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上海公布中介调查报告 首次披露海外求学现状
据有关部门披露,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留学派出国,平均每年有2.5万人跨出国门,求学于国外各类学校。由于大多数中国学生对国外的教育状况、学校及专业设置都了解甚少,因此,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是通过留学中介机构而踏上求学之路。
由市教委国际交流处、市留学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和《成才与就业》杂志联手所作的国内第一份“留学中介机构调查报告”,今天正式问世。报告通过对上海12家经教育部、公安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的合法留学中介机构的调查,首次从一个侧面披露了出国留学的现状。
留学生性别
家长是否更放心让男孩子“远走高飞”?从这次调查来看,这种观点显然站不住脚,在已经或正准备出国的学生中,女性占50.1%,男性占49.9%。尽管女性只以0.1%的微弱优势胜出,但这0.1%却意义深远,在上海这座学习型城市中,女性对自己的要求并不比男性低,她们的求知欲同样强烈。
留学生年龄分布
此次调查将学生年龄分为7个层次,其中20岁~24岁的留学生数量最多占60.8%,其次是15岁~19岁为27%,25岁~29岁为10.1%。对于近来社会较为关注的“留学低龄化”(15岁以下)现象,本次调查显示的数据仅为0.1%。看来,不少家长已渐趋理智,将不具备较强控制、管理能力的孩子送到国外,远离亲人,难免会对他们今后的成长造成不利。
品牌认知途径
留学消费者是如何知晓中介机构的?数据显示,74.6%的被调查者是通过报刊杂志介绍而获悉的,18.8%是通过他人介绍,上网为16%,而电视宣传仅为4.3%。
留学生家庭月收入
出国留学目前还属高消费,需要强劲的经济基础做后盾。通过调查发现,留学生数量最多的家庭月收入分别在5000元~6000元之间以及1万元以上,两者的百分比为17.5%和16.4%,而1000元收入以下的家庭仅为0.3%。
另外,留学生家庭月收入6000元~1万元之间的出现波谷,这类属于中高收入的家庭,对于留学的愿望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高。他们生活安逸,追求也呈多元化,对孩子留学并非首要需求。
主要留学国家
据调查,上海学生最中意的留学国家分别为: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日本、德国等。名列“前三甲”的比例是:澳大利亚15.1%,新西兰14.9%,英国14.2%。
中介代理费
此次调查将1.4万元人民币作为中介代理费的“分水岭”。代理费较高的留学国家为(高于1.4万元):美国(2.75万元)、丹麦、加拿大等;代理费较低的国家为(小于或等于1.4万元):日本(9404元)、马来西亚、瑞士等。
专家点评:作为中国人赴外留学发祥地之一,上海堪称全国留学市场中的一块大“奶酪”。身处国际大都市的上海人,也更愿意走出国门,锻炼自我,接受各种思想的熏陶,使自己成为国际型复合人才,上海已成为全国的留学“航运中心”。
这份针对留学中介市场的社会化评估,不仅会进一步确认上海在全国留学市场中的地位,也将为政府部门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对社会需求起到一个导向作用。
第2篇 5月31日上海外滩拥挤踩踏事件调查报告全文
xx年12月31日23时35分,上海市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东南角通往黄浦江观景平台的人行通道阶梯处发生拥挤踩踏,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
事件发生后,xx总书记、xx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上海市全力以赴救治伤员,做好各项善后工作,抓紧调查事件原因,深刻吸取事件教训,及时准确向社会发布信息。
市委书记韩正同志、市长杨雄同志对事件调查工作高度重视,要求彻查原因,严肃问责,举一反三,深刻吸取教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上海市迅速成立了市政府联合调查组,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屠光绍任组长,副市长周波任副组长,市政府相关副秘书长和市监察局、市安全监管局、市公安局纪委、市应急办、市政府法制办、市卫生计生委、市旅游局等部门相关负责同志为成员。联合调查组邀请了国家和本市应急管理、公共安全管理、法律等方面的专家为事件调查进行分析论证。
联合调查组通过现场勘查、调查取证、专家论证、综合分析等,开展事件调查工作。事件发生后,联合调查组迅速组织力量对事件现场进行勘查,先后对受伤人员、值勤民警、市民游客、地铁工作人员等调查走访,了解事件发生经过,并对事件现场有关情况进行核查。联合调查组还调取查看外滩区域36个监控探头、累计时长约70小时的视频录像,系统梳理相关法律法规,查阅市级和区级有关部门“三定方案”、规范性文件、会议纪要等资料195份,对市级10个部门(单位)和黄浦区政府以及区有关部门领导共51人进行了谈话询问,详细调查相关管理情况。
经调查,联合调查组还原了事件全过程,查明了有关应对情况,分析了事件原因,认定了事件性质,对相关责任人提出了处理建议,并就加强城市公共安全相关工作提出了整改建议。
一、事件发生地基本情况
(一)外滩风景区
外滩风景区是黄浦区辖区内的公共区域,东起黄浦江防汛墙、西至中山东一路和中山东二路西侧人行道、南起东门路北侧人行道、北至苏州河南岸,面积3.1平方公里。
(二)陈毅广场
陈毅广场位于外滩风景区中部(与中山东一路335号至309号段隔路相望)、与南京东路东端相邻、与中山东一路相连,公共活动面积约2877平方米。陈毅广场通过大阶梯及大坡道连接的黄浦江观景平台,是外滩风景区最佳观景位置。此外,陈毅广场附近交通便捷,距离轨道交通2号线、10号线南京东路站约580米,是外滩风景区人员流量最大、密度最高的区域。
(三)拥挤踩踏事发现场
事发现场位于陈毅广场东南角通往黄浦江观景平台的上下人行通道阶梯处。阶梯自上而下分为两组共17级,两组阶梯间距2.3米,阶梯两侧有不锈钢条状扶手。阶梯宽度6.2米,最高处距地面高度3.5米,纵深8.4米。
(四)外滩风景区周边情况
外滩风景区东侧黄浦江对岸是上海东方明珠和新落成的上海中心等标志性建筑所在的浦东陆家嘴地区,西侧沿中山东一路有外滩历史建筑群,并与延安东路、广东路、元芳弄、福州路、汉口路、九江路、南京东路、滇池路、北京东路、南苏州路等道路相通。市民游客可沿阶梯上至观景平台,观看黄浦江两岸景观灯和建筑群。
外滩源位于中山东一路33号,邻近外滩风景区,与陈毅广场步行距离约550米,是事发当晚新年倒计时活动的举办地点。
二、新年倒计时活动变更和准备情况
(一)新年倒计时活动变更的有关情况
xx年起,黄浦区政府、上海市旅游局和上海广播电视台连续三年在外滩风景区举办新年倒计时活动。鉴于在安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可控因素,黄浦区政府经与上海市旅游局、上海广播电视台协商后,于xx年11月13日向市政府请示,新年倒计时活动暂停在外滩风景区举行,将另择地点举行,活动现场观众将控制在3000人左右,主办单位是黄浦区政府和上海广播电视台。对此,市政府同意暂停在外滩风景区举办新年倒计时活动,并就另择地点举办的活动,明确要求“谁主办、谁负责”,坚决落实属地管辖,切实把责任落到实处。
xx年12月9日黄浦区政府第76次常务会议决定,xx年新年倒计时活动在外滩源举行,具体由黄浦区旅游局承办。同时,要求区有关部门落实活动的各项保障措施。12月26日,黄浦公安分局作出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许可决定书,同意区旅游局举办新年倒计时活动的申请。
(二)黄浦区有关准备情况
1.黄浦区政府。xx年12月9日黄浦区政府第76次常务会议明确:“区公安分局要会同区市政委(即黄浦区市政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 黄浦区市政委 )等部门做好活动预案,尽快梳理活动当天全区范围内各类迎新活动,认真研究应对方案,做到统筹协调、有序安排,合理部署各类保障力量,确保外滩、人民广场、新天地等重点地区安全有序。” 12月31日当晚,黄浦区政府未严格落实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
2.黄浦公安分局。12月25日,黄浦公安分局制定了新年倒计时活动安全保卫工作方案,主要内容是成立新年倒计时活动安保工作指挥部,下设现场管控、外滩及南京路沿线秩序维护两个分指挥部。新年倒计时活动共安排安保警力771名、主办方保安180名。其中,外滩、南京路沿线秩序维护警力350名(陈毅广场60名,阶梯处7名),其余警力分别用于外滩源活动现场管控、反恐处突、综合保障、公共安全管理、机动力量武警等。
3.黄浦区市政委。12月31日,黄浦区市政委及其下设的黄浦区外滩风景区管理办公室,共安排了108名城市管理执法人员和社会辅助力量,参加外滩风景区中班时段的管理工作(中班日常工作时间为14时15分至22时15分,当日安排工作时间为14时15分至次日凌晨1时)。
4.黄浦区旅游局。xx年12月9日黄浦区政府第76次常务会议,通过了黄浦区旅游局制定的在外滩源举办的新年倒计时活动方案。12月30日上午9时30分,黄浦区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由黄浦区旅游局对外发布了新年倒计时活动信息。
(三)上海市公安局有关工作情况
xx年12月19日、24日,上海市公安局先后召开两次党委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元旦春节安保维稳工作。12月25日、28日,又召开各公安分局领导专题会议,转发公安部《关于切实做好xx年元旦春节期间安保维稳工作的通知》,就做好元旦春节安保维稳工作提出明确要求。12月30日,上海市公安局主要领导在安保维稳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上强调,上海中心的亮灯和灯光秀仪式可能造成陆家嘴、外滩等相关区域短时间内游客大量聚集,要按照“一活动一方案”、“一点一方案”的要求,制定周密的安保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加强活动现场警力配置。
三、事件发生当晚外滩风景区人员流量变化及应对情况
(一)事发当晚外滩风景区人员流量总体情况
事发当晚20时起,外滩风景区人员进多出少,大量市民游客涌向外滩观景平台,呈现人员逐步聚集态势。事后,根据上海市通信管理局、上海市公安局、地铁运营企业(即申通集团)等部门单位提供的数据综合分析,事发当晚外滩风景区的人员流量,20时至21时约12万人,21时至22时约16万人,22时至23时约24万人,23时至事件发生时约31万人。
(二)外滩风景区人员流量监测和报告情况
20时12分,上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要求黄浦公安分局指挥中心整点上报外滩风景区和南京路步行街人员流量情况。20时20分,黄浦公安分局指挥中心上报,外滩风景区观景平台人员流量5成(民警凭经验对人员密集程度的判断),南京路(河南路至中山东一路)人员流量约5-6成。
20时27分,上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要求黄浦公安分局指挥中心每半小时上报外滩风景区和南京路步行街人员流量情况。21时14分,黄浦公安分局指挥中心上报陈毅广场人员流量5成,情况正常;21时39分,黄浦公安分局指挥中心指挥员孙成致电外滩分指挥部蔡立新,询问外滩风景区和南京路步行街人员流量情况,蔡立新回复均为6-7成,但电台和电话记录未显示上报上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22时45分,黄浦公安分局上报,外滩风景区观景平台人员流量5-6成。
(三)黄浦公安分局警力调配情况
20时25分,黄浦公安分局局长助理陈荣霖要求指挥中心收集辖区各派出所可调用警力数。
21时09分,陈荣霖致电蔡立新,外滩风景区仍由黄浦公安分局副局长、外滩分指挥部现场指挥长陈琪负责指挥,南京路沿线交由副局长姚华指挥,并对警力部署进行调整。21时13分,黄浦公安分局调集辖区5家派出所40名警力增援南京路沿线,22时左右到岗;21时18分,通知警训队20名警力增援外滩分指挥部,21时44分,警训队20名警力到岗。
21时20分,指挥中心指挥员俞磊带领40名警力到达外滩分指挥部增援。
20时27分,黄浦公安分局局长周正致电陈琪,询问南京路步行街人员流量、警力配置情况。周正要求采取“铁马”措施,每隔10米安排1名警力;外滩风景区观景平台入口设立单向通行警戒带。
此后,黄浦公安分局根据人员流量情况,对现有警力部署进行调整。22时44分,周正致电姚华,要求南京路沿线警力设置拦截线减缓人群往外滩方向流动。
经调查,截至23时30分,黄浦公安分局在外滩风景区、南京路沿线共布置警力510名,其中陈毅广场80名(阶梯处13名),南京路沿线150名。
(四)上海市公安局指令和警力增援情况
20时31分,上海市公安局主要领导致电周正,要求重视外滩风景区人员流量情况,落实安保措施。
22时,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长陈臻、俞烈、陆民在市局指挥中心大厅,通过视频监控查看外滩风景区等区域人员流量情况。陈臻通过视频电话提示周正,外滩风景区人员已经很多,要求其进行安全评估,如有需求及时提出。对此,黄浦公安分局未提出需求。
22时12分,上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指令培训三部200名、培训四部100名、静安公安分局100名、虹口公安分局50名、闸北公安分局50名共500名警力增援黄浦公安分局。23时10分,虹口公安分局增援警力到达中山东一路、滇池路口,任务是负责中山东一路(南京东路至北京东路)沿线警戒和人群疏导;23时30分,闸北公安分局增援力量到达陈毅广场北侧观光隧道入口,任务是引导和疏散观景平台人群。23时35分,培训三部、培训四部增援警力分别位于中山东一路福州路路口、中山东一路北京东路路口,静安公安分局增援力量尚未抵达。
23时24分,上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致电黄浦公安分局指挥中心,建议在外滩风景区沿线的中山东一路两端对机动车进行改道分流,实施交通临时管制措施。黄浦公安分局指挥中心回复,周正的意见是继续保持交通畅通,否则老百姓会认为外滩风景区有大型活动。
四、事件发生和应急处置及救援情况
(一)事件发生经过
22时37分,外滩陈毅广场东南角北侧人行通道阶梯处的单向通行警戒带被冲破以后,现场值勤民警竭力维持秩序,仍有大量市民游客逆行涌上观景平台。23时23分至33分,上下人流不断对冲后在阶梯中间形成僵持,继而形成“浪涌”。23时35分,僵持人流向下的压力陡增,造成阶梯底部有人失衡跌倒,继而引发多人摔倒、叠压,致使拥挤踩踏事件发生。
(二)现场救援情况
23时35分拥挤踩踏事件发生后,在现场维持秩序的民警试图与市民游客一起将临近的摔倒人员拉出,但因跌倒人员仍被上方的人流挤压,多次尝试均未成功。此后,阶梯处多位市民游客在他人帮助下翻越扶手,阶梯上方人流在民警和热心的市民游客指挥下开始后退,上方人员密度逐步减小,民警和市民游客开始将被拥挤踩踏的人员移至平地进行抢救。许多市民游客自发用身体围成人墙,辟出一条宽约三米的救护通道。现场市民游客中的医生、护士都自发加入了抢救工作,对有生命体征的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抢救。
23时41分22秒起,上海市“120”医疗急救中心陆续接到急救电话。23时49分起,先后有19辆救护车抵达陈毅广场,第一时间开展现场救治和伤员转运。上海市公安局及黄浦公安分局迅速开辟应急通道,调集警用、公交及其他社会车辆,将受伤市民游客就近送至瑞金医院、长征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和黄浦区中心医院抢救。同时,迅速组织力量千方百计收集伤亡人员信息,及时联系伤亡人员所在单位和家属。
