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钢筋工程生产实习报告范文
在实习期间,我接触了大量的专业知识,并作了许多实习记录,对一些新的施工工艺进行了了解。我的实习岗位是土建专业监理员,在对基本的施工工艺有所了解后,还必须了解施工质量的规范,怎样的水平才算合格,哪些情况是不合格的,都要熟记。
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实习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习可以增强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了在学校二年多的系统知识的学习,掌握了关于工程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但是是空洞的,并没有形成明确的感性认识。为了在在实践中检验所学,加深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理论联系实际,参加实习是很必要的。通过在实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扩大了对相关专业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并且在实践中不仅能运用所学知识,还可以学到很多实用的的东西,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毕业后能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
正是抱着这样一中态度,我选择了昆明三建第一项目部进行实习,主要是土建方面。期间,通过不断地和施工方,建设方,及监理方交流沟通,学到了不少东西,尤其是对一些施工工艺、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有了直观、明确的认识,受益菲浅,也体会到了所学能被所用的快乐。
以下就是我实习的主要内容:
钢筋工程在实习期间,我接触最多的就是钢筋了,梁,板,柱子,剪力墙全都是现浇的,其中钢筋布置当然是最为重要的了,因此检验钢筋是特别重要的工作。我到工地的时候,基础工程已经基本完工了,正在进行主体工程施工。基本上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检验梁,板等的钢筋。如受力钢筋,架立钢筋,构造钢筋,箍筋,负弯矩筋,分布筋等,这次在工地上才算真正了解了这些钢筋的作用。对以后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感性认识。具体内容在专题报告中会详细介绍。
对我来讲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在工地现场施工人员、技术负责人、监理人员的指导下,以及自己的努力积极参与工作,让自己对工程的主体施工有了深入了解与掌握。而且对整个土木工程的各个方面也有了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并且巩固了课本上的知识,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从实际施工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整个实习过程时间虽不长,但让自己知道了如何当一名好的施工人员。整个实习过程也让自己发现了自己理论上的不足,也让自己为以后的学习充满了电。工地虽说是苦了点,但也让自己明白了一句话:“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发现建筑行业工作量也是比较大,只要是属于职责范围的,都要认真去对待,并且要直接对甲方负责。监理虽然有办公室,并且条件还可以,但是除了午休和整理文档,其余大部分时间还是都在工地第一线,也是非常辛苦的,比如要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旁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这个时候,监理员都要坚持旁站工作。同时通过师傅们的言传身教,我被他们认真负责的态度所感动。他们高超的专业素质,火眼金睛,很多问题,我怎么看都没发现问题,监理们凭借敏锐的职业嗅觉都一一发现,并且不厌其烦的要求施工方整改,这种敬业的态度让我很是感动。由于施工方的水平有限,也难免会出现各种大小问题,师傅就会找项目经理或施工员谈话,要求认真对待,我也从中学到了一些质量控制的知识。
【第2篇】钢筋开题报告
钢筋(rebar)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也可以作为土木工程的选题。
1.课题名称: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框架软件开发
2.项目研究背景:
所要编写的结构程序是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的设计,建筑指各种房屋及其附属的构筑物。建筑结构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即组成结构的单元如梁、板、柱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作用(或称荷载)的平面或空间体系。
编写算例使用建设部最新出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该规范与原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相比,新增内容约占15%,有重大修订的内容约占35%,保持和基本保持原规范内容的部分约占50%,规范全面总结了原规范发布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先进标准技术。
3. 项目研究意义:
建筑中,结构是为建筑物提供安全可靠、经久耐用、节能节材、满足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筑材料、制品、施工的工业化水平密切相关,对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于结构计算牵扯的数学公式较多,并且所涉及的规范和标准很零碎。并且计算量非常之大,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紧张以及商业竞争的激烈化,更加剧了房屋设计的复杂性,许多多高层建筑不断的被建造。这些建筑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劳动量上,都客观的需要计算机程序的辅助设计。这样,结构软件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栋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结构体系、结构布置、构件的截面尺寸、材料强度等级以及主要机构构造是否合理。这些问题已经正确解决,结构计算、施工图的绘制、则是另令人辛苦的具体程序设计工作了,因此原来在学校使用的手算方法,将被运用到具体的程序代码中去,精力就不仅集中在怎样利用所学的结构知识来设计出做法,还要想到如何把这些做法用代码来实现,
4.文献研究概况
