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中秋节风俗调查报告
中秋节又称月夕、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显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我国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也过中秋节,但节俗各异。壮族习惯于在河中的竹排房上用米饼拜月,少女在水面放花灯,以测一生的幸福,并演唱优美的《请月姑》民歌。朝鲜族则用木杆和松枝高搭“望月架”,先请老人上架探月,然后点燃望月架,敲长鼓,吹洞萧,一起合跳《农家乐舞》。仡佬族在节前的“虎日”,全寨合宰一头公牛,将牛心留到中秋夜祭祖灵,迎新谷,他们称为“八月节”。侗族则在这时让青年人郊游、欢会,称为“赶坪节”。第一天是芦笙会,第二天对歌。小伙子都要化妆,向心上人表达情意。傣族是对空鸣放火枪,然后围坐饮酒,品尝狗肉汤锅、猪肉干巴、腌蛋和干黄鳝,谈笑望月。黎族称中秋节为“八月会”或“调声节”。届时各集镇举行歌舞聚会,每村由一“调声头”(即领队)率领男女青年参加。人员江齐后,大家互赠月饼、香糕、甜粑、花巾、彩扇和背心,成群结队,川流不息。入夜便聚集在火旁,烤食野味,痛饮米酒,开展盛大的调声对歌演唱,未婚青年趁机挑寻未来的伴侣。
中秋吃月饼。最先见于苏东坡的“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之句。唐和五代时赏月的食品只见有“玩月羹”等,未见有月饼。月饼作为一种食品的名称并同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始见于南宋的《武林旧事》。明代以来,有关中秋赏月吃月饼的记述就更多了。《宛署杂记》说,每到中秋,百姓们都制作面饼互相赠送: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场店铺里卖的月饼,多用果类作馅子,巧名异状,有的月饼一个要值数百钱。《熙朝乐事》里也说,八月十五日称为中秋,民间以月饼作为礼品互相赠送,取团圆之义。这一天晚上,家家举行赏月助家宴,或者带上装月饼的食盒和酒壶到湖边去通宵游赏。在西湖苏堤上,人们成群结队,载歌载舞。同白天没有两样。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到杭州百姓中秋夜赏月的盛况。
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对制作月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月饼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工艺越来越讲究。咸、甜、荤、素各俱异味;光面、花边,各有特色。明末彭蕴章在《幽州土风俗》中写道:“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瞻兔满人间。悔煞嫩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至杵驻丹颜。”这说明心灵手巧的厨师已经把嫦娥奔月的优美传说,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形象再现于月饼之上。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也有“至供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婚兔之形”的记述。足见古代月饼从内容到形式已是百花齐放了。
第2篇 风俗习惯调查报告
青海省乐都县地处祁连山支脉达坂山东南麓和昆仑山系余脉日月山以东,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一带,自古以来便是由内地进入藏区的咽喉要道;青海重要水系“湟水”横穿境内,使该县成为青海省重要的农业区;辖区内居住有汉、蒙、藏、土、回等名组。这些均使乐都县成为一个文化底蕴丰厚,地方特色浓郁,对青海各族文化风俗兼收并蓄、兼容并包同时又具有自身独特魅力的大美之地。县政府所在地碾伯镇文物古迹颇多。特被是东关街的西来寺,创建于16XX年。寺院规模宏大,占地2100多平方米,山门、金刚殿、关圣殿、正中大殿、观音殿等,都无不宏伟壮观。
乐都以田园景色而久已著名。清代文人写下了大量描写郊野风景的佳作。所谓“东溪春色”是碾伯镇八景之一,府志称“春时小桥流水,花发鸟鸣,亦可游赏。”由于乐都比西宁海拔低,温度高,山乡风光幽美。大概正因为山乡气候好风景秀,所以《穆天子传》上叫做“温谷乐都”的吧。
乐都温润的气候也适宜于水果生长。每当秋季,碾伯镇上水果丰富,价格便宜,质量上乘。其中“乐都的沙果子”是早已远近闻名的,外地人甚至以“沙果子”代指乐都人。乐都沙果子是梨的一种,色艳多汁,香酥脆甜,是青海的名特产之一。还有一种“软儿梨”也很有名,其吃法很特别。一般是放置到严冬,待冻成冰梨,吃时放在凉水中融解,食之酸甜可口。如果自然解冻,果皮呈黑色,拿起一吸,便可尽食其肉,香甜如蜜,所以叫做“糖包”。
彩陶文化是青海原始文化的代表之一,而以乐都柳湾出土的彩陶数量居多。
柳湾在乐都县东高庙镇。镇东两公里处有一个村庄,就是柳湾村。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村子,村北那东西走向的旱台,也从来没有外地人光顾过。1974年春,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埋藏在地下几千年前的世界。于是,青海省文物考古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海队的工作者,在这里扎下根来发掘。他们勤奋工作了6年,1980年宣告发掘结束。他们在这里清理了1700余座原始墓,出土了35,000多件文物,而彩陶多达15000件。一个彩陶世界清理出来了,考古工作者将它命名为柳湾原始社会氏族公共墓地,后来又创办了柳湾彩陶研究中心。厚厚的两大本《青海柳湾》在全国发行。“柳湾”从此出名,为国内外文化、学术界所关注,游人也从此摩肩接踵,前来观赏。
柳湾墓地是新石器时期的。从考古文化分期讲,出土的文物有马家窑文化的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也有齐家文化的类型,其中以马厂类型的数量多。
彩陶是原始先民们的生活用具。先民们不仅讲究实用,而且讲究美观。在陶器上绘有大量精美而神秘的花纹图案,底色与花纹颜色搭配得当,相得益彰。彩陶上还有大量类似十、○、、工、×之类的符号,有人认为是最早的文字,也有人认为是数学代码,还有人说是氏族的徽号。
彩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件“阴阳合体壶”。陶壶颈腹部塑有一个全裸的人像,下边又以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性器官。可是性器官是两性的,既有男阳又有女阴,很难说人像是男还是女。搞原始文化的学者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其实,这件彩陶的价值恐怕在于反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环节,即由女性崇拜走向男性崇拜的过渡阶段——男女性同时崇拜。
在柳湾墓地附近还出土了一件彩陶靴。质地为夹砂红陶,表面为紫红色,并绘有条纹、回纹、三角纹等黑彩,线条流畅,纹路清晰,造型与现代长统靴相似。这种陶靴在中国还是首次出土,距今已有3000多年。它形象地说明了早在青铜器时代,青海高原上的先民们已经会制作和穿用长统靴子了。
柳湾彩陶中精品众多,每一件都会使人发现一个新的问题,让人看到原始文化的一个方面。如果要想感受一下原始文化,莫过于亲自到柳湾彩陶世界里漫游一番。
青海有句谚语:“去了瞿昙寺,北京再别去。”意思是看一看瞿昙寺的建筑,就可以想象出北京紫禁城的样式。这自然有些夸张,但瞿昙寺的殿堂建筑的确有点像故宫,据说当初就是仿照故宫修建的,所以又有“小故宫”之称。尤其可喜的是,青海的古老建筑群在历代劫火中屡遭焚毁,能完整地保留下来的极少,而瞿昙寺是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群。
瞿昙寺在乐都县城南17公里的瞿昙乡。乡以寺名,足见寺院之影响。
寺的周围群山围绕,近处林木葱茏,郁郁苍苍,流水潺潺,鸟语花香;远处乐都南山终年积雪,寒光逼日,“皎洁凌空似玉山”,“影射长天迷素鹤,光浮浅水失群鹇”便是真实的写照。在雪岭翠山的映照下,瞿昙寺更加幽静壮丽,古香古色。从山门而入,迎面就是高大的金刚殿,穿过金刚殿,即是瞿昙寺殿和宝光殿;左右两边殿堂众多。依次而进,后边是最宏伟的隆国殿。从高处看,主要的大殿与山门对齐,建在一条线上。
隆国殿是寺院的主体建筑之一,建于1427年 (明宣德二年)。大殿面积为912平方米,高筑坡台之上,飞檐翘角,画粱雕栋,高大雄伟,富丽堂皇。殿内还有一座高达3米的泉神堂,堂中有一眼泉水,人称瞿昙池,据说是神泉,饮之聪明倍加。大殿两边廊房相连,浑然一体,人们称之为“七十二间走水厅”。在两廊墙壁上佛画如长卷,粗粗看一遍也得半个小时。
二、乐都县春节风俗介绍
湟水千年流,唯富南凉都(乐都县在十六国时为南凉国都城),富饶的物产蕴育了发达的乡土文化。同时,来自互助的青稞酒文化、源于牧区的藏文化、扎根于本地世居汉族群众并吸收了甘肃、陕西风格的青海东部文化及祖国民间艺术中的一支奇葩——河湟花儿,共同蕴育出了乐都县独具特色的春节风俗。
进入腊月,各家各户便开始忙于为过年做准备,到处都弥漫着节日将至的喜庆气氛。
在县城地区,人们早早便忙着大扫除,采办年货,准备过节食品了。年货主要是各类食品、烟酒、蔬菜和肉类及走亲戚时的礼品。过去的礼品主要为茯茶、酒等,农家则或捎些自家炸的油饼,或带点自家田地里产的东西。现在市面上各种礼盒为拜年礼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过节食品主要是炸油饼、炸麻花、馓子等面食及炸丸子、卤肉等肉类。馓子是青海特有的一种油炸面食,形如一盘线,粗细如同筷子。卤肉种类很多,猪肉、猪蹄、牛肉、鸡等均可卤制作为过年食品。
而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着一头“年猪”,用一年的时间精心饲养,为过春节做准备。进入腊月,家里的男人们便会选定一个好日子,起柴架锅杀猪,程序极为干净利落;而主妇们则将猪肉仔细清洗,然后将一部分肉以卤、炒等方式制成各种美味,邀请左邻右舍来自家做客。这也同时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成为一个固定的习俗。
品尝着鲜美的肉食,佐以青海特有的青稞酒,真是——
朋酒思乡,曰杀牛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到了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一早便忙碌起来,贴对联,进行年前最后一次清扫,到了下午,便开始准备年夜饭,饺子是永远的经典。和面,剁陷,包饺子,油泼辣子,炝蒜泥,一切都准备停当。而在年夜饭之前,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祭祀祖先。
传统信仰相信,人死了仍会在“阴间”“活着”,因此,这里的祭祀活动便带上了一层浓浓的迷信色彩,祭祀时,携带各类食品、“纸钱”等物品到祖先坟前焚烧,俗称“烧纸”,人们认为通过这种方式祖先便能吃到子孙孝敬的食物,收到能在“阴间”通用的“纸钱”。最后再浇上“奠茶”和酒。在县城里的居民因老家较远而选择到路边或郊外的田地进行祭祀。乐都县属城乡结合地区,一直保留着传统的丧葬祭祀方式。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路边被焚烧过后留下的痕迹破坏了环境青海,同时,这种方式也存在着一定隐患。然而几百年传下来的风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更改的,因此笔者希望这种传统的祭祀方式能渐渐朝着文明、环抱的方向发展,同时呼吁政府主管部门加强引导和对火灾隐患的防预。
祭完祖先,一家人便齐聚桌前,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来,还有卤肉、排骨、猪蹄、肘子等佳肴,电视里的“春节联欢晚会”正在精彩上演,团圆饭便开始了!真是一派和乐融融的盛世图景!
