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关于晋商后裔种大田发家致富的调查报告
在晋商的故乡山西,至今流传着一句民谣:金太谷,银祁县,吃不完米面的榆次县。记者最近在晋商重镇太谷县采访发现,务农的晋商后裔运用科学技术与规模经营纷纷发家致富。
1亩地担着买,10亩地推着卖,100亩地等着卖
记者见到武海牛是在他的大棚里。正值4月初,这个宽8米、长70多米的大棚里长满了一人高的黄瓜秧,随处可见顶花带刺的鲜黄瓜。等过几个月黄瓜下了,还能再种西红柿,一个棚一年下来至少赚三四万吧。像这样的大棚,武海牛家一共有4个。
武海牛所在的范村镇象谷村是太谷县最早种植大棚蔬菜的地区之一。目前村里95%以上的农户都在种大棚菜,连同周围村镇已形成数千亩的设施蔬菜生产区。成规模之后好处多啊。武海牛说,技术、农资好推广,销售也不成问题了,1亩地是担着买,10亩地推着卖,100亩地就是等着卖。
记者在象谷村看到,不少农户的大棚外都停着汽车。武海牛告诉记者,象谷村家家户户都有车,村民开车种大棚已是寻常事。因为种大棚的收入高,村里外出打工的人很少,不少村民还在县城买了房。武海牛也给即将成家的大儿子买了一套,连装修共花了50多万元。
太谷被称为省城太原的菜篮子,像象谷村这样上千亩的设施蔬菜种植区还有20多个。此外全县还有规模养殖小区380个,干鲜果园区20个,百亩以上家庭苗木农场50个。
打着大伞种大枣 坐着飞机卖技术
在太谷县沙子地村的红枣基地里,有不少大个子的身影。这些金属支架比枣树稍高,顶部呈伞状,一根根竖在枣树旁。可别小看这些架子,到了秋天就靠它搭起雨棚,防止雨多裂果。太谷县兴谷枣业公司董事长李栓明说,像沙子地这样的红枣村,几乎家家以枣为生,种植和管理经验十分丰富,对于实用技术的推广也十分积极。
太谷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枣乡,太谷壶瓶枣更是美誉远播。李栓明告诉记者,目前新疆的不少地方都种植壶瓶枣,一些太谷枣农看准了市场需求,坐飞机远赴新疆,为当地提供嫁接、修剪等种植技术和枣树管理经验,受到当地枣农欢迎。
太谷是晋商故地,这里的农民特别精,懂市场、重技术,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快。说起科学技术对太谷农业的作用,县科技局副局长陈立新感触颇深。太谷农业的科技含量高,一靠政府重视,二靠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的扎根,三靠专业的科技工作者,四靠高素质的农民。
王保利告诉记者,太谷农民对农业技术有很强的学习意愿。比如搞职业农民培训,很多地方组织不起人来,但太谷县去年组织的培训,每天都有130多人在听课,都是自发自愿的。
散户养牛四五头 合作社后养群牛
进了合作社以后,养牛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忙完了早上的饲喂和挤奶工作,老孔坐在牛舍外,点起了一根烟。现在,他不用再自己备饲料草料,也不用自己挤奶卖奶了。以前他和老伴最多养5头牛,还挺累人,现在他家总共有40头牛,收入也翻了好几番。
为了顺应奶业发展的趋势,合作社也在积极推进标准化和产业化。现在是一个养殖户一个圈,今后要实现分群,引进智能化系统进行管理,所有流程都由电脑控制。侯建刚说,合作社还在太谷开设了8家鲜奶吧,为本地配送巴氏奶和酸奶,向产业下游延伸。
像昌晟农牧这样的合作社在太谷还有很多。近年来,在政府的鼓励和扶持下,太谷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产业化经营形式渐成气候。据初步统计,太谷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达80%。
人们常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而太谷人靠发展农业致富,说明农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山西省社科院农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郭卫东表示,深入挖掘农业的潜力,向农业要效益,农民也完全能过上殷实富足的生活,实现小康目标。
第2篇 乡关于开展“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的调查报告
&&乡关于开展“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的
调 查 报 告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一句古话对山区农民来说,正逐渐失去了说服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对生活和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需求。但地处安吉县西南部的&&乡部分群众,居住在偏高、偏远山区,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导致思想陈旧,观念落后,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成为我乡相对贫困的弱势群体。同时,由于居住环境的限制,要建房必须开山或者填土,人为的对山林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和侵害,与县委、县府提出的“生态立县,建设生态经济强县”这一发展思路不相谐和。因此,开展“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推进中心村集镇城市化发展,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
