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山区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调查报告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何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现就调查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员编制闲置和紧缺现象并存
按照教师编制核定的标准,虽然机构编制部门对县直各学校和各乡镇学校核定了人员编制数,配备了人员,但人员编制紧缺或闲置现象在同一县区,甚至同一乡镇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一是县城周边乡镇或边远乡镇人员编制闲置。近年来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县城周边乡镇的学生就不可避免地转入教学条件相对较好的城区学校就读,周边乡镇的生源逐年减少。同时边远乡镇的教师想改变工作环境,虽进不了城区学校工作,但县城周边乡镇学校也是不错的选择,导致周边乡镇教师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这样就造成教师数量和在校学生人数成反比例增长的恶性循环,人员编制就相对富余,致使教职工人员编制闲置,如我县的文峰乡、上庸镇。部分边远乡镇农村学校规模小、设施落后,很多优秀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不愿到这些边远学校任教,造成部分校学师资力量薄弱,学生流失严重,形成教职工人员编制闲置,如我县的大庙乡、深河乡。这种现象的产生给人员编制管理带来一定难度,若是一味按学生数量的增减调整人员编制,更是加快两极分化,不利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给农村孩子特别是贫困家庭孩子的上学带来不必要的困难;若是不及时调整人员编制则造成部分学校人员编制的闲置,浪费了教育资源。二是县直学校和部分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学校人员编制紧缺。近年来,城区人口数量和外来人口不断增加,在校学生数急剧增长,而教师编制核定情况没有发生变化,人员编制控制较为严格,教职工的编制显得缺口较大。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和部分距城镇位置比较近的一些学校成规模,生源充足,发展较快,教职工编制紧张,致使部分学校超编借用教师或雇佣少量临时后勤人员。
(二)教师队伍人员结构不尽合理
(三)现行中小学教职工核编标准有待完善。城市和农村中小学开设课程一样多,而城市学校教职工核编标准却高于农村,影响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进程;另外,随着农村大量劳动力输出,留守儿童愿意寄宿学校的也越来越多,寄宿制学校数量不断增加。而从中小学生自身特点来看,自理能力差,防范意识薄弱,初中及小学阶段后勤管理服务不宜实行社会化。现行教师编制,基本上只能满足学校教学的需求,校医、保卫、餐饮、寝室管理等工作只能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兼管或聘用社会人员,工作质量难以保证,极易造成工作疏漏,寄宿制学校因需充实后勤管理人员要求增加编制呼声较高。
二、对策与思考
为有效利用编制资源,合理整合教育力量,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机构编制工作的意见》(鄂发[2022]8号)要求,建立健全机构编制动态调控机制,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有增有减”的要求,合理调整人员编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机构编制部门和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协作,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校设置。综合考虑交通、环境等方面因素,按照划片分区、就近整合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完全小学在校生应控制在150名以上,尽可能减少教学点。这样既有利于节约教育资源,也有利于稳定教师队伍,均衡城乡教育发展,更有利于教师队伍人事编制管理,使现存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二)进一步加强教师人员编制管理工作。一是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教师人员调整必须在编制核定员额以内,坚决杜绝向超编单位调整人员。对长期在编不在岗的,要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辞职、辞退手续;二是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补充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教师资格条件,严格考试和审查程序,严把教师“入口关”。