在不同类型的结构设计中有些内容是一样的,做框架结构设计时关键是要减少漏项、减少差错,计算机也是如此的。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 该标准是为了合理地统一各类材料的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钢结构、薄壁型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设计规范以及地基基础和建筑抗震等设计规范应遵守的准则,这些规范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具体规定。制定其它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规范时,可参照此标准规定的原则。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包括一般构筑物)的整个结构,以及组成结构的构件和基础;适用于结构的使用阶段,以及结构构件的制作、运输与安装等施工阶段。本标准引进了现代结构可靠性设计理论,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分析确定,即将各种影响结构可靠性的因素都视为随机变量,使设计的概念和方法都建立在统计数学的基础上,并以主要根据统计分析确定的失效概率来度量结构的可靠性,属于概率设计法,这是设计思想上的重要演进。这也是当代国际上工程结构设计方法发展的总趋势,而我国在设计规范(或标准)中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是迄今为止采用最广泛的国家。
结构的作用效应 常见的作用效应有:
1.内力。
轴向力,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正截面上的法向拉力或压力;
剪力,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截面上的切向力;
弯矩,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截面上的内力矩;
扭矩,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截面上的剪力构成的力偶矩。
2.应力。如正应力、剪应力、主应力等。
3.位移。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中某点位变(线位移)或某线段方向的改变(角位移)。
4.挠度。构件轴线或中面上某点在弯短作用平面内垂直于轴线或中面的线位移。
5.变形。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中各点间的相对位移。变形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6.应变:如线应变、剪应变和主应变等。
极限状态 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极限状态可分为两类: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的极限状态:
(1)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倾覆等);
(2)结构构件或连接因材料强度被超过而破坏(包括疲劳破坏),或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 (3)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
(4)结构或结构构件丧失稳定(如压屈等)。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使用功能上允许的某一限值的极限状态。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即认为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
(2)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包括裂缝);
(3)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
(4)影响正常使用的其它特定状态。
结构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在结构的可靠与经济之间选择一种合理的平衡,力求以最低的代价,使所建造的结构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满足预定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等功能要求。为达到这个目的,人们采用过多种设计方法。以现代观点看,可划分为定值设计法和概率设计法两大类。
1.定值设计法。将影响结构可靠度的主要因素(如荷载、材料强度、几何参数、计算公式精度等)看作非随机变量,而且采用以经验为主确定的安全系数来度量结构可靠性的设计方法,即确定性方法。此方法要求任何情况下结构的荷载效应s(内力、变形、裂缝宽度等)不应大于结构抗力r(强度、刚度、抗裂度等),即sr。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我国和国外主要都采用这种方法。
2.概率设计法:将影响结构可靠度的主要因素看作随机变量,而且采用以统计为主确定的失效概率或可靠指标来度量结构可靠性的设计方法,即非确定性方法。此方法要求按概率观念来设计结构,也就是出现结构荷载效应3大于结构抗力r(sr)的概率应小于某个可以接受的规定值。这种方法是20世纪40年代提出来的,至7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已进入实用阶段。我国自80年代中期,结构设计方法开始由定值法向概率法过渡。
面向对象编程
使创建windows程序较为容易的关键技术是面向对象编程,或oop。这种技术可以创建可重用组建,它是程序的组成模块。
几个定义
控件 提供程序可见界面的可重用对象。控件的示例有文本框、标签和命令按钮。
事件 由用户或操作系统引发的动作。事件的示例有击键、单击鼠标、一段时间的限制,或从端口接收数据。
方法 嵌入在对象定义中的程序代码,它定义对象怎样处理信息并响应某事件。例如,数据库对象有打开纪录集并从一个记录移动到另一个记录的方法。
对象 程序的基本元素,它含有定义其特征的属性,定义其任务和识别它可以响应的事件的方法。控件和窗体是visual basic中所有对象的示例。
过程 为完成任务而编写的代码段。过程通常用于响应特定的事件。
属性 对象的特征,如尺寸、位置、颜色或文本。属性决定对象的外观,有时也决定对象的行为。属性也用于为对象提供数据和从对象取回信息。
5.设计主要内容
本软件适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的框架的设计。毕业设计要完成的工作包括:
1.平面钢架分析程序的改造
对结构力学教研室版平面钢架分析程序进行修改和补充。要求:
(1) 编写自动生成节点坐标和单元节点编号的程序,或以图形方式输入计算简图。
(2) 修改程序,使之适合多工况内力计算;
(3) 根据输入、输出数据的特点,设计适当的人机界面。输出应可选的显示各构件端力和内力图。
2.编写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框架机构的构件
这篇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的关键词是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报告, 设计程序
(1) 根据有关的规范,应明确计算的各种荷载(恒载、楼屋面活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等)的计算方法,在次基础上编写自动生成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结点荷载和单元荷载的程序。
