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汇报书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范文 > 社会报告 > 调查报告

进城调查报告(5篇)

发布时间:2022-10-15 18:46:05 查看人数:76

进城调查报告

第1篇 关于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调查报告

加强社区建设,是首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按照庆林同志的要求,在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的具体指导下,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对城市社区建设工作进行了调研。先后与八个城区的领导同志交换了意见,同十几个街道和居委会进行了座谈,实地考察了一些社区服务中心、卫生医疗站、居民图书馆,听取了市民政、公安、财政、文化、卫生、市政、园林、规划等部门的意见,分析研究了上海、南京、武汉、沈阳等地社区建设的经验,向清华、北大、人大和市社科院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咨询,并研究了国外的社区理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报告。

一、社区建设的现状

当前,首都城市正处于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整个城市的组织结构和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从政府层面来看,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发展,各级政府转变职能、转变工作方式,按照政企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逐步把应当由企业和社会承担的职能剥离出来,大量的服务性、技术性工作向社会聚集。从企事业单位层面看,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企事业单位逐步成为市场竞争中的主体和独立的法人实体,原来承担的大量社会职能逐步剥离出来,职工开始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从社会组织层面看,城市的外来人口急剧增加,社会组织发展迅速,社会结构愈趋复杂,居民对生活方式多样化、个性化的追求和对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越来越高。长期以来实行的以单位管理体制为主要特征的高度集中统一的社会管理方式难以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新形势。

为了加快首都城市现代化进程,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途径和办法,不断加大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从1986年开始,提出发展社区服务事业的第三,缺乏自主,监督不力。一是尽管社区普遍建立了居民代表会议制度,但缺乏规范。代表会议能够决定什么问题,决定的问题由谁落实等都不明确。二是居民对政府部门的工作,特别是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管理不到位、服务质量差等问题的意见和要求,难以得到解决。三是社区工作缺乏自主权。往往是

上级要求做的居民没有需求,居民要求做的上级又不支持。由于政府部门对社区统得过死,管得过细,致使一些社区缺乏独立自主开展工作的能力。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说,是城市基层基础工作体制、机制还不能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从而严重影响了城市基层基础工作的加强,制约了首都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步伐的新形势下,解决存在的问题,实现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社区建设,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三、推进社区建设的基本思路

社区建设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新事业。推进社区建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城市组织结构、第一,明确社区的定位。社区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基础层面和重要依托,是“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的社会基础与服务对象。推进社区建设,就是要理清城市管理体制中社区层面的管理体制,通过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区组织体系、适应城市管理现代化要求的社区管理体系、适应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要求的社区服务体系,构筑党和政府在城市工作的新平台,形成与区、街体制相配套的社区管理体制和治理模式。就是要抓住区、街、社区三

个不同的环节,使政府工作层面与社会基础层面既各司其职、各显其能,又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从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确保城市运转实现良性循环。要通过社区这个平台的建设,进一步理顺各种关系,务实城市管理的基层基础工作。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解决城市管理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通过社区建设,更有效地发挥居民依法自治的作用,推动基层管理体制由行政化向法制保障下的社区自治转变,巩固党和政府在城市工作中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通过社区建设,更广泛地动员社会力量,合理配置和整合社会资源,提升城市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满足城市发展和居民群众的需求;通过社区建设,实现城市基础层面运行有序、充满活力,促进首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为早日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第二,合理划定社区范围。按照中央23号文件精神,社区界定为调整后的居委会辖区。在前一段的试点中,有的区采取了合并居委会的办法,有的区采取了在原居委会基础上建社区的办法,也有的区采取了不并居委会,通过建立联席会的形式解决居委会内资源不足的问题。我们认为,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是否需要调整居委会的规模,既要考虑到历史的因素,也要充分照顾到当前的实际情况,总的看,一要便于管理和服务。便于整合社区资源,便于居民自治;二要考虑到地域性和居民的认同感;三要注意尊重居民委员会和群众的意愿。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居民认同感为纽带,涵盖居民和驻区单位的新型社区。由于各区的情况不同,一个区内各街道、居委会的情况也不相同,科学合理地确定社区,只能从实际出发,不能搞“一刀切”。新的建成区规模可以适当大些,老城区受条件所限规模可以小些,特殊的地区也可以划定在原有居委会的范围之内,全市不必强求一致,各区也不必强求一致。在前一阶段,各区县在探索划定社区范围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形成各具特色的几种模式,如朝阳区是在合并原居委会辖区的基础上重新确定社区,西城区则基本把社区范围限定在原居委会辖区。这些做法都是基本符合这些区实际的,应给予充分尊重。

第三,加快构建新的社区组织体系。社区范围确定后,要加快社区组织体系建设,在社区内建立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自治组织为主体、各类社会组织充分发育的新型社区组织结构,形成在党领导和政府指导下的、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组织民主自治功能的、

