况看,纪工委辖区内党委都能够积极组织开展集中性教育活动,像卫生、教育等部门,都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了行风教育活动。未实行派驻管理的党委,往往重业务、轻教育,几乎没有开展有影响、效果好的集中教育活动。
3、关于对县直纪委改革的初步设想。持分类归口,整合力量,集中派出,统一管理原则。在试点基础上,对属地管理的党委纪委进行撤销整合。撤销党委纪委、直属总支和纪检组20个,纪委、监察室、纪检组撤销后各部门设一名专兼职纪检委员,具体负责本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成立2个县纪委监察局驻部门纪工委监察分局机构,即:驻政法纪工委监察分局(办公地点在检察院)、驻财贸纪工委监察分局(办公地点在财政局)。根据部门工作职能相近,业务相关原则,划分纪工委监察分局管辖部门(含常设机构)。新成立纪工委监察分局编制为4人。设书记分局长1人(正科级职位配置),副书记、副分局长1人(副科级职位配置),副科级职位委员1人,科员职位委员配置1人。驻乡镇纪工委监察分局、驻农业纪工委监察分局、驻教文卫纪工委监察分局人员职位职级配置按新成立纪工委监察分局职位职级配置理顺。
四、派驻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施纪检监察派驻制度以后,个别党委领导以为撤消了基层纪委就是取消了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对基层党纪检监察工作不重视、不过问,严重影响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2、派驻机构的级别没有明确定位,造成了干部选拔、人员配置等方面实际操作中的困难。
3、派驻机构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突出表现在多数干部为从事过纪检监察工作,业务不熟悉,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工作经验欠缺。
4、还有监督不到位的现象。乡镇水利、教育、卫生、林业等上管的企事业单位还存在监督不到位的情况,按照《派驻机构责任区划分办法》,这些单位日常监督检查应由上口所在纪工委负责,发生案件则由属地辖区纪工委负责查处,实际操作中却常出现两不管现象。
五、关于对纪检监察机构改革的相关建议
1、基层党委反腐倡廉能力建设。明确党委主管领导,配齐配强基层纪检监察委员,改变上重下轻的工作格局,实现工作重心下移。要加强基层纪委的人员队伍建设,理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职级、待遇等问题,提高纪检监察干部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加强作风教育,经常性的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增强纪检监察干部做好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要改善基层纪委的办公条件,在经费、设备上倾斜基层纪委,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履行职责创造必要条件。
2、切实加强派驻机构人员培训。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对派驻机构纪检监察干部培训,以纪检监察业务理论知识为重点,以提高干部做好纪检监察工作方法和技巧目标,集中辅导与在岗自学相结合,全面提高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3、出台相关政策,保证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建议在对基层纪委实行派驻管理,由省市纪委与组织部门搞好协调沟通,出台相关政策,统一研究派驻机构的指数、职级、职能,为县级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创造良好、宽松的政策环境。
第12篇 张家界市永定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现状调查报告范文
为全面掌握我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情况,为加强全区托幼机构的规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和《湖南省托幼机构卫生评价表(100分)》标准的要求,制订我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调查方案,由经过培训的全区27个街道卫生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儿童保健医生(专干)下园进行评价调查。现将其结果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对象
全区27个街道办事处和乡镇内托幼机构共179所。
1.2 方法