(三)完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办法。进一步研究完善中小学编制管理体制,实行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最大限度地盘活、用好现有教师编制资源。一是因地制宜核编。在按照在校学生数核定教职工编制的同时,还应考虑班额因素。农村学校实行教职工与学生比和教职工与教学点班额比相结合的编制配置方式,对中小学以下的教学点实行按班额配置编制。因为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小学学生小班额多,且教学点还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同程度的存在,若只按学生数核定编制,一些农村小学就会因人员编制过少而出现一个老师教几个年级的课程或采用复式教学现象,从而降低教学质量;二是初中和小学特别是寄宿制学校应适当增加一定编制配备后勤管理人员。
(四)强化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逐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要进一步强化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实名管理和动态管理,规范人员补充和调整秩序,坚决杜绝盲目进人现象,根据人员编制结构和缺编空岗情况,建立补充中小学教师长效机制,逐步优化人员结构。按照“盘活存量”原则,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根据教学需要和个人特长从现有教师中有计划培养急需专业教师,只要培训合格,就应该放宽职称评定学历和任教学科对口条件,允许教师跨专业“转行”,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有效缓解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不合理问题。
第2篇 科学编制债务预算调查报告
一、对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的基本认识
(一)合理划分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地方政府预算可分为以下若干类:
1.按预算组织形式,可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单式预算是把预算年度内地方政府的一切债务预算收入和支出不分经济性质和用途,汇编到一个预算平衡表。复式预算是把预算年度内地方政府的全部债务收入和支出按性质划分,分别汇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债务收支计划表。
2.按预算编制方法,可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增量预算是指在编制地方政府债务预算时,以上年度预算债务收支执行数为基数,同时考虑计划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行政经济政策要求,来编制预算。零基预算是指在编制地方政府债务预算时,按照零基的原则,即以零为起点,对预算年度预算债务收支的必要性和规模进行重新审查和安排,来确定债务收支计划。
3.按预算作用时间长短,可分为年度预算和中长期预算。年度预算是指按年度编制,预算有效期为一年的地方政府债务预算。中长期预算是对预算有效期为一年以上的中长期地方政府债务状况进行预测和计划安排。
4.按投入项目能否直接反映其经济效果,可分为项目预算和绩效预算。项目预算是指只考虑地方政府债务投入项目的用途和支出金额,不考虑其支出的经济效果的预算。绩效预算是指根据成本效益比较的原则,决定地方政府债务支出项目是否必要及其金额大小的预算形式。
(二)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预算体系
地方政府债务预算体系,是由一系列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债务预算形式所构成的。应从两个基本方面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预算体系。
1.按政府级次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预算体系。我国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从中央到地方设立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相应地,地方政府债务预算可分为中央级地方政府债务预算和地方级地方政府债务预算。其中,地方级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债务预算、市(设区的市、自治州)政府债务预算、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政府债务预算和乡(民族乡、镇)政府债务预算组成。中央级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债务预算汇总组成。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债务预算由本级政府债务预算及其所属市(设区的市、自治州)政府债务预算汇总组成。市(设区的市、自治州)政府债务预算由本级政府债务预算及其所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政府债务预算汇总组成。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政府债务预算由本级政府债务预算及其所属乡(民族乡、镇)政府债务预算汇总组成。地方各级政府的本级债务预算由同级主管部门汇总直属单位的行政、企事业单位政府性债务预算汇总组成。
设立中央级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的目的和重要意义在于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统一领导和宏观调控,促进地方政府债务健康发展。