二、三产业转移,促使山区农民向县城等大城市迁移定居,实现山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实现保水增绿,生态保护,顺应新形势下农民对生活居住环境的更高需求,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新时期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主要任务。
为此&&乡党委、政府根据县委、县府提出的“转移致富”工作要求,结合本乡的实际,于6月1日~6月15日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问卷调查,本文就调查所得情况作一分浅析与探讨。
调查的基本情况及分析
从这次调查的结果数据分析,不难看出我乡开展“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有着良好的基础。首先,群众对此项工作的支持率高,在调查的682户农户中,仅有92户农户不愿“下山居住”。其他590户农户对政府提出的“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都极为支持,支持率达86%。其次,打算建房的590户农户中,有82户不打算在近几年新建房,175户打算今后1~2年内建房,141户打算在3~4年内新建房,192户打算在5年以后建房。 同时,愿意搬迁的农户多,在打算建房的农户中,愿意搬迁到本村中心村的农户有333户,占48.8%,打算搬到本乡集镇的有12户,占1.7%,搬迁到本县其他城镇的有17户,占2.5%,县城建房的62户,占9.2%。这说明在我乡开展“下山居住,创业致富”试点工作能满足广大群众的普遍愿望。
从调查对象的年龄结构分析,在调查的682户农户中,总人口2615人,55岁以上的430人,占调查总人口的16.4%,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目前人口的平均寿命为70岁左右,这部分人在15年之后逐步走向自然消亡之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竞争日益加剧,这部分人从年龄和综合素质上都很难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去适应市场,进行第二次创业。因此对这部分人应以适当引导为主,充分尊重他们自己的意愿。20岁以下,589人,占22.6%,且大多在校学习,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这部分人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增强,绝大多数不会再走农业致富之路,而是通过务工、从商等途径自然下山转移。20~55岁之间的1596人,占61%,这部分人正当壮年,思想观念基本与当今时代同步,自身综合素质基本适应当今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同时也积蓄了一定的资金,无论务工、从商,进行第二次创业都有较好的资本,因此,这部分人应作为“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的重点。
从劳动力结构分析,在这次调查的682户农户中,劳动力1627人,占总人口的62.2%,其中外出劳动力362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2.2%,有外出劳动力农户数为260户,占总户数的38.1%。外出的这些人中,有的已在外创下了一片天地,适应了离开土地的新型农民的生活,有的也正逐步向新型农民迈进,为我乡开展“下山居住,创业致富”作了有益尝试,提供了有力的事实依据。
从2002年人均收入情况分析,全乡2002年人均收入为3231元,在调查的682户农户中,人均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105户,仅占16.4%,这部分农户要鼓励他们搞劳务输出,增加收入,待资本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全家搬迁下山。1500~3000元之间的351户,占总户数的51.5%,这部分家庭通过一定的政策激励和配套措施的实施,可以促使他们向中心村集镇或向县城转移致富,3000元以上的农户共226户,占总户数的33.1%,这部分农户已有一定的资本和能力,应以引导他们直接向县城靠近,一步到位。
虽然在这次调查中,农户对“下山居住”工作都极为支持,满意率达86%,但是在农户的思想上也还存在着一定的顾忌和想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农户经济条件已成熟,也很想搬到中心村或其它集中地带建房,但是又担心集中地带建房地基难以落实;二是一些农户经济条件尚不成熟,又迫切想建新房,缺口资金希望政府从多种途径给予一定的支持;三是部分农户担心搬迁下山后就业问题难以解决;四是是部分农户担心搬迁建房后离责任山、责任田远了,给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开展“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的初步思路