根据《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和《湖南省托幼机构卫生评价表(100分)》标准的要求,制订我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调查方案,由经过培训的全区27个街道卫生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儿童保健医生(专干)负责评价调查和采集相关资料。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截止6月底,全区共179所正在经营的托幼机构,其中公立园22所,私立园157所;179所托幼机构共收儿童17608名,其中公立园儿童1918名,私立园儿童15690名;共有工作人员1421名,其中公立园151名,私立园1270名。
2.2 卫生保健设施状况
2.2.1 园所场地情况 公立园建筑场地平均占地面积,户外、活动场地使用面积,活动室使用面积均符合标准;55家私立园规模达标,124所不达标。
2.2.2 保健设施情况 公立园中有17所设立保健室并且其面积达标,室内保健设施设备较齐全;有5所未设保健室,没有保健设施设备。157所私立园中有55所未设立保健室,14所面积不达标。保健设备只有6所齐备外,其余均不够齐全,常用消毒用品不够充足,灯光视力箱大部分缺失。
2.2.3 保健人员配备 179所托幼机构中有123所配备了专兼职保健员,其中专职20名,兼职103名,全部保健员中只有1名有执业医师资格证,所有人员均没有上岗证。
2.2.4 工作人员健康体检 全区托幼机构工作人员1421人,参加健康体检的有1380人,未体检的有41人。
2.2.5 膳食管理 179所托幼机构中有170所设立了食堂,取得了《餐饮卫生许可证》的有86所,正在办理中的有26所,未办证的有67所。公立园有制订带量食谱及计算营养量,膳食结构合理;私立园有制订食谱,但无带量、无计算营养量及评价。
2.2.6 心理保健与健康教育 公、私园均能结合幼儿特点和本园实际定期出卫生保健宣传栏,但无开设卫生知识课程及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筛查工作。
2.3 卫生保健工作状况
公、私立幼儿园新生入园体检率、计划免疫接种率均达100%,年度健康检查率公立园为96.3%,私立园为93.6%。
2.4 儿童体检状况
共体检建立档案14840名儿童,其中低体重和发育迟缓的分别占0.49%和3.59%,趋于肥胖的儿童占6.27%;视力筛查视力低下率为12.13%。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永定区公立幼儿园及规模较大的私立幼儿园硬件设施基本符合条件,卫生保健工作也比较到位,卫生保健指标完成较好,各种指标均能达到要求或控制在范围之内。这说明我区的托幼机构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的轨道,卫生管理部门如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卫生监督所等,对幼儿园的指导、监督检查工作形成了制度化管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私立幼儿园存在问题较多,如:管理不到位、硬件设施较差、保健设施不完善、人员配备不足等。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今后应做好如下工作:(1)联合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对托幼机构的监督管理。(2)各幼儿园均应按办园条件要求,加强硬件建设,使幼儿人数与房屋、户外场地、活动室的比例符合要求,为儿童提供科学、优质的保教环境。(3)加强卫生、心理保健与健康教育: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优劣直接与保健人员素质及督导力度相关。首先妇幼保健主管部门制订卫生保健知识培训计划,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方式,对各园教职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她们的卫生保健知识,通过她们为幼儿、家长创造良好的卫生保健氛围,并自觉实施好各项工作,保证幼儿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4)规范卫生保健各种制度,相关部门把好幼儿、教职员工(保育员、老师、厨房人员、司乘人员)准入关,教育、卫生等部门制订切合实际的办园标准和审批手续,按照《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统一标准,规范管理,通过制度化、科学化管理,全面提高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工作质量,对卫生保健不符合要求的不允许其办园。
第13篇 市养老机构发展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报告
关于市养老机构发展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报告
一、导言
