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汇报书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范文 > 社会报告 > 调查报告

数学调查报告(3篇)

发布时间:2023-08-29 08:14:50 查看人数:21

数学调查报告

第1篇 初中数学调查报告

一、本课题提出的背景。

人的认知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繁杂,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在学习中要掌握好知识,认识过程的完善是至关重要的,无论对掌握概念和定理、公理都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世纪之交,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认知过程的完善,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优秀的教师,无不把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如,让学生课前认真预习,设计思考题目;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提出质疑;课后及进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经常阅读课本、看笔记,抓住课本概念,既是正确理解的体现,又能有助于准确地把握。反之,如果没有养成完整理解数学概念的习惯,即使理解了数学概念,时间久了,也会模糊,进而影响后继知识的学习。-传统教学模式是学生接受学习,强调教师直接把知识传递给学生,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教学形态,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师便将教材提供的复杂知识体系变得浅显而易懂,以便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容易接受,但往往并不是预料的一样,在对数学的认知过程和处理有关数学问题中,学生会不断地出现某些误区与偏差,某些误区与偏差反复多次后依然会发生。针对学生所出现的认知误区,作为教师,应该先对认知误区深入的了解,了解发生误区的原因及其纠正这些误区的方法与途径,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我们本课题提出的根本所在。

二、本课题的理论依椐。

第一、是教师的心理方面。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其弊病是: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材的成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种模式往往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还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要正视学生的认知误区。教师害怕学生所出现的解题误区,对错误严厉禁止的态度是司空见惯的。在这种惧怕的心理支配下,教师只注重教给学生正确的结论,忽视提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害怕因启发学生进行讨论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第二、是学生的心理方面。

小学生进入初中,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老师以及新的教学方式,很多学生觉得难以适应和接受。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多数带有自卑等消极情绪。学生虽然接受了正确的知识,但对错误缺乏心理的准备,看不见错误或看出错误但更改不了,甚至弄不清错误的原因。基于以上的原因,教师对待学生的认知误区要采取宽容的态度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作为教师也要鼓励和学生一起积极尝试,找出认知误区的前因后果,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解题意识,通过不断的假设、修正假设、质疑、解疑,使学生对数学的认知水平不断要提高,继而趋于成熟。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初中数学的认知误区调查研究的实践意义,是在于提示认知误区,是为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尽量减少错误。从某个意义上来说,认知误区只不过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做的某种尝试,它只是反映学生在数学解题的某个水平,而不能代替其最终的实际水平。学生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学到的不仅仅是正确的结论,而是领略了探索、尝试、自主学习的过程,这对学生的知识完善和能力的提高会产生有益的影响,使学生学会分析、自己发现错误、纠正错误。这就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其理论价值是通过教学中给学生展示了这一尝试修正的过程,使学生能够做到独立解题、正确解题的目标。完全符合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全面衡量学生能否排除外界干扰,不跌入到认知误区,从而达到正确解题的有效方法,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成效。

四、探究初中学生出现认知误区的原因。

学生能够正确解题,是对知识的认识程度和处理问题能力强弱的重要体现,其表现在其观察、分析问题,提取运用相应知识的环节上没有受到干扰或者说能够克服干扰。就初中认知误区而言,造成错误的干扰主要来自以下方面。

1、小学数学的干扰。

在小学数学当中,解题的结果往往是一个确定的数。进入中学,母代数是由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转变的开端。通过有关数、式、方程、函数等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但要掌握各种概念、运算法则,而且要学习各种代数变形的思想方法。通过代数学习,使学生的归纳、演绎、抽象、概括等思维形式都获得发展。学生学习小数形式的某些认识会妨碍他们学习代数初步,使其产生认知错误。认知的错误可追溯到小学数学知识对其新知识的影响。初中数学知识的意义(如:用母表示数)、范围(正数、0、负数)、方法(代数和、代数方法)与旧知识(具体数、非负数、加减运算、运算方法等)的不同,也极容易造成学生对新知识的干扰。

2、初中数学前后知识的干扰。

随着初中知识的展开,中学生智力随着年龄增大、年级的升高而迅速发展,其智力差异也日益显著。初中数学知识本身也会前后干扰。学生在解决单一问题与综合问题时就明显表现出这一点。学生在解决单一问题时,需要提取、运用的知识少,因而受到知识的干扰相对少了,产生的错误可能性也较少;而遇到综合问题,在知识的选取、运用上受到的干扰大,容易出错。总之,这种知识的前后干扰,常常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出现困惑,在解题过程中选错或运用错的知识,导致认知错误的产生。从而跌入到认知误区当中。

初中数学认知误差与纠偏工作的调查报告

一、 本课题提出的背景。

人的认知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繁杂,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在学习中要掌握好知识,认识过程的完善是至关重要的,无论对掌握概念和定理、公理都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世纪之交,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认知过程的完善,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优秀的教师,无不把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如,让学生课前认真预习,设计思考题目;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提出质疑;课后及进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经常阅读课本、看笔记,抓住课本概念,既是正确理解的体现,又能有助于准确地把握。反之,如果没有养成完整理解数学概念的习惯,即使理解了数学概念,时间久了,也会模糊,进而影响后继知识的学习。-传统教学模式是学生接受学习,强调教师直接把知识传递给学生,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教学形态,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师便将教材提供的复杂知识体系变得浅显而易懂,以便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容易接受,但往往并不是预料的一样,在对数学的认知过程和处理有关数学问题中,学生会不断地出现某些误区与偏差,某些误区与偏差反复多次后依然会发生。针对学生所出现的认知误区,作为教师,应该先对认知误区深入的了解,了解发生误区的原因及其纠正这些误区的方法与途径,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我们本课题提出的根本所在。

二、 本课题的理论依椐。

第一、是教师的心理方面。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其弊病是: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材的成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种模式往往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还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要正视学生的认知误区。教师害怕学生所出现的解题误区,对错误严厉禁止的态度是司空见惯的。在这种惧怕的心理支配下,教师只注重教给学生正确的结论,忽视提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害怕因启发学生进行讨论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第二、是学生的心理方面。

小学生进入初中,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老师以及新的教学方式,很多学生觉得难以适应和接受。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多数带有自卑等消极情绪。学生虽然接受了正确的知识,但对错误缺乏心理的准备,看不见错误或看出错误但更改不了,甚至弄不清错误的原因。基于以上的原因,教师对待学生的认知误区要采取宽容的态度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作为教师也要鼓励和学生一起积极尝试,找出认知误区的前因后果,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解题意识,通过不断的假设、修正假设、质疑、解疑,使学生对数学的认知水平不断要提高,继而趋于成熟。

三、 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初中数学的认知误区调查研究的实践意义,是在于提示认知误区,是为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尽量减少错误。从某个意义上来说,认知误区只不过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做的某种尝试,它只是反映学生在数学解题的某个水平,而不能代替其最终的实际水平。学生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学到的不仅仅是正确的结论,而是领略了探索、尝试、自主学习的过程,这对学生的知识完善和能力的提高会产生有益的影响,使学生学会分析、自己发现错误、纠正错误。这就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其理论价值是通过教学中给学生展示了这一尝试修正的过程,使学生能够做到独立解题、正确解题的目标。完全符合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全面衡量学生能否排除外界干扰,不跌入到认知误区,从而达到正确解题的有效方法,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成效。

四、 探究初中学生出现认知误区的原因。

学生能够正确解题,是对知识的认识程度和处理问题能力强弱的重要体现,其表现在其观察、分析问题,提取运用相应知识的环节上没有受到干扰或者说能够克服干扰。就初中认知误区而言,造成错误的干扰主要来自以下方面。

1、 小学数学的干扰。

在小学数学当中,解题的结果往往是一个确定的数。进入中学,母代数是由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转变的开端。通过有关数、式、方程、函数等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但要掌握各种概念、运算法则,而且要学习各种代数变形的思想方法。通过代数学习,使学生的归纳、演绎、抽象、概括等思维形式都获得发展。学生学习小数形式的某些认识会妨碍他们学习代数初步,使其产生认知错误。认知的错误可追溯到小学数学知识对其新知识的影响。初中数学知识的意义(如:用母表示数)、范围(正数、0、负数)、方法(代数和、代数方法)与旧知识(具体数、非负数、加减运算、运算方法等)的不同,也极容易造成学生对新知识的干扰。