窗外的鞭炮声已是此起彼伏,因为是小城便没有了“禁放”、“限放”等约束,孩子们提着灯笼,在大人的看护下尽情燃放烟花。整个除夕的夜晚,全城成了一个烟火的世界。
有的家庭还有守岁的习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天、喝酒,等待着新年的钟声敲响。老人们说除夕晚上守岁到天亮可以更长寿。
初一早晨,晚辈们要给长辈们拜年,乐都的礼节,拜年要“磕头”,如果头“磕”得响则叫“响头”,是礼仪中最重的一种,孩子们还可得到长辈们给的压岁钱。一般说来,大年初一人们是不会去走亲访友的,因为了除夕夜守岁彻夜未眠后,人们需要好好地休息一下,渐渐地这也成为了一种习俗,现在不管是守岁还是不守岁的人家,基本上大年初一是不会去亲友家拜年的。
大年初二是在自己家族中互访的日子,堂叔伯兄弟间你来我往,是增进族中感情的方式之一。大年初三则是出嫁女儿回娘家、女婿看望老丈人的日子。初四起人们便开始到一家家亲戚家去拜年。
到了亲戚家,若家中有长辈,则以“磕头”礼仪拜年问候。主人会邀请客人入坐,敬上糖果烟酒等,然后将精心准备的一盘盘菜肴端上桌,盛情款待客人。这里还需提及青海的“酒文化”。青海酒类以青稞酒著称于世。豪爽的青海人也将青稞酒文化发扬得内蕴丰富,情感质朴。一瓶酒,一个酒碟,两个或四个酒盅,猜拳喝令,推杯换盏之间,青海人的豪情立现。然而酒桌礼节的真正体现还是在敬酒上,一般来说都是晚辈向长辈、年龄小的向年龄大的敬酒,并且是年龄最高者为八盅,意在“八福长寿”,小辈敬叔伯辈则为六盅或四盅,意在“六六大顺”或“四季发财”,同辈间兄长为四盅,敬酒时要相应地送上自己对长者的祝愿。而被敬者有时也会礼节性地推娩,这时就需要敬酒者充分运用自己的才智,如何才能说服他将酒喝下去,吉祥话、祝福、善意的恭维,最后被敬者不得不顺从地将酒喝下,并且心悦诚服,满心欢喜。而主人给客人敬酒时,客人喝得越多,主人越高兴,如果客人坚决不喝的话,主人会认为是自己招待不周,当然客人身体原因等则另当别论。敬完酒,主客之间便开始“划拳”,赢者兴高采烈,输者也心悦诚服,杯酒下肚,心里顿时暖和起来。正是“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从正月初七开始,社火就闹开了。社火的名目很多,什么耍龙、狮子、花鼓、太平鼓、八大光棍、拉花姐、高跷、罗汉、秧歌、高台。打外场的还报儿、官老爷、大哑巴、卖膏药、胖婆、傻公子等。每一位身子都尽情表演,城乡笼罩在欢乐之中。
据文字记载,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为传说中之火神。火,是人们煮食和取暖之源。远古人类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神物加以崇拜,并形成祭祀“社”与“火”的风俗。如今,随着娱乐成分的增加,社火成为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的民间娱乐活动。
青海汉族大都是历代从内地迁徙而来的,也把内地传统的社火带到了青海,同时又吸取了兄弟民族特别是藏族舞剧的传统,于是出现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社火节目。春天,是中国人的狂欢节,而正月社火,则把每年的迎春活动推向高潮。
至于社火来历,还有一种说话。据说明代洪武年间,诸氏巷人耍社火,一个男人扮演女人,露出袍下大脚。有人向马娘娘进馋言,说露出大脚是污辱马娘娘,困为马娘娘是有名的大脚,最忌讳别人挖苦她是大脚女人。朱元璋发怒,下令将诸氏人发配到青海,诸氏巷人就一路把社火耍到青海。
现在,河湟地区社火在融入了“花儿”文化后呈现出别具特色的艺术美。花儿又名少年,是产生并流行于甘、宁、青、新等地区的一种山歌,唱词浩繁,文学艺术价值较高,被人们称为西北之魂。在“花儿与少年”、“亲家母”等调令的旋律中,身着各种社火服饰的男女老少载歌载舞,共同赞美社会主义祖国和越来越好的生活。
不管民间传说怎么说,高原人通过社火表演来表达自已的快乐和心愿。
正月十五,便是元宵节了,人们白天一般去街上观看县政府组织的全县社火调演,有县城附近的也有周围乡镇的社火队,很是热闹。
到了晚上,人们就出去看一年一次的焰火。而在这绚烂的焰火的余烟,便也做了春节的尾声。正月十五一过,春节就算结束了,人们又投入到新的一年的生活中。
第3篇 春节民情风俗调查报告
春节民情风俗调查报告
想要知道一些情况或事件时,我们常常要开展全面的分析研究,并且最终的调查结果会写在调查报告中。调查报告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节民情风俗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调查背景及目的
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佳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乞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名族特色。地分东西南北,我国各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风土人情,在春节习俗上也各有特色各有看点。
调查对象
1、区域本次调查区域为重庆市东北部山区,以万州、云阳两地的城乡为重点调查对象。
2、人群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当地的春节习俗,调查人群为当地居民,对人群年龄等不再细分。
调查经过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实地调查方式,走访万州、云阳两地的城乡,观察当地居民在春节期间的行为,并向其询问具体习俗。调查的第一站是万州区枇杷坪某街道居民秦伯家,时间是农历腊月二十六,距离除夕大年夜还有三天时间。秦伯家刚刚乔迁新居,正在宴请宾客庆祝,当地人称“贺房子”。
从秦伯口中得知,由于临近春节,腊月里许多都是大吉大利的好日子,摆酒席的人特别多,酒楼至少得提前一个月预定。另外在万州王家坡地区,调查员走访了几家大型商场和超市,发现里面都是人头攒动,生意十分火爆。一打听,人们都在忙着置办年货。给自己和家人买身新衣裳,给家里添置些红红火火的装饰品,买些待客用的糖果、瓜子、饮料等。
第二站是万州区郭村镇某村居民王婆婆家,时间是农历腊月二十九,正是20xx年的最后一天。王婆婆平时和老伴儿两个人住在家里,儿孙们都在外地工作生活。今年过年,儿孙们都从外地赶了回来陪老两口欢度春节,老两口乐得嘴都合不上了。
王婆婆一家四世同堂,一大家子人都在为年夜饭忙碌着,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第三站是云阳县滨江路张女士家,时间为农历大年初二,张女士一家正准备出门去拜访孩子的外公外婆。张女士夫妻二人提着为二老准备的新年礼物,签着他们的女儿,乐呵呵的出了门。
最后一站是云阳县江口镇某村居民黄先生家,是时间是农历正月初六。黄先生一家基本结束了走亲访友,回到自己家里,收拾收拾准备投入新一年的奋斗之中,向着幸福生活继续努力前行。
此次调查共经十天,从节前到节后,观察了解到了重庆市东北部地区居民在春节期间的习俗,为调查结论的得出奠定了良好基础。
调查结论
经过调查,关于重庆市东北部山区的春节习俗,得出以下结论:
1、该地区居民和全国所有群众一样都十分看重春节这一重大节日。由于该地区的外出务工人员特别的多,尤其是在农村,空巢家庭十分普遍。临近新春佳节,许许多多在外打拼的人都回到了自己的老家看望父母亲人,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顿热腾腾的年夜饭。
比较有特点的是,该地区居民十分看重除夕当天的午饭,菜品十分丰盛,猪头肉、鸡和鱼是必不可少的。吃饭前会先在屋外点燃一挂爆竹,在屋内饭桌旁先烧几张纸钱,桌上摆好三荤三素三碗饭三碗酒,请祖先来吃顿团圆饭,撤掉后才能开饭。相邻的几家人之间还会比比谁家更早开饭,抢个步步争先的好彩头。
2、当地人在祭祖方面十分看重,节前一定会给自家祖先“上坟”,即除掉坟上的杂草,给坟上添些新土,有些家庭还会让每一个成员都来添土,表示对祖先的尊敬,同时乞求祖先的保佑。在过年的时候会给祖先烧纸钱、上香、放鞭炮、挂坟票,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一部分人会同时在坟前放烟花。当地人十分看重风水玄学,据说明年是闰年,闰年不能动坟,除草添土都不行,只能烧些纸钱之类的。
3、该地区居民在尊重传统的情况下也会有些变通,比如说守岁,现在很少有人会真的一夜不睡,通常只会等到零点钟声响起,燃放过爆竹烟花过后便去睡了。听说先前当地还有在零点时放十二个大炮仗的习俗,由于安全系数实在太低,出现过很多起被鞭炮炸伤的事故,这个习俗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在继续坚持了。
4、正月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在这一天会有很多的忌讳,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做不吉利的事,总之一切都要大吉大利,为新的'一年求个好的开始。有趣的是大年初一这一天,家长不能吵吵着叫孩子起床,那样不吉利,很多家长会在睡觉前叮嘱孩子一定要自己早起,遇上睡懒觉的小孩儿家长可就没法了,既不能打也不能骂,只能由着他了。
5、在该地区走亲访友非常的普遍,大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很多小孩便随着父母去拜见外公外婆。从大年初二开始,大家便忙碌着走亲戚了。为了避免客人来了主人却走亲戚去了这样的尴尬情况,一般会约好某一天去某人家里拜年,这样大家才都方便安排。
6、当然了,压岁钱是少不了的。一般是长辈给晚辈给压岁钱,晚辈也会给长辈钱,但不叫压岁钱,只能说是晚辈的一点心意,孝敬长辈的。如果初次带男朋友或女朋友回家的话,几乎会收到所有长辈的压岁钱。初次随父母走亲访友的婴儿也一样,不光长辈给,已经工作的哥哥姐姐也会给压岁钱。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地很多的春节习俗和全国其他地方的习俗相差不大,大致上都是在春节讨个大吉大利的好彩头,为新的一年做个好的开始,寄托了人们对将来的希望,对更加美好的生活的憧憬。
第4篇 端午节风俗调查报告
端午节有不少的风俗习惯,详情请看本文端午节风俗调查报告。
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游百病
为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男女老幼往野外游玩, 穿新衣, 在中午一时左右, 路上山上或树下挤满人群,手抱花草, 非常快乐。晚上回家将花草和水煮开洗澡,老年人称为游百病及洗百病,不出去游百病及洗百病的人,一年到头就不会获得吉利。
类似还有饮雄黄酒
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华东师范大学青岛实验中学 班级:2022级(6)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第5篇 过年风俗习惯调查报告
一、活动背景
目前,中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了解不多,为了让我们了解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知识,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并且能够让传统节日得到更好的发展和继承,我们进行了这次过年风俗习惯调查。
二、调查方式
通过报纸、书籍、网络等媒体。
三、调查内容
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收集有关诗词;了解传统节日习俗、饮食习惯,以及人们的其他活动。
四、调查成果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时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到除夕,家家户户合家欢聚,一起吃年夜饭,称团年。其间谈笑风生,其乐融融,然后一起守岁,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当新年来临时,爆竹烟花将节日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我国北方地区在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去更岁交子之意。而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象征生活步步高。守岁达旦,西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
扫 尘
腊月二十四,弹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上古的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民间的说法是这样的: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尘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腊月二十四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打扫房子,清晰各种工器具,干干净净迎新春。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源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提升。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方等。
倒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商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联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跃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年 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之后,主题越来越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守 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爆 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
吃饺子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拜 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称为团拜。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五、活动总结
经过以上的调查表明:我国是一个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国家,春节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为我国的风俗文化的传承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展现了一个异彩纷呈的中国。
第6篇 中国春节风俗调查报告
春节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最大型的节日,每年春节个地方的习俗也不尽然相同。那春节我们一般都有什么风俗习惯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1、除夕
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天晚上称除夕,潮汕习俗谓之过年。
除夕前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了: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饰;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旧俗过年前,男必新理发,女必挽面,现女子多为剪发美容。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
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户户制作各式粿品,以备过年之用。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是晚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过年夜守岁之俗十分普遍。守候新春来临,新年钟声敲响,家家户户鸣放鞭炮。
2、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晓喜炮声声,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吉(即柑,柑大于桔,故称大吉)、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门前张灯结彩,晚辈向上辈敬茶祝福。这天多数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荤。早餐后大人携小孩带上大吉到亲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贺发财添福等吉利话;主人请客以大吉、槟榔(古俗敬槟榔,今用青橄榄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赠上大吉贺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赠,俗谓转敬式换吉,意在回敬美好祝愿。
初一早,不少舞狮班及英歌队敲锣打鼓到各村各户参拜贺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还有手摇万年青叶(俗谓摇钱树)或手执书有招财进宝等吉利句小红纸贴于人家门上的;或是吹唢呐、敲竹板、唱歌谣、做四句、说吉利话挨家贺年的,都趁着讨点赏钱。初二、初三日乡村圩镇多组织有庆新春文娱活动,除搭戏棚演潮剧、山歌剧、做皮影戏外,还有大锣鼓队、虎狮队、英歌队、舞龙队等沿街挨村寨游行表演。今
还有映电影、赛球、书画展、猜谜语等。白天夜晚人们成群结队尽兴游赏观看,一片迎春的热闹喜乐气氛。
3、吃团年饭
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除夕将至。于是,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 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记的。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 首先必须拜老公(祭祖宗)。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然后长幼依序跪拜,这充分表现出潮人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团团围坚,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