“清明”一词作为节气名始于汉代。《淮南子天文训》道:“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但此时的“清明”只是一个人们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物候划分标志。《四民月令》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尚未蕴含与祭祖有关的民俗学意义。祭祖活动仍在二十四节气中不固定进行。唐初,出现了在清明前一两日的寒食节上坟拜扫、缅怀祖先的活动。《通典》卷五十二《礼十二上陵》记载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制曰:“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寒食节在承载祭祖职能的同时,却要求禁火,而上坟时烧纸钱之俗在唐代已入朝廷祖典。可以重生新火的清明日逐渐代替寒食节成为祭祀祖先的日子。清明上坟要去郊外,与“三月三日天气新”的上巳节职能重合,清明日也逐渐取代了上巳节。 清明日成为以祭祀祖先为主要内容,兼带踏青游春,包含丰富礼俗仪式的传统节日。
“国之大事,惟祀与戎”。中国自殷周时起便有祖先崇拜的传统,具体形式表现为对祖先亡灵敬奉的祭祖活动。祭祖心理的产生大致出于以下几个目的:一是避祸,唯恐不小心得罪了祖先亡灵而受到惩罚;二是祈福,乞求祖先在天之灵保佑自己;三是悼念先人,表达缅怀祖先的情怀;四是追念祖先的功德,激励后人。 祭祖心理早期源于原始人对死亡与自然规律的不解与恐惧,偏重于前两个目的,直至西周时出于确立王朝正统性与巩固宗法制血缘政治组织模式的需要,开始重视祭祖心理的后两种目的,对祖先进行“追孝”、“享孝”,并最终发展成涵盖社会伦理各方面的孝观念。祭祖的前两个目的反而与宗教结合,成为民间宗教信仰。祭祖行为已成为以稳定农耕经济为生产方式,以血缘宗族为社会组织形式的中国社会的显著特征,成为中国文化千年承续的纽带。在祭祖祖先中所获得的孝敬意识、光宗耀祖意识更成为内睦家庭,外兴邦国的源泉。祭祖活动除了辞旧迎新时的家祭外,主要以清明祭祖为主。
关中作为周公制礼作乐之地,有着丰富的民间礼俗文化。清明祭祖习俗在关中也有着悠久传统。据民国年间《续修陕西通志稿》记载,有“三月清明节,前二日为寒食,人民祭墓烧纸及钱马,谓之上坟”,“清明折柳枝插门取‘清明’意”,“清明前二日携冷面祭坟”,“为秋千之戏,士女游于郊原,日跴青,即踏青也”等丰富的礼俗活动。 xx县作为周文王丰京故地,xx县始置于秦孝公时,均是礼乐文明,农耕文化发达之地;靠近西安城,又使其成为发展较快,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县域,不失为传统社会转型期的范例。xx县与xx县的礼俗活动状况可以较全面地反映传统礼俗的文化内涵及其在当地社会的变化情况。
为了全面了解关中农村各类人群清明祭祖的主要活动及蕴涵于其中的思想意识,通过对现代关中农村丧葬礼俗(丧、葬、祭)中的孝道状况及思想根源进行分析评估,为关中农村现有风俗提供合理化建议。本项目组以关中地区的xx县与xx县为例,就清明祭祖问题进行社会问卷调查。本调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以年龄段作为划分依据进行抽样。调查资料收集方法采用自填问卷法。本调查在两县合计发放问卷210份,收回问卷200份,问卷有效率为95.2%。
二、问卷分析
(一)调查对象的个人信息
受访者居住于城镇者(城市、城郊、乡镇)与居住在农村者大致持平(108∶92)。性别比基本均衡(113∶87)。在年龄分布中,20— 40岁人口比例最高(32.5%),其次为20岁以下人口(28%),60岁以上人口仅占16.5%。由于历史原因,现在40岁以下的人群普遍经历过传统文化的断层阶段,复苏后的传统民俗往往陷入有“文”无“献”的形式化境地,他们对清明祭祖活动的认知是不拘于传统的,这对清明祭祖活动价值取向无疑是双刃剑。“先认识,后实践”,在从事清明祭祖活动时较前人的因循守旧更多了个体意识的参与,他们对清明祭祖活动的思考与实践决定着传统文化今日的发展方向。
受访者的家庭内部关系既是其家庭伦理关系的反映,也会对其祭祖目的产生影响,故笔者以多项多选方式考察了受访者的家庭结构。受访者多处于中青年年龄段,负有赡养老人与抚育后代的双重责任。在已婚的受访者七成以上选择不与父母或长辈同住,家庭结构以只有夫妻二人或兼有子女的子系核心家庭为主。
对传统民俗文化的认知主要来源于周边环境(如家人的思想意识,当地经济方式、信仰状况),但受访者的文化程度与职业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自身对外界事物的理性认识能力与认同度。就两县受访者文化程度而言,以初中文化程度及以下为主(初中文化38%,小学及以下文化20%),高中文化程度(22%)及大学文化程度(20%)及以上者较少,农民(39.5%)、与自由职业者(11%)的比例超过五成,在客观上也使其接触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机会减少,对清明祭祖现象的认识不会完全与社会主流文化契合,在传统与反传统间具有多元性的个体意识。
鉴于家庭经济状况会对受访者清明祭祖规模的支持能力产生影响,本调查分别考察两县受访者的家庭年收入。两县受访者家庭年收入均多集中于5000元以下区间(38%)及5000—10000元区间(6%),除生活基本支出外难以有过多财力用于礼俗消费。
(二)受访者清明祭祖的大致状况
54%的受访者都选择清明节“一定会”祭祖,几乎没有人选择“从来不会”(1.5%),这反映了清明节祭祖民俗的广泛性与持久性。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受访者选择“大部分时候会”(26%)及“偶尔会”(18.5%),生活节奏的加快与人口流动性的增加使人们因生计忙碌难以返回故里,清明节祭祖随之无法按时,有可能会造成人们精神信仰的缺失与孝道观念的淡漠。
