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汇报书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范文 > 社会报告 > 调查报告

语言调查报告(3篇)

发布时间:2023-08-31 07:56:04 查看人数:49

语言调查报告

第1篇 语言调查报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网络舆论的广度和深度正在前所未有的加深。互联网语言的不断更新,反映出网民趣味的交流、智慧的调侃、创意的批评,与此同时,现实生活中的市侩、低俗、恶俗甚至反文化现象也在互联网上出现。一些生活中的污言秽语经由网络变形而广泛传播,输入法造词产生的象形创造、英文词汇的中文化、方言发音的中文化也产生了不少秽语新词,另一方面,网民自我矮化、自我丑化的一些词汇也在网络间疯狂生长。

本文选取网民使用的部分低俗词汇进行检索统计,不完全地展示出网络低俗语言的现状,经过对此类词汇使用情况进行梳理解析,呼吁互联网语言环境的自净和文化氛围的提升。

本文认为,互联网作为现实社会的延伸和投射,净化网络语言不能脱离社会治理,不能幻想打造网络语言的“无菌玻璃房”。唯有严肃的文本教育、公认的文化认知、共同的社会操守、严格的约束机制,方能实现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正向联动,促生网络语言的健康革新,让低俗语言日渐淡出,让文明优美回归生长。

一、凝聚共识需净化网络语言环境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舆论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的扩大加深。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微博账户已达到12亿个,新浪、腾讯微博平台每日新增帖文2.3亿条;已经发展多年的即时通讯软件qq日均发送信息60亿条;异军突起的微信用户达到6亿,其中境外账户达到1亿、微信系统日均发送信息更达到160亿条。

从社会的发展角度看,网络语言是一个阶段内社会多元文化的印证。以社会学、心理学梳理网络语言,是掌握一个阶段内社情民意的重要补充,如此看来,网络语言就具有了历史意义。与此同时,现实生活中的市侩、低俗、恶俗甚至反文化现象,也在互联网上投射,互联网的虚拟特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放大了社会公众的消极情绪和烦躁心态,而对于低俗语言的再组合,再创造,无疑更进一步拉低了网络空间的文化氛围。

净化网络语言环境,并非是要打压网络语言,统一网络言论,也并非要求网民“出口成章”,而是要在文化、社会的层面上营造网民生活的舒适空间。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既然抛弃了所谓“埋儿奉母、尝粪忧心”的文化糟粕,自然也不应接受“逼格”“屌丝”成为时代的文化沉淀,更不能让代指身体器官的攻讦谩骂侵蚀舆论主流。

只有一个干净、舒适的网络语言环境,才能更多发挥公共讨论平台的作用,促进互联网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正向意义。因此,推动线上舆论生态与线下舆论生态的良性互动,净化网络语言环境,将进一步为中国改革事业提供稳定的网络民意基盘。

二、网络低俗语言概况

网络语言作为网民交流不可缺少的“通行证”,经常会自我更新以贴近生活现实,反映时事热度,但网络语言低俗化的现象也越发突出。首先,一些生活中的脏话经由网络变形而受到广泛传播,例如“草泥马”“尼玛”等词语的同音利用。其次,也有一些词语因输入法运用而呈现出象形创造,例如“艹”“我屮艸芔茻”“我凸(艹皿艹 )”。再次,英文发音的中文化、方言发音的文化也使网络低俗语言不断翻新,例如“碧池(bitch)”“逼格(bigger)”“装逼(zhuangbility)”“滚粗”,另外,网民自我矮化、讽刺挖苦的创造性词语近年也有增多,例如“屌丝”“土肥圆”“穷矮搓”“绿茶婊”等。