地震作用按底部剪力法确定。自振周期用经验公式确定。
(2) 计算各种荷载单独作用时框架各杆件的内力。计算结构存放在各自的杆端力(随机)文件中。
对竖向荷载下的梁端弯距进行塑性调幅。
(3) 在(2)中产生的杆端力文件基础上,分别计算各种可能的荷载组合下,梁、柱控制截面的内力。计算结果存放在适当的文件中。
(4) 从(3)生成的文件中选出最不利组合,同时给出截面配筋。梁、柱截面配筋的确定应考虑抗震设计的要求。
(5) 部分编程较熟练的同学可根据计算结果和构造规定,用auto-cad vba 绘制梁、柱配筋图。
6.成果形式
本毕业设计的成果应包括:
1.可运行的、并能给出正确计算结果的源程序
在存放源程序的软盘中,应至少有一个算例的数据文件,可在基本不需另外键入数据的前提下,显示正确地运行结果。
2.软件使用手册
这是为用户准备的关于软件使用方法、操作步骤和其他必要的文字材料。
3.软件说明书
这是软件作者的工作档案,是软件维护的基本资料。其中应包括:
(1) 软件所依据的工作档案、力学和工程结构模型的较为详细的描述,主要的计算公式及其使用的符号的含义,重要算法的文字说明:
(2) 程序的结构:模块的划分的情况、各模块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各模块的功能;
(3) 带有较为详细的注释的源程序文本。其中应注明各标识符的含义(尽可能的采用通用公式中的符号)。各程序段的功能、相应的数学公式和特殊算法的说明;
(4) 为使他人根据软件说明书读懂你的程序所必需的其他资料。
(5) 部分编程较熟练的同学可递交梁、柱配筋图纸一张。
4.对自己所编程序的评价
(1) 对算例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必要的分析;
(2) 总结软件设计过程中的经验和及教训,提出设计改进意见。
以上各项资料处源程序文本以软盘形式提交外,其余均用计算机打印。
7.进度计划
第一周 毕业实习,参观工程,收集资料 。
第二周 需求分析:描述计算机模型,编些初步的软件说明书。
第三周 软件设计:选择模块划分的方案
第四周 模块设计:数据输入界面设计(梁柱截面数据)
或 数据输入界面设计(可视化图形输入)
第五周 数据输入界面设计(框架数据、附加荷载)
第六周 模块设计:荷载计算(恒载、活载),相应的内力计算
第七周 荷载计算(风荷载、地震作用),相应的内力计算
第八周 模块设计:梁配筋计算
第九周 梁荷载组合,确定梁配筋
第十周 梁荷载组合,确定梁配筋
第十一周 模块设计:柱配筋计算
第十二周 柱荷载组合,确定柱配筋
第十三周 柱荷载组合,确定柱配筋
第十四周 软件测试 或用autocad vba 绘制梁、柱配筋图;
第十五周 软件测试
第十六周 整理源程序,编写软件说明数和用户手册
第十七周 编写软件说明书和用户手册,形成毕业设计全部文件,准备答辩。
【第3篇】钢筋实习报告
钢筋实习报告
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宜川县德馨保障性住宅工程项目,建筑面积6000,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党湾村。结构类型为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桩、承台梁基础。地上一层,地下十一层,建筑高度为33.00m(檐口高度)。
二、实习目的
1、顶岗实习是教学与建筑工程实际问题相结合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在实习过程中,学校也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生产实际学习的能力和方法为目的。
2、通过这次顶岗实习,使我从中学到了有关建筑工程的技术在学校无法学到的实践知识和管理经验。
3、再向工人学习时,培养了我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在顶岗实践中体会到了严格遵守纪律、统一组织与协调一致是有序管理的需要,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我的组织观念。通过实践学习,对于我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我独立工作能力和加强劳动观点起了重要作用。
三、实习要求
1、熟悉图纸,找出图纸中错误或漏洞之处,提出合理化建议。
2、在工地技术人员及指导教师指导下,绘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根据施工现场情况,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
3、掌握施工现场进行定位、抄平、放线等工作方法。
4、学习掌握班组施工任务单的签发,工程任务的技术交底、安全交底、进度交底、质量较低的内容和方法。
5、学习现场签证、隐蔽工程记录验收工作及工种之间的交接工作,学习填写施工日志。
四、实习内容
1、基坑开挖1).根据甲方提供坐标点利用全站仪、木桩、铁钉对拟建建筑进行定位。2).确定拟建建筑物的位置,用灰线画出基坑开挖的范围。3).用挖掘机进行基坑开挖。预计快到基坑设计标高时,用水准仪对基坑进行抄平。
2、塔吊安装1)工艺流程底座内外套吊臂内节架回转塔尖平衡臂起重臂验收2)操作工艺a.底座:将底座的对角梁和半对角梁用销轴连接成x型,并安装在预制好的混凝土基础上。b.第一节架安装在x梁上,将第一节架的四个内侧面画上中心线,在节架顶部横杆中点吊垂直线,然后再混凝土基础和底座之间加调整铁板,使x型梁的四个支点调到水平,以校正垂直度公差1/1000以内。安装好第一节架后,用销轴把四根塔身拉杆与第一节架底座连接好。c.降压重块和电缆筒安装在底座上,压重总重为30吨。d.自长平台安装在第一节架顶部,将四个活动挂钩挂在横腹杆上。e.油缸顶升梁安装在第一节架内,使梁两端的活动脚搁在最低一块内踏板上。f.将内套架i节架及各部件组装好后,吊装到第一节架内,将塞杆耳环与油缸顶升梁交点用销轴连接好,再将内外塔连接件与第一节架用螺栓固定。g.转支撑、上下回转支撑架回转机构平台、栏杆等部件组装好后,安装到套架第一 节架顶部。塔尖用销轴与回转上支撑架固定。h.平衡臂在地面拼装,装上起升机构、平衡臂拉杆、平台、挡风板、栏杆等部件,然后将平稳臂尾部抬高,直至臂上的拉杆与塔顶上的拉杆用销轴连接好后,放平衡臂装上部分平衡重。i.在地面将操作室的一切电气设备装好后,起吊安装在回转上支撑架侧面,用销子固定好。k.
检查一切安装就绪,联系紧固后连接电源线。m.进行试运转。n.试运转一切顺利,方可开始顶升加节。3.桩基础人工成孔1)工艺流程放线定桩位及高程开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支护壁模板放附加钢筋浇筑第一节护壁混凝土检查桩位(中心)轴线架设垂直运输架安放卷扬机安装吊桶、照明、活动盖板、水泵、通风机等开挖吊运第二节桩孔土方(修边)先拆第一节支第二节护壁模板(放附加钢筋)浇筑第二节护壁混凝土检查桩位(中心)轴线逐层往下循环作业开挖扩底部分检查验收吊放钢筋笼放混凝土溜筒浇筑桩身混凝土2)操作工艺a.场地三通一平,依据建筑物测量控制网的资料和基础布置图,测定桩位轴线方格控制网和高程基准点。确定好桩位中心,以中点为圆心,以桩身半径加护壁厚度为半径画出上部的圆周。撒石灰线作为桩孔开挖尺寸线,孔位定好线。b.开挖桩孔从上到下逐层进行,先挖中间部分的土方,然后扩及周边,控制开挖孔的截面尺寸,每节高度为1m。c.为防止桩孔壁塌方,确保安全施工,成孔按照图纸设计采用护壁成孔。护壁模板先采用拆上节、支下节重复周转使用。模板之间用卡具、扣件连接固定不设水平支撑,以方便操作。d.桩孔护壁混凝土每挖完一节后立即浇筑混凝土。人工浇筑,人工捣实,混凝土强度为c20,坍落度控制在100mm。e.桩孔护壁做好后,将桩十字轴线和标高测设在护壁的上口,然后用十字线对中,吊线锤向井底投设,以半径尺杆检查孔壁的垂直平整度。随之进行修整,井深以基准点为依据,逐根进行引测。保证桩孔轴线位置、标高、截面尺寸。