(三)事发后应急处置与善后情况
事件发生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迅速赶赴现场指挥应急处置工作,并分别赶往医院看望慰问受伤人员和伤亡人员家属。同时,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成立医疗救治、善后处置等专项工作组和联合调查组,各组当即开展工作。
调动全市优质医疗资源全力以赴救治伤员,在专家会诊评估的基础上,按照“一人一方案、一人一专家”的要求,逐一明确医疗方案,尽一切可能挽救生命,截至1月20日,49名伤者中已有46人经诊治后出院(包括13名重伤员中的11人),3名伤员(2名重伤、1名轻伤)仍在院治疗。通过多种途径尽快确认伤亡人员身份,及时向社会公布遇难者名单,并对出院伤者进行随访。指派专人全力做好伤亡人员家属的接待、安抚,组织专业人士对受伤人员和伤亡人员家属进行心理疏导。通过组织集体采访、书面发布、“上海发布”政务微博及微信等形式,及时向媒体和社会发布相关信息。
1月1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党政负责干部紧急会议,全面部署各项善后工作和全市面上安全防范工作,并在会议开始前向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1月4日,市领导分别参加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各代表团会前组团活动和市政协十二届三十八次主席会议,会前全体与会人员肃立默哀,向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1月7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安全工作会议,要求全面开展各类安全隐患排摸,针对薄弱环节和短板,一个一个认真梳理,一件一件细致解决,切实做好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管理工作。
五、原因分析
对事发当晚外滩风景区特别是陈毅广场人员聚集的情况,黄浦区政府和相关部门领导思想麻痹,严重缺乏公共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对重点公共场所可能存在的大量人员聚集风险未作评估,预防和应对准备严重缺失,事发当晚预警不力、应对措施不当,是这起拥挤踩踏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对新年倒计时活动变更风险未作评估
大量市民游客认为外滩风景区仍会举办新年倒计时活动,南京路商业街和黄浦江对岸的上海中心、东方明珠等举办的相关活动吸引了部分市民游客专门至此观看。对此,黄浦区政府在新年倒计时活动变更时,未对可能的人员聚集安全风险予以高度重视,没有进行评估,缺乏应有认知,导致判断失误。
(二)新年倒计时活动变更信息宣传严重不到位
新年倒计时活动变更后,主办单位应当提前向社会充分告知活动信息。但是,直至12月30日,黄浦区旅游局才对外正式发布了新年倒计时活动信息,对“外滩”与“外滩源”的区别没有特别提醒和广泛宣传,信息公告不及时、不到位、不充分。
(三)预防准备严重缺失
黄浦公安分局未按照黄浦区政府常务会议要求,在编制的新年倒计时活动安全保卫工作方案中,仅对外滩源新年倒计时活动进行了安全评估,未对外滩风景区安全风险进行专门评估。黄浦公安分局仅会同黄浦区市政委等有关部门在外滩风景区及南京路沿线布置了350名民警、108名城市管理和辅助人员、100名武警,安保人员配置严重不足。
(四)对监测人员流量变化情况未及时研判、预警,未发布提示信息
12月31日20时至事件发生时,外滩风景区人员流量呈上升趋势。黄浦公安分局指挥中心未严格落实上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每半小时上报人员流量监测情况的工作要求,也未及时向黄浦区委区政府总值班室报告。黄浦公安分局对各时段人员流量快速递增的变动情况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未报请黄浦区政府发布预警,控制事态发展。对上海市公安局多次提醒的形势研判要求,未作响应。
(五)应对处置不当
针对事发当晚持续增加的人员流量,在现场现有警力配备明显不足的情况下,黄浦公安分局只对警力部署作了部分调整,没有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一直未向黄浦区政府和上海市公安局报告,未向上海市公安局提出增援需求,也未落实上海市公安局相关指令,处置措施不当。上海市公安局对黄浦公安分局处置措施不当指导监督不到位。黄浦区政府未及时向市政府报送事件信息。
六、事件性质
这是一起对群众性活动预防准备不足、现场管理不力、应对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拥挤踩踏并造成重大伤亡和严重后果的公共安全责任事件。
七、责任分析
按照依法依规严肃问责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上海市外滩风景区综合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以及市、区相关部门的“三定方案”,黄浦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对这起事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责任分析如下:
(一)黄浦区政府对事件负有主要管理责任
黄浦区政府依法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领导工作。对新年倒计时活动场所变更后的风险预判不足;对包括黄浦公安分局、黄浦区市政委等相关部门落实黄浦区政府常务会议要求的情况未进行检查督促;未建立健全预警机制;未严格按照中办、国办的要求“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事件发生后,未按规定及时向市政府报告。
(二)黄浦公安分局对事件负有直接管理责任
黄浦公安分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重大节庆、重要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和专项安全保卫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未落实黄浦区政府常务会议提出的具体要求,未研究制定专门的应对方案;对12月31日监测到的人员流量变化情况风险评估不足,未及时提出预警;应对处置措施不到位;未及时向本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送突发事件信息;对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执行不力。
(三)黄浦区市政委对事件负有管理责任
黄浦区市政委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市容市貌和外滩风景区等重要地区的管理。未落实黄浦区政府常务会议提出的具体要求。
(四)黄浦区旅游局对事件负有管理责任
黄浦区旅游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旅游经营活动的指导和监督管理。作为历年新年倒计时活动以及xx年新年倒计时活动的承办方,对活动场所变更风险未充分评估,变更信息向社会公众告知不充分。
(五)黄浦区外滩风景区管理办公室对事件负有管理责任
黄浦区外滩风景区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外滩风景区内市容景观等公共事务管理的组织和协调工作。未具体落实黄浦区政府常务会议提出的工作要求。未依法制定外滩风景区域内相应的应急预案。
(六)上海市公安局对事件负有指导监督管理责任
上海市公安局负责全市范围内公共场所安全保卫工作的指导监督管理。对黄浦公安分局落实上海市公安局“ 一点一方案 ,制定周密的安保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加强活动现场警力配置”的要求监督检查不到位;对黄浦公安分局12月31日外滩风景区安全保障工作的检查指导督促不够。
八、对事件有关责任人员的处理建议
周伟,市委委员,黄浦区区委书记。贯彻落实国家和本市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不力,对辖区内相关部门履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职责不到位的问题失察。在抓干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教育管理上失责。未严格落实中办、国办关于“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的要求。未能及时了解事发情况并及时赶到事发现场。对事件负有主要领导责任。事发当夜在参加新年倒计时活动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公款吃喝,造成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建议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彭崧,黄浦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对辖区内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领导不力。未对区相关部门落实区政府常务会议具体要求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对辖区内重点区域风险评估不足和黄浦公安分局应对处置措施不到位的问题失察。未严格落实中办、国办关于“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的要求。未能及时了解事发情况并及时赶到事发现场。对事件负有主要领导责任。事发当夜在参加新年倒计时活动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公款吃喝,造成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建议给予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处分。
周正,黄浦区副区长,黄浦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未落实区政府常务会议提出的具体要求,未认真研究制定专门的应对方案;对12月31日当晚监测到的人员流量变化情况风险评估不足,未及时提出预警;应对处置措施不力;未及时向本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送突发事件信息;对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执行不力。对事件负有主要领导责任。建议给予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处分。
吴成,黄浦区区委常委、副区长,分管旅游工作。作为主办历年外滩新年倒计时活动和xx年外滩源新年倒计时活动的区政府分管领导,对新年倒计时活动场所变更风险评估不足、变更信息向社会公众告知不充分的问题失察。未严格落实中办、国办关于“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的要求。未能及时了解事发情况并及时赶到事发现场。对事件负有主要领导责任。事发当夜在参加新年倒计时活动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公款吃喝,造成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建议给予党内严重警告、行政降级处分。
陈琪,黄浦公安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作为12月31日外滩风景区域安全保卫现场指挥点负责人,对外滩风景区域可能出现的大客流缺乏有效预判;对安全保卫责任区内的风险评估不足;面对突发状态,配置警力不合理,应急处置措施不力。对事件负有主要领导责任。建议给予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处分。
陈荣霖,黄浦公安分局党委委员、局长助理兼指挥处处长。对12月31日安全保卫区域内的人员流量预估、极端状态、风险因素等方面未作充分评估;对不断上升的人员流量未及时提出预警,应对处置措施不力,未及时向本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送突发事件信息;对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落实不力。对事件负有重要领导责任。建议给予行政记过处分。
徐文虎,黄浦区市政管理党工委副书记、市政管理委员会主任、区城管行政执法局局长。未落实区政府常务会议的具体要求,未认真研究制定专门的应对方案。对事件负有重要领导责任。建议给予行政记过处分。
孙忠明,黄浦区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局长。作为具体落实历年外滩新年倒计时活动和xx年外滩源新年倒计时活动的具体负责人,对新年倒计时活动场所变更风险评估不足,变更信息向社会公众告知不充分的问题失管。对事件负有重要领导责任。建议给予行政记过处分。
周顺国,黄浦区市政管理工作委员会调研员,外滩风景区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未按照职责做好外滩风景区的协调、管理和安全工作。对事件负有重要领导责任。建议给予行政记过处分。
陈昌俊,上海市公安局指挥部副主任,分管上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对黄浦公安分局12月31日外滩安全保卫工作方案指导不到位;对黄浦公安分局在外滩安全保卫工作中应对处置措施不力的情况监督不到位。对事件负有重要领导责任。建议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
余志豪,上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主任,负责上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工作。对12月31日外滩安全保卫现场风险评估不足;对黄浦公安分局在外滩安全保卫工作中应对处置措施不力的情况监督指导不到位。对事件负有重要领导责任。建议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
建议责成黄浦区政府向市政府作出深刻检查。
九、整改建议
这起公共安全责任事件,后果极其严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教训极其深刻。必须时刻牢记,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运行安全,是政府法定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事件调查结果警示我们,领导干部思想麻痹是城市公共安全的最大隐患,安全责任落实不力是城市公共安全的最大威胁。事件调查结果告诫我们,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必须时刻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不能有丝毫侥幸,不能有丝毫疏忽,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以对党和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不遗余力、竭尽全力、殚精竭力,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切实维护好城市运行安全,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在对事件原因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联合调查组提出以下整改建议:
(一)切实落实安全责任制,大力增强“红线”、“底线”意识。
要真正把安全作为不能触碰、不能逾越的高压线,把“红线”、“底线”作为守护生命安全的保护线。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安全责任体系,全面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切实把安全责任逐级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要严格落实政府部门监管责任,进一步落实区县、乡镇属地管理责任,依法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坚决把好每道安全关。
(二)切实加强对大人流场所和活动的安全管理,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相关制度规定。
这起事件暴露出本市公共安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盲点,特别是对无主办单位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风险评估不足、准备不充分,存在管理空白。要按照国务院《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对大型群众性活动严格依法审批,切实落实相应监管和防范措施。尽快制定出台本市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实施办法,加强对公共场所群众自发聚集活动管理,填补无组织群众活动的管理空白。对照国家旅游局日前下发的《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本市各景区要抓紧核算游客最大承载量,制定游客流量控制预案。各区县、各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要求,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在6月底前完成对旅游景点、商业设施、体育场馆、娱乐场所、公园、学校、地铁、机场、车站、码头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公共安全检查,梳理风险隐患清单,落实整改治理措施。要督促相关经营和管理单位制定应急预案,明确最大人流承载量、限流措施和疏散路线等具体内容,做到“有组织活动有预案,群众自发活动也要有预案”,尤其对活动变更要做好风险评估、信息发布等工作。要根据应急预案,落实活动场所的供水供电、临时厕所、移动通信等基本保障措施。各区县要在年底前对涉及公共安全的重要场所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估,符合条件的要建立区县级基层应急管理单元,明确管理单元牵头主体,做实特定区域应急管理工作。
(三)切实加强监测预警,进一步提升突发事件防范能力。
这起事件反映出,相关管理部门对监测信息研判不够、对人群高度密集产生的后果估计不足。要健全“谁主管、谁监测,谁预警、谁发布”的预警管理机制,针对不同突发事件,完善预警标准和响应措施。进一步加强重点环节、重点领域和重要时段的现场情况监测,结合大规模人员聚集、大流量交通等情况变化,加强分析研判,及时发现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及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采取限流、划定区域、单向通行等交通管控措施,重点加强台阶、扶梯、连接通道等特定区域的人员流动管理。要适时在全市重要场所设立显示屏和高音喇叭等安全提示设施,充分利用应急广播、新闻媒体、网络等平台发布预警信息和相关提示,规范引导市民游客采取合理避险措施。要利用大数据加快构建全市统一的公共安全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进一步加强预警信息沟通。
(四)切实加强应急联动,进一步强化应急处置能力。
这起事件表明,“条块分割、条线分割、各自为政”依然是城市运行管理亟需破解的难题。要结合这起事件教训,近期抓紧组织修订本市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处置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本市应急联动体制机制和响应程序,强化指挥协同,提升应急联动处置效能。要加强应急队伍训练和管理,组织开展实战化应急演练,特别是要针对轨道交通、高层建筑、危险化学品、人员密集场所等开展专项处置和救援训练及演练,确保现场处置和救援有序高效。各区县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执行值班值守制度,严格落实重要节假日及重大活动前后领导值班带班制度。要按照突发事件信息报告规定的时限要求,向同级和上级政府总值班室报告,避免信息迟报、漏报,杜绝谎报、瞒报。
(五)切实加强宣教培训,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公共安全意识和能力。
加强人民群众的公共安全教育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常抓不懈。要充分发挥“5 12”防灾减灾日等公共安全宣传活动作用,依托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开展公共安全知识普及。要扎实推进公共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进社区(乡村)、进企业、进学校”,鼓励市民积极参与社区(乡村)组织的防灾宣传活动,督促企事业单位组织职工开展应急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加强大中小学安全教育,增强青少年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加紧研究制定本市院前急救地方性法规。要加强以急救知识为核心的应急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急救专业资质人员比例。推动市民参与应急演练和宣传教育,共同树立忧患意识,增强安全防范知识,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第3篇 最新上海大众斯柯达野帝车主调查分析报告
1、车主
满足年轻态生活需求
斯柯达品牌一直以来强调为生活造车的理念,近年来,上海大众斯柯达更是走起年轻化路线。因此,野帝这款车的造车目标必然要满足年轻化的生活需求。上海大众斯柯达野帝在目标消费人群的设定上具有独到的见解,超越年龄、职业、收入等常见因素,而是更注重生活方式与生活理念的契合。
野帝上市于11月,截止到此次调查结束有半年多的时间。逾九成购买时间不满半年,相应的,逾九成车辆行驶里程不足10000公里。
2、舒适性
储物空间实用 两异表现良好
具体到衡量舒适度的几个项目上看,相比于空调、座椅、音响,驾乘空间是好评度最高的一项(64.81%)。灵活多变的后备箱空间是野帝一大卖点,它的后备箱底板位置很低,使得后备箱储物空间相当宽敞。如果不够用,还可以调节后排座椅的位置来继续扩充后备箱空间,甚至还可以通过简单的三步放倒后排座椅并拆卸取出来获得更宽敞的空间。储物空间实用,后排乘坐空间也有可圈可点之处,头部空间相当宽裕,不过有车主提出后排座椅尺寸较小,座椅长度与靠背高度不够,对腿部、背部的支撑欠佳。另外后排座椅较窄,乘坐3个人较为局促。车主对野帝座椅不大满意的原因还在于,有些版本车型座椅靠背是手动调节的。
3、养车
近六成满意油耗 保养费逾三成嫌高
对于一款suv车型,大家对油耗的预期是多少?在拥堵的城市,或许百公里10个左右的油耗都算是正常,再往上也不足为奇。然而在对同样是suv车型的野帝的调查中,64.81%的车辆百公里油耗仅在8l以内,30.56%的在8~10l之间,仅有少数车辆百公里油耗超过10l。这样的综合油耗表现令近六成车主相当满意。
野帝在行驶5000公里时进行首次免费保养,由于参与调查车辆的行驶里程集中在10000公里以下,更是有四分之三的车辆行驶里程不足5000公里,还没有或者刚刚在4s店进行过首保。综合来看,只有两成认为保养花费便宜,大多数认为一般(四成多)或偏高(三成多)。
4、可靠性
八成以上车主认可质量
车主对野帝的质量可靠性评价中,35.19%的车主认为质量非常好,48.15%的车主认为好,只有少部分认为一般或差。虽然参与调查的车辆中也有出现过故障的,但仅占总数的10.19%。首次发生故障或质量问题的位置方面,四成多发生在车身外部或车内部及内饰。其余的电子设备和温控、转向、刹车、传动系统都没有首次故障发生。截至调查结束时,中国汽车质量网接到的野帝车主投诉数量也仅为5例,且问题并非都针对质量,其中还有针对售后的投诉。首次故障里程上,绝大多数故障发生在5000公里以内。
5、结论
性价比高 四成不满意内饰
在车主对野帝这款车型最满意的地方中,油耗、外形、功能名列前三。其实,野帝自上市之日起,外形便饱受争议,但此次被调查的车主中,超过半数认为其方方正正的个性外观极为耐看。
再说说野帝这款车的功能,被调查车主的反馈多是动力足、操控稳重、方向盘指向精准、减震软硬度适中等。配置方面,虽然连顶配车型也没有导航以及外后视镜自动折叠功能,但结合着比同平台途观更实惠的价格,野帝的高性价比还是被不少车主称赞。特别是1.6l车型进一步将野帝系列车型的售价区间下探。
虽然车主对内饰的不满意比例高达41.67%,提出像杯架不实用、接缝不均匀的问题,一些车主还对ea888发动机烧机油以及7速dsg问题也有顾虑,但综合来看,上海大众斯柯达野帝质量过硬、性价比高,值得推荐。
第4篇 上海世博会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上海世博会是中国发生的一件大事,其意义与影响力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巨大的。作为高中生的我们,本着了解当前的最新科技发展动向,激励自我,积累更多的社会经验,学习与人沟通、交流、合作的技巧的目的,决定组织一个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本次实践活动以上海世博行看家乡发展为主题,以调查访问、走访的形式宣传上海世博会,了解家乡发展现状,并探求世博会带来的发展机遇,更全面的了解社会进而服务社会、回馈社会。通过本次暑期实践既使我们得到锻炼,使我们能面对机遇,迎接挑战。在社会中实践,用实践回报社会,融入社会,进行深入学习;在实践中认识自己,奉献社会,提高素质,使我们成为新时代合格的高中生。
一、活动前期准备
相关资料准备:查阅网络及报刊搜集了解有关世博会的相关信息,了解江苏省参与世博的方式与力度。
2022上海世博会
这是历年来首次由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主办机构预计吸引世界各地7000万人次参观者前往,总投资达300亿人民币,在世界博览会史上规模最大,其主要目标是:提高公众对城市时代中各种挑战的忧患意识,并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促进对城市遗产的保护,使人们更加关注健康的城市发展;推广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成功实践和创新技术;寻求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城市发展模式;促进人类社会的交流融合和互相理解。
整合资源,谋求发展,江苏有机遇
6月13日至17日,以锦绣江苏,美好家园为主题的中国2022上海世博会江苏活动周在上海世博园成功举办。这5天的时间,堪称世博会美妙的江苏时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江苏文化,与城市、历史、现实、未来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展示在四海宾朋的面前;通过世博会这个平台, 江苏与上海,在经济、技术和旅游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一批产业关联项目将落户 江苏,开放、开明、开拓的江苏张开臂膀,欢迎中外客商前来兴业。
2.接触江苏籍世博志愿者:联系人员调动一切人脉取得江苏籍志愿者的联系方式并分配个人做好联系工作,为进入园区调查做好充分准备。
3.调查资料准备:以理论联系实际,多方面考虑针对调研对象所要设计的问题和内容。
请问您是专程来到上海参观世博会的吗?
世博会留给您印象最深的场馆是哪一个,是为什么呢?
您的家乡有没有企业在这次世博会参展?在参观省市区联合馆的时候,有没有特别留意家乡馆呢?
您认为参展世博会会不会对家乡或是企业的发展有较大的帮助呢?
对世博会展现出的未来科技改变生活,更注重环保节能低碳要求的表现有什么感想呢?
4.联系媒体:新闻宣传通讯员尽量多写新闻稿以各种形式投稿。
二、日程安排
7月25号抵达上海,先搜集了解有关世博会的相关信息,接触江苏籍世博会志愿者,准备调查问卷,讨论并具体规划次日行程,安排具体任务。
7月26号进入世博园区,参观世博会中国馆及各省市场馆,尤其是江苏馆,访问参观游客,做好调查记录。
参观世博园企业馆,了解最新科技,探索未来科学技术及经济发展方向。小组成员就各自家乡发展现状进行讨论。对收集的材料进行汇总。
7月27号返回海门,对世博行作小总结。走进社区,宣传上海世博,走访教育局,了解海门市教育发展方面关于世博会文化推广所作的推进工作。
7月28号走访海门市各公司,了解其发展现状。走访海门市政府了解经济发展政策。
7月29号,如有可能,到相关单位收集有海门市经济发展方面的数据,并做总结。最后开会分析调研结果,整理数据和调查结果,做本次实践的总结,队员各抒己见,由报告人执笔形成书面材料。
三、具体实践内容
1.接触江苏籍世博会志愿者
7月25日中午,实践队员全部抵达上海,与之前联系好的大学生志愿者碰面,对世博园区中相关参观规定和各场馆参观人员情况进行了解,并讨论制定出第二天的参观路线和调查计划,由记录员专门纪录此次准备活动内容。
2.参观世博会中国馆及各省市场馆,企业馆
7月26日早晨,实践队成员全部来到世博园1号口排队等待进入园区,有序排队进园之后直接奔赴人流量较大的中国馆附近,派专人在排队的人群中采用随机抽取调查对象的方法进行调查访问,独立做好调查记录工作,及时进行信息反馈,随时调整问卷内容。
下午实践小组全体队员又来到世博园区e片区,参观企业馆及各案例馆,队员们认真观看了有关未来生产生活发展的科技短片,未来生活中融入了更多的科技应用,环保低碳等字眼,大家很受触动。
主题馆的参观,更多环保创新元素的融入,让身为高中的我们感到身上的责任很重,未来需要我们去实现。
3.走进社区,宣传上海世博
7月27日上午,实践队员返回,走进海门市各社区,对世博会及世博会所传达的对城市遗产的保护,使人们更加关注健康的城市发展;推广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成功实践和创新技术的理念进行宣传,采用张贴宣传海报,与过往住户交流的形式派专人进行实践。
当天下午,队员们又紧锣密鼓的来到了海门市教育局,咨询了解了海门市教育系统对世博会教育发展方面关于世博文化推广所作的推进工作。就世博会的主题目标提高公众对“城市时代”中各种挑战的忧患意识,并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对学生学习生活思想方面的影响及教育意义等相关问题提出探讨,得到了工作人员的积极解答,由专人记录并整理成书面材料。
