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汇报书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范文 > 综合报告 > 报告范文

优势报告9篇

发布时间:2023-12-15 18:53:02 查看人数:72

优势报告

【第1篇】资源优势转化经济优势调研报告

资源优势转化经济优势调研报告

县位于贵州省南缘中部,东邻独山县,南与广西南丹县毗邻,西与惠水县、罗甸县相连,北与贵定县、都匀市接壤。县城距省会贵阳193公里,距首府都匀66公里,距独山36公里,距罗甸122公里,距贵新高速公路35公里。_____是一个欠开发的地区,工业经济落后,自然资源保存完好,大量的资源受历史、交通等的限制,没能得到及时开发。随着国家加大西部大开发步伐,我县近年来在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限制资源开发利用的瓶颈不断改善,特别是即将开工建设的“两高”公路和_____至独山高速公路的建设,_____与贵阳、都匀、广西南宁、北海等城市的连接更加通畅快捷,_____的区位优势逐步得到提升,成为开发条件较好的经济区域。

一、_____现有资源优势

_____资源丰富,主要有适宜的气候条件、土地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以及以自然风光、民风民俗为主的旅游资源等,在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对各类资源的开发起步较晚,部分资源甚至还不具备开发的条件,丰富的资源优势没能较好的转化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一)气候资源。_____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7℃,无霜期312天,年平均降雨量1259毫米。这种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各种动植物的生长,为我县发展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缔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土地资源。全县土地总面积423.75万亩,人均占有土地14.21亩。在全县土地总面积中,有可利用的土地253.35万亩,占总面积的59.8%。其中林地面积近70万亩,可开发荒山荒坡近100万亩,有效耕地面积55万亩。

(三)水能资源。县内河流属珠江流域红水河水系,境内有平舟河、槽渡河、霸王河及其支流共32条,河道总长466.3公里,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17公里。根据预测,水能可开发利用36万千瓦。县境内有地下河27条,主干流程共220.9公里。

(四)生物矿产。县境内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生物资源中有大鲵(娃娃鱼)等几十种珍稀动物和天麻等200多种珍贵的野生中药材。_____地下矿产资源相对匮乏,已查明的有煤、大理石、硅石、电石灰石、花石、紫砂陶土、高岭土等,贮量都不太大。其中花石原料储量约217万立方米,其石质细腻、天然图案千奇百怪,制成工艺品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五)旅游资源。_____县风景区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也是近年来_____大力发展的主要产业。全县具有一定规模和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主要有国际大射电天文观测景观、自然风光旅游景观(含掌布河峡谷风景区、龙塘风景区、平舟河景区、甲茶风景区、甲青峡谷等)、地质奇观、民族风情等。开发价值极高的自然人文景点,总体上分为5个景区,共130多个景点,每个景点风格各异,各有特色。

(六)交通发展。_____处于贵州南缘中部,紧临“两广”,县城距省会贵阳193公里,距州府都匀66公里,距贵新高速公路墨冲匝道口35公里,距罗甸红水河航运码头122公里。“两高”建设给_____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战略机遇,_____与厦蓉高速、贵新高速、贵百高速等快速干道的直接连接正在变成现实,交通“瓶颈”制约将得到有效解决,对外交通大格局已基本形成。随着_____交通基础设施的配套,_____的区位优势逐步得到提升。处于黔南州“贵广快速通道”经济带次级产业发展轴的重要位置上,是以都匀为中心的南部经济圈的核心区域,都匀、独山进入罗甸红水河码头航运的必经之地,也是近距离承接贵阳、都匀城市经济辐射及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

(七)产业发展基础。近年来,_____县围绕全州经济发展格局,主动融入贵阳、都匀城市经济圈,依托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着力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强工业聚集区创建工作,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改善投资环境,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努力引进资金、技术、人才。

总体上看,土地、水能、旅游、交通、电力等资源条件,能满足_____经济建设的基本要求,但要加以合理利用,才能有效的转化为经济优势,为_____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用。

二、资源转换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虽然我县现有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但长期以来资源优势都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要将_____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动力,既有有利的条件,也有不利条件。

(一)有利条件

1.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_____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国际市场的资本、人才、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流动加快,国际间资本流量增加,世界范围内大跨度的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加快推进,为_____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外部条件。

2.黔南州建设“贵广快速通道”经济 带和构建“南北两个经济圈”、建设四条经济带战略,为_____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良好契机。

3.黔南州“两场、三港、四高”对外立体交通格局的逐步形成,_____与“南下快速通道”的横向连接正在变成现实,这为_____发展配置资源、聚集要素提供了有利条件。尤其是“两高”的建设,为_____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战略机遇。

4._____周边地区工业化呈加快发展态势,为_____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条件。近年来,周边地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靠科技,面向市场,发挥优势,以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步伐,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目前优势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步伐逐渐加快,产业聚集具有一定规模,科技及装备水平逐步提高,积累了一定的现代管理经验,这为_____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条件。

5.旅游资源的唯一性,为_____提升旅游品味、做大旅游产业、发展旅游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

6.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的大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雏形,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奠定了基础。

7.劳务输出培养造就了一批建设_____的后备大军,为_____充分借鉴外界先进经验、资金、技术和管理发展自我提供了基本保证。

8.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积极支持配合,为_____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条件。

(二)不利条件

1.交通条件不够理想。从_____现有的交通条件来看,道路等级低,路况较差,便捷通畅的交通枢纽在短时期内还没有形成。由于交通条件的制约,短期内硬环境方面很难有大的突破,会对_____的开发建设在进行资源整合、要素重组、产业转移衔接等方面带来一定的影响。

2._____是国家级地质公园,处于生态环境重要区域,缺乏支撑工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在产业发展的选择上将受到资源环境的限制和约束。

3._____县经济发展总体还比较落后,工业化水平低,尤其是城市化水平更低,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建设经济将存在投资不足等困难。

4.基础设施比较薄弱。_____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经济基础差,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抵御自然灾害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不强,特别是以交通、水利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缓慢。

5.现行的国家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对于_____在土地开发利用的审批、征用等方面也会带来不小的难度。

6._____在产业发展上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在科技、人才、资金、信息、市场等要素集聚方面还不具备竞争优势等。

三、加快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措施

加快推进_____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要按照“加强政府推动、坚持市场导向、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合理布局、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双赢”的工作思路,走“提高、创新、整合、率先、带动”的发展路子。

(一)切实做好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一是高度重视规划工作,要把规划作为推进_____经济开发建设的龙头,遵循“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高起点编制好总体规划、分区发展规划、建设性规划和重点项目规划,特别是强化农业产业结构规划,旅游规划,城镇规划等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规划,用科学规划指导全县经济发展的各项建设。二是加强规划的衔接和协调,重点是搞好_____发展规划与周边县市各项规划、以及城市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交通发展规划等的衔接,发挥规划在协调各种资源和关系的作用,为_____开发建设打开局面。三是切实抓好规划的实施,发挥政府在规划实施中的主导作用,制定规划实施方案和措施,建立规划实施的协调机制;按照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和重大建设项目,落实工作目标和项目责任制,积极推进政府资源整合,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发挥规划对市场主体的引导作用,重点要创新体制机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扎实推进_____的开发建设。四是强化规划实施的监督,按照规划实施的要求,以监督执法部门为主,建立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制度,重点加强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土地转让、失地农民利益、生态环保等方面的监督,为规划实施提供监督保障。五是建立规划实施的专家咨询制度,充分发挥专家在_____建设中的作用,聘请相关专家对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咨询,为_____规划实施提供人才和技术保证。

(二)深化改革,加大招商力度,努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制度创新等方面先试先行,不断增强_____发展的内在动力,搞好产业对接、项目对接和市场对接。创新招商引资模式,改变完全由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并具体承担建设及管理的开发模式,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鼓励由企业负责投资农产品、旅游景区景点等的开发,特别是具有独特性和可开发性的农品和旅游景点及旅游产品,提高农产品、旅游景点进入市场的竞争能力;通过“以商引商”引进战略投资者。改进招商引资手段,改变主要依靠政策优惠向主要靠发挥综合优势转变;采取走出去开展推介活动,加强与省州各厅局、企业及金融机构以及各类中介机构的联系,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体系;建立_____招商引资网站,加强招商项目库和招商对象资料库建设,为投资创业者和招商引资工作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努力实现招商工作网络化和信息化。优化招商引资结构,提高招商引资能力,全面实现由单个项目招商向规划招商、集群项目招商、产业链招商转变;要进一步完善引进项目综合评价制度,建立以引资实际到位和投入产出效益为重点的考核机制,提高县项目的规模、质量与水平。提高招商引资服务水平,简化和规范行政审批,提高办事效率,建立_____“一站式服务”机构,实行“权责统一”、“限时办理”制度,提高行政效率,健全信访、仲裁、行政复议机制,及时解决各种矛盾纠纷。建立招商引资激励机制,落实招商引资经费,制定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建立从地方税中提取一定比例奖励对_____开发建设招商引资有贡献的人员,以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工作。

(三)积极构建人才技术支撑平台

建立与完善教育、科技、经济紧密结合机制,积极吸纳各类科技人才,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实现县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个地区的经济能否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人,特别是对于欠发达、多民族聚居的_____尤是如此。随着知识经济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知识和信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日益缩短,知识人才、知识产业、知识管理以至知识经济,成为必然趋势,市场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科技的竞争。在新的经济发展浪潮中,县域经济要大有作为,实现跳跃式发展,必须培养和引进大批人才,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一是要千方百计地保证教育投入;二是要大力调整教育结构,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三是要鼓励和支持各类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发挥其示范和带动作用;四是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前来创业,同时,要用好县域科技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五是要建立知识资本机制,把科技人员的贡献与利益分配结合起来,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六是要积极创造有利于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人尽其才的人才环境,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四)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建设资金投入