用过晚餐,家中主妇就忙着收拾饭桌,于是,一场大清扫活动便开始了。这一次清扫不用很讲究,纯粹是为了清洁卫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场,必须用松枝掇草扫刷。然后便生炉起火,开始准备明天祭神的供品--斋菜。 斋菜的种类很多,有芋头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枣子做的,有的则是用花生米、芋头与番薯合起来做的。做斋菜的料都应该在下午时就准备完毕,让其晾干。炸斋菜时,等炉火生好的时候,放上一口铁锅,注上大量花生油。等油沸时,用这些料子拌以粉浆往锅里一放,它就在油锅里吱吱地冒气泡。熟时,黄澄澄、香喷喷地格外诱人。这时,家中若有客人,女主人就会献上新炸斋菜一盘,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让你尝尝遐迩闻名的潮汕小食的美味。
4、送压岁钱
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看。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特别有趣的是,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
5、拜年,送大桔
拜年,又称为拜正。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
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谐音大吉,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但是不能是奇数。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对老人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老人会咧开没牙的嘴笑;对有工作的人则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听的人会觉得十分顺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如果是正在读书的小孩,他们最希望的莫过于新年学习进步、成绩突出。送他们这种祝语,他们会对你十分友善。落座后,主人会殷勤沏上闻名遐迩的潮汕工夫茶待客。临走,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祥。有好诣诙谐者新正出门给人拜年,往往只在裤兜里装上两个大桔,一一拜年后,裤兜里依然是装着两个大桔不变。因此,民间有善诣者称年初的拜年礼俗为换柑运动。
第7篇 春节风俗调查报告
除夕
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天晚上称除夕,潮汕习俗谓之过年。
除夕前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了: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饰;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旧俗过年前,男必新理发,女必挽面,现女子多为剪发美容。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
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户户制作各式粿品,以备过年之用。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是晚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过年夜守岁之俗十分普遍。守候新春来临,新年钟声敲响,家家户户鸣放鞭炮。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晓喜炮声声,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吉(即柑,柑大于桔,故称大吉)、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门前张灯结彩,晚辈向上辈敬茶祝福。这天多数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荤。早餐后大人携小孩带上大吉到亲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贺发财添福等吉利话;主人请客以大吉、槟榔(古俗敬槟榔,今用青橄榄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赠上大吉贺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赠,俗谓转敬式换吉,意在回敬美好祝愿。
初一早,不少舞狮班及英歌队敲锣打鼓到各村各户参拜贺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还有手摇万年青叶(俗谓摇钱树)或手执书有招财进宝等吉利句小红纸贴于人家门上的;或是吹唢呐、敲竹板、唱歌谣、做四句、说吉利话挨家贺年的,都趁着讨点赏钱。初二、初三日乡村圩镇多组织有庆新春文娱活动,除搭戏棚演潮剧、山歌剧、做皮影戏外,还有大锣鼓队、虎狮队、英歌队、舞龙队等沿街挨村寨游行表演。今
还有映电影、赛球、书画展、猜谜语等。白天夜晚人们成群结队尽兴游赏观看,一片迎春的热闹喜乐气氛。
吃团年饭
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除夕将至。于是,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 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记的。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 首先必须拜老公(祭祖宗)。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然后长幼依序跪拜,这充分表现出潮人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团团围坚,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
用过晚餐,家中主妇就忙着收拾饭桌,于是,一场大清扫活动便开始了。这一次清扫不用很讲究,纯粹是为了清洁卫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场,必须用松枝掇草扫刷。然后便生炉起火,开始准备明天祭神的供品--斋菜。 斋菜的种类很多,有芋头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枣子做的,有的则是用花生米、芋头与番薯合起来做的。做斋菜的料都应该在下午时就准备完毕,让其晾干。炸斋菜时,等炉火生好的时候,放上一口铁锅,注上大量花生油。等油沸时,用这些料子拌以粉浆往锅里一放,它就在油锅里吱吱地冒气泡。熟时,黄澄澄、香喷喷地格外诱人。这时,家中若有客人,女主人就会献上新炸斋菜一盘,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让你尝尝遐迩闻名的潮汕小食的美味。
送压岁钱
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看。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特别有趣的是,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
拜年,送大桔
拜年,又称为拜正。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
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谐音大吉,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但是不能是奇数。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对老人说新春如意 寿比南山,老人会咧开没牙的嘴笑;对有工作的人则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听的人会觉得十分顺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如果是正在读书的小孩,他们最希望的莫过于新年学习进步、成绩突出。送他们这种祝语,他们会对你十分友善。落座后,主人会殷勤沏上闻名遐迩的潮汕工夫茶待客。临走,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祥。有好诣诙谐者新正出门给人拜年,往往只在裤兜里装上两个大桔,一一拜年后,裤兜里依然是装着两个大桔不变。因此,民间有善诣者称年初的拜年礼俗为换柑运动。
第8篇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春节风俗调查
这个寒假,学校再次让我们做关于假期的社会实践报告,这也是假期作业的惯例,之前,这个作业我没有特别的重视,所以之前并没有参加之前的评比。这个假期,这个作业我将会好好完成。
随着寒假的开始,也寓意着快要过年了。春节,大家并不陌生,这是我国每年都要庆贺的大事。再说春节习俗,有人说,不就是吃饺子、放鞭炮吗?其实不然,我国各地人民的春节习俗都是不一样的。想要了解?我会一一介绍给大家。
我国异地的春节习俗:
河南: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过年”的风俗不仅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性使其又有明显的独特之处。
祭灶
在河南,春节的祭灶仪式尤为重要。这主要来源于一个民间故事:有一对老夫妻,他们只有一个儿子,两人非常疼爱他,可没办法,家中贫困,只能让儿子上煤矿去挖煤。有一次,老汉去探望儿子,在路上遇见一个光脚片的同路人,交谈中得知,光脚片是阎王派来收回一百名矿工,老汉乞求不要收回他的儿子,光脚片应允,让他别告诉别人。此事过了三年之后,在腊月二十二晚,老汉将此事讲给自己的老伴,谁知被灶神听去禀告了玉帝,玉帝随之收回老汉的儿子,惩戒了光脚片。为此,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宫后,不要再搬弄人间是非。久而久之,人们都在腊月二十三祭灶。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贴窗花和倒贴
“福”字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守得越晚越好。
湖南:
丰盛的年夜
饭大家都知道有俗语称,江西人不怕辣,四川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这样玩弄文字的目的在于形容湖南人嗜辣的饮食习惯。湘菜爱放辣椒,辣椒可说是湘文化的精神图腾,制法也是多种多样,辣字当头,也兼顾色、香、味,让食客吃罢汗流浃背,唇齿留辣,回味良久啊!这湘菜中有名的菜式却都是普通之物,如老姜炒子鸡,湘潭剁椒鱼头、毛式红烧肉等,均是经济实惠之物,价格与滋味都平易近人,因而广受大众食客追捧.
拜六神
打过开门炮,各家男女穿新衣。主妇烧佛茶,以江西瓷碗盛各种祭品,供于香案。中堂悬挂祖宗图像,先拜祖宗,再拜六神(灶神、檐头神、白虎爷、井神、土地神、财神)。民间认为这六位神祗,是每家的保护神,新年祭拜,主要祈求全年人口平安,家业兴旺。
拜祖
旧时正月初一中午,在洞头县,各家要祭拜祖宗。其仪式由家庭主妇主持。先列供品,摆好酒盅、筷子,在酒蛊里斟上黄酒。在神位和供桌中间要摆一条长椅,然后点起红烛,并在祖先、三官大帝、土地神、灶神等所有神龛香炉上焚香。待红烛燃过四分之三左右或香引将焚完,此时开始烧'金纸'(一种贴着金箔,折成元宝状的纸钱,俗信经过念经才有效),放鞭炮。最后撤馔,撤馔前要先移动供桌前的椅子。拜祖时,供桌上的礼品不准动;凡祭拜过的供品,除糕点果品外,均要重新煮过或经蒸气热过才能吃。否则,都认为是对神灵、祖宗的不敬。
拜茶
正月初一早上,在洞头岛上至今还保留了一种叫拜茶的习俗。拜茶即以红枣、桂圆、年糕等煮成甜茶谓'红枣茶',取其吉利之意:红枣--日子越过越红火,桂圆--合家团圆、平安顺利,年糕--步步登高。'拜茶'分两部分:一是拜祖宗,盛小碗,供于灶神像前;二是拜灶神,都要焚香燃烛、烧金纸、放鞭炮。拜茶之后,全家每人各盛一碗喝。因新年第一餐是喝汤的,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或出门在外,或在家干活儿,若遇雨受阻,人们便会以'正月初一喝汤的'这话自嘲。喝过茶后,还要再烧线面吃,俗谓'长寿面',既是图吉利,祝愿全家老小长命百岁,又因喝茶不够饱,作为添食,可收一举两得之效。
广州:
年三十
行花街 除夕之夜,吃年饭、守岁和逛花市是老广州辞旧迎新的三件大事。年三十晚上的年饭是越晚吃越好。
年初一
拜神 凌晨祭祖拜神,杀鸡。起床焚香,放炮仗。这天互相拜访,不问贵贱,奔跑往来好几日,名曰“贺新岁”。初一的中午饭必须吃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煮成一锅“罗汉斋”,希望这一年该吃的素菜都在这一天吃完,往后就可以大鱼大肉了。
年初二
开年 一大早,家中妇女要主持“开锅”,下花生油,煎萝卜糕、煎鱼。现代人更是喜欢将开年饭摆到酒楼吃,吃得越早越好。这天,邻里和亲友之间,往来拜节。广东流行女儿携家带口回娘家。广州的一些郊区农村还保留着“放生”的习俗,买活鲤鱼,用红纸盖上鱼眼,拜神之后到河塘放生。
年初三
穷鬼日 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因赤口,希望避免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一些广州人会选择足不出户。这天如有人串门,会被当作穷鬼赶出门。
年初四
神落天 接财神回家。如果旧年不如意的可能用“一碗清水、三支香”。
北方过年,有一个影响极为广泛的俗语:“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大致道出了北方农村过年的安排。
黑龙江农村与这略有区别: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道有(对联),三十走油,初一磕头。其中,贴道有是贴对联的意思,黑龙江农村,按老规矩,水井上贴的对联一般是“道有”,两字为竖着写,道字最后一笑“捺”同时作为有字的“横”,意思是水连续不断,什么时候都有。三十走油,是用油炸面制的干果之类,现在做的已经不多了。
黑龙江农村过年,一般始于腊月二十三,过了正月十五,年算过完了。
1.腊月二十三,要放一挂鞭炮,吃饺子。灶王爷和财神要升天,即将旧的灶王爷像和财神像烧了,有的人家会摆些供品,堵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们“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2.腊月二十四,扫房,打扫卫生。
3.腊月二十六、七,要杀猪杀鸡。不急着吃的肉,外面便是天然冰箱,直接送库房冻起来。
4.腊月二十八,发面,蒸包子馒头和豆包,一部分作为贡品,供奉祭祀祖先用的。另一部分则为了吃,过年了,女人们也不会天天做饭,也要歇歇,也要过年。吃饭时,就取来热热就可以。现在这样做的也不多了,面食买着很方便。
5.腊月二十九,写对联,贴春联。不仅人住的房屋贴,连鸡窝猪圈羊圈牛圈都贴,印象中,牛圈经常贴的一幅对联便是“牛似南山猛虎,马赛北海蛟龙”,鸡窝贴“金鸡满架”,猪圈贴“肥猪满圈”或“大猪年年有,小猪月月增”。除了春联,还贴窗花剪纸、挂帖和年画。
6.腊月三十,早晨要放鞭炮,下午要吃饺子,接神,迎接祖先回来,有家谱的人家,会将家谱贴上,没有家谱的人家,会用红纸写一张“三代宗戚”,贴在墙上,摆上供品供奉。同时,也迎接灶王爷和财神回来。有一些人会印许多财神像到各家送,这是送财,各家是不能不要,而且还要赏些钱的。
年夜饭一般要有猪蹄和鸡爪,意味挠钱靶子,来年多多捞钱。年夜饭不能吃虾和东北人经常吃的酸菜,虾与瞎谐音,酸是变质了的意思,不吉利。年夜饭最好有鸡有鱼,象征着新的一年大吉大利连年有余。晚上守岁。一晚上的垃圾不能往外扔,似乎除夕夜扔垃圾是要倒钱,不吉利。午夜钟声响起,要给祖先家谱和家中长辈磕头拜年,长辈要给小辈压岁钱。
了解了这么多省份的春节习俗,原来各地的春节习俗是不同的。接着,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其中汉族占到92%,剩下的8%都是少数名族。想不想了解这些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是怎样的?让我一一介绍给大家。
壮族:
壮族春节一般在腊月二十三过送灶节后便开始着手准备二十七宰年猪,土话叫卡姆景,二十八包粽子,土话叫包口瓬。壮族春节习俗中待农历腊月二十三“送灶”一过,壮家便处处洋溢着喜迎新春的气氛:扫房梁,制作肉粽、糍粑、米花糖、糯米饼等新年食品。晚间,村前寨后传来阵阵清脆的敲饼声,喷喷油香弥漫着壮村小巷。
除夕这天,各家各户男女老少,全家欢聚一堂,吃“压年饭”,迎新春。按壮族春节习俗“压年饭”饭菜要煮多,吃够吃剩,这是预示来年五谷丰登来年有余的意思。除夕晚,在丰盛的菜肴中最富特色的是要宰大阉鸡,鱼,家家必有。大年初一,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梳洗打扮,穿上新衣裳迎接新春的开始。做生意的人兴在这一天到山上要柴,因为柴与“财”谐音,期盼新年财源滚滚来。
藏族:
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春节期间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点招待客人。
傣族:
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在傣族春节习俗中,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他们把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傣族春节习俗:初二、初三,一些村寨将举行“象脚鼓比赛”,选手们精神振奋、击鼓不停,谁的动作优美、鼓声好即获奖。
回族:
回族——年三十晚上包饺子,这一天要把素日里喜欢搬弄是非的小人的“嘴”捏上。端上热腾腾的饺子,打开预先做好的腊八醋,一家人团坐在桌前,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孩子们却对桌上摆的各种零食更感兴趣,果壳可以随便扔满一地。
春节这天,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彻云天,孩子们穿着崭新的衣服,女孩子抹着红脸蛋,眉间点个小红点儿,头上扎着红发结,穿来跑去,好不热闹,大人们喜上眉梢,互相道喜,祝福新年。初一中午年饭丰盛无比,但晚上要吃面条或是合子,象征新的一年和顺、团圆、美满。
彝族:
彝族过年地板上要铺一层草。选割岩子上的草,那里的草是纯洁的草、干净的草,羊嘴没有沾过的草;是兽蹄没有踏过的草;是丰美的草、茂盛的草。芳草欣荣,铺青叠翠,绿草茸茸如绿毡铺地,象征子孙的荣华富贵。彝族过年前除催喂肥猪、酿好酒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准备——“堆柴垛”。就是在房前屋后堆一垛又高又整齐的柴垛,过年前要用一两个月的时间去砍柴来完成这项准备。寨子里家家户户堆柴垛,互相攀比,柴垛堆得高,显示勤劳、康乐。
朝鲜族:
春节早晨起来,首先洗簌干净,然后换上事先准备好的新衣服,祭祀祖先,也就是祭奠供奉在祭祖房的四代祖先牌位。祭奠结束后,需进行新年第一次行礼,即所谓“拜年”。在家人拜年时,接收拜年的长辈需要给小辈一些压岁钱;拜年时,公公婆婆除了给新过门的儿媳妇压岁钱,还会送一些诸如化妆品、头绳等小礼品。家人百年后有祭祖的饮食做为早餐。然后,小辈们又出门给亲戚或邻居的长辈们拜年。春节的年饭一般为年糕汤、打糕、米糕、松饼等。从春节那天起,各种民俗游戏会陆续展开,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跳板、放风筝等游戏。
这是我所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但其实,只要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才有过年的气息。虽然各地的春节习俗也有不同,但是不管是什么地方,我们大家都在庆祝同一个节日——春节!
