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高校就业指导课实际情况调研报告
说起大一上学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吉林省一所省属师范院校大二学生李晓(化名)只是清楚记得结课时老师让每个同学写一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却不太记得老师讲过什么了。“当时,专业课都没有开,还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干啥呢,咋规划啊?”李晓打趣地说,当时她是“拍脑门”把结课作业编出来。
一、拿着专业书、闲书来上课,教育部印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提倡从起,全国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中。并建议就业指导课程学时不少于38个学时。
目前,吉林省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大都为38个学时,占两个学分,一般安排在下午的七八节课,多为一个系200人左右一起上课。
笔者在几所高校旁听就业指导课时发现,同学们的书桌上大都放着别科的书籍,有的同学更是头也不抬地认真写着别科作业,任课老师则是很认真地在讲课。当随机问周围同学为什么不专心听课时,大家反映:老师讲的多数是成功者的案例,我们在网上或杂志上都看过,知道的不一定比老师少,还有很多案例已经过时了。
很多大四学生反映,除了对如何写简历、面试如何着装等有些记忆外,老师课上讲的其他内容已没有太大印象。
小杨是一所高校英语专业大四学生。每堂就业指导课老师都要点名,以此来保证出勤率。“要是这课讲得有意思,同学早早会去占座的,还用点名吗?”学生不满意的还有任课教师用ppt授课,学生们没有教材。“就业指导课上的信息陈旧,理论又联系不上实际”。小杨大二时在学校附近书店买了《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和《求职从大一开始》两本书,“还是书里面说得比较实在”。
在校四年,小杨感觉没有接受到有效的就业指导。现在大四开始找工作了,她才知道社会上的工作类型和自己想象的不太一样。
二、大二、大三就业指导课断档?
据了解,吉林省各高校从陆续开设就业指导课。,教育部下发相关通知后,各高校把就业指导课分为两部分:一是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二是就业指导。吉林省多数高校,在大一新生入学时即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课程,第二部分的就业指导课程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开设。
医学专业的刘姓同学今年即将大学毕业。她回忆,大一刚入学,学院就开了职业生涯规划课,一个系180多名新生一起上,共15课时,集中一周三天时间就全给上完了。“我还没来得及找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感觉,课程已经结束,只当是‘打酱油了’。” 现在刘同学也忙着找工作,学校承诺毕业前给他们开就业指导课,还迟迟未兑现。
正在找工作的大四学生王勇说,大一上过职业生涯规划课,但大二、大三就没有类似课程了,现在要找工作了,早忘了大一就业指导课讲了什么。
某高校材料学院的邹同学说,离毕业还有不到3个月时间,她才听说学院要开就业指导课,学生纷纷议论,“现在还开什么呀?我们大都去向已定,出国的、准备读研的,很多同学工作也已经找好了,再开不就是走形式?”
但多所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都表示,大二和大三期间,学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并没有断档,安排有一定课时的就业指导讲座,例如请校友或就业指导专家来与学生面对面,等等。
三、就业指导教师多为“非正规军”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吉林省高校大都采用就业指导课教师专兼结合的方式。由于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专职教师数量少,分管学生工作的学院副书记和辅导员便成为高校就业指导课的兼职教师。
吉林省各高校目前的状况是,就业指导中心的专职教师能达到10人的,就算是人数多了,而兼职教师的数量远远多于专职教师。
对此,学生们提出质疑:从事行政工作的学院领导,能放多少心思在就业指导课上?各学院的辅导员很多是毕业直接留校,自身都没经历过职业生涯规划能讲好吗?很多学生建议:直接请一些企业的hr来告诉我们企业需要、喜欢什么样的人才,或是请往届毕业生与我们面对面地分享求职经历,这样更具实效。
吉林省某部属高校就业中心负责人认为学生们的担忧不无道理:老师们自身没有相应的经历,对职业生涯规划很难有透彻的理解,自身不懂,再把自己没做过的事情让学生来尝试,是很危险的。
在多所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看来,让分管学生工作的学院副书记和辅导员成为兼职就业指导课教师,是因他们与专业课教师相比,跟学生接触的机会和时间更多。分管学生工作的院副书记每年都到外面去跑招聘单位,和企业接触较多,能直接把各类就业信息带给学生。
也有部分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担忧,有些辅导员三四年后就转岗了,“本来就不专业,费力培养逐渐专业化时,却又流失了。”
笔者在采访中,也发现个别学校就业指导课做得小有声色。东北师范大学的就业指导课堂经常是坐满学生。不是因为要点名,而是他们主动选修了该课程。该校大四新闻专业的陈昀说,他在大二下半学期和大三上半学期分别选修了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课上有很多最新的就业信息和案例,老师还介绍有很多就业信息的网站,比很多专业课有意思。”
四、就业指导课何去何从
“现在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全球职业规划师中国地区首席培训师钟谷兰说,主要表现在信念偏差,很多学生并不知道职业生涯规划究竟是什么,因此做了很多舍本逐末的事,比如,花过多时间在制作简历和面试着装上。而没有花力气研究受企业欢迎的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自己是否具备此能力,如何把已有能力表达出来,等等。
对于学生反映的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长春理工大学就业指导课兼职教师郭敏娜承认,课程中很多理论虽然正确,但是学生们听懂了之后却无法应用到实践中。同时她劝学生不要太急功近利,想通过几节就业指导课就确定自己毕业后要从事的工作,不太现实。课上讲授的内容主要是普及性的知识,只是帮助学生就业观形成。
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郑志宏分析,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教材和教师队伍不够专业化 ;二是高校与企业联系不够紧密,不清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三是就业指导课作为一种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或训练式的教学方式还未被广泛和熟练应用于课堂。