一般认为祭祖方式主要为墓祭,我们的调查也证明了这一观点。70.5%的受访者都选择墓祭方式,坟墓是亡者的魂魄合一之处,“祭在如神在”,视故去者为亲密家庭分子的观念仍占主导,不同于完全地将死者神灵化、虚无化的宗教祭祀,反映中国人传统的重实际、重伦理的观念。此外有15.5%的受访者选择在家祭祖,也各有少量受访者选择“在风景优美处祭奠”(8%)及“在网上祭奠”(6%),这种既与近些年盛行的环保风尚有关,也是儒家传统“心丧”文化的延续。
在受访者除清明节外去公墓陵园祭奠亲人的次数方面,65.5%的受访者选择“两次及以上”(据笔者走访当地丧葬行业从业者及普通群众的调查,其他的祭祖时间应为冬至日或农历十月初一。在农历七月十五的“鬼节”给亡人“送衣服”(焚烧纸扎的衣服)也属于祭祖活动。部分地区新亡者头三年还要在春分祭祖,俗称“新分”)。而选择“一次”的比例也有23.5%。清明与冬至(十月初一)分为春秋,既同《孝经丧亲章》云:“春秋祭祖,以时恩之”,有周礼遗风,更有在季节变换时对长辈关切之意,庄严中有深厚而朴素的人性之美。
清明节祭祖情况在两地较为普遍,55%的受访者就“在您的居住地开展清明祭礼的状况”问题选择“非常多”,选择“没有”项的人数为6%。综上所述,清明节以墓祭的方式祭祖仍是关中地区一个传统而普遍的民俗,祭祀祖先在关中人的家庭伦理与精神生活中仍占有重要地位,清明文化在关中地区拥有广泛深刻的群众基础。
(三)受访者具体的祭祖具体仪式
根据笔者20xx年4月在xx县农村对清明祭祖情况的实地调查及对xx县、蓝田两地丧葬行业者的走访,当地清明祭祖活动以家人与亲戚参与为主,具体仪式比较简单。由此本调查就以“祭祖时您会举行哪些活动”、“您选择的祭品”及“您拜祭扫墓的总花费”三个选择题与“您的家乡清明祭祖时特别的风俗及其含义”一个开放性问题调查具体的清明祭祖仪式。
与一般意义的祭祖活动一致,“焚烧纸钱”是关中清明祭祖活动的主要内容(157人)。“烧纸钱”这一民俗据李祥林先生考证,有盼望生命复活祈求灵魂转生之意。 当然也有对亡者“嘘寒问暖”之意,反映了关中人祖先崇拜的生活化特征。与此相似,“向先人敬献供品”(121人)与“进行拔草添新土等坟墓修缮工作” (57人)也占有较高比例,充分体现关中祭祖文化中“事死如事生”的孝道观念,一定意义上对参与祭祀者起到孝道教化作用。
至于这种行为是否会造成经济上的负担与铺张浪费,就本调查反映的情况基本是不存在的。50元以内的拜祭扫墓总花费是最为普遍的(70%),100元以上的花费在当地比例较低(10.5%),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关中农耕文化的现实主义精神,即将无实际意义的精神活动仅停留在信仰层面,绝不扰乱正常生产生活,亦与当地孝敬父母、厚养薄葬的良好民风有关。
受传统习惯的影响,纸钱或纸扎仍是最为主要的祭品(165人),但是鲜花已成为位列第二的祭品(79人),超过传统的祭祀食品(60人)。据受访者的回忆,当地过去有多种祭祀食品,如炸果、油角等面制炸物,式样很丰富,而鲜花则是“学你们城里人开花店才有的”。一方面是两县均距中心城市较近,更易接受外来西化风俗;另一方面传统祭祀食品以家庭制作的点心为主,现在会这类手艺的人也不多了。传统民俗的流失是从相关民间工艺的消亡开始的,清明祭祖礼俗的保护工作也要注意其中相关的民俗工艺的保护。
开放性问题“您的家乡清明祭祖的'特别风俗及含义”回答率不甚理想,两县回答率均不过20%,但其中也有不少亮点。如xx县一位老人用数百字回忆了计划和老战友一同参谒烈士墓却因突发疾病未果的经历,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家国一体观念与清明祭祖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下的新内涵。还有受访者提到关中特色的蒸花馍(各种人物造型)习俗,反映了将先祖偶像化的观念。祖先崇拜中的祈福心理在当地也有所体现,当地有清明节当日全家吃煮鸡蛋以祈求先辈保佑家人和睦平安之俗。鸡蛋意味着“圆满”与新生,在一定程度上也有祈愿家族兴旺的思想。至于xx县也有出嫁女归宁祭拜父母,全家吃家做食品“油角”之俗,还有打秋千这种清明古风。两县均有在烧过纸后在坟头上压纸三张之俗,以示此家有后人祭扫祖墓,不为“孤魂野鬼”,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观念的反映。
(四)受访者清明祭祖活动的社会关系
祭祖活动自古以来便是宗族内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必然也反映了参与者方方面面的社会关系。本调查主要从祭祖对象与参与祭祖者两方面进行考察。
祭祖对象以父系直系亲属为主。除祭祀父母者超过五成外,祭祀祖父母者也超过三成。蓝田《吕氏乡约》中对“祭旁亲”有“情虽近爱,事则无义” 的评价,认为“近世祭多及旁亲”,“祭非其鬼”,不符合宗亲关系。这一观念至今在关中地区的清明祭祖行为中仍影响深刻。笔者在调查中也发现了特殊的现象:祭祀公婆者(30人)与祭祀先祖者(31人)均不足两成。前者源于关中部分地区特有的风俗:清明当日,出嫁的女子要回娘家祭拜娘家故去的亲人。这也赋予了清明节另一种层面的“团圆”意义。“祭祀先祖”较少是有特殊原因的:据笔者20xx年4月在xx县农村的走访调查,一则因为关中当地少有大宗族,少有族茔存在,一般人家先祖的坟茔往往分散多处;二则新中国成立后大跃进时期及90年代初,关中农村曾兴起过两次“平坟运动”,很多人家先祖的坟墓已“不封不树”,难以找寻。不过对先祖的不祭拜只是限于清明等墓祭活动,当地人为家中新故者举行的“家祭礼”前,家族中全体男子还会集体祭拜曾祖的“坟茔”,即在曾祖坟茔大概所存在过的麦地里鞠躬(当地称“迎神礼”)。清明时祭祀先祖活动的减少并不代表关中人家族意识的淡漠,“先人”认识关中人内心深处可以家族中的重大事物的“决策者”。