2.按债务管理主体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预算体系。根据一级政府中各类债务管理主体对地方政府性债务预算收支管理范围的差异性,可以把地方各级政府债务预算划分为一级政府债务总预算、本级政府债务预算、部门债务预算和单位债务预算。
一级政府债务总预算由本级政府债务预算和下级政府债务总预算组成。本级政府债务预算由本级政府各部门(含直接单位)的债务预算组成。各部门债务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债务预算组成。单位债务预算是指列入部门债务预算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休和其他单位的债务收支预算。
开展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管理,应在一级政府中建立一级政府债务总预算制度、本级政府债务预算制度、部门债务预算制度和单位债务预算制度。
二、科学编制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原则
(一)充分认识编制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的重要意义
地方政府债务预算是地方政府筹集和分配政府性债务资金的重要工具,也是有效调控地方政府债务活动的重要手段。把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实行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管理,对于促进地方政府债务健康发展,充分发展地方政府债务的积极作用,更好地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功能和作用。
1.有利于系统全面地反映地方政府债务收支状况。地方政府债务预算是经过一定程序编制实施的地方政府年度债务收支计划,它概括地反映预算年度地方政府债务活动的预见性,从而避免盲目性。
2.有利于合理配置地方政府债务资源。地方政府债务预算包括债务收入预算和债务支出预算,债务收入预算反映地方政府债务资金来源的渠道、性质、规模和水平,债务支出预算反映债务资金的分配去向、规模与结构。通过编制地方政府债务预算,可以使地方政府债务收支具有计划性,使量入为出的原则得到更好体现。这对于促进地方政府债务资源的合理配置使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3.有利于规范地方政府债务行为。地方政府债务预算包括债务预算编制、债务预算执行和债务决算三个环节,债务预算的编制是地方政府对债务收支的计划安排,债务预算的执行是债务收支的具体筹措和使用过程,债务决算是对债务预算执行的总结,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程序和规定,规定了地方政府债务活动的范围、方向和政策,从制度上约束了地方政府的债务行为。这对于促进地方政府债务活动的有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积极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二)明确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编制的原则
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政策性原则。地方政府债务预算反映地方政府债务活动的规模、范围和方向,体现国家的政策意图和目标。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编制必须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反映地方政府的政治经济任务和要求。
2.可靠性原则。编制地方政府债务预算,必须以真实、可靠的情况为依据,预算债务收支指标必须真实、准确,符合实际,既不夸大,也不缩小,使债务预算的编制立在可靠的基础上。
3.统一性原则。地方政府债务预算按政府级次涉及中央、省、市、县、乡五级预算,按债务收支管理范围分为地方政府债务总预算、本级债务预算、部门债务预算和单位债务预算,涉及方方面面。这就必须规范各级各类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的编制,做到统一政策依据、统一收支范围、统一预算科目、统一编制口径、统一工作程序,使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编制有序开展。
4.及时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就是对债务预算编制的时间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应当按照本级政府和财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及时编制地方政府债务预算。
三、科学编制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的基本思路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尚未统一纳入政府预算管理,相应地,对地方政府债务预算也没有科学统一的标准。为了便于在全国范围统一开展地方政府债务预算,保证各地债务预算编制科学合理地反映地方政府的决策、活动范围与方向,使债务预算更好地为实现地方政府职能服务,有必要对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编制进行科学、系统、统一的设计。