4.走访海门市各大公司及海门市政府
7月28日,全体实践队员,访问了办公室工作人员,了解企业发展现状,由专人做好资料整理与记录。登陆海门市政府工作网站在政务论坛上与接待人员交流,了解经济发展政策和今后的发展动向。
四、实践成果
队员通过本次实践深入了解了中国举办世博会的意义,并认识到由此带来的全国范围内应对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了自己的家乡,并逐渐认识到以社会人的身份回馈社会、回报家乡的重要性。通过社会实践,增强了自己追求未来发展的动力,积累了更多的社会经验,学会了与人沟通,与
第5篇 上海社科院2022调查报告:九成居民上下班候车不到10分钟
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社会学研究所今天(4日)公布的“上海居民社区生活、文化休闲状况调查”显示,菜场、公交布点最为合理便捷,八成居民能普遍享受“15分钟”生活圈服务;但外郊环间的社区生活服务配套显著低于市中心。
公交候车时间
上下班时,三成居民等候公交车只需花5分钟以内(32.8%),超过五成居民需5-10分钟(55.8%),另有一成居民需花11-20分钟(10.3%),超过20分钟的居民非常少(1.1%),这表明近九成居民等候公交车的时间在10分钟以内。
生活配套布点
菜场和公交换乘点的建设相对最完善,进入“15分钟”生活圈的比例达到近八成;其次为超市/大卖场,有一半居民进入“15分钟”生活圈,三成居民进入“20分钟”生活圈;最后为地段/社区医院、绿地/广场/公园和社区活动中心/图书馆等配套服务,进入“15分钟”生活圈的比例为四成,三到四成居民进入“20分钟”生活圈,并有两成左右居民进入的是“30分钟生活圈”。
内外配套差别
从15分钟生活圈来看,外-郊环间居民的社区生活服务配套显著低于市中心,享受比例最低的是地段/社区医院(23.10%);其次为绿地/广场/公园(29.20%)、社区活动中心/图书馆(30.80%)和超市/大卖场(33.10%),均在三成左右;相对最好的是菜场(55.40%)和公交换乘点(67.70%)。收入越高的居民享受便捷生活圈比例越低。为节省日常通勤费用,部分低收入群体集居于中心城区,因而也享受到了市中心更便捷的公共服务。
感觉菜价偏贵
认为最近菜场价格“比较贵”“非常贵”“不了解”的比例分别为40.7%、4.3%、2.8%。菜价偏贵,直接反映了相当部分居民基本生存压力较高,对低收入居民的压力更大。租房居民与购房居民对菜价的主观感受有较大差异,其中租房居民认同菜价偏贵的比例为60.7%,而购房居民的比例为41.9%。
文化休闲场所
居民最常选择的文化休闲地为电影院/剧院(、51.6%)和公园/公共绿地(49.2%),其次为文化休闲广场(36.9)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34.0%),去书店/音像店/图书馆(16.8%)、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11.7%)的居民最少。超过两成居民几乎没有文化休闲时间(22.8%),每周3小时以内(29.9%)和6小时以内(31.1%)的居民各有三成,平均每天能保障1小时用于文化休闲的居民不到两成(16.3%)。
第6篇 上海博物馆调查报告
上海博物馆藏文物近百万件,其中精品文物12万件。有文物界半壁江山之誉。本文将介绍上海博物馆调查报告。
上海博物馆调查报告第:
调查主题:
走进上海博物馆,感受历史文化
调查地点及简介:
上海博物馆是1950年4月开始筹建, 1952年12月21日开馆。建馆初期,馆址在南京西路325号(原跑马厅大厦)。1959年迁至河南南路16号(原中汇银行大厦)。1991年,在龙吴路1118号建造4,000平方米文物仓库。1992年,在虹桥路1286号建立上海博物馆分馆中国钱币馆。同年,中共上海市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上海博物馆建造新馆,选址在人民广场中轴线南侧人民大道201号,与市政府大厦遥遥相对。1995年局部建成,试行开放,1996年10月12日全面竣工,举行开馆仪式。新馆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地下二层,地上五层,高29.5米,总投资5.7亿元。新馆是方体基座与圆形出挑相结合的建筑造型,具有中国天圆地方的寓意。馆名上海博物馆系建国后上海第一任市长陈毅所书。
建馆初期,隶属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1953年7月,划归上海市文化局领导;1960年9月,市文管委与上海博物馆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班子;1987年1月,上海博物馆升格为副局级单位;1988年10月,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委恢复独立建制,上海博物馆划归市文管委领导;9月,上海市文物局成立后,原市文管委管理单位除上海博物馆外悉数划归文物局领导,上海博物馆直属上海市委宣传部领导。
建馆初期,上海博物馆机构设置仿照苏联博物馆模式,采用三部一室制,设立保管部、陈列部、群工部、办公室。1958年,设立文物修复工场;1960年,设立文物保护技术科学实验室;同年6月,上海市裱画生产合作社并入上海博物馆,在文物修复工场建立书画装裱组。1974年,为了加强博物馆的学术研究,设立陈列研究部,下设青铜、陶瓷、书画、工艺、陈列设计5个研究组以及考古部;1985年,各研究组升格为部,电脑组升格为室,同时增设文化交流办公室。到1995年,为了使机构设置与新馆建设的形势相适应,又作了相应调整,设15个部、7个室、3个处。
近60年来,上海博物馆的陈列体系作过4次重大调整、修改。建馆初期,基本陈列是按历史时代分设史前时期、商代、西周到近代工艺品等十大陈列室,集中反映中国历代艺术发展的概貌。1959年迁馆后,改为按社会发展阶段排列,分设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前期、后期,近现代工艺品等陈列室。1966年开始*****,上海博物馆陈列被迫撤除。1972年开始恢复业务活动,综合陈列改为专题陈列,先后设立了青铜器、陶瓷器、书画、古代雕刻4个专题陈列,展品1400余件,陈列面积3,400平方米。1986年开始,先后投资620万元,改造了4个陈列,面貌焕然一新。1996年新馆全面竣工,有青铜馆、陶瓷馆、书法馆、绘画馆、雕塑馆、玉器馆、钱币馆、家具馆、玺印馆、少数民族工艺馆和胡惠春捐瓷专馆暂得楼陶瓷馆,以及3个临时展览厅,陈列面积1.2万平方米,比老馆陈列面积增加2倍。
调查目的:
1. 了解黄浦区作为上海市中心城区历史留下的印记
2. 上海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的文化以及鼓古代文物
3. 让同学们收到历史以及文化的熏陶,更加深刻的感受历史与文化的魅力
调查内容:
探访上海博物馆参观馆内藏品,了解这一标志性建筑的历史变迁。
调查过程:
19位学生走进上海博物馆,参观青铜馆、陶瓷馆、书法馆、绘画馆、雕塑馆、玉器馆、钱币馆、家具馆、玺印馆等各各场馆参观。
询问关内工作人员,听讲上海博物馆这一上海标志性建筑,从建馆初期到*****时期再到如今的变迁。
调查收获:
探访上海博物馆参观馆内藏品,在繁华的市中心感受历史给我们带来的独特魅力,了解这一标志性建筑的历史变迁。
调查思考:
通过调查,了解上海博物馆的历史情况,知晓上海博物馆从建馆初期到*****时期再到如今的变迁。感受到了我们先人所创造的任何一个邦域都无法比拟的工艺和文化成就。
让我们深刻了解到我们祖国以及上海的历史文化信息,也让我们领悟到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使我们对自己国家的历史以及文化更加的尊重。也让我们知道了传承自己国家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上海博物馆本身的馆史也可以说是上海在解放后历史文化的缩影,通过了解它的坎坷的历史让我们深刻的了解了上海在各个时期的文化背景。
上海博物馆调查报告第:
调查时间:20xx年x月x日
调查地点:浙江省博物馆
文物名称:弦纹瓶
文物年代:南宋
文物器形:梅瓶
文物用途:贮酒器
所属窑口:龙泉窑
器物介绍:此次博物馆调查中,重点调查的文物是图中的南宋龙泉窑弦纹瓶。从器形看,属于梅瓶,在宋时为贮酒器。器物外施梅子青釉,是薄釉发展成多次上釉的实物例证。
一、龙泉窑
龙泉窑是我国历史上一大名窑,其主要产区在浙江西南部的龙泉,故得名龙泉窑。龙泉窑烧制的历史始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其间共经历1600多年,故龙泉窑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一个瓷窑系。
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其出产瓷器的总体风格以两宋交替时期为分水岭:北宋早期以前,龙泉窑瓷器的风格受到越窑、瓯窑和婺州窑的影响,表现出与这三窑相似的特征,即胎质较粗,胎体较厚,釉色淡青,釉层稍簿。龙泉窑在北宋中晚期有了较大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具体表现为胎体较厚重,造型规整,釉色由淡青转为青黄,用刻花、划花和蓖纹装饰。南宋时期龙泉窑得到空前的发展,龙泉青瓷进入鼎盛时期。粉青釉和梅子青釉的烧制成功使南宋龙泉窑扬名中外,并达到瓷器艺术的顶峰。
此次调查的这件南宋龙泉窑弦纹瓶就是龙泉窑的鼎盛时期的典型代表。可以看出,生产此器物时,龙泉窑已由从越窑、瓯窑和婺州窑承袭下来的薄釉风格转变成为多次上釉形成的梅子青釉。
二、器形
梅瓶之所以得名,是因其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从整体器型来看,梅瓶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小口、短颈、丰肩 、瘦底、圈足。正如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所说,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i梅瓶最早出现于唐代,宋辽时期较为流行并且出现了许多新品种。宋元时期各地瓷窑均有烧制,以元代景德镇青花梅瓶最为精湛。
梅瓶的起源于契丹民族有密不可分的渊源。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畈,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ii陶瓷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用具,在民族日常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契丹人运用制瓷技术,生产出一种储水器鸡腿平。鸡腿瓶瓶身细高如鸡腿,小口、短颈、圆肩、收腹、上粗下细。契丹人在与汉族的交流中将鸡腿瓶传入中原地区,鸡腿瓶也逐渐演变成宋时的经瓶,即我们所说的梅瓶。到了南宋时,梅瓶器型变得短矮,瓶身没有早期梅瓶修长,肩部也不如北宋时期饱满丰润,总体上看此时的梅瓶给人以浑圆感觉。
梅瓶从起源时的鸡腿瓶起作为储水器一直流传下来,在宋朝,梅瓶作为实用器主要用于盛酒。在上海博物馆中,就有两件宋朝带的磁州窑梅瓶,其中一件上有铭文请沽美酒,另一件上有铭文醉乡酒海。梅瓶作为酒器的功用一直延续到元明时期,桂林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出土于明墓的梅瓶,肩部堆雕了天长地久四字,隐含了天藏地酒谐意,这就从侧面表明了梅瓶储酒功能在明朝的存留。除此之外,梅瓶也兼具陈设装饰的功能,明中晚期以后直至清代,梅瓶的装饰功能越来越明显,其中清代梅瓶传世甚多,其中以景德镇青花梅瓶为甚。
在浙江博物馆展出的这件藏品是南宋龙泉窑的作品,体现出典型南宋梅瓶特点,即模仿古风,在器形上追求温厚典雅,具体则表现为瓶身不再如北宋时修长,肩部亦不似北宋时丰满圆润,整体体现出浑圆的特点。
三、弦纹
弦纹是古代陶瓷中最为常见,也是最为简单的一种纹饰,其纹样是在器物表面刻画出的单一的或若干道平行的线条,排列在器物的颈、肩、腹、胫等部位。用弦纹做器物装饰的做法在原始陶器上就有体现了,弦纹的出现与原始制陶中轮制方法的产生有关,工匠利用转轮在陶器表面旋刻出来平行的纹路,故弦纹又称旋纹。弦纹有细弦纹和粗弦纹两种。细弦纹像一条细长的带子平缚于陶器之上;粗弦纹作宽带状,中间呈凹槽状,犹如板瓦,亦称瓦纹。两种纹饰有的在一件器物上同时出现,有时弦纹与其它纹饰配合使用。
这件器物通体使用弦纹装饰,属于粗弦纹、凸弦纹和单线弦纹,弦纹质朴的特点体现出泉州窑简洁、雅致的神韵,而弦纹作为从新时代时期就出现并沿用至后世甚久的纹饰,也体现出南宋瓷器仿古的倾向。
四、梅子青釉
粉青釉和梅子青釉的烧制成功标志着南宋龙泉窑的艺术巅峰,它们被共同誉为青瓷釉色与质地之美的顶峰。而二者之中,梅子青釉釉色,浓翠莹润,如青梅色泽,可与高级翡翠媲美,故在很多人眼中是宋代龙泉的最佳色,是青釉中的代表作。
梅子青釉所配的胎是白胎,采用的瓷土是龙泉境内的细如粉、白如雪的白粘土,同时为了使胎色深沉而不致过分显露,又在白粘土中掺入少量的紫金土,达到白中带灰的程度。iii之所以龙泉窑可以将薄釉改进为多次上釉,是因为南宋时龙泉窑采用了石灰碱釉。石灰碱釉在高温下粘度大,避免了石灰釉在高温时易于流釉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将瓷器的釉层上得更厚,使器物外观更为饱满。粉青釉的烧制过程中,工匠通过控制烧成温度和还原气氛,使瓷器获得一种柔和淡雅,犹如青玉的艺术效果。这是因为粉青釉的釉层中含有大量小气泡和未熔石英颗粒,它们使进入釉层的光线发生强烈散射,从而使粉青釉与普通玻璃釉有完全不一样的艺术效果。而梅子青釉的烧成温度比粉青釉要高,釉的玻化程度也比粉青釉高。比粉青釉更强的还原气氛和比粉青釉更厚的釉层使得梅子青釉的釉层略带透明,光泽度亦较高。
梅子青釉确实是这件藏品最重要的特色,但这也是笔者的困惑之处。根据已阅读的文献资料及网络上梅子青釉的照片,南宋龙泉窑的梅子青釉应该是釉质光亮,釉层厚而透明的,而浙江省博物馆的这件南宋龙泉窑梅子青釉弦纹瓶符合釉层厚的特点但釉色并不透明,而且釉层中似乎有未熔的石灰,这是为什么尚有待继续调查。
第7篇 上海市调查报告:医改四年依旧看病难看病贵
上海社科院7日公布的一份上海市民医疗健康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尽管上海医疗资源相对丰富,沪人仍然面临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民众高度关注政府医改新模式。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直是中国民众感受最深、议论最多、反映最强的社会民生问题。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社会学研究所基于民生民意民情年度调查数据,分析出18至65岁上海常住居民医疗健康现状。
报告分析认为,排队时间长,与外地来沪就医人数过多、部分民众喜欢去大医院好医院有关,这反映出分级诊疗制度的必要性;多做检查、开贵药,可能与医院和医生的收入利益挂钩,这反映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落实医药分离制度的必要性。
调查发现,当出现一般疾病(如感冒等)时,近四成居民会首先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社区医院,另有一成受访者选择不就医,自己买点药吃。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到,30.90%年收入在人民币(6.2034,0.0009, 0.01%)10万元以上的居民首选大医院就诊,这一比例在年收入3万元以下居民中仅有9.1%。报告认为,医改推行的分级诊疗制度,有利于控制有钱就任性的大医院偏好。