在与受访者同行人员的身份及同行目的的调查中,“兄弟姐妹”的比例最高(105人),一般情况下,兄弟姐妹各家只有在过年或婚丧嫁娶时才能到齐见面,清明祭祖礼俗具有联络亲戚,增进亲情的重要性,也反映了传统血缘宗族联系在现代基层社会的稳定性。至于同行者为配偶(86人)与子女(74人)比例也较高,为父母及长辈比例则不高(54人),这表明祭祖活动已更重视个体价值与情感需求,是新时期家庭伦理人性化的表现。
选择同行者的目的是多样化的,“凝聚亲情”(72人)、“增进家族凝聚力与认同感”(73人)与“教育子女”(68人)、“陪伴孝顺长辈” (59人)各有侧重,清明祭祖活动也是家庭结构日益核心化的关中地区家族内部主要的交流媒介之一,家人们在一起祭祖时可以在祭祀同一个祖先的亲情中共同协商解决家族中的重要事务,完成家族内部伦理道德的规范与延续。
第14篇 基层医疗机构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着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医务人员水平较低,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药费用上涨过快导致个人负担过重。因此,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基本情况调查活动,不仅对我们医学生了解基层医院的工作有益,还让我们对未来的工作环境有所了解,又对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调查对象
根据学校《关于暑期社会调查的通知》中的要求以及调查的方便,我对_____卫生医院和_____服务有限公司企业单位医疗中心进行了调查。
三:调查内容
1.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或城市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医务人员学历、职业资格、性别、年龄等情况;
(2)医务人员构成情况(即有几名医生、护士、药师);
(3)工资待遇;
(4)医院经费投入;
(5)基本药物制度使用等等。
2.结合当前就业形势,谈谈对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的看法。
四:调查时间
五:调查结果分析与总结
通过问卷调查并对于加以分析,我发现无论是从卫生人员数量还是学历层次上都应提高。值得赞扬的是:虽然收入和基本待遇方面不是很好,医务人员们依然默默地在工作着。为了吸引更多的高学历人才到基层工作:
一.加大政策引导的力度,制定医学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改革和奖励举措,切实采取优惠措施。在进得去,出得来,优惠多政策的感召下,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走向基层就业。
二.学校要形成医学毕业生基层就业的良好舆论导向,还要开展医学生到基层工作的社会实践活动,又要加强医学生到基层就业的艰苦创业教育。
三.完善投入和补偿机制,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政府负责其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和人员经费,药品收入不再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的补偿渠道,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减轻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费用负担。
四.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队伍建设,通过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招聘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培训医务人员和完善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制度、落实城市医生到农村服务的政策等措施,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逐步得到规范,服务水平和质量逐步得到提高。
六:调查结果感悟
本次调查让我收获颇丰,我看到了基层医疗机构的现实状况,发现了医药卫生事业较为落后急待发展的一面,找到了新的学习动力和努力方向,同时也深深被基层医务工作者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所感染。发现问题才能去解决问题,在大城市大型医疗机构蓬勃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基层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只有占全国人口多数的人民的医疗服务问题解决好,我们的医药卫生事业才能真正称得上蓬勃发展。
第15篇 民办教育机构监管调查报告
民办教育机构监管调查报告范文