曾有学者就“情感结构”概念分析“屌丝”一词,认为这个看起来幽默诙谐的网络用语,表明年轻人对于缺乏向上流动机会的幻灭感,然而梳理更多网络语言的低俗构成,仍不得不让人唏嘘网络造词的粗鄙、恶俗存在。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语言低俗化向部分纸质媒体转移已有显现,一些市场类刊物、文化类报纸甚至党报党刊管理下的都市晨报、都市晚报为吸引眼球,故意制造应用网络低俗语言的标题。例如《绿茶婊只是明骚 女汉子才是暗贱》,《马年将到 “草泥马”给您拜年了》,《让明星情侣“撕逼”飞一会》等,此类文章无禁忌地使用网络低俗语言,不仅表现出社会文化对女性的不自觉的歧视,也反映出部分文化载体无视社会责任的恶俗狂欢。

语言是交流的产物,是否在表达低俗,是否具有攻击性的确需要具体分析语境空间,鲁迅先生早在1925年的《论“他妈的”》文章中,就辨析国骂也有可能表示惊异和感服,但是否网络低俗语言都能够用娇嗔或玩笑对待呢?显然在各个网络热点事件的网民评议中,语言的低俗化是没有玩笑的意味的。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根据网民用到的低俗词语,进行简要的筛选统计,选取25个(组)网络词语进行信息检索,可以发现xx年全年,16个(组)网络低俗用词的原发微博数量达到千万次以上,其中4个(组)网络低俗用词的原发微博数量达到了亿次以上。检索中文报刊媒体发现,媒体在标题中使用最多的三个用词是“屌丝”,“逗比”和“叫兽”。而根据网民检索情况分析,网络低俗用词之间存在较高的关联性,“尼玛”“你妹”“蛋疼”,“绿茶婊”“碧池”“小婊砸”有明显的网民搜索相关,网络语言低俗恶俗的情况由此可见一斑。

三、网络低俗语言的使用现象

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使每一个网民都充分掌握了话语权,社会表达不再表现为一元态势,而呈现出多元共存的特征,互联网带来了话语权平等、去中心化、权威解构,同时也使得社会负面情绪、文化粗鄙现象经由网络放大,检视网络语言环境中低俗语言的使用,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现象。

(一)以情绪发泄为目的的网络谩骂

只要不带偏见,没有人能够抹杀互联网上公众发言的正向意义,每次公共事件,来自互联网的舆论监督都让人感叹社会良知的存在,每次自然灾害,来自互联网的爱心传递都让人体会社会互助的温暖。然而互联网发声中也存在谩骂淹没讨论主题,流言裹挟公众义愤的情况。有网民感叹当下的网络舆论逻辑:“警察和平民,警察错;城管和小贩,城管错;公务员,和谁冲突都错;官员,逢事必错;两个普通人,有钱的一方错;医院和病号,医院错;男人和女人,男人错; 两个开车的打架,开好车的那个错。”

面对碎片化的互联网信息,部分网民在不深入了解事实的情况下,将情绪性的谩骂宣泄向公共空间。官员、城管、专家、医生、警察成为所谓的互联网“黑五类”,在历次公共事件中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放狠话、下“狠手”,因其虚拟性、匿名性而变得更为轻易。

回顾近年的互联网舆论状态,部分网民以情绪宣泄的语言混淆美丑、颠倒黑白的情况多次出现。对官方慈善事业的丑化,对公共管理政策的反制。xx年重庆雷政富艳照门事件、xx年郭美美被批捕之后,网民言论受到部分网站噱头引导,出现夸大事实、恶意歪曲事件的恶意言论。

近日,北外副教授乔木微博举报主持人何炅吃空饷一事,本来以何炅正式辞职良性收场。然而举报人却遭到网友辱骂、攻击和人身威胁,仅仅是私信就收了280页。 新浪微博上#北外乔木滚出北外#的侮辱性话题,阅读数就有861万,帖文近5000条。部分网民不以事实分析为基础,对举报的质疑就连绵不绝,举报动机论、借机炒作论、看人眼红论、虚伪找茬论等等不一而足,而每一种质疑之后,无不以情绪宣泄谩骂为主,部分网民更是极尽侮辱之能事,对当事人双方的家庭成员展开攻击。

