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汇报书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范文 > 社会报告 > 调查报告

生态调查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9-28 21:05:04 查看人数:99

生态调查报告

第一篇 生态调查报告18900字

一、全市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的成绩

我市历史上是个山清水秀、生态良好、风调雨顺、资源丰富的地方。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政策等因素导致生态环境建设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使全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大量的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森林蓄积量和覆盖率逐年下降,到XX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0.1%,比1980年相比下降近6%。草原遭到破坏,人们盲目扩大耕地面积,大量草原被开垦。从1986年到现在年平均开垦草原XX公顷以上,目前平原乡镇草原基本已经全部退化(具体数目前正在普查中)。早年的讷谟尔河两岸草塘因围垦造地,使其丧失了应有的生态功能。其结果导致了水土流失严重、水源涵养能力下降、生态多样性遭到破坏、物种不断减少、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森林草原植被的破坏不但恶化了环境,而且严重影响了人们生产生活,制约了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此,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做大做强矿泉生态和旅游休闲特色产业经济,着力打造“生态、休闲、养生、宜居”城市,走出了一条特色化的生态发展之路。

(一)生态保护成果显著。

大力实施森林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XX年以来共完成各类造林面积14.7065.365万亩。其中:“三北”防护林造林0.41万亩,退耕地造林1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5万亩,封山育(造)林面积5.5715万亩,重点公益林培育林间空地造林面积1.46万亩,重点公益林培育疏林补植面积0.9万亩。

不断加大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力度。XX年以来实际完成退耕还草1900亩、草原治理900亩。加强草原管理,坚决制止和打击毁草开荒案件,累计查处毁草开荒案件120余起,解决草原纠纷36起,累计种植牧草780亩,青贮玉米1000亩。

全面推进国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加强地质环境治理,XX年8月投资200万元完成了团结乡地质灾害治理项目。严格基本农田保护,保护区面积12.5万公顷,占全市耕地面积的84.37%。完成省重点小流域治理面积达1.8万公顷,全市水土流失治理率达24.39%。XX年完成团结矿泉稻土地整理一期工程250公顷,讷谟尔河流域土地整理项目585.77公顷,全市退化土地治理率达到14.6%。XX年10月辟建山口省级自然保护区一处,总面积为994.899平方公里。

积极开展城乡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一是围绕建设“矿泉旅游文化名城”发展战略目标,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城市环境质量。XX年至XX年四年累计投资3897.98万元,共完成市政工程64项。其中硬化道路15条,总面积62497平方米;栽植行道树1325株,绿化防护林5200余株;改造自来水干线4条2210米,排水管线12条8058延长米;新增和改造人行道13段,面积84194平方米,沥青罩面道路5条88326平方米;新增和改造路灯394杆;翻新公厕32座,新建水冲式公厕2座,维修公厕44座;新建3处休闲健身广场,总面积为31838平方米;完成道口硬化、盆栽花卉等项目。XX-XX年,新开工建设项目45项,40.0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24.15万平方米,占整个建设面积的60.27%。自XX年开始实施集中供热工程,用3年时间完成了5台20吨锅炉的热源厂、5万延长米的供热管网和9个换热站的建设。截止目前,市区集中供热面积已达100万平方米,楼房供热普及率97%。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XX年10月被国家环保总局、发改委、建设部以环发{XX}149号列为国家“十一.五”松花江流域污染防治规划,至XX年完成了可研、初设、环评、一期等相关批复手续。XX年全面启动了污水处理厂建厂工作,厂区占地19500平方米,工艺采用德国cwsbr先进工艺,出水将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a标准,日处理能力1万吨。目前规划、用地、征地补偿、建设项目主体确立等相关手续齐备,进厂道路、输电线路已经完成施工,施工图纸委托省规划设计院设计,设计已基本完成,工程已于今年10月13日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于XX年10月竣工投入使用,届时我市城市生活污水将得到有效处理并达标排放。二是围绕以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生产力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改善村民生活质量。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全面提高农业抗灾能力,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XX年以来,累计完成总工程量29.8万立方米,完成投资729.05万元。先后建成灌涝区配套建筑物50座,维修渠首拦河坝1座,维修病险水库5座,改扩建塘坝3座,新打人畜人水井34眼,新购喷灌设备12套,完成渠道防渗500m,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维修各级灌溉渠道15000m,新增旱田节水灌溉面积2379亩,改善灌溉面积1万亩,挖排水干、支、斗沟37条、截流沟1条共计39.5公里,清淤河道900米,新增涝区治理面积8790亩,改善农田排涝面积6000亩,新建护岸工程3处。认真落实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完成了龙镇发展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工程项目和双泉乡龙丰村畜禽养殖粪便

无害化处理工程项目的申报工作。改善农村能源结构,积极推广农村沼气清洁能源的使用。现已建成全市 “一池三改(沼气池、改厕、改圈、改厨)”国债农村沼气项目515户,重点建设范围涉及到全市6个乡6个村,实现了集养殖业、特、绿色农业,农户照明、取暖、做饭为一体的综合开发利用。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二)生态经济不断发展。

以发展特色、绿色农业产业为重点,实现由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坚持特色绿色农业发展方向,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标准化作业水平,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建设科技示范园区17处、15万亩,引导农民重点发展“双高”大豆、优质麦、矿泉稻、杂豆、柞蚕、矿泉鱼等优势作物,建立“双高”大豆、优质专用小麦、马铃薯、矿泉稻四大粮食生产基地。“双高”大豆发展到6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发展到10万亩,马铃薯发展到13万亩,矿泉稻达到6万亩,水稻大棚达到11个,杂豆10万亩、柞蚕600把、矿泉鱼2500亩,绿特色食品种植面积85万亩,农作物品种优质率达到95%。同时开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申报工作,矿泉稻获得绿色标志,山口湖渔通过了省有机食品检测中心的检测,成为中国有机食品。

以培育优良、优质畜禽养殖产业为重点,实现由以农业生产为主导向畜牧业生产“半壁江山”的转变。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继续坚持以“两牛一羊”和特种养殖为重点,调整畜牧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壮大龙头企业和基地饲养规模。加快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步伐。截至今年9月份存栏奶牛、肉牛、肉羊、生猪、家禽分别为7238头、35225头、151940只、34544头、60.11万只,同比增长25.8%、33.9%、9.2%、17%、60.4%。打造龙头企业及基地建设,已建立朝阳蒙阳冷冻厂、龙镇旺仔冷冻厂等6个肉羊屠宰厂,8个榨乳站点,和平镇大鹅屠宰厂1个。初步形成了5个养殖基地,建成了4个奶牛养殖专业村、3个养殖小区,截至今年6月份发展各类养殖专业户1229个,全市畜牧产业化发展格局雏形显现,逐步向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畜牧发展模式转变。

以特有的自然资源景观和突出的人文社会环境为重点,实现生态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异军突起。围绕“矿泉旅游兴市”发展战略,依托特有的旅游资源优势,有效整合旅游资源,使旅游产业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境内除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大连池风景区外,山口湖风景区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也是国家aaa级旅游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沾河国家森林公园是我国最大的森林湿地,“神州第一漂”闻名遐迩,现已被列为国家级湿地保护项目。旅游配套产业长足发展,现有三星级饭店1个,二星级饭店2个,总投资达6亿元的五大连池宏福温都水乡国际旅游中心正在建设,届时将使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XX年实现旅游业收入10562万元,占gdp比重的3.9%。

(三)生态市建设扎实推进。

XX年启动生态市建设以来,先后召开政府常务会议5次,市长办公会议11次,认真研究解决生态市建设与环境保护重点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制度,先后三次调整了我市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成员。由市编委批准成立了生态市建设办公室,设在环保局并由专人负责。建立了联络员队伍,健全了28个部门46个联络员个人档案。

科学合理规划。XX年参照《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编制完成了《五大连池市生态市建设规划(草案)》,同年10月该规划通过了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并批准实施,XX年对该规划进行了二次修编,同年4月份修编后的《规划》顺利地通过了省专家组的评审,使我市的生态市建设规划日趋完善、更加科学缜密。成为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生态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年度重点工作有效推进。XX、XX两年,由我市“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圆满完成“中国环境友好型社会成果展览会”一、二届的我市参展任务,一方面有效地推介了参展企业的产品,另一方面宣传了我市特有的自然资源和城市风貌。深入开展生态示范试点创建活动,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逐渐消除。XX年11月我市被正式命名为省级生态示范区。XX年10月双泉乡被正式命名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今年龙镇、龙镇发展村、双泉乡龙丰村三个试点已完成申报工作,年底有望获得省环保厅的验收与命名。

二、全市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的生态环境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恢复,生态对经济持续发展和改善人居环境的促进作用开始显现,但总体看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全民生态保护意识淡薄。

一部分人为了眼前的利益,违法破坏生态植被开荒、兴建鱼池等现象仍然存在。化肥过度使用,有机肥施用量逐年减少,造成土壤养分单一,土壤肥力下降,作物生长受限。农药残留危害,致使土壤药害严重。

(二)生态治理资金投入明显不足。

目前国家的地方生态建设与治理项目资金,主要是投向典型生态示范试点地区,多数采取以奖代补形式进行资金补助,其他地区享受资金支持补助甚少。由于受资金困扰,一些大型农业水利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城市垃圾处理项目、农村能源建设和绿色产品生产开发进展比较缓慢,有的不能开展。

(三)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尚未形成。

个别部门行政许可把关不严,不遵守环保前置审批条件,擅自对资源开发项目和城乡建设项目审批,同时又没有履行对其他部门的通告义务,一旦发生环境权益纠纷,相互推诿,刻意减轻承担的责任,社会影响与群众反映强烈。部门间联合执法相互配合不到位,执法不严、工作不力、效果不佳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

三、全市生态环境建设下步工作思路与措施的建议

总体思路:以__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六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市七届四次人代会精神,牢固树立生态优先、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保护青山绿水就是发展的理念,继续加大生态市建设力度,加强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抓好全市污染减排工作,确保完成目标考核任务;建立多渠道投资体系,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生态环境监管,积极打造“生态、休闲、养生、宜居”城市,实现经济与社会、人口与自然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协调发展。

(一)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实现生态市建设有效推进。

按照《___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使我市农村真正步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抓住国家着力建设大小兴安岭功能区有利契机,继续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完善政策、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开展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实施草原建设和保护工程,保持草原现有水平,推进退牧还草,发展灌溉草场,恢复草原生态植被,逐步解决草原畜禽超载放牧的问题。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合理推进山口电厂开闸放流,实现下游水生生物资源增殖养护和农业灌溉用水永续利用,使水源下游水生生物物种及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和保护。围绕矿泉水、苏打水项目系列合理开发利用,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关,进一步强化对双泉水源地和农村水源地的监督管理。推进讷谟尔河流域团结、建设区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加大土壤侵蚀、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加快山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批建进程,积极开展讷谟尔河流域省级自然保护区辟建工作,打造讷谟尔河流域生态长廊。加大山口库区湿地及其动植物多样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力度,保护珍稀物种和物种资源,防范外来动植物疫病和有害物种入侵。开展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试点的晋级工作,积极谋划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依托比较优势资源,开创我市特色生态矿泉旅游经济之路。重点发展高层建筑,节约城市用地,塑造现代化城市形象。加快园林式公园、沿街花草植被建设步伐。合理规划,建设讷谟尔河桥北生态休闲城,吸引外来人口落户我市,促进消费增长,努力创建“生态、休闲、养生、宜居” 的绿色之都、魅力之城。

(二)大力推进污染减排,实现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

加强重点工业企业、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鑫源热力公司要新上先进脱硫设备,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实现总量削减。多方筹集资金争取城市垃圾处理场项目建设,继续加大棚户区改造工作力度,实现并入城区集中供热管线。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继续加大生态农业,特别是矿泉系列农作物的开发,积极开展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的认证管理工作,引导和鼓励相关企业开发认证绿色食品,不断打造企业和产品品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壮大工业经济,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制度与管理。加大生态旅游产业景区、景点及基础配套设施开发建设,以“太平——和平——建设”、“新发——双泉——龙镇”两条主线,辟建生态农业观光园,打造生态农业绿色走廊,吸引观光游客到我市休闲旅游,提高对外知名度。加快林业特产经济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有效开发,提高山产品深加工的附加值。促进畜牧业规模化,实现农民“环境权益、经济增长”双赢。

(三)畅通资金投入渠道,实现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多元化。

要积极争取国家和上级扶持,抓住国家和省加大对生态治理专项补助资金投入的契机,做好上下对接,加强生态和环保项目的筛选、申报及立项工作,多渠道筹集森林、草原、水土保持等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制定地方优惠政策,广泛吸纳民间资本和域外投资参与生态环境建设。

(四)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生态环境建设科学化。

在造林绿化上,要按照适地适树原则,以林种、树种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低产林改造为突破口,全面提高造林质量,积极推广应用造林新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在农村能源建设上,要注重推广“四位一体(沼气池、畜禽舍、厕所、日光温室)”生态模式;积极推广秸秆气化、风能发电等新能源技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上,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切实加快绿色食品开发、环境污染防治与保护步伐,努力提高生态环境建设总体水平。

(五)切实强化监督检查,实现生态环境建设考核目标化。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建设各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采取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以推进。加强重点工程监管,对新建和改扩建项目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对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或项目坚决不批。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包乡(镇)、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把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成绩的好坏作为评价干部的一项重要指标。继续坚持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环保目标和生态目标量化考核机制。