第9篇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文化调查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文化调查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与汉族越来越相似,不少少数民族直接摒弃本民族的一贯传统,学习模仿汉族人的生活。虽然是先进民族文化影响、带动了落后民族的生活,但少数民族中的风俗习惯文化,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了解学习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有利于保护我国民俗文化遗产。
关键词:回族 节日 风俗
回族的节日风俗
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除此之外,还有小的节日和纪念日,如法图麦节、登霄节、阿舒拉节等。这些节日和纪念日都是以伊斯兰教的希吉来历计算的,也就是以伊斯兰教历计算的。
伊斯兰教历,以月亮盈亏为准,全年为12个月,单月30天,双月29天,平年354天,闰年355天,30年中共有1个闰年,不置闰月,与公历每年相差11天,平均每32.6年比公历多出1年。伊斯兰教历分太阴年和太阳年两种,现在回族多用太阴年计算。
回族的开斋节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士尔”的意译,我国甘肃、青海、云南等地的回民亦称为“大尔德”,宁夏南部山区八县回民则称为“小尔德”。它与古尔邦节、圣纪节并称为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流行在全国十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中,但信仰伊斯兰教的十个民族在过节时又有许多本民族的特点和习俗。
回族的斋月,是伊斯兰教历九月,回族群众习惯称它为“莱麦丹月”。由于回历是纯阴历,所以开斋节出现在每年的不同时期。
回族为什么要封斋呢?相传,在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40岁那年(伊斯兰教历九月),真主把《古兰经》的内容传授给了他。因此,回族视斋月为最尊贵、最吉庆、最快乐的月份。为了表示纪念,就在每年伊斯兰教九月封斋一个月。斋月的起止日期主要看新月出现的日期而定。
初一的傍晚,太阳落山后,各地的回民有的到清真寺的宣礼塔上,有的到墙头上或房屋顶上,有的站到眼界开阔的地埂和渠坝上,盯着西方的天空,细心寻找月牙儿,见月牙儿就入斋。如果大多数人都没有看见,有两个以上的人确实看见了,立刻向本坊阿匐报告,大家也都公认“见新月了”,可以入斋了。如遇到雾气茫茫、黑云翻滚、黄沙弥天等特殊的气候条件,不能目睹新月,可推迟到初二、初三的晚上。现在,绝大多数回族群众都是按照这个习惯办的。
但是,由于回族中的教派不同,门宦不同,加之回族又分散在全国各地,人斋的时间也不完全都是这样。有的地方回民主张自己亲自看见月牙儿才行,别人报告的不算;有的地方主张提前入斋。还有一些地方,他们不看新月,这就是老初一派、老初二派和老初三派。不论入斋和开斋的时间一样不一样,封斋都要够一个月,这是一致的。
入了斋月,男满十二周岁、女满九周岁以上的回民,要求都要封斋,也叫把斋或闭斋。理智不清的、小孩儿、老弱有病的以及妇女月经期和产期都不封斋。
在入斋的当晚四点左右,各清真寺(点)的寺师傅,站到清真寺的梆克楼(宣礼塔)上打梆子。有的不辞辛劳,走街串巷,挨门逐户地敲打,催醒人睡的人赶忙起来,洗手、洗脸、漱口,做封斋饭。
这一月,回族的生活安排得比往常要好得多。一般都备有白米、白面、羊肉、油茶、白糖、茶叶等有营养的食品。
封斋的人,在东方发白前,要吃饱喝足。如果有的人起得晚了,来不及吃,那就不吃不喝,清封一天。东方发晓后,至太阳落山前,要禁止行房事,断绝一切饮食,无论是在炎热的暑夏,还是在严寒的冬季,不管是口干舌燥,还是饥肠辘辘,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都不准吃一点东西,也不许喝一口水。不许在斋戒的期间,大量过分地漱口,呛鼻子,更不许口噙水果糖之类的食物。平时抽烟的人在斋月里也要坚决戒掉。做饭的人或搞饮食业买卖的人,可以品尝,但不能咽到肚子里。若有人为了滋补、壮阳、麻醉等在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在斋戒期间行房事、遗精(梦遗除外)等都算是破斋,这一天斋也就无效了。
据说,这样封斋的目的,就是让人们体验饥饿和干渴的痛苦,让有钱的人真心救济穷人。通过封斋,回族逐步养成坚忍、刚强、廉洁的美德。
当人们封了一天斋,快到开斋时,斋戒的男子大多数都要洗小净,然后换上清洁的衣服,戴上白帽,上寺等候。听见清真寺里开斋的梆子声后,在寺上和在家的,都开始吃“开斋饭”了
开斋时,若是夏天,有条件的先吃水果,没有条件的喝一碗清水或盖碗茶,而后再吃饭。这主要是斋戒的回民在夏天首先感到的是干渴,而不是饥饿。若在冬天,有的人讲究吃几个枣子后再吃饭。相传穆罕默德开斋时爱吃红枣,所以回民现在也有这种习惯。
以上这些,只是回民狭义的斋戒。广义的斋戒是,不仅不吃不喝,更重要的是要做到清心寡欲,表里一致,对耳、目、身、心都要有所节制。要做到耳不听邪,目不视邪,口不道邪,脑不思邪,身不妄邪。如果只禁饮食,挨饥饿,而两面三刀,恶语中伤,横行霸道,胡作非为,是不符合斋戒真谛的,也是不全面、不完美的。
至斋月二十七,是回族群众很重视的“盖德尔夜”,也有的叫“坐夜”。
“盖德尔”是阿拉伯语,即“前定”和“高贵”之意。回族群众认为,在这一夜,安拉把全部《古兰经》通过哲卜利勒天使下降给穆罕默德。在这一夜做一件好事,胜过平时一个月所做的事。因此,在这一夜,回族群众一般都要做些可口的开斋饭,特意送到清真寺里让大伙儿吃,有的还请一些人到家里吃开斋饭,经济条件较好的还设宴待客。吃完饭,可以到清真寺赞圣、诵经,也可以在家砸一些核桃,炒一些瓜子和花生,或煮一些羊骨头,边吃边聊天。整夜不眠,通宵达旦。
有些地区在这一夜还张灯结彩,互赠礼品,庆贺“盖德尔夜”。
斋月结束,还未举行节日会礼前,回族群众都要按照家庭人口多少计算,舍散“费士尔”钱,即交纳课税。
回族群众认为,封了一个月斋,不交“费士尔”钱,便失去了帝戒的完美性,有的甚至认为是自封了一月斋。因此,回族群众一般都愿意履行这种义务。
斋戒期满,就是回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之———开斋节。
在开斋节前夕,外面工作的、做买卖的、出差的回民都要提前赶回家中。
开斋节要过三天,第一天从拂晓开始就热闹起来。家家户户都要早早起来,打扫院内院外、巷道厕所,给人以清洁、舒适、愉快的感觉。成年回族个个都要洗大净、沐浴净身。男女老少都换上自己喜爱的新衣服,小孩子也都个个把脸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梳得光光亮亮的。回族群众聚会和活动的场所——清真寺,节日前该维修的维修,节日里也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有的地方还专门布置一番,悬挂“庆祝开斋节”的巨幅标语和彩灯。
早晨八点以后,回族群众腋下夹一个小毯子或小拜毡,从东南西北,四面八方,汇集到清真寺。有的地方因参加会礼的回民达万人之多,清真寺容纳不下,就另选择一个地势平坦、宽敞干净的场地。当阿訇宣布会礼开始,回族群众铺下毯子或小拜毡,脱下鞋子,立即面向圣地麦加古寺克尔白方向叩拜。
我们知道,礼拜后,回族群众齐向阿匐道安,接着全体互说“色俩目”问候。整个会礼结束后,由阿匐带领游祖坟,念锁儿(《古兰经》选读),追悼亡人。最后恭贺节日,串亲访友。
节日中,家家户户炸馓子、油香、花花等富有民族风味的传统食品。同时,还宰鸡、兔、羊,做凉粉、烩菜等,互送亲友邻居,互相拜节问候。
在节日里,除了邻居、朋友互拜外,已婚和未婚女婿要带上节日礼品给岳父母拜节。拜节的时间要早。回族当中流传一句俗语,叫做“初一、初二拜节,初三、初四拜鳖”。如果拜节迟了,会带来一些不愉快的事。
随着社会的发展,回族的开斋节也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全国回民聚居的一些地方,除节日参加聚礼等活动外,还组织各种文娱活动。如辽宁鞍山市的回族青年,在节日里要狮子舞,踩高跷;河北沧州地区的回民在节日里表演武术;西北一些青年在节日里摔跤、扳手腕、拧指头、打扑克;城市里一些回民喜欢游公园等等。
回族的古尔邦节
“古尔邦”,阿拉伯语音译“尔德·古尔邦”、“尔德·阿祖哈”,意为“牺牲”、“献身”,故亦称“宰牲节”、“献牲节”、“忠孝节”、“尔德节”。宁夏南部山区等地的回族称为“大尔德”,云南等地的回族称为“小尔德”,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一般在开斋节过后七十天举行。这个节日属于穆斯林朝觐功课的仪式范围。伊斯兰教规定,教历每年12月上旬,穆斯林去麦加朝圣,朝觐的最后一天,开始举行庆祝活动。
回族为什么要宰牲过古尔邦节呢?相传,伊斯兰教的古代先知之———易卜拉欣夜间梦见安拉命他宰杀爱子伊斯玛仪献祭,考验他对安拉的虔诚。
易卜拉欣把刀磨得闪闪发光,非常锋利。当伊斯玛仪侧卧后,他把刀架在儿子的喉头上。这时他伤心痛哭,泪如溪流。第一刀下去只在儿子的脖子上留下了一个白印印,第二刀下去刮破了一点皮。
伊斯玛仪说:“我的父啊,你把我翻个身,让我匍匐而卧,这样你就下决心吧,顺从真主的命令。”
易卜拉欣听了儿子的劝言,把他翻了个身,然后解下刀子使劲宰时,真主受感动,派天仙吉卜热依勒背来一只黑头羚羊作为祭献,代替了伊斯玛仪。这时易卜拉欣拿起刀子,按住羊的喉头一宰,羊便倒了。从那以后,穆罕默德就把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规定为宰牲节,这就是传说的“古尔邦”的来历。
我国回族人民的古尔邦节,就是根据这一宗教来历内容,长期发展演变的一种传统的民族节日:有多重复合的内容,已与单纯的宗教节日有了很大的区别,而且主要内容已不再是宗教内容。现在我国回族人民不论信教与不信教,都按照各地不同的习惯,欢度古尔邦节。规模一般较大,多以村、乡、镇、巷等为单位进行,有的地方按照传统习惯要过三天,有的地方只过一天。
节前打扫室内外卫生。家庭院落、大街小巷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东西堆放得井然有序。家家户户在节前都要炸油香、馓子、花花等。孩子们换上节日的服装,欢乐地奔跳。
节日拂晓,沐浴净身,燃香,换上整洁的衣服赴清真寺参加会礼。
回族当中流传着一句俗语叫做:“当不了月回回,总得当个年回回。”这话的意思是,无论多忙,这一年一度的会礼和庆祝活动要参加。即使你不懂回族的风俗习惯,那么,你也得随俗。
古尔邦节的会礼和开斋节一样,非常隆重。大家欢聚一堂,由阿匐带领全体回民向西鞠躬、叩拜。如果在一个大的乡镇举行,可谓人山人海,多而不乱。在聚礼中,大家要回忆这一年当中做过哪些错事,犯过哪些罪行,阿匐要宣讲“瓦尔兹”,即教义和需要大家遵守的事等,最后大家互道“色俩目”问好。
会礼结束后,还要举行一个隆重的典礼,这就是节日里,除了炸油香、馓子、会礼外,还要宰牛、羊、骆驼。一般经济条件较好的,每人要宰一只羊,七人合宰一头牛或一峰骆驼。宰牲时还有许多讲究,不允许宰不满两岁的小羊羔和不满三岁的小牛犊、骆驼,不宰眼瞎、腿瘸、缺耳、少尾的牲畜,要挑选体壮健美的宰。所宰的肉要分成三份:一份自食,一份送亲友邻居,一份济贫施舍。
我国穆斯林在斋月吃肉、在古尔邦节宰牲的这种习俗,过去是普通中国人所诧异的,而对伊斯兰教义有正确认识的唐人杜环在《经行记》中,特别点出这两件事,说是“食肉作斋,以杀牲为功德”。
宰牲典礼举行后,家家户户又开始热闹起来,老人们一边煮肉,一边给孩子吩咐:吃完肉,骨头不能扔给狗嚼,要用黄土覆盖。这在古尔邦节是一种讲究。肉煮熟后,要削成片子,搭成份子;羊下水要烩成菜。而后访亲问友,馈赠油香、菜,相互登门贺节。有的还要请阿匐到家念经,吃油香,同时,还要去游坟,缅怀先人。这种庆贺节日的形式多种多样,各地互有异同。有些地方除了参加聚礼和访亲问友外,还组织各种文娱体育活动。新疆地区的回民在古尔邦节,无论男女,喜欢组织各种游艺活动,欢天喜地,格外热闹。新疆农村一般还举行叼羊、对唱等活动,对唱时,触景生情,即兴创作,特别爱唱《花儿与少年》等歌曲。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回族青年,在节日里唱“花儿”。各地伊斯兰教协会在古尔邦节,一般都要举行招待会,邀请回族知名人士、阿匐等人参加。我国人民政府还明文规定,古尔邦节给回民放假一天,并给城镇户增供羊肉、香油、优粉等,予以特殊照顾。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还和回族群众一起参加节日庆祝活动,畅叙情谊,祝贺回族节日幸福、快乐,增进了民族团结,给回族的传统节日增添了新的内容,赋予了新的意义。
回族的圣纪节
圣纪节,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是纪念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
相传穆罕默德于伊斯兰教历纪元前五十一年三月十二日(公元571年4月21日)诞生于阿拉伯麦加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取名穆罕默德(意为“受到高度赞美的人”)。