广大居民自愿参与的社区组织体系。一是要扩大党组织的工作覆面。要通过建立健全社区党的组织,把社区内流动党员、各种新经济组织中的党员组织起来,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发动社区单位和居民参加社区建设,使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更好地落实在基层。二是构建社区自治组织,特别是建立社区代表会议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在不违反《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基础上,按照民主自治的原则,把社区内的居民、单位组织起来,通过建立协调机制,加强社区居民、驻区单位之间的协商协调,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凝聚、调动起来,共同建设、发展社区。三是逐步健全社区的治保组织、服务组织、志愿者队伍,使社区的各项工作都有人管、有人干。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和动员工作,引导社区居民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意识。踊跃参与公益性、福利性、群众性活动,开展各种自助、互助的社区志愿服务,推动社区建设健康发展。

第四,创建新的社区体制和运行机制。社区建设不是对原有居委会体制的简单修补,而是在更深层次、更大范围上对城市管理体制的调整和改革。因此,必须对传统体制进行改革。一是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各级政府都要积极推进权力下放、重心下移,促进管理职能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行政指令向具体指导、下派任务向积极扶植的转变,把主要精力放到搞好公共服务上来,更好地强化基层、方便群众。街道办事处要切实负起对社区建设的规划、指导、组织、协调的职能。积极创造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居民积极参与的社区建设新局面。二是积极培育和健全社区民主自治机制。要在社区内推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逐步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通过制定“社区章程”和“公民公约”等行之有效的方式,确定社区成员在社区中的主人翁地位,拓宽居民参与管理、民主监督的渠道。要引入“下评上”、“民评官”的形式,建立健全社区民主监督机制。三是引入市场机制发展社区各项事业。要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企业运作、百姓受益的思路发展社区事业。要研究制定政策,改变单纯靠政府推动各项事业的老办法,调动多元投资主体的积极性,运用多种形式发展社区事业。鼓励有实力、有信誉的大中型企业参与社区事业,鼓励发展居民自办的股份合作制服务企业,鼓励下岗职工兴办个体私营企业。要积极探索服务设施共建、社区资源共享的路子,引导社区成员单位把已有的服务性设施向社会开放,由开放发展到与

社会联办,再过渡到以社会兴办为主,逐步形成社区服务业资源共享、加快发展的良性机制。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把过去经营不太景气的小旅店,经过改造,引入民营经济经营,开展养老服务,效果很好。各街道这样的卡拉0k厅、小饭馆很多,都可以改造成社区服务的资源。

第五,突出社区建设的工作重点。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尽管社区建设工作任务很多,但人民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是要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秩序,有一个方便快捷的服务体系,有一个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有一个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区建设应结合群众的这些愿望和要求,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突破:

一是全力维护社区的安全稳定。要在构建新的体制上下功夫,重点是搞好专群结合,开展群防群治。要建立健全以公安部门负责、政府专业管理与社区二是要大力发展社区服务。重点是完善服务设施,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满足社区成员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要拓宽投入渠道,建立和完善市、区(县)、街、居四级社区服务设施和信息网络,规范整合服务机构和服务网点。要继续重点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失业人员的就业服务、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投资入股、合作经营等形式,拓展社区服务,在社区内形成社会福利服务、社区互助服务与市场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多类型多层次广覆盖的社区服务网络,逐步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托、孤有所抚、残有所助、贫有所济、难有所帮。

三是要发展社区卫生。建立和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组织,抓好疾病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

第2篇 关注进城农民工调查报告

今年暑假我很荣幸的参与了我们学院暑期实践的重点团队。我们的主题是关注进城务工人员的人际交往关系。我们的实践分为三部分:问卷调查,工地实践,与工人联欢。

七月12号,我们社会实践的第一天,我们来到苏北市场那边做问卷调查。让我们很感动的是那些叔叔阿姨都很配合,即使有些年纪大一点的不认字的人,他们甚至愿意听我们一字一句的读给他们听,然后再完成问卷。因而半天我们就完成了调查。下午半天我们将数据整理出来,形成了总汇。

这个暑假的开始意味着真正的考验来了,我们要去工地,真刀实枪的干活。我生平第一次以一个劳动工人身份走进了工地与可爱农民工们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那层久违情感从进入工地伊始就被触发。亲切熟悉的热情和父辈汗水以及钢筋黄砖混泥土告诉我:此刻我属于这里。上午,我们的工作是拆钢管并把它们运到上面堆起来。说干就干,我们一字排开,挨个传递,我们配合的天衣无缝。我们的高效率让那些师傅们看的很开心,不住的夸奖我们。中场休息咯,我们去找师傅们聊天。师傅们很憨厚,更多时候他们愿意以笑容来达,他们笑眯着为我们示范,他们笑眯着给我们指点,他们笑眯着在一起聊天。他们没什么可以计较与争辩,因为他们与世无争最大愿望莫过于家庭平安健康和今年能多带点钱回去。下午,我们换了工种,两人一根大概五米的长钢管,将它们从下面抬上来,我们走的是临时搭的木板,晃悠悠的,有客家小吊桥的感觉。就这样一直扛啊抗,我们搬完了一大堆钢管。回去的时候大家都累趴了,吃饭的激情都没了。