山峡变平原 平畴千顷田—沟底村走资源生态一体化发展道路的调查报告 沟底村位于山西阳城县北留镇,东连泽州县,北依沁水县,西南与史山、皇城两村相邻。全村国土总面积442公顷,其中耕地60公顷,人口805人。 改革开放以来,该村凭借其优厚的地下煤炭资源发展经济,由贫困走向富裕。然而近年来,该村煤炭资源日趋枯竭,主要经济来源面临“干涸断流”的趋势,全村人民生存受到危机性的挑战。 面对挑战,沟底村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以建设高效农业产业化基地为目标,启动二次创业,大规模地进行治山、治水、治沟,退耕还林,复垦矿区土地,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走上了一条持续发展之路。 此举,对于山西依赖煤炭资源发展经济的农村进行矿山复垦工作,走持续发展道路,极具典型借鉴意义。 为此,我们对该村一年多来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情况作了详细调查,现就此作出报告。 一、因地制宜 科学决策 沟底村是一个典型的依托煤炭资源富裕起来的农村之一。地下煤储量原高达5600万吨。凭借这一优势,1985年到1986年,县、镇、村三级相继在境区内兴办起山城、左岭、王街、沟底、香园沟五座煤矿。其矿点数量在阳城全县农村位居榜首。其中,该村所属香园沟煤矿年均产煤9万吨,年均产值1000余万元。 从1985年以来,煤炭产业始终是该村经济实力的骨干支柱,收入占到全村经济总收入的90%左右。同时,村民依托当地煤矿布点多的便利条件,男劳动力几乎全部从事务工劳动,使之成为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煤炭产业的高收入,不仅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小康富裕,而且使该村公益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990年起,该村先后投资150余万元,修建了村办公大楼,兴建了新型小学校舍,硬化村道路三公里,兴办了近5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并配备了一整套文化娱乐设施,还修建了40栋现代化的居民住宅。另外,该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领取固定工资”,得到了老有所养;考取中专以上学校的学生,一律享受不同等级的助学奖励金;村民不仅不负担任何集体公益事业的费用,而且,逢年过节均有物质福利。 然而,由于十多年来境内五个矿点的竞相采挖,乃至在急功近利思想支配下的掠夺性开采,导致该村三号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其中,该村村办香园沟煤矿到XX年已无煤可采,只得停产关闭。其它四个矿点也必将“紧步后尘”。随之而来的后果是:沟底村的经济支柱已呈“风雨飘摇”之势,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将失去依靠。村民们担忧地说:“过去‘乌金’换黄金,沟底一步一层天;如今‘乌金’已挖空,沟底今后靠什么?” 在此危机面前,沟底村不是“左顾右盼”、无所作为,而是面对危机积极应对,以调整产业结构为突破口,因地制宜,科学决策,决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走资源生态一体化发展道路。 XX年元旦的钟声刚刚响过,该村召开了党员会、干部会、村民代表会,就农业综合开发问题进行了积极研讨。 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走资源生态一体化发展道路,必须拥有一定的土地实力作基础。而土地正是沟底的劣势,全村原有耕地几乎全部在山岭上,且生产条件十分恶劣。如果依靠原有耕地发展农业经济是不可能走向富裕。一是土地质量极差。原有900亩耕地85%以上为沙质土壤结构,透水性强,贫瘠易旱,即使风调雨顺年景,每亩产粮不过百公斤;久旱年头则大部绝收。改良土壤,既不现实,更不合算。 二是水土流失严重。全村90% 以上的耕地坡度均在25度以上,难以保水、保肥;同时,一到洪期,地里的禾田必将打了水漂。 三是耕作条件维艰。其显著特点是,人在沟底住,地在山上挂,百分之八十的耕地分布在七道山岭上,距村一至两公里。环村周围又是嵯峨巨岭,将村落夹在深沟谷底。历史上,村民耕作只能依赖老祖宗留下来的羊肠古道,肩担人挑,爬上爬下。一般的农业机械根本派不上用场,投入 与产出得不偿失。 四是山体塌陷,耕地撂荒。历年来,由于五座煤矿的大量开采,造成多处山体塌陷,还使500余亩耕地被迫弃耕;加之煤矿与基本建设用地,使耕地锐减到人均仅有半亩。 这就表明,沟底村是远地弃耕,近地好地奇缺,剩下穷沟,“无路”可走。 对此,上级有关部门领导曾提出要沟底村拿出30万元到黄岭乃至五公里之外的泽州县周村一带买100亩土地耕种,借以生存。 这样,到外村买地耕种,势必要移民“大搬家”,不仅要耗去巨资,经济上难以承受;而且,前景难料,后果可怕。 沟底村经过研究,立足自己的实际,果断作出了三项决策: 第一,填沟造地,建设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 第二,实施荒山宜林战略,大力发展以优质核桃为主要品种的经济林。 第三,依托皇城相府旅游景区“近水楼台”的先决条件,大搞生态林与观光农业,以吸引游客,发展自身。 就此,一场综合开发农业的攻坚战在沟底村全面展开。 二、合理规划 奋力攻坚 XX年6月,在山西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晋城市水利局和阳城县国土资源、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大力支持下,沟底村出台了《国家农业开发·阳城县沟底项目区土地治理项目·可行 性研究报告》。 根据这一可行性报告,结合发展旅游业的总体设想,沟底村制定出开发农业的发展规划。其指导战略是:以地面资源为依托,以建设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为目标,以土地综合治理与水利设施建设、生态林建设为基础,以建设农业产业化基地为重点,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向农业现代化进军。其发展规划为八大工程: ㈠、填沟造地工程。 填沟造地是八大工程的核心工程、重点骨干工程,是沟底村改变历史上缺乏好地耕种的唯一途径,是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基础与依托。为此,决定投资1159万元,在两道沟造地:一是樊水沟,二是王庄沟。该两沟每条沟长两公里,沟底至山顶120余米,沟平均宽度为220米。从XX年到XX年四年填沟造地500亩,亩均投资2.3万元,动用土石172.5万方,亩均3450方。其中,XX年到XX年完成樊水沟造地240亩的任务;XX年到XX年完成王庄沟造地260亩的任务。以此作为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发展高效农业,在有限的土地上多产出、高收入。 ㈡、塘坝工程。 沟底村北部樊山山腰“老母掌沟”有一股地下泉水,长流不息。然而历史上却有水未用,任其顺沟而下,白白流去。为了对新造土地实行自流灌溉,计划投

资120万元,在此处兴建小型塘坝一座,设计库容量为10万立方米。利用自然条件,发展水浇地。 此项工程XX年秋动工,XX年秋完成。 ㈢、经济林与水土涵养生态林建设工程。 建设林业生产基地是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规划山岭瘠薄土地全部退耕还林,计770亩,占总耕地的71.%,全部作为经济林基地,以种植优质核桃为主。XX年退耕430亩,XX年全部完成退耕任务。山岭坡梁规划为生态林基地,计1500亩,XX年完成600亩,XX年全面完成。两项总投资70万元。 ㈣、排洪渠工程。 为了保持水土不流失,投资60万元兴修排洪渠工程三公里,XX年到XX年分期完成。 ㈤、引水隧道工程。 为使农林产业稳定发展,投资70万元,修筑引水隧道160米,XX年动工,XX年贯通。 ㈥、田间道路工程。 为改善落后的交通道路环境,计划投资4.7万元,修筑田间道路13条。 ㈦、高科技农业园区。 为发展高科技农业,规划樊水沟240亩新造沟坝地全部实施大棚生产,以栽培具有高产高效、且科技含量高的优质品牌蔬菜及高营养食用菌为主要产品,发展高科技农业。 ㈧、发展旅游观光业。 该村北部“老母掌”(因山形形似母指掌部而得名)为清代名相陈廷敬之母的避暑山庄之地,且至今那座一进三院、占地6000多平米的古代建筑依然保存完好。尽管三百多年它饱经沧桑,但仍不失其昔日“雍容华贵”之貌。开发它很有价值。为此,规划此处在维修避暑山庄的基础上,修建“休闲度假村”一所,两层小楼50栋,作为游客到皇城相府观光后的休闲下塌之处。同时,以此为据点,开通旅游线路一条,让游客在休闲之际尚可巡游观光。此工程计划XX年筹建,XX年完工,总投资XX余万元。 上述八项工程是一个美好的蓝图,全部完成后,沟底将是一个富裕而秀美的“锦川”(沟底古称“锦川”)。 为了实现这一奋斗目标,沟底村的干部群众提前介入,及早动手,于XX年3月初,在工程规划过程中就紧锣密鼓开工建设。 工程上马后,首要的困难是资金问题。尽管沟底村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然而,数千万元的巨额投资不可能全部拿得出来。为此,沟底村发出集资创业的号召。全村群众积极响应,不到一个月时间,就集资122万元,同时集体筹资76万元,购买了挖掘机、推土机、铲车、汽车以及空压机等大型机械六部,首先使填沟造地工程如期进入实战阶段。 XX年4月,填沟造地骨干工程启动运转。樊水沟上下,机声隆隆,车水马龙,艰苦奋战,热火朝天。无论是酷暑盛夏,还是冰雪严冬,人歇机不停,造地不停步。深沟被一截截淹没填起,平畴大田被一段段建起。 XX年8月,“老母掌沟”塘坝工程通过投标承包,按照图纸设计开始上马。引水隧道工程相继进行。 与此同时,沟底村在春、秋、冬三个季节,全民上阵,大搞植树造林,决心让一道道山岭披上绿装。 …… 三、众志成城 “好梦初圆” 经过一年零六个月的艰苦奋战,沟底村的农业综合开发“好梦初园”,八大工程初现端倪。 填沟造地工程是沟底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骨干项目,工程之大,旷古未有,为此,他们以极大的精力和投入进行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动用土石55万方,投资370余万元,在樊水沟造出土地160余亩;同时,在XX年春季全部进行了培熟,并分别种上了玉米和蔬菜,使偌大一块北国“平原”展现在沟底群众面前。他们按照计划,再战今年一冬,使樊水沟下段80亩大田如期实现。 塘坝工程到目前基本建成。坝高23米,坝长120米,坝顶宽5米,工程总量1 .38万立方。 这项工程,不仅为农业产业实现水利化提供了必要条件,而且其坝基为将来开通旅游线路打下了基础,同时为“老母掌”发展旅游业打开了交通大门。 经济林与生态林工程历经一年时间,已建成林业生产基地1030亩。其中,退耕还林430亩,植造“晋龙”一号、二号核桃优良品种34000株,占应退耕770亩的近60%,XX年底将全面完成退耕任务。水土生态涵养林已建成600亩,占计划1500亩的40%,植造侧柏10万株。 排洪渠工程现已完成300余米,占工程总量的10%。 引水隧道工程全长160米,净高4 .2米,宽4米,工程总量6000余方,现已基本贯通。 田间道路工程是农业机械化的必由之路。为此,该村经过去冬今春的建设,投资4.7万余元,建成交叉成网的田间道路13条,总长5公里,使昔日的羊肠小道变成车辆驰行的宽阔大道。 旅游休闲度假村工程目前已与沁水县郑村乡王街村初步达成联合开发的意向(因“老母掌”属王街村辖境),并以皇城相府旅游景点为轴心,与周边史山、郭峪、大桥等村联合发展旅游产业,以此形成规模性的产业基地。 此外,高科技农业园区也正在筹划设计之中。 四、几点借鉴 总结沟底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战略的大胆发展思路与成功实践,在以下四个方面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一,全面建设小康,必须由资源型向持续型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就阳城而言,大凡富裕起来的农村,普遍是依托地下资源,很少在地面资源上作文章,尤其是土地资源。这些村重工轻农,弃耕土地,撂荒耕地,形成恶性循环。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煤炭资源是有限资源,挖空后何以生存?沟底村力开先河,并为此提供了成功范例,值得借鉴。 第二,因地制宜,大胆作为,是沟底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鲜明特点。在当今经济大潮中,填沟造地往往要被人们视为在做“学大寨”的蠢事。当时,这一举动,不仅在少数村民中,而且在一些领导干部中对此都顾虑重重。然而,沟底的干部认准了一条理,那就是,没有土地,就没有赖以生存的基地。沟底的实际,就是要造地,造出地,千秋万代是“金板”。否则,他们就无法生存。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值得借鉴。当然,各地都有自己的实际,不可能照搬沟底的模式去发展,但因地制宜、走持续发展之路却是永恒的。 第三,危而思进,艰苦创业,是沟底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前进动力。他们在富裕起来之后,不是“高枕无忧”,而是敏锐地审视到失去煤炭资源后的严重危机,从而积极应对、大胆作为。填沟造田就是一项积极应对危机的成功实践。它利在当今,造福后代。如此巨大的工程,平畴数十公顷的高效农田,无论在沟底,还是在阳城全县,绝无仅有。我们深信,规划全面实现后,沟底村必将是一个“山上山下一片绿,北国水乡赛江南”的富庶之地。 第四,德政工程,民心所向。沟底村的这一有

效作为赢得了民心,凝聚了党心。工程开始之初,虽然在少数村民中存在着疑虑,但随着工程建设的突飞猛进,特别是偌大一块土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之后,沟底的群众振奋起来了,纷纷自觉投入到工程建设之中。同时,不少村民还主动提出再集资的要求。令人欣慰的是,在村办香园沟煤矿行停产关闭的一段时间里,沟底村曾一度人心恐慌,民心不安。而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战略后,尤其是当群众看到广阔的前景后,思想焕发,一心创业,使全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安定局面。

关于西丰县生态环境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西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董福科

一、西丰县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状况

西丰县位于辽宁省东北部,是个“七山半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农业县,也是全省林业重点县之一。全县34万人口,18个乡镇,总区域面积2686平方公里,其中在册耕地67万亩,林业用地251万亩(其中有林面积21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3.6%,林木蓄积量达700万立方米。全县共有三大水系,187条河流,较大河流64条、847.7公里长,有护堤407公里,石筑坝2530座,护岸林620公里,有小型水库15座,总库容量为1300万立方米。

西丰历史上是个山清水秀、生态良好、风调雨顺、资源丰富的地方。但是多年来,尤其是近二十多年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忽视生态环境建设,致使全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大量的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森林蓄积量和覆盖率逐年下降,山场砂化加剧,水土流失严重,降水量逐年减少,水源涵养能力下降,河道出现干枯断流,生态多样性遭到破坏,物种不断减少,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到全县森林覆盖率仅达51%,与解放初期相比下降近30%,水土流失面积到为130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2.3%,与解放初期相比增加了74.1万亩,增长57%,水土流失量520.1万吨。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不但恶化了生态环境,而且严重影响了人们生产生活,制约了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仅94、95年大水和、连续特大干旱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64亿元;工业生产和城市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一些用水量大的工业项目不能上,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和牲畜饮水十分困难,如再不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我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将难以实现。初,中共西丰县委审时度势,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在县十二届党代会上提出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将生态建设摆到了西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从而拉开了我县生态环境建设的序幕。

二、主要措施

1、做出决定,编制规划和完善政策措施。县委确立生态立县战略后,县人大常委会根据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宏观要求,经过深入调查研究,起草了《关于加强生态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共分五个部分、16条,对生态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及主要措施都进行了明确界定和详细阐述,并于03年12月12日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这个《决定》,对全面推进全县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起到重要指导作用。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决定》精神,用一年多时间,认真组织编制了《西丰县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于今年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在全县组织实施,进一步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与此同时,县政府从就开始着手制定和完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各项政策措施,先后制定下发了《西丰县封山育林的通告》、《关于做好全县“十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西丰县鼓励城乡居民植树造林政策规定的通知>》和采伐迹地更新、加强整顿林木经营加工点及五小矿点等有关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十几个文件,并编制和完成了《西丰县--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实施方案》。县人大常委会还从有利于全县生态建设与保护出发,审议通过了《西丰县河道管理办法》,建议修改《西丰县柞蚕场管理办法》,这些政策与措施的制定与不断完善,为加快西丰生态环境建设步伐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证。

2、加强领导,建立责任机制,形成氛围。为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县政府于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主管农业副县长任副组长,林业、农经委、水利、畜牧、财政、环保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在林业局。对成员单位进行了职责分工,落实任务,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生态建设领导组织,建立了统一协调和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乡镇与各村之间都签订了生态环境建设责任状,县委将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任务纳入到县直部门和各乡镇目标考核责任制当中,实行一票否决。县人大加大了监督力度,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检查或视察活动,并且每年的人代会都要听取审议县政府关于生态建设工作的报告,有力地促进了这项工作的开展。同时,为促进全县生态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形成良好社会氛围,县委、人大和政府积极组织广泛宣传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目的和重大意义。成立了由宣传部、文明办、广播局、教委、林业、农业、畜牧、环保、共青团等部门参加的宣传组织,在西丰有线电视台开办了专栏;县乡政府每年都印发了大量的有关封山林禁牧、严禁开荒种植等保护生态的宣传通告;县人大常委会专题召开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参加的生态环境建设宣传座谈会,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学增同志在有线电视台做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专题讲话,极大激发和鼓舞了全县干部群众加强生态建设的士气和热情,为全县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顺利推进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3、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工作。开展植树造林和认真清理各类开荒种植、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转变机制、落实各项林业发展政策、清理开荒种植,全县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的积极性逐年高涨,造林数量和质量连年攀升。三年来,全县植树造林达到18万亩,成活率平均达85%以上,其中退耕还林达12.7万亩,在册耕地就占5万亩。几年来,以恢复和治理为目的,克服以罚代治现象,全县共清理小开荒、假果园种植8万多亩,绝大部分退耕还林;全县个体造林发展迅猛,造林大户层出不穷,振兴镇农民薛邦国承包河岸造林400多亩,西丰镇居民王景峰承包房木和乐善两条河岸造林40万株。三年来,全县个体造林为15.4万亩,占全县三年总造林面积的86%,涌现出50亩以上的造林大户732个,这些造林大户将万亩林业生态建设的主力军。