4、钢筋制作与安装1)操作工艺a、材料要求所有进入现场的钢筋必须有合格证,准用证、每批钢材进场后,首先要核对合格证是否与本批钢材相符,经外观检查验收合格的每批钢筋应按规范规定取样做机械性能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严禁使用再生钢材及劣质产品。钢筋采用集中统一配料,在现场加工棚内加工成型,分类堆放并挂牌标志清楚,使用时人工配合塔吊运至绑扎部位,人工绑扎成型入模。b、钢筋配料(1)有关规定1)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按03g101施工2)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按03g101施工(2)钢筋配料钢筋配料是根据构件配筋图,先绘出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单根钢筋简图并加以编号,然后 分别计算钢筋下料长度和根数,填写配料单,申请加工。(3)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变化,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根据图纸中尺寸下料;必须了解对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下料长度。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上述钢筋需要搭接的话,还应增加钢筋搭接长度。1)钢筋弯曲后的特点:一是在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二是在弯曲处形成圆弧。钢筋的量度方法是沿直线量外包尺寸(图1);因此,弯起钢筋的量度尺寸大于下料尺寸,两者之间的差值称为弯曲调整值。弯曲调整值,根据理论推算并结合实践经验。钢筋的弯钩形式有三种: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实际弯心直径与理论弯心直径有时不一致,钢筋详细和机具条件不同而影响平直部分的长短(手工弯钩时平直部分可适当加长,机械弯钩时可适当缩短),因此在实际配料计算时,对弯钩增加长度常根据具体条件。3)箍筋调整值箍筋调整值,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皮尺寸确定。(4)钢筋加工1)钢筋调直本工程钢筋调直采用调直机,达到了调直除锈的目的。调直机所占场地相对较少,但也须搭设防护棚,且场地也应硬化找坡。2)切断工艺a.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排料;一般应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短头,减少损耗。b.断料时应先避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在量料中产生累计误差。
为此,宜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线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挡板。c.钢筋切断机得刀片,应由工具钢热处理制成,刀片的形状可参考图4.安装刀片时,螺丝要紧固,刀口要密合(间隙不大于0.5mm);固定刀片与冲切刀片刀口的距离:对直径≤20mm的钢筋宜重叠1~2mm,对直径>;20mm的钢筋宜留5mm左右。d.在切断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等必须切除;如发现钢筋的硬度与该钢种有较大的出入,应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查明情况。e.钢筋的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长度允许偏差±5mm。3)钢筋弯曲成型钢筋弯曲成型后,弯曲点处不得有裂纹,特别是ⅱ级钢筋不得做二次弯曲。4)受力钢筋○a.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为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度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b.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度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c.钢筋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得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5)箍筋 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应满足本条第1(1)点外,尚应不小与受力钢筋的直径。○○b.箍筋弯钩的弯直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c.箍筋弯后的平直度部分长度: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在缺机具条件下,也可采用手摇板手弯制细钢筋、卡筋与板头弯制粗钢筋。6)钢筋代换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做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a.代换原则当施工队中遇有钢筋的品种或设计要求不符时,可参照以下原则进行钢筋代换:a.等级度代换:当构件受强度控制时,钢筋可按强度相等原则进行代换。b.等面积代换: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钢筋可按照面积相等原则进行代换。c.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后进行裂缝宽度或挠度验算。b.两种特例:a.
设计强度相同、直径不同的钢筋代换:b.直径相同、强度设计值不同的钢筋代换:c.代换注意事项钢筋代换时,必须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并严格遵守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划的各项规定;凡重要结构中的钢筋代换,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①钢筋代换后,应满足配筋构造规定,如钢筋的最小直径、间距、根数、锚固长度等。②同一截面内,可同时配有不同种类和直径的代换钢筋,但每根钢筋的拉力差不应过大(如同品种钢筋的直径差值一般不大于5mm),以免构件受力不匀。③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与弯起钢筋应分别代换,以保证正截面与斜截面强度。④当构件受裂缝度控制时,如以小直径钢筋代换大直径钢筋,强度等级低的钢筋代替强度等级高的钢筋,则可不作裂缝宽度验算。7)挂牌堆放加工完的钢筋,用12#铁丝按梁、柱或板得代号,分规格型号堆放整齐。挂好标识牌,以利绑扎时寻找。