该份报告指出,由于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百姓就医无序带来的看病难问题已成为医改必须面对的顽疾。因此,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成为政府医疗改革新模式。
进一步的调查显示,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低、收入越低的本地居民,需要经常看病就医的比例越高,他们大多属于社会弱势群体。课题组因此建议,未来医疗改革应着力降低药价和看病成本,让低收入者也能看得起病。
值得关注的是,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的受访者,其健康意识和状况越好;年龄越轻、受教育越多、收入越高、职业越好的上海人,也越愿意投资健康。
第8篇 上海市民家庭建设调查报告
家是家人在一起的地方
对家和万事兴最有感触
中国流传下来很多家训。当问及对哪句关于家的俗语最有感触时,选择家和万事兴的比例最高,为68.3%,远远高于排在第二位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9.5%)。可见家和万事兴契合了市民对美好家庭的向往。
八成多受访者知道父母早餐吃啥
然而调查也显示,子女帮父母做家务的情况并不乐观。当问及子女是否经常帮父母做家务时,41.1%受访者选择会,48.3%受访者选择不会,10.6%选择看情况。
九成以上受访者会及时指正子女的错误言行
八成以上家庭的开支共同协商
当问及市民家庭开支应该怎样分担时,83.6%的受访者认为是不分你我,共同协商,比例最高;其次是平时aa制,重大项目共同负担,为12.6%;第三是你用你的,我用我的,为3.8%。
三成受访者不排斥家庭开支aa制
超九成受访者发生矛盾冷静对待
当问及如何处理夫妻间遇到的较大矛盾时,受访者的选择较集中,94.6%认为是双方让一步,等待时机沟通,比例最高;而选择用拳头说话,压迫对方让步仅为0.5%;选择长时间冷战,等待对方让步和不确定分别为2.6%和2.3%。
调查显示,84.5%的受访者认为建设美好家庭最看重的是家人和睦相处,比例最高;其次是家人身体健康,为82.7%;第三是家人共担责任,为51.1%;仅有13.1%和10.3%的受访者选择了生活相对富裕和住房宽敞方便。
三成多受访者会劝阻不文明行为
当询问在街上遇见他人不文明的行为是否会及时劝导或制止时,43.6%的受访者选择不会,36.2%选择会,20.2%选择说不清楚。调查也显示,老年受访者选择会及时劝阻不文明行为的比例最高,为56.1%。
第9篇 上海市3-6岁幼儿饮食及运动习惯现况调查报告
幼儿园时期是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关键期,这关系到儿童体格和神经发育。但4月8日中国下一代健康教育基金会与象印中国公司联合发布的《上海市3-6岁幼儿饮食及运动习惯现况调查报告》显示:上海仅有两成幼儿每天离开幼儿园后会进行体育运动,大部分幼儿每天的喝水量仅为1杯左右。
此次调查历时半个月,覆盖了上海市11个区县共2571名3至6岁幼儿园学生,共获有效问卷2124份,其中男孩1109人,女孩1015人。
饮水量远低于预期
上海市儿童医院儿保所副主任医师陈津津介绍,0至6岁是儿童体格及神经发育的关键时期,“合理膳食与坚持运动,是培养幼儿健康生活习惯的首选。”他建议,在饮食方面,通过家长语言鼓励能有效降低幼儿不良饮食行为的发生率。
值得欣慰的是,此次调研报告显示,超过八成以上的幼儿能够每天保证在家吃早餐。大部分幼儿的就餐时间在15至30分钟之间,但仍有22.2%的男孩和28.7%的女孩就餐时间多于30分钟。在幼儿日常饮食上,约有8成家长选择荤素各半的均衡营养方式,但仍有两成左右的家长饮食搭配偏荤或偏素,易引起肥胖或营养不良等问题。
不能忽视的是,绝大多数幼儿每天饮水量仅为200至500毫升,距离1000至1500毫升的科学饮水量相去甚远。“一个杯子约为300至350毫升,这就意味着很多孩子每天喝水仅一杯左右。”陈津津说。
回家后15分钟与孩子游戏
每天进家门的第一个15分钟,在陈津津看来是不容忽视的“黄金时间”——要充分与孩子沟通,做一些以孩子为主导的亲子游戏,对于增进亲子关系大有益处。
调研显示,在运动项目方面,自行车或滑板车是孩子们的最爱,其次为跑步,运动的地点也以公园和小区为主。
陈津津建议,幼儿运动要求与成人并没太大差异,最好每周有3至5天固定运动,有氧运动每次坚持30分钟以上。如果没有时间出门,可以让幼儿多一些类似走路、爬楼、帮家长做简单家务的身体活动,也可以在家长或老师指导下,做一些肢体动作、广播操等伸展运动。
第10篇 上海申城上班族居住地与通勤时间调查报告
上海的上班族中九成人每天上班单程时间在1小时之内;年纪越轻,上班路程越远。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社会学研究所今天公布了上海民生民意民情系列报告之“上班族的居住地与通勤时间调查”。
地铁便捷大大省时
调查显示,上海上班族中,约五成人上班通勤时间在30分钟之内;四成人上班通勤时间在半小时到一小时;另有近一成人每天上班通勤花费1-2小时。换言之,“上班族”中九成人每天上班单程时间在1小时之内。这一结果从侧面说明目前上海地铁十分便捷,大大节省了人们的通勤时间。同时这也说明为何每天上下班时间段,上海的地铁会如此拥挤。
通勤圈呈现“两极化”
居住在内环内、内-中环间、中-外环间、外-郊环和郊环外的上班族分别为21.01%、17.88%、38.44%、7.23%和15.43%,这说明上海上班族的居住地集中于中外环间(约四成),内环内与内中环间各两成,而住在外-郊环间的上班族最少,甚至仅有郊环外人口比例的一半。69.40%居住在郊环外、56.90%居住在内环内、44.90%居住在外郊环间、39.50%居住在内中环间,以及34.80%居住中外环间的上班族们,表示自己上班通勤时间在30分钟内。上述百分比呈现依次减少的趋势,可能与上班族居住地与工作地点关系,从中可能推测目前上海上班族的通勤圈呈现两个“极化”现象,即中心化和郊区化。
年纪越轻上班越远
30岁以下、30-39岁、40-49岁、50-59岁和60岁以上上班族中通勤时间在30分钟内的比例分别为41.60%、43.40%、49.60%、53.10%、72.70%。这表明年龄与上班通勤时间明显呈现负相关关系,即,年纪越轻,上班路程越远,其中30岁以下青年上班族的通勤时间最长。这可能与上海房价较贵,年轻人无法在离工作较近的地点买房、普遍住得远有关。
此外,职业地位与通勤距离明显相关。具体表现为:职业地位属于上层、中上层、中层、中下层和下层上班族中,通勤时间低于30分钟的比例分别是为35.3%、34.6%、55.4%、46.4%和88.9%,从中可以看出职业地位与通勤时间基本呈现出负相关关系,从中可以推测职业地位越低,选择就近就业比例越高。这可能是职业地位较低者无力承受购房与交通费双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收入越低上班越近
年收入在3万以下、3万-5万、5万-7万、7万-10万和10万以上的上班族中,通勤时间在30分钟以内的比例分别为74.2%、51.7%、39.5%、36.3%和39.8%,表明收入与上班距离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即收入越低上班距离越近。结合居住地分析,可推测低收入者在郊区上班比例更高。
性别婚姻影响显著
男性在未婚、已婚无孩、已婚有孩子时选择通勤时间在30分钟以内的工作的比例分别为44.0%、31.7%和46.5%,这表明结了婚的男性更愿意选择更远距离的工作,而未婚和已婚有孩的男性选择较近距离工作的比例相关不大;而女性在未婚、已婚无孩、已婚有孩子时选择通勤时间在30分钟以内的工作的比例分别为35.2%、43.6%和53.1%,其比例越来越高,这表明结婚和孩子都会让更多女性选择较近的工作。这可能是因为在平衡家庭与工作关系时“男主外、女主内”观念依然存在。
第11篇 上海踩踏事件调查报告【全文】
xx年12月31日23时35分,上海市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东南角通往黄浦江观景平台的人行通道阶梯处发生拥挤踩踏,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
事件发生后,xx、xx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上海市全力以赴救治伤员,做好各项善后工作,抓紧调查事件原因,深刻吸取事件教训,及时准确向社会发布信息。
市委书记韩正同志、市长杨雄同志对事件调查工作高度重视,要求彻查原因,严肃问责,举一反三,深刻吸取教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上海市迅速成立了市政府联合调查组,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屠光绍任组长,副市长周波任副组长,市政府相关副秘书长和市监察局、市安全监管局、市公安局纪委、市应急办、市政府法制办、市卫生计生委、市旅游局等部门相关负责同志为成员。联合调查组邀请了国家和本市应急管理、公共安全管理、法律等方面的专家为事件调查进行分析论证。
联合调查组通过现场勘查、调查取证、专家论证、综合分析等,开展事件调查工作。事件发生后,联合调查组迅速组织力量对事件现场进行勘查,先后对受伤人员、值勤民警、市民游客、地铁工作人员等调查走访,了解事件发生经过,并对事件现场有关情况进行核查。联合调查组还调取查看外滩区域36个监控探头、累计时长约70小时的视频录像,系统梳理相关法律法规,查阅市级和区级有关部门“三定方案”、规范性文件、会议纪要等资料195份,对市级10个部门(单位)和黄浦区政府以及区有关部门领导共51人进行了谈话询问,详细调查相关管理情况。
经调查,联合调查组还原了事件全过程,查明了有关应对情况, 分析了事件原因,认定了事件性质,对相关责任人提出了处理建议,并就加强城市公共安全相关工作提出了整改建议。
一、事件发生地基本情况
(一)外滩风景区
外滩风景区是黄浦区辖区内的公共区域,东起黄浦江防汛墙、西至中山东一路和中山东二路西侧人行道、南起东门路北侧人行道、北至苏州河南岸,面积3.1平方公里。
(二)陈毅广场
陈毅广场位于外滩风景区中部(与中山东一路335号至309号段隔路相望)、与南京东路东端相邻、与中山东一路相连,公共活动面积约2877平方米。陈毅广场通过大阶梯及大坡道连接的黄浦江观景平台,是外滩风景区最佳观景位置。此外,陈毅广场附近交通便捷,距离轨道交通2号线、10号线南京东路站约580米,是外滩风景区人员流量最大、密度最高的区域。
(三)拥挤踩踏事发现场
事发现场位于陈毅广场东南角通往黄浦江观景平台的上下人行通道阶梯处。阶梯自上而下分为两组共17级,两组阶梯间距2.3米,阶梯两侧有不锈钢条状扶手。阶梯宽度6.2米,最高处距地面高度3.5米,纵深8.4米。
(四)外滩风景区周边情况
外滩风景区东侧黄浦江对岸是上海东方明珠和新落成的上海中心等标志性建筑所在的浦东陆家嘴地区,西侧沿中山东一路有外滩历史建筑群,并与延安东路、广东路、元芳弄、福州路、汉口路、九江路、南京东路、滇池路、北京东路、南苏州路等道路相通。市民游客可沿阶梯上至观景平台,观看黄浦江两岸景观灯和建筑群。
外滩源位于中山东一路33号,邻近外滩风景区,与陈毅广场步行距离约550米,是事发当晚新年倒计时活动的举办地点。
二、新年倒计时活动变更和准备情况
(一)新年倒计时活动变更的有关情况
xx年起,黄浦区政府、上海市旅游局和上海广播电视台连续三年在外滩风景区举办新年倒计时活动。鉴于在安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可控因素,黄浦区政府经与上海市旅游局、上海广播电视台协商后,于xx年11月13日向市政府请示,新年倒计时活动暂停在外滩风景区举行,将另择地点举行,活动现场观众将控制在3000人左右,主办单位是黄浦区政府和上海广播电视台。对此,市政府同意暂停在外滩风景区举办新年倒计时活动,并就另择地点举办的活动,明确要求“谁主办、谁负责”,坚决落实属地管辖,切实把责任落到实处。
xx年12月9日黄浦区政府第76次常务会议决定,xx年新年倒计时活动在外滩源举行,具体由黄浦区旅游局承办。同时,要求区有关部门落实活动的各项保障措施。12月26日,黄浦公安分局作出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许可决定书,同意区旅游局举办新年倒计时活动的申请。
(二)黄浦区有关准备情况
1.黄浦区政府。xx年12月9日黄浦区政府第76次常务会议明确:“区公安分局要会同区市政委(即黄浦区市政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黄浦区市政委’)等部门做好活动预案,尽快梳理活动当天全区范围内各类迎新活动,认真研究应对方案,做到统筹协调、有序安排,合理部署各类保障力量,确保外滩、人民广场、新天地等重点地区安全有序。” 12月31日当晚,黄浦区政府未严格落实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
2.黄浦公安分局。12月25日,黄浦公安分局制定了新年倒计时活动安全保卫工作方案,主要内容是成立新年倒计时活动安保工作指挥部,下设现场管控、外滩及南京路沿线秩序维护两个分指挥部。新年倒计时活动共安排安保警力771名、主办方保安180名。其中,外滩、南京路沿线秩序维护警力350名(陈毅广场60名,阶梯处7名),其余警力分别用于外滩源活动现场管控、反恐处突、综合保障、公共安全管理、机动力量武警等。
3.黄浦区市政委。12月31日,黄浦区市政委及其下设的黄浦区外滩风景区管理办公室,共安排了108名城市管理执法人员和社会辅助力量,参加外滩风景区中班时段的管理工作(中班日常工作时间为14时15分至22时15分,当日安排工作时间为14时15分至次日凌晨1时)。
4.黄浦区旅游局。xx年12月9日黄浦区政府第76次常务会议,通过了黄浦区旅游局制定的在外滩源举办的新年倒计时活动方案。12月30日上午9时30分,黄浦区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由黄浦区旅游局对外发布了新年倒计时活动信息。
(三)上海市公安局有关工作情况
xx年12月19日、24日,上海市公安局先后召开两次党委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元旦春节安保维稳工作。12月25日、28日,又召开各公安分局领导专题会议,转发公安部《关于切实做好xx年元旦春节期间安保维稳工作的通知》,就做好元旦春节安保维稳工作提出明确要求。12月30日,上海市公安局主要领导在安保维稳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上强调,上海中心的亮灯和灯光秀仪式可能造成陆家嘴、外滩等相关区域短时间内游客大量聚集,要按照“一活动一方案”、“一点一方案”的要求,制定周密的安保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加强活动现场警力配置。
三、事件发生当晚外滩风景区人员流量变化及应对情况
(一)事发当晚外滩风景区人员流量总体情况
事发当晚20时起,外滩风景区人员进多出少,大量市民游客涌向外滩观景平台,呈现人员逐步聚集态势。事后,根据上海市通信管理局、上海市公安局、地铁运营企业(即申通集团)等部门单位提供的数据综合分析,事发当晚外滩风景区的人员流量,20时至21时约12万人,21时至22时约16万人,22时至23时约24万人,23时至事件发生时约31万人。
(二)外滩风景区人员流量监测和报告情况
20时12分,上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要求黄浦公安分局指挥中心整点上报外滩风景区和南京路步行街人员流量情况。20时20分,黄浦公安分局指挥中心上报,外滩风景区观景平台人员流量5成(民警凭经验对人员密集程度的判断),南京路(河南路至中山东一路)人员流量约5-6成。
20时27分,上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要求黄浦公安分局指挥中心每半小时上报外滩风景区和南京路步行街人员流量情况。21时14分,黄浦公安分局指挥中心上报陈毅广场人员流量5成,情况正常;21时39分,黄浦公安分局指挥中心指挥员孙成致电外滩分指挥部蔡立新,询问外滩风景区和南京路步行街人员流量情况,蔡立新回复均为6-7成,但电台和电话记录未显示上报上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22时45分,黄浦公安分局上报,外滩风景区观景平台人员流量5-6成。