(一)对地方政府债务预算收支进行科学分类
所谓地方政府债务预算收支分类,就是对地方政府债务预算收入和支出进行类别和层次划分,以全面、准确、清晰地反映地方政府债务收支活动。它是编制地方政府预决算、组织预算执行以及预算单位进行会计明细核算的重要依据,能系统地反映债务预算收入的来源构成和支出构成,有利于对地方政府债务预算进行分类管理,可为地方政府债务决策提供分类别、分层次、系统性的信息支持。具体来说,地方政府债务预算收支分类体系具体科目设置的基本构想如下:
(二)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预算报表体系
地方各级政府债务预算按照复式预算编制。其基本报表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方政府债务收入预算表。主要反映预算年度内地方政府债务收入分类情况及其总额。
2.地方政府债务支出预算表。主要反映预算年度内地方政府债务支出分类情况及其总额。
3.地方政府债务来源预算表。主要反映预算年度内按债权人划分的地方政府债务收入来源情况。
4.地方政府债务项目支出预算表。主要反映预算年度内按项目支出划分的债务预算情况。
5.地方政府债务分部门还本付息预算表。主要反映预算年度内按部门划分债务人的地方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情况。
6.本级(地方)政府债务分项目还本付息预算明细表。主要反映预算年度内按项目划分的本级(地方)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明细情况。
7.地方政府债务还本付息资金来源预算表。主要反映预算年度内地方政府偿还债务所需资金来源情况。
(三)规范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编制流程
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的编制包括地方各级政府本级债务预算的编制和本级债务总预算的编制。地方政府本级债务总预算是在本级债务预算和下级政府预算的基础上汇总编制而成的。地方各级政府本级债务预算的编制,一般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程序。
1.财政部门下达债务预算编制任务。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向本级有预算分配权的各部门下达编制年度预算的任务,提出编制债务预算的原则、要求和方法,具体部署债务预算的工作,如制发收支科目、报表格式等。
2.政府各部门编制债务预算草案。政府各部门按照财政部门年度债务预算编制的要求,对本部门债务收支进行预测分析,编制年度债务预算草案,上报财政部门。
3.财政部门下达债务预算收支控制指标。财政部门在收到政府各部门上报的债务预算草案后,对各部门债务预算收支概算的可靠性、合理性进行审核。在此基础上,拟定政府本级债务收支控制指标,报政府同意后,再具体分解和下达给各部门。
4.政府各部门上报部门债务预算草案。政府各部门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债务收支控制指标,对本部门编制的债务预算草案进行修正完善,然后报送财政部门。
5.财政部门批复政府各部门债务预算。财政部门收到政府各部门经过修正的部门债务预算草案后,审核汇总政府各部门的债务预算草案,编制政府本级债务预算草案,报政府审定。政府本级债务预算按规定程序批准后,财政部门向政府部门批复部门债务预算。同时政府各部门也向所属单位批复单位债务预算。
第3篇 《语文学科导学案编制研究》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一、 调查的目的
为了有效推动《语文学科导学案编制研究》课题的深入开展,并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客观依据,特进行本次导学案的使用情况调查问卷。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份,回收10份,其中有效问卷10份,有效率达到100%.现将调查问卷结果统计、反映的问题以及以后改进的方向简单加以说明,形成调查报告,为以后工作提供详实的依据。
二、调查内容:教师问卷调查
尊敬的老师:
非常感谢你抽出宝贵的时间参与我们有关导学案编写与使用的调查。这是一份无记名调查问卷,本问卷存属调研性质,不会对你有任何影响,麻烦你配合我们完成本问卷
1.在编写与使用导学案过称中,你的观念是( )
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 c师生双中心 d其它
2.请问统一的导学案对你有束缚吗?( )
a完全没有 b有一点 c有
3.年级统一导学案对你有影响,你在二次备课时会如何处理?( )
a导学案上的内容就是本节内容,不会有任何删减
b偶尔根据学生的需要增加或删减
c经常根据学生的水平增加或删减
4课堂上你是如何使用导学案的( )
a按照导学案模板的设计顺序教学
b根据学情重组导学案内容,但很少生成新的问题
c根据学情重组导学案内容,会生成新的问题
5对于导学案中训练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问题,学生是咋完成的( )
a会先独立思考,不会的会查资料或和同学讨论后在答题
b会粗略的思考,答题时一般看参看资料或同学的答案
c很少思考,资料有的照抄,资料上没有的就不做
6你的学生能否按照导学案设计的程序和步骤不用你教也能学习( )
a能 b不能 c困难
7你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导学案使用频率( )
a经常 b偶尔 c不用
8你认为什么时候使用导学案的效果最佳( )
a课前预习时 b课后作业时 c考前或课后复习
9在既想减轻学生负担又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下你认为学生完成一份导学案的最佳时间应该是( )