(二)以恶意中伤为手段的语言暴力

在互联网的语言使用中,低俗语言暴力的社会危害性最为突出。无论打开贴吧,还是微博,在时事热点的网民评论中,随处可见侮辱性词语,这些评论并不提出与事实辩驳的论点,也不以逻辑为根本。

xx年末,一名广东陆丰少女因被怀疑盗窃而遭遇网民围攻,各种性侮辱语言对这名少女造成极大压力,终于使一个年轻生命选择了自杀。xx年11月,四川泸州一名少年因感情受挫而在微博中声称自杀,跟评中不仅有各种辱骂,“不行博主必须死”等恶意评论不在少数,最终这名少年因未能及时救治而身亡。

在近期的云南导游辱骂游客事件、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上海女教师撑伞事件中,网民通过“脑补”情节以补全自己认定的事实,进而对当事人进行各种低俗谩骂,对当事人而言,这可能会是一生的心理阴霾。由此可见,部分网民在互联网的虚拟空间中,将自己的现实压力、生活不满情绪转变为恶意中伤的暴虐释放,对网络语言空间产生严重毁伤。

(三)以粗鄙低俗为个性的网民表达

随着互联网与现代生活的联结,网络语言不断丰富,一些汉语中的词汇被重新发现,并被赋予更为多元,更为形象的意义。“囧”这个原本代表光明的,在网络上却被赋予了无奈、叹息的意义,网民不再紧绷神经一本正经的说话,各种网络段子和创造性词语的使用,凸显了言论自由与社会包容的进步。

另一方面,现实社会的粗鄙、市侩也在互联网上蔓延开来,并经由网络再创造,如野草一般疯长,论坛、微博、微信中广泛应用的“撕逼”“装逼”“逼格”等污言秽语着实污染了语言环境的清洁。部分公众人物,意见领袖也有推波助澜、以粗鄙低俗为个性的表达之风由此更为泛滥。在网络信息的海洋中,部分网民认为措辞平淡就无人问津,不能彰显个性,而种种隐喻身体器官的语言和变体,似乎显现出创造的智慧和表达的叛逆。然而“黑话”、“粗话”、“下流话”横行,绝非网络空间之福,更不能作为表达自由的象征。此类不是脏话的脏话,不断将话语容忍提到新的层次,有时文质彬彬的网民也会带着某种捉弄的快感参与使用、转发、以此与其他网民“同气相求”,从而实现社群心理的共同认知。

四、文明理性应是网络言论根基

网络语言环境应该拒绝低俗化,这不是要求社会对粗话脏话的极端去除,口语中部分词语的意义随语境、语气而转移,在不同人、不同语境的表达中褒贬极不相同,有时甚至是亲近的含义,但网络语言是固定后的“屏幕语言”,其低俗化的呈现显然让受众不适。网络语言低俗不仅扰乱了交流的善意、崩塌讨论的平台,其与现实社会的粗鄙、戾气彼此裹挟,也对社会整体情绪产生负效应。

网络语言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应给予更多疏导和教育,暴戾、低俗的网络词语应予批评,而“给力”“点赞”等积极向上的词语也应获得社会肯定。互联网作为现实社会的延伸和投射,净化网络语言不能脱离社会治理,幻想打造网络语言的“无菌玻璃房”。严肃的文本教育、公认的文化认知、共同的社会操守、严格的约束机制,唯有如此能实现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正向联动,促生网络语言的健康革新,让低俗语言日渐淡出,让文明优美回归生长。

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前景的调查报告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是中华民族用来了解中国历史,研究中华文化的一门工具,从而提高我们自身素质,对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人文价值和社会科学价值。正因为这样,据调查显示,自各个高校建校以来,几乎有80%的高校建立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并且每年都以稳定的比例吸纳新生,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进入高校以后的学习方向,而目前被社会所公认的事实是,90%以上的人认为师范类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更具有发展潜力。据北安高考网的调查显示,在xx年,教师职业已成为最受欢迎的职业之一,一是工作的稳定性和自主性,二是这些年教师的待遇节节拔高,出现喜人改观。xx年,师范类学生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统计显示,在师范类各专业中,需求较大的专业有汉语言文学、教育学、特殊教育、教育技术、数学、英语、日语、物理、计算机等专业;需求相对差一些的专业主要有生物学、地理学、幼儿教育、经济管理、经济地理与城乡规划、环境学等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占据首位。主要课程有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中国语言学史、计算语言学、汉语史、汉语方言调查、逻辑学、欧美语言学、实验语音学、中文信息处理等。就业前景主要是到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相关部门从事汉语言文的教学科研、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文管理及语言应用方面的实际工作。xx年刚毕业的师范类汉语言文学本科生对1500元月薪的一份工作应该基本满意,但经过三四年,他们会是很强的“潜力股”。据调查在城区,工作三四年的中学教师平均工资xx元~3000元,在一些企业办的学校,骨干教师的平均工资达到5000元以上。