近年来,随着社会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快速增多,涉及教育培训服务项目的消费投诉也越来越多。2009年,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受理教育培训类投诉47起,2010年上升到95起,增幅达到102.1%,占该局全年受理消费投诉总量的6%。同时,由于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涉及多部门监管职权、经营性质复杂等原因,导致该类经营服务行业的监管效果不佳。针对这一问题,市局组织人员进行了专门调研,认真分析了当前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监管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并从工商职能角度提出了部分监管工作建议。
一、民办教育机构特点及监管现状
截止2010年底,市共有各类民办教育培训机构201家,其中有证有照的157家,具备前置审批条件,经工商核准登记的,含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文化教育类培训机构141家,经劳动局审批登记的职业技能类培训机构16家;有证无照的38家,该类机构具备前置审批条件,但未经工商核准登记的机构;无证无照的6家,该类机构既未经相关部门核准前置,又未在工商部门核准登记的机构。从总体分析看,当前民办教育机构经营中存在以下几大特点:
(一)涉及行业不断增多。近几年,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经营范围不断扩大,2010年统计显示,市目前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服务项目涉及文化培优、琴棋书画、音乐舞蹈、职业技能、留学服务等56个类别,比2009年增加了22个种类,是2008年服务项目类别数量的2.3倍。同时,新型教育培训项目也逐渐增多,如电子类、旅游类、物流类、网络经营类等近年来新兴的各种专业,均成为当前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服务范围,基本涵盖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二)经营场所、时间分散。多数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属于中、小模式型,经营方式灵活、选择场地较为自由,部分培训场所属于租用民宅、车库、闲置场所等。同时,由于民办教育机构多数为补充式培训,办学时间比正规国营教育学校更加自由,有的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或晚上的时间进行,有的按学员要求临时性开课,缺少统一教学规划制度。
(三)教育条件参差不齐。一是办班条件简陋。部分培训机构没有专用的教室、课桌椅、辅导教材,设在商住楼或自住房屋内,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二是聘请的教师教育水平难以保证。有的是兼职教师,还有不少是在校大学生,培训辅导的成效难以保证。三是没有严格的教学计划。“缩水缩时”现象严重,由培训老师随意安排教课时间和内容,培训质量无法保障。
(四)存在规避监管现象。一是规避工商部门监管。多数民办培训机构属于营利性质的私人办学型,依据相关法规应当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由于登记注册“营利”与“非营利”两个类型缴纳税率的不同和社会捐助程度的差别,多数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以“非营利”性质向民政部门登记,逃避税务的同时规避了工商部门的监管。二是规避教育部门监管。由于教育部门近年来审批门槛不断增高,部分未得到“办学许可证”的申请人,将申请经营范围定为“教育咨询”类企业,取得工商部门登记资格后大搞教育培训。这种打“擦边球”的做法,规避了教育部门的监管,降低了行业准入门槛。
二、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无明确的监管法律依据。一是缺少明确的登记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27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核、批准、注册或备案手续。”《民办教育促进法》第18条规定:民办学校取得办学许可证,并依照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登记,登记机关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即时予以办理。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涉及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的登记问题,均未以明文提出“由工商部门负责登记”,仅以模糊的字面意思推断出由工商部门登记。二是缺少明确的管理法律依据。目前,实际监管工作中,涉及民办教育培训机构部分由民政、教育、劳动、工商等多个部门分头负责,非营利性的民办教育机构由教育部门审批、民政部门登记,工商部门无权管理。针对营利性质的民办培训机构,《民办教育促进法》第66条规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经营性的民办培训机构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这一条款将日常管理执行依据授权于国务院制定,但目前具体的管理法规仍未出台,基层工商部门对营利性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管理时,只能套用《公司法》、《无照经营取缔办法》、《广告法》等通用性法律法规,缺少专门的具体的法律执行依据。
