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解读政府工作报告》讲座的感想
在“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的讲座上,管新华老师生动地讲解,让我们对本以为熟知的政府工作又了更深一步、更准确的理解。管老师不仅多方面地介绍了我国政府近年来工作的业绩、列举数据说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举例说明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在不断提高,同时也深刻剖析了我国政府工作的目标——“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和当前政府工作中的问题——社会不公平。
“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是政府如今对发展民生的新定义,是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庄严承诺。。“尊严”一次很精辟地概括了人民如今的生活需要。人民要又尊严地生活,最首要地是要有有保障的经济收入,并有提高生活水平的潜力。不生活在挣扎于温饱的条件下,人民才能有信心有尊严地追求进一步优越地物质精神生活。在此基础上,人民要有充分的权利,并且这些权利被其他人所尊重。追求幸福与尊严,是人的崇高价值取向,是人们开始重视内心和精神的感受,追求更高的目标。党和政府将“人民的尊严”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政府工作的目标,充分彰显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施政理念,传递出党和政府践行“以人为本”的决心和信心。这一庄严承诺也意味着对政府工作和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是追求gdp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还要在社会的公平公正、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有实质性的推进。
当今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问题,是贫富差距过大,社会分配严重不公平。分配不公平造成我国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的收入差距过大。低收入者在经过自身辛苦劳动后无法得到相应的报酬,会引发仇富心理。这是引起社会不和谐,引发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诱因。我国当前成金字塔型的分配现状,易造成社会动荡,增加社会中的不安定因素,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分配不公平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人民没有得到充分的权利,缺乏工会职能的机关和完善的法律来保障劳动者的利益。我国政府应不断提高最低收入,保障人民的最低收入,以税收形式控制最高收入,改变人民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融资等方面严重的机会不均状况,促进社会公平分配,减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
这次讲座从独特地角度向我们阐述了政府工作的相关情况,指出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既鼓舞了我们对中国政府和中国积极发展的信心,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坚定信仰,同时也引发我们大学生思考如何承担建设祖国的重任,如何解决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中国更好发展。
【第2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听讲座的收获
又一次写社会实践报告了,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写。每次一提起社会实践,很多人都给它贴上了一个标签,就是一定要参加到社会的实践中去。我不反对这种说法,但是同时我也不完全赞同这种太狭隘的说法。
所谓社会实践,真的需要我们投身到实践中去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但是没有很明确的答案,也许学校的初衷是好的,他希望发我们能利用假期的时间到一个岗位上去体验生活。但是我们真的做到了吗?我想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或许我们做到了,或许我们没有做到。这是谁的责任?学校?我们?我不想在过多的解释这个问题了,我想还是应该完成我的社会实践报告!
参加社会实践,我没有做太多的事,我不想花太多的时间去总结我实践的内容。我想好好的写写我的心得体会,或许这对我的发展会更有用。
首先,我想谈谈我听了几个讲座的心得。在这个假期,我听了李强老师(著名感恩教育演讲家)的三个讲座。其中感恩父母的那一讲,对我的影响很大。父母生我们养我们真的很不容易,我出生农村,父母只是很普通的农民,在供姐姐读完大学本科,又供养我读大学。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现在的我们刚刚二十出头,但是父母或许年近半百。他们还有多少路可以走?这是我们应该帮着父母思考的问题。在农村有句俗话“养儿养女都是为了养老。”可是,现如今当我们还在靠父母养育的时候,父母已经慢慢的老去。
还记得李强老师说,请大家静静的闭上眼睛,想想自己脑海中的父母。当我们闭上眼睛,想象着父母的样子,也许父母还穿着那件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衣服,但是父母眼角的皱纹,头上的青丝慢慢花白,我们又能如何去想象。前段日子,我看过网络上流传的一篇文章,写的是我们还能见到父母多少次?是的,我也在问我自己,我们还能见到父母多少次?上大学,半年一次;工作了,可能一年一次;成家了,有可能几年一次。这些数据都是我们不敢去估算的。当我拿着电话,想打给同学朋友聊聊天时,我停下了,我觉得我应该先给父母打个电话,哪怕只是三言两语,我只想让他们听听我的声音,知道我很好。也让我听听他们的声音,知道他们很好。或许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这也是目前我们能做到的。