加快_____的开发建设,投资是关键。对此,要切实抓好政府引导资金的先期性投入,积极争取国家及省、州的城市建设重点开发项目落户于_____,促进_____的城市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将国家及省的有关专项资金和项目适当向“_____”重点项目倾斜。多种形式吸收境内外客商到_____直接投资,参与_____建设。要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各类投资主体采取参股、控股、独资、收购、出租、转让等方式,参与_____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要按照“谁投资、谁收益、谁所有”的原则;吸引社会资金参与_____建设。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引入公司制开发模式,通过融资开发,加快_____开发建设进度。要加强同银行部门的合作,制定_____信贷服务方案和服务的目标,积极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强银企合作,建立新型的银企合作关系;加强_____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成立_____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着重帮助_____内有效益、有市场、有订单、有信誉的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_____的开发建设要依靠内力、借助外力、增强活力,积极吸纳外国资本、国家资本、社会资本、法人资本和个人资本,共同投资建设。进一步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形成资金来源广泛、投融资方式多样、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并重的开放型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五)加强区域联合与合作,建立联动协调机制

强化政府间的合作,建立_____与周边县市的利益协调机制。发挥政府的引导和统筹协调作用,在黔南州政府的统领下,制定协作相关政策和中长期跨县重大项目的规划建设,合作协调政策的实施;协调解决涉及省、州、县相关部门的有关问题,调解矛盾,增强互信,促进部门协作配合,建立协作长效机制。建立_____联动机制,协调好_____与贵阳城市经济圈特别是与周边区、县的产业发展关系,引导临近区、市、县积极参与_____的开发建设,允许区、市、县按照_____的总体规划和功能布局,加盟招商引资,对引进的企业实行产值、税收分成等政策,避免在招商引资项目中的恶性竞争,避免项目建设中的无序竞争、重复建设,以及城市基础设施投入浪费,损坏区间整体形象。

加强与贵阳、都匀以及沿海发达经济区的广泛联系与协作,加快与贵阳城市经济圈以及泛珠三角地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产业对接,建立紧密的合作机制。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与_____的广泛联系,建立沟通机制,要通过资金、市场、技术、管理、研发能力、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协作,积极吸引发达地区的大公司、大企业到_____发展,并充分发挥“两高”“一空”的交通优势和“公司+基地+农户”合作机制作用,大力发展种养殖业,着力培育种草养羊、家畜家禽养殖和特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主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企业)向_____的转移,吸引更多资金、技术和人才,加快_____产业发展。

(六)加大政策优惠和扶持力

_____目前还处在待开发阶段,在前期规划研究、规划编制、到具体实施的一些工作环节,仍然需要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扶持。对此,要积极争取省州扶持政策,对_____在产业政策、土地利用、金融信贷、项目资金投向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和重点扶持,才能实现_____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目标。

一方面要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组织对产业开发用地实行租赁制,对经营性建设用地实行土地经营权人股的办法,提高土地利用调控机制;对项目实施中涉及土地的间题,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建设资金落实,具备开工条件的工程项目,优先解决用地指标。对进入_____的生产型企业和项目,土地出让价格原则上按征地成本价计算;投资强度大,项目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或国内外的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进入_____,土地价格可给予优惠;对生产性企业,一次性支付土地出让金有困难的,经县委、县政府批准,可以采取年租制有偿使用的方式,一次核定、分期付款;进入_____的非生产性项目,土地出让价格原则上按市场价格实行公开出让,公益性项目土地出让价格原则上按征地成本价出让,其收益用于_____基础设施建设;对引进国家和省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项目,原则可上无偿提供土地。

另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财政和金融部门加大对进入_____投资开发的企业和项目予大力支持,鼓励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融资、筹资,支持规模大、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和项目发行企业债券;对县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生产性企业和项目,要参照我省相关政策,享受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相同的政策待遇;

在公用产品价格政策万面,工业企业用电价格应尽量按照不高于本地区同行业价格执行;工业企业用水价格可按不高于本地区水价执行,用水大户水价应从优。进入_____的企业和项目,在办理建设手续时,建设行政规费为零,中介机构收费按最低收费标准的30%收取;电力、供水、有线电视等经营性单位收费,免收入户费,涉及材料费、安装费应按成本计价收费;除办理国土证、房产证、工商注册、税务登记收取工本费外,其余建设、生产、经营中的各种办证工本费应一律免收。

落实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凡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到_____投资兴办企业,享受国家和省的税收优惠政策;根据实际情况,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制定民族自治地区的相关优惠政策。

总之,要推动_____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必须抢抓机遇,创新发展模式,用足用活_____的资源,才能实现_____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第2篇】发挥区位优势,推动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赴香港考察报告

二00六年七月八日至十六日,我跟随市委领导赴香港考察学习,受益匪浅,感受颇深。香港特别行政区位于广东省南面、珠江口东侧,南临南中国海,北接广东省深圳市,总面积为1070平方公里。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与离岛四大部分。香港海岸线非常曲折,湾深港多。九龙与港岛间的维多利亚港,地处台湾海峡与南海的交汇处,遥望太平洋,是亚洲及世界的重要海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及260多个离岛组成,香港得名于香江! 香港岛及九龙半岛是香港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区域。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最大的收获和体会是:

一、要发展经济,必须树立了大开放大发展的观念。

香港是一个经济高度外向型的城市,过去20年来,整体经济增超过两倍,人均gdp在亚洲仅次于日本。香港的经济结构以服务业为主,第

一、第二及第三产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分别为0.1%、13%和87%左右,其中,金融业、房地产业、贸易及物流业比重较大,占gdp的35%左右。香港是亚太地区主要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旅游和信息中心,目前是世界第十一大贸易实体、第十二大银行中心、第六大外汇交易市场以及亚洲第二大股票市场,拥有全球最繁忙的货柜港,亦是主要的黄金交易中心。香港是世界上经济最开放的地区之一,商品、资金进出自由,连续多年被国际机构评为全球经济最自由及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之一 ,香港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树立大开放大发展意识,充分发挥优越的地理位置的区位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响堂管理区是一个在我市落后的镇区,如何推动响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香港的发展理念很值得我们借鉴。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大招商工作力度,要把招项目、引资金作为经济发展的助力器和推动力来抓,形成人人讲招商,人人会招商,人人能招商的招商引资新格局。

1、强化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念。一切服从发展,一切围绕发展,有利于发展的事情多做,阻碍开放发展的事情不为;突破狭隘部门利益的束缚,讲政治、讲大局,以全局利益为重,坚决防止和克服为了个人和小团体私利而置发展大局于不顾的思想行为。

2、强化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的观念。要加快经济发展,必须扩大开放,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有效配置各种资源,形成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的格局。大开放促进大发展一定要落实到项目上。没有项目就谈不上开放,没有大项目就谈不上大发展。

3、强化自我发展观念。我们有些部门对自己所负责的领域,没有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没有开动脑筋想办法加以发展,凡事总是等待上级的落实,依赖上级的投入,似乎只有上级投入了资金,他们的脑子才会转动起来,否则,他们的这些领域永远是无人问津的“处女地”,极大地影响了全局的发展。因此,只有摒弃因循守旧的观念和做法,致力于竞争中求发展求进步。特别是在筹措资金上,要真正摒弃“等、靠、要”,积极开拓融资渠道。可以用部分优良资产,吸引外部资金入股,形成多元投资的局面,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地方经济稳步发展。

4、强化服务观念。加快发展靠投入,增加投入靠业主。既要启动民间资本,培育当地投资业,更要降低门槛,引进外地投资者。只有培育、引进一大批业主,兴办一批大企业,才能搞活一方经济。我们当地领导干部要学习像香港那样的政府,为客商服务的意识,要积极主动地接近和联系客商和私营业主,依照政策和法规,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务,把他们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到来投资置业感到安心、放心、舒心,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把提高服务质量作为发展经济的“无形资产”来建设,形成服务“品牌”。

二、要发展经济,必须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背景是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非常伟大的成就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在我国的城乡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城市相对发展,农村的村镇建设,人均收入,精神文明和人们的生活需求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二00三年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央认为农村工作是我国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围绕战略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十六大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我国现阶段正值社会发展的转型期,人均收入接近1000美元,工业的发展在近五十年的过程中得到了农业的支持,同时现在也发展的相对强大,可以对农业的支持,城市的发展,近二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是日新月异的,有能力有条件对农村的支持。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在建设和发展方向给新农村恰当的定了位,它借鉴了国际上成功的经验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这一提法在理论和实际生活中也是可以振奋人心,鼓民劲的。也是提高和发展我国的国力,人民生活水平的关键的步骤。从思路上即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统筹发展城乡,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从现实上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生产力持续发展,城乡体制日趋完善。城市对农村,工业对农业有条件,有能力实施支持和反哺,同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广泛参与,这些措施的出台即利国又利民,可以断言,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是科学的,它一定能较短时间内把城乡,工农之间的差距缩小,一定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一大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在文艺教育治愚,以生计教育治穷,以卫生教育治弱,以公民教育治私的新理念。这些理论的提出都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提出较高的理论指导和诠释。