(三)黄浦公安分局警力调配情况
20时25分,黄浦公安分局局长助理陈荣霖要求指挥中心收集辖区各派出所可调用警力数。
21时09分,陈荣霖致电蔡立新,外滩风景区仍由黄浦公安分局副局长、外滩分指挥部现场指挥长陈琪负责指挥,南京路沿线交由副局长姚华指挥,并对警力部署进行调整。21时13分,黄浦公安分局调集辖区5家派出所40名警力增援南京路沿线,22时左右到岗;21时18分,通知警训队20名警力增援外滩分指挥部,21时44分,警训队20名警力到岗。
21时20分,指挥中心指挥员俞磊带领40名警力到达外滩分指挥部增援。
20时27分,黄浦公安分局局长周正致电陈琪,询问南京路步行街人员流量、警力配置情况。周正要求采取“铁马”措施,每隔10米安排1名警力;外滩风景区观景平台入口设立单向通行警戒带。
此后,黄浦公安分局根据人员流量情况,对现有警力部署进行调整。22时44分,周正致电姚华,要求南京路沿线警力设置拦截线减缓人群往外滩方向流动。
经调查,截至23时30分,黄浦公安分局在外滩风景区、南京路沿线共布置警力510名,其中陈毅广场80名(阶梯处13名),南京路沿线150名。
(四)上海市公安局指令和警力增援情况
20时31分,上海市公安局主要领导致电周正,要求重视外滩风景区人员流量情况,落实安保措施。
22时,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长陈臻、俞烈、陆民在市局指挥中心大厅,通过视频监控查看外滩风景区等区域人员流量情况。陈臻通过视频电话提示周正,外滩风景区人员已经很多,要求其进行安全评估,如有需求及时提出。对此,黄浦公安分局未提出需求。
22时12分,上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指令培训三部200名、培训四部100名、静安公安分局100名、虹口公安分局50名、闸北公安分局50名共500名警力增援黄浦公安分局。23时10分,虹口公安分局增援警力到达中山东一路、滇池路口,任务是负责中山东一路(南京东路至北京东路)沿线警戒和人群疏导;23时30分,闸北公安分局增援力量到达陈毅广场北侧观光隧道入口,任务是引导和疏散观景平台人群。23时35分,培训三部、培训四部增援警力分别位于中山东一路福州路路口、中山东一路北京东路路口,静安公安分局增援力量尚未抵达。
23时24分,上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致电黄浦公安分局指挥中心,建议在外滩风景区沿线的中山东一路两端对机动车进行改道分流,实施交通临时管制措施。黄浦公安分局指挥中心回复,周正的意见是继续保持交通畅通,否则老百姓会认为外滩风景区有大型活动。
四、事件发生和应急处置及救援情况
(一)事件发生经过
22时37分,外滩陈毅广场东南角北侧人行通道阶梯处的单向通行警戒带被冲破以后,现场值勤民警竭力维持秩序,仍有大量市民游客逆行涌上观景平台。23时23分至33分,上下人流不断对冲后在阶梯中间形成僵持,继而形成“浪涌”。23时35分,僵持人流向下的压力陡增,造成阶梯底部有人失衡跌倒,继而引发多人摔倒、叠压,致使拥挤踩踏事件发生。
(二)现场救援情况
23时35分拥挤踩踏事件发生后,在现场维持秩序的民警试图与市民游客一起将临近的摔倒人员拉出,但因跌倒人员仍被上方的人流挤压,多次尝试均未成功。此后,阶梯处多位市民游客在他人帮助下翻越扶手,阶梯上方人流在民警和热心的市民游客指挥下开始后退,上方人员密度逐步减小,民警和市民游客开始将被拥挤踩踏的人员移至平地进行抢救。许多市民游客自发用身体围成人墙,辟出一条宽约三米的救护通道。现场市民游客中的医生、护士都自发加入了抢救工作,对有生命体征的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抢救。
23时41分22秒起,上海市“120”医疗急救中心陆续接到急救电话。23时49分起,先后有19辆救护车抵达陈毅广场,第一时间开展现场救治和伤员转运。上海市公安局及黄浦公安分局迅速开辟应急通道,调集警用、公交及其他社会车辆,将受伤市民游客就近送至瑞金医院、长征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和黄浦区中心医院抢救。同时,迅速组织力量千方百计收集伤亡人员信息,及时联系伤亡人员所在单位和家属。
(三)事发后应急处置与善后情况
事件发生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迅速赶赴现场指挥应急处置工作,并分别赶往医院看望慰问受伤人员和伤亡人员家属。同时,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成立医疗救治、善后处置等专项工作组和联合调查组,各组当即开展工作。
调动全市优质医疗资源全力以赴救治伤员,在专家会诊评估的基础上,按照“一人一方案、一人一专家”的要求,逐一明确医疗方案,尽一切可能挽救生命,截至1月20日,49名伤者中已有46人经诊治后出院(包括13名重伤员中的11人),3名伤员(2名重伤、1名轻伤)仍在院治疗。通过多种途径尽快确认伤亡人员身份,及时向社会公布遇难者名单,并对出院伤者进行随访。指派专人全力做好伤亡人员家属的接待、安抚,组织专业人士对受伤人员和伤亡人员家属进行心理疏导。通过组织集体采访、书面发布、“上海发布”政务微博及微信等形式,及时向媒体和社会发布相关信息。
1月1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党政负责干部紧急会议,全面部署各项善后工作和全市面上安全防范工作,并在会议开始前向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1月4日,市领导分别参加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各代表团会前组团活动和市政协十二届三十八次主席会议,会前全体与会人员肃立默哀,向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1月7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安全工作会议,要求全面开展各类安全隐患排摸,针对薄弱环节和短板,一个一个认真梳理,一件一件细致解决,切实做好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管理工作。
五、原因分析
对事发当晚外滩风景区特别是陈毅广场人员聚集的情况,黄浦区政府和相关部门领导思想麻痹,严重缺乏公共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对重点公共场所可能存在的大量人员聚集风险未作评估,预防和应对准备严重缺失,事发当晚预警不力、应对措施不当,是这起拥挤踩踏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对新年倒计时活动变更风险未作评估
大量市民游客认为外滩风景区仍会举办新年倒计时活动,南京路商业街和黄浦江对岸的上海中心、东方明珠等举办的相关活动吸引了部分市民游客专门至此观看。对此,黄浦区政府在新年倒计时活动变更时,未对可能的人员聚集安全风险予以高度重视,没有进行评估,缺乏应有认知,导致判断失误。
(二)新年倒计时活动变更信息宣传严重不到位
新年倒计时活动变更后,主办单位应当提前向社会充分告知活动信息。但是,直至12月30日,黄浦区旅游局才对外正式发布了新年倒计时活动信息,对“外滩”与“外滩源”的区别没有特别提醒和广泛宣传,信息公告不及时、不到位、不充分。
(三)预防准备严重缺失
黄浦公安分局未按照黄浦区政府常务会议要求,在编制的新年倒计时活动安全保卫工作方案中,仅对外滩源新年倒计时活动进行了安全评估,未对外滩风景区安全风险进行专门评估。黄浦公安分局仅会同黄浦区市政委等有关部门在外滩风景区及南京路沿线布置了350名民警、108名城市管理和辅助人员、100名武警,安保人员配置严重不足。
(四)对监测人员流量变化情况未及时研判、预警,未发布提示信息
12月31日20时至事件发生时,外滩风景区人员流量呈上升趋势。黄浦公安分局指挥中心未严格落实上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每半小时上报人员流量监测情况的工作要求,也未及时向黄浦区委区政府总值班室报告。黄浦公安分局对各时段人员流量快速递增的变动情况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未报请黄浦区政府发布预警,控制事态发展。对上海市公安局多次提醒的形势研判要求,未作响应。
(五)应对处置不当
针对事发当晚持续增加的人员流量,在现场现有警力配备明显不足的情况下,黄浦公安分局只对警力部署作了部分调整,没有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一直未向黄浦区政府和上海市公安局报告,未向上海市公安局提出增援需求,也未落实上海市公安局相关指令,处置措施不当。上海市公安局对黄浦公安分局处置措施不当指导监督不到位。黄浦区政府未及时向市政府报送事件信息。
六、事件性质
这是一起对群众性活动预防准备不足、现场管理不力、应对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拥挤踩踏并造成重大伤亡和严重后果的公共安全责任事件。
七、责任分析
按照依法依规严肃问责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上海市外滩风景区综合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以及市、区相关部门的“三定方案”,黄浦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对这起事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责任分析如下:
(一)黄浦区政府对事件负有主要管理责任
黄浦区政府依法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领导工作。对新年倒计时活动场所变更后的风险预判不足;对包括黄浦公安分局、黄浦区市政委等相关部门落实黄浦区政府常务会议要求的情况未进行检查督促;未建立健全预警机制;未严格按照中办、国办的要求“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事件发生后,未按规定及时向市政府报告。
(二)黄浦公安分局对事件负有直接管理责任
黄浦公安分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重大节庆、重要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和专项安全保卫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未落实黄浦区政府常务会议提出的具体要求,未研究制定专门的应对方案;对12月31日监测到的人员流量变化情况风险评估不足,未及时提出预警;应对处置措施不到位;未及时向本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送突发事件信息;对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执行不力。
(三)黄浦区市政委对事件负有管理责任
黄浦区市政委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市容市貌和外滩风景区等重要地区的管理。未落实黄浦区政府常务会议提出的具体要求。
(四)黄浦区旅游局对事件负有管理责任
黄浦区旅游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旅游经营活动的指导和监督管理。作为历年新年倒计时活动以及xx年新年倒计时活动的承办方,对活动场所变更风险未充分评估,变更信息向社会公众告知不充分。
(五)黄浦区外滩风景区管理办公室对事件负有管理责任
黄浦区外滩风景区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外滩风景区内市容景观等公共事务管理的组织和协调工作。未具体落实黄浦区政府常务会议提出的工作要求。未依法制定外滩风景区域内相应的应急预案。
(六)上海市公安局对事件负有指导监督管理责任
上海市公安局负责全市范围内公共场所安全保卫工作的指导监督管理。对黄浦公安分局落实上海市公安局“‘一点一方案’,制定周密的安保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加强活动现场警力配置”的要求监督检查不到位;对黄浦公安分局12月31日外滩风景区安全保障工作的检查指导督促不够。
八、对事件有关责任人员的处理建议
周伟,市委委员,黄浦区区委书记。贯彻落实国家和本市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不力,对辖区内相关部门履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职责不到位的问题失察。在抓干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教育管理上失责。未严格落实中办、国办关于“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的要求。未能及时了解事发情况并及时赶到事发现场。对事件负有主要领导责任。事发当夜在参加新年倒计时活动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公款吃喝,造成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建议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彭崧,黄浦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对辖区内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领导不力。未对区相关部门落实区政府常务会议具体要求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对辖区内重点区域风险评估不足和黄浦公安分局应对处置措施不到位的问题失察。未严格落实中办、国办关于“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的要求。未能及时了解事发情况并及时赶到事发现场。对事件负有主要领导责任。事发当夜在参加新年倒计时活动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公款吃喝,造成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建议给予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处分。
周正,黄浦区副区长,黄浦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未落实区政府常务会议提出的具体要求,未认真研究制定专门的应对方案;对12月31日当晚监测到的人员流量变化情况风险评估不足,未及时提出预警;应对处置措施不力;未及时向本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送突发事件信息;对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执行不力。对事件负有主要领导责任。建议给予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处分。