另外,师范类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的就业范围之广,是其他专业不能同日而语的,除了在教育领域从事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之外,到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也是本专业极好的出路。

用长远的眼光看待汉语言文学这门专业也是极其必要的,在大学期间积累扎实的功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与文学气质,为踏足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云南民族学院的老师们也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积极的心态,必备的技能,广博的知识,良好的人脉……”是一个有竞争力的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以培养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研究、文化宣传、新闻出版、文秘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毕业生因适用面广、适应性强而受到社会欢迎,历年就业率均。居文科专业前列。

具体到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作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高考第三批录取的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氛围、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也是过硬的,本专业根据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与中国语言文学的内在规律,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够为国家培养具有一定的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胜任中等学校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和文化宣传及秘书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能在中等学校、新闻出版单位、党政机关、中外企业、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教学、宣传、编辑、文秘、策划、管理等工作;也可以从事与中文信息处理相关的工作,在考研深造方面,由于有着天津师范大学完善的教育教学系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博士授点均有设立,因此也有着极大的深造机会。

总体上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设立,它的意义是多方面的。从现实意义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率之高,就业待遇之丰,足以让相当一部分人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同时,教育战线的工作者辛勤工作,这就为社会消除了一大部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从发展角度来看,由于中国文化的浓重氛围和民族精神的强烈吸引力的存在,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最初设立至今,它的逐步完善与飞跃发展我们有目共睹,并且因为这种影响力的存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尤其是师范类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必将在越来越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为莘莘学子们营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最新祖国语言文正确使用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

调查时间:星期六下午

调查地点:市场等

调查目的:找出错别,分析结论。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

我国的语言文有很多种,但是,经常有些商家不断地将祖国的语言文错用、滥用、误用;而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的误读和语病更是屡见不鲜。为了加强对正确使用语言文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的自觉性。我展开了深入的调查。

问题的调查

为了更好地深入调查,我于星期六下午展开了调查。大约调查了一个小时。一些店面广告牌上出现了很多这样的现象:把“依依不舍”写成了“衣衣不舍”, “依恋”写成了“衣恋”,“时尚”写成了“时裳”······一问才知道,原来都是店主故意写错,自作聪明地把偏旁去掉或用错。还 完全为了追赶时尚潮流,吸引更多的顾客来购物,所以才不管什么体规不规范呀,用错没有。还有一些小学生作业上的错别更是见怪不惊······

研究与分析

经过我的仔细分析与研究,大概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一些商家为了追赶潮流,吸引顾客,故意使用错别。

2. 书本报纸上的错误大概都是由于印刷错误,印刷员太疏忽。

3.由于小学生的粗心,而造成写错别。

4. 一些小学生不会写个别,而错写偏旁,多一笔,少一画。

改进措施

希望一些店主不要在故意使用错别,滥用语言文。一定要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可以专门成立一个小组,纠正那些错别用者。

作为后代,我们有责任传承汉文化。将我们的汉学好,写好。我提议,从我们自己做起,身边和人做起,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让我们的祖国更美好!