海城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了“抢抓双重机遇,坚持五业并重,提升三化水平,建设和谐海城,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在全省率先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面对新的形式,我们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学习先进地区发展经济的先进经验,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我市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要发挥优势,推进响堂新农村建设进程

响堂管理区位于海城市区东南,市区东大门、南大门皆位于响堂,地处城乡结合部,“半城半乡”是响堂的突出特点。全区总面积24.1平方公里,人口2.8万,下辖一个街道办事处、9个行政村。交通极为便利,海城外环路贯穿全区,海岫路、海马路穿境而过。有耕地面积10.163亩,人均不足0.4亩地,是典型的城乡型。经济发展现状是:

二、三产业发展势头猛进,个体工商业星罗棋布。有个体工商户1350户,个体工商企业156户,规模加工企业有3家,二00五年实现税收1681.8万元,其中地税625.8万元,国税1056万元,财政收入807.4万元,地方可支配财力407万元,人均收入5200元。

村级情况:响堂管理区集体财力不足,村级财力也明显力不从心,怎样在城乡结合部的位置搞好新农村建设,怎样使响堂管理区的发展为海城城市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即做到科学发展,因地制宜,又能积极稳妥,即破解城乡发展的难题,又能解决经济发展的低靡问题,这些问题和困难是现实的,但发展又是必然的。由于时间短,仅谈粗浅想法。

1、充分认识响堂管理区的区位优势

独特的区位优势,海城外环路两侧为海城市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而响堂占有东、南两面,又处海城河南岸,交通便利,工业发展的宝地,又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黄金地段。响堂的发展已融入了海城建设的一体之中,这是优势。

2、专业市场优势。响堂荒岭村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形成的以钢材、装饰材料、木材市场为主的市场体系。荒岭的两个市场二00五年营业收入近10亿元,物业收入1200万元,上缴税金600万元。已经成为了继西柳服装、南台箱包市场之后的全市第三大市场。这一市场的初具规模就为打造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商贸交流中心创造了可能和便利。

3、工业加工业的优势。十分畅通的交通为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如何在已形成规模的加工业上作文章,把华银集团的镁铝深加工企业,金柜制造业做强做大,不但在国际市场有份额,还在知识产权、产业创国际品牌上下功夫,金柜加工业不但在东北地区有份额,还要在长江以南的地区发展,创全国的名牌。

4、发展淡季菜和城市蔬菜基地的作用。响堂的地理优势,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蔬菜生产,为城市提供副食生产创造便利条件,就西响一个村的暖棚黄瓜生产每年在1000万公斤以上并且全部是市场畅销,同时是人们喜爱的黄瓜品种,这里的养殖业鸡、奶牛、肉牛、商品猪都有很大的生产量和市场份额,这些即可以为城市提供食品,更是致富百姓的有效途径。

5、结合实际,实事求是的抓新农村建设。我们响堂管理区的新农村建设就是要遵循市委、市政府的精神,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实事是的把外环路以内的四个村在高起点上,在与城市城乡结合上下功夫,使这四个村逐渐的向城市发展,向楼房和城市生活靠近发展,努力利用开发的优势,利用城市向外发的机会调动积极性,把新农村建设不但在外观上有变化,同时在内部管理上下功夫,通过新农村建设实现城市化。在外环路外的六个村区别对待,实事求是的引导向集中发展,整洁规划发展,量力而行和扶持相结合的办法使全管理区的六个村逐步的形成整洁文明,管理有序,管理民主方向发展。

总之,我们响堂管理区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

二、三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有已初步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的优势,有独具特点的市场物流优势,有勤劳精明善于思考,勤劳善良的人民,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有新一届党委班子的积极工作,我坚信响堂管理区的经济发展及新农村建设一定会有一个快速发展,质的飞跃。

二00六年七月二十一日

【第3篇】县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调研报告

农业是城镇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县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调研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根据xx区农牧业厅印发的关于开展《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修编资料编报的通知要求,xx县农技推广中心对xx县特色农产品实际情况作了认真调研,现将调研内容报告如下:

一、xx县特色农产品发展现状

xx县总土地面积592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18万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常年维持在100万亩左右,其中杂粮杂豆30万亩左右,最高年份可达 40万亩以上,平均单产200公斤左右;甜菜种植面积7万亩,平均单产3吨左右;马铃薯种植面积11万亩,平均单产2000公斤左右;向日葵种植面积 8.5万亩,平均亩产165公斤左右。

农业是xx县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来,在上级业务主管单位的指导xx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xx县实际情况,加快培育主导产业和区域性特色产业的步伐,选择马铃薯、向日葵、杂豆和甜菜产业作为全县突出发展的优势产业,不失时机地推动这些主导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积极引导和扶持林西冷山制糖公司、马铃薯深加工产业、设施马铃薯、xx县老三区牌杂粮豆等区域性特色产业发展。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和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扩大了生产规模,加强了基地建设,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整体和集约化生产水平,产业区域化生产格局基本形成,特色优势日益凸现。总的来看,我县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是健康的、卓有成效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xx县成立了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我县实际,立足资源优势,制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思路明确,布局科学,工作力度明显加大。根据农业发展定位和期限发展目标,我县农业发展的功能区块可划分为以下四块:一是马铃薯高产高效示范区;二是甜菜高产高糖示范区;三是杂豆生产示范区;四是向日葵高产高效示范区。

2、产业布局取得新突破,优势特色产业带初步形成

一是马铃薯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建设,建设示范区3片,分别落实在统部镇水泉村、碧流汰村和统布村,重点推广脱毒优质种薯、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机械化作业、节水灌溉、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高产高效配套技术,通过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辛勤努力,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马铃薯的品种专用化、技术标准化、生产区域化、经营产业化,提升马铃薯的品牌,实现增产增收;二是甜菜高产高糖示范区,以粮油糖高产创建项目为支柱,以冷山糖业为市场依托,全面带动甜菜高产高糖示范生产,大力发展甜菜生产特色产业。三是杂豆生产示范区,xx县老三区牌杂粮响誉区内外,并直接供给中南海,而且于 2022年通过了无公害生产基地的认证,在新城子镇和十二吐乡建立杂豆生产示范区,大力发展杂粮豆产业,使杂粮豆产业成为xx县品牌的优势产业之一。四是向日葵高产高效示范区,在向日葵全膜双垄沟播及膜下滴灌项目的带动辐射下,向日葵种植辐射到统部镇、新林镇、五十家子镇和官地镇4个乡镇,带动周边6.5 万亩向日葵生产。推广各类适用节本增效栽培技术3.6万亩,包括地膜覆盖栽培技术2万亩,膜下滴灌技术1000亩,全膜覆盖面积860亩,目标产量150 公斤/亩,平均亩产204.5公斤,发展前景可观。

3、优势特色产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直接和间接促进了农民增收。据调查,马铃薯主产区平均亩产2720.6公斤,1.2元/公斤,亩产值3264.72元,成本 730元/亩,亩纯收入2534.72元,收益很高;甜菜高产高糖示范区平均亩产3.1吨,520元/吨,亩产值1612元,成本530元/亩,亩纯收入 1082元;向日葵及杂豆实用新技术在高产高效示范区内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显著地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大大提高了示范区农业科技含量,促使示范区形成鲜明的主导技术,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科技支撑作用明显,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有所提高,优势特色农业普遍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和现代农业的样板基地。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为重点,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在稳定优势特色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传统优势产业,着力培育发展特色型和经济型农业,进一步调大规模,调高档次,调大市场,调活机制,推动全县农业向优质特色、高效、发展,坚持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几年的努力,基本建成现代农业发展的格局。

2、基本原则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重质量、讲效益的原则,坚持以科技为动力的原则,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原则。

3、发展目标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产业化经营、项目化运作、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开拓市场。以优质马铃薯、向日葵、甜菜种植和特色杂豆产业为龙头,培育扶持优质马铃薯、杂粮豆、甜菜、油葵等主导品种,形成规模化生产,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积极开发市场,发展品牌农业,增强优势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搞好农业项目招商。按照工业项目的运作方式,做好农业项目的规划、可研、申批工作。

到20xx年,我县在稳定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确保产品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扩大特色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力争马铃薯达到15万亩,向日葵10万亩,甜菜10万亩,杂粮豆30万亩,到2022年全县优质专用马铃薯种植面积20万亩,向日葵15万亩,县内甜菜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杂粮豆40万亩,年平均培训农民4.5万人次,科技入户率达90%以上,主要农作物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新品种应用率达到40%,种子精选加工率达100%。 积极促进科技进步,大力推广优势特色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防治、新品种引进等技术措施;积极构建农业信息网络平台,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大力扶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经纪人队伍的发展,扶持发展规范化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100个,切实提高服务水平;继续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认证力度,扩大品牌优势,农产品商品率达85%,其中无公害产品达80%以上。全县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的比重达到85%。使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 8000元大关。种植业结构和品种进一步优化。 特色农业进一步发展,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高。培育重点龙头企业10个,带动农户20000户,促进加工型、服务型、营销型农业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产业化经营机制进一步健全,订单农业、合同农业、产销衔接取得初步成效,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 到2022年,我县将基本形成现代化农业,达到六化标准,具体指标如下。

(1)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现代化。生产条件得到彻底改善,设施农业比重加大,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5%;三灌有效控制面积达到80%。

(2)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建立起完善的农业科技引进、示范、推广体系和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在农业生产上广泛采用现代化农业技术。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居领先水平的种养业良种普及率达到90%;实用农业技术普及率达到85%。