七月14号,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的最后一天,我们与工人叔叔们办了一个小型的纳凉晚会。大家各展身手,歌声飘扬,掌声不断,工人叔叔们也很积极参与到我们中间来,与我们共歌。最后,照相机将我们的笑脸印刻。

三天的实践很快过去了,然而留下的却是可以让我们受益终身的东西。我以善用专业知识,增加社会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丰富暑假生活为宗旨,利用假期参加这次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社会实践中检验自我。这次的社会实践收获不少。

一.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经过第一天的卷面调查让我认识很多的人。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的。以前实践的机会不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更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这样你才能更好的做好工作。

二. 在社会实践中以及以后的工作中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如果你没有踏出那一步,那你永远走不出去。

三. 在社会中要克服自己胆怯的心态。自己觉得困难挺多的、缺乏社会经验等种种原因往往使自己觉得自己很渺小,自己懦弱就这样表露出来。例如在工地上搬钢管的时候,我们都很累,但没有一个人说出来,因为一旦说出口,我们就胆怯了。所以应该尝试着克服自己内心的退缩。战胜自我,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有勇气面对是关键,如某个名人所说: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 8090不是懒散的一代,我们有我们独特的风采。

四. 在工作中要不断地丰富知识。知识犹如人体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即使那些知识与你的专业或就业没有多大关联或者压根没有帮助,但我们既然学到了,那么总有用到的一天。

在调查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一,本人的人际交往的能力还欠佳,这还应在日后的日常生活、交际中有待加强和学习。

第二,缺乏社会经验,在为人处事方面尚还不太成熟,处理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往往有时不得当。

第三,不够坚定,缺乏持恒性,容易泄气。

最后,很高兴能有这个实践的机会,虽然只是短短的三天,但我觉得挺充实的,至少让我的暑假过得有意义。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得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会就已体会社会更多方面,不要以单纯的想法去理解和认识社会。而是要深入地探索,为自己的未来打好基础,在学校学会更多的书面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好好利用知识进行运作。真希望以后能再有这样的机会,也希望我们学校以后能有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去参加这样的社会实践吧。

在这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中,系领导和老师对我们的支持是不可忽视的。正是系领导和老师的支持,才使我们多了一次与社会充分接触,增强了社交能力及实践能力的机会。实践活动的成功,为我们下一次实践做了较好的铺垫,也为我们学院以后的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打下了坚定的基础。此次社会实践,真正地填补了我在课堂上所没能学到的空白,真正增长了我的社会交际经验。一个人可以没有渊博的知识,但绝对不能没有社会交际的经验和能力,这也是我此次实践体会最深的一份心得。

第3篇 来自一线的调查报告:山民进城还缺啥

火红的灯笼、金光闪闪的对联江西省修水县城以西的良瑞小区洋溢着迎新的喜庆。不同的是,赶在春节前搬到这里的两千多居民,都是在深山里住了几十年的山民。

去年以来,江西推开整村搬迁移民扶贫和城乡一体化相促进的扶贫路径,计划把100万居住在地质灾害区的山区贫困群众集中搬迁到生产生活有保障的县城、乡镇和中心村。新年到了,山民进城了吗?进城后遇到什么新问题?腊月二十七,记者走进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修水县,看看山民的新生活,听听他们的新期待。

看山的心情不一样喽!

过去一下大雨,山里待不得,没人敢在家里住。现在不怕喽!晏治词站在良瑞小区一楼的商店里大声地说。他是修水县大椿乡大湖村的老支书。一个月前,他告别半山腰的老屋,搬入移民集中安置点良瑞小区的新家。

修水是江西国土面积最大的一个县,地处湘鄂赣三省九县中心,是秋收起义的重要策源地。深山之中的大湖村距离县城70多公里,村民散居在山上,人均只有两分田,许多老人一辈子没进过县城。因为条件恶劣,198户村民有一半陆陆续续不再住山里,要么在山下租房,要么举家外出打工。

晏治词掰着手指头说:我们山上有六难:行路难、就学难、就医难、耕作难、增收难、娶妻难。这也是修水12万贫困人口的生存状况。

按县城、乡镇、中心村三级梯度集中安置方案,修水县启动了良瑞小区等3个县城和20个中心村的移民集中安置点建设。整体搬迁扶贫和就地搬迁扶贫,投入比是1比6,而且还把农民上学、看病、找工作等几难一揽子解决了。修水县扶贫办副主任赖波平解释说。

今年元旦过后,600多户山民陆续搬进了第一个建成的良瑞小区。黄昏时分走进小区,整齐划一的83栋六层高楼房映入眼帘,处处张灯结彩,一层商店灯火通明,装修声音此起彼伏。

你们看,推开家门还能看见山,不过现在看山的心情不一样喽!晏治词指着不远处的山笑着说。

山民进城难不难?