2、 初中数学前后知识的干扰。

随着初中知识的展开,中学生智力随着年龄增大、年级的升高而迅速发展,其智力差异也日益显著。初中数学知识本身也会前后干扰。学生在解决单一问题与综合问题时就明显表现出这一点。学生在解决单一问题时,需要提取、运用的知识少,因而受到知识的干扰相对少了,产生的错误可能性也较少;而遇到综合问题,在知识的选取、运用上受到的干扰大,容易出错。总之,这种知识的前后干扰,常常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出现困惑,在解题过程中选错或运用错的知识,导致认知错误的产生。从而跌入到认知误区当中。

3、 初中学生还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1) 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一些学生对基本概念、定义理解不清;对定理、公式、法则没有注意其适应范围;基础知识混淆;基本数学方面未掌握。学生解题时只注重运算结果,忽略优化运算过程,也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思维。

(2) 学生在数学基本技能未过关。

数学技能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训练而形成的一种动作或心智的活动方式。这些活动方式都是数学技能,学生可以按照一定的程序或方式一步步完成,每一步都是下一步的基础,一步出现误差就直接影响到下一步的运算与证明。

(3) 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发生过程的提炼、抽象、概括和升华,是对数学规律更一般的认识,宏观世界蕴藏在数学知识当中,需要学习者的挖掘。

(4) 解题过程中学生往往忽略了隐含条件。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在解题时会因为忽略题目中的某些条件而产生错误的实例。忽略条件的主要表现为:忽略定义域;忽略概念定义中的限制条件;只看表面,忽略本质;没有充分利用条件;迷恋公式定义的形式等。

除了学生的自身情况外,学生的认识误区也会受到老师的关系影响的,主要表现为教师对教材研究不深,对每道例题的作用与地位认识不足,缺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意识,缺少归纳总结知识,对知识的内在联系没有充分利用因此与提示,因而学生很难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同时,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习惯“类型+方法”的教学,即针对一类型数学问题,归纳出一般的解题方法,让学生模仿训练,掌握解决这一类问题的通法。企图以不变应万变,但是由于学生缺乏过程优化意识,学生只能够机械地遵循常规解法,常走弯路或回路,舍近求远。教师过于注重巧解、巧法,忽略了通解的最常规训练,注意“巧”而忽视强调“巧”存在的特定环境与注意事项,学生学得一知半解,机械解题,结果反而错漏百出。另一方面,教师在作业的批改、讲评、试卷的分析中,缺少对解题过程的严格要求,缺少对解题策略、方法、技巧的评价和指导,久而久之,让学生误会理解为作业、考试只要做对就行了!。

五、 初中学生认知误区的纠偏工作。

根据目前初中学生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教与学所暴露出来的不足,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从而做好认知误区的纠偏工作:

1、 教师应该加强概念的教学。

加强概念的教学,尤其要加强新概念的首次认识。数学概念是建立在法则、定理的基础之上,自然也是计算和证明的基础,学生在学习上的许多毛病和错误常常与“概念不清”有关。注意概念的引入,先把概念讲授的起点站在学生的生活经验或已有知识之上,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揭示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着重加强概念的直接应用,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达到巩固的目的。

2、 教师重视定理、法则、公式的教学。

定理、法则和公式在教科书上展现在于学生面前的是一个经过千锤百炼“完美无缺”的逻辑体系,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揭示定理、法则、公式的发展过程和证明思路的探索过程,不仅要使学生记住定理、法则和公式的内容,更应使学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然,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从多个侧面来理解知识。

3、 教师加强例题的示范教学。

例题是经过专家精选的典型范例。小学的数学教学,都是从直观引入,要使小学与中学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课本一般都给出一种较好的分析和解答。如果教师就题论题,象“电影”一样重演一遍,那么例题教学的风采就被扼杀了。对于例题教学,我们应重在“引路问津”,认真分析例题解法的思路选择,探究是否有其它更好的方法,同时要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思考一下课本为什么要选用这种方法等,注意解题规范与合理运算,从而使例题起到示范的作用。

4、 教师重视培养学生对公式的变形与逆用,加强变式训练。

固定模式,固定位置的规范训练固然重要,但问题解答的多方面需要变式处理。事实上,概念、运算法则、公式、性质等包含着自左向右和自右向左两方面的含义。因此,对于解题教学,应对原题进行变式和改造,使问题形式灵活多样。既注重正向思维又注重逆向思维的讲解和训练,避免由于问题的单一性,封闭性造成的认知错误,在教学中除了基本方法的熟练掌握之外,强调运算的优化意识,使学生摆脱固有模式,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去思考问题,提高训练效率,因为对一般学生来说,熟而不能自然生巧,还需要教师的有效点拔、引导。

5、 注重培养学会归纳总结,探索出一般规律性。

在学完一章或一个单元之后,我们应引导学生认真进行归纳总结,其目的一是为了将知识归纳成系统便于记忆;二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该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及其规律,并从中悟出新知识或新的数学方法,以达到增强思维深刻性的目的。

6、 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毅力,一丝不苟、扎扎实实的学习态度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解题效率,教师布置家庭作业时除了对学生有量的要求,还应有质的要求,尤其是对解题的速度的要求。例如,在课堂上可以安排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板演不同档次的习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锻练学生临场发挥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以便随时调整教学速度,同时还能及时发现运算错误和学生知识上的障碍,有助于教师对症下药,有效点拔,其效果远远超过课外批改。

7、 教师上课前的准备要有预见性。

预防认知误区的发生,是减少初中学生认知误区的主要方法。讲课前,教师应尽可能预测到学生学习本课内容时可以产生的错误,就能够在课内讲解时有意识地指出并加以强调,从而有效地控制认知错误的发生。因此在备课时,要仔细研究教科书正文中的关键眼、例题后的注意。小结与复习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等,同时还要揣摸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心理过程,授业解惑,预见学生容易出错之处,防患于未然。如果学生出现错误而教师未察觉,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则遗患无穷了,不仅影响当时的学习,还会影响以后的学习。因此,预见到错误并有效控制,能够为揭示错误、降低错误而打下基础。

8、 教师课学堂内讲解要有针对性。

课堂教学是实施教学的主渠道,教师必须面对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在课堂上,要面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要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弄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通过提问,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对学生的错误要分析其原因,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给学生展示揭示错误、排除错误的手段,使学生会识别错误、纠正错误。

9、 教师在课堂后要有总结性。

要认真面对学生作业中的问题,总结典型的错误,加以评述,进行适当的复习与总结,也使学生再一次经历尝试与修正的过程,增强学生识别、改正错误的能力。

六、调查报告带给我们的思考。

通过对认知误区的分析,学生从中发现自己产生的认知错误的原因所在,从而引起对解决问题的反思,找出思维的弱点,在容易出错的地方加强训练,这样就需要学生多质疑,多问几个“能够吗?”“为什么?”。让学生克服思维表面化,绝对化以及不求甚解的毛病,养成对问题的进行深入钻研与思考的习惯,善于从复杂的事物中把握它的本质特征,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在要领的学习中首先要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其次要分清容易混淆的概念,在定理、公式、法则的学习中,要注意它的适用范围,理解它的含义,切忌形式主义,不求甚解,生搬硬套。经过自己对解法的检讨与反思后,学生应该及时调整原有的思维过程与方法,灵活地运用有关的定律、公式、法则,并且要注意思维不应局限于固定的模式,应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提高自己的解题灵活性。同时培养学生注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这就要求学生对平时的作业与检测中所出现的错误并做好及时的查漏补缺。随着学生自己的学科知识全面落实和良好的习惯不断形成,学生自己的解题质量也就越来越高了。

第2篇 数学调查报告

县九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分析及建议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县九年级学生目前的学习现状,帮助九年级数学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益,督促学生最大可能地发挥学习潜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同时也为学校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材料依据,特做了一下的调查。