(3)农业生产经营产业化。实现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格局。

(4)农业管理水平现代化。农业和农村资源的生产要素实现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组合配置。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组织健全,实现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全过程优质服务。

(5)资源环境优良化。合理利用和综合开发土地、水利、林木等农业资源,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6)经济收益高效化。土地投入产出比达到1∶3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

三、存在的问题

1、部分特色产业布局分散,规模偏小

我县部分特色产业仍以千家万户的小规模、分散式经营为主,规模化程度只有25%左右,批量小、集中度低,管理粗放,使一些加工企业,因缺乏原料导致经济效益低下,影响了发展的积极性。另外分散经营问题十分突出,不能实行统一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操作,致使产量低,产品质量不高,经济效益差。杂豆、向日葵等产业也存在诸如此类的问题。甜菜产业由于规模小,分散种植成本高,加之加工能力过剩,致使现有的龙头加工企业原料严重不足,双向影响加工和经济效益。

2、龙头企业不强,带动力弱

随着优势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产量的逐年增长,县内深加工龙头企业少、加工转化能力低、带动力弱的问题日益凸现出来,严重制约了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一是缺少大型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层次低。由于加工业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落后,产品单一粗放、附加值低,深加工产品基本没有开发,经济效益偏低。优质粮、牧草等产业都存在类似的问题。二是龙头企业少、加工能力弱。如甜菜只有冷山糖业独领风骚,甜菜的加工转化率低,影响了甜菜产业整体效益的增长。其他产业突出的龙头企业也寥寥无几,加工转化能力有限。

3、市场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没有完全稳定建立起来,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尚未形成

基地与农户、基地与公司之间缺乏稳定长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因而未能实现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由于农企之间没有形成稳定、长效的利益关系,农户难以稳定地给加工企业提供优质专用原料,生产与加工、销售与市场常常脱节,丰收的年份往往销不出去,歉收的年份又使得各厂家争相抢购原料。利益联结机制的缺乏,致使购销合同往往不能按约兑现,农民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严重影响了农户、基地、公司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目标的实现。

4、产业链短,标准化生产不够,最大经济效益得不到实现

我县马铃薯、杂豆、向日葵等产业处在粗加工初级阶段,深加工还基本处于空白,沿用传统粗放的生产手段,生产全过程技术落后,标准化技术的组装配套不够,不能实现优质生产、集约经营。

四、对策和建议

1、树立大农业思想,用发展工业的理念来抓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注重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有利于带动和促进全县优势产业的整体发展。当前首要的是要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充分用好、用活优势资源,走开放式发展的路子,积极引进国内外农产品加工企业和营销公司,享受自治区产业发展扶持政策,通过土地股份合作制等形式,集中土地资源,投资兴建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扩大规模生产,发展贸易和外向型农业,提高产业层次。我县很多优势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外合作联营已是大势所趋,应当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打破封闭,积极吸引外部资本与管理尽快进入,建立联合舰队,也可以采取借船出海的办法,依托县外大型企业的品牌和市场优势壮大自己,争取能够在全国优势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的新一轮竞争中捷足先登,加快发展。

2、加强政策引导,从建立和创新机制上解决问题

一是要集成政策,扶优扶良,鼓励先进。对发展突出的加工企业、流通企业和原料基地,给予以奖代补奖励或贴息支持,促进产业做大做强,提升综合效益 ,带动产业扩张和升级。二是要整合资金,集中财力,解决发展资金短缺的矛盾。自治区的扶持资金要集中使用,避免撒胡椒面,要补贴到技术服务、良种、农机等关键领域和核心环节,形成引领效果,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三是积极探索建立包括防范疫病和价格风险在内的农业风险基金和产业保险体制,构建产业发展的内在稳定器和缓冲台。四是要支持和引导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进企业与基地的对接,形成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稳定的利益共同体,使市场主体都能获得平均利润,从而建立稳定合理的利益连接机制,加粗和延长产业链条。五是适度调控支农金融策略,制定鼓励金融企业支农的优惠政策,加快农业和农村信用评级以及担保机构等诚信体系建设,建立金融支农长效机制,引导金融资金有序流向农村和农业产业,解决农业产业资金不足的贫血问题。

3、做大做强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产业,扩大产业规模和效益

第一,重点发展、集中扶持产业集中度高、带动力强的马铃薯、向日葵、甜菜和杂豆产业的经营,提高层次,使这四大产业成为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带动极产业。第二,积极支持和推动特色明显、有潜力的其他特色产业发展,对这些产业要重点培育,积极扶持,规模生产,使这几大产业成长为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骨干产业。

4、鼓励和发展中介组织,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要鼓励和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发挥好中介组织连接农民与市场、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协调好彼此关系,形成企业与农民双赢的格局,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规范市场秩序,优化市场环境,支持和引导龙头企业和销售大户开辟市场。促进建立机制灵活、功能齐全、层次分明、体系完整、开放有序的各类市场,开辟产业发展的广阔天地。各级干部要学会跑项目、跑市场,为企业和产业发展搭建平台。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注重培育、打造和保护xx县知名品牌,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我县优势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获得较大的比较效益。

【第4篇】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及前景调研报告

在省、市旅游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_____县切实抢抓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大好机遇,突出重点打造凤凰谷、菌子山精品旅游景区,整合带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一、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及前景

(一)发展优势

_____位于滇桂两省结合部、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上游。全县国土面积2783平方公里,辖4镇(丹凤、雄壁、彩云、葵山)4乡(五龙、竹基、龙庆、高良),104个村委会、5个社区786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38.7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6.86%,是曲靖市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大的县。东与罗平县接壌,南与文山州的丘北县毗邻,东南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林县一水相依,西南和红河州的泸西县连接,北倚陆良县。在云南六大旅游片区中,_____处于滇中与滇东南两大旅游片区的结合部,是滇东南旅游精品线路中的连接环。

1、交通区位优势。_____不仅区位优越,而且交通便捷,距省城昆明174公里,距曲靖120公里,国道324线(高速化)穿越_____境内,省道以(且)马(关)线连通文山、凤凰谷、菌子山两大景区和五龙旅游集镇,师(宗)弥(勒)公路贯通红河州周边县市,形成了较为理想的旅游交通网络,而四通八达连接全县4镇4乡的乡村公路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完善的交通条件。

2、旅游资源优势。境内群峰叠翠,溪流纵横,“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的真实写照。这里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类别组合好,具有独特性、差异性和唯一性的鲜明特征。菌子山景区享有“天然奇石园、天然大花园、天然野果园、天然动物园、天然植物园、天然菌子园”等美誉;凤凰谷景区是“是世界第一高洞,形象逼真的生命之门,传说中凤凰涅磐的地方,中国唯一生命文化主题公园”。随着旅游基础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宣传营销力度的加大,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扩大,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客源保障。

_____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而且历史文化积淀较深,民族文化浓郁。“帝师故里,楹联之乡”的美誉、“十里不同族,五里不同俗”的民族文化的概括和总结以及保留完整的壮、彝、苗、瑶、回等少数民族的民居、服饰、语言、歌舞、礼仪习俗、婚丧嫁娶、节庆活动、生产、生活场景使_____乡村旅游发展底蕴不断增强。

(二)发展前景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关心扶持下,_____县委、政府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依托独特、丰富的旅游资源,把旅游业作为全县新兴后续产业加以培育。到目前为止已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高起点、大手笔打造旅游产业,品牌效益初步显现,2022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6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1亿元。2022年7月,刘平副省长率相关部门负责人到_____调研时强调指出:虽是初步开发,但搞得很好,很有气魄,很有水平。按现在的发展思路,再精心规划,加大投入,重点建设,_____就会快速崛起,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要把_____旅游列为旅游‘二次创业’的重点地区来支持、培育”。_____旅游业已受到广大游客、旅游企业的广泛关注,市场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发展新亮点

(一)五龙旅游小镇

五龙乡最高海拔2326.1米,最低海拔737米,属典型的亚热带气候,森林覆盖率达71%。由于气候湿热、生态植被好,天然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境内自然风光优美,山、林、水、峰、洞、峡、雾等自然景观,集雄、奇、险、峻、秀为一体,融山水田园风光为一色。汇集了_____的主要景区景点,不仅有菌子山、凤凰谷风景区,乡政府驻地1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自然景观还有天然大佛南丹山、亦真亦幻五龙云海,万亩柑桔圆、满目青衫林,芭蕉满坡、缅桂飘香,奔波不息的南盘江,万种风情的五龙河旁,火红的攀枝花,苍翠的楠竹林等等。

五龙民族风情浓郁,壮族民俗文化保存完整,独特的壮族服饰、饮食文化体现了华夷交融与民族凝聚的缩影,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是壮家人的传统节日,也是壮家文化集中展示的大舞台,“三月三”也成为五龙乡村旅游中不可或缺的靓点。