3、钢筋连接本工程钢筋连接主要采用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接头,辅以滚轧直螺纹机械连接接头。 梁钢筋接头位置:下铁接头在支座,上铁接头在跨中(或l0/3)处,每根接头错开35d且大于500mm。1)操作要求a.焊接前应检查焊机各部件和接地情况,调整变压器级次,开放冷却水,合上电闸,方可工作。b.钢筋端头应顺直,15cm范围内的铁锈、污物等应清除干净,两钢筋轴线偏差部超过0.5mm。c.钢筋采用预热闪光焊时,应做到一次闪光,预热充分,频率要求,二次闪光、端温、强烈;顶锻过程快而有力。d.不同直径的钢筋焊接时,其直径不大于2-3mm,焊接时,按大直径钢筋选择焊接参数。e.负温(不低-20摄氏度)下闪光焊,应采用弱参数,焊接场地应有防风、防雨措施,使室内保持0度以上,焊后接头部位应采用石面粉保温,避免接头冷淬脆裂。f.焊接完毕,待接头处由红色变黑色,才能松开夹具,平稳取出钢筋,以免产生弯曲。g.当调换焊工或更换钢筋级别和直径时,应按规定制作对焊试件(不少于2个)作冷弯实验,合格后才能成批焊接。
(2)质量要求1)接头外观检查每批抽查10%的接头,并不得少于10个。接头外观应具有适当的镦粗和均匀的金属毛刺;钢筋表面无横向裂纹,ⅰ、ⅱ级钢筋无明显烧伤,低温对焊对ⅱ级钢筋均无烧伤,接头轴线曲折不得大于4度,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不得大于0.1d(d为钢筋直径),且不大于2mm.2)强度检验:按同一焊接参数完成的200个同类型接头作为一批应从每批成品中取6个试件,3个作拉伸实验,3个作冷弯实验。对焊接头的抗拉强度均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的标准抗拉强度取值,且断裂位置应在焊缝每侧20mm外,并呈塑性断裂,冷弯实验时,弯心直径应符合规范要求。冷弯后接头外侧不得出现宽度大于0.15mm的横向裂缝。
5、模板安装与拆除1)工艺流程放线支内侧模板墙钢筋绑扎模板紧固校正钢筋隐蔽模板验收支外侧模板浇砼穿套管、螺杆拆模养护砼模板堆放原位修复、保养2)操作工艺弹好楼层的墙身线、门窗洞口位置线及标高线;墙身钢筋绑扎完,电箱、管、盒预埋到位,做好隐检;门窗洞口模板已安装固定,并验收;钢筋保护层块已安放,办完相关隐蔽验收记录。安装前先浇筑50mm厚混凝土导墙,做好抄平放线工作,在大模板下部抹好找平层砂浆,依据放线位置,按模板编号顺序吊装就位,再将阴角模吊装后,旋紧穿墙螺杆。为防止模板下口跑浆,沿墙体根部贴好5cm宽,1cm厚的海绵带。模板板面清理干净,刷隔离剂,涂刷均匀,无漏刷。按照“先横墙,后纵墙”“先内墙,后外墙”“先角模,后;;大模”;“先小板块模,后大板块模,大板块模压小板块模”的四项要领进行大模板组装作业。安装外模支撑架楼层弹线标高复查找平内横墙正号模板组装门窗框档模就位内横墙反号模组装内纵墙正号模板组装门窗框档模就位内纵墙反号模组装外墙内模组装门窗框档模就位外墙外模组装校正内外模板固定螺栓及支撑验收(1)模板堆放和模板维护有组合支撑模板应面对面堆放,自稳角750800,无组合支撑模板堆放,在现场搭设脚手架,拆模后将模板直接放入架子内,不靠在其他模板上,防止下脚滑移倾倒,拆模后的大模板,不堆放在施工层上,在模板拆装区域周围,设置围栏,挂设警示牌,禁止非工作人 员入内。木模堆放区四周设钢管栏杆防护架,相邻两块木模堆放净距≥600mm,相邻大模对面堆放。
所有堆放区钢管均刷红、白漆,并在内侧满挂密目安全网;地面用c10混凝土(厚150mm)硬化,平整度高低差≤10mm;堆放区设一标识牌,标明模板吊运、保养方法、脱模剂涂刷、使用、安全、质量等施工中注意点。堆放区设一工具架,用于放置自制角尺、拖布(两把:一把用于模板清理;另一把用于脱模剂涂刷)、清洗筒、工具柄、铁铲子、扫帚(用于扫除积水等)等维护、保养用具。
6、外脚手架安装与拆除(1)、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是施工的临时结构。它承受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垂直和水平荷载。因此,脚手架必须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确保各种荷载作用下部发生失稳倒塌以及超过容许要求的变形、倾斜,摇晃或扭曲现象,保证施工安全。1)、在大横杆与立杆的交点处牢固,立杆端架支座,整个架子支撑结构连接,保证脚手架成为一个稳固的整体。2)、外脚手架搭设沿楼周围连续封闭。3)、脚手架搭设满足工人操作,材料堆放及运输等使用要求,并要保证搭设升高,周转脚手架的'操作安全方便。(2)、槽钢支座采用图标16#槽钢,长为46m。外端头上部焊接φ32×100mm圆钢头,内端头在结构上预埋两个φ20ω型环。槽钢支座间距2m。(3)、立杆的纵向间距为1.05m,横向杆间距为1.5m,排立杆离墙0.4-0.5m,相邻立杆接头错开并用对接扣件连接,与纵、横向的扫地杆用直角扣件固定,立杆垂直的偏度不大于架高的1/2000,纵向水平杆间距1.2米,两杆接头接头错开,并用对接扣件连接,与立杆用直角扣件连接。(4)、脚手板在首层、施工层满铺,在架子拐弯处脚板交叉搭接,脚手板均采用三支点承重,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用两支点承重,两端固定,以防倾翻,脚手板采用对接平铺,外伸长大于100mm,小于150mm。(5)、脚手板扎首架两端,转角处以及每6-7根立杆应设剪刀撑和支杆、剪刀撑和支杆与地面的角度不大于60度,整副脚手架,每高3米,水平每6米,设置一拉结点,是脚手架同建筑物连接牢固。(6)、脚手架的外侧,斜道和平台,搭设1.2米高的护身栏杆和18厘米高的挡脚板板,防止施工人员从脚手架滑落。
五、实习收获体会实践是大学生活的第二课堂,是知识创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大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的发展。大学生成长,就要勤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总结、逐步完善、有所创新,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由知识、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只是在学校理论知识是不科学的,为此,我们进行了这次顶岗实习,让我们从实践中对这门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感性认识,为今后的事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眼看这学期即将结束,好好总结一下这段时间的实习成果。首先,通过实习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通过实习,使我近距离的接触了房屋的建造,学到了很多适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这些知识是我们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但又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比如,底层基础钢筋的绑扎首先要放样、接及锚固等。如遇到墙要转角或相交的时候,两墙要一起砌起来,再留槎的过程中,可以留斜槎,如果要留直槎,则必须留阳槎,不能留阴槎。在进 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及浇筑混凝土时震动棒的施工方法。其次我们还对一些细部的作法有所认识,了解了设计与施工间是有距离的,要靠设计单位在技术上给予合理设计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和高质量。