吴成,黄浦区区委常委、副区长,分管旅游工作。作为主办历年外滩新年倒计时活动和xx年外滩源新年倒计时活动的区政府分管领导,对新年倒计时活动场所变更风险评估不足、变更信息向社会公众告知不充分的问题失察。未严格落实中办、国办关于“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的要求。未能及时了解事发情况并及时赶到事发现场。对事件负有主要领导责任。事发当夜在参加新年倒计时活动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公款吃喝,造成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建议给予党内严重警告、行政降级处分。
陈琪,黄浦公安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作为12月31日外滩风景区域安全保卫现场指挥点负责人,对外滩风景区域可能出现的大客流缺乏有效预判;对安全保卫责任区内的风险评估不足;面对突发状态,配置警力不合理,应急处置措施不力。对事件负有主要领导责任。建议给予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处分。
陈荣霖,黄浦公安分局党委委员、局长助理兼指挥处处长。对12月31日安全保卫区域内的人员流量预估、极端状态、风险因素等方面未作充分评估;对不断上升的人员流量未及时提出预警,应对处置措施不力,未及时向本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送突发事件信息;对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落实不力。对事件负有重要领导责任。建议给予行政记过处分。
徐文虎,黄浦区市政管理党工委副书记、市政管理委员会主任、区城管行政执法局局长。未落实区政府常务会议的具体要求,未认真研究制定专门的应对方案。对事件负有重要领导责任。建议给予行政记过处分。
孙忠明,黄浦区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局长。作为具体落实历年外滩新年倒计时活动和xx年外滩源新年倒计时活动的具体负责人,对新年倒计时活动场所变更风险评估不足,变更信息向社会公众告知不充分的问题失管。对事件负有重要领导责任。建议给予行政记过处分。
周顺国,黄浦区市政管理工作委员会调研员,外滩风景区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未按照职责做好外滩风景区的协调、管理和安全工作。对事件负有重要领导责任。建议给予行政记过处分。
陈昌俊,上海市公安局指挥部副主任,分管上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对黄浦公安分局12月31日外滩安全保卫工作方案指导不到位;对黄浦公安分局在外滩安全保卫工作中应对处置措施不力的情况监督不到位。对事件负有重要领导责任。建议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
余志豪,上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主任,负责上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工作。对12月31日外滩安全保卫现场风险评估不足;对黄浦公安分局在外滩安全保卫工作中应对处置措施不力的情况监督指导不到位。对事件负有重要领导责任。建议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
建议责成黄浦区政府向市政府作出深刻检查。
九、整改建议
这起公共安全责任事件,后果极其严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教训极其深刻。必须时刻牢记,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运行安全,是政府法定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事件调查结果警示我们,领导干部思想麻痹是城市公共安全的最大隐患,安全责任落实不力是城市公共安全的最大威胁。事件调查结果告诫我们,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必须时刻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不能有丝毫侥幸,不能有丝毫疏忽,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以对党和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不遗余力、竭尽全力、殚精竭力,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切实维护好城市运行安全,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在对事件原因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联合调查组提出以下整改建议:
(一)切实落实安全责任制,大力增强“红线”、“底线”意识。
要真正把安全作为不能触碰、不能逾越的高压线,把“红线”、“底线”作为守护生命安全的保护线。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安全责任体系,全面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切实把安全责任逐级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要严格落实政府部门监管责任,进一步落实区县、乡镇属地管理责任,依法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坚决把好每道安全关。
(二)切实加强对大人流场所和活动的安全管理,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相关制度规定。
这起事件暴露出本市公共安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盲点,特别是对无主办单位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风险评估不足、准备不充分,存在管理空白。要按照国务院《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对大型群众性活动严格依法审批,切实落实相应监管和防范措施。尽快制定出台本市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实施办法,加强对公共场所群众自发聚集活动管理,填补无组织群众活动的管理空白。对照国家旅游局日前下发的《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本市各景区要抓紧核算游客最大承载量,制定游客流量控制预案。各区县、各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要求,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在6月底前完成对旅游景点、商业设施、体育场馆、娱乐场所、公园、学校、地铁、机场、车站、码头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公共安全检查,梳理风险隐患清单,落实整改治理措施。要督促相关经营和管理单位制定应急预案,明确最大人流承载量、限流措施和疏散路线等具体内容,做到“有组织活动有预案,群众自发活动也要有预案”,尤其对活动变更要做好风险评估、信息发布等工作。要根据应急预案,落实活动场所的供水供电、临时厕所、移动通信等基本保障措施。各区县要在年底前对涉及公共安全的重要场所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估,符合条件的要建立区县级基层应急管理单元,明确管理单元牵头主体,做实特定区域应急管理工作。
(三)切实加强监测预警,进一步提升突发事件防范能力。
这起事件反映出,相关管理部门对监测信息研判不够、对人群高度密集产生的后果估计不足。要健全“谁主管、谁监测,谁预警、谁发布”的预警管理机制,针对不同突发事件,完善预警标准和响应措施。进一步加强重点环节、重点领域和重要时段的现场情况监测,结合大规模人员聚集、大流量交通等情况变化,加强分析研判,及时发现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及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采取限流、划定区域、单向通行等交通管控措施,重点加强台阶、扶梯、连接通道等特定区域的人员流动管理。要适时在全市重要场所设立显示屏和高音喇叭等安全提示设施,充分利用应急广播、新闻媒体、网络等平台发布预警信息和相关提示,规范引导市民游客采取合理避险措施。要利用大数据加快构建全市统一的公共安全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进一步加强预警信息沟通。
(四)切实加强应急联动,进一步强化应急处置能力。
这起事件表明,“条块分割、条线分割、各自为政”依然是城市运行管理亟需破解的难题。要结合这起事件教训,近期抓紧组织修订本市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处置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本市应急联动体制机制和响应程序,强化指挥协同,提升应急联动处置效能。要加强应急队伍训练和管理,组织开展实战化应急演练,特别是要针对轨道交通、高层建筑、危险化学品、人员密集场所等开展专项处置和救援训练及演练,确保现场处置和救援有序高效。各区县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执行值班值守制度,严格落实重要节假日及重大活动前后领导值班带班制度。要按照突发事件信息报告规定的时限要求,向同级和上级政府总值班室报告,避免信息迟报、漏报,杜绝谎报、瞒报。
(五)切实加强宣教培训,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公共安全意识和能力。
加强人民群众的公共安全教育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常抓不懈。要充分发挥“5·12”防灾减灾日等公共安全宣传活动作用,依托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开展公共安全知识普及。要扎实推进公共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进社区(乡村)、进企业、进学校”,鼓励市民积极参与社区(乡村)组织的防灾宣传活动,督促企事业单位组织职工开展应急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加强大中小学安全教育,增强青少年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加紧研究制定本市院前急救地方性法规。要加强以急救知识为核心的应急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急救专业资质人员比例。推动市民参与应急演练和宣传教育,共同树立忧患意识,增强安全防范知识,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第12篇 上海社科院关于市民住房调查报告
4月13日,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的上海居民住房及物业状况最新调查报告显示,上海常住居民家庭户均居住建筑面积为71.04平方米,人均居住建筑面积为24.16平方米。
上海人的居住和购房情况如何?4月13日,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社会学研究所发布了上海居民住房及物业状况最新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上海近一半居民在中-外环间购房,户均居住建筑面积为71.04平方米,人均居住建筑面积为24.16平方米。
中-外环间居住较集中
课题组依据最新获得的民生民意年度调查数据,深入分析了上海市居民(18-65岁本市常住居民,包括户籍居民和在沪居住半年以上的外地户籍居民)的居住及物业现状。
调查显示,上海居民居住于内环内、内-中环间、中-外环间、外-郊环间、郊环外的比例分别为20.3%、19.3%、37.1%、6.5%、16.9%。调查还显示,上海居民在内环内、内-中环间、中-外环间、外-郊环间、郊环外购买商品房比例分别为17.4%、18%、46.4%、5.3%、12.9%,近一半居民在中-外环间购房。
另外,居民租住单位宿舍、租住商品房、与亲友同住、已购商品房、保障性住房、自建房的比例分别4.8%、16.2%、5.4%、58.5%、13.1%、1.9%。
课题组负责人表示,近六成上海常住居民通过购买商品房实现了“居有其屋”愿望,一成居民通过保障性住房解决住房问题。这表明,经过近20年的城市建设,上海百姓居住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户均面积71.04平方米
调查显示,上海常住居民家庭户均居住建筑面积为71.04平方米,人均居住建筑面积为24.16平方米,上海常住居民家庭共住人口平均为3.09人/户。
课题组负责人指出,这表明家庭小型化为上海市主流居住模式。调查同时显示,上海居民建筑面积内部差异仍较大,最高人均建筑面积(129平方米)是最低人均建筑面积(2.5平方米)的51.6倍。
低学历“挤出效益”明显
调查显示,教育程度与上海常住居民的居住地理分布,呈现出明显的“w”趋势。换言之,教育程度越低的常住居民群体居住于郊环外比例越高,达到了40%,是其他群体之两倍。
调查同时显示,个人年收入在3万元以下、3-5万元的上海常住居民居住在郊环外比例分别是33.6%和19.2%,几乎是个人年收入在7-10万、10万元以上居民的2-5倍。
课题组负责人表示,上海郊环外居住环境虽说不错,但通勤、就学、就医设施相对市中心区仍有较大差距。这提示我们,为广大低收入群体提供更便利、更优质的居住房仍是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艰巨任务。
30岁以下购房压力最大
调查统计发现,上海市从业人员中,30岁以下、30-39岁、40-49岁、50-59岁四个年龄段的居民,拥有商品房的比例(不包括购买保障性住房)分别为37.2%、57.9%、62.3%、68.2%。可以看出,随着年龄增大,购房比例也随之提高。对照发现,30岁以下年轻群体拥有商品房比例远低于其他年龄群体,他们当中有近四成(38.5%)人租住在单位宿舍或商品房。
课题组负责人称,上海30岁以下年轻人的购房压力最大,政府应该在公积金贷款、提供过渡性保障房等方面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以改善这一群体的住房条件。
收入对购房面积影响小
调查显示,个人年收入在3万元以下、3-5万、5-7万、7-10万、10万元以上的上海市常住居民,其人均购房建筑面积分别27.51平方米、25.62平方米、23.87平方米、25.93平方米、28.15平方米,趋势上显示出“v”字形,但绝对值相差不大,最大面积值与最小面积值差距在5平方米以内,且最高收入群体(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与最低收入(年收入在3万以下)群体的人均购房面积差在1平方米以内。
课题组进一步交互分析表明,收入对居民购房率的影响更大,高收入群体(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购房率比其他群体高出10%~20%。这一结果表明,收入对居民购房率的影响显著,而对购房面积的影响并不明显。
有商品房自我认同增加
调查显示,租住单位宿舍、租住商品房的居民,自我认同“中产阶层”比例分别为19.6%和12.6%,而已购商品房居民,自我认同“中产阶层”比例一下子提高到了35.2%。