伊斯兰教历第十一年三月十二日(公元632年6月8日)穆罕默德因病归真,终年63岁,葬于麦地那。
由于穆罕默德的诞辰与逝世恰巧都在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因此,回民一般合称“圣纪”。国外的伊斯兰教徒一般都过“圣纪节”,为纪念穆罕默德的诞生而举行。我国新疆有些回民也过圣纪节。节日这天首先到清真寺诵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迹,而后吃喝游玩一天。重庆市的一些回民过去每到圣纪节前夕,先请教民在晚拜后来清真寺赞圣,清真寺门口、大殿以及周围张灯结彩,教民们“飨以盛馔而散”。这天晚上的菜以炒牛肝为最味美。第二天为正式纪念日,由众教民正式举行。
我国其他地方的回民一般都将“圣诞”和“圣忌”合并纪念,俗称“圣会”。特别是西北地区过圣纪节时,侧重纪念逝世日,就像给先人过周年一样,诵经念“尔麦里”,以示怀念。
节前,由清真寺里的主持阿匐讲一下过节的重要性和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之后,穆斯林自愿捐赠粮、油、肉和钱物,并邀约若干人具体负责磨面、采购东西、炸油香、煮肉、做菜等,勤杂活都是回族群众自愿来干的。回民把圣纪节这一天义务劳动视为是行善做好事,因此,争先恐后,不亦乐乎。
节日里,清真寺张灯结彩,挂起横幅,横幅上一般都用阿拉伯文书写纪念穆罕默德的字样,有的还写圣纪大会标语。1990年笔者在四川省成都市皇城清真寺参加圣纪节,寺院里张贴着醒目的标语:学习穆圣高风亮节的伟大情操,学习穆圣伟大谦逊的品德,学习穆圣大公无私的优良作风,学习穆圣坚忍不拔的精神,学习穆圣廉洁俭朴的美德等。
这一天,回族群众聚集在清真寺诵经、赞圣、礼拜,并由阿匐宣讲穆罕默德的生平简历,功绩品德,以及在传教中所受种种磨难和许多智勇、善辩、善战的生动历史故事,教育回族群众不忘至圣的教诲,做一个真正的穆斯林。
这一天穆斯林还要做讨白(意即仟悔)。回民认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做讨白的要痛改前非,求主饶恕,有过就改,誓不再犯,决心立功,矢志不移。
仪式结束后,开始会餐。有的地方经济条件较好,地方也宽敞,摆上十几桌乃至几十桌饭菜,大家欢欢喜喜,一起进餐;有的地方是吃份儿饭,回族群众叫“份碗子”,即每人一份。对于节前散了“乜贴”,捐散了东西,而没来进餐的,要托亲友、邻居给带一份“油香”去品尝。
总之,回族过圣纪节的特点是众人赞圣,众人捐散,众人一起来吃饭,表现了回族人民团结、友爱的精神和喜悦的心情。
回族的其他节日
回族除了过三大节日外,回族聚居区的穆斯林还过法图麦节、阿舒拉节、登霄节等。
(一)法图麦节
回族的法图麦节在每年的斋月十四,即伊斯兰教历九月十四日。为纪念穆罕默德的女儿、阿里的妻子法图麦,由回族妇女亲自出动,收敛钱粮,选择一个住宅宽敞的回民家里,架几个特大铁锅,熬几大锅杂豆粥,烙一些油香或炸油香,请阿匐念经祈祷并赞颂圣女的事迹,回民也叫“女圣纪”,之后,让全“坊”的男女老少一起来吃。这杂豆粥是用黄米小米、大米、扁豆、豌豆、绿豆、大豆等十几种豆类加肉了和葱、姜、盐等各种调料熬成的一种稀粥。
回民吃这种杂豆粥是有来历的。传说很早以前,法图麦的丈夫阿里带兵打仗已三天三夜没东西吃了,兵荒马乱,为安抚人心,法图麦到河边拣了一衣襟各式各样的小花石头,拿回来淘洗了两遍就下到锅里煮,在人们正闹着要吃饭时,法图麦说米已下锅,正在这时锅里喷出豆味。法图麦打开锅一看,那各样石头变成了小花豆,香味扑鼻。阿里高兴地说,今天弟兄们放开肚皮吃吧。士兵们每人吃四五碗,边吃边赞扬法图麦的功绩。有的吃饱了还撑着吃,结果一个穆斯林弟兄因吃得太多“无常”了,阿里当众宣布,今天吃饭“无常”的真主不降罪。
为了纪念法图麦的这一传奇行动,表示对她的尊敬,至今回民当中仍保留着吃杂豆粥的习俗。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晚上不在家吃饭,专门去吃杂豆粥,吃时凑钱凑粮一起做着吃,请人、送人吃,大家尽情地吃,直到把肚皮撑圆。所以,现在回回把这一天叫妈妈会,也叫法图麦节或姑太节。
(二)阿舒拉节
在伊斯兰教历正月十日举行。阿舒拉源出希伯来文,意为“第十天”,一般指希吉来历一月十日。相传该日是阿丹、怒哈、易卜拉欣、穆萨等先知得救的日子。还传说这一天安拉创造了人、天堂和火狱等,因此,把这一天看做神圣的日子。680年阿里之子侯赛因因在该日被倭马亚王朝所杀,所以这一天又成为什叶派纪念侯赛因的哀悼日,后来发展为阿舒拉节。
我国回族伊斯兰教的格迪目派的穆斯林过阿舒拉节。节日这天,用各种豆类熬粥,回民把这种饭叫阿舒拉饭。
为什么要吃阿舒拉饭呢?传说在远古时期,真主派了一位能言善辩,处事稳重,胸怀坦荡,有能力、有耐性的先知怒哈去劝说崇拜偶像的人。怒哈和颜悦色,千方百计地宣传真主的信条,一部分人被说服接受了他宣传的信条,而另一部分地位较高的人不但不听他的劝说,还讥笑他。怒哈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祈求真主不要在人世间留这些人。真主听了怒哈的话,向他默示,尽快制造方舟,怒哈就到一个偏僻安静的地方自己制造了船,带着那些归信安拉的人登舟,并在世界上各种动物和禽类中各选一对载在船上。怒哈一行刚驶船离岸,天上的水门便大开,飞流直下,地下的泉水喷涌,一时间洪水漫世,那些不信真主的人全都丧命。最后天上的水门渐渐闭合了,大地吸收了洪水,怒哈的方舟落到了朱迪山上。
船上的人在山上等了三天三夜,找不到吃的,人们忍不住饥饿,乱喊乱叫。怒哈到山下拣了各种各样的豆子下锅煮着吃,结果几把杂豆煮了一大锅,救了不少人的命,也救了怒哈圣人的命。
现在,我国回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一天,仍保留着吃杂豆粥的习俗,回民管它叫忆苦思甜饭。
(三)登霄节
登霄节不是所有的回民都过,主要是一些笃信伊斯兰教的回族穆斯林参加。登霄,是阿拉伯语“米尔拉吉”的意译,原意为“阶梯”。
登霄节这天晚上,回族穆斯林聚集到本坊清真寺举行礼拜、祈祷,以示纪念。这天晚上睡觉比较迟,一般都要听开学阿匐讲“瓦尔兹”。
相传,穆罕默德圣人在52岁时,伊斯兰教历纪元前一年(公元621年)七月二十七日夜晚, 为了躲避一些反对派的攻击和谋害,而到他妹妹温母哈尼家中暂时隐蔽。就在这天晚上,真主命令折不里勒天仙牵上仙马来接穆罕默德。穆圣在折不里勒的陪伴下,乘天马从麦加到耶路撒冷,虽然路途遥远,可一刹那就到达了。穆圣从耶路撒冷登霄,登到第六层时,会见了穆撒圣人,穆撒让穆罕默德向真主礼一拜,而他礼了三拜,现在回族穆斯林遵圣行,把这三拜作为‘副天命”。穆圣又邀游到第七层时,见到了“天堂”、“火狱”等,返回到第六层时,又遇见了穆撒,穆罕默德告知真主说今后日礼五十次拜作为天命。穆撒听后说,这样穆斯林没那么多时间,可能承受不了,穆罕默德也感到这样做确实受不了,就连续九次求真主减少拜数,直至减.到一日五次礼拜,黎明穆罕默德重返麦加。这就是一日五次礼拜的由来。据回族学者讲,这五次礼拜都是有一定的时间规定的,都必须是中心拜,过早过迟都不合适。一般说晨礼是晚夕与白昼之中心,晌礼是一日之中心,晡礼是一日五次礼拜之中心,昏礼是白昼与夜晚之中心,宵礼是夜晚之中心。
现在回族纪念登霄节,除了礼拜、祈祷外,阿匐还要着重宣讲穆罕默德登霄的意义、情景,讲述真主对穆圣的特别恩赐,讲述穆斯林都要以穆圣的言行为镜子,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真正的穆斯林。
回族节日民俗的特点
第一,回族过节不过年。回族人民习惯于欢度一年一度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传统节日和阿舒拉节、法图麦节、登霄节等节日,不过回历年,也不过阴历年——春节。
伊斯兰教把公元622年9月穆罕默德由麦加迁至麦地那,称为“希吉来”。穆罕默德逝世后,为了纪念这一具有意义的历史事件,就把“希吉来”定为伊斯兰教纪元,并以该年教历一月一日(穆罕默德入麦地那的第二天)为岁首,即元年元旦。现在一般回民只记本民族的节日时间,不大注意伊斯兰教的元旦时间,也不过元旦节。回族人民始终不讲究过年,即使是中国全民性的传统节日——春节,回族一般也不过。城市里跟随过春节的人,春节期间,家门上不贴对联,晚上不放鞭炮,不给孩子压岁钱,也不让孩子叩头拜年。
回民也不过汉族及其他民族的节日,如祭祀屈原的端午节,以拜月为主的中秋节,以及清明节、腊八节等;居住在彝族地区的回民不过“火把节”;居住在广西、桂林、柳州、南宁、灵川、永福、平罗等地的回民均不过壮族的“三月三”、苗族的苗年、瑶族的盘五节等等。但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居住在城市里的一些回民或回汉杂居区的回民,因受汉族的影响,有的也过春节、中秋节等。春节虽没有什么讲究,但也在大年初一早上吃饺子,也给一些汉族同志拜年,有的在端午节也吃清真粽子。中秋节,虽然不拿月饼作为供品去拜月,但也购买清真月饼自己吃,送亲戚朋友,祝福全家团圆。
第二,回族的三大传统节日,具有全民性、稳定性、纪念性等特点。如回族的开斋节和古尔邦节,无论信教不信教,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大人还是小孩都过自己的节日。如开斋节,虽然现在有许多年轻人不封斋,但照样过开斋节,而且过这两个节日规模都很大,聚礼时有的地方多达几万人,它已深深地扎根于广大的回族群众当中。从回族形成到现在基本上一直是稳定的,有变化也是缓慢的。如过去回族节日里不玩不闹,现在节日里,年轻回民有的参加一些武术、体育等文娱活动。其他形式不变,始终保持传统节日的稳定性。回族的三大节日和其他节日还有纪念性的特点。如圣纪节是为了纪念穆罕默德,法图麦节是为了纪念圣人的女儿、阿里的妻子法图麦等等。
第三,回族传统节日还具有交流学习、贸易等文化特点。回民在节日期间,一般以清真寺为中心,在会礼前后,四面八方的穆斯林老小汇集在一起相互交流感情,畅叙情怀,加深亲朋好友的往来,一些平日有过误会、矛盾的,节日期间通过长者牵线搭桥,相互致“色俩目”问候,并表示道歉。近几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穆斯林兄弟还互相交流经济信息等。另外,回民每过一次节日,使大家接受一次教育,通过阿匐宣讲“瓦尔兹”,掌握伊斯兰教的历史知识和教义、教律的基本知识,一些在机关、厂矿、学校工作的人还可以学习到穆斯林日常生活习惯中应注意和掌握的知识。
近几年来,回族在过节时越来越注意商业贸易。根据回族节日的消费特点,买卖牛、羊肉及其他饮食和蔬菜,买卖民族用品,如汤瓶、吊罐、白帽、盖头、衣服等,还有的买卖各种伊斯兰经典书刊、卫生香等。
第10篇 春节风俗习惯调查报告
一、关于“春节习俗”调查报告的原因:
寒假期间,我随家人过了一个祥和快乐的春节,在过春节时,发现了一些风俗习惯,在中国人的过年习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过年的习俗又是怎样来的呢?我带着疑问走访了村里的知名老人。
二、调查报告的内容:
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春节,代表了新的一年的开始;春节,意味着新春的到来,是美好的象征。周而复始的过着春节,可为什么要过春节呢?相传,古时候有个吃人的怪物叫“年”。“年”每隔365天就会出来吃人。有一个聪明的小孩想了一个办法:他让人们在门前贴上红对联,挂上红灯笼,并放鞭炮。“年”被吓跑回湖里。从此,人们每年都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年”从此再也不敢出来了。所以人们第二天都会穿上新衣服,走家串巷去拜年,见到了人都会说“过年好”。这个习俗也就被传了下来。直到今天,人们仍会说“过年好”。
春节,人们都会在一起吃团圆饭,无论多远,也都会想方设法赶回家。腊月二十九,人们就开始忙着贴对联、“福”字、挂门钱。把“福”倒过来贴,有“福到了”的意思。大年三十,女人们就忙着包饺子,男人们就去“上坟” 。“上坟”意味着想让死去的.亲人也感受到新年的气息,同时也表达了晚辈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与孝敬。
年三十晚上吃饺子成为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习俗。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去“招财进宝”之意;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里的祈望。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块、花生、枣、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金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春节,长辈会给晚辈们一些压岁钱,意味着给晚辈们添岁,也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爱与期望;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还得串亲戚。人们会从大年初二走亲戚,串朋友,有的一直串到初九或初十。人们交流过去一年的得与失,为新的一年绘新谱。……….