阮军华没有种过田,不到二十岁就在县城搞汽修。他的父亲阮国强则大半辈子都和农田打交道,心里多少还惦念着山里的二分地。原来住的土坯房已经拆了,要复垦,然后和村里其它山地一起整体流转。山上一亩田每年顶多六百斤粮食收成,养不活一家人。

阮国强在山里住的时候,除了种田就是帮村民修理农田器具。一个月前,父子俩都在县城工业园区的一家玻璃厂找到了新工作,父亲做保安,儿子当司机,两人加起来一个月收入4200多元。眼前我家想的就是赶紧还清买房借的钱。

进城怎么养老、怎么看病、怎么上学?山民们搬了家,心里的问题还不少。修水县副县长张立军说,移民的养老保险和医保可以城乡互转,养老金的标准可以由原来的每月55元提高到200元左右。小区里建有幼儿园,阮军华两岁的儿子有了新去处。专为小区建设的修水八小也完全可以容纳这里的孩子入学。

过了年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工业园区的企业在小区广场开个招聘会,让更多的山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满意的岗位。张立军说,工业园区、周边五个商品市场以及小区内部的保安、保洁可以提供两万个工作岗位。

山民变居民还缺啥?

进城后不遵守红绿灯、希望公交车就在家门口停、不习惯垃圾装袋当了大半辈子山民,一朝成市民,还真有些陈奂生进城处处闹笑话。

山民们一入住良瑞小区,人人都拿到一本大红的入住手册。手册里一幅幅漫画,都在告诉山民怎么在点滴中做个文明新居民。以前他们在深山单家独户,现在变居民群居了,还有些不知所措。为解决移民们碰到的困惑,张立军每天都要去良瑞小区转上一两次,入住培训会开了好几场,教山民怎么当居民。

不仅山民进城要有新适应,政府工作也遇到一些不适应的难题。赖波平说,在将移民搬迁工作和城乡一体化相结合的过程时,还面临一些政策资源分割、难以整合使用的困惑。比如山区特困户住的是土坯房,算是危房。但危房改造资金的使用规定,原址重建才能享受资金补助,异地移民搬迁严格说不能给补助。赖波平小心翼翼地建议说:这样的政策和现在的新形势已经不相适应了,能不能改改?

第4篇 关于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问题,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而出现的。自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发生了几个显著的变化:一是进城务工人员规模越来越大;二是家庭式流动的比例越来越高;三是随父母进城的孩子已经成为第二代移民,他们生存在城市的边缘,流动是他们的生存状态,边缘是他们所处的特殊的位置。预计到将有3亿流动人口涌入城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日益突出,并且已经成为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的一个难点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xx年x月x日至x月x日,市政协文教委组织部分委员就此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委员们听取了市教育局、公安局的情况介绍,走访了朝阳、绿园、宽城、南关、双阳等5个区的部门,并以座谈形式与进城务工人员面对面交流。还深入到光复路市场、永春批发市场与务工人员进行访谈,在永春批发、正阳街装潢市场作抽样调查,发放100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调查问卷》。通过调研,委员们与各层面人员座谈、走访达三百多人次,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和思考。

一、xx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我市进城务工人员的逐年增多,市区教育局在没有相关政策和财力支持的情况下,本着贯彻《义务教育法》的精神,积极挖掘现有教育资源和潜力,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基本上解决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

1、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情况

目前,xx市市区中小学生248.230人,外来人口学生数占全市中小学生总数的9.12%。外来人口中,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龄未成年人的总数为22.637人,就学率为98.7%,基本都在公办学校就读,也有一部分在私立学校就读。

据各区教育局对xx年6月底情况的统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我市各区就学的情况如附表:

区 名 全区中小学生总数 其中就学务工人员子女 合 计 占全区中小学生

的比例数

初中学生数 小学学生数

南关区 28.611 163 245 408 1.42%

宽城区 42.530 869 3.475 4.344 10.21%

朝阳区 21.965 125 470 595 2.1%

绿园区 34.547 1.802 3.691 5.493 15.9%

双阳区 45.158 27 235 262 2.6%

二道区 45.860 3.308 845 4.153 9.1%

以上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人数仅为学籍统计数字,还有相当一部分务工人员子女尚未办理转入手续,实际入学人数远比学籍统计的要多。从各区数字分布与实际调研,我们可以看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相对集中于绿园区和宽城区。而这两个区中,大多集中在城乡结合部。如绿园区的126中学和28中学均为远郊,集中率较大,分别为46.9%和11.7%。同时,从这些统计数据,我们又观察到一种情况:务工人员子女的小学就学率比较高,而中学入学率相对较低。

2、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管理情况

目前,我市教育部门制定了《xx市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就学暂行办法》,并采取了5项具体措施。一是坚持按标准收费。各级教育部门对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与本市跨区学生同等对待,并按物价局规定的标准收取寄读费。二是坚持在全日制公办学校就学。以流动人口所在地的公办学校接收,随时插班跟班就读。三是坚持就近入学。按户籍管理规定,在临时户口所在社区按相对就近的原则分配到指定的公办学校(不含改制校、民办学校)入学。四是坚持同等待遇和同等权利。流动人口子女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与本地学生一样参加评优、评奖和入队、入团,以及参加各项校内外活动。五是单独建籍、单独管理。建立临时学籍跟踪管理制度,实行单独造册,统一管理,进出有记载有手续,定期上报。对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经考试合格的颁发证书。