一、xx年我县学生数学学

习情况分析

表一:xx年商洛市中考数学整卷分析表

分析人数:22694人

单位 考试人数 全卷满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96分以上 难度

全市 22694 120 120 0 66 2580 0.55

洛南 4877 120 111 0 58 217 0.48

商州 5214 120 120 0 57 568 0.48

丹凤 2942 120 111 0 71 286 0.59

商南 1979 120 117 0 74 309 0.62

山阳 4081 120 119 0 66 559 0.55

镇安 2514 120 116 0 81 508 0.68

柞水 1087 120 111 0 76 133 0.63

表二:xx年商洛市中考数学试卷分析参数表

分析人数:22694人

题号 满分值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难度

一 30 30 0 24.15 0.81

二 18 18 0 11.47 0.64

三(17) 5 5 0 3.31 0.66

三(18) 6 6 0 4.24 0.71

三(19) 7 7 0 6.90 0.99

三(20) 8 8 0 5.10 0.64

三(21) 8 8 0 6.29 0.79

三(22) 8 8 0 6.83 0.85

三(23) 8 8 0 5.10 0.64

三(24) 10 10 0 1.89 0.19

三(25) 12 12 0 0.96 0.08

综合分析上面两个统计表,填空的15、16题失分率较高。解答题,失分较多的是 24、25题,其中24第(3)问的难度大,失分较高。25题是以集装箱为载体的三角形与正方形综合题,是以几何为背景的二次函数问题,其中隐含了转化的数学思想,部分学生只得到第一问作图的2分,失分率较高。我县学科优秀生人数太少,96分以上217人,占考生比例8.4%,最高分111与全市最高分差9分,与其他县的差距明显,分数悬殊大,平均分低于全市人均8分,且和镇安相差23分。

二、13届九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情况

1、xx年九年级期末考试数学成绩分析

单位 考试人数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优秀率

(℅) 及格率(℅)

全县 4790 120 0 67.52 23.36 47.93

洛源中学 151 113 9 57.77 11.92 33.11

保安中学 115 120 0 58.9 13.04 43.00

眉底中学 120 112 9 59.2 15.30 35.90

卫东中学 34 106 11 48.38 5.88 20.59

永丰中学 235 120 6 58.91 17.40 37.90

白洛中学 50 102 4 44.94 10.00 22.00

四皓中学 159 119 8 72.18 24.00 57.00

谢湾中学 75 117 7 64.70 21.00 43.00

祖师中学 53 115 15 62.23 19.00 38.00

八里中学 117 120 12 72.68 23.93 52.14

工农中学 58 119 3 65.62 13.79 44.83

庙坪中学 91 112 0 64.51 23.08 41.76

圪崂中学 126 116 16 69.72 51.59 19.05

景村中学 107 120 12 66.63 20.56 42.06

杨村中学 111 120 9 53.02 14.41 28.83

柏峪中学 41 111 18 52.90 12.20 26.80

新华中学 243 120 8 70.11 26.75 50.62

页山中学 41 110 15 53.00 7.32 21.95

寺坡中学 134 116 2 61.49 17.16 35.08

三要中学 280 120 7 66.26 18.21 44.64

灵口中学 255 116 0 64.61 21.55 45.3

麻坪中学

168 119 4 68.67 30.00 46.00

向阳中学 275 119 4 67.00 27.54 48.55

石破中学 153 108 0 43.80 3.30 14.40

梁源中学 39 114 9 49.24 7.32 24.40

陈耳中学 32 113 22 70.00 25.00 53.10

寺耳中学 63 116 21 68.20 19.00 46.00

巡检中学 153 120 14 69.67 22.22 50.33

城关中学 597 120 0 71.31 25.46 52.76

进校初中 223 120 4 75.05 31.39 58.74

仓颉学校 330 120 35 95.92 54.85 90.61

职中初中 161 116 17 78.00 23.60 64.00

本次考试是在县教研室的统一组织下实施的,试题紧贴中考题型,灵活度较大,全面系统地考察了九年级上册的数学知识。参加本次考试的九年级学生共4790人,卷面满分120分有:八里中学5人,仓颉4人,城中4人,景村2人,进校、巡检、保安、永丰、杨村、新华、三要各1人,共22人。119分:仓颉13人,城中、新华各5人,进校3人,四皓、工农、景村、麻坪、向阳各1人,共31人。72至89分858人,30分以下的2163人,占考生比例的45.2℅。从考试成绩分析,数学学科的尖子生较少,差生较多。且校与校之间的差距较大,如:仓颉中学:优秀率54.85℅,及格率90.61℅,人均95.92,最低分35分。石破中学优秀率3.30℅,及格率14.40℅,人均43.80,30分以下的51人。

2、试卷中反映出的问题:

①选择题。主要失分在第10道题。主要是应用切线长定理和等量代换,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做起来顾自失彼,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做起来有顾此失彼的“感觉”,失分率较高。②填空题。其中11、13题失分率较高,11题对二次根式的概念掌握不牢,判断失误。13题表现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不能灵活地把实际问题数学化,表现出来的是对数学知识应用的呆板。③解答题。24、25题失分率较高,主要原因是:一是综合性强,贴近中考,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二是猜想解答过程在后期的复习中有待于提高。

三、调查结果分析

从xx年我县中考以及13届毕业生的期末考试卷面看,存在以下的共性问题:一是卷面不整洁,书写混乱,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没有养成。例如:化简题或计算题,只有几个独立的式子或数,没有等号的链接,造成失分。二是几何证明题思路不清,分不清题设与结论,证明思路混乱。三是数学基础不扎实,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理解不透彻,是是而非,谈不上应用。四是数形结合、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题能力较差,造成24、25题失分率较高。五是答题能力欠缺。审题不清,造成失分。例如;12中考卷中填空题的第13题,a、b两题任选做题,若两题都做按第一题计分。部分考生不认真读题,将a、b两题都作答, a答案错误、b答案正确,结果既不得分、又浪费了时间。22题(1)要求用列表法求概率,但是部分考生不看题,利用树状图或枚举法求出结果,虽然正确但按要求扣掉了一分。期末卷中第12题,由于审题不清而失分。

四、学情分析及学科的进度情况

1、目前九年级学情分析。从下乡走访学生情况看,九年级学生目前已经出现两极分化了,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数学运算能力差,每次考试成绩都在30分一下。多数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更谈不上良好应用。在学习能力上,缺少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课堂教师讲授时好像是听会了,但是课后不及时复习巩固,结果考试成绩仍然很差。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学生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甚至出现上课睡觉的现象。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仍需要教师督促;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大多数学生不具有,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

2、目前九年级数学学科进度情况。我县31所初中九年级数学课新课的教学任务计划于3月15前全部结束,目前大部分学校已进入分析阶段。如进校初中部、城中等学校已进入第一轮复习;卫东中学等学校还在进形新课。复习大体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轮复习时间是各校根据自己学生的教学实际制定,大体是3月到5月10之前结束第一轮基础知识的复习。第二轮大体5月10日到5月31日专题复习;第三轮大体6月到中考前的模拟强化训练。县教研室准备4月中旬对全县九年级学生进行一次模拟考试。对九年级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进一步了解。

五、对本学科的教学建议

1、要进一步面向全体学生和突出基础。在第一轮复习中一定要回归基础,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对基础知识进行适当的针对性的辅导和过关训练,确保绝大多数学生在中考中基础不失分。

2.在教学中要不断重视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以及解题速度的训练。特别是对于选做题、猜想题。在教学中通过三轮复习训练让学生养成认真仔细审题的习惯以及答题速度的训练,减少学生因审题不清或答题时间不够现象而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3、教学中,要将数学教学作为一种数学思维活动来进行,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问题的提出过程、解决方法的探索过程、问题结论的深化过程、方法能力的迁移过程。让学生在参与数学思维活动、经历知识产生发展过程,逐步提高数学能力。第二轮专题复习时,有效渗透常见解题方法和解题思想,如: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特殊与一般、转化、方程、函数、基本图形等思想,特别是转化思想;常见解题方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割补法等。以此来训练学生解题思维,达到融会贯通。

4、大校要加强备课组研讨,充分发挥集团的智慧。落实集体备课的实效,认真探讨和研究确立有效的复习计划和复习方法,拟订好第三轮复习计划,不断研究和改进复习方法,在复习中要深入研究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实效。

5、要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对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一定要保证中考中充分发挥,取到更好的成绩。对于整体成绩较好而数学成绩差的学生,教师一定要重视,及时找到差的原因,针对性地进行有效补差,力争在短时间内,提升他们的数学成绩,使他们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总之后期复习时我们要以课标为本,对删除的内容要淡化,新增的内容渗透。以《说明》为纲,将考试内容细化,试题举例看变化。以近年命题的基本思路为目标,模式化的试题结构体现数学核心价值。以训练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为突破口。扎扎实实地搞好三轮复习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幅度地提高复课效益,以中考的优异成绩向全县人民献礼。

关于农村小学学生在数学科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调查报告

我们七家子镇中心小学《农村小学数学科创新教学的研究》课题组于xx年3~4月份,利用2个月的时间对课题实验人员及实验班部分学生就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更新、教育科研意识、教育科研能力状况,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初步的创新能力状况等方面进行了课题调研活动。

