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关于城市文化场馆建设考察报告
衡南县新县城云集在起步建设时,曾定位于绿色生态城市,绿色生态城市是基于园林城市、花园城市之上的更高品级的城市,要建设绿色生态城市,首先要打造园林城市,一个优秀的园林城市的评判标准包括景观建设、文化遗产管理开发、环保措施、公众参和、未来规划等五个方面,景观建设和文化场馆建设摆在最前端。欣闻长沙浏阳市文化场馆和湘西花垣县县城广场建设颇具特色,衡南县政协副主席王炜带领三位政协委员组成考察团前往观摩学习,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希望能对县政协撰写《关于在云集建设二馆一场的建议案》有所提示,对县委县政府决策新县城建设有所启发。
一,浏阳市场馆建设情况
浏阳市一方热土,革命老区,出过33位将军。人口138万,市区人口20万。传承先辈“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浏阳人企业改制和招商引资都走在全国最前端,财政收入8年前不到1个亿,而在去年达25亿,支柱产业为传统花炮、新起医药、机械制造和食品加工。xx年,旧城从东往西扩展,以高架桥飞虹凌空连接新旧二区,拉开城市骨架。浏阳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场馆建设,在新旧城区和乡镇共建设文化体育场馆近百座。
现有场馆:
文庙、谭嗣同纪念馆、谭嗣同故居,33位将军故居、文家市纪念馆,胡耀邦故居(投资3000万),欧阳于谦大剧院(投资8000万元)。花炮博物馆、浏阳博物馆。三大广场(财政广场、浏阳河广场、文体广场总投资2.3亿,占地1000亩)。浏阳体育中心(投资1.3亿)。
在建场馆:
时代体育广场(投资1.1亿),室内体育馆(投资3亿,含1万座位的足球场)。这两个场馆均位于旧城区浏阳体育运动中心旁边,共同构成浏阳体育新城市形象。
资金来源:
1,绝大部分政府投资:财政平均每年投资2个亿。
2,争取上级政府投资:胡耀邦故居3000万资金构成为长沙市1000万,浏阳市1500万,民间捐助500万。
3,部分调动民间资金:采取谁投资多谁控股的模式。浏阳博物馆便是收购民间博物馆,融拿民间资金建设而成。
管理方式:
1,融资回报方式活跃,给捐资20万的个人塑造3米铜像作纪念。
2,场馆经营方式创新。走改制之路,文家市纪念馆改制前年收入10万,改制后年收入103万。走人才之路,讲解员待遇比管理员高5个百分点。
3,创意各类文体活动。打机遇牌。xx年年,长沙举办全运会,浏阳抢抓机遇,建成浏阳体育运动中心,承接部分体育赛事。打名人牌。xx年在浏阳博物馆举行儒家文化讲学,请于丹教授讲学。打花炮特色牌,每年在浏阳广场举办花炮节,在浏阳博物馆举办花炮摄影作品展。打群众牌。在各大广场每月推出主题活动,今年国庆60周年大主题成为每个广场活动重心,市政府预算资金100万奖励参与表演的群众。
二,花垣县广场建设情况
花垣县位于我省西部,与贵州、重庆接壤,一脚踩三省,总人口28万,县城人口6万,其中77%是苗族。花垣县矿产资源丰富,有“东方锰都”和“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财政年收入8.7亿,荣获“全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百强县”、“湖南省文明县城”。花垣县是曾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乡土文学大师沈从文的梦中故园,他的小说《边城》就发生在花垣县边城镇,边城是湘西四大古镇之一,山川秀美、民风淳朴,陶冶和培育着代代文人,花垣县成为我省小说和散文写作的人才基地。
花垣县城属山城,四面环山,城中心地段有一条峡谷,将县城一分为二,生活在峡谷两端的市民来往出行交通不便,城市的发展也因此受阻。“一桥飞架南北,天险变通途”,xx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在此架设虹桥,在南面平地建设边城广场,北面山坡建设边城公园,北面山顶、花垣县城制高点建设边城图书馆,以人文景观把峡谷的自然山水连成一片,总用地400亩,总投资5000万元(由县财政投资),总名称为花垣边城公园的工程于xx年初拉开序幕。关于城市文化场馆建设考察报告
初建时的困难:
1,边城广场征地困难
广场用地恰值百姓的坟地,百姓不愿牵坟,顽固抵抗,上告到中央电视台,县委书记吴彦承一句“我可以下去,但工程不能下马!”以惊人的胆识和气魄顶住了压力,出动两名县委常委、抽出县城关镇镇长专门组成班子上门劝民,苦口婆心,千辛万苦,历经半年,终于做通了大多数群众思想工作,牵坟让地。
2,边城花园征地困难
边城花园位于峡谷北坡,面积广大,农民也不同意出让。政府采取和农民签订租赁30年或20年合同的办法解决用地难题,由农民自愿,以后续签。
建设形式:
1,场馆统一规划,独立发包,分别建设,先后落成使用。边城公园占地300亩,投资1000万元,栽植80多种苗木,建设游道8200米,凉亭3个,人工瀑布2处,人工水溪480米,仿生休息平台28处及众多小型景观,包给深圳园林公司建设,xx年年5月完成。边城广场占地15亩,投资1800万,建有音乐喷泉、浮雕文化墙、民族雕塑、夜景灯饰,于xx年春节前完工。边城图书馆占地9900平方米,为国家一级馆,7层宝塔式仿古裙楼建筑,总投入1400万元,集检索、借阅、阅览、网络查询、展览展示、会议与学术交流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图书馆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于xx年年11月建成。峡谷上架设三座桥梁,中间一座人行飞虹石拱桥,下游一座公路桥,均完工使用,上游一座铁索桥正在建设中。
2,县委政府带头,全民参与建设。边城花园内设有樱花园、梅园、四季果园、紫薇园、木兰园、竹海、桂花林、混交林等八大绿化景区。政府发动机关单位、居民社区组队排班轮流上山种树,下河开路、搬运材料。
三,花垣县边城古镇重建情况
县政府投资3000万
1000万用于路面重建,统一设计成青石块街面。
500万用于再造河流工程。原来的茶峒河经沙石淤结,几近干涸,挖河引水、植柳造亭台,还原拉拉渡。
1500万用于明清建筑复原和仿古建筑建设,县政府统一规划设计,政府出资一半,每家每户百姓自筹资金一半,政府统一施工修补仿古,建后仍归老百姓居住。在沿河一岸建设沈从文《边城》碑林廊阁,邀请全国百名书法名流分段以各种章法书写小说段落,刻为103块大理石碑,环砌为一篇小说。
感受:
当我们一行抵达花垣边城公园时,正值夕阳西下,边城广场的音乐喷泉开起来,水柱高高升腾,水雾像雨像风,四面洒落,成百上千的孩子穿行在水间嬉戏,苗家妈妈背着竹篓里的婴孩前来透气散步,广场四周是一溜广告商借机推广商品,有人在浮雕文化墙下留恋寻梦,大多数人翻过虹桥向峡谷的另一面探险冲浪,桂树荫下可以见到相互招呼的熟人,我们爬上高高的图书馆,俯瞰环视整个公园,人头攒动,人流如潮,人气兴旺,花垣县6万人口几乎倾巢出动,在这里消暑避热。整个边城花园成为这个县城的地域中心、文化中心和人民群众休闲娱乐交流中心。四周高楼林立,新颖别致,大有省城建筑风范,一打听,是新兴的楼盘房产。我们禁不住问过往百姓:你觉得前年县委县政府建这个广场到底好不好?回答是坚定的,充满无限的喜悦与豪情:当时我们不理解,现在我们受益,搭帮原来县委书记!