4、严格限制森林采伐,认真清理各类林木加工点。面对西丰森林资源现状,县委、县政府制定措施,严格削减计划采伐限额,并主动取消特批指标。全县“十五”期间年均林木采伐限额5.5万立方米,与“九五”期间年均林木计划限额7.4万立方米相比,年均减少1.9万立方米,比“九五”期间实际年均采伐8.36万立方米相比,年均减少了2.86万立方米,减少34.2%;而前三年实际林木采伐为13.8万立方米,年均4.6万立方米,比“九五”期间实际采伐年均限额减少3.76万立方米,减少45%,与“九五”相比每年仅此一项相当于净增加森林蓄积量近4万立方米。为从生产加工环节和流通领域减少森林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在全县范围内,用两年多时间认真开展了“两清一打”工作,将原有145家木材经营加工点削减剩到58家,并重新核发了《木材经营许可证》,规范了经营行为;全县共关闭了以消耗天然林为主的7家炭厂和1家地板生产企业;取缔了非生产性“五小矿点”及乱采乱控现象,使全县剩余的木材加工 生产企业能够规范、守法经营。同时,开展严厉打击乱砍盗伐林木的专项斗争,全县三年共查处各类破坏和盗伐林木事件1752起,涉及林木1940立方米,有力打击了破坏森林现象泛滥。

5、实施封山禁牧,狠抓蚕场生态建设。实施封山禁牧是保护森林和地表植被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措施。全县所有山地实行长期封育,全年禁牧,并大力推行牛羊的舍饲圈养,不准牛羊上山,严禁打柴、剥树皮、挖树根、开荒种植农作物、开砂、采石、挖砂、取土等破坏森林植被行为。对现有森林资源进行分类经营,全县共划定公益林56461.2公顷,全县普遍建立了护林组织,聘任监管员80人,护林员527人,并明确职责、签订管护合同,落实了责任;为有效实行全年禁牧、实行牛羊舍饲圈养,积极组织和引导农民推行饲养方式转变和饮料改革。三年来,建畜牧小区个,种植牧草3.5万亩,建青贮窖1000多个,秸秆贮运9000万公斤,推广各种饲料机械3000多台套,目前,全县牛羊基本实现舍饲圈养。针对西丰柞蚕场比重较大,占全县有林面积的30%多,且稀疏、砂化、退化蚕场占有相当比例的实际情况,将蚕场生态建设列为重点之一,近三年来从完善承包合同、延长蚕场承包期、推行中刈化管理、对稀疏进行蚕场柞树补植、严重退化、砂化蚕场实行封育等多方面加强柞蚕场生态建设。全县共投入32万元补贴蚕农400户,植柞蚕场6.7万亩;封育柞蚕场19万亩,停蚕育林3万亩,3000多份蚕场承包合同进行了完善,柞蚕场生态功能提高。

6、加快农村新能源建设和绿色产业开发步伐。农村能源建设是解决林柴矛盾,减少林木资源消耗重要措施,全县建成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户100户,被动式太阳能房4000平方米,高效预制组装架空炕灶铺,中型沼气池2座。仅柏榆乡鹿鸣村生态园的50个集中连片“四位一体”大棚每年所提供的沼气能源可节省烧柴150多吨,全县每年可节省枝柴6942吨,相当于减少林木消耗近9000万立方米,获益200多万元。同时,加快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开发生产,不仅有利于食品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还可大大减少化肥、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几年来,共完成全县土地环评261万亩;取得绿色标识7项,生产面积8.5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认证6项,8.9万亩,正在审无公害农产品6项,41.8万亩,届时西丰将有38万亩玉米是无公害生长。

7、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生态环境建设很重要问题是,如何提高可利用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蓄水和植被水源涵养能力,有效防止或减少水土流失。实施了“引宝入丰”工程,投资2800多万元,将宝兴水库水源引入西丰县城,并建净水场,使县城日供水能力比原来提高1万多吨;正式开始进行诚信水库建设工程,总投资预计1.6亿元,将建成总库容量达3294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052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目前,该工程建设已进入移民动迁和坝基修筑阶段,建成后的诚信水库可保护耕地20万亩,可提高西丰城区寇河段防洪能力达50年一遇标准。到全县小流域综合治理263.53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42%;营造河道护岸林620公里,修橡胶坝2座,建城乡绿化加快,全县建绿色通道479公里,县城建起大型公园三处,县城建绿地33.6公顷,人均绿地面积达5.4平方米,中心镇植树46万株。

三、初步成效

通过调查比较看,三年来,通过全县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扎实肯干,认真贯彻落实县委“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以及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决定》,不仅使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一些重要的生态环境指标开始逐渐得到恢复,而且还促进了山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一是地表植被得到有效恢复,森林覆盖率稳步提高。全县有林面积从的208万亩,增加到21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51.6%提高到53.6%,提高了2%;由于封山禁牧、牛羊舍饲圈养地表植被得到恢复,水涵养能力增强,草木丰盛,野生动植物增加。二是水土流失减少,水土保持能力增加,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39.5万亩,占应治理面积的30%;土壤侵蚀量每年308.31万吨,比三年前减少58%,土壤侵蚀基数为平均为每平方公里5000吨,比三年前下降30%。三是大气质量明显改善,河流水质进一步提高。底,全县工业废气总排放量比“九五”期末减少200万吨,城区空气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天气255天;河水化学需氧量比“九五”期末年减少234吨,断面水质达到国家Ⅲ类标准,比“九五”期末提高了二个级别。四是绿色产业发展增效。全县仅德兴艾清河牌甜瓜每年就可多增加收入100万元,全县几年来绿色产业开发可为农民增收近亿元。五是通过生态环境改善、水资源增加和开发利用,一些关停的用水量大的企业也开始启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也得到较快发展,全县保护地发展达到了0亩,比三年前增加了8000亩,仅此每年增加收入4000多万元。

四、存在的问题

三年来,西丰生态环境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效,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恢复,对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改善人居环境的作用开始显现,但是总体看还只是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重要问题没有解决。一是退耕还林进度徘徊不前,进展缓慢。全县近30万亩退耕还林地块目前只退下12.7万亩,不到一半,且有些地方出现反弹和边退耕边开荒问题,清理种类开荒种地、责任田扩边伸沿蚕食林地问题的任务还十分繁重,工作难度加大;二是封山禁牧没有完全落实。偷牧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饲料改革和牧业小区建设相对滞后;三是柞蚕场生态建设力度不够,措施不到位,严重砂化、退化、稀化和地处 险坡山脊的蚕场,以及生态地位重要的蚕场等还没有得到封育和保护,蚕场补植柞树和中刈率还较低,达不到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四是由于受资金困扰,一些大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城市垃圾和污水处理项目、农村能源建设和绿色产品生产开发还进展缓慢,有的不能开展,跟不上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节奏。

五、对策措施

1、完善政策措施,实现生态环境建设制度化。对生态建设总体规划要逐项分解落实,在对各项有利于生态建设政策、措施、办法完善基础上,重点对退耕还林、封山禁牧、蚕场生态建设三个方面制定具体实施办法,解决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此更好地推动生态建设重点工作的完成。

2、加大资金投入,实现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多元化。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公益事业,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要走多元化投入体制。要积极争取国家和上级扶持,要制定优惠政策,广泛吸纳民间资本和域外投资参与生态环境建设;要调整和转变收费资金使用方向,将本区域内相关的林业、蚕业、水利、环保等规费收入真正用到生态建设当中去;政府要拿出一定资金,用于生态建设中的一些技术推广、示范、试验等工作。

3、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生态环境建设的科学化。生态环境建设是系统化复杂工程,涉及工业、农业各个领域,必须尊重科学、依靠科技,实现治理环境科学化,才能实现标本兼治,全面恢复生态功能。在造林绿化上,要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以林种、树种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低产林改造为突破口,全面提高造林质量,积极推广应用造林新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在森林资源管护上,加大中幼林抚育力度,逐年削减采伐限额,保持森林资源的连续性,提高森林净蓄积;农村能源建设上,要注重推广“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户、秸秆气化等农村新能源技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上,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治理要以生物压柳为主要措施;要切实加快生态蚕场、优质饲料作物种植、绿色食品开发、环境污染防治与保护步伐,努力提高生态环境建设总体水平。

4、强化监督检查,实现生态环境建设的责任化。要成立全县生态环境建设监督检查组织,健全队伍,对全县各部门和各乡镇落实生态环境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工作作风、质量的好坏进行督查;对生态建设重点工程监督,对新建和扩建企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项目坚决不批,对限期治理仍未达标老企坚决关停,严格监控各类污染企业的生产活动。要建立乡镇和县直包乡单位生态建设重点工程责任区定期督查制度,划分几个重点区,由县级领导和部门及18个乡镇党政一把手分别承包,并确定出具体的承包办法,由县生态建设小组会同县考评办、政府督查办共同进行考评。

生态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整个外部世界的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能量基础、生存空间基础和社会经济活动基础的综合体。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类的健康。迁安工业比较发达,尤其是近几年铁矿大量开采,给我市的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通过实地调查及各种渠道了解,发现了现存的几点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存在问题

(一)受传统生活习惯影响,少数村民保护生态环境意识不强。由于受传统生产、生活习惯影响,部分农民缺乏生态环保意识。秸秆乱堆、垃圾乱倒、生活污水乱排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个别村甚至出现了“垃圾围村”的现象;少数农民在施用化肥、农药、农膜以及畜禽养殖过程中,缺乏标准化生产意识,随意性比较大,容易造成农村土壤、水体污染;有的偏僻地区缺乏秸秆处理能力,就一烧了之,不仅污染了大气,也白白浪费了可利用资源。这些现象的存在,与中央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二)农村区域工业环境污染仍然存在,个别地区表现突出。一是农村区域工业企业污染治理不稳定。有的企业经过多年治理虽然能够达标排放,但受经济利益驱使,环境污染治理主动性不强,环保意识淡漠,个别企业治污达标不稳定和偷排偷放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极少数小作坊式企业或偏远地区小民营企业,治污设施落后或形同虚设,所产生的污水、废气、废渣直接排往农田、河道、水库。有的排污企业离居民生活区很近,排放的污染物造成村内饮用水污染。

(三)农村区域水土保持工作不尽如人意。一方面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问题比较突出。北部山区有的采选矿主重采选、轻治理,尾矿砂乱堆乱放淤塞河道等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需要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仍很庞大。

(四)农村饮水不安全和饮水困难村比重较大。据年统计,农村饮水不安全和饮水困难村很多,涉及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53.7%。饮水不安全的主要问题是含氟超标、苦咸水、未经处理的各类不合格地表水、污染严重的地下水及其它水质不达标的水等;饮水困难的主要问题是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水量不足、北部山区居住分散打井成本过大、个别村地质条件复杂水源难找、村民只能到较远的地方拉、运水吃等。

(五)农村新能源利用发展不均衡。一方面,全市除沼气外的其它新能源利用率普遍不高。一些安全、无污染的能源,如太阳能等在适用地区都没有达到普遍利用的程度;另一方面,全市沼气开发利用在各地区发展也不均衡。经济状况较好的地区,沼气入户率较高,而经济状况一般的地区,沼气入户率偏低,沼气池的利用情况也不均衡。在规模化畜禽养殖较高的地区,沼气池利用情况较好。沼气原料较少的农户,沼气池利用率偏低。

几点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农民参与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条件的自觉性。各级政府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科普讲座、举办培训班、农广校、农民夜校等形式,多角度、多渠道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农民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条件责任意识,增强参与的主动性;要充分发挥各地区已建成的为数众多的文明生态村的典型示范作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象爱护自己的小家庭一样来爱护、建设 “大家庭”环境。摒弃陋习,倡导新风,自觉投资投劳。引导他们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条件与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目标结合起来,共同建设好自己的家园。

(二)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问题。饮水问题是关系广大农民身体健康的大问题。政府应在原有饮水解困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饮水解困进度,使困难地区农民从根本上改变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三)普及与提高并重,加快沼气池健康发展。沼气池建设的好处是多方面的,也被广大农民认可。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力度,促进这项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一是在普及率上有一个较快的提高。要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大本地投入,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上下结合、促进发展。二是在普及同时,把管理与利用向更高层次发展。一方面,沼气日常安全管理要上位,防止出现安全事故;另一方面,引导沼气向生产领域延伸,如搞沼气发电、生产有机肥、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等。使沼气发展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对促进农民增收发挥积极作用。

(四)增强对农村的环境保护执法力度。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化农村环境保护的执法工作,一方面,要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治污稳定达标。对于不符合环境评估条件的新上企业,一律不予批准。同时提倡农村的工业企业进入工业园区,统一进行污染治理。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强环保执法队伍建设,增强农村环境保护执法力量,不断提高对整个农村的环境保护覆盖面。

(五)深入开展农村水土保持工作。一是严格控制新的水土流失。对于无证开采、滥采乱挖、污染环境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要给予严厉查处。同时,要贯彻“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督导矿山企业通过封矿回填、恢复植被等方式做好生态环境恢复工作。二是对原有水土流失区域的治理,要严格按规划,保质保量、达标治理,治理一片、巩固一片,使生态环境在十几年后有一个大的改善。

总之,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生态环境建设的力量源泉从来就植根于广大社会公众之中。在依靠政府加大环境治理保护力度的同时,必须动员广大社会公众积极参与。这既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情,更是彻底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

第二篇 对一农村中学周边生态环境的调查报告1600字

对一农村中学周边生态环境的调查报告

浙江宁波镇海中学团支部

寒假期间,我们对地处丽水农村的唐市中学进行了“绿色希望行动”的环境调查。

先介绍该校所处地区有关自然环境及环境保护情况。

该校属山区,水产、矿产、农副产品及旅游资源丰富,30年前这里常见的动物有虎、獾和黄鼠狼,还时有豹子出现,现在这些动物几乎见不到了。学校对面的山上树木很多,多为人工栽植,灌木很少,在唐市西北方向的深山地区还保留有一小块较为原始的森林区。

我们在此次活动的调查中,采用了问卷的方式,就预先没计的与环境及环境保护有关的26个问题,对22位居民进行了采访。被采访者的年龄在10岁到77岁,文化水平从小学到大专,有学生、教师、校长、商人、农民等。

调查表明:

一.100%的人对这里的空气质量很满意。

二、91%的人认为该地区存在环境问题,但对自己居住的环境质量表示较为满意。

三、68%的人认为该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生活垃圾,还有人认为有噪音污染和工业污染。

四、81%的人认为该地区10年来最显著的环境变化是水资源越来越少。

五、64010的人认为该地区耕地质量越来越差,其中多数人认为是使用化肥的缘故。

六、该地区几年较为重视植树绿化工作,很多人都参加过集体组织的植树活动。在第二轮土地家庭联产承包合同签订时,政府有一些相应的保护耕地的鼓励政策,农民多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栽种树木,尤其是一些有经济效益的树木,如红果树、杨树等,所有被采访的人都有植树的经历,其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在近10年内种树达100棵以上,有的甚至超过千棵。