一、调研方式:问卷、听课、座谈研讨

二、调研方法

1、调研对象

全部实验教师和部分实验班学生,为确保本次调查具有真实性和科学性,本次调查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按中、高年组不同年级、不同年龄层次,用机械取样的方法,选取男女学生各5人,以此方法,共计选取调查对象为30人。

2、问卷框架的设计

本次调查所涉及的创新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对这样一个内涵广泛的动态的过程进行调查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使调查具有科学性,我们采用了考核——观察——设计的方法。教师的调查内容为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更新、教育科研意识、教育科研状况。学生的调查内容为:创新学习能力、计算能力、课堂自主活动量、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

3、调查的组织

课题组按设计方案对实验教师采取检查教案、听课、座谈的形式进行调查。对被调查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及自然观察的形式。问卷方法是课题组成员在比较自然状态下,让学生自己如实填写问卷卡。以获取直接数据。自然观察是由课题组成员对各班教师进行培训,明确观察的方法,统一评价标准,再由各班教师对自己班中被指定的调查对象进行跟踪观察,最后由班主任教师对学生作出评价。

4、数据统计

本次问卷卡中的问题全部为选择题,每题有3个备选答案,然后将数据填在统计表中,依据出现个数比和实验教师所打分值相比,,相差不大,说明调查真实,否则必须重新进行调查,以获取最真实,自然的分值。

数据统计时,采用统计个数后分别乘以5、3、1分,然后取平均分。大于15分反映强烈;大于12分而小于15分,反映教强烈;小于12分,反映一般。

三、结果与分析

学生的创新学习须老师在课堂上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逐步培养。本次调查旨在掌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共性问题。因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师方面的收获。

从实际检查、听课中我们发现,全体教师中形成一个热心课改,积极参与教学实验的氛围。同时深切体会到:

1、教师已经不再死抱着陈旧的教学观念,而把创新教育理念应用到课堂实际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在备课中体现了创新思想。力求把科研实验纳入实际工作中,教育科研能力不断加强。

2、教师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教学设计。能够使教学情境的设计和教学模式的采用富于新意。增强了教师创造新方法的才能。

3、教师把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于教学,把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教学理念浸润于现代教学环节之中。

(二)、学生方面的收获

学生创新能力统计表

年级 四、2

学习成绩 18

计算能力 20

课堂自主活动量 24

创新能力 15

年级 五、2

学习成绩 19

计算能力 22

课堂自主活动量 23

创新能力 15.2

年级 六、1

学习成绩 20

计算能力 24

课堂自主活动量 24.5

创新能力 16.1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五段式创新教育教学法”使学生在学习成绩、学习能力、课堂自主活动量、创新能力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使学生们获益匪浅。学生在非禁锢的课堂上,在非封闭单一的试卷上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不断提高,数学创新学习的实践活动为学生们开启了一扇崭新的神奇的窗口,不仅学生的思维得以开发提高,而且还带动了其他学科的学习。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创新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我们在教学中采取“五段式创新教育教学法” 配合恰当的教学手段,营造氛围、创设情境、精心设问、创造机会、分层教学、恰当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1、在学习动力挖掘上,激发兴趣,使学生爱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使其主动参与学习。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在学习手段上、教给方法,使学生学会。

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创造精神的可持续发展。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使学生由不会到学会,由学会到会学。这也是教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质疑,学会获取知识,学会动手操作,学会合作学习。改革了长期的传统的那种单一的集体教学的模式,采用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总之,农村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实验与研究,为我们这所农村小学的数学课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数学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学生在非禁锢的课堂上,在非封闭单一的试卷上,不仅丰富了视野,而且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不断提高。数学科的创新学习的实践活动为学生们开启了一扇崭新的神奇的窗口。让学生从枯燥的数中发现了数学美的真谛。不仅学生的思维得以开发提高,而且带动了其他学科的学习。我们将会继续在这一领域中去研究,去探索。力争形成一个科学的崭新的农村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新局面。

(三)、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创新教育教学带来的收获。但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1、影响儿童发展的诸要素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会在儿童的整体发展中产生作用,要全面考虑,整体实施,才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益。

2、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创新学习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没有相应的知识,人们的正确观点就难以形成。分析判断问题就缺少一定的依据,更难以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调查了解到我校实施创新教育的现状,主要表现为:

1、广大教师响应学校的号召,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努力提高、完善自己,愿做农村小学创新教育的忠实实践者。

2、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培养。并逐渐形成一个具有创新人格的新时代少年。

通过一年的实验运作,使我们看到了创新教学在农村学校开展所获得的优势。我们必须下定决心、坚定信心将“五段式创新教育教学法”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做进一步的实验与尝试,并将反复实验、探索。以利于构建更适合农村小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农村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理论。

主持人:范洪志

xx年5月8日

小学生数学学习自查习惯现状调查报告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由此可见,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目前父母普遍忽视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而把目光更多地集中在分数上,经常为孩子考不好着急,很少为孩子没有好习惯着急,或者虽然知道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只是一味的埋怨孩子慌张不细心却不知如何下手,。因此,学校、教师、家长如何合作,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数学教育因为有着它独特的优势,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心,因此,我们围绕小学生数学学习自查习惯现状展开了研究。

一、调查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 调查具体目标

国内外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数学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比如,做完题后进行检查、验算,找到错误要进行订正,这也是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表现。我们对小学生数学学习自查习惯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目的在于增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效率。具体目标是:

1、通过对学生自查现状、教师教学引导以及家庭教育配合情况三方面的调查,发现学生自查缺失的原因及根源,为培养学生自查习惯,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作好铺垫。

2、通过调查研究实现对学生自查习惯的培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反思,具有一定的责任感。

3、经历调查分析促使学生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中形成“正能量”,促进教学互长,营造师生之间良性和谐的教学氛围。

(二)调查方法

1.调查时间、对象与范围

时间:xx年10月。

对象与范围:西安市实验小学五年级一班至八班,每班随机抽取十名学生及家长,部分教师。

2.调查方法

问卷法:学生问卷、家长问卷。

观察法:随堂进行观察,查看作业本,测试情况。

访谈法:与教师、学生及家长交谈。

分析法:数据统计分析

3、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是充分地了解学生在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影响下,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因素与实际行为,其中包括学生数学学习状态,课业负担状况,学生自查习惯的实际情况,家长在督促学生学习方面的行为与方式,以及教师对于学生自查习惯的理解和定位等等。

二、学生自查习惯现状分析

经过为期一个月的周密调查,走访了一线的数学教师,与部分学生和家长进行交谈,随机发放80份家长问卷,80份学生问卷,并全部收回,我们发现学生的数学自查现状令人担忧。

1、忙于学习,无暇思考,动力欠缺。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合理的时间安排以及充沛的精力是学生学习和思维的保障。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现状令人堪忧:只有16.25%的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80%的学生都需要老师或家长的一些督促和帮助,还有3.75%的学生必须在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和催促下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失去了督促和检查则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仍然处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97.5%的学生经常会参加课外活动或学习,仅有2.5%的学生没有参加课外学习和辅导。我们来算一笔账,以小学高年级学生为例,学生在校时间按5小时计算(不包括学生校内外托管时间),一周为25小时。据调查高年级学生在校外学习时间通常在10小时以上,我们按10小时计算,则学生一周在校内外上课时间长达35小时,相当于一周7天,每天都是工作日。学生的在校作业时间按每日一小时计算,课外作业时间通常也为5小时,再加上每日读英语至少15分钟,共计约12小时。这样学生一周内学习并完成学习任务时间总计约为47小时,约占一周时间的三分之一。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通常不得少于十小时,约占一周时间的二分之一。那么学生还剩的六分之一时间在干什么呢?吃饭、洗漱、准备、上学、放学……学生基本处在忙于应付所有学习任务的状态,在这一状态长久的影响下,致使学生们无暇思考:“我为什么而学?”“我该怎样学?”失去了学习的原动力。