从浏阳市到花垣县,我们一直在感动,浏阳热土的恢弘豪放、花垣边城的旖旎风情,深深吸引着我们。使我们深刻领会到文化场馆建设对于城市发展的巨大作用,明白了城市场馆建设的必要性。城市建设科学家认为,建设一个绿色生态城市需要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时间,那么从零起步就要越早越好,现根据两市县经验,得出几点建议:
1,尽快起步,提前完成最终城市目标建设,福及子孙万代。
2,量身定做,打造本地人文历史品牌。云集有宋元窑址、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洛夫,天赐珍宝,良机不可失。
3,下定决心,气魄成就大业。衡南县能够从衡阳市搬迁到云集,表现了创造者的宏伟气魄,再造一个广场和几个场馆一样可以办到。
4,广开思路,灵活经营,创新管理,多种形式征地、融资。
5,发动群众。“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人人参与城市建设,从建设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收获幸福快乐的生活,这才是建设美好城市的意义所在。因此鼓励私人种树或修建私人花园,提出类似“以人为本、人人参和,全民共享”的绿化建设思路,开展“人人动手、绿化家园”的活动,以绵薄之力汇成汪洋大海,推动云集城市建设的步履。
6,严谨务实,科学发展。一座优秀园林城市评选标准不仅限于城市园林绿化,还是对一座城市社区、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目前状况和未来的综合评判,包括城市功能硬件设施建设,还包括社会、经济、文化和教育等软件诸多方面的内容,因此每一个单位、每一个项目都要进行严谨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关于城市文化场馆建设考察报告
【第2篇】城市文化场馆建设的考察报告
衡南县新县城云集在起步建设时,曾定位于绿色生态城市,绿色生态城市是基于园林城市、花园城市之上的更高品级的城市,要建设绿色生态城市,首先要打造园林城市,一个优秀的园林城市的评判标准包括景观建设、文化遗产管理开发、环保措施、公众参和、未来规划等五个方面,景观建设和文化场馆建设摆在最前端。欣闻长沙浏阳市文化场馆和湘西花垣县县城广场建设颇具特色,衡南县政协副主席王炜带领三位政协委员组成考察团前往观摩学习,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希望能对县政协撰写《关于在云集建设二馆一场的建议案》有所提示,对县委县政府决策新县城建设有所启发。
一,浏阳市场馆建设情况
浏阳市一方热土,革命老区,出过33位将军。人口138万,市区人口20万。传承先辈“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浏阳人企业改制和招商引资都走在全国最前端,财政收入8年前不到1个亿,而在去年达25亿,支柱产业为传统花炮、新起医药、机械制造和食品加工。xx年,旧城从东往西扩展,以高架桥飞虹凌空连接新旧二区,拉开城市骨架。浏阳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场馆建设,在新旧城区和乡镇共建设文化体育场馆近百座。
现有场馆:
文庙、谭嗣同纪念馆、谭嗣同故居,33位将军故居、文家市纪念馆,胡耀邦故居(投资3000万),欧阳于谦大剧院(投资8000万元)。花炮博物馆、浏阳博物馆。三大广场(财政广场、浏阳河广场、文体广场总投资2.3亿,占地1000亩)。浏阳体育中心(投资1.3亿)。
在建场馆:
时代体育广场(投资1.1亿),室内体育馆(投资3亿,含1万座位的足球场)。这两个场馆均位于旧城区浏阳体育运动中心旁边,共同构成浏阳体育新城市形象。
资金来源:
1,绝大部分政府投资:财政平均每年投资2个亿。
2,争取上级政府投资:胡耀邦故居3000万资金构成为长沙市1000万,浏阳市1500万,民间捐助500万。
3,部分调动民间资金:采取谁投资多谁控股的模式。浏阳博物馆便是收购民间博物馆,融拿民间资金建设而成。
管理方式:
1,融资回报方式活跃,给捐资20万的个人塑造3米铜像作纪念。
2,场馆经营方式创新。走改制之路,文家市纪念馆改制前年收入10万,改制后年收入103万。走人才之路,讲解员待遇比管理员高5个百分点。
3,创意各类文体活动。打机遇牌。xx年年,长沙举办全运会,浏阳抢抓机遇,建成浏阳体育运动中心,承接部分体育赛事。打名人牌。2022年在浏阳博物馆举行儒家文化讲学,请于丹教授讲学。打花炮特色牌,每年在浏阳广场举办花炮节,在浏阳博物馆举办花炮摄影作品展。打群众牌。在各大广场每月推出主题活动,今年国庆60周年大主题成为每个广场活动重心,市政府预算资金100万奖励参与表演的群众。
二,花垣县广场建设情况
花垣县位于我省西部,与贵州、重庆接壤,一脚踩三省,总人口28万,县城人口6万,其中77%是苗族。花垣县矿产资源丰富,有“东方锰都”和“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财政年收入8.7亿,荣获“全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百强县”、“湖南省文明县城”。花垣县是曾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乡土文学大师沈从文的梦中故园,他的小说《边城》就发生在花垣县边城镇,边城是湘西四大古镇之一,山川秀美、民风淳朴,陶冶和培育着代代文人,花垣县成为我省小说和散文写作的人才基地。
花垣县城属山城,四面环山,城中心地段有一条峡谷,将县城一分为二,生活在峡谷两端的市民来往出行交通不便,城市的发展也因此受阻。“一桥飞架南北,天险变通途”,xx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在此架设虹桥,在南面平地建设边城广场,北面山坡建设边城公园,北面山顶、花垣县城制高点建设边城图书馆,以人文景观把峡谷的自然山水连成一片,总用地400亩,总投资5000万元(由县财政投资),总名称为花垣边城公园的工程于xx年初拉开序幕。
初建时的困难:
1,边城广场征地困难
广场用地恰值百姓的坟地,百姓不愿牵坟,顽固抵抗,上告到中央电视台,县委书记吴彦承一句“我可以下去,但工程不能下马!”以惊人的胆识和气魄顶住了压力,出动两名县委常委、抽出县城关镇镇长专门组成班子上门劝民,苦口婆心,千辛万苦,历经半年,终于做通了大多数群众思想工作,牵坟让地。
2,边城花园征地困难
边城花园位于峡谷北坡,面积广大,农民也不同意出让。政府采取和农民签订租赁30年或20年合同的办法解决用地难题,由农民自愿,以后续签。
建设形式:
1,场馆统一规划,独立发包,分别建设,先后落成使用。边城公园占地300亩,投资1000万元,栽植80多种苗木,建设游道8200米,凉亭3个,人工瀑布2处,人工水溪480米,仿生休息平台28处及众多小型景观,包给深圳园林公司建设,xx年年5月完成。边城广场占地15亩,投资1800万,建有音乐喷泉、浮雕文化墙、民族雕塑、夜景灯饰,于xx年春节前完工。边城图书馆占地9900平方米,为国家一级馆,7层宝塔式仿古裙楼建筑,总投入1400万元,集检索、借阅、阅览、网络查询、展览展示、会议与学术交流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图书馆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于xx年年11月建成。峡谷上架设三座桥梁,中间一座人行飞虹石拱桥,下游一座公路桥,均完工使用,上游一座铁索桥正在建设中。
2,县委政府带头,全民参与建设。边城花园内设有樱花园、梅园、四季果园、紫薇园、木兰园、竹海、桂花林、混交林等八大绿化景区。政府发动机关单位、居民社区组队排班轮流上山种树,下河开路、搬运材料。
三,花垣县边城古镇重建情况
县政府投资3000万
1000万用于路面重建,统一设计成青石块街面。
500万用于再造河流工程。原来的茶峒河经沙石淤结,几近干涸,挖河引水、植柳造亭台,还原拉拉渡。
1500万用于明清建筑复原和仿古建筑建设,县政府统一规划设计,政府出资一半,每家每户百姓自筹资金一半,政府统一施工修补仿古,建后仍归老百姓居住。在沿河一岸建设沈从文《边城》碑林廊阁,邀请全国百名书法名流分段以各种章法书写小说段落,刻为103块大理石碑,环砌为小说。
感受:
当我们一行抵达花垣边城公园时,正值夕阳西下,边城广场的音乐喷泉开起来,水柱高高升腾,水雾像雨像风,四面洒落,成百上千的孩子穿行在水间嬉戏,苗家妈妈背着竹篓里的婴孩前来透气散步,广场四周是一溜广告商借机推广商品,有人在浮雕文化墙下留恋寻梦,大多数人翻过虹桥向峡谷的另一面探险冲浪,桂树荫下可以见到相互招呼的熟人,我们爬上高高的图书馆,俯瞰环视整个公园,人头攒动,人流如潮,人气兴旺,花垣县6万人口几乎倾巢出动,在这里消暑避热。整个边城花园成为这个县城的地域中心、文化中心和人民群众休闲娱乐交流中心。四周高楼林立,新颖别致,大有省城建筑风范,一打听,是新兴的楼盘房产。我们禁不住问过往百姓:你觉得前年县委县政府建这个广场到底好不好?回答是坚定的,充满无限的喜悦与豪情:当时我们不理解,现在我们受益,搭帮原来县委书记!
从浏阳市到花垣县,我们一直在感动,浏阳热土的恢弘豪放、花垣边城的旖旎风情,深深吸引着我们。使我们深刻领会到文化场馆建设对于城市发展的巨大作用,明白了城市场馆建设的必要性。城市建设科学家认为,建设一个绿色生态城市需要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时间,那么从零起步就要越早越好,现根据两市县经验,得出几点建议:
1,尽快起步,提前完成最终城市目标建设,福及子孙万代。
2,量身定做,打造本地人文历史品牌。云集有宋元窑址、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洛夫,天赐珍宝,良机不可失。
3,下定决心,气魄成就大业。衡南县能够从衡阳市搬迁到云集,表现了创造者的宏伟气魄,再造一个广场和几个场馆一样可以办到。
4,广开思路,灵活经营,创新管理,多种形式征地、融资。
5,发动群众。“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人人参与城市建设,从建设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收获幸福快乐的生活,这才是建设美好城市的意义所在。因此鼓励私人种树或修建私人花园,提出类似“以人为本、人人参和,全民共享”的绿化建设思路,开展“人人动手、绿化家园”的活动,以绵薄之力汇成汪洋大海,推动云集城市建设的步履。
6,严谨务实,科学发展。一座优秀园林城市评选标准不仅限于城市园林绿化,还是对一座城市社区、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目前状况和未来的综合评判,包括城市功能硬件设施建设,还包括社会、经济、文化和教育等软件诸多方面的内容,因此每一个单位、每一个项目都要进行严谨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和建设。