七、100%的人说该地区有非法砍树的情况发生。

九、100%的人认为有必要并欢迎在学校进行环境教育。学校反映环境教育应和本校养成教育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和培养。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该地区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当地生活垃圾的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居民一般都将生活垃圾随意扔在河道里,干旱的时候,垃圾随风乱飞;大水来临时,垃圾被顺水冲下,污染下游水域,而且垃圾一直无人管理。

二、该地区存在非法砍树的情况,当地称为“放树”。据反映,当地有的人已经成了常年以非法砍树为生的职业非法砍树者。

三、该地建有水泥厂,由于排污设备落后,生产废渣堆砌在山沟里,对土地、大气等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为当地生态环境最大的污染源之一。

针对该地区环境问题,我们提出如下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通过调查,学校校长同意在这些学校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教学活动,我们建议在该地区开展“绿色希望行动”的教学活动,并使之成为一项有规律的定期行动,唐市中学校长采纳了我们的建议。

二、环境保护教学活动应该丰富多彩,并结合当地环境和学生实际情况,发掘适当的教学形式。

三、提高当地农民的环保意识,使之成为大家的一种共识。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当地农民还是有一定环保意识的。

四、改善水泥厂的排污状况,避免其继续破坏当地的土地资源。

五、多建生活垃圾池,教育居民不要乱倒垃圾,派专人管理垃圾。

六、严禁非法伐木行为,对违反规定者严肃处理。保护当地森林资源,并大力倡导植树造林,提高当地绿化面积。

总之,我们希望“绿色希望行动”可以是一项长期的活动,环境教育只有在长期的积累中才会产生积极有效的成果。从这次社会实践中我们更加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取得了明显的发展,但目前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七大水系、部分湖泊和近岸海域污染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煤烟型为主的空气污染仍十分严重;全国662个城市中,大部分城市地面水、大气、城市垃圾及噪声污染严重,地下水污染有逐年加重趋势。从生态环境的总体看,一方保护多方破坏,建设的速度赶不上破坏的速度。森林、草原生态功能急剧衰退,土地退化问题突出;水生态平衡严重失调;自然灾害日趋频繁;生物多样性锐减:畜禽养殖和农业资源污染严重;近岸海域污染严重,赤潮现象频发。

《对一农村中学周边生态环境的调查报告》出自:管理范文网

第三篇 关于生态河绿色长廊建设现状调查报告2100字

一、基本情况

__镇位于孟连县城东南部,东与澜沧县糯福乡相接,西靠勐马镇,南面与缅甸佤邦接壤,北同娜允镇、景信乡相接,总面积354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19℃,年平均降雨量1500mm,边境线长27.85公里。辖6个村民委员会100个村民小组14961人。辖区内流经的主要河流有__河、南基河、南腊河三条河流。其中,__河__段长45公里,主要流经我镇拉嘎村芒井、拉嘎一、二组和__村清水河、桥头社等22个村民小组(共905户3826 人),出境流入缅甸勐柏县。

二、__河__段生态环境及两岸流域现状

__河被称为我县的母亲河,也是__镇的母亲河,全镇近10%的群众直接收益于__河,近年来,由于发展产业,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排放,两岸植被减少,水体受到污染,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流量逐年减少,破坏了生态平衡,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日益严重。一是因沿岸群众文化程度低下,缺乏环保意识,大量的生活垃圾倒入河中,加之工业废水的排放和残留农药随雨水流到河中,水质受到了一定污染。二是随着两岸群众人口的增加,两岸土地和生态压力增大,群众的耕作方式落后,坡地居多,一到雨季大量泥沙冲到河中,极易发生洪灾。三是产业开发,尤其是甘蔗产业的过量开发,使许多翠绿的青山变成了荒芜的山地,大量灌木被砍伐,造成了水土流失,__河沿岸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中生物逐年减少,部分水源枯竭,许多寨子出现人畜饮水困难问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失衡,由此造成的恶果是——夏季旱情严重,雨季洪灾频繁。加大了我镇退耕还林的难度,同时给扶贫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了难度。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恢复植被,加剧了群众增收和维护生态平衡的矛盾。

三、保护和恢复__河流域两岸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一)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首要条件,充沛的水资源是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条件之一,人类生态依赖自然,发展依赖自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得短暂发展的做法不可取,发展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的承载力,可持续地发展,和谐的发展。确保生态环境平衡是我们的重要责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时保护__河流域两岸生态环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二)是发展现代农业,绿色经济的重要保证

发展现代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推广农业科技,提高水利化程度,是改变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的重要途径。我镇拉嘎村芒井、拉嘎一、二组和__村清水河、桥头社等22个村民小组农田地的浇灌主要依靠__河,因其水源充足,浇灌便捷,我镇的电脑农业基地、玉米制种基地等重要农业项目和石斛等绿色产业的开发都设在__河沿岸,为各类项目的成功开发,提供了有力保证。丰富的水资源,不仅是我镇沿边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保证,也是与我镇毗邻的缅甸勐柏县部分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源泉。

(三)是保持区域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举措

茂密的植被是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保证、是防止水源枯竭的重要措施,只有早准备、早行动,加强对__河流域沿岸及周围的保护,才能降低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以确保沿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是保证两岸经济发展和群众安居乐业的必然选择

丰富的水资源是经济发展和群众安居的首要条件之一,__河水量充沛,加之我镇优越的区位优势,沿边群众一年可种植双季稻和其他经济作物(如西瓜、菠萝等),较大的提高了群众的经济收入,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五)是促进全镇,支持全县环境建设和下流域地区生态平衡的一项基础工程

__河是我县的主要河流之一,保护好__段的生态平衡是促进我镇社会发展的保障,是确保__河流域生态平衡,支持全县环境建设和下流域地区的生态平衡的基础。

(六)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__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加快__河及沿岸周遍环境的建设,是维持我镇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举措,是我镇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是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内容。

四、加快推进__河长廊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当地群众环保意识淡薄,不注意环境保护。

(二)农业生产技术落后,耕作方式落后,毁林开荒仍然存在。

(三)产业开发中土地规划不合理,不注意生态问题,急功近利。

(四)没有专项整治资金,缺乏具体保护恢复措施,没有相关部门具体抓落实。

五、加快推进__河长廊建设的措施及建议

(一)要提高当地部门、群众的思想认识,从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充分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感,自觉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二)要县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绿色长廊建设的规划,出台相关保护措施、计划,镇政府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上下统一,狠抓落实,把保护__河生态作为一项关系民生的大事长抓不懈。

(三)要结合全县林改及农业综合开发,开发综合协调,保护生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抓住林改契机,划足留够水源林。应明确规定河两岸50米内一律禁止种地,以确保河流的正常运行,花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责任到村、组,各单位按计划逐年实施。

(四)要依法制止破坏两岸生态的现象,特别是开荒种植,乱砍乱伐现象。

(五)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逐步普及沼气的使用率,以便更好的保护森林。

(六)加强对河道的管理和治理,严禁乱采沙。

第四篇 柳州生态环境的调查报告950字

柳州生态环境的调查报告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不仅仅只是一个口号,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行为准则,现代社会环境污染严重,人们的生活周围的环境质量越来越差,环境问题会引发其他一系列的健康问题,下面这篇柳州生态环境调查报告就展示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在当今世界里,科技发展迅速。然而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自然环境。环境对其发挥着巨大作用。大气,水源,土地,草地,都是让人类得以生存的 物质基础;森林,矿藏,等资源又为人类的不断发展提供物质。然而,随着人类的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就拿柳州来说,它是广西省的一个工业城市。自然会出现一些关于环境的问题,但究竟该问题有多严重?针对这个问题,我做了如下调查:

时间20__年8月7日星期日。

地点:家庭网络。

调查对象:柳州生态环境情况

调查结果:柳州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气环境质量: 柳州市工业废气污染行业为造纸,食品,化工,有色治炼 废气。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物和酸雨污染仍是我市空气污染主要问题。柳州特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上面环山的壶形丘陵盆地;逆温层出现频率大,不利于空气污染物的垂直逸散和水平稀释;加之柳州市工业布局不合理,柳北工业区处于冬季风主导风上风向;工业和民用燃料以煤为主废气排放量大,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尚缺少根本的治理措施,大量的烟尘也难以治理彻底,从而造成煤烟型的空气。

2.水环境质量: 柳州市工业废水主要污染行业为造纸,食品,化工,有色治炼和黑色治炼。排放量较大的行业依次是化工,黑色治炼和食品。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化学需氧量,

3. 声环境质量:柳州市区域和交通道路噪声污染正在逐步改善,但局部或点源污染明显,主要是建筑噪声和生活噪声扰民现象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柳州是座工业城市,又是西南交通要道,除了工矿企业产生噪声外,更多的受到交通噪声和生活噪声(如商场、迪吧、歌舞厅等)的影响。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旧城区的'改造和住宅小区的兴建势必会导致建筑施工噪声扰民的现象屡屡发生。

总之,我们柳州的环境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急待人们去解决。人类应马上树立环保的意识,不能以环境为代价去发展经济。如果人类在继续一如既往地破坏环境,那么总有一天,人类将被淘汰,地球将成为宇宙中的一个遥远的历史。

第五篇 生态渔业学发展观调查报告6250字

_____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_____海上明珠和富裕魅力和谐_____为根本目标,勇于解放思想,敢于超越自我,用海纳百川的胸怀、气魄和意志,树立新理念、开拓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渔业,构建特色产业格局。以生态项目推进海岛生态文明建设,在发展海洋经济中,不失时机地提出了打造一百万亩海上生态养殖基地和一百万亩海底森林的,并坚定不移地加以实施,收到了显著成效,实现了生态渔业新跨越,走出了一条具有海岛特色的生态渔业文明建设路子,在中国海岛生态渔业发展的蓝图上绽放出绚丽光彩!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通过对渔村进行深入调查,进一步加深了对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渔业生态发展双百万工程的理解和认识。

一、生态渔业双百万工程的实施,开创了_____生态渔业发展新阶段

通过对乡镇渔村广泛地调研,亲身感受到由于 生态渔业双百万工程地实施,我县在发展海洋经济中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开创了生态渔业建设新阶段。主要表现在实现了以下几个重要转变。

(一)、由以海养人向以人养海转变

这是开创生态渔业新阶段的重要基础。受传统向自然宣战和征服自然观念的影响,过去_____人习惯于以海养人而不善于以人养海。科学发展观使_____人提高了认识,有了新的追求:只有养育海才不会被自己的衣食父母抛弃。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使广大渔民认识到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自觉护海的必要性。二是加大扶持力度。生态渔业双百万工程在实施中将惠民思想融入在生态渔业发展中,县乡两级政府从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方面鼓励渔民对海域实行多品种、立体化、生态型养殖。三是加大投入力度。实践告诉人们欲取必先予,现在_____正自觉地向大海存放准备金,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如营造海底森林;弃船退捕;减耕护海、清理海边圈养池等。如大钦岛乡每年向海底投石在600-1000方,有的村还将船和报废车沉到海里。每年向海底投放海胆苗100多万头,海参苗300-500万头,鲍鱼苗100多万头。

(二)、由无序开发向有序开发转变

这是开创渔业新阶段的重要保障。一是抓规划。在开发上做到全县一盘棋,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彻底改变过去无序开发现象。在摸清海域地形地貌,水流水文等情况基础上,县乡村都制定出了生态渔业规划,在制定规划时充分体现科学性,全局性,前瞻性,哪个海区适宜养殖或底播什么,在规划图上标得一清二楚。二是抓审定。为了保证开发有序性、合理性,凡新开发养殖海区必须向村委提出书面申请,由县有关部门确权后方能使用。三是抓监管。建立县乡村三级监管网络,千方百计杜绝乱捕滥养现象。积极实施海边和海岸修复工程。

(三)、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

这是开创渔业新阶段的关键。实现生态渔业新跨越的目标,关键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生态渔业双百万工程改变了_____过度依赖自然资源的粗放经营方式。一是依靠科技化。积极推广和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海带一绳双挂新技术,每亩产量提高了25%以上,带动了全国海带养殖业的大规模发展。抓种治本,积极打造海参、鲍鱼、贝鱼类三处良种繁育中心,加大新品种更新力度,养殖品种从单一的、附加值低的品种向多品种、附加值高的海珍品转变,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二是依靠品牌化。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目前,全县无公害产地和产品数量分别达到14处、9个品种,无公害产地规模达到10万多亩。前不久大小钦岛、南北隍城6600公顷海域被农业部化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南隍城还被农业部列为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区。_____海参、鲍鱼等海珍品享誉海内外,先后被命名为中国鲍鱼之乡、扇贝之乡、海带之乡,海带出口量占全国的50%,_____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海珍品生产和出口基地。三是依靠管理现代化。通过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推动_____渔业经济由外延型发展方式转为内涵型发展方式,100万亩生态养殖基地只占_____8700平方公里海域的1/10就是最好的诠释。

(四)、由传统渔业向生态渔业转变

(五)、由短期行为向可持续发展转变

这是开创渔业新阶段的重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是_____干部群众聚精会神、潜心研究,真抓实干的结果。一是决策科学化。为保证决策科学,平均每月县委县政府都要邀请全国著名专家进岛为全县干部作有关如何推动海岛科学发展方面的报告,提高认识,开阔眼界。重大决策征求民意,请教专家。如为避免短期行为,在反复论证基础上对海区进行确权,并确定了合理的承包期。二是行为自觉化。干部群众不仅能自觉遵守各级关于海洋环境与渔业方面的规章制度,而且还能象爱护眼睛一样呵护着大海。如对海区合理确权和实行合理的承包期后,渔民将公海当私海,思虑长远。海当田耕,海珍品当菜种,形成了自家海上菜园。所以,无论是集体、私营还是股份经营者都能自觉地向大海投苗、投石、建人工礁。三是科技体系化。大力实施科技兴渔战略,建立完善了三个体系。即标准化生产体系、渔业科技培训体系、科技示范推广体系。充分发挥科普示范户、示范村、示范基地和带头人作用,县乡村统筹安排协调新项目的试验和推广,既减轻了渔民负担又保证了实验的推进速度。

积极实施新型渔民科技培训工程,用现代科技生态养殖知识培训渔民,提高他们素质,为实现渔业科技化、生态化、产业化奠定基础。四是环境优质化。通过实施生态渔业、休养生息和严格保护,全县海域均达到一类水质标准。五是结构合理化。产品从单打一转变为多样化,形成了以虾夷扇贝、刺参、鲍鱼、海胆、海带、鱼类和栉孔扇贝等重点品种为主的海水生态养殖新格局,渔业生产做到了东方不亮西方亮。大钦岛乡和南隍城乡就是典型的代表。养殖海带活苦又不能赚大钱,但大钦岛乡一直没放弃,今年终于得到了丰厚的回报,高者收入达到70万元,全乡海带劳均纯收入达到20万元。网箱养鱼高者收入达到60万元,劳均纯收入在20万元。干部群众由此感悟到:科学发展观指方向,生态渔业生银行。六是管理规范化。对全县的育苗、养殖用药、用料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加强对苗种放养密度管理。成立渔业协会,积极为养殖户提供健康生态养殖技术、渔药、饲料、销售等系列化服务。为了杜绝陆上污染源,全县不允许存在一个化工厂。海蛰几乎连年盛产,加工效益很高,但一律不许加工,仅此一项,县财政每年少收入5000多万元。建立国家级海洋环境监控站,搞好海域环境、重点养殖区监测和海洋生态环境调查工作,每天在县电视台发布各海域水温、水质情况,有力地维护了海洋生态环境。