2、重视成绩,轻视引导,氛围欠缺。

从学校教学中可以了解到,目前多数教师在实施新课标理念中,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对如何利用日常练习、作业、测试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等关注不够。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答题的正确率,过于关注题目的答案本身,对于学生出错的其它客观或主观因素(例如:环境、心理、情绪、行为习惯等等,其中也包括学生自查习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些隐性的学习力制约和影响着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在社会因素和家庭期望的影响下,多数学生和家长都渴望考取理想的中学,为孩子营造更加理想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所以成绩成了衡量学生的唯一标杆。在课改和教育导向的正确引导下,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逐步被扭转,但成绩依然是学生学习评定的硬指标。为此家长们努力实现自身的最优化,打造孩子的最佳化。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于学习严格把关,往往将作业检查的任务,甚至测试反思大包大揽,出现学习上的问题及时指导。表面上,当日问题当下解决,但长此以往,形成了孩子强烈的依赖心理,成为的做作业的机器,计算的工具,不愿自查,只是坐等家长的评判,而这使得家长们也骑虎难下,也叫苦不迭。

据调查经常监督检查学生每日作业情况的家长占调查总数的83.75% ,在测试后为孩子查找学习中存在的不足高达90%,而在家长眼中学生具有日常自查习惯的仅占调查总数的13.7%。过于关注成绩,轻视对学生的自查引导,学生们缺少自查的氛围。

3、流于形式,难成实效,方法欠缺。

学生在学习中为了快速完成学习任务,留给自己更多“自由”的时间,他们急于完成学习任务往往忽略自查这一环节。在课堂练习中,只有答案不同才会思考错因。在交作业后,见到老师批改的错号才会找自己解决问题的误区,缺乏自查意识。因此,在考场上,总有些学生答完题无所事事,折纸、画画、玩尺子。多数同学的检查可以用一个“看”来概括状态,看来看去也看不出所以然,任时间从身边滑过。尽管有一些验算的同学,与其说是在验算不如说是二次计算,自查方法明显欠缺。

据调查,学生具有数学预习习惯的占调查总数的40%,学习后及时复习的占11.25%,能自觉自查的占27.5%,单元学习后,测试后自查的学生分别占22.5%、46.5%。学生自查意识淡漠,自查方法单一,很难实现有效自查,就不能经历自查过程,体验自查优势,难以形成自查形成的良性循环,提高数学素养。

三、解决学生自查现状的对策。

由于一方面,时下常见的做法是教师布置完作业,总不忘要求学生让家长检查签,这样既助长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削弱了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意识,淡化了他们心中的责任感,同时也增加了家长的负担。另一方面,面对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特别是小学中高年级,由于对作业失去了热情,往往是只要完成作业就万事大吉,不愿关心作业完成的质量,更不愿去反思从作业中得到什么启示。再就是,在数学检测中因为不会进行自查,任时间匆匆流逝,而学生无所事事。针对学生自查习惯缺失这一现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作以尝试:

1、引导自查,领略自查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自查,反思和小结有效的自查方法。当然教师在每节课都有一定的知识内容和练习的量,课堂的承载量有限,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练习中的某一题出发,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归结自查的方法。例如,学生在计算组合图形面积时,通过观察板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自查方法并加以归结,看图形特征,想面积公式,验计算结果,对单位是否一致。

2、家校沟通,营造自查氛围。

在家庭作业这一环节,关于作业自查学生和家长的心理有一定的矛盾冲突,呈现的形态是学生草草检查流于形式,家长检查才是实质。在学生自查时家长更有甚者在孩子旁边不断提示,指指点点,造成孩子强烈的依赖心理。而学生本存的一丁点儿自查自信也被家长的一声怒斥和好心指点所取代,取而代之的是不相信自己,只相信家长,相信老师。因此,建立有效的家校联系,家长及时反馈学生的自查成果,教师定期在家长中给予方法上的引导和孩子自查成果的展示,排除家长的困惑,形成家校合力,为学生营造自查氛围。

3、及时鼓励,体验自查效应

无论是课堂练习中,还是在作业中,教师都应作一位善于观察的引路人,发现学生自查行为应及时肯定,对于学生收获自查成果,教师更应大力表扬,引导学生去浮躁,静思考,运用榜样的力量感召学生细心自查,让“正能量”扩散开来,使得数学素养的提升习惯和自查习惯相辅相成,学生通过心理体验感受自查的带来的良性效应,促进自查方法的呈现多样化,自查技巧的提升快速化,以及自查习惯的养成常态化。

关于高一新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障碍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目的

1、高一新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障碍主要有那些

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方法是:

学生问卷,问卷调查在曲江中学进行,采取分层调查的方式进行,所选班级为12班,18班和23班(其中12班为重点班,18,23班为普通班),共发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0份。

二、问卷的分析

1.初、高中数学的衔接过程中出现困难

从初中到高中,不管是在数学概念、规律上,还是在解题方法上,都存在一个明显的分界。绝大多数学生都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个问题。高中数学难学的原因,也是造成他们压力大的原因,主要就是在于初、高中的衔接上。初中的教材简单,内容少,时间充裕,教师可以针对某种题型进行高强度的训练。但是,高中的教材内容多,难度大,时间紧凑,所以,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是一个主要的问题,因为教师在课堂上不可能面面俱到。

超过70%的同学认为高中数学是难学的,超过60%的同学认为高中数学学习压力比较大。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高中学习内容比初中要难,超过四成的同学认为高中学习内容比初中的要多,大部分同学认为初高中数学还是有较强的联系的。

从这个结果中可以看出,尽管初高中数学的联系是密切的,但是仅仅只是因为数学学习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而已,而在思想方法上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之所以认为高中数学难,学习压力大,其实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初中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和演示入手建立数学概念和规律。高中从理想模型代替直观现象客体入手,通过逻辑判断和抽象思维建立概念和规律,这种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必然使得学生要改进原来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新的要求。学习上产生困难,往往并非学生思维水平或智力的问题,而是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去学。

可见认为高中数学难学是确实存在的现象,大部分的学生觉得成绩比初中退步了,对现在的成绩感到不满意,而且对学习高中数学有较大的心理压力。众所周知,在各科成绩中,数学学科的平均分历来都是较低的;而在学生当中数学难学成为抹不去的阴影。不良的竞争,过大心理压力的长期作用会使青少年的心理承受力不胜负荷,从而产生学习障碍,结果'台阶'的跨越更显艰难。

2.在这些困难中,主要是对基本概念,规律的不理解;以及不会举一反三

概念是数学的基础部分,也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对定义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可是,在初中的教学当中,往往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即描述性语言) 来代替定义,这样的做好处是学生容易理解,也容易从中学会概念里面的基本内容。但是,高中的数学相对来说更加严谨,很多的概念都是用集合的语言(数学定义)进行描述的。例如,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单调性等等概念。由于学生不习惯用严格的语言对某一概念或性质进行描述,所以,往往学生会对高中数学的概念,规律不理解。又如,当我们翻开数学必修一的课本时,我们就会发现,必修一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集合,二是函数。这里,集合与函数都是近代数学的两个概念,是近代数学的基础,其抽象程度可想而知。另外,高一的新生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够,不能从抽象出某些例子所具有的共同属性。这就是高中数学概念学习困难的最重要的原因。

人的逻辑思维上的结构不同,而且数学题的解答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另外,数学的学习,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所以,不会举一反三的学生,其实主要的原因是以前应有的数学思维能力没有得到锻炼,从而导致不会解题,不能理解题目的意思。

超过60%的同学认为高中数学的概念过于抽象,难以理解,以及经常会有“上课听得懂,课后习题不会做”的情况。询问其原因,主要是在上课时对基本的解题规律没有掌握。

分析这个结果,我们不难发现,从对概念的理解,到概念的形成,再到概念的概括,最后到概念的应用,是学习概念的一个流程。在这个流程中,每一个环节紧密相扣,互不可分。而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了高中数学的概念困难的另一个直接原因。而解题时不会触类旁通,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数学的能力没有得到必要的锻炼,因此,多做题,多思考,多问人就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方法了。

3.古板僵化的学习方法,滋生惰性心理

初中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和演示入手建立数学概念和规律。高中从理想模型代替直观现象客体入手,通过逻辑判断和抽象思维建立概念和规律,这种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必然使得学生要改进原来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新的要求。学习上产生困难,往往并非学生思维水平或智力的问题,而是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去学。

超过70%的同学认为自己没有掌握学习方法,67.5%的同学有试图去改进,但是不成功,造成的结果是。超过一半的学生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已,没有进行额外的练习。

事实上,学生学会数学,到自己会用数学差距还非常大。从问卷调查可看出,大部分的学生还没有掌握正确、合适的学习方法,这已是他们在数学学习中遇到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求知的热情,成功的喜悦,只靠考试、升学的压力是无法产生浓厚兴趣和学习欲望的,反而会出现'惰性心理',完全依赖老师课堂讲解,思维惰性大,思路狭隘,满足于固有的思维模式,受固有的方法框框约束,只能套用知识,不能灵活运用知识,只能模仿,不能创新,思维僵化。数学是一门很需要自主演练的科目,没有一定的练习,数学很难学好,也不能学懂。这也许就是问题的关键了。