以上资料及观点仅供参考,敬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第3篇】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一、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随着加快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我市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逐年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文化产业初具规模
2、产业结构逐步改善
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三个层次看,我市文化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分量明显突出。据2022年普查,合肥市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增加值之比为60.5:9.0:30.5,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业占绝对主导地位(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各行业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30.99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近七成,为69.5%,比上年增长26%;提供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相关文化服务业(文化产业的相关层)增长明显较快,各行业实现增加值13.64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0.5%,比上年增长38%。合肥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中了一批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的核心层文化产业,在全省文化产业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提高,引领优势明显。
3、文化企业实力增强
4、文化事业持续发展
5、体制改革不断推进
近年来,我市文化体制改革相继推出一系列举措:一是成立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进一步理顺了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实现了政企、政事分开,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得到切实转变;二是完成了宣传文化系统5家经营性事业单位的事转企改革和四家电影放映单位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启动了文博图等公益性事业单位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专业艺术院团目前正按照出人、出戏、出效益的思路积极推进改革。这些举措进一步激发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形成了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快速崛起的良好局面。
二、我市文化产业发
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机构有待加强和理顺
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涉及多个行业和部门。目前我市尚未成立专门的、统抓统管的文化产业管理机构,致使一些政策和项目的落实乏力推进。从政府管理部门来说,2002年市政府机构改革,经有关部门批准,市文化局作为全市文化块面的管理机关,单独设立了文化产业处,指导、协调全市文化产业工作,有独立的人员编制和财政经费,2022年文化和广电合并后,取消了独立的文化产业处及相应的编制和财政经费,相关工作纳入局科技处(文化产业处),在处室工作职能中,百分之九十是原广电局科技处工作职责,涉及到文化产业的职能大大削弱,和现在各级领导对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及市场的迅猛发展势头极不相称。
2、文化产业总量和比重偏低
3、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不均衡
4、文化产业和产品存在特色危机
合肥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科教人才资源丰富,三国名城、包公故里、科教基地、滨湖新城已成为合肥名片。同时,作为省会城市,合肥还有着融汇安徽各地文化的优势地位。但是,合肥的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整理挖掘和开发利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业态尚未形成。现有的文化产品多处于粗放型经营,缺乏文化产品的宣传推广和后续的配套经营。大多数文化产品缺乏创意和创新,缺少能够体现合肥地域特色和人文风情的文化精品。
5、配套扶持政策有待完善
6、文化产业精英人才缺乏
一是缺乏文化创意人才。文化创意人才是文化产业最核心的生产要素,是夺取文化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决胜因素。文化产业需要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尤其需要既通晓文化产业内容、又具有自主创作能力的本土人才,既懂产品研发又懂艺术创作的实用专业人才,以及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高层次文化领军人才,而现有的人才储备远远不够;二是缺乏文化经营人才。文化经营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军人物,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和质量。我市的文化经营人才屈指可数。
三、发展我市文化产业的建议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这为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可以说,没有文化的发展繁荣,就难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因此,针对存在的问题,就进一步促进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确立文化产业的支柱地位
2、设立专门机构,推动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的发展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现有的工作机构已经适应不了产业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协调不了各种关系,必须建立健全新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议成立合肥市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或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宣传、文广、财政、规划、国土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可参照芜湖的经验,定期召开协调会和企业家座谈会,协调重点项目的推进落实,听取意见,改善投资及政策环境。在政府职能部门设立文化产业办公室,具有独立的人员编制和财政专项经费,具体实施和落实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行使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日常协调推进和统一调控、监管职能。
3、修订完善规划,扎实有力推进
我市的文化产业规划目前还停留在行业规划和部门规划层面,缺乏权威性、持久性和可操作性,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建议在十二五规划制定中,将文化产业真正放到支柱产业的战略地位,作为全市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总体规划,统筹考虑、合理布局,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层次。同时,强化规划的贯彻力度,由市委、市政府来推动落实,用规委会、土委会的工作力度来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4、培育龙头骨干,做大做强文化企业
文化产业要成为支柱产业,既要有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又要有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建议政府对我市各类文化企业有重点、有阶段、有针对的扶持。一是对特色鲜明、实力较强、成长性较好的文化企业如樱艺缘动漫、综艺、音谷(与中科院声学所合作)等科技含量高,有较长产业链,能够形成企业集群的好项目,通过出台土地、税收、规划、金融等相关优惠政策,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将其打造为上市公司,按现代企业制度及股份制方式运作,形成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文化企业;二是对一些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体制不顺、竞争乏力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行必要的经营体制改革。例如三个专业演出团体,如果还在国字号概念上兜圈是走不出困境的,必须转变思想和机制,通过产权交易、共同投资、公司化运作等形式,挂大靠强,实施重组,实现新生,及至做活做强。
5、实施大项目战略,发挥项目带动作用