(二)日常巡查监管较为困难。与正规的国家教育机构相比,绝大多数民办培训机构规模小、人员少、自由度大,常以租用的民宅、车库甚至地下室作为培训场所,具有较强的分散性和隐蔽性,给基层工商人员市场巡查工作带来较大难度。同时,部分营利性民办教育机构由于经营不善无法维持,将其分散的'培训场所出租给其他无资质培训机构,还有的成为传销、造假活动的窝点,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成为社会安全的重大隐患。
(三)相关处罚标准难以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规定,工商部门拥有对营利性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登记监管权,但由于相应的监管法律法规缺失,针对民办培训机构违法经营行为处罚标准无法统一判定,实际监管执法过程中套用的《公司法》、《广告法》、《无照经营取缔办法》等,均显得规定过于粗略、不够具体明确。
(四)多头监管存在扯皮现象。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分为“非营利性”、“营利性”两个种类,非营利性的由教育部门审批,民政部门负责登记和监管,营利性的由工商部门负责登记和监管,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两中类型无法明确鉴定,绝大多数民办教育培训机构以“非营利性”审批登记,而实际经营过程中以营利为主要目的,民政部门职能监管不够到位,工商部门又被拒绝在监管门槛之外,出现监管“真空”地带。同时,市场经营中存在“有证无照”(通过教育部门审批,但未在监管部门登记)、“无证无照”(既未通过教育部门审批,也未在监管部门登记)、“超范围培训”等多种违法经营行为,这些主体资质不“健全”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由哪个部门监管,目前无法具体确定,有的出现部门间相互推诿现象,长时间处于无监管状态,有的多部门均实行监管权,导致多重处罚现象发生。
三、做好民办教育机构监管工作的建议
(一)出台具体的监管法规。坚持以《民法通则》、《经济法》为基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职业教育法》等为依据,出台有关民办教育机构的登记、监管办法,根据是否为营利性、涉及行业的特殊性等进行详细分类,分别明确登记监管注册主体和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则。同时,制定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日常监管办法,结合《公司法》、《行政处罚法》、《无照经营取缔办法》、《广告法》等法律中适用于民办培训机构的法规,根据市场监管实际,制定详细具体的监督管理规则,明确不同违法种类、不同违法情节的营利性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管措施和办法。
(二)推行引导联合经营制度。民办教育机构经营过程中存在规模小、人员少、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这些不足往往会引发投诉纠纷,针对这些问题,工商部门要积极发展职能作用,引导取得正规审批资格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积极发展联合经营模式,坚持以国家大中专院校为依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努力建立联合授课机制,有效补充师资不足等问题,同时起到教育系统内部监督自律经营行为的良好效果。
(三)建立长效网络监管平台。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普遍存在培训规模小、时间短、分布散、隐蔽性强的特点,工商作为重要的监管部门,要坚持以备案登记资料为基础,依托网格式监管平台,建立起长效的动态监管系统,定期下达巡查计划,加大市场巡查力度。特别针对民办培训机构发布的户外广告和印刷品广告进行有效监管,对存在虚假培训内容,夸大师资力量等违法行为要坚决予以查处,净化培训市场环境。
(四)完善多部门联合监控机制。工商部门在拓展自身监管领域的同时,要探索走联合相关力量集中对民办培训机构的专项整治。如依靠消费者协会的职能,解决因参加培训产生的各种特殊消费纠纷;依靠教育行政部门的力量,严格其准入资格;依靠税务部门的稽查,查处偷税漏税行为;依靠物价部门的介入,规范起收费纷乱的现状;利用社区力量,及时反馈非法、违法培训班的信息,便于执法部门及时查处取缔。只有充分发挥联合行动的力量,才能对各类培训机构进行有效的全面的清查,对非法办学依法进行取缔,保护合法经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