4.尽管是困难重重,但信心不灭

仍然有接近半数的同学对高中数学的学习有信心,这是维系我们依然能不断前行的一个保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心则是最好的发动机。只要有信心,我相信,我们的同学终有一天一定一跃成名的。

三、教学建议

高中数学注重数学现象的观察到分析数学现象、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因而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才能学好。从上面的调查研究分析可以获知,对于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说,这种思维的较高层次的要求常会令他们无所适从。当高一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遇到心理障碍,我们要想办法帮助他们尽早克服,使他们尽快适应过渡期,愉快投入高中的知识吸取中。

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科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情商

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并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改变一讲到底的做法,而是根据教学目的,通过'设疑'、'析疑'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参与课堂讨论,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的束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懂得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增强学生的受挫能力和解决困难的信心,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给他们开阔眼界的机会。有了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兴趣萌发出来了,教与学也就更加相辅相成了。

其次,注重数学图象在教学中的作用

数学图象实验在数学研究、教学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高中数学更抽象,而学生的自我意识又增强了,他们更倾向于独立思考。经常给出数学图象可以使他们'眼见为实',学生都比较乐于参与。 可见,数学作图确实是受学生欢迎的,良好的作图习惯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对数学原理的理解深度。

第三,注重数学概念的教学

认识论原理指出,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不一可能一次性完成,需要经历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循环往复过程;同时,由于事物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因此必须用联系的观点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因此,对于概念教学的规律,我们也应该从过程和联系两个角度进行考察。也就是把概念放到相应的概念体系中去,考察它的来龙去脉,不仅要知道学习这一概念需要怎样的基础,还要知道掌握它以后能干什么。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功能强大的概念体系。

第四,发展学生发散思维、收敛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不要搞'题海战术''满堂灌',禁锢学生的思维,使其陷入狭隘的框框条条中。教师也要在教学中起到引导作用,高中数学的学习和小初中数学的学习不同, 它更注重对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思考、自我解决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在学习中把握好数学学习的相关知识,懂得灵活变动,才能实现教育改革所设定的逐步实现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的目标。“举一反三”的思想与方法为我们实现这种目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径。

最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正确的学习方法,要求学生认真的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计划应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从中磨炼学习意志。

引导学生课前自学是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主动权。自学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

引导学生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第3篇 数学调查报告

本报告通过对本校三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研究,发现造成三年级小学生数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根源,对今后数学学科潜能生的帮扶策略研究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现把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实施

(一)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13道题目

(二)调查方法

调查方式是问卷调查形式以班级为单位抽19名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

(三)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xx镇中心小学三年级部分学生19人共27人。

(四)调查步骤

10月12日问卷调查

10月13日统计、分析调查结果

10月14-24 日深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出19份问卷,收回19份。问卷涉及12个有关学生数学学习方面的选择题,1个补充问题。具体问卷情况如下:

1、你对学习数学的兴趣。选非常喜欢的有13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68%;比较喜欢的有6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32%。

2、你感觉到学习有压力吗?选较大的有1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5%;一般的有12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63%;不确定的有6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32%。

3、做数学作业时你能做到独立思考吗?选能的有9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47%;选经常的有5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26%;选偶尔的有4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21%;选不能的有1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5%。

4、你是否有过解决数学问题后的愉悦?选没有的有3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16%;选偶尔有的有9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47%;选经常有的有2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10%;选有过,感觉不明显的有5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26%。

5、在数学课上,你会注意力不集中,常开小差吗?选不会的有9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47%;选偶尔会的有9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47%;选每节课都会的有1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5%。

6、你有时候不专心听老师讲课的原因是什么?选老师讲的内容我已经动了的有7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37%;选老师讲的内容我都听不懂的有3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16%;选班级纪律不好的有2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10%;选管不住自己的有7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37%。

7、你每天花在数学上的自主时间(不包括数学课)有多少时间?选一小时以上的有3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16%;选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有3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16%;选半小时以内的有12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63%;选更多一点时间的有1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5%。

8、在学习数学中,你是否会自己提出一些数学问题?选经常提出的有3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16%;选偶尔提出的有11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58%;选从未提出的有1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5%;选没有问题的有4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21%。

9、当你遇到数学难题时,你会怎么做?选先自己反复思考,不会再问他人的有11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58%;选先问同学,自己再做的有2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10%;选先问老师,自己再做的有5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26%;选抛在一边,等待老师讲的有1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5%。

10、在数学课上你参加过小组讨论吗?选经常讨论的有10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53%;选根据实际情况,偶尔讨论的有4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21%;选很少有讨论的机会的有4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21%;选不知道讨论什么,没什么好讨论的的有1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5%。

11、你有过因生病耽误数学学习吗?选经常会因生病请假的有1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5%;选从未请过假的有3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17%;选偶尔会因生病请假的有11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61%;选其他的情况请假的有3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17%。

12、你一直都有好的心情去学习数学吗?选一直都有好心情学习的有10名学生;选心里一直有事影响学习的注意力的有1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5%;选偶尔有事不能好好学习的有5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28%;选其他的的有1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5%。

13、你在数学学习方面还有什么想说的?11%的学生希望得到更多的数学知识;11%的学生上课听不懂;5%的学生渴望小组合作学习;5%的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针对《小学数学学科潜能生的帮扶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目的,结合学生访谈,将本次问卷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一、90%以上学生对数学有较强学习兴趣,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主要体现在:

1、课堂上听不懂老师讲课,学习有困难(2人)。

2、对数学没兴趣,不爱学习数学(1人)。

二、有近40%的学生几乎没有过解决数学问题后的愉悦体验,从这点反映出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没有把数学学习当成一件追寻幸福的事去做,而是当成任务去完成。

三、有近40%的学生自控能力差,上课容易跑神,一节课内容掌握常常丢三落四,导致知识掌握没有系统性。

四、30%的学生没有问题意识,把自己的数学学习完全依赖于老师的讲解。不懂得问题长期搁置,而不知道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调查结论

1、教师备课、上课缺乏层次性、梯度性,难以照顾到学科潜能生的实际情况。

2、教师课堂教学中评价方式单一,不能对学科潜能生进行适时、适当的激励式评价,甚至对学科潜能生进行讽刺、挖苦,造成学科潜能生学习自信心缺失,从而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

3、教师教学过程中以讲授法为主要教学方式,被动的学习方式难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关于农村小学学生在数学科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调查报告

我们七家子镇中心小学《农村小学数学科创新教学的研究》课题组于xx年3~4月份,利用2个月的时间对课题实验人员及实验班部分学生就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更新、教育科研意识、教育科研能力状况,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初步的创新能力状况等方面进行了课题调研活动。

一、调研方式:问卷、听课、座谈研讨

二、调研方法

1、调研对象

全部实验教师和部分实验班学生,为确保本次调查具有真实性和科学性,本次调查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按中、高年组不同年级、不同年龄层次,用机械取样的方法,选取男女学生各5人,以此方法,共计选取调查对象为30人。

2、问卷框架的设计

本次调查所涉及的创新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对这样一个内涵广泛的动态的过程进行调查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使调查具有科学性,我们采用了考核——观察——设计的方法。教师的调查内容为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更新、教育科研意识、教育科研状况。学生的调查内容为:创新学习能力、计算能力、课堂自主活动量、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

3、调查的组织

课题组按设计方案对实验教师采取检查教案、听课、座谈的形式进行调查。对被调查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及自然观察的形式。问卷方法是课题组成员在比较自然状态下,让学生自己如实填写问卷卡。以获取直接数据。自然观察是由课题组成员对各班教师进行培训,明确观察的方法,统一评价标准,再由各班教师对自己班中被指定的调查对象进行跟踪观察,最后由班主任教师对学生作出评价。

4、数据统计

本次问卷卡中的问题全部为选择题,每题有3个备选答案,然后将数据填在统计表中,依据出现个数比和实验教师所打分值相比,,相差不大,说明调查真实,否则必须重新进行调查,以获取最真实,自然的分值。

数据统计时,采用统计个数后分别乘以5、3、1分,然后取平均分。大于15分反映强烈;大于12分而小于15分,反映教强烈;小于12分,反映一般。

三、结果与分析

学生的创新学习须老师在课堂上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逐步培养。本次调查旨在掌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共性问题。因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师方面的收获。