2022年8月8日在全省旅游集镇规划建设会上五龙被列为全省重点规划建设的60个旅游小镇之一,2022年10月经考评验收被继续列为全省的重点旅游小镇。一是明确旅游发展思路。制定了“转变观念建新村、打牢基础兴旅游、依托优势强产业、改善环境引外资、明确责任保增收”的工作思路。近抓优质烟菜米,远抓特色林果畜,快抓基础水电路,稳抓三产游玩乐,达到农业稳乡、林业强乡、旅游富乡、人才兴乡的目标。充分挖掘稻作文化,创造特色田园风光,巩固提升农业观光品位和档次。二是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新农村建设,重点加快民族文化广场建设,投资1500万元,建设集体闲、民族文化表演等为一体的民族文化广场,并对水寨实行旧村改造,完善五龙集镇功能。三是做好旅游“水”文章。依托五龙丰富的水资源,加大水资源的保护力度,开设水上娱乐、漂流项目,创造名副其实的高原水乡。四是成立五龙文工团。大力挖掘以民族歌舞为主的民族文化,让游客在领略自然风光的同时,体验壮家独特的民居、民俗文化,营造浓郁的民族风情旅游氛围。五是持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结合旅游业开发,走建管并重的路子,提升森林覆盖率。六是品牌营销、以节促旅不断提升五龙旅游知名度。自2001年以来,持续成功举办了九届“三月三”民俗文化旅游节。在壮族传统的、盛大的、最具民族特色的“三月三”节日里,开展民族歌舞表演,篝火晚会,情歌对唱,泼水狂欢,竹筏漂流等特色乡村旅游活动,吸引大批游客纷至沓来。已成为曲靖市知名度最高的节庆活动之一。七是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抓好旅游文化产业“六个一”的开发利用,即开发好具有民族特色的一桌菜肴、一本画册、一个故事、一支舞蹈、一首歌曲、一份纪念品。加大民族手工艺品、壮族服饰等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

(二)特色农家乐

随着_____旅游的不断升温,采取政府扶持发展、农户自主经营的模式,一批传承了壮族杆栏式建筑风格,兼具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型“农家乐”和家庭式“农家乐”迅速发展。由于独特的壮家风味和优质的服务,生意异常火爆,深受游客欢迎,五龙水寨、菌子山小法块80余家具有“农家乐”特色餐饮企业,成为_____乡村旅游的新亮点。

三、存在困难

一是_____旅游产业发展资金严重紧缺,以旅游开发公司等为业主单位开发建设的项目欠债3000余万元,欠债压力过大。

二是对乡村旅游投入不足。我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县,财政十分困难。在对主要景区投入的同时,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投入不足,不适应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

三是对乡村旅游发展引导不够,农户投入自觉性较差。

四是乡村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还未形成良好的产业格局。

四、请求事项

(一)请省市旅游主管部门把_____乡村旅游列为全省重点地区给予项目资金扶持。

(二)请省市旅游主管部门加强指导,特别是市场拓展方面的扶持帮助。

【第5篇】发展小水电的优势调研报告

自治县位于湖南省最南端,地处五岭山麓,潇水源头,南通北粤,北接三湘,与广东、广西两省相毗邻,属湘江主要支流潇水上游及其发展区域。全县分为岭东、岭西两个自然区,岭东为林区,岭西为农区。全县辖22个乡镇和一个国营林业采育场,人口44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7.3万。全县幅员面积3248km2,境内群山叠嶂,水系发达,沟溪纵横,水能资源丰富,山区面积398万亩,地貌以山区丘岗为主。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县政治、经济和社会服务各项事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目前发展仍然滞后。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1997年,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确立了“做山水文章,找特色门路”的战略发展思路,意在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小水电,培育新的支柱财源。最近笔者查阅了许多资料,作了许多相关调查,现就我县发展小水电的优势与着力解决的问题作一初探。

一、我县发展小水电的优势

我县发展小水电从六十年代开始,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发展过程,由于对我县小水电发展的优势认识不足,电力市场外销的僵局未打破,投入机制问题未解决好,致使我县小水电发展一直处于缓慢的发展状况。其实,我县小水电发展具有许多优越条件。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优势:

(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我县水能资源非常丰富,这首先得益于我县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在森林资源方面,我县岭东林区群山逶迤,林海浩潮,森林覆盖率达90%,该片境内松杉林立,活立木蓄积量达586万立方米,自古就有“杉木之都”的雅名。全县总面积485万亩,其中林业用地358万亩,占总面积的73.8%,是我国南方重点产材县和全省重点林区县。而与我县接近的小水电发展特别好的乳源县,全县森林面积只有140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56.6%,活立木蓄积量也只有480万立方米。我县近几年来,积极实施封山植树,退耕还林,对潇水之源的冯河两岸,1861省道和207国道沿线第一层山脊以内的林地,岩裸地全面规划实施封山育林,基本上消灭了荒山,并划定了9.9万亩水源林和13万亩自然保护区。这些措施的实施,为森林的休养生息提供了条件,我县的水能资源也将不断丰富,为实现县委、政府提出的“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以林蓄水、以水发电、以电兴工、富民强县”的宏伟蓝图奠定了基础。

在水能资源方面。我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达1700多毫米,控制流域面积3809km2,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46.517万kw,技术可开发量为41.014万,全县开发198处电源点,总装机容量26.14万kw,目前全县小水电开发占总量的37%,开发潜力十分巨大。

【第6篇】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解读:突出四个强省 增创发展新优势

从未来发展的趋势看,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创新是最强的动力,开放带来最广阔的空间,人才则是最根本的支撑。因此,“四个强省”的工作导向体现了对发展趋势的前瞻性把握,也符合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实现“两个高水平”的目标,最根本的就是要一以贯之地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深刻领会和把握“八八战略”中蕴含的优势论,在工作导向上突出改革强省、创新强省、开放强省、人才强省,努力形成引领未来发展的新优势。从未来发展的趋势看,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创新是最强的动力,开放带来最广阔的空间,人才则是最根本的支撑。因此,“四个强省”的工作导向体现了对发展趋势的前瞻性把握,也符合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

把握最大的红利

突出改革强省

省党代会报告指出:“浙江发展首要的优势在体制机制,关键的举措在深化改革。没有改革,就没有浙江的今天,更没有浙江的明天。”

改革激发了发展活力,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浙江紧紧把握住了改革的机遇,最大限度地分享了改革的红利。浙江过去近40年的发展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绚丽壮美的改革画卷。1978年,浙江的地区生产总值124亿元,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332元和165元;2022年,三者则分别达到了46485亿元、47237元和22866元,分别是1978年的375倍、142倍和139倍。

改革确立了浙江走在前列的体制机制优势。当他人还在计划经济体制中等靠要的时候,我们的市场经济已形成燎原之势;当他人的改革还仅仅局限在农村的时候,我们的改革已经在城市渐次铺开;当他人的市场化还停留在商品领域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启了要素领域的市场化;当他人的改革还只限于经济领域的时候,我们的市场化改革已经拓展到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更广泛的领域,从而形成了一步领先、步步领先的体制机制优势。其间,我们创造了诸多全国第一、全国领先,浙江现象、浙江经验、浙江模式不胫而走。

改革升华了浙江精神。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孕育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改革开放以后,浙江人以敢为人先的勇气,舍我其谁的气势,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与时俱进地升华着浙江精神,并始终成为激励浙江人民励精图治建设美好未来最深沉的力量。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因此,改革仍将是浙江发展最大的红利,是形成体制机制新优势的根本途径。目前我省正在开展的“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倒逼政府各级各部门减权、放权、治权,形成覆盖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裁决、行政服务等领域的“一次办结”机制和“部门联合、随机抽查、按标检查、一次到位”的监管机制,以及各项便民服务“在线咨询、网上办理、证照快递送达”的运行机制的完美结合,从服务、政策、制度、环境多方面优化政府供给,最好地诠释了中央提出的“放管服”改革,必将激发巨大能量,实现群众、企业、政府的共赢,确保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真正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要让全社会感受到改革的成果,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最多跑一次”改革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政府改革中的最好体现。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突破口,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谋划实施一批群众最期盼、发展最急需的重大改革举措,让全社会感受到改革的成果,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培植最强的动力

突出创新强省

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实现“两个高水平”的奋斗目标,首要的是要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而产业转型升级主要靠科技创新。因此,省党代会报告指出,突出创新强省,就是要着眼于全面创新,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把产业创新作为主战场,推进包括理念创新、方法创新、工作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组织体系创新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创新,谋划实施一批最具比较优势、最能带动全局的重大创新举措,让创新的活力竞相迸发,让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使创新真正成为浙江发展最鲜明的时代特征。

产业创新面临新格局。与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发达相伴而生的是,浙江拥有全国最发达的产业集群,这也构成了浙江产业发展传统竞争优势的核心。然而,低小散等固有的局限性使产业集群长期处于低端徘徊的状态。尽管各地在推进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成效不明显。我们要顺应产业创新格局的新变化,从以集群为载体、行业为依托,沿着行业内技术纵向垂直升级,向以区域创新中心的创新溢出和带动、促进产业融合为特征的横向综合升级转变,从而形成产业创新的新格局。

新格局需要新平台。首先,要有强有力、综合性的区域创新中心,能形成辐射带动作用。其次,要有促进产业间有效融合的机制与途径。带“互联网+”特点的科技城和特色小镇就能发挥这样的作用。因此,省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中心城市、科技城等科创大平台建设,高标准建设特色小镇,可谓正逢其时。

新平台需要新支撑。主要是科技和人才的支撑。现代科技创新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创新的速率越来越快、创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创新的端口越来越前移,创新对于一流的大学、科研院所、学科的依赖就越来越强。因此,引进培育一流的大学、科研院所、学科势在必然。浙江是个科研资源相对不足的省份,但浙江企业具有很强的配置科技资源的能力,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集天下科技资源为我所用。

需要指出的是,科技创新需要制度创新的激发,制度创新则需要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正如当科学技术知识进步时,科技创新的供给曲线会右移一样,当社会科学知识进步时,制度创新的供给曲线也会右移。或者说,正如自然科学及工程知识的进步降低了技术变迁的成本一样,社会科学和有关专业知识的进步降低了制度变迁的成本。因此,大力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社科强省也是创新强省的题中之义。