郑志宏说,就业指导课只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部分,属于普及和常识性教学。而就业问题是个性化的,每个学生的困惑各有不同,因此,课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板块尤为重要。
钟谷兰则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国内还是个新鲜事物,很多授课教师没有接受过培训,或是接受的培训不够专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好比学游泳,授课教师在有正确的理论支撑的前提下,还须结合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经历,这样讲出课来才能让学生信服。
对于全国高校就业指导课普遍存在的三四百人大班教学、授课内容难有针对性和缺少个性指导的问题,钟谷兰认为一种理想的做法是,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直接与专业课相结合,例如教物理的老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与学生分享他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求职的故事,这样会更有针对性。
【第2篇】教育资讯:2022年高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出炉
2022年是教育部要求各高校编制及发布毕业生就业年报的第三年。日前,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高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评价》排名显示,2022年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整体水平较前两年有所提高。这份排名是对教育部直属高校2022年度“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合规性的评价。
从指标合规得分率看,2022年整体合规率较2022年提升,在“就业质量”“用人单位评价”两项有关就业情况相关分析的薄弱环节上突破明显。但在整体合规率提升的趋势下,涉及教育教学反馈的3项指标合规率仍较低:招生的影响(37.2%)、对专业设置的影响(35.3%)、对人才培养的影响(50.7%),反映出各校年报普遍缺失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自2022年起,各高校逐步重视就业年报的编制及发布,但报告指出离真正合规仍有距离,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缺少对就业质量、就业趋势的分析,对教育教学的反馈。其中,对教育教学的反馈这一部分,很多学校只是一笔带过,既没有数据支撑,也缺乏具体阐述,叙述过于模板化。21世纪教育研究院建议,高校应该秉承严谨的态度,使用科学、系统的指标反映真实、全面的就业情况。
【第3篇】高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综合排名:华南理工排名第一
总排名高校名称总得分总排名高校名称总得分
1华南理工大学100.037上海交通大学63.8
2重庆大学89.7——平均得分63.3
3中国政法大学79.340陕西师范大学62.9
4西南大学78.44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62.1
5华中农业大学77.641中山大学62.1
6东北师范大学76.74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61.2
7中央美术学院75.944电子科技大学60.3
8大连理工大学75.044对外经济贸易大学60.3
8南开大学75.046东北大学59.5
8中南财经政法大学75.046华中师范大学59.5
11东华大学74.148中国矿业大学58.6
11湖南大学74.148中央音乐学院58.6
11武汉大学74.150华东理工大学57.8
14北京林业大学72.450南京大学57.8
14西安电子科技大学72.450中国药科大学57.8
14西南财经大学72.453中国传媒大学56.9
17北京语言大学71.653中国人民大学56.9
17江南大学71.655北京科技大学56.0
17武汉理工大学71.655中国海洋大学56.0
17西南交通大学71.657河海大学55.2
17中央财经大学71.657西安交通大学55.2
17中央戏剧学院71.659天津大学54.3
23北京化工大学70.760同济大学53.4
23南京农业大学70.760中国矿业大学(北京)53.4
25北京外国语大学69.062华中科技大学52.6
25东北林业大学69.062上海财经大学52.6
2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69.064清华大学51.7
28北京交通大学68.165复旦大学50.9
28兰州大学68.165上海外国语大学50.9
30山东大学66.467华北电力大学49.1
31长安大学65.568北京邮电大学48.3
31中国农业大学65.568东南大学48.3
【第4篇】5所部属师范高校就业报告
高校间就业差距大
在总体就业率(升学+就业)上,5所高校也有较大差距,的北师大(97.76%)比最低的华中师大(87.52%)高近10个百分点,东北师大以97.06%排第二,华东师大第三(92.36%),陕师大列第四位(90.04%)。值得一提的是,每所高校的数据截止期不尽相同,北师大截止日是2022年10月30日,陕师大截止日是2022年7月1日,华中师大则声明其数据是“一次性就业率”。
就业去向地区上,跟高校所处地域密切相关。北师大有65.89%毕业生在东部地区就业,华东师大多达64.7%的学生留沪,东北师大毕业生主要集中在东北就业(41.26%),华中师大主要集中在中南和华东地区,占四分之三以上,陕师大在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则高达 64.94%。
5所高校都用较大篇幅介绍毕业生创业情况,创业率普遍都不高。拿本科非师范生来说,华中师大比例为1.64%,东北师大为0.63%,北师大为0.35%;华东师大自主创业的人数则有 29 人,主体是研究生;陕师大没有透露创业具体人数和比例。
哲学类专业就业率最差?
师范院校哲学类专业就业一向被认为不乐观,从各高校报告来看,差异较大。华中师大只有研究生阶段有哲学专业,就业率56%,确实位列所有研究生学科中的倒数第一;但东北师大的研究生哲学专业,就业率却是100%,位列所有学科中的第一名(的一个100%);华东师大哲学的就业率则是倒数第二,倒数第一的位置被医学占了。
北师大只给出学院的排名,多达15个本科学院的就业率为100%,只有5个学院不到100%(心理学院97.17%),最低的是数学科学学院(95.43%);22个硕士研究生学院就业率为100%,心理学院也在其中,11个不到100%。陕师大没有列出学科或者学院就业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