从实际检查、听课中我们发现,全体教师中形成一个热心课改,积极参与教学实验的氛围。同时深切体会到:

1、教师已经不再死抱着陈旧的教学观念,而把创新教育理念应用到课堂实际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在备课中体现了创新思想。力求把科研实验纳入实际工作中,教育科研能力不断加强。

2、教师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教学设计。能够使教学情境的设计和教学模式的采用富于新意。增强了教师创造新方法的才能。

3、教师把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于教学,把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教学理念浸润于现代教学环节之中。

(二)、学生方面的收获

学生创新能力统计表

年级 四、2

学习成绩 18

计算能力 20

课堂自主活动量 24

创新能力 15

年级 五、2

学习成绩 19

计算能力 22

课堂自主活动量 23

创新能力 15.2

年级 六、1

学习成绩 20

计算能力 24

课堂自主活动量 24.5

创新能力 16.1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五段式创新教育教学法”使学生在学习成绩、学习能力、课堂自主活动量、创新能力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使学生们获益匪浅。学生在非禁锢的课堂上,在非封闭单一的试卷上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不断提高,数学创新学习的实践活动为学生们开启了一扇崭新的神奇的窗口,不仅学生的思维得以开发提高,而且还带动了其他学科的学习。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创新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我们在教学中采取“五段式创新教育教学法” 配合恰当的教学手段,营造氛围、创设情境、精心设问、创造机会、分层教学、恰当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1、在学习动力挖掘上,激发兴趣,使学生爱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使其主动参与学习。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在学习手段上、教给方法,使学生学会。

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创造精神的可持续发展。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使学生由不会到学会,由学会到会学。这也是教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质疑,学会获取知识,学会动手操作,学会合作学习。改革了长期的传统的那种单一的集体教学的模式,采用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总之,农村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实验与研究,为我们这所农村小学的数学课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数学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学生在非禁锢的课堂上,在非封闭单一的试卷上,不仅丰富了视野,而且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不断提高。数学科的创新学习的实践活动为学生们开启了一扇崭新的神奇的窗口。让学生从枯燥的数中发现了数学美的真谛。不仅学生的思维得以开发提高,而且带动了其他学科的学习。我们将会继续在这一领域中去研究,去探索。力争形成一个科学的崭新的农村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新局面。

(三)、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创新教育教学带来的收获。但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1、影响儿童发展的诸要素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会在儿童的整体发展中产生作用,要全面考虑,整体实施,才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益。

2、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创新学习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没有相应的知识,人们的正确观点就难以形成。分析判断问题就缺少一定的依据,更难以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调查了解到我校实施创新教育的现状,主要表现为:

1、广大教师响应学校的号召,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努力提高、完善自己,愿做农村小学创新教育的忠实实践者。

2、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培养。并逐渐形成一个具有创新人格的新时代少年。

通过一年的实验运作,使我们看到了创新教学在农村学校开展所获得的优势。我们必须下定决心、坚定信心将“五段式创新教育教学法”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做进一步的实验与尝试,并将反复实验、探索。以利于构建更适合农村小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农村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理论。

主持人:范洪志

xx年5月8日

小学生数学审题心理障碍调查报告

小学生数学审题心理障碍调查报告

审题是解题的开始,小学生审题能力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到解题过程的正确与否.而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障碍,很多情况下都会在审题这一初始环节中有所体现.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审题水平.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地,积极地,有意识地从学生心理倾向中分析出产生审题障碍的主要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开启思维之门.下面结合教学实例,分析一下学生审题中产生障碍的主要表现,以及谈谈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战胜学习困难的做法与体会.

(文秘范文)

一,粗心大意引起结果出错------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例 : 17.58-5.49+4.51

==17.59-(5.49+4.51)

==17.59-10

==7.59

上面是学生经常出错的典型案例.究其原因:在题目中,学生不是没有掌握加减法计算法则,而是仅凭直觉,一眼看出5.49与4.51可以凑十,于是动起笔来一挥而就;导致结果出错也就不奇怪了.

上述情况的出现,与学生审题时缺乏细心,耐心是有密切关系的,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在引导学生数学审题过程中,要十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审题中,要教育引导学生自始至终细心推敲,耐心思考.解题时要有自信,但不能过于轻信自己的经验与直觉;尽管题目文极其简单,但我们审题时思维却丝毫不能简单化,从而提高思维的深刻性与批判性,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二,事理不清引起算理错误——增加生活数学知识的积累

例:张师傅把一根长120厘米的自来水管锯成6 截,每锯断一次需小时,张师傅共用了多少时间

这是一道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植树问题' 类的应用题.如果学生阅历不够丰富,解此类问题时,很可能失之毫厘,谬之千里.不少学生对张师傅只要把水管锯断5次,就能锯成6截的事理不熟悉,因而思路无法展开,错误列式为×(120÷6)也就见怪不怪了.

帮助学生找出题目中隐含的条件,弄清事理与算理,有助于克服学生解题时的心理障碍,提高解题能力.由此及彼,我们注意引导学生处处留心与数学有关的生活常识,丰富并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登上五楼,实际上只需登四个楼层之间的楼梯;把一根管子锯成4段,实际只需锯三次;钟敲10下,实际一声与一声的间隔只有9次.…… 随着对生活中数学算理的感知,以及这些知识的积累,为学生开阔视野,开拓思路,正确审题,分析与解答应用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手段单一引起思路狭窄——学会用线段图启发思路

例:商店里运来一批红,蓝墨水.红墨水占总数的,如果把40盒红墨水换成蓝墨水,蓝墨水则占总数的,红墨水,蓝墨水各多少盒

有些学生在审题中习惯于从问题与条件中苦苦寻找联系,探索思路,却从不愿意借用线段图进行审题分析,认为用画线段图费时费事.这种单一的审题手段,势必引起思路狭窄,在碰到上面这样的题目时,这些学生就出现了审题障碍.我从'人需要各种营养成份,才能健康生长','战士需要各种武器,才能打好胜仗'入手,启发学生:我们只有把握各种审题手段,才能打开解题思路.并指导这些学生学会用好线段图,分析解答应用题.借助线段图表示出的数量关系,学生在对线段图的观察,感知中发现:调换后蓝墨水多的40盒与〔〕相对应,由此可以求出红,蓝墨水的总盒数.这样,学生在审题中借助线段图晓事理,明算理,悟转化,很快把握了数量关系,理顺了解题思路,并从中尝到了甜头,提高了借助线段图与其它手段参与审题的积极性与自觉性.

四,迁移障碍引起思路中断——把握课题类化的规律

例:修一条路,甲需要12天,乙需要15天,甲队工作效率比乙队快百分之几

这条题目中具体的路程是未知的,只给出两队的工作时间,却要比较工作效率.许多学生认为条件不完备,思维陷入困境,思路难以为继.其实,如果学生在审题过程中能从'工程问题'这一思路去思考,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求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就是应用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求学生把抽象的知识与具体事物统一起来,这就是进行课题类化.而这种类化首先体现在审题阶段.把握知识迁移和课题类化的规律,我们就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既然'路程÷时间=工作效率',本题中隐含的抽象的工作总量'1'分别除以甲,乙的工作时间,也可以得到甲,乙的工作效率与,在此基础上,再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百分数的应用题,再也不是难事了.

五,心理习惯引起思维定势----学习领会转化的思想方法

例:一根绳长176米,第一次用去68米,第二次用去75米,这根绳比原来短了多少米

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就犯下错误,多数同学都是因为心理习惯,思维定势造成的.受'是条件都得用上'的思维定势影响,不少同学做成了176-68-75=33(米).为将学生这次出现的错误经历转化为他们认知方面的财富,我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进行转化思考:'这根绳为什么会短 ''能否把比原来短的米数'换种说法当学生悟出'比原来短的米数'就是'用去的米数'后,我再让学生举一反三,诸如:'比原来少多少钱'就是指'用去了多少钱',以加深理解.最后,我启发学生对'一根绳长176米'这一多余的条件进行再认识,消除思维定势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样,学生在学习领会转化的思想方法中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六,指向错误引起思维障碍-------提高善抓题目关键的能力

例:某汽车厂六月份上半月完成了原计划生产任务的一半,下半月前5天每天生产160台汽车,后10天每天生产150台汽车.结果超额完成300台.这个厂上半月生产汽车多少台

学生在审题过程中,注意力集中在'上半月完成原计划生产任务的一半' 上苦思冥想,以为一定要求出原计划生产的台数,这个题目才能解决.却想不到只要把思维的聚焦点转移到'另一半上':即下半月实际完成的台数中,去掉超额数,就是原计划生产的一半.只要找准方向,抓住关键,转化思想与方法,所求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文秘范文)

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审题中善抓关键,把握重点,选准角度,学会从不同的方向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就能有助于学生克服障碍,提高审题,解题的能力.