强化项目带动,发挥大项目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一是借助外力,积极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特别要吸引具有雄厚资金、经营策略和营销人才优势的外来文化投资企业落户合肥,有重点地打造象芜湖方特这样的产业航空母舰;二是确定重大项目,实施定向招商。结合老城区改造,将桐城路打造成文化戏曲休闲一条街;将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的类似于合钢这样的老企业,其所闲置的部分厂房,可以作为合肥早期工业文明遗址保留下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文化产业开发,改造成为具有文化、艺术特色的创意产业集聚区,等等。可采取政府先投入,做大做强后,再退出方式,如无锡尚德公司那样,政府投入的资金可以逐步退出。这部分资金可以循环使用,支持新的企业发展。通过大项目的实施,既能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也能带动周边传统餐饮业、商业、旅游业的繁荣,形成文化搭台,多方唱戏,各方共赢局面。我市应抓住2022年举办全国体育大会的契机,有力带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6、设立专项基金,成立文化产业投资公司
设立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使其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参与骨干文化企业的组建和发展。尽快组建文化产业投资公司,像城建投资公司那样对基金进行管理和运作。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可多渠道筹措,一是帮助骨干企业尽快上市融资;二是大项目、大工程可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融资;三是可以广泛动员社会资本投资于文化产业;四是可以通过财政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项目补贴、贷款贴息、奖励、融资担保等方式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同时,加大对文化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引导各类风险投资机构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成立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公司、小额贷款担保公司以及风险担保公司,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采取政府引导、资本运作、扶优扶强的模式,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投资结构,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
7、建立和完善扶持政策体系
目前我市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还不完善,没有出台专门的、具体的文化产业政策。而外地许多城市已走在我市的前面,例如,芜湖市从2022年起,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动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对动漫产业的奖励。建议市政府吸纳各地经验并结合我市实际,尽快研究制定较为系统、操作性强、细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例如比照高新企业进行税费减免;享受比工业用地更优惠的土地使用政策;在信贷融资、资产处置方面按股份制和上市公司进行资本运作;在人才问题上构建合理的引进、培养、使用和奖励机制;建立我市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在知识产权保护和文化产品审批权限等方面参照先发地区做法等。
调研组认为,合肥的文化产业发展已进入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的机遇期,我市应像抓工业立市那样抓文化产业,像合肥大建设那样,狠抓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一定会有力助推我市经济发展,也必将有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第4篇】2022年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市政协“发展现代服务业”第四调研组在倪建华副主席带领下,于今年五、六月份就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采取听取情况通报、召开座谈会、实地察看本地文化企业及赴芜湖市学习考察等多种形式,初步了解了我市文化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随着加快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我市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逐年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文化产业初具规模
我市现拥有安美文化艺术中心、合肥国家动漫产业基地等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2个,省级文化产业基地4个,1个市级文化娱乐试点街区,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产业分布行业广泛,新闻传媒、出版物流、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和体育产业等初具规模,多种所有制文化产业竞相发展。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显著增强,据统计,XX年我市文化产业拥有固定资产92.5亿元,比上年净增10.15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2%,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省、全国1.9个和1.7个百分点,分别高于郑州、南京0.1个和0.9个百分点,增速达29%,快于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11.5个百分点,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7%。XX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55.23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4.34%。
2、产业结构逐步改善
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三个层次看,我市文化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分量明显突出。据XX年普查,合肥市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增加值之比为60.5:9.0:30.5,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业占绝对主导地位(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各行业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30.99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近七成,为69.5%,比上年增长26%;提供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相关文化服务”业(文化产业的相关层)增长明显较快,各行业实现增加值13.64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0.5%,比上年增长38%。合肥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中了一批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的核心层文化产业,在全省文化产业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提高,引领优势明显。
3、文化企业实力增强
国有文化企业发展迅速,广电系统近3年来经营创收平均增幅达15%以上,XX年经营创收总额达2亿元,比XX年净增4000万元,增幅达25%,在安徽省地市广电行业中稳居第一;文化系统截至XX年底,国有资产达3亿元;合肥晚报XX年经营总收入1.47亿元,广告收入9900万元,发行收入3440万元,总资产已达2.2亿元。
民营文化企业充满活力,新的文化业态不断出现,涌现出“琴港演艺”、“璀璨明珠”、“阿里巴巴”、“安美文博”、“杏花印务”、“中设会展”、“儒林书业”等一批龙头文化企业。截至XX年12月,我市网吧、音像、歌舞娱乐等社会文化经营户近3000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印刷、打字复印、出版物批零等经营户1100多家,从业人员2.2万余人,年产值38.8亿元;各类体育经营场所700多家,从业人员5000多人,固定资产投入8.5亿元。
4、文化事业持续发展
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社区和乡镇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布局初步完善。一批文化体育场馆和重点文化设施兴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XX年~XX年,合肥市市级财政投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超30亿元。文艺创作精品迭出,一批作品在全国、全省获奖。文化活动惠泽民众,形成了“广玉兰”艺术节、文化新春庙会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成功举办了第16届世界美术大会、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选活动、“两博会”、“文博会”等文化会展、文化活动。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规模逐步扩大,获得了XX年全国体育大会举办权。
5、体制改革不断推进