三、调查的对象及设计意图
对象:我校十名骨干教师。他们长期在一线任教并且都是我校的课改先锋,
在编写导学案上有一定的宝贵经验。
设计意图:我试图从教师这一特定角度,主要通过设计问卷调查等不同的调研方法从教师的角度,力图揭示根源,探索有效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通过编写高质量的导学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四、 调查的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我发现:
(1)100%老师们在编写导学案时都以学生为中心。
(2)100%老师没有被导学案束缚,在二次备课时根据学生的水平增加或删减。
(3)90%的老师对于导学案中训练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问题,让学生先独立思考,不会的查资料或和同学讨论后再答题。
(4)100%的老师认为学生能按时完成导学案。
(5)80%的老师认为完成一份导学案的最佳时间是30分钟。
五、今后改进措施:
通过调查,对如何编写、运用导学案,让导学案更适应教师教学、实现教学目的,有这样一些启发和问题:
1、 作为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应以学生为中心,应以学科特点,学生实际为出发点。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主
2、导学案重在导学,不管是提前预习,还是课堂上的教学素材以及探究活动,都应重视新颖和质量。尤其是探究活动应体现、适合小组合作探究。
3、导学案的设计还应有相应的层次性、指导性,是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4、导学案的运用必须与学生实际结合,不应加重学生负担,不能在原有教学作业上再加上导学案。明确导学案的使用是要提高教学效果,而不是加大作业量。
导学案的使用效果告诉我们,对于改变传统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还是有利的。坚持导学案,提高导学案编排的科学性、实效性,不能因为一点困难和问题就轻言放弃。
第4篇 科学编制债务预算调查报告范文
一、对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的基本认识
(一)合理划分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地方政府预算可分为以下若干类:
1.按预算组织形式,可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单式预算是把预算年度内地方政府的一切债务预算收入和支出不分经济性质和用途,汇编到一个预算平衡表。复式预算是把预算年度内地方政府的全部债务收入和支出按性质划分,分别汇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债务收支计划表。
2.按预算编制方法,可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增量预算是指在编制地方政府债务预算时,以上年度预算债务收支执行数为基数,同时考虑计划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行政经济政策要求,来编制预算。零基预算是指在编制地方政府债务预算时,按照零基的原则,即以零为起点,对预算年度预算债务收支的必要性和规模进行重新审查和安排,来确定债务收支计划。
3.按预算作用时间长短,可分为年度预算和中长期预算。年度预算是指按年度编制,预算有效期为一年的地方政府债务预算。中长期预算是对预算有效期为一年以上的中长期地方政府债务状况进行预测和计划安排。
4.按投入项目能否直接反映其经济效果,可分为项目预算和绩效预算。项目预算是指只考虑地方政府债务投入项目的用途和支出金额,不考虑其支出的经济效果的预算。绩效预算是指根据成本—效益比较的原则,决定地方政府债务支出项目是否必要及其金额大小的预算形式。
(二)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预算体系
地方政府债务预算体系,是由一系列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债务预算形式所构成的。应从两个基本方面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预算体系。
1.按政府级次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预算体系。我国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从中央到地方设立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相应地,地方政府债务预算可分为中央级地方政府债务预算和地方级地方政府债务预算。其中,地方级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债务预算、市(设区的市、自治州)政府债务预算、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政府债务预算和乡(民族乡、镇)政府债务预算组成。中央级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债务预算汇总组成。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债务预算由本级政府债务预算及其所属市(设区的市、自治州)政府债务预算汇总组成。市(设区的市、自治州)政府债务预算由本级政府债务预算及其所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政府债务预算汇总组成。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政府债务预算由本级政府债务预算及其所属乡(民族乡、镇)政府债务预算汇总组成。地方各级政府的本级债务预算由同级主管部门汇总直属单位的行政、企事业单位政府性债务预算汇总组成。