三、调查报告的总结
春节的习俗来源已久,在中国民族流传了上下几千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望“春节习俗”在中国大地上发扬光大。
第11篇 春节风俗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了解中国春节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的由来,感受人们过春节时的喜悦心情和欢乐气氛。
二、调查时间
三、调查方式
1.利用谈话的方式,询问长辈。
2.跟爸爸妈妈打理家务,亲自感受迎接新年的到来。
四、调查内容
1、除尘
腊月二十四这天,妈妈早早把我叫起来,叫我和她一同打扫卫生,房间的里里外外,庭院的旮旮旯旯彻彻底底地清扫一遍。我很疑惑,问妈妈为啥打扫这般早哩?
妈妈告诉我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不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除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都要清扫庭院,疏浚明渠暗沟,掸拂室内尘垢蛛网,清洗锅碗瓢盆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等。年前打春时,各家再忙也得赶在打春前彻底整理一下室内外卫生,立春后就不可在打扫了,防止把新春的财气,新春的喜庆扫了出去。
听妈妈这么一讲,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个习俗寄托着人们除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2、贴春联
腊月二十九这天,吃过早饭,我就和妈妈忙着贴春联和福字。
妈妈,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呢?
傻孩子,这是因为福到来了。
妈妈,你给我讲讲贴春联的来历吧!
原来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用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的气氛。王安石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说的就是这件事。每年春节,家家户户在门上贴上大红豆春联,更增添了喜庆气氛。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3、守岁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一家聚在一起守岁,共同期待着新的一年的到来。
爸爸说: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我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聚,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家人一直要吃到深夜。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
在这个激动的时刻,我们边看春晚,边吃东西,谈笑风生。
4、放爆竹
第二天一大早,哥哥就去点响了爆竹,啪啪 声音真响,我赶紧捂住了耳朵。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巴巴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相传此举是为了驱逐山魈。山魈据说是古时深山里的一种凶恶的独角鬼怪,但是它最怕声响,人们就用烧竹子的爆破声来吓跑它。有了火药后,人们就用火药装入竹筒,做成爆竹,后用纸质筒,也称爆仗或炮仗。到现代,人们已不相信什么山魈了,但还是习惯在春节放鞭炮,借以欢庆节日,振奋精神。所以,从大年三十晚上到大年初一清早,鞭炮声总是连绵不断。
5、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穿着新衣,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兔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互祝贺,称为团拜。
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拱手作揖,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地度过一岁。
五、调查结论
我们的春节习俗丰富多彩,当然不止这么几种,但唯有一个是不变的,它承载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12篇 临潭县回族风俗习惯调查报告
内容提要: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民族社会心理的表现形式,它直接反映并影响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和生活面貌。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不但受其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的影响,而且还和这个民族所居住的地理环境(包括地域,气候等因素),社会环境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文化程度是分不开的。通过对临潭县回族的风俗习惯的调查。研究临潭县回族习俗变迁以及其与回族经济、政治、文化的相互关系,分析其精华与糟粕,进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回族风俗习惯的改革或发扬出谋划策。
关键词:风俗习惯 调查 宗教信仰 地理环境 社会环境
政治、经济、文化、改革
一、伊斯兰教教在临潭的历史背景
1、临潭简介
临潭县古称洮州位于甘肃省南部,甘南藏族自治的东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东邻岷县,北接康乐、渭源两县。临潭县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汇过渡地区。是农业与牧业,汉族、回族和藏族的交汇过渡地区。全县有汉、回、藏、蒙古族居多,东乡族、土族、满族、黎族、苗族、撒拉族等十多个民族,少数民族以回藏居多,占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二。
自古以来,众多民族即在洮州杂居融合,和睦相处,战国初,为羌人所据,秦统一中国以后,大批秦晋汉人迁居陇上,进入临潭,西晋末年,临潭被吐谷浑占据,时有羌、汉、鲜卑3族相处。自唐、宋起,由于土蕃崛起,长达了XX年中烽烟弥漫,战火不息,但吐番人与洮州各民族人民交流融合更为频繁,元明时期,回族入居洮州,与原有各族军民团结一致,戍边屯田,互相贸易,发展各业,使临潭出现空前繁荣景象。
2、临潭回族迁入
临潭县回族是元、明、清3代由外地逐渐迁来的,回族的迁入可分为四个时期,一是元代;二是明朝初期;三是清朝同治年间;四是民国时期。
元代回回大量入居甘肃,至元末,已形成“元时回民遍天下,居甘肃者尚多”的局面。在洮州设有吐蕃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往来使者,商人,贡使络绎于道,并设有“哈智”所等宗教管理机构,遂形成了回回色目人活动的主要地方,又有回回商人从邻近的河州(今临夏)等地来临潭县经商留居,亦是回族来源之一。忽必烈南征、西征后将所俘的穆斯林工匠、炮手、商人等编“探马赤军”,参加统一全国的战争至元十年(1273),忽必烈下令“探马赤军,随地入社”,于是有部分回回军来到临潭,屯聚养牧,融入回族之中,回族人数增多。
明代,大批回回前来临潭,洪武十二(1379),回族将领沐英率军平息洮州十八族番酋三副使叛乱后,大量部将奉命留洮筑城戍守。留戍将士中有相当数量的回族将士。顾颉刚在1938年考查洮州日记中写道:此间汉回人士问其由来,不出南京、徐州、凤阳三地、盖明初以勘乱来北,遂占田为吐蕃……若赵、若马、若杨皆自谓南京贮丝巷人,此间有民歌云:“你从哪里来?我从南京来,你带什么花儿来?我带得茉莉花儿来”。洮州无茉莉花,其为移民记忆中语无疑也。这说明明朝迁移到洮州的人中即有不少回族。当时临潭回族的姓氏比较单纯,主要有丁、马、敏、苏、黎、张、李、王、单、肖、吴、鲜、牟、祁、赵、高、海等,而丁、马、敏3姓最多。
清朝同治时期(1862-1874),部分回族从今甘肃临洮、陇西一带迁入临潭。民国时期迁来的回族主要是从临夏、张家川经商,逃难到临潭的,他们在临潭县娶妻生子,繁衍生息,成为临潭县回族的组成部分。
据统计光绪五年(1879),临潭县回族有1250户,10116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回族,1668户,10653人,经过19XX年和1929年两次劫难,到1949年,回族人口减少到1068户,6545人。到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达到10740人,到1990年,回族21524人。
3、宗教门派
临潭县伊斯兰教中有华寺、北庄、西道堂、伊赫瓦尼、哲赫忍耶、穆夫提、丁门等教派,其中西道堂,丁门是产生于临潭县的两个伊斯兰教教派。在临潭主要清真寺有华大寺、上寺、西大寺、南大寺、老南寺、新城西门寺。
二、临潭县回族的习俗文化
(一)节庆吉令
l、大尔德节
大尔德节又称开斋节,时间在伊斯兰教历即“莱曼丹”斋月,下月初,历时3天以庆贺斋戒圆满结束。第一天早上,全体沐浴了的男子到清真寺举行会礼,在'开斋节”须得个人及全家所要缴纳的“天课”缴纳清(“天课”钱、粮均可,一般以家收入每百元的2.5%,每百斤收入粮食的10%,按人头交纳)。结束后到坟院诵“古兰经”,并替亡人祈祷,请阿訇念“苏勒”走亲访友,互道“色俩目”问好,家家宰羊宰鸡,做丰盛的美味佳肴盛情款待亲朋好友。
2、小尔德节
小尔德节即“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或“忠孝节”,一般在“大尔德”节后70天左右。此节期间,凡具备经济条件的伊斯兰教教民,须赴麦加朝觐天房,此项功课是为了完成“五桩天命”中的一项。并要进行富有民族宗教仪式的宰牲活动。未去朝觐天房的穆斯林男子,要到清真寺举行会礼。具备经济条件者须在3天节日内宰牲(牛、羊、驼均可)以施散贫民、亲友、邻里。内脏骨骼掩埋入地,牲畜所得皮毛不得买卖,可做礼拜毡,或捐于清真寺,在“古尔邦节”也制作丰富的美味佳肴,盛情款待亲朋好友(按国际伊斯兰教法学说,斋月后的“开斋节”为“小尔德节”,而“古尔邦节”为“大尔德节”,这里采用临潭县的过节习俗称谓之)。
3、圣纪节
伊历3月12日,为穆罕默德圣人诞辰和归真日。纪念方式在清真寺集会诵读《古兰经》、赞圣的经文,并由开学阿訇讲述穆圣生平事迹和教义,并自愿捐献钱粮为贫寒者施舍饮食,在清真寺供全体教民会餐,所支款项、牛羊均由众人捐献所得。也有在家中请客念“圣纪”者。
4、阿舒拉节
教历1月10日,传说,阿丹、努哈、易卜拉欣、穆萨等古代圣人都在这一天得到拯救。这一天,许多穆斯林都诵经赞主赞圣,并将五谷颗粒粉碎后都煮成粥施舍饮食,以纪念先圣。
(二)生育、丧葬
1、生育
孩子出生后举行洗礼,7天内请阿訇起经名。3天、7天时,婴母的娘家人要提送食品探望产妇,10天时,所有亲友要携礼品“看月”。婴儿出月时,婴母娘家人要带营养食品“看满月”,上学时再起学名。虔诚的伊斯兰教徒,男孩在幼时要举行割礼,俗称作“逊乃提”(遵圣行)。
2、丧葬