对于建筑工地,我的体会就更深了,无论是对施工过程还是对施工工艺我都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当今的不同建筑多采用现浇混凝土的方式,结构能够多为框架剪力墙。对于钢筋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范,从配筋到绑扎,到架模板,再到混凝土的浇注,这一系列的工作,一项都不能出错,小小的偏差可能会酿成无法收拾的严重后果。而在施工工艺方面,脚手架,模板,包括新材料的使用都更加直观的展示在我们面前。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的主要部分,他关系到建筑的安全,可靠的程度,还有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总之这次实习,让我大开眼界,也学会了不少东西,也让我对自己今后从事的行业有所思考。原来的那种心高气傲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脚踏实地的努力工作学习的决心和信心。在这段时间里充分的把课本上学到的知识结合现场的工作实际,既更好的理解了理论知识,亦掌握了一些现场施工知识。让我深刻体会到读书固然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途径,但是多一些实践,畅徉于实践当中接触实际的工作,触摸一下社会的脉搏,给自己定个位,也是一种绝好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选择。希望我的经验和体会能够在以后的道路上指导我走向成功,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没有实力就变成别人是你的精彩,而不是你是别人的精彩。
[钢筋实习报告]
【第4篇】钢筋混凝土实习报告
钢筋混凝土实习报告
钢筋混凝土复合梁桥修建的重量小而跨越较大的跨径。这种桥具有混凝土桥和钢桥的特性。它还具有修建工期短、对现有交通影响小等优点。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这种复合梁在国内外已经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与此相似,相关的研究也在全世界得到积极地实行,通过不断的辛苦的研究,许多关于复合梁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然而,设计规范和工程实际通常还直接采用短跨的结构,而且,关于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例如:
(1)对于大跨的复合桥梁,由于恒载产生的压力比活载更大,在优化步骤中控制恒载应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须。
(2)复合梁建筑高度低的优点,但是由于影响低高度复合桥梁设计和建建的`控制因素还不确定,这个优点在工程上仍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
(3)为了避免混凝土板在受拉区的破裂,应用预应力是必要的。施加预应力的三种方法:在边支座处张拉,在中间支座处张拉和在混凝土板中直接张拉预应力钢丝,但哪种方法较好还一直不太清楚。
(4)当悬臂翼板太长时,剪力钉的支撑力可能会导致混凝土板完全与钢筋脱离。所以,使用模型试验和非线性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剪力钉支撑的原则就是很重要的。
根据上述的各种问题,本文在工程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工程概况
广州市的内环路共有26.7km长,它大多是陆地桥,且采用的大多钢筋混凝土复合梁。在中山路,考虑到美观、行车需要及和与周围环境协调的因素,采用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三跨复合梁桥,使得整个建筑更加简洁、明快。此桥梁跨度为50+70+60m,设计荷载为汽车20级,验算荷载为挂车100级。它是梁高为2.2m、高跨比达1/32,能够承受由桥墩、梁和桥面车辆的压力影响。与此同时,这种长悬臂板经常用来钢筋混凝土梁与复合梁的连接。
[钢筋混凝土实习报告]
【第5篇】钢筋实训报告
钢筋实训报告1
时光之流,宛若时间飞逝,感觉很急促,很急促...然而我们第二学年的专业实训又开始了,又是把我们准备已久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时候了,心中充满着无比好奇与期待...新的环境,新的开始,新的考验,来吧!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学习,一起奋斗。
一、《实训目的》
掌握钢筋的分类方法,熟练识别各种规格钢筋,掌握常用工器具的使用方法,遵守劳动保护制度,熟练完成各种钢筋的加工,掌握钢筋的计算及现场施工焊接、绑扎技能,通过实训周的课程,让学生获得对工程造价—钢筋平法计算和钢筋工程施工的感性认识,掌握一定的施工实际操作技能及相关技术与质量标注,同时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专业,热爱劳动。
二、《实训内容》
1、基本知识、安全纪律教育 (0.5天)
2、钢筋的翻样,钢筋切断 (0.5天)
3、钢筋计算与弯曲成形 ( 1天 )
4、柱、梁、板的钢筋的绑扎 ( 1天 )
5、综合作业(考核检查) ( 1天 )
6、拆除钢筋骨架、清理现场 ( 1天 )
三、《施工准备》
1、材料
钢筋:hrb335φ12,hpb235φ6、镀锌铁丝
2、施工机具
断线钳、手摇板、钢筋弯曲机、钢筋切断机、铅丝钩、钢筋架、钢卷尺、笔、计算器、粉笔、墨线、绑扎钢丝等。
3、班级分组
每个实训班分成五人小组,星期一在本班教室进行理论知识学习,星期二至星期五在实训中心建筑工程综合实训室实操。
四、《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首先要熟悉钢筋混凝土构件配筋图,计算下料长度,编制钢筋配料单。
计算方法: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注:混凝土保护层厚度25mm
五、《机械作业注意事项及各种安全防范》
1、作业前必须检查机械设备、作业环境、电路设施等,并试运行符合安全要求。
2、机械运行中停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3、弯曲机运转中严禁更换芯轴、成型轴和变换角度及调速,严禁在运转时加油或清扫。弯曲钢筋时,严禁超过该机对钢筋直径、根数及机械转速的规定。严禁在弯曲钢筋的作业半径内和机身不设固定销的一侧站人。弯曲好的钢筋应堆放整齐,弯钩不得朝上。
4、进场必须戴好安全帽,不得穿拖鞋,不得打闹、喧哗、嬉戏等...
5、尊重和听从技术人员和指导老师的安排。
六、《实训感想》
在不期然间一个星期的实训时间过了,时间虽短,收获甚多。让我懂得了如何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还有绑扎钢筋,以前对扎钢筋不以为然,认为很简单,结果自己一动手就犯难了。其次就是箍筋计算及做法,原来钢筋经过弯折,会增加长度,呵呵,很有趣。自己算出来的钢筋,自己动手做,虽然做出来的箍筋不是那么完美,但看到自己辛勤的劳动成果我很开心,很激动。经过这次的实训,除了以上的理论与实践,更让我深悟到一个组的重要性,没有一个人的组合,组之间的交流,有些东西事先不交流,凭自己的主观臆断来做,到时候肯定会出问题,应该多注意组之间的交流,很荣幸在我们第五组,谢谢你们的配合与交流。感觉在学校就像井底之蛙,到现场学到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了,百闻不如一见,呵呵...