其次,我听了张建华老师(中国企业组织建设专家)的《骨干是折磨出来的》,在这个讲座中,他提到了几个很普通但是很有用的法则。第一,骨干要做正确的事。在他讲的所谓正确的事,就是要做组织和领导安排的事。做领导满意,群众满意的事。第二,用正确的态度做事。用正确的态度做事,这对我们来说应该不是一个很难的事,我们只要端正心态,静心静气的,就可以做到用正确的态度去做事。第三,用正确的方法做事。正确的方法,对我们来说是很难做到的,现在的我们缺乏社会阅历,自己各方面的知识结构都不完善,无法做到用正确的方法做好事情。在这些条件下,我们只有不断的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觉悟。不断的积累,不断的进步。最后张老师讲到真傻无敌。我们要做到一个真正的傻子。在这段中,老师讲了《士兵突击》的许三多和《阿甘正传》的阿甘。他们都是真正的傻子,但是正因为他的的傻才成就了他们。所以,我们是不是做得不够傻,这是不是我们该去思考的问题。特别是有很多的人,不是聪明得不够,而是傻得不够彻底。
社会实践报告听讲座的收获
【第3篇】魏书生报告会讲座的学习心得
魏书生报告会讲座的学习心得
很荣幸能去听我国知名教育学家魏书生的报告讲座。整个报告会气氛融洽,魏书生教授幽默风趣的语言和睿智的话语不仅给在座的老师们带来了轻松的氛围,也给予我们深深的启迪。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魏老师的松、静、匀、乐的说法,从身体、心灵、呼吸、情绪四个方面调节工作状态,身体放松了,心灵才会安静,均匀的呼吸会使情绪快乐,更好的.投入工作的状态。这好像近似于一种禅宗的感觉,《大学》中说:“静而后能定,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慧”,也许我们在现实中是少了那一份心平气和吧。魏老师还主张:眼睛向内,超越自我,不要活在攀比中,要做自我。能在如此的世界中,能做好自我,实属不易。也许有时会有牢骚,有抱怨,但要努力做到高高兴兴地去工作,去生活,换一种眼光去看待生活,或许是另外一种风景。最重要的一点,学习,伴随终生,学习该学的,有用的,这是自我学习,也是提高自我修养的重要途径。
【第4篇】魏书生讲座的心得报告
魏书生讲座的心得报告
听了魏老师的讲座,感慨良多,其中对于班级管理方面的印象颇为深刻。
魏老师的班级管理是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在魏老师庞大的管理系统中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特色,他相信每一个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魏老师经常说这样一句话“凡是学生能干的事,班干部不要干;凡是班干部能干的事,班长不要干;凡是班长能干的事,班主任不干。”从魏老师的这句话里,体现了他民主、科学的管理思想,他认为民主管理提高了学生对管理的认识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解决了学生服从管理、投入管理的问题。我们班是初二的英语特色班,很多学生都多才多艺,他们大胆,踊跃。当然要选一些有能力的班干很容易的,他们也非常乐意。所以我要尽量让他们都能发挥他们的才华,尽量让每位学生都是自己的助手,自己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发展学生的人性、个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在学习智力、学习目标、学习途径和方法上都存在着差异,我们要尊重学生间的这种差异。同时让自己树立为班服务的思想,对学生管理不要出现“我管你服”的现象,总觉得自己是管理他们,只有走进学生的心,才能让学生服从管理,要与他们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魏老师曾这样说教室是学室,教材是学材,把教师当作学习上的共同的探讨者和交流者。转变教室、教材、教师的观念,那学生对学习自然就感兴趣了。老师要把自己定位于耐心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的服务员。这样,面对学生的各种举动,老师都能用平和的心态,去理解,去应对。
科学的民主的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平时的工作是息息相关的,要管理得好就要作好班主任工作。我深深体会到:良好的`师生感情是决定班主任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呢?在工作中,我觉得从以下几点做起,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强调身教胜于言教的道理,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更具有示范性,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尤其是班主任,他的世界观、他的品德、他的行为、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他的学生。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我希望我的学生成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不怕困难、对人以诚相待、有同情心和责任感,有一定心理承受力的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我首先就要使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学生是极具模仿力的一个群体,他们时时刻刻观察着老师的一举一动,并在某些方面进行模仿,所以老师在学生面前必须有模范的作用。在卫生大扫除中,为了使每位同学都能认真、负责地完成任务,我首先拿起抹布,带头擦玻璃,并力求擦的干干净净。行动是无声的语言,这样,我不需要过多的鼓动性的语言,就已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劳动积极性,他们都自觉地按照老师的分工,热火朝天地干起来,并且在质量要求上还与老师比一比,看谁干的又快又好。事实证明,在教育工作中要努力做到:正人先正己,时时事事做学生的表率。如:教育学生遵纪守法,教师就不能有违法乱纪行为;教育学生不怕脏、不怕累,教师就必须做到亲自动手,吃苦在前,做好学生的带头人,否则,即使你说的天花乱坠,头头是道,而不注意自身修养,也不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二、一视同仁,严格要求