近年来,我市文化体制改革相继推出一系列举措:一是成立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进一步理顺了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实现了政企、政事分开,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得到切实转变;二是完成了宣传文化系统5家经营性事业单位的“事转企”改革和四家电影放映单位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启动了文博图等公益性事业单位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专业艺术院团目前正按照“出人、出戏、出效益”的思路积极推进改革。这些举措进一步激发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形成了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快速崛起的良好局面。
二、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还处于起步、探索、培育阶段,相对于《合肥文化产业发展规划(XX—2015)》中提出的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8%以上的目标,相对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任重道远,一些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
1、管理机构有待加强和理顺
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涉及多个行业和部门。目前我市尚未成立专门的、统抓统管的文化产业管理机构,致使一些政策和项目的落实乏力推进。从政府管理部门来说,XX年市政府机构改革,经有关部门批准,市文化局作为全市文化块面的管理机关,单独设立了文化产业处,指导、协调全市文化产业工作,有独立的人员编制和财政经费,XX年文化和广电合并后,取消了独立的文化产业处及相应的编制和财政经费,相关工作纳入局科技处(文化产业处),在处室工作职能中,百分之九十是原广电局科技处工作职责,涉及到文化产业的职能大大削弱,和现在各级领导对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及市场的迅猛发展势头极不相称。
2、文化产业总量和比重偏低
我市文化产业虽然门类较齐全,但主体“小、弱、散”,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比较薄弱。与长沙和昆明两城市相比,XX年长沙、昆明文化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171.56亿元和84.4亿元,占gdp的比重分别是9.5%和6.1%。而我市实现增加值为44.63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2%,明显低于长沙和昆明。因此,不论是从产业规模还是从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来看,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尚显滞后。
3、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不均衡
虽然我市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迅猛,但是总体实力弱小。以公有资本为主体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艺术等传统文化服务业增加值(核心层)占据了大半壁江山,而在已经处于一般竞争性和完全竞争性、国家已经向非公有资本完全放开的文化创意、网络游戏、广告会展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以及文化旅游、文化休闲娱乐、文化经纪等高成长性新兴文化服务业(外围层)方面,我市与文化产业发达城市长沙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从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增加值的比例看,XX年我市为60.5:9.0:30.5,长沙为35.6:39.1:25.3,全国平均为42:18:40,合肥的三层次结构与长沙乃至全国有明显的差异。相比之下,以新兴文化服务业为代表的外围层,占有比重低于长沙30.1个百分点,增加值比长沙少63.04亿元,我市新兴文化产业仍处于弱小的产业发展阶段,透视出我市文化产业结构不均衡,新兴产业发展空间亟待开拓。
4、文化产业和产品存在特色危机
合肥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科教人才资源丰富,三国名城、包公故里、科教基地、滨湖新城已成为“合肥名片”。同时,作为省会城市,合肥还有着融汇安徽各地文化的优势地位。但是,合肥的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整理挖掘和开发利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业态尚未形成。现有的文化产品多处于粗放型经营,缺乏文化产品的宣传推广和后续的配套经营。大多数文化产品缺乏创意和创新,缺少能够体现合肥地域特色和人文风情的文化精品。
5、配套扶持政策有待完善
近年来,政府支持和鼓励文化产业的决策受到文化企业的普遍认同和欢迎,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如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合发〔XX〕22号)、市政府《关于印发合肥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试行)的通知》(合政〔XX〕89号),特别是《合肥文化产业发展规划(XX—2015)》等,对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未出台具体的、专门的文化产业发展配套政策;文化产业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没有建立,许多统计数字都是XX年的普查数据;政府扶持、政策倾斜、税收及土地优惠的力度还远远不够;文化市场、行业规范和投融资等体系还不健全;在为文化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信息咨询、市场拓展、人才培训等方面还没形成完整、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平台,特别是民营文化企业的待遇尚待提高。
6、文化产业精英人才缺乏
一是缺乏文化创意人才。文化创意人才是文化产业最核心的生产要素,是夺取文化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决胜因素。文化产业需要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尤其需要既通晓文化产业内容、又具有自主创作能力的本土人才,既懂产品研发又懂艺术创作的实用专业人才,以及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高层次文化领军人才,而现有的人才储备远远不够;二是缺乏文化经营人才。文化经营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军人物,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和质量。我市的文化经营人才屈指可数。
三、发展我市文化产业的建议
党的xx大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这为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可以说,没有文化的发展繁荣,就难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因此,针对存在的问题,就进一步促进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确立文化产业的支柱地位
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表明: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即进入到文化消费的快速启动阶段;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即进入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阶段。XX年,合肥人均gdp达到3853美元;XX年,合肥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这预示着合肥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阶段已经到来,文化产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战略期。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用大的气魄,把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性、战略性产业加以推动,确立文化产业在全市的支柱产业地位,力争到XX年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增加值占全市gdp8%以上的支柱产业,成为经济结构优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2、设立专门机构,推动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的发展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现有的工作机构已经适应不了产业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协调不了各种关系,必须建立健全新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议成立合肥市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或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宣传、文广、财政、规划、国土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可参照芜湖的经验,定期召开协调会和企业家座谈会,协调重点项目的推进落实,听取意见,改善投资及政策环境。在政府职能部门设立文化产业办公室,具有独立的人员编制和财政专项经费,具体实施和落实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行使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日常协调推进和统一调控、监管职能。
3、修订完善规划,扎实有力推进