设立中央级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的目的和重要意义在于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统一领导和宏观调控,促进地方政府债务健康发展。
2.按债务管理主体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预算体系。根据一级政府中各类债务管理主体对地方政府性债务预算收支管理范围的差异性,可以把地方各级政府债务预算划分为一级政府债务总预算、本级政府债务预算、部门债务预算和单位债务预算。
一级政府债务总预算由本级政府债务预算和下级政府债务总预算组成。本级政府债务预算由本级政府各部门(含直接单位)的债务预算组成。各部门债务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债务预算组成。单位债务预算是指列入部门债务预算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休和其他单位的债务收支预算。
开展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管理,应在一级政府中建立一级政府债务总预算制度、本级政府债务预算制度、部门债务预算制度和单位债务预算制度。
二、科学编制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原则
(一)充分认识编制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的重要意义
地方政府债务预算是地方政府筹集和分配政府性债务资金的重要工具,也是有效调控地方政府债务活动的重要手段。把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实行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管理,对于促进地方政府债务健康发展,充分发展地方政府债务的积极作用,更好地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功能和作用。
1.有利于系统全面地反映地方政府债务收支状况。地方政府债务预算是经过一定程序编制实施的地方政府年度债务收支计划,它概括地反映预算年度地方政府债务活动的预见性,从而避免盲目性。
2.有利于合理配置地方政府债务资源。地方政府债务预算包括债务收入预算和债务支出预算,债务收入预算反映地方政府债务资金来源的渠道、性质、规模和水平,债务支出预算反映债务资金的分配去向、规模与结构。通过编制地方政府债务预算,可以使地方政府债务收支具有计划性,使“量入为出”的原则得到更好体现。这对于促进地方政府债务资源的合理配置使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3.有利于规范地方政府债务行为。地方政府债务预算包括债务预算编制、债务预算执行和债务决算三个环节,债务预算的编制是地方政府对债务收支的计划安排,债务预算的执行是债务收支的具体筹措和使用过程,债务决算是对债务预算执行的总结,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程序和规定,规定了地方政府债务活动的范围、方向和政策,从制度上约束了地方政府的债务行为。这对于促进地方政府债务活动的有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积极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二)明确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编制的原则
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政策性原则。地方政府债务预算反映地方政府债务活动的规模、范围和方向,体现国家的政策意图和目标。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编制必须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反映地方政府的政治经济任务和要求。
2.可靠性原则。编制地方政府债务预算,必须以真实、可靠的情况为依据,预算债务收支指标必须真实、准确,符合实际,既不夸大,也不缩小,使债务预算的编制立在可靠的基础上。
3.统一性原则。地方政府债务预算按政府级次涉及中央、省、市、县、乡五级预算,按债务收支管理范围分为地方政府债务总预算、本级债务预算、部门债务预算和单位债务预算,涉及方方面面。这就必须规范各级各类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的编制,做到统一政策依据、统一收支范围、统一预算科目、统一编制口径、统一工作程序,使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编制有序开展。
4.及时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就是对债务预算编制的时间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应当按照本级政府和财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及时编制地方政府债务预算。