3、公办学校接受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收费情况

一是除一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交择校费上改制学校以外,其他子女均按国家规定的标准,由学校和家长协商收取相应的寄读费。二是对部分确实因经济困难而无力支付学费的,适当降低标准,减免就学费用。三是对极少数连生活都难以为计的特困生,采取党员、领导包保制等措施,确保他们接受义务教育。

二、存在的问题

由于进城务工人员流动性大、分布不均衡、区域较广泛等特殊性,给教育教学管理带来很多困难。

1、户籍管理与学籍管理相脱节

由于进城务工人员没有户口,没有固定居住地,入学后根据家长的工作变化随意流动,有的来了不办转入手续,走了也不带学籍,或人在学籍不在,或学籍在人不在,容易造成学生流失,这给各学校学籍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2、挤占教育资源

目前,我国城市现行的义务教育费用基本由各级政府负责,务工人员子女离开本地后,由于其义务教育费用没有根据务工人员的就业流向在地区间划转,而务工人员就业所在地的城市财政又没有包含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经费,这无疑就挤占了城市学校的教育资源,造成接收学校的教育经费不足的压力和负担。

3、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由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随意性大,随时插班跟班就读,影响教学进度;二是造成就读学校的班额过满,使部分城郊学校基础设施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三是有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合拍,还有的来自外省,教材不一致,学习态度不同,学习习惯不适应,无法与所在学校同步,总体上也拖了各区和学校教育质量的后腿。

4、政策难统一,收费难把握

目前,省、市没有关于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专项法律、法规或政策规定,教育部门及学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无法可依。务工人员层次不同,经济收入不等,造成择校能力和标准不一,使学校很难把握收费标准。而物价、财政、教育局纪检等部门检查比较严格,势必出现因收费标准不等问题而被罚款。调研中反映,目前仍执行1986年的收费标准,寄读费过低,学校入不敷出。

5、调查问卷进城务工人员反映的问题,如附表:

调查场所 发放

问卷数 回收

问卷数 外省市务工人员填卷数 本省务工人员填卷数 本地区务工人员填卷数 集中反映的问题

永春批发市场 50 46 14 9 23 收取寄读费标准不一,差异较大,普遍偏高

正阳街装潢

材料市场 50 44 20 9 15

三、意见及建议

第一,坚持与时俱进,未雨绸缪。虽然我市各级教育部门在政策依据和财力不足的情况下,暂时解决了目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困难,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务工人员将涌入城市,其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亦必将成为突出矛盾,解决不好将演化成社会问题。因此,建议政府要立足于城市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结合xx市的实际研究部署教育发展战略,立体思维,超前谋划,切实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

第二,增强综合管理功能。公安、物价、工商、计生、社区等部门与教育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多位一体、齐抓共管的教育管理网络。市政府对此加强组织和领导,明确责任,统筹安排,研究措施;教育部门要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作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的内容,合理安排,制定计划,协调、督促、指导招生学校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接收工作和教学工作;公安、民政、计划生育部门负责务工人员子女的认定、登记,向教育部门提供情况;财政部门协调安排接受就学学校必要的经费;计划部门将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列入城市社会事业发展计划,并对接收务工人员子女较多的学校给予优惠政策;物价部门与教育部门等制定有关收费标准并核查学校收费情况。

第三,广辟新的教育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多元化投资办学,是现阶段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最合适的选择。建议各级政府以更开放、更全面、更务实的态度,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务工人员子女较为集中的城乡结合部创办务工人员子女学校。

第5篇 有关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城镇化跨越城乡分离、“自我造城”的传统老路,在经济转型与体制转轨交互作用下逐步走向与化解“三农”难题相结合的新路。江苏的实践启示我们,城镇化必须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必须把化解“三农”难题作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中之重,把“减少农民、致富农民”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重点,从而从“化”字上科学把握转型方向,加速离土农民市民化和留乡农民富裕化的进程。

江苏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会课题组用近一年时间,先后赴苏南、苏中、苏北部分市、县、镇,就江苏省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根据所获第一手材料和来自省有关部门的全省性资料,经过综合分析和讨论研究,形成本报告。

江苏城镇化进程的历史回顾

改革开放后,江苏城镇化改变了以前起伏和停滞的状态,在持续较快发展进程中逐步迈开转型走新路的步子。回顾这个过程,大体有四个演进阶段:

第一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契机,农村城镇化获得突破性大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村村点火、乡乡冒烟”的乡镇企业带动了百万农民向非农产业大转移,创造了举世闻名的以农民办工业、“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为主要特征的苏南模式。受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带动,全省形成“小城镇,大发展”的格局,建制镇由1979年的115个增加到1989年的392个,并催化了无锡、常熟、江阴等县域经济的强劲崛起,新兴中小城市相继成长,城镇人口由874万人增加到136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由1979年的15.46%上升到1989年的21.56%,10年间上升6.1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61个百分点。有了非农产业的乡镇工业,又有了生活条件较好的小城镇,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这是苏南农民“造城”开始,为全面推进江苏城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借助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动力,开发区与城市发展相结合,推动城市化上水平阶段。