我市的文化产业规划目前还停留在行业规划和部门规划层面,缺乏权威性、持久性和可操作性,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建议在十二五规划制定中,将文化产业真正放到支柱产业的战略地位,作为全市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总体规划,统筹考虑、合理布局,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层次。同时,强化规划的贯彻力度,由市委、市政府来推动落实,用规委会、土委会的工作力度来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4、培育龙头骨干,做大做强文化企业
文化产业要成为支柱产业,既要有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又要有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建议政府对我市各类文化企业有重点、有阶段、有针对的扶持。一是对特色鲜明、实力较强、成长性较好的文化企业如“樱艺缘”动漫、综艺、“音谷”(与中科院声学所合作)等科技含量高,有较长产业链,能够形成企业集群的好项目,通过出台土地、税收、规划、金融等相关优惠政策,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将其打造为上市公司,按现代企业制度及股份制方式运作,形成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文化企业;二是对一些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体制不顺、竞争乏力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行必要的经营体制改革。例如三个专业演出团体,如果还在“国字”号概念上兜圈是走不出困境的,必须转变思想和机制,通过产权交易、共同投资、公司化运作等形式,挂大靠强,实施重组,实现新生,及至做活做强。
5、实施大项目战略,发挥项目带动作用
强化项目带动,发挥大项目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一是借助外力,积极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特别要吸引具有雄厚资金、经营策略和营销人才优势的外来文化投资企业落户合肥,有重点地打造象芜湖方特这样的产业航空母舰;二是确定重大项目,实施定向招商。结合老城区改造,将桐城路打造成文化戏曲休闲一条街;将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的类似于“合钢”这样的老企业,其所闲置的部分厂房,可以作为合肥早期工业文明遗址保留下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文化产业开发,改造成为具有文化、艺术特色的创意产业集聚区,等等。可采取政府先投入,做大做强后,再退出方式,如无锡尚德公司那样,政府投入的资金可以逐步退出。这部分资金可以循环使用,支持新的企业发展。通过大项目的实施,既能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也能带动周边传统餐饮业、商业、旅游业的繁荣,形成文化搭台,多方唱戏,各方共赢局面。我市应抓住XX年举办全国体育大会的契机,有力带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6、设立专项基金,成立文化产业投资公司
设立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使其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参与骨干文化企业的组建和发展。尽快组建文化产业投资公司,像城建投资公司那样对基金进行管理和运作。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可多渠道筹措,一是帮助骨干企业尽快上市融资;二是大项目、大工程可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融资;三是可以广泛动员社会资本投资于文化产业;四是可以通过财政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项目补贴、贷款贴息、奖励、融资担保等方式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同时,加大对文化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引导各类风险投资机构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成立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公司、小额贷款担保公司以及风险担保公司,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采取政府引导、资本运作、扶优扶强的模式,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投资结构,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
7、建立和完善扶持政策体系
目前我市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还不完善,没有出台专门的、具体的文化产业政策。而外地许多城市已走在我市的前面,例如,芜湖市从XX年起,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动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对动漫产业的奖励。建议市政府吸纳各地经验并结合我市实际,尽快研究制定较为系统、操作性强、细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例如比照高新企业进行税费减免;享受比工业用地更优惠的土地使用政策;在信贷融资、资产处置方面按股份制和上市公司进行资本运作;在人才问题上构建合理的引进、培养、使用和奖励机制;建立我市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在知识产权保护和文化产品审批权限等方面参照先发地区做法等。
调研组认为,合肥的文化产业发展已进入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的机遇期,我市应像抓工业立市那样抓文化产业,像合肥大建设那样,狠抓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一定会有力助推我市经济发展,也必将有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第5篇】关于城市文化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促进我市文化事业发展,加快建设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和辽北现代化小都市步伐。在文化局领导的陪同下,对我市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听取了文化局领导的情况汇报,深入文化基层单位进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文化建设基本情况
随着开原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级领导对文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升,文化的职能和作用越来越大,文化在社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了实现辽北现代化小都市文化繁荣建设目标,广大基层文化工作者为此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全市基层文化建设呈现出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态势。
1、以争创先进为动力,推动文化建设
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积极争取省、市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并且主动协调乡镇党委、政府,卓有成效地开展省级乡镇文化中心、文化先进村创建工作,到目前,已建成省级文化中心2个,省级文化先进乡镇3个,省级文化先进村5个。此项工作成绩显著,排在铁岭市前列。在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工作实践中,全市掀起了城乡共建,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热潮。通过开展城乡共建活动,基层的文化设施、设备明显改善;为广大群众休闲、娱乐、健身、开展文化活动等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农村文化工作上了一个台阶。
2、全市文化活动走向市场,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工作逐渐向社会化、市场化迈进。我市举办的一些大型演出活动均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全部实现商务动作,为我市文化活动提供了资金保证。全市民营文艺演出团体及音像、书刊、娱乐场所、电子游戏、网吧等个体文化经营户有了新的发展。各乡镇通过互相沟通,加大了改革力度,大胆创新,探索出一条把乡镇文化事业推向文化产业运作的新路子,并已取得较好效果。例如庆云镇文化中心通过产业化经营,年创收2.5万元,不仅解决了文化活动资金问题,减轻了乡镇政府的经费负担,而且促进了全镇文化活动的全面开展。走出了一条以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为解决全市农村文化站活动经费不足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经验。
3、以精品创作为重点,大力加强群众性文化活动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调查中看到我市文化建设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1、基层文化建设仍有不到位之处。一是发展不平衡,市区内与广大农村的文化设施建设差距在拉大,农村中东部地区与西部差距也在拉大。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5个省级文化先进村都集中在西部,东部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呈逐年下滑趋势。二是资金匮乏,农村文化场所被挤占、卖掉的现象十分普遍,文化站站长几乎全是兼职,农村文化阵地破坏严重,市内的情况也比较严重。培养人才工作也因资金、场地限制难以开展,目前开原的文艺人才已出现青黄不接、难以为继的局面,这与铁岭建设文化名城,开原建设小都市的要求很难适应。