三、科学编制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的基本思路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尚未统一纳入政府预算管理,相应地,对地方政府债务预算也没有科学统一的标准。为了便于在全国范围统一开展地方政府债务预算,保证各地债务预算编制科学合理地反映地方政府的决策、活动范围与方向,使债务预算更好地为实现地方政府职能服务,有必要对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编制进行科学、系统、统一的设计。
(一)对地方政府债务预算收支进行科学分类
所谓地方政府债务预算收支分类,就是对地方政府债务预算收入和支出进行类别和层次划分,以全面、准确、清晰地反映地方政府债务收支活动。它是编制地方政府预决算、组织预算执行以及预算单位进行会计明细核算的重要依据,能系统地反映债务预算收入的来源构成和支出构成,有利于对地方政府债务预算进行分类管理,可为地方政府债务决策提供分类别、分层次、系统性的信息支持。具体来说,地方政府债务预算收支分类体系具体科目设置的基本构想如下:
1.债务收入分类。债务收入分类主要反映地方政府债务收入的来源和性质。具体内容包括:(1)直接贷款收入。主要反映地方政府作为债务人直接向国内外金融机构和外国政府贷款取得的债务收入。主要包括:国内直接贷款收入、国外直接贷款收入等。(2)发行债券收入。主要反映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债券取得的债务收入。主要包括:地方政府债券、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银信政等。(3)债务转贷收入。主要反映省级和省级以下财政部门收到来自上级财政部门转贷的债务收入。主要包括:国债转贷收入、外债转贷收入、农业综合开发转贷收入等。(4)担保债务收入。主要反映地方政府提供直接或间接担保形成的债务收入。主要包括:金融机构贷款担保收入、外债转贷担保收入等。(5)其他直接债务收入。主要反映地方政府通过其他渠道形成的负有偿还责任的直接债务收入。主要包括:拖欠工程款、向其他单位和个人借款等。(6)其他债务收入。主要反映由相关企事业等单位自行举借用于公益性项目,以单位或项目自身收入偿还而形成的债务收入。对于这种债务,地方政府既未提供担保,也不负有任何法律偿还责任,但当债务人出现偿债困难时,政府可能需要给予一定救助。
2.债务支出分类。债务支出分类主要是按经济科目反映地方政府债务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具体内容包括:(1)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主要反映用于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的债务支出。主要包括市政建设支出、交通运输项目支出、土地收储支出、教科文卫支出、农林水利建设支出、保障性住房建设支出和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支出等。(2)债务转贷支出。主要反映各级财政部门对下级财政部门转贷的债务支出。主要包括:国内债务转贷支出、国外债务转贷支出等。(3)债务还本支出。主要反映地方政府归还各类借款本金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国内债务还本支出、国外债务还本支出等。(4)债务付息支出。主要反映地方政府用于支付债务利息方面的支出。主要包括:国内债务付息支出、国外债务付息支出等。(5)非资本性支出。主要反映用于发放工资福利和商品服务等方面的债务支出。主要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等。(6)其他资本性支出。主要反映用于工业、能源等领域投资的债务支出。主要包括:工业项目投资支出、能源项目投资支出等。(7)其他债务支出。主要反映不能划分到上述科目的其他债务支出。
(二)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预算报表体系
地方各级政府债务预算按照复式预算编制。其基本报表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方政府债务收入预算表。主要反映预算年度内地方政府债务收入分类情况及其总额。
2.地方政府债务支出预算表。主要反映预算年度内地方政府债务支出分类情况及其总额。
3.地方政府债务来源预算表。主要反映预算年度内按债权人划分的地方政府债务收入来源情况。
4.地方政府债务项目支出预算表。主要反映预算年度内按项目支出划分的债务预算情况。
5.地方政府债务分部门还本付息预算表。主要反映预算年度内按部门划分债务人的地方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情况。
6.本级(地方)政府债务分项目还本付息预算明细表。主要反映预算年度内按项目划分的本级(地方)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明细情况。
7.地方政府债务还本付息资金来源预算表。主要反映预算年度内地方政府偿还债务所需资金来源情况。
(三)规范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编制流程
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的编制包括地方各级政府本级债务预算的编制和本级债务总预算的编制。地方政府本级债务总预算是在本级债务预算和下级政府预算的基础上汇总编制而成的。地方各级政府本级债务预算的编制,一般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程序。
1.财政部门下达债务预算编制任务。本级政府的财政部门向本级有预算分配权的各部门下达编制年度预算的任务,提出编制债务预算的原则、要求和方法,具体部署债务预算的工作,如制发收支科目、报表格式等。