关于高一新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障碍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目的

1、高一新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障碍主要有那些

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方法是:

学生问卷,问卷调查在曲江中学进行,采取分层调查的方式进行,所选班级为12班,18班和23班(其中12班为重点班,18,23班为普通班),共发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0份。

二、问卷的分析

1.初、高中数学的衔接过程中出现困难

从初中到高中,不管是在数学概念、规律上,还是在解题方法上,都存在一个明显的分界。绝大多数学生都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个问题。高中数学难学的原因,也是造成他们压力大的原因,主要就是在于初、高中的衔接上。初中的教材简单,内容少,时间充裕,教师可以针对某种题型进行高强度的训练。但是,高中的教材内容多,难度大,时间紧凑,所以,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是一个主要的问题,因为教师在课堂上不可能面面俱到。

超过70%的同学认为高中数学是难学的,超过60%的同学认为高中数学学习压力比较大。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高中学习内容比初中要难,超过四成的同学认为高中学习内容比初中的要多,大部分同学认为初高中数学还是有较强的联系的。

从这个结果中可以看出,尽管初高中数学的联系是密切的,但是仅仅只是因为数学学习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而已,而在思想方法上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之所以认为高中数学难,学习压力大,其实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初中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和演示入手建立数学概念和规律。高中从理想模型代替直观现象客体入手,通过逻辑判断和抽象思维建立概念和规律,这种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必然使得学生要改进原来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新的要求。学习上产生困难,往往并非学生思维水平或智力的问题,而是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去学。

可见认为高中数学难学是确实存在的现象,大部分的学生觉得成绩比初中退步了,对现在的成绩感到不满意,而且对学习高中数学有较大的心理压力。众所周知,在各科成绩中,数学学科的平均分历来都是较低的;而在学生当中数学难学成为抹不去的阴影。不良的竞争,过大心理压力的长期作用会使青少年的心理承受力不胜负荷,从而产生学习障碍,结果'台阶'的跨越更显艰难。

2.在这些困难中,主要是对基本概念,规律的不理解;以及不会举一反三

概念是数学的基础部分,也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对定义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可是,在初中的教学当中,往往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即描述性语言) 来代替定义,这样的做好处是学生容易理解,也容易从中学会概念里面的基本内容。但是,高中的数学相对来说更加严谨,很多的概念都是用集合的语言(数学定义)进行描述的。例如,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单调性等等概念。由于学生不习惯用严格的语言对某一概念或性质进行描述,所以,往往学生会对高中数学的概念,规律不理解。又如,当我们翻开数学必修一的课本时,我们就会发现,必修一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集合,二是函数。这里,集合与函数都是近代数学的两个概念,是近代数学的基础,其抽象程度可想而知。另外,高一的新生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够,不能从抽象出某些例子所具有的共同属性。这就是高中数学概念学习困难的最重要的原因。

人的逻辑思维上的结构不同,而且数学题的解答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另外,数学的学习,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所以,不会举一反三的学生,其实主要的原因是以前应有的数学思维能力没有得到锻炼,从而导致不会解题,不能理解题目的意思。

超过60%的同学认为高中数学的概念过于抽象,难以理解,以及经常会有“上课听得懂,课后习题不会做”的情况。询问其原因,主要是在上课时对基本的解题规律没有掌握。

分析这个结果,我们不难发现,从对概念的理解,到概念的形成,再到概念的概括,最后到概念的应用,是学习概念的一个流程。在这个流程中,每一个环节紧密相扣,互不可分。而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了高中数学的概念困难的另一个直接原因。而解题时不会触类旁通,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数学的能力没有得到必要的锻炼,因此,多做题,多思考,多问人就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方法了。

3.古板僵化的学习方法,滋生惰性心理

初中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和演示入手建立数学概念和规律。高中从理想模型代替直观现象客体入手,通过逻辑判断和抽象思维建立概念和规律,这种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必然使得学生要改进原来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新的要求。学习上产生困难,往往并非学生思维水平或智力的问题,而是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去学。

超过70%的同学认为自己没有掌握学习方法,67.5%的同学有试图去改进,但是不成功,造成的结果是。超过一半的学生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已,没有进行额外的练习。

事实上,学生学会数学,到自己会用数学差距还非常大。从问卷调查可看出,大部分的学生还没有掌握正确、合适的学习方法,这已是他们在数学学习中遇到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求知的热情,成功的喜悦,只靠考试、升学的压力是无法产生浓厚兴趣和学习欲望的,反而会出现'惰性心理',完全依赖老师课堂讲解,思维惰性大,思路狭隘,满足于固有的思维模式,受固有的方法框框约束,只能套用知识,不能灵活运用知识,只能模仿,不能创新,思维僵化。数学是一门很需要自主演练的科目,没有一定的练习,数学很难学好,也不能学懂。这也许就是问题的关键了。

4.尽管是困难重重,但信心不灭

仍然有接近半数的同学对高中数学的学习有信心,这是维系我们依然能不断前行的一个保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心则是最好的发动机。只要有信心,我相信,我们的同学终有一天一定一跃成名的。

三、教学建议

高中数学注重数学现象的观察到分析数学现象、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因而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才能学好。从上面的调查研究分析可以获知,对于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说,这种思维的较高层次的要求常会令他们无所适从。当高一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遇到心理障碍,我们要想办法帮助他们尽早克服,使他们尽快适应过渡期,愉快投入高中的知识吸取中。

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科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情商

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并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改变一讲到底的做法,而是根据教学目的,通过'设疑'、'析疑'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参与课堂讨论,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的束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懂得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增强学生的受挫能力和解决困难的信心,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给他们开阔眼界的机会。有了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兴趣萌发出来了,教与学也就更加相辅相成了。

其次,注重数学图象在教学中的作用

数学图象实验在数学研究、教学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高中数学更抽象,而学生的自我意识又增强了,他们更倾向于独立思考。经常给出数学图象可以使他们'眼见为实',学生都比较乐于参与。 可见,数学作图确实是受学生欢迎的,良好的作图习惯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对数学原理的理解深度。

第三,注重数学概念的教学

认识论原理指出,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不一可能一次性完成,需要经历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循环往复过程;同时,由于事物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因此必须用联系的观点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因此,对于概念教学的规律,我们也应该从过程和联系两个角度进行考察。也就是把概念放到相应的概念体系中去,考察它的来龙去脉,不仅要知道学习这一概念需要怎样的基础,还要知道掌握它以后能干什么。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功能强大的概念体系。

第四,发展学生发散思维、收敛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不要搞'题海战术''满堂灌',禁锢学生的思维,使其陷入狭隘的框框条条中。教师也要在教学中起到引导作用,高中数学的学习和小初中数学的学习不同, 它更注重对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思考、自我解决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在学习中把握好数学学习的相关知识,懂得灵活变动,才能实现教育改革所设定的逐步实现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的目标。“举一反三”的思想与方法为我们实现这种目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径。

最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正确的学习方法,要求学生认真的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计划应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从中磨炼学习意志。

引导学生课前自学是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主动权。自学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

引导学生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数学调查报告(3篇)

一、本课题提出的背景。人的认知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繁杂,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在学习中要掌握好知识,认识过程的完善是至关重要的,无论对掌握概念和定理、公理都有相当…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数学调查范文

  • 小学生数学调查报告(3篇)
  • 小学生数学调查报告(3篇)76人关注

    一、调查目的:了解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现状。二、调查方法及时间: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抽样调查。调查时间是2022年7月。三、调查对象及范围:我校四.五.六年级学生,收回有效 ...[更多]

  • 小学数学调查报告(5篇)
  • 小学数学调查报告(5篇)41人关注

    自从深入学习了科学发展观,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我认识到自己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积累,加强教学法的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综合能力,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氛 ...[更多]

  • 数学调查报告(3篇)
  • 数学调查报告(3篇)21人关注

    一、本课题提出的背景。人的认知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繁杂,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在学习中要掌握好知识,认识过程的完善是至关重要的,无论对掌握概念和定理、公 ...[更多]

调查报告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