拓展最广阔的空间

突出开放强省

发展需要开放,开放促进发展。正如习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定不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定不移引进外资和外来技术,坚定不移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发展需要更高的视野、更大的平台、更广的空间。浙江的发展早就过了单纯的低端商品输出阶段,而是到了高端商品和要素输出与流入双向加速并不断融合的新阶段。一方面,品质不断提升的浙江制造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而世界市场的拓展也将促进浙江制造品质的不断提升;同时,我们的资本、技术、工艺乃至文化艺术也需要更大的施展舞台。另一方面,我们的发展仍然需要从世界范围内引进整合优质高端要素,获取战略性资源,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

中国的和平发展快速而深刻地改变着世界格局。一方面,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号召力、文化软实力与日俱增,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和对全球治理的深度参与,必将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也有赖于国际社会对中国认同感的不断增强,通过展示浙江经验、浙江样本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也是浙江的光荣使命。

“一带一路”建设将改变中国传统的地缘政治,优化中国崛起的国际环境,拓展中国发展的国际空间。当前,我们要以国际化为导向,以“一带一路”统领新一轮对外开放,谋划实施一批最能体现浙江资源禀赋、最契合国家战略使命的重大开放举措,加快城市国际化、企业国际化、人才国际化,努力成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排头兵,不断增强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

我们要不断做强义新欧班列,使之成为“一带”中的重要纽带;将宁波舟山港建设成为“一路”上的枢纽港,构建发达的江海联运、海铁联运网络,开展大规模的双向贸易;规划建设好义甬舟大通道,融通“一带”与“一路”。做好民间外交与国家战略相结合、文化搭台与经济唱戏相结合、产能输出与高端要素引进利用相结合等文章,统筹整合各类资源,更好发挥“一带一路”效应。

构筑最根本的支撑

突出人才强省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发展最根本的支撑。浙江自古钟灵毓秀,人文荟萃。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来的农民企业家、经营大师、民间艺人、能工巧匠等各类人才,铸就了浙江辉煌的今天。然而现在,人才却成了制约浙江更好发展的短板。一方面,浙江已经基本跨越中等收入发展阶段,正向高收入发展阶段迈进,这就对人才支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区域发展不进则退,应对新的竞争发展形势,必须拥有更多各类优秀人才。正因为如此,省党代会报告明确指出,要突出人才强省,增创战略资源新优势。

突出人才强省,浙江有自身的优势,对国内外优秀人才也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要充分发挥我们的先发优势,网聚天下英才。当然,我们在吸引人才的条件上还有改进的空间,干事创业的平台还需要拓展。正如省党代会报告所指出的,在这方面我们要“舍得下本钱,放得开手脚,谋划实施一批最能补齐发展短板、最能激发潜在优势的重大人才举措,让各类人才充分集聚,让智慧才华充分施展,进一步形成聚天下英才共建浙江、发展浙江的生动局面”。

完善体系,培养人才是人才强省的另一个重要途径。这方面我们也存在着一流高校、科研院所等人才培养机构明显不足的短板。要借鉴深圳的成功经验,通过合作办学、共建实验室、创办分校等多种方式,花大力气引进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同时,充分利用浙江丰厚的民间资本,充分发挥民间办学积极性,大力倡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创办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

总之,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我们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等各方面优秀人才吸引过来、凝聚起来,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第7篇】自我优势劣势分析报告

自我优势劣势分析报告1

从19xx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到今年已经是第十三个年头了,自我分析优势劣势。我一直热爱自己的工作,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带好每一个孩子,让他们的数学潜力得到最大的开发,是我的乐趣所在。我一直觉得没有什么工作比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更加有意义,也是这样的信念让我坚持做好我自己。

新学期我要带六年级了,这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我想:我必须努力,比以前,比过去的每一年都要更努力。让这些我从一年级带上来的孩子们在小学阶段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也换来那些一直信任支持我的家长满意的笑容。

现对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优势劣势做一自我分析,望等到领导和同仁们的指正。

优势:

1、热爱本职工作,对待工作有激情,肯钻研,舍得下功夫。

2、从一年级使用这套苏教版教材,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能够充分利用网上的资源,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3、学生大部分是自己一手培养上来的,学习习惯,个性特征都比较了解,能够对症下药。

4、与家长关系比较融洽,家校联系比较畅通,得到了较多家长的支持。

5、工作多年,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也善学好问,还有一定的进步空间。

劣势:

1、没有带过毕业班,缺少经验。

2、没有带过人教版高年级的教材,在知识的融会贯通方面会有一些困难。

3、工作有时比较急躁,缺乏耐心。

4、在教材的钻研、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对学生的因材施教等方面还需改进。

措施:

1、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以便更好的改进实际工作。

2、下功夫钻研教材,使自己能够很好地驾驭教材。

3、在工作中努力克服急躁的毛病。

中国人是从来不甘人后的(只有中国男足像扶不起的阿斗),我们要发扬中国奥运军团拼搏向上的精神,勇于突破自己,改写历史,创造辉煌!

自我优势劣势分析报告2

我叫xx,来自护理xx班,是一个大二学生。现在我对自己进行一下自我分析。swort自我分析,是从优势、劣势、竞争和威胁四个方面来对自己进行自我评估。从个人角度和社会因素出发,正确认识分析自我。

s ——优势:

作为一个正值青年的大二学生,我活泼,性格开朗,做任何事情总有足够的精力。我是一个踏实,能干的女孩,从不抱怨,任劳任怨。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同事也具有接受新鲜事物的学习能力,与时代的更新保持一样的步伐。我现在主修的是护理专业,经过两年的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有专业的知识,熟练的技能操作。

w ——劣势:

由于现在所处的年龄阶段,做事太浮躁,没有耐心,无法专心和专注完成一件事。对于所遇到的困难,往往想逃而避之。做事也总没有足够的信心,在大学这个缤纷的世界里,诱惑太多,有时候玩的太过火,就把学习忘了,所以现在护理专业知识自我感觉还是不太完善。不知如何去面对以后的工作,而且没有真正踏入过社会,对社会认识还很少,对未来的路很迷惘。

o ——竞争:

随着人们社会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对医学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机会,所以越来越多的从事医学事业的工作人员应运而生。在护理工作的竞争也越来越大,对护理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护理人员所开展的培训机构和各大院校都根据时代要求有所增多,作为一个在校专科大学生来说,较本科和研究生来说,文凭就是一个很大的竞争劣势,只有靠自己所学和护理专业知识和熟捻的操作技能战胜一切。而且我有较好的人际网,可以利用其获取就业形势的最新信息。对未来就业也是有利的。

t ——威胁:

当下毕业生越来越多,而且每个岗位对于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对于护理专业,就业面狭窄,对毕业生熟练的操作技能要求更高。而且在今年六月份的我们就要出去实习,在没有接受任何外界知识的情况下提前适应自己的事业,所以我们在校学习的时间很短促。

综上,我认识到自己和这个专业,在很多方面还是很欠缺,对以后的工作影响还是很大,所以在剩下的时间里加紧学习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在最大限度的情况下增加自己的知识量;多去图书馆,多多了解有关外界的知识,增大自己的见识量;在四月底拿到养老护理员证,达到学校的要求,以便一年后顺利毕业;用更多的时间去了解自考的情况,争取考一个本科,为以后自己事业的发展做好基础。

【第8篇】发展优势产业促农增收调研报告

发展优势产业促农增收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粮食稳定增产,生猪养殖、食用菌、蜂蜜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县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为巩固和发展这种来之不易的好形势,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实现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近对全县的生猪、食用菌、养蜂产业化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产业发展现状

1、生猪:全县有养猪户6122户,生猪饲养量15370头,存栏9640头,出栏5710头。其中:能繁母猪84头,种公猪34头。10头以上大户80户,50头以上4户。

2、食用菌:全县食用菌代料栽培75万袋,食用菌干品年产量160多吨,产值800多万元,食用菌生产是我县农村经济的特色支柱产业,其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20%。

3、养蜂:全县养蜂9761箱,养蜂大户67户。使养蜂户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蜂蜜以质量好、营养丰富、无污染、药用价值高的特点迎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二、资源和区位优势

1生猪:猪肉是山区群众肉食消费的主要品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善,群众对猪肉的消费需求日益旺盛。并且生猪养殖收入占农民家庭收入的三成多。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生猪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2、食用菌:我县森林覆盖率95%,植被茂盛,空气清新,无任何污染,适宜发展食用菌生产,发展袋料食用菌栽培,可充分利用农作物挤秸秆、果树和林木枝丫、杂草等废弃物变废为宝,既保护了森林资源,又增加了农业收入,其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3、养蜂:一是我县位于亚热带和暖温气候交接处,植被繁茂,种类繁多,大宗蜜源植物和零星蜜源植物交替生长,花期及流蜜期长,一年当中就有八个月的花期,为蜜蜂越冬提供了蜜粉源。二是由于山区地形复杂,高低差异大,形成许多小气候,蜜粉源植物分阴坡、阳坡、低山、中、高山先后交替开花,秦岭山区成为天然的蜜库。三是我县山大林深,地广人稀,农药、化肥用量少,为发展养蜂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存在问题

(一)生猪:

1、规模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商品率低。养猪户占农户的90%以上,但养猪大户仅占养殖户的 1 %。大多数农户仍在沿用传统的“吊架子”方式饲养,平均饲养周期10 个月左右,商品率仅占 30 %。