二、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树立生态渔业发展新理念

生态渔业双百万工程的成功实施,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决策者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使他们清醒地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对_____发展生态渔业,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要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因为思想、观念决定境界,境界提升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他们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创新思维方式,更新发展理念,不断开辟思想解放的新境界,推动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此,树立了以下先进理念:

(一)、树立讲大局和负责任的理念

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讲的是一个领导者必须要有大局观念,要善于从大局出发,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只顾地方利益,不仅无助于全局利益、长远利益,而且会最终损害地方利益。

_____位于胶辽半岛之间,黄渤海交汇处,是京津门户,其海上交通、安全方面的地位和作用突出。是_____省和环渤海地区唯一的海岛县,由32个岛屿组成,岛陆总面积5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8700平方公里,是典型的陆地小县,海洋大县。独特的地理环境构成了独特的生态优势,稀缺物种十分丰富。黄渤两海在_____交汇,促成了_____独特的海洋生态系统,是我国海洋环境的晴雨表和海上物种的博物馆,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国家级海岛资源综合开发实验区、全国十大科技兴海养殖示范基地。获得中国最美十大海岛、中国十佳避暑胜地、_____省十大最美地方等美誉。因此,有的专家从应对全球海上安全挑战的角度,提出应在_____构建海上安全战略平台,充分说明_____的建设在烟台市、_____省乃至全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岛小却地位重、作用大、价值大、责任大。这就要求_____干部群众要跳出_____看_____,以更加宽阔的视野,树立起大局观和责任观,充分认识_____发展生态渔业的必要性及战略意义。

(二)、树立生态第一,环境至上理念

渤海是全球11个封闭海之一,近几年不断遭受污染,海洋生物多样性发生变化,渔业资源衰退。对于地处渤海中的_____来说必须毫不动摇地树立视生态如生命的理念,要将生态保护始终贯穿到整个发展过程之中。

(三)、树立好字优先的发展理念。

要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必须破除只要增长、牺牲环境,只重当前、不顾长远的观念,树立好字当头、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观念。渔业是_____发展的基础,做好渔业、渔村、渔民工作,对稳定_____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必须将解决三渔问题作为全县工作重中之重。生态渔业项目就是又好又快发展渔业生产的必然选择。

(四)、树立勇于创新的理念。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_____是_____省唯一的海岛县,如何发展没有成功经验可借鉴,着力点就是开拓创新,不创新就会回到渔村,回到传统的捕捞养殖。所以,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不能墨守成规,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在创新中走出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三、用科学发展观相对照,开辟生态渔业发展新路径

过去,_____同全国一样由于缺乏科学发展理论指导,以至于对资源、环境、社会三者关系及自然规律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上曾栽过跟头。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栉孔扇贝养殖由于海域环境退化、苗种单一老化、养殖密度规模过大造成几乎全军覆没,一个养殖户生产投资的几十万甚至几百万血本无归打水漂,渔民只能望洋兴叹,_____由此每年至少减收7亿多元,欲速则不达,教训十分深刻。_____渔业的路到底应怎样走?他们一直在艰辛地探索。科学发展观给_____人指明了前进方向,推动了思想大解放和观念切实转变,理念变,境界高,思路宽,就发展。_____人在困难条件下敢立潮头唱大风,并以崇高的境界,科学的态度,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求发展。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抓住_____省和烟台市支持_____科学发展的机遇,锐意进取,扬长避短,提出了建设_____海上明珠及富裕_____、魅力_____、和谐_____的总目标。为了实现上述总目标,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三大产业的具体目标和思路。

四、发展海洋经济中的新目标和新思路

(一)、超越自我,打造两大中心

他们立足在区域位置、海域面积、海洋资源等方面优势果断地提出了要把_____打造成为国家海域科研基地、国家海上管理枢纽两大中心的奋斗目标,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二)、因地制宜,规划两大渔业板块。

根据全县有人口居住的10个岛屿各自情况,分为南五岛和北五岛两大渔业板块,统筹发展。南五岛着力发展休闲观光渔业,在大力压缩养殖规模的基础上,加快渔业生产与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对接融合,使养殖基地同时成为旅游景区。北五岛大力发展生态渔业,就是利用生态学原理,建设与渔业资源、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和谐渔业,打造特色生态养殖基地。

(三)、科学耕海,实施生态渔业两个百万工程

所谓生态渔业是以渔为主,利用不同生物之间相生相养的原理,保证渔业水域环境的洁净,维护自然生态平衡而建立起的各种各样的良性循环圈。随着海洋渔业经济不断发展,生态渔业的类型和模式变得百花齐放。_____生态渔业双百万工程是其中的典型,就是在_____海域打造100万亩生态渔业养殖基地、100万亩海底森林。在垂直面:上层养殖海带等藻类,中层挂养虾夷扇贝、栉孔扇贝等贝类,底层投放人工渔礁、移植大型藻类、营造海底森林、配套播养海参、鲍鱼、海胆等海珍品。在水平面:采取区间养、绳间养等多种形式,大力推广贝藻鱼兼养。目前已规划建设了海带、虾夷扇贝、网箱养鱼等7个品种的60万亩生态养殖基地、8万亩的休闲渔业基地,并进行了36万亩渔业立体化综合开发;采取海底投石、人工造礁、半人工采苗、移植大型藻类、附着海带孢子及封死海区等措施,在各岛屿周围潮间带、潮下带生成了30万亩海底森林。

生态渔业双百万工程是生态渔业战略的具体实施,它与两大中心、两大渔业板块紧密相联,没有渔业两个百万工程,打造_____两大中心和两大渔业板块就失去了基石。

五、遵循科学发展观要求,创立生态渔业发展新典范

一般来说,海岛基础条件比较薄弱、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交通、淡水、人才、资本又受很大制约,发展的困难必然要多。要战胜困难,实现大发展,必须认真遵循科学发展观要求,走出一条特色之路。_____成功实施生态渔业双百万工程是鲜明个性的展示,是指导_____生态渔业发展的方向,是海岛资源环境有效利用、实现生态环境平衡的支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渔村的民心工程,是实现渔业生产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抉择,是渔业变强,渔村变兴,渔民变富的必由之路,是生态立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发展观的创新实践。

(一)、生态渔业双百万工程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_____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历史上,_____经济几经风雨,曾遭受挫折。新形势新任务新期待,将_____发展逼到了一个重要关口,因此,对于_____而言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新的县领导班子站得高,看得远,善于把握海洋经济发展规律、勇于创新发展理念、主动转变发展方式、大胆破解发展难题、在提高海洋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舍得下苦功。生态渔业双百万工程是在广泛调查、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产生的,必将为_____生态渔业发展夯实坚实基础,同时也将有力地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实现_____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生态渔业双百万工程核心体现了以人为本

(三)、生态渔业双百万工程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其中强调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这是个世界性难题。生态渔业双百万工程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到重要位置上,就是要在_____发展海洋经济中破解这一难题。因地制宜,精心谋划,充分考虑渔业资源条件、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科学确定渔业发展速度、规模和目标。不仅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还关注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不仅增加生产投入,还增加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投入。在加快县城发展的同时,加大对渔业和渔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生态渔业双百万工程贯彻了统筹兼顾根本方法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其最主要的方法论意义,就是坚持了统筹兼顾。生态渔业双百万工程是_____在加快新的跨越征程中,树立全局眼光,加强战略思维,从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挑战做出的重大决策,它抓住了牵动_____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渔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并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在统筹城乡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就。

一个区域的发展,一个区域的生命力,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其重要标志;优良的工程项目建设是其强劲的推力,生态工程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就显而易见,_____生态渔业双百万工程就是具体体现。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理念寓于科学的实践中,_____生态渔业双百万工程蕴含着科学理念、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因此具有相当重要的典型意义和示范作用。以高点定位的科学眼光统筹谋划,以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推进发展,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真抓实干,_____生态渔业实现了新的跨越。生态渔业的大发展一定会强有力地推动_____早日实现_____海上明珠和富裕_____、魅力_____、和谐_____的宏伟目标。

第六篇 农村中学周边生态环境的调查报告2150字

浙江宁波镇海中学团支部

寒假期间,我们对地处丽水农村的唐市中学进行了“绿色希望行动”的环境调查。

先介绍该校所处地区有关自然环境及环境保护情况。

该校属山区,水产、矿产、农副产品及旅游资源丰富,30年前这里常见的动物有虎、獾和黄鼠狼,还时有豹子出现,现在这些动物几乎见不到了。学校对面的山上树木很多,多为人工栽植,灌木很少,在唐市西北方向的深山地区还保留有一小块较为原始的森林区。

我们在此次活动的调查中,采用了问卷的方式,就预先没计的与环境及环境保护有关的26个问题,对22位居民进行了采访。被采访者的年龄在10岁到77岁,文化水平从小学到大专,有学生、教师、校长、商人、农民等。

调查表明:

一.100%的人对这里的空气质量很满意。

二、91%的人认为该地区存在环境问题,但对自己居住的环境质量表示较为满意。

三、68%的人认为该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生活垃圾,还有人认为有噪音污染和工业污染。

四、81%的人认为该地区__年来最显著的环境变化是水资源越来越少。

五、64010的人认为该地区耕地质量越来越差,其中多数人认为是使用化肥的缘故。

六、该地区几年较为重视植树绿化工作,很多人都参加过集体组织的植树活动。在第二轮土地家庭联产承包合同签订时,政府有一些相应的保护耕地的鼓励政策,农民多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栽种树木,尤其是一些有经济效益的树木,如红果树、杨树等,所有被采访的人都有植树的经历,其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在近__年内种树达100棵以上,有的甚至超过千棵。

七、100%的人说该地区有非法砍树的情况发生。

八、1000/0的人认为如果自己居住的地区建起一个化工厂会污染环境。32%的人表示如果自己周围出现环境污染问题,会坚决向政府或环保部门反映,不惧繁琐和失败。18%的人回答没办法,如果自己周围出现环境污染问题只能忍着。还有表示不知道该向哪里反映的,还有的居民表示因为解决过程太繁琐,所以会放弃投诉。

九、100%的人认为有必要并欢迎在学校进行环境教育。学校反映环境教育应和本校养成教育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和培养。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该地区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当地生活垃圾的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居民一般都将生活垃圾随意扔在河道里,干旱的时候,垃圾随风乱飞;大水来临时,垃圾被顺水冲下,污染下游水域,而且垃圾一直无人管理。

二、该地区存在非法砍树的情况,当地称为“放树”。据反映,当地有的人已经成了常年以非法砍树为生的职业非法砍树者。

三、该地建有水泥厂,由于排污设备落后,生产废渣堆砌在山沟里,对土地、大气等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为当地生态环境最大的污染源之一。

针对该地区环境问题,我们提出如下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通过调查,学校校长同意在这些学校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教学活动,我们建议在该地区开展“绿色希望行动”的教学活动,并使之成为一项有规律的定期行动,唐市中学校长采纳了我们的建议。

二、环境保护教学活动应该丰富多彩,并结合当地环境和学生实际情况,发掘适当的教学形式。

三、提高当地农民的环保意识,使之成为大家的一种共识。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当地农民还是有一定环保意识的。

四、改善水泥厂的排污状况,避免其继续破坏当地的土地资源。

五、多建生活垃圾池,教育居民不要乱倒垃圾,派专人管理垃圾。

六、严禁非法伐木行为,对违反规定者严肃处理。保护当地森林资源,并大力倡导植树造林,提高当地绿化面积。

总之,我们希望“绿色希望行动”可以是一项长期的活动,环境教育只有在长期的积累中才会产生积极有效的成果。从这次社会实践中我们更加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取得了明显的发展,但目前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七大水系、部分湖泊和近岸海域污染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煤烟型为主的空气污染仍十分严重;全国662个城市中,大部分城市地面水、大气、城市垃圾及噪声污染严重,地下水污染有逐年加重趋势。从生态环境的总体看,一方保护多方破坏,建设的速度赶不上破坏的速度。森林、草原生态功能急剧衰退,土地退化问题突出;水生态平衡严重失调;自然灾害日趋频繁;生物多样性锐减:畜禽养殖和农业资源污染严重;近岸海域污染严重,赤潮现象频发。

浙江省经济比较发达,环境问题尤为严重。政府部门也比较重视环境保护工作。1981年以来,浙江省先后制定了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8个地方性法规和15个行政规章。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规定,排污收费、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限期治理、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污染集中控制等环境管理制度和措施、工业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全省生态村和生态农业试点已达100多个,其中萧山市山一村、鄞县上李家村、奉化市滕头村先后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的“全球500佳”称号。全省建立自然保护区22个,森林覆盖率达到54.7%。全省环保系统共取得313项科研成果,其中18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范文网 ) 已建立了地面水、大气、噪声、酸雨监测网络和质量保证体系。大气环境质量基本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但酸雨问题突出。我省干流水质基本稳定,但平原河网地带水污染严重,城市环境噪声污染

居高不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任重而道远,必须更加努力,为我们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的后代,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保护地球吧!

第七篇 2023年10月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农村生态环境调研2350字

炎炎夏日,流火岁月。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我迎来了第一个暑假。为了更好的学以致用,全面了解当代农村的现状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由九人组成的“赴__农村生态环境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始了我们的行程。满怀着对家乡的美好憧憬和对乡土的眷顾,我的心激动不已。

这次我们社会实践的主题是农村生态环境调研,主要是学习宣传__在农村建设中较为先进的结合生态保护的生产模式。

为期一周的社会调研我们走访了龙南的多个生态农业示范点和一些建设较好的新农村示范村,同时也亲自与当地的农民进行了有关交流,细致的听取了当地有关部门的建设经验以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通过我们实地走访和询问得到的资料我就我们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得到了__较为普遍的也是发展较好的几种生产模式。

首先我们参观的是__族风情园,在那里最为主要的也算是普遍的生产模式是“猪—沼—果”模式。所谓的“猪—沼—果”模式就是以果园为主,栽种一或多种果树,配合果园有自己的猪圈或说是猪场,此外一般也会有一口池塘,还有就是家里会建一个沼气池。这就是此种模式的主要硬件设备。该模式的运行方式是以果园经营为主,猪场是为了为沼气池提供发酵物——猪粪,沼气池中的沼气液用于果园的施肥,沼气用于家里的烹饪、照明等。此外果园定期的整枝也可为沼气池提供发酵物——幼苗。这样一来该模式的能量便可以循环利用,既没有能源的浪费也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据了解,由于这边地处农村,与市区距离较远一般情况下很少有虫害,因此果树喷洒的农药很少,由于猪场的存在果园几乎不需要使用化肥,因而土壤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根据实际了解得知,每户农家大概只要有六七十亩的果园就可以达到户年收入几十万元。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生产模式是可行且具有无限前景的发展方向,同时它也符合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第二种生产模式是:“矿山—废水精炼—净水”,这种模式我主要通过一个走访的实例进行简单说明。这是一个主要正对稀土原矿开采过程中排出的水进行进一步的净化提炼的小型工厂,它不仅可以通过出售提炼出的稀土半成品获得利润,更重要的是它起到了污水处理的作用。这样的工厂也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生态经营模式。在中国很多的矿藏重镇污染问题都很严重,其中不少就是因为开采时没有注意到其废水的处理导致河流水体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如果将这种“矿山—废水精炼—净水”的模式推广,不仅可以减少一些开采商的治污投入,还可以充分利用资源,最重要的是保护了周边的生态环境。今日我们走访的那家工厂虽然规模并不很大,却很好的对河流污水进行了处理还从中得到了一定的经济效应,实地观察并没有在厂房旁边发现因污染死亡的动植物,事实说明这样的模式是确实可行也是具有推广意义的。