钢筋实训报告2
今天是实训的第一天,我们组是第一组,一共15个成员。今天我们主要学习的工序是钢筋的绑扎,我们的指导老师是一个很年轻的老师,他把我们召集在一起之后就开始为我们讲授一些关于钢筋绑扎的基础知识。黑板上例举了一个实例,他跟我们简要讲述了钢筋的主要型号、柱和梁的加密区位置、钢筋重量的计算以及钢筋下料问题。今天我们最主要的还是要了解箍筋的制作、绑扎时箍筋间距的计算以及钢筋绑扎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首先老师告诉我们钢筋下料的计算方法。箍筋长度的'计算方法为:边长?边数-0.288(差量值)?(6d)?3(直角个数)?102?2,根据这次数据得到需要制作箍筋的总长为1358.816mm。按照要求选好钢筋直径之后,就把符合要求的钢筋运到钢筋切割机处切成要求长度。随后老师把我们带到工具桌前教我们认识相关工具,另外老师向我们示范了一次制作箍筋的具体操作。其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拿到满足要求的钢筋之后要进行锤直,就是把弯曲的部分用锤子锤直,再用尺子测量这根钢筋的总长,找到中间位置之后做好标记,这样就把钢筋分为了两部分,以标记的位置为起始位置,在其中的一部分截取580mm做上标记,最后在580mm中间做上标记,保证标记左右长度均为290mm。标记完之后就是拉弯的过程了。把标记好的钢筋放到操作台上,放好之后用扳手使钢筋弯曲90度,而尾部则弯曲135度。同样,另一部也按照以上操作完成,唯一的区别是要先把尾部弯曲135度之后,在弯曲直角部分。制作箍筋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很多箍筋都不能平放,说明制作中角度出现问题,然后很多同学又把钢筋锤直之后重新按照老师的要求制作,大概半个小时之后,我们终于完成任务。
接下来就是钢筋的绑扎了,不过首先要先计算所需箍筋的数量以及之间的间距。老师之前说过柱上下两端的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加密区内箍筋间距应符合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不大于100mm且不大于5d的要求。这次实训中我们采用的加密区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间距为200mm。下部加密区的长度为总柱长除垫层外的1|6,上部加密区为1|3。第一根箍筋与第二根箍筋间的距离计算为(400+400—100—40—2*12)2=318mm。计算过程有点复杂,当时还有很多数据的来源都不清楚,而我们这两个班对钢筋的了解根本不够,所以在计算箍筋间距的时候不知道从何下手,最后还是向老师请教之后,在老师的指导之下才计算出第一根箍筋与第二根箍筋间距为318mm,第二根箍筋与第三根箍筋间距为318mm,第三根箍筋与第四根箍筋间距为150mm,第四根箍筋与第五根箍筋间距为100mm,由于竖直钢筋长度的限制,之后箍筋之间的间距都为100mm。把间距算清楚之后就开始对钢筋进行绑扎了。这一工序需要的材料与工具有:箍筋、四根3m的钢筋、四根2m的钢筋、扎丝、扎钩、粉笔、卷尺。将四根3m长的钢筋竖直放正,钢筋弯钩向外呈135度放置。将箍筋套在四根钢筋内并将钢筋四个角用扎丝固定并加固。用卷尺测量出基础箍筋间距并用粉笔在钢筋上做上标记,将基础的三根箍筋依照第一根箍筋绑扎好。基础三根箍筋绑扎完毕后,在测量出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箍筋间距并做上记号,为了加强稳定性在箍筋四边中间位置固定四根2m的短钢筋。注意在绑扎箍筋时使箍筋弯钩依次轮流旋转摆放,另外还要保证不要让钢筋倾斜,导致柱整体的倾斜,这就需要我们组员之间的相互配合了。还好我们今天都很有激情,热情很高,都很努力。挥洒了一个多小时的汗水之后,模型就出来了。
看着我们努力的成果,我们全体都露出了满足的笑容,然后全体在模型旁记录了这美丽的瞬间,。最后就是还原工作了,就是把所有的材料和工具都归位,十分钟过后就再也看不到模型了。虽然只有两个多小时的实际操作训练,却比我们一个星期在书本上学到的要印象深刻。相信我们还会寻找更多这样的机会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的。
虽然实训只有短短一周的时间,但这一周定为三年的学习生涯添加精彩的一笔,这一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我们专业知识得了巩固与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得到了很好的煅练。我们这一组的绑扎内容对于整体来说是少了一点,在前面几天的时候是轻松了不少,但最后的板面筋绑扎要等到其他组的同学绑扎完工才能开始绑扎,在最后一天绑扎板面筋的时候差点忙不过来,幸亏有其他组已完工的同学帮忙才能得已赶完工,在这个实训过程中一环紧扣一环要求每个组间的合作才能在完成,这也使团队合作意识得到了煅练,也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
钢筋实训报告3
一、实训的目的
施工综合实训是高职水利工程专业《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独立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施工综合实训,使学生获得水利工程施工的感性认识,掌握一定的施工实际操作技能及相关技术与质量标准。使学生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有更深刻的认识,激发学生热爱专业、热爱劳动。
二、实训内容
(1) 学习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识读、钢筋进场验收、钢筋配料、钢筋加工与安装、钢筋工程质量检查与资料整理的相关知识。
(2) 阅读钢筋混凝土构件配筋图,计算下料长度,编制钢筋配料单。
(3) 钢筋加工与安装。按要求将钢筋混凝土构件各编号钢筋划线剪切、弯曲成型、绑扎。
(4) 每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质量的“三检”(自检、互检和交接检)。
三、钢筋进场验收
钢筋进场时,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验收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取样方法:按照同一批量、同一规格、同一炉号、同一出厂日期、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每批重量不大于60t为一检验批,进行现场见证取样;当不足60t也为一个检验批,进行现场见证取样。试样分为抗拉试件两根,冷弯试件两根。实验室进行检验时,每一检验批至少应检验一个拉伸试件,一个弯曲试件。
试件长度:冷拉试件长度一般≥500mm(500~650mm),冷弯试件长度一般≥250mm(250~350mm)。(备注:取样时,从任一钢筋端头,截取500~1000mm的钢筋,再进行取样。)
冷拉钢筋:应进行分批验收,每批重量不大于20t的同等级、同直径的冷拉钢筋为一个检验批。
取样数量:两个拉伸试件、两个弯曲试件。
四、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阅读钢筋混凝土构件配筋图,计算下料长度,编制钢筋配料单。