2、基础设施仍有不健全之处。全国文化先进县对硬件设施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具备五个以上大型封闭文化娱乐场所,而我市却没有相应配套设施。此外,还有一些文化站舍因年久失修,破烂不堪,已不能使用。文化设备短缺,陈旧落后,文化馆、站、室均缺少用于工作和开展活动的必要设备。有些乡、村图书室,至今还在书架上摆放着相当数量的80年代的中小学辅导教材及不符合当前形势的政治性图书和没有利用价值的图书,以充当图书册数。
3、文化市场监管仍有不到位之处。从目前调查的情况和群众反映的情况来看,对文化市场监督管理不到位是当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一是网吧吸纳未成年人进入和超时营业两个问题虽然经过多次集中专项整治,但仍然存在并且比较突出。在每天中午休息,晚上放学的高峰期内,全市70家网吧几乎个个爆满,每天上网的中小学生不少于1000人次。未成年人养活网吧已经成为业内心照不宣、家长反映强烈的社会热点问题。二是市内销售的音像制品、书籍盗版严重,有的产品盗版率高达50%以上。这也是全国普遍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三是歌厅、茶社噪音扰民问题比较突出。目前市内投入资金装备了隔音板的歌厅、茶社不多,大部分都存在噪音超标问题,受到噪音影响的群众意见很大。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1、个别乡镇政府对基层文化建设重视不够;仍然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检查时要,不检查时不要的现象。定期研究、部署、检查基层文化工作不够,帮助文化部门解决实际问题少,影响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2、由于经济欠发达,市乡两级财政对文化投入的资金总量偏少,比例偏低,未能达到国家关于各级财政对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的规定。必要的文化活动经费及人员开支难以保证。困扰、制约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3、陈规陋习改变难。有相当一部分群众穷不思变,富不思文,思想守旧落后,对文化和科技不求学、不求用,仍然是走东家串西家,个别地方仍存在搞封建迷信或以打麻将为主要的娱乐形式。这种陈规陋习一时还难以转变,这给基层文化建设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因素。
三、对加强我市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加强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市党委、政府的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任务。为进一步加强全市的文化建设,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文化工作的发展方向,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对文化事业的认识。党委、政府要站在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继续提高对我市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必须加大领导力度,把我市文化建设纳入党委、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当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我市文化建设不断上质量、上水平。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前提下,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允许和鼓励民营企业和个人兴建、管理、经营文化设施。国家与集体、个人相结合、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发展的格局、实行目标与实效相结合,不断提升我市文化建设水平。
2、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党委、政府要加大对基层文化事业的投入,按照国家规定的各级财政对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的要求,在财政支出中确定对文化投入的具体比例,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建立以奖代拨的投资机制。鼓励创建文化先进县、先进乡镇、先进村、先进社区及建设乡镇文化中心、标准文化广场,保证有影响的重大文化活动的经费投入,保证文化馆、图书馆等公益文化单位的日常工作经费,保证专职文化工作干部开支,保证文化干部培训经费,加快我市文化设施建设步伐。
3、加强文化市场的监管。加强对网吧监管,争取上级文化部门支持,尽快落实终端统一控制接线时间,安装过滤软件等技术性措施,解决超时营业和黄色网页问题。加大巡查、抽检、处罚力度,严肃查处吸纳未成年人进入网吧违规经营行为。积极与工商、公安、电信、消防等部门沟通,加大联合整治力度,推进综合执法。
4、大力发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部署,组织开展好各类群众性大型文化活动。深入研究活动方式,不断创新,大力推行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广场文化活动等。继续打好赵本山艺术品牌,依托艺术团等团体,引进和培养高素质文艺人才,活跃城乡文化市场,创作文艺精品,创出有开原特色的文艺品牌。
【第6篇】城市文化社会实习调查报告范文
一个城市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以一定的文化氛围为背景的,城市的建设更离不开文化,文化可以说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灵魂。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的旅游文化日益成为一条亮丽的风景线。旅游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对城市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针对我们所在的深圳市的城市文化的情况进行了一次社会实习调查,对深圳的城市文化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
本次社会实习我们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始大家积极主动的编辑问卷调查的问题,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然后去深圳的园博园主题公园进行问卷调查,这次的问卷调查大家几乎都是第一次做,所以开始的时候真的有些紧张,而且还有好多的顾虑。后来我们分成了几组 ,两个人一起做,这样就好多了。我们大家在雨中向前来参观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最让我们高兴和欣慰的是,虽然天正在下雨,可是还是有很多的游客愿意停下来为我们完成调查问卷。最后我们整理,分析,总结问卷调查,发现了许多以前知道的,还有许多不为我们大家知道的有关城市文化的问题。
我们的问卷主要侧重的是两种人群:外来的游客和深圳本地的居民。这两种人群对于我们的问卷的回答有所不同。外来的游客之所以来深圳,主要是因为他人的介绍还有媒体的宣传,对于他们本身对深圳的城市文化知之甚少,尽管是这样,但是当问起他们对于深圳的第一感觉和来过之后的感受时,大部分的人都会说很喜欢这里,城市的环境很好,人很热情,最重要的一点是经济发达。而深圳本地的居民由于生活在这里,对于这个城市已经很熟悉了,对于它的一些环境,政策,城市的发展的看法都有他们的见解和想法,而提出自己想法的人,大多数都是一些知识阶层的人群。与此相比,老年人和民工则没有太多的主张。我们经过整理和分析可以总结出深圳城市文化的特色:
1.特区城市,建市较晚,城市的发展环境比较优越:
2. 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很好,外来人口多,城市的发展多元化;
3. 城市的发展理念创新,紧跟世界潮流;
4. 人才聚集,科技创新;
5. 城市的旅游发展的很不错,各类景点很多;
但是,事情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们对于深圳的看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也有一些人还提出了一些不满意的地方,希望有所改善。如:
1. 城市部分交通有待改善;
2. 有的文化景点的商业性太强,有点使文化太商业化的感觉;
3. 希望政府和企业能有机的配合,不要只靠其一;
4. 合理的调整景点的收费标准,以适应更多的人群。
通过对深圳的城市文化发展的分析,我们都感触很深,明白了深圳之所以可以如此发展的原因所在,明白了这个城市文化的魅力所在。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几乎所有的城市的发展都是大同小异的。我们可以总结出城市文化的发展的因素:
第一:城市的环境的优劣,地理位置的因素;
第二:城市的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
第三: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们素质的高低比例;
第四:城市的旅游文化的发展情况;
第五:政府的主导,企业的支持,独特的发展理念等等。
纵观世界城市文化的发展,我们也不难找到以上几点,城市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动力,而文化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源泉。
因此,我们更应该发展城市文化,不能只强调一方面,否则会产生畸形发展的城市,要让其与经济的发展实现双飞。