第三种生产模式是:“鸡—粪—果”。这种模式跟第一种模式有很大的相似点,只不过经过实践表明,鸡粪是不适合作为发酵物的,它的发酵产物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沼气,不能作为家用燃料,所以产生了这种新的生产模式。这里只是把沼改成了粪,就是因为不把粪用于发酵而是作为一种商品进行出售,主要买给一些专种果树的农家。据了解,如果常年自家的鸡的数量在八千左右,一年便可以通过卖粪便挣一万多块钱,基本足够一户农家一年的开支。如此一年就可以轻松挣个五六万了,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这已经足够奔小康了。由于农村有广阔的土地,特别是较为偏远的山村,更是山外山,如果充分利用这廉价的条件,发展这种模式是十分容易且十分挣钱的方法。为了更好地推广这种方法,因地制宜可以养鸭,养鹅,放牛,放养。只要自己在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分析,相信致富不是问题,希望广大的农村可以积极响应学习此类先进的致富方法,早日走上小康生活。

第四种生产模式是:“林—游—果”。为了更好地响应国家新农村建设和退耕还林的发展政策,林业部门努力做好生态保护工作,这种模式可以说是雪中送炭。过去,政府为了达到上级下达的绿化要求,强制百姓把自家的几亩救命田种上了杨树、枫树,不但苦了百姓,结了很多民怨,也因政府瞎指挥没有充分考虑当地气候、土质条件树苗成活率极低。而近年由于新农村建设的浪潮一轮高过一轮,不少地方政府对绿化急于求成,不愿千里搬运半成树导致成本上升了几千倍,绿化质量却日渐变差。此外这种闪电式的绿化方式纯属剜肉补疮之举,拆了东墙补西墙,缺乏全局性和长远性。这里介绍的这种生产模式是指:有关林业部门配合当地农户对原来质量差,产出率低的林地有计划,有目的地改造为经济林地。这样不但满足了政府的绿化要求,还备受百姓的欢迎,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此外配合当地的一些古城、古建筑、古文化,有计划的改建、修复一些旅游景点,在果树成熟时期果园开放售果与当地的旅游相互刺激,相互带动。

农村建设利在百姓,功在千秋,希望政府不要过于急躁,也希望广大的农民们能够更好因地制宜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发展模式。

八月流火,伴着此起彼伏的蝉鸣和万里无云的明净蓝天,我度过了人生中第一个充满着温馨和关爱,洋溢着热情与爱心的富有意义的暑假。

“艰辛如人生,实践长才干”,作为大学生,我们最终要走入社会,融入社会。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我明白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通过参加这次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和认识。

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身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年龄段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他们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视野,增长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才之路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教堂,在那个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从实践中得到锻炼。

第八篇 生态环境的调查报告1500字

__市__镇__村是我美丽的家乡,村内有条小河,养育着当地人民。改革开放以来,__村经济和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作为家乡的一员,我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关心自己周围的环境,因此我们利用休息时间对村里的环境污染状况展开了一系列调查,希望借此了解家乡的环境现状,找到改善家乡环境的对策,为家乡的环境保护事业尽一份力。

调查过程及结果

此次调查活动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多方面收集资料和数据,尽量获得第一手资料,力求真实和准确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在村里选点实地观察并采取水样;到几家企业调查了排污及治理情况;走访了村里的一些居民,了解了居民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及对其污染危害的看法。要想全面反映一个地区的环境污染现状并作出准确评价是很困难的,限于我们自身的能力,我们对家乡的环境现状、影响、趋势作出一些粗浅的评价。

(一)实地观察过程及结果

本次实地调查,我们进行了大气和水污染状况调查。观察表明,唐坪村大气状况尚属良好,晴天时大气能见度比较高。个别地方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水体污染。如附近河段水色浑浊,散发出臭味,水样ph值测定表明,其ph为酸性。通过查阅资料我们了解到,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和水体造成的。

(二)调查结果

据调查,很多人认为,目前唐坪村的环境大大不如十年前了,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河水存在一定的污染,有些时候村里的空气质量也不能尽如人意等等。被访者普遍认为,确实应该加大力度、采取措施来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被访者就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纷纷提出了意见和看法,他们也表示愿意从自身做起,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为把我们唐坪村建设得更美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可见人们对周围的环境还是十分重视的,他们的环保意识也是很强的。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改变目前这种环境状况,光靠环保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保护环境也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同时,我们也懂得了:我们就是社会的主人,改善地球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努力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如果全地球人人破坏,天天破坏,地球就会变成垃圾场;如果全球人人环保,天天环保,就能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让我们携起手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保护好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

(三)改进意见

为此,我们建议从我们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1、一水多用、节约用水。

2、慎用清洁剂,选用无磷洗衣粉,保护江河湖泊,防止造成富营养化。

3、不乱扔垃圾及废弃物,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地点。

4、尽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积极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减少白色污染。

5、尽量少用一次性用品。

6、多学习和宣传有关环保的法律,积极向环保部门举报破坏环境的行为。

7、增强环保意识,爱护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和大自然交朋友。

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家园会变得越来越美好。让我们以这次活动为新的起点,为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家园而行动起来吧!

通过这次自我组织活动,我们深入了解了环保知识,增长了社会见识,锻炼了社会实践的能力。我们都认为这次活动开展得很成功。

看过报告后,无可否认,我们的`家乡有美丽的地方,也有不美丽的地方。看到不美丽的东西,我们何不携起手来,爱护保护它们,让它们美丽起来。

第九篇 长沙城区特殊青少年群落街角青年生态调查工作报告8850字

d社区在骄阳的照射下一片寂静。在社区的一个街角,10多个满脸稚气的年轻小伙子聚集在一起,染发、衣着奇异、旁若无人地懒懒地抽着香烟,偶尔爆发出一阵粗鲁的骂声和笑声……这些特征和举止使得他们格外引人注目。

这就是去年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重点项目——《“街角青年”与社区青年工作研究》的研究对象——“街角青年”。 作为这个课题的申报者,湖南省社科院社会学法学所助理调研员黄海利用长达半年的时间,对长沙市开福区的两个社区(我们分别标为d社区和l社区)进行了专门调查,发现在3782名青少年中,有60余人具有明显的“街角青年”特征:年龄在15-20岁之间,文化程度较低,绝大部分为初中,大多拥有某种“一技之长”。

昨日,随着《“街角青年”与社区青年工作研究》的正式完成,“街角青年”这个陌生的名字也随之步入人们的视野,而如何让这部分处于亚文化社会的青年重新回归主流社会也就成为一个不再讳莫如深的重大话题。

【名词解释】 街角青年

所谓“街角青年”,其内涵的基本要素是:

(1)15~20岁左右,长时间呆在街头;

(2)以游戏人生、游逛街头、经常违点小法但不犯罪(少部分发展成为青少年犯罪)成为一种主要生活方式;

(3)没有从监护人那里得到足够的保护、监督,但保持一定的联系;

(4)没有固定的职业和生活来源,数人或数十人聚集在一起,以社区地域关系为凝结点,结合成“dy群”(即街角青年群体简称),在群体中寻求归属感,故称之为“街角青年”。

“街角青年”是一种全球性现象。美国社会学家威廉·f·怀特和纳米比亚社会学家p·穆福恩曾经对“街角青年”现象进行过研究。在国内,“街角青年”一直是一个被国内学术界所漠视的“边缘青年群落”,对于“街角青年”的研究成果国内目前不多。

【领军人物】 17岁老大已混了5年

“天哥”,18岁,13岁不到辍学,20__年7月因抢劫进了少管所“通过d社区居委会王主任,我们认识了dy群的老大‘天哥’(已于20__年7月因抢劫进了少管所被管教1年)。”黄海回忆说,“天哥”年纪并不大,进少管所时才17岁,却已经在街角里混了整整5年,用他自己的话说,便是“已经在‘江湖’上摸爬滚打了5年”。当被问到为什么不在学校读书时,“天哥”深吸一口烟,稚气未脱的脸上写满了愤懑:“读书?我13岁没满就离开了学校,那时候我还没拿到小学毕业证呢!成绩不好,加之我不守纪律,学校给我做工作,要我不要影响全班的升学率,别读了,一怒之下,我就不读了。其实,谁又愿意这么早就没书读啊。”

出了校门,“天哥”很快就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无人理睬的绝境。家庭本来就不完整,父母离异,“天哥”从小就跟着曾经因犯罪而入狱的父亲,“没人管我,我妈对我来说等于没有,我爸名声不好,就靠帮别人干点杂活为生,生活都顾不上,哪有时间照看我?还好,我自己后来终于发现我并不孤独。”13岁未满的“天哥”发现在这个d社区,除了有几个由二十几岁的青年组成的团伙外,还有一大帮和他年纪相似、境遇相同的小兄弟们。

【日常生活】单调乏味中打发时间

中午起床碰头,然后上网、看录像、玩桌球、唱卡拉ok……凌晨2~3时回家

黄海说,对于“dy群街角青年”而言,早晨是从中午开始的,晚上的夜生活往往使得他们在每天上午补睡眠。一觉醒来,各自在家里吃过中饭,不用人召集,中午12时左右就自觉来到d社区的某个街角,懒懒地在阳光下抽烟、闲聊,当人数聚集到10余人时,便开始重点讨论“今天如何打发”,然后开始他们新的一天“街角生活”。

“其实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网吧、录像厅、桌球室和卡拉ok厅里度过,具体去哪里得由天哥说了算,如果天哥没来,那就是我们说了算。” 作为“dy群”中的核心层成员,今年17岁的“武状元”不无得意地说。就这样,“dy群”的“街角青年”根据老大或者核心层成员的意见决定了当天的生活方式:如果下午的主体活动是网吧、电游,那么活动结束以后,大部分“dy群街角青年”成员会各自回家吃晚饭。而“dy群”中的核心层“天哥”、“武状元”、“豆芽杆”、“耗子”等人则会继续聚在一起闲逛打发时间,然后一起去某个成员家中或d社区某个小餐馆蹭饭,在交流下午的活动心得同时,讨论晚上这个对于“街角青年”来说最为重要的活动时间安排。

晚上7时左右,“dy群”成员们会陆续继续来到社区的某个街角集合,当人数达到10余人或数十人时(成员与下午活动相比会有变化,但其中肯定有2~3人“dy群”核心层成员),同样,经过核心层成员的决定,他们去录像厅、桌球室和卡拉ok厅居多。

晚上的活动会进行得很尽兴,“街角青年”们不论那天晚上干什么,都会在一起聚到凌晨2~3时,然后带着一身疲惫和“潇洒”后的兴奋回家睡觉,第二天再重复这样的生活。

【经费来源】 从“灰”到“黑”想方设法

各自凑钱在d社区开过铺子等等,最后全是关门大吉,然后想尽一切办法捞钱吃饭、娱乐为主体的生活是一笔很大的开销,从家里和亲戚要的钱寥寥无几,自己又没有工作,而家庭显然是不可能为他们这种“灰色生活”提供资助的,因此,生活来源成了重要的生存问题。

“天哥是我们的好老大,每次打架他都冲在前面,一有钱我们都是大家一起花,吃饭也会带上我们,如果我们有钱也绝对会和兄弟们一起用,大部分时候都是大家一起凑钱玩,当然大部分的钱还是天哥在想办法解决。”

“dy群”的第四把手“耗子”说。

在几个月的观察中,黄海他们发现,作为这群“街角青年”的老大,“天哥”必须考虑和担负群体活动的绝大部分经费,必须为手下几十个小弟兄们安排好出路。为此,天哥想尽了一切办法。

他甚至还曾经积极组织一帮人,通过各自家里凑钱在d社区开过铺子,什么“快餐店”、“服装店”等等,让小弟兄们去管理店面,可这些正经生意却在“街角青年”的懒散经营和形象不佳下是“开一个砸一个”,最后也是关门大吉。筹不到经费则意味着“dy群”的活动会停止,交流会停滞,最后导致老大权威的丧失和“dy群”的解体。于是,“dy群”开始在对

面的l社区敲诈勒索小学生和年纪较小的初中生,一些问题学生开始加入他们的行列,甚至因此而辍学开始与“街角青年”们合流,最后成为“街角青年”。而一些小打小闹的偷窃行为也开始在“dy群”的价值观念中得到认可,老大“天哥”因此还拜一名老扒手为师,“灰色”开始向“黑色”演变。最终在20__年7月,“天哥”因盗窃不成而抢劫,被当场抓住送少管所管教一年。

【角色自辩】“我们不是恶势力”

大家在一起只是热闹,有个伴,在一起玩,当然如果没钱玩,也会做点小坏事。“谁都瞧不起我们,又没有正式的手艺,找不到也懒得去找工作,反正在别人眼里我们是小混混,那就干脆混得了,我就不相信活不下来,混久了,自然也就要惹是生非。”当谈到社会对他们的看法时,“天哥”一脸的玩世不恭,可眼中却不自觉地流露出对正常社会的向往和无奈。

据了解,几乎所有的“dy群”成员都曾有过好好做人的想法。在家庭的帮助和社区居委会的推荐下,“天哥”曾经开过铺子,让一帮小兄弟看守铺面,“武状元”曾经去应聘过保安,“耗子”曾经想去某个商场当柜台营业员,但均以失败告终。

“别人看不起我们,可我们自己还是得看得起自己啊,我们在学校读书虽然不多,但还知道要做有出息的人,可是后来我们却觉得这个社会不让我们成功,我们没有机会出头,那我们就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出头。”“天哥”说:“其实很多事情我们是在搞破坏,你们认为不应该的,我们偏要去做,有时候看到别人被我们捉弄后的愤怒,我们就会觉得蛮兴奋,到后来,我们把这种事情作为我们这帮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我们绝对不是恶势力,大家在一起只是热闹,有个伴,在一起玩,当然如果没钱玩,那也会做点坏事。” “天哥”很严肃地澄清说,与一些违法犯罪帮伙不同,他们的行为方式和运作规则决定了它是d社区“街角青年”自发形成的一个“灰色社会”。但是,“街角青年”这种相对主流社会而言的“灰色青年”,很有可能发展成为“黑色”,暴力和犯罪倾向愈发明显,暴力行为越来越多。如2002年,“天哥”为首的“dy群”打了3次群架,20__年则打了5次,“豆芽杆”为此丢了一只眼睛。(除黄海外,其余均为化名) 新报记者 朱浪

长沙城区特殊青少年群落“街角青年”生态调查之对话

谁把我们撒落街角

对话专家

7月2日,记者与黄海相向而坐,话题很沉重。

平心而论,对于“街角青年”,社会,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谓的主流社会,是很难从心理上接受这帮青年人的。在常人眼中,他们不学无术,惹是生非,学校、家庭都容不下他们,他们的容身之所理所当然地也就狭窄得只剩下“街角”了。然而,这个群体里的并不都是坏孩子,他们渴望回归,渴望被容纳,如果一定要说他们坏,他们变坏的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变坏的原因更值得深究。

对话人物:湖南省社科院社会学法学所助理调研员黄海

对话内容:《“街角青年”与社区青年工作研究》的整个调查过程

新报:你第一次接触“街角青年”时,对他们是持一个什么样的看法?