浦东开发开放,江苏主动呼应,对外开放从沿xx市到全方位展开,一批开发区、工业园区脱颖而出,这种快速崛起的“园区经济”,不仅成为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也成为城市拓展的xx区。一批中小城市扩容发展为大中城市,城镇化上规模、上水平。1990年以后,全省每年约有200万左右的乡村人口进入城镇。从1990到,省辖市由11个增加到13个,县级市由15个增加到31个,建制镇由582个增加到1191个,全省城镇人口3041万人,年均增长7.62%,城镇人口比重由21.6%提高到41.5%,10年间上升19.9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99个百分点,全省城镇化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第三阶段为新世纪初期,在大城市、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同发展基础上,进入以组建都市圈为特征的城市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江苏省委、省政府将城市化战略确立为促进区域社会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次年开始实施以大城市、特大城市为依托的苏锡常、南京、徐州等都市圈的规划建设。截至底,江苏省城镇人口总量达到3774.62万人,比增加733.81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0.5%,5年间上升9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8个百分点。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达到50.5%。

第四阶段为至今,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走上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

在科学发展观引导下,江苏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以大中城市为依托,以县域经济为阵地,走上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城镇化之路,城乡一体化发展态势领跑全国。据底的统计,全省城镇化率达57%,比1978年提高42个百分点。经过调整,全省建制镇减少到930个,13个省辖市的市区人口都在50万人以上,400万人以上、200万—400万人、100万—200万人、50—100万人的城市个数之比为1:4:6:2,人口结构之比为22.86:42.17:29.14:5.83。全省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核心,与中小城市相结合,以小城镇为纽带,初步形成基本健全的城镇体系结构和“三圈五轴”的城镇空间结构。

从1979到,江苏城镇化率由14.8%提升至57%,平均每年提高1.4个百分点。在这期间,江苏城镇化进程历经两次重要转折。第一次转折出现在1997年,在总人口增加38万的情况下,城镇人口增加196万,乡村人口则相应减少157万,城镇人口增长绝对规模首次超过总人口增长绝对规模。第二次转折出现在,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达到50.5%,城镇人口的绝对量超过乡村人口。一般来说,出现这两个转折性的拐点,是农业社会走向城市社会演变的规律性表现。从江苏上述的两个转折特别是第二个转折看,时间短,演变快,曲线比较陡峭,表明江苏城镇化进入良性循环、持续推进的势头走向强劲,在全国较早进入内涵为主的发展阶段。

城镇化转轨转型走新路的成功实践

江苏在持续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坚持以市场化改革为动力,从较早重视协调工农、城乡关系到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摆脱传统老路,成功开拓着一条推进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相结合的新路。

一是以农业发展为基础,以工业化为先导,以城乡产业联动发展为支撑,扎实产业根基的新型城镇化。

改革开放初期江苏农村城镇化的突破性发展,不是从大量废弃农田、剥夺农民而来的,而是在实施家庭承包制改革基础上,以“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为指导思想,把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小块耕地上大量解放出来,打开农民办工业为主的创业门路并启动了农村社会化、商品化的大发展后开始的。由于农林牧副渔、工商建运服多元化行业的繁荣兴旺,由于以农村工业为后盾并适应发展与大中城市横向经济联系的需要,因而不仅使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萎缩、衰落下去的许多农村集镇获得新生,而且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相结合,以农民“造城”为发端,使农村城镇化迅速打开局面。其后,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展开,乡镇工业企业打破城乡壁垒,带动人口和要素向城镇集聚,形成了一大批专业镇、专业村、工业园区,实现了城乡产业联动发展。新世纪以来,苏中、苏北各地经济发展相继跨大步,正是与接受了城镇化必须建立在产业支撑的基础之上的理念,并付诸夯实城镇化产业根基的实际行动分不开的。

二是从倡导工业支援农业到强化实施“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方针,逐步形成推进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双轮驱动”的新型城镇化。

改革开放前,江苏就本着“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指导思想,曾长年组织“工业支援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活动,但地方政府及其管理部门重工轻农的传统思维和惯性行为难以改变,现实生活中仍然处处是城乡“二元对峙”。改革开放以后,以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为契机,农村在集体经济组织的体制框架内,集中使用乡村企业的上缴利润,采取 “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形式和制度,协调农工利益关系,曾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促使务农收入与务工收入相接近,从而有效稳定了务农人心,促进农业发展,保持了种植业的稳产高产。上世纪90年代后期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物质基础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各市积极发挥“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功能作用:一方面,财政上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启动公共财政支农,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税负等;另一方面,利用现代城市工业的产业优势和科技力量,通过统筹城乡产业空间布局和结构调整,对农村实施积极的产业带动方针,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在省委、省政府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决策导向下,各市采取村企结合、培育龙头企业以及鼓励和引导工商、民间资本下乡等形式,帮扶农村在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上发展高效规模化农业,改变农业的低收益状况和弱势地位。全省现已形成加快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的良好势头,每年高效农业面积都以数百万亩增长。据底统计,全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到2696万亩,已占耕地总面积的37%,苏南有的市县农业规模经营面积达到了80%,使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得到相应提高。