课题组负责人指出,在上海这样高房价的大城市,拥有商品房与没有拥有商品房,会导致居民对社会地位自我认知的明显差异。
另外,上海本地户籍居民购买商品房比例,显著高于非本地户籍居民。对照发现,本地户籍和非本地户籍居民的购房率分别为70.3%和16.4%,前者是后者的4.29倍。
课题组负责人表示,这一方面反映,总体上本地户籍居民居住条件明显好于非本地户籍居民;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出,外地来沪居民若想在“北上广”大城市生活、工作,必须要具备各种竞争拼搏的条件与准备。
第13篇 上海市民对全国“两会”认知调查报告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运用国际先进的cati(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调查设备,成功访问了309位年龄在18周岁以上的上海城乡公众,覆盖了全市17个区县。在95%的置信水平下,抽样误差为正负5.6%。
调查显示,上海市民对今年的全国两会表现出较高的知晓度:90.6%的受访者知晓近期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 只有9.4%的受访者表示不知道最近召开的两会。在知晓两会的受访者中,有16.8%表示自己对两会的相关信息非常关注,31.1%表示比较关注。
调查显示,受访者最关注的两会议题前五位依次是民生问题、环境保护、反腐倡廉、收入分配和经济发展。而在民生问题中,受访者最关注的前五个问题依次是医疗(29.9%)、食品安全(21.8%)教育(10.9%)、物价(10.5%)和社保(9.9%)。
受访者对本次两会的评价较高,表示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的公众超过七成,占74.8%。在被问及对代表、委员反映民意的情况是否满意时,近六成的受访者表示满意。对两会会风的改进情况,有超过七成的受访者表示满意,其中,有27.5%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满意。
当被问及您对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是否有信心?,逾七成受访者表示非常有信心或比较有信心,其中,表示非常有信心的受访者占34.3%,比较有信心的占41.4%。
第14篇 上海的蜂蜜市场调查报告
通过对沪上欧尚、吉买盛、易初莲花、沃尔玛等大卖场的走访,发现市场上的品牌鱼龙混杂,产品同质化特别严重,价格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终便是几家欢喜几家忧,逐步蚕食着企业的利润,行业集中度特别的低,存在者较大的整合空间。逐鹿中原,鹿死谁手。看谁能笑到最后,我们的企业就要做到比兔子跑的还快,更要比乌龟还要有耐心。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带来了中国经济各行各业市场的井喷,中国的蜂产品行业也搭载上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进入了告诉发展期,就在大家都沉浸在这可歌可贺之中时,09年的,再次敲响了人们的警钟,这也使人们再次把健康二字摆在首要位置,人们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观念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由原来的那种劣质低价向优质健康方向发展,人们也更加追求绿色的、天然的食品,以前的那种投机行为再也没有生存之地了,这也给守法经营,对消费者健康负责的企业带来了机会。
从国家的大环境来看,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更加重视,对绿色的、天然的产品的不断追求,蜂产业正在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市场潜力无限,牛根生说过,只要你做到了中国第一,就有可能是世界第一,因为中国市场之大,人口之多,是世界上任何市场所没有的,这样就更给了我们企业驰骋沙场的空间。只要我们的企业做足内功,就一定能够在市场的搏杀之中一剑封喉,脱颖而出,达到抢占市场制高点的目的。
目前xx市场上的蜂蜜品牌大约有二十几种之多,分别分布于各大卖场之中,像欧尚有:鸿香源、冠生园、九蜂堂、慈生堂、巢野、蜂博士、蜂农氏、跨海、仙桃、欧尚自有品牌等,其中以冠生园、九蜂堂、蜂博士销售较好;易初莲花有:鸿香源、冠生园、蜂博士、美源、百酿工坊、王凯酿蜜、易初莲花自有品牌等,其中以冠生园、蜂博士、百酿工坊销售较好;沃尔玛有;鸿香源、冠生园、百花牌、百酿工坊、力冠、真一、海山、蜂语堂、沃尔玛自有两个品牌,以冠生园、百花牌、百酿工坊、蜂语堂销售较好;吉买盛有:冠生圆、森蜂园、福赐得、恒亮、德辉、润露、百酿工坊、汉波、禾力、吉买盛自有品牌等,此系统最多,其中以冠生园、森蜂园、百酿工坊销售较好。这些品牌的价格大部分分布在十几到三十多元这一区间,产品同质化严重,销售渠道也基本相同,渠道大部分选择的是现代卖场的货架和专柜的形式来实现销售的。产品销售方式简单,大部分都停留在打折让利、买赠捆绑、第二件半价和会员积分等形式上,这样就使产品处在了静态之中,产品缺少一种动感,没有能很好的和消费者进行沟通,现在的消费者都已经厌倦了传统的营销1.0时代的那单向的传播和灌输,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营销2.0时代,更强调一种购物带来的体验,强调和消费者的沟通和互动,要让消费者看到活生生的产品。因此要想活化终端,吸引消费者,只有加强同消费者的沟通与互动,才是公司发展的上上策。
***是集种蜂繁育、蜜源培植、饲养联合、生产加工、科研孵化为一体的高科技现代化企业,有着自己的种蜂场和蜂农合作社,它充分整合了上游资源,对其生产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掌控,使其品质有了更好的保障,其次,我们一直怀着对品质的不断追求,专注于这一行业已经有了几个年头,在蜂蜜酿制方面有着很好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方法。我们始终认为只有专业的,才是最好的。***在终端卖场大部分采用终端专柜的形式来实现销售有效的规避了竞争对手,有的甚至和营养保健品陈列在一起都取得了很好的市场效果。
通过对消费者的调查发现,消费者在选择蜂蜜时,更关注值得信赖的品牌,不容易对新品牌产生消费欲望,怕蜂蜜不纯,有兑水加糖现象等,个别品牌的投机行为由整个行业来买单,所以更要强调同消费者的沟通与互动,让其感受到产品的良好品质。例:有促销人员的卖场可以进行现场品尝,让其感同身受。还可以让消费者买到一定的金额可以免费抽奖,中奖者免费到兰溪生产基地参观旅游,了解蜂蜜的整个生产过程,旅游主题可以定为“畅游基地,见证天然蜂蜜”,来扩大***蜂蜜的市场影响力,从而也与消费者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产生很好的市场效果。还有就是有专柜的、有促销员的门店,更要做活终端,包括现场品尝、pop宣传画、促销员的专业讲解,使促销员不光只是一个售货员,更是公司品牌形象的代言人和专家,她们的一言一行都能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一定要让终端动起来。总之就是活化终端。牛跟生说过:“哑巴产品走得慢,会说话的产品卖得快”。就是这个道理。此外,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更加重视,消费者购买营养保健品的越来越多,把我们的蜂蜜专柜和营养保健品专柜陈列在一起,会产生良好的连带销售效果。我们还可以和其他的有互补性的品牌进行联合促销等,都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市场营销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金融危机来袭之际,企业准备好了吗?要想在这场战争中制胜,只有我们的一点一滴都要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现在正是行业加速整合的时间,只有我们做足内功,我们才会更有机会。机会是属
通过对沪上欧尚、吉买盛、易初莲花、沃尔玛等大卖场的走访,发现市场上的品牌鱼龙混杂,产品同质化特别严重,价格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终便是几家欢喜几家忧,逐步蚕食着企业的利润,行业集中度特别的低,存在者较大的整合空间。逐鹿中原,鹿死谁手。看谁能笑到最后,我们的企业就要做到比兔子跑的还快,更要比乌龟还要有耐心。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带来了中国经济各行各业市场的井喷,中国的蜂产品行业也搭载上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进入了告诉发展期,就在大家都沉浸在这可歌可贺之中时,09年的,再次敲响了人们的警钟,这也使人们再次把健康二字摆在首要位置,人们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观念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由原来的那种劣质低价向优质健康方向发展,人们也更加追求绿色的、天然的食品,以前的那种投机行为再也没有生存之地了,这也给守法经营,对消费者健康负责的企业带来了机会。
从国家的大环境来看,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更加重视,对绿色的、天然的产品的不断追求,蜂产业正在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市场潜力无限,牛根生说过,只要你做到了中国第一,就有可能是世界第一,因为中国市场之大,人口之多,是世界上任何市场所没有的,这样就更给了我们企业驰骋沙场的空间。只要我们的企业做足内功,就一定能够在市场的搏杀之中一剑封喉,脱颖而出,达到抢占市场制高点的目的。
目前xx市场上的蜂蜜品牌大约有二十几种之多,分别分布于各大卖场之中,像欧尚有:鸿香源、冠生园、九蜂堂、慈生堂、巢野、蜂博士、蜂农氏、跨海、仙桃、欧尚自有品牌等,其中以冠生园、九蜂堂、蜂博士销售较好;易初莲花有:鸿香源、冠生园、蜂博士、美源、百酿工坊、王凯酿蜜、易初莲花自有品牌等,其中以冠生园、蜂博士、百酿工坊销售较好;沃尔玛有;鸿香源、冠生园、百花牌、百酿工坊、力冠、真一、海山、蜂语堂、沃尔玛自有两个品牌,以冠生园、百花牌、百酿工坊、蜂语堂销售较好;吉买盛有:冠生圆、森蜂园、福赐得、恒亮、德辉、润露、百酿工坊、汉波、禾力、吉买盛自有品牌等,此系统最多,其中以冠生园、森蜂园、百酿工坊销售较好。这些品牌的价格大部分分布在十几到三十多元这一区间,产品同质化严重,销售渠道也基本相同,渠道大部分选择的是现代卖场的货架和专柜的形式来实现销售的。产品销售方式简单,大部分都停留在打折让利、买赠捆绑、第二件半价和会员积分等形式上,这样就使产品处在了静态之中,产品缺少一种动感,没有能很好的和消费者进行沟通,现在的消费者都已经厌倦了传统的营销1.0时代的那单向的传播和灌输,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营销2.0时代,更强调一种购物带来的体验,强调和消费者的沟通和互动,要让消费者看到活生生的产品。因此要想活化终端,吸引消费者,只有加强同消费者的沟通与互动,才是公司发展的上上策。
***是集种蜂繁育、蜜源培植、饲养联合、生产加工、科研孵化为一体的高科技现代化企业,有着自己的种蜂场和蜂农合作社,它充分整合了上游资源,对其生产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掌控,使其品质有了更好的保障,其次,我们一直怀着对品质的不断追求,专注于这一行业已经有了几个年头,在蜂蜜酿制方面有着很好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方法。我们始终认为只有专业的,才是最好的。***在终端卖场大部分采用终端专柜的形式来实现销售有效的规避了竞争对手,有的甚至和营养保健品陈列在一起都取得了很好的市场效果。
通过对消费者的调查发现,消费者在选择蜂蜜时,更关注值得信赖的品牌,不容易对新品牌产生消费欲望,怕蜂蜜不纯,有兑水加糖现象等,个别品牌的投机行为由整个行业来买单,所以更要强调同消费者的沟通与互动,让其感受到产品的良好品质。例:有促销人员的卖场可以进行现场品尝,让其感同身受。还可以让消费者买到一定的金额可以免费抽奖,中奖者免费到兰溪生产基地参观旅游,了解蜂蜜的整个生产过程,旅游主题可以定为“畅游基地,见证天然蜂蜜”,来扩大***蜂蜜的市场影响力,从而也与消费者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产生很好的市场效果。还有就是有专柜的、有促销员的门店,更要做活终端,包括现场品尝、pop宣传画、促销员的专业讲解,使促销员不光只是一个售货员,更是公司品牌形象的代言人和专家,她们的一言一行都能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一定要让终端动起来。总之就是活化终端。牛跟生说过:“哑巴产品走得慢,会说话的产品卖得快”。就是这个道理。此外,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更加重视,消费者购买营养保健品的越来越多,把我们的蜂蜜专柜和营养保健品专柜陈列在一起,会产生良好的连带销售效果。我们还可以和其他的有互补性的品牌进行联合促销等,都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市场营销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金融危机来袭之际,企业准备好了吗?要想在这场战争中制胜,只有我们的一点一滴都要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现在正是行业加速整合的时间,只有我们做足内功,我们才会更有机会。机会是属
于有准备的人和企业。
第15篇 上海居民住房及物业状况最新调查报告
近四成居民住中-外环间此次调查显示,本市居民居住于内环内、内-中环间、中-外环间、外-郊环间、郊环外的比例分别为20.3%、19.3%、37.1%、6.5%、16.9%。
较高职位群体拥有商品房比例较高比较发现,中高级专业人员、企业管理人员、机关事业单位负责人拥有商品房平均数为75.27%;技术工人、一般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一般工人拥有商品房平均数为54.80%;小业主和自雇者拥有商品房平均数仅28.0%。
值得指出的是,本市退休人员虽然拥有产权商品房比例最高,达84.3%,这缘于他们是上海取消福利分房前售后公房所有者。客观地说,大多退休老人居住小区环境相对老旧。
结婚有孩的家庭购买更远、面积更大的住房未婚居民、结婚无孩、居民结婚有孩居民的户均居住建筑面积分别为69.33平方米、75.51平方米和78.44平方米。表明家庭结构影响居民对建筑面积的需求。数据发现,已婚有孩子居民,在郊环外购房的比例(15.3%)明显高于其他家庭。众所周知,由于中心城区房价太贵,为改善居住条件,有了孩子的年轻夫妇只好选择搬到更远地区居住。
最急需解决停车难问题居民反映最急需解决的小区问题依次为:停车、宠物扰民、保洁、保绿、群租、保安和物业服务。
30岁以下青年人对保绿问题(34.1%)的关注度高出50岁以上老年人近10个百分点,对保洁问题(36.1%)的关注度高出60岁以上老年人近15个百分点,对保安问题(30.6%)的关注度是60岁以上老年人的近两倍;60岁以上老年人对群租问题的关注度是30岁以下青年人的两倍多。
2%的居民经历过电梯事故对于拥有上万幢高层住宅和数万部电梯的上海居住小区,这一数据应引起有关方面注意。尤其是2000年之前建造的高层住宅,电梯逐步进入老化期,隐患与事故将明显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