黄海:20__年4月的一天,在d社区居委会主任的陪同下,我与10个街角青年进行了第一次交谈。地点就在d社区居委会办公室。他们都只十几岁,除了染发、抽烟、衣着奇异等外部特征外,他们大部分人脸上还明显带着稚气。

交流前,我很坦诚地告诉了这10个人,自己正在做一调查,只是想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不会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更不会将其一些情况透露给他人。但是,他们仍有所顾忌,甚至有点羞涩。基本上是一问一答。

第一次见面,可以说,他们并未把我当做是朋友,而是敌人,有种防备心理与敌对心理。当时因为居委会主任在,他们才无奈配合我的工作。我当时就意识到了,要融入到他们这个群体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可是说实在的,当我申报这个研究课题时,我内心是歧视这个群体的。起初在与他们交流时,可以说是带着虚伪的面具,为的就是完成这个课题研究。

新报:那你又是怎么样逐步取得他们的信任的?

黄海:基于课题研究的原因,我不得不想尽办法去接近他们。我跟“天哥”他们说,你们原来每天干什么还是照常干什么,我只是一个无声的记录者,不会干扰到他们。但是,很明显,他们的生活没有了往日的放肆。比方他们有人提议去做件破坏性的事情,他们先是向我投来质疑的目光,然后就会被马上否决。

但是,我仍坚持着每天中午在小区广场等待他们的出现。通过观察,我发现,他们并没有我当初想的那么坏。只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不同于我的罢了。那时,我的心理开始有点理解他们。我开始请他们吃饭,开始与他们交心、聊天,开始真正融入到他们的生活。

通过一个月,他们开始主动与我接触、聊天,主动邀请我参加他们的活动。慢慢的,我对他们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也想好好读书,好好工作,但是学校嫌我们成绩不好不要我,也没有单位肯要我。大家都在歧视我们。”这是天哥们跟我讲得最多的一句。

新报:“天哥”们认为大家都在歧视他们,但你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和他们接触,你对他们的看法是否发生了改变?

黄海:改变很大!外号“豆芽杆”在一次打架中弄瞎了一只眼睛。据说,当时他们几个人在烈士公园玩。在他们附近,有一男一女正在为何事而争吵,突然那男的打了那个女的一巴掌,“豆芽杆”他们看不过去,就前去指责那个男的不该如此对待女性。谁知发生冲突,“豆芽杆”拿着啤酒瓶砸过去,人没有打着,碎片却击中了自己的眼睛。由此可见,他们挺讲义气,挺有感情的。

当时,我很同情他们,觉得他们是被社会所抛弃的可怜人。后来,我发现他们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一种理解。他们不希望所有人都带着“有色眼镜”来看他们。

新报:随着时间的推移,你接触的这部分“街角青年”都将成家立业,这是否意味着“街角青年”将在d社区逐渐解体?

黄海:不会的。例如,我们调查的dy地区由仅一街之隔的l社区和d社区所组成。其中,d社区以“街角青年”居多,l社区由于拥有一个非重点小学和非重点中学,以问题学生和中途辍学学生居多。 ?

两个社区的青少年尽管分属不同的社区和文化社会形态,但是他们之间却有着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事实上,l社区的问题学生和中途辍学学生由于受到对面d社区“街角青年”的强大作用力和吸引力,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街角社会”的隐性社会基础,源源不断地补充和继续维系对面这个“灰色社会”的稳定存在,成为d社区“街角青年”的外围组织和后备力量。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遇到了15岁的“小z”(化名)。“小z”是经常和“天哥”他们混在一起的人,但他的真实身份却是对面中学的初二在读学生。在“天哥”的帮助下,我们与“小z”进行了数次交流。“小z”认为,他的成绩不好,纪律也不好,肯定考不上大学,还不如早点加入社会。在小z看来,觉得每天跟着‘天哥’走不会吃亏,他们都把他当兄弟,有什么事都罩着他。在“dy群”里,“小z”认为找到了自己的群体归属,甚至还能在这个群体中找到满足自己社会地位流动的路径。

新报:那又是什么力量使l社区的问题学生成为d社区“街角青年”的外围组织和后备力量?

黄海:作为一个15岁左右年龄段的青少年,“小z”根本就不会知道他自己认为的参加社会其实是一个边缘青年群落组成的“灰色社会”,更加不会知道这不是主流社会中的社会成功流动模式,而是在一个亚文化社会中的内部地位流动。作为同一个年龄段的接受他的“街角青年”群体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在满足自己休闲玩乐的同时,也在吸引着对面问题

学生的羡慕和内心向往;更加不会意识到自己不自觉形成的“街角社会”在牢牢让他们保持“街角身份”忠诚的同时,也在对对面问题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让他们不自觉地成为“街角社会”源源不断的后备生力军。

‘小z’走的路子其实是在重复‘天哥’和‘dy群’‘街角青年’们走过的老路:问题学生——辍学学生——“街角青年”——“街角社会”。只不过不同的是,“小z”们除了因为学校、家庭的原因以外,还受到了“天哥”和“dy群”不自觉形成的“街角社会”的强大向心力作用。因此,“街角社会”暂时不会随着“街角青年”年龄增大要成家立业的社会化步骤加快而呈现动荡和解体的趋势。(除黄海外,其余均为化名) 新报记者 朱浪

怪状循环

街角游戏规则固定 领头人“前赴后继”

老大“天哥”于20__年7月被抓后,并没有出现如社会期待的帮伙解体现象,相反,“dy群”还在继续运转,新的成员陆续加入,“武状元”也在实际上充任了新的老大角色,继续领导“dy群”的生存。

黄海说:“这说明,在‘街角青年’这个群体中,成员们除了因为共同的价值观念而聚集在一起,共同享有一种亚文化群的社会心理以外,还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拥有其社会结构、身份忠诚和成员基础的隐性社会。让人感兴趣的是,‘街角青年’的组织结构与运作模式与我们的主流社会游戏规则制定具有惊人的相似性。”他们有对社会流动的欲求,在往上的动力被阻碍和限制时,他们会选择在“街角帮派”中以一种亚文化心理特征,竭力形成一个亚文化社会结构,并在这种结构中寻求领头人依赖、心理认同和流动欲求满足。

“天哥”在“dy群”其他成员的眼中的确是一位好领头人。“我已经不完全属于我自己了,大家认为我讲义气,有什么事情都找我,义气就是一面旗帜,所以很多兄弟都服我。再一个,我自己心里也清楚,手下这么多兄弟跟我,为的是什么,是有口饭吃,是不被人家欺负。”“天哥”说,“所以,只要我有好处,我就一定留一份给我兄弟们;不论我的兄弟遇上了什么麻烦,我肯定会帮他摆平的。”“天哥”作为领头人,并不意味着他应该比别人更有钱,但是他必须花钱很大方,这是他必须承担的个人义务。

除此之外,领头人和核心层成员必须在群体特别感兴趣和经常组织的某种群体活动中确有本事。因为,群体活动是“街角帮派”中亚文化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其他成员要想在“dy群”中提升自己的地位,就必须在群体组织的某个活动中有突出表现,以体现自己的能力。这样,他们在主流社会中得不到满足的流动欲求渴望,又在团体中有限地位流动中看到了希望。

“这意味着‘街角社会’确立了它自己的游戏规则。”黄海认为,在由“dy群”形成的“街角社会”中,每个人没有身份的不同,只有地位的差异,这个亚文化社会能够在内部给他提供社会流动欲求的满足。但是如果他想要得到这种满足,就必须自己参与维护这种亚文化社会的结构稳定,通过承认这个“灰色社会”的结构秩序来承认自己的街角身份,并通过维护这个“灰色社会”的结构权威来维护自己的街角社会顺利流动。否则,就会被排斥,甚至被踢出局。

这样一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天哥”进了少管所后,“dy群”并没有解体,他们还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了维护这个亚文化社会稳定的角色。 新报记者 朱浪

长沙城区特殊青少年群落“街角青年”生态调查之拯救

拔何良刃刮骨疗伤

核心提示

15~20岁的年龄段使他们根本不具备走入主流社会的心理准备和技能准备,他们被迫留在街角继续被自己的亚文化“街角社会”牢牢把握以对抗主流社会,甚至成为社区建设和主流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由此,“街角青年”该向何处去,他们的未来该由谁来负责,主流社会该如何呼唤他们的回归,都是这个研究课题必须关注的重点视角所在。

采访即将结束时,黄海为拯救“街角青年”开出了一剂良药。

【理想途径】 社区救助重任在肩

黄海认为,搞好社区青年工作,是“街角青年”回归主流社会的理想途径。因为“街角青年”的来源缘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力,家庭放任自流,学校踢出校门,问题学生和中途辍学学生在不自觉的情况下不正常地过早流入社会。

在调查中,黄海发现目前社区青年工作存在着组织缺位、工作方式陈旧、教育服务缺乏、工作专业素质不高等问题。“社区青年工作是联系家庭、学校和司法机关的基地和桥梁,其重要地位决定了其应然角色的特征。”

黄海认为,针对目前社区青年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社区青年工作应该在“街角青年”的转化中承担起更为主动和完善的社会事务应然角色。“其实,在国外,在港澳地区,社工组织的地位与权利是很高的,同时他的社会效果也很大。”黄海说,“社工组织作为联系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纽带,国家必须用法律法规来赋予该组织一定权利,通过法律去真正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此外,黄海还提出,对于dy地区的“街角青年”来说,他们不是没有组织,而是社区组织没有和他们的组织有效结合,社区组织不是没有帮教活动,而是活动过于空泛。因此,社区“街角青年”的转化工作必须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必须建立完善和实用化的服务阵地,使“街角青年”的转化能有切实可靠的依托。更重要的是,对于“街角青年”来说,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亚文化社会——“街角社会”,同时还具备其独特的社会心理特征,内心依然存在社会流动的欲求。因此,社区青年工作在转化组织制度化以后,应该继续完善服务阵地建设,紧扣“街角青年”的社会心理特征,开展各项实用的服务活动,使“街角青年”的转化工作落到实处。

例如:与组织、人事、劳动等部门密切合作,健全青年就业保障制度,鼓励青年努力成材。通过广泛开展“新世纪创新创效”、“共青团号”创建、“青年岗位能手”等各种就业竞赛活动,鼓励和帮助“街角青年”参与就业竞争,使“街角青年”有事做,能做事,培育他们走进主流社会的信心和能力,让“街角青年”能展示自己的才华,认识自己的价值,通过一

个合理可行的社会正常流动途径,让他们慢慢离开街角。

【关键措施】“四位一体”扶助“街角”

“街角青年”要重新回归主流社会,仅仅靠社区组织和共青团组织的单方面努力是不够的,关键还在于必须建立完善的社会组织体系,使其转化的工作能够成为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应该组成“四位一体”的组织体系,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家庭 家教是主要阵地

建立家庭培育管理系统,实现“街角青年”产生的萌芽警报。家庭是青少年最早也是最根本的教育场所和依靠,也是青少年思想行为教育的主要阵地。“豆芽杆”曾经说过:“父母亲不管我,我也不想要他们管,我的父母跟我是半斤对八两,我留守街角,他们留守麻将桌。”这样的家庭显然就是属于“街角青年”越轨中家庭预警系统失败的典型。

●学校 别把问题推向社会

强化学校教育关怀系统,实现“街角青年”形成的初期警报。当家庭萌芽警报失效时,学校不能把问题学生推向社会。 学校在教育人方面也有着不可取代的权威性。学校如果把没有教育好的、根本不具备成熟心理和生存技能准备的学生推向社会,就等于给“街角青年”“输送”了后备人员,给社会留下了无穷的后患。因此,家庭和学校警报系统如果成功,实际上就断绝了“街角青年”的后备军和“街角社会”的隐性社会基础。

●社区 社区帮教引回主流

创新社区帮教服务系统,实现“街角青年”壮大的中期警报。如果家庭和学校两者的警报系统失效,那么最重要的警报系统的任务就落到了社区身上。作为青年进入社会的缓冲区,社区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重要,社区也逐渐成为某一区域社会生活的依靠。“街角青年”从学校来到社区,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服务帮助,结果他们自发成帮结队,流浪街头,给社区建设造成诸多麻烦。建立社区帮教系统,是解决“街角青年”回归主流社会的有效和关键途径。社区帮教系统可以凭借社区的基层组织地位,以社区治安保卫人员为核心,以团组织为依托,与家庭、学校密切联系,对“街角青年”进行一帮一、一带一的教育,开展各项心理辅导和就业服务,帮助他们走出街角,回归主流社会。必须注意的是,社区帮教系统不可建成少管所式的社区帮教组织,必须真正从心理上和实践上转化“街角青年”。

●社会 完善防护接纳系统

完善社会防护接纳系统,实现“街角青年”越轨的终极警报。“街角青年”并非是尽干坏事,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防范,他们极容易走向犯罪道路。社区警务人员要仔细掌握“街角青年”的活动动向,对他们的活动进行必要的干预和警告,使他们时刻警醒。“街角青年”一般不干坏事,因此不能用强制的手段管理,他们的行为可能不端,但是也不到被抓或被关的程度。因此,许多警察也睁只眼闭只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是对“街角青年”的放纵,实际上是对“街角青年”从“灰色”逐渐转入“黑色”道路的一种默许。

更重要的是,主流社会不能再用“有色眼镜”审视“街角青年”。如果从家庭、学校流入社区的“街角青年”,通过社区青年工作成功转化后,主流社会依然歧视和排斥他们,那么这个边缘青年群落会重新回归“街角青年”,并且在以前的“街角社会”心理沉淀的基础上,更加忠实自己的街角身份,仇视和敌意主流社会,最终走向“黑色社会”。

【采访后记】在蜕变中感受“街角”

在对黄海将近3个小时的采访过程中,他一再强调,面对“街角青年”,他的心理经过了一次大的蜕变:从歧视到同情,从同情到理解,从理解到帮助,全方面感受了潜伏在街角的特殊群体。

半年时间,与“街角青年”的亲密接触,让他了解到“街角青年”需要的是什么,他们带给社会的又是什么。

半年时间,让他认识到,“街角青年”并不都是坏人,但是也不是好人和善人。如何去将其转化为正常青年,成了当前一重大社会问题。

“如果说,完成这个论文,只为应付当初申报的科研课题,那我现在准备出书,把半年来每天的访谈资料和观察心得,一点点回忆记录下来,为的就是希望社会能理解‘街角青年’这个边缘群体,希望全社会都能真正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黄海说得很坦诚。根据黄海的计划,目前他已将该论文整理成20万字,预计在今年8月出版《走入“街角青年”——来自一个城市边缘群体的表达》一书。据悉,这也是我国首部专题调研“街角青年”这个社会现象的著作。

第十篇 关于西丰县生态环境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5850字

关于西丰县生态环境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西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董福科

一、西丰县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状况

西丰县位于辽宁省东北部,是个“七山半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农业县,也是全省林业重点县之一。全县34万人口,18个乡镇,总区域面积2686平方公里,其中在册耕地67万亩,林业用地251万亩(其中有林面积21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3.6%,林木蓄积量达700万立方米。全县共有三大水系,187条河流,较大河流64条、847.7公里长,有护堤407公里,石筑坝2530座,护岸林620公里,有小型水库15座,总库容量为1300万立方米。