2.政府各部门编制债务预算草案。政府各部门按照财政部门年度债务预算编制的要求,对本部门债务收支进行预测分析,编制年度债务预算草案,上报财政部门。
3.财政部门下达债务预算收支控制指标。财政部门在收到政府各部门上报的债务预算草案后,对各部门债务预算收支概算的可靠性、合理性进行审核。在此基础上,拟定政府本级债务收支控制指标,报政府同意后,再具体分解和下达给各部门。
4.政府各部门上报部门债务预算草案。政府各部门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债务收支控制指标,对本部门编制的债务预算草案进行修正完善,然后报送财政部门。
5.财政部门批复政府各部门债务预算。财政部门收到政府各部门经过修正的部门债务预算草案后,审核汇总政府各部门的债务预算草案,编制政府本级债务预算草案,报政府审定。政府本级债务预算按规定程序批准后,财政部门向政府部门批复部门债务预算。同时政府各部门也向所属单位批复单位债务预算。
第5篇 《语文学科导学案编制研究》调查报告
2016年《语文学科导学案编制研究》调查报告
2016年《语文学科导学案编制研究》调查报告
一、 调查的目的
为了有效推动《语文学科导学案编制研究》课题的深入开展,并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客观依据,特进行本次导学案的使用情况调查问卷。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份,回收10份,其中有效问卷10份,有效率达到100%.现将调查问卷结果统计、反映的问题以及以后改进的方向简单加以说明,形成调查报告,为以后工作提供详实的依据。
二、调查内容:教师问卷调查
尊敬的老师:
非常感谢你抽出宝贵的时间参与我们有关导学案编写与使用的调查。这是一份无记名调查问卷,本问卷存属调研性质,不会对你有任何影响,麻烦你配合我们完成本问卷
1.在编写与使用导学案过称中,你的观念是( )
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 c师生双中心 d其它
2.请问统一的导学案对你有束缚吗?( )
a完全没有 b有一点 c有
3.年级统一导学案对你有影响,你在二次备课时会如何处理?( )
a导学案上的内容就是本节内容,不会有任何删减
b偶尔根据学生的需要增加或删减
c经常根据学生的水平增加或删减
4课堂上你是如何使用导学案的( )
a按照导学案模板的设计顺序教学
b根据学情重组导学案内容,但很少生成新的问题
c根据学情重组导学案内容,会生成新的问题
5对于导学案中训练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问题,学生是咋完成的( )
a会先独立思考,不会的会查资料或和同学讨论后在答题
b会粗略的思考,答题时一般看参看资料或同学的答案
c很少思考,资料有的照抄,资料上没有的就不做
6你的学生能否按照导学案设计的程序和步骤不用你教也能学习( )
a能 b不能 c困难
7你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导学案使用频率( )
a经常 b偶尔 c不用
8你认为什么时候使用导学案的效果最佳( )
a课前预习时 b课后作业时 c考前或课后复习
9在既想减轻学生负担又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下你认为学生完成一份导学案的最佳时间应该是( )
a10分钟 b20分钟 c30分钟 d60分钟
三、调查的对象及设计意图
对象:我校十名骨干教师。他们长期在一线任教并且都是我校的课改先锋,
在编写导学案上有一定的宝贵经验。
设计意图:我试图从教师这一特定角度,主要通过设计问卷调查等不同的.调研方法从教师的角度,力图揭示根源,探索有效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通过编写高质量的导学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四、 调查的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我发现:
(1)100%老师们在编写导学案时都以学生为中心。
(2)100%老师没有被导学案束缚,在二次备课时根据学生的水平增加或删减。
(3)90%的老师对于导学案中训练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问题,让学生先独立思考,不会的查资料或和同学讨论后再答题。
(4)100%的老师认为学生能按时完成导学案。
(5)80%的老师认为完成一份导学案的最佳时间是30分钟。
五、今后改进措施:
通过调查,对如何编写、运用导学案,让导学案更适应教师教学、实现教学目的,有这样一些启发和问题:
1、 作为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应以学生为中心,应以学科特点,学生实际为出发点。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主
2、导学案重在导学,不管是提前预习,还是课堂上的教学素材以及探究活动,都应重视新颖和质量。尤其是探究活动应体现、适合小组合作探究。
3、导学案的设计还应有相应的层次性、指导性,是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4、导学案的运用必须与学生实际结合,不应加重学生负担,不能在原有教学作业上再加上导学案。明确导学案的使用是要提高教学效果,而不是加大作业量。
导学案的使用效果告诉我们,对于改变传统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还是有利的。坚持导学案,提高导学案编排的科学性、实效性,不能因为一点困难和问题就轻言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