第2篇 关于汉语言调查报告

汉语被公认为世界上极为难学的语言之一,无论在声调还是词语的组合或者表述意思的完整性和确切性上,在世界将近三千种有文字的语言中都是屈指可数的。也是全地球上使用人数最多的高达十四亿人的语言。汉语在词语中的使用量远远高于其他各种语言。特定的韵律式的诗词、对联,结构严谨简单且含义广泛的成语都是这门语言独特的表达方式。汉语是中华民族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很大一部分原因。然而因为她的博大精深,想学好汉语,绝非易事。

大部分学生把语文看作是一件被动的、受限制性而又得不到分数的课程。无论他们是否在生活中把语言表达地得体或者完善,他们总是认为只要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就好了。华丽的词藻和洋溢着文采的句子那些是头脑中很敏感、很忧郁的遇到数学就犯愁的内向的孩子们的特点。其实不然。擅长语文的人,文学修养也是从小逐渐积累起来的,他们不是生来就偏爱语文。那么语文究竟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什么样的位置。我们为此特意走进社会,对此作了一次深入的调查。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1、调查目的,是为了明确现在学习汉语言文学的人究竟抱有一种怎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他们所终日接触的语言。而我们的母语在日常生活中究竟如何体现和运用。

2、调查对象,小学的学生一直到四十岁左右的成年人。我们认为,这样的调查群体基本涵盖了社会上的各个层次人员,不同的职业,年龄,性格,受教育程度上都有体现。

3、调查地点,我所在的中阳县城比较开放的县城,人群的受教育程度比例来说是相对较好的。

4、我们利用节假日、周末的全天进行调查。因为是小学教师,所以被调查者大部分是比较配合的。

二、调查的过程

在3月期间的中阳县图书馆里,我随机采访了一位年龄十七岁的高二女生。她在一所普高。我们问起她对于语文的喜爱程度时,她腼腆地笑了一下说,因为自己理科很差,所以只有把心思集中在文科上拉分,虽然自己并不是很喜欢写作,不过这样总比钻研理科要好。当我们问她一些日常生活中能用到的政治、历史事件但是不是高中课本上能学到的时,她的表情显得很无奈。一些新闻上,国际时讯上,历史读物上的事件对于这个高中生而言是很陌生的。

我们又随机采访了一个高三的男生。他属于另一所普高,也是学文科的,同样不是很喜欢写作。他告诉我们,平时因为太多的政治概念,地理历史需要背诵,理科方面的知识需要练习,他或者他的同学们都很难拿出时间来看些课外的书籍,周末也只有半天的休假,家里因为人多他不得已才来了图书馆。也许从小也没养成看书的好习惯吧,他觉得自己的词汇量很匮乏,话说出来很俗气。在阅读中自己明明把体会到的都说出来了,老师总是说不对。他有些抱怨地说道:“阅读写的就是自己的感悟,却一定要有一个统一的答案,真是强人所难。”我们再提及似乎应该多看些增长词汇量的书籍或者辞典的时候,旁边他的一位同学说,数学想及格都难,别说看那些了。

一家快餐里,一个带着只有看起来五六岁的孩子的中年妇女欣然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她是一位语文老师,告诉我们现在的学生大多在语文上考不了高分的原因是他们的词汇量实在太可怜,明明很简单的段意就是不能用语言归结得明白。作文要么是那种很低调自己觉得深沉的文笔写出的无病呻吟的东西,要么是那些很幼稚完全让人不知道在说什么的笔法。这是普遍的学生在语文考试中得不了高分的原因。其实基础知识里所讲到的很匮乏,永远是那么点东西,就算这样很多学生都不去背,更别说他们能有什么文笔的积累了。不过确实,科目实在太多了。现在语文教育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应试,真正的文学远远不是在课堂上所能学到的。

刻辅专柜前,一位三十四岁中年男子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身为副编辑的他笑着说,现在的教材编写者我不明白是怎么想的,小学课本里的课文很深奥,而高中的却很浅显,奇怪的是,初中的部分竟然很大程度上地把语法知识都删得差不多了。侄子明年高考,到现在连什么是主语谓语宾语都不能完全搞明白,而女儿才上小学,课文里却总能出现一些语法上的东西,让人匪夷所思。现在高中课本无论涉及的范围或者层次上都不太能赶上时代发展的潮流了,**年的书还在用**年的说明文。很多老文章固然经典,但是孩子们并不认可,在课外他们又不可能主动去读些书看些报纸,仅仅凭教材上的局限性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其实很多近年的好文章完全可以放到教材上,内容只要老师讲,凭十七八岁的思考能力完全可以理解。不过编教人也有苦衷吧,毕竟我们现在的素质教育还需要很大的提高。