经过这次社会实习调查,让我懂得了什么才是一个完整的城市,什么才是一个健康的城市,也使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了一个城市的环境和旅游资源对一个城市的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我们都知道,一个好的环境能够让人心旷神怡,同样,一个有着特色城市文化的城市也会让人豁然开朗。如何更加有效的发展城市文化,建设城市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创新,需要我们一代一代人不屑的努力。总结城市文化发展的状况,分析城市文化发展特点,对于我们如何建设城市和发展经济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7篇】城市文化社会实习报告范文调查报告范文
一个城市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以一定的文化氛围为背景的,城市的建设更离不开文化,文化可以说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灵魂。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的旅游文化日益成为一条亮丽的风景线。旅游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对城市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针对我们所在的深圳市的城市文化的情况进行了一次社会实习调查,对深圳的城市文化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
本次社会实习我们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始大家积极主动的编辑问卷调查的问题,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然后去深圳的园博园主题公园进行问卷调查,这次的问卷调查大家几乎都是第一次做,所以开始的时候真的有些紧张,而且还有好多的顾虑。后来我们分成了几组 ,两个人一起做,这样就好多了。我们大家在雨中向前来参观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最让我们高兴和欣慰的是,虽然天正在下雨,可是还是有很多的游客愿意停下来为我们完成调查问卷。最后我们整理,分析,总结问卷调查,发现了许多以前知道的,还有许多不为我们大家知道的有关城市文化的问题。
我们的问卷主要侧重的是两种人群:外来的游客和深圳本地的居民。这两种人群对于我们的问卷的回答有所不同。外来的游客之所以来深圳,主要是因为他人的介绍还有媒体的宣传,对于他们本身对深圳的城市文化知之甚少,尽管是这样,但是当问起他们对于深圳的第一感觉和来过之后的感受时,大部分的人都会说很喜欢这里,城市的环境很好,人很热情,最重要的一点是经济发达。而深圳本地的居民由于生活在这里,对于这个城市已经很熟悉了,对于它的一些环境,政策,城市的发展的看法都有他们的见解和想法,而提出自己想法的人,大多数都是一些知识阶层的人群。与此相比,老年人和民工则没有太多的主张。我们经过整理和分析可以总结出深圳城市文化的特色:
1.特区城市,建市较晚,城市的发展环境比较优越:
2. 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很好,外来人口多,城市的发展多元化;
3. 城市的发展理念创新,紧跟世界潮流;
4. 人才聚集,科技创新;
5. 城市的旅游发展的很不错,各类景点很多;
但是,事情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们对于深圳的看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也有一些人还提出了一些不满意的地方,希望有所改善。如:
1. 城市部分交通有待改善;
2. 有的文化景点的商业性太强,有点使文化太商业化的感觉;
3. 希望政府和企业能有机的配合,不要只靠其一;
4. 合理的调整景点的收费标准,以适应更多的人群。
通过对深圳的城市文化发展的分析,我们都感触很深,明白了深圳之所以可以如此发展的原因所在,明白了这个城市文化的魅力所在。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几乎所有的城市的发展都是大同小异的。我们可以总结出城市文化的发展的因素:
第一:城市的环境的优劣,地理位置的因素;
第二:城市的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
第三: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们素质的高低比例;
第四:城市的旅游文化的发展情况;
第五:政府的主导,企业的支持,独特的发展理念等等。
纵观世界城市文化的发展,我们也不难找到以上几点,城市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动力,而文化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源泉。
因此,我们更应该发展城市文化,不能只强调一方面,否则会产生畸形发展的城市,要让其与经济的发展实现双飞。
经过这次社会实习调查,让我懂得了什么才是一个完整的城市,什么才是一个健康的城市,也使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了一个城市的环境和旅游资源对一个城市的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我们都知道,一个好的环境能够让人心旷神怡,同样,一个有着特色城市文化的城市也会让人豁然开朗。如何更加有效的发展城市文化,建设城市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创新,需要我们一代一代人不屑的努力。总结城市文化发展的状况,分析城市文化发展特点,对于我们如何建设城市和发展经济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8篇】城市文化社会实习调查报告
一个城市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以一定的文化氛围为背景的,城市的建设更离不开文化,文化可以说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灵魂。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的旅游文化日益成为一条亮丽的风景线。旅游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对城市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针对我们所在的深圳市的城市文化的情况进行了一次社会实习调查,对深圳的城市文化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
本次社会实习我们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始大家积极主动的编辑问卷调查的问题,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然后去深圳的园博园主题公园进行问卷调查,这次的问卷调查大家几乎都是第一次做,所以开始的时候真的有些紧张,而且还有好多的顾虑。后来我们分成了几组 ,两个人一起做,这样就好多了。我们大家在雨中向前来参观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最让我们高兴和欣慰的是,虽然天正在下雨,可是还是有很多的游客愿意停下来为我们完成调查问卷。最后我们整理,分析,总结问卷调查,发现了许多以前知道的,还有许多不为我们大家知道的有关城市文化的问题。
我们的问卷主要侧重的是两种人群:外来的游客和深圳本地的居民。这两种人群对于我们的问卷的回答有所不同。外来的游客之所以来深圳,主要是因为他人的介绍还有媒体的宣传,对于他们本身对深圳的城市文化知之甚少,尽管是这样,但是当问起他们对于深圳的第一感觉和来过之后的感受时,大部分的人都会说很喜欢这里,城市的环境很好,人很热情,最重要的一点是经济发达。而深圳本地的居民由于生活在这里,对于这个城市已经很熟悉了,对于它的一些环境,政策,城市的发展的看法都有他们的见解和想法,而提出自己想法的人,大多数都是一些知识阶层的人群。与此相比,老年人和民工则没有太多的主张。我们经过整理和分析可以总结出深圳城市文化的特色:
1.特区城市,建市较晚,城市的发展环境比较优越:
2. 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很好,外来人口多,城市的发展多元化;
3. 城市的发展理念创新,紧跟世界潮流;
4. 人才聚集,科技创新;
5. 城市的旅游发展的很不错,各类景点很多;
但是,事情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们对于深圳的看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也有一些人还提出了一些不满意的地方,希望有所改善。如:
1. 城市部分交通有待改善;
2. 有的文化景点的商业性太强,有点使文化太商业化的感觉;
3. 希望政府和企业能有机的配合,不要只靠其一;
4. 合理的调整景点的收费标准,以适应更多的人群。
通过对深圳的城市文化发展的分析,我们都感触很深,明白了深圳之所以可以如此发展的原因所在,明白了这个城市文化的魅力所在。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几乎所有的城市的发展都是大同小异的。我们可以总结出城市文化的发展的因素:
第一:城市的环境的优劣,地理位置的因素;
第二:城市的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
第三: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们素质的高低比例;
第四:城市的旅游文化的发展情况;
第五:政府的主导,企业的支持,独特的发展理念等等。
纵观世界城市文化的发展,我们也不难找到以上几点,城市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动力,而文化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源泉。
因此,我们更应该发展城市文化,不能只强调一方面,否则会产生畸形发展的城市,要让其与经济的发展实现双飞。
经过这次社会实习调查,让我懂得了什么才是一个完整的城市,什么才是一个健康的城市,也使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了一个城市的环境和旅游资源对一个城市的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我们都知道,一个好的环境能够让人心旷神怡,同样,一个有着特色城市文化的城市也会让人豁然开朗。如何更加有效的发展城市文化,建设城市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创新,需要我们一代一代人不屑的努力。总结城市文化发展的状况,分析城市文化发展特点,对于我们如何建设城市和发展经济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