在为时半个月的调查中,我们通过将农户对“下山居住”存在的想法和顾虑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归纳,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宣传引导,使农户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二是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鼓励农户下山居住。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加强宣传,进一步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提高对“下山居住,创业致富”的认识,使群众“想下山”。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民仅有的生产资料与现时生产水平不相适应,“靠山靠水”难以跟上教育生活等消费支出。城市经济逢勃兴起,城市已成为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的集聚地,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为农民在城市创业提供广阔天地。通过宣传和引导,使农户充分认识到“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是新时期实现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是实现生态保护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有效载体,是推进中心村、集镇城市化建设的主要形式。
二、 科学规划,进一步完善现有土地两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中心村建设规划),使群众“能下山”。①规划要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要充分考虑今后20年内经济社会发展对居住带来的影响(前瞻),充分考虑以生态、旅游及产业结构调整对居住带来的影响。②村及村民小组管理体制的调整过程中,只保留基础良好,发展潜能较大的中心村,大幅减少自然村落,做大做强中心村,适势兼并行政村。③下山新建房以县城迁居为重点,同时增强&&集镇居住功能,实行梯度转移,把家庭条件好、素质高的部分农户作为下山居住工作规划的重点对象。
三、 促进增收,进一步加大劳动力转移工作力度,提高迁居经济实力,使群众“移得动”。①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坚持发展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提高本地就业能力。②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通过技能素质培训、劳动力资源信息收集、企业结对等形式使更多人走向市场、走向集镇,达到异地致富的目的。③加大教育投入,使我乡的下一代有更多的人走向高等学府,实现教育脱贫。
四、政策引导,进一步激发农民下山居住的积极性和增强异地致富的信心,使群众“住得稳”。落实合理的土地生产资料流转政策,放宽农户原承包土地,荒山荒坡等生产资料的多种流转形式。完善合理的建设用地征占政策,放宽农户迁居条件,按“统一规划,自愿有偿,有序推进,梯度转移”的原则,积极鼓励“下山居住”。制定各项社会配套措施,放宽迁居农户的就业、就医、子女就学、劳动保障户籍等同等公民待遇,解决迁居户的水、电、通讯等生活问题。出台系列配套政策,帮助解决搬迁户建房、户口迁移等手续,制定统一的补助标准。
最后,在“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过程中做到四个结合:即把“下山居住”工作与生态立县、建设生态经济强县工作紧密结合,把“下山居住”工作与劳动力转移工作紧密结合,把“下山居住”与科教兴农工作紧密结合,把“下山居住”与社会各项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紧密结合,解决山区群众就业难、致富难的问题,逐步向宽裕型小康社会迈进。
&&乡农经站
第3篇 农村脱贫致富经验与实践调查报告
地处x省西部地区的dd市cc县,原是全国59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推广市县之一,长期以来,这里的人们一直笼罩在贫困的阴影之下。据统计,2000年年底,该县农村人口平均年收入仅为670元,有7个自然村不通公路,平均每村约有30户特困家庭,1500多人生活用水困难。而如今cc县农村,却让人刮目相看。标准化的教学大楼拔地而起,宽阔平整的出村公路蜿蜒伸展,大棚蔬菜、优质超级杂交水稻、股份制养殖悄然落户,行路难、饮水难、脱贫致富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历史的记忆。
cc县何以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呢?在今年七月上旬为期六天(7月5日7月11日)的暑期三下乡活动中,我们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在该县潭湾镇、孝坪镇等地农村进行问卷调查、上门走访,以及与村委会举办座谈等方式,我们掌握了一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在分析整理这些资料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出了该县农村脱贫致富的一些主要的成功经验:
第一,抓住机遇,充分把握国家给予的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等有利条件。
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历来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为切实改善农村经济状况,缓解城乡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党和政府一直把三农问题作为国家经济工作和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扶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相关政策法规。例如 2002年春季,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全国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推广单位名单(共有592家,dd市cc县名列其中),并明确指出要对这些单位予以资金支持、科技扶持和政策保护。为将政策保障落到实处,今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上任以后,党中央又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意见》的一号文件,号召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增加农业投入、深化农村改革、继续做好全国的扶贫开发工作,进一步解决贫困人口和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政策实施以来,x省省委、dd市市委和cc县县委都给予了高度重视。通过宣传国家政策、下拨扶贫基金、开展科技下乡等措施,对该县经济发展加以扶持,在该县农村广泛建立起各类扶贫开发重点项目,如大棚蔬菜种植、二元杂交猪养殖等为农民增收创收提供了便利条件和切实保障。谈到这些,潭湾镇杉树村村长欧建国深有感触地说:多亏党的政策好哇,让我们这个边远山区的贫困村也搭上了改革开放的顺风车,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光明路。
第二,加强组织建设、实行责任到人,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深入cc农村,我们发现这其中活跃着一支支优秀的基层领导队伍,他们都是由x省委组织部派专人下基层,深入各村党支部,牵头建立起挂靠于各村支部的党小组,带头负担起各村的组织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任务。潭湾镇杉林村村支委就是各村当中涌现出的领头羊班子的典型代表。自2002年年初开始,他们每年都组织村民开展颇具特色的民主评议选举活动,让村民自主评议上任领导班子的业绩和表现,并对下任村支委人员进行提名和不计名投票选举。这样,能者上,不能者下,保证了干部队伍的年轻有为。工作中,他们还结合村情,每年挑选10名具备较强经济实力和致富能力的党员与村支部签订联户责任状,结对帮扶特困户,先富带动后富,以更好地实现全村人民共同致富,缩小贫富差距。杉林村党支部将党建工作与扶贫工作齐抓共管的做法,受到了《x日报》的发文表彰,并被作为表率在全县范围加以推广。
第三,深化制度改革,使扶贫工作做到有理有据、公正公平。
扶贫的终极目的并非输血,而是要帮助农村建立起自己的造血机制,因而,cc县扶贫工作组在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的同时,还注重推进农村制度的改革,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扶贫制度体系。例如去年年底,该县扶贫办与县信用合作社商定了一项规范农村信用贷款的协议,要求县信用社在各镇村中心区域广泛建立分支机构,方便农民在家门口进行贷款;另一方面,在贷款资格认定方面,他们也配备了一套有效章程,指出扶贫范围和对象的确定必须经过三个步骤: 首先是农户自行申请,其次是村民大会表决通过,最后要经由扶贫办和信用社审核确定。扶贫标准为每户信贷资金2000元,利率为每年7.43%,期限2年,若情况特殊,县财政局还会给予适当的无偿补助。在这些制度的规范下,两年来,该村扶贫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村民也普遍感到满意。
第四,实施科技扶贫战略,确立因地制宜策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了组织的支持和制度的保障,扶贫开发工作还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支撑。因此,该县一开始就重视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因地制宜地制定科学的发展思路。根据该县地多田广、人力充足的实际情况,他们确立了近抓种、远抓养,形成基地快致富,科技兴农闯新路的基本方针,进而明确了近三年需要着力实施的三大扶贫项目:
一是调结构,大力推广优质稻。每年从省农科院直接引入两优培九超级稻种,引导农民调整水稻品种结构。