动漫专柜前。一群模仿着各种叫声的小学生吸引了我们的注意。他们显得很好奇,非常配合我们。他们的回答中不难发现,不喜欢语文的原因是因为要写作文,数学起码比作文要有趣。那么为什么不多看看历史的课外书提高作文水平呢,孩子们的回答是,没意思。还不如上网玩两盘游戏。……

三、调查结果分析

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总共有180人接受了我的调查,其中有32%的人认为,语文学习只要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就好了,没必要太过重视;26%的人认为,语文学习纯粹是为了应付学习和考试,不丰富的词汇并不会在日常生活中影响到人们的生活,采取一个中立的态度,这部分人大多是学生;7%的人觉得语文比较重要,只是对于作文来说很头疼,不过平时写的也不多,所以不是很重视;11%的人觉得有必要多看看书,不过日常生活已经很繁琐了,平时没有时间读书或者能静下心来读纯粹文学类的东西,很多周围的人也很少能涉及;还有9%的人并不配合调查;只有15%的人认为语文很重要,无论在素质或者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能体现出来,自己平时也尽量抽出时间来阅读书籍,喜欢写文章之类的事。

我们节选了大部分都是受过十年以上文化教育程度的人采访,而结果我们却为之心酸。这仅仅列举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从以上采访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共同点: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在现在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里我们已经逐渐地淡化了它们。我们在网络中能寻找到各自需要的东西,但是我们宁可听听歌,看看电影也不愿意静下心来去读一本书,看一段历史或者哲学。这是很让人悲哀的现实。

四、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1、语文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必要性

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学好其他学科必不可少的工具。这是上小学时,语文老师对我说的第一句话。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文学,而二者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后者的决定性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理性体现和延伸。文学的修养往往从语言的表达上能看出来一个人的素质和受教育程度,而素质直接影响到一个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和生存条件。

语文同样是一个人一生中离不开的工具。不管我们将来从事什么工作,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功都是不可缺少的。它将制约着我们事业的发展和生活的质量。工作中我们不理解领导的意思会办错事,生活中我们不明白同事的暗示常常会闹笑话,当别人问起我们一个他不认识的词语我们羞愧地说自己也不知道时,那种窘迫恐怕只有到那时候我们才会了解。

语文,语言和文学。我们一直在强调积累。语文绝对不是那种一日之寒可冰冻三尺的学科,你也许可以掌握了一个勾股定理从而推导出和角公式和倍角公式从而明确的正余弦定理,但是你不可能把一系列的成语用这样的方式推导出来,而且诗词歌赋也并非公式化的东西。说起来数学无非是把几个公式背过然后翻来覆去地拐弯抹角地变换。一个e=mc2就解决了不知多少问题。这是数学。其实语文一样是这样,只是她太精辟。我们能发现,我们也就是无非掌握了日常生活中的三千个汉字就能组合出几百亿句不同的话,一个音律里几十个字作结尾,我们的历史上就出现了上万首名诗卓词。说起来,语文确实比数学难学得多。

2、我们对学习语文的建议

(1)兴趣决定方法,方法决定成败

但是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语言的环境里,所以想学好语文其实很容易。我们认为有两点:语文要学好的根基是兴趣和方法。这也是决定性的因素。