2、生猪市场价格波动大,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生猪产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使养殖户经不起市场低潮的冲击。传统的生猪养殖方式,不能预测和适应市场的变化,无法承受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面对市场的变化,只能被动应付,一旦因为行情变化而亏损,便丧失了养猪的积极性。

3、疫病形势严峻,防控难度大。复杂多变的疫病形势与传统分散饲养方式,加之基层动物防疫体系有待完善,给疫病防控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会不同程度造成动物疫病风险增大,影响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

4是动物防疫体系亟待完善。工作经费匮乏、村级动物防疫队伍断层、疫苗运输、保管条件达不到要求,使用无效苗的情况发生、防疫过程中免疫程序不到位、基层防疫员总体业务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问题。

5、生猪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由于地理交通等因素所限,我县母猪饲养量总体较少,加上市场行情和疫病等影响,母猪饲养量持续下降,自繁自养能力减小。而外调的仔猪抗病能力较弱,疫病风险较高,损失较大,导致仔猪成本和疫病传入可能增加。多年来,我县在生猪品种改良上作了大量的工作,但因投资少,品种改良规模小,加之我县生猪饲养以农村散养为主,没有形成完善的科学饲养管理体系,疫病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

(二)食用菌

1、在资源保护上和利用上的片面性。栎类资源是传通的周期永续利用的资源,周期性合理采伐利用,有利于调动广大菌农保护栎类资源的积极性,过分强调,不允许周期采伐利用,只会挫伤菌农的积极性。

2、龙头加工企业少,缺乏专业市场的引导。

3、品种单一,质量不高。县内现有规模生产的产品都属香菇类,品种单一,导致市场受限,难以满足多样性需要,一部分农户栽培技术不熟练,技术标准不一,导致同一菌种,质量差别却很大。

4、品牌意识差。产品质量好、包装不规范,产品档次低,市场竞争力低,价格上不去。

(三)养蜂:

1、养殖技术落后,产量效益低。我县的中蜂生产以传统的老式圆桶为主,占整个蜂箱的70%以上,养殖方式具有较大的历史惯性,养殖技术落后,平均每箱产量5公斤,产值仅100元,产值只有新法饲养的1/4。中蜂活框新法饲养每箱产量15-20公斤,产值400元 左右,只占整个饲养比例的20-30%。

2、养蜂人员素质不高,家庭收入低下,影响了养蜂业的发展。我县养蜂人员中高中以上的人员只占调查总数的6%,养蜂人员素质低下,养蜂技术难以推广。同时,很多养蜂人员家庭收入低,生活困难,制作蜂箱、蜂具都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更谈不上进行养蜂技术的培训,从而影响了我县养蜂业的健康发展。

3、蜂蜜掺杂使假,影响我区蜂蜜的品牌形象。

我县蜂蜜远近闻名,产量相对较少,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但一些小商小贩和蜜农开始掺杂使假,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掺杂使假行为比较普遍,严重影响了我县蜂蜜的品牌形象。

四、发展建议

(一)生猪:

1、切实加强对畜牧业生产的组织领导。把加快发展畜牧业生产作为推动“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内容,并结合新农村建设,把加快发展畜牧业生产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政府引导,完善细化政策措施,及时研究解决畜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政府的目标管理。充分发挥畜牧业在新农村建设和脱贫致富奔小康中的重要作用。

2、加大对畜牧业生产投入力度。要把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安全监管经费和畜牧兽医技术部门的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依托财政支农资金和涉农部门支农资金,搭建发展畜牧业生产的融资平台,确保畜牧业生产发展的资金来源。

3、强化科技支撑,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科技含量。通过科技培训,示范带动等形式,大力推广畜禽适度规模养殖技术、优质畜禽生产综合配套技术、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技术、高产优质牧草栽培技术、快速育肥技术。加大畜牧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建立畜牧科技推广绩效考核和奖励机制,重奖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强化科技支撑,强力推进畜牧业生产发展。

4、抓好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按照“人畜分离、独立建圈、沼气配套、循环利用、标准化建设”的原则建立圈舍,大力推广绿色无污染养殖技术,努力改变传统养殖业脏、乱、差的状况。

5、强化网络信息,发展畜牧专业合作组织。一是建立健全畜牧业信息平台,利用乡、村信息网点,及时采集和发布畜牧业生产、销售信息。二是引导和支持养殖户积极发展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

6、狠抓良种繁育工程,着力提高生产性能。重点扶持和奖励引进良种繁育的养殖户,在实现良种母猪饲养总量及仔猪生产总量满足县域需要的前提下,达到我县生猪饲养总量的扩张。

7、强化动物疫病防控,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各级领导要牢固树立“抓防疫就是抓生产,就是抓公共卫生安全”的观念,加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强化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二)食用菌:

1、重新认识和估价食用菌生产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是食用菌是真正营养丰富的健康食品和绿色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增强,人均销量增加,市场潜力很大。二是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和山区大量的栎类资源及清林丫材,为木类菌类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源。三是有广大菌农积累的比较丰富的生产经验。四是只要各级政府认识到位、加强领导、资金扶持、政策引导、服务跟上,把食用菌当作产业来开发,食用菌生产必定会出现一个新的局面。

2、健全服务体系。食用菌生产涉及农业、林业等多个部门。要积极做好开发、科技公关、信息传递、技术培训与指导,真正为农户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促进食用菌生产健康发展。

3、规范菌种生产程序,坚持食用菌质量标准。质检和农业部门要按照规范性的技术要求,抓好检查落实,保证菌种质量,为食用菌发展保驾护航。

4、合理利用资源。栎类资源丰富的地方,林业部门部门应按采伐周期有计划的批准菌农合理采伐利用,点种食用菌,提高木生菌品质量和效益,调动菌农保护林木的积极性。同时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修林后的枝梗和木材加工后的木屑等农林废弃资源进行袋料生产,变废为宝实行生态良性利用,实现资源节约、生态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5、开发利用名贵珍稀菌种。我县山地菌种资源丰富,在海拔800 -1200米 的松栎混交林是松茸、鸡油菌、牛肝菌、白灵菇和竹荪等珍贵菌种的适生区,这些菌类香味特殊、营养丰富、出口价值很高,应当积极开发利用,同时加以有效保护。

(三)养蜂:我县虽然有较好的自然资源,蜂蜜品质优良,养蜂发展空间大,市场前景好,但也有许多突出的问题,要发展养蜂业,壮大养蜂业,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科学规划,加强培训,强化领导,增加投入,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强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打造独具特色的蜂蜜品牌,促进养蜂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一是按照《畜牧法》,加强养蜂业的领导,做好全县养蜂业的各种规划、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养蜂人员的技术培训、养蜂产前、产中、产后的配套服务。二是强化养蜂协会职能。养蜂协会由专业人员和养蜂大户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养蜂的技术交流,增强养蜂业生产的科学化,减少和杜绝养蜂业生产的盲目性,促进养蜂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地发展。

2、加强培训,提高养蜂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素质。在人才培训上,要有计划的轮训和培训,利用请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强化养蜂技术人员和蜂农的培训,提高养蜂技术人员和养蜂农户的素质,提高其饲养、生产、加工、销售的技术水平,造就一批既懂得养蜂技术,又懂得经济管理的新世纪养蜂业人才,促进我县养蜂业的大发展。

3、建立示范样板户和示范场,加快新技术的应用。在全县养蜂比较多、开展比较好、条件比较成熟的地方选择一定的农户,大力培植示范户、示范场,在“专”字上做文章,以点促面,通过示范户和示范场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中蜂改良技术。养蜂技术普及率达到80%以上,全部农户掌握四季管理技术,特别是冬季补饲、春季奖饲、过箱操作、养群蜂养大群夺高产的养蜂技术,60%以上农户掌握基本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促进我县养蜂业的全面发展。

4、强化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开发。我县林草覆盖率高,植物品种繁多,药材品种齐全,境内无任何污染,空气洁净,生态环境保护好,蜜粉源植物丰富,适合养蜂业的发展。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资源优势,发展无污染的养蜂业基地,努力生产绿色蜂蜜产品,培育蜂业产品基地,培育蜂业生产、加工的龙头企业,增加科技含量,加强品牌开发,树立本地的特色品牌,加大蜂产品的深加工,大力开展蜂蜜、蜂蜡、蜂王浆、蜂花粉、蜂毒和蜂胶的开发,大打我县绿色品牌,强化品牌保护意识,做到以开发促发展。

5、加强部门配合,强化市场监管。一是强化外来蜂种引进的管理。二是密切与工商、公安和质量监督部门的配合,加强蜂产品市场的管理,实行严格的检测和准入制度,净化我县蜂产品市场,杜绝假冒伪劣蜂产品,切实保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养蜂业的健康发展。三是农户发展养蜂制作蜂箱所需木材,林业部门按照有关政策大力支持,给予适当倾斜

6、强化养蜂业与其它产业的有机配合。特别是要加强养蜂业与有机农业、生态农业、退耕还林工程和旅游业发展的有机结合。首先,养蜂业需要丰富的无任何污染的蜜粉源植物,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如药材基地、高山反季节蔬菜基地,既可以发展高质量的生态和有机食品,又可以为蜜蜂养殖提供大量优质的蜜粉源植物。其次是充分利用退耕还林工程,大力发展优质的蜜粉源植物,为养蜂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蜜粉源植物基地。第三是充分利用我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旅游资源,把我县蜂蜜产品做大、做强、做响亮,使之成为我县走俏的一个旅游产品,促进我县旅游业的发展。