师爱是最神圣的,其神圣之处在于它有很强的原则性和崇高的使命感。马卡连柯说过:“如果没有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教育。”教师的爱要做到爱而有度,严而有格。在社会急剧变革的今天,面对纷繁的世界,多种思想文化的激荡,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激烈的竞争,以及拜金主义等,这些无不冲击着青少年的心灵,纯正的师生之情失去了它原有的光环,在这种环境下,热爱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应是教育的基本准则,让学生体会什么是真诚的爱,用实际行动去爱。面对各种因素,我们必须做到对学生的爱一视同仁。学生对老师的态度是很敏感的,一句亲切的话语投到学生的心中,会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敢于同困难作斗争的必胜信念。同时,对于他们所犯的错误,决不能随便放过,要帮助他们究其病因,以便彻底杜绝。一位合格的班主任不仅能做好优秀生的工作,而且更应该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班主任对后进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使后进生尽快地赶上去,决不能对他们恶语中伤,不能有半点轻视的态度,更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要用同一标准把他们与优秀生比较。否则,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与老师产生敌对情绪,达不到教育的效果。
三、信任学生,尊重学生
渴望理解,渴望信任是人们的一种正常需要。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信任更是推动其上进的力量。我们班也有好些同学在单亲家庭中成长,其中有些觉得自卑,与家人较少沟通,性格有些孤僻,作为班主任,我对于这些特殊学生,首先是亲近他们,尊重他们,在学习上耐心引导,生活中热心关怀,经常同他们交谈,了解思想状况。同时也打电话与他们的家长沟通。有的同学是因为学习目的不明确,有的同学是因为自己贪玩,有的同学是因为家长溺爱,教育方式不正确,从而造成了他们比较任性,娇气,经常埋怨学习辛苦。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掌握了这样一些学生的基本状况后,我便经常与他们单独交谈,让他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增强竞争意识,锻炼刻服困难的毅力。这样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再如有的同学是因为思想负担重,学习压力大,造成成绩上不去。面对这种情况,我帮助他克服了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使他们变更乐观,更积极了。抓住时机,尽量做到多表扬,多鼓励,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帮助,尽快提高学习成绩。
四、正确评价,鼓励学生
教师经常要对学生的工作进行评价,而这种评价则必须要公正,只有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才能使学生信服,从而激发起他们奋发向上的愿望。因此,我在教育中力求公正的评价每一位学生,对成绩好的学生不护短,对学习差的学生不歧视,注意发现优生的不足,防微杜渐;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并使之发扬光大。如在卫生工作中,有些学习差的学生劳动表现积极,不怕脏、不怕累,争做重活,而有些所谓的好学生却怕脏、怕累,在一旁转圈。劳动结束后,及时作了全面的实事求是的总结。对于班干部同学要求更加严格,要求他们每月写出工作总结,召开一次干部会议,推广各自的工作经验,对于取得成绩的同学适时地表扬,使他们心理上享受到成功的愉悦,以便更加努力地工作和学习。
教育是一门科学,育人成才是一种精雕细刻的艺术,在工作中只有讲科学、讲创新、讲艺术,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多学习先进经验,结合自己,不断改进,不断提高,积极探索,善于总结,使自己的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第5篇】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听讲座的收获
又一次写社会实践报告了,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写。每次一提起社会实践,很多人都给它贴上了一个标签,就是一定要参加到社会的实践中去。我不反对这种说法,但是同时我也不完全赞同这种太狭隘的说法。
所谓社会实践,真的需要我们投身到实践中去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但是没有很明确的答案,也许学校的初衷是好的,他希望发我们能利用假期的时间到一个岗位上去体验生活。但是我们真的做到了吗?我想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或许我们做到了,或许我们没有做到。这是谁的责任?学校?我们?我不想在过多的解释这个问题了,我想还是应该完成我的社会实践报告!