西丰历史上是个山清水秀、生态良好、风调雨顺、资源丰富的地方。但是多年来,尤其是近二十多年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忽视生态环境建设,致使全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大量的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森林蓄积量和覆盖率逐年下降,山场砂化加剧,水土流失严重,降水量逐年减少,水源涵养能力下降,河道出现干枯断流,生态多样性遭到破坏,物种不断减少,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到2002年全县森林覆盖率仅达51%,与解放初期相比下降近30%,水土流失面积到2002年为130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2.3%,与解放初期相比增加了74.1万亩,增长57%,水土流失量2002年520.1万吨。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不但恶化了生态环境,而且严重影响了人们生产生活,制约了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仅94、95年大水和2000、2001年连续特大干旱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64亿元;工业生产和城市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一些用水量大的工业项目不能上,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和牲畜饮水十分困难,如再不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我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将难以实现。2003年初,中共西丰县委审时度势,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在县十二届党代会上提出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将生态建设摆到了西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从而拉开了我县生态环境建设的序幕。

二、主要措施

1、做出决定,编制规划和完善政策措施。县委确立生态立县战略后,县人大常委会根据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宏观要求,经过深入调查研究,起草了《关于加强生态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共分五个部分、16条,对生态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及主要措施都进行了明确界定和详细阐述,并于03年12月12日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这个《决定》,对全面推进全县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起到重要指导作用。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决定》精神,用一年多时间,认真组织编制了《西丰县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于今年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在全县组织实施,进一步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与此同时,县政府从2001年就开始着手制定和完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各项政策措施,先后制定下发了《西丰县封山育林的通告》、《关于做好全县“十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西丰县鼓励城乡居民植树造林政策规定的通知>》和采伐迹地更新、加强整顿林木经营加工点及五小矿点等有关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十几个文件,并编制和完成了《西丰县2001--2023年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实施方案》。县人大常委会还从有利于全县生态建设与保护出发,审议通过了《西丰县河道管理办法》,建议修改《西丰县柞蚕场管理办法》,这些政策与措施的制定与不断完善,为加快西丰生态环境建设步伐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证。

2、加强领导,建立责任机制,形成氛围。为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县政府于2004年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主管农业副县长任副组长,林业、农经委、水利、畜牧、财政、环保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在林业局。对成员单位进行了职责分工,落实任务,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生态建设领导组织,建立了统一协调和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乡镇与各村之间都签订了生态环境建设责任状,县委将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任务纳入到县直部门和各乡镇目标考核责任制当中,实行一票否决。县人大加大了监督力度,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检查或视察活动,并且每年的人代会都要听取审议县政府关于生态建设工作的报告,有力地促进了这项工作的开展。同时,为促进全县生态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形成良好社会氛围,县委、人大和政府积极组织广泛宣传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目的和重大意义。成立了由宣传部、文明办、广播局、教委、林业、农业、畜牧、环保、共青团等部门参加的宣传组织,在西丰有线电视台开办了专栏;县乡政府每年都印发了大量的有关封山林禁牧、严禁开荒种植等保护生态的宣传通告;县人大常委会专题召开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参加的生态环境建设宣传座谈会,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学增同志在有线电视台做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专题讲话,极大激发和鼓舞了全县干部群众加强生态建设的士气和热情,为全县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顺利推进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3、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工作。开展植树造林和认真清理各类开荒种植、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转变机制、落实各项林业发展政策、清理开荒种植,全县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的积极性逐年高涨,造林数量和质量连年攀升。三年来,全县植树造林达到18万亩,成活率平均达85%以上,其中退耕还林达12.7万亩,在册耕地就占5万亩。几年来,以恢复和治理为目的,克服以罚代治现象,全县共清理小开荒、假果园种植8万多亩,绝大部分退耕还林;全县个体造林发展迅猛,造林大户层出不穷,振兴镇农民薛邦国承包河岸造林400多亩,西丰镇居民王景峰承包房木和乐善两条河岸造林40万株。三年来,全县个体造林为15.4万亩,占全县三年总造林面积的86%,涌现出50亩以上的造林大户732个,这些造林大户将万亩林业生态建设的主力军。

4、严格限制森林采伐,认真清理各类林木加工点。面对西丰森林资源现状,县委、县政府制定措施,严格削减计划采伐限额,并主动取消特批指标。全县“十五”期间年均林木采伐限额5.5万立方米,与“九五”期间年均林木计划限额7.4万立方米相比,年均减少1.9万立方米,比“九五”期间实际年均采伐8.36万立方米相比,年均减少了2.86万立方米,减少34.2%;而前三年实际林木采伐为13.8万立方米,年均4.6万立方米,比“九五”期间实际采伐年均限额减少3.76万立方米,减少45%,与“九五”相比每年仅此一项相当于净增加森林蓄积量近4万立方米。为从生产加工环节和流通领域减少森林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在全县范围内,用两年多时间认真开展了“两清一打”工作,将原有145家木材经营加工点削减剩到58家,并重新核发了《木材经营许可证》,规范了经营行为;全县共关闭了以消耗天然林为主的7家炭厂和1家地板生产企业;取缔了非生产性“五小矿点”及乱采乱控现象,使全县剩余的木材加工 生产企业能够规范、守法经营。同时,开展严厉打击乱砍盗伐林木的专项斗争,全县三年共查处各类破坏和盗伐林木事件1752起,涉及林木1940立方米,有力打击了破坏森林现象泛滥。

5、实施封山禁牧,狠抓蚕场生态建设。实施封山禁牧是保护森林和地表植被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措施。全县所有山地实行长期封育,全年禁牧,并大力推行牛羊的舍饲圈养,不准牛羊上山,严禁打柴、剥树皮、挖树根、开荒种植农作物、开砂、采石、挖砂、取土等破坏森林植被行为。对现有森林资源进行分类经营,全县共划定公益林56461.2公顷,全县普遍建立了护林组织,聘任监管员80人,护林员527人,并明确职责、签订管护合同,落实了责任;为有效实行全年禁牧、实行牛羊舍饲圈养,积极组织和引导农民推行饲养方式转变和饮料改革。三年来,建畜牧小区个,种植牧草3.5万亩,建青贮窖1000多个,秸秆贮运9000万公斤,推广各种饲料机械3000多台套,目前,全县牛羊基本实现舍饲圈养。针对西丰柞蚕场比重较大,占全县有林面积的30%多,且稀疏、砂化、退化蚕场占有相当比例的实际情况,将蚕场生态建设列为重点之一,近三年来从完善承包合同、延长蚕场承包期、推行中刈化管理、对稀疏进行蚕场柞树补植、严重退化、砂化蚕场实行封育等多方面加强柞蚕场生态建设。全县共投入32万元补贴蚕农400户,植柞蚕场6.7万亩;封育柞蚕场19万亩,停蚕育林3万亩,3000多份蚕场承包合同进行了完善,柞蚕场生态功能提高。

6、加快农村新能源建设和绿色产业开发步伐。农村能源建设是解决林柴矛盾,减少林木资源消耗重要措施,全县建成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户100户,被动式太阳能房4000平方米,高效预制组装架空炕灶2000铺,中型沼气池2座。仅柏榆乡鹿鸣村生态园的50个集中连片“四位一体”大棚每年所提供的沼气能源可节省烧柴150多吨,全县每年可节省枝柴6942吨,相当于减少林木消耗近9000万立方米,获益200多万元。同时,加快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开发生产,不仅有利于食品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还可大大减少化肥、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几年来,共完成全县土地环评261万亩;取得绿色标识7项,生产面积8.5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认证6项,8.9万亩,正在审无公害农产品6项,41.8万亩,届时西丰将有38万亩玉米是无公害生长。

7、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生态环境建设很重要问题是,如何提高可利用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蓄水和植被水源涵养能力,有效防止或减少水土流失。2003年实施了“引宝入丰”工程,投资2800多万元,将宝兴水库水源引入西丰县城,并建净水场,使县城日供水能力比原来提高1万多吨;2004年正式开始进行诚信水库建设工程,总投资预计1.6亿元,将建成总库容量达3294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052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目前,该工程建设已进入移民动迁和坝基修筑阶段,建成后的诚信水库可保护耕地20万亩,可提高西丰城区寇河段防洪能力达50年一遇标准。到2005年全县小流域综合治理263.53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42%;营造河道护岸林620公里,修橡胶坝2座,建城乡绿化加快,全县建绿色通道479公里,县城建起大型公园三处,县城建绿地33.6公顷,人均绿地面积达5.4平方米,中心镇植树46万株。

三、初步成效

通过调查比较看,三年来,通过全县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扎实肯干,认真贯彻落实县委“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以及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决定》,不仅使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一些重要的生态环境指标开始逐渐得到恢复,而且还促进了山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一是地表植被得到有效恢复,森林覆盖率稳步提高。全县有林面积从2002年的208万亩,增加到21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51.6%提高到53.6%,提高了2%;由于封山禁牧、牛羊舍饲圈养地表植被得到恢复,水涵养能力增强,草木丰盛,野生动植物增加。二是水土流失减少,水土保持能力增加,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39.5万亩,占应治理面积的30%;土壤侵蚀量每年308.31万吨,比三年前减少58%,土壤侵蚀基数为平均为每平方公里5000吨,比三年前下降30%。三是大气质量明显改善,河流水质进一步提高。2004年底,全县工业废气总排放量比“九五”期末减少200万吨,城区空气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天气255天;河水化学需氧量比“九五”期末年减少234吨,断面水质达到国家Ⅲ类标准,比“九五”期末提高了二个级别。四是绿色产业发展增效。全县仅德兴艾清河牌甜瓜每年就可多增加收入100万元,全县几年来绿色产业开发可为农民增收近亿元。五是通过生态环境改善、水资源增加和开发利用,一些关停的用水量大的企业也开始启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也得到较快发展,全县保护地发展达到了20000亩,比三年前增加了8000亩,仅此每年增加收入4000多万元。

四、存在的问题

三年来,西丰生态环境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效,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恢复,对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改善人居环境的作用开始显现,但是总体看还只是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重要问题没有解决。一是退耕还林进度徘徊不前,进展缓慢。全县近30万亩退耕还林地块目前只退下12.7万亩,不到一半,且有些地方出现反弹和边退耕边开荒问题,清理种类开荒种地、责任田扩边伸沿蚕食林地问题的任务还十分繁重,工作难度加大;二是封山禁牧没有完全落实。偷牧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饲料改革和牧业小区建设相对滞后;三是柞蚕场生态建设力度不够,措施不到位,严重砂化、退化、稀化和地处 险坡山脊的蚕场,以及生态地位重要的蚕场等还没有得到封育和保护,蚕场补植柞树和中刈率还较低,达不到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四是由于受资金困扰,一些大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城市垃圾和污水处理项目、农村能源建设和绿色产品生产开发还进展缓慢,有的不能开展,跟不上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节奏。

五、对策措施

1、完善政策措施,实现生态环境建设制度化。对生态建设总体规划要逐项分解落实,在对各项有利于生态建设政策、措施、办法完善基础上,重点对退耕还林、封山禁牧、蚕场生态建设三个方面制定具体实施办法,解决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此更好地推动生态建设重点工作的完成。

2、加大资金投入,实现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多元化。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公益事业,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要走多元化投入体制。要积极争取国家和上级扶持,要制定优惠政策,广泛吸纳民间资本和域外投资参与生态环境建设;要调整和转变收费资金使用方向,将本区域内相关的林业、蚕业、水利、环保等规费收入真正用到生态建设当中去;政府要拿出一定资金,用于生态建设中的一些技术推广、示范、试验等工作。

3、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生态环境建设的科学化。生态环境建设是系统化复杂工程,涉及工业、农业各个领域,必须尊重科学、依靠科技,实现治理环境科学化,才能实现标本兼治,全面恢复生态功能。在造林绿化上,要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以林种、树种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低产林改造为突破口,全面提高造林质量,积极推广应用造林新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在森林资源管护上,加大中幼林抚育力度,逐年削减采伐限额,保持森林资源的连续性,提高森林净蓄积;农村能源建设上,要注重推广“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户、秸秆气化等农村新能源技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上,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治理要以生物压柳为主要措施;要切实加快生态蚕场、优质饲料作物种植、绿色食品开发、环境污染防治与保护步伐,努力提高生态环境建设总体水平。

4、强化监督检查,实现生态环境建设的责任化。要成立全县生态环境建设监督检查组织,健全队伍,对全县各部门和各乡镇落实生态环境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工作作风、质量的好坏进行督查;对生态建设重点工程监督,对新建和扩建企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项目坚决不批,对限期治理仍未达标老企坚决关停,严格监控各类污染企业的生产活动。要建立乡镇和县直包乡单位生态建设重点工程责任区定期督查制度,划分几个重点区,由县级领导和部门及18个乡镇党政一把手分别承包,并确定出具体的承包办法,由县生态建设小组会同县考评办、政府督查办共同进行考评。

生态调查报告十篇

一、全市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的成绩我市历史上是个山清水秀、生态良好、风调雨顺、资源丰富的地方。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政策等因素导致生态环境建设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使全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大量的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森林蓄积量和覆盖率逐年下降,到XX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0.1%,比1980年相比下降近6%。草原遭到破坏,人们盲目扩大耕地面积,大量草原被开垦。从1986年到现在年平均开垦草原XX公顷以上,目前平原乡镇草原基本已经全部退化(具体数目前正在普查中)。早年的讷谟尔河两岸草塘因围垦造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生态范文

  • 县生态调查报告(3篇)
  • 县生态调查报告(3篇)104人关注

    今年初,县委、县政府提出用4至6年时间实现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目标,并将生态文明村建设作为创建生态县的基础性工程来实施。为了促进生态文明村建设,县政协课题组就此 ...[更多]

  • 2023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调查报告(15篇)
  • 2023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调查报告(15篇)101人关注

    调查目的和意义:了解家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情况,主要是河流水污染和街道的垃圾分类,意义在于在此基础上了解居民对环保意识的深浅,好进一步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共同建设 ...[更多]

  • 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调查报告(4篇)
  • 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调查报告(4篇)101人关注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基本国策、伴随着新的世纪正迈着希望的脚步,作为地球村的重要成员,草木葱 ...[更多]

  • 生态调查报告十篇
  • 生态调查报告十篇99人关注

    一、全市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的成绩我市历史上是个山清水秀、生态良好、风调雨顺、资源丰富的地方。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政策等因素导致生态 ...[更多]

  • 生态环境调查报告十篇
  • 生态环境调查报告十篇98人关注

    生态环境调查报告范文调查目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之本。同时它也影响到旅游业发展的兴与衰。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和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国家,具有 ...[更多]

  • 生态环境调查报告模板总结十篇
  • 生态环境调查报告模板总结十篇97人关注

    生态环境调查报告模板总结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 ...[更多]

  • 2023关于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3篇)
  • 2023关于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3篇)93人关注

    近年来,**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政府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紧密围绕“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奋斗目标,坚持环保 ...[更多]

  • 生态文明建设调查报告(4篇)
  • 生态文明建设调查报告(4篇)92人关注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一)改善城乡环境,建设生态家园1、开展生态示范创建工作。从2022年开始,县逐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生态示范为载体的创建工作,推进环境综合整治。 ...[更多]

  • 保护生态环境调查报告模板(3篇)
  • 保护生态环境调查报告模板(3篇)91人关注

    生态环境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下面小编整理了保护生态环境调查报告模板,欢迎阅读!保护生态环境调查报告模板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 ...[更多]

  • 生态环境的调查报告十篇
  • 生态环境的调查报告十篇91人关注

    xx市xx镇xx村是我美丽的家乡,村内有条小河,养育着当地人民。改革开放以来,xx村经济和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更多]

调查报告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