关于兴趣的养成,我们想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

很多时候。我们抱怨说这东西真没劲,太无聊了。那么我们为什么在看一场足球赛的时候能把这支球队或者那支球队说的头头是到,能叫出穿几号球衣的是某某著名球星,越位的定义,球技的精湛,队员的配合,或者他们为什么会赢,对方的失误。这些我们可以给身边不懂的人滔滔不绝地讲,这时候我们站在讲台上或者比老师还在行,因为我们对这个有兴趣,兴趣在某种程度下可以把潜力转换成动力。这是我们了解并且深入了解的根本也是先决条件。而我们为什么会对足球感兴趣。是因为从小我们看到其他人踢球我们有不服输的精神我们也要踢球,而赢了我们会受到他人的赞赏,我们得到满足。一直的积累下去,我们对足球这整个体系都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在我们给别人讲解的时候,我们的虚荣心得到满足,我们受到别人“你真厉害,懂这么多”的赞赏之后会有自信的感觉,觉得我确实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东西。于是,兴趣从小我们踢球的时候开始,我们受到表扬的时候开始,我们就建立了。因为我们都有不服输的精神,我们建立兴趣都很简单。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说自己记性不好,忘这忘那,刚说了一分钟的事都记不住。这仅仅是借口。因为这个事情没有得到我们足够的重视。我们可能忘记了这个月领导交给我们的任务,忘记了同事嘱咐买的礼物,可是我们会忘记我们发工资的时间吗?我们是要吃饭的。吃饭是我们生活中可以说最重要的事情,我们无法遗忘,所以我们必须记得我们何时发工资。学习是同样的道理,我们说忘记了背着背那是因为我们并没有重视它们,如果下周要高考了。一个高三学生说,我忘看书了,这现实吗?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记忆的惊人程度取决于我们的重视程度。

语文学习的积累一样出在这个地方。一个学生借口说他没时间去背课文写作业,但是它会千方百计地挤出时间来去网吧,因为那里有足够吸引他兴趣的东西。他如何把这段时间挤出来却没有学习的时间去背诵点英语单词?这是我们的弊端:对于我们重视的、认为必要的事会尽可能地完成。如果这部分兴趣都转换在了语文学习上,我们的桌子里成天有本成语词典,我们一有时间就把自己不认识的成语记下来,用那种自信心去看,几遍下来,我们才很惊异地发现我们的记忆力原来这么厉害,就像在游戏里,我们对装备的属性从来都是过目不忘一样。

对语文掌握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理解一些繁杂的文言文,哲学,天体物理,历史事件等很多对我们的人生起着教育意义和改变思想方式的东西。我想那时候,我们引用着黑格尔,柏拉图,但丁,莎士比亚的句子的时候我们会很自豪的。

(2)不甘雌伏,跛鳖千里

上述的我们认为对于一半以上的喜欢学习的人是很有启发的。那么其余的呢?那些已经形成恶性循环,看见语文就头痛的学生如何对待。我想这还需要分成两个方面。

首先,从主观上,寻找自身的条件。正如我们常说的:生活中并非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我们对待语文学习的态度想改变虽非易事,但绝非不可。我时常听到悲观者和乐观者的故事,比如有半瓶水。乐观的会说:还有半瓶呢。悲观的会说:只有半瓶了。这全取决于我们的态度。我们都希望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地更好,悲观者也并不希望自己总是悲观,人总是有上进心的。我们中除了少数的哲人无非是悲观和乐观两种,而我们应该学习乐观者的态度,一种很好地面对人生面对挑战的态度。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悲观者会认为,一直往前走就是荆棘和坑洼,乐观者会认为会看到柳暗花明;给悲观者一座荒山他会修一座坟墓,而乐观者则会种满绿树。当我们不喜欢这门学科时,我们可以看看天看看太阳看看白云,看着密密麻麻的文字是否像蚂蚁一样列好了队伍等待我们检阅。看看教我们的老师头上的白发,看看小学生的童话书。

其次。从客观上,我们建议是否应该修进一下教材。现在的课程崇尚素质教育,艺术节,体育节都是我们感谢教育工作者们辛勤地站在我们的角度上思索后的结果。但是,依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课程的主动性无法发觉,而这部分主观能动性又很大程度上源于客观的环境因素。因为纷繁的课文让他们觉得无法集中精神或者找到快乐。我们不否认学习是一件苦差事,但是我想我们生活的目标就是寻找快乐,我们似乎也应该把教材中更多的加入一些新的元素,比如有教育意义并且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新潮文章,无论在科普,娱乐,政治上都可以夹杂很多语法,思想等等。一些太过深沉的课文学生因为丧失了乐趣即使学起来也觉得索然无味。我们觉得,痛苦的学习从本质上就违背了人类学习的初衷。