三是以大城市、特大城市为依托,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向城镇体系和都市圈的整合建设,与离土农民大量进城进镇的趋势相适应,增强全省城镇综合承载力的新型城镇化。

上世纪80年代初的苏南乡镇企业都是“村村点火、乡乡冒烟”办起来的,由乡镇企业带动的小城镇建设也是按乡按村进行,导致“小、散、乱”的无序化城镇布局。相应的,县(市)一级也依仗乡镇企业的经营活力自谋县域发展,这固然促进了一批强县域经济的脱颖而出,但另一方面却为苏锡常三个市区带来“围城之困”,客观上产生了制约中心城市的成长,影响到区域城镇化整体健康发展。面对逐步显现的矛盾,先是各县(市)域内以深化市场化改革的思路,撤并调整原来过于分散、过于密集的乡镇,集中发展主城区和中心镇,使多极分散无序化的城镇布局得到治理改善;,在全省统一决策、统筹规划下,在做强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以及促进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苏锡常首先启动实施都市圈的规划建设,南京和徐州都市圈相继跟上,迈开了以质量和效益为着重点的城市现代化的步子。由于此,江苏作为中心城市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发展良好,新兴的中小城市成长迅速,而大量具有相应功能作用的小城镇也始终有着各自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机遇,全省基本上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格局。其积极效应,除了公共基础设施城乡均等化发展得以加快推进外,突出表现为吸纳离土农民大量进城就业和定居,农民非农化转移相应加快。江苏对进城农民工吸纳之多,位居全国前列。不仅大城市,而且一些新xx市承载力也大大提升。从苏南开始,而今向苏中、苏北扩展,许多走向规模发展的县城和中小镇也逐步增强吸引周围离土农民转移入住的承载力。从开始的3年间,江苏累计有8.67万名外出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他们回到农村家乡,多数就地就近进入城镇,并购房定居。据我们在苏北xx市xx县调查,该县县城的购房对象95%是本地人,其中有相当比例系外出打工返乡者,外出打工返乡创业就业者成为一些县城镇购房定居的生力军。

四是打开统筹城乡发展的视野,实施“五个城乡一体化”,在善待进城农民工同时,通过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务农收入和非农收入同时增长的新型城镇化。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乡镇企业制度改革的展开,以及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和外向型经济的纵深发展,从苏南到全省各地突破就农村内部协调农工矛盾的局限性,在较大区域范围内逐步突出城乡统筹,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五个一体化”,进行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创新强农惠农新路径。苏州、无锡等地率先探索,通过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三集中”,将集体资产所有权、土地经营承包权、宅基地及住房置换成股份合作社股权、城镇保障和住房的“三置换”,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和农民专业合作的“三大合作”等一系列制度创新,建立起一套城乡统筹发展、共同繁荣的有效运行机制,促使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化为农民看得见、摸得到的实效。各地在为农民稳定务农收入外,多方广辟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以及非经营性收入等组成的非农产业收入的增收渠道,促使农民收入连续六年增收额超过五百元,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首破8000元大关,达8004元,比上年增长8.8%;达9118元,比上年增长13.9%,与1997年的3270元比,增长1.79倍,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4倍。全省城乡收入差距为2.56:1,为2.52:1,大大低于3.33:1的全国水平。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理性思考

江苏新型城镇化之路取得了巨大的实践成效,但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按现行统计办法计算,城市化率虽逐步提高,但统计城镇常住的农民工人数中有1/4的人尚未取得市民待遇,有相当一部分人虽然住在城镇,却享受不到城镇公共资源和社会福利。这反映了新型城镇化开拓进程中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城镇体系建设及其运行机制还存在明显薄弱环节,招致江苏城镇的整体功能仍然不能适应“减少农民、致富农民”,从“化”字上求实效的这一要求。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既要珍视和发扬成功经验,又要正视和分析客观存在的差距,谋求继续创新、深化开拓新型城镇化的科学之道。

⒈进一步克服“重城轻乡”、“重工轻农”和只求城市自我发展的思想行为,把化解“三农”难题作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中之重,把“减少农民、致富农民”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重点,这应视作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根本指导思想。