计算方法: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注:混凝土保护层厚度25mm
钢筋弯曲调整长度表
弯曲类型
弯钩
弯折
180°
135°
90°
30°
45°
60°
90°
135°
调整长度
6.25d
5d
3.2d
-0.35d
-0.5d
-0.85d
-2d
-2.5d
箍筋调整值表(mm)
箍筋直径
6
8
10~12
箍筋调整值
50
60
70
钢筋混凝土构件(梁)配筋图
下料长度计算过程:
1号钢筋:2350-25x2+6.25x10x2=2425(mm)
2号钢筋:2350-25x2+6.25x12x2=2450(mm)
3号钢筋:(300-25)x2+400√2x2+950+6.25x12x2-4x0.5x12=2757.37(mm)
4号箍筋:(350-25x2+450-25x2)x2+50=1450(mm)
钢筋配料单
构件名称
钢筋编号
简图
直径(mm)
钢筋种类
下料长度(m)
根数
重量(kg)
梁
1
10
架立
2425
2
2.99
2
12
拉筋
2450
2
4.35
3
12
弯起
2757.4
1
2.45
4
6
箍筋
1450
12
3.86
备注
(填写各直径钢筋合计重量)
注:d=6mm,0.222kg/m;d=8mm,0.395kg/m;d=10mm,0.617kg/m;
d=12mm,0.888kg/m
钢筋混凝土构件(弯管)配筋图
下料长度计算过程:
1号钢筋:2x3.14x550/4+100x2=1063.5(mm)
2号钢筋:2x3.14x580.14/4+100x2=1110.8(mm)
3号钢筋:2x3.14x662.5/4+100x2=1240.1(mm)
4号钢筋:2x3.14x775/4+100x2 =1416.8(mm)
5号钢筋:2x3.14x887.5/4+100x2 =1593.4(mm)
6号钢筋:2x3.14x969.86/4+100x2 =1722.7(mm)
7号钢筋:2x3.14x1000/4+100x2 =1770(mm)
8号箍筋:3.14x450+30x6=1593(mm)
弯管钢筋配料单
构件名称
钢筋编号
直径(mm)
钢筋种类
下料长度(m)
根数
重量(kg)
弯管
1
10
1063.5
1
0.66
2
10
1110.8
2
1.37
3
10
1240.1
2
1.53
4
10
1416.8
2
1.75
5
10
1593.4
2
1.97
6
10
1722.7
2
2.13
7
10
1770
1
1.09
8
6
1593
7
2.48
备注
(填写各直径钢筋合计重量)
注:d=6mm,0.222kg/m;d=8mm,0.395kg/m;d=10mm,0.617kg/m;
d=12mm,0.888kg/m
五、钢筋加工工序
(1)钢筋加工前,应先去除钢筋上的铁锈,油渍等杂物。
(2)钢筋加工要严格按料表进行,料表上应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注明需加工钢筋的型号、形状、尺寸及使用部位和数量。
(3)根据钢筋使用部位、接头形式、接头比例合理配料,加工时,要本着“长料长用、短料短用、长短搭配”的原则,不得随意切断整根钢筋。
(4)弯曲钢筋时,要用机械冷弯,不得用气焊烤弯。
(5)i级圆盘钢筋加工前,应先调直去锈,调直时,要严格控制其冷拉率。
(6)i级钢筋的末端需做180°的弯钩。
(7)箍筋加工时,弯曲部分需确保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且箍筋双肢相互平行。
(8)钢筋的定位梯,定位卡具、马凳等需提前加工并检查,确保尺寸准确。
(9)加工好的钢筋半成品要在现场指定范围内堆放,且挂牌标识,注明钢筋的型号、尺寸、使用部位及数量,防止使用时发生误用。
除设计有要求外,梁、柱等结构中钢筋骨架的箍筋应与主筋垂直围紧;箍筋与主筋交叉点处应以铁丝绑扎;梁柱等构件拐角处的交叉点应全部绑扎;中间平直部分的交叉点可交错扎结。
六、钢筋工程质量检查
1.主控项目
(1)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f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o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2) 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o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作不大于90o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2)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第(1)项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2)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o;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o;
3) 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
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2.一般项目
(1) 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方法。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级、hrb400级和rrb400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2)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箍筋内净尺寸
±5
七、实训体会
实训期间,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使我在理论上对施工工艺(钢筋工)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实践能力上也得到了提高,真正地做到了学以致用,对我来说受益非浅。
首先通过实训我学到了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前对扎钢筋不以为然,认为很简单,结果自己一动手就犯难了。学习和工作都需要严谨的态度,就像扎钢筋时弯折角度稍有偏差就会造成整体参差不齐,影响质量和美观。
其次感受比较深的就是规范的问题。虽然不可能一开始就做的很规范,但是这方面一定要考虑,尽量把它做好!就像我们在弯折钢筋的时候就产生很大的问题,起点偏移量不同,弯钩、弯折长度不一样等等问题,这些似乎都可以通过规范来解决。当然我们也是初次做,没什么经验,这也可以说是一个教训吧。
再次想说的是团队之间的交流,有些东西事先不交流,凭自己的主观臆断来做,到时候肯定会出问题。没有一个人的团队!所以要把项目做好,这些东西一定要注意。应该多注意团队之间的交流。
最后就的体会就是自己不懂的东西太多太多。需要好好去学习!
总之,很感谢这次实训,学到了很多东西,但这似乎只是个开始,更多的东西需要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