回族人的丧葬虽然较为简单,其仪式确实非常讲究而隆重。回族称“死”为“无常”,称“死人”为“亡人”,人死了即称“咽气”。忌说“死”、“死人”、“死了”。“认土为安”回民实行土葬反对火葬,朴素、平等、还原、搭救、后世、复生。病危之际要交待后事。临终时要默诵“清真言”,请阿訇或有威望的人念“讨白”向安拉悔罪,并念《古兰经》《雅辛》章以驱恶魔的扰乱。病人在生命垂危时,全家要屏息一切嘈杂之事,并禁止走动,特别要紧的是除至亲肉外,任何人不得擅入病房。唯有深明教义的人,才静声旁待,以观昏醒,使病人专心向主,免有忧虑。病人无常后,街坊邻居则主动向亡人在外家属、亲戚、朋友告仆,通知送“埋体”及遗体的时间。无常(逝世)后,由守护者为其瞑目、合嘴、顺手足,置于木板,盖上洁净的布单,如过夜,亲房家务众人前来坐草(守灵),然后由亲友清廉且能遵守教法的人把亡人安放在水床子上“抓水”(洗大净),即洗尸体,抓水时必须有沐浴者两人,先替亡人撒衾取衣,然后由亡人移动沐床“水床子”上,拿块白布,自脐至膝,盖住下肢,不让外露,开始小净。小净时,由一人用汤瓶给亡人洒水,一人从右到左,浴亡人手臂。接着浴亡人下肢,洗亡人口、鼻、面、肩、全身及脚,即大净。特别在沐浴下肢时,决不能启开盖布,只能一手撑布,一手浴洗,同时,严禁男浴女尸,女浴男尸。浴毕,即在尸床上铺好大殓小殓,并在小殓的巾幅上铺上香末,加上衬衣,才移尸于上,掩衬加冠,缠布,进行“裹殓服”。回族给亡人的裹殓服“是一种古老习俗,纯用细棉白布大针角缝制,细不露发肤,白则取其清洁,布者谓之素静。男尸的殓服一般有三种,一是大殓,长短要等于身长,上下各余寸,宽约四尺五寸,二是小殓,也等于身长,上下无余,宽和大殓相同,三是衬衣,长自肩膀至脚踝,宽约一尺二寸,肩上开缝,再加冠巾,长达九尺。”
女尸的殓服大致有四种:大殓、小殓都和男殓相同,三是衬衣改为亵衣,宽长略同男尸衬衣,唯有胸前开缝;四是裹胸,长三尺,宽一尺二寸,用以裹周身,两端结在胸前,再加盖头,长达三尺,用以裹发,并用布袋子束着。
现在比较简单,只用“卡帆”这一习俗也是来自穆罕默德圣人说有一次朝觐的时候,行走在阿拉法特山上,一个教徒不慎从乘驼上摔下来,头破血流无常了,穆圣令用亡者穿的戒衣即两块白布,作了他的“卡帆”尸衣。因阿拉伯半岛崇尚白色,穆圣曾对教徒说:“你的宜常穿白衣,因为白衣最洁最美。你们宜用白布为亡人入殓。”从此这一习俗就被延续下来。再用“塔布提”(担架)将亡人抬到清真寺内,由阿訇及亡人亲属与前来送葬的教友一道“转经”站“者那则”(即殡礼,代亡人祈祷),后由教友抬到墓地安葬,墓穴一般深约6至7尺,长约6尺,宽约3尺,南北走向,墓内依西穿穴,掏一深约3尺,长6至7尺,高约2尺,上圆如弓背,下方如弓弦的偏堂,置尸于内,头北脚南,面侧朝西,标示死者永远向着伊斯兰教圣地麦地那,随时能起身礼拜。墓内不置任何随葬物品,后用土坯、毛竹等堵严偏堂,再用土填满直坑、冢起。由阿訇在冢前诵经,亡者家属(成年女子不去坟地送葬)送殡人环跪墓前,诵经毕,众做“都哇”为亡人祈祷。下葬时主人要给阿訇及前来送殡的人舍散“海提牙”(随量的钱财)意为给亡者的搭救祈祷。葬后按各教派习俗,要定期请阿訇走坟念《古兰经》,为亡人祈祷。走坟时间要连续四十天,以后每逢主麻日、大小“尔德节”,亲友要上坟诵经祈祷。每逢周年,必须隆重诵经祈祷,或请客施舍以搭救亡人。丧葬期间,亡人家中不动烟火,由亲友邻里提茶送饭,慰问帮忙,协助亡人家属解决困难。亡人家属则要舍散钱财及亡人用过的衣服。在临潭的回族亡者送葬完毕后,每隔七天,请阿訇诵经祈祷,一直延续七次,俗称“七期”,还要念“十天”、“百日”、“周年”等。
(三)回族生活
1、生活习惯
回族喜清净,信教群众平时常洗“大净”(洗涤全身)每天作五时礼拜,做礼拜前须洗“小净”。本民族如见面时互道“色亮目”(问安的意思),并握手致意。宗教人士及年长者礼拜毕、游坟园毕、诵经毕常伸双手作“都瓦”(祈祷)。尊重长辈,让以上座,吃饭先端,走路先行。讲究礼节,热情好客,礼拜多去清真寺,没有清真寺的地方,行人往往在室内或野外洁净之地铺以苫单或自己的上衣就地礼拜。
回族禁忌养猪,禁忌放高利贷、短斤折两,禁忌掠夺孤儿财产,禁忌欺凌弱小,禁忌淫乱嫖娼,禁忌喝酒赌博,禁忌挥霍浪费,禁忌骄傲、嫉妒,禁忌背谈他人,禁忌懒惰不务正业。反对不洗“大净”,反对留长发、长指甲,反对男女混杂场合,反对穿袒胸露乳、显露躯体的衣服,反对女子与外男子说笑打俏,反对抽签算卦,反对捉神弄鬼,反对贪得无厌,反对忤逆父母,反对隔断骨肉之情,反对长久记恨别人。
2、宗教生活:(念、礼、斋、课、朝五功)
念,每一位穆斯林都应该念“作证词”,《古兰经》等经文。
礼,做礼拜,分为晨礼、晌礼、晡礼、昏礼、霄礼。
晨礼,(班达):从黎明至太阳升出前
晌礼,(撇失尼):从日偏至日影至到中午的两倍
晡礼,(吉格尔):从日影两倍至日落前
昏礼,(沙木):从太阳落至红霞变白
霄礼,(伙不旦):从红霞变白至黎明前
每星期五为主麻日,在主麻日穆斯林都去清真寺聚礼。
斋,闭斋,斋戒,伊斯兰历的第几个月称为“莱麦丹”月(中国俗称“斋月”。)每个符合条件的穆斯林必须在这个月里守斋戒,每天从日出前到黄昏,停止一切饮食。“斋月”每一个月要在同月封三个年头,以后往前个月份类推,一年的每个月份均会轮至。
课,“则卡提”制度是伊斯兰的重要功修(中国传统称为“出天课”),是伊斯兰的五功之一,其理要性仅次于拜功,“则卡提”这个词的含义是“纯净”或“净化”,在产权范畴里,可转化为“穷人的份额”或“慈善施舍”的意思。出纳天课的人应具备的条件:1、是穆斯林;2、个人拥有的资产达到教法规定的基数;3、财产的占有期满一年;4、除日常消费处有剩余;5、无债务;6、神智正常;7、已过成年的年龄。这样的人,不论男女,必须遵从安拉的命令,以钱折算将他资产的百分之二点五(则四十分之一)用于缴纳“则卡提”。在穆斯林执权的国家,“则卡提”由政府征收,然后分配给贫困户。在非穆斯林国家,应把“则卡提”交给穆斯林组织,如清真寺阿訇掌管,统一向贫困人发放。
朝,朝觐,是伊斯兰的五大基本功修之一,这个活动每年在伊斯兰历(祖勒·希哲月)“古尔帮”前上旬举行。每个成年的穆斯林男女,身体健康,神志健全,具备旅行条件的,一生中至少应履行一次朝觐功课。朝觐者被称为“哈吉”,功修仪式开始之前须受戒,洗漱沐浴,更换白色素质的戒服,穿拖鞋,表示敬畏真主,虔诚拜主。
三、婚嫁
回族婚姻主要由当婚男女双方决定,父母尽量负挑选之责。经男女双方同意央媒说定,男方向女方依次提打门礼、落话礼、大礼、订婚礼、聘金、娶亲礼等。打门礼:男方进女方家门,首先要拿的见面礼,为四色大礼及全羊或半羊。落话礼:经过男方第一次上门之后,男方的第二次上门,主要去向女方父母亲询问是否同意将其女儿聘给男方家的礼。大礼:在落话礼提过后,若女方同意后,男方所提的礼,在过去,由于生活水平较低,多为半只羊。现在,生活好了,就成了整羊或活羊。羊头上拴红绸牡丹以示吉庆。订婚礼:也很隆重。聘金:回族叫“卡比尼”,在结婚时,男方娶新人,在女方家作盛情招待后,念“卡比尼”时双方家长各争数目,但最后由阿訇主持议定聘金“卡比尼”数目,此时在一旁的孩童齐声叫喊“卡比尼”争得死不哈,一晚曦让过没一大”,意思是你争来争去,人家新人经过一晚曦的接触后,新娘给新郎全部让掉了,有什么可争呢?关于“卡比尼”的免让全在于新娘的掌控之中,要是让了也无需什么证人,他们俩人即可,要是不让,新郎必须在她的有生之年付清,付给的方法是:给新娘所购置的金银玉器首饰或衣服等,所支的钱都可以顶数,但要明示出来。女方也积极为女儿筹备嫁妆。嫁妆一般有金银、玉器首饰,衣服、被褥、家具、布置洞房的刺绣品等。结婚须由两位穆斯林证婚。婚期多选在星期四、五、六3天中的任何一天。结婚时男方派男女娶亲人若干名,与新郎陪客前往女方迎娶新人,女方家作盛情招待后由阿訇主持当面议定聘金(卡必尼)数目,然后念“尼卡哈”(“证婚词”)。在念“尼卡哈”前阿訇得考问新郎念“克里默团一白”(清真言)“克里默舍哈德”(作证词)否则当时阿訇句句教会并讲解有关婚姻方面的“卧尔孜”(教法教规)。阿訇念毕,“尼卡哈”后,就像大家抛撒核桃、红枣,别人抢拾,以讨吉利。获得“喜果”者,送给自己的夫人食后,预示会喜得贵子之说。自新中国《婚姻法》颁布以来,男女得先领结婚证,后由阿訇念“尼卡哈”,举行婚礼。阿訇念证婚词前,向男女双方再次询问是否愿意,得到双方肯定回答方可有效。嫁娶日亲友邻里都携财物前来贺喜,主人答谢。男方由一个陪客(伴郎)陪同,在女方家接受女方盛情招待时,新郎不能和平常人一样又吃又喝,以示风度,应该坐一会儿就走,顺便将女方家准备好的碗、筷或杯子悄悄拿走,俗称“偷碗”,表示得到新人的同时,得到了“富贵吉祥”,从此成家立业,有了饭碗。而后,新郎首先要去厨房给新娘的母亲及各亲戚阿娘长辈妇女们道“色兰”问安,感谢母亲对新娘的养育之恩。然后,娘家派若干名男女送亲人与娶亲人一起将新娘连同嫁妆送往婆家,全部嫁妆将由娘家人安装完毕,新人的舅舅要提“缘分”馍馍,不得中途落入他人手中,否则须得自己赎回,闹出笑话。婆家招待后,来客戏耍公婆及哥嫂。这时候一场闹公公婆婆的喜剧开始了,人们把公公婆婆及婆家新郎的长辈拉在院中,涂黑抹彩,浑身缀上各种材料的“道具”,翻穿皮卦,倒骑驴,净脚两片跑雪地,年轻人们喊“三天干事没大小……”不管权贵高官,都得以风俗接受大家的喜耍。
回族人晚上闹洞房,年轻人和孩子们首先闹两个“镇炕娘娘”。孩子们齐声喊:“堂客娘娘给个枣儿,不给枣儿明年养个尕狗娃儿”,“新媳娃儿给个枣儿,养个儿子养个女儿”等童谣,以示顺安吉祥。这时候闹洞房的人们也会得到相当的“喜果”或“金钱”。同时,还有经常口头传唱的闹洞房儿歌:
孩子们聚集在堂屋炕上,拍手说唱儿歌:
阿姨娘,炸油香,
炸下油香盖楼房;
楼房底下一碗水,
大姐二姐洗手来;
洗下手,白墩墩,
擀下面,滑溜溜。
下直锅里木螺儿转,
捞直碗里一根线。
公公喝了八碗,
打破了个花碗;
婆婆喝了九碗,
打破了个油碗;
新媳妇喝了一灯盏,
屙了一木锨,
叫狼狼不来,
叫狗狗不来。
泼直阎家瓦房上,
来了一帮老和尚,
老和尚念经,念了一个先生,先生舀水
念了一个尕日鬼;
尕日鬼抬窗子,
哎呦我的干腔子;
尕日鬼抬后门,
哎呦我的脚后根;
尕日鬼抬石板,
哎呦我的脚趾头;
送亲众人离后,只留两位娘家的女人陪新娘“镇炕”(称其为“镇炕娘娘”),并完成晚上铺炕、次日晨为新娘梳头的任务。婚后第二天,娘家及婆家亲友前往婆家去恭喜,婆家盛情招待,并将新娘着艳丽长礼服,头戴花冠,胸佩银制嵌有龙凤、鸳鸯、仙鹤、莲理等图案,坠许多银铃铛的“胸护”(洮州特有,“花冠”、“ 胸护”据说是明代皇室专赐给洮州回族人娶亲婚宴饰品,因临潭人来自江南,回族与皇室有一定的关系,为了显赫其地位和荣耀,专赐了银制嵌有皇室专用图案纹饰制品的。)由陪客引领与人见面,然后婆家由一陪客娘娘掌盘向客人一一讨要“拜钱”。“拜钱”数量不定,多则成百上千,少则三十五十,或赠之以物亦可,这就形成了女人的所谓私房钱一说,父母多数送掷地有声的礼物——金质或玉质首饰,以示对女儿的疼爱,更显示自己的大气。之后也有与汉俗相似的喝“试刀面”。“试刀面”也叫“嫂子面”,因此,市面上所谓的“臊子面”本应该是新嫂子切出的“试刀面”叫“嫂子面”才对。还有新娘“回门”、“座对月”等习俗。
四、服饰
回族服饰特征比较明显,在洮州地区民族服饰可分为两大流派,西道堂为一流派,其它服饰与北庄、华寺、伊亥瓦尼等相同,西道堂唯男子头戴黑色六角帽象征六大诚信,现在无几人所带。妇女头带白毛巾或纱巾。其余各寺为相同流派,男子平时着装与汉族无异,唯礼拜或有重大宗教活动时都穿传统的长衣(称“准拜”,视以呢子大衣或其他料子的长衣为多),头戴平顶白号帽。成年妇女外衣长多膝下,头戴黑盖头,年老妇女戴白盖头。成年少女与新婚妇女戴绿盖头。近年来,新婚女子流行头带丝巾,穿艳丽宽松长袍。现在多数回族姑娘和青年女职工衣着与社会流行款式趋于一致,已婚妇女已改戴护士帽或纱巾,成年男子喜留须。前面提到回族反对袒胸露乳,所以说回族服饰必须要将身体全部遮住。随着时代的发展,回族服饰在同步的发展着,现在大多数回族衣着西装革履,追随着时代的步伐,但是始终不变的是,回族大众心中的精神支柱——伊斯兰。
五、饮食
回族在饮食方面严格遵守《古兰经》的规定:饮料绝对禁酒。回族不喝酒也来源于《古兰经》,公元六二二年,穆圣和多数穆斯林从麦加搬到麦地那后,有的教徒参与当地的饮酒、赌博,有人问穆圣许不许可,穆圣以安拉的口气说:“他们对于饮酒和赌博上问你,你说,其中都含有大罪,对人都有益处,而其害处比益处更大。”他只说害多于益,但没禁止饮酒,后来,有的教徒喝醉酒后,作礼拜念错了《古兰经》,穆圣知道后说:“众归信的人哪!你们醉酒的时候不要做礼拜,直到你们知道自己所说的是什么话。”意思是说清醒了之后再作。此次,也没有禁止饮酒。后来还有教徒饮酒,而且饮醉后彼此斗殴,打破了头,结下了仇,此事告到穆圣处,穆圣才采取了严厉的态度,因为当时伊斯兰教处于发展初期,人少势弱,内部团结很重要,于是穆圣下令禁酒,以安拉的名义说:“众归信的人们哪!饮酒、赌博、拜象、求签只是一种秽行,只是魔鬼的行为,故当远离,以便你们成功,恶魔唯愿你们因饮酒和赌博而互相仇恨,并且阻止你们纪念安拉和谨守拜功。”自后,就形成了回族人不饮酒,设宴不摆酒的风俗习惯。所食肉类,以牛羊肉为主,鸡鸭兔次之。禁食猪肉及骡、驴、狗、黄鼠、猛禽、面目丑陋的冷血爬行动物。除此而外,还忌食血液、自死的、及圆蹄倒嚼畜类的肉等等。回民为什么忌食猪肉呢?伊斯兰教认为:猪是畜类中最丑笨的牲畜,性贪图,好淫乱,最懒惰,最昏迷,喜吃脏东西,喜居污秽坑,到处便溺,不辨香臭,实属不洁之物,因而不能食用。有即猪头味寒,且藏有寄生虫,食后闭血脉,生赤痢,弱筋骨,易暴肥,虚人肌肉,损人健康。猪肉给人传染疾病的媒介,不论接触和肉,都会染来多种疾病……