7、加强投入,建立养蜂业发展的扶持政策。要多方面筹措资金,努力增加投入。一是实行以奖代补的方式增加投入,对于发展达到一定规模的农户实行一定额度的奖励,提高农户养殖的积极性;二是实行银行优惠贷款和政府贴息的方式,加强投入。对于想发展却没有资金的农户,可以实行小额贷款和政府贴息方式鼓励他们发展;三是将养蜂技术培训、新技术引进、推广、试验、示范的经费和基本办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第9篇】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解读:突出四个强省增创发展新优势范文

从未来发展的趋势看,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创新是最强的动力,开放带来最广阔的空间,人才则是最根本的支撑。因此,“四个强省”的工作导向体现了对发展趋势的前瞻性把握,也符合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实现“两个高水平”的目标,最根本的就是要一以贯之地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深刻领会和把握“八八战略”中蕴含的优势论,在工作导向上突出改革强省、创新强省、开放强省、人才强省,努力形成引领未来发展的新优势。从未来发展的趋势看,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创新是最强的动力,开放带来最广阔的空间,人才则是最根本的支撑。因此,“四个强省”的工作导向体现了对发展趋势的前瞻性把握,也符合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

把握最大的红利

突出改革强省

省党代会报告指出:“浙江发展首要的优势在体制机制,关键的举措在深化改革。没有改革,就没有浙江的今天,更没有浙江的明天。”

改革激发了发展活力,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浙江紧紧把握住了改革的机遇,最大限度地分享了改革的红利。浙江过去近40年的发展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绚丽壮美的改革画卷。1978年,浙江的地区生产总值124亿元,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332元和165元;2017年,三者则分别达到了46485亿元、47237元和22866元,分别是1978年的375倍、142倍和139倍。

改革确立了浙江走在前列的体制机制优势。当他人还在计划经济体制中等靠要的时候,我们的市场经济已形成燎原之势;当他人的改革还仅仅局限在农村的时候,我们的改革已经在城市渐次铺开;当他人的市场化还停留在商品领域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启了要素领域的市场化;当他人的改革还只限于经济领域的时候,我们的市场化改革已经拓展到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更广泛的领域,从而形成了一步领先、步步领先的体制机制优势。其间,我们创造了诸多全国第一、全国领先,浙江现象、浙江经验、浙江模式不胫而走。

改革升华了浙江精神。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孕育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改革开放以后,浙江人以敢为人先的勇气,舍我其谁的气势,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与时俱进地升华着浙江精神,并始终成为激励浙江人民励精图治建设美好未来最深沉的力量。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因此,改革仍将是浙江发展最大的红利,是形成体制机制新优势的根本途径。目前我省正在开展的“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倒逼政府各级各部门减权、放权、治权,形成覆盖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裁决、行政服务等领域的“一次办结”机制和“部门联合、随机抽查、按标检查、一次到位”的监管机制,以及各项便民服务“在线咨询、网上办理、证照快递送达”的运行机制的完美结合,从服务、政策、制度、环境多方面优化政府供给,最好地诠释了中央提出的“放管服”改革,必将激发巨大能量,实现群众、企业、政府的共赢,确保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真正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要让全社会感受到改革的成果,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最多跑一次”改革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政府改革中的最好体现。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突破口,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谋划实施一批群众最期盼、发展最急需的重大改革举措,让全社会感受到改革的成果,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培植最强的动力

突出创新强省

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实现“两个高水平”的奋斗目标,首要的是要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而产业转型升级主要靠科技创新。因此,省党代会报告指出,突出创新强省,就是要着眼于全面创新,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把产业创新作为主战场,推进包括理念创新、方法创新、工作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组织体系创新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创新,谋划实施一批最具比较优势、最能带动全局的重大创新举措,让创新的活力竞相迸发,让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使创新真正成为浙江发展最鲜明的时代特征。

产业创新面临新格局。与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发达相伴而生的是,浙江拥有全国最发达的产业集群,这也构成了浙江产业发展传统竞争优势的核心。然而,低小散等固有的局限性使产业集群长期处于低端徘徊的状态。尽管各地在推进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成效不明显。我们要顺应产业创新格局的新变化,从以集群为载体、行业为依托,沿着行业内技术纵向垂直升级,向以区域创新中心的创新溢出和带动、促进产业融合为特征的横向综合升级转变,从而形成产业创新的新格局。

新格局需要新平台。首先,要有强有力、综合性的区域创新中心,能形成辐射带动作用。其次,要有促进产业间有效融合的机制与途径。带“互联网+”特点的科技城和特色小镇就能发挥这样的作用。因此,省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中心城市、科技城等科创大平台建设,高标准建设特色小镇,可谓正逢其时。

新平台需要新支撑。主要是科技和人才的支撑。现代科技创新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创新的速率越来越快、创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创新的端口越来越前移,创新对于一流的大学、科研院所、学科的依赖就越来越强。因此,引进培育一流的大学、科研院所、学科势在必然。浙江是个科研资源相对不足的省份,但浙江企业具有很强的配置科技资源的能力,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集天下科技资源为我所用。

需要指出的是,科技创新需要制度创新的激发,制度创新则需要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正如当科学技术知识进步时,科技创新的供给曲线会右移一样,当社会科学知识进步时,制度创新的供给曲线也会右移。或者说,正如自然科学及工程知识的进步降低了技术变迁的成本一样,社会科学和有关专业知识的进步降低了制度变迁的成本。因此,大力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社科强省也是创新强省的题中之义。

拓展最广阔的空间

突出开放强省

发展需要开放,开放促进发展。正如习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定不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定不移引进外资和外来技术,坚定不移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发展需要更高的视野、更大的平台、更广的空间。浙江的发展早就过了单纯的低端商品输出阶段,而是到了高端商品和要素输出与流入双向加速并不断融合的新阶段。一方面,品质不断提升的浙江制造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而世界市场的拓展也将促进浙江制造品质的不断提升;同时,我们的资本、技术、工艺乃至文化艺术也需要更大的施展舞台。另一方面,我们的发展仍然需要从世界范围内引进整合优质高端要素,获取战略性资源,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

中国的和平发展快速而深刻地改变着世界格局。一方面,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号召力、文化软实力与日俱增,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和对全球治理的深度参与,必将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也有赖于国际社会对中国认同感的不断增强,通过展示浙江经验、浙江样本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也是浙江的光荣使命。

“一带一路”建设将改变中国传统的地缘政治,优化中国崛起的国际环境,拓展中国发展的国际空间。当前,我们要以国际化为导向,以“一带一路”统领新一轮对外开放,谋划实施一批最能体现浙江资源禀赋、最契合国家战略使命的重大开放举措,加快城市国际化、企业国际化、人才国际化,努力成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排头兵,不断增强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

我们要不断做强义新欧班列,使之成为“一带”中的重要纽带;将宁波舟山港建设成为“一路”上的枢纽港,构建发达的江海联运、海铁联运网络,开展大规模的双向贸易;规划建设好义甬舟大通道,融通“一带”与“一路”。做好民间外交与国家战略相结合、文化搭台与经济唱戏相结合、产能输出与高端要素引进利用相结合等文章,统筹整合各类资源,更好发挥“一带一路”效应。

构筑最根本的支撑

突出人才强省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发展最根本的支撑。浙江自古钟灵毓秀,人文荟萃。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来的农民企业家、经营大师、民间艺人、能工巧匠等各类人才,铸就了浙江辉煌的今天。然而现在,人才却成了制约浙江更好发展的短板。一方面,浙江已经基本跨越中等收入发展阶段,正向高收入发展阶段迈进,这就对人才支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区域发展不进则退,应对新的竞争发展形势,必须拥有更多各类优秀人才。正因为如此,省党代会报告明确指出,要突出人才强省,增创战略资源新优势。

突出人才强省,浙江有自身的优势,对国内外优秀人才也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要充分发挥我们的先发优势,网聚天下英才。当然,我们在吸引人才的条件上还有改进的空间,干事创业的平台还需要拓展。正如省党代会报告所指出的,在这方面我们要“舍得下本钱,放得开手脚,谋划实施一批最能补齐发展短板、最能激发潜在优势的重大人才举措,让各类人才充分集聚,让智慧才华充分施展,进一步形成聚天下英才共建浙江、发展浙江的生动局面”。

完善体系,培养人才是人才强省的另一个重要途径。这方面我们也存在着一流高校、科研院所等人才培养机构明显不足的短板。要借鉴深圳的成功经验,通过合作办学、共建实验室、创办分校等多种方式,花大力气引进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同时,充分利用浙江丰厚的民间资本,充分发挥民间办学积极性,大力倡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创办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

总之,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我们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等各方面优秀人才吸引过来、凝聚起来,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优势报告9篇

自治县位于湖南省最南端,地处五岭山麓,潇水源头,南通北粤,北接三湘,与广东、广西两省相毗邻,属湘江主要支流潇水上游及其发展区域。全县分为岭东、岭西两个自然区,岭东为林区,岭西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优势范文

  • 优势报告9篇
  • 优势报告9篇72人关注

    自治县位于湖南省最南端,地处五岭山麓,潇水源头,南通北粤,北接三湘,与广东、广西两省相毗邻,属湘江主要支流潇水上游及其发展区域。全县分为岭东、岭西两个自然区,岭东为 ...[更多]

报告范文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