(3)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当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一味学习的同时应该学会思考,学会联想。幻想和联想有本质上的却别,但是都可以帮助我们更进一步的学习和生活。我们需要一个好的讨论环境和交流环境,我们不能只是一味的停留在满足虚荣心的阶段,我们要学会学以致用,学会了这么多的知识我们要把它们用在实处。

在现在这个物质和信息技术更加被我们重视的时代,我们的精神和文化生活似乎仅仅局限在了某些特定的地域,我们甚至无法去留意生活中的种种细节。当我们走在街头,看着新奇的广告,一些成语的妙用,我们在欣喜的同时是否都留意到了孩子们的态度?很多妙用的成语被他们当成了正确的而一直使用下去;电视台的少数儿童浏览了不是很有益的保健、美容系列的广告,台词,是否我们可以再进一步地净化它们;而生活中处处都是常见的汉字,如果某些显著的位置用出了一些特别的我们没见过的词语,是否会更加激发我们对学习汉语的态度;市场上浩如烟海的书籍是否很多对我们的生活和思想没有任何用处而过量地出版?这些,我认为都是我们甚至更高层次上的教育、文化工作者们应该思索的。

第3篇 语言调查报告范文

1.一些商家为了追赶潮流,吸引顾客,故意使用错别。

2. 书本报纸上的错误大概都是由于印刷错误,印刷员太疏忽。

3.由于小学生的粗心,而造成写错别。

4. 一些小学生不会写个别,而错写偏旁,多一笔,少一画。

改进措施

希望一些店主不要在故意使用错别,滥用语言文。一定要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可以专门成立一个小组,纠正那些错别用者。

作为后代,我们有责任传承汉文化。将我们的汉学好,写好。我提议,从我们自己做起,身边和人做起,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让我们的祖国更美好!

语言调查报告(3篇)

汉语被公认为世界上极为难学的语言之一,无论在声调还是词语的组合或者表述意思的完整性和确切性上,在世界将近三千种有文字的语言中都是屈指可数的。也是全地球上使用人数最多…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语言调查范文

  • 语言调查报告(15篇)
  • 语言调查报告(15篇)94人关注

    1.一些商家为了追赶潮流,吸引顾客,故意使用错别。2.书本报纸上的错误大概都是由于印刷错误,印刷员太疏忽。3.由于小学生的粗心,而造成写错别。4.一些小学生不会写个别 ...[更多]

  • 汉语言调查报告(3篇)
  • 汉语言调查报告(3篇)91人关注

    另外,师范类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的就业范围之广,是其他专业不能同日而语的,除了在教育领域从事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之外,到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 ...[更多]

  • 语言调查报告(15篇)
  • 语言调查报告(15篇)57人关注

    2017年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调查报告范文2017年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调查报告范文前几天,老师给我们留了一项作业,让我们找广告、招牌、字幕中的错别字,病句。放 ...[更多]

  • 语言调查报告(3篇)
  • 语言调查报告(3篇)49人关注

    汉语被公认为世界上极为难学的语言之一,无论在声调还是词语的组合或者表述意思的完整性和确切性上,在世界将近三千种有文字的语言中都是屈指可数的。也是全地球上使 ...[更多]

  • 祖国语言调查报告(15篇)
  • 祖国语言调查报告(15篇)49人关注

    原因现在,错别字真是那叫一个多。这错别字真叫个损人不利己,不仅看着不是那么顺眼,而且还容易让人误解意思。就连平时连一点错字都没有的老妈,现在都已经有了不少错别 ...[更多]

  • 关于汉语言调查报告(3篇)
  • 关于汉语言调查报告(3篇)26人关注

    汉语被公认为世界上极为难学的语言之一,无论在声调还是词语的组合或者表述意思的完整性和确切性上,在世界将近三千种有文字的语言中都是屈指可数的。也是全地球上使 ...[更多]

调查报告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