公元七世纪,穆圣创立伊斯兰教时,沿袭阿拉伯人的习俗,大约在伊斯兰教产生前一千二百多年,居住在地中海东岸的犹太闪米特人,从公元五世纪就开始编写他们的圣书《旧约》。书中规定:“在地上一切走兽中可以吃的,乃是这些:凡蹄分两半,倒嚼的走兽,你们都可以吃。……猪因为蹄分两半,却不倒嚼,就与你们不洁净……”穆圣创立伊斯兰教时沿袭了阿拉伯人的习俗,适应阿拉伯半岛的客观经济条件,把猪肉作为禁食物列入《古兰经》中,以安拉降示的名义禁止食用。从此,不食猪肉就成为伊斯兰教的戒律。
不食血液是一种古老的禁忌,不始于伊斯兰教,也不始于或先于伊斯兰教产生的犹太教。不食血液的原因远古有许多说法,但最直接的解释,现代医学证明,从血液中可以查出人祸动物的疾病,因此动物的血液里潜藏着许多病因,所以不能食用。又一说法是原始人见到动物或人流完血液时生命就会结束,因而产生了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生命即所谓灵魂全身在血液中,血液外流时生命随着血液离开了人或动物的肌体,导致了生命的结束。而灵魂被认为是神圣的,吃血是一种渎神的行为,因此,禁食血液这在《旧约》中也有记载。后来,伊斯兰教也禁止吃血,并定为教律。
不吃自死动物的肉,伊斯兰教认为,万物皆属安拉,生死者由安拉执掌,宰牲前要念颂“太斯米”即“奉安拉之命,安拉至大。”以表示该物归真主,未念“太斯米”而宰的动物不合乎教法,视其肉为污秽,故不可食。此外,自死的动物血液没有流出,也应理解为其肉不可食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食用的牛羊等动物,一定要诵念安拉赞词回族有经训的男子屠宰,否则不能食用。
在洮州地区,回族相比别的民族在饮食方面非常丰富,食品多以面类为主,有蒸模多以花卷为主,锅巴、擀面条、锅盔、机器长面、醪糟、水晶包子、甜醅、酿皮,在节庆的日子里还会做油炸类食品,如撒子、油香、秋叶、蜜撒;另外还有糕点类,如糖饺子、奶糕,哈里哇;最香的要属麦子饭(将大米、小麦、果谷类、粉碎脱皮后混入各种调料,肉类等煮成粥共食)。
拌汤:将面粉撤入水中和洋芋等煮成糊糊状的汤饭。
焪锅:于圆形铜铁容器中放入发面,埋进炕洞或烤箱中烤成的厚馍。
贴锅钯:在平敞尖底铁锅里底部放上适量的水将酵面制成的面团贴至水位线以上,半蒸半烙而成的青稞面烙饼。
麦索:青棵籽粒饱满后未黄时蒸熟脱壳在推磨研制而成强索状食物。
股儿:把面拧成2股以上条状扁平的油炸食品。
酸菜:把各种蔬菜发酵制成的酸味清火菜。
旗花汤:手擀切成菱形的碎面叶。
撒子:将酵面条搓撵拉长细,盘续成的油炸食品。
油香:将酵面作成直经约为20cm左右中间有孔芳香可口的油炸食品。
秋叶儿:将酵面的二分之一里放上红糖清油,另二分之一里不放其他原料,两样卷和切成片状,制成枫叶型有图案的油炸点心。
油棋子:将酵面切制成杨桃形状的甜面点。
糖饺子:酵面皮、羊脂、白砂糖、核桃仁、葡萄、芝麻等做馅抱制成三角菱状的小蒸包子。
哈里哇:面、清油、香料等在模具里压制而成蒸熟的甜点。
奶糕:牛奶、鸡蛋、白砂糖、香料盛在碗里蒸熟的奶酪。
六、经贸
临潭,古称洮州,自古以来是通往川、青、藏地区的交通咽喉之地,既是历史上汉藏贸易的主要商埠和集散地,素有“茶马互市”之称,更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边睡重镇。
自唐时期,临潭县处于“唐蕃古道”要充,是四大茶马司之一。尤其是“洮阳古道”开通后,带动商业贸易、物资交流和市场的形成,使临潭逐步发展成为陇右商品集散地和汉、回、藏贸易的枢纽。至宋、元、明、清后,在“茶马互市”的影响下,临潭回族对本地方的私营商业起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明清时期,“善商贾”的回族人在临潭县聚居,市场更趋繁荣。
自明朝中叶以来,洮州回族就自发地组织盐帮到青海省的茶卡盐湖驮盐,到1953年为止持续了四百多年,现在,临潭回族主要做生意遍及全国各地,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及全国各大城市。青藏高原大多在四川、青海、西藏、云南等地,还有国外如美国、沙特、巴基斯坦、卡塔尔、尼泊尔等国。
七、工艺美术
临潭的民间刺绣称为洮绣,洮绣既有历史的积淀,又有各民族的文化基因,临潭的回族姑娘,从小就学习刺绣(俗称扎花儿)技艺。回族洮绣多为植物花纹,几何图形为主,主要针法有:平针、参针、挑针、翻针、长短针、空实针等;绣法有:错针绣、网底绣、镇针绣等,样式有:剁花、盘花、贴花、拼花等;不同对象不同针法,不同纹样有不同绣法,不同材实施以不同的样式,还要学会色彩搭配,要对比强烈、鲜艳绚丽。刺绣的部位除多在幼童帽子、围裙、肚兜、鞋面等处及枕头、针插、荷包等除外,还有各自地需求,多在坎肩、鞋面、耳套、门帘、坑围、被罩子、信插、围腰、拉锦、被面、头巾、窗帘、沙发套,壁挂等处刺以花朵、鸟雀,还另有“经文都哇”“克拜”等。
八、语言文化
穆斯林按理来说,都应该学习并且要会说阿拉伯语,但是在中国会阿语的人并不多,这一点非常令人可悲。
在临潭,穆斯林有60%的懂阿语,可以说是有一点成就感了,但是,临潭的穆斯林不仅会说阿语,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懂藏语,这是因为临潭地处甘南藏族自治州,汉回藏混住的地区,在这样的环境下,回藏之间通过贸易等方式,互相了解,互相学习,促成了临潭的穆斯林大多数会运用藏语。
除了阿语、藏语就要属大家熟知的汉语,临潭汉语方言由于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熏陶影响,其与通话的语法有些不同,还有对事物的称谓也有不同,如称太阳(阳婆、日头),云:(云彩),彩虹(虹gang),下(ha)雨,闪电(火闪子),地垄(垄杆),燃料(架火的),去年(年时),昨天(夜来个)天空(阿斯麻年)等等。在句法方面,大多将“把”字宾语提到动词之前,如“我把书看完了”“他把饭吃了”,不用“把”字将宾语提前,如“我哥哥婚结了”,“他钱花了,人得罪了,真是吃了亏不讨好!”还有将“很”程度副词,中间加结构助词“得”变成补语,如“工作很认真”说成“工作认真得很”等。还有,很多谚语反映了很多临潭各民族的生活现象,如:“云跑东、日头红、云跑南、水翻船。云跑西,泡死鸡,云跑北、晒成灰”。“头九硬、二九软、三九四九冻破脸,瞎五九、冻死狗、六九出门要袖手,七九、八九走路各个撒手,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等。
评论:
临潭县回族的生活习惯与中国穆斯林乃至世界穆斯林大致是相同的,但是由于临潭回族所处的地域、文化、环境的不同,造就了这个民族在这一地区的一些风俗习惯和文化修养有别于其它地方的穆斯林,使其显现出一种另类的美,但是它始终保持着一种含蓄、庄重的风格,源自于他们自始至终的信仰——伊斯兰。伊斯兰是每一个穆斯林的标尺,回族在发展中放弃了自己的母语,而选择了汉语作为民族的共同语言,没有界限清晰的共同地域,也没有同一的共同经济生活,只有在伊斯兰文化制约下的共同的心理素质才是回族形成的重要标志,也是回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力量,况且心理素质较之民族形成的其他要素而言,他是最难把握和“量化”的心灵深处的精神状态,它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着微妙变化。然而,临潭是历史上汉藏“茶马互市”的重镇,全具,14.85万人,回族有2.3万人,占总人口的16%。在这个藏回汉杂居,经济落后,群众生活困难的国家级贫困县中,回族这个在人口方面处于弱势的群体,在本地区经济相对处于强势,在文化上尤其是在县城地区占据着前卫。
通过这次“习俗文化”的调查,不仅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我们这个民族在历史进程中是不可忽略的一种精神,如象立足于我,兼容并蓄,灵活多样的文化适应和从不主动功击其他优秀文化的心理;回族群体意识中以“抱团”心理为基础的高度民族凝聚力;推动回族社会发展的“千里不持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认同意识;愿意与其他民族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经济,同舟共济,并肩作战的依存心理;伊斯兰教是回族人民的精神家园,对回族社会从多方面起着控制作用,使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有了良好的心理基础;“从国是天命”的国家意识和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适应于市场经济激烈竞争条件下的经济意识;仁爱孝悌,从善弃恶的伦理道行心理;传统而又革新的风俗习惯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坚持和发扬的民族素质中优秀的一面。
然而,在调查过程当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回族,尤其是临潭地区的回族在很多方面有很多劣根性,这种不利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方面,使得别民族畏而远之,同样值得我们深思。如,屡见不鲜的“窝里斗”,教派的存在是正常的,但因之而引起族内矛盾迭起,冲突不断,则是不正常的。在教派门宦相对集中的临潭,人们习惯用“派”的眼光审视周围的人和事,不问族不族,只问派不派,极端情况有时也时有发生,因为教派门宦的不同,出现较为激烈的矛盾,以致于两坊之间宣布断坊、断婚,弟兄相驳,亲戚疏远,甚至酿成惨烈的流血冲突。
小商贩式的经济观念。小商贩式的经济观念,不仅对回族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对回族的深层文化产生着更多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影响的表现是很明显的。在各地可以看到,许多的回族穆斯林在做生意时非常精明,但是往往失之于个人的或局部的小算盘,或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眼光;在待人接物方面锱珠计较,缺乏大的胸怀与气量。这种重功利、顾眼前,甚至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小贩意识,使回回缺少应有的气度和魄力,缺乏高瞻远瞩,从长计议的胆略;有时只会损坏民族形象,让人痛心。小商意识,教派之见已成为影响和困扰回族社会向前发展的两个最大的心理障碍。它使回族的发展受到限制和削弱,乃于积贫积弱。
狭隘的教育心理。首先,我们先听一段普通农民有关教育的意识深长的心理独白:“书吗念上些是好哩,怕的是念得不认主哩。念书走给的不是没有见过哩;念得狠坐了个帆布棚棚(吉普车),念得囔大骑着个叮铃铃,可有那一个里里外外是个穆民呢?哪一位你敢指望他维护祖祖辈辈的教门哩;咱家没下场,不求哪些个虚充的事情,咱家养的娃,哪怕他大字不识一个,但若他守住了念想,不坏了伊玛尼(准则),到了末日,拉上那些帆布棚坐下的,叮铃铃骑下的给一比……准在那个时辰是个凄惶呢。”这就是回族穆斯林对待接受传统教育的态度,它在临潭回族农村地区是比较普遍的,他们宁愿落伍也不愿意唯恐失去信仰。这种狭隘的心里认识,阻碍了教育的发展,民族的进步。其实念了书的人,也没有个别人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也没有失去穆斯林的根本,相反他们由于知识的增进,越发地对优秀的理论认识的更清楚,更完善了。在增加知识的同时提升了个人人品素质,使得他们的后代在接受教育、为人处事、道德修养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更自觉地提升了对伊斯兰精神的深刻认识。崇尚教育,提高民族素质的氛围已经形成。近年来考取高等院校,甚至出国留学的学子络绎不绝,这是一个民族进步的象征。
面对二十世纪新纪元,对于回族在新的挑战、新的机遇面前,调整心理,规范行为,场长避短,知难而进,与伟大时代同时阔步前进,无疑具有警示和动员作用。
参考文献:
1、临潭县志编纂委员会,《临潭县志》,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
2、叶海亚·艾麦利克,《伊斯兰学》
3、马广德,进进回回心灵世界,《探索》,临潭县穆斯林教育基金会,XX年
4、敏生华,古洮州的回族盐帮,《探索》,临潭县穆斯林教育基金会,XX年
5、《礼拜必读》
6、丁俊,《伊斯兰文化巡礼》,甘肃民族出版社,XX年
7、王锡龄,《中华风情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