参加社会实践,我没有做太多的事,我不想花太多的时间去总结我实践的内容。我想好好的写写我的心得体会,或许这对我的发展会更有用。
首先,我想谈谈我听了几个讲座的心得。在这个假期,我听了李强老师(著名感恩教育演讲家)的三个讲座。其中感恩父母的那一讲,对我的影响很大。父母生我们养我们真的很不容易,我出生农村,父母只是很普通的农民,在供姐姐读完大学本科,又供养我读大学。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现在的我们刚刚二十出头,但是父母或许年近半百。他们还有多少路可以走?这是我们应该帮着父母思考的问题。在农村有句俗话“养儿养女都是为了养老。”可是,现如今当我们还在靠父母养育的时候,父母已经慢慢的老去。
还记得李强老师说,请大家静静的闭上眼睛,想想自己脑海中的父母。当我们闭上眼睛,想象着父母的样子,也许父母还穿着那件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衣服,但是父母眼角的皱纹,头上的青丝慢慢花白,我们又能如何去想象。前段日子,我看过网络上流传的一篇文章,写的是我们还能见到父母多少次?是的,我也在问我自己,我们还能见到父母多少次?上大学,半年一次;工作了,可能一年一次;成家了,有可能几年一次。这些数据都是我们不敢去估算的。当我拿着电话,想打给同学朋友聊聊天时,我停下了,我觉得我应该先给父母打个电话,哪怕只是三言两语,我只想让他们听听我的声音,知道我很好。也让我听听他们的声音,知道他们很好。或许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这也是目前我们能做到的。
其次,我听了张建华老师(中国企业组织建设专家)的《骨干是折磨出来的》,在这个讲座中,他提到了几个很普通但是很有用的法则。第一,骨干要做正确的事。在他讲的所谓正确的事,就是要做组织和领导安排的事。做领导满意,群众满意的事。第二,用正确的态度做事。用正确的态度做事,这对我们来说应该不是一个很难的事,我们只要端正心态,静心静气的,就可以做到用正确的态度去做事。第三,用正确的方法做事。正确的方法,对我们来说是很难做到的,现在的我们缺乏社会阅历,自己各方面的知识结构都不完善,无法做到用正确的方法做好事情。在这些条件下,我们只有不断的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觉悟。不断的积累,不断的进步。最后张老师讲到真傻无敌。我们要做到一个真正的傻子。在这段中,老师讲了《士兵突击》的许三多和《阿甘正传》的阿甘。他们都是真正的傻子,但是正因为他的的傻才成就了他们。所以,我们是不是做得不够傻,这是不是我们该去思考的问题。特别是有很多的人,不是聪明得不够,而是傻得不够彻底。
关于讲座的事就说那么多,还想谈谈自己在这段日子的感受。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真心的对你好,除了你自己。所有好的背后都是有目地的。或许我的这种说法是很偏激的,但是我希望如果哪天大家遇见了,可能会懂得我说这句话背后的含义了。在这个利益至上的现代中国社会,有太多隐形的东西,在不断的侵蚀着我们纯净的灵魂。或许在学校的时候,我还会单纯的想到我们要好好的学习,将来找一个好的工作。但是,当你好好的学习后,你将来真的会找一个好的工作吗?当你考试成绩非常好的情况下,你真的就找到了好的工作吗?我相信,在读大学的,或者已经读完大学的朋友们,都懂得大学的考试成绩,是怎么来的吧?那个成绩真的那么的干净?我不敢去过多的想,我这样说并不是我在抱怨什么,我只是实话实说。所以,我想大学我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既不落下学习,又能有其他的收获。所以,在我上大二开始,我会利用自己的专业,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还要带动我好朋友们一起参加。至于事情是否可行,还有待实践的检验。
我还想说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在这个学习型的社会,有太多的人打着学习的口号在做很荒唐的事。在这个暑假,我见过很多人,也结交了很多的朋友。他们有的在做社会实践,有的已经参加了工作。但是他们都是这样说的,我现在不求有好高的工资,我只希望,我能够学到很多的东西。试问,你真的就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吗?我其中一个朋友,也是这样跟我说话的,我很反感他。我不是说,我们一定要追求很高的工资待遇,但是我们至少不要喊这种假的口号。你要学习,这是没有错的,人嘛,活到老,学到老。但是多少人,把这话挂在嘴上,但是实际行动却背离了呢?所以,我希望我亲爱的朋友们,好好的反思一下自己。好好的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过程,到底收获了多少,失去了多少。不断的总结,才会有提升,才有可能实现自己正真的价值。
最后在自我勉励一下吧!我是个长相不过关的女孩,在这个美女流行的年代,我已经落伍了,或者说在曾经受到过因为长相而没过关的打击。但是,我想这些,对于我都不重要了。别人说我长得丑,我可以告诉他我很善良。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是我会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去弥补自身的不足。在一条路不适合自己的时候,我不想使劲的去砖,我希望自己学会退一步,寻求最优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