二是走出去,积极发展养殖业。一方面在自愿的基础上,各村确定40-50个重点养殖户,给予资金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还与正大集团签定协议,由该集团提供猪种和饲料,并负责产品的收购与代销。
三是请进来,向专业人士取经。该县每年从外地邀请一些农业专家,面向各村镇带头人开展科学技术讲座,村镇干部负责技术推广和落实。此外,他们还花重金聘请一些科学种养专业户进村落户,为农民实地示范优质高效农业。
基于上述原因,cc县人民步步为营,逐渐摆脱了贫困落后的局面,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当然,cc的改变与当地农民的勤俭节约、吃苦耐劳也是分不开的。近几年,该县农民在搞好农业生产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还走上了发展副业的道路,其中最主要的方式即是南下打工,形成了一种农时耕种、闲时打工的年生活作息规律,为农户家庭创收开辟了新门路,同时也为东南沿海地区密集的乡镇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目前该县人民唯一的遗憾就是属于各村镇自己的乡镇企业还为数不多。cc人民普遍期待,有朝一日,乡镇企业能像雨后春笋一样长满湘西各地,到那时,他们就不用外出打工,而只需在家门口上班了。相信这个愿望在不久的将来定能得以实现,也祝福cc的明天会更好。
第4篇 关于晋商后裔种大田发家致富的调查报告
在晋商的故乡山西,至今流传着一句民谣:金太谷,银祁县,吃不完米面的榆次县。记者最近在晋商重镇太谷县采访发现,务农的晋商后裔运用科学技术与规模经营纷纷发家致富。
1亩地担着买,10亩地推着卖,100亩地等着卖
记者见到武海牛是在他的大棚里。正值4月初,这个宽8米、长70多米的大棚里长满了一人高的黄瓜秧,随处可见顶花带刺的鲜黄瓜。等过几个月黄瓜下了,还能再种西红柿,一个棚一年下来至少赚三四万吧。像这样的大棚,武海牛家一共有4个。
武海牛所在的范村镇象谷村是太谷县最早种植大棚蔬菜的地区之一。目前村里95%以上的农户都在种大棚菜,连同周围村镇已形成数千亩的设施蔬菜生产区。成规模之后好处多啊。武海牛说,技术、农资好推广,销售也不成问题了,1亩地是担着买,10亩地推着卖,100亩地就是等着卖。
记者在象谷村看到,不少农户的大棚外都停着汽车。武海牛告诉记者,象谷村家家户户都有车,村民开车种大棚已是寻常事。因为种大棚的收入高,村里外出打工的人很少,不少村民还在县城买了房。武海牛也给即将成家的大儿子买了一套,连装修共花了50多万元。
太谷被称为省城太原的菜篮子,像象谷村这样上千亩的设施蔬菜种植区还有20多个。此外全县还有规模养殖小区380个,干鲜果园区20个,百亩以上家庭苗木农场50个。
打着大伞种大枣 坐着飞机卖技术
在太谷县沙子地村的红枣基地里,有不少大个子的身影。这些金属支架比枣树稍高,顶部呈伞状,一根根竖在枣树旁。可别小看这些架子,到了秋天就靠它搭起雨棚,防止雨多裂果。太谷县兴谷枣业公司董事长李栓明说,像沙子地这样的红枣村,几乎家家以枣为生,种植和管理经验十分丰富,对于实用技术的推广也十分积极。
太谷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枣乡,太谷壶瓶枣更是美誉远播。李栓明告诉记者,目前新疆的不少地方都种植壶瓶枣,一些太谷枣农看准了市场需求,坐飞机远赴新疆,为当地提供嫁接、修剪等种植技术和枣树管理经验,受到当地枣农欢迎。
太谷是晋商故地,这里的农民特别精,懂市场、重技术,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快。说起科学技术对太谷农业的作用,县科技局副局长陈立新感触颇深。太谷农业的科技含量高,一靠政府重视,二靠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的扎根,三靠专业的科技工作者,四靠高素质的农民。
王保利告诉记者,太谷农民对农业技术有很强的学习意愿。比如搞职业农民培训,很多地方组织不起人来,但太谷县去年组织的培训,每天都有130多人在听课,都是自发自愿的。
散户养牛四五头 合作社后养群牛
进了合作社以后,养牛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忙完了早上的饲喂和挤奶工作,老孔坐在牛舍外,点起了一根烟。现在,他不用再自己备饲料草料,也不用自己挤奶卖奶了。以前他和老伴最多养5头牛,还挺累人,现在他家总共有40头牛,收入也翻了好几番。
为了顺应奶业发展的趋势,合作社也在积极推进标准化和产业化。现在是一个养殖户一个圈,今后要实现分群,引进智能化系统进行管理,所有流程都由电脑控制。侯建刚说,合作社还在太谷开设了8家鲜奶吧,为本地配送巴氏奶和酸奶,向产业下游延伸。
像昌晟农牧这样的合作社在太谷还有很多。近年来,在政府的鼓励和扶持下,太谷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产业化经营形式渐成气候。据初步统计,太谷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达80%。
人们常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而太谷人靠发展农业致富,说明农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山西省社科院农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郭卫东表示,深入挖掘农业的潜力,向农业要效益,农民也完全能过上殷实富足的生活,实现小康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