新型城镇化重在立足城乡统筹,切实化解“三农”难题。这方面的重点也是难点集中在 “化”字上。推进城镇化,关键有两“化”:一是“化”人,二是“化”地。这两者必须很好协调,实现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互动并进。如果搞城镇化只求将农村的土地大量“化”进城里来,“化”土地的劲头很大,而“化”人口则不在心上,由于种种歧视和障碍,使转出去的农民无法在城镇定居,难以转为市民;而在农村务农的又不能增加收入,造成化土地与化人口相脱节,那就不能说是城镇化的成功,只能说是“半拉子城镇化”或 “伪城市化”。江苏的实践表明:必须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创新,进一步坚决克服 “总量偏好”、“速度优先”的价值取向和“重城轻乡”、“重工轻农”思想,转变对推进城镇化急于求成的惯性行为,坚决跨越传统体制下剥夺农民、牺牲农业并不惜破坏生态环境的传统城市化老路,转向科学发展,才能真正做到“让更多农民转为市民,让更少的农民种更多的地,得到更多的收入,过上更好的生活”。

⒉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始终贯穿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坚决以提升城镇化质量作为战略方向,切实治好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城镇化虚胖症”,让每一个城镇做到资源利用集约化、城镇功能良性化。

过去较长时期里,江苏城镇化快速发展存在的缺陷就是重速度有余、重质量不足。一些城市沿袭我国大城市“摊大饼”式、人为扩容的外延扩张模式,城市的规划区大幅度地扩展,城市变大了,城镇人口变多了,城市化率提高了,但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公共设施配套不足,招致交通拥堵,污染严重,运行机制受阻,“城市病”滋生蔓延。这样的城镇化给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带来不便,而且弱化了城市带动农村的内在功能和承载能力,适应不了“减少农民、致富农民”的迫切需要。城市化要看城市发展速度,更要看城市发展的质量。客观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内涵式城镇化的发展理念,切实抓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着力提升城市功能,下功夫进一步扭转城镇建设中偏重规模扩张、忽视功能提升的倾向,切实治理“城镇化虚胖症”,使城镇化由偏重速度向着力提升质量转变,走向资源利用集约化和城镇功能良性化。

⒊从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的理性视角,看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联性,特别要注意既适时遏制片面大城市热,又能引导防止或有效治理小城镇建设的无序化。

推进城镇化,包括建设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讲究的是大中小城镇的相互协调、互动并进,以求城镇体系综合承载力的有效提高,这也正是江苏城镇化持续发展的进程所表明的。大城市是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区域城镇体系的总枢纽,在引领城乡一体化的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缺失的“龙头”作用,必须得到应有发展;小城镇则是“城尾乡首”,不仅进镇的门槛低、对农民吸引力强,而且它们是联结城乡要素顺畅流动所必需的经济网络的节点,是建设城镇体系的纽带。因此,大城市,小城镇,两者偏颇不得。现在很多地方有大城市偏好倾向,都去规划建设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而且在规划实施中还不断加码,表现了加快发展大城市步子刻不容缓的“浮躁症”。大城市偏好的结果,就是大城市过度膨胀,带来城市病多多,同时又使小城镇被“边缘化”。联系我们是个大农业国而现今还处于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国情来看,发展有合理规模的小城镇,可以减轻“摊大饼”式的过度化大城市病,缓解大城市里集聚越来越多离土转移农民就业和市民化的压力。这就更显得合理规模的小城镇对于完善区域城镇体系建设具有无可替代的功能作用。当然,小城镇不是越小越好,没有达到一定人口规模的小城镇也是不可持续的。当前乡镇建设中出现“拆旧建新”风,招致圈地乱象的发生,更是祸害无穷,必须坚决反对,保障小城镇发展在合理布局下有序进行。

⒋新型城镇化的顺畅持续推进必须以体制创新为战略保障,江苏城镇化正是在转轨转型相互推动中走上新路的,今后要在新的起点上深化开拓,更离不开改革创新的有力保障。

传统城镇化的转型,无论是从协调好大中城市与周围农村的关系而言,还是从处理好发展大城市、中小城市与建设小城镇的关系而言,都必须通过体制转轨和机制创新,突破城乡分治、市县分割的传统管理的体制束缚。江苏在这方面应是有深切体会的。目前,条块分割的传统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仍然存在,城市分工、定位仍然不明,在市县彼此自成体系、“块自为战”下,城镇群体和都市圈内城市间产业结构趋同、功能类似的深层矛盾尚未破除,区域性城镇体系的协调性不强,包括都市圈建设进展不快,因而还阻碍着全省城镇体系整体效益的化和综合承载力的应有提升。这就进一步提示我们:新型城镇化开拓上路的过程,必须在经济转型与体制转轨交互协同作用下才能持续推进。

进城调查报告(5篇)

火红的灯笼、金光闪闪的对联江西省修水县城以西的良瑞小区洋溢着迎新的喜庆。不同的是,赶在春节前搬到这里的两千多居民,都是在深山里住了几十年的山民。去年以来,江西推开整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进城范文

  • 进城调查报告(5篇)
  • 进城调查报告(5篇)76人关注

    火红的灯笼、金光闪闪的对联江西省修水县城以西的良瑞小区洋溢着迎新的喜庆。不同的是,赶在春节前搬到这里的两千多居民,都是在深山里住了几十年的山民。去年以来,江